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爱惜粮食的感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惜粮食的感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爱惜粮食的感悟

第1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新的语文教育大环境下对语文学科作用的最新、最高的认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提高自身人文修养,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加强人文性渗透。这样,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同时,必将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熏陶。

关键词:语文;小学语文;人文;教育;思考

一、增加教师自身的文化内涵

新教材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重视积累、感悟的熏陶,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一个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的教师的课堂,其吸引力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天地里自由翱翔,教师要把语文课上成具有趣味,充满人性之美,能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就必须增加语文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一些优秀的文学精品,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自修中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材逐步改革之中所选的篇目越来越重视文采,充满艺术魅力,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甚至冷漠对学生的文采培养。否则“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教材中的名篇佳作,教材外的名著精选,见多识广,“润物无声”,让学生从中陶冶情操,获得丰富的心灵体验,铸成审美的心灵。

二、教学中教师要饱含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是以激感为诱发因素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儿童,儿童情感丰富、易变、善外露,正确的情感引导会使其兴趣盎然,对学习、对课堂、对生活充满热爱,并且满怀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情感因素应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教师要掌握儿童的情感规律,尊重学生的选择,调节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营造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情感最佳融合境界。在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应渗透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在导入中激情,在训练中冶情,在活动中陶情,在交流中动情,在整个学习中付诸真情,学生的情感会在一种乐学的情景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升华。对于语文这门具有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学科来说,老师丰富的情感能要充分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教师既要注重给学生传授多少东西,也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体验,把我们作品当中的情感无形中给学生以熏陶,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学生毕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的体会、体验根本不是我们教师所能预料得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的学生不只是一个优秀的听众,也是一个优秀的读者,优秀的读者自然会赏析作品,自然会有不同的哈姆雷特。老师的情感能传递作品中真善美的信息,引导学生领悟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

三、确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

苏霍母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要真正走进这个世界,就必须弘扬学生主体,以生为本,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非领导者。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念,还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向书本的提出挑战,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教师作为设计者,不是为自己设计,而是为学生设计。设计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程序,要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多设计一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充分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在一种自主、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净化、个性得以张扬,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

四、教学中要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学科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它并非孤芳自赏,它所涉及的内容是社会的方方面面,他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在语言文字、文学之外还蕴涵着深厚的历史、艺术、民俗文化等内容,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体现出浓浓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语文课堂应是一个充满情感、体验的课堂,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更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性的课堂,教师绝不能目光只局限于语文学科,要树立“大语文”观,如学习课文《悯农》,作为古诗教学来讲,首先是要字词句的落实,理清文章的思路。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爱惜粮食”这种节约思想。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内容,通过合作分析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学生甚至得出爱惜粮食,利国利民,是对劳动者的尊重等课文以外的结论,,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文与生活实际谈看法。在这堂语文课中,学生能总结文章主旨,而且能联系生活实际,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人文教育,也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课文中蕴涵的充分的人文内容,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拓宽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引导学生回归大自然,去发现和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魅力的人文素材。

第2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儿童立场;主体自觉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5-00-03

新课程改革以来,“从儿童出发”逐渐成为品德课教师所坚守的教学立场。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他们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唯有尊重儿童天性,不断唤醒儿童的主体自觉,引领儿童不断认识和体验广阔的生活世界,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引领儿童顺性成长。

一、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激活探究热情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天性上说,儿童就是探索者。观照儿童立场的品德课堂应当保护儿童的天性,引领儿童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不断认识自我、探索广阔的生活世界。

“了解我的身体”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身体,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学需要引领学生认识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并通过测量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课堂上,教师借助游戏活动,引领儿童探究身体的奥秘。

活动一:猜猜他(她)是谁。让学生寻找自己与他人身体特点的不同之处,通过身体特征辨识同伴。由此,让学生发现虽然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大致相同,但又存在不同之处,各人有各人的特点。活动二:量量我的身体。让学生测量身体各部分长度,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有了活动一的基础,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充满了好奇,非常认真地展开测量活动。活动三:身体器官我知道。以竞赛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身体器官。以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活动四:趣味体验。基于前面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和测量结果,让学生感受身体各部分器官的作用,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如有学生在表述内部器官所在位置时,在自己或同伴的身体上指出位置,或借助实物模型进行展示,还有学生用简笔画标注器官位置。生动的游戏体验活动,激活了孩子们探索身体奥秘的好奇心,在愉快积极的学习氛围中,自然达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作为一种常见的品德课教学活动方式,游戏本质上是儿童发现与探究世界的一种体验性活动。[1]围绕学习目标营建特定的游戏情境,才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引领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体验中真切体验、生动探究。而这种探究精神将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宝贵财富。

二、归还儿童的话语权,唤醒主体自觉

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而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则是儿童自身的道德需求,也是社会的要求。观照儿童立场的品德课堂必须回应儿童道德生长的需求,将话语权逐步让渡给儿童,让儿童的声音、表情都处于开放自信的状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放心大胆地探索追问、质疑与评论[2]。如此,才能真正站在儿童立场认识儿童、发展儿童,唤醒儿童的主体自觉。

“粮食来得真不容易”(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一课旨在通过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农民种田的辛苦,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果实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今天的城市儿童多数缺乏农村生活经验,可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简单呈现粮食的生长过程,难以让儿童理解和体验“粮食来得真不容易”,自然无法激发儿童珍惜劳动成果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基于这一思考,教师与家长沟通后,请孩子们在课前与家长一起了解粮食“从哪里来”。课堂以儿童剧切入:

一个小女孩拿着面包啃了一口,觉得不好吃便扔了。“面包”非常伤心,这时,同病相怜的“馒头”和“大米”走过来,互相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路人”义愤填膺,决定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召开“记者招待会”: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记者招待会现场。你身边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请自由发言!

生1:课间餐时,有个别同学把只咬了一口的面包扔进了垃圾桶。

生2:我在学校吃午饭时,经常看见有同学把米饭洒在地上、倒在餐桌上,或剩在碗里。

生3:我有时也做过浪费粮食的事。吃饭的时候,妈妈说我的嘴巴像个漏斗,边吃边洒,我一定改正。

师:好孩子,我真为你骄傲!你不仅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还能勇敢承认,我们为你的诚实鼓掌!

师:面包、馒头和大米那么伤心,是因为浪费粮食的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你们了解面包、馒头和大米是从哪里来的吗?同学们在课前有哪些调查结果呢?

生4:我在爸爸的帮助下,通过上网知道了种粮食是一个很复杂、很漫长的过程。以水稻为例,从春耕到收粮入库,大约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

师:谢谢你的精彩讲解!通过你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要种出水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不辞辛苦种粮食,是因为粮食对我们非常重要。

生5:粮食对我们的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如果不好好吃饭,我们就长不高,也长不好,所以我们不能浪费粮食。

生6:除了水稻,我们常吃的一种粮食叫小麦。它可以加工成面粉,我们常吃的面包、蛋糕,还有面条都是由它加工而成的!

