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初中生月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月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月总结

第1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基础题;初中生;正确

一、 初中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提昌全面发展,初中阶段所要学的科目有所增多,可初中生学习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尤其在乡镇中学里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很严重,通常以物理课最为不想学。因此,初中生每一个班级学生在每次月考试中得到的成绩平均分只不过30―40分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据笔者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得知每一个班级里大多数学生的在物理课上偏不爱学习,甚至学习了不认真做笔记,不善于归纳总结所学习的经验。所以才导致基础知识学得不蚶喂蹋甚至弄不清最基本的物理量、物理公式结构,就连物理的符号表示意义什么?也弄不清楚,而对于要运用到的物理量公式互换关系来求解问题时就更加不知道了,所以现在的初中生对于物理学科学习的现状表现为不想学物理课,偏科或极度弄不清物理量知识、公式结构互换联系等现象。

二、初中生如何把物理学科基础题全做正确

而作为一名初中生,要想把自己的每一学科学好,把成绩提高,就得有个自己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当然,科学合理的计划学习得取决于现在的初中生是否对一学科基础题全做正确的情况下,就如物理学界家们所说的那样:“给我一只杠杆,我就能把地球翘起来”。的确,这就是你对物理学科杠杆原理知识学得牢固,懂得运用,所以才能完成杠杆的原理作用之大。而初中生如何把物理学科基础题全做正确呢?笔者借其成功的经验在此浅谈几点,希望能帮上一些学习物理学科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

1.必须要弄清弄懂每一章节物理知识的概念、定义、定律以及物理量、符号、单位换算等物理知识。

2.要对教师刚刚教的物理知识点例题反复琢磨,甚至以例题题型重抄一遍或是几篇,在此特意强调,只抄题目,然后在不看书本例题步骤的情况下对该例题进行自己求解,一定要做到一步一步的求解,一边求解一边总结经验,做好笔记,再最后得出的答案拿出来跟书本上的例题进行比较,看看你自己求解的步骤与书本上的例题步骤相同了没?或是答案一样了没?如果不一样出错了的问题在哪里及时找出,及时纠正,对自己所运用到的求解知识点及时反思!如果答案一样了,那是非常的好,但是不要骄傲,好好的留意自己求解的步骤是否与例题复杂与简洁,要求必须做到简便又正确。

3.以同样的方法把课后知识巩固练习题好好的抄下来,自己独立去完成,把课后练习题一步一步工工整整地求出答案,然后拿去给科任的教师求正,但是要认真谦虚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同时可以做到超越老师的正确求解。如果这样觉得麻烦老师,担心占有老师的休息时间外。在此,笔者建议初中生们先买好一本《物理一点通》答案书本,帮助你及时对正,但是不许依赖答案一点通哦。望初中生们自觉地去寻求不止一个正确解题过程的方法哦。

4.要学会做到知识归纳、总结、学会归纳解题经验以及公式互换点关系过程解题。如果每一名初中学生都做这些要求。对每一道最基础的题型都不畏惧了,相信其它题型或是附加题也会不难求解。因为其它题型都是在基础题的基础上加以变化直至升华出来的题型。只要你一点一点地去理清题型知识点了,列出题型的已知条件,设出要求要解的未知知识关系,加以归纳总结正确解题,就得出最简捷的解题经验了。当然,笔者在此只是浅谈了一些最为简单的方法,希望能起到初中学生解题上添砖加瓦。

三、注重归纳总结物理知识点

基于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课,解物理知识题。就得用心去学,细心去抓,归纳、总结经验,一定做到弄清概念、定义、定律、题意、公式等物理量知识,坚决杜绝好像是这样?可能是这样?也许是这样?等不确定式想法来学习物理课,更不允许以这样的方式来求解物理知识题。所以,笔者认为初中生学习物理课,求解物理题就必须学到知晓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会灵活运用。当然,懂得归纳总结经验的来学习,相信这样的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犹如以下的条形归类物理公式一样清晰。

所以这都是基于物理学科最基础的知识归纳和总结,只要学生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就犹如建房子把地基做得牢固一样,往上再建多高的楼房也不怕倒,知识更是如此了,把每一道最基础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都会求解了,相信再难的其它题型也都会被你而攻破。

四、总 结

初中生物理基础题全做正确的重要性,在于学生从物理学科最基础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着手做起,以培养学生养成为自觉去专研例题,主动认真地去完成课后练习题。只有这样系一学科基础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全做正确了,肯定初中的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同时能灵活运用知识来正确解决问题了。

