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教育政策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政策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政策的理解

第1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世界意识 世界意识教育 整合 策略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意识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意识亦即国际意识,“是指以全球的视野,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正确认识、对待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和现状的思维方式”。[1]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历史教学中加强世界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整体的历史观,用世界的视野,整体地考察中国与世界的历史现象。具体地说,就是要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认识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历史进程;认识世界的一体化和多样化,尊重并理解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要用联系、发展与比较的观点来认识中国与世界,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关注人类的发展和共同的命运。

然而我们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标教科书,虽然实现了中外历史混编,但多数内容也只是讲中国史时只见中国史,讲外国史时只见外国史,对中外历史的整合思考仍然不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将中外历史知识进行有机地联系和整合,帮助学生确立历史认识的整体观,从而有利于世界意识的形成。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整合中外历史知识、渗透世界意识教育呢?

一、整合策略

(一)大事年表整合

重新整合中外大事年表,理清同时期中外历史的发展线索与脉络,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凸显世界意识。在这方面,岳麓版高中历史新课标教科书设计的《中外历史大事年表》很有特色。它以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主线,并附经济、文化领域两条平行发展线索,中外并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历史在各层面之间以及中国与外国之间横向互动中纵向发展的脉络。

从表中,我们就会可以清晰地看到同一时期的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足迹。在世界迈向近代的进程中,中国和世界的近代化进程却出现错位,历史的发展机遇总是与中国失之交臂。

例如,欧洲大陆封建国家进行改革的时候,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却在空前强化;当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在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时,中国清王朝却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专制,中国的学者只得埋首于故纸堆,不敢过问政治;19世纪下半叶,世界资本主义在更广更深的范围内建立起来之时,正是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压迫、现代化运动起步之时;20世纪30―4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中国损失惨重,现代化进程遭受沉重打击;20世纪50―70年代,世界各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却正在抓阶级斗争,搞政治运动,遭受十年“”之痛。

学生透过中外大事年表这个窗口,整合中外历史事件,考察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各种历史现象及其历史意义,从而把握我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坐标。

大事年表的重新整合,使学生清楚地把握中外历史的纵向的和横向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二)阶段特征整合

新课标教科书,虽然是以专题单元编排,但是这些专题单元中外分列,同一时期的中外历史,散布在各册教科书中,仍然缺乏整合思考,若根据某一时期阶段性特征,把中外历史再进行联系,归类整合,形成专题,则更有助于学生世界意识的形成。

例如,我们可以将19世纪下半叶世界的这一大变革时期作为一个大专题,将这个时期的中外历史进行整合,可以形成以下小专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面临着世界范围内利益的重新分配;

(2)世界封建国家掀起了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运动,中国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1861年改革;

(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无产阶级斗争不断发展;

(4)中外革命战争: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战争;

(5)中国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形成,西方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

(6)中外文化的发展:中国“中体西用”说的出现,西方政治、经济、社会学说被引入中国;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等等。

这样,横跨必修课和选修课,把19世纪下半叶作为一个大专题,进行整体来考察,有利于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或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帮助学生能从世界整体的角度看待历史,有助于学生强化学生的世界意识。

(三)“点”的相关整合

阶段特征整合是将同一时期内的历史进行中外联系整合,也可以将某一历史知识为点,将相关的中外历史进行联系整合。“点”的相关整合,是把各种分散的相关中外知识重组整合,将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思考。这实际上是将历史事件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看历史。

例如,在“”的教学中,就会涉及到中国古代史、欧洲近代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教师可以以此为“点”,将它放在世界资本主义正在上升、中国封建社会没落这个历史的大背景下,联系世界的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指导学生对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中国失败原因和影响进行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这场战争。这样,站在世界的高度,有利于让学生整体地、理性地看待这场战争。

(四)共性比较整合

所谓共性比较整合,是将同一性质的中外历史事实归类,进行比较整合,分析异同,比较差异,这种方法在历史学科内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例如,将中国的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对比,有人把19世纪中期在相似的国际机遇面前,中国的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比作“中日竞赛”。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基础、领导力量、性质、内容、结果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竞赛”的不同点,来考察中国错过这一次机遇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二者的认识和理解。

又如,将欧洲新航路开辟同郑和下西洋比较,可以从两者的背景、目的、性质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联系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加深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在打破世界的孤立与闭塞,将世界联为一体的重要作用的认识,同时对郑和下西洋的认识也更全面客观。

二、整合中应注意的原则

(一)“整合视野的全球性”[2]

视野的全球性是整合的视角。要从世界的角度、全球视域整体把握历史现象,将历史现象放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考虑,从中国看世界,从世界看中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

(二)整合的联系与比较

整合离不开联系与比较,联系和比较是整合最基本的方法。要注意历史现象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在历史的联系与比较中,分析评价历史现象。没有相关性和可比性,就无所谓整合。

(三)整合的有效性

有效性是整合的追求目标。整合中外历史知识应该是有效的,整合的有效指向应是学生知识的整体把握,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世界意识。

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世界意识的教育,是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整合知识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整合历史知识,并有意识地渗透世界意识教育,其方法和原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第2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

一、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及相互联系

公司治理是一种合同关系,它以简约的方式规范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也是公司组织框架,是对各相关利益方的权、责、利,尤其是公司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行配置的组织框架。公司治理还是协调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经理之间利益冲突的机制。会计政策选择也称会计选择,是指在既定的可选择域内(一般由各国的会计准则、相关经济法规等组成的会计规范体系所限定),根据特定主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对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方法、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从而拟定会计政策的过程(李姝,2003)。企业的会计政策受会计准则的约束,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活动的制度安排,是社会相关利益集团就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达成的共识。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企业的相关利益方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都想使准则对自己有利,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提出各自的要求,准则制定机构为了在利益相关方之间求得平衡,以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的选择空间为代价,即赋予企业一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会计准则不可能规定得事无巨细,势必留有一定的余地,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此外,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即会计准则的规定常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因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这也为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空间。

公司治理结构是以实现公司最佳利益为目的,通过指挥、控制和激励等活动协调股东、债权人、职工、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社会公众等利益集团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其本质是企业与其组成成员之间的一种合约关系。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在制度安排中扮演信息提供者的重要角色。财务会计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会计系统是在一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必然受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影响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会计系统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公司治理对它的引导和控制。没有规范、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也就不能保证会计政策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司治理相关利益主体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现代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的联结”,在这一结合体中与企业有切身利益的股东、债权人、经理人、企业职工等客观上都是企业的缔约者,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企业这个契约网络中,希望从中得到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利益。但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些利益相关方的利益目标不一致,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会计有助于协调与分配其利益。会计能够计量各利益主体对企业的贡献;确定并支付各利益主体的应得利益;向各利益方披露有关信息等。而会计信息是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与其说是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不如说是会计信息披露者与相关利益集团博弈均衡的结果。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起源于西方各国。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始推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使得公司治理成为一场国际运动。由于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政策选择的有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国外模式进行综合考察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能够为我国的公司治理及会计政策选择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二、外部监控为主的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英美模式