生7:粮食对我们的身体成长非常重要,又是农民伯伯、阿姨们辛苦劳动的成果,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

……

这样的课堂闪烁着儿童的智慧与活力,孩子们对于“粮食来得真不容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唯此,珍惜粮食、尊重他人的劳动才会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将话语权还给儿童,品德课堂才能成为儿童勇敢表达、积极探究与思考的舞台,从而不断唤醒儿童的主体自觉,实现智慧成长。

三、拓展儿童生活场域,促进知行统一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n教师应当不断拓展课堂教学时空,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想法和体验,并尝试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在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中,践行道德认知,实现知行统一。

在教学“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课前调查访问活动。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走进学校和身边的报社、环卫、公安、医院、社区等行业部门,了解其工作情况。如学校组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一天的工作,环卫、公安组等则请从事相关工作的父母辅助指导。

课堂上,教师请学生分组汇报调查情况,交流体验。

生1:我发现报社的校对工作非常辛苦,要求校对人员非常细心,尽量减少错误。

生2:环卫工人凌晨就开始清扫路面,还要清理下水道,真是不怕脏不怕累。我们不能乱扔东西,要珍惜他们的劳动。

生3:医生每天工作都非常繁忙,压力大,对待病人还要态度好。我采访的一位医生说:“当医生要有精明的医术、灵巧的手、善良的心。”

……

通过交流分享,孩子们对身边的劳动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他们的辛苦劳动和奉献精神赞叹不已。教师趁势布置了课后延伸活动――角色体验,包括“今天我当家”“我是小老师”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保障。借此,深化学生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对职业、劳动的正确看法。学生置身各行各业劳动场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必然更加丰富而深刻,而这将成为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引领学生的道德践行。

儿童立场是我们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路标。观照儿童立场是品德课教学的起点,也应是教学的追求。为此,我们要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祝祖岗.游戏体验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德育,2017(3):39.

第3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小布头在一个老师手里诞生的。那一年,新年礼物都准备了99个,可幼儿园有100个小朋友呢,本来想拿那只旧的小狗就行了,可它太旧了,小朋友玩腻了,谁也不会喜欢的,就这样,小布头诞生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小布头奇遇记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心得1暑假里,我读了《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小布头是苹苹的一个布娃娃,他胆子很小,小朋友们都嘲笑他。他下定定心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算不算?谁知他跳下来的时候,打翻了苹苹的饭碗,苹苹批评他不爱惜粮食,小布头生气了,从苹苹家逃了出来。奇遇开始了。可是,他一出门就后悔了。

这本书里,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把一个布娃娃写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内容栩栩如生,非常吸引人。我先说一下小布头的来历吧。新年要到了。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礼物,老师们亲手做了许多玩具,可是第二天就是新年了,还差一件玩具,倒是有一只小哈巴狗,可小哈巴狗是旧玩具,哪个小朋友分到了都不会高兴。一位小老师就想再做一个新玩具,大家都回家了,可小老师没有走,她用许多小布头做了一个布娃娃,起名叫“小布头”,就这样“小布头”诞生了。小老师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高兴,加班赶制新玩具。她真是一位负责任、有爱心的好老师啊!她让我想到了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每次到期末考试,她都会在放学后,留下一些成绩不好的同学进行辅导,她把宝贵的时间都给了同学们,直到考完试,才肯休息。在杨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班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杨老师,辛苦了!书中写的小老师和杨老师都是值得尊敬的好老师。

小布头在新年开始被分给了苹苹,苹苹对小布头非常好,关心倍至,后来因为一点意外,苹苹批评了他,小布头就离家出走了。后来小布头经历了很多事情,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危险。他后悔了,想回到苹苹身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又遇见了苹苹,他们都非常兴奋。小布头回到了家,感到很幸福。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就像小布头一样,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苹苹就像是小布头的家长,孩子不能因为一点批评就赌气离家出走。这样会遇到很多危险。不过,适当锻炼一下自己,增强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也是有好处的。但不能像小布头一样跑出来就不回家哦!做一个听话、乖巧、勇敢的孩子。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心得2新年快到了,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孩子们准备了新衣服和新玩具,还有一些好吃的小点心。小老师在玩具箱里清点玩具的数量,看看够不够。数了一数,却只有九十九个,但是有一百个学生,还有一个学生将不能分到玩具,所以幼儿园的萧老师想尽了办法,用仅剩的葱绿布头和桃红布头做一个娃娃,但是这个娃娃没有裤子,于是老师用她在百货商店新买来的白色发带为这个娃娃做了一条裤子。然后还用几根小黑毛线为这个娃娃做头发。这时外面正在下着鹅毛大雪,萧老师怕他冷,就给他做了一顶小帽子。萧老师想这个娃娃还没有名字呢?于是萧老师想到这个小布娃娃是用最小最小的布头做成的,所以就叫他“小布头”吧!

当我看到那里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个萧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她为了给每个学生新年时都有礼物在半夜还要制做娃娃,而且当小布娃娃没有裤子的时候,她尽然用自己新买来的发带给她做裤子,还用自己的鹅黄色手帕给“小布头”做帽子。这个娃娃是萧老师用心和爱做的。如果谁拿到这个娃娃必须会很开心的。而且这样老师是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付出的。

第二天,孩子们到幼儿园参加活动,他们都拿到了新衣服和新玩具,他们都十分感谢老师们,在孩子们当中,苹苹拿到了小布头,苹苹觉得他十分可爱,还让小布头做自己小火车的司机,是苹苹克服小布头心中的恐惧,苹苹和小布头也成了好朋友。但是好景不长,有一天小布头打翻了米饭,苹苹很生气,但是苹苹之后平复了情绪,告诉小布头浪费粮食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小布头就是不听,而且还打算离开苹苹。

这样看来,小布头果然是小男孩,他很淘气,很调皮。浪费粮食本来就是不好的习惯,他还不认错,也难怪苹苹会生气。我可不能学小布头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心得3我看过许多书,也包括《小布头奇遇记》的拼音版。然而,今年暑假我读到了这本书。起先,我是挑选着故事看。越看越有趣,越有趣就越想看,于是我便按着顺序地细细品味起来。

他以一个小孩子的身份出现在故事里。小布头像我们每一个同学一样,他有多重性格:可爱;勇敢;善良……他的感情也很丰富:害怕;喜悦;任性……

小布头的故事有很多个,每个故事都很平凡,都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我认为每一个故事却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跟着小布头的奇遇。也好像自己在经历了一段生活的过程。当小布头的过失使饭粒儿撒得满地都是时,对苹苹的生气还不服气,认为撒了一点儿破饭粒儿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曾经浪费过粮食。当外婆批评我吃饭不要剩饭时,我也不以为然。小布头很任性,当苹苹批评他时,他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苹苹不应该为了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所以他赌气地离开了苹苹。我也很任性,听不得批评。当妈妈说我的缺点时,我会很反感的躲进房间,生气的哭,不会想妈妈的批评是为了帮助我克服缺点,而是光想自己的委屈,自己的自尊心没有得到保护。俗话说:知错就改,小布头就是知错就改的典范,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这本书中小布头是幸运的,因为在它被拖进鼠洞后,又见到了好朋友——小黑熊和布猴子。还有小老虎。

