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问题及应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中职生就业道路更加艰难。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涉世不深,对社会、职业、就业认识较少,尤其对自己将来的去向、未来的就业还很模糊。而且中职生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时期,思想尚不成熟,加之就业过程中种种其他因素,难免会让中职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惑。因此如何走出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实现更好地就业,是中职学校在当前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就业竞争,部分中职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以下几种。
(一)部分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意等否定的情感,是认为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的消极的主观体验。在后发展职业院校里,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普遍存在自卑心理,总是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所在的学校,自己也在不断地否定自己和所在学校。在就业时受就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毕业生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良因素,悲观地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在求职过程中一味地选择退缩,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在求职失败后,他们又自认为为自己找到了“我不行”的证据。当失败再次发生时,便加重了他们的沮丧感和自卑感。当用人单位提出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时,他们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用消极的态度面对甚至悲观地放弃。
(二)部分学生过于焦虑与急躁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伤害的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的和幻想的越严重,焦虑水平越高。职业院校的一些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时极易遭受挫折,精神上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他们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了就业焦虑心理,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就业。在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中,有部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更担心自己在折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由于心中没底,因此在就过程中焦虑不安、心急如焚。成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烦躁不安,甚至彻夜难眠,行为上表现得急躁、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三)部分学生从众心理突出
中职生正处于人格逐渐完善阶段,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表现在就业过程中,就是忽视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盲目挤向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就业,追求功利,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单位、热门职业,没有从职业发展与个人前途、国家需要去考虑,求安稳,缺乏积极进取精神,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持有盲目从众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跟在别人的后面走,如在就业市场中哪个摊位前人多他们就往哪里去,别人说什么工作好他们就寻求什么样的工作,而全然不顾自己的能力和现状,不会扬长避短。
二、中职就业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职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中职生本身要努力寻求积极的解决办法外,社会尤其是学校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促使中职生保持稳定、积极和正确的就业心态。其主要对策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正确引导中职生更新就业观念
职业生涯目标是未来人生发展方向,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帮助中职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国企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和个人价值,先求生存,等待时机再谋求发展。
(二)重视中职生就业心理疏导
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三)搭建“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就业模式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临床实习,因为学生的实习是就业的前奏,是就业的铺垫,要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实习基地,以实习促就业,这是学校要抓好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早期接触临床,改变以往教学模式,新建为理论-实验-病房教学-强化训练-临床实习,即分阶段实验室教学后到临床教学病房进行而对病人动手操作;改变传统带教模式,实施“一对一”带教,即无论课间还是生产实习始终由一个教师进行带教指导,带教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护理操作技能还要下功夫将所学的理论与临床结合,教会学生如何与病人沟通,利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对病人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洪旭斌.高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表现与调适[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马越野.关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若干表现形式的探究[J].青春岁月, 2011(10).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1~12月收治慢性肾衰保守治疗患者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7~65岁。肾功能Scr 450~650μmol/L。基础病,慢性肾炎27(45%),糖尿病肾病5例(83%),高血压肾损害4例(67%),慢性间质性肾炎8例(133%),多囊肾2例(33%),其他及不明原因14例(233%)。
方法:用问卷形式对6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并给予干预,1年后再次填写问卷,观察其变化。
结果
6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其中悲观、恐惧心理41例(683%),逃避、否认、不配合心理10例(167%),抑郁心理5例(83%),焦虑心理10例(167%),通过积极干预,80%患者心理问题可得到纠正。
讨论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总结慢性肾衰保守治疗患者常见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①悲观、恐惧心理:患者多知道慢性肾衰不能根治,总的发展趋势肾功能会逐渐进展,最终至尿毒症,部分患者认为到尿毒症阶段意味着无药可救,对未来的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治疗效果不信任、治疗方式(如置管、造瘘、手术)等恐惧,担忧进入肾脏替代治疗阶段经济花费大。在正规医院知道慢性肾“衰不能根治,又惧怕进入尿毒症阶段,渴望能治愈,遂病急乱投医,被社会上一些游医、私人诊所的可以治愈慢性肾衰”的宣传吸引,停止正规治疗,造成病情快速发展及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心理疏导措施,告知患者虽然慢性肾衰不能根治,但患者经积极配合的保守治疗,可以延长进入尿毒症的时间及控制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及减少花费;通过实例让患者认识到即使到了尿毒症阶段,也是有治疗手段的,如一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患者均已存活10年以上,可以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关于进入肾脏替代治疗后经济花费问题,国家有医保、新农村合作医疗等保障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从而使患者消除悲观、恐惧心理,树立信心,接受正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花费。②逃避、否认、不配合心理:部分慢性肾衰患者因确诊时症状尚不明显,基本生活、工作还可进行,或者在社会、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逃避、否认已得病的现实,不接受治疗,不配合治疗,不按时服药及按时到医院复查复诊,以至病情较快发展或各种并发症再入院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预后及增加经济花费。心理疏导措施,引导患者要有科学的观念,相信科学,相信化验结果,接受诊断;对慢性肾衰的发展规律要有认识,该病不能根治,总的发展趋势肾功能会逐渐进展,最终可至尿毒症,目前积极治疗的目的为尽量延缓其发展速度及治疗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会造成肾功能较快进展及各种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花费甚至危及生命;经过积极的治疗,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的,对其社会角色影响不大。