(一)外部监控式公司治理模式外部监控式又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是指外部市场在公司治理中以大型、流通型资本市场为基本特征,公司的大部分股票都在交易所上市。其存在的具体环境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股权分散的开放型公司、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美国就是这类典型模式。美国公司的治理重心放在了发达的资本市场上,即通过股票市场、产品市场、经理市场等在内的市场体系对经营者进行激励与约束。由于对经营者的监控以外部市场为主,所以称为外部监控式治理结构。公司控制权市场是美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指通过在股票市场上对“廉价”股票的收购,以达到接管某公司的目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使得经理面临因经营不善,公司被接管而被解雇的可能。经理作为专门职业存在的情况下,被解聘是其职业生涯的重大挫折。同时,这种机制也使得美国股票市场的“敌意接管”行为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因此,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存在能够对经营者形成较强的约束。美国公司内部控制的中心问题是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监督。通行的做法是以一定的价格售给经营者本公司的股票和给予未来购买股票的权利,即在签订合同时给予经营者在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以合同价格购买一定数量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期权)。采取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股东的收益来自分红和股票增值,而分红的数量又影响到股票的增值。因此,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营绩效。如果经营者经营有方,公司绩效会显著改善,公司股票也会明显增值,拥有股票期权的经营者便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报酬,在监督方面是把外部董事引入专职仲裁者行列。人们普遍相信外部董事在监督经营者方面的作用比内部董事大。一般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外部董事具有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且不会与经营者串通侵害股东的利益。

(二)外部监控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使得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人特别强调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强调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一方面美国的立法机构对财务会计准则充分披露的要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明确规定:要求公司对其情况做出真实和充分的揭示。另一方面,公司外部利益相关人会利用各种方式对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实施影响。如美国会计的特征是民间机构在制定会计准则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所起的重要作用。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授权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其它民间机构主持。自30年代以来,美国会计原则的制定一直由民间机构主持。前后有三个机构承担过这项工作,会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n Accounting Procedure-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ccounting Principals Board-APB)以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P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前两个机构都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机构,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则是一个独立的专门机构,美国模式强调“市场监控”的作用,同时注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在会计政策选择上也存在着“以市场和投资者利益为导向”的倾向。如美国存货的计价一般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这种方法中成本的计价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可以选用,但是后进先出法的应用比较普遍;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鼓励采用加速折旧法,以鼓励投资。另外,美国的税法对公司会计所

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及企业收益的确定不发生直接影响。美国申报纳税所依据的公司所得,是在会计资料基础上经过调整而得出的。另外,会计报表注释是美国财务报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会计报表的注释一般是条目很多且篇幅很大。美国对会计报表注释非常重视,这与美国会计中充分揭示原则相关,这种充分揭示主要是基于维护投资者利益,使投资者借助财务报告资料能对公司的过去、当前和未来情况,包括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投资风险等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优化投资决策。

三、内部监控为主的公司治理与会计政策选择:德日模式

(一)内部监控式公司治理模式内部监控式治理结构是指股东(法人股东)、银行(一般也是股东)和内部经营者的流动在公司治理中起主要作用。这种治理以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为代表,如日本、德国等国家。这些国家的资本流动性较弱,证券市场相对不活跃。大的银行机构在融资和监督公司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些国家的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为:公司控制权集中持有;全能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参与;董事会的作用较强;内部经营者的流动有独特作用。日本公司的股权结构其主要特点:股权集中,法人持股比重大;拥有公司股权的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在金融机构中银行持股又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因为日本法律允许银行持有其他非金融公司不超过5%的股票;另一方面银行一般持有与自己有交易关系的公司股份,其目的在于同该公司保持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以保证自己的长期发展和投资安全。法人相互持构普遍,通过这种交叉持股,日本公司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法人所有权网。日本公司的约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公司间相互持股而形成的相互约束,相互持股带来了公司的集团化,使相关公司产生紧密的相互依赖性,因此,任何一家公司的经营者都不允许关联公司的经营者在经营上。二是来自主银行(MainBank)的约束。主银行是指公司的贷款总额中所占份额最大的银行。在主银行制度最发达时期,主银行监督贯穿于公司监督的全过程,即事前、事中和事后都有来自主银行的监督。日本公司治理的激励机制主要在于其人事管理制度。日本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有两个基本特征:即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一个职业经理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普通职员在公司中努力奋斗的过程。实质上,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不过是将劳动力市场内部化而已。

(二)内部监控式治理模式下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的选择与企业的会计目的有很深的关系。众所周知,企业会计的目的主要有:明确企业管理人员的受托责任;计算股东的利润分配额及课税所得额;向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人提供有助于投资决策的信息。笔者认为,在与日本会计关系密切的立法中,商法侧重于会计的第一个目的;证券交易法侧重于第三个目的,税法侧重于第二个目的。尽管这三个法律对企业会计的目的各有侧重,但日本的企业及经济界所关心的是利润的计算和课税所得的计算;股东所关心的是能从企业分得多少股息;企业自身及产业界所关心的是企业未来发展有影响的利润总额的高低。与此形成对比,日本的会计标准却没有充分地注意到会计的第三个目的,即向外界提供有用的投资信息。因为在日本由于银行对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监督,银行对企业的信息能够全面掌握,处于信息的“优势”地位,他们随时可以从例行的董事会或内部管理层获得所需信息。因此,会计的第三个目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受重视,由于会计信息的公开程度不高,由此会产生会计政策选择的中立性受到破坏。日本的公司会计制度受商法、证券交易法和税法约束。在这三种法律中,税法与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因为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都是由政府制定。为纳税而申报的公司收益额(包括总额及各项收入和支出额)必须经过股东大会通过,并经各有关方面核准的正式财务报表为依据。由于税务会计与公司财务会计存在着这种密切关系,会计报表对公司损益和财务状况的反映必然会受到税法的影响。而税法所提供的公司管理层主观判断的空间十分有限,如日本应收账款允许根据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提取的数额要按税法规定的比率计算,而不是由企业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和资料选择一定的方法加以计算。对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也通常是以税法规定的标准为依据。

四、西方公司治理模式及会计政策选择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3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一、教育政策研究的概况

对于教育政策这个概念可以有两种基本不同的理解。一种是从教育社会学或者教育政治学的角度来理解,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控制手段,一项基本的国家政策。另一种是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理解,把教育作为政策的内容,把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中的一类,类似于环境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大部分声称从事教育政策研究的学者都是选择后者。因此,本文所讨论和分析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这方面。

既然把教育政策研究作为其中一类公共政策研究来理解,我们就需要在整个公共政策研究的视野下来整理和回顾教育政策研究,因为这两者在理论界限上是非常模糊的,具有大量的交叉重叠之处。从方法论意义上说,所谓的教育政策研究事实上是政策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policy studies in education),所以本文在论述的过程中是把教育政策研究和政策研究结合起来的。

发端于上世纪50年代的政策科学,在过去几十年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学术研究结构和政府机构的面貌。目前,从事政策研究的组织和个体越来越多,各种相关的政策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庞杂,任何刚跨入政策研究领域的学生都会被这个领域有如此多样、复杂而又经常是相互矛盾的各种文献所困惑。