看到小布头的高兴事,勾起了我现在童年的回忆,我的童年也是幸福地,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事:和同学一起到体育公园熘冰;在滑雪场滑雪;在书城可以买各种各样的书;约朋友一起去看电影……

小布头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我澎湃的心潮不能平静。我感情的升华难以抑制。我兴奋,因为我长大了;我感谢,因为我从中又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品德。我也要向小布头学习,要爱朋友。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同学看,让它伴着我们受益终生。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心得4寒假到了,这是我上学过的第一个假期。这个假期老师给我们推荐了7本课外读物,我看了其中的两本,一本是《小布头奇遇记》另外一本是《狐狸列娜的故事》。

我读的第一本是《小布头奇遇记》这一部作品,我觉得这个童话很有教育意义,这本书讲述了小布头的一系列遭遇,其中有两点让我记忆特别深刻。一点是怎么样是真正的勇敢,一点是为什么要爱惜粮食。小布头起先认为勇敢就是胆子大,他为了练胆子闯了祸,浪费了粮食。他的好朋友苹苹批评他不应该,他不接受,开始和苹苹赌气,并逃走了。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历险”,和“奇遇”。他坐错了火车跟支援农业的电动机一起来到了农村,在农村里,他见到很多又奇怪又新鲜的事儿,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听他们说了很多真实的故事。这时,他才真正懂得粮食对人们多么重要,绝对不能浪费。同时,他也明白了只有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才算勇敢。

小布头在这部童话里他就像一个孩子。他有自尊心,他希望做一个勇敢的人,他生怕别人说他胆子小。小布头很任性,但他意识到自己任性而出了眉头,他就赶紧掩饰。小布头也富于同情心,见到悲惨的事,听到悲惨的故事,一定会伤心痛苦。他富于好奇心,爱听故事,遇到什么新鲜事总是爱刨根问底。他不接受那种光说道理的批评,但善于从实践中或故事中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读完了这一本书,我深刻明白了两个道理。有些时候,小布头的心理也是特别符合我们现代孩子的心理。像他从瓶子上翻下翻,第一次是不小心,而另一次却是有意的。我们做各种危险的活动,第一次觉得好玩,第二次又去试,从不敢到敢的过程不正是这样吗?

我还要学习小布头知错能改的性格,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改掉自己的坏习惯,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心得5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它叫《小布头奇遇记》。

“现在就剩下眼睛、眉毛、鼻子和嘴巴了。小老师拿起画笔,特别细心地画。不一会儿,黑黑的、水灵灵的眼睛画好了。那双眼睛在望着她笑。”这就是小布头的诞生。

“现在,小布头就跟苹苹回家了。”现在小布头有一个家了。

“妈妈的手可巧了!不一会儿,小布头就穿着新外套上幼儿园去了。新外套是用深绿色的绒布做的,穿在身上又温暖,又软和,又漂亮。小布头心里有多高兴,就不用提啦!”小布头新衣服了。

“小布头比苹苹还要生气。他没想到苹苹为了这么一丁点儿小事儿,会对他发这么大的脾气。撒了一点儿破饭粒儿,有什么了不起的!”小布头犯错误了,还不知悔改!

“他捡起小布头,翻过来瞧瞧,掉过去又瞧瞧,一边瞧,一边说:‘好哇!把这个小玩意儿送给老张的那个小丫头,那她可高兴死啦!’”小布头被抓走了。

第4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经典诵读;明礼礼仪;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27-01

中国是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是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体现。中国的古诗文绵延了几千年,保留了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礼仪的精髓,选入小学教材中的古诗文反映传统礼仪的篇目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学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成长的主阵地,应将古诗文诵读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融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诵读与理解反映文明、礼仪以及精神面貌的古诗词,让学生自小就扎根在文化传统的熏陶中,培养其良好品行,提升道德素养。

一、创设丰富的古诗诵读环境,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还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因此,学校要注重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资源,从营造丰富的诵读环境入手,让学生在耳闻目濡、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经典、感悟经典的平台。例如:教室前黑板的一角开辟古诗词专栏,每周规范书写一首经典古诗,师生共享;教室里的“经典伴我行”宣传栏,张贴学生作品,学生可以把对古诗中尊老爱幼、关爱他人以及团结互助等方面的理解用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出来,和同伴们一起阅读与欣赏;教室的图书角摆放《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等经典名作以及礼仪方面的图书;走廊墙壁张贴着与礼仪教育相关的名人名言、书画作品、精美的手抄报……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人物典范的感染。丰富的经典诵读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会产生极大地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二、增设经典诵读课程,促进学生礼仪习惯养成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青少年感受性强,倾向于模仿周围生活中使他们感动的人和事,他们仰慕先进,易受英雄行为感染。”因此,教师要重视诵读教学,充分利用诵读课的优势,在诵读课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在教学一年级的《悯农》这首古诗时,根据其内容浅显易懂,教师可采用“儿童教儿童” 的古诗导读学习方式,开展“我做小老师”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践,在教师帮助下设计“吟唱、表演的”学习方案,然后教师有目的组织学生一起学习。课堂上学生一边表演一边认真讲解应如何学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惜每一粒粮食。而教师适时地介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爱惜粮食与正确进餐的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孩子们在互动交流与实践中,懂得珍惜粮食的道理,学会了文明进餐的行为礼仪。尽管一年级的孩子们对古诗的理解是似懂非懂,但已自然流露出了想用古诗中优美的诗句来表达的欲望。充分发挥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兴趣,为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外,《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诗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其内容涵盖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极其重要。针对当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个人利益第一,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团结友爱、孝敬父母意识淡薄,可将《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诗文作为校本课程,并纳入到学生课程中,让学生在诵读与理解中习得礼仪规范。在教学中可将其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勤学苦练等富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配上旋律,编成韵律诗让孩子吟唱与表演。在“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声声诵读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要组织学生讨论: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今后应该怎样做,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读书笔记。

诵读课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积淀了文学知识,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传递着讲文明,懂礼仪的信息,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内化学生文明礼仪品质

第5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1、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接受能力较强,你是我们家中和社会未来的希望,在家中你能很好完成你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我们家从来没请家教,但你的成绩还是可以的,这离不开在校各科老师的辛勤努力和你自己用心学好。成功来之不易,好比一个奥运冠军,他们也是离不开教练们的指导,及他们本人不怕辛苦,不怕困难和自身坚持得到的,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感受不到的。所以,在学校里面专心听老师讲解,接受他们教导方法,尊师重道,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在现在良好的基础上更好的完善自己,使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

2、孩子本学期以来转变较大,放假回家后能主动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还能与父母交流,汇报在校情况,配合家长做好一些家务活。但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很多想法比较幼稚,恳请老师们给予批评教育。

3、孩儿到学校学习,就是要学好文化知识的,就是要从德、智、体全面发展,就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学好专业知识,希望师生和家长共同帮助他、教育他,也希望吾儿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克服缺点,学好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一名有用人才。

4、你活泼聪明,平时爱看书, 兴趣爱好广泛,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 本学期你成熟了许多,愿你找到自信,扫清前进路上的“马虎”、“粗心”这两大“绊脚石”,勇敢向前冲刺!