第2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职业角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知识的交融渗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全新教学理念的确立和教学方式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促其快速成长的平台;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教师担负起脊梁的中坚作用,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课题的开题报告。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提问:新教材中一些探究性内容,既没有给出探究的方法,也没有给出探究的结论,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才好?这种提问一方面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的反思与困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适应。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具体的课程实施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又是建立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基础上的,因为只有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了,才能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角色,用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但需要学校的作用和同伴互助,更需要教师个体坚持不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实施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实践。

本课题的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是根据刘志伟老师在2010年(第35卷)第5期《生物学教学》中发表的论文《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析》中介绍的初中生物学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巩固拓展-创新发展,开题报告《课题的开题报告》。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组织引领我校全体生物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拟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生物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探明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目标

1、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2、探索并总结出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与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联系;

3、通过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效促进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4个:

1、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来应用创新教学模式;

2、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来优化新教学模式;

3、生物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4、研究如何检测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用于研究初中生物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调查研究法:用于研究初中生物教师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案例研究法:用于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课例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研究在生物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课题准备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请课题组导师审定、指导、论证;课题组研究小组的成立;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要组织和引领课题组成员在本课题的指导下,紧密围绕课题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课题总结验收阶段。

本阶段要对实验过程材料进行梳理、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发表研究成果。

七、预期成果

如果我们的课题得以顺利推进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们可以期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可能会取得如下几方面的预期成果:

1、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报告、论文;

第3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网络;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是网络化的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带给各行各业巨大的变化。因其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包容性,以及所带来的冲击力和渗透力,深深吸引社会上不同类型的群体,特别是当今的初中生更是网络受众的主体之一。网络与初中生群体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决定了网络是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实际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总结网络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怎么利用网络开展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以及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道德主体人格

        网络中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自由交流思想,这样的网络生活使初中生自主意识得到极大程度的唤醒,主体性得到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利用网络的这种优势,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发展初中生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培养初中生的主体人格。并且围绕这项教学重点,结合有形和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学生不自觉的情况下向其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观,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自己道德的鉴别、判断、选择、践行等能力去应对繁杂多元的社会道德生活。

        而且为了让学生能够抵制网络垃圾信息对其的侵蚀,要注意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让他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自觉防御网络劣质文化的对自身思想的侵害。

        二、以网络为平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采用静态、抽象的方式,用单向的线性方式向学生传播知识,虽然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可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任务,但是其所传播的抽象的道德知识没有办法让学生产生意义建构和态度情感的改变,导致知行不合一的现象广泛存在。但是在网络条件下,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供了创新的契机。充分网络这个平台,将抽象的理念化的学习转变为情境性的学习,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创设情境演绎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内容,再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和社会难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例如,在班会课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工作,教师结合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准备了一些青少年犯罪被判刑案例的视屏,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抽象的法律条文而深感头痛,而且视屏中青少年罪犯的懊悔的画面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冲击力。这样的德育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加深记忆。

  三、班主任改变传统的封堵型德育观,转变为疏导型的德育观

        班主任传统的德育观是封堵型的,也就是一种像母鸡护小鸡式的德育观,因为害怕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任何一种不良影响,而在学生与网络间建立起了高高的“围墙”,以此为学生建立一种“纯”的生长环境。比如,某些班主任扣减学生每个星期仅仅一两节的网络教学课,或者是班主任联合网络课程的教师和家长让学生不能再网络课程上接触到网络。

        但是这种人为的封堵式教育又怎么能按住青春期学生的好奇心呢?特别是在网络普遍化的今天,只要学生想接触到网络班主任和家长的封堵又谈何容易呢?而一味的封堵只能导致学生叛逆性的反抗,爬墙偷偷去上网,而这种缺乏教师和家长的知道的行为更容易让学生成为网络的俘虏。因此,面对如今多元价值、道德观并存的网络环境,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如改变传统的封堵为疏导,主动教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例如,班主任与网络教师一起,在开学之初集中一两节课给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在网

络上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面对一些不良的网络诱惑也就有识别及判断能力进行抵制了。

        四、将传统德育工作中的单向教育渠道变为双向沟通教育

        以往,班主任较之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处于一个权威性的地位进行单向教育渠道。但是如今学生凭借网络同样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甚至在学生头脑中所掌握的信息比教师还要多,这就给班主任的权威性地位带来了威胁感,如果班主任还是采取传统的单向教育渠道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网络的道德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只有转变教育的方式,由单向的变为双向的沟通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道德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了解,让班主任学会倾听,这样才能给学生留有充分表达的空间。

        例如,班上某个男生,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上课认真,作业细心,但是在一段时间内频频出现爬墙出去上网。一开始班主任只是在班会上进行集体教育,但是这位学生不但听不进班主任的教育,而且还变本加厉爬墙的次数更多了。后来班主任从其他学生了解到了这位学生在近段时间所遭遇到的打击:父母离异,爸爸另外组织了家庭,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又因为性格内向使得这位学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于是沉迷于网络。后来班主任先后找来了他的父母谈了这位学生的情况,联合父母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的时候不单单是斥责其上网的行为,班主任针对学生内向的性格特点还提出与该名学生建立网络朋友的关系,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终于将这名学生拉回了正确的健康的成长道路上。

        综上所述,在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网络和初中生群体的特点,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网络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陆宝忠,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9年1月.