③抑郁心理:抑郁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其他症状有集中注意能力降低,自我评价降低,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认为前途暗淡悲观,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2]。部分患者认为该病不能根治,需要一直用药,未来还可能要透析等,经济花费及家属负担大,自己正常工作、生活不能进行,生活质量低,思想负担重,表面上亦配合治疗,但拒绝与家人朋友交流,郁郁寡欢,失眠,对一切不感兴趣,甚至有自杀倾向。应对措施,给予心理治疗,通过倾听、解释、指导、鼓励和安慰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该病虽然不能根治,但经积极配合的治疗,可以延长进入尿毒症的时间及控制各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及减少花费。必要的药物干预,对症状明显者,请精神科医师协助治疗,适当给予抗抑郁药物应用。④焦虑心理: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极大的恐惧感[2],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2]。部分患者失眠、做恶梦、易惊醒,无明显原因觉头晕、胸闷、心悸、易出汗、紧张、恐惧等。应对措施,在精神药物治疗出现之前,心理治疗是焦虑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从专业医生的角度向其讲解慢性肾衰的特点,树立其积极治疗的信心,请精神科医师应用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在生活方式上,鼓励其适当活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下棋、阅读等,可以把自己的紧张讲给亲人或朋友以宣泄;必要时应用抗焦虑药物。
慢性肾功能衰竭保守治疗患者作为一群体,在承受着疾病所带来的种种身体不适的同时,常常还承受着不为临床医生所注意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这些心理问题同肾功能本身一样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它们的影响常常是无形的,积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及时干预可以达到改善这部分人群生活质量、远期预后及减少经济负担的目的。
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离婚家庭数量增多,离异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日趋严峻,孩子在不健全家庭中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来减少或减轻离异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问题;学生;措施
据2013《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的离婚率在持续增高,2012年,夫妻离婚率达35.2%。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离婚率虽然不及发达国家,但依据民政部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上年增长12.8%,这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递增,这说明离婚问题在中国也日益严重。过去人们谈离婚色变,到70后对离婚有些纠结,80后的人认为离婚没啥大不了,可见中国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离婚家庭对小孩的成长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家庭的不完整不能给小孩正常的教育,因此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不良心理问题行为
1、自卑少信任。自卑是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引起的自我否定态度,是对自己不信任的表现。完整家庭的孩子也有自卑心理,但离异家庭的孩子出现自卑的情况更普遍,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生活中没得到父母双方的呵护,行为缺少重要的支持源,遇到难处时,可提供帮助的资源少,往往不确定是否能解决,不信任自己的能力。看到其他同伴都有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各种物质方面的满足,心理容易产生自卑感。
2、敏感、多疑。在某方面有欠缺的人,心理会更敏感,担心别人说到自己的痛处。少了父母一方照顾的孩子,从内心深处来讲,孩子非常希望能获得失去的那一份父爱或母爱。因此,如果谁提到了家庭的话题,讲到父母亲的生活琐事,会造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效果,无意中伤害了他,引发他的负面情绪。在与同学交往中,通常存有一定的戒心,会怀疑同学行为的真诚性。
3、冷漠、孤僻。家庭离异后,孩子一般只能得到一方的关爱,有些离异家庭迫于生计需外出谋生,使得单方的关爱都得不到保障。在缺少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外界反应更冷漠,生活里缺少阳光和欢笑,也不愿关心周围的人和世界。同时,与自卑相联系的是内心又有很强的自尊,担心受到同伴的歧视,做事喜欢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之间进行感情交流。因为周围朋友不多,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跟外界疏远起来,所以心中充满了孤寂、愁苦、和被遗弃的感觉、
4、妒忌、逆反。离异家庭孩子经常看到其他孩子一家三口一起外出,心理非常羡慕完美家庭带来的幸福,也渴望经常有父母亲的共同陪伴。当希望得不到实现时,心理又会嫉妒其他孩子的快乐、幸福生活。成长中少了一份情感依赖,稚嫩的心灵没有得到细心的呵护,当老师对其进行教育和指导时,会较强逆反心理,总是向相反的方向理解和处理。在心理上对老师、同学有排斥感,你让他那样,他偏这样。
5、自控力弱。在学校里上课时,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由于大部分离异家庭顾不上关心孩子的学习,也没能在学习多鼓励帮助,故孩子学习兴趣不高,大多数成绩不理想。离异家庭孩子监管不到位,往往控制能力差,有些孩子不仅完不成作业,还经常迟到旷课,甚至做违纪违法的事情,成为班上的双差生。
6、怯弱、退缩。孩子在生活缺少父母一方的监管,少了一方的支持,做起事情来放不开,会形成胆小、退缩、怯懦的性格。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的积极正向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培养孩子勇敢坚韧的性格。
二、学校预防措施
1、了解基本情况,促成对口帮扶。从学校层面,首先要知道学校有哪些是离异家庭的学生,才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开展帮扶工作。各个班级要建立离异家庭学生的电子档案,完善家庭人口、住址、监护人和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班主任要从正面或侧面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和行为表现等,发现有异常的行为都登记好,但是不能向全体学生公布。建立帮扶制度,促成对口帮扶,根据学生实践情况,分别安排教师或校外爱人人士一对一进行帮扶,有的侧重经济帮助,有的进行学习辅导,有的开展心理行为教育。
2、用关爱走近内心,用情感进行感化。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在学校如果有老师能给离异家庭儿童带来真挚的关爱,它会像一股暖流能温暖儿童的心灵,填补亲情缺失的空间。离异家庭孩子成长过程中难以获得健全的爱,缺少双亲的共同呵护,对外界反应更敏感,不信任别人。所以在学校中,教师要给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使得他们能获得家庭之外爱的补偿。比如在初中,可以问问学生的生活费够不够,学习是否难度,喜欢参加什么活动等;小学的儿童多给予生活照料,用慈爱的眼神、亲切的语言、微笑等传递爱的信息,让孩子体会到了教师的关心和学校的温情。当孩子的情感需要得到了满足,心情就会开朗起来,积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关注心理变化。俗话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人想学好很难,要变坏非常容易。许多有父母亲监护的学生都经常犯祸、惹是生非,稍不留神就给大人来个措手不及,如上网成瘾、上课违纪、作业不做、与同学闹矛盾等。成长期的孩子自控力较差,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做坏事。离异家庭孩子监护不到位,出现各种异常情况也更多,所以在学校中,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担负起监管的责任。平时要密切关注这类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如看看课堂上能否投入,利用多种方式了解其学习反馈情况;课外看看其能否和同学们正常交流、游玩;通过班上同学了解其更详细的学习、生活表现,看看老师不在时他的行为表现;也还得适当进行家访,到孩子家中熟悉其生活的实际情况,从监护人那里了解孩子在家庭里的表现。
4.融入集体生活,消除排斥心理。离异家庭孩子由于家庭变故,在家里未能获得足够多的爱,心理有一定失衡,孤独感更强,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用敏感多疑的眼光看待周围,担心别人另眼相看。这时老师就要想法接近学生,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了解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其克服各种困难,逐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班上的集体事务共同承担,集体利益共同分享,公平对待大家,如编排座位,按照身高多少安排,不搞照顾,不因为是离异家庭孩子就坐后面,让他们逐渐对学校和老师建立信任感。同时平时在组织活动时,老师一定要嘱咐同学们要求离异家庭孩子参加,让他们享受到班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指导相关同学和其加强交往,在学习上提供指导,生活上遇到困难时,帮助其出谋划策。在集体关爱的环境中,冲淡了家庭带来的不快,带来精神上的慰藉,逐渐消除了自己的敏感、排斥心理,融入集体,走出孤独。
