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发展趋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一、因地制宜,走自己的特色之路
最初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始于兴趣小组校外活动,确立了以 “拥抱绣针河——绣针河系列科技实践活动”为社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主要包括:绣针河野生动植物研究活动和绣针河环保系列活动,以凸显地方特色和社区教育特色。
学校开展大型主题活动“绣针河中下游野生动植物研究”,将活动成果编写成活动专辑《中草药卷》。“我与鸟儿交朋友”主题活动,活动成果编辑成活动专辑《鸟类卷》共七卷。“珍爱野生动物”主题活动,活动成果编辑成活动专辑《野生动物卷》共七卷。“家乡的桥”主题活动,活动成果编辑成活动专辑《桥梁卷》共七卷。“珍爱家乡的水”主题活动,活动成果编辑成活动专辑《水文卷》共七卷。“家乡树种的研究”主题活动,活动成果编辑成活动专辑《树木卷》共七卷。“昆虫的研究”主题活动,活动成果编辑成活动专辑《昆虫卷》共七卷。系列活动分别获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一、二、三等奖。
“土壤的研究”科技实践活动。这项活动自去年12月份通过主题论证开始实施,历时一年,共分“土壤调查” “土壤的改良” “空间土壤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项目,教师对各种活动成果进行整理梳理,拟编辑成大型活动专辑《土壤卷》共七卷。
二、大课题引领,走循序渐进之路
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对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高低不一。面对这样的现实,学校采取“大课题引领”和“三位一体”实施策略,作为循序渐进之路,以达到推进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为了让每位教师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学校一直以“绣针河系列科技实践活动”为总纲,每年生成一个大主题,作为长期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密切关注青少年活动的生成情况,及时梳理论证形成下一步活动主题。社区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乐于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按部就班地进入活动,直至成为活动的主人,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实施三位一体策略。地区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是与科技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采取综合开发,统一规划,同步实施。这样做既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实现课程之间资源共享,又避免了活动的重复与浪费。关键是活动的设计必须符合三位一体的要求,要“三符合”,而不是“三像”或“三不像”。同时,科技实践活动是没有课时数规定的,充足的时间足以把一项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轰轰烈烈了。实施三位一体策略,便于统一部署、联合打造社区特色。
(3)各项活动统一规划实施有利于实现校本化,常态化。
三、细化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在开发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头等位置,因此学校在课程管理、课题管理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
在课程管理方面:学校采取效益化管理的目标指向策略,借助多元化评价,以实现课程的可持续性发展。社区教育实践活动要重视过程的评价,但也需要重视结果的评价。
[关键词]贫困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
[作者简介]陈媛,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179―03
当前的中国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就受教育者的角度而言,最主要的问题是:教育不是一种享受,而是痛苦。受教育者所承受的教育痛苦有两种状况:一是为了要上学而痛苦,二是为了不能上学而痛苦,这两种痛苦都根源于教育自身的异化。从贫困农村教育的现状看,贫困农村教育在内外两个方面都处于贫困状态:教育的外在贫困主要是教育物质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的内在贫困主要指教育目的的严重异化。教育现代化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选择,从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国人对社会现代化的追求就已经启动。笔者认为,在知识成为核心资本的当代社会,贫困农村的教育现代化在贫困农村的脱贫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贫困农村教育现代化不是农村教育的“城市化”,而是贫困农村教育的“现代农村化”。
一、“做”人的教育:教育本质的实践生存论分析
教育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使人成为人,即教人做人。“做”人对于教育即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从“非人”向真正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生成。
人是以劳动实践的方式来生存的,只有以劳动为生存方式才是人的生存方式。马克思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p67)因为“生命活动的性质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全部特性、它的类的特性,而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1](p46)。人的生命活动是以劳动实践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自由自觉的活动”即是人的实践。劳动实践方式使人与动物根本区别开来,人不是既成的存在,而是一种开放性的存在,人是“做”成的,或者说是自为的存在物。人的劳动生成性使得人具有两种基本的生存需要:现实性的生存需要和理想性的生存需要。现实性生存需要是维持人的自然生命的那些需要。劳动所具有的超越性、能动性既表现为人不断建构和实现自我发展的理想,又表现为使人不断产生出新的自我发展的理想,人之作为人的真正的生活动力乃是人的理想性的生存需要。人通过劳动不仅获得了生存的现实性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在劳动中不断确证自我的存在,在自我存在的确证中又不断建构新的自我,并努力通过人的实践去实现人的理想存在。人总是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现实的人永远都不会满足于已有的规定性,他通过自己的活动创造生成自己的历史,又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中追求自己新的规定性,他不断向着“应是”前进。人只要存在着,就永远无法完成自己,但人永远以“完成”为导引不断实现自我的提升,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永恒主题。
教育围绕“做”人来展开,按照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它应该“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2](p244)。因此,“做”人的教育应该有三个基本的量度纬度:一是教育能否较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现实性生存需要;二是教育能否较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理想性生存需要;三是教育能否较好地满足社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区与社会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发展是社区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教育目的的异化:升学主义主导的贫困农村教育的后果分析
从教育的“做”人本质对贫困农村的教育现实进行审视,教育显然被严重异化了。
首先,贫困地区农村现有的教育既不能满足大多数受教育者的现实性生存需要,也不能满足人的理想性生存需要。在现象的层面上,升学需求主导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有的学者把这种以升学作为教育唯一目标的教育称为“升学主义教育”,这是中国现存教育的通病。在贫困农村,来自于摆脱贫困的压力使“升学主义”有更大的存在空间。在升学主义的主导下,贫困农村的教育有了“目标”,但却失去了真实的目的。教育演变成贫困农村青少年一代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一块跳板――甚至是唯一的跳板。教育不再是从“非人”走向真正的人的生活,不再是生命意义的内在需求,而是外部生存诱惑的无形强制。七十多年前,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敏锐地体察到了中国教育的这种异化弊病,向社会发出了警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2](p155)上学的目的是为了跳出“农门”走人“城门”,不是改造贫困,而是逃离贫困,离开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而变成“城里人”。一旦发现升学无望,家长和孩子就会放弃上学,即使有钱也不上学,早打工早挣钱。教育只为升学,不为做人,做人的趣味和价值因“升学”的挤压而丧失。