第4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 主题探究课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6-01

政治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矫正学生的价值观,通过课程影响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然而,政治课程的严谨性不符合活泼好动的初中生的心理和个性特点,这导致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低下。面对这样的状况,初中政治教师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主题探究课则是教师最好的选择。对此,本文在总结主题探究课实施要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开展,旨在一方面发掘主题探究课的优势,另一方面也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和参考。

1 主题探究课的实施要点

1.1 主题设计需与教学目标一致

顾名思义,主题探究课的实施是建立在“主题”基础上的,因此,科学设计“主题”是开展主题探究课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中,每堂课都有不同的知识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而主题探究课是渗透知识和达成目标的手段,因此,探究课的“主题”必须要和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不会使课堂教学偏离主题,进而,也才能够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的渗透。

1.2 活动选择需能激发学生兴趣

受心理和生理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初中生活泼好动,对事物缺乏耐心,主观意识强烈。这种心理和个性不仅是制约初中生学习效果的主要障碍,更是教师组织主题探究课时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活动是主题探究课的核心部分,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需选择符合初中生兴趣爱好的活动类型,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配合教师完成在主题探究课上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1.3 探究过程需由学生独立完成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主题探究课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是主题探究课的实践者,只有严格定位并落实师生双方的角色,主题探究课的实施才有意义。因此,探究的过程必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参与探究,但并不主导探究,而是帮助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如此,则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够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2 主题探究课的有效开展

现以“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第二课时“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一课教学为例,探讨主题探究课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开展。

2.1 探究主题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本课是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媒介,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二是让学生懂得如何珍爱生命。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笔者在设计探究主题时采用了综合法,以“如何珍爱生命”为题,首先让学生探究珍爱生命的方式方法,继而引入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什么要珍爱生命”,从而实现重点知识的渗透。

2.2 探究活动的设计

针对本课笔者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一是交通安全;二是社交安全;三是安全生活。设计的目的旨在突出三个重点:其一,初中生尚未接受过系统的交通法规教育,并且在参与交通时有着随意性习惯,通过“交通安全”探究活动,旨在提高初中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其二,初中生个性单纯,易于通过“第一印象”判定社交对象的好坏,通过“社交安全”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初中生的警惕心;其三,初中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于生活中潜在的危险往往视为不见,通过“安全生活”探究活动,旨在培养他们的安全生活意识。

2.3 探究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开篇,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新闻:2016年1月9日,成都某中学初三学生XX放学路上因闯红灯而遭汽车碾压身亡,继而板书“如何珍爱生命”。

提问:在参与交通时怎样才能保证绝对安全?

探究过程:在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解答,板书列出学生的全部答案,笔者予以点评。重点提出答案中不符合交通法规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引出问题:参与交通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在第二个探究环节,以多媒体播放新闻:2016年3月4日,杭州某中学3名男生因轻信社会无业青年劝导参与打架斗殴,事后3名男生被拘留,并被学校开除。

提问:3名男生被拘留的主因是什么?

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梳理并解答,总结三人被拘留的原因,并引出探究主题:如何才能确保社交安全?

在第三个探究环节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问题1:独自在家时突然有陌生人敲门并声称是公职人员,该怎么办?

问题2:炒菜时突然锅里起火了,该怎么办?