5、开展励志教育,培养挫折心理。励志就是要磨练心志,激励在困难中奋进。离异家庭的孩子很多条件比不上大家,生活中需要吃更多的苦,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振作起来,面对现实,自强不息,不断去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让自己变得坚强,将来一定能获得成功。在励志教育中,要注意榜样的力量,班杜拉指出,青少年很容易产生社会学习,选取励志人物作为学习榜样,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这些励志人物的经历能启迪这些身处逆境的学生,因为许多励志人物都是从挫折中成长起来,最终克服种种困难,成就辉煌的事业。通过学习这些励志典型人物,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到自己现在正是磨练心志的时候,利用当前的困境培养自己顽强奋斗的精神,并树立起远大的奋斗目标。
6、寻找闪光点,发挥自身长处。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人要生活在快乐、阳光的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情绪。离异家庭孩子遇到的负性事件不少,怎么去摆脱消极的影响呢?老师多去关心是应该的,单做口头上的安慰,效果不一定很好,需要学生有切身的快乐体验才行。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如劳动积极,打扫卫生不怕吃苦,可以进行卫生监督;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要其参加运动会或竞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要及时表扬、鼓励,并发挥其优势为班级做贡献,做到人尽其才。有些离异家庭学生开始无心读书,行为表现也不尽人意,后来发挥他们的优势为班上做了许多工作,被评为体育积极分子,卫生先进等,他们找到了成就感,从而人生发生了转变,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总之教师要多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不断有成功的体验,在学校和同学们的快乐交往中茁壮成长。(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第二适应期;心理问题;新战士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67-02
新兵连生活已经结束,每名新兵已经走上了各自工作岗位。新兵下连以后,所处环境产生诸多变化,主要表现为由工作任务单一、兵龄层次单一、人际关系单一转变为工作任务多元、兵龄层次多样、人际关系复杂。在新环境中,如何帮助新战士快速适应环境,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形成战斗力,成为又一重要阶段性工作,而此间科学的教育管理引导模式是有效预防新兵“第二适应期”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保证,起着承上启下的链条。
一、“第二适应期”新兵常见心理表现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学习、军事训练,绝大部分新战士已经实现了由普通老百姓向合格一兵的角色转换,但由于新兵连时间相对较短,部分新兵思想不够成熟,对军旅之路该往哪走、怎么走、如何走依然存在迷惑,加之生活环境和工作任务的反差变化,思想也随之进入了入伍以来第二个思想活跃期,此时各种现实利益问题的冲击会导致新战士因一时难以适应而引发各种思想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心理失衡。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新兵入伍动机发生了较大转变,由之前入伍尽义务,发展为揣着需要到部队,具体表现为新训结束时想分到好单位学点作风、安排到好岗位学点技术,因此他们容易以各自的目光看待分工,对待进步,不自觉地与同年的老乡比、与新兵连战友比,如果看到别人如愿以偿而自己期望落空时,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产生失落感和失衡心理。
二是心理焦虑。近些年以来,随着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不断增多,部分新兵无法面对下连后在完成任务中危险系数不断上升的现状;无法适应由合格军人向要求更严的“优秀士兵”的转变,同时担心工作中出纰漏、捅娄子被批评,心理负担加重,而产生紧张和焦虑心理。
三是心理抵触。近年来,新兵中独生子女的数量不断增加,独生子女兵在整体新兵中所占比例不断提升,部分适应能力较差的新兵无法适应多维的、复杂的内部关系扩展的新变化,总感到身处管理末端,受他人监督,加上部分带新骨干管理简单粗暴,说话盛气凌人,工作颐指气使,不注重教育引导,使部分新战士无法接受,而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
四是心理厌倦。新兵下连后,正值部队工作全面展开,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加大、节奏加快,而有的单位对新兵要求过急、过高,对部分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慢的新战士,训练容易跟不上进度,如果此时带新骨干对他们冷眼相带,部分老兵对他们挖苦讽刺,就使新兵容易感觉难以承受训练强度,对训练产生懈怠,而产生厌烦心理。
五是心理自卑。许多新战士在新兵连表现突出,各项训练成绩名列前茅,干部欣赏,班长倚重,但下到连队后,由于环境、任务等因素的变化,一时跟不上训练进度,部分新战士容易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感到己不如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二、“第二适应期”新兵自身心理调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一名新战士面对新兵下连后易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首先要增强心理承受力,对于自身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怀疑自己是否还能适应部队的生活,下意识地锻炼自身承受多种打击的心理承受力,以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情绪,以向上的语言传递正能量,以豁达的胸怀面对所处环境,从而提升自身对各种挫折的抵御能力;其次提升心理控制力,新战友要知道,自身的遭遇在其他新兵身上多多少少都存在,并不是只有自己才有,要增强自身深思熟虑、冷静分析的自控能力,防止行为失控,心理过度敏感的新战士,要下意识地宽容他人,接纳并欣赏他人的观点,从而增强心理控制力;第三锻炼心理恢复力,新战士要培养在受到心理刺激、遭遇心理创伤之后自我修复的能力,主动去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找知心朋友倾诉、找有益的书籍阅读,这些都有助于转移自身注意力从而减轻心理压力,还可以在群体和书本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缓解因外部不良因素造成的影响。
三、“第二适应期”骨干管理模式
在做好新兵下连各项信息交接的基础上,管理者的管理教育引导模式同样可以有效防止新战友心理问题的产生。
(一)克服三种错误心理,增强新老关系认同度
一是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新兵连生活只是让新战士完成了其由一名地方少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然而使其从一名军人向独当一面的业务训练骨干转变是在下队之后才刚刚开始,而要实现第二阶段的转变则需要更长的过程,但与此同时新的干部骨干都想在短时间内证明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带兵的能力,希望新兵在工作上消耗较短的时间达到自身甚至超过自己,这就存在着主观意愿与客观规律的矛盾。如果不克服这种“急功近利”心态,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带新干部骨干必须冷静思考新兵的接受能力,冷静分析新兵连的训练成果,从零开始,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系统地组织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有计划的实施军事训练内容,使新兵对所属单位的业务和训练能够逐步了解,最终内化为自身的能力素质,为新兵的今后成长进步奠定信心。
二是克服“慈母膝下有败子”的心理。“班长、班长军中之母”在新兵第二适应期期间,少数班长骨干错误认为“慈母膝下有败子”,要管好新兵就要出狠招、下猛药,尤其是对新兵连期间未完全实现转变的“刺头兵”就得动真的、来硬的,导致班长骨干在教育管理模式上方法激进、心态偏激,对违反纪律、调皮捣蛋的新兵,不是耐心教育引导,而是以惩代管、以罚代教。因此,要克服“慈母膝下有败子”的心态,从关心新兵成长进步入手,和新兵面对面的讲,手把手的教,心贴心的传,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战友爱、兄弟情,为新兵安心警营克服困难奠定决心。
三是克服“棍棒之下有好兵”的心理。个别带新骨干抱着“棍棒之下有好兵”的思想,错误地认为打骂体罚是对新战士负责,是让新战士实现训练成绩迅速提高,快速融入警营生活的捷径,只要出于公心、问心无愧,即使对新战士动了手,在之后的生活和训练中他们也会理解。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做法并不是把新战友当成亲兄弟去爱、去关心,而是无形中将他们作为对手去管理,是十分野蛮、愚蠢行为。目前,新兵中在父母长辈呵护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简单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此时的打骂体罚很容易伤害新兵的感情。因此,带新干部骨干要一如既往坚决落实“八不准”规定,杜绝打骂体罚,要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春风润物般的教育,去体现自己对新战士的真爱,让新战士时刻感受到带新骨干是他们在军营中亲人,从而坚定他们建功军营的勇气。
(二)遵循三个基本规律,实现新兵训练软着陆
一要遵循身心承受规律。和新兵连相比老兵连的训练程度进一步增强,而部分年龄较小的新兵,身心还处于成长和健全阶段,身体基础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马上达到大强度的训练要求。少数带新骨干忽视这一点,片面地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对新战士实施超越其承受能力的大强度军事训练,忽略参训主体因年龄和心理不同而造成的个体差异,长时间超负荷的训练容易使新战士身心极度疲劳,而出现受伤现象,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针对这些情况,干部骨干在安排军事训练中,应对新战士的身体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训练内容和强度与新兵身心承受能力结合起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二要遵循天气变化规律。新兵下连乍暖还寒,来自五湖四海的新战士,对驻地环境和气候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训练中应做到大强度训练与恢复训练、室内分训与室外集训相结合,同时要掌握新战士是否有因为怕冷、怕冻而产生的思想波动;查看新战士是否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掌握新战士是否因为超负荷训练而产生过度疲劳;查看天气情况,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做到因时制宜。
