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意识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1995年3月份,某银行为扩大网点建设,与某电机厂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银行租赁电机厂门面房若干间作为银行的分支机构,双方对租金、租期等作了约定。1999年3月,银行从电机厂的门面房中撤出,双方房屋租赁关系终止。2000年5月份,电机厂与银行又签订借款合同一份,合同约定由银行向电机厂提供借款150000元,借款期限为一年。电机厂在借款到期后未能按借款合同的约定履行归还借款的义务。银行遂于2002年8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电机厂还款付息。
电机厂在庭审中辩称:因该银行尚欠其房屋租金30000元,故应当予以抵销相应的借款。
银行辩称,欠电机厂30000元租金属实,但该租金已超过了诉讼时效,且与本案的借款合同非同一法律关系,电机厂在诉前从未通知过本行,故不同意抵销,电机厂应另行提起诉讼。
法院支持了银行的诉请,对电机厂的答辩理由未予采纳。判决电机厂给付银行借款的全部本金及利息。
在此案例当中,双方对抵销不能达成合意,故不存在合意抵销问题。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否行使法定抵销权;二、行使抵销权的通知在方式和时间上有何要求;三、自动债权与受动债权之间是否需要存在同一法律关系。上述争议是法定抵销权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的。
下面笔者结合上述争议及法学原理阐述在审判实务中如何正确行使法定抵销权。
一、法定抵销权的构成要件
法定抵销权是依据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属形成权的一种,只有具备一定的要件,才能形成该种权利。
第一,双方当事人要互负债务、互享债权。抵销是以在对等额内使双方债权消灭为目的,故以双方债权的存在为必要前提。抵销权的产生,在于当事人对对方既负有债务、又享有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的问题。当事人双方存在的两个债权债务,必须合法有效。任何一个债权债务的原因行为不成立或无效时,其债权不能有效存在,当然不能抵销。另附条件的债权中,如所附条件未成就前,债权尚未发生效力,自不得为抵销。如其为解除条件,则条件成就前债权为有效存在,故得为抵销;且条件成就并无溯及力,因而行使抵销权后条件成就时,抵销仍为有效。
第二,双方互负债务标的物的种类、品质相同。正因为要求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故抵销通常在金钱债务中适用较多。双方当事人的给付物的种类相同时,有几种情况不得抵销:①标的物种类虽相同,但品质不同时,原则上不允许抵销,但品质较好的种类物可作为自动债权主张抵销;②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约定债权一般不能与法定债权抵销,法定债权人可以放弃其法定债权的特殊利益而主张与约定债权人抵销;③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未到期债权一般不能与到期债权相互抵销,但到期债权人可以放弃自己的期限利益而与未到期的债权人主张抵销。
第三,自动债权已届清偿期。抵销具有清偿功能,应当自债权清偿权届至时,才可以现实地请求清偿,从而主张抵销。在破产程序中,法律有特殊的规定,破产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否已届清偿期,无论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条件,均可抵销。
第四,双方的债务需可用于抵销。不能抵销的债权主要有两种:一是性质上不得用于抵销的,如不作为的债务;二是法律规定不得抵销的,债务不得抵销,如禁止强制履行的债务。
二、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债务能否行使法定抵销权
对此问题,法律未有明文规定。有一种观点认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不能行使抵销权,理由是会损害未过时效一方当事人的时效利益。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而认为超过时效的债权可以行使抵销权。根据民法理论,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属自然债权,其本质在于“不能通过诉讼程序强制债务履行”,而不是不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也不是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更不是债权债务关系不存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当事人只丧失胜诉权,不丧失起诉权和实体权利,债务人自愿履行,债权人可以接受,法律对此是予以确认的。债务人不自愿履行的,但双方互负债务,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且符合法定抵销权构成要件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法定抵销权,无须征得对方同意,更无须通过诉讼程序。对方如有异议,可在通知到达后合理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仅就抵销权是否成立进行审查和裁判。
三、抵销权通知行使的方式、时间及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合同法规定了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必须以通知的形式作出,当事人通知的义务是法定的,但对通知的方式以及应当何时作出通知未作规定。关于通知的方式,笔者认为在法无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口头通知方式与书面通知的方式应该说都是允许的,这样符合民法中法无禁止即可行的原理。只是原则上应提倡使用书面形式。如果法律和行政法规有特别规定的,应当遵照其规定。关于法定抵销权通知的时间,合同法未予限定。从理论上说,只要符合法定抵销的构成要件,当事人可以随时行使法定抵销权。有权行使法定抵销权的当事人作为被告在行使抗辩权过程中为达到抵销债权、保护自己的目的,可以抗辩的形式行使法定抵押权,行使抵销权的意思表示到达对方即生效,无须另行提起诉讼。在诉前可行使,在诉讼中行使也并无法律上的障碍。只是应由引发纠纷一方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关于法定抵销权行使的效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抵销权行使后,双方对等数额的债权因抵销而消灭,为债的绝对消灭,故抵销权行使后不得撤回;第二,双方债权的数额不符时,对尚未抵销的部分,债权人仍有受领清偿的权利;第三,抵销生效时,双方债权的消灭效力溯及到抵销权发生之时。抵销权发生后的互生利息,统归消灭;抵销后的迟延给付责任,归于消灭,债务人的违约责任也得以免除。
四、自动债权与受动债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学生安全意识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27-02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巨大的时代变革与形势,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未来栋梁,作为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希望,他们的安全,是高校工作与发展的基础和底线,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更是对学生本身的关注与尊重。因此,在新形势下,作为辅导员,我们要加强学生安全工作,为维护校园秩序,打造平安、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做出贡献,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一、影响高校学生安全的因素
1.高校内部管理和服务问题
高校安全突发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高校安全管理的长期疏忽。首先,安全管理体制滞后,管理者水平不能适应形势需要,意见反馈渠道不畅通,学生利益诉求得不到解决。其次,没有很好地树立安全管理理念,许多高校仍将安全应急管理当作偶然内容,将危机发生后的干预处理当作全部内容。高校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通识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需求。我国高校占主导地位的应急管理模式是“事后动员型”而非“事先防控型”,不仅缺乏组织化的应急管理机制,而且日常预备防范、教育培训、危机演练等工作也很薄弱。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提供服务过程中,若因管理不当而影响学生切身利益,容易引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2.财产安全问题
大学生面临的主要财产安全问题,就是盗窃案件。层出不穷的盗窃案件,不仅给学生的财产产生了危害,造成生活或者学习的困难,也容易让学生无形地增加心理压力。而实施盗窃犯罪的人员,除了一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内部人员,如家庭贫困或者单纯寻求刺激的学生、学校工作人员等。而近年来兴起的电话、网络诈骗,利用学生经事不足或其家长盼子成龙的心态,频频得手,也使学生的财产安全遇到了较大的威胁。
3.大学生自身问题
首先,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匮乏。大学生被文盲拐卖、欺骗事件屡见不鲜,识骗、报警自救能力非常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对火场逃生、落水自救、应付歹徒、翻车避险等危险情况不知如何应对。其次,心理问题严重。有心理学专家指出,学生心理问题随学历升高呈倒金字塔排列状态,到研究生阶段出现“井喷”现象。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危机和认知偏差导致的攻击,是近几年大学生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最后,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阶段,意志性格尚不稳定,容易受到社会一些不正风气的影响,做出不当行为,解决问题时冲动,易采取比较偏激的方式。
