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人才培养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才培养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才培养意见

第1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 “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结合扩招生的特殊性,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及工具,充分利工余时间,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

校外教学点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和学院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采用媒体教学,从学习和辅导两个教学环节出发,网上辅导、面授辅导和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环节包括面授辅导、小组活动、实践活动等,面授辅导中可以使用网络、课件、电子教案等媒体,每次小组活动、实践活动应有主题,要有老师指导,实践活动结束,学生应当提交小组活动、实践活动的报告、小结,作为考核形成性成绩的依据。

因此,根据开放教育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我院校外学习点将坚持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改革方向,强调各个教学环节穿插安排、多种媒体综合运用;面授辅导主要是讲授重点、难点,并给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远程教学模式

根据我省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和借鉴全国进行远程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扩招生的特性,在高职扩招院校中开展远程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学院将制作全套教学视频,扩散教学课件,建立每门课的教学微信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有效地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二、拟开办校外教学点教学模式

成立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学习中心,设立:教学计划与运作、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质量与评估等教学管理事务、学生管理五个管理机构。校外教学点是学院的分校区,其持续时长至少是专科教育的一个培养周期。地理位置将优先考虑初设点当年录取新生地理分布的集中地。校外教学点是学院的派出机构,被视为学院的分校区。学院将配置每个教学点具有本校区相同的功能。

具体如下:

教学环节组织与实施: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包括:协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选课,上课,提问与答疑,讨论,作业,考试,学分记载等。

辅导教师,除本校提供的师资外,我院为每个专业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1名,负责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管理。

第2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关键词】农村;医学人才;医学教育

农村卫生服务关系到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而农村人才问题已成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重视基层医学人才教育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1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现状与问题分析

1.1缺乏专业培训,人才流失严重目前农村卫生机构人才紧缺,农村卫生人员没时间脱产培训,导致工学矛盾。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地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如“替代法”、“托管制”等,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医务人员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部分医务人员看重培训后的“证书”而非培训内容[1];二是部分医务人员由赤脚医生转型而来,年龄偏大,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三是若这批人员离开岗位,新人员难以接手。由于缺乏具体的培训政策和机制导致缺乏专业培训成为阻碍农村卫生人才素质提高的关键问题。

1.2学历教育滞后,结构不合理目前各地农村机构医务人员学历仍以大专、中专为主[2]。成人教育未与时俱进,教材大纲未针对农村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编写。即使医务人员有意提高学历但因工作繁重和体制不完善纵然花费大量精力但仍收效甚微,难有提升。

1.3实用型人才紧缺,医学生不愿下基层现本科生及研究生中,众多学生不愿下基层,而专科学生中也只有大多数学生愿意回到基层。医学生不愿下基层的原因:①基层的工资福利待遇偏低;②职务晋升机会少;③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④基层条件差,设备少,生活艰苦[3]。

1.4医学教育问题突出,教育模式与农村需求不符作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源地的高等医学院校,在引导人类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难题、树立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现在许多学校把“研究型”和“高精尖”人才服务于上层作为宗旨,而把服务于农村的医务人员的培养认为是职业教育的任务。此举无疑加重了城市医学人才密集而农村缺乏医学人才的现状。通过对学生目前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分析情况为:①学生能主动完成学习任务的占25.2%,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占68.5%,被迫完成学习任务的占5.8%;②学习方面的困难是:医学记得东西多(34.5%);老师上课内容多,难消化(25.6%)。此调查说明大专的“2+1”模式学时偏少。

2对农村医学人才培养与医学教育的建议

2.1采取定向招生,实现本土化原则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就急需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医师队伍。这就要“就地取材”,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从农村生源中定向招收医学生毕业回农村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医学人才紧缺的情况,且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通过对浙江省三所医学专科院校的医学生关于毕业后是否愿意到签约的农村从事卫生工作调查,大多数学生表示愿意(68.1%)。此项调查表明定向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农村医学人才紧缺的情况。

2.2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学历教育定向招生在短期内仍无法解决农村医学人才匮乏的问题。故加强在职培训就成了当务之急。由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一起核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农村在职卫生人员的学历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在职卫生人员和在岗乡村医生的培训制度”和“建立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定期进修学习制度”。因此要建立起“防、治、保、康、教、技”一体的农村医学人才队伍,就要加强在岗培训等制度,研究农村医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在职人员工作能力。

2.3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多技能型人才

(1)调整压缩本、专科的专业数量,对本专科学生进行“床旁教学”;(2)拓宽专业领域,以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为指导思想,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3)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精选教材内容,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培训。

2.4提高重视程度,加强政策支持首先严格规范医疗卫生人员的准入和从业条件,其次出台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参加专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并投入经费。

