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教育现代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卢作孚 乡村现代化 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一、“乡村现代化”的提出
1934年10月,卢作孚撰写了《四川嘉陵江的乡村建设运动》一文,其文首段就开宗明义指出,他在“北碚、厦溪口以至于矿山北川铁路沿线——试作一种乡村运动。目的不只是乡村教育方面,如何去改善或推进这乡村里的教育事业;也不只是在救济方面,如何去救济这乡村里的穷困或灾变。中华民国的根本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国家现代化起来。所以我们的要求是要赶快将这一乡村现代化起来。”在这里,卢作孚不仅明确提出了”乡村现代化“的口号,而且明确指出“乡村现代化”的目的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因此,他要把他在嘉陵江三峡地区的乡村现代化的实践,作为“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的经营参考”。这正是卢作孚在乡村建设上独树一帜、远见卓识之处。
二、“乡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
应该说,卢作孚的“乡村现代化”是他“国家现代化”的思想的延伸,都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卢作孚一生都在追求祖国的现代化,不论他创办民生公司,还是在嘉陵江三峡地区推行乡村建设运动,都贯穿了他的“国家现代化”思想。他甚至把“国家现代化”作为解决国家内忧外患的根本办法。他说:“内忧外患是两个问题,却只需一个方法去解决它。这一个方法就是整个中国现代化。换句话说:就是使中国完成现代的物质建设和现代的社会组织。此在中国应成为一种极其鲜明的运动。”“中国的根本办法是建国不是救亡。是需要建设成功一个现代的国家,使自己有不亡的保障。”必须说明的是,卢作孚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反对救亡,而是他认为应从根本上去解决救亡的问题。“我们的责任绝不是救亡,而是将一个国家经营到像一个国家——像一个现代的国家,还不够,应该经营到比现代好的国家还要好……如果真能够把这样一个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营的比别的国家更好的时候,谁还能亡这一个最大而又最好的国家呢?如果我们长时间不能将国家经营好,总有人会亡我们的,纵没有甲,也会有已。”所以,只有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只有国富民强,才能真正使自己有“不亡的保障”。
三、“乡村现代化”的内涵
应该指出的是,卢作孚对整个国家的“乡村现代化”内涵没有具体论述,但通过他对嘉陵江三峡地区“乡村现代化”的论述,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其大致内容了。
卢作孚在嘉陵江三峡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验中提出了“乡村现代化”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巴县的北碚乡为中心,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功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旅游的区域,布置经营成一现代乡镇的模型。这正是卢作孚提出实现“国家现代化”必须造起产业运动、文化运动在乡村建设上的体现。特别是他在嘉陵江三峡进行乡村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地区的“乡村现代化”,他的目的是从这一乡村里为中华民国做小小的试验,供中华民国里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的经营参考。他要在这穷僻的山水间点缀几桩现代的文化事业和经济事业,描摹出一幅现代物质建设和社会组织的轮廓画,进而布置成功一个生产的、科学的、美丽的社会理想,让人们勾起一个现代中国的憧憬来,以推进国家现代化的经营。卢作孚的乡村建设实验,起点高,看的远,目标明确,它是为了整个“国家现代化的经营”。
四、对“乡村现代化”的评价
坦率的说,卢作孚的“国家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理想,在解放前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实际上,包括卢作孚在内的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都是不可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
但是,卢作孚的乡村建设运动,特别是“乡村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了他推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乡村建设为带动,以文化教育为重点的有效建设模式外,也确实有着几个特殊因素:一是当时北碚处于抗日大后方,为遭日本帝国主义侵占蹂躏;二是卢作孚作为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可以凭借着权力把他的规划付诸实践;三是靠他的人格力量,得到了包括军政各界人士的支持;四是他领导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地方政府,齐心协力,促进了乡村建设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北碚的经验,不可能作为当时“小至于乡村,大至于国家的经营的参考”,更不可能按北碚的模式推而广之。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乡村建设人士到北碚参观之后都赞叹不已,但实际上并未发现有仿效之例的原因。而且即使是北碚地区,在解放前那样的社会里,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乡村现代化”。
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进程,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卢作孚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国家现代化”、“乡村现代化”的主张,竟和今天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主张有着基本的共识,可见他的远见卓识和超前意识是多么令人感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现代”语境;“乡土―历史”语境;乡村教师;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5-0054-05
语境是语言表达的具体环境,如具体的场合、身份、社会环境等,是人们进行认识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它受一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本文中,笔者将语境分为“城市―现代”语境和“乡土―历史”语境。这两种不同的语境,使乡村教师素质具有不同的内涵与意义。前者使乡村教师被贴上了“低素质者”的标签,是需要现代化知识武装与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后者使乡村教师被赋予了“高素质者”的知识分子身份,从而成为中国乡土的社会与文化精英。笔者坚持辩证与融通的立场,通过两种语境的差异与对话,从而期望乡村教师回归内心,联结现代,拥抱乡土,重建昔日的自信,恢复自己作为乡土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与文化自觉。
一、“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低素质者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就现代化的要求与教师专业化标准而言,乡村教师虽然奋力拼搏、瞄准现代、穷追不舍,然总力不从心、疲惫不堪甚至孱弱无助,难免被赋予一个“低素质者”称号的命运。并且,“乡村教师素质低下”,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
1. “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发展逻辑
“城市―现代”语境中的教师素质认定标准是一个心智的产物,它与乡村教师及其生存现实根本是一种没有关系的存在。在这一语境逻辑中,乡村教师的大脑,犹如被放进一个盛有现代教师知识技能结构的“营养钵”中,这种钵中的营养液是经过教育学家的研究配方而成的,是教育理念、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科学话语体系组成的“混合物”。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一样,只要他们的大脑浸泡这样的营养液,他们就会具备成为一个现代化教师所应有的专业水准。但问题是,这些钵中之脑在“营养液”中所经验到的教学世界,并非教师的真实生活世界,而是教育学家们制造出来的集体幻觉。这种教师发展的逻辑,其实质是科学主义对科学能量的夸大,或者说是科学万能梦的膨胀,它极大地夸大了科学解决教师专业化问题的可能性,其实完全是徒劳的。在这种集体幻觉中,乡村教师素质被纳入一个与城市教师统一的、客观的、无差别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中,追逐着现代教师素质发展标准或目标。相比之下,城市教师长期处于城市环境中,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学话语权利,操纵着现代教育体系的标准,主导着现代语境中的教师发展模式及其素质评价结果。乡村教师被束缚在现代化与专业化的标准体系中,丧失了教育理论话语权,也丧失了自我,进入了发展成为城市教师的艰难旅程。