4.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与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与钓鱼网站,极易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给学生的人身与财产带来危害。而网络相关法制观念的缺失,如随意转发与评论,也容易让学生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因此,不仅要保障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更要强化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法规常识,确保校园网络的顺利、安全运行。
5.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问题
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当下我国高校在学生宿舍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由于各高校都在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宿舍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学生的住宿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宿舍楼中大多没有配置灭火器,应急灯之类的安全设备。一旦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要想处理就难上加难。其次,虽然当今高校的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化,各部门的职责也日益明确,但是各部门在发展的同时彼此间缺乏沟通,学生会管理工作和宿舍安全管理之间脱节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得本来就复杂的学生宿舍安全问题更加雪上加霜了。最后,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改善。当今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手机,宿舍的贵重物品也不断增加。再加上学生心里认为宿舍是相对安全的,所以对宿舍防盗的安全意识淡薄,这就使得宿舍安全问题更加错综复杂了。
二、高校辅导员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措施
1.认清责任,定位角色
辅导员在学生突发事件应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肩负着学生政治引导、思想指导、心理疏导、日常教导等方面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与学生接触多,最容易掌握学生第一手信息,深受学生信赖。辅导员对学生综合信息建立相应的群体分类档案,为以后突发事件的处理提供有效依据。当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第一联系人,应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还要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对学生进行安抚,尽可能消除学生恐慌心理和焦虑情绪,配合学校各部门做好应急工作,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处理。
2.加大常规管理强度,形成安全行为习惯
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也是大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一部分。安全工作维护要靠好的制度,严格地实施才能保证有效作用的发挥。晚点名以及登记等日常管理的制度,可以使辅导员掌握学生行踪的第一手资料,保证学生的安全。尤其遇上“五一”“十一”等小长假,更要落实好登记制度,并实现与家长的双向沟通,以避免在放假期间与学生失去联系等情况的出现。辅导员要加大管理监督力度,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无形中行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增加其自律性。
3.加强心理辅导
面对抵触,重点辅导开心门按照学校大学生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查课、查寝制度,会有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生会为了一次请假不被批准、一次查课发现未到、一次查寝发现晚归、一次违规被通报批评,和辅导进行很长时间的辩解、争论甚至是对抗,对学生整体的安全稳定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虽然这类学生仅为少数,但是仍然需要静下心来有针对性的和他们做思想工作,必须要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对学生整体的安全稳定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作为辅导员应利用班级QQ群、晚值班、主题班会、单独联系等方式,发现同学们的抵触情绪后及时辅导,让其理解学校纪律管理要求。实际工作中,在班级QQ群内或班会等集体场合,辅导员会和这样的学生就安全稳定工作的不同认识进行很长时间的交流或者辩论,其他班级成员会在一旁观望,此时需要辅导员真正将心和学生融入在一起,用真诚但是原则性强的话语,让整个班级同学都看到,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良好出发点,以及学生工作者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态度,则一定可以打开学生的心门,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对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危机识别能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把握判断是非的正确标准,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实践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危机发生对自身和他人将产生的可能不良后果,牢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做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及道德准则的事情,从而自觉预防危机发生。大学生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学校乃至对社会造成的惨痛后果才会发自内心的后悔,如何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学生及早预见到这种后果从而自觉不发生危机事件,主动去预防后果发生,成为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其次,辅导员可以通过如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和宣讲会等多种教育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别具特色的教育活动,可以以鲜活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学生防患于未然。辅导员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能力教育,挫折与压力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健康的恋爱观教育,大学生涯发展指导等措施,潜移默化地完善学生人格,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从源头上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5.多位一体关心学生
目前我校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一线安全管理模式,即只由辅导员直接与学生联系,独立对学生安全负责,而改为多位一体的服务教育模式,即融合辅导员、教导员、学分制导师、名誉班主任、特邀组织员等多种力量,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这种制度,不仅在学业上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服务,更在生活上提供了多种沟通渠道,使学生能与老师之间形成网格状而非直线性的联络,多位一体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安全服务。辅导员更要凭借工作性质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工作能动性,充当“多位一体”体系中的“发动机”,发动和组织多方力量更好地为学生安全、成长服务。
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特殊和敏感群体,备受社会和媒体关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及负面社会影响。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应以高度责任感将关注、关心、关爱落实到每位学生身上,防微杜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玲.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学生安全工作中的角色定位[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3):99-101.