文献的混乱首先就表现在术语使用的多样化。有些学者统一用一个术语,如“政策分析”(policy analysis)、“政策研究”(policy study或policy research)来指称所有文献,而有些学者用不同的术语来指称不同的文献;有些学者用某个术语(甲)指称某类政策研究(A),而有些学者用不同的术语(乙)指称同类别的研究(A),或者用同样的术语(甲)指称不同的研究类别(B)。

除了术语的不统一之外,政策研究领域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彼此对什么才是政策研究缺乏基本的认同。有些作者只把政策研究定义为某~类政策研究,有些作者虽然是同样把政策研究定义为某~类研究,但是他们所指的却又完全不同于前者。

二、教育政策研究的分类

政策研究领域的文献非常庞杂和混乱,而且对什么是政策研究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任何试图整理和描述教育政策研究文献的学者来说,除非是在一个抽象程度很高的层面作极其宏观的论述,否则都需要先按照某种标准对研究文献进行限定和划分,然后再在分类的基础上对各类别的研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说明。在分类之前,研究者还需要明确自己对教育政策研究范围的理解。若彼此都是在对不同的东西进行分类说明,则分类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政策研究领域,而且还会加深混乱。

本文是基于对政策研究的广义理解来分析政策研究文献的。因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确有大量背景完全不同的学者都声称自己从事政策研究(教育政策研究也是如此)。所以。如果从狭义的角度上来理解政策研究显然是有很大风险的,也必然会遗漏大量的研究文献。

政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拉斯维尔(Lass well)认为政策科学包括两大任务,即探究有关政策过程和政策过程中的知识,政策研究包括所有“为政策”的研究以及有关政策和政策过程的研究。把政策研究分为两类已是经典的分类框架,直到现在也依然广为采用。

但本文认为,除了可以把有关针对政策及其过程本身的研究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类型之外,在“为了政策”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两类在性质上很不相同的研究类别。第一类就是狭义上的“政策分析”,它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可能符合特定政策目标的各种政策备择方案进行有关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性和政治可接受性等分析,从中择取最优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为政策”还包括另外一类旨在提出各种政策建议的研究。这类研究具有明显的“为政策”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了各种可以作为备择方案的政策建议,因此也应该属于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不过,它与其他两类教育政策研究具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还可以粗略地把教育政策研究分为三类来讨论。

三、各类别教育政策研究的主题、特征和发展趋势

承上所述,本部分将根据三类教育政策研究类别的划分,具体分析各类研究的主要任务主题、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样地,在行文过程中,我们依然把教育政策研究和政策研究结合起来叙述。

1.对备择方案进行分析的教育政策研究

这一类研究主要是指那些直接服务于政策决策者,为公共决策提供政策建议的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被认为可能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各种备择政策行动方案进行分析、对比、排序,并最终给出被认为最优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在许多政策研究者看来,只有这类研究才是真正的政策研究。

信奉和从事这类研究的学者大都具有微观经济学背景或者经过量化统计分析技术的训练,一般都称自己为政策分析者(policy analyst)。各种政策决策机构或者智囊机构的受雇专家基本上从事的就是这类政策研究。这些研究大都以咨询报告、备忘录等形式直接提交有关决策机构,而较少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这类政策研究在二战之间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取得过辉煌,但是从历史上看,这类政策研究的成果很大部分都没有取得其预期的效果,其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一直备受质疑。因此对这一类研究而言,如何发展出更好的分析技术,更为有效地帮助政策制定者解决现实政策问题,是近些年来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大致说来,其中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其一是发展更多可以与当前占据主导地位的“工具理性主义----成本效益分析”相竞争的分析框架和模型。另外一个发展路径就是在现有的主导话语体系下去完善理性主义政策分析技术。有很多人认为现有的政策分析之所以存在着各种不足,那是因为现在的分析技术还不成熟,改进的思路应该是更好地完善它而不是抛弃它。

由于与研究性质直接相关,到目前为止,工具理性主义和成本效益分析在这类研究中依然处于主导性的地位。这在教育政策领域也是非常明显,各国教育政策文件都堆满了诸如优秀、卓越、效率、有效、竞争力、生产力等辞藻,这本身就可以充分地说明当代教育政策依然充斥着工具理性主义和经济功利主义的分析方式。

2.指向教育政策及其过程本身的研究

这类研究是探寻有关政策和政策过程知识的研究,这些研究把政策或者政策过程本身作为理解和研究的对象,把政策和政策过程看作是经济发展水平、利益集团博弈、政治制度、文化特征等要素的自变量。这类研究者多来自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传统学科,他们用本学科发展出来的特定分析问题的视角和工具来解释和分析政策现象。事实上,把政策和政策过程本身作为理解和分析对象,试图通过政策研究来增进决策者和普通公众对政策相关现象的理解,一直是政策科学的重要传统。甚至很多知名的政策研究者在事实上就把这类研究等同于政策研究了。

具体到教育政策研究,从事这类研究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实践或者教育现象,这可以鲍尔(Ball)对教育政策研究的呼吁为例。鲍尔认为如要更好地理解教育本身,我们就必须关注和研究教育政策。他认为以往的教育研究最大问题就是不关注政策,研究者都喜欢假定教师和校长的行为模式完全是由教育原则所决定的。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任何教育实践背后的政策背景会极大地影响着教师和校长的教育行为。所以,鲍尔事实上把教育政策作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因素的携带者以及它们与具体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其真正意思是要打破以往教育研究者狭隘的研究视野,从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视角来理解和解释教育实践。

就目前而言,相比于其他政策领域,有关教育政策或过程的研究非常之少。而且在既有的一些教育政策研究中,许多都还只停留在一般性的政策评论阶段,对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都比较随意。不过,这种现象也逐渐开始改变。有着坚实知识基础、自觉分析视角和严格研究方法的教育政策分析文献已越来越多。所以,对这类研究而言,它的发展方向就是积极借用诸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采用适当的分析视角和严格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政策及其过程。

3.致力于提出政策备择方案的教育政策研究

本分类框架的一个很重要观点就是在传统的两类政策研究中,分离出第三类政策研究类型。这类研究致力于提供具体的教育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具有明显的政策指向或者政策意义,体现出明确的“为政策”的特点。但无论是在研究者所属团体性质、参考文献还是学术背景上,它都与前两类政策研究相异甚大。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科尔曼(Coleman)著名的有关学习机会均等与学业成就的研究为例。

众所周知,科尔曼的这个研究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政策研究,它给各国的教育政策制定以及后来的教育政策研究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政策研究与以上两类研究又很不相同。它既不是把某项教育政策或者其过程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没有直接对各种政策备择方案进行比较、择优,而只是提出某些具有明显政策意义的研究结论。这些研究更关注的是研究在学理上的可靠性,而较少关注研究建议的政治可行性与经济效率比等问题。它们的这些特征又使得这类政策研究与一般的基础学术研究非常的类似,这也是这类政策研究经常被忽略的重要原因。但是,这类研究在性质上依然是属于政策研究的范畴。它们区别于一般的基础性学术研究之处就在于这些研究具有明确的政策意识和政策导向,旨在提出相应的教育政策建议。

