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对策
Abstract: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rief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world heritages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Through analyzing relevant conditions of China world heritage declar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the challenges facing China world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re pointed out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orld heritage;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0-04(7)
作者简介:童明康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一、世界遗产发展简况
1.《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简称《公约》)的诞生
1959年,因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危及阿布―辛贝勒神庙安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抢救性的国际保护运动。这为《世界遗产公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制定《世界遗产公约》的背景:文化和自然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类和自然破坏威胁;任何文化、自然遗产的损失都会对全世界遗产总体造成损害;各国保护水平不同,一些国家缺乏必要的保护条件;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对全世界人民而言都很重要;需要以国际公约的形式确定人类对文化和自然遗产进行保护的共同行为。
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界会议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提出了建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二者自1976年开始运行。截止2009年4月16日,《公约》已有186个缔约国。《公约》决定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简称《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集体保护。《名录》的建立旨在正确地确认、保护、管理、展示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将其代代相传。截止2009年4月,《世界遗产名录》共有145个国家的878处遗产,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25处。
《公约》通过其实施细则――《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简称《操作指南》)具体操作。《操作指南》为世界遗产工作设定了相应程序,是世界遗产领域开展相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最为重要的文件。
2.《公约》内容与《世界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可分为古迹、建筑群、古遗址、城镇、文化景观等类型。
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壁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观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1992年,产生了新的遗产种类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文化景观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共同结晶。文化景观主要包括三类:
(1)人类设计并创造、具有明确规划的景观。
(2)有机发展出来的景观。最初形成于社会、文化、行政或宗教要求,并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而发展成当前的形式。
(3)结合类文化景观。具备通过某些物质遗产所展现的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影响。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可分为地质或自然地理结构、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种群(含有濒危物种)栖息地,自然美景等类型。
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兼具两种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特性的遗产,被称作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等地方。
城镇:历史或现代的城镇、历史街区、村落。
3.世界遗产品类及其多样性
世界遗产是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全球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三大类。
4.世界遗产评估标准
世界遗产均须具有全球范围内的突出普遍价值,《公约》的《操作指南》分别设定了评估世界遗产的十条标准。其中,前六条标准适用于文化遗产的评估,后四条标准适用于自然遗产的评估。根据2008年1月修订的版本,分述如下:
标准I:代表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
标准II:体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重要的价值观交流,对建筑、技术、古迹、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标准III:能为现存的或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标准IV:是一种建筑、建筑群、技术整体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现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标准V:是传统人类聚居、土地使用或海洋开发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扭转的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易损。
标准VI:与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的事件、文化传统、观点、信仰、艺术作品或文学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委员会认为本标准最好与其他标准一起使用。)
标准VII: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区。
标准VIII:是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包括生命记载和地貌演变中的地质发展过程或显著的地质或地貌特征。
标准IX:突出代表了陆地、淡水、海岸和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落演变、发展的生态和生理过程。
标准X:是生物多样性原地保护的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栖息地。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相关机构
世界遗产委员会共有21个成员国。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由《公约》缔约国大会选出21个缔约国,作为委员会成员国,任期6年(新的规则任期一般为4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即7个国家。2007年10月,第16届缔约国大会,我国以高票重新当选委员会成员国。
世界遗产委员会咨询机构:
1.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立于1965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文化遗产、混合遗产和文化景观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报告。
2.ICCROM――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成立于1956年,通过培训与研究,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
3.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立于1948年,负责对提出申报的所有自然遗产、混合遗产等进行评估,并对其保护状况进行监测。
4.UNESCO――世界遗产中心。世界遗产中心,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设立,是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秘书处,充分利用ICOMOS、IUCN、ICCROM提供的服务,编制、签收、翻译和发放委员会的文件并负责委员会决议的实施。
二、全球战略与发展趋势
1.世界遗产发展新形势
为了增强《世界遗产名录》的可信度,确保有效保存世界遗产,促进缔约国开展有效的能力建设,通过交流提高对世界遗产的认识,从1994年开始,世界遗产委员会开始推动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研究。2005年2月,《操作指南》明确提出构建具有代表性、平衡性、可信性的《世界遗产名录》的全球战略。
近年来,促进世界遗产的平衡性发展,越来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世界遗产委员会大力提倡、鼓励遗产品类的丰富多样化。平衡性包括地区平衡、国家遗产增长数量的平衡、遗产种类的平衡。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文化线路、文化景观、线性文化遗产、跨国项目等成为国际世界遗产领域提倡并重点支持的项目。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申报准备和申报成功的此类项目有:丝绸之路――中国和中亚段跨国申报;中国的大运河――正在积极开展保护与申遗工作,推进规划编制;加拿大的里多运河――2007年6月28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印加之路――涉及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家。
2007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上,加拿大的里多运河(Rideau CanaI)因符合世界遗产标准第1、4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包括运河本身及坐落在金斯敦的2座城堡、2座塔和坐落在西德岛的1座塔。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同样关注的其他新型文化遗产类型,包括工业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的地域文化遗产、20世纪遗产等。
在苏州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届会议,形成《凯恩斯―苏州决议》,缔约国每年只能申报两项遗产,其中一项必须是自然遗产,拓展项目占用名额。
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对《凯恩斯―苏州决议》进行评估,会议决定执行现行申报规则,并进行4年实验,由缔约国自行决定每年两项申报遗产的属性。
世界遗产全球战略的申报,体现出向下列方向倾斜的政策:① 无世界遗产的国家;② 少于三项世界遗产的国家;③ 自然遗产;④ 混合遗产;⑤ 跨国项目;⑥ 非洲、太平洋、加勒比海地区项目;⑦ 10年内无遗产列入《名录》国家;⑧ 10年内未提出申报国家。
2.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根据《公约》,威胁世界遗产的因素主要包括下列方面:① 衰退;② 大规模公共或私人工程的威胁;③ 城市化或旅游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消失危险;④ 土地利用的变更或易主造成的破坏;⑤ 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⑥ 缺乏管理与保护;⑦ 武装冲突的威胁;⑧ 自然灾害等。
《公约》规定,必要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应制定《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将《世界遗产名录》中受到严重威胁,需要采取重大措施加以保护并根据《公约》要求给予援助的遗产列入《濒危名录》。
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对世界遗产周围环境的保护,尤其关注由于世界遗产面临着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冲击,建设项目对世界遗产所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威胁和破坏,如中国三江并流拟建水电站遭国际社会质疑;丽江古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项目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建铁桥对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影响。
通过世界遗产全球战略和发展趋势研究,可以发现,对于文化遗产申报极为严格、苛刻,其突出普遍价值的认定必须准确,让人信服,要有详尽的比较分析。
中国是遗产大国,排名稳居世界第三,已连续几年每年都有两项遗产被列入《名录》,国际比较关注,要求更高。列入《名录》的遗产保护压力更大,国际对遗产环境的关注度持续增高,保护难度增加。可信性、保护、能力建设、交流、社区是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五大重点。
三、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
1.我国世界遗产发展历程
1985年,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我国首次有故宫、长城等6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2年,我国加入了《全球生物多样性公约》。目前,我国有37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遗产26处,自然遗产7处,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4处。
2.中国世界遗产取得的成绩
(1)世界遗产保护法制建筑初见成效。形成了以《宪法》、《文物保护法》等国内法律、法规、地方性专项法规、规章和《公约》等国际公约为主体框架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律体系。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条例或办法。
2003年,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6年12月,《长城保护条例》正式实施;2006年11月,文化部出台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2月8日,国家文物局出台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
(2)不断完善国家、地方各级保护管理机构。2002年,国家文物局成立世界遗产处,负责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工作,并协助建设部开展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业务管理工作。省级文物部门也加强了对辖区内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建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世界遗产的日常保护、管理、展示、监测等工作。
(3)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4)建立世界文化遗产检测管理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业咨询制度。实施专家咨询制度,严格实行遗产地文物本体保护工程方案报审和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报批制度,对未履行法定程序擅自施工的项目责令整改;设计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及时通报世界遗产中心,并加强监测和巡视等业务管理。
(5)加强监测管理。世界文化遗产地则因地制宜开展日常监测工作,采取实时或定期监测手段,对文物本体、大气质量、旅游、安全、环境和自然灾害等进行监测,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论著。
(6)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保护修缮力度。2003年5月,文化部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2003年7月,国家文物局颁布实施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对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各地按照上述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对古建修缮规范作出了明确规定。