三要遵循训练规律。针对不同训练科目及内容,做好相关准备活动,使新战士身体兴奋,以利于使身体各环节间互相配合协调,预防训练伤。因此在第二适应期的训练中应当坚持按纲组训,不唐突冒进;坚持循序渐进,因人施教,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坚持训练强度适中“向八小时以内要效益”,不搞加班加点“疲劳战”;坚持多讲要领、多做示范,不强硬灌输;坚持做好训练中的安全防范事故,不因盲目蛮干而发生意外事故。
(三)树好三个友善形象,增强以队为家归属感
一是生活上树好“兄长”形象。新兵连结束以后,新战士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同班战友,因此他们在日常训练生活中更希望被理解和关心。此时一句关怀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亲切的谈话都能有效地化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减轻思想上的压力,通过兄弟情、战友爱,使新战士形成在这样的单位工作上有奔头、生活上有温暖、管理上有亲情的认知,能够使新战士自觉地克服由于任务繁重、训练劳累带来的不良心理问题,更快地融入集体生活,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这就要求带新骨干要像兄长一样,主动地为新战士排忧解难,具体做到谈心感情实,帮助态度实、训练劲头实,尤其是当新战士由于各种原因产生思想波动、出现思想问题时,作为干部骨干要做到多一分理解,少一些嫌弃;多一些帮助指导,少一些牢骚抱怨,不抛弃、不放弃,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人人平等竞争、军营温暖如家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 健康 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等等,因而,大学阶段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人际交往中已成为障碍,现今大学生由于性格比较敏感,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问题中不能正确的处理,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导致自卑感;自信心不足,感觉学历低,对未来不抱希望;辅导员工作方式的差异,使有的学生产生逆反抵触情绪;学校的活动场地太少,很多学生感觉没有去处,时间无法消磨;对出现的情感困惑不知所措;在现实中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关系紧张;生活条件差(特别是伙食质量、宿舍的管理等);面临就业的压力,感觉前途渺茫等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最直接的工作,对解决单个学生特定的心理问题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新环境。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减少无不得益于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或选修课,是保证其科学性、经济性和有效性的最好办法。根据大学生中出现的突出心理问题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还应设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对大学生进行适应性指导。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通过开展不同内容的讲座,有助于先是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如针对新生可开设《怎样和同学处理好关系》、《如何学会学习》等讲座。针对某些高职院校女同学较多的特点,可开设《珍爱女性健康明天》、《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做一个健康的人》,等系列讲座。
(三)、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
在成长的旅途中,有成功与收获带来的激情与喜悦,也有生活的磕磕碰碰导致的挑战与压力。当你身心疲惫、失落、孤独而无人倾诉时;当你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无力选择时,心理咨询陪你健康成长,开通心理咨询电话和 24 小时心理帮助热线为学生提供帮助,这种方式容易被学生们认可和接受。
(四)、利用广播、网络、报刊、板报等媒介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要通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背景,从而为学生提供多种活动进而丰富其内心世界。首先,可以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其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如心理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健康电影赏析、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发放宣传单、广播等;再次,开设相关公共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学、职业生涯规划;最后,组织心里社团,吸收广泛的心理爱好者参与,使得心理健康知识得到阻碍学生中传播和普及。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发挥自我服务的重要作用
和谐校园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专业工作者,同样也需要大学生的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注重发挥社团的作用,特别是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的作用,指导学生心理协会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游戏、心理调查、心理影片展播等活动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学生的积极参与,扩大了宣传的力度,丰富了心理教育的形式,同时有利于发现和掌握学生的最新动态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交流可进一步克服教师和学生在年龄和经验等方面差异带来的障碍,增进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与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建设专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实行严格的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应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一边进行有效地监督与管理。重视心理康教育学术研究,培养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师资队伍。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同时积极展院校间或区域性的案例分析及学术交流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我们必须逐步建立一只适应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师资配备合理的、自己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交流经验,为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提供保障。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建立心理咨询互补体系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出现问题的学生比例也会增加,仅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应该建立由学院――院系部(书记、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构成的四级预警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护网,全面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同学中建立心理咨询互助体系,通过心理健康协会,网络咨询,朋辈咨询等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助人自助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干预,有效预防
除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外,学院还应构建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成立危机干预小组,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尽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加强对失恋学生、特困生、毕业生和心理异常学生重点人群的情感关怀好心理疏导。定期组织行为医学专家或心理医生对全体学生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建立异常情况报告和应急处理快速通道。
(四)建设心理教育健康网站,为学生构筑心理咨询与交流的平台
关键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49-02
独生子女大学生是近年来高校中形成的一个新的群体,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20多年来,独生子女的比例正逐年增长。据调查,成都市的几所高职院校中独生子女学生已达65%左右。由于他们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也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特点,这些都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举措,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目前高校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特征