其次,贫困地区农村现有的教育基本上脱离社区发展的现实需要,不能为当地社区的发展直接培养有用的人才。如前所言,教育只是成为走进城市的一块跳板,教育只按照“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来教育人,因此,被教育出来的年轻一代不可能成为对当地社区发展直接有用的人才。升了大学而毕业的,要么留在了大城市,要么留在了中小城市,即使差的也留在了城镇,贫困地区长期不能脱贫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的“精英分子”没有投入到本地区的建设。甘地(Gangdhi)对印度乡村教育的批判也许很适合我国贫困农村的教育现状,他说:“现代的教育不能使年轻人学会任何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东西。那些将自己的孩子送到现代学校里去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农业专家……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当年轻人从学校回到生养自己的地方以后,对农业却一无所知。不仅如此,他们还从心底蔑视自己父亲的职业……现代学校的一切事情,从教科书到毕业典礼,从来不会使一个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感到自豪。他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就越远离
自己的故乡。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他和他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不断的疏远这种环境。[3](p353)
教育除了对升学有用之外,别无他用,这无疑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悲哀,更是贫困农村无法摆脱贫困的根源之一,这种状况将使更多的农村孩子不是因为经济上的贫困而辍学,而是因为教育自身的“贫困”而辍学。
三、推进教育现代化:贫困农村克服教育异化的基本路径
贫困农村基础教育的升学主义取向形成的根源是多方面的,笔者以为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农村教育没有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二是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出现了以教育“城市化”取代教育现代化的现象。
肇始于16世纪的现代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遭遇了种种的责难与批判,但是,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性的世界潮流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的目的。我国贫困农村的发展不仅不可能避开现代化的过程,而且必须经由现代化的过程才能真正摆脱贫困的状态。推进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脱贫的基本需要,而且也是农村教育克服异化的基本路径。但是贫困农村的教育现代化不是农村教育的“城市化”,而是贫困农村教育的“现代农村化”。“现代化”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它的英文是“modernization”。根据《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的释义,“modernization”是一个名词,产生于18世纪,它的含义有两个:一是指现代化的过程,二是指现代化的状态。在学术界,“什么是现代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化的实质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并指称这一转变过程的状态,它是一个多层面协同转变的过程,是一种涉及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对于现代化的歧见使得“教育现代化是什么”的问题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也成了一个有争议的问题。199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教育现代化的定义是:“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目标和实践。使教育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科学文化发展的需要,达到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先进水平。”并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教育观的现代化;教育目标的现代化;教育体制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方法的现代化。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有不同的认识,但在这些不同的认识中也有一些共识。有关教育现代化特征的共识主要有: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教育的终身性和全时空性;教育的生产性和社会性;教育的个性和多样性;教育的变革性和科学性;教育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教育现代化应该包括教育物质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等三个层次[4](p194)。教育现代化具体应该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化教育的不平等为平等,使教育普及化,使所有适龄的青少年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二是化精英教育为全民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社会的精英分子,而是要培养现代的劳动者;三是化齐一性的教育为个性化的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有个性的公民;四是化封闭性教育为开放性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应该走向国际化;五是化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性教育,科技的迅速发展终结了学几年知识或技术就足以终身维持其职业以及生活需要的时代,知识与技术的不断更新要求人们必须终身进行学习。笔者认为,教育现代化既是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是教育具有能够体现当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或水平的形态,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但是,我们现有的农村教育只是教人向往城市的生活,认为“城市的”就是先进的,“城市的”就是“现代的”,这种观念渗透于整个教育系统。
我国1993年颁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自20世纪初以来,伴随着国人对社会现代化的追求,中国教育现代化也同时启动。以1904年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的建立、1905年科举的废除为起点,在整整一百年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教育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从“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到“科教兴国”战略的选择,以批判和改造传统教育、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式教育为出发点,以富强中国、振兴中华民族为己任,教育现代化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追求从整体上改变了中国教育的面貌。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制度背景看,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强了地区之间的交往,人口的流动性也不断增强,在市场的驱动下贫困地区的人口向非贫困地区地方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贫困地区农村的学生在本地区接受完基础教育后,一部分升入高等教育的学生将与其他非贫困地区的学生一起接受高等教育,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要考虑这种“接轨”的问题。但在现实中,人口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对称的,极少有人才从非贫困地区向贫困的农村地区、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由此,贫困农村基础教育如果不适应农村生活的需要,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要求,本地发展缺乏“人”的基础,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贫困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把“普遍的科学知识”和“本土知识”结合起来,从教育发展的“城市化”向教育发展的“农村化”转变。农村学生即使不能升学,仍然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教育而使自己在农村获得更好的生存,并致力于本地区的发展,不至于在升不了学之后,回到农村出现“种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的情况[3](p354-355)。此外,要通过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本土情怀,使当地的“精英人才”能够向本土回流。