(7)世界遗产保护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世界遗产保护最活跃和最有力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我国世界遗产工作的科技化程度不高,世界遗产保护、监测、管理的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充分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提高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是世界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
(8)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能力,在保护中积极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9)世界遗产及周边环境不断改善。多数遗产地政府在保护世界遗产本体的同时,对遗产周边环境进行了大力整治,清除了一批乱搭建的摊点,卫生环境明显好转,脏乱差的状况基本改变。如:高句丽遗迹和沈阳故宫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的成功。
(10)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增加。2006年7月,殷墟申遗成功,参观人数陡增10倍。2007年6月,开平碉楼及村落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增加了五六倍。2008年6月,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当地游客人数陡增了近30倍。
3.世界遗产保护原则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对世界遗产保护原则做出了明确要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
(1)保护为主原则。无论从《公约》的名称或是宗旨来看,保护遗产无疑是贯穿整个《公约》的精髓和根本所在,也是根据《公约》而发展起来的世界遗产事业的基石。保护是一切利用和传承的基础。
(2)集体保护原则。《公约》的宗旨在于建立集体保护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效制度并通过集体性援助实现全社会共同参与遗产保护。为此,《公约》还设立了有关的国际援助制度以及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
(3)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主要是针对文化遗产而言,包括对遗产的设计、材料工艺或布局以及文化景观的特征及构成的真实性保护。缔约国应为此提供足够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制定遗产的保存、管理和开放展示的管理办法。
我国在保护世界遗产真实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保护历史原状的问题。历史建筑的维修是否要恢复“金碧辉煌”?这个问题关系到文物保护修缮的理念,关键在于如何尊重和保存文物建筑所承载的一切历史信息,尽可能少干预。二是对于已大部分损坏的文物建筑,原则上不得复建的问题。
(4)完整性原则。完整性原则要求制定完善的保护管理计划,采取充分、有力的保护措施。不仅要保护好遗产本体,而且要充分重视保持遗产及其周边环境(包括设立的缓冲区)的和谐统一,保护遗产及其周边环境之间、遗产与其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四、挑战与对策
1.问题与压力
(1)法规尚不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国家层面还没有世界遗产保护管理专项法律或行政法规,我国早年申报成功的遗产地也绝大部分没有省级人大制定的专门规章,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仍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导。
(2)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遗产所在地人民政府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过度关注世界遗产带来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作为世界遗产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其保护管理则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屡屡在世界遗产保护范围内安排采矿、土地开发、毁林种植等影响甚至破坏世界遗产的项目,环境整治也变相成为房地产开发,改变了遗产地周边区域的原有功能和历史风貌,损害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管理体制不顺。遗产地管理机构级别过低,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此外,无论是人员素质、工作水平还是保护管理权限,均难以适应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
(4)存在安全隐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然灾害和风化侵蚀、环境污染等使世界遗产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另一方面,人为的建设破坏、管理不善以及盗窃、肆意破坏等所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前者更为严重。
(5)旅游压力。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促进的。世界遗产保护能有力地推动旅游发展,旅游发展也使世界遗产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其经济收益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一些地方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还存在着一些矛盾,部分地方的这种矛盾甚至还很尖锐。
(6)世界遗产文物本体保护维修任务艰巨,经费严重缺乏。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规模大,且年代久远,文物本体大都进入脆弱易损、险情频发期,急需保护维修。目前,除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维修队伍建设以及对一些保护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外,资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世界遗产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现行的经费投入体制有待完善。
(7)申遗压力。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中国是唯一的文化遗产连续六年都有项目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国家。今年来,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稳步增加已引来国际同行,尤其是一些传统意义上遗产大国的关注,世界遗产中心及相关咨询机构从价值申明、保护管理状况、文本编制规范等方面对我国申报项目提出愈发严格的要求。
2.对策研究
(1)关注国际遗产领域最新动态,了解国际保护理念的最新发展,知己知彼,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际轨道。
2007年、2008年,国家文物局先后两次与国际遗产领域三大国际组织――UNESCO、ICCROM、ICOMOS合作,在北京联合召开国际研讨会,即:“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和“东亚木结构彩画保护国际研讨会”。会议形成并通过了《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和《关于东亚彩画保护的北京备忘录》。这些文件已经是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和相关国际权威机构与组织共同制定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文件,对今后东亚地区木结构历史建筑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借鉴国际方式,缓解旅游压力。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等联合召开了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强调在制订旅游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维护遗产地的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ICOMOS也形成了《国际文化旅游》。这些国际和文件都为我们开展遗产地旅游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教育和宣传。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的保护应当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我国长期重视对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年人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保护好世界遗产。
(4)加强世界遗产保护与学术研究。世界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学术研究领域相当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今后在世界遗产保护多学科综合研究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今后的10年或20年中,世界遗产的科学研究将会形成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遗产学。
世界遗产理论研究内容包括:① 世界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代表了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精华。② 基于突出普遍价值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原则和措施。③ 世界文化遗产本身及其所依托的地域文化的研究。④ 遗产研究逐渐从实证研究上升到理论研究。
(5)针对国际申遗压力,研究国际世界遗产领域全球战略的优先倾斜项目,如文化线路、跨国申报等,全力以赴做好丝绸之路,大运河的申遗工作。
(6)加强监测巡视和专家咨询。世界遗产监测是指按照国际公认的文物保护准则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周密的专业检查、审议和评估,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详尽的报告。包括:定期监测和反应性检测。
定期监测:《操作指南》规定,缔约国每六年应按规定格式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一份本国世界遗产保护状况(包括世界遗产保护的主客观条件,一些重大举措的性质、内容及后果的详细记录与说明)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分区域审查这些报告。
反应性监测:反应性监测是指有关国际组织、就某些特定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考察、评估,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报告,再由委员会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条款作出相应的反应。反应性监测的结果有可能促成改善某一世界遗产地保护状况和开展国际合作,但也有可能导致遗产委员会将遗产地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甚至将某一遗产地从《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7)实施五“C”战略。2002年《布达佩斯宣言》提出全球战略目标,即四“C”战略,后经由200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1届会议完善,最终形成五“C”战略,即世界遗产的可靠性(Credibility)、保护(Conservation)、能力建设(Capacity)、交流沟通(Communication)、社区参与(Community)。
(8)加强《预备名单》管理。《预备名单》实行开放式动态管理,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将自动从《预备名单》上除名,其他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保存状况完好的文化遗产,可由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列入《预备名单》,国家文物局将根据国际世界遗产申报新趋势、新要求,综合衡量各申请点价值和保护管理情况,适时按程序决定其是否列入。对于保存管理状况不佳的《预备名录》项目,实施反应性监测,并考虑根据监测及整改情况,参照《操作指南》,启动警告甚至除名程序。
卡贝丝是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她的爷爷曾在山东生活过一段时间,受爷爷影响,她对中文与中国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在剑桥大学获得中国研究的学士学位,然后到慕尼黑继续从事中国艺术史和人类学深造,她的硕士论文是关于中国食物。
1995年,卡贝丝到联合国工作,2004年来到联合国教科文驻华办事处作文化项目官员,负责朝鲜、南韩、蒙古、中国、日本五个国家文化项目及文化交流活动。七年来,她对大东亚地区的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遗产的保护,付出大量心血。
中国保护昆曲的经验值得推广
卡贝丝表示自己很喜欢昆曲。“曾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的一次活动上看过昆曲表演,还到过苏州看折子戏。感觉昆曲很美,男女主人公感情细腻,展现了一种中国特色文化;另外舞台上的一些布景和道具,演员所穿的服装,都富有东方美。我还专门到皇家粮仓看过《牡丹亭》,在现场感觉很好,尽管很多台词不一定能理解,但对故事中的爱情元素和主题还是十分印象深刻。”
她注意到昆曲与西方戏剧艺术的巨大差异性,“东方西方戏剧不能简单地说谁更好,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昆曲不是面向广泛的受众群的艺术,主要面向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人群。其唱腔,整体艺术形式,对于大多数受众,还是有挑战性。昆曲需要对高雅艺术有爱好的人,闯开心灵去体验这种艺术。”
笔者问:“您对中国在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满意吗?”卡贝丝莞尔一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认为中国这几年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2001年昆曲入选了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直到2007年才有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通过,而中国已经提前有所行动,明确了昆曲等‘非遗’项目保护的重要性。今年中国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在大学推广‘非遗’的方案,该方案将在印尼巴厘岛会议上通过决议,希望对世界各国非遗保护工作有借鉴意义。”
她强调:“昆曲需要加强传承性,如果没有传承,就会消亡。年轻一代可以选修相关课程,以决定自已是否为昆曲的传承做出贡献。中国政府也开展了一些昆曲的艺术节,成立了七个昆曲艺术团,录制了一些昆曲唱片,发行了一些文本资料,政府每年还年还会投入1千万元人民币以上,专项用于资助昆曲艺术的保护。应该说,中国已经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卡贝丝说:“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是一个领先的国家,教科文组织一直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的正面典范,提供了很好的案例和材料。中国有关部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有着通畅的交流渠道,对此我们办事处也一直积极支持和参与。在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话方面,中国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她注意到:中国目前有28项重点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有六项濒危项目,昆曲属于前28项里面的重要文化遗产。前不久,中国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部法律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中国时非遗”事业进入了新时期。“中国在辨识它所拥有的一些文化遗产及非物文化遗产方面,做得比较好,关键在于具体措施,需要把纸上的计划条例,落到实处。”
昆曲等艺术是民族身份的象征
在后工业时代和商品经济繁荣的今天,艺术门类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人类有什么现实意义?