2. “低素质者”是乡村教师在该语境中的必然结论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仅单纯地以普遍标准衡量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时,“低素质者”就必然成为他们的象征符号。梁启超曾说过一段话描述乡村教师的生存处境比较恰当:“言文分而人智局,专制久而民性漓,学说隘而思想窒。” [1 ]乡村教师在师资来源、经济条件与现代文化资源享用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再加上他们素质参差不齐、任务繁重、缺乏教学研究与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精力,也缺乏潜心钻研教育教学的意识与习惯,整体素质水平长期得不到改观。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农村初中教师队伍现状令人堪忧,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从小学拔高使用的多,大多数学历都不合格 [2 ]。并且,大学毕业生大多数难以进入农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为了缓解教师不足,不得不降低要求,大量使用合同教师、代课教师等。这就导致了大部分乡村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知识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等综合素质水平;甚至他们对新思想、新知识与新技术缺乏足够的理解和信任;他们往往被认为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敢在教学中改革创新,在分析、开发新教材方面显得力度不够,方法陈旧 [3 ],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同时,在针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培训方面,由于培训模式单一,培训内容功利化、应试化等问题,从而导致乡村教师培训的无效性现象突出 [4 ]。乡村教师在这种先天畸形与后天失调的环境下,必然成为“城市―现代”语境中的“素质低下者”。
3.“城市―现代”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存在即合理。“城市―现代”语境不仅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有其合理性或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利于乡村教师对自身专业素质低下的窘迫感作出反应,不断进取,接受新的信息与思想,保持可持续的教师现代化与专业化水平。乡村教师作为农村中一个重要的知识分子群体,他们肩负农村教育的重任,承担为乡民子弟传递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职责,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领航人。他们的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关系着农门学子的学业能力,引领着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着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低下,必然会给农村教育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其次,有利于促进农村乡土与现代化的联结。农村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过程 [5 ]。在被铺天盖地的信息充斥着的当代社会,乡村教师作为乡土社会中的文化传播者与知识分子,他们凭借自己不断的现代文明浸,从而提升自己的现代科学文化修养,他们在文化的选择、传播与创新的过程中,引导村民对文化进行选择与再创造,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提高人的现代意识,从而提升人的现代素质。第三,可以提升本土文化的现代化质量。作为农村本土优秀文化传统的守护者,教师可以挖掘、整理村落的本土文化,使这些富有本土特色的、符合村民心理和习惯的文化传统得以保留和传递下去,不受按照那些为满足文化消费者的欲望,而粗制滥造的低俗文化的污染 [6 ]。他们使自己沉浸于文化之中在坚持传统价值、传播乡土文化、守护本土特色的同时,使本土文化得到发展。
4. “城市―现代”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消极意义
乡村教师的“低素质”,会导致自身的弱势社会地位、社会责任感退化与自信心的丧失。“低素质”是“城市―现代”语境中出现的,在这一语境中,乡村教师一直在不断地追赶城市教师,力求达到现代教师的素质标准,从而获得外界对其专业化水平的认可,生活因此变得沉重,生命因此变得残酷。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教师发展是与城市教师发展在同一理论框架下进行,特别是现行的教师培养制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等“城市化”倾向明显,乡村教师教育不存在单独的模型,普遍缺乏对其生存的自然与文化资源环境的研究 [7 ]。由于城乡发展的差距,自然地理环境的局限,乡村教师生存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乡村教师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他们在与日益提高的专业化标准之间形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填补的鸿沟,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素质与现代教师形象不匹配。与此相应,彼此弱化,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结构: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话语权力、自信心、社会地位伴随其“低素质者”称谓而不断降低。乡村教师在追逐与城市教师趋同的专业化过程中,不仅拉大了他们与乡村社会之间的距离,而且其创造力、判断力与反思力等均在发生全面退化 [8 ]。在“城市―现代”语境中,在这个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时代,不仅乡村教师沦落为“低素质者”,而且因为割裂师生赖以生存的文化血脉的教育教学,导致了农门学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最终造成农村学校升学率降低和整个农村的教育质量水平下降。这种乡村教师素质、地位、责任与自信心的低水平螺旋,既不利于乡村教师专业化的提升,也不利于乡村教师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
二、“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高素质者
在中国“乡土―历史”语境中,乡村教师拥有知识分子的合法身份,是农村社会的精英,掌握着话语权力,对乡村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因而他们变得自信满满、强大有力,是一个“高素质者”群体。
1. “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发展逻辑
在“乡土―历史”语境中,从基本的身份认定来看,乡村教师首先是一个农村人。与其他农村人一样,在村落中聚居起来,是村落中的成员之一,形成了特定的与城市教师不同的生活空间与教育领地。这使他们具有一种与乡土联系、互动并生活于斯的乡土性质。韦伯在论述中国传统社会组成和权力结构时认为,村落是一种离政府的功能甚遥远的自治单位 [9 ]。可以说,村落就是传统政治结构中国家和地方关系的一种典型代表,它会按照自身固有的逻辑方式运行。认为,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主要由“同意权力”和“教化权力”组成,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所生产的,不足于提供横暴型政治所需要的大量资源,因此封建帝王通常采用“无为而治”来平天下,让乡土社会自己用社区的契约和教化进行社会平衡,从而造成农村社会“长老统治”局面 [10 ]。乡村教师由于在承担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的职责的同时,还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所以他们自然就进入了“长老统治”的行列。因此说,乡村教师之于乡村,不仅是人类知识的化身,而且他们凭借着一个知识分子独有的优势,代表了社会良知,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受到尊重。
2. “高素质者”是乡村教师在该语境中的必然结论
在农村社会结构中,除了乡村教师外,几乎没有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除了学校之外,也几乎没有以知识为工作内容的团体或机构。乡村教师在农村可以起到引领文化和文明的作用,成了农村少见的“文化人”。由于几千年来自然经济的制约,农村教育主要是“义学”、“庙学”、“家塾”、“族学”、“社学”等师徒相袭的识字教育、科举考试的预备教育,以及零散的、父兄传习的简单、实用的技术教育。那些通过层层考试不能金榜题名的人,通常成为上面所述农村教育机构的教师,并且成为当地人尊敬的知识人或“饱学之士”。在村民看来,他们是集学识于一身的知识人,是值得尊敬的文化人,是村落中的素质高超者。乡村教师不仅饱读诗书,熟知乡村习俗,而且理解民间文化,解决村里事务,解决邻里问题。他们在读书识字;处理家庭事务、邻里矛盾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充当起“文化代言人”的角色,是村落中的“政治精英”,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织力量,引领村民参与政治生活,具有令人信服的政治影响力与凝聚力。他们作为乡土社会中高素质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合法地位,在中国“乡土―历史”语境中是无法动摇的。
3.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
乡村教师作为村落中“高素质者”,他们肩负启发民智、诠释科学、传播文化、引领社会的重要使命,其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不可低估。首先,乡村教师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容易获得生活的自信,释放创造的欲望,他们基于乡土、脚踏实地、自我反思,在教学探索、课程开发、内容组织、方法改革、理论诠释与方法创新中,呼吸乡村泥土的芳香,吮吸乡土历史的文明营养。因而,他们劳动的过程具有生命的性质与韵味,他们的专业素质在乡土环境中化育生长,他们的生命情愫变得绚烂美丽。其次,乡村教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古代“圣贤文化”的代言人 [11 ],他们了解乡土文明与文化习俗并以知识分子独有的眼界和远见为乡土文化的保存、传递与创造出谋划策,主动建构。他们凭借自身的话语力量与社会地位,成为家庭、家族甚至村落群体的主心骨,他们对本土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等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情绪,起着引领文化和导向文明的示范作用。第三,乡村教师之于农村不只是教育者,更是名副其实的公共知识分子,具有明显的精神性、自觉性、主动性与自由性特征。他们微言大义、为世立法、为地作主、为天行道、为民作保,从而具有乡村社会全局性与未来性发展的效用与责任。