2.5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设相关课程,增强学生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从思想源头上确保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农村医学人才虽匮乏,但如果能形成清晰而完整的农村医学人才培养的规划,与我国基本国情相适应,则农村卫生事业必能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因此农村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保障农村人口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吴苏芳;谢卫华;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医学教育现状和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9-5

第3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决定其培养学生素质高低的关健因素。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更加突出其应用性,实践性。但是,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培养结果与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相背离。因此,应针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确定科学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从而找出适应其教学目的的科学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以满足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对经贸人才的迫切需要。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为学生构建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框架与实际操作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明确了国际贸易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采用“边改革、边实践、边总结”的方法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对于满足社会对国际经贸类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构建起注重素质教育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

    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主要具有两个特点:跨学科性和实践性。跨学科性是指国际贸易专业从学科上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从这个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锻炼。通过让学生到企业实地考察实习,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战略联盟等方式,或直接采用案例分析训练等方式都可以实现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目标。

      (二)现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现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型”培养模式,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这两种培养模式都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的人才也很难达到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1,“理论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强调理论知识,同时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若按“理论型”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势必存在三方面偏差:一是在讲课过程中过于细化部分贸易理论。比如说,在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把贸易的关税效应、国际技术转移模型、国际货币制度,尤其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贸易理论向学生做详细讲解,这容易使学生学习难度加大,更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违背了高职院校教学中实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和用人单位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二是忽略了国际贸易是一门集应用性知识、新兴知识以及动态发展知识为一体的课程。例如,对于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运作方式、wto运行规则、反补贴与反倾销对策等内容讲解得不够深人,有的甚至省略不讲。这样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陈旧。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例如,对于满足外贸业务岗位所需要的有关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实务、商品检验检疫、外贸单证、函电等具有操作实务的重要课程,既不进行系统详细讲解,也不进行仿真模拟实训和技能实践,更谈不上校外实践和顶岗实习,从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的欠缺,毕业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表现形式

    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注重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模式进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外贸操作技能,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欠缺和知识面的狭窄,限制了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的缺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作用,因此不能很好地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过分强调单一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养,难免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不能适应社会对多种技能的需要。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所需其他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四是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略了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重理论.轻实践

    1、学校和专业建设的定位不科学

    高校定位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职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专门人才。然而有些高职院校不切实际过度重视了教师以及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却忽视了在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非常注重理论教学,认为具体贸易实践操作属于低层次的要求,一般中等专业院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就能做,所以未能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重视;有些高校甚至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来对待,加上师资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根本不具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经验,只能照本宣科。这些教学方法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2、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不含理

    过多地设置了理论性的课程,如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但像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外贸函电、报关实务等实践性课程却相对涉及较少。这种课程设置的状况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导致:首先,在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的比重上,多数教师由于个人的习惯和兴趣,也可能由于课堂与社会脱节,往往喜欢多讲理论少讲实务,尤其是多讲纯理论性的知识,使实际授课的内容与计划不符;其次,由于教学计划制定得不合理,没有从宏观上协调国际贸易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导致一些知识的重复讲解;再次,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上,过分强调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并进行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陷人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3、教学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习基地缺乏

    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重点高校有国家配套资金支持,情况要好于一般非重点院校和民办院校。大部分院校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国际贸易实验中心来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这不符合现代的教学发展的需要。另外,很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建立在部分教师过往人际关系等个人感情基础之上,没有上升到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层次。实习单位与学校和学生属于单向不均衡关系,没有对价支出,因此,缺乏持续合作的基础和动力,不能保证学生实习实践需求的稳定性要求。

    4、外经贸人才现实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对于外贸公司来说,更多期待的是毕业生成为来了就能发挥作用的人才,也就是说他们期待具备较强实践和操作能力的人才,而现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离这一要求相去甚远。由于受到较好学术氛围的熏陶,通常具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具备良好的分析和研究能力的毕业生,往往在企业高薪聘请一段时间后,发现毕业生要么眼高手低,不愿做具体工作和业务,要么不能胜任具体的贸易实际操作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缺人、学生失业的结构性问题。

(二)过分强调老师主导作用.扭视学生主体地位

    虽然已有很多人意识到了我国传统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弊端,但“仓库理论”依然盛行。该理论认为:“大脑是储存知识的仓库”,教育就是用知识去填充“仓库”,把记忆知识的的量的多少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由于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采取单一的灌输教育方式,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非启发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一味地接受老师传播的知识,缺乏思考,所以谈不上真正吸收,更谈不上创新。因此缺乏案例教学和实训的锻炼,贸易知识的学习会变成一个乏味的过程,导致很多学生不知所学何用。