相对于其他学术研究领域,教育研究的应用性非常明显,国内外都有许多学者也因此认为教育研究应该走以应用为导向的发展之路,认为教育研究的最终出路在于实践应用。教育研究的这种特征使得教育政策研究与一般的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非常的模糊和复杂。一方面,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本身就是教育政策研究,比如有关小班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如果贴近教育政策和实践是教育研究一个值得奋斗的目标的话,那么教育政策研究就变成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了。因此,就这类教育政策研究自身来说,呼吁更多的研究者关注政策现实和实践,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就是其目前主要的发展任务。所以,它的发展最终依赖于人们对教育研究的定位以及教育研究整体水平的发展。

四、对发展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启示

教育政策研究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研究方向。但是,对比西方的教育政策研究实践,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国内对有关教育政策研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上文提到的第三类教育政策研究上。它代表着一种发展可能,但也隐藏着一定的发展风险。要实现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推动和发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政策研究。

1.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推动和发展策略的分析和反思

“加强决策文化和学术文化的交流”、“不关心政策应用的研究不可能成为有价值的研究”、“没有研究的政策不能成为好的政策”,它们已成为呼吁和推动国内教育政策研究发展的重要口号和理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宣传口号事实上负载着两个相关的诉求。一是研究者要多研究对政策制定者有意义的课题,二是决策者要多采用研究者的这些研究成果。显然,它传达给广大研究者的是前者,即要发展教育政策研究,研究者就要多研究对政策有意义的课题。例如,国内教育政策研究领域的一重要学者,在讨论教育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和基本框架时,经常会接着介绍当前教育部认为重要的若干重点政策议题(如“教师教育的转型研究”),呼吁研究者围绕这些现实政策需要开展研究。显然,作者在这个呼吁中所传达的信息是,希望更多学者从事有关“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的研究。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些研究基本上属于政策应用性研究,是致力于提供具体政策建议的教育政策研究。

应该说,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各种研究现状,选择以这一类教育政策研究作为发展我国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或者突破口,是一种重要策略。而且在理论上说的确是代表着一种可能。因为,通过从事各种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来增强社会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这本来就是当初拉斯维尔推动政策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政策研究的最初形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以短期政策应用为导向的研究,现在国际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思和抵制。例如黄(Wong)就认为“研究群体越来越多地承担政策角色是有代价的”,他接着指出对教育政策研究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作出更多在智力上能令人兴奋以及在方法上严谨的研究,只有这样,教育政策研究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才能真正赢得声誉,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如何平衡应用性和学术性之间的张力,并思考这种张力的存在对以上这种发展策略的可能影响。

2.全面推动和发展各类别的教育政策研究

本文所传达的一个核心信息就是教育政策研究包含着多种研究形态和类别。所以,我们在发展教育政策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到某一类,而忽略其他类别的教育政策研究。而就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研究的实践来看,前两类的教育政策研究事实上已经受到了不成比例的忽略,这对全面和可持续地发展我国教育政策研究是不利的。

以教师教育政策研究为例,事实上,对于这个教师教育政策研究来说,除了希望更多研究者关注教师教育问题,提出更多有效和有意义的政策建议之外,还可以有两类很不同的研究。第一就是帮助决策者对已有的各种旨在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有关政策备择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为最终政策决定提供主张。即使最后的研究结论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政策建议”,但这也应该是在一种认真的政策研究之后才能得出的结论。显然,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政策研究,而且它对于增强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减少“拍脑袋”、“想当然”等现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就目前来看,研究者对于这类政策研究的权力和责任却很少被人提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政策研究也有意无意地被忽略。

第4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大学;国际化;国际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14-03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国际理解的核心路径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促进国际理解的核心路径。换言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深刻影响着国际理解的深度和广度。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了主题为“21 世纪的高等教育: 展望与行动”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该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职责,其中第一条的第四点为“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1]

(一)国际理解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

“国际理解”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2]。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前,国际理解更是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题中之意[3]。把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思想和全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点,已成为当前诸多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和具体举措[4]。

国际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它实际上包括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在其通过的大会建议和宣言中,多次直接涉及国际理解及其教育的主题,例如,1948年第11届会议通过的《青年的国际理解精神的培养和有关国际组织的教学》第24号建议;1968年第31届会议通过的《作为学校课程和生活之组成部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第64号建议;197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促进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以及关于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教育的建议》,明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任务。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指南》,确定了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目标[5]。1994年第44届会议通过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总结与展望》的宣言(第80号建议)及其《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领》。其中,1994年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提出,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的途径来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与精神的交流,达到各国人们的相互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所在,也是今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应有走向[6]。

(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

国际理解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价值,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和有力保障。就理念意识层面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构筑离不开多元、交往与理解。换言之,文化的责任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走向理解。在国际化的浪潮中,在趋同与趋近的发展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多元的意义,谁也不愿意看到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付出代价――特别是丧失多种多样的遗产”[7]。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让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互助。

其次,就世界各国政策而言,许多国家的政府在应对全球化挑战时,相当重视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高至国家战略发展的层面,并加以资金投入和法律上的保证[8]。尽管各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广度和深度表现不一,然而日益增多的国家已开始将国际理解作为当前和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理念,甚至有些国家已把“国际理解与合作”置于大学教学、科研与服务的中心。譬如,美国通过国际教育服务计划(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Service)开展国际教育,发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重视在教育工作者之间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可见,如何借助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政策来呼应国际教育理念,以及如何真正有效地引领本国大学的教育发展以促进国际理解,这些无疑是近些年来各国高等教育实践发展的重要议题[9]。

二、大学国际化:我国高等教育加速国际理解的主导思路

大学国际化已经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口号,而且已成为一项具体的实践,关键思路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引领,充分重视大学国际化促国际理解。此外,借助各地方的积极响应,借助多元途径积极促进学生、大学、政府各个层面的相互理解。

(一)相关教育政策的引领:重视大学国际化,促国际理解

伴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纵深发展,大学国际化已日益成为一种有效促进国际理解的关键方式。这与大学国际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国际性人才,提升学生学者的国际理解力”是紧密相关的。

就国家层面而言,我国教育部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命题[10]。最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将实施留学中国计划,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之后,教育部公布了一份指导未来10年来华留学工作的《留学中国计划》[11]。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此外,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宏观引领下,包括上海市在内的诸多城市已经制定了可行的配套政策和策略。例如,上海已经出台了“上海市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2],指出“教育国际化:让学生具备国际交流、理解、合作、竞争能力”包括:积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课程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交流的国际化人才,还提出发展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基地,增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等。如今,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市,是继北京市之外我国最大的国际学生聚集的城市,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学生来此求学。

(二)国内大学的响应:大学国际化的主要实现路径

虽然通过政策指南、融资、规划、监管框架和部门政策协调等,在国家、部门一级能够对大学国际问题发挥重要影响,但国际化活动的开展仍在大学层次(OECD,2010)[13]。近年来,国际理解已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本质和目标。其中,主要的实现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学语言教学是基础。语言教学主要是指“对内的外语教学”和“对外的汉语推广”两大方面。语言的掌握,是了解和理解他国文化并展开深入合作的前提。第一,对内的外语教学。就国内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加强外语教学方面。例如同济大学对其在校就读生(非德语专业的普通本科生)开设了长达一年之久的德语学习班,实施集中和系统的德语学习;华东师范大学成立的中法联合办学,向本校国内学生开放选修法语的课程。第二,对外的汉语推广。就对海外学生而言,主要体现为汉语教学的推广,比如,国家汉办2007年建立“孔子学院”,秉持着“全球的视野, 本土的行动”, 旨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14]。