(一)性情孤傲,人际交往能力低
人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1]。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渴望交往,渴望友情。但由于他们长期以来的娇生惯养,自我中心严重,不懂得尊重理解别人;想与人交往,却不愿袒露心声,性格孤傲,我行我素。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基本的交往技能,不懂得商量、理解、谦让,不会和同伴相处,导致其人际交往不畅,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其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二)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他们的意志发展水平不够,表现为优柔寡断、盲目从众等。独生子女大学生长期在家长的庇护下,被动学习。进入大学后,一旦摆脱了父母的监控,就会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放任自流;有的甚至造成习惯性逃课,导致考试经常挂科。情绪多变,忽冷忽热;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容易丧失信心,破罐破摔、自暴自弃,情绪控制能力弱。
(三)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差
在调查中,有54%的学生选择“回避”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仅有16.4%的选择“正视并妥善解决”。可见,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较高。由于许多独生子女是在安逸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受到家庭众心捧月的呵护,没有经受过磨练,致使感情与心理相当脆弱。以至于很多独生子女学生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会表现出过度悲观、失望、焦虑、偏执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会采取自虐或危害他人的方式进行极端宣泄,对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四)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弱
经调查研究发现,有85%的独生子女学生“几乎没经历过实际生活的历练”;“每周都要和家长联系”的占62%;有44.12%的学生“每学期要回家5次以上”;“遇到困难和问题要向父母求助”的超过38.8%。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时时处处备受家人的呵护,事事由父母越俎代庖,以至于养成了懒惰、怯懦、依赖性强、主动性差等不良品质[2]。进入大学后,很多独生子女大学生很长一段时间仍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有的同学表现出不会理财,有的同学甚至不会洗衣叠被,缺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同学害怕毕业,焦虑不安,不知如何融入社会。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面对全新的环境,便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社会。
二、影响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3]。当今,多数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其子女寄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期望。他们将独生子女作为家庭的轴心,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处处给予特殊照顾和呵护。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家庭中的“小霸王”、“小皇帝”。这种特殊的家庭地位会易使独生子女变得骄傲自满、任性放纵、助长了“自我中心”意识,从而形成了骄横拔扈、自私自利的心理。另外,独生子女很少与同辈进行交往,很少能独力地探索事物,很少有机会发现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易导致独生子女学生性格内向、独立性差、人际交往能力缺乏等。
(二)学校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智力素质,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非智力素质,导致许多学生每天就是学习、考试度过,他们背负着太沉重的包袱和压力。在这种机制下,学校很难将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他们不能得到全面发展,虽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品德素质不高,很少能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便出现了厌学、焦虑、自卑,甚至为逃避现实而轻生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大学生有很多自主支配的时间,但高校活动内容与形式枯燥、单一,再加上独生子女大学生活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使他们觉得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丰富多彩,而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在现实的碰撞下,独生子女大学生不适应大学生活,容易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社会原因
独生子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理活动和状态无时不与社会价值追求、社会舆论导向和道德观念等各种社会信息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4],给大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社会对大学生思想与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真才实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把握和创造一切机会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迫切性和压力感愈加强烈,处理不当的就易产生紧张、压抑、不安等负面情绪。另外,当今社会的分配不公、官僚腐败、道德失范等一些消极思潮,给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易使他们在理想、信念、追求上盲目、迷惘,产生心理偏差。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应对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将来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他们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的能力、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还要求他们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适应力、抗压力、承受力、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素质才能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学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特殊群体,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更容易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绪以至于出现心理问题。亢玲等提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新生入学时着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旨在对大学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及简要探讨应对措施。
一、大一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一)失望感
进大学前,许多学生对大学了解甚少,往往凭着想象,或者是老师为了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考取大学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学生们简单地认为只要熬过了高考,就会进入一种他们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以至于学生们从高中开始便对大学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逃不过三点一线,也不过还是上课下课,背书考试,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与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感到困惑、迷惘,继而产生失望、消极低落的情绪。还有少部分学生在高考中由于各种原因进入了比自己理想中差一些的学校,他们进入校园以后更难抵挡失望、厌烦、失落的情绪,甚至开始封闭自我。
(二)自卑自闭心理
大部分学生经过高考的一轮激烈的竞争,从各自所在的群体脱颖而出顺利地考入了理想中的大学,带着胜利者的喜悦和家长、老师的叮嘱进入大学。但是,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会削弱甚至消失,面对班级里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的优越感荡然无存,他或她都只是普通的一员。这对一些自尊心强的学生的心理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失落、自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一些来自农村或是贫困地区的学生中,自卑心理表现的更为突出。他们的学习优势在经过高考的选拔后与进入同一院校的学生相比已经不复存在。而他们在见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等方面与城里的学生相比难免有少许偏差,部分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总感觉见人矮三分,变得沉默寡言,内向孤僻,觉得所有的人都瞧不起他。根据薛朝霞等对山西医科大学2006级的新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与城市生源的大学生比较,农村学生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更多见,更容易出现强迫、偏执等心理倾向。敖小妍的研究指出,经济贫困的学生往往伴随着心理贫困。李向成对四川大学新生中的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明显的显示了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贫困锻炼了他们的意志,但是贫困使他们自卑,在同龄人中较为低调退缩,焦虑抑郁的情绪高于非贫困生。这些负面的情绪是很危险的,外界不加以干预调节就很容易产生冲动的行为,马家爵的例子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三)空虚感