5、感谢老师对我们孩子的教导。我们对孩子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一直抓的比较紧,他在家中能料理自己的生活起居,学习时间利用尚可。孩子表现很好,自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作业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他进步更快,我们将积极配合老师对他的教育。

6、他在学习之余经常帮我们做家务,自己的事情从来都是自己做。他会细心观察生活和积累生活经验,去感悟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会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诚待人,乐于助人,能面带微笑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及身边的陌生人,他从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说谎,认真对待自己。他能爱惜自己的名誉及尊重他人的名誉。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够遵守网络道德,不说脏话、不骂人、举止文明和网络安全规定,能做到不去三室一厅,能从小事做起,很孝敬父母,能主动承担其学习劳动等应尽的职责,能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负责。接受帮助时很是会心存感激。能做到自觉爱护环境,乐于参加环保宣传活动,会爱惜粮食,节约水电气,他在生活节俭。在平时学习中他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按时复习。

7、非常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孩子的关心跟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还算不错,真诚的希望老师在有事情的时候与我们家长经常沟通,孩子还不是很够懂事,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叛逆,我们也希望透过老师这么一扇窗来更全面的看待我们的孩子。我也知道老师的辛苦,学生的累,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在学校的教导,我们也是很欢喜,学生能够遇到一位这么善解人意的老师。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和支持。

8、xxx从小就文静乖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做好自己的本分,很少让我们操心。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书画,弹琴等。思想上日渐成熟,在自理自立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而且更加懂得去理解父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但就是不够坚强,较为软弱,在面对挫折的时候不能够勇敢地去战胜。如今中考在即,希望孩子能凭着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为自己的初中生涯画上一个无憾的句号。

9、他是一个品德好的孩子,尊老爱幼,有孝心,有爱心,懂礼貌,会分担家里的家务,一直以来表现较好,会刻苦学习,思维活跃、开阔。有主见,思考能力强,生活上遇事镇定,面对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上进心,诚实守信是他做人的原则。在学校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劳动积极肯干。都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而且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他的兴趣广泛,有许多喜爱的运动。()

10、自从进入初中后,我发现孩子变了,变得快乐了,自信了,上进心强了,也爱读书了。这是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的结果。我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是想把自己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说出来,目的在于与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6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一、精心设计教案,挖掘教材中的激趣因素

兴趣是学生追求的真理,献身科学的导向。北师大林崇德的研究证明,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水平显著相关,高水平的学习兴趣,能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朝向学习活动,为取得优异成绩创造良好条件,而有益的学习成绩,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使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互为促进,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常规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上课兴趣不浓,兴致不高等情况。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利用学生思维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激趣因素,尽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如:一年级下册中《小苗快快长》一课,需要让学生知道春天是个种植的好季节,看看人们都在种什么?其中有一副图是农民在种粮食,通过讲解粮食的种植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的粮食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在认识粮食种植过程中加入相应的感情体验,我在课堂上,增加了寓教于乐的游戏环节——模拟插秧。学生离开座位,低着头,弯着腰,两腿直立分开,左手握着秧把,右手从左手上拈出一绺绺秧苗插入秧田,尽管这种模拟操作带有游戏性,然而学生却能从中感悟到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得到粒粒粮食苦的情感体验,既知道了爱惜粮食又萌发出对农民的尊敬之情。这样讲课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联想广泛,思想活跃,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二、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参与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系着教育的成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因而,其教学应成为学生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强烈愿望,而绝不是教师的频频说教,大力挤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事,达到兴趣教学的目的。现在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模仿力强,表演力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猜谜语、演小品、课堂游戏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眼、耳、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活动,学生这个主体动起来了,课堂就活起来了.

在进行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主题的《家乡的物产多又多》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

我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外的可用资源,让学生自己调查家乡的物产,查资料、访问、拍实物、学做物产等等。为了使收集的材料更广泛,形式更多样,便于课堂的展示,根据学生的特点及爱好我把他们分为三队。第一队采用实地调查、访问的方法,到开封最有名的鼓楼夜市以及开封第一楼搜集小吃的相关资料。第二队到开封汴绣厂,朱仙镇木板年画基地考察、学习。第三队利用网络及访问老人的方法进行其他方面资料的搜集、整理。我还要求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资料,并准备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起初,总担心第一次放手让学生活动,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也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但是,令我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展示课上孩子们给了我一个个的惊喜,整节课,我满意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第一小队拍来了鼓楼夜市热闹、繁华的景象,并给每一种小吃配上了精彩的讲解。第二队用摄像机拍摄了开封汴绣、以及木板年画的制作过程。第三小队利用网络对开封的其他物产进行资料收集,并采用讲故事、说快板、三句半的形式进行展示。节目精彩纷呈,令老师和同学们大开眼界,纷纷叫好,在欢乐中也了解到开封物产的丰富,润物细无声中达到教育效果。

三、运用情景教学,增强学习趣味

从心理学角度看,孩子们特别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果行为训练过于单一,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我经常采用故事激趣,加上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情景教学之中,使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愈发浓厚。然后引导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在讨论、争辩中逐步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如:《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我就设计如下的小品表演。

(1)一位骑自行车的同学把另一位同学撞到了,他们互不相让,口、腿齐用,“战”在一起。

(2)两位同学在奔跑中不小心撞在了一起,俩人都摔倒了,但却没有发生“战争”,“战争”在“对不起,没关系”声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同样是意外事故,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哪一种结果好呢?学生情趣盎然,争着回答,教师进而用过渡的问题引导:为什么自觉使用礼貌用语会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呢?自然把学生引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下册《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节思品课,我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了泥石流、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场面,特别是离我们生活较近的汶川地震的画面。一幅幅充满灾难的画面,再加上老师的故事化的讲解,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教学,不仅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到课堂的情景中,而且能够很自然地调动学生的情感,顺利地进入到下一环节之中,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四、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兴趣相伴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短短四十分钟的教学,还要把课堂引向生活,把静态的课堂变成丰富的实践性社会活动,在生活中思想得到升华,心灵得到洗涤。

第7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一、“收获”,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

整理小学生在课堂中所谈的收获,大体有以下两种情况:

1.如“我认识了梯形”“我会计算9加几了”“我知道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我知道了什么是周长”等,课堂上常听到学生们这样的话语。学生们真的“学会了什么”或“真的知道了什么”了吗?一位学生在说“我已经认识了梯形”之后,我便画出两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梯形(两底与水平方向垂直的)放到他的面前,“你说这个是梯形吗?他脱口而出“不是”。细细想想,学生们所说的“我知道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之类的话语就一定表明学生们学后真的有收获吗?不是的,这只不过是对课题名称的重复而已。

2.全盘罗列

如“我知道要珍惜时间”(“认识钟表”一课中教师导入时提到珍惜时间)“我知道要给妈妈买礼物”(人民币的认识”一课的情境中就是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等。这些“收获”往往是在教师不断追问“还有什么收获”的时候,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问题,而不断地将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名词补充罗列。其实,他们对课堂所学的知识也许是似会非会,或是根本不会,但是觉得别人都会了,自己不好意思说不会,只好随声附和。

以上两种情况的收获,体现了对教师提问的一种应付,而原本期待的自我归纳和回顾总结荡然无存,即便有,也仅仅是星星点点的感觉。

二、研究“收获”,还原本位的“收获”

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如何还原本意的“收获”呢?