4.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的消极意义
“乡土―历史”语境对于乡村教师发展也并非无可厚非。一方面,由于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所处的环境,已经决定了他们难以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或成果优势,从而容易脱离教育现代化与教师专业化的轨道。我国的乡村教师大多身处边远地区农村和山村,他们任务繁重、收入微薄、经济水平低、信息闭塞、工作环境艰苦等等。他们出去培训的机会很少,缺乏对现代教师素质的理解。于是,他们容易成为“传统教育”的忠实拥戴者,崇尚教师是绝对权威的教学理念,主导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甚至控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伤害学生的自由、平等与生命。“在这里,教师就像神话传说中会造人的女娲,设计、塑造与生产一批批学生。由于师生缺乏交流与爱的传递,互不理解,形同陌路。其关系被沦为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沦为毫无意义、毫无责任与毫无义务的空洞关系。” [12 ]另一方面,由于在农村社会结构中,除了乡村教师外,几乎没有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群体;除了学校之外,也几乎没有以知识为工作内容的团体或机构。乡村教师受人敬仰的“高素质者”地位,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容易使他们主导乡村社会发展的知识话语权,导致乡村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妄自尊大与目空一切,可能出现对农民指手划脚、颐指气使,从而导致另外一种知识霸权。
三、两种语境的融通: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两种语境各有千秋。“城市―现代”语境虽然让乡村教师瞄准现代与未来的科学前沿,获取信息、理解新知、提升技能、超越自我,但却一直背上“素质低下者”的沉重负担,他们在现代话语体系中忍气吞声、仰人鼻息,其努力因为其幸福感的降低而失去了意义;而“乡土―历史”语境虽然存在乡村教师与现代文明隔膜的危险,但他们可以头顶“高素质者”的光环,摆脱繁杂的人世乱象,安身立命。因此,只有通过两种语境的对话,乡村教师就会重新发现自己,走向人生幸福与社会倡明之途。
1. 抚慰生命:两种语境的交汇之点
无论何种语境,生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承诺。乡村教师发展,需要消解现代与乡土之界限,恢复其生命的目的论命题。生命具有关系、自然、质朴、主动与共生的性质。
乡村教师既属于教师集体的,又属于农村人集体的。“‘个人的’同一性,准确地理解,不多不少正好代表了集体的个性。” [13 ]这就意味着乡村教师是一个关系的存在。“完全孤立个体的自我实现是不存在的。因为个体总是要从外部接受自身所需要的事物,在个体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个体体系的外部系统也被实现。” [14 ]“城市―现代”语境的问题,是把乡村教师纳入一个纯粹的心智发展模式,这不是一个与乡村教师的生命关系相关的东西。单纯地以“城市中心论”为评判逻辑,势必导致乡村教师脱离质朴自然的乡土历史与文化土壤,践踏乡村教师的生命属性。教师专业化决不是要脱离乡土大地的营养,盲目地接受他者决定的僵死的知识教条。乡村教师作为生命的存在,需要实现关系内部要素之间的理解与对话,打破各种人为的现代性界线,消解生命运动中的权力秩序,形成教育活动的主体间性。“智慧不存在于任何书本中,也不存在于知识的完善中。它存在于学习的自由运动里。” [15 ]因此,乡村教师的发展,必须从自己的生存处境、乡土历史与特殊文化资源中自由学习,积淀智慧,吸收特殊营养。那里虽然单调,但却趣味生动、和谐静穆,抚慰灵魂。它是教育存在的生命之基,是现代化教育依存之本,是使乡村教师与乡土社会和谐发展之路。
2. 回归内心:两种语境的融通之基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思想与行动的主体,只有从自身以外回归自身内心,聆听自己良知的呼喊,享受真理的教诲,玩味欲望的冲动,从而实现关怀生命与美好社会的最终目的。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说到底是乡村教师自己的事情。乡村教师的专业水平、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主要不是从外部获得或由他人给予,而是直接来自于主体的静虚省悟、情感体验、实践反思、信仰沉淀等生命体验,从自己的道德自觉与主动创造开始,磨砺一种主动学习的教养、文化、习性与精神。回归内心是一种早已被笛卡尔等人倡导的学习方法与生活态度。“我思故我在”能使我们用孤独的沉思、系统的怀疑代替单向的传输与机械的记忆。“真理到底是思考的产物,没有外在于个人的真理。任何学说、主义和理论,如果不能化为个人的信仰,不能深入到个人的精神生活中,就不可能构成真理。” [16 ]大凡有造诣或成就的学者大多清静无为,摆脱尘俗烦扰,在“采菊东篱下,偶然见南山”的超然自怡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断创造着某种新的东西,影响周围的环境。“只有我们教师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我们才有资格说教师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 [17 ]乡村教师回归内心世界,在于尊重自己、相信自己、做好自己、超越自己,在于在欲望的基础上迸发学习热情,在自由探究中享受美好生活。教师应该“从不胜寒的高处发掘内心,终至超越海平线,出现令人惊叹的精神奇迹:湖比海深” [16 ]。
3. 联结现代与乡土:两种语境的融通之法
宇宙万物之心皆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现代思潮与乡土气息是乡村教师的生命之泉。无论在何种语境下,乡村教师都可以说是农村中的知识分子,是农村中的文化精英,是农村教育的主导者。乡村教师只有在现代文明与乡土环境之间,寻求平衡的互动,方能触物起兴,借物传情,寄情于景,生成无穷智慧。一方面,乡村教师要以虚怀若谷与谦虚谨慎的态度,主动融入现代文明与复杂多样的哲学思潮之中,从而使各种价值的边界被跨越、被模糊与被重新定义,也要使自己在自我意识中去寻找当下的、没有干涉境况中的不确定性及其意义,重建丰满的生命存在,增加生命的厚度。另一方面,在吸取现代教育知识与技术文明的同时,重温原本存在的难以割舍的对乡土的那种眷恋、归属、热情与自豪,方能让人重新认识到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这需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城市文化和外来知识进行理性思考,主动寻求人与环境的结合,智力与体力的结合。惟其如此,方能培养出同时具有科学知识结构与农业实践能力,具有自己独特理想人格和创新思维,具有现代知识和乡土情怀的社会公民与劳动者 [18 ]。乡村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农村的孩子,所要培养的是农村社会未来的建设者,这是其他任何社会团体都无法企及的。
综上所述,两种语境的融通,使乡村教师发展具有浓郁的人文气韵。它可以拓展乡村教师的生命,重新发现乡村教师的价值,实现现代知识与乡土文明的互动,进而达到乡村教师人生幸福与乡土社会倡明之目的。乡村教师离不开乡土,正如人不能离开环境而存在。乡村教师既依赖乡土历史文化之根基,又吸取现代科技文明之甘露,回归自己曾经具有的智慧、道德、勇敢、自信、清醒、责任的品性,才能把握时机,积极行动,改革教育,厚植人才,联结现代意识,重塑乡村文明。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梁启超文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乡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11-04-03(3).
[3]陈启文.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与继续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5,(1):56-59.
[4]朱旭东.论我国乡村教师培训系统的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11,(1):2-6.
[5]谭细龙.改革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农村现代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3,(1):20-24.
[6]李长吉.农村教师: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兼论农村教师的知识分子身份[J].教师教育研究,2011,(1):31-35.
[7]王勇鹏.论乡村教师专业化的艰难性[J].大学教育科学,2011,(3):25-28.
[8]唐松林,丁 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53-58.
[9]张济洲.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弱化[J].菏泽学院学报,2009,(1):119-122.
[10].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车丽娜.中国古代教师文化的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137-140.
[12]唐松林,李科.角色神圣与符号暴力:传统教师隐喻的伦理悖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3):7-10.
[13][美]格里德尔.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4]王 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84-88.
