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线上自主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外语教学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F062;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186-02
社会经济离不开科学技术与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为了实现新的宏伟目标,我们应更好地学习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尤其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如果各行各业站到“互联网+”的新高点,那么就会创造一个又一个新奇迹。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有必要不断探索互联网+高职教育的实用方法,有效发挥互联网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社会功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努力探索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的新举措,调动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高职英语教学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转换升级,许多领域因广泛利用互联网技术而取得了丰硕成果。互联网+零售为淘宝网赢得丰厚收益,互联网+交通成就智慧交通的快速高效,互联网+农业使种植业连年丰产丰收,“互联网+”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有必要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便利,营造升级版自主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原因之一就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有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我们曾于2015年10月对某高职院校2014级200名学生进行一次民意调查,发出和收回200份调查表,其中有80%的受访学生认为,利用互联网技术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85%的学生希望今后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英语学习,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0%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实现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教学要求。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努力满足学生们的新愿望。
另外,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英语,也是创新和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需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升级换代同样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要用新技术、新方法,协调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产生最佳效果。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的以教为主型转变为以学为主型,使教师从主角变为配角,使学生从配角变为主角,形成师生协作配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十三五”规划将信息技术列为十大关键领域之一,信息技术日趋重要。信息技术的重点是培养技术人才,它离不开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离不开信息技术。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在“信息爆炸”、“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发挥互联网技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随意地自主学习外语。互联网技术的便利有助于激发高职学生自我进取的意识,产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行为方式,极大地消除过去重知识、轻能力、淡素质教学方式的负面影响,提高教学效果。
二、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的相应举措
互联网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发而成的信息技术,简称IT技术,英文名称为Information Technology。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人将它理解为因特网技术,英语名称为Internet Technology。{1}两者并无本质差异,由硬件、软件和技术应用等部分组成。广义上讲,有信息相互交流的网络,就可列入互联网技术范畴,或统称为“线上信息交流”,涉及电脑、电视、手机、多媒体教学等硬件设施和各类软件设施,软件种类层出不穷,有共享性软件和个性化软件,APP、QQ群、微信、微博、email均可共享,也可为个性化教学软件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英语旨在引导学习者能形成自我规划并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规划和落实学习计划、自主确定或调整学习进度、自主评估学习成绩等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学习英语,就是引导学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自主设计、自主管理、自主评价等方式,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行为方式。为了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高职学生借助实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合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开展自主式英语学习活动。
首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努力培养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式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爱好是学习的主要动力,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有兴趣,累点苦点无关紧要。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所不同,前者对理论知识不一定很感兴趣,但较喜欢动手实践,对实践项目感兴趣。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有较娴熟的互联网应用技术,热衷于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但许多人缺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资料收集及学术研究的意识。{2}针对这一情况,英语教师不应一味地指责和批评,而是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在网络上观看健康向上的英语电影,阅读英语小说,内容由简入繁,让他们用学到的英语描述故事情节、发表个人评论,或者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学唱英文歌曲,举办英文歌曲演唱比赛,甚至可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某种网络游戏规则。这些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愿意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寓学于乐,潜移默化,培养他们自主利用互联网学习英语的兴趣,积小胜为大胜。
其次,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自主互动式学习英语活动。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全国的网民数量超过6亿。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都是互联网用户,他们每天都在网上用中文进行网购、聊天、微信、微博、发邮件等,但缺乏线上的自主互动式英语交流活动。如何引导高职学生在网上用英语进行情境交流?这是英语教师们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们要有意识地开展专题教研活动,研发简易、实用的教学软件,设计合理的交流情境和互动项目,引导学生用简易的英语在网上进行专题自主交流。学生们也可自主设定网上聊天项目,采用自找学友、小组结对、双向互动等方式,或扮演外国推销员,或扮演外国顾客,或用英语购机票、购物,或发英语email求职,或变换角色,形成情境化、项目化、随意化交流学习过程。高职院校通过这些线上自主互动式英语交流活动,真刀真枪,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应变能力,提高英语实用技能。
再则,引导高职学生开展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自主互动式学习英语活动。根据认知理论,学习主要是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根据行为理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根据信息时代关联主义观点,学习是一个网络形成的过程,学习就是连通。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从上述理论中得到启示,除了引导学生互联网线上自主互动学习外,还要引导学生线下自主学习英语的项目,线上线下要协调发展,不留短板。线下的自主学习项目应体现直观性,能产生刺激与反应的情境,使学生形成和调整内部心理结构。常用的线下项目主要有听说会话和写作翻译两大形式,前者旨在培养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后者培养学生的书面交流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英语角”、“大学生活动中心”、“社会实践项目”,自主设计会话、写作和翻译主题,例如,让学生自主查核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道路标识英语翻译实践,鼓励他们自主上网搜索相关资料,获取较为完整的知识内容,培养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洞察力,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线上自主学习项目往往体现“新、全、快”的特点,内容包罗万象,更新较快;线下自主学习项目主要体现“真、实、活”的特点,真实而又实用,灵活且有效果。两者相互融合,有助于学生自治性地对知识进行加工,通过搜索、选择、思索、内心交流等过程,把知识内化成自主管理的能力,内化成解决问题的智慧。
三、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英语需注意的事项
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学生们的希望还有差距,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0%的学生对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英语的现状表示完全满意,65%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2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仅50%的学生现在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55%的学生不知道individualism,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zation的含义和差别。因此,我们应认真思索和研究改进的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一是引导学生了解individualism,individuality, individualization对自主学习的影响。查阅《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individualism是我行我素或个人主义的行为或态度,从字面上讲,它显得有些负面,但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英语学习却有一定好处。许多高职学生怕说英语时犯错误而丢面子,平时减少或避免用英语表达。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表现一定individualism的意识或行为,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胆识。Individuality是指某人或某物的个性特征,以好的品质为主。假如高职学生表现出自我管理、自我进取的个性特点,他们就有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Individualization是指有个性化的学习或工作方式,在许多场合表达中性含义。教师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学生有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例如有的教师喜欢鼓励学生,有的教师经常批评学生;有的学生习惯于背诵,有的学生习惯于对比。人们对不同的个性化方式难以评判其优劣,有效果就有价值。我们提倡适度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在自主学习英语时有individualism的表现,使他们不顾别人议论而自我完善。教师要多发现、多利用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包括心灵手巧、吃苦耐劳、愿意合作等品质。平时要善于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扬长避短,发挥个性化学习英语方式的效果和价值。
二是要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中普识性内容与专业性内容的关系。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时既要有普通常识内容,又要有与专业关联的内容。应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和收集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容,让他们自主上网阅读英语故事,翻译英语新闻,通过网上阅读,积累一些书本外而社会上较为流行的、新的英语表达法,如supply side(供给侧),自主分析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现状,思索改革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们还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与专业关联的内容,如让建筑或艺术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网络上的广告设计类专业英语,用学到的网络英语自主设计虚拟的广告宣传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处理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互联网经济时代,容易产生知识过载、信息过载等现象,网上既有正面的信息,也有负面的信息。高职外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分辨正面和负面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有限的精力查阅和学习实用的、正面的互联网知识。{3}平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简单实用的外语教学软件,引导学生借助互联网技术,设计个性化的英文自荐信、产品介绍书、创意说明文等,使他们通过实践项目,培养自主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译外语应用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既能“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培养他们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基础上,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行为方式,有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业务技能和身体素质。简而言之,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过程,自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4}
四、结束语
互联网经济时代,改革与发展相提并论。高职院校必须深化外语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创新就是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让教师从原来的主角变为配角,让学生从原来的配角变为主角。互联网信息技术为高职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条件,外语教师要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设计线上和线下的实用型学习项目,自主搜索普通常识性及与专业相关联的资料,培养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洞察力,激发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在校学习与终身职业学习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使知识、技能内化成自主管理的智慧,提高综合素质。
[课题来源: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2015JSJG50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工程外语类研究课题(13Jsskyjwhw-42)]
注释:
{1}http:///linkurl=__zYF6mWqe65Q8-euyTbPxnor
UDXW0LdmZdCm1
{2}邬长明,张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校园文化构建[J].学理念,2010(36).