1.教给学生总结的方法

(1)提示内容,让学生静静地回顾

“大家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这是对知识的回顾。

“我们是怎样分析解决问题的?试着整理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对过程与方法的回顾。“这节课你对自己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以及小组合作、数学表达方面满意吗?有什么体会?”这是对情感与态度的回顾。给学生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静静地让学生去回顾、回味。

(2)动笔整理,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重点内容,让学生有目的地重点整理。学生在动笔整理的过程中,自然地将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回顾与整理。

2.变换方式,让学生体会“收获”

“你有什么收获”的本意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往往不具备总结能力,甚至他们已经有了收获却不知道,或者表达不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变换方式进行。

(1)倾听概括总结

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的内容,教师直接进行概括:“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列表的策略,这种信息和条件对应的问题适合于列表解决,回想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大家提取信息、列表整理、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问题,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结合板书教师进行总结,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和过程有所提升。

(2)共同梳理,形成体系

一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收获,这是对这节课的回顾与整理,也是培养学生反思和总结的必要环节。在学生谈收获的时候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补充引领。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既进一步完善了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又实现了知识的建构。

(3)拓展延伸,激发求知欲

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设计应用拓展性的活动。教师出示用纸板做成的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边总结边提问:“我们通过学习和证明,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当学生面有难色时,教师可进一步启发:“计算和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采用了‘拼图法’。对于这些图形,我们能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法呢?比如是否可以用‘分图法’,把它们分解成几个三角形,再计算它们的内角和呢?”学生很快顺次把这些图形分成2个、3个、4个三角形,从而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180°×2,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3,六边形的内角和是180°×4。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问:“照这样七边形、八边形、九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这类小结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4)联系实际,感受数学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地方都包含数学。如教学“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课时,即将下课时课件出示这样一段材料:

一般情况下,100粒米的重量大约是2克。

(1)你能算算平均1粒米的重量大约是多重吗?

(2)如果每位小学生每天浪费一粒米,那么全国约1亿小学生一天大约浪费多少粒米?合多少吨呢?

第8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老子,“啬”思想,启示,内蕴,践行之道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6—0031—06

[作者简介]莫楠(1984-),男,福建建瓯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伦理。许建良(1957-),男,江苏宜兴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国道德哲学思想史。

在现代社会中,一提到“啬”,人们往往把它与小气相联系,但在老子哲学中却并非此意。老子曾说:“治人事天莫若啬”,他重视与提倡“啬”,深刻揭示了“啬”的丰富内涵,凸显出无论面对“天”或“人”,“啬”都是最重要的思想及行动原则。“啬”既合乎天道,又是人改善自身的必然选择,只有依循“啬”思想行动方是正道。这无疑也点醒人们应关注、了解、运用“啬”。老子进而指出人的长生、国家的长盛,都无法离开“啬”,体现出“啬”的巨大功用。“啬”思想不仅在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当前学界对“啬”思想虽有一定关注,对“啬”作专门研究的成果也陆续出现,但研究中对“啬”的理解常限于爱惜节俭方面,多为对“啬”的意涵特别是现实意义的发挥,而少从原著出发系统地把握“啬”思想,对“啬”中的收敛、积蓄含义也鲜有阐述。因而本文力求在立足原典基础上对“啬”的内涵、践行及启示进行探究,并以此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啬”思想的深厚内蕴

“啬”为何义?《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啬,爱瀒也。从来,来者而臧之,故田夫谓之啬夫。”来指麦子,指仓库,从本义上看,“啬”指收获粮食回仓,《仪礼注疏》中也注“啬”日:“收敛日啬”,收敛自是“啬”的基本之义。农夫将谷物收于仓中,日积月累,自然不断蓄积,段玉裁注:“啬者,多入而少出”、“啬于聚敛”,故“啬”也有积蓄之义。对辛苦积蓄的东西,在使用上自然要珍惜慎重,《说文通训定声》中释“啬”:“此字本训当为收谷,即穑之古文也,转注为爱瀒之义”,“爱濇”即是爱惜的意思,因而“啬”意味着心中先要爱惜,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审慎节用。《康熙字典》对“啬”的解释即为:“有余不尽用之意”;啬、穑相通,《左传》中说:“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杜预注:“穑,俭也”,孑L颖达疏:“穑是爱惜之意,故为俭也”,这些都表明“啬”中有爱惜、慎用之义。

概言之,收敛、积蓄、慎用均是“啬”中之义,且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过程。“啬”本是对农作物等物质的简单行为,老子用圣人之慧将其提炼、升华为循天道治人事的思想及行动原则,认为若将“啬”用于个人、社会、国家中,必能取得巨大的功用。

老子对“啬”之意义、功用的诠释集中在《老子》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人事天莫若啬”,凸显了“啬”的重要地位及价值。“夫唯啬,是以早服”表明“啬”是为了“早服”。《韩非子·解老》日:“众人离于患,陷于祸,犹未知退,而不服从道理。圣人虽未见祸患之形,虚无服从于道理,以称早服。”“早”意味着未雨绸缪,敏锐地预见可能有的危险,收敛不冒进。“服”的对象为何?“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归根到底,要“服”的是作为宇宙万有本源的“道”,“啬”使人“早服”,表明“啬”的价值取向就是服从于“道”,依“道”而行,不枉费心机去违背道之当然与必然。“预先行持而不辍,谓之早。身心佩服,须臾不离,谓之服。”早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过程,及早服从“道”且坚持贯行,方能日益“得道”,“啬”的积蓄之义就体现于此。“道”是万物的本源,但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给万物最大的自由,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自然”,万物都应依循自然本性,按自然规律而行,这是得“道”的最好体现。

“‘德’是‘道’之‘得’”,是存在物所得的“道”,使每一物作为独特的个体而存在,即各存在物的自然本性,日益得“道”就意味着日益回归本性,所以说“早服是谓重积德”。老子希望人们爱惜自身,发挥积蓄精神,保持自然本真不流失,保有“婴儿”、“赤子”状态。但现实却是“大道甚夷,而民好径”,人们偏离“大道”,自我本性也被扭曲,要找回本性,需发挥“啬”的精神,将自我从成心欲念、放纵妄行中收回,做到“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人”,以“复归于婴儿”。“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人对外收敛对内蓄积,以服从大道,回归自然,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如王庆节先生所说:“万事万物的‘自然’作为‘自己而然’乃是一非目的论式的、动态的、开放性的、不断成为自己和不断认定自己的过程”,人在其中不断蓄积对自我本性的体认,也学会如何更好更审慎地生活。复归不是回到原始状态,人在婴儿时期,一切行为天然无意识地合“德”,而异化后的复归于“德”,是感悟到自然本性重要后的自觉行为,是精神修养过程;这种异化——复归要历经多次,每次都是回归于自身本性,似乎没有变化,但每经历一次,人对本性就有更深的体认,实际在境界上迈进更新的历程,所以“积德”更多是精神的积累提升。