2.大学内部多元课程的开发。扩大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设置。譬如,增设国际关系、地区文化、国别史等更多的国际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学会独立”,“挑战自我”,“学习新文化”是留学生用来描述自身最佳体验的词[15]。华东师范大学等近些年来在提升大学国际化的过程中,先后开发了提升国际学生国际理解力的多门课程,包括《中国都市发展》、《中国电影与社会》、《当代中国文化与社会》、《当代中国外交》、《中国语境下的学校领导》等,这些课程促进国际学生更为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化。

3.其他类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里特别强调新技术背景下“开放课程”的推广和应用。新信息技术在当前大学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包括组织视频会议讲座,邀请一流的学者参与,或将新兴通信技术作为国际化研究合作的基础等。其中应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用于支持远程教育。具体而言,学生可以参加其他国家的大学远程教育课程,增强国际文化交流和理解[16]。这种途径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消除了人类交往的地域障碍,从而打破了人们在观念、文化上的界限,极大地促进了国际交流和理解。

三、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化的个案:提升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国家985重点建设的大学,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拓宽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加强校际交流和合作,增进国际理解。

(一)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增进国际理解

华东师范大学以“开阔国际视野,引进优质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增强交流能力,扩大国际影响”作为基本工作思路,推进与国外大学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2009年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呈现出不断蓬勃向上的新局面”,许多国际知名大学率团来访。在亚洲,新加坡教育部长、亚洲协会副主席、韩国庆星大学校长等率领的代表团来华东师范大学访问,双方就国际交流、教师教育、对外汉语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会谈,并签署了合作项目。在欧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英国艾克赛特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等大学的代表团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本科生互派、博士生联合培养等方面签署合作协定。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领导也率团走出国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大学进行校际交流。校领导先后访问了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和英国的艾克赛特大学、纽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院、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等大学,访问期间,宾主双方达成了许多合作项目,增进了国际理解。

此外,主办、承办或参与国际会议是华东师范大学承担大学责任,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加强国际交流,加深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很多国际性的大会,也会参加很多国际会议。以2009年为例,在学校国际交流中心统计的报告中就提到了组织和参加的国际大会18次。其中,多数是学校作为主办方组织的国际性会议。比如,“东亚社会工作国际论坛”、“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发展”研讨会、 “现代视域中的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计量逻辑与程序量化国际学术会议、“全球化、创新与城市―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教师教育论坛暨亚太国际教育研讨会”、“跨国公司、创新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城市社会结构的变动与重构国际会议等。此外,华东师范大学代表团也出席了许多国际大会,很多代表在会上作了比较有影响力的发言,比如,参加了欧洲高等教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三届APEID年会、第六届国际“工作与学习研究”大会等。

(二)多元化的项目设计,加深国际理解

在合作项目设计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成果颇丰。截至当前,华东师范大学已经与多所国际大学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国际项目、教育学领域的国际项目,这些项目无疑推动了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加深了国际理解和交流。

一方面,华东师大与法国高师(巴黎高师、加香高师、里昂高师、文学与人文科学高师)的合作已经开展了九年。从2002年起,双方在多学科领域开始联合培养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截至2009年,双方已招收了八届共计177名研究生,已毕业了六届123名学生,他们都获得了由五校共同颁发的证书,其中有65人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法国学习。从2006年起,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正式接受法国高师的学生来华东师范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博士生。在教师交流方面,9年来,法国高师先后派出61名教授来华师大授课,许多教授都是法国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的著名学者,其中还包括两位法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也先后有近20位教师受邀赴法国高师进行讲学和进修。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教授以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渠道,在生命科学、化学、社会学、光学和电子科学等学科,双方教授已开展了共同申请课题的深度科研合作。在学术交流方面,以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为纽带,双方举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

另一方面,华东师大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国外知名大学联手的新型合作方式,即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建立国外大学的海外校区,称为国际教育园区,此举开创了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模式的先河,成为华东师大国际交流的一大特色和亮点。自2006年以来,纽约大学、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简称CIEE)、弗吉尼亚大学以及法国里昂商学院先后在华东师大建立了他们的海外校区(上海校区/中心)。这一创新的合作模式,加强了双方学术及管理等多方位的联系,同时双方在课程、研究、教师发展等诸多领域的合作也更为紧密。由于国外大学的海外中心都配备独立的管理人员,双方管理互相借鉴,有利于共同发展为国际化水平的管理模式,从而孕育能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华东师大与他们的实质性合作,诸如留学生汉语修习、课程共享、MBA学员培养、教师发展等各项目和计划也处于逐步展开和推进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熊梅,李水霞.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J].

教育研究,2010,(1).

[3][9]楚琳.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国际理解教育改革策略的

新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09,(10).

[4]赵永东.高教国际化必须重视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与

现代化,2007,(2).

[5]杨海燕.中小学国际理解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6]李雪飞.走向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索与归途[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

[7][美]克拉克・克尔;王承绪译.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

――21世纪的问题[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徐辉.国际教育初探――比较教育的新进展[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0.

[10]王英杰,高益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21世纪中国

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11]谱写中国教育对外开放华美篇章――来华留学工作

60年成就综述[N].中国教育报,2010-09-30.

[12]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EB/OL]:http://jlgjxh.

cn/News_View.asp?NewsID=4247,2010-10-29.

[13]OECD.(2010).Tertiary Education for the Knowl

edge Society-Education at a Glance 2009:OECD

Indicators.http:///dataoecd/59/21/

41314515.pdf,2010-10-3.P6.

[14]国家汉办.孔子学院[EB/OL].http://hanban.edu.

cn/kzxy.php,2008-09-10.

[15]丁笑炯.来华留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基于上海市四

所高校的数据[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16]黄复生,魏志慧.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多样化――访加

第5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教师角色 教育政策执行 行动者 监督者 评估者 决策者

美国政策科学学者艾莉森说道:“在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剩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可靠的政策执行者。[1] 教师作为底层但重要的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往往被层级严密、注重权力的执行系统所忽视。探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角色对明确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价值和作用方式,挖掘教师的政策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

教育政策执行主体既包括相关的机构和组织,也包括其中的具体工作人员,后者主要包括政府、各级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中的从业人员,一线教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整个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群体中处于较为底层的位置,同时掌握的资源和权力相对于其他主体也显得相对薄弱,但是教师群体作为政策执行主体自身所具备的特点使得教师成为教育政策执行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规模庞大的教师队伍

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典型的集中式的管理体制,整个教育体系的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教育部处于金字塔的顶端,是整个教育系统运行的掌舵者,在系统中主要发挥决策、导向的功能。而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低端,在群体规模上占据了教育行政系统金字塔形组织结构中的绝大比例,构成了金字塔稳定的基石,其作用功能以传达和执行教育政策为主。因此,教师在政策执行主体中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教师群体对教育政策的认同程度及教师群体政策执行力的小幅度变化对于政策执行整体效果的影响不言自明。