卡贝丝说:虽然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但昆曲属于传统艺术,它能给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带来归属感,帮助中国树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帮助国民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艺术还是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今天的我们除了需要经济生活和商品文化,还需要通过艺术更好地理解文化和我们自身。这些文化艺术活动可能还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只有加强不同文化的沟通,不同的种族和国家才能消除误解和分歧,和谐相处。所以昆曲等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现代社会也是十分必要的。
十年前,昆曲申遗成功,给这个古老戏剧带来很多机遇。卡贝丝说:“现在昆曲可能不仅是中国人在关注的文化事业,更是全球、全人类在分析、观察的文化艺术。”中国对昆曲等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经验,可以与其他国家分享。
那么,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与其他国家相比又有哪些不足?
卡贝丝认为,旅游业与商业对于昆曲这类舞台艺术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昆曲需要面向民众推广需要商业的推动,但现在社会正以工业化形式,将昆曲艺术作为一种产业、产品,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纽带,来进行交流销售。这其中的界限与尺度就非常微妙:推广昆曲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还是为了保持昆曲的生命力?如何应对昆曲艺术的商业化,是昆曲当前面临的挑战,中国在平衡好相互关系中,需要作出很大努力。
她进而指出:目前各国文化遗产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加强民众对于其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球化的单一化潮流里,如果人们只知道使用手机、逛大型商场、喝可口可乐、吃必胜客,而丢掉了自己的文化遗产这将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这种危险不仅在亚洲,而且在欧洲等各国范围内都存在,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着眼长远
她特别提醒: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许多重要机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注意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过去,文化在许多国家处于比较边缘的位置,内容也仅限于演出、博物馆等,被人们看成是只能“花钱”的领域;而现在人们则意识到,换个角度来看,文化也是可以“赚钱”的。比如世界上80%的旅游景点,依靠的都是文化或自然遗产提供的附加值。
在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往往存在矛盾,卡贝丝说:“不止中国,很多国家都曾经或仍然存在极端做法,在热切追求经济发展时,忽视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好在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很多欧洲城市的经验值得借鉴,当然,这些城市可能很小,与上海、北京完全不能相比,但它们的态度和方法,值得借鉴。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一劳永逸的良方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各国都需要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探索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关键词: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44-03
一、稻田养鱼的传统模式
龙现村位于青田县城西南部方山乡境内,背依奇云山,与温州的瑞安市和瓯海区交界。全村由街路头、龙现两个自然村组成,辖9个村民小组。这里以吴姓和杨姓为大宗,吴姓占大多数。到2002年时,有267户,797人[1],其中有600多人侨居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现村最大的特色是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是稻、鱼的共生系统。水稻为田鱼提供遮阴和食物,田鱼觅食的时候,搅动田水,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给水稻根部提供氧气,田鱼还能吃掉害虫和水中杂草,它们的粪便则给水稻提供了肥料,是传统生态农业的杰作。对稻田养鱼传统生产模式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吸收传统经验,在此基础上科学改进,并逐步地推广应用。稻田养鱼的传统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鱼种来源
育苗首先要获得鱼籽。获得鱼籽的办法是在母鱼的繁殖期,放些松树枝搭在水面上,这样母鱼生产后鱼籽就会粘在松树枝上,松树枝要很快捞起放入桶里,不能一直泡在水中,水分过多会造成鱼籽不能成活。鱼籽变成鱼苗一般要三天左右时间,粘有鱼籽的松树枝要先在箩筐中放上两天半,盖点稻草,每隔四、五个小时检查一次鱼籽是否湿润,如果没有水分了就像浇花一样浇点水即可。时间差不多后,拿几颗鱼籽放到有一点水的小碗,看差不多出苗的时候放到小鱼塘,过一天就可以了。
(二)放鱼前的准备工作
稻田养鱼要求田要每年水旱轮流,也就是去年的旱田今年养鱼,今年养鱼的田明年就不养鱼,而是种植其他农产品。这样做是因为,过于潮湿的土壤会降低“水花”①成活率。旱田用来养鱼要提前翻土,保证土壤的肥力,然后引入山泉,水深不超过30公分,过深的话秧苗不易成活,鱼接触阳光少,也会长得慢。此外,水流的进出口用竹篾、枝条编成拦鱼栅,防止逃鱼。
(三)鱼苗放养
清明至夏至是鱼苗放入水田的季节。鱼苗放养一般是在早晨,中午水温高,鱼苗会不适应。鱼苗放入后,三五天喂一次食即可。鱼食,一般是用谷子、小麦、剩饭菜等。有的村民还上山采些樟树枝、松树枝浸泡在田里,这样可以防止田鱼生寄生虫。
(四)种稻除虫
龙现村从前是种植双季稻,现在种植单季稻。单季稻是五月种,八月中旬前基本收割完。栽水稻时,水稻秧苗不是直接插入田里,而是先集中种在小的秧田里。因为秧苗面积小,容易放还能节省肥料。等秧苗长大一点将之取出插秧,然后大概二十天左右检查一下秧苗有没有出虫。如果有虫的话,当地人会使用油(菜籽油、茶油、桐油等)来除虫。这套农业技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创造发展而来,并一直传承至今日。
二、稻田养鱼的传承现状
(一)稻田养鱼发展的原因
马林诺夫斯基指出:“文化包括一套工具与风俗习惯——人体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为了直接或者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2]。稻田养鱼在20世纪80年代出国潮到来之前,不仅给龙现村的村民增加了收入,还起到均衡膳食结构的重要作用,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传统模式一直传承至今日,并非偶然,而是当地自然、历史、人文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环境
龙现村四面环山,水源充足且水质优良,给稻田养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青田素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龙现村地处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地矛盾使得人们迫切寻求资源最大利用的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应运而生。
2.历史因素
喜欢“饭稻羹鱼”生活方式的古越人因为战乱,一部分人迁移到江、浙、皖一带的深山,称为“山越”。青田原为山越的分布地,这里的人们延续了“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稻田养鱼”正是基于环境对这一传统生活方式的应变和创新[3]。
3.经济因素
种稻养鱼可以实现资源全方位循环,水稻可以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田鱼可以补充蛋白质,增加收入。有农谚语:“稻田养鱼不为钱,放点鱼苗换油盐。”
4.人文社会因素
龙现村共700多人,其中有600多人侨居国外,村子里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剩下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还需要依靠稻田养鱼获得的收入来贴补家用,延续着稻田养鱼的传统生产功能。但是对大多数居民来说,外汇成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稻田养鱼对劳动力要求不高,老人们将稻田养鱼当作感情寄托,将父辈的生活传统继承下来。
(二)稻田养鱼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受到现代农业技术的冲击,部分农民已经渐渐脱离传统模式,与现代化接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虽然传承下来,但是仍面临许多问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技术传承人缺失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劳动力机会成本不断增加,龙现村掌握稻田养鱼核心技术的农民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培育鱼苗这一核心技术,可以说就只有几个人掌握,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农业技术正在渐渐脱离他们的生活。因农民出去打工比留在村子里种稻养鱼能挣更多的钱,这就使得一部分人放弃了这种传统生产方式。稻田养鱼面积逐渐减少,甚至出现只种稻不养鱼或者只养鱼不种稻的局面。另外,在当地自清末以来形成的出国风习的影响下,家里的年轻人都愿意选择出国。现在村子里,大多数是老人和小孩,目前就只有一些老年人还保留着种田养鱼的传统。青壮年出国造成劳动力缺失,使得稻田养鱼这种传统农业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2.市场化的冲击
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技术,使得传统技术受到一定的冲击。自被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龙现村出了名,田鱼和田鱼干对外销量增多,田鱼的市场需求扩大要求他们想办法提高产量。比如,栽培杂交稻,使用复合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品,这些技术的推广应用,虽然获得了水稻和田鱼产量的提高,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但是却明显违背了生态农业的原则。为了增加收益,而用现代农业手段,这会瓦解传统生产方式,进而威胁到稻田养鱼的整体文化。比如说,以前杀虫的工具现在都闲置不用了,这些农具也是稻田养鱼传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过于强调农业的经济价值,忽视农业的文化价值,对传统稻田养鱼系统产生了冲击,可能会使之与地方文化渐渐脱离。
三、培养确立传承人,保护“稻田养鱼”的生存环境