问题3:避免溺水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分析:综上所述,三个探究环节中都包含了对生命的思考,如此,则实现了与教学目标的匹配。同时,初中生往往不会将其在生活中作出的一些自我保护行为与珍爱生命联系起来,而通过这种教学引导,则使学生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懂得了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此外,将这一探究环节与接下来的探究主题“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联系起来,则既让学生学习了如何保护生命,又让他们掌握了珍爱生命的意义。

3 结语

综上所述,主题探究课是以活动为媒介,以引导学生探究为手段,以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让学生懂得如何践行知识为目标,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广大一线教师还需通过不断研究进一步发掘主题探究课的教育价值,使其成为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利器。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目标教学模式;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54-01

在传统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强调的是“精讲多练”,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结合体育训练进行总结,全面掌握体育技能。这严重影响了初中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而要想在短期内改变学习体育的态度,体育教师就需要积极应用目标教学模式,以此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让初中生全面掌握体育知识,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开展目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与方向。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和本节课堂的内容相一致,且能够为以后的体育课堂教学创造基础。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征,需要设计不同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体育教师只需要让这些学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针对体育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高教学目标,让这些学生能够快速、健康地成长。此外,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体育技能为主,以提高初中生的体质为辅的基本原则。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防止教学过于单调的问题的出现[1]。例如:在设计蹲踞式跳远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以下3个教学目标作为设计方向。其一,技能与知识目标。设计该目标能够让初中生充分掌握跳远比赛的基本规则与理论知识,了解蹲踞式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其二,体能目标。利用蹲踞式跳远,不断强化初中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并增强学生下肢的力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其三,情感目标。利用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培养初中生的荣誉感、集体责任感与团结合作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辅助练习、游戏、动作示范、直观挂图等教学方式,以此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通过设计蹲踞式跳远的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可行性。

二、实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需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并且确保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能够得到良好的实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怎样把课堂教学目标转变为初中生的学习目的,如何更好地应用目标教学策略。这些都是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首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体育教师需要调查每位学生身体素质、理论基础以及学习兴趣等基本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细化课堂教学目标;按照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体育动作分解目标,组织学生有效进行合作学习,以此为开展目标教学模式提供基础。其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目标教学模式在整个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例如:在短跑教学课堂上,体育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结合实际情况,科学调整教学方案,让每位学生能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完成短跑学习目标。总之,在实行目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对学生评估情况,合理定位每位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灵活应用教学目标,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达到新课程改革要求。此外,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当堂解决,可以将其作为下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上让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此明确教学目标。这样能够让初中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又如:对于初中生而言,田径项目属于较为枯燥的教学材料之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但是田径运动作为整个初中体育的一个基本项目,是增强学生体制、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田径课堂上,体育教师需要灵活应用教学方式,研究符合初中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教学手段,才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体育积极性。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有符合教学材料的基本特征。

三、全面提高初中生的整体体育素质

全面提高初中生的体育素质,是进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应用目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以每位初中生的发展特征为重点,利用符合初中生具体发展要求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学生作为学习体育课程的主体,体育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够主动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才能够有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这有利于促进初中体育教学更好地开展。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进行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的学习。此外,学校还需要建立一支素质高、技术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积极培养体育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虽然在全国各个学校已经实施开来,但是,体育教学绝大多数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越显突出,很难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未来社会的发展和竞争不仅只需要具备有素质、有知识,一个健全的体魄,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因而,初中体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观念,注重课内加强,课外延伸,采用目标教学的教法和创新式的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练就强健体魄,做一个能为社会有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栾金峰,吴嘉伟,蔡浩鹏.目标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07):125-126.

第6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异往;指导策略

引言

(一)问题提出

异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尽管教师和家长一再强调初中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谈恋爱,耽课了学习。但早恋现象却时有发生,教师和家长对此现象过分压抑和禁止,反而导致“禁果最甜”的效应。因此初中生的异往就成了最令家长和教师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根据已有研究与有关文献资料及高中生目前所处的现状,在初中生的诸多心理困扰中,人际关系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与异往的困扰非常突出。[1]从初中生自身来说,随着身体的变化,其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好奇心和神秘感,彼此间有相互吸引、彼此接近的需要,与异往的交往变得频繁。

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系统研究青少年异往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培养异往能力和积累异往经验,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十分必要。[2]

一、初中生异往的现状调查

为考察当前初中生异往现状,笔者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其中问卷调查的对象是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生119人,女生81人。而对异往问题成因的调查中,笔者采取了个别访问的方式,与该中学的班主任针对这一问题成因进行了交流。

(一)初中生对初中生异往状况的调查

1、对初中生与异往意愿的现状调查1是1否是否身边有许多同学主动接近异性178%122%是否有喜欢的异性朋友170%130%是否曾给异性同学写过求爱信165%135%是否曾有异性同学向自己表示爱意159%141%2、男女生对异往的态度的现状调查

调查得出:女生中,有46.00%的人对与异往持有必要的态度;32.00%的人觉得没有必要;15.00%的人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而有7%的人则持弊大于利的态度。男生中,持有必要态度的人占总人数的42.00%;26.00%的人觉得没有必要;19.00%的人觉得十分必要;13.00%的则觉得弊大于利。总体来看,男女生在与异往所持的态度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不是很明确。