      (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沂业内部竟争升级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传统思维认识密不可分,高考学生选择专业时,家长和社会的导向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倾向:如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重国有名校轻民办院校;重热门专业轻自身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是近些年学生热捧专业,综合院校、专业院校、民办院校、职业院校都在宣传自身优势,在一定程度造成竞争升级,对专业和社会不负责任,人才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有明确区别:学历教育高校应该承担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职业教育则应该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然而二者却出现了倒置或混杂的不良倾向。

    三、构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路径

        (一)合理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1、坚持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人才不等于废弃理论课教育。因此,我们坚持必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必须到位,在教学计划中保证必要的课时。例如,在教学计划中,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概论、货币银行学等基础理论课都保证了其必要的地位,以使学生打好理论基础。

    2、突出实践教学

      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计划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一是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体现实践性的要求。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要求突出案例教学并与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软件如simtrade教学软件相结合进行教学;电子商务课程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亦就部分内容实行课堂实验模拟教学;会计学课程,要求教师课堂精选实例讲解。二是围绕国际贸易业务的流程专门开设多门实验课,比如单证、通关实务等。

      (二)贫沏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

    1、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加强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开始学习专业理论课时就进人应用环境或背景中加以理解,我们在理论课教学中也提倡案例教学,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各门课程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运用案例教学,强化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如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枯燥的理论,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学校为他们创造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条件,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强化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训练的最重要的一环。比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仿真、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国际贸易模拟实验、金融投资模拟实验。这些实验课程均紧紧围绕让学生进人国际贸易业务环境和提高相关技能而开设。这些实验课,一部分在实验室完成,另一部分必须走向社会,实地训练。如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调研,需要直接与有关单位零距离接触.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以期帮助学生从理性认识返回到实践中的感性认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及其实用性。

    2、大力推广双语教学

      由于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特点,外语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影响极大。为此,我们的培养方案强调了本专业对学生外语掌握程度的要求。在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中,鼓励部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促进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的推广。

        (三)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他们在教学上采取工学交替形式,一年分两个学期,每学期24周,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12周在企业培训,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实际生产组织,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需要时还可顶班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大概的了解,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生选择职业提供机会与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实习制度的实践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实习制度,美国高校采取的实习制,其种类有全职的、兼职的;长期的、短期的;不收酬劳的、收取酬劳的等等。它与今后的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通常,学校都设有被称为‘脚acement"的机构(相当于职业介绍所),该机构的职能就是帮助毕业生或实习生联系工作单位。学生可以将简历述于该机构,再由机构提供参考意见并联系企业以安排实习。

    2、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其教学活动直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利用公司的某些资源,如丰富的实践经验、全球化的网络等。特别是通过与一些跨国大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在全球化组织管理方面收益匪浅,获得很多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经验。

    3、案例分析理论的教学模式

第4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关键词:基层卫生 人才培养 探索 建议

人才是兴业之本、发展之基。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的持久动力,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建立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的必然要求。河南省是发展中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解决好全省人民特别是基层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尤为关键。本文针对河南省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提出改进意见,为稳定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改善卫生技术人才的分布结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全省农村地区共有卫生人员4390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3828人,执业(助理)医师106624人,注册护士76415人。每千农村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人,拥有注册护士0.86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326所,卫生人员10557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382人,执业(助理)医师27094人。乡镇卫生院共2069所,卫生人员9696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5164人,执业(助理)医师27933人。

近年来,针对基层卫生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我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出台优惠政策,从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三个关键环节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立体式、全方位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实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城市医师支持农村工程、县医院骨干医师培养“515”行动计划、县妇幼保健院骨干医师培养“512”行动计划、乡镇卫生院实用人才培养“522”行动计划、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等措施,共为全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培养研究生1220人、本科生18012人、专科生18182人,5万余名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经过培训获得了中专学历,培训县级专业技术骨干3600人,培训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16万余人次。同时, 为引导和鼓励医务人员扎根基层,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促进基层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在编制管理、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努力营造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政策环境。通过努力,为基层引进和培养了大批实用卫生人才,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据统计,全省乡镇卫生院专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27.87%提高到2012年的35.79%,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专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60%提高到70%,提高了10个百分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逐步提升,学历结构有所改善。

二、存在问题

虽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学历结构得到改善,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但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基层特别是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卫生技术人员总量不足。2012年底,我省每千农村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人,拥有注册护士0.86人,均低于全国农村地区和中部农村地区。我省农村地区床、护比为1:0.34,床、医比为1:0.45,基本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2.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偏少,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初级职称比例偏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