2.贴近基层的教师工作

在我国教育政策合法化首先要通过行政审批程序,这个环节主要是在国务院、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机关系统中实现的,经过稳定性检验,才可以通过立法机关实现其合法化过程。之后,教育行政部门传达、解释、协调等各项政策活动都属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范围。学校系统处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底层环节,而教师则是教育政策执行底层环节中的具体执行人员,在政策执行主体群中的地位也并不能得到重视。但是,作为政策执行的底层成员,教师具有其他政策执行主体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即接触政策受众、感受政策受众的优势。教师的政策执行行为直接作用于政策受众,政策受众对于政策的感受和评价能够直接为教师所掌握,这对于政策实施反馈信息的收集意义重大。

3.享有自的教师行为

对于上层政策执行主体,教师常扮演学习者和下属的角色,教师需要听取上层政策主体所传达的政策信息,并按照上级的要求展开政策执行工作;对于政策受众,教师则处于上位,扮演信息传达者和影响施加者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方法、工作风格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行为自,因此,教育政策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否能够准确地达成与教师对该政策的理解与认同程度密切相关。

二、教育政策执行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不可忽视的价值,因此,明确教师应该在教育政策执行中承担何种责任,扮演何种角色对保证教育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育政策执行的行动者

作为基层政策执行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升自身的能力,成长为优秀的政策执行行动者。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政策,理解政策意蕴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信念。坚定的执行信念可以帮助教师克服执行中的困难,保持长久动力。其次,教师之间应该相互交流、讨论,共同探讨政策执行中的技术、方法,这有利于相互学习经验和技术,也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行动中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作为政策执行者,应该培养自身的责任感,自主寻求各种途径提升政策执行能力。

2.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和评估者

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不仅要做一名优秀的政策执行行动者,还要扮演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和评估者的角色。教师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与评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进入监督与评估组织,直接作为监督者与评估者审查教育政策执行情况;二是通过为监督评估组织提供信息、意见和看法等途径,间接参与教育政策执行的监督与评估。教师直接参与政策执行评估,可以增强监督与评估团体对教育政策执行情况的了解,可以为评估团体提供最真实的观察视角并提出更加贴近实际的改进方案。但是,教师直接参与教育政策的监督与评估易出现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间接参与的形式在保证了教师反馈政策执行信息功能的同时也避免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困境的出现,降低了政策评估者“寻租”的可能性。可见,两种参与途径各有利弊,教师要成为教育政策评估的监督者与评估者并发挥有效作用,还需要监督评估系统在制度和运行机制方面有所作为。

3.教育政策执行的决策者

一项需要教师参与进来的教育政策,必然会对教师的利益产生影响,教师作为教育政策的利益相关者,在法理上有权利参与教育政策执行决策,在伦理上其参与决策的权利也应该被教育政策执行决策者所承认。教师成为教育政策执行的决策者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参与上层教育执行主体所领衔的教育政策执行决策活动,二是指教师自身作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为落实教育政策而做出一系列相关的决策。教师参与上层教育政策执行者的决策需要制度支持,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参与途径,并制定一套完善的参与机制。同时,参与决策的教师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智慧。教师作为独立的教育政策执行者,需要在正确理解教育政策所传递的政策信息基础上,结合个人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作出自己的判断。

三、教师角色行为的基本要求

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的角色定位,但教师如何成功扮演教育政策执行的行动者、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还需要从角色关系和教师自身等方面进行一番探讨。

1.明确自身定位,厘清角色关系

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应该以行动者为基础角色,以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为成长目标。一方面,教师处于政策执行系统的底端,教师的行为多数是根据上层执行者的指示和要求而采取的,可以说,教师的行动者角色是政策执行系统给予教师的默认角色。另一方面,教师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获得是建立在教师作为行动者角色的基础上的。没有作为行动者参与政策执行过程,教师就不具备作为政策执行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优势,也就无法突破行动者角色的限制,实现从政策执行行动者向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角色的转化。行动者的角色是教师参与政策执行所必须承担的基本角色,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角色则是教师在成为优秀行动者之后所应该追求的更好地服务于政策执行的教师角色。

2.尊重政策要求,具备独立思想

服从上级命令是科层式组织的基本特征。教育政策执行也是执行主体通过一层一层的指示和命令展开的。教师作为底层的政策执行主体,必须尊重上层执行主体,必须执行上层执行主体传达的指示与命令。维护教师对上层政策执行主体的尊重,构建层级严密的执行组织体系是保障教育政策执行顺利完成最基本的保证。教师需要给予上层执行主体尊重与认同,同时独立的思想也是教师作为政策执行主体必不可少的素质条件。特殊的职业角色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独立的思想,能够独立地思考与判断。教师有权利也有义务在尊重政策要求的情况下,独立地评估与判断政策效果是否有利于教育的改进、政策手段是否适合、政策行为是否合法等。

3.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学习主动性

教师群体庞大的数量、工作性质的基层性和一定程度的自等特征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政策执行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教师必须认清自身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作用,承担起政策执行行动者、监督者、评估者和决策者的责任,就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展开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为优化教育政策执行效果而努力。同时,教师还需要以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感来鞭策自己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需要积极参与政策文本的学习,理解和内化教育政策理念。另一方面,需要寻求自身视野和知识的突破,学习政策执行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以自身能力的提升来保障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062)

第6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论文关键词]校长培训政策法规教法研究

[论文摘要]作者多年从事校长岗位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教学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必须依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既系统又有重点又不乏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必修课程之一。开设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中小学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对依法治教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掌握依法治教的方法,懂得依法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合法权益,办好社会主义学校,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中小学校长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中小学校长应该具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主要包括:领会和掌握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的基本知识。

根据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和以往的教学经验体会,我感到要想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在坚持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基本知识系统讲

教育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校长们能够正确理解教育法规,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例如:如果不懂法的本质特征、法律规范、法是怎样制定出来的,法是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调整,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有何属性等基础知识,就难于理解和运用教育法规知识开展有说服力的教学,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主要政策法规重点讲

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的有关规定,中小学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包括校长们应具有一定的政策的法律法规知识,对待政策和法制具有正确的态度,并在实际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贯彻、维护政策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重点突破,难点排除,搞好应知应会的教学。

三、紧密联系教育管理实际(依法治教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提高校长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教学法规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校长在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中具体运用。这就需要中小学校长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教育政策法规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校长岗位培训特点的要求。为使这一要求落到实处,我们教学人员就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讲授过程中加强针对性。目前许多中小学的实际工作还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违反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现象屡有发生。一些学校不能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智育,轻待体育,甚至没有真正做到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智育方面,只重视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忽视甚至减少、取消不考试的科目的课时或内容,随意改变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任意增加考试和练习,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校和教师工作成绩和水平的唯一标准。随便停止学生上课、侮辱体罚学生、私拆学生信件、乱收学生费用等行为都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校长岗位培训质量,搞好教育政策法规课的教学,教学人员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依法治教的实际,选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实例进行剖析,培养学员运用法规的能力,达到使学员回工作岗位后,能正确地宣传法规,能按照法规的要求部署工作,从事教育和教育管理活动;对符合法规要求的行为予以肯定、支持,对违反法规的行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当学校、师生包括校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懂得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和基层实际,加进地方立法内容,更能突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积极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掌握乃至高于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知识领域,教给学员正确无误的科学知识和学科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贯彻自学、研讨为主、以高质量的辅导为辅的原则,在集中辅导过程中,教学人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这是岗位培训教学的方向性原则,是保证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则问题。案例是教育政策法规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载体,通过案例教学,教师可以向培训对象一方面传授教育政策法规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又能进行社会主义的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培训对象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坚定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条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具有突出地位。校长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要求所学的知识与理论能够有助于指导他们办学、育人、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三)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以发展能力为主的原则。在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教学中明确要求,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由于岗位培训教育的短期性、针对性要求强,单纯靠扩大知识积累来发展能力是难以达到培训目标的。因此,必须注重在教学中突出对培训对象能力的培养,使培训质量落到实处。案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媒介,通过案例既能使培训对象理论认识得到深化,更能从中培养培训对象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管理能力。