{3}耿建祥.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职外语教学新体系[J].考试周刊,2012(18).
{4}李传松,许宝发.中国近现代外语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慕课;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一、慕课及其优势
慕课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是“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产物。与传统的课堂模式相比较,慕课的课程可以达到上万人甚至更多,其主要以兴趣为导向,以网络为载体,不受时间限制、不受空间限制通过网络来展开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规模较大,网络化较为明显,同时资源开放共享,由一流学校的教师提供优质且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不受身份限制和时间、空间限制,自由注册自由学习,且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碎片化形式较为明显。与此同时,慕课的在线学习功能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足够的互动空间,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互动和讨论中,还能够在线进行作业练习和测试考核,学习流程较为完善。由此可见,该模式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模式的建立。
二、基于慕课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实践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慕课方式与传统方式结合到一起进行教学,产生的效果要比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方式更好。
1.慕课资源选取
在进入课堂之前,教师应当要对商务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参照教学大纲对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进行细化,找出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这些内容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慕课资源,上传到班级的公共空间,供学生们下载观看和学习。在慕课资源的选取上,教师需要明确以下内容:现阶段的慕课资源已经开启了收费模式,可以免费利用的资源逐渐减少,这样就会导致与商务英语教学匹配的资源也逐渐减少,教师需要在这些资源中筛选有效的、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匹配的资源。如果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已经观看了新课的相关内容,那么教师需要通过课堂面授来进行知识的再讲解和拓展练习,并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在该阶段,慕课资源的选取虽然看上去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实际上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以及筛选查询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考验,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尽量做到让课堂步步衔接、环环相扣。
2.学生自主学习
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觉性,线上自主学习已经逐渐变成了学生聊天、看电影的消遣,这样就使慕课教学效果较差。此外,一些学生遇到了晦涩难懂的地方很快就放弃了,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导致线上自主学习效果较差。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学生慕课自主学习能力。第一,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计划和安排选取相应的慕课资源,并为学生准备好相应的练习资源,打包好上传到班级的公共空间内,资源包中主要包括知识点的细化讲解、相关拓展问题、专项练习题等,让学生们自主观看后进行反馈,一方面考察学生是否自主观看视频,另一方面也能够观察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第二,教师要求学生在观看慕课视频后做好笔记并完成相关练习题,可以在讲解知识后让学生们讲解练习题,通过学生自身讲解的方式来加深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当然,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不高,教师恰好可以利用这种“学生变老师”的方式来激发其主动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高校 新型学习理念 资源共享 文化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渐渐地主要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也因此成为当今流行的热点之一。国内现有的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有学术性特点突出的"中国知网"及综合性较强的"百度文库",国外有EBSCO等等。而可供大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简单的线上学术交流的共享平台,目前所运行的也仅限于简单的课件上传、视频授课等,其欠缺的学习理念传达与运行体制完善等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且看百度文库拥有的一千九百多万份文献资源库,中国知网高质量、高水平准入标准下文献的高度权威性。再来纵览互联网资源的获取方式;横向来看,目前国内外的资源共享大多局限于综合性资源共享;纵向来看,物联网无疑是时下流行的产物,不过即便如此,对于真正属于学生间、师生间、学科间、高校间四位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仍然空缺。
"课联网"的出现可以说是填补了市场间隙、为高校师生用户创造价值,也正是高校师生对于学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促使了大学生"课联网"共享平台创新项目设想的逐步实现。
一、"课联网"的创新概念
大学生"课联网"共享平台是一个以庞大的高校教务信息库、专业软件管理、云技术等建立的,为在校大学师生提供关于学习资源共享和交流合作的互动共享平台,其首次推出了网络与学生用户之间的"识别与被识别"理念。
每位学生用户以学号登录为权限设置,首次登录后系统将会自动为其生成一份个人基本资料及入学至今所修课程详情隐形信息库。每位用户(师生)都有属于其个人的主页,在交友及学术交流平台上"课联网"会根据其专业、特长及兴趣爱好来进行好友推荐等功能--这是该平台中的用户识别系统模式。
对应每位学生用户当前学期所选课程,"课联网"会结合所选各门科目的前修课完成情况制定出一份独一无二的"学习计划宝典",结合该门课程课堂的出勤率、课堂作业完成质量来释放教师上传的课件、视频下载权限,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份教学课件的合理使用率,杜绝"课联网"变成课堂教学的替代品这一弊端--这则是该平台中的用户被系统识别的体现。
二、"课联网"的趣味特色
在该平台中,学生用户用线上学习进度来养育自己的"课幼苗"成长为大树,每一次课件、视频下载,跨专业线上自主学习等完成情况就如同"开心农场"的种菜游戏般有乐趣也有收获;而教师用户则是"课联网"里的"园丁",任何一次与学生之间的线上互动都可以为其的"课幼苗"除草施肥加成长值。主打这样的一种趣味学习氛围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于课后线上自主学习本身的兴趣,也会更深层次地挖掘出自身的潜力能力,彻底打破南北方地域间高校学生对于热门优秀学科的向往,扭转当下各高校师生间学术探讨资源匮乏的局面。