[15][印]克里希那穆提.教育就是解放心灵[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6]林贤治.关于知识分子的札记――午夜的幽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乡村治理;治理主体;乡村精英;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1-0067-02
20世纪末,治理一词才逐渐为大家所了解。学术界关于治理的概念和定义是这样的: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者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物的诸多方式的总和[1]。一方面体现公共权力的多元化,政府,非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自身都可以作为权力的主体。另一方面,各治理主体之间是一种互相依存,互相协调的关系。而乡村治理界定了治理的主体和范围,很多学者对乡村治理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雪峰认为,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党英国把乡村治理看作一种制度和系统,涉及选拔优秀干部,变更政府行政规程、监督政府廉政建设等,是多个乡村主体在协商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管理乡村事务的自主管理,提高村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将村民纳入乡村治理的管理体系融合多方力量对乡村进行共同治理的过程;吴克伟认为,乡村治理主要是运用公共权威对乡村社区进行组织管理,构建乡村秩序,推动乡村发展。简言之,乡村治理是针对广大农村地区,由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形成公共权威,实现对乡村社会的调控、引导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增进共同利益,实现农村发展的动态过程。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对于乡村治理的定义和概念的不同解读,实质上都包含了以下的共同点:第一,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条件,国家,政府,社会组织能够获得广大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尤其是能够吸引社会与乡村精英参与管理。第二,治理主体能够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理方式化解矛盾和危机,做出实质性的工作,构建良好的服务体系。第三,乡村治理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发展现代化农业,使占9亿人口规模的广大农村成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而不是阻力。
二、乡村治理的时代特征和困境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现代化进程,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乡村的治理不同于一般的地方治理,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历来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先从现有的乡村治理模式出发加以分析,试着探究新的治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三农问题,政府打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口号,在乡村治理采取村民自治的模式,设立村民委员会,民主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也得到鼓励,乡村治理的水平和质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在新的形势下乡村治理又面临着新的危机和困境。
1.联产承包责任制存在缺陷。联产承包制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主要制度,虽然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对比之下,小规模,小户生产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因此出现很多空心村现象,很多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里只剩下了妇女、老人和儿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乡村正在被遗弃,急需发展农业现代化来弥补小规模生产的缺陷。随着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社会出现了很多问题,留守儿童数量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农村资源闲置,城市拥挤,资源紧缺,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为农村发展寻求新的出路。只有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发挥农村的潜力。所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农村的资源很丰富,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农业发展未形成大规模产业时,政府应该鼓励农民积极进行尝试,养殖业,畜牧业,零售业,旅游业等防止产业单一化,并给予指导和培训。近年来,很多乡村的旅游产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交通运输业,饮食,娱乐等服务业的发展,旅游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合理的指导和鼓励,让农民动起来,让农村活起来。
2.城乡二元现象严重。二元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障碍,若不尽快解决,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停滞不前,甚至中断。城市居民、发达地区居民与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会引起农村居民的愤怒和不满,导致社会不稳定,为现代化建设埋下隐患。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二元现象的重要手段,仅靠农村本身的力量来促进农村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乡村治理不应该走单纯的“以农治农”“以乡治乡”,乡村与城市在发展模式、生存习惯、生活方式,自然环境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乡村治理离不开城乡的统筹发展。城乡的统筹发展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制度支撑。统筹城乡发展,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第一,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指的是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简陋,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倾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让农村居民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重视,从而加强对党和国家的信任。第二,统筹城乡文教卫生事业,城市的文教卫生事业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农村的文教卫生工作由于先天的薄弱更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与卫生工作要依靠国家政府的监管,让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农村居民能够和城市居民一样在家门口就医,加深农村居民对乡村的归属感。第三,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国家收入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让农村居民能够免除后顾之忧,聚精会神搞建设。
3.乡村治理主体存在缺陷,治理资源匮乏,主要包括治理主体单一,农村精英流失。民主建设需要重点加强,要听取多方意见,完善农村选举提拔制度,现在的农村治理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农民处于被动地位,农民积极性低,导致农村公共事务瘫痪,乡村不能作为一个整体齐心协力搞建设。
治理主体单一,农民民主政治素质亟待提高。很多农村中的党委书记连任很多年,农村居民对农村选举比较冷漠,参与民主建设的热情也比较低,这就使得干群之间隔膜加深,不容易团结起来干大事。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较低,没有自主意识,不能够较好地履行义务行使权利,发挥主人翁作用。还要积极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引进社会资金和管理经营体制,为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和资金。
乡村精英外流。乡村精英在乡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治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不是盲目夸大精英的作用,而是重申人才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贺雪峰指出,精英在农村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一方面对国家的政策有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与普通村民联系密切,所以农村精英是沟通干群关系的桥梁[2]。我们知道华西村、的乡村治理奇迹,我们在想到华西村的时候就想到了吴仁宝,的发展离不开王宏斌,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农村社会,无论多特殊的情况,精英的角色都对农村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由于农村经济状况差,农村精英流失严重,这些接受了高等教育有思想的人更愿意去城市打拼,不愿意留在村里担任干部或留在村里发展,精英人群的流失是信息、知识、观念、技术的流失,如何吸引精英人群来建设乡村,减少精英人群流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大学生回乡村担任干部,即我们说的大学生村官,在部分地区有了一些影响,但具体情况与预想相差甚远,很多大学生因为农村的条件太差,只是挂名,并没有实质的工作和乡村建设的热情,村民只知有大学生村官,却不知姓名,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乡村精英急需回归。
三、乡村治理的建议和对策
在当前情况下,乡村治理的推进需要做出如下调整。
首先,最重要的是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主体多样化在乡村治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使得乡村发展可能性增多。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村民自身都是乡村建设的主体,村干部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完善的干部选拔、培训、激励机制,从全局考虑,为村民的利益着想。村民也要提高自身素养,提升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履行自己的义务,享用自身的权利,提高乡村民主建设水平;要发挥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得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可以借鉴这些组织的管理体系,以及吸收农村劳动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未来的乡村治理将呈现由乡村主导到市场主导转换的趋势。
其次,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继联产承包制后的又一大变革[3],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及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将有着长远的生命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对乡村产业结构进行整合和调整,提高乡村的资源利用率。农业现代化要转变只有第一产业的传统,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最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素质逐渐提高,产业发展刚刚开始,各方面逐渐起步的时刻,政府的指导和政策倾斜是必需的,政府应在乡村治理上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发挥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乡村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各地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我们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寻找规律,在国家政府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乡村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乡村治理情况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不同,我们只能先从紧要处着手,然后逐渐铺展开来。同时寻求多个方面发展的可能性,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影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23.
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应互动发展
“新型城镇化”被提到新的高度。人们已将新型城镇化定位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意图通过推动城镇化,刺激投资与消费,造就庞大内需。
同时,中央强调,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限制或者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土地;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超过城镇居民。
无疑,相对城镇化,同样重要的是农业现代化。
1872年,一个名叫明恩溥的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总结其50余年的在华经历之后,写出了传世之作《中国乡村生活》一书。这位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通称:“中国乡村是这个帝国的缩影”。
那么,乡村的发展到底由谁主导?