第7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免费中职;实现困境;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30-02

从上世纪开始,很多国家都开始了对免费中职教育的研究和探索。2002年国务院出台相关文件,指出了在职业院校中开展半工半读职业教育试点,学生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免费接受职业教育。到2012年,短短的十年时间,免费中职教育已如星星之火般扩展到了农村、城市涉农专业和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相关省市学生学费由政府对学校提供相关补贴政策。时下,免费中职教育已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免费中职教育还存在着不足与差距,优化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势在必行。

免费中职教育是国家对公办中等职业院校中的在校生,以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为主要对象的逐步免除学费的相关政策,从教育扩张发展的角度来看,免费中职教育可大大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给上不起学的学生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1],这样既达到了职业教育扩张的目的,又可以在普通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起到平衡作用,让更多的来自农村的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教育,增加农村人口就业机会,减小城乡差距。免费中职教育的逐步实现,是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我国免费中职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1.解读定位上的偏差。免费中职教育政策对中职院校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对该政策的正确解读是发挥该政策效果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免费中职教育政策对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起到指导性作用。目前关于对免费中职教育的理解与应用还存在着偏差。有很多学校认为免费中职教育是解决招生难问题的救命稻草,这是对免费中职教育的一种误解。出台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在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对像那些濒临绝迹的中职院校的救助。免费的不一定就是劣质的,国家对中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与资金投入是希望中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上输出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能片面地理解成为解决招生难的救命稻草,片面地解读下的职业教育只会成为一种劣质产物。

2.涉及面窄,缺乏吸引力。免费中职教育政策的推出只是针对性地解决了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2],对于那些“非经济贫困”却可以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还纠结在到底要不要走中职教育道路的问题上。很多这样的学生不愿意去接受中职教育,更有甚者认为中职教育相对门槛比较低,而且也是免费的,自然是劣质的。在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中一直有着诸如“免费的就是劣质的,便宜无好货”的观念。一些家长宁愿让孩子去参加自考或者读夜大、电大,获取一张大学文凭,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他们所认为的“劣质教育”。另外,相关地区的配套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让本应该接受中职教育的城镇学生由于种种顾虑而放弃了选择中职教育。

3.实力不够,缺乏凝聚力。免费中职教育并不代表廉价教育,相反,中职教育强调以实训为主,需要更多的实训设备,也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投入与投资,在经济不够发达的贫困地区,很多学校早已将实训项目放弃了。在实训设备的投放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如学校之间的差异,各专业之间的差异,地域性差异等,优质资源大多向重点专业和重点中职院校靠拢。目前我国中职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仅仅通过免费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学生来接受职业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优质中职教育”,这是现阶段中职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

4.监管力度不够。在我国的各项政策执行上普遍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很多人都会利用人情关系逃避该有的审查制度。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对于贫困生的审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便做一个顺水人情就可以把非贫困生变成贫困生。学校方面迫于招生难的压力,对贫困证明材料的审查不够严格,甚至不做任何审查就通过审核。由于中职学生存在地域差异,经济条件上的差异比较大,居民财产不公开,监管部门审查成本高、任务量大,要想逐一进行信息的核实很难实现。因此,审查监管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真实性。监管部门不能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监管审查作用,造成免费中职教育资源的严重流失[3],达不到预计效果。

二、针对我国目前免费中职教育的优化策略

1.深刻理解,资源整合。早在上世纪之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出现了免费职业教育的影子,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促使职业教育的生根发芽。我国应该把免费中职教育工作落实到基层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中职院校管理人员,首先应该对免费中职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利用免费政策一味地扩建招生,从而忽略教学质量。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一些“濒临绝迹”的中职类院校进行整合,既可以避免盲目地招生带来的教学质量差问题,又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资源的整合,减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上的费用,降低国家在免费中职教育上的资金投入,提高利用率。

2.拓宽惠及面,免费教育福利化。二战后的美国就已经开始扩大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惠及面,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不便或残疾,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他们的职业教育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又建立完善了新的职业文化中心,为各个企业的员工提供各种免费的职业培训,这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保证基本生存技能的培训了,而是员工的一种额外福利[4]。美国政府编制的职业技术的政策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方面。我国现阶段的免费中职教育局限性太大,只是针对农村学生和城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未来的中职教育不能局限在这个圈子,应该把免费中职教育拓展到各个层面的弱势群体,让更多的应该接受中职教育的人享受到政策。法治时代必须配备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把免费中职教育作为一种“福利”,惠及更大的范围。

3.加强硬件建设,经费来源多元化。中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实训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促使学生毕业能较快融入社会,是学校与职业岗位之间的关键纽带。要确保免费中职教育的各项政策方针必须落实到基层各个部门,主要涉及教育经费、仪器设备分配和师资团队的建设等方面。教育经费的提供不应该是只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支出,要开拓教育经费分担新模式,集合地方财政和企业的力量共同分担中职教育经费的支出,这样既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又可以为免费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进入21世纪后,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针对本国内的形势推出了“跨企业培训”模式,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同时进行,并且同一年会在固定时间接受“跨企业培训中心”的集中培训,这是对学生参加企业培训的一个拓展,而拓展的费用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培训中心和企业共同承担。这是值得我们国家去借鉴学习的,即通过多方位地筹集资金,提高硬件设施条件,加之法律法规的保障,让各地区中职院校都能有足够的实训机会。其次,一支优秀的职教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关键的。学校要注重培养中职教师的综合水平,做好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的交流,积极听取社会各行业部门对中职教育的意见,摒弃落后教学观念,实现中职教学质量的飞跃。

4.法律保障,确保教育质量。法律法规是政府支持免费中职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回顾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可见,职业教育进程中,法律作为强力支撑,一直为免费中职教育保驾护航。然而在我国关于中职教育的法律法规是少之又少,不够健全和完善,目前只有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而且都是写比较大的框架性东西,综合性太强,不能适应各地区现状。地方政府对于相关规定大多时候只是停留在倡导和鼓励层面,缺少法律的强制性,力度不够。面对我国目前的免费中职教育现状,迫切需要利用法律来约束管理职业教育,依据法律制定职业教育管理方法、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各部门资料审核细则,合理调整职业教育中社会关系,做到经费使用的透明化,公开化以及社会、个人参与办法,形成体系完整、涉及全面的免费中职教育法律法规体系[5],确保免费中职教育在我国健康发展。

三、结语

时下,大力发展免费中职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技能型人才诞生的摇篮,职业教育的好坏决定了人才的综合素质。我国目前的免费中职教育也正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对于发达国家的先例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职教育路线,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可靠性和普及力度,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吉龙,高飞梁.我国免费中职教育的现实困境和优化策略――借鉴美国和德国经验[J].成人教育,2014,34(12).