3.乡镇卫生院骨干人才流失。近年来执业环境恶化、执业风险加大,个别乡镇卫生院为规避医疗风险,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不注重临床骨干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随着能力倍增计划的实施,县级医院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增加,也加剧了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功能的弱化和骨干人才的流失。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缺乏。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有关规定,“到2020年,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我省2014年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262万人,照此计算,到2020年农村地区约需全科医生24000名。我省农村地区目前具有全科医生资格人员8695人,缺口约为15300人。

5.医学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全省卫生人才需求调查显示,在2013年的本科生招生中,医学类占36.7%,而全省的相应需求为75.1%,供需反差明显。根据中国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报告,2011年我省在“全国医药卫生类招生万人口拥有医学生数”排名中倒数第二位。由于我省本科医学院校少、招生层次低、专业结构不合理,使全省卫生技术人员80%为专科以下学历,本科学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农村地区急需的本科以上临床、影像、超声、麻醉、儿科等专业人才十分匮乏,无法满足卫生事业发展需要。

三、对策建议

1.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继续做好“51111工程”后续工作,持续实施“三个行动计划”,结合实际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优秀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并采取订单定向培养、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和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等方式,培养和引进急需专业人才。加强在职人员进修培训,加大县(市)医院骨干医师、乡镇卫生院实用人才、县(市)妇幼保健机构骨干医师、中医药实用人才和技术骨干医师培养力度。

2.制订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政策。落实专项经费,保障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职称晋升方面按实际人数核定总额,调高中、高级职称比例,降低标准,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建立表彰制度,鼓励农村卫生人员安心留在农村工作,积极为广大基层群众健康服务。

3.完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制度。认真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7号),强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人才培养责任,建立城市医师下基层新机制,严格执行“城市三级医院医师在晋升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前,分别要到县医院连续服务满半年;县级医院青年医师在晋升中级职称前,要到乡镇卫生院累计服务满一年”的规定。

4.合理调整医学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医学生培养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根据实际需要对农村地区急需专业进行招生。招生时设置专项计划,专门用于招收农村地区急需专业的学生和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学生。

5.强化医疗风险防控。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的抗击力差,发现、自纠、自救和管控能力薄弱,在当前社会矛盾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医疗风险管理尤为重要。一方面,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将风险防控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对执业资格、执业范围、执业行为,仪器设备状况、急诊急救设施等进行监督检查,将医疗安全隐患和执业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医疗风险基金,分散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执业风险,为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2013年河南省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公报

第5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职业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

为探索构建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2013年1月教育部启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重点项目,全国掀起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浪潮。作为转型发展的主体,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仍属探索阶段,故研究和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凸显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首先明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认为其人才培养理念及体系构建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此为目标构建包含R到ㄉ琛⒖纬烫逑怠⑹导教学、培养环境在内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及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为目标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1]。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凸显“应用性”特征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其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与“研究”大学和高职高专“技能型”大学有本质区别,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特征方面体现出“应用性”特征: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社会服务方面,强调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输送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教育遵循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原则,强调教育呼应地方经济或行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合适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是基础牢、知识广、能力强、素质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能力。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发展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的人才目标定位决定其培养体系应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精髓,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总原则。

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设置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专业

高校人才培养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专业建设水平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其特点是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应用型本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发展动向为风向标,紧密围绕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专业设置应体现明显的职业针对性,且具有相对稳定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立足点不在于发展学科,不追求学科门类齐全,而在于以学科支撑发展应用型专业。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主张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学校自身的历史发展优势,有选择性地发展应用型专业。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应基于充分的调研论证基础,并充分考虑学科根基和办学定位,科学规划,不断优化。

(二)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依照研究型大学的标准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又不能满足于职业教育“够用”的标准。应用型本科人才对于理论的要求应该是“坚实”,既不过深又不过浅,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并着重于将其转化为实践[2]。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比技能型人才有更宽的理论技术基础,比普通教育本科人才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要构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的实际,实现基础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的结合,以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首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针对专业对应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课程体系。注重专业知识的广度和交叉融合,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其次,将课程体系模块化。打破按学科设计教学内容的框架,将应用型本科课程按基本知识、基本素养、操作技能等能力培养进行模块化重构,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具体可分为通识模块、基础模块、方法论模块、实验模块。通识课程模块注重培养学生品德、人文修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思维,为后续的专门知识学习打基础;方法论课程模块要求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所需的方法、技术;实验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

再次,重构课程比例和内容。在课时安排上,调整理论授课课时与实验实践课时的比例,适当在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资源上倾斜;在课程内容上,根据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适当裁并课程,合理整合内容相关度较大的课程,更新、设计和开设全新的课程。

(三)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职业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体系能否支持对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培养。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坚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坚持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具体来说,应有效开发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相应设置成不同的课程类型,采用课内实训或实验的方式开展与基本技能和初步综合技能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开放实践的形式开展涉及高级综合技能和创新技能的实践教学内容;将核心或主流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开设为必修课,将新兴技术领域的教学内容开设为选修课,将能力拓展或深度提升的教学内容开设为课外的开放实践。此外,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在开放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实施创业项目。