[2]李少奇,郑丽萍.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3):162-166.
[3]吕明旭.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应对策略初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9(3):81-83.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我国的食品安全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德洛尔定义的“逆境”。基于德洛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思想,并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现状以及政策无能情况,应当从加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的权威,鼓励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建立独立的食品安全政策评估机构,提高公民对食品安全政策的认识几方面来改进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政策制定;德洛尔
中图分类号:F71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82-02
政策科学家叶海卡·德罗尔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逆境中的政策制定命题。德洛尔指出在各项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逆境是一个普遍条件。政府在逆境中进行的政策制定,容易暴露其政策制定的问题和统治方式的缺陷。改善政府的政策制定,必须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和缺陷。从2001年起我国政府各部门已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政策。然而,由于食品安全政策无能的存在,现行的食品安全政策未能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借鉴德洛尔的政策制定思想,将德洛尔论述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和改进政策制定的建议用于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德洛尔逆境中政策制定基本思想
在1986年出版的《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一书中,德洛尔将逆境定义为各种社会紧张状态,而这种社会紧张状态是由由不同原因造成的,且难以消除。逆境泛指政策制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形式的严重困难[1]5。德洛尔的逆境中政策制定思想主要包括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以及改进政策制定的建议。其中,德洛尔的逆境中政策制定的原则主要包括:社会改造原则;临界质量原则;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准备承担风险,避免万一原则;产出价值优先原则;能动乃至强制原则。德洛尔提出的改进政策制定的九条建议则包括:为政府首脑建立政策规划和政策分析机构;针对重大政策问题和政策制定问题作深入研究的需要,建立高级智囊团;构建独立的国情与政策考查机构;提高高层干部的素质;建立国家政策学院;第三世界国家的政策制定应当考虑到军队;应当鼓励并给予基层活动自主发展的余地;提高公民的政策认识;应当定期进行宪法修正。
二、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现状与无能
(一)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现状
针对我国21世纪以来的食品安全事故屡屡频发现象,我国政府及相关各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政策,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政策系统。从2001年至今,我国在国家层面上针对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制定了以下政策:农业部分别在2001年、2006年、2012年推行并颁布了强制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2]卫生部于2002年、2005年、2010年、2011年建立并颁布了追溯承诺和定点跟踪监测制度,《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质检总局于2003年启动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颁布《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颁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
(二)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无能
根据德洛尔的论述,政策制定无能是指由于不能满足政策制定要求而出现的失败,有时也要包括失败的原因;还可以把政策制定无能看成是造成了政策制定质量巨大赤字的原因[1]133。德洛尔认为几类主要的政策制定无能包括:利用过去的认知图示和教条来分析不断变化的现实,而造成的了解新模式的诊断过程固有的无能;集团决策的固有局限;组织具有的先天性特征;大众行为的顽固特征;各种结构与过程之间的内部矛盾和紧张关系;处于所有这些和其他无能之下的人类思维与精神情感过程的基本特征[1]133-134。
在食品安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组织具有的先天性特征是一种政策制定的无能。我国目前的《办理食品卫生检验单位证书的手续》等规定多是为了解决八十年代末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于几十年前,而食品安全问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这就导致政府的政策无法解决面对的新情况。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组织面对食品安全逆境中易于满足现状和渐进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仅仅依靠以前的认知图式和教条来认识不断变化的现实,因而造成了其了解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诊断过程固有的无能。各种结构与过程之间存在的内部矛盾和紧张关系也是一种形式的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无能。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涉及政府的多个部门,而每个部门都有着不同的部门利益,各个部门会受到本部门利益的驱动,而谋求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各个部门之间关于利益的争夺会使得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产生内部矛盾和一种紧张关系,由此引起的不可避免的限制和摩擦构成了“固有的无能”。此外,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各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权限,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各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协调并寻求相互的支持,这就导致了政府组织具有集体决策的固有局限。
三、德洛尔政策制定思想对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启示
(一)加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的权威
从制定制定原则中的“能动乃至强制原则”可以得知,为了有效应对食品安全政策制定中的逆境,政府的中枢决策系统必须享有一定的发号施令的权威,中枢决策系统的权力应当集中到可使制定的食品安全政策达到一个临界质量点。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众多,各部门基于各自的职权制定政策导致食品安全政策体系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的情况,在国家层面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权力集中的、超越各职能部门具体工作的综合管理协调监督机构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一综合管理协调监督机构可以由各学科专家和相关各政府职能部门成员构成,并要充分利用和推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学会、研究会等学术组织,开展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政府的食品安全决策提供技术咨询和支持[3]。此外,综合管理协调监督机构要完善食品安全立法监督体系,开展有关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研究,积极评估我国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情况。
(二)鼓励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
鼓励并给予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基层活动自主发展的余地也是改进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央的额外职能下放给地方和地区当局的办法可以减轻中枢决策系统的决策负担。无论从价值观上,还是结合实践来看,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政策制定活动的加强都是合乎需要。且可以结合地方的具体条件,可以使民众更好地参与食品安全的维护工作。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抗衡中央决策系统过分集权化的力量。针对我国各地区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的特殊性,必须有效利用并整合各地方已经建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各地区所辖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政策制定应当由各地方政府负责。同时,也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构建独立而又协同的食品安全政策制定体系,在食品安全标准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保持很好的协调[4]。对于中央已经制定的食品安全政策或标准的,地方政府必须根据中央的政策或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政策的细化。对于涉及到几个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政策则应主要由上级政府制定统一的食品安全政策。
(三)建立独立的食品安全政策评估机构
德洛尔认为“政策评估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并确保其他独立的研究机构可以从事这项工作”是建立独立的国情与政策考查机构可以采取的恰当措施。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政策主要由政府来评估,缺少第三方组织对于食品安全政策的独立、客观地评估。而政府同时作为食品安全政策的制定者和评估者,就会导致评估结果的有效性较低,主观性较强。从这一角度出发,要想根本上改变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种弊端,必须重视独立的食品安全政策评估机构的建立。首先,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让独立的食品安全政策评估机构建立的重要性深入人心。要重视独立的食品安全政策评估机构的组织建设和长期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研究的客观、独立性方面的独特优势。要将优秀的专门评估人才纳入评估机构之中,将群众的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评估食品安全政策的核心指标,更有效反映广大民众的要求。其次,为了更好地发挥独立评估机构的客观性,对于评估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采取合同雇佣方式,以免隶属于行政机构而受其影响。同时,可以建立专门的评估基金以维持评估机构的正常运转 [5]。除了资金上的保障之外,政府也应当通过法律途径确保其评估的结果可以得到充分地利用,使评估的结果作为食品安全政策制定及调整的重要参考。
(四)提高公民对食品安全政策的认识
根据德洛尔的论述,改进食品安全政策制定质量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便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政策的认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的方式,恰当地分析食品安全问题及其政策制定情况,政府可以引导公众的认知,并进而获得公众的支持。因而,政府要加强公民对于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以及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在确保公众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知情权的同时,使公众养成对于食品安全政策的判断力。而由于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地域范围之广以及形式之复杂多样,各地区应当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多样的宣传途径配合进行 [6]。加强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政策制定的参与也是提高公民对于政策认知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政策制定的参与,公民可以了解到政策制定的流程,并将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反应在政策制定之内。同时,政府也要加强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政策制定过程的监督,并可以建立以满足全体公众对于食品安全政策要求为服务内容的智囊团,建立专门研究机构研究公众对食品安全政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 王斌,魏江慧.公众评价下的食品安全公共政策制定模型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07):33 -335.