通过“啬”,人们逐渐服“道”复“德”,明白该如何依循本性合理谨慎地运用所拥有的物质及精神资源,“啬”的作用也得以展现。首先是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都能战胜,即“无不克”。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多是由于思想、行为违背了本性所造成的,“积德”过程中人们学会爱惜本性,收敛不妄为,一切行为都顺从本真;有这样的状态,那些无谓的问题都不会产生,已有的困难也能一一战胜。克服困难后,人能得到广阔自由的空间,精神上也能不断蓄积能量以进入更高境界。老子强调“复归于朴”,希望人能进入“朴”的境界,“朴”本指未经加工的木头,既代表本源本然的状态,同时也蕴含无限的可能性,这些可能应是因顺自然本性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人能自主自由加以选择的。当人们靠“啬”克服异化、回到生命原点时,才能从“朴”开始再出发、再发展,这种自然而又自由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所以说“莫知其极”。

“啬”的作用还体现在对国家命运的影响上,国家由人组成,只有国家中的人都保持本性、得到自由发展,才能使国家长存,即“莫知其极,可以有国”。王弼注:“以有穷而莅国,非能有国也。”统治管理者若仅从自身意志、力量出发治国,只会将国家带人死地,因为一己之力终有穷尽;在治理中注意“啬”,慎用一已有为,因顺民众本性规律,使他们得到各自发展之路,每个个体的完善自然能带来整个社稷的安定有序,千万条不同的发展之路交织汇聚,能为国家不断注入活力,从而让国家不仅能保持和谐,而且有无限生机。这种治理方式是合乎“道”的,“道”是万物的本源,也是国家能长存的根本,采用合“道”的治理方式,是把握住了治理之本,自然不愁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像母亲能为子女提供不竭的生命力一样,所以云“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啬”使人依“道”复“德”,得到无限发展空间,扩展到国家,统治者需“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顺应百姓本性治理教化,这样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根基才能深牢,根基深的树木才能枝叶茂盛、长久生长,所以“啬”被称为“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长生一方面是自然生命的保存,“啬”让人收敛欲念,爱惜身体,对物质的享用节制有度,如此方能尽享天年;长生更重要的方面是精神生命的持久,“啬”才能复归于“道”、寻回本性,回到生命根基的同时也实现生命的目的,人的精神与“道”统一,虽然形体终有一死,精神生命却可长存不灭。久视的“视”可作视事、治理解释,“啬”让统治者知道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收敛成心,爱惜民众,慎用权力,因循民众本性治理,即“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在这样的治理之下,国家才能千秋万世。

二、“啬”思想的践行之道

“啬”是人们守有本真、依顺大道的关键,也是“道”的体现发用,可称作“啬”德,其如此重要,应如何践行同样值得关注。在老子思想中,义为收敛、积蓄、慎用的“啬”,显示的是与世人迥然有异的思想进路,它的践行之道的根本指针便是要反思自身及社会、国家的观念行为,外去除对本性的破坏、束缚,内树立合乎自然的价值观念、准则并坚持贯行,以回归本性的轨道。在实践过程中,像收获粮食回仓要去杂质取精华一样,人们既有摈弃又有保留,涉及的既有物质也有精神,用《老子》中的表述就是“去彼取此”,具体而言,“啬”的践行要靠个人合理欲望边界的划分、敦朴宽容的社会风尚的营造及清静无为治理方式的施用。

(一)去取适欲,倡导节慎有度的个人物欲。老子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去除“五色”、“五声”这样“为目”的放纵的欲望,留取“为腹”这样适当的欲望,将自身从过度的物欲中收回,这是个人在物质摄取上的“啬”。

苏辙云:“视色听音尝味,其本皆出于j生,方其有性而未有物也,至矣。及目缘五色,耳缘五音,口缘五味,夺于所缘而忘其本,则虽见而实盲,虽闻而实聋,虽尝而实爽也。”视色、听声这些出于本性的欲望是合理的,但欲望一旦脱离本性扩张,就成了戕害自身的大敌。可见,欲望该谨慎有节制,“为目”这类欲望所以出现,就在于人对自身需求把握不当,被外在的声色所吸引,超出了正当限度。而随着所见物的增多,欲望不断膨胀,慢慢演化为贪欲,贪欲是没有界限的欲望,没有界限意味着永远无法达致,当人迷失在贪欲中时,就处在永远不满足的状态,人始终是被外物牵引的,它一直在人眼前但又无法抓到,人本以为能够通过占有外物来愉悦自己,却因追逐不得而更加失落。这种贪欲是要坚决摒弃的,否则人就沦为物的奴隶。

人生而有欲,放纵的欲望要收敛,适度的欲求则应得到支持和保护,要能“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否则“啬”就真成了吝啬了。《老子》竹简本中说“少私须欲”,肯定欲望的必要性,只是要节慎有度,合理使用享受物质,这是对人的爱惜,也是对物的爱惜。欲望的合理边界在何处?“彼物之自外至者也,此性之凝于内者也。”边界在人自身内,要去的是被外物牵引的,留的是不离本性的适欲,适度的欲望就是合乎人自然本性的欲望。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方能长久生存,“知足”、“知止”归根到底要“知”的就是自己欲望的边界,同时将自我限制在边界内。对每个人来说,欲望的边界即是自然本性,究竟怎样的物欲是合理的,需在反思、了解本性后决定。欲望界限的划定是困难且痛苦的,因为这是为自我设定限制,但一旦能做到,也就明白自身限度在何处,战胜了心中欲念纠结及外在名利引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自我把握控制,正是人的自觉性和伟大性的体现。

(二)去薄华取厚实,倡导敦朴宽容的社会风尚。每个人都与他人共同生活在社会之中,“啬”在社会生活里同样重要。《老子》中说:“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此处“去”与“取”关涉的即是社会风尚中的“啬”,去的是“薄”、“华”,取的是“厚”、“实”。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薄”、“华”指“礼”与“前识”,即礼仪规范等表面文章、虚华之风。“礼”是“攘臂而扔之”,即强迫人接受的,使得人或是做表面功夫,或以此相互倾辄,所以说意味着忠信的不足、祸乱的开端。“前识”指先入为主的识见,即人们受到固有的、僵化的观念、智识的灌输而形成的思维定势。“礼”和“前识”在人心中没有根,只是浮华的花朵,一旦社会观念停留于这些浅薄虚华中,社会就会只重僵化繁琐的形式而非人的真正本性和需求,精力、心智被滥用在制定教条、博取名声上。这种社会风尚下,规范越完备,知识越丰富,真性真情越被扭曲,伪君子、假道学之辈则会大行其道。而人际间关系也随之日益表面化,缺乏自然情感,只有礼法维系而少爱惜和尊重,对他人的评断日渐狭隘,只要不合“礼”和“前识”条文准则要求的就是不善,群起攻之,这种对“善”的规定是非自然地强加划分,将道德作为枷锁和武器,人为造成社会中的分裂,引发矛盾。故而社会中要将“薄”“华”摈除,方有利于人际间和谐。