3、男女生与异往的原因的现状调查

调查得出,初中生与异往的原因各种各样,而且每种原因都占有相当的比例,其中,有29.00%的人是“好奇、想试试看”;20.00%的人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寻找放松方式”17.00%的人是由于“感情上的需要”;12.00%的人是想要“弥补精神上的空虚”;还有22.00%的人觉得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在男女生差异方面,是否是“感情上的需要”,差异较大。

4、面对家长老师的反对,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调查

调查得出,如果教师、家长反对自己和异往,28.00%的同学表示,听从劝说“停止与异往”,36.50%的同学认为要“和家长讲道理”,20.50%的学生愿意“继续交往,注意保密”,另有15.00%的学生选择其它做法,如“越反对越密切”,“直接不与异往”等。

(二)常见的异往问题成因的调查

初中生的异往已趋于正常现象,但是在初中生异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了许多的问题。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对扬州市田家炳中学的以为初二班主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访谈,交流了一些关于初中生异往出现问题的原因。下面摘出一段访谈内容:

与一位班主任老师之间的访谈

问:您认为现在初中生之间的异往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呢?

答:同学们之间需要这样的一种交往,但是,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许多的问题

问:那您认为同学们异往出现问题,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答:其实,我个人认为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就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学生自己观念认识的偏差导致;2、老师家长的过分关心和担心,导致学生的叛逆;3、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虽然可能自己开始没有这些意识,但是身边的报刊杂志及电影电视等,都大多以爱情为主题,导致他们以此为美。

问:那您认为如果想要正常化异往,我们应该采取那些方法帮助学生呢?

答:要想解决问题,肯定要从根源着手。主要从原因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我们学校肯定是帮助学生的一个很大因素。但是,要想有很好的效果,必须从多方面协调处理,比如说,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等。

由上面一段访谈可以归纳、总结出当前初中生异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的重要方面有:

①认知的偏差

学生本身对早恋与正常的异往认识不清,把男女之间产生的正常好感、吸引误认为是爱情。当学生对某位异性产生好感时,他们就会变得烦躁和困惑,会想:怎么办?我这样是早恋吗?同学会怎样看我?父母、老师会怎样看我?……这样,会让已异性的印象更加深刻,进而影响了学习,陷入他们自认为的早恋的烦恼中。

②家长、老师及同学言论的驱使

传统观念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当异性同学交往频繁时,家长、老师怀疑他们谈恋爱,处处留心,时时提醒,有的家长甚至偷听孩子的电话,偷看孩子的日记,再加上同学的议论、起哄,使他们原本正常的交往变得尴尬。有的学生为了躲避舆论,被迫停止交往;而有些同学则干脆“来真的”,过早涉入“爱河”。

③周围环境的影响

自古到今,美好的爱情总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更有许多经典为人们传诵。再者,现代媒体、书刊以及周边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出双入对的“亲密爱人”。这些环境的刺激,加上学生的从众、赶时髦的心理及其好奇心的驱使,使得他们产生亲自“尝一尝”的想法和行动。而“尝”的结果便是接二连三的烦恼。

二、初中生异往的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异往的需要,这是他们成熟的标志之一,是不可逾越的过程。其他国外研究也有发现,异往对青少年自我评价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但是,虽然初中生有较强的异往的需要,他们异往的原因却是各有不同的。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性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心理上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反应。男女同学便产生了一种彼此接近的需要,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心理,爱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有的初中生是因为感情上的需要;有的初中生是由于内心的好奇,想要试试看;有的人是想要弥补精神上的空虚;也有人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想要寻找放松方式;还有一些初中生想要通过异往获得自己想要的效果。有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29.00%的人是“好奇、想试试看”;20.00%的人是由于“学习压力大,寻找放松方式”17.00%的人是由于“感情上的需要”;12.00%的人是想要“弥补精神上的空虚”;还有22.00%的人觉得有其它方面的原因。在男女生差异方面,是否是“感情上的需要”,差异较大。更多的女生是由于感情上的需要,男生在这个方面的需求就少了很多。这与男女生在心理生理方面的发展差异有密切的关系,女生相对于男生要提早成熟,她们想法很多,很容易会有孤独等感觉。

调查也同样显示,面对家长、老师的反对,初中生处理与异往的态度也是各自存在差异。其中,28.00%的同学表示,听从劝说“停止与异往”,36.50%的同学认为要“和家长讲道理”,20.50%的学生愿意“继续交往,注意保密”,另有15.00%的学生选择其它做法,如“越反对越密切”,“直接不与异往”等。出现这样的比例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中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还有家长、老师在对待初中生异往的态度这两方面决定的。

