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自主学习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主学习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主学习含义

第1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关键词】复习课;课堂教学;自主创新

中考复约一学期时间,一些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升学指标,应试阴影与新课改理念就开始了较量,新课改理念往往被束之高阁,“教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成为普遍现象.在中考数学复习中,教师一会儿是解题技巧,一会又是答题策略,一会儿是考点分析,千叮咛万嘱咐,学生常常有被强迫的感觉,学生身心疲惫,复习效果反而不好.如何在中考复习中彰显新课改理念,更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创新中考数学复习课教学?下面通过一节“二次函数”复习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二次函数”复习案例简述及分析

张老师上课伊始,出示教学目标和复习要求:学生独立回顾、梳理“二次函数”一章的知识.3分钟后,借助于教材自主复习(自主看书查缺补漏,巩固图像法、列表法;注意例题的书写格式).5分钟后,学生两人一组,交流自己整理出的复习重点;然后给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实物展台跟大家分享.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并写在黑板上,肯定学生的表现,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心理安全”.教师也不忘关注能力弱的学生,掌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解决出现的“新问题”.教学中因学生汇报引发的“评价、纠错、举例、补充”,使课堂激烈而又和谐.学生应用图像法、列表对比法,从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与x、y轴交点坐标,二次函数最简形式平移得到复杂形式的表达式的变化,二次函数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的一些特点、相互转化等进行对比复习.在举例说明“通过平移二次函数y=-2x2图像得到y=-2(x-1)2+3的图像”交流分享中,一学生激动地问:既然二次函数图像是轴对称图形,那么把它横过来放,应该也会关于x轴对称吧?显然,学生萌发了创新意识.一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立足教材,通过自主复习、举例、对比、梳理,师生交流互动,共析共赏,课堂气氛既活跃又和谐.学生的自信增强了,思维激活了,自主创新意识增加了.

这节复习课,学生的表现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学生自主查缺补漏、巩固旧知、创新思路,不再是教师急着以自己的意志来推动课堂和教学进度,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实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所带来的良好效果.

二、“二次函数”复习案例启示

自主学习是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发自内心的真实的学习活动,创新则包括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活动.那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自主复习、交流感受、创新思维的做法,还是迷信“一些名师或专家总结出来的复习方案”?我认为,复习课首先应该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敞开心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整理知识、掌握技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创新解题思路和提高效率上下功夫.

例如,已知二次函数y=2(x-1)(x+3),求它的对称轴.考试结束后,我随机询问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说:先化为一般式,找到a,b,c,再用公式x=-b2a,求出来就可以了.可有个学生却抢着说:太麻烦了!这是二次函数的交点式,根据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两个交点的位置以及它的轴对称性,很快“看出”其对称轴.考试中,教师训练的“套路”起作用了:学生一看求“对称轴”,自然要找a,b,c,再求答案,忘记了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其实,利用二次函数的轴对称性能够直观准确、快速求解.对一些学生来说,那种自豪和兴奋可想而知.因为对他们来说只是问题在大脑中进行一次简单的图形构造而已.对能力弱的学生,画出草图就能直观求解.大部分学生的“死板教条”,主要是忽视了题目本身隐含的最直观、最真实的条件和自己最易接受的东西,也说明学生缺乏基本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第2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

关于自主学习(autonomous learning)的定义,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描述。Holes(1985)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其中包括确立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Huttenter(1986)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而Little(1990)将自主学习看做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心理反应,还有研究者(例如Dickinson:1987)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没有学校,没有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材。也有人提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权。

1.自主学习的含义

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尚无一致的看法,但归纳起来,自主学习包括以下含义:

(1)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和接受,以及监控和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2)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做出决策的权利。

2.自主学习的特点

在上述的含义中,态度和能力是核心,是决定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阐述自主学习的含义,Dickinson(1993)列举了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点:

(1)能够理解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2)能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3)能够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4)能够监控自己的学习策略。

(5)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应当注意的是,自主学习是渐进的动态过程,即学习者的自主程度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完全依赖教师,另一端是完全自主,自主的程度不但受社会、文化和教育的限制,而且受学习者心理和发展水平的约束。

二、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就目前而言,英语的教学侧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资助探索,导致了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高分低能”的弊端,教会学生自主探究正是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也是目前我们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学生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呢?