浮华的社会风尚只会让人虚伪躁动,人们应依照“啬”观念,收敛矫揉造作,积蓄精神以营造简易质朴的风气,倡导“处其厚”、“处其实”。“处其厚者,谓处身于敦朴。”对每个人而言,最为深厚的是其自然纯朴本性,“处其厚”就是要立足于这一本真朴实而不崇尚造作浅薄的礼文。同时人对“道”、对自身的认识不应靠“前识”灌输而成,而该立足本性,蓄养精神,在生命历程中一步步领悟出人生价值及大道智慧,这样才够笃实,即“处其实”。所以保持本性,依“道”自然而行即是“处其厚”和“处其实”。敦朴厚实方是社会需要的精神,在这样的社会风尚引导下,人们自然会谨用心力,守住本真,不为教条束缚,脚踏实地走上顺应本性的生活轨道,个人、社会发展的根基才会扎实;世风淳朴,巧诈自然不行,道德状况也能从根本上改善。道德不是让人用以争斗的,“道德实际上就是在如何目中有人和心中有他的征程上,所获得的体悟以及相应素质累积所达到的水准”,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既引导人回归本真、合乎大道,又让人领悟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本性,人际间应相互尊重和包容,彼此平等相待,而非执着于那些所谓礼文规范里带偏见的善恶标准,即“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消除争斗与倾轧,还社会以安宁。

(三)去有为取无为,倡导清静自然的治理方式。“啬”与“有国”密切相关,这不仅关涉国家政权存亡,更关系千万民众的命运。“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这里的“去”“取”蕴含着国家治理中如何达致“啬”:不“自见”、“自贵”而“自知”、“自爱”。

“自见”、“自贵”所指的是“自己表现自己,自己高贵自己的行为,是有为多欲的表现”。统治者最易如此,认为自己是万民之主,高于众人,并由此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不知俭啬心智、爱惜民众,反为表现一己能力、保有高贵地位,大肆作为乃至恣意妄为,不仅避免不了自身的忧患和负担,更会使民众苦不堪言。老子告诫统治者在治理上要去除强作有为,不可认为自我贵于民众,为“见”自己力量,以威势压迫百姓,否则即使表面秩序井然,却是建筑在千万人本性被压制之上的,注定不能长久。一旦民众不怕威压,乃至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地步,大的祸乱也就不可避免。刚愎自用、过度作为的统治方式是该被坚决否定的。

与之相反,统治者若能“自知”、“自爱”,即使身处高位,也能收敛自身,慎用手中权力,尊重百姓。“‘自知’应是自明本性的规律”,明白每个人在各自本性中都是自足的,民众有足够的能力保护、管理自身,统治者清静无事,不破坏民众本性,民众就能自我化育、走上正道,所以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同时统治者还该爱惜本性,不将权势、土地等看作比生命本真更宝贵的东西,节制私欲,对民众就能“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减少剥削压迫。每个人的“德”均是对“道”的分有,在“道”和“自然”前无尊卑之分,统治者并不比他人高贵,真正懂得爱惜蓄藏本性的统治者,才会明白要尊重及平等对待民众。有了“自知”和“自爱”,统治者会自觉采用无为的治理方式,因顺民众本性,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是出于对百姓的敬重,了解国家治理的决定性依据不在自身而在百姓,消泯意图主宰百姓的欲望,小心运用握有的权力,仅“辅”而不“为”,让民众“在精神上进入无名而虚静的广袤之地,实现精神的自由驰骋,这样的话,就能收到‘天下将自定’的效果”。最终的理想治理状态应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统治者和民众都可得到安定幸福。

三、“啬”思想的当代启示

老子的“啬”思想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的,可千年之后的人们依旧有着人心浮躁、奢靡虚荣、自私妄为等问题,所以“啬”的深厚内蕴及践行之道,对现代社会依旧具有启示意义。

(一)以“啬”为荣,更新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变,但当人们在物质上一步步富裕起来时,也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困境,人们陷入了价值观缺失后的迷茫。拜金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盛行,整个社会充斥着浮躁、奢靡之风,以骄奢放纵为荣,而与这些思想旨趣截然相对的“啬”则被贴上倒退、小气的标签,打入冷宫。针对这种异化状况,我们必须改变单纯重物质增长的观念,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世界的提升,使物质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精神世界要提升,首先就需诉诸价值观的变革,才能为未来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21世纪将是道家价值观发挥效用的世纪,是道家哲学承担社会价值角色的最好时机”,在浮躁、虚华的今天,重温老子“啬”思想,在先贤智慧中寻求精神支持和力量源泉,正是我们建设新价值观所急需的。“啬”不是畏缩、倒退,而是将病态社会拉回正轨所需倚重的力量;它用不同于世俗的减法式思维,去除人们身上的负担束缚,让人们过一种简易而幸福的新生活,拥有“啬”德是种荣光。唯有重返大道,整个国家崇尚“啬”,收敛、积蓄及慎用成为人们的行为风范,才能减轻、消除人们心中的焦灼、抑郁。有了“啬”这种价值观念的指引,不极端、不奢侈、不过分,收盲目突进、蓄素朴纯真、保心清神静,以追求本真淳朴的生活,如此生命方是内在自足的。

(二)以“啬”理事,注重科学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们也将发展作为头等大事,但发展之路却常是扩张式的,人们过着加法式生活,将体力、精力放在追求种种“有用性”上。这种发展至上观念又推动人们陷入不断竞争中,目的就是为了能在他人之前“见”,能“贵”于他人。这种狂飙突进式发展背后,少了“啬”的张力,只知放却忘了收,少了回到自身进行反思,也少了对所面临现象的反省,缺少反思省察的人无法真正明白自身的需求和价值,而将决定权交由他人或制度,身心无法安宁。同样,政府如果一味地重发展速度,很可能只顾数字或形象好看,在制定执行政策时不知收敛只求高求快。这种为前进而前进的发展,让个人和国家浮躁冒进,将生命力、内蕴力消耗殆尽,失却对后续动力的积蓄,人们无法真正享受到发展成果,到头来出现各种数据在提升,而幸福指数却停滞乃至倒退的现象。

老子的“啬”思想启示我们,前进固然重要,但同时也须有收敛意识,真正实现发展思路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收的指向是自然,这不是要人回到蛮荒,“只是不失其素朴的本性、保有其生命的质实纯真”。“啬”思想要求个人和政府思考发展是否真的越快越好,时刻有收敛精神来维系与发展间的张力,处理发展事务时不忘本真所在,不违背民众本性。收其实也是发展,是在精神上的提升,更明白发展为何、为谁发展,在合乎本性的轨道上进步。“啬”强调的收,能带来更好的放,这时的放表面看来似乎是减慢了速度,但却是既合乎人的本性又和他人及万物相和谐的,提高了发展健康性,提升了个人和国家的幸福指数;爱惜慎用的行为则能不断积蓄物质和精神,从而能持久地提供发展所需的动力,使发展的根基稳固扎实,“啬”带来的这一健康、持续发展的思路正合乎科学发展精神。