稻鱼共生系统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稻作文化的延伸,反映了南方农民的耕作文化,它符合现代生态农业的特征,是人类的财富。2005年,龙现村的稻鱼共生系统入选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除了农业文化与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了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及农业生产系统[4]。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是稻田养鱼技术,我们应当在充分认识这一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基础上,对其加以保护。保护稻鱼共生系统不仅要确立传承人,还要保护其生存环境。
(一)培养确立传承人
稻田养鱼是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目前稻田养鱼传统技术传承面临困境,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传承人问题。“当民俗还是大众的生活常态时,是无所谓传承人的,传承只是群体间的代际传递。但是当民俗文化开始衰落时,传承人便开始崛起。”[5]
稻田养鱼传统技术是群体创造和拥有、通过群体传承的方式世代相传到今天的。由于龙现村大多数青壮年出国,村里的居民靠外汇便可生活得很惬意,稻田养鱼的物质生产功能弱化,使得很多人不愿意从事传统农业。还有一部分人,从收益出发,开始使用现代农业技术。目前,从事传统稻田养鱼的只有少数中年人和老人。拿培育鱼苗来说,育苗是一项精细活,时间、温度等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大多数人并不会自己育苗,而是选择去别的村购买现成的鱼苗。长此以往,龙现村育苗的技术会逐步衰落,直至消亡。稻田养鱼作为一种物质生产民俗正走向衰落,此刻,需要通过确立传承人来将这一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从龙现村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村子里只有几个人会育苗这项技术。据村子里的人讲,要谈育苗的技术,“鱼家乐”的老板吴丽贞的哥哥今年60多岁,可以算是村里最好的。其他几名四五十岁会育苗的,技术都差不多。因为稻田养鱼的逐步衰落,传统的群体传承已不再可能,要保护稻田养鱼的核心技术,可以从这些人中挑选最合适的人作为传承人,或许传承人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社会传承方式将该遗产传承下去。
传承人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承载者与传递者,只有解决好传承人和传承对象的问题,才能解决农业生产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才能将稻鱼共生系统这一宝贵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二)保护“稻鱼共生系统”的生存环境
“稻鱼共生系统”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还应该包括人文社区环境等。龙现村已经形成了以稻田养鱼为核心的整体文化,这些文化是稻田养鱼赖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保护“稻鱼共生系统”,不仅要注重保护农业生产技术经验,还应该注重与之相关的文化的保护。
1.对稻田养鱼技术经验的保护
稻田养鱼技术经验是广大农民在长期的农业实践活动中对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些经验包括耕种、灌溉、除草防虫等生产经验以及在生产中创造出来的农具制作等农业生活经验。稻田养鱼技术是基础,只有将稻田养鱼技术传承下去,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业遗产。龙现村传统稻田养鱼经验目前保存得还比较完整,但是传承人问题应当是首要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对农业生产经验进行保护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农业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传统农具往往代表着时代或一个地域的农业发展最高水平。保护好农具,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6]。
2.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稻田养鱼对自然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传统的稻田养鱼技术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然而,现代化的冲击,一部分农民开始选择高产杂交水稻、使用现代饲料、用水泥加固田埂,更有部分人开始使用农药,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田鱼品质下降,并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污染。
3.人文社区环境的保护
青田县是全国闻名的侨乡,三百年前青田人就有“排排秩走番邦”的传统,龙现村也不例外。龙现村的居民大多靠外汇为生,外汇占其生活来源的八成以上,只有少数人依靠农业和外出务工养活家庭。因为稻田养鱼对劳动力要求并不高,人们种田养鱼不仅可以满足自己日常所需,还可以借此打发闲暇时间。可以说,龙现村的稻田养鱼已经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寄托了人们的怀旧情感。龙现村独特的侨乡文化背景使得这一农业文化奇迹般保存下来。
4.对相关民俗文化的保护
稻田养鱼生产方式及其基础上衍生的多样民俗文化,都是“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了饮食文化、民间文学、民间文艺等。稻田养鱼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还是地方特色文化。如果我们忽视稻田养鱼对村落生活方式的影响,就很难理解当地的文化。反过来说,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研究,找出与稻田养鱼相关的文化能够加深我们对这种生产习俗的理解。
(1)饮食文化
田鱼可以现杀、现烧、现吃,烹饪田鱼的方法有红烧、糖醋、清炖等,烹后的田鱼味道鲜美、肉质细腻、鱼鳞柔软可食。人们在过年过节或重要场合都会备上田鱼做的菜肴,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地田鱼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缺少了这部分,稻田养鱼便完全失去了其物质生产功能。
(2)民间文学
有关稻田养鱼的民间传说和诗词丰富了民间文学的内容。龙现村有许多传说,如,龙现村村名的来历、鲤鱼滩的传说、耕牛不用绳的故事等等。这些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反映了当地人各方面的生活及与之有关的思想、感情等,是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对当地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进行整理、发掘,有助于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3)民间文艺
鱼灯舞是首批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之一,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文化。鱼灯舞一般是在正月里举办,逐村甚至出乡游舞演唱,欢度新春。鱼灯舞在一段时间内曾停止,近年来又重新恢复。因为缺少年轻男子,便组了一支女子舞灯队。现在的鱼灯也几乎没有人会制作了,村子里只有一名八十多岁的老人会做鱼灯,没有任何传人,也没有人想学,鱼灯制作技术也面临失传的危险。鱼灯舞作为一种当地的民间文艺,与稻田养鱼的生产习俗息息相关,应当对鱼灯舞及鱼灯制作工艺进行保护。
稻鱼共生系统实际上是稻作文化与鱼文化的复合体,它体现的是稻与鱼的和谐相处,体现了多文化的融合。所谓稻作文化是稻作民族在长期生产水稻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不仅包括有关水稻主体的产生、发展及生产,稻作生产技术的传播等问题,还包括了由稻作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宗教民俗与仪轨,以及稻作民族特有的文化心态、社会道德等诸多文化因素之总和[7]。与水稻密切相关的水、稻米和稻草是稻作文化最直接和最恰当的体现者[8]。鱼文化是指人类对鱼的认知、阐释、幻想、沟通等精神与心理活动为主的精神文化。它不仅以无形的精神形态存在,如鱼的神话、传说、巫术、禁忌等,而且也以静态的物质形态和动态的民俗活动表现出来,例如各种鱼的文化造物与社会习俗等。“鱼文化”不只是对食物的追求,鱼往往还象征着某种理念或信仰的符号。龙现村不仅有食田鱼的风俗、田鱼的传说还有民间艺术鱼灯舞,这些都是“稻鱼共生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稻田养鱼生存的民俗文化环境,它们是联系紧密的整体文化。认识到“稻鱼共生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文化,这是我们对其保护的首要基础,这就要求我们遵循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对某一要素的保护或者某些要素的保护,而是要将稻田养鱼这一生产方式与其赖以生存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保护。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要考虑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行动态保护。动态保护就是利用新思路保护传统文化,比如,发展旅游、实施生态补偿以及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等。龙现村在发展旅游上有极大的优势,在当地政府和居民协作下,旅游给当地人带来了发展。但是,问题也是随之而来。人们开始重视稻田养鱼的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等,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稻田养鱼的多重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可持续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方山乡志》编纂委员会.方山乡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38.
[2]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5.
[3]方丽,章家恩,蒋艳萍.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思考[J].生态农业科学,2007,(2):389.
[4]孙业红,闵庆文,成升魁,等.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社会经济关系研究——以浙田“稻鱼共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例[J].资源科学,2006,(4):138-144.
[5]杨旭东.传承人的个体崛起与民俗文化的发展——以新野猴戏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8,(1):4-7.
[6]苑利.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C]//闵庆文,钟秋毫.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99-114.