学习策略的获得和运用可以丰富学习者相应的元认知知识。所谓元认知指学习者对语言本质和语言过程的看法和观念。它主要指三种类型的知识:学习者知识、学习策略知识和学习任务知识。学习者知识包括学习者对学习过程所持的观念,对影响学习因素的认识以及作为学习者自身的态度。学习策略知识是指学习者对在何种情况下应采用哪种学习策略的认识。学习任务知识是指学习者对某项具体学习任务的认识,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

上述提到,学习态度和能力是决定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学习者应对自己在学习中应承担的责任有所认识,及时评价自己学习的能力。当然,学习策、元认知知识、学习态度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它们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那么如何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重点提出了不同的训练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布置的预习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因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个性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以单一的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因目标可望而不可即,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因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层缓进生,二是发展生,三是快进生。应尊重学生意愿,让学生自主选择层次。

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有赖于他的心理自由。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的眼光、真诚的赞许、会心的微笑、心灵的沟通,多一分自信,多一分创造的热情,学生思维会愈加活跃,想象会愈加丰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做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信任学生,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大胆发言,敢于自由争辩。

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角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讨论学生对教师及其自身角色的期待,让学生列出期待教师应做哪些事情来帮助他们学习,该活动旨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教师和学生协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由于受课标、教材以及有限的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很少有选择课堂学习内容的机会,在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协商决定增加一些补充内容,在课堂活动设计方面,教师和学生可以协商决定,这些协商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和学生也可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安排课后活动。

六、多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活动及时鼓励、检查、督促,对积极独立思考、独立创新、出色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表扬,形成学生继续努力进步的动力。课堂上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要评出动力、积极性和创造性。平时一般不要批评学生,更多的是热情的鼓励和委婉的建议,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努力。在评价的形式上,以即时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为主。笔试、口试、听力、评语等评价形式要有机结合,书面作业也应是一般鼓励性和建议的话,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简单的等级或分数。

七、开展课外活动,让自主学习延伸到课外

课外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实践证明,课外活动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临场发挥力会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课堂的严肃气氛,学生会无拘无束,自由发挥,从而为学生学好英语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可采用课外表演、英语角、唱英语歌曲、读书会、故事会、书法比赛、观看DVD教学片和自制英语手抄报等活动形式。

八、加强策略辅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自学策略进行辅导。

1.如何制订学习计划

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且坚持到底,认真完成,不能纸上谈兵。

2.如何主动做好预习、复习工作

3.如何根据目标、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4.如何质疑教师的教学、教材的说明、答案的参考等

5.如何提高听课效率,切实完成学习任务

第3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关键词:地理知识;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讨论交流

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作为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地理变为探讨地理,将“要我学”改成“我要学”,发挥学生自主性,主动吸纳知识,形成思考,融会贯通,小组合作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一、布置预习任务,初步打造知识印象

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前重要的一步,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建立一个知识的初步印象,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能够更加节约时间,游刃有余地进行课堂的讨论、学习和思考。

以“地球的运动”为例,学生可以在课前自己了解一下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知识,初步知道其含义,公转时太阳的运动轨迹等,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教师也可针对此列出知识点,引导学生学习。

二、列举知识提纲,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讨论

首先,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教师根据学生数目,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由学习较好和学习较差的学生组成,为的是互帮互助,互相取长补短,4~5人一组。

其次,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提纲,以地球的运动这一章为例,如下: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三、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这样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各自的小组内,根据提纲要求,自己完全可以根据课本,一点一点找出答案,并形成自己的思考,打造自我感悟的知识体系。

四、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完善

小组内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学结,根据小组内的不同方案,进行自我的完善补充,互相取长补短,优化知识结构和体系,进行课本知识的第二遍理解。

五、班级内学结的交流

每个小组派出1~2名代表参加班级学习交流,进行知识的第三次整合,也就是将地理知识做进一步升华,完善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知识总结,进行地理知识的点评,鼓励表扬好的,查找不足,详细讲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和本质,是引导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并以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找出自己学案的不足,进行补充。找出知识重点,比如本章中,“二分二至”的形成过程,要求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能绘制成图形,且能有效判断此时的季节和节气等。

此种方法,能在短时间的课堂之内,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均衡发展,避免单一学生的关注,人人参与,集思广益,有效拓展知识面,更能深刻地学习和领会知识内涵,成为自己的东西。

参考文献:

第4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21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引导他们“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那么,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不妨谈点浅陋的看法。