(三)以“啬”养德,保持精神笃静。现代社会中,求利成为一种光荣,人们常只注重利益最大化而少了精神性规定,出现了物质上进步,道德上倒退的景象。最为明显的便是义利关系的变化,本是给利益和求利活动以价值引导和智慧的道德,却被利益排挤到边缘,为了利益将道德乃至人性底线置于不顾的现象时有发生,像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很好例证。

“啬”有积蓄之义,在义利关系失衡的今天,人们更应注重道德的蓄养提升。这种提升不是依靠强制灌输,而是靠立足本性的体悟修养。“归根日静”,静是万物本根,故而老子提倡处虚守静,即“致虚极,守静笃”。世间种种纠葛、纷争,都是不合本性滥动的表现,只有内心保持宁静,才能摆脱名利诱惑。“静则少费,少费之谓啬”,静是“啬”精神的体现,而“啬”也为虚静提供了方法支撑,收敛才能虚其心守其静,而后方能蓄静,用静来安然对待一切人、事、物。在面对当前社会中种种贪婪、躁动时,以“啬”来达致、保持的笃静显得尤为可贵,人们唯有心虚神静才能不为利欲熏心,让心灵沉浸于安宁中,而后体悟大道之要,进而回归本根,体认本真之妙,过简易省费的生活,完成持守自然本性之命。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名利智诈等的去除,道德境界自然提升。道德的因子日益渗透到人的血液中,逐渐做到无需规范约束而自然合德。同时,人们不仅爱惜自身本性,更懂得收敛夸耀之心,心志宁静不躁动,不为私利与人相争斗,即老子所训示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突破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狭隘思维,达致人际间和谐,社会也自然会井然有序。

第9篇:爱惜粮食的感悟范文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趣味 辩论 体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然而,当前一些《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回避了现实生活,儿童所经历的书本世界无法与他们的生活衔接起来,课堂教学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效。因此,真正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真正影响他们的心灵。笔者认为,当前的《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应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要突出抓住三个关键词。

一、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师要想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进而促发学习的欲望,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地安排趣味性的教学环节,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嘴说、用手做、用体行,多感官地参与,让他们在生活中模拟,在情境中体验,在角色中感悟,在游戏中悟理。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我不胆小》这一课时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1.师: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教师很高兴,瞧,我给你们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课件出示:小猫图)

生(惊喜):小猫。

师:它的名字叫“”,我还知道它的一个故事呢,想听吗?

2.师讲故事《学本领》:小猫跟妈妈学本领。妈妈先教它捉老鼠。漆黑的夜晚,它们来到老鼠洞边,妈妈说:“孩子,你就在这儿练习捉老鼠吧。”一听吓得两腿发抖,急忙说:“妈妈,妈妈,我怕,我怕黑,我怕黑,还是以后再学吧。”夏天到了,妈妈又要教学钓鱼,连忙说:“妈妈,妈妈,我怕热,我怕热,还是以后再学吧。”秋天到了,妈妈对说:“孩子,你现在什么本领都没有学会,就跟我学爬树吧。”望着高高的大树……

3.师生互动(学生续编故事):望着高高的大树,它又会说什么呢?

生1:大树真高呀,我怕爬上去会摔下来。

生2:妈妈,妈妈,我怕高,我怕高。

师:那你们猜猜看,最后学到本领没有?

生:它怕这儿怕那儿,没有学到本领。

师:对呀,因为胆小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你们想学它吗?

生:不想。

课件出示课题:指名读“我不胆小”,齐读课题。

这是富有趣味性的课题导入,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把学生引入课堂,引入文本,很自然地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进要讨论的话题之中。

二、辨论

辩论在教学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能把课堂交还给学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辩能出智慧,通过辩论能激发出学生思维智慧的光芒,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辩论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理是在辩论中产生的。因此,我们要积极尝试和大胆使用辩论这一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广告》一课时,便很好地采用了辩论,他是这样安排的:

师:看来,大家的想法并不一致。有人认为:“商业广告好,我喜欢。”[板书:好]还有人认为:“商业广告不好,我不喜欢。”[板书:不好]那么,它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还是让我们走上小小辩论台,去一争高下吧!认为商业广告好的为正方,认为商业广告不好的为反方。请支持正方观点并想上台为正方观点说话的同学站到左边这张桌子的后面。(师在左边桌子上放上“正方”的牌子)

约十几位学生上台站到了正方桌子的后面。

师:请支持反方观点并想上台为反方观点说话的同学站到右边这张桌子的后面。(师在右边桌子上放上“反方”的牌子)

约同正方人数差不多的学生上台站到了反方桌子的后面。

师:我还想请两个记录员到前面来,记录下双方辩论过程中的精彩观点。(点名两位学生,请一位学生负责记录正方的精彩观点,另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反方的。)好了,各就各位,双方势均力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辩论规则。

[课件出示辩论规则:

1.当辩友发言时,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2.双方要抓住对方的要害展开辩论。

3.不要重复已强调的观点。

4.要紧紧围绕辩论的主题展开辩论。]

生认真听清“辩论规则”。

师:都听明白了吗?(生点头)好,激烈的辩论即将开始,请正反双方发言的同学向前一步走,响亮地回答;坐在座位上的同学可以保持自己独特的观点,如果有好的见解也可以随时站起来发表。开始辩论,哪一方打头炮?

正:我觉得商业广告好,因为他能够让我们了解许多产品的特点。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就告诉我们它的味道是甜的。

师:不错,了解产品的信息,记下来。反方,谁来反驳。

反:可是,有的广告根本就是骗人的。(哦?)像电视上放的汉堡包又大又鲜艳,可是我去买的时候,却发现又小又没有光泽。

师:你认为它夸大其词,是吗?记下来。好了,讨论了广告的真伪,还能从其它方面说一说吗?

……

师:也就是说,咱们无法截然地说它好还是不好,而是应该_________地去看待它。

生:一分为二。

师:非常好,(问所有学生)你们认同她的看法吗?

生点头认同。

师:刚才同学们也提到了虚假广告的问题,教师友情提醒一下,一般而言,电视、正规报刊上的广告可信度高些,而像那些街头散发的或塞在门缝里的小广告,咱们可要睁大眼睛去辨析,不能轻易上当哟!

辩论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则课堂精彩纷繁,运用得不好,则课堂会出现混乱,影响教学效果。这位教师在进行辩论前作了很好的安排,制定了“辩论规则”,在辩论中又恰当地进行引导,使课堂既开放,又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在辩论中对广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在无声中得到了深化。

三、体验

体验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

一位教师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时,先让学生去了解家长种粮的过程,可是其效果不佳,最多是让学生思考了这个过程得出了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于是,他便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再来谈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亲身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进而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再如,有一位教师在上《爱爸爸妈妈》之前,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一天的生活,如洗碗筷,收拾房间等都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后,再思考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财的时候最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教师便适时地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这位教师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了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引导了儿童投入活动。

总之,趣味、辩论、体验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三件法宝,它是立足于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促进学生知与行的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