三、"课联网"的导向功能
"课联网"的创新概念对于辅助网络与用户构建互动螺旋上升式学习关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该平台中的共享模块、交流模块、记录模块及个人版块引导着用户养成良好的线上学习、阅读习惯,在当今网络阅读领先纸质阅读的趋势之下逐步改善"快餐式阅读"的不足。
时下,当当网与亚马逊成为广大网上购书者们的首选。而"课联网"将为所有的网站用户打造最齐全、最具权威、最低折扣及最快速送货的"教材之家"。另外,该平台的互动交友功能重在为用户们创造学术上的交友互动。系统将会从每位教师、学生用户的专业、兴趣特长、地域学校等方面进行基本识别,通过推荐用户专业领域内的优秀学科论文、教师学生间的人气王、学霸来拓宽所有用户的学术交友圈,也可定期开展热议学术讨论帖、趣味学术知识竞答等线上活动来增进教师、学生及师生间的交流。以上所述的这些对于提高线上学生用户的学习兴趣、师生间交流及丰富课程内容、推动线上高校文化建设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课联网"与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大学生教育体制发展、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在当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了解时政、交友聊天、打游戏看电视剧这类的娱乐消遣都通过网络,而这一现象的逐渐发展也警示着我们加强网络中的学习文化建设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SPOC 职业英语 混合式学习 交互平台
前言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又被称作“私播课”,即小规模在线课程。它是继MOOC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自2001年起,Moocs的兴起就推动了高校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加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步伐,并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随着Moocs开发和应用的同时,每个参与者都在积极思考并研究,将Moocs和各学科结合起来,运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力求保证线上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持续性,除了早期George Simens提出的cMOOC,最近几年由大学在edX、Coursera、Udacity等平台上提供的xMOOC,还有清华大学首创的U-MOOCS模式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构建的BOOC课程,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都力求在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达成一个平衡,以找到最优质有效的教学方式,SPOC应运而生,它使用MOOC的技术平台和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的校内课程,通常只允许本校的学生或有限制数额的学生参加,教师会组织线下教学活动,从而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挥各自优势的效果。
对于高职英语教育而言,MOOC及SPOC的普及无疑是改革的春天。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越来越重要的不是学生对语言的深入学习和通级的能力上,而是学生在行业或职业中的应用能力,因此将学生专业与英语学习融合,改变教师对字词句的传统教法,运用微课、网络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讨论和课堂中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将英语学习深入其中成为必要。
一、 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
SPOC教学的首创者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的教授:阿曼多・福克斯 (Armando Fox)和戴维-帕特森 (David Patterson ),他们推出了世界第一门软件工程 M00C,并将其私播化,即将Mooc资源用于小规模、特定人群的教学,而后罗尔夫・霍夫曼提出“SPOC= classroom+ MOOC”,表明 SPOC是融合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
SPOC的基本形式是一种结合了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在大学校园课堂,采用 MOOC的讲座视频
(或同时采用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其基本流程是:教师将视频材料以课前任务的形式发送给学生,然后在实体课堂教学中了解并解决学生们的问题,进行知识的拓展和理解的升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基础,自由设置和调控课程的进度,以及评价系统。
在SPOC中,教师不必是视频的主角,而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在课前,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基础和学习目标整合各种线上和实体资源。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是主讲者,而是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组织学生研讨并提供个别化指导,解决难题,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参与的活力。
SPOC创新了课堂教学模式,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较之MOOC,SPOC更注重师生交流和知识的内化,并提高了课程的完成率,避免了MOOC的高辍学率;较之传统教学,SPOC指定性更强,更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
二、 高职职业英语的教学特点
1.高职职业英语的教学要求。根据高职学生的基础和市场需求,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职英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能力。
2.高职职业英语的特点和现状。职业英语是针对每个行业的专业英语,比如旅游英语、法律英语、医用英语、商务英语等等。和日常英语相比,它更注重语言交流能力和运用能力,更强调一个人在现代工作环境的综合语言能力。
就目前高职院校开设英语课的现状来看,并不是所有的院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80%的高职院校只开设一年的大学英语,课时量严重不足,因此要想在一年的时间内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英语的应用能力,那么充分利用时间效率,基于SPOC,将职业英语融入基础的教学方式迫在眉睫。
三、基于SPOC的职业英语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1.学习者的学情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高职学生的目前的英语学习情况和需求,特制作了问卷调查,对全院学生发放,情况反映如下:
①对英语学习的感觉:54%的学生一般,喜欢英语的只有36%,不喜欢的10%.