一、文化本质范畴的厘定
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文化思想,但由于没有构建系统的文化理论,而为后世研究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挖掘和梳理留下了诸多争议的空间。近年来,在不断加强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发掘和全面系统地构建唯物史观的需要的推动下,国内许多学者都着手进行了唯物史观中文化理论的研究。构建文化理论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本质一直是学术界莫衷一是、难达共识的研究范畴。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思想出发,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观点认为,文化产生于实践活动,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是人不断自我超越的本质存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这一文化本质的界定粗看是符合唯物史观对文化的规定的。然而,“对象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界定将物质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物质实践)的过程、结果和精神生产实践(以下简称精神实践)的过程、结果都包含在文化范畴内了。这一文化本质的规定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在哪里?具体来说,就是在定义文化本质的时候,它的范畴怎样界定。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将文化划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个范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仅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①。按照这一划分逻辑,“文化即是人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观点涵盖了人们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中所获得的所有成果,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诚然,在对人类实践活动进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一个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边界模糊的问题。我们很难将一个凝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视作单纯的物质活动的成果或精神活动的成果。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故宫、兵马俑、丽江古城等。仔细考量,每一样文化遗产,都既是人类物质实践的高级成果,同时也体现了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境界。同样,我们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戏剧、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医药等等,这些所谓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真的是脱离物质的外壳就能够纯精神地存在和进行传播的吗?在解决这个难题之前,我们不妨借马克思对商品的解构厘清一下思路:商品的二因素,即价值和使用价值也是同时存在于同一件商品中的,商品为之商品,二因素缺一不可。然而,商品的二因素并不能因为互相不能离开对方,而成为一个东西,成为商品的唯一规定。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也一样,并不能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把二者看作是一个东西,用所谓的“文化”概述之。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人类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是不能离开物质中介而单独存在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②。反过来理解,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每一样人类物质实践创造的物质成果都是不能离开它所承载的精神价值而独立存在的。否则,人类的物质实践就不是对象性的活动,更无法与动物的生存活动有本质区别了。动物通过自己的本能,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获取生存资料,从而完成自身和种群的延续。然而,最蹩脚的工程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劳动的结果在劳动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③。也正是因为这种在观念上的高明,使得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时候,不断地实现着对客观自然界和主体自身的双重改造。“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④。
生产同一件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体现出来的生产资料、劳动者素质、生产效率、工艺、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重复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包含了过去的文化成果,而物质劳动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成果,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不同经济时代有不同的生产形式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表现,也是文化不断进步的体现。实践不仅在唯物史观的阐述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文化本质范畴乃至整个文化理论的阐述和构建都有着重要意义。实践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有时泛指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总和,例如,“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这里的“实践”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而实践有时仅指物质实践,例如,“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⑥,这里是将“实践”作狭义的理解,仅指物质实践。“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提法包含了“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的双重对象化,然而,如果将物质实践连同精神实践一并纳入到文化本质范畴,无疑会导致文化的外延过大,难以凸显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质。黑格尔揭示过文化的本质内容:“人的一切文化之所以是人的文化,乃是由于思想在里面活动并曾经活动。”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论述到:“劳动生产了智慧”⑧。“劳动”即指物质实践活动,而“智慧”则是在“劳动”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此外,马克思还认为人的类活动分为两种:“实践上”和“理论上”。他说,“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⑨。可见,尽管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边界模糊,我们在界定文化本质的时候还是需要仔细区分,否则,文化本质的界定就不是唯物史观对于文化本质的界定,文化观就不能与唯物史观的理论大厦相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关于文化本质范畴的边界问题的解答是,文化仅指精神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成果。其次,文化本质所反映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的关系问题。将文化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不能凸显出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关系。是物质实践占主导地位?还是精神实践占主导地位?抑或二者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诚然,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不能严格地加以区分。物质实践常常借助精神创造的成果从而发挥巨大潜能,而精神实践也需要物质实践作为载体,使自身流芳百世、发扬光大。然而,毕竟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各自具有截然相反的属性:前者具有物质的、有形的、重复性的特性;而后者具有精神的、无形的、创新性的特性。二者对于社会历史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多次出现将人的类活动划分为“理论的”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表述,例如:“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
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⑩,等等。这种理论和实践的二分法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或者马克思的语言习惯使然。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不难体察其中的深意:只有将人的类活动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划分为物质实践的和精神实践的两个方面,才能既正确阐述唯物史观,肯定物质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能给精神实践(即文化)赋予它应有的内涵和还原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应有的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文化的第一性就是它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第二性,亦即它对物质实践的依附。将感性的物质实践引入对人的本质、文化本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的理解和诠释中,从而将文化本质从纯粹精神活动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唯物史观通过对物质实践的历史作用做出科学评定,从而扩展了对于文化本质的科学规定。而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及对象化,其产生渊源、存在样态和发展趋势必然与物质实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第一,文化是意识的产物,意识是物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意识在物质实践中得以产生、发展和进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科学地论述了劳动对于意识主体———人,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意识的工具———手,以及意识的外壳———语言的决定性作用。“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輯訛輥“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輰訛輥几乎在同时,意识的不断升级就产生了人类越来越复杂和先进的文化,“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輱輥訛这就是人如何在改变实践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人类的实践活动正是包含了自然界的和人自身的双向对象化,双向对象化的结果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化。达尔文将生物的进化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我们不妨借用达尔文生物进化的概念来揭示文化的进化:人类社会所有复杂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形态,如宗教、道德、哲学、法、科学技术、艺术等等都是人们在物质实践中产生的疑惑、获得的领悟、总结的经验、体尝的美感、诞生的意识,文化就是由这样的意识进化而产生的理论体系。
第二,物质实践为文化活动开辟对象。文化是人类试图把握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知,从而摆脱精神能力的禁锢和超越物质条件的束缚,并获得自由的活动。但是文化在进行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文化活动的对象必定在人类物质实践限定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文化活动依赖物质实践为其提供对象。文化所涉及的世界只能是属人的世界,即由物质实践所指向的世界,在实践基础上由自在世界转化而来的相对自由世界。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世界将随着实践的推进而不断地由相对自由走向绝对自由。
第三,物质实践的需要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物质实践创造了一个多维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内容都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然而,具体哪些内容可以成为文化活动的对象,主要是由实践的需要决定的。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文化形态,例如哲学,它的理论、形态和发展主要是由满足实践需要的程度所决定的。宗教、道德、法、自然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诸多文化形态,情形也是一样。
文化之所以不断地变化、发展,有时甚至产生暂时性的倒退,都是取决于人类物质实践的需要。“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輲訛輥由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揭示某一些社会历史时期的文化秘密:为什么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文化如此兴盛,为人类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雕塑?而直到资产阶级兴起之后,科学技术才得到长足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经济、物质高速发展的时期?笔者认为,“文化即人化”的规定,不能准确反映唯物史观关于文化本质的观点;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视作文化的本质,既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物质实践,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精神实践。物质实践活动及结果所具有的人类文化的印迹,并不能成为导致我们在理论上将物质实践纳入到文化范畴的理由。否则,文化本质范畴的外延过大有可能导致将唯物史观诠释为文化史观,进而导致文化决定论。因此,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物质生产实践需要所推动,并由物质生产实践能力所决定的,人类一切精神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精神层面的展示,是对人的物质生产能力的不可或缺的补充。唯物史观为文化理论带来的创新,正是从对于文化本质的新规定开始的。
二、唯物史观视野中的文化理论
在研究和发掘文化思想的时候,一定要从文化本质范畴出发来构筑系统的文化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文化理论是的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文化理论。笔者在文章开头提及过,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系统地构筑文化理论,关于文化思想的论述零星地散布于理论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科学、系统的文化理论。文化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文化理论的唯物史观是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而文化理论也正是在唯物史观的论述中得以呈现的。首先,文化批判与社会批判。黑格尔曾进行过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批判,他综合分析了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并把文化的自我批判、自我扬弃看作是绝对精神的演变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遵循绝对精神自我批判而不断发展的。黑格尔将文化批判构筑在绝对精神的空中楼阁之上,尽管分析过程具有合理的因素,但是撇开劳动批判而对文化进行批判,是不能达到对社会的正确批判的。
马克思的文化批判则主要是通过文化异化理论得以证明的。马克思对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所遵循的逻辑是:从劳动批判上升到文化批判,再上升到社会全面批判。劳动异化有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在第一个规定中,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劳动者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丧失了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相分离是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分离的历史前提。唯物史观认为,“劳动生产了智慧”。物质生产决定文化生产,物质生产主体也应该是文化生产主体。而在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物质生产的主体与文化生产的主体相分离。在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中,由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性,他们作为劳动主体,与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活动相分离,第二个规定因而也包含了文化异化的萌芽。劳动异化的第三个规定和第四个规定,是第二个规定的必然结果。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的内在规定性在于人的文化实践和文化创造,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也就是人在文化实践中与自己作为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特征相分离。人与人的关系的全面异化是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全面展开,也就是将人与自己的主体性相分离的这种状况扩展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的疏离。人与人关系的全面异化除了物质生产和物质占有的不平等之外,还必然包含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占有的不平等。
文化创造过程由部分人掌控、文化成果由部分人享受,背离了人的自由自觉地活动的本质。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对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然而仅仅这样是不能直接达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的,必须要经过文化批判这一中介,即工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异化,直接导致文化生活的异化,从而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全面异化的结论。文化批判是社会批判的必要环节,缺少文化批判就缺少了精神批判的中介,缺少文化批判的社会批判在逻辑上和现实性上都是欠缺的。其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近代世界历史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前提条件,以追求剩余价值的扩大化所直接驱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铺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分工演变为世界分工,交往扩大为世界交往,市场扩展为世界市场都是必然的社会历史现象,而这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历史必然———世界文化。唯物史观包含了丰富的世界文化理论以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理论。世界文化总体说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的结果,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产生的必然社会现象。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民族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曾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由于地域、传统、习俗等等的不同而创造的文化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民族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第二,“三个从属于”的文化秉性。“三个从属于”思想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地揭示了各国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世界文化的格局。因此,发展中民族国家要想在世界文化中拥有话语权,必须从经济发展入手,只有在牢固的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世界文化尽管是对以往未开化的民族文化特殊性的消解,但它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固有矛盾的激化。由此可见,资产阶级统治时期所出现的新兴的世界文化,在本质上是新兴的工人阶级的文化。第三,“在中国这块活化石上”的文化信息。马克思曾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峻地批判过中国封建文化,并以“活化石”作比喻。他从世界历史的眼光出发,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封建民族国家被迫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经济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客观上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再次,文化价值理想与文化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文化价值理想有如下的规定性:第一,人的需要。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颐和园导游词作文,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1大家好,今天的旅程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我姓马,大家可以叫我小马,我是颐和园景区旅游社的导游,希望我们今天的合作愉快。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的西郊,颐和园原来的名字叫好山园,清乾隆时改为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所毁,19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重建,改名颐和园。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昆明湖,昆明湖占颐和园四分之三的面积,湖水碧绿如玉,水波荡漾,微风吹拂过湖面,送来阵阵清凉,真是心旷神怡啊!接下来我们要去乘坐画舫,去小岛上游玩一下,然后就去看看一座有名的桥——十七孔桥。桥上有着许多石柱子,石柱子上都刻着各种各样、天然成趣的数百只狮子,它们率真大胆,憨态可掬,有的正在绣球上灵巧的做着各种优美的动作,有的是几只狮宝宝嬉戏在狮妈妈的周围,欢蹦乱跳,尽情玩耍,狮妈妈慈爱的抚摸着自己的孩子,眼里闪烁着母爱的光芒。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些狮子们身上,给予它们鲜活的生命力,传续着人间动人的故事。走在桥上,可以看到湖岸柳成行,湖光山色,风景迷人,这是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接下来大家可以在小岛附近自由活动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请准时回到这里来。好了,大家现在可以尽情的去观赏这美丽的'颐和园了!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2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在颐和园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我叫黄嘉仪,你们叫我黄总导。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你们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八百米长,分成二百三十七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花,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你感觉到了吗?