(四)创造促成职业能力素质发展的环境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必须高度重视教学环境的建设和持续改进,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专业师资队伍、畅通素质拓展渠道来支持人才培养。

1.搭建职业能力导向的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力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相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场所中获得,也只有在实际工作场所中才能将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传授给学生。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在实践教学、师生培训、技术改造、产品研发、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将校企资源有效整合和优化,构筑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学校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作为重要参考来设置和优化专业,将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作为重要依据来编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与企业联合开发技术应用项目,保证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新颖性和师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依靠企业开设实训实习基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性;邀请企业名家进行技术示范和就业指导,保证毕业生就业创业道路的畅通。

2.打造职业能力本位的师资团队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仅要求专业教师掌握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求教师掌握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状况,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教师应由业务素质高、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构成。“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打造职业能力本位的教师团队:“走出去”是定期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或参加技能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岗位的指导能力;“引进来”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高级管理(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师,开展讲座或技术指导,满足专业教学多样化的要求,实现学与用紧密结合。

3.畅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学生素质拓展渠道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个方面共同完成,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创新思维、发展职业能力和学生竞争力的关键。素质拓展一般包括思想道德、职业素养、身心素质、人文和科学素质等。应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强调的应用型、职业性特点,通过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艺术文化节、职业论坛、职业技能大赛、辩论赛、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践和创新,锻炼职业能力。此外,要重视职业和就业指导教育。根据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及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确定指导工作重点,合理安排指导内容。前移职业与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发挥潜能,为就业做足准备。

三、结语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工程,也是不断积累、不断创新的过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岗位能力、专业能力,还要有行业能力、综合能力、创业能力。地方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将更新的应用型人才观念植入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构筑起开放且不断创新的教学体系,才能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新局面,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定清.需求导向――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3]李烨阳地方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标准研究[J].才智,2012(13).

[4]李定清.关于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杨文,罗曼予,陆巍.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视角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探讨[J].传承,2011(8).

[6]刘正安,郭凌华,李体仁.实施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

第6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多专业联动专业建设特色人才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和融合,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单一型人才需求模式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模式延伸,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范围。

二、多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

1.多专业联动,构建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随着气象业务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各专业培养方案往往只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难以满足气象行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需要,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分层架构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根据各专业在信息系统架构中的层次和上下层间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

2.“局――企――校”资源集成优化,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局――企――校”共建和中央与地方共建等渠道,根据信息系统多层架构和知识模块间的衔接关系,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构建了基础平台、传感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系统集成等五大实验中心和一个气象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基地,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3.优化三个结合,实现行业特色与专业建设合理融合

点、线、面分别与气象特色结合。点是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融入气象信息系统案例;通过气象特色模块,实现专业主线外延;面是根据专业联动的信息类专业分层知识模块,各专业在对应系统知识层面和与气象信息系统知识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专业的气象特色内容。这样既合理地融入气象业务对信息类各专业所期望的气象特色内容,又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4.行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检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4年培养、就业1年检验的“4+1”人才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并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参与行业项目,增强培养特色人才的能力;学生进入行业和企业实习实训。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用人单位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反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我们的检验不是只停留在毕业后一年上,实际上采取的是持续跟踪,不断完善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创新举措及人才培养成效

围绕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遵循“边建设、边实践、边推广”的原则,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1.以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为主线,以多专业联动建设理念为指导,加强专业建设

多年来,课题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信息类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下,从培养计划、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入手,实现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其中2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多个专业为局(中国气象局)校共建特色专业、5个学科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2个教学团队为局校共建教学团队、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3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与局校共建精品教材等。

2.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了实践平台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

根据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多专业联动的实验室建设。2005年以来组建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集成4大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企业研究院。这些平台建设实现了实验教学由封闭式的基础性实验向开放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比例,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科技创作等;以增设创新实践学分的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相关社团活动,实行学年论文(作品)制,促进了学生“做、学、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近3000名学生受益。

3.利用局校共建和行业高校特色优势,开展气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共投入近亿元,建成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试验(南京)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与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由于这些基地集教学实训、科研引导、研究开发和标准认定4大功能于一体,是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由于教师全程参与基地建设,并投入到气象仪器国产化和自制仪器研发中,所以能有效地将基地自动气象站、雷达站点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大气综合自动化观测与对比试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最为前沿的气象观测知识和气象仪器与装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仿真、综合气象观测等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联动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敏之,李玉龙.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联动培养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9,(20):41-42.