[3] 夏云娇.台湾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26(02):163 - 168.
[4] 张晓涛,孙长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8(01):45-48.
[5] 陈念.我国食品安全政策的时效性分析[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2.
酒后驾车(酒驾):指车辆驾驶人员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情况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醉酒驾车(醉驾):是指车辆驾驶人员在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情况下,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危险驾驶: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是否造成后果,都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是指故意以放火、决水、爆炸、投毒以外的并与之相当的危险方法,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二、相应处罚
酒驾:对饮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6个月。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2011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实施,醉驾入刑定罪。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刑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六十九条的有关规定,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危险驾驶:《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同时其第二款规定“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不数罪并罚。危驾行为可能构成的其他犯罪之一即“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人重伤、死亡、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以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需要说明的是,危险驾驶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都是故意犯罪,二者只是危险程度的不同。首先,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只有侵害法益的抽象的危险,那么只构成危险驾驶罪,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次,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具有侵害法益的具体的危险,那么构成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危险驾驶罪和第一百一十四条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条竞合犯,由于后者法定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应以第一百一十四条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再次,如果危险驾驶行为造成实际损害,驾驶人对侵害法益的具体的危险具有故意,但对致人伤亡等实害结果仅具有过失,那么构成危险驾驶罪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条竞合犯,由于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法定刑较高,所以应以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最后,如果危险驾驶行为造成实际损害,驾驶人对侵害法益的实害结果具有故意,那么构成危险驾驶罪和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法条竞合犯,由于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法定刑较高,所以应以该款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
2012年9月12日,公安部令第123号修订后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该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该规定的附件2《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供读者学习、掌握。
一、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三)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四)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五)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六)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七)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八)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九)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十)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一)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二、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
(一)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
(三)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四)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
(五)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未达到50%的;
(六)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30%以上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
(七)驾驶营运客车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八)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九)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不按规定行驶的;
(十)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明显标志的;
(十一)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十二)以隐瞒、欺骗手段补领机动车驾驶证的;
(十三)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十四)驾驶机动车不按照规定避让校车的。
三、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
(一)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以外的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的;
(二)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20%的;
(三)驾驶货车载物超过核定载质量未达30%的;
(四)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
(五)驾驶禁止驶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的;
(六)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
(七)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
(八)驾驶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禁止 标线指示的;
(九)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的,或者逆向行驶的;
(十)驾驶机动车违反规定牵引挂车的;
(十一)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和设置警告标志的;
(十二)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
四、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2分:
(一)驾驶机动车行经交叉路口不按规定行车或者停车的;
(二)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
(三)驾驶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的;
(四)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行驶时,驾驶人未按规定系安全带的;
(五)驾驶机动车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
(六)不按照规定为校车配备安全设备,或者不按照规定对校车进行安全维护的;
(七)驾驶校车运载学生,不按照规定放置校车标牌、开启校车标志灯,或者不按照经审核确定的线路行驶的;
(八)校车上下学生,不按照规定在校车停靠站点停靠的;
(九)校车未运载学生上道路行驶,使用校车标牌、校车标志灯和停车指示标志的;
(十)驾驶校车上道路行驶前,未对校车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或者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的;
(十一)在校车载有学生时给车辆加油,或者在校车发动机引擎熄灭前离开驾驶座位的。