一、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要设置一个适当的自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自学的环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将自主学习环节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课前预习,即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课前预习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把课文读流利,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资料等等。然后是课上自学,即在课前预习之后学习新课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如让学生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出课文的大意,浏览课后思考题中有关问题看看读懂了什么等等。课上自学可采用个人自学、小组研究等形式。

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语文自学能力的结构特点,应该使学生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1、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指导学生能自觉、正确、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掌握自学工具。

2、自觉欣赏、品味妙词佳句的习惯。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含义深刻,富于概括性和表现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觉欣赏、品味的习惯。使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能自觉感受到这些妙词佳句的美,因而爱不释手,乐于咀嚼。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习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词语,而不是死背字典、词典和学习资料。

4、注意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的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就某一问题发表的意见,并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

5、善于概括段、篇的主要内容,捕捉重点词句的习惯。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归纳或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鉴赏能力,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越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对段、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越强,对重点词句的捕捉也很敏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概括段、篇的主要内容,准确捕捉重点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6、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是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运用和消化,是课堂自学环节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多加鼓励,并在学习中给予指导。

三、着力培养感悟能力

感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品味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调动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知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感知、品味、领悟和吸纳。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既有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又有情感、兴趣、性格、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学生感悟语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感悟能力就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感悟能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绘画展示。如理解“孤峰突起”、“云横秦岭”等词语,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幅山峰耸起,云绕山腰的画,或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画,以达到直观感悟词义的目的。

2、动作演示。如理解“众星拱月”一词,可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借助媒体。如理解“饱经风霜”一词,教师可用投影仪打出车夫经历坎坷、困苦的外貌画面,使学生对词义心领神会。

4、播放音像。讲解“浑为一体”一词,可播放风吼沙鸣的音乐或录像,使学生领悟词义。

5、读中求悟。对于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可采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以领悟句子的含义。

培养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因此,培养感悟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灵魂、核心。作为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

四、搞好课堂教学延伸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注意两点:

1、布置探究性作业。布置作业要精心设计,要注意科学化,要有探究价值,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动口、动手、动脑。

2、布置课后(或家庭)作业,要形式多样,少精活实,要让学生对作业有新鲜的感觉。可采用听、说、读、写交叉进行的办法,使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感到新颖、有趣,而不是厌烦乏味。

教学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设置自学环节,养成自学习惯,着力培养感悟能力,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外,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好、中、差学生分层管理,分步指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恳望同仁能畅所欲言,共同商酌探导,为尽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

第5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当中,我们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行进行充分的自学,然后再引导孩子们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认识到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我们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关注孩子的角色地位,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表现机会,引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思考问题。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与“他主学习”、“机械学习”或者说“被动学习”是相互对立的一个概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是否为“自主”,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独立在学习开始前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运用适当的学习方法在自我的监督下执行计划、并且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的调节反馈,并在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通过自行检查总结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制定下一轮的学习计划。

二、小学语文课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过程

在过去老师们普遍把“教书育人”的“教”理解为知识的一味灌输,省去了启发式教学所要求的自我领悟与讨论时间。虽然这种传统的方法有自己独特的作用方式,但是由于孩子们学习经历的丰富以及所处时代的变迁,这决定了教育手段更新的必然性,我们应当以社会特征和学生特点的融合为基础,寻求符合现实情况并能促进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新理念教学方法。也就是说,老师课前的备课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上起到积极引导以及兴趣培养的作用。

1.课前预习

预习阶段的学习可以采用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的方法,也可以建立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前者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的过程中借助字典来认识生字、生词。而在后者的模式当中,学生们要在小组内一起念读课文,分配生词查阅的任务,共同探讨难以理解的问题并总结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来请教老师。在预习成果的展示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自学的肯定,通过鼓励的方法来给予学生坚持的动力并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预习成果通过个人展示或者团队展示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也就是说,老师课前的备课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上起到积极引导以及兴趣培养的作用。

2.识字阶段

生字词的学习理解是进行下一步语文课文学习的先决条件,识字包含了读写和理解两层含义,要求学生们能够准确地掌握字词的拼音读写、记忆字形理解字词的含义,只有扎实地把握了字词的音、形、义,学生才能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灵活地使用生字组词造句,提高自我语言的应用水平。在学习的方法上,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自主摸索读音、寻找各字形的差别与联系从而总结出记忆的技巧,此外词组和成语的积累应当重点加强。在考核测验上,老师可以采用随堂检测或者隔堂测验的方法,随堂检测有助于考核学生短期记忆的能力,而隔堂再进行检验则是考察了学生在课下对知识与方法的运用情况与实际效果。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与检测的时效性的结合运用可以巩固学生对于字词的基本掌握。