在当今时代,“成为人”意味着成为一个现代的人,只有围绕着培养和造就现代人为目的才是真正人性化的教育,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但是,“现代化的人”不是指“城市化”的人,而是包括“现代化的城市人”和“现代化的农村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江苏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室.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关键词:循环经济 农村逆向物流 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下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意义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手段,只有构建起顺畅的逆向物流,才能形成闭环的循环流程,物质才能高效、低成本循环,否则循环链将断裂,循环经济将不能实现。
农村逆向物流是指在农村范围内(县以下地区),农村居民用于生活、生产的资料沿着原方向返回,以及对已经废弃的产品进行再制造、再使用、再循环的过程。农村逆向物流物品品种多样,传统的农村逆向物流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生活垃圾的逆向物流、日用品逆向物流、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徐建国,2010)。
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设将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发展新农村逆向物流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完善整个农村逆向物流体系、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满足和拉动农村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王新利,2007)。
笔者通过对农村逆向物流的实施方式、运行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希望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农村逆向物流的运作主体
(一)以村民为运营主体
由于农村逆向物流链条初始端大多都是由村民自身完成的,所以,以村民个体为运营主体也就是村民自身把逆向物流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这种模式由于多靠村民自觉完成,因而成本较小,但是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回收的效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对村民的素质要求较高。
(二)以乡镇政府为运作主体
其实施主体为乡镇级行政单位,所属各村均为参与者。由乡镇政府成立专门的部门或组织,负责对农村可再生物品进行回收,从事商品回流等逆向物流相关事务。这种方式便于实现规模效益,但相对成本较高。
(三)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运作主体
这是指通过合同形式将农村逆向物流回收处理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业务,以付费等方式,交由社会上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企业负责实施。在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下,企业成为农村逆向物流的主要实施者,乡镇政府和各个村庄都应给予一定的辅助支持,使得村镇资源能够重新利用,农村环境能够得以优化,同时要根据当地逆向物流规模、交通条件、地理因素等恰当选址并设置合理的回收中心。这种由专业的逆向物流服务商对回流产品进行处理的模式专业性较强,可以减少回流品的不确定性,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性比较明显,信息反馈也比较及时。
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渠道
(一)共用正向物流渠道
逆向物流共用正向物流渠道,即农村完全利用原有的正向物流系统实现逆向物流的功能,逆向物流的设施、运输、路线相对正向物流系统没有变化。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降低了物流成本,风险性低,但劣势也非常突出,容易造成业务重叠,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的节点发生冲突。
(二)新建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
为了避免共用正向物流渠道方式的缺点,农村可以选择新建逆向物流回收和处理中心,以期形成规模效益,从而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提高逆向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其实施的方式可以是如下两种:
1.各村自建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由农村自建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业务重叠的原因与原有正向物流渠道中节点发生冲突;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可以更及时地为村民服务,主要缺点在于,农村要开展组织新人员、设立机构、购买设备等活动,负担过高的成本。
2.建立联合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鉴于逆向物流业务的特殊性,如果是农村自身单独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中心和处理中心,必然需要大量的投资,除了少数村庄外,大部分村庄自身没有实力去独自建立回收处理中心。联合建立回收中心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担成本和风险,减轻单个农村的资金压力,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但是,对新建回收中心的管理业存在各个农村文化的融合障碍等问题。
综上,从逆向物流渠道这个角度分析所实施的三种逆向物流模式各有利弊,可以通过表1进行综合比较。
农村逆向物流的回收物品
(一)生活垃圾的逆向物流
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不仅仅是制约新农村发展建设的一大顽疾,同时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之一。根据生活垃圾的性质,将其分为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和无回收价值高污染的生活垃圾两大类。
第一类:有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此类生活垃圾主要分为五类:焚烧类、堆沤类、入池类、喂食类和可回收类,为有效处理这五类生活垃圾,应采取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级管理机制(见图1):
户分类。以户为单位对房前屋后进行垃圾管理,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处理。一是将草木腐殖质、瓜果皮、灰土等可腐烂降解的垃圾分拣出来,送至田间肥田,这样既减少了垃圾转运量,又生态环保增加了土壤肥力;二是将其余生活垃圾按类送至垃圾箱,由村收集后进行处理或运转。
村收集。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垃圾池(台),合理配置垃圾箱,并设公益性保洁专员,报酬由村落负担。保洁员主要负责村内公共区域内的卫生清洁管理。其中,对收集的生活垃圾中非高污染的部分,可以村为单位,进行集中填埋。
乡/镇转运。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垃圾填埋点。垃圾填埋点要根据人口密集度、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特点科学设置。村落的生活垃圾在集中收集后要运转至乡镇级填埋点进行集中处理(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的村落除外),转运车辆可由各村采取承包或租赁的方式解决,发生的运输及人员费用可以是政府财政支持,也可以是村落自主解决,亦可以是两者结合。
县填埋。县级政府要建立标准化生活垃圾处理场。其垃圾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容积、占地、服务年限、工艺、处理方法等均应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投入运行后,农村以及乡镇的生活垃圾都将转运到这里进行填埋、碾压或覆土处理。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最终环节,是垃圾处理成败的关键。
第二类:无回收价值且高污染的生活垃圾。比如打碎的瓷器、农用塑料薄膜、废电池等。对于这种无回收价值且污染大的生活垃圾,更需引起重视,村落应设有不可回收专类垃圾箱,协助村民树立分类意识,由村统一收集后交由乡运转至县级垃圾场进行最终处理。由于其高污染性,所以对此类垃圾不仅要及时处理,源头回收也要及时。
(二)日用品的逆向物流
农村生活的日用废弃物种类众多,大致可以分为塑料系类、金属类、玻璃类、橡胶类、衣料类、纤维类等,其中金属类、纸类和塑料类等已经较好地得到了广泛和自发的回收利用(马香娟等,2009),随着农村经济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电子消费品和电子废弃物的数量也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电子废弃物的逆向物流也显得日趋重要,如废旧家电的回收等等。因此对农村电子产品逆向物流进行管理时,应参考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将生产者责任延伸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从宏观角度对农村废旧电子产品的发展进行指导(王亮,2010)。