五、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分:
(一)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的;
(二)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会车的;
【关键词】通信施工人员 集体 安全意识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通信行业也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在过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这样通信施工人人员的安全施工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重视的问题;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通信企业也不例外。然而在具体实际的通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所以,本文笔者就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这一问题进行了浅析,旨在为预防和减少通信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什么是集体安全意识
一般来说,集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集体对各种侵害自己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不确定因素持有的一种高度警戒心理。集体安全意识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安全放在首位的意识。安全放在首位的意识是整个安全意识的重中之重。它是确保安全意识能够在实践中得以贯彻的指导思想,是集体安全意识的基石。
(二)重在预防的意识。重在预防的意识是保证安全生产和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和重要方法。它有助于施工人员把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因此,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就是,不断地探索生产施工规律,总结出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三)遵守并维护国家法律意识。随着我国生产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法律建设也在不断逐渐完善,使得人们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的逐渐普及,依法进行生产管理和操作成为保证施工安全、稳步、可持续进行的重要法律制度后盾。
(四)维护自身和工友安全意识。维护自身和工友安全意识是告诉广大通信施工人员,安全问题关于我们每个人,所以,所有的通信施工人员在具体作业的过程中,在维护自身安全的时候也要顾全大局,考虑工友的安全,不能损人利己。同时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面对工程意外险情时候的自我救助的能力。
(五)集体互助意识。通信工程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以及不同的施工团队进行合作,为了能够着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每一个施工队之间和每个施工队内部都需要进行强有力的互助合作,只有这样当危险出现的时候,才能够迅速形成合力进行自救,并高效应对、解决问题。
二、在通信施工过程中集体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集体安全生产在通信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通信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其生存下来的基本要求,是其继续前进的稳固基石。如果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员工集体安全,企业是不可能继续走下去的。因此,在企业进行生产和施工时,能够保障员工安全已经成为这个企业能否在社会上生存的基本前提。
(二)集体工人的安全生产才能成就一个通信企业的长久发展。如果企业出现安全事故,不但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情况是,当某通信企业已经出现重大的安全生产的意外事故之时,它就失去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它以后在行业内的正常生产活动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对其以后的持续长期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集体安全生产也是保障通信施工人员生命健康权的法律基本要求。在我国的宪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权就是生命健康权。可见,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就是自身的生命与健康能得以保障,所以在生产中务必要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在当今,法制不断完善,保障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权成为施工单位必须要履行的一项基本义务和责任。
三、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举措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做好安全施工计划。通信企业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做好企业的安全施工计划,使所有的工程施工项目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这一安全理念和施工方针,要做到经常检查和剔除位于生产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保障工人安全。
(二)进行集体安全意识教育。进行集体安全意识教育是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这样既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施工的氛围,又是他们学习安全意识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通信企业要不间断地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既要对常见事故预防知识进行引导,又要做好突发性事故的预防教育,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三)了解施工人员的内心想法。据笔者走访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施工人员的内心活动变化与其岗位发生事故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关系的,所以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有必要加强与工人的沟通,了解施工人员的内心想法,注意掌握员工的思想脉搏,不让员工带情绪工作,时刻不放松安全警惕。
(四)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就是做好安全施工的督导工作,使施工人员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具体做法如下: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不定时地对安全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常识掌握情况、安全设施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在检查落实中增强安全意识。
(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在通信工程开始之前,要对施工人员集体进行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法的教育,是集体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法纪意识,这样他们在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就会按专业法规办事,努力做到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明确那种是可行的行为,那种是不可行的行为。另外对施工人员还要进行安全施工的具体培训,即要求集体施工人员学习机器设备安全操作程序,掌握相关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最终达到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得到规范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本文笔者从安全意识的定义出发,提出了安全生产在通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彰显了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提出的提高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的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相信通过建立通信施工人员的集体安全意识,我国的通信施工安全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 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5(1)
[2]赵卫辉,张贵永.论安全意识在施工安全中的重要性. 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控制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177
我国经济向前发展,对电力需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电力更多地应用在较多的领域,每年需求的电量越来越多,电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能源,构成了人们生活比较重要的能源形式,为确保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正常的能源供应,一定要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1]。需要注重一点,合理调度电网电力,大范围调动能源,一定会出现危险区域,也就是称作的危险点,充分把控危险点,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