高中期间许多学生都把上大学作为人生的一大目标。经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极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松懈感,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失去了方向,心理上出现了无目标状态,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有的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觉得前途渺茫,常常抱怨、后悔、气馁,出现消极情绪;有的同学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上好像失去了手杖,没有了依靠,不知所措,较容易产生空虚的心理。空虚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有些学生选择了上网聊天、玩游戏、打扑克、看小说,以填补自己空虚的内心而不能自拔。
(四)人际交往障碍
进入大学之前,大多同学只是在同一学校、同一地区小范围内进行交往活动,人际关系单一狭小。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成长环境。同时,很多同学第一次离家、第一次住集体宿舍,离开了父母呵护、告别拥有自己独立空间的时代,遇到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生活理念便容易产生冲突。有些新生个人意识很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过多地考虑了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了他人的存在和需要,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谅解;有些新生虽然渴望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中获得理解,但其自我保护心理太强,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很少参与集体活动,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从而更难认识到新的同学,造成恶性循环;有些新生性格内向、孤僻不会交往,感到孤独压抑;还有些新生由于“孤独”、“空虚”,加上大学和异性的接触机会增多,便试图尝试恋爱,但由于心理不成熟,与异往时常常困惑。新生人际交往受挫后,有自我封闭倾向,这种消极行为会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学习甚至心理健康。
二、辅导员应如何应对大学新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大学新生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如果不能及时的自我调节,而辅导员又不能及早发现给予干预和调节,帮助他们度过这段失衡期,将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产生心理疾病。
(一)注重心理学规律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陆钦斯提出了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就是第一印象,与一个人初次见面,45秒钟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最初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第一次的见面,辅导员要注意自身的形象,仪表端庄,落落大方,谈吐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语言要斟酌,措辞巧妙,言辞幽默。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取得学生的信任是给学生做良好的心理辅导的首要条件。
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要求教师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心理测验。他告诉老师说,这些班里有些学生是属于大器晚成者,并把这些名单念给老师听,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里面随机挑选的,他们与班上的其他学生并没有显著的不同,可是当学期末再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的时候,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大器晚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辅导员应该常常和学生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肯定学生的优点,强化学生的信心。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新生入校以后,及时开展心理普测,尽早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建立新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掌握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对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同时,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入学的心理障碍,转化各种消极因素为积极行为。另外,还可开展大学生心理在线活动。一些学生可能意识到了自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却不好意思或是不方便跟老师、同学说。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应该开通心理在线网站,把网址给每一个学生。每天都有心理教师在线值班。学生不论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在网上和专家直接对话,这样既可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也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同时有倾诉的对象常常可以消除烦恼和缓解压力。
(三)稳定专业思想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多种原因,部分新生对所学专业有一定的消极情绪。怎样化解学生的消极情绪,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培养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新生入学初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最佳时期,要借此时机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逐步培养新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可以邀请本专业教师作相关专业说明,让学生认识专业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提高其专业认识,明确未来社会对自身的要求。同时,从入学开始就要帮助新生进行大学四年的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先确立近期目标,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给自己准确定位;而后,使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帮助他们清除思想上的迷惘,克服懒散情绪,使他们产生紧迫感,以此确立大学阶段的学习成才目标。另一方面,邀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介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发展趋势,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让新生深切体会到什么是就业、什么是择业、什么是职业、什么是事业,以此为契机,完成个人发展计划,为将来的人生做好规划。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明风貌对学生的言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良好的校园氛围对新生的思想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可通过校、系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社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演讲赛、辩论赛、宿舍文化节、先进人物报告会、才艺表演等,让新生在展示才能的同时,学习到一定的知识,同时还能加深与辅导员、同学之间的了解,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生活。
(五)关注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
辅导员应特别关注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通过定期的谈心,留意他们平时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或是通过其他同学的侧面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以判定是否需要干预。若是发现某些学生的确有自卑、偏执、强迫等心理问题的出现或是有出现的潜在危险,辅导员应及时找学生谈话,做他们的心理工作,或是请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为学生辅导,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参考文献:
1、亢玲,唐丽蓉.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心理素质[J].中外健康文摘,2008(2).