②感觉学习英语有困难的:50%的学生觉得一般,46%的觉得很难,只有4%的学生认为容易。
③关于学习英语的目的:58%认为是以后工作需要,22%是为了应试,20%是兴趣爱好。
④关于英语对专业或职业的重要性:62%认为重要,34%认为一般,4%认为不重要。
⑤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65%认为应该重视交流与听说训练,34%认为重职业英语的传授,20%的认为重语法,帮助通级,18%的认为重视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少部分认为要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⑥关于在线学习:31%的同学不了解,但渴望学习,30%的了解并主动在网上学习,18%的了解,但不会在线学习,21%的学生不了解,也不会在线学习。
⑦关于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64%的会简单与人交流,31%表达能力欠缺,5%的会熟练与外宾交流。
⑧关于是否想了解西方国家文化:52%的想了解,36%一般,12%不想。
⑨是否想学好英语:90%的学生有强烈意愿,8%的同学没想过,2%的不想学。
⑩希望在课下经常得到教师的指导吗?57%的希望,39%认为一般,5%认为不希望。
根据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虽然基础薄弱,但学习英语的愿望非常强烈,也意识到职业英语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后渴望多训练听说和提高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60%的学生对在线学习感兴趣并乐于尝试,但数据也表明,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希望老师对给与指导和帮助,因此,对于高职学生,完全的在线学习不太实际,而在线学习与线下指导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适合他们,这种模式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材施教。
2.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可用于高校的英语教学资源丰富,各种英语视频资源、公开课、TED及各大学习网站上推出的MOOC,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但涉及到职业英语的资源还是微乎其微,例如中国大学MOOC网上7门课程,只有1门高职公共英语,学堂在线11门英语课程,没有一门与职业英语相关,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网上资源时要困难许多,如果想开展SPOC教学,一是涉及到教学平台的引进和使用,二是录制或利用现有教学视频。
现在许多学校使用的诸如超星尔雅、中唐方德及世界大学城这样的收费教学平台,方便校内的课程建设和SPOC的开展,还有许多教师在Moodle上自建课程,用于自我教学,还有许多教师为了开展信息化教学,充分使用微信平台和QQ作业群,与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的交流。
教学视频是SPOC教学资源的核心,在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媒体这几个方面考虑,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动机。视频以微课为主,将知识点碎片化,并嵌入习题或测试,视频应该多样化,除传统的讲解式外,可以运用更多形式来展现知识点,并使用合适的媒体表现形式。
在实践基础上,目前我校使用的SPOC平台为朗文出版社与文华在线联合出品的交互英语作为听说模块,配合《新编实用英语》开展高职职业英语的教学。具体运用如下:
交互平台:听说资源库、视频库、任务库、试题库(线上自学:人机对话、语音训练、听力训练)
实用英语:职业英语案例、资料等(课堂或课前资料)。
整合资料:教师根据学生专业制作职业场景下的英语教学视频,补充到交互平台,也可以将任务做成包发在平台上。
3.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SPOC相比MOOC的主要优势是线上学习、交流,线下答疑、交流,所以在SPOC的教学中,更多的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充分实现O2O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一般设计如下:
4.评价方式与手段。SPOC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不是最终的考试结果,一般而言,形成性评价的分值更重。
四、 结语
针对高职职业英语实施SPOC教学近两年来,学生的参与度比传统课堂要高,大多学生形成了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并能够自己在网上寻找课程持续学习,师生交流较之以往也有了很大提高,学生觉得自己受关注的程度提升了;课堂展示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口头表达能力大为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更专注教学设计,也不断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
但不论是MOOC还是SPOC,都需要教学环境完全信息化,这种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挑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讲解者,而兼具多重身份,如设计者、制作者、导演、演员、学习同伴及督导或导师等等,如果学校环境不变,教师不接受挑战,SPOC也只会流于形式,达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葳,贾永政,[美]阿 曼多・福 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 MOOC到SPOC――一基 于加 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 和清华大学 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4):17.
[2]吕静静.开放大学混合式教学新内涵探究―基于SPOC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72.
【关键词】MOOC教学,太极拳教学,应用研究
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 “幕课” MOOC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是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随着“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时代的来临,其在教育技术上的根本突破在于实时交互和大数据,这使得MOOC与此前的远程和在线教育有本质上的差别,从而形成了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
MOOC时代的到来,同时给传统体育武术的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促使其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尽快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微信、通信工具等现代技术在教学手段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作用,使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得更新,加速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MOOC教学与传统武术教学的实验比较
本文借助课题《传统体育教学与MOOC教学的比较研究――以太极拳教学为例》,通过现状调查,了解高等院校太极拳教学现状并对其进行一个客观的分析和评价,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验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更好的为传授太极拳教学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促进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同时太极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普及应用对武术文化宣传、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真正实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把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大翻转,将数字化教学,一站式个性化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实际运用到传统体育教学中。
二、“幕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幕课”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太极拳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索钻研精神,实验组同学的兴趣爱好比对照组同学的情感系数更高,投入学习的精力更大更广泛。在太极拳教学中,引用现代教育技术,从情感教学上,培养学生喜欢太极拳课程,愿意从内为外,课内课外,课前课后,去感受和体会太极拳,学习太极拳,传播太极文化,促使太极拳的发展普及。与对照组相比,幕课教学的应用能提高师生学习的情感交流,在图像,视频,微信平台,音乐等辅助工具下,愉悦感和和谐氛围显著提高。
三、“幕课”教学能促进学生太极拳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能力
优化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技术,轻松愉悦快乐学习,让他们在师生互动,同学互助,自我剖析的良好环境下,完成学习;高效教学,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得时间,次数,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尤其是复杂的武术动作路径,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后观看教学视频,或者网上自主学习平台能更好的复习巩固动作路径,起到好的教学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幕课”教学可以更有效的使同学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快速掌握动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幕课”教学对提高学生太极拳运动理论水平
40分钟的体育课堂教学,不能很好的满足同学们对武术太极拳等理论知识的需求,通过网上自主学习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课后上完自主学习,同时,在第三学期的太极拳理论考试,教师可以将考试内容放在自主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随时随地的复习备考,便捷实用。
五、应用“幕课”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
“幕课”教学的应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其交流性更加广泛,互动性更强,主观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提升。“幕课”教学,教师可以减少讲解示范的次数,学生自主练习和思考分析改正技术动作的时间会增加,同学参加运动心率有所提升。
预计完成动作教学相比授课周数,实验组要比对照组少上4课时数左右。专家测评,实验组的期末成绩会比对照组同学成绩略高,优秀人数会有增加,良好人数会有小幅度增加,而不及格同学和及格同学数会略有减少。大一对照组与大二对照之间不会有显著差异,大一实验组和大二实验组之间会有差异,从大二学生对多媒体、手机、视频等掌握的熟练度,使用的次数、时间等来分析得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作用。
六、建议
太极拳教学场地设施的应加完善,可以配备相应的多功能设备。改变太极拳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可以相处更多的融入趣味,对抗,实用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思想,因与时俱进,可以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视频,不怕被拍摄被比较,大胆尝试,亲生亲教。课外之余,与学生建立互动交流平台,更深层次的传授太极拳教学,使学生真正的喜爱这项运动,传承中华武术精髓。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将以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并收纳到更多的检索工具,为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到查阅检索和推动的作用。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将为太极拳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为今后太极拳教学的有效性,时效性,可行性,为太极拳这项国粹的推广起到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许永强.“慕课”: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N].《热点关注》,2013-09-07.
[2]孙华. MOOCs 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4,(2).