1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涵盖了众多的危险点,从多个层面出发,分析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危险点。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主要包括:调度人员缺少安全意识、定值计算误差过大、调度失误使得设备受损、检测计划制定片面。
1.1 调度人员缺少安全意识
调度人员不具有安全意识,原因在于,未定期组织培训。很多调度人员不认识安全自动装置,缺少继电保护知识,改变了电网方式,酿成了电网事故。如,很多调度人员没有深入认识自动安全设施,未深入了解继电保护,继而出现了错误投退。此外,对运行方式的应用,很多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缺少强烈的责任心,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只是借助先前的经验,草率地使用调度方法,继而使得整体执行流程不具有程序性,没有认识到电力运行状况,同时不重视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监控,预防工作未做到位,使得事件范围变大。
1.2 定值计算误差过大
定值计算误差过大,约束了停电维护,给维修工作带来了难度。在调度中,很多电力没有考虑稳定性与运行方式变化,此外,在整个范畴内,没有真正做好基础安全管理,从而产生了定值计算误差。当电力企业调度人员不熟悉现场环境,也没有获得计算整定人员的帮助,一个人完整计算与整定,甚至缺少专门审核人员,使得许多能够发现的错误并没有马上改正,从而产生了比较严重的事故。
1.3 调度失误使得设备受损
调度失误损坏了设备,其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调度失误导致设备受损,原因在于,电力系统设备未详细检查,相关安全措施并不充分。使得无防备停电次数变多,带来了较大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风险,导致电力企业检修人员处在并不安全的环境中。另外,调度失误损坏了设备,产生了更多的电力系统事故。在该过程中,需要重视一点,使得运行准备不全面,破坏了设备,带来了较大的人身风险事故。
1.4 检测计划制定片面
检测计划制定片面,使得电力系统调度的安全性变低。一般调度工作的危险点为事故的产生埋下了隐患。所以,在不超过定义范畴条件下,电力系统调度危险点,多是在检测计划制定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行方式及制定不详细,进而产生了相应的误停电甩负荷情况。此外,检测计划制定片面还表现为,在检查受理线路过程中,企业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继而带来了很大的错误,就是未将安全措施落实下去。这给调度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同时导致危险点产生次数变多。
2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控制措施涵盖的层面比较广,需要从各个层面着手,进行相应的分析。其中,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点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搞好安全意识培训、征求工作人员意见、优化调度管理制度、健全风险预测机制。
2.1 搞好安全意识培训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危险控制,组织调度人员开展安全意识的培训。在此过程中,一,切实认识到强化调度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是所有工作的核心,所以,这也表明,电力企业应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为调动运行营造安全的环境。二,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时,需要为调度人员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制,基于此,让调度人员对安全意识产生认识。另外,在该过程中,电力企业兼顾经济利益,还应将运行安全考虑在内,让经济责任制与考核制结合起来,平稳推进电力系统调度制度的落实。
2.2 征求工作人员意见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控制,先要逐步听取并接纳调度人员的合理意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电力企业以常规工作经验为依据,以此研究危险点,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使用合理的管理手段,基于此,推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3 优化调度管理制度
优化调度管理制度,这点很重要。调度管理制度的优化,一,先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调度工作管理制度,针对不遵守规程的行为,需要电力企业结合工作人员引发事故的实际状况,以调度制度为依据,做出相应的处置。二,在调度管理制度优化过程中,需要电力企业以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为依据,做出合理的评估与考核,对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奖励与惩罚,此外,在调度管理制度优化过程中,需要电力企业关注工作人员的主体性,为调度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关注调度人员的自身利益,进而有效调动调度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4 健全风险预测机制
健全风险预测机制,在此过程中,一,先结合具体工作内容,预测风险,基于此,对方案的可操作性做出判定,分析操作中出现的危险点。二,在健全风险预测机制时,电力企业还需要猜测负荷的预控风险,基于此,按部就班搞好预防工作。此外,风险预测机制的健全,需要电力企业运用好自身的网路优势,以此逐步健全安全监管制度,主动参与到安全意识活动中,当指令下达后,能够强有力的落实。
3 结束语
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电网供电稳定性有一定关系,同时也维持着电力企业正常运行。调度使得电网系统产生危险点,进而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所以,有效预防电网系统调度存在的危险点,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电网运行的有效进行。在电力调度过程中,密切监控极可能出现的事故危险点,切实践行各类规章制度,维持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关键词: 桌面终端;安全防护体系;安全要求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31-01
0 前言
随着互联网络和企业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范围和获取手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桌面终端在企业员工日常工作中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基本工具。桌面终端需要频繁地访问与企业生产运行密切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大量敏感或信息存储在桌面或移动存储介质中。同时,来自于企业计算机网络外部或内部的攻击活动有增无减,变化无常,加之企业内部桌面非法接入的情况较为普遍,以及桌面安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目前企业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保证桌面终端的安全,从而保证企业整体信息安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同时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桌面安全管理手段,也将成为企业信息安全得以保证的基础。
1 桌面终端的安全要求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终端计算机数量的逐步增加,企业正常、稳定的生产及运行越加依附于企业网络。桌面终端是企业网络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管理的最薄弱环节,涉及大量敏感或数据,管理较为为复杂,往往成为信息外泄的源头。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网络环境,结合基本情况,统一部署防病毒系统和补丁分发系统,并定期对病毒定义文件进行升级和播发安全补丁。同时为了确保终端用户合规接入网络,应建立以端点准入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执行企业制定的安全策略,阻止不符合安全策略的终端用户接入企业网络。终端用户的桌面安全环境需要由完善的桌面管理系统提供保障,除了利用防病毒和补丁系统,来防范和控制木马、恶意软件及内网的攻击行为,还要对企业终端用户的桌面制定相应的安全机制,确保每个接入网络的终端用户都符合企业安全策略,规范终端桌面的安全行为,使桌面终端工作在一个安全的防护体系中,保证企业网络在一个安全、稳定、有较的环境中运行。