(三)农用物资和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
首先,农产品废弃物包括植物类废弃物(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动物类废弃物(牧、渔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加工类废弃物(农林牧渔业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通常农业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
农产品废弃物具有差异性、分散性、季节性等特点,基于此,农产品废弃物回收利用必须向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农民建立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改变分散经营的格局,促使其走上规模化生产发展道路,这就为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条件,为企业进入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创造有利条件。
开展农产品废弃物逆向物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一是由产生农产品废弃物的农户联合回收;二是由需要农产品废弃物的企业回收;三是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回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应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进入农村市场,在我国现代农业废弃物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并进行资源整合。
其次,生产资料中被广泛使用且可重新利用的包装物、容器(箱、托盘)等。这些包装物除部分破坏不能修复外,其余均可以回收循环反复使用。
最后,可进行再制造的物品,包括农机具等的重要零件,可以将这类物品收集后加以检验和拆分,进行再制造后可出售。
发展我国农村逆向物流的相关建议
在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还处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规划阶段。制约农村逆向物流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诸如对逆向物流认识不全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法律法规不健全,责任机制不完善,缺乏先进管理技术,资金支持不足等,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发展农村逆向物流的建议:
一是政府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树立现代逆向物流管理理念,提高全民的资源和环保意识,提高逆向物流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建设。二是政府应制定和健全逆向物流产业法规和政策。在逆向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好管理者、扶持者和建设者的角色,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积极支持和扶持从事农业废弃物逆向物流业务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逆向物流的市场规则。三是抓好示范点。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标杆农村发展逆向物流,培育农村逆向物流市场,以便发挥集散效应和发散效应。四是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
结论
作为整个逆向物流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农村逆向物流是从地域的角度出发,从整个逆向物流中分支出来的。农村逆向物流具有分布区域范围广泛、交通条件差异大、服务层次差别大等特点,此外,各地区的人文、经济条件不同,经济和物流发展水平的不同都导致了农村逆向物流的巨大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逆向物流。本文论述了构建农村逆向物流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农村逆向物流的发展模式做了初步探索,在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还需要对其进行持续深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Marisa P.de Brito,Dekker R·A.Framework for Reverse Logistics.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2003
2.徐建国.农村逆向物流发展模式初探[J].商品时代,2010(9)
3.王新利.论农村逆向物流及其网络模型设计[J].中国流通经济,2007(2)
一、要发展经济,必须树立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观念。
香港是一个经济高度外向型的城市,过去20年来,整体经济增超过两倍,人均GDP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香港的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分别为0.1%、13%和87%左右,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贸易及物流业比重较大,占GDP的35%左右。香港是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和信息中心,目前是世界第十一大贸易实体、第十二大银行中心、第六大外汇交易市场以及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亦是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香港是世界上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商品、资金进出自由,连续多年被国际机构评为全球经济最自由及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 ,香港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树立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响堂管理区是一个在我市落后的镇区,如何推动响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的发展理念很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招商工作力度,要把招项目、引资金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和推动力来抓,形成人人讲招商,人人会招商,人人能招商的招商引资新格局。
1、强化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一切服从发展,一切围绕发展,有利于发展的事情多做,阻碍开放发展的事情不为;突破狭隘部门利益的束缚,讲政治、讲大局,以全局利益为重,坚决防止和克服为了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置发展大局于不顾的思想行为。
2、强化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扩大开放,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各种资源,形成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格局。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一定要落实到项目上。没有项目就谈不上开放,没有大项目就谈不上大发展。
3、强化自我发展观念。我们有些部门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没有开动脑筋想办法加以发展,凡事总是等待上级的落实,依赖上级的投入,似乎只有上级投入了资金,他们的脑子才会转动起来,否则,他们的这些领域永远是无人问津的“处女地”,极大地影响了全局的发展。因此,只有摒弃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致力于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特别是在筹措资金上,要真正摒弃“等、靠、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可以用部分优良资产,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多元投资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4、强化服务观念。加快发展靠投入,增加投入靠业主。既要启动民间资本,培育当地投资业,更要降低门槛,引进外地投资者。只有培育、引进一大批业主,兴办一批大企业,才能搞活一方经济。我们当地领导干部要学习像香港那样的政府,为客商服务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接近和联系客商和私营业主,依照政策和法规,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到来投资置业感到安心、放心、舒心,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无形资产”来建设,形成服务“品牌”。