第7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技能型人才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日显,已经不能适应行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需要。针对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现状,结合本校资源和学生特点,在2014级检验技术专科班进行了如下教学改革。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根本依据,如何制定培养方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培养质量。本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发展服务为宗旨,构建了高职高专检验专业的“1+1+1”3阶段人才培养方案,即1年专业基础学习,1年专业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1年顶岗实习。第1学年的专业基础部分在校完成,以理论讲解为主,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第2学年的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两部分内容指的是专业课程学习,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校内授课“学中做”,校外见习“做中学”,将“教、学、做”融于一体。前两年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和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第3学年分组进入企业、医院进行专项培训和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在学生实习阶段加强与实习单位和学生的联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化指导。

2优化课程体系结合

当前检验医学的发展变化及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优化后的课程共设置28门,1632学时,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4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4.3%、31.9%、34.7%和9.1%。在专业课设置中,采取分阶段、层次递进的原则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将原独立设置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别与《微生物学检验》和《免疫学检验》进行纵向整合,合并为《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和《免疫学及检验技术》两门课程,删减了不必要的重复内容,使学生更易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考虑到当前输血技术的发展现状,在《血液学检验》中增加输血技术内容,整合为《血液学检验及输血技术》。整合后的课程使知识更具连贯性,理论实践连接更为紧密,有助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实验教学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中的检测项目要求,以及目前各大医院、检验中心开展的检测项目优化实验内容,采取“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策略,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职业性特色。

3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3.1“考证、升本”相融合的多元化教学

针对医学检验专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及部分学生有进一步继续学习(专升本)的愿望,在前两个阶段以“考证、升本”为导向组织理论教学,将“考证、升本”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专业课中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全部纳入课程学习和考试范畴,并可直接以职业资格考试试题作为结课考试题,形成“课、证”一体的理论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实施中依据不同课程特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像资源,以图片、声频、视频、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微观、抽象的理论知识,如在血液学和微生物学中主要利用图片、动画向学生生动展示细胞的形态特点,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生化检验和免疫学检验涉及到的大型、昂贵设备较多,校内资源有限,可以借助影像资料讲解。结合具体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手段交叉设计的课堂教学,如PBL、TBL、CBL、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并将人文素质、职业道德以渗透的方式融入所有教学环节之中,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素质加职业素质教育。

3.2“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课教学

专业课学习采取“理论-实验-实训-理论”循环式教学策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夯实专业理论知识。基本思路是:理论在实验中讲,实验在理论中学,校内获得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在实训基地用,最后再反馈到理论中总结完善。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如血、尿、便常规检验,血糖、肝功,乙肝两对半等)先在模拟的临床实验室中教师讲解(理论)、学生操作(实验),获得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原理、方法、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和动手能力后再到相应的实习基地对真实患者的真实标本检验(实训),针对真实情境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最终提出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理论)。从理论出发又回归理论的循环是阶梯式上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实践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审视自身,弥补不足和疏漏,为创新创业和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知识基础。

3.3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在学生群体已成普及态势。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程学习中,建立开放的微信平台,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炼整理后以图、表、习题或微课的形式上传网络,推送给学生,并链接互联网相关教学资源网页,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环境制约,可以快速分享平台内容,具有快速、实时、随意的优势。并可以聊天形式展开群体讨论,形成虚拟的课堂环境,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有效促进了自主学习和同伴互助学习,是对课内教学的良好辅助,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4改革评价体系构建与教学方法

改革配套的评价体系,强化教学效果。改变传统单一的“一卷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学习过程和学生的成长。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构建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两者各占50%。其中,形成性评价采取多主体、多点式、多对象的多元化考评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为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研究认定为课堂学习成果,以一定比例计入相应课程的考核总成绩中。

第8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为满足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对人才的要求,近年来铁路通过招聘等形式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充实到铁路队伍中,如何优化这部分人员的培养,将其打造成为符合铁路行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目前新职大学生培养存在的几点问题

铁路虽然十分重视铁路新职大学生人才队伍的建设,但对这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与飞速发展的铁路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经过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新职大学生自身存在优越感十足、不能吃苦的问题。

大多数本科生来到铁路后不能够摆正思想,凭借着自己的学历而优越感十足,将自身定位很高,存在好高骛远现象。一是对基层工作缺乏吃苦精神。80后、90后的很多人在基层锻炼后不能忍受车间工作的辛苦,难以融入现场工作环境,抱怨情绪较多。二是对知识技能缺少“钉子精神”。新职大学生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硬的心理,对知识和技能的探索不求深入,没有钻研精神。这种眼高手低的问题致使很多大学生陷入了沉不下去、扶不起来的困境中。过高的岗位期待和错误的心理定位使他们不甘心沉到基层去锻炼。这部分人员因为缺乏基层锻炼而对知识的掌握存在断层,规章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勉强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缺少应急处置能力。对于这样的人员,即便各层领导很重视,报以很大期望值,却依旧要面临扶不起来的困境。