城市与乡村不是割裂的,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应该互动发展,在城市的发展中,应该保留对乡村的足够敬畏。
2012年,中国的城市人口超过了农业人口,非农人口历史上第一次突破50%。但是,如果算上在农村出生,后来脱离农村户籍的人口,则曾经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口,仍然占据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此情况下,乡村的存在,意味着很多人的故乡,以及永不荒芜的精神家园。
由此,中国乡村的作用,不能仅仅从经济功能衡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绝大多数人口与农村有无法割合的生命关联,正如时下流行的《乡愁里的中国》一书所说,乡村是人们“乡愁”的寄托,是不能合弃的精神家园。
同时,乡村的存在,亦是人类生存方式多元化的必要。乡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亦可以给予城市诸多的启示。
现代以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深入人心,当越来越多的人对城市的喧嚣与拥挤所困扰时,很多人开始了对于田园的向往。在西方发达国家。曾经向往城市的人们,已经开始了重归自然和乡村之路。
如何快速地完成乡村的改造也成为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目前,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很多乱象,某种意义上与城市先验论有关。在一些地方,一搞新农村建设,就强行把大批的农民强行驱赶到一个地方,集中住到楼房中,以消灭农村、建成城市为业绩。权力的介入,资本尤其地产资本的进入,改变了乡村本来的生存方式,强行将农村纳入工业化体系,引起了越来越多反弹,在征地拆迁中日益剧烈的冲突,就是血的警示。而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往往将多少农民转移到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新型城市化,不是要消灭农民,消灭农村,不是人为地实现所谓70%乃至更大程度的人口城市化,而是要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共存。
乡村的成长就是国家的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辅助乡村,就是城市的自救。特别在当下中国内需不振的情况下,要造就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必须提升社会底层的消费能力。长期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村的利益为代价的,存在几十年的剪刀差,使大量的农村财富,变相流入了城市。中国城市崛起,乡村塌陷的怪状,制约了乡村消费能力的提升,不利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乡村的成长,就是国家的成长。
未来中国的乡村应该有三个特点:在经济上,农业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在社会领域,实现农村的福利与城市接轨,同时,消除中国隐形的身份等级分野,使农民真正成为中国的独立公民。
无论在哪个国家,农业都属于一种弱势产业,正因为如此,这个国家是否具有远见,正可以从其对待农业的态度上看出来。在众多国家纷纷抛弃“见效慢”的农业时,作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却仍然坚守农业。美国每年都给予农业巨大的补贴,因此,在美国搞农业,农民赚钱,而国家并不赚钱。
长期以来,中国的粮食价格都没有完全市场化,同时,农业补贴亦不到位。“十”提到未来农村需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纳入现代产业体系,有远见,也符合现实。农业本身的现代化,也比工业完全取代农业更为合理,从国家战略来说,亦更容易造就产业结构的均衡。增强抵抗经济动荡的能力。美国不仅是世界第一服务业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国,甚至是世界第一农业大国,多层次的产业结构,使美国经济具有巨大的抗击风险能力,具备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也是美国一直称雄世界的原因之一。
城乡共荣:乡村的变化让人期待
农村未来征地补偿标准将提高十倍。如此,农民的土地,未来就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这也是对农民的权益保障。未来,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纳入到国家资本体系,将给农村带来巨大变化。
土地的自由流转,对农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彻底改变中国农业的运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推行,事实上,农村土地,只有承包,根本没有联产。除了国营农场之外,中国广大的农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小敲小打。农业成本高,效益低。
未来农民能够自由流转承包土地之后,农民就可以以户或者村为单位,组建新型农庄。按照股份或者农地面积大小分红,实现真正的“联产”,这样,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之后,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扩展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同时,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经营。
农村本身的现代化,比农民转移到城市更为重要。农业现代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农业融入现代产业体系。台湾经济腾飞过程中,就没有损害农民的利益,相反,台湾成为世界食品主要供应商的过程中,农业被纳入产业化道路,大陆未来的发展,亦可借鉴台湾农业发展模式,造就大批的农副产品基地、食品工业基地、旅游产业基地。
建设新农村,亦需在社会管理和服务领域缩小城乡差距。因为中国优质的医疗、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在未来,农村的医疗如何解决?社会保障和教育等谁负责?这些都是构建新农村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乡村旅游 城乡关系 二元对立
一、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背景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美好梦想,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但最终仍然实现了当初的追求。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走的异常艰辛,中国农民的利益损失更大。据统计,1978年前农业部门为工业化提供的资金为4881亿元, 另据统计,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时间里,国家仅靠工农产品“剪刀差”,就从农民那里拿走了6000亿元以上。农村、农业在为工业化、城市化付出如此大的代价之后,受户籍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仍无法享受到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好处。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农民成了发展的主体,但由于国家在制度、政策方面向工业和城市倾斜,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除了劳动力资源丰富之外,资金、技术等重要生产要素严重缺乏,影响其正常发展和茁壮成长。即使是位处上海、杭州、无锡等轻工纺织业发达城市周边的苏南一带的乡镇企业,也只能使用城市工厂淘汰的机器设备和临时性的聘请这些工厂的工程师来进行技术指导。即使如此,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仍然没有这种条件来发展乡镇企业,因而,苏南模式的复制性不强,无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长期生活在传统农业社会、接受传统思维教育的农民可以自由进入到高度工业化、现代化的城市务工、经商、办理服务业。首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户籍制度、知识储备和劳动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在工资水平、福利保障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仍然无法获得与城市人一样的待遇。其次,绝大部分农民无法在城市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一方面是受其工资水平低、福利保障少的影响;也就是说依靠他个人的工资收入无法在城市购买住房、结婚生子并生活下来。所以,上至赡养父母,下到子女上学等只能在农村完成。另一方面是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暂时还无法覆盖到农民工的子女,甚至是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提供。从而,他们必须让自己年老的父母住在乡下:一个生活费很便宜的地方。他们也必须让自己的子女在乡村长大,在乡下接受教育和医疗。妻离子散、远离双亲的生活场景使得孤身一人在城市务工、经商、办理服务业的农民只能通过电话或春节回家时和亲人有短暂的交流。作为父母,子女教育的不在场,给其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作为子女,赡养父母的缺席,剥夺了老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力。同样,对农民工个人而言,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与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遭遇之际,就是农民工的精神、理想受到严重冲击之时,甚至可能导致越轨行为的出现。
如此看来,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依然严重,如何让9亿农民也能分享中国现代化的好处,成为建立在高水平工业化、城市化之上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挑战。但是,在接受挑战和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方面问题。
首先,中国现代化不可能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第一,受地球环境资源总量的限制,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13亿人都过上西方资本主义那样高消费的生活,那么全世界的能源和资源仅供中国使用都还显得不够。更重要的是,除中国之外,印度、越南以及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这将对地球的环境和资源、能源构成严重的威胁。第二,人口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根据陈锡文的估算,中国即使以最快的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去,到2035年,中国仍然有8.5亿人生活在农村,占到全国人口总量的50%左右。由此看来,这种单向的由农村往城市流动的方式仍然很难解决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农村这些无法流向城市的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生活保障还是必须要考虑,为此,中国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即使如此,农业的产业特点决定――将种粮食作为主业的农民仍然无法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那么如何使农村人增收致富便成为整个国家(或社会)当前及未来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
其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当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三产业是整个产业结构中的重点发展对象。其产业带动效应及其他影响力不亚于第二产业(工业),特别是旅游业。根据相关研究,如果旅游业提供1个就业岗位,其产业链上就可能解决5个人的就业问题。从这个方面来说,在改善就业结构的同时还增加了相关人群的经济收入,调整经济收入结构;其次,由旅游业带动的社会流动,就不仅仅是指城乡流动,还可能包括整个世界的流动。同样。2005年以来,全球每年有超过8亿人次的国际游客,更有超过100亿人次的国内游客。在游客流动到旅游目的地进行文化消费、自然环境消费的同时,还会带动各种资源的流动。从此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由旅游引发的社会流动中的人的流动和资源流动的耦合关系,即人和资源都向旅游目的地流动。为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都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占全国总人口50%强的农村人口长期生活的地区里,对工业化、现代化水平都较高的城市而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以及环境优美、绚丽多彩的自然资源是其最大的优势。从旅游业的构成要素来看,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其两种核心要素,也是发展旅游业的灵魂。特别是对于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地貌多样、民族种类众多的中国西部农村来说,各具特色的地方性文化资源及清新的环境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 乡村旅游的产业特征及优势