大家看,我们现在走到了长廊的尽头。我们面前就是万寿山。大家抬头向上看,那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一下昆明湖吧!你们看,昆明湖多美呀!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你们看那,还有湖心岛和十七孔桥,请你们自己细细观赏吧!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你们下次来,我还是你们的导游。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3大家好!欢迎光临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许,你们可以叫我许导游。很荣幸为大家服务。现在我带大家一起去游览颐和园,大家跟我来吧!
各位游客,这里就是有名的长廊,这里长七百多米,分成273间。请大家抬起头,看!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缤纷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你们相信吗?这几千幅画当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大家细细欣赏吧!
我们现在去的就是万寿山。展现在你们眼前的这座山就是万寿山。请你们抬头向上望,耸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那就是排云殿。现在我们去的是昆明湖,这湖面积大约220平方米,湖中心还有个小岛。走过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你们可以走过石桥,去小岛上玩。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但是要注意:1、不能随地扔垃圾2、不能乱涂乱画3、要注意安全。然后几小时后集合,最后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4大家好!我是王导游,很高兴为大家服务,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颐和园游玩,希望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破坏它的美丽!
我们现在来到了有名的长廊,它共273间,全长七百多米。每一间的横槛上都绘有彩画。两边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种花没谢,另一种花又开了。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万寿山下,大家看到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了吗?那是排云殿。大家知道吗?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过生日时接受贺拜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万寿山,这里是观看颐和园美景的最佳地方。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不知你们是否有同感?那我们下山游览一番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昆明湖,湖中有个小岛,岛上一片葱郁,通过我们面前这座桥,就可以到小岛上去玩。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做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狮子,姿态不一。
这么多美景,说也说不尽,现在大家自由活动,继续欣赏美景,一小时后在湖中的小岛准时集合!
颐和园导游词作文5大家好,我是今天带领大家的导游。大家都知道,我国名胜古迹众多。而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观赏我国文化遗产之一——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古典园林。现在,我们将去到有名的长廊。大家看绿色柱子,红色的栏杆,颜色十分鲜艳,这正是北京园林的一大特色。大家跟随我来,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两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十分丰富。长廊的两边也栽满了花,这一朵花还没谢,那一朵花又开了。
大家请看,我们穿过长廊,现在来到万寿山脚下了。大家抬起头看看,一座三层高的八角宝塔耸立在半山腰。那边是佛香阁,下面一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各位旅客请跟我登上万寿山。移步到佛香阁前,请大家向下望去,颐和园的美景大半收于眼底。郁葱的树丛,掩映着又黄又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在我们正前面的昆明湖,平静得像一面明镜,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上慢慢地划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大家再向东远眺,隐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白塔呢!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认识;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了实践这一基础理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同“听说”、“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共同组成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一个部分,被公认为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并吸引着众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这块全新的舞台上去开拓创新,下面我们就一些具体的做法,谈谈自己这几年探索的结果。
一、对“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一)什么是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活动,是指在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动参与,主动探究,重在突出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活动。因此,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只要能依据现实生活环境,师生的实际情况,以语文为核心,综合运用其他知识和方法,有效地甚至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一个个成功的过程,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就达到了目的。
(二)综合性学习的分类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两类:一类是课内语文综合性学习,即结合课本这一例子,拓展课外,并加以延伸学习,它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进一步拓宽其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类是课外语文综合性学习,即完全脱离课本,自由地让学生利用空闲的时间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件进行探究。例如,学生自觉地利用节假日做社会调查,了解环境污染情况,了解民间节日的由来,这时,学生已开始把学习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会了自己学习,综合性学习也就达到了其应有的目的。
二、通过综合性学习课程来构建一个开放型的主体教学模式的一些尝试
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新领域,它与过去的语文活动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没有现定的模式可资模仿,需要每个语文教师进行探究和实践,结合短短的几年经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遵循二个原则:
第一,是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综合性学习要把教材当成一种载体,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这种工具不断地去认识自然,了解社会,丰富人文情怀,提高对自身的认识和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
例如八年级教材里有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说不尽的桥”,很多老师只是从网上下载一些世界各地有名的桥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这样既抽象,又达不到效果。于是我就把学生分成几个组,去实地参观本地的几座桥。回来以后作课堂展示,学生中有的用画画来表现桥的多彩多姿,有的用摄影来表现桥的魅力,更多的同学则用作文来描绘生活中熟悉却常被忽略的桥的美。
同样在九年级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组织学生在学校周围的龙凤社区调查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同年的中考综合性学习就考了调查的几种方式以及自己的看法,据说很多学校的学生都答非所问,看着学生脸上的笑容,我知道我的尝试不会错。
第二,是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在2006年结题的“十五”国家课题中,我们的子课题“乡土文化与作文教学”获得二等奖,在进行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建筑明珠――土楼(永定土楼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瞻仰虎豹别墅,登永定名山。回来以后写成的游记、散文有的编成优秀作文集;有的在校刊《凤鸣》上发表,我们学校2001年才创办,但在写作这一块却已有了不少收获:有在国家级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的,人民文学主办的“新人杯”作文大赛,我校共有4位同学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八年级第一单元是引导学生情感体验的文章,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爱”为话题,我们就布置了“送我玫瑰,手留余香”的全校征文活动,要求学生关注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最后评选出的优秀作文中,有的学生关注的是现代的祥子――三轮车夫,有的关注的是流浪乞讨人群,还有学生特意到特殊教育学校去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涌现出不少人文性及文学性极强的佳作。征文揭晓后,我们把一、二、三等奖的作文配合他们所拍的照片在张榜栏上张贴出来。古人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把生活、把体验搬进写作,何愁学生写不出作文,写不好作文呢?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中国钢琴音乐;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4-2172(2007)04-0091-03
音乐人类学最重要的观念就是将音乐视作文化的组成部分,即文化中的音乐或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它基于文化人类学的理念和多学科交叉的发展,将全世界各时代、各民族的音乐当作统一而多样、平等而不同来理解①。中国钢琴音乐从无到有,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创造出既有中华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性的钢琴音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独具匠心。本文旨在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谈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
一、中国钢琴音乐中蕴藏的民族文化和精神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风俗人情的总和。文化背景包括历史、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等,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掌握一个民族的音乐。汤亚丁教授在《文化研究与音乐人类学――一种研究范式的构建》的学术讲座中指出:从方法论来说,音乐人类学是研究学科各个时期及当今的各种思潮和理论框架;从地区研究来说,它是研究各民族具体的音乐文化;从理论意义上讲,音乐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乐风格实际上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任何艺术都蕴藏着本民族的文化精神,甚至体现着一种文化模式,每个民族特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必然要突出文化的民族特性,这种文化上的民族特性从根本上讲也就是一种“民族精神”。中国钢琴音乐以及整个近现代音乐文化,发轫于长达2000年的中国封建体制解体、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剧烈动荡之时,其后的发展也受到文艺政策的强烈影响,对其的研究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紧密相连。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展现的是时期中国人民奋力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宏大场面,曲调激愤、悲壮,跳跃的音符一如咆哮翻滚的黄河之水扣人心弦,催人奋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不屈不饶的民族精神。还有《解放区的天》表现出时期中国人民载歌载舞庆祝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反映的是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进入21世纪的辉煌时期蓬勃向上、豪迈奔放的情景。这样的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占有不少的比例,充分反映各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面貌,与时展紧密相联。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有着50多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其独具神韵的音乐文化,并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每个民族的心灵,形成了中国五彩缤纷的民族音乐,这就造就了中国钢琴音乐富有民族性的特点,就作品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广泛、手法的独特等方面,都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大量存在各类传统音乐的改编曲,成为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神的一种新的渠道:许多原本对中国传统音乐不感兴趣、知之甚少的听众通过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认识了传统乐曲、传统曲调和传统精神,他们留在人们的听觉里,化为他们的音乐审美心理。因此基于中国音乐传统的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具备了传承中国音乐文化、宣扬中国音乐传统精神的功能②。这些作品为丰富我国钢琴曲的音乐语言和手法,发展我国钢琴曲,作了有益的尝试,也是中国钢琴作品的典型代表。如《卖杂货》、《思春》、《旱天雷》、《双飞蝴蝶》、《平湖秋月》等,王建中根据唢呐曲改编的《百鸟朝凤》与《梅花三弄》,储望华根据二胡曲改编的《二泉映月》,黎英海根据琵琶曲改编的《夕阳萧鼓》、《阳关三叠》,刘雪庵根据古琴曲《平沙落雁》改编的钢琴曲《飞雁》。这些作品都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在创作手法和作曲技法上,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新鲜的创作源泉和音乐语言,用时代精神体现着民族文化之神韵。