[3]汪琼.MOOCs改变传统教学[N].《中国教育信息化专题报道:教育管理信息化・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2013(19).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校;英语教育改革
在高等院校中,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承担着培育与提升高校学生英语整体运用水平的重任。伴随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渐渐被“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所替代。特别是近两年,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自主学习理论被诸多研究者重视,且经过探究得知,自主学习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妨碍国内英语教学成效提升的众多问题。在本文中,在自主学习理念下,探讨了自主学习理念对英语教育的重要作用,并对基于自主学习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1.概念界定
1.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近些年英语教学探究方面的焦点问题,学者陈永清指出,“自主学习”是学习对象决定自身的学习活动,是在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效等众多方面实施自我设定、自我管控、自我检查、自我评定、自我调整的积极建构过程[1]。学习对象可以自行明确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效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测试与自我检验来提升本身的水平。“自主学习”是伴随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出现而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可以满足独立学习、终生学习的需求。1.2.自主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在指定的学习目标要求下,在英语教师的科学指引下,依据本身认知架构与需求,创新性、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2]。详细而言,自主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下述四种:问题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交互式教学,抛锚式情境教学。在教学观念上以学习者为主体,在传播知识、讲解技能的同时格外重视语言的应用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在课程机制上也全面彰显了按类教学的理念,重视个体差别;教学措施逐渐多元化;教学评定更注重学习者的语言应用水平与过程性评估。一定程度上来讲,英语教学成效是由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努力的水平决定的。在教学时予以学生更广泛的自利协助其认知自身真正的学习水平,且可以协助其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改变来提升学习成效。
2.高校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高校英语教育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建构起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实现课堂中学生差异性教学与线上自主学习平台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3]。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建构的基本思路具体如下:2.1.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瑞士著名学者皮亚杰最先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概念,其指出孩童的认知结构是经过同化与适应逐渐建立的,且在“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的持续循环中不断补充、提升与发展。以此为基础,学者卡茨、布鲁纳、维果斯基、斯滕伯格等立足于多个角度补充与健全了建构主义理论[4]。该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方面表现为学习是一个建构过程,学生基于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且增强对新知识与新技能的了解。由此可知,学生的学习是以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为前提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应当结合学生的个人差别,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2.2.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高校英语教育中,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应坚持差异化教学与自主学习有效结合的基本思路。在课堂上,教师作为指引者、调节者,依据学习者的个体需要、知识水平、学习特征,实行差别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调动起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则依托互联网自主学习系统,依据教师制定的学习目标与要求和自身的学习倾向与需要,即时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案、选取学习方式、评定学习成效,进而全面践行教师与学习者“双主体”的教育观念,发挥教师与学习者各自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动教和学的和谐发展,提升教师教学成效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成效。
3.自主学习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波利亚曾经指出:学习知识的最好方法是自我去发现,此种发现认知比较深刻,也较易掌握其中的内涵、属性、特点。通过自主学习更易于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获得的满足感与自豪感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勇于面对难题,敢于突破自我,构成良性循环,更有助于提升其英语学习成效。在自主学习下,高校英语教育应在现有有效的教学体系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完善和改进:3.1.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高校英语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堂氛围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师生交流沟通的机制,造民主、平等、轻松、愉悦、尊重的课堂气氛,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愉悦、轻松、充满趣味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诉求,有利于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有效地交流与沟通,可以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过程中获取知识,得到快乐,推动学习欲求,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持续提升学习者自主学习水平。二是打造问题情境,支持学生将自己的疑惑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善于表达和他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指引其特立独行,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培养其勇于发问、善于表述、积极探究的精神。三是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表扬学生的表现,首先对其予以肯定,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通常不当堂进行指责,而是在下课以后先了解具体的真实的情形,之后予惩处。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安排学习方式分享会、学习活动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积极讲述学习状况,分享学习方式,互相取经,一同进步。通过上述的一系列的途径和手段,可以使学生在相对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努力学习的上进心。3.2.依托校园网创建自主学习中心,打造线上英语自主学习平台。高校应充分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师生对现代英语教学平台的现实需求,依托校园网创建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打造英语自主学习平台。通过基于高校的校园网,协助学生达成“在线自主学习”与“在线测试”的目标。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首先,学生可自行注册并选择内容进行学习。高校的每一名学生得到自己的账号以后,能够自行选取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时间、评定学习成效,还能够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做完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其次,及时有效的分享与交流功能。在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上,教师可以将其认为有用的资料进行上传,让学习内容不断得到补充与更新;实现在线安排课后练习与评判学生检测试卷;在网络上解答学生疑惑,和学生即时沟通,构建全新师生关系。最后,依托校园硬件基础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英语自主学习实训中心。学生一定要在实训中心完成每个星期两个课时的实际训练,在实际训练课上,专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方法与学习成效等予以评定与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时碰到的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空间进行在线学习,依据学习时长得到相应的自主学习分数,另外还可以获得实训中心教师的指导,进而提升自主学习成效。3.3.开设英语文化类课程,促进高校大学英语学习。在高校英语学习中,学习必要的英语文化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开设英语文化、西方文化的选修课程来提升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促进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以及英语运用水平的有效提升。具体如下:3.3.1.讲解时结合英语文化认知,融入文化要素英语学习不单单是词汇的记忆,还要累积海量的语法与语言表达方法。如果只进行单词和语法的讲解,缺乏趣味的课堂会减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英语的讲解过程包括多种文化要素,立足于文化层面讲解英语,是英语教育的全新研究课题。英语是诸多国家运用的语言,在成长变化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密切相关。高校学生对语法与表达方式掌握的比较深入,可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却了解得十分有限。为此,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引入有关文化,利用文化要素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语言,使语言更立体。学生对文化产生了解的欲望以后,便会积极地学习语言,伴随语言的逐渐掌握,又会探寻相关文化,构成英语学习的理想状态。英语文化传播可利用多种途径,在英语课堂上,应当增强对文化有关知识的渗透。3.3.2.设立西方文化选修课程知识类课程比如语言和文化、西方发展史、英语文化、欧洲文化等,倾向于人口、社会政治经济体系、历史等有关知识的梳理与总结;比较类课程比如中外文化比较、东西文化比较等,倾向于汉语和目标语言的对比,让学生对中外文化有全面的、深入的认知与理解;跨文化交际类课程,比如跨文化交际学等,倾向于剖析跨文化交际不成功的成因和对怎样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予以引导。全面运用文化知识类课程丰富学生对于其他国家文化的认知,健全外语文化知识架构,打牢语言学习的基础。3.4.合理运用英语第二课堂,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空缺。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英语第二课堂是高校英语教育课堂教学的延伸及有益补充。合理运用英语第二课堂,弥补英语课堂教学空缺,能够为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与创造水平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具体可以采取如下几个途径:第一,组织多种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性因素[5]。比如英语文化节、英语翻译社、英语餐厅、英语演讲组、英语超市等。