素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明显。
首先,乡村旅游具有“乡土不离”的产业特征,其产业的拓展,完全建基于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特色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之上。“对于中国西部农村而言,较之于传统农业,乡村旅游克服了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所固有的报酬递减率的先天制约;较之于工业生产,又克服了与工业化比肩同行的城市化所要求的漫长积累过程。”1其虽扎根乡土,但为农民提供了非农性质的工作岗位及收入途径;其虽为新兴产业,但为维持传统村落共同体的原貌奠定了基础。同时,建立在地方性文化之上的乡村旅游,避免了与农业和工业争夺发展资源的尴尬境地,更重要的是为自身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劣势地位寻找到新的扩展空间。
其次,从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上看,乡村旅游以其独特文化资源的魅力,安抚、慰籍着现代人日益撕裂的神经,使现代人返璞归真、回归自我的诉求具有了现实的可能。2丹麦未来学家蒙尔夫・伦森认为,人类在经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将进入一个以关注梦想、历险、精神及情感生活为特征的梦幻社会,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将主要转向精神需要。3人们的这种精神需要在黔中屯堡社区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在现代社会体会明朝遗韵,给你穿越时空隧道的,摆脱生活压力,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在云贵高原体验江南风味,给你天马行空的享受,摆脱都市疏离感,寻找满足与踏实感,求证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地位。从这个角度来看,曾经一度处于劣势地位的现代性意义上的屯堡社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丰富多彩、历史韵味浓厚的屯堡文化相反成为了后现代话语体系下的文化优势。
再次,面对现代农村社会在转型时期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断裂,乡村旅游为其提供了阻止的契机。大规模的城市、城镇建设和工业扩张占用了大量土地,促生了大量失地农民,从而大规模的涌入城市,形成日益受人关注的“农民工”队伍,受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知识储备和劳动技能的约束,农民工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社会福利都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这种情况为社会断裂提供了现实的重要土壤。而乡村旅游的开发,由于其乡土不离的产业特征,农民在不脱离乡土的前提下能够从事非农劳动,同时还可以达到增收的目的。从而,“传统的生活格局被打破,他们不再是耕田犁地的农民,而是新型的乡村旅游企业的员工。”4更重要的是,乡村旅游的场域具有减轻因离土离乡走入现代化的阵痛以及降低观念转型的精神、心理成本的功能,为农民更好的适应农村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情况提供了新的契机。
最后,乡村旅游为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文化传承创生了符合时代特性的机制和模式。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以及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张力中,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地方性文化的传承机制也受到严重的挑战,乡村旅游是舒缓这种严峻形势的中间过渡地带。“它可以使处在世界体系‘边陲’的中国西部农村跨越式的进入‘中心’地带。原本处于‘中心’地带的国家和人们,对现代性恶的一面的发现和拒斥,也可以成为中国西部农村发展之警示,并引入操作之中,从而真正意义上拒斥现代性的负面效应。”5
参考文献:
[1]卢云辉 孙兆霞 转型期西部农村发展的制度支持缺失问题探析――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例 [J] 贵州社会科学 2007(7)
一、英国乡村教育的现实状况
1.农村三级学校教育布局日趋合理
英国全国现有人口5663万,土地面积为241,006平方公里。自二次大战以来,由于国家农业实行了战略重点的转移:即从战备、劳动就业以及国民经济平衡的政策出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因而使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种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一方面要求农村教育有一个更大发展,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据1983年2月4日英国《泰晤士报教育副刊》的资料统计:目前,整个英格兰地区就读学前学校的学生总数为31,326名,其中城市学生数为10,836名,农村学生为15,007名,农村学生占整个学前儿童总数的50%。农村学前学校的师生比为1:20.8,与城市的师生比大致相同。从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学前学校就读儿童总数超过了城市儿童总数,师资力量也比较充足。从农村小学方面来看,以往的单一型小学校已经被乡村中心学校所取代。学校布局基本上按农场行政区划分布的,因此布局均匀合理。
2.在农村地区继续普及义务教育
从19世纪上半叶欧文最初进行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初步实践至今,英国义务教育的实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历史上看,英国的产业革命曾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化的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及文化教育事业都曾受到国家产业革命的影响,进入20世纪50年代,农业工业化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急剧下移,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开展。与此同时,政府继续加紧做好农村的扫盲工作。像格林富特、洛克雷、北爱尔兰、布里斯多尔、安特里姆、贝尔法斯特以及苏格兰一些地区所实施的成人扫盲教育很有成效。仅以英格兰及威尔士为例,100年前农村不识字人数占人口总数的40%;到1900年时已减少到6%;到1950年20岁――34岁不识字人数只有0.9%。从普及义务教育方面来看,国家以立法为手段,十分重视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开展,旨在提高全体农业人口的文化素质。英国城乡普及义务教育取得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对于教育社会化的促进。此外也在于政府为普及初、中等教育所给予的教育经费上的支持。
3.大力发展农业教育
英国是一个农业高度现代化的国家。1950年以来,政府大力推行农业现代化运动,实施“农业工业化与地方集中化”的新农业战略,将全国分散经营的小农场集中为易于实施现代化农业管理的23万个较大的农场。1967年,政府又颁布了《新农业法》和《农业教育法》,并采取受款奖励的措施,进一步推行小型农场集中化运动,从而使农场企业不断扩大与集中,农业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指数逐年递增。
英国农业教育十分注重同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专门为农业部门培养高级、中级和初级农业技术人员与工人。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英国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比例合理的农业教育体系。
实行正规与业余初、中等农业教育并行发展;兴办高等农业技术学校,注重开展实用性农业科研工作。从专业设置上看,除了保留了一些传统专业外,又新增设了营养科学、农业经济管理、奶牛科学、植物药理等新专业。英国农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课程开设具有广博性、应用性及平衡性的特点。
二、英国农村教育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启示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其根本目的是充分调动地方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使之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把文化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3]使教育以为当地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主,促进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在农村。据一九八五年统计,县以下(含县)农村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小学生总数的92%,中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中学生总数的82%。同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还很落后。因此,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对我国整个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建立健全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基础教育的发展紧密相关。我国原有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是为适应原来的经济体制建立的。在国家的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农村政权建设发生了深刻变化之后,这种教育管理体制就显得很不适应,如不及时改革,势必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因此,这一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当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项战略措施,也是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
在众多西方国家中,英国基础教育的管理模式极具代表性,它既保持了西方传统教育制度的特点,又具有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属性。两相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管理水平在科学性和成熟性上仍和英国有较大差距,这突出体现在英国基础教育管理的法制水平高,管理运行机制规范有序,管理机构简从、冗员少、效率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高,管理手段现代化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管理的弊端,缩小这些差距是我国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社会变迁;道德困境;重构
一、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乡村道德困境
(一)道德制度约束力减弱
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威是呈现等级差异的,农业技术和经验越多、财富越多的人尤其是长者,就越具有权威,所以中国具有独特的固守传统以及顺从、孝敬等价值理念。这些不应该全部归因于中国文化特有的父权、夫权意识。实际上, 权威的等级性是与农业社会科技水平以及知识的传递方式决定的。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的权威,尤其是家庭权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生代农民对于权威不再是无条件遵从,对维系乡村社会的道德规范也不再言听计从。这种改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农二代”是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他们基本没有经历历史的灾难,对于生存没有那么强的恐惧感;另一方面是教育的普及,使得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有了提高,农村青年接受知识的来源不再是父辈的口口相传,而是更多地来自学校的传授;此外,电视和网络信息的丰富也使得农村青年从其他群体和媒介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所以,农村青年的知识传递是多方位而且比前辈要丰富许多,以往依靠技术和经验积累而造就的权威色彩已经逐渐褪去。在乡村社会盛行的隐性道德规范约束力日趋越减弱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二)法制意识淡薄