2 桌面终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信息系统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业务对信息系统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现有的安全防护系统仍不能完全预防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网络的入侵和攻击,所以需要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统一建立以防病毒系统、补丁分发系统和端点准入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桌面安全防护系统,才能使主要依靠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2.1 防病毒系统。防病毒系统体系由总部服务器获取最新病毒定义文件下推到各级单位,实现病毒定义文件的逐级升级。防病毒体系的统一部署,有效地防止了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大面积爆发,为桌面终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 补丁分发系统。补丁分发系统采用总部服务器过滤最新系统安全补丁并下发到地区公司服务器,地区公司服务器自动下发到终端用户的总体架构方式。补丁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网络内各种软件和应用系统进行维护和控制。克服安全漏洞并保持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2.3 端点准入系统。端点准入安全防护体系由总部服务器下发企业总体安全策略,地区公司接收总部策略后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策略,管理个人计算机。端点准入控制系统需要提供全面的端点保护功能,实现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有效应对病毒、木马、蠕虫等混合安全威胁,有效应对来自于互联网和内部网络的恶意扫描、恶意入侵等安全威胁。
2.4 桌面安全流量监控体系。通过桌面安全流量监控系统,将桌面安全事件和桌面安全技术支持团队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发现-定位-处理”循环往复的工作模式,以安全管理团队自上而下的监督、支持和协同作战,推动各级安全管理团队的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保证信息安全在桌面端少出问题,从而增强我们整体的信息安全水平。
2.5 数据文件电子加密。网络中最有价值的是数据,而敏感或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产品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数据的,并没有针对数据本身的安全保障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建立电子文档加密系统,可以为员工提供方便易用的文件加密工具,切实增强信息安全水平和意识,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漏。这对提高整体的信息安全也是切实可行的。电子文档加密系统是为桌面用户提供文件加密工具。加密后的文件可有效防范丢失、失窃或在网络上传输时被非法常截获等情况下的信息外泄。
2.6 系统安全审计。建立系统安全审计应为安全部门或管理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一组管理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在何处发生了违反安全方案的事件。利用安全审计结果,可调整安全政策,堵住出现的漏洞,为此,系统安全审计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记录关键事件:由安全相关部门统一定义违犯安全的事件,并决定将什么信息记入审计日志。
2)提供可集中处理审计日志的数据形式:以标准的、可使用的格式输出安全审计信息,使安全官员能够直接利用软件工具处理这些事件。
3)实时安全报警:扩展现有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将它们与数据链路驱动程序和安全审计能力结合起来,当发生与安全有关的事件时,安全系统就报警通知相应的部门。
2.7 加强桌面安全管理。建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让终端用户遵守相关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终端安全桌面的事故发生。培养终端用户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低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信息安全实践水平较差,所以培养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可以防止利用终端入侵企业网络。加强桌面用户安全培训,经常组织安全培训可以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防护知识,提升终端桌面的防御能力。
3 结语
桌面终端是企业网络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安全最脆弱的部位,目前企业的安全防护手段不能完全的对桌面终端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所以应该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不仅能增加桌面终端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也减少企业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同时应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数据 安全漏洞 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然成为我们工作以及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我们的工作很多是依靠计算机来完成的,但是计算机的使用在给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主要是因为在使用或者是对计算机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不当使得信息泄露,而泄露的信息就有可能会涉及到我们个人的隐私、企业、国家的机密,所以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是势在必行的。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
为了让计算机能够在安全的网络环境当中进行运行,确保数据能够处于一个保密、完整、安全的保护状态下,这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利用网络管理以及技术进行控制。从狭义上来讲,计算网络安全指的是数据的物理性安全,这种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设备处于物理保护当中,做到数据免于破坏、免于丢失的状态。从广义上来讲,计算机网络安全指是逻辑安全,也就是说要保证信息以及数据的保密、可用、完整。
ISO的界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定义为:对计算机网络当中的软件、硬件、数据等资源做到有效的保护,使其不会因为不当的因素造成其被更改、破坏、泄露,保证整个网络能够安全、可靠的运行,使网络保持畅通运行。
二、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为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偶然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为因素,这种因素是指人为的利用计算机网络当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盗取计算机当中的数据,篡改系统、破坏软硬件设备、编制病毒等。首先网络本身的具有开放性,网络上可以任意的进行信息的传送,这就使得网络将受到各方面的攻击,也有可能受到物理线路的攻击,可以是来自网络通信的、也可以是来自计算机软硬件漏洞的。其次网络还具有国际性,所以计算机网络攻击是来自本地和其他国家的。再次很多计算机的用户都没有进行技术上的保护,所以信息的和获取都是自由的,这样的自由性也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
2.1网络及计算机基础设施所造成安全漏洞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不仅仅是指组建网络的硬件设备、对网络起到管理作用的软件,同时也包括网络的共享资源、网络的快捷服务,所以进行网络安全的保护需要对涵盖计算机网络所有的内容进行考虑。网络安全系统不仅在防护方面、反应以及数据恢复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是国际上公认的网络安全防护级别较低的国家。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漏洞是操作系统漏洞,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是比较多的,这些系统很容易就会被黑客侵入,对计算机内部的信息进行盗取。同时再加上网络系统长期的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并且认证不严格,给信息的盗用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些都会给计算机网络带来安全漏洞。
2.2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所造成的安全漏洞
我国计算机的很多软硬件都不是自主生产的,基本来自于进口,而在进口的软硬件产品当中计算的核心设备以及核心软件占比最大,例如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交换机等,从以上内容中可以看出我国现在还没有对这些计算机的核心技术做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无法实现自主也就必然会导致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处于一个比较容易被攻破的环境当中。
2.3网络安全意识不强
网络安全事件近些年来在我国出现是比较多的,但是从我国的大环境当中来看,我们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仍旧不强,并且很多人在网络安全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的计算机当中没有什么可以盗取的信息,所以自己的潜意识当中就觉得网络安全离自己是很遥远的事情,仅在自己的计算机简单的安全装了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这样的侥幸心理普遍的寻在,是我国民众主动防范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典型。
2.4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足所造成的漏洞
计算机网路是处于动态的环境当中,这一特点给网络安全防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计算机操作的过程当中,很多的用户急于操作计算机而忽略了安全系统就绪,这样的操作机会出现安全防范的缺失,导致数据泄露。另外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软硬件等也可能存在着安全缺陷,而很多用户不但长期不对计算机进行升级,而且还没有对计算机进行安全的防护,导致计算机的安全隐患无法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对措施