3.教学阶段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这一阶段是最为关键的,而“敢于质疑”的培养,“懂得质疑”的思维锻炼是教师改善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的关键所在。首先,教师要实现自己的身份转变,观念上把自己和学生放置于同一水平上,从而在行为态度上让孩子们感到老师对质疑的认可,这样孩子们才有勇气说出自己的问题。第二,除了表现出教师的对于质疑精神的接纳以外,语文老师还应当在教学当中引导孩子们思考,开动脑子探索并发现问题。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配合学生共同探究知识、创造成果。第三, 儿童的思维具备跳跃性,一方面使孩子们在思维能力上表现出了灵活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决定了小学生提问的无方向感。没有通过训练的孩子们往往不能够有组织地构建语言逻辑框架,编织出精巧的提问方式,因此,在培养孩子们勤学好问的环节中,老师既要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又要淳淳善诱学生从课文题目、关键词句以及随堂练习等角度发现问题,并培养学生表达出问题的能力。

第6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学生能力培养;实践与探析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有效主导下,学生根据既定学习目标并选择比较适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时表现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特征的总和. 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心理能动状态,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学生潜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这种培养的策略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开拓自主学习的时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本文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试简要阐述之.

一是创设和谐教学关系,激发自主学习情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努力创设民主互信、合作互动的教学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从而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其中最重要和关键之处在于:一方面要本着“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尽相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认真设计和布置分层作业,努力让他们从各自的成果展示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 另一方面应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尤其要培养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如对教材中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原理的阅读解析能力,为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促进其深入开展学习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明确自主学习目标,有效发挥主导作用. 自主学习应是在执教者的有效主导下,学生根据相应的学习目标(可学生自行制定,也可教师预定)而独立开展的有目的性、有进展性的学习活动. 它不仅排除盲目性,而且排除形式主义. 如在教学“平均数”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掌握求解之法,有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首先,师生共同复习铺垫性口算. 然后,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理解含义. (1)有三堆小棒,分别放了3根、4根、5根,求平均每堆有几根小棒?(2)学生自行读题后分组讨论——三堆小棒的数量相等吗?“平均每堆有几根”问的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可让三堆小棒的数量相等?(3)经过讨论,学生们从中获得了两种操作方法. 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梳理并给予说理小结——“把多的给少的,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就这样,利用学习目标的有效牵引,使得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探究中掌握了平均数的含义及其求法.

三是组织开放教学活动,训练自主学习思维. 开放型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少说精讲”的同时,把更多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去充分发挥. 它既是有效的教学模式,同时更代表着先进的教学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大胆放手,让小学生在思考问题中拥有一定的开放度. 如关于“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编排例题如下:“果园里有梨树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棵. 梨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有教师先让小学生自行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 接着采用这样的编题引入教学. 如此开放性教学,既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信念. 此外,我们还必须设计一些“开放型”训练题,来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及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如答案不唯一、条件不唯一、问题不唯一和解法不唯一等不同类型的数学题目,来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7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94-01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新课标》也指出: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世界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的故事;那些很多农村有志者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走,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成效的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数学阅读,使学生逐步在数学阅读中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质。而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阅读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说数学阅读更需要认真细致,勤思多想,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重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在认识了圆锥的一些基本特征后,教师提出求圆锥体积的要求。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快认识到应该设法把圆锥转化为熟悉的图形,从而得到求体积的方法,但怎样才能把圆锥体转化为圆柱体,学生当时想不出来。我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从阅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读了课本上介绍的实验后,并想出了解决问题办法,又通过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了所想的结论,从而理解了课文内容。有效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第8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学看地形图》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形图的制作过程,学会看地形图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以知识的记忆为主,缺乏对问题深入探究的意识,因此掌握看图的方法对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学生第一次接触等高线,可以为以后其他等高线的学习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难点,学生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可重复观看、随时停顿,有利于其更好地理解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设计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地形图,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①达成目标反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掌握学习材料的程度。首先,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出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山地部位;其次,了解等高线的含义,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方法;最后了解等高线疏密代表的含义,并学会判读坡的陡缓,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路线。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读图比较,获取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最终要归纳出关于地形图的规律,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②学习任务是根据达成目标来设定的。学习任务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观看视频时可以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笔者在这里设计的问题较为基础,旨在保障学生能够有信心、有兴趣地完成学习任务。③学习方法建议是为帮助学生学习给出较为有效的学习方式。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会看地形图,针对不同的地形图,教师可通过比较法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直观图解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形图,使其形象化。④课堂学习形式预告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可以让学生发现自主学习与将要发生的课堂学习之间的关联度,进而为正式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教学视频设计 