二、要发展经济,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是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我国的城乡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相对发展,农村的村镇建设,人均收入,精神文明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二00三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认为农村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围绕战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大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国现阶段正值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人均收入接近1000美元,工业的发展在近五十年的过程中得到了农业的支持,同时现在也发展的相对强大,可以对农业的支持,城市的发展,近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有能力有条件对农村的支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在建设和发展方向给新农村恰当的定了位,它借鉴了国际上成功的经验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一提法在理论和实际生活中也是可以振奋人心,鼓民劲的。也是提高和发展我国的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的步骤。从思路上即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发展城乡,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现实上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生产力持续发展,城乡体制日趋完善。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有条件,有能力实施支持和反哺,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广泛参与,这些措施的出台即利国又利民,可以断言,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它一定能较短时间内把城乡,工农之间的差距缩小,一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一大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在文艺教育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治弱,以公民教育治私的新理念。这些理论的提出都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提出较高的理论指导和诠释。
海城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双重机遇,坚持五业并重,提升三化水平,建设和谐海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面对新的形式,我们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我市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要发挥优势,推进响堂新农村建设进程
响堂管理区位于海城市区东南,市区东大门、南大门皆位于响堂,地处城乡结合部,“半城半乡”是响堂的突出特点。全区总面积24.1平方公里,人口2.8万,下辖一个街道办事处、9个行政村。交通极为便利,海城外环路贯穿全区,海岫路、海马路穿境而过。有耕地面积10.163亩,人均不足0.4亩地,是典型的城乡型。经济发展现状是:二、三产业发展势头猛进,个体工商业星罗棋布。有个体工商户1350户,个体工商企业156户,规模加工企业有3家,二00五年实现税收1681.8万元,其中地税625.8万元,国税1056万元,财政收入807.4万元,地方可支配财力407万元,人均收入5200元。
村级情况:响堂管理区集体财力不足,村级财力也明显力不从心,怎样在城乡结合部的位置搞好新农村建设,怎样使响堂管理区的发展为海城城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即做到科学发展,因地制宜,又能积极稳妥,即破解城乡发展的难题,又能解决经济发展的低靡问题,这些问题和困难是现实的,但发展又是必然的。由于时间短,仅谈粗浅想法。
1、充分认识响堂管理区的区位优势
独特的区位优势,海城外环路两侧为海城市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而响堂占有东、南两面,又处海城河南岸,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的宝地,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黄金地段。响堂的发展已融入了海城建设的一体之中,这是优势。
2、专业市场优势。响堂荒岭村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形成的以钢材、装饰材料、木材市场为主的市场体系。荒岭的两个市场二00五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物业收入1200万元,上缴税金600万元。已经成为了继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市场之后的全市第三大市场。这一市场的初具规模就为打造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商贸交流中心创造了可能和便利。
3、工业加工业的优势。十分畅通的交通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在已形成规模的加工业上作文章,把华银集团的镁铝深加工企业,金柜制造业做强做大,不但在国际市场有份额,还在知识产权、产业创国际品牌上下功夫,金柜加工业不但在东北地区有份额,还要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发展,创全国的名牌。
4、发展淡季菜和城市蔬菜基地的作用。响堂的地理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生产,为城市提供副食生产创造便利条件,就西响一个村的暖棚黄瓜生产每年在1000万公斤以上并且全部是市场畅销,同时是人们喜爱的黄瓜品种,这里的养殖业鸡、奶牛、肉牛、商品猪都有很大的生产量和市场份额,这些即可以为城市提供食品,更是致富百姓的有效途径。
5、结合实际,实事求是的抓新农村建设。我们响堂管理区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遵循市委、市政府的精神,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是的把外环路以内的四个村在高起点上,在与城市城乡结合上下功夫,使这四个村逐渐的向城市发展,向楼房和城市生活靠近发展,努力利用开发的优势,利用城市向外发的机会调动积极性,把新农村建设不但在外观上有变化,同时在内部管理上下功夫,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城市化。在外环路外的六个村区别对待,实事求是的引导向集中发展,整洁规划发展,量力而行和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全管理区的六个村逐步的形成整洁文明,管理有序,管理民主方向发展。
__镇位于始__南部,距县城45公里,东与江西全南县相邻,南与翁源县交界,西与隘子镇接壤,北与深渡水乡相连。总面积194平方公里,下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5万。20__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212万元,农村人均收入3635元。
__镇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山地面积达24万亩(人均15.4亩),耕地面积却只有1.1万亩,真可畏“九山半水半分田”。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相对发达地区和平原地区而言,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普遍比较缓慢,一些经济指标的绝对数差距在进一步拉大,人民生活还比较困难。
从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的加大,生态建设、水利配套、农业发展等方面的投资快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全镇的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__镇底子薄,基础差,欠帐多,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依然存在。
2、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山区的大部分农民主要收入仍然依靠耕种土地,靠山“吃”不到山,农业企业力量又极为薄弱,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3、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多年来,农业科技、信息、标准化生产、防疫体系建设以及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体系十分脆弱,农民生产的盲目性未得到根本改变,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冲击较大。
4、农村劳动力技能低、难以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__镇的现状是:有文化知识的青年人大部分都已外出务工,在家耕种的农民主要以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由于缺少文化,不懂技术,没有特长,农业产业效益低下。
山区农村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紧紧依靠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彻底改变山区农村的落后面貌:
一、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山区农村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打破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模式,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实施农业产业化走好“三步棋”:一是发展主导产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逐步营造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优势。在具体操作上,注重资源优势观念,积极开发本地资源;注重规模经营观念,实现连片规模开发;注重特色经营观念,努力开发名、优、新、特、稀产品;在经营方式上,积极探索“种植规模化,经营分散化”;在山林问题上,要坚持所有权不变,使用权搞活;在科技兴农上,要加大科技投入,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联系到__镇的实际情况,就是要做好“山、水、田”三篇文章,具体来说就是山上育林,山坡种果,田里种桑,水中养鱼,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山区农村经济。二、是培育龙头企业。要把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要以资本为纽带,选择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较强辐射力的企业,逐渐做强、做大。如,可在__镇大力发展林业精加工企业,改变以往靠卖林木资源来获得收入的做法、鼓励和引导林木加工企业积极开发木制成品、木制工艺品,在延伸林业产业链条的同时,不断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大力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如,林业协会、蚕桑协会、水果协会等,充分发挥其连接龙头企业和千家万户农民的中介组织的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健全利益调节机制。本着“互惠互利,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原则,合理调节生产加工、销售之间,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以及条块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特别要强调处理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的利益关系。
二、发展乡镇工业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振兴山区农村经济,必须对发展乡镇企业有个认识上的再提高和措施上的再落实。山区农村在发展乡镇工业上要注重两个结合:一是发展乡镇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二是发展乡镇工业与乡镇服务业相结合。要完善机制,以体制创新、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为重点,推进乡镇企业改革、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乡镇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乡镇工业向墟镇集聚,把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加强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改变乡镇工业的“低、小、散”格局,改变乡镇功能混杂无序的状况。山区农村在发展乡镇工业上,要解放思想,改变“离土不离乡”的发展模式,突破经济发展的区域界限,积极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努力从优化资源配置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要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发展精品特色农业,把__镇生态、绿色、无公害的特色产品如香菇、木耳、米粉、豆腐等推向外地,拓展更为广阔的市场,提高山区农村干部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三、提高农民素质是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三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素质,不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当务之急。提高农民素质,关键在于引导和教育。要引导农民在经济发展上要树立“主体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去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实现致富奔小康。要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山区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并依靠技术发展生产,依靠知识发家致富。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 渝东南农村 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简介]秦波(1981- ),男,重庆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小学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重庆 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FGB080529)和重庆市教育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08-JJ-009)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071-02
农村教育是直接影响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重庆要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关键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渝东南地区,更是要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引下,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找准、用好城乡统筹这颗“指南针”,做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
一、研究被试
在渝东南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等区县(自治县)的农村地区共近50所中小学中随机抽取700名教师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42份,有效回收率为91.7%。
二、测查工具
采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该问卷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专用自编问卷,共82个项目,包括受访者基本信息(11项)和调查题目(71项)两个部分;访谈提纲是根据问卷并结合实际改编设计而成。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1.关于教师队伍状况。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加强。(1)入职渠道:主要以上世纪后期学校毕业分配为主(占63.1%),本世纪初通过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数量大(占15%),公招竞聘的仅占3.1%;(2)年龄结构:年龄段分布比例失衡,以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为主;(3)教龄结构:5年以下占10%,6~10年占22%,11~19年占39%,20年及以上占29%;(4)学历:第一学历普遍较低,中师中专学历占51.2%,通过各种学历提高途径使得最后学历大专占23%、本科占60%,基本上实现了学历达标;(5)职称结构:初、中级职称为主(初级占45%,中级占44%),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过少(占6%);(6)教师获取最后学历的途径:在职函授、自考为主,通过函授取得大专的占55.3%,通过自考获取学历的占13.2%;(7)性别结构:男女比例(男54%,女46%)相对均衡。可以预测,在今后5~8年和15~18年期间(即2015~2018年和2025~2028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会有大量教师退休,至少在数量上会出现大量断层。
2.关于教师专业精神。一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认识不清。对“中小学教师从事着非常神圣而有意义的工作”持“非常赞同”观点的仅占6%、持“基本不赞同”和“说不清楚”观点的却达74%;二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足。高达98.4%的教师认为家长更看重教师的师德师风,众多教师不安于教师职守,将专业水平定格在“基本上能应付目前的教学”的道德底线上;三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不深,57%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的未来没有清楚的认识,高达39%的教师具有离职倾向;四是对教师职业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历来不高,加之“臭老九”的历史评价,造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强,尽管随着城乡统筹和绩效工资的实行,生活和工作条件总体上较以前有所改善,但是老师们对其社会地位的认识却出现了矛盾的两个极端——48%的教师认为“有所降低”,35%的教师认为“有所提高”;五是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内驱力不足,由于渝东南民族地区地处武陵山区,农村地区地理位置更处于劣势,加之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不足,教师对专业水平自我评价偏高(41%的教师认为自己已成为成熟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内在动力及主动性并形成恶性循环。