为了有效的应对计算机网络安全漏洞,需要根据不足之处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到的有效的安全保障。
3.1加快计算机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要想将计算机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落实好,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物理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说的具体点,就是尽量的规避外界环境对计算机硬件以及网络通信线路的不良影响,简单点的说就是保证打印机、服务器等物理性的设备能够做到正常工作,将自然以及人为的破坏降到最低。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了能够让网络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当中,做到物理环境当中电磁干扰最小。
3.2加强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安全
计算机所辐射出去的电磁波在经过一定方式的还原以及处理之后就会被使信息机数据人所获取,所以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信息泄露问题就要对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安全进行加强,使用技术手段将辐射降到最低,将可还原的数据减到最少。
3.3加大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
在宣传的方式上可以采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方式,围绕着信息泄露所造成的安全问题、如何有效的防范信息泄露等内容开展,让网络安全意识逐渐的植入人们的内心,提高安全意识,让人们在日常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当中加强隐私保护的力度。同时还需要针对计算机用户开展法制教育,法制内容包括计算机安全法、信息安全法等,让人们在懂法的同时自觉的与违法行为做斗争,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
3.4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建设
首先要从最简单的安全防范做起,计算机用户应该对计算机当中的文件加密保护,使用此方法能够使登陆到该计算机当中的一部分人无法对计算机当中的信息做到了解,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就是减少了泄露的几率,实现了对计算机当中文件的保护。其次还可以在计算机当中安装防火墙,现在比较安全的是在计算机当中使用双层防火墙,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防止信息泄露。计算机病毒在不断的增加和更新,所以要依据病毒的现状以及发展情况采取相符合的应对措施,做到对计算机的有效保护,将病毒有可能造成的安全威胁降到最低。最后,还需要对实时检测入网访问的时候将不法访问有可能造成的数据篡改尽量的做到规避,这种实时检测可以采用报警的方式进行,辅以对计算机进行访问权限的限制,对计算机进行锁定和限制。
四、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不再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人为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中的关键因素。笔者经过对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合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方面的人为因素、技术因素进行问题的探讨。从提高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意识、加强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安全建设、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建设、加快计算机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着手去有效的改善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张远伟.计算机安全技术现状及对策研究.信息安全.2014年3月:228
[2] 倪澎涛.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6月:194
【关键词】防火墙;安全策略;安全意识
1、防火墙安全策略的原理
防火墙又称为防护墙,是一种介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其基本作用是保护特定的网络不受非法网络或入侵者的攻击,但同时还得允许两个正常网络之间可以进行合法的通信。安全策略就是对通过防护墙的信息数据进行检验,只有符合规则或符合安全策略的合法数据才能通过防火墙的检验,进行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
通过防火墙安全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内网用户访问外网的权限,控制内网不同安全级别的子网之间的访问权限等。同时也能够对网络设备本身进行控制,如限制哪些IP地址不能使用设备,控制网管服务器与其他设备间的互相访问等。
在具体防火墙的应用中,防火墙安全策略是对防火墙的数据流进行网络安全访问的基本手段,其决定了后续的应用数据流是否被处理。NGFW会对收到的流量进行检测,检测对象包括源\目的安全区域、源\目的地址、用户、服务和时间段等。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是数据流先要经过防火墙;
(2)然后查找防火墙配置的安全策略,判断是否允许下一步的操作;
(3)防火墙根据安全策略定义规则对数据包进行处理。
2、安全策略的分类
安全策略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域间安全策略、域内安全策略和接口包过滤。
域间安全策略用于控制域间流量的转发,适用于接口加入不同安全区域的场景。域间安全策略按IP地址、时间段和服务、用户等多种方式匹配流量,并对符合条件的流量进行包过滤控制。其也用于控制外界与设备本身的互访,允许或拒绝与设备本身的互访。
域内安全策略与域间安全策略一样,也可以按IP地址、时间段和服务、用户等多种方式匹配流量,并对符合条件的流量进行包过滤控制。但是在企业中某些部门如财务部等重要数据所在的部门,需要防止内部员工对服务器、PC机等的恶意攻击。所以在域内应用安全策略进行IPS检测,阻断恶意员工的非法访问。
当接口未加入安全区域的情况下,通过接口包过滤控制接口接收和发送的IP报文,可以按IP地址、时间段和服务、用户等多种方式匹配流量并执行相应动作。硬件包过滤是在特定的二层硬件接口卡上实现的,用来控制接口卡上的接口可以接收哪些流量。硬件包过滤直接通过硬件实现,所以过滤速度较快。
3、安全策略的配置思路
(1)管理员应该首先明确需要划分哪几个安全区域,接口如何来连接,分别加入哪些安全区域。
(2)管理员选择根据源地址或用户来区分企业员工。
(3)先确定每个用户组的权限,然后再确定特殊用户的权限。包括用户所处的源安全区域和地址,用户需要访问的目的安全区域和地址,用户能够使用哪些服务和应用,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在哪些时间段生效等。如果想允许某种网络访问,则配置安全策略的动作为“允许”,否则为“禁止”。
(4)确定对哪些通过防火墙的流量进行内容安全监测,进行哪些内容安全检测。
(5)将上述步骤规划出的安全策略的相关参数一一列出,并将所有安全策略按照先精确,再宽泛的顺序进行排序。在配置安全策略时需要按照此顺序进行配置。
4、安全策略的具体配置
针对具体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对防火墙的相关要求,我们在这里对防火墙的安全策略相关配置大体如下:
(1)配置安全区域。
系统缺省已经创建了四个安全区域。如果用户还需要划分更多的安全等级,就可以自行创建新的安全区域并定义其安全级别。具体新建安全区域步骤为:选择网络/安全区域,然后单击“新建”,直接配置安全区域的相关参数即可。
(2)配置地址和地址组。
地址是IPV4地址或MAC地址的集合,地址组是地址的集合。地址包含一个或若干个IPV4地址或MAC地址,类似于一个基础组件,只需定义一次,就可以被各种策略多次引用。
(3)配置地区和地区组。
地区是以地区为单位的IP地址对象,每个地区是当前地区的公网IP地址的集合。为了进一步方便扩展和复用,设备还支持配置地区组供策略引用。配置较为灵活。
(4)配置服务和服务组。
服务是通过协议类型和端口号来确定的应用协议类型,服务组是服务和服务组的集合。其中,预定义服务是指系统缺省已经存在,可以直接选择的服务类型;自定义服务是通过指定协议类型和端口号等信息来定义的一些应用协议类型。
(5)配置应用和应用组。
应用是指用来执行某一特殊任务或用途的计算机程序。应用组是指多个应用的集合。具体通过WEB界面配置相应的服务。
(6)配置时间段。
时间段定义了时间范围,定义好的时间段被策略引用侯,可以对某一时间段内流经NGFW的流量进行匹配和控制。具体通过WEB界面进行配置相关时间段。
综上所述,我们在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的今天,就必须在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前提下,不断地加强网络安全技术。而在防火墙安全技术中,防火墙的安全配置策略就是重中之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处理。只有不断地的丰富和完善,我们的网络世界才会安全通畅!
参考文献:
[1] 宿洁, 袁军鹏. 防火墙技术及其进展[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40(9):147-149.
[2] 刘克龙, 蒙杨, 卿斯汉. 一种新型的防火墙系统[J]. 计算机学报, 2000, 23(3):231-236.
[3] 翟钰, 武舒凡, 胡建武. 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发展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21(9):144-146.
[4] 林晓东, 杨义先. 网络防火墙技术[J]. 电信科学, 1997(3):41-43.
[5] 杨琼, 杨建华, 王习平,等. 基于防火墙与入侵检测联动技术的系统设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7(7):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