教学视频是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配套学习资源,它的产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之后,要根据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达成目标进行设计。 

笔者在本视频中详细介绍了等高线的原理,另外,用直观图、动画展现了各种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特征,有利于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 

微课程的导入部分介绍了英国军队侵略西藏所用的“蝴蝶图”,并引出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这种抽象的线条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要学会看地形图,就必须了解它是怎样的曲线,是如何绘制的。因此教师可用flash动画播放等高线地形图是如何绘制的,顺势引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及原理。还可以用图片展示基本的山地部位,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山脊和山谷的辨别是本节内容的难点,在视频中笔者重点介绍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图示法。学生通过海拔的高低,利用“凸高为谷,凸低为脊”的方法便可辨别。另一种是切线法。在同一平面上,两侧高中间低的为山谷,反之,则为山脊,掌握这种方法无需记忆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也可轻易辨别。 

制作 

笔者制作了相应的微视频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单。本节微视频时长为6分21秒。笔者先制作了PPT,随后又录制了视频,最后用Camtasia Studio7.1进行后期剪辑。在录制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语句不通顺或讲解与PPT播放不同步的现象,因此,笔者将录制过程分成了几段,后期统一进行编辑处理。 

应用过程 

1.成果展示:质疑答疑 

首先,学生对课前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内讨论,将有异议、有困惑的地方记录下来。讨论完毕后,笔者任意抽取一位学生展示学习任务一,在实物投影上指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山地部位,并说出判断的理由。接着,由第一位学生点出下一位学生来展示任务二,如何选择合适的登山路线(此题较为简单,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原理)。然后,由一名学生来讲述任务三,读出地形图中某一位置的海拔高度,以及两个不同地方的相对高度。最后,估计山顶的海拔高度,这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可以判断出山顶C大于900m,但不能说出其更精确的范围,此处要用到等高距,由900m以内没有闭合的等高线,可知900m 

2.课堂活动:动手制作地形模型 

每组一块橡皮泥,制作出一座山地模型,要求涵盖基本的山地部位,如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并且刻画出等高线。完成后,各小组展示作品并指出相应的山地部位。 

3.课堂讲练 

课堂反馈部分共有5道选择题,都是通过读图得出答案,它的设定是对达成目标的检验,通过反馈可以得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不足的地方及时加强巩固。 

4.总结提升:思维导图 

课堂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践中,课前学生在任务单的指导下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上笔者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质疑—解惑”的过程完成了知识的内化,通过练习题进行了检测,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虽然笔者在整个微视频中的讲解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但语言有些平淡。由于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教学语言可以再活泼生动些,这在以后的视频中需改进。 

附: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看地形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学看地形图》 

2.达成目标: 

①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任务一,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能识别出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山地部位; 

②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完成任务二,了解等高线的含义,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方法; 

③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任务三,了解等高线疏密代表的含义,并学会判读坡的陡缓,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出合理的路线。 3.学习方法建议: 

比较法、直观图解法。 

4.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展示学习任务—交流并讨论学习困惑—小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展示作品—完成课堂训练—反馈课堂训练—全课归纳总结 

二、学习任务 

任务一 根据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在下图中,标注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的位置及名称。 

 

任务二 图中,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任务三 上图中,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路线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三、困惑与建议 

四、课堂活动 

制作地形模型: 

①利用橡皮泥制作一座山地模型,要求做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等地形部位; 

②在你制作的地形模型上,用刀具刻画出等高线。 

五、课堂训练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3题。 

 

1.图中山顶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 

A.457米        B.400米        C.531米       D.398米 

2.图中虚线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谷         B.鞍部         C.山顶        D.山脊 

3.图中序号所在地坡度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 

 

4.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20米       B.280米        C.300米       D.0米 

5.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费力)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得分:—————— 错题题号:—————— 

评委印象 

沈飞老师的微视频清晰明了地介绍了本课中的重难点,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了养成教育的目的。 