以英语餐厅为例,英语餐厅是一个实训基地,学生以班为单位到该基地参加实训,餐厅在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的11∶50~12∶30与17∶00~18∶00两个时间段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各时间段均由一个值班店长、一个助理、八名服务人员负责,其穿着相同的服装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全程英语的就餐服务。客人一定要使用英语与服务人员交流,才能够在此就餐,且享受打折优惠。英语餐厅活动能有效提升了学生应用英语的实践水平,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实操水平。第二,定期聘请专业人士举办讲座,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文化动态;定期组织英语座谈会,让外籍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在与外教的沟通中,直接感受中外文化差别,为学生打造较为规范的语言环境。高校可经过组织多种类型的英语竞赛,比如英文配音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让参赛者与群众对国外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打造高校文化气氛。3.5.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形成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激励。先进、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呈现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学生自己改变学习状态,从此方面而言,合理的评价体系自身便是一种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内推力。为此,教师应当构建一套适宜学生特征、容易操作、侧重点突出的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考试评价、课后练习评价、当堂练习评价等。以评语的撰写为例,应注意如下几点:(1)注意改变评语的评价方式。评语内容一定要切合实际,有突出的侧重点,凸显学生个体特点,不可笼统。例如,要求学生规范书写,让学生将经典语句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如此便能够了解学生在书写方面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书写不规范,因地制宜。(2)对于学生的劣势与问题,应当采用鼓励性语言指出,且协助其找到改正的方法,凸显评语的指导性。语言一定要真诚,教师用亲和、平和的语言表述诚挚的情感,有效利用评语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从教师的评价语言中感受到真诚的期盼,体会到真诚的关爱,进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4.结语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则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逐渐转变依赖观念,形成自主性认知,与此同时教师应全面发挥引导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营造优良的教学环境,全面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与互联网海量资源,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成效。
参考文献:
[1]钱蕾.高校英语教育自主学习课程影响因素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6(3):265.
[2]邓毅婷.高校英语专业人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4):166-167.
[3]严永怡.自主学习模式与大学英语教育实践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1):79+121.
[4]邓玉梅.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学院,2014.
关键词:PBL;混合式教学;教学策略
1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1基于真实任务情境,设计驱动问题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探究,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其中根据项目目标设计驱动问题(DrivingQuestion)尤为重要,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不同于传统课堂中老师提出的引出学习内容或是巩固讲授知识的问题,而是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富有挑战性的,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任务去解决驱动问题。
1.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混合式学习环境
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前提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即需要有能够支持学习者开展在线学习的网络教育平台,教师利用学习平台建设课程、搭建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和校园网络的普及,手机课堂给教育教学带来革命性转变,教师可以利用具有课堂教学平台性质的APP或微助教等微信应用工具开展线上移动课堂教学,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又能实现课堂签到、抢答、讨论、答题、分组互评等。因此,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可以针对教学过程进行信息采集、针对教学目标开展考核评价,营造了混合式教与学的环境,大大提高了教学和课堂管理成效。
1.3教师、学生角色转变,形成交互协作共同体
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让学生成为个人学习的主角,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充当顾问进行全程指导、提供必要的线上线下资源支持、技术支持,并针对学生项目执行情况和成果质量进行学习效果评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建构知识、掌握技能,教与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交互学习协作的共同体。同时,基于网络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将课堂从知识传递中解放出来,师生、生生之间能够开展深度的学习和互动探究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基于PBL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混合式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酒店管理专业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很多课程学习之前,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真实的酒店运营情境,对设施、设备和工作流程、标准没有实际的感知,教师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和操作流程介绍,学生被动学习枯燥的知识,学习效果差。因此,构建多元、开放的教学环境,应用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重教学、轻实践”的现状。但从教学改革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原动力不足
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展转变,教师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这对于已经习惯了传统教授教学法的教师来说,意味着要为课堂做大量的资源建设、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恰当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工作量加大、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参与PBL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忙于应付或浮于表面,没有深入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也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2.2PBL课堂教学:未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包括PBL课堂教学和PBL线上学习两方面,就PBL课堂教学环节而言,通常是教师设定任务情境,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教师搭建的学科知识框架下分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而不是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知识、学生自主规划项目过程、分工协作,既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3PBL线上学习:缺乏有效、及时的“师生互动”
PBL在线学习属于异步教学,教师如果能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指导和学习反馈,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反之,效果大打折扣。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教师每学期承担至少两门专业课程教学,再加上专业建设、大赛指导、科研、社会服务等大量工作,PBL线上学习环节,很难保证教师能够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导致在自主学习环节师生互动缺失,难以形成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协作共同体,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学习兴趣降低,影响在线学习效果。
2.4学习过程:缺乏“生生互动”和“合作探究”
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其学习过程的组织是围绕项目实施进行的,为出色完成一个PBL项目,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合作完成项目成果。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了解到虽然是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但是小组成员往往会将任务进行分割,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完成其中一部分,最后进行汇总,小组成员缺乏协作,缺乏全局观,导致“合作探究”形同虚设。
3解决对策
3.1全面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夯实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动力
基于PBL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熟悉酒店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具备酒店操作技能,能够有效开展项目化教学;另一方面,要具备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所要求的信息素养、教学技能,能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恰当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混合式教学。更高层次“双师”素质的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有待于高职院校建立健全激励考核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能力大赛、企业挂职锻炼、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等,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夯实参与教学改革的原动力。
3.2引导学生根据真实任务情境,设定个性化问题情境
在PBL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PBL教学中教师设定问题情境的做法,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案例情境、结合学习内容和各自兴趣,提出个性化问题情境,而教师负责对学生个体或小组的个性化问题进行引导,并提供学习支持,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3借助信息技术,采集教学全过程信息,并及时反馈
鉴于PBL线上学习环节存在“师生互动”缺乏问题,教师应利用可视化的过程管理平台工具,通过浏览学习混迹、记录学生登录时间、讨论次数、作业评价等,及时跟踪、评价、监测学生的在线活跃度、参与度,获取学生在线学习实时数据、管理学生的学习任务,并在平台或课堂教学环节在进行反馈。