三、初中生异往的指导策略

以上分析了初中生异往的正面效应。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理所当然地,初中生异往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如果男女学生掌握不好异往的“度”,便会陷入“恋情”而不能自拔。所以,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对初中生异往应采取的策略是: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异往是人所经历的重要人生经验,渴望得到异性友情是人生必经的心理过程。初中生异往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在交往中双方受益多多,家长和老师没有必要对他们的交往太过敏感,太忧心忡忡。理应让他们自然而然地相互接触,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不要对他们横加干涉,百般阻拦。情和爱是一个高尚的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鲁迅先生在诗中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我们应该以正常的心态看待他们的友情,这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这,人生会不完美。我们并且还应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正常的交往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公开交往,健康交往,以免他们“地下”交往。与此同时,要对他们作一些善意的引导。主要从一下几个角度去努力:

(一)给学校老师的建议

学校是一个相对集中、有组织的机构,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异往的相关知识及注意点。第一,给他们讲性心理、性生理、性安全方面的知识。以免他们因为好奇而借助黄色书刊、录像、网站等了解性知识,接受误导,产生不良影响。第二,给他们讲人生各阶段应完成的事。不妨把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求学立志阶段(5―20岁);成家立业阶段(21―28岁);创业赡养阶段(29―60岁)。给他们阐述清楚:在求学立志阶段主要是完成学业,为将来事业打基础,这一阶段离不开亲情,可发展友情,但不可有恋情,即使对某个异性有爱慕之情,也应深藏心底,等到第二阶段再说。第三,教他们学会保护自己。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初中生要分清是非黑白、真善美、假恶丑,要保持自己心灵的纯洁,同时要警惕,别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自己的纯情。

(二)给家长的建议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在对待孩子与异往的问题上不应该不顾一切的禁止,要给与适当的空间和理解,也不应该总是苦口婆心的劝说,要通过事实让他们了解你们的心意。第一,可以告诉他们早恋有哪些危害。早恋首先是会荒废学业,恋爱必然会分心,导致学习精力不足,因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鲁迅先生说:“不要为了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忽略了。”早恋也许会是粒痛苦的种子。他们往往会种下希望,收获痛苦。早恋还会影响身体健康,美国《健康和社会行为》杂志最近对8000多名青少年的调查和美国著名儿科专家米里亚姆・考夫曼在《战胜青少年抑郁》中都证实早恋可引起抑郁症。第二,一定要好好进行沟通,与孩子做朋友,不要把异往搞得神秘不可侵犯。第三,告诫初中生把握好异往的原则和方法。在指导初中生进行正常异往时,要告诫或建议他们把握好“自然”和“适度”两个原则,同时,还应注意使用正确、恰当的交友方法。

(三)给初中生的建议

初中生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从初中生自身出发很有必要。第一,提倡多进行集体的异往。在健康的班集体里,积极向上的群体交往氛围,有利于培植异往的能力,便于掌握异往的原则、方法,能抑制异往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第二,理解和认识到正常异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正常交往带来的益处和不适当交往、不健康交往或回避交往等所带来的弊端区分开来,摒弃“男女授受不亲”、“异往就是谈恋爱”等不正确的观念,并由此全盘否定初中生的异往。

参考文献

[1]赵霞,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异往,心理健康教育,贵州教育(半月刊),14/2005

[2]林玲《青少年异往的发展特征、心理功能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123345)第16卷第3期.2006年9月

[3]湖北十堰竹山潘口中学左自理陈尚《亦友亦恋总关情――解析初中生异往》CLASS ADVISER 2005.NO.5 36

[4]彭泗清.对青春期异往的八种误解[J].中国青年研究,2000,(1).

[5]蒋有慧.初中生异往心理发展的特点[J].教育研究,1991,(3).

[6]江德邻,青春期异往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2)

[7]吴晶,等.青春期学生异往心理与行为特征研究[J].心理学,2002,(3).

[8]张彦文,等.关于高初中生异往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5,(6).

[9]赵双玲,等.上海市高中生异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5).

[10]王磊.青少年异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4).