第二,培训机制存在设置不合理,落实难到位的问题。

见习期作为大学生入路后思想意识转变和知识技能积累的重要时期,往往缺少人才培养计划的针对性和重视性。一是培养计划设计摆布不合理。目前对实习的安排大多是以时间为单位,每一个学习周期在一个固定车间或岗位进行实习。这种培养计划的制定不能符合岗位实际情况的需要,导致一些重点车间重点岗位实习时间不充足、知识技能掌握不全面的现象。二是培养计划得不到重视,培训落实效果缺少跟踪反馈。站段领导制定培养计划后将人才培养的责任交给了基层车间,但对培训计划的执行情况缺少监督,对培训效果缺少跟踪反馈。对于基层车间而言,一方面认为这些实习人员不是车间正式成员,另一方面,车间顾忌到这部分大学生将来的干部身份不愿意严格管理。对于大学生而言,这种隔岸观火的认识实习并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现场,自身不重视加上存在的散漫情绪,导致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作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二、哈站近年新职大学生培养的几点经验做法

哈站一直坚持“人才强站”的理念,积极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充分重视新入路大学生的培养,落实科学的培养计划。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管理。为营造一个“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从大学生毕业来车站报道起,哈站各级领导就殷切关注每个人的培养情况,亲自开会进行思想教育,逐个审查培养计划,到车间现场检查时不定期抽查大学生业务掌握情况。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使车间有了压力而且使大学生本人有了学习的动力。通过与车间的沟通和对大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可以加强车站领导层对个人情况的了解,方便培养计划的优化调整,并且有利于人才的管理。

二是抓住关键期,强化思想教育。为了将企业文化、铁路精神灌输给新职大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个人素质,车站通过开展讲座教育、谈心活动,及时给予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建立奉献意识和吃苦精神,安排他们进入优秀班组,亲身体会铁路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和铁路职工吃苦耐劳的精神,按照铁路工作性质的需要,从思想根源进行塑造培养。

三是定实培养措施,实现多元塑形。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哈站采取了“车站级、车间或科室级、新职大学生个人级”三级动态培养方案。首先,车站根据大学生履历,发现其优势和潜能。再通过谈话等途径,了解其兴趣爱好,分析个人品行和能力,掌握其综合素质。分析评估后,由车站把握培养方向,制定总体培养计划。车间或科室依据车站的培养计划结合工作岗位实际情况,细化理论实习和实作培训计划。新职大学生定期向车站和车间提交见结反馈见习情况和个人意见,车站再根据实际情况与车间共同修改培养计划。

三、对新职大学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与学校合作,将岗前教育提前,充分利用在校学习资源。

对于主专业大学生,虽然在校四年所学专业皆与铁路有关,但内容涉及行车、车辆、客运、货运、线路设计等多个方向,所学侧重往往与日后从事工作存在偏颇。因此,建议招聘前站段与高校配合,为应届分配的大学生提供在校期岗前见习机会,安排学生在大四上半学期到站段认识见习,初步了解日后从事工作的方向,回校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足“充电”,为日后从事站段工作奠定专业知识基础。

第二,加强实做培训力度,查找自身不足,正确定位自己。

建议各站段在培养初期应加大实做培训力度,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新职大学生只有真正深入到现场,从事一线工作,才能清楚意识到自身实做能力和应急处理经验的欠缺,从而使他们从心里上正确定位自己。另外,在实做培训 “学、帮、带”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通过与现场干部职工的工作学习,重新认识老职工,给予老职工展现自我用能力赢得大学生尊重的机会。

第三,创造交流学习机会,吸收先进思想,塑造优秀人才。

为更好塑造新职大学生,除在本单位让其进行岗位学习外,还应该为他们创造去相关优秀单位参观学习的机会。新职大学生本身就具备思想先进、接受新鲜事物快的特点,让他们走出现有工作环境,以最快的速度吸收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不仅有利于对他们的塑造,更有利于为本站段引进先进思想和科学的管理理念,一举多得,使新职大学生成为铁路名副其实的新鲜血液。

第9篇:人才培养意见范文

摘要:技工院校的学生到校内教学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是一条有效直观的教学途径。但受到校内企业设备条件和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很难按课题要求进行教学。因此,一体化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配合学校协调好校企关系,全面完成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本文对教师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职院校 一体两翼 校企合作 一体化教师