城市文明对农民的诱惑是多方位的,城市有着发达的交通、繁荣的商业、发达的金融服务和行政设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有着相对较高的收入、干净的居住环境和相对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城市文明对农民的吸引呈现纷繁复杂之势,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又有消极、负面的影响。在缺乏资源和有效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一些法制、道德观念薄弱的农村青年出现失范行为,农村青年犯罪率的飙升,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文化水平的相对低下、法律与道德观念的薄弱,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他们对生活方式缺乏正确的理解,来自网络、电视等媒介铺天盖地的成功学、消费文化的泛滥助长了农村青年生存理念的惘然,这是需要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
(三)互帮互助意识淡漠
与父辈农民相比,农村青年与家族族人、邻里之间的亲情意识和互惠互助意识有日趋衰减的迹象,尽管这种衰减是缓慢进行的。通过调研发现,与父辈农民相比,农村青年在这些事项方面体现出来的共同体心理认同和身份认同都呈现衰减趋势。在笔者看来,这种衰减主要有两种原因:一种原因来自青年风险意识的缺乏。前面的论述提到过,青年农民没有经历过父辈所经历过的自然和历史苦难,他们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对于风险并没有那么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另一种原因来自青年社会支持网络的扩展以及信息、知识获取渠道的增多。青年农民除了原有的族人和家庭的支持之外,还存在诸多的同学、打工的同事甚至网友等社会关系网络,彼此之间年龄相仿,更容易产生惺惺相惜、互相帮助的欲望。当然,尽管青年农民社会支持网络越来越宽广,但是遇到真正的大事,他们首先还是会向家庭和族人求助。所以,尽管青年农民在家族、邻里互惠互助问题上呈现衰减趋势,但是这种趋势表现的十分缓慢。
(四)诚信意识衰退
关于农民诚信意识的研究,国内的文献重点集中在研究市场经济对农民诚信意识的冲击。这种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看待问题的一种视角―从外部环境与农民诚信之间的相关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的维度,但笔者调研发现在诚信方面乡村居民之间的相互影响比较大。笔者调研的村庄,有部分村民靠贩卖土鸡为职业,他们在贩卖过程中,不但收购和卖出的鸡不是正宗农家养的土鸡,还会往鸡肚子里面灌一些东西,这些鸡贩子靠这种坑蒙拐骗发家。这些行为对农村青年的冲击很大,他们对父母的忠厚老实开始存疑,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是这些现象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所以他们内心的挣扎非常明显,在物质利益的巨大诱惑下,农村青年诚信意识的衰退也是可预见的。
二、社会结构变迁中乡村道德困境的成因探析
(一)市场化逻辑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追逐求利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们生产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同时,市场经济又既有功利性,市场经济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也影响农民的思想,农民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同样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自己收入的最大化。市场经济自发性的消极影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使得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之中,使农民在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时自发的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这就使农民迷失在各种各样的思想大潮之中,理想和信念缺失。市场经济的盲目性造成了市场经济主体在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人们在思想上会演变为各行其是,甚至是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日渐淡化,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
(二)农村教育落后的影响
农民道德建设既受到经济落后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文化落后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农村中的教育事业严重的滞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中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对于发达地区或城镇来说,还是相对落后,而一个地区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到当地教育质量的制约和影响。先进的办学条件与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培养高技能的知识分子,而且可以培育出有着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这是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农村的广大地区许多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需要,教育资金严重匮乏,师资力量也相当的薄弱;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速度发展缓慢,相当多地方的农村在这一方面甚至还是空白。
(三)基层党政领导重视不够
基层党政组织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农民的道德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农村,领导干部重视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政领导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同时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存在着不足,这就使得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处于落后状态,从而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社会结构变迁中的乡村道德重构路径
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乡村伦理受到全面冲击和瓦解,正在发生急剧变化。万俊人先生在《伦理学新论》一书中提出“步履沉重二辉煌灿烂,荣成千古而亟待超越,几经沧桑却依然期望重建。
(一)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
解决农民的道德问题,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做物质支撑,为提高农民道德素质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他们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读书学习,了解国家时事,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关心村里的公共事务;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民的思想观念才能从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更新自己的道德观念;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多方面丰富、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同过去旧的、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告别,与发展着的新时代融为一体,使自己成为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加强就业服务,改善就业市场环境,消除市场歧视,保护社会权益,特别是逐步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加快城镇化进程。
(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财富甚至有成为唯一价值尺度的趋势,功利主义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道德范式;另一方面,农民仍然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大多淳朴厚道,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对财富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反应比城市市民更为强烈。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已经明确,这既是对农民幸福内涵的阐述,也是农民功利需求的规约,正视农民的幸福,就是正视农民的功利,同时,必须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首先,政府要发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第一线,创作出新时期农村题材的精品力作,为农民提供丰实而鲜美的精神食粮。其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配合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举办以计划生育、荣辱观等为主题的专场文艺晚会,送戏、送电影、送书下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第三,充分发掘民间文化。农民群众不仅是文化的欣赏者、享有者,也是农村文化的创建者,如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俗展览会等,既使群众健身娱乐,又为群众带来欢乐和享受,使文化走进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里,融入农民的生命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第四,加大农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力度。要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村有线电视、有线广播转播正常,让老百姓能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橹亟ㄏ绱迳缁岬赖鹿勰钐峁┝己玫纳缁峄肪场
(三)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完善保障机制
村级组织担负着村内的村民组织和管理任务,是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施教主
严华银,研究员,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江苏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任,江苏省教育学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高中口语交际》《让语言亮起来》《今天如何做校长》《严华银语文行思录》等。
已然是深夜,但编辑同志要求今晚必须交稿。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反复阅读编辑部提供给我的这些优秀者的样本材料(“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主题征文来稿),并且发表我对这些优秀者的“美丽”真情的感慨和赞叹。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传统的乡村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中的优秀者的美丽的概念,我记忆犹新。我生长在农村,是乡村教师培养出来的,后来在县中教书,那是“农村的小城”,所以我也算是一个乡村教师。在那样的环境、氛围和工作过程中,我接触过大量的乡村教师,并且在这样的乡村教师生活的浓重氛围中逐渐成长和发展起来。几乎是每年的暑期或者是教师节前后,我都会在行政主导的“师德宣讲”的培训中被“教育”。也许我并没有从那里获得真实的真正的教师精神,但它让我逐渐见识了世人眼中“传统”中国乡村教师的“美丽”。
一是乡土式的淳朴。典型的乡村教师除了课堂之外,几乎都是寡言少语、默默无闻的,低调、软弱,领导说啥就是啥,安排干啥就干啥,任劳任怨;似乎总以为自己来自乡野,难登大雅之堂,比城市里的老师矮下半个头来。二是自虐般的敬业。为了教育、为了学生,从不计较待遇多少、荣誉有无,可以没有自己、家庭和几乎相关自己的一切。这是僧人般的苦行,牺牲般的奉献。三是世俗式的教育价值观。优秀教师为了孩子的成绩、为了班级的荣誉可以加班加点,看到孩子的成绩在提升,总是在蜡黄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颜。这是一种“简陋”而有缺失的教育价值取向。
听多了,看多了,年轻时候的我,总觉得假如教师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状态的话,那教师工作近乎恐怖。它让我想到长期地下工作的“蝉”,它还让我想到在无边黑暗中那一支弱不禁风且越来越小越来越暗的“蜡烛”。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中国教师、中国乡村教师是不是就应该是这等模样,这等精神状态呢?