[11]李鹰.初中生异往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12]骆伯巍,高亚兵,叶丽红,等.青少年学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2):124-126

[13]王磊.青少年异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4,27(4):916-919

[14]蒋有慧.初中生异往心理发展的特点.教育研究,1991,(3):27-29

第7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养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理念的产生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也提出了一些挑战。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同时,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加强,对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提了更高的程度。从历史学科来看,传统的初中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围绕初中生的现状、知识程度、心理特点、中考要求等开展的。在当前的中考制度中,历史并不是升学考试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初中教学阶段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就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历史知识,但是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要了解历史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更加科学更加客观的去看待问题。此处提到的“历史素养”,主要说的是初中生在历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和素质,这是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中,获得历史知识后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凸显出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心理素质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对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提高初中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历史素养,从表面看,主要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的主干知识,正确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能够科学的看待历史事件,清楚的明白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解释在历史事件中出现的重要现象,并根据这段史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来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详细掌握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高低,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历史教学,在亲体体验和学习中培养自身思维能力。

二、加强历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状况。培养初中生的历史素养,需要历史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详细情况、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只有准备把握教学方向,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加科学有效。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问题,能够分析历史事件中的突发状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兴趣是推动教学的内在动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旦激发了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那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俗话说:好的习惯成就人的一生,好的品质影响周围的人,所以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做好学生的榜样,不论是做人做事,都要认真对待,要合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四、学会记忆是根本,史论结合出结果

理论是从史实中总结出来的,史实与理论知识要充分结合一起,才是有效学习的科学方法。在科学看待史实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历史现象,透过现象去分析它的内在根源,得到具有规律性的历史结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来分析知识点,从一个或者多个角度将零散的历史资料串联起来,这样既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动态,还能帮助学生灵活的记忆,机械的记忆方式只会让学生学得更累,有时候还会混淆时间,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五、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能脱离历史教材

初中历史教材作为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也是W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来源,信息量比较大。虽然历史联系实际也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脱离了课本,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首先就是要以教材为主,扎实基础,引导学生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有效的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才能熟练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

六、强化练习也是提高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有效方法

历史学科不同于语数外要搞一些题海战术来加深记忆,但是强化练习也是初中历史知识积累、提升能力的一个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难点重点,选择出有针对性的练习题,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辩论比赛等形式开展研究。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师生共同搜集资源,并进行讨论与整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参与历史教学的程度,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学习,学生的自主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思想意志都得到了锻炼。

七、带动家庭与社会的共同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素质

初中生的历史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靠学校,还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根据学生的家庭情况,初中生与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历史电影和小说等,通过分析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要鼓励初中生关心时事政治,以历史为鉴,能够活学活用。

总之,在新时期下,初中生担任着振兴祖国的重要使命,他们的素养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因此,初中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创新教学,更新教学观念,使学生增加对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了解,具备初中生应该具备的情操与素养,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与创新能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多。

参考文献:

[1] 林彩英.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2015 (01).

[2] 苏建.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 2015 (02).

[3] 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02).

[4] 李敏.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J]. 教育现代化.2017(04).

[5] 林丽.浅析世界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明治维新与日本崛起》一课为例[J].学理论.2014 (21).

第8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复习课 考试大纲

初中生物复习课是生物学习过程的总结性环节,有利于学生将知识更为系统化地加以消化和吸收。那么初中生物复习课应该如何去上,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生物复习效率呢?本文将进行探究。

一、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与研究

所有的科目都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对科目的学习进行一个范围的界定和具体内容、具体要求的明确规定,对中考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初中生物复习课的实施过程中,教也应该依据考试大纲来展开。就初中生物而言,考试大纲针对考点都进行了对应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应该将每一个版块、每一个考点都进行详细的分析,将考点进行细化和分解,使学生对于中考考点了解得更为透彻,从而大大提高初中生物的复习效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学生基本情况展开研究,因材施教,确定复习方法

每一名学生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情是不一样的,获得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如果教师一味地用一种复习方法来展开复习,对于学生是不公平的。为此,教师在复习课开展之前,就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展开研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加以系统的分析和全面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三、在复习过程中进行比较和归类

在生物的复习过程中,比较和归类是最为常见的两种复习方法,对于复习是十分有效的。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四、形成知识网络

初中生物的知识比较繁杂,学生所学知识如果是独立的,就很容易遗忘,慢慢地遗忘会越来越多,知识漏洞会越来越大。而如果将知识连接成网,所有的知识点在网络中牢固、扎实地存在,那么遗忘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初中生物复习课上,教师应该将零星的知识点织成网,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复习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学习知识网络的构建,比如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复习,在复习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带领学生一起构建思维导图,形成知识网,然后逐渐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五、利用竞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虽然教师会在初一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以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说明、强调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但时间和精力的局限决定了学生不可能在课后花大气力去复习生物。如果整堂课都让学生自主复习,又会出现部分学生开小差,部分学生偷做其他作业,部分学生闲谈的状况,不但课堂秩序乱,而且复习效果差。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觉进入复习,并提高复习效率呢?