2、薛朝霞,卢莉,梁执群.农村生源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
3、敖晓妍,彭绍荣.高校贫困生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李向成,王英梅,李栓久.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8(5).
5、方芳.大学新生心理困扰的探讨与研究[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
6、徐刚,裴雯.班级团体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改革与开放,2009(6).
7、安丽欣.心理学规律在生化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
8、沈彬,吕守华,殷隽.农业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浅谈[J].教育长廊,2009(4).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心理问题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竞争压力,使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深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引导大学生合理就业及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大学生就业人数居高不下
大学生就业人数总量巨大,造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某些失业现象。自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根据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宣布,大学毕业生人数近10年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3年的212万上升到2014年的727万。大量毕业生涌入社会,超出社会经济增长对大学生的需求,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2.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引起了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尤为突出。在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了较多新生、新鲜的岗位,然而由于客观与主观的因素,大学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岗位;同时,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许多毕业生热衷于一些稳定、体面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公考热”、“考研热”等现象。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出现了一边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一边却有大量岗位空缺现象,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结构性失业现象严重。
二、大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表现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理。表现为心慌、失眠、坐立不安等症状。多次受挫后对找工作产生畏惧心理,既希望谋求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过分担心找不到工作。当机会来临时,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导致失去就业机会。
2.过度自负或过分自卑
自负心理在如今的大学毕业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总觉得自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工作单位提供的岗位无法满足自己的发展需求。从而盲目攀比,虚荣心不断增长,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导致对自己的劣势和缺点估计不足,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与自负相对的,是自卑心理。自卑是大学生常见的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自信心,过低地评价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当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后,丧失了竞争勇气,于是临阵退缩。这一点在贫困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从众心理严重
所谓从众心理,主要是指个人受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在就业方面表现为毕业生一味追求热门职业和工作单位,甚至不惜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于是把自己限制在狭窄的求职道路上,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4.有明显的依赖倾向
在就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对自身缺乏理性的认识,就业信心不足,犹豫观望,就业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关系,依赖学校和老师。高校每年招聘季到来时,有些毕业生缺乏就业意识,对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置之不理,等待辅导员老师将就业信息发到自己的QQ上;在每年的大型双选会上,学生家长、朋友代替自己与用人单位洽谈的场面屡见不鲜。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自我选择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竞争,或推销自己。从而丧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原因探析
1.社会原因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而社会上的职位有限,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部分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易就业。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多毕业生倾向于到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造成地域性的就业失衡现象;而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公务员”才是最理想的职业,所以许多大学毕业生执著于报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此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企业本着一切以追求利润为先的原则,往往会对大学生提出地域、性别、经验等种种限制条件,阻碍了一部分学生的顺利就业。
2.学校原因
高校的专业设置在时间上往往会滞后于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处在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下的。而许多高校往往热衷于当前比较热门的需求方向,并没有精确预测四年后该需求的发展趋势,从而盲目开设和调整专业进行扩招,导致大量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完全匹配的工作。此外,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多地强调理论课知识,实践课、实习实训相对较少,尤其是一些工科院校,许多大学生面对成熟型的、应用型的社会需求缺乏胜任力;在就业指导方面,并没有深刻分析当前的社会现状,对学生的心理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启发,缺乏对学生求职观、职业道德、成功观念的指导,使得部分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产生了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3.家庭原因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是90后,他们生长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时代背景都有鲜明的特点和优越性。家庭作为他们的强大后盾,无时无刻不在保护和引导他们。父母对稳定工作的向往已经渐渐植入孩子的头脑中,家庭关系网络也为孩子提供了许多信息渠道。父母的地位和社交能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环境和氛围等直接影响了就业结果,对毕业生的择业心态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由此更容易引发就业过程中依赖心理的产生。大学生就业不再是个人的决策,而是整个家庭的集体决策。
4.个人原因
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就业方面缺乏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面临复杂的就业形势无法正确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加之家庭和社会对其期望值较高,容易出现盲目择业的行为。此外,一些大学毕业生在大学阶段只是一味地学习并没有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面对如今社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几次求职受挫后,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甚至极端的心理。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社会方面
高校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应该顺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要一味盲目扩招,导致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政府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就业、自主创业,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与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的同时,建立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制度,为每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毕业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毕业生能真正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学校方面
(1)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
高校应把握就业市场动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在招生和就业工作上培养超前意识,深入调研、实时追踪就业市场的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具有潜在竞争力的专业,为未来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培养专门人才。
(2)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创业大赛等,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为毕业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造条件的同时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从而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工作目标。
(3)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整个大学教育,采取分年级的就业指导体系,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相应课程内容。一年级以“目标教育”为牵引,重点开展就业形势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二、三年级重点开展以培养职业化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拓展训练方面的指导,四年级侧重政策与择业指导,同时应构建就业指导课群,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4)高度重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注意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心理品质,尤其要关注毕业生群体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针对毕业季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专题教育,定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另外,要加强心理咨询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定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不断提高心理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3.家庭方面
家庭不仅是大学生的休息场所,也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目标和价值观的主要引导者。家长在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愿和爱好,鼓励孩子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当孩子在就业过程中受挫,陷入抑郁、烦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安抚孩子情绪,帮助孩子重获信心。
4.学生个人方面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的核心是坚持立足于社会的择业取向,大学毕业生要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国家需要、社会需要和人民需要为重。深入基层,到人民群众最需的岗位上工作,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过程中不断充实、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2)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培养自己的规划意识,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制定分阶段生涯发展目标。在每个阶段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自己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个人素质,为步入职场奠定基础。
(3)培养抗压能力,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要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敢于面对失败,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及时调整目标,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要不断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可以通过如跑步、健身、游泳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泄,必要时也可以向心理专家求助。
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减轻就业压力,缓解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深入分析原因,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鲁铁汉.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2(8).