[2]章雍.论终身教育视野下我国中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8.

[3]陈远远,周谊.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的政策导向及未来发展走向[J].职业教育研究,2010,(8).

第8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体育教师 培训需求

1.引言

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能否真正认识并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为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加深对新课标的认识与理解,提高重庆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近几年,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接受了新课标的培训,强化培训的效果,引起培训方和学员的关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近三年重庆市参加新课标培训的部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调研法

通过多种途径检索查阅与研究有关的文献20余篇(部)。

2.2.2访谈法

对培训单位的相关领导、部分培训教师和部分培训学员就研究涉及的问题进行访谈。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征求了6位专家的意见,共发出调查问卷180份,收回165份,回收率是91.7%,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94.5%。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与理解

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与理解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培训,也是新课程培训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认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很必要的教师占91.5%,认为新课标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师占48.2%,认为新课标对素质教育的实施有一定作用的教师占68.1%;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有一定信心的教师占70.1%,充满信心的教师为28.2%。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对本次课程改革的意义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对课程改革表示有信心。

3.2是否参加过培训

曾经参加过小学体育新课标培训的教师占35.1%,没有参加过的相关培训的教师占64.9%,大部分重庆市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有关新课标的培训,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培训的必要性。

3.3对新课标的了解程度

对小学体育新课标的了解程度,按照所选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常了解(30.0%),比较了解(22.5%),一般(16.1%),不了解(31.4%),近半数培训学员对新课标了解不多,说明了学员参加培训的必要性。

3.4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

学员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按照所选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拓展(91.8%),作为一种提高专业素养的途径(90.1%),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85.1%),服从学校学校安排(48.6%),为了评优评职称(38.5%),力争成为学科骨干或带头人(22.6%),完成继续教育学时(8.2%),说明了绝大部分学员都把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目的。

3.5参加新课标培训的态度

教师参加培训的态度有较为明显的差异,非常愿意参加新课标培训的教师占80.2%,81.5%的学员认为这种培训对自己帮助很大。这说明大部分教师们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重视并且希望有机会参加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己,培训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然而,少数教师不太愿意参加培训,把培训当做任务完成,学习比较被动。

3.6对新课标培训内容的需求

教师对新课标培训内容有着不同的需求,但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对新课标培训内容按照感兴趣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教学设计(86.6%),教学技能(78.8%),教科研究(62.2%),教材解读(56.9%),教育理论(26.6%),教育政策法规(20.3%),其他内容(16.5%),关于教学过程的培训较受欢迎,关于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的培训受欢迎程度较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表明了教师更重视教学过程的培训,不太重视教育理论、政策法规的培训。

3.7学员喜欢的培训形式

学员喜欢的培训形式,排在前几位的选择依次是:理论培训与专业实践相结合(81.2%),专家和教学名师进行专业指导(75.5%),观摩名师课堂教学观摩(72.1%),专家讲座(55.3%),分组研讨(40.3%),其他(12.2%)。说明参加培训的教师最需要的是课堂教学实例的引导,感兴趣的是培训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

3.8对培训授课教师的要求

学员对新课标培训授课教师的要求,按照所选人数的多少,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学科教法有一定研究(85.3%),对新课程实施有深刻的理解和自己的见解(80.9%),能给予学员点拨和引导(78.5%),了解中小学教学情况(65.0%),熟悉中小学教材(61.2%),对教育理论熟悉(35.7%),对教育政策法规熟悉(32.2%)。这说明学员希望授课教师对学科教法有一定研究、对新课程很熟悉并有深刻理解,能给予学员点拨和引导,熟悉了解农村小学实际情况和教材。

4.结论

4.1大部分学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及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希望有机会参加新课程的培训。

4.2关于教学过程的培训较受学员欢迎,关于教育理论培训受欢迎程度较低。

4.3学员喜欢的培训形式主要是有关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例的引导,希望培训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

4.4受学员欢迎的培训教师是对学科教法有一定研究、对新课程很熟悉并有深刻理解,能给予学员点拨和引导的教师。

参考文献:

第9篇:教育政策的理解范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学前教育宣传月的通知要求,根据襄州疫情防控的形势,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主题

特殊的时光,不一样的陪伴

三、宣传时间

2020年5月20日至6月20日。

四、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前教育宣传活动的领导,成立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如下:

长:#

副组长:#

员: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时间

2020年5月20日至2020年6月20日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5月20日至5月25日为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动员会,成立宣传领导小组,制定宣传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5月26日至6月15日为宣传实施阶段,根据宣传计划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抓好活动的落实。

第三阶段:6月16日至6月20日为活动总结阶段。在本次活动结束后,将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写出书面总结,上报到中心校。

七、宣传活动方式

1、广泛开展社会宣传,通过微信群、企业微信QQ群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省、市学前教育政策,同时力争邀请媒体给予报道。

2、深入开展园内宣传。在宣传月期间要组织全园教师集中学习,同时向广大幼儿家长宣传国家和省市里有关学前教育政策。尤其要组织教师通过撰写学习笔记、集体交流等方式,深刻理解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幼儿学习的特殊性。

3、召开各班线上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主要介绍今年特殊的寒假生活和家长超长时间的陪伴

七、活动要求

1、统一部署、加强领导。要根据实施方案,结合我园特点,紧扣主题,精心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充分体现特色,统一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

2、广泛发动、深入宣传。应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悬挂标语、讲座、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活动。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提高宣传质量,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全社会的影响。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高度重视宣传活动的安全工作,保障所有活动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通过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以期取得社会对学前教育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学前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4、活动实施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主要总结宣传活动的部署情况、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注意发现宣传月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予以宣传和表扬。

幼儿园2020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小结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以及省市学前教育宣传月的通知要求,根据襄州疫情防控的形势,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学前教育的浓厚氛围,我园以学习《指南》精神,了解孩子为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现将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专人负责。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幼儿园教师为成员,主任具体抓落实,负责宣传月工作。

二、本次活动的宣传内容

1、深入贯彻落实《指南》,引导广大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学好《指南》、用好《指南》,学会把《指南》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实际行为。

2、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增强社会共识。宣传学前教育发展政策,推广各地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典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3、宣传幼儿园管理制度,促进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广泛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和育儿知识,引导家长和社会正确正确的评价幼儿园;宣传管理规范的幼儿先进典型,让广大教职工深刻理解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要求和标准,增强教育工作的规程性、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主要方法措施

1、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召开了“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由园长组织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的主要内容,并对本园宣传月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宣传月工作。

2、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幼儿园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指南》等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撰写学习笔记,进行集体交流,解读学前教育政策,把握学前教育发展方向。

3、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宣传规范办园,科学保教和幼儿园科学办园理念。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栏、发放宣传单、咨询活动等形式,面向家长开展科学育儿宣传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转变育儿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