在初中生物复习课上,笔者曾经尝试过以个人提问,为个人加分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竞赛,给小组打星两种激励手段。在这两种方法的尝试过程中,班笔者发现在第一种方法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心存侥幸,认为教师不一定会提问到自己,所以在复习过程中他们积极性较低,提问过程中其他学生都会漠不关心。而实施后一种方法时,由于是小组竞赛的形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地开展合作,目的在于为小组争得荣誉。

六、强化复习过后的训练

从近几年试题可以看出,中考生物中单一题型逐渐减少,综合题型越来越多。尤其是图表题、一个内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以及实验题,更是比较常见的题型。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强化复习过后的训练,尤其是针对这些题型加以训练,使学生能够得到系统的训练,找到解决这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可以经常性地进行模拟训练,也可以组织开展组内竞赛,复习之后引导学生小组内共同进行训练,并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此外,在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之后,教师还应该强化学生易错点的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最终提高解题能力和得分率。

七、结语

以上,我们对初中生物复习课的实施展开了探究。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难度相对来说并不大,但是知识点是比较繁杂的,需要教师在复习阶段加以注意,下大力度提高复习效率,最终提高学生中考生物的得分率。

【参考文献】

[1] 钱太龙. 初中生物中考高效复习的方法及途径探究[J]. 科普童话,2015(19).

[2] 林秋霞.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吉林教育,2014(32).

[3] 陈秀珍. 让初中生物课堂“活”起来[J]. 新课程(中学),2014(10).

第9篇:初中生月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中,各种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有效性教学事关重大,它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教师息息相关,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维持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其有效的学习感情。情境创设时有几个方面是需要我们老师注意的,接下来我将详细阐述一下未来教学工作中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情境创设应明确的目的

初中的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每个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具体而言,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的三观的树立、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锻炼。情境创设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在充分发挥情境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炼物理问题。初中生好奇心强,因此老师的情境创设要尽可能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应该做到简要明确和启发性。

(二)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教育工作者们也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深化教学目标,提升自身素养。时代的发展瞬息万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互联网时代为人们搜集信息资料提供了多种渠道,物理教学也必须紧随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将时代感融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知识的有效性。所谓教学知识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知识中具有新观点和新的材料,这些信息大多是学生并不了解的。简言之就是通过系统学习之后能够立马产生效果的知识。在教学中如何保证教学内容有效呢,这主要跟知识的性质和学生的状态有关。首先,学生有效知识量决定其知识的增长情况,而学生知识的增长又直接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次,有效知识量决定了学生的智慧发展水平。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学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一种智慧。当然并不是所有知识都有相同的迁移性,通常只有学生将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的知识时,这部分知识才是有效的,才是智慧的一部分。另外,有效知识量决定了学生思想高度。学生在学习中将接收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三、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初中生尚不成熟,他们的学习状态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初中生在经验、见识与能力上都有所欠缺,我们必须发挥好老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与点拨。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老师应该及时予以解答。有效的学习过程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比如设置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学习过程有赖于我们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老师应尽我们所能最大程度的为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最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们独立思考,展现自我,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都能有所成效。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联系实际的生活来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脱离实际生活的情境难以让学生融入其中,只有选择熟悉的生活情境才能激发W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初中老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应与初中生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紧密相关,创设的生活情境应给学生带来学习物理的愉悦感。我们老师可以从教材提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进行适当加工,也可以自己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创设现实有效的生活情境。其次,我们所构建的生活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开放性教学可以将一些新颖的物理教学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们学习,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初中物理老师有效性教学的能力。开放性教学是对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实践让初中生跳出课本的限制并不断积累数学生活经验。第三点,我们老师应该创设多元化的生活情境。多元化的生活情境避免了将学生们禁锢在教室内,多元化的形式能够学生们和外面的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培养发散思维,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数学来源于实际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许多数学材料为我们所用。因此,作为初中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让这些生活素材走进教学中去。我们相信,这样的物理教学能够真正让数学由静态变为动态。教师也要注意指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创作,只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写出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五、注重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质量

根据相关指示,初中物理教师应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修养,不断审视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为给学生打造出适宜的教学环境,为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教育工作者们不能固步自封甚至沉迷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应不断充实自我,积极汲取新鲜知识,摄取新颖观点,尽最大的努力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打造一个畅所欲言、平等学习的平台。摒弃老旧的观念意识和惯性思维,教师不仅可以能推动美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使教育质量越来越好。

六、结论

综合性物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潜力。长期实行这种教育,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都会变强。总的来说,我相信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物理综合性教学必然会取得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学明.浅谈多媒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A].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