笔者所在学校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为主体,以“企业冠名培养”和“校内教学工厂全真实训”为“两翼”,构建了三位一体、梯次有序、良性互动、体系完整的职教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了“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课程内容来自企业一线,教学过程对应生产流程,实训场地仿真生产环境”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深化了以“冠名培养”为载体的校企合作,以冠名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课程目标,以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蓝本,按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方法,校企双方共定人才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参与管理,共同实施教学,共同提供资源,共同组织评价。

技工院校的学生到校内教学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是实习实训有效直观的途径,但受到校内企业设备条件和企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很难按课题要求进行教学。因此,一体化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配合学校协调好校企关系,全面完成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企业冠名培养采用企业订单式的培养模式

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以企业文化为背景,为班级进行冠名,让每个学生都有归属感。比如北京安德建奇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数控放电加工机床及数控铣削加工类方面,急需数控机床安装维护及调试人员,所以在企业培养订单上要以培养数控机床维护及调试人员为主,制定培养目标,确定学生发展方向,与企业签订就业培养协议,班级冠名为安德建奇班。

二、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实训教学课程安排要以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任务为蓝本,按照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方法,编制一体化工作页。实习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指导,还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处理好企业和学校、团队成员训练之间的关系,及时向校内企业领导和学校领导通报实习情况,反映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实习教学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学生到校内教学工厂进行全仿真生产实习时,一体化教师最好是由班主任担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规范管理。教师根据订单企业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进度计划,根据企业蓝本调整和完善一体化教学工作页。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这是完成生产实习教学的必要保证。一是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和按照正规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二是要求每个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按学校的要求参加生产实习,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结构,参加企业组织社会活动,树立团队协作意识。一体化教师要定期召开班会和小组讨论会,及时总结经验,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教学检查。

在学生管理中还要争取校企方的配合,经询校企领导和工人师傅对学生生产实习的意见,对违反实习纪律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个别情节严重的需要调出工作岗位,进行教育,待其提高认识,有改进表现后再回企业实习,以确保在企业实习的顺利进行。

三、协调好几个关系

1.协调好校、企关系是保证实习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实习教师要成为联系学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教师要经常深入企业车间进行配合,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生产实习教学计划的实施向企业领导和工人师傅讲明,争取企业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并把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向学校领导及时汇报,以求得到学校领导对实习教学的帮助和重视,在企业、学校的协作下共同解决好学生的实习问题。

在实习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争取得到企业领导的支持,教师要经常向企业领导通报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说明学生生产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争取企业领导对实习教学多了解,多重视,以保证在安排生产任务时,能有序进行。

2.建立真正的师、徒关系是搞好实习教学的基础

在校内企业实训中也要建立如企业般的师徒关系。在学生实习中,也要全仿真地设立企业车间内部的职责岗位。有时由于师傅对学生缺乏了解或生产任务重等原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积极做好师傅的工作,求得他们的理解,也可通过车间领导的工作来协调安排好实习教学。

3.协调好生产与训练的关系是保证实习质量的前提

在实习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以配合师傅完成生产任务为主,也就是说,要教育学生树立生产计划和经济意识,要使学生知道如何配合师傅完成生产任务,也要使他们认识到在帮助师傅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才能使自己有机会得到锻炼,以提高操作技能,完成生产实习任务。必须使学生清楚完成生产任务和搞好实习教学是统一的整体,为此,在安排实习教学时,要尽量做到生产和实习兼顾。

四、教师要成为连接校、企的桥梁

企业是毕业生分配的基地,企业需要人,学生也要走向社会。一体化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这中间要充当起联系企业与学校的桥梁。在工作中,教师要经常和企业领导交流,征求他们对实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此来改进实习教学的工作重点和方法,使教学计划更切合实际。同时也把企业用人情况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不断改进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分配后的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的需求,来配合社会的发展。通过实习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进,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也为学生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五、依据生产安排,适当调整教学计划

1.以完成生产任务为主

一体化教学安排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实际,使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生产实际,了解企业的生产安排和生产现状,对实际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安排好实习教学计划。

2.抓好重点课题的强化训练

生产实习教学有自己的特点。实习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出实习教学的重点课题,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首先将重点课题安排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检查教学课题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重点课题训练的质量。在重点课题训练中,要尽量争取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在设备、材料、时间、人员上都得到保障。对于其他的训练内容,可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利用企业生产中的下脚料或废料,在生产空余时间,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轮换的方法进行,既解决了生产实习的矛盾,也使实习课题基本能顺利练习。

3.校内、外结合,全面完成教学计划

学生安排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受企业生产实际的限制,有的实习课题难以进行,特别是练习课题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为全面完成教学计划,必须在校内安排解决。在校内训练时可根据训练内容的不同,分散或集中安排,对于一些综合课题的训练,可集中安排进行,以确保实习教学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