闫家店中心校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1、2005年,中心校教研工作的 指导思想 是:依据教研室2005年工作思路和中心校2005年工作计划,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中小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使我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一个新台阶。 2、本学期的 工作目标 : ①课改方面 :以市局教研室“三个一”活动为有效载体,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每所小学培养1 — 2名“教育之星”; ②教师培训方面 :通过示范观摩、校本教研、教材辅导等形式,力争对全乡教师培训2次。同时重视非课改年级教师对新教材的熟悉、研修; ③学生素质培养: 重点强化对学生日常习惯的培养,特别是新课改年级的听课习惯、读书习惯的培养; ④课题研究方面 :着手组织“新课程下驾御发展趋向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衔接”课题研究,为我乡教育“十一五”计划确立新的教育科研课题; ⑤教研员视导: 多下乡入校听课,力争每周下乡三天,每学期听课60节。 二、主要措施: ( 一 ) 、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促课改。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生命线。在这方面我乡基本上是个空白,重视程度不高。针对目前新教材、新课程的形式,我乡确立了“新课程下驾御发展趋向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衔接”研究课题,并作为我乡“十一五”计划的教育科研立项课题。本学期,我校将认真组织广大一线教师进行课题的分析论证、资料搜集、初步试验性研究等活动,为课题的最后立项做准备。 ( 二)、深化课程改革,强化校本教研。 1、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拓展教育理念 根据自身实际状况,我乡确立了“巩固已有成绩,提高理论水平,创新教学模式,突破旧有观念”的工作思路。 面对新教材、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应该先行的,没有教育理念的提高,教育教学的提高就无从谈起。我乡将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期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研讨学习;聘请教研室、进校相关领导专家作新课程专题讲座,拓展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 2 、以课堂为主阵地,各项研训活动为辅导,实现教师素质和学生能力的“双提高”。 抓住课堂教育主渠道,优化课堂教学;突出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广泛开展观摩研讨课、教学分析会、优质课评选、各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等四项活动,以活动促提高,从而实现广大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3 、认真落实、开展好“三个一”活动,并以此项活动为载体,在每所小学培养 1--2 名“教育之星”。 ( 三 )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 、从教学计划、备课、教学、作业、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多方面下手,稳抓教学常规管理,定期下乡组织常规检查。 2 、加强教学质量检测,提高教学质量。中心校定期开展教学质量抽测,组织教学质量分析会,以保证中心校对各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从而提高我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 四 ) 、大力加强教研员自身建设。
1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和业务素质的提高。认真学习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报刊书籍、理论知识,多上网查阅相关课改资料,拓展视野,力争做一名新课改的“排头兵”。 2 、深入基层,多听课,多学习,多请教,掌握教师和学生的动态,从而准确把握全乡教育教学脉搏。本学期下乡听课视导不少于 60 节。 ( 五 )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促提高。 在认真落实市局教研室开展的各项活动、竞赛的同时,我乡计划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观摩研讨课、教学分析会、优质课评选、等四项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 2005 年上半年工作计划安排表 月份 主要工作 备注 3 月份 1 、开教研组长会,布置本学期教研工作 2 、下乡视导、熟悉情况 3 、组织一年的新教材培训 4 、各校选报各科优质课 4 月份 1 、组织中小学各科优质课评选活动,并将活动结果通报各校 2 、优质课观摩、研计分析 3 、各教研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4 、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计会 5 月份 1 、中心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2 、教师基本功大比武 3 、教学质量抽测 6 月份 1 、教学质量分析会 2 、下乡指导 3 、期末复习指导 7 月份 1 、组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 2 、半年工作总结
教研工作计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要围绕市场调整结构
我县的农业经济主体产业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以麦豆为主的种植业。长期单一种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部分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又是什么呢?特色经济就是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和地域环境所形成的经济,特色经济具有市场紧缺、销售快、效益高的特点,由于受市场经济驱动的支配,我县的特色经济最近几年有长足的发展,并且从无序往有序发展,逐步形成系列化生产。有的乡从本地无霜期短,适合马铃薯种植的特点,加大了马铃薯种植面积,所加工的粉条又细又白,南销山东、北销俄罗斯,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销售能力;有的乡利用靠黑龙江的优势,充分利用江边的沼泽沟泡养鱼,在市场销售上一直看好;有的乡利用靠山的优势条件,利用速生丰产林前期整地和冬季采伐的剩余物培育木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的乡利用草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很快占领市场。全县特色经济基本上形成一乡一业,一处一品的产业局面。我县地域基本是处于山区,采集山野菜也具有得天独后的优势,春秋两季数以千人在采集山产品,尤以蕨菜和蘑菇为主,并成为绿色食品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越采越显著,每年吸引大批国内外客商来我县洽谈业务,从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向看,全县绿色食品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途径也越展越宽。由于县、乡、村各级领导注重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有力促进了农产品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要围绕市场组织生产
转变思想观念,调整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已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的现实状况,尽快地使农业生产形成系列化,及时打入市场,应大力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如:高纬度种子基地,天然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北药开发基地,马铃薯生产基地,畜牧业养殖基地,沙棘果木栽培基地,亚麻种植生产基地,烟草生产基地等,使种植业经济、特色经济、绿色经济的生产围绕基地进行,形成产业、形成系列、形成品牌,以数量进入,以质量认可,在市场中提高农业效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促使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对于指导农村工作领导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必须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应由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型转变到现实市场经济的服务型,帮助农民招商引资,对接项目,寻找市场,组织农民规模经营生产,已是农村干部为人民服务的中心课题,也是农村领导干部工作内容转化的分界点。我县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干部赴外地组织专项产销衔接,借外力搞好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业经济往市场迈进的速度。