关键词:银行会计 “互联网+” 网中网 教学创新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创新不断提速,金融产品和业务类型加速推陈出新,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正发生着颠覆性的变化,传统的银行发展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银行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银行从业人员尤其是基层一线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加快具有与时俱进综合能力素质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是银行业提升服务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改革实践面前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性
“互联网+”行动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新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课题。近十年来,“互联网+”与“教育”的碰撞,产生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潮的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内涵
2016年6月初,“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在京举行,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延伸提出:未来的教育应该是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等相互融合,最终目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最好的教育解决方案,尊重教育规律,坚持教育本质,服务学生学习。本文探讨的“互联网+”教育模式也是基于将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相互融合的教学理念,既翻越教室的围墙,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又结合我国面对面言传身教的教育特点,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进行评价标准约束,使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性
“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双向实时交互,是指不受任何时空或人物限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实时进行问题探讨与交流互动;(2)生动丰富性,教师线上备课可以采用图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方式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并且资讯容量大,资料更新快;(3)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但学生学习的快慢、深度较难把控。(4)较强针对性,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线上自主学习成效与问题反馈,及时调整教案,在面对面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银行会计是一门特殊的专业会计课程,该课程专业技术性强,理论涉及相关金融业务知识,实务要求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对业务处理的精准度和熟练度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会计。正是由于课程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学生不容易掌握,传统教学模式施教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主要体现为:
一是若仅凭教师理论讲解,十分抽象,学生被动,课堂沉闷;若使用模拟情境教学,则需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银行会计这门课程的授课量较大,章节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消化吸收的知识量有限,教学效果不佳。
二是不同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相差较大,能力差的学生容易被忽略,后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整体的教学成效不佳。
三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中要求“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但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和保密性,学生直接进入银行一线岗位实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导致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理论知识无法学以致用,无法较好地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三、“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一)网中网财会实训教学平台
厦门网中网软件公司开发的财会教学平台中银行会计模块,符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工商企业会计的教学模式,从银行会计的特殊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不仅对银行会计核算,而且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有系统的了解,并且搭配100%仿真的业务单据填制及流转,让学生既懂理论又能临柜操作,实训操作中实行多岗位角色轮换,让学生对银行会计分工有更清晰的认识,这对学生操作技能及银行会计岗位胜任能力有很大帮助。实训结果可通过智能答案比对引擎,快速反馈操作错误的业务点,让学生迅速了解自己实务技能的薄弱之处,教师也可以因材施教,帮助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实务要领。
(二)科学地组织课程项目化活动
基于网中网实训平台,根据银行会计教学内容整合成如下九大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和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课堂教学,并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其中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与支付结算业务为重点实训项目,如表1所示。
(三)`活多样化的“互联网+”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地选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其中线上教育、线下教育、面对面教学相互融合。“互联网+”教学模式主要形式为:
在线上教育方面,教师基于网中网实训平成线上备课、上传课件和视频、教学通知,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实训练习,在平台的“学习论坛”上,学生之间可以实时交流心得,讨论学习,教师可以根据互动反馈调整教案,按照教学需要重新组织章节,上传课件,增加学习扩展内容,让教学变得更具针对性。
根据学生使用手机频率多于电脑的特点,除了借助网中网实训平台之外,还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及QQ群为学生推送补充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现实案例,并进行实时探讨交流。
在线下教育和面对面教学过程中,根据查看并分析学生的实训成绩,在课堂上结合案例和图解式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的与学生互动探讨,当学生基本掌握知识要点后,再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填写和传递参照教材上和系统中的打印出的真实凭证,让学生对整个凭证传递流程有系统充分的了解,以得到夯实知识并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创新教学方法
1.互助教学法。为了解决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差距较大的问题,帮学生科学分组,先进带动后进,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提高整体学习效率,同时增加团队考核分,形成良性循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以赛促教法。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较大的授课量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利用课余的时间,组织银行会计实务技能大赛,邀请银行一线员工当评委,积极鼓励学生参赛,不仅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加强学生在脑中系统地勾勒出整套业务操作流程的能力。
3.对比教学法。在银行会计学习前要求学生有相关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银行会计和工商企业会计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如根据银行会计与工商企业会计的核算主体不同,“银行存款”科目归属于资产类还是负债类,就要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此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银行会计课程成绩评定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能力为取向”的评价标准,既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能力,也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贡献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实务操作能力以及人际沟通能力。最终考核成绩由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改变以往“一考定分”方式,更注重过程考核,将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详见表2。
四、创新探索取得的效果及发现的问题
(一)取得的效果
通过三个学期六个班次的银行会计课程实训教学探索,“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学生层面来说:首先,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活跃度明显提高,课堂更多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作为“导师”形象出现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学生学习从被动的“满堂灌”变为线上线下主动的探讨交流,银行会计技能大赛的开展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再者,学生从课前线上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及公众号补充资料的拓展阅读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来上课,学习更具针对性;最后,仿真实训平台的运用真正实现了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训操作,用实训操作巩固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学技能得到大幅提升,教学手段的更新让教师不断充实自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改变施教方式,因材施教。学生的积极反馈与互动交流,也让教学变得更加具有魅力和挑战性,真正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乐趣。
(二)发现的问题
1.部分学生课前学习自主性较差,未能及时完成实训平台的课前练习,导致课堂上实训操作困难,甚至在团队实训中拖后腿。并且高职生中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相差较大,有时会拖慢实训课进度。
2.目前的教学经费和实训条件有限,缺乏凭证专用打印机等辅助设备,银行会计凭证只能参照教材上和系统中的凭证样式打印,一定程度上影了实训的效果。
3.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电子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且银行与银行之间业务系统处理差异也越来越大,学生所学知识的针对性相对减弱,另外银行就业门槛较高,高职学生毕业后真正进入到银行一线工作的机会较少,某种程度上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大学英语听说;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0-0047-04
一、引言
山东理工大学自2013级起,在普通本科中开展基于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单独开设《大学英语听说(A)I》和《大学英语听说(A)II》,强调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建设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平台,关注提高学生的听力、口语等语言应用能力。外国语学院成立大学英语听说项目组,确定了课程建设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将视听说融为一体,借助网络平台构建学生感兴趣、适应教学的模拟情境,解决英语听说教学面临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知识综合建构能力。