[2]陈松泉.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4).
[3]黄琬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
[4]谢秀珍,魏京祥.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指导[J].德州学院学报,2012(8).
[5]余磊.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
[6]徐耀生.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初探[J].中国人才,2013(3).
[7]尹晨祖.基于就业竞争激烈形式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2).
[8]胡伟,孙赫.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15).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成熟应对方式、高自尊,对失败的内控性归因可以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尊;应对方式;归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Attribu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Luo Zhonghuan, Guan Tiefeng, Wang Limin, et al. Huade School of Applie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2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505 college students from second grade and ordinary college were randomly selected.SCL-90, SES, MMCS,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self-administered invento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elected students. Results The second grade college students' mean score and all factors' score, except that of 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of SCL-90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18.95% of the second grade college students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indicates: self-blaming, fantasy, level of self-esteem, attribution of failure influence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ordinary university. Positive coping styles, high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inner attribution of failure can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Mental health;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Attribution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尝试,与公办、民营教育相比有其独特性:传统的普通高校学科设置齐全,侧重学术方面的传授;而独立学院则是应教育市场需求而生,教学上侧重于市场需要与职业应用。其生源主要是那些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而未考入普通公办高等学校一、二批本科,但分数又高于专科及民办大学的这部分考生[1]。本研究旨在通过发现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于2006年4月~5月对某独立学院和2所普通高校抽取540名大二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40份,剔除无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93.52%。其中独立学院343人(67.92%),男生150人(43.73%),女生193人(56.27%),年龄19~24岁;普通高等院校162人(32.79%),男生77人(47.53%),女生85人(52.47%),年龄19~25岁。共计男生227人(44.95%),女生278人(55.05%)。
1.2 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 由Derogatis编制,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取5级评分制(从自觉无该症状到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非常严重分别为1~5分)。可以获得9个常用因子、总分和均分。以任一因子分≥3为有无心理问题的判定标准。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
1.2.2 自尊量表(SES)[4] 由10个项目组成,分4级评分,总分范围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1.2.3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5] 本研究只使用此量表的失败归因部分。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对失败归因的外控性越高。
1.2.4 应对方式问卷[5] 共62个项目,包括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与合理化。分量表分数越高,使用此应对方式的几率越高。以上量表均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
1.2.5 一般人口情况问卷 由笔者编制,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等。
1.2.6 调查方法 由学院辅导员组织,调查环境宽敞、明亮、安静。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口头知情同意、匿名的情况下,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当场收回。
1.2.7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见表1。
独立学院学生SCL-90的平均总分为158.49±43.83,总均分为1.76±0.49;普通高校学生SCL-90的平均总分为147.25±38.40,总均分为1.64±0.43。独立学院学生SCL-90总均分及大部分因子分显著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前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18.95%,在各因子中,以强迫(9.91%)、人际关系敏感(8.45%)、敌对(6.41%)和抑郁(5.25%)等问题检出率较高
2.2 专业满意度与自尊、应对、归因的关系 见表2。
独立学院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56.3%)显著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71%)。对所学专业满意的学生其自尊水平及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的分数高于不满意的学生,其他分数(除求助外)低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
2.3 自尊、应对、归因方式、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心理症状总分相关分析 见表3。
表3可见,自责、幻想、合理化、退避的应对方式及对失败的外控性归因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求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2.4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见表4。
以SCL-90总分作为因变量Y,以上述与Y显著相关的因素作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同表3,其中,X7的赋值为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3、中专=4、大学及以上=5,其余变量为合计得分),X1、X2、X3和X5进入方程。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95%,高于田家莉等13.7%的结果[6]。姚斌等[2,3]的研究显示低年级大学生心理问题显著于其他年级学生,唐燕等[16]的研究表明大二学生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本研究高检出率的原因可能与对象主要为大二学生有关。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强迫(9.91%)和人际关系敏感(8.45%),与薛同珍[14]对中学生和尤方华[15]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这是学生中两个高发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问题。
刘欢欢[7]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对专业满意的学生自尊水平高于不满意的学生,并且趋向于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和内控性归因。提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帮助独立学院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认同所学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提高专业满意度。
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自尊水平高、使用成熟应对方式(求助、解决问题)、对失败归因倾向内控性及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11]。岑延远等[12,13]的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低自尊水平倾向采用负性归因,说明自尊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起重要作用。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自尊和对失败的归因是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其解释能力(R2)为32.90%。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大学低年级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热爱专业、职业思想和人生定位的重要时期,独立学院应抓住这个重要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尊、应对技巧的教育和内控性归因指导,使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致谢:感谢哈尔滨医科大学王丽敏教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感谢姚桂英同学的大力协助!)
4 参考文献
[1]汪大为.独立学院:走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之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30
[2]姚斌,汪勇,王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2):201-204
[3]李虹.大学校园压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别比较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114-118
[4]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9:3l8-320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田家莉,徐广玉,彭秀坤,等.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316-319
[7]刘欢欢,张小远,肖蓉,等.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8):960-962
[8]刘欣.大学生社交失败归因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69-170
[9]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96-99
[10]曾蓉,姜辉,蒙衡,等.低年级医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医学与社会,2007,20(5):53-55
[11]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94
[12]岑延远,郑雪.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67-169
[13]Diana Southall, John E. Roberts.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Self-Esteem in Vulnerability to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Following Life Stress: A 14-Week Prospective Study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2,26(5):563-579
[14]薛同珍.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90
[15]尤方华,林静.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结果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