作者:陈瑞娇单位:黑龙江省孙吴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1.1人口压力过大,诱发并加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需求急剧膨胀,加剧了对生态环境要素的改变,加重了以水土流失为核心的生态环境问题。
1.2“五滥”是生态破坏最主要的因素
所谓“五滥”,是指滥伐、滥牧、滥垦、滥采、滥用水资源。第一是滥伐。滥伐林木使大量最宝贵的荒漠植被遭到破坏。青海柴达木盆地原有固沙植被200万hm[2]以上,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滥伐造成植被破坏,使1/3以上的土地沙化。第二是滥牧。沙区草场牲畜超载率为50%~12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0%。超载放牧使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内蒙古草原牧草平均高度由20世纪70年代的70cm下降到目前的25cm,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变成了“老鼠跑过现脊梁”。第三是滥垦。许多地方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无计划、无节制地开垦,导致土地沙化。
1.3粗放式农业生产导致农村面源污染
农田化肥投入逐年增加,化肥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002年我国化肥用量为4339.5万t,超过世界总用量的1/3,居世界之首;2004年全国化肥使用量已高达4412万t。据估算,除N[,2]外,化肥氮的损失中对环境质量有影响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总量约为其施用量的19.1%。2002年,我国农田化肥氮通过损失进入环境的数量达471.8万t。这些氮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地下水的硝酸盐富集以及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过度使用化肥导致了严重的非点源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如太湖非点源污染一半以上的氮磷来自化肥使用。
1.4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已成重要污染源
畜禽养殖污染已不容忽视。几乎每个大城市周边都有许多养鸡场和养猪场,排放大量粪便与有机废水。早在1995年,我国牲畜总排污量就已达25亿t,是工业固体废物年排放总量的3.9倍。只有少量的牲畜排泄物在排入水体前处理过。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加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居住由分散趋向集中,生活污水和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凸显起来。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人口分散、污染物难以集中处置等多种原因,村镇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不少村镇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入河流,路边和河沿成为堆放垃圾的主要场所,使得农村污染较之城市更加严重。
1.5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
城市工业生产的“三废”和市民生活产生的废物,未经妥善处理排入大自然,污水通过河流广泛渗流到农村。同时,许多能耗大、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在城镇中难以立足,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和农民致富心切,以联营、设分厂、扶助、技术转让等名义,纷纷下乡进村。因此,乡村企业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炼焦、炼磺和制苯等重污染行业。这些企业往往技术落后、装备陈旧。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2.1城镇化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
城镇化是农村生态环境减压的有效途径。传统农业对以土地为核心的地表自然生态系统施压过重,从而导致环境超载,引发、加重生态环境问题。区域生态环境空间的承载力是有限的,需要在地域空间上合理聚集,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因而,需要通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非农产业,引导农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以及空间转移,使当地农村居民把生存或提高生活水平的努力放到非农产业上,从而减轻农业人口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
城镇化是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最佳选择。城镇化是非农化的必然结果,非农化必须以城镇化作为支撑。出于协作和效益的要求,非农产业的发展趋向于在地域上集聚。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非农产业理想的集聚地。非农产业向城镇的集中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方便协作,如财政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避免乡村工业发展导致“户户点火、村村冒烟”的局面。
2.2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证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现代生态农业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与发展,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多资源利用的生产体系。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集约化经营可以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所谓农业集约化经营,就是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力,精耕细作,努力从单位土地面积上产出较多的农产品,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实行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运用先进技术,增强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从而走出一条速度和效益并重的发展路子。
2.3多途径有效控制乡村企业污染
必须从多途径推进乡村企业的污染防治。第一,要加强乡村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乡村企业应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第二,要严肃执法,坚决依法打击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关停“15小”企业。第三,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乡村循环经济应在三个层面发展,一是提高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二是建立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链;三是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尽量减少乡村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的投入,延长乡村生态系统中的“能源”循环周期,实现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第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充分、附加值高、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
2.4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农村水污染防治
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以饮水安全为目标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取缔直接排入水源保护区的排污口,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将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库区及上游、黄河小浪底水库及上游、南水北调工程、太湖、滇池、巢湖作为流域污染治理的重点。
2.5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应控制在不同时间跨度的空间适度承载力范围内,通过控制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减少总需求量,或降低总需求量的增长率速度,从而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要切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