二、中国钢琴音乐中民族音乐的多样性
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音乐的民族性所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在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③。所有音乐人类学家相信对音乐最好的理解是把它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它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理解又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和它们的多样性。众所周知,中国不仅有光辉的历史,还有勤劳善良的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和睦相处,休养生息。许多民族都拥有自己悠久而丰厚的艺术传统,创造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个不同地区的环境、风土人情乃至人物性格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回、满、蒙、藏、壮、苗、羌、维吾尔等不同民族的音乐富于变化,风格各异;陕北的信天游、宁夏的花儿、东北的二人转、内蒙的长调短调以及耳熟能详的地方戏曲等,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音乐特色鲜明,易于辨认,根据这些音乐改变的钢琴曲,为繁荣中国钢琴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快乐的日子》、《翻身的日子》、《兰花花》、《二人转的回忆》等,另外,中国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民歌,这些优美的民歌成为中国钢琴作曲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素材。由于民歌主要是单旋律,所以用之改编成钢琴曲,更容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这类作品往往也成为钢琴曲库中的精品。丁善德根根据新疆民歌创作的《新疆舞曲第一、第二号》、王建中根据陕北民歌创作的刘庄的《变奏曲》(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素材),朱践耳根据云南民歌创作的《序曲第二号――流水》、黄虎威根据四川民歌创作的《巴蜀之画》、周广仁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桑桐根据东蒙民歌创作的《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这些作品很多,不一一举例。此外,根据各地区民间音乐改编钢琴曲,也占很大比例,如《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百鸟朝风》、《平湖秋月》等;有的以民族习俗与民族风情为素材,如赵晓生的《太极》、蒋祖馨的《庙会》(组曲)、陆华柏的《东兰铜鼓舞》、廖胜京改编的《火把节之夜》等,这些作品说明,在中国存在着广大 的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可贵的民族艺术,而每种民族文化都鲜明地张扬着本民族的精神和审美情感,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命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蓬勃生长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
三、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审美观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都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稳定的形式而自成体系,都有一定的结构与顺序和一定的生成道理。这从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去理解,就容易接受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也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发展的概念,它既有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审美和艺术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优秀审美传统,也有近现代以来在西方美学话语影响和塑造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多元化审美新潮,还有直接来源于我们当代审美、艺术实践的新生审美形态。中国钢琴发展大约200年,这200年中有许多重要的音乐思想,不仅有音乐观念的差异,更有文化观念的差异,中国是文明古国,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有属于自己的审美准则和价值标准,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钢琴音乐极强的生命力。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精神、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很多为观众所接受而家喻户晓的优秀民歌,正是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长久以来形成的欣赏习惯,因旋律简洁明晰,歌词寓意深远,在思想性方面深刻挖掘人性美、歌颂英雄人物、赞美爱情而久盛不衰。许多作品都是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中体现其社会价值,无论作曲家运用何种题材、创作手法及原则去实现其艺术构思,都是以服务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为目的,从客观社会的反映中检验其艺术价值和效果,适应了我们本民族的音乐审美心理和听觉思维习惯。中国钢琴音乐旋律性强,民间调式多、在钢琴上模仿中国乐器中的和声手法也用得较多,根据民歌改编的、民族乐器改编的、歌剧舞蹈戏剧音乐改编的钢琴音乐,这些作品缩短了艺术创作者与艺术欣赏者在审美心理上的差距,以中国独特的旋律音响和与生俱来的情感表达方式及思维,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这些钢琴作品,既能体现民族的特色,又能符合中国广大民众审美要求,同时又体现包括审美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赋予了音乐文化以灵魂和生命,成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作为一种文化的核心力量,民族精神就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四、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从音乐人类学来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任何国家的音乐文化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随着钢琴在中国的日益普及,西方的音乐将更为人们了解,而中国自身的音乐也将得到更好地诠释,我们希望世界各民族要互相交流、相互学习沟通,共同推动钢琴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各种流派、风格、内容、形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和完善整体意义上的钢琴艺术,这是中西方钢琴艺术的相互交流、并最终融合的必然趋势。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创作,是将西方钢琴音乐遗产同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相结合,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应该得到世界的公认。我们强调的是中国钢琴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钢琴学派中的一支,应该在世界钢琴音乐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外国人而言,中国钢琴音乐尽管不很成熟,但钢琴音乐形式是被人熟悉的,人们可以用自己熟悉的音乐语言感受中国的音乐文化,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时代变迁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学习中国钢琴作品,切身感受中国音乐文化的魅力,这种方式对学习中国音乐文化更有利、更直接、更具体。再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看,“和平、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主题,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的经济、知识都在走向一体化。而知识、文化、艺术的交流、沟通也呼唤着世界音乐的一体化。中国是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整个世界举足轻重,因而它的音乐也必将成为世界音乐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的一体化,引导着中国的音乐逐步走向世界,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创造出既是中华民族自己的又是世界性的钢琴音乐,从而与西方音乐相互融合,共同汇入世界音乐的长河之中。中国现在有许多人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作为钢琴家介绍和推广中国作品义不容辞,要在国际上推广中国作品,就要多介绍中国的音乐文化和民族背景,以及中国的风土人情,了解中国作曲家如何在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探索及保持民族风格的原则下,实现中国风格的钢琴化。中国钢琴音乐的独到价值,必须在与世界音乐公开比较之后,才能得到最后正确的估计,中国钢琴音乐的充分发展,必须在与世界音乐经过极度融化之后,才能达到它应有的程度。
随着文化时代的到来,虽说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但是却难以改变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人们恰恰又是凭借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去接受异质的文化信息。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共同体社会时代,由于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个领域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所以,我们应用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各种音乐,。我们学习音乐人类学,确立全球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不断深入研究其他国家的钢琴音乐,丰富世界音乐文化宝库,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本国的钢琴作品,努力创造出具有中国特点的钢琴音乐,使其成为世界钢琴音乐发展史册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为人类音乐发展做出贡献。
ぷ⑹停
①管建华. 音乐人类学的视野.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第1版。
②管建华. 21世纪主流 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第1版,213,216。
③管建华.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第1版,414。
Discussion on the Nationality of Chinese Piano Music
from the Angle of Musical Anthropology
Qin Jun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musical anthropology , combing with thousand years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special style and local music essence,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nationality of Chinese piano music from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spirit in Chinese piano music , the diversity of national music , the aesthetic outlook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ity and cosmopolitan.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业设计;学习策略;实际运用
高中英语科的教学内容和作业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科学设置,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创造了条件,那么,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育工者,我们应该考虑怎样更好的使用教材,为学生服务。以下就是本人在近年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各位同仁共论,以求提高。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的基本结构为: Warming up ; listening; speaking;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 language study( Word study and grammar);Integrating Skills; Tips and Checkpoint. 其后的练习设置也是同步的,且重点强调:Listening; Talking; practicing ; Integrating skills and Writing. 各单元各部分按不同的角度(听、说、读、写)设置,重点不同,但都为本单元的单元主题----TITLE 服务。通过单元分项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整体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在练习设置方面,各题的内在联系与课文内容密不可分,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下面就各方面各部分的课文内容与练习设置作简要阐述,供各位同仁借鉴。
Warming up 与 Grammar 的有机结合
SEFC B1A Unit 4 在这一单元中,热身部分的四幅图向我们展示了世界上的一些伟大发明与一些重要事件,要求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简单描述,充分使用本单元的语法知识---定语从句,且通过问题“What made them unforgettable ?” 直接与单元标题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吻合。在Listening Part 中,我们要想让学生听明白 “读者”向我们介绍的事件,我们就先应让学生快速浏览SEFC B1A Page 106. Integrating skills 中的文章。只有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简单学习,了解发生在美国的两次大地震,重点要求学生阅读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第二次地震的时间、地点及发生的事情,然后再要求学生浏览Listening Part 的内容,再听有关的听力材料,学生就能快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了。再如:SEFC B3 UNIT 3中的听力部分,与前一例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为教师实施听力教学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和Writing 的有机结合