1.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合理且实用 

沈飞老师的《学看地形图》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达成目标,是按照“识别—了解—掌握—学会—设计”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很容易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自主学习任务也易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设计很好地体现出了达成目标的要求,同时学习任务的问题化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明确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己要完成的任务,简单易行,并且也注重了问题设计的简单化。 

另外,学习方法建议选择的是比较法和直观图解法,恰如其分。这节课的课堂学习形式为“展示学习任务—交流并讨论学习困惑—小组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展示作品—完成课堂训练—反馈课堂训练—全课归纳总结”,结构完整、合理有序,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步骤,通过自主学习,为进入课堂学习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以保证学习任务能顺利完成。 

另外,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还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即通过制作一个山地模型,来加深学生对山地部位的理解,让他们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2.微视频的制作生动而有效 

该微视频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有效,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准确到位,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语言讲述精准,视频生动有趣,画面色彩鲜艳,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微视频学会了识别地形图、了解地形图、掌握地形图、运用地形图,效果很好。 

根据教师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思考,带着问题到课堂,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分享成果,有效化解了课程难度。 

第9篇:自主学习含义范文

关键词:自主学习;财经类;基础会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145-02

1 自主学习的含义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不论是在校的大学生,还是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职场白领,自主学是充斥在大家的生活中。对于我们的成人学生,由于本身的特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又显得尤其的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自主学习?应该怎么样进行自主学习,学界的学者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宾特里奇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景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识、动机和行为。”

自主学习又指在自主教育的气氛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能动的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的学习过程。这里包含四层意思:一是自主学习是以自主意识为前提的;二是自主学习是以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基本特点;三是自主学习是以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心态为目标的;四是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它不同于自学,也不同于独立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由此我们认为,成人自主学习既可以理解为由成人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成人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

下面我们进一步分析成人财经类学生的特点,再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有帮助的建议。

2 成人经管类学生的特点

成人学生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过对我校成人经管类学生的调查询问,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成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都存在一些下列特点:

首先是成人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矛盾和冲突问题。我校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集中就业的单位主要是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的工作压力大,就业人员流动性强,且大部分用人单位不愿意为职工提供其到社会上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而在单位内部的培训也非常有限。这一方面反映了单位用人的短期行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员流动加大,造成培训成本加大,单位不愿意看到在本单位学习的员工又跳槽到其他单位工作,从而使自己的培训成本白白浪费的局面。这样一来,一般企业都是采用老员工带、帮新员工的方式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传授工作上需要的知识,而未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在生活上,目前接受成人教育的主力人群大多数处于20~30多岁的年龄阶段,正处于恋爱、结婚或养育子女的非常时期,家庭压力较大。社会角色的多元化导致其用在学习上的精力有限,承担较大的心理压力,很难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大多数人处于为了考试合格而学习的应付状态。

其次是成人学者的学习动机问题。报读财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选择的专业为工商管理或者是会计类专业。他们选择专业的目的也和他们的学习理由有着不可分隔的关系,为了获取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更主要是为了获取文凭。文凭已经成为个人评职、晋级、应聘必不可少的条件。比如,需要参与会计职称的评定,就需要会计专业的毕业证书。所以,成人学生的学习一般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

成人学习,相对于青少年学习来说,在学习过程开始时,他的头脑并不是一片空白的。虽然他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但是他在长期的工作、生活种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成为其进一步学习的背景,构成其学习的内在资源,在学习目的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的使用上都受其影响。

这些经验所带来的意义是两面的,经验是成人学习的助力也是阻力。其积极的一方面是:丰富的经验带来的是学习者理解力的增加,学习取向具体又有效,还能启发他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比如他在单位是个小小的管理阶层,那么他在学习《管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时候,就可以带入他自己的管理经验,结合平时的工作,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消极的作用是:由于经验的积累,他可能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偏见,排斥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从而不利于学习。比如会计专业的同学,在做账方面有些不规范的地方,在进行系统学习的时候,就很容易将错误的经验带入学习中,很难纠正。

3 基础会计的自主学习策略

3.1 基础会计课程特点介绍

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入门课程,又是会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原理的说明为主,从学生的基础条件出发,按照教学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介绍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重点突出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学习基础会计,可以使财经类的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财经类课程打下基础,完善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结构,增强经济管理的能力;可以使会计专业的学生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对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为从事会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