二、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实践
1.教学模式改革
目前,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采用教师面授与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内容包括四级题、空中英语等内容,每学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网上学习内容。制定了听说课程的考核大纲,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总成绩(10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考核包含四部分:课内考勤及自主学习作业提交情况(10%),课程学习积极性、参与表现(10%),自主学习考核情况(20%),口语考核(10%)。
信息化教学建设实现了“课堂互动式学习+网络课堂辅助式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二学期,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师对A级学生进行了四级辅导,辅导分为自主学习和集中辅导两部分。自主学习安排5次模拟题训练,由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自主完成,进行自我评测和反馈练习;集中辅导安排在第5-8次课进行,每次用时1节课(50分钟)。一年的教学实践后,学生的听说成绩提高了很多,总平均分明显提高,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2.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建
大学英语听说项目组集成建设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积极开发网络学习资源,推进建设网络作业系统,实施互动式在线辅导,积极建设在线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环境。目前,已完成下列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内容:教师简介、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单元测试、自主学习任务、空中英语学习等)、课程通知(课程动态)、课程论坛(为师生、生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提供平台)、教学笔记(教师和学生将教学或学习的重点、难点、兴趣点等进行记录,可用于自己回顾,亦可共享,成为公共学习笔记资源)、 教学资源(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相关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源。每个教师可进行分类建设,建立个性化资源库,亦可集合成为共享资源)、网上作业系统、电子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可实现网上考试,具有组卷、测试、自动批阅、成绩公布等功能)、课程管理(教学栏目设置、课程章节知识点设置、选课学生增减与分组、任课教师参与权限、学生学习行为统计)。
自2013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大学英语听说(A)I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选课学生已达7210人,登录总次数达到87294次,进入课程次数达到104773次,课程论坛发表次数为23次,阅读课程通知次数为42072次,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为657592次,上交课程作业次数为32733次,学习笔记数量为189条,向教师提问次数为129次,开发建设试题记录80条。
大学英语听说(A)II课程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学生用户达到7057人,登录次数67455,进入课程次数62454,阅读课程通知次数18919,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425360,上交课程作业次数9484,参加课程问卷调查次数2882,学生笔记数量7,向教师提问次数31,建设试卷试题记录52条,在线测试第一次参与人数5402人,第二次参与人数5754人,在线时长254465分钟。平台开通以来,总访问量始终名列全校第一。
3.成绩对比
为进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选取5个对照班(N=507),5个控制班(N=512)。一学年后进行成绩对比分析。前后两次测试程序与命题方式相同,前测取开课时的水平测试成绩,后测取学年期末考试成绩。成绩对比分析见表1、表2和表3。
从表1和表2可知,前测时对照班与控制班成绩无显著差异(p= .419),后测时成绩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0)。从表3可知,对照班前测与后测成绩无显著差异(p= .572),控制班前后测达到显著性水平(p= .000)。这表明了教学改革对控制班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有效促进作用。
三、大学英语听说教学问卷调查
项目组在课程平台内,针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情况编制学生问卷,调查了学生对英语听说学习的投入、学习途径、学习困难及原因、对目前改革的满意度等4个方面的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后,根据新生入学英语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不同水平等级,进行相应地授课,65.79%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水平不同因材施教。针对现在的英语听说改革的考核方式,58.97%的学生认为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的分数各占50%的比例合理。对于课下的作业,74.05%认为数量适中,67.54%的学生每次需要一小时完成网络课堂作业。对于课下网络学习平台上的作业,76.98%的学生表示认真对待,每一次都独立认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目前学校的英语学习氛围,22.98%满意,53.97%基本满意。这表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初步阶段实施方案是比较合理的。
82.34%的学生在大学之前就进行过听力练习,有一定的基础。在调查中发现,45.82%的学生对英语听力投入时间和精力很少,除了上课之外基本不听;71.49%的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83.33%的学生练习听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听力材料和课下网络学习平台作业的听力。可见,目前实行的“课堂互动式学习+网络课堂辅助式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已成为学生英语听说学习与训练的主要载体,对保障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起到了关键作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题型中最薄弱的环节是长对话(44.67%)和短文理解(48.13%),最影响听力的原因是词汇量不足(33.47%)、听到熟悉的单词不能立即明白意思(31.86%),听力障碍主要在词汇量不足(37.96%)、语速过快(19.93%)、听力技巧与策略(21.65%),在听的过程中,11.26%的学生会将英语翻译成汉语再理解。词汇量、词汇的熟悉应用度、英语思维、听力技巧与策略依然是学生听说学习的主要阻碍,今后的教学中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在最后的开放性建议中,比较典型的见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总体上是持支持态度的,这与问卷调查的量化数据形成印证。
建议1中的第一条,建议2、6、8、9、10、11均涉及课程平台的基本功能改进,项目组已将上述建议反映给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希望得到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应注意增加教学资源的趣味性,加强四六级真题及模拟题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完善评价系统,确保高效快捷的学习方式,尽量减少学生的惰性;充分调动任课教师的积极主动性,熟悉和适应这种教学模式,积极开发相关资源,加强线上师生互动。在教学中也要关注词汇、语法等讲解,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
四、结束语
项目组将进一步丰富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完善在线作业系统,探索更多合理科学的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考核,进一步完善在线试题库,规范考核内容,逐步推行较大规模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网上考试。加强考核分析,更科学地反拨教学。在教学中,将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最终,项目组将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创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教高厅[2007]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Z].
[2]肖俊洪.网上学习小组特性的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06(5): 79-84.
[3]谌登峰.利用移动英语学习平台构建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10):81-83.
[4]苏蕊,胡宗锋.基于网络课程平台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评价机制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4):31-33.
[5]李庆新.大学英语网络平台建设新思路[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5-57.
[6]薛晶滢,倪小勇.教育信息化趋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24): 42-45.
[7]张宜,高见.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一项校本研究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8):55-58,87.
[8]Shuying Han.Research on New English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nformatization[J].Journal of 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14 (6): 635-642.
[9]Carl Blyth.Lctls and Technology: The Promise of Open Education[J].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2013,17(1):1-6.
[10]Cherie Hess.Using Technology in the Languages Classroom from the 20th to the 21st Century:A Literature Review of Classroom Practices and Fundamental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J].Babel,2011,46(2-3):4-11.
[11]McQuail,Denis.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M].5th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5.
[12]Abrams, Z.From Theory to Practice: Intracultural CMC in the L2 Classroom[A].In Ducate, Lara & Nike Arnold (Eds.) Calling on CALL: From Theory and Research to New Direction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C].San Marcos,TX: CALICO,2006:181-210.
[13]Norman Whitney. Technology Enhanced Language Learning: Connec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Handbooks for Language Teachers)[J].ELT Journ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Journal,2014,68(1):105-108.
[14]Zena Moore,Betsy Morales,Sheila Carel.Technology and Teaching Culture:Results of a State Surve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J].CALICO Journal,1998,15(1-3):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