SEFC B1A Unit 9. 在这一单元中,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尽管我们在汉语中已经学过怎样通过写提纲来展开写作,实际的英语写作还是第一次,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能得到更多的启示。本单元各部分的设置不但紧密,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本单元阅读内容为“Life on the go”,而现实生活中的“Teenagers”刚好与文中的“Liu Mei”同龄同代,自身也携带手机,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或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带手机。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且能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课文的内容。此时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分段归纳总结。
学生们便能将每段的主要意思呈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积极引导,去做Post Reading 中的第二题,告诉学生词汇“outline”的含义,学生就能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了,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Pre-Reading Reading Post-reading和Writing 的有机结合
SEFC B1A Unit 9. 在这一单元中,阅读和写作方法的指导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尽管我们在汉语中已经学过怎样通过写提纲来展开写作,实际的英语写作还是第一次,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就显而易见了,学生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也能得到更多的启示。本单元各部分的设置不但紧密,而且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本单元阅读内容为“Life on the go”,而现实生活中的“Teenagers”刚好与文中的“Liu Mei”同龄同代,自身也携带手机,但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或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带手机。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且能以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课文的内容。此时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归纳、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分段归纳总结。学生们便能将每段的主要意思呈现出来,教师再进一步积极引导,去做Post Reading 中的第二题,告诉学生词汇“outline”的含义,学生就能理解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方法了,咱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抓紧时间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告诉教师本文中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同时强调平时的作文中我们怎样写一些简单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如有可能,要求学生在教师讲完第四段内容之后背诵此段,我想这样的工作一定会取意想不到的结果。我在教学中也是屡试不爽。顺理成章,对于本单元的练习Page138中的写作,我们也能迎刃而解了。
当然对于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采用有效的阅读原则,即高效的阅读者应该首先抓住文章的大意,从整体角度理解文章,并遵循如下步骤:浏览文章的编排设计,包括标题、篇幅、插图和文字等——根据已有的知识预测文章内容及体裁——浏览全篇文章——确认或修改猜测——进一步预测——再次阅读以获取细节内容。这样的例子在本套教材中随处可见,可信手拈来,如SEFC B2A Unit 6 Life in the Future; SEFC B1A Unit 6 Good Manners 等等。
Grammar 和 vocabulary 之间练习的整合
词汇是语言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而语法是规范词汇的结构框架。只有在掌握了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框架机构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把词汇和语法有机结合起来。FESC 教材中的大部分词汇是基础词汇和词根,通过构词法的学习,我们可以繁生出许多词汇,可以使学生的词汇量成倍增加。高中语法、句型中的各种词类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SEFC教材中不乏其例。如since fall help china 等等。各语法点上也有许多内在的联系。如SEFC B1A中的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Don’t make too much noise.”变为间接引语时则为:Our teacher asked us not to make too much noise.这里就涉及到了动词不定式做宾补的用法。而各种分词的用法也很有趣。在SEFC B3 中,编者又通过总结归纳的方式和练习,把一个句子按成分分拆,使得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创造了条件。只要学生专注于学习,相信他们能够融会贯通,从而达到正确的运用——写作。
关于跨文化交际、爱国主义教育的课文和练习
在跨文化交际和爱国主义的学习运用中,SEFC 教材提供了相当多的例子,如SEFC B1A 中的 Unit 7中练习中的各国文化习俗的课文学习和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了解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造了条件。从A city of heroes 到练习中的The Rescue of ABU Simbel; SEFC B2A The British Isles 到 Ireland: The Island in the West; SEFC B3 Unit 3 The land down under 中,我们可以从AUSTRALIA 一直了解到THE DISCOVERY OF AUSTRALIA。阅读与练习无不紧密相连,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以灵活的方法,把各种练习有机结合,使之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动力,而不是打击他们毫无进取可言。
有了上面的各项工作,相信准确的语音知识和到位的拼读练习也能给学生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神出鬼没了。
总之,授人以渔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次目标,各位同仁应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归纳、总结,最终以精练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最终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班班通;小学语文;多媒体;愉快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录像、投影、录音、音乐等电教媒体,以其直观形象、动态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课文的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并为之动情、愉快、振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切地感受到信息化教学对我们的教学帮助非常大。一、“班班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班班通”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三、“班班通”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四、“班班通”是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途径。五、“班班通”课外延伸突出了针对性。
下面,我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在此跟大家交流,希望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正和帮助。
一、“班班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曾几何时,语文课本就是孩子们眼中的全部。如今在课堂中,多媒体网络的运用使所有的万物都浓缩于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感性认识还是占据重要位置,在学习前,只有先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更好的学习。这一点,在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时,我深有体会。一开始,当我出示要学习的课文内容时,学生在情绪上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但是,紧接着我打开“班班通”运用课件展示了一些有关《开国大典》的图片,并且还播放了一段有关《开国大典》的视频,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真的是直观形象,生动逼真,。学生们的兴致就马上高涨起来,并很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连平时一个最不爱听课的学生,我也发现他那天是多么专注。是“班班通”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班班通”唤醒了学生沉睡的心灵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鉴于语文的这一教育特点,合理有效的运用“班班通”,就可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我记得在去年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这一课时,我和学生交流他们感受到的父母爱,许多同学竟然说没有体会,我还找了大量的美文去启发学生,可总打不开他们的爱之门。我当时真为他们的“无情”感到哀伤。今年又和学生一起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和学生交流他们在生活中受到了母亲什么样的影响,受到影响的同学依然寥若晨星,我再次为他们的“冷血”不知所措。一直想找个机会为学生上一堂感恩父母的活动课,给这些缺失爱,不懂爱的学生找找爱。是“班班通”帮了我,也帮了我的学生,我利用网络找到了大量的音乐,视频,图片,美文,终于为学生上了一堂活动课,那是一堂视听盛宴课,更是一堂灵魂的洗礼课,课堂上,同学们深深地被震撼,灵魂的深处被触及,从课后同学们写的作文来看,无不为自己忽略父母的爱而后悔,纷纷表示要刻苦学习,为父母挣下一片蓝天……。
三、“班班通”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所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的,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山海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山海关的威武风采和动人历史,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了山海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角山长城,孟姜女庙的图片,从而学生对山海关气势的雄伟,地形的险要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山海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地。明白了山海关为什么虽已成为历史陈迹,但是它却仍以它那雄伟庄严的风貌、可歌可泣的历史,来鼓舞着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励着人们的爱国情感。以它那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永远地刻在人们的心中。本节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班班通”是突破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途径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重点、难点往往需要反复强调和讲解,既费时又费力,学生还是不得要领,利用辅助教学软件,可使重点、难点直观、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习《奇异的琥珀》中对“琥珀”文字的描述在学生脑海中很难形成表象,象这样的问题我们花十几分钟也讲不透彻,而利用直观的教学课件短短几分钟就圆满解决问题,不但能帮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易于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班班通”让课外延伸突出了针对性。
例如学白的诗《望庐山瀑布》通过看到和想到的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妙,在通过“班班通”展示,学生们被深深地陶醉。渴望了解更多的课本之外的李白作品,渴望进一步走近李白。为此,师生怀着对这位诗仙的崇敬之情,来到互联网上搜集资料,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内有机自然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增强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总之,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其功能,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班班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使用效益,需要我们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的研究中去。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充分发挥“班班通”的各种功能,让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取得突飞猛进地提升,基础教育改革得以突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迫在眉睫必须要完成的任务。
我相信,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山穷水尽”的时候,“班班通”的出现会为我们大家带来“柳暗花明”的新时代。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班班通”在我们农村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越来越红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