阅读完本次征文中的优秀稿件——都是自己或者是身边人的手笔,真实、可读、新鲜、生机勃勃——我感到振奋、激动,它让我对中国乡村教师的进步和发展感到惊讶和欣慰。下列各点十分鲜明。
其一,大爱、敬业、奉献与追求自身生活幸福的高度统一。
几乎所有的乡村教师都传承了先辈教师的优秀传统。爱心即教育,奉献才高尚,敬业是本分。乡村教师身上依然不改的坚守、固执、诚厚成就了他们在学生、同行、家长乃至社会各色人等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但是,教师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员,作为一个家庭中的分子,他不应该是苦行僧,不应该是道貌岸然的传道士。他们也应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幸福。他们可以才华横溢,潇洒倜傥;他们可以时髦装扮,浪漫追求。当现代化早已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老师就应该走在引领现代生活的路上。阅读征文中老师们的生活状态,我看到了老师们身上真实鲜活的一面。这一面便是在为了别人的幸福而奉献的同时也充分地追求并享受自己人生幸福的可喜的方面。这也是今天的老师作为老师更为学生所喜欢所亲近的原因,而真教育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认同中逐渐潜移默化着实现的。
其二,教育理想的实现与个人发展价值实现的高度统一。
在乡村教师的优秀者身上,几乎都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辉,为了和自己一样的乡民,为了乡村的孩子,为了乡村的教育,很多人在乡村扎下根来,从普通的教师做到能够主持一方教育的校长,应该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应该说是功德无量了。但很多老师并不仅仅这样认为。他们中的多数把自身价值的实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追求理想的征程中,自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优秀教师、特级教师,走向了教师领域发展的巅峰。这是他们最为得意的。与古人之所谓成名成家,几乎是一个概念。宫风华老师写道:
如今,我依然执拗地耕耘在朴素的乡村校园里,学校西边的鲁汀河水潺潺流淌,流走了无数个贫穷而缤纷的日子,却流不走满蓄胸间的幸福和恬淡。泥土般的学生们一直用清脆脆、金闪闪的年华簇拥着我、温暖着我。我常常沉醉在他们用朝阳的热情、五彩的梦幻编织成的故事中,遨游在他们的世界里。
风一溜一溜地吹过,那一簇簇、一片片璎珞似的刺槐花总是雪花般地轻轻地落在我的心里。她那美丽的身姿和清香的气息,连同远去的村小、村小的老师和孩子,穿越了我年轻而璀璨的生命。(《槐花飘香的村小》)
这种精神层面的自觉,这样一种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看重,体现了中国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而正是这样的觉醒,中国教育的成长和发展才具备了基本的条件。这是我从这样一批乡村教师的代表身上看到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其三,教学知识、技能、素养与教育教学理念的高度统一。
乡村教师再也不是加班加点的分数机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随着培训研修的强化,加之自身的勤苦努力,他们的教学能力早已不亚于他人。不仅如此,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也开始转换、提升和发展。很多优秀者独立钻研,深入思考,勇于探求。借助教育教学改革的力量,开始寻找和发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有些人20年左右的乡村教学经历,让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理解和主张以及由此指引下的教学操作模式。“赵洁老师说:‘我没有什么特色,各个年级、不同学生、各种教材我都能教,而且我能够为学生带来他们感兴趣的课堂,让他们爱上学习并学有所得,爱上自然和生活,形成积极的追求并心灵美好……’赵老师不像许多名教师那样,有着个人特色。她就是那样,自然自如自我地行走教育,和学生一起进入各种文本的教学情境,进入教育生活。没有特色,可能就是赵洁老师的特色。只是,无特色的同时,却被几乎所有教过的学生喜爱着,是有原因的。”(注:本段所引用文字出自征文来稿《无特色的优秀者》,讲述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学赵洁老师的故事。因为版面有限,此次征文中很多优秀稿件未能见刊)
这样一位没有自己所谓特色的老师在我眼里才是真正懂得教育教学真谛的优秀的老师,她的淡定、理智、谦虚是她的形象和品质,而其教育教学的变化、因时而动,则恰恰体现了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才是最大的特色,最好的教育。
个性、独立,思想、创造,不哗众取宠,不随波逐流,不急功近利,不是靠别人的存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正走在专业化的征途上,他们正成为专家型的老师。这些老师才真正是做了一回老师的。
仅仅是二三十年的时间,中国乡村教师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步履,其精神风貌便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应该可以看成是中国教育成长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由此我想由这样的征文主题发挥几句。
中国乡村正在转型的路上,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转型的路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扩张、发展和变形,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乡村在生长、嬗变,乡村在为越来越多的青年和有志者提供发展的土壤、契机和平台。我们当然也看到很多农村教师的艰难,我们也要看到许多所谓城市老师的痛苦,这就好像小城扬州可以成为世界上最适合人居的城市,而北京和上海同样可以成为市民的幸福指数最低的区域。扫除地域的偏见,打破分割的视域,我们才可以时时发现、建设和塑造中国教师的大爱和大美。
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寻找”,而应是平心静气充满尊崇的“发现”和“阅读”,在这里也许最为需要的是深入,借助一句曾经的流行语:“在这里,我们读懂了中国教育。”
我们当然需要这种“美丽”的寻找和彰显,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给乡村教师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搭建越来越大的平台,让乡村教师更多地呈现和展示才华,锻炼和培养能力和素养。我们需要的可能更多的是扎实的而不是口号的对于乡村的倾斜、支持,从经济到人力,从技术到智能。
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展示乡村之美,乡村生活之美,告诉青年,告诉未来,告诉有志者,告诉一切热爱乡村的人们,乡村,乡村教育,乡村学校,是一个可以去、值得去的地方。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社会;陶行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令人堪忧的农村教育现状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但是教育投入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的地位与处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昌盛,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和未来的发展。他曾明确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陶行知曾批判传统的乡村教育,认为中国乡村教育规模小、数量少,并且以城市为价值取向,严重脱离乡村社会实际。他提出:“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提供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地解决。”
1924年,陶行知明确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主张,提倡对农村教育进行根本改造,通过提高农民的素质,改造中国当时农村社会现状。同时,生活教育理论成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在各种生活实际中接受教育,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他认为:“中国的师范学校多半设在城里,对于农村儿童的需要苦于不能适应。”陶行知主张以学校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根据地,通过学校造就出“文化细胞”,再进一步结成“文化网”,从而使学校教育在普及文化方面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效力,以最终实现“农夫农妇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
针对传统教育中教师教而不做、学生学而不做的这一现象,陶行知提出“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谓“行是知之始”,认识来源于行动,只有从经验里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
三、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教育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格局和政治格局密切相联。“礼失求诸野”的说法表明民间文化的重要地位。陶行知对中国与世界既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又有非常直观的感性经验。陶行知以及许多学者都意识到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农村文化建设搞不好,中国农民就无法出头,国家也断无翻身之日。
建国初期的全国扫盲运动,堪称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1994年全国文盲数量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村文盲率更是高达95%。本世纪初,国家实施了西部地区“两基”的攻坚计划,我国终于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3年以来,中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战略方针,大大加快了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国务院从政策上、投入上和制度建设上,着力促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部免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日益完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以上,基本杜绝农村新生文盲。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基础还比较薄弱,农村教育依然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任重道远。
(二)推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陶行知主张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活中“向上向前”并富有“生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农民,然而这种新农民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落实。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标单一,突出表现为单一的应试教育,这种一元化的培养目标,对农村和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要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1.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初步解决了农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但也面临比较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学校撤并引起的少量孩子辍学问题等。
2.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目前,我国农村普通高中教育与城市差距明显,存在着办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普通高中教育,进一步扩大“普九”较晚的中西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的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普及水平,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同时,全面改善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还要逐步提高财政预算拨款占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经费的比例。
3.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学前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启蒙时期,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意味着人生起点的公平,有利于消除贫困、减少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三)造就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之本,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陶行知提倡“教育下乡”,他建立了许多乡村示范学校,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普及教育和扫除文盲运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推出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其次,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再次,实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的“特岗计划”。同时,在义务教育学校率先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使农村教师工资增长34%。通过实施这些重大举措,农村教师队伍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农村教育事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农村的光明之路与希望之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学校是乡村的中心,教师是学校和乡村的灵魂。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已经成为建立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参考文献
[1]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2]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年鉴2000[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