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育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倩苇(1964—),女,四川三台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并向信息社会迈进。贵州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历史时期,同时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2012年4月8日至14日课题组对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电教馆、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访谈,并对黔西县、大方县、独山县、贵定县的24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基于对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本文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视角,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2000年以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保障措施,提出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贵州乃至中西部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均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视野下的贵州教育信息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12年了。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如果西部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贵州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1]提出“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中小学75%以上的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农村地区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达到50%以上,促进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措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2]财政部、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其中一项任务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覆盖西部省区。该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为加快贵州边远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推进贵州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的85%,2010年贵州省人均GDP1.3万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教育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是贵州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贵州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其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特征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以计算机教育工程(1999—2002)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农远工程实施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5)、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初步应用阶段(2006—2012 )。近10余年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显著相关,信息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呈现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贵州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成为表征当今社会“时代特征”的“高频词”。贵州是中国内陆省份,即使在边远地区农村无不感受到“信息化”的时代气息。近几年来,贵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数字贵州”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覆盖全省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贵州省“十一五”、“十二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整理。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信息化之外成为“信息孤岛”。早在1999年11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的通知》(黔府办发[1999]120号)。这在当时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使得贵州已经走在前面的工作成为一些省份的借鉴和参照”。[3]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200个试点中小学中,在贵州省就安排了100个学校来试点。“贵州省的这种不等、不靠、不要的实干精神,为其他远程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在全国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4]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相得益彰,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相关,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信息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农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工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信息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贵州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学校(教学点)办到了家门口,直接促进了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见表2)。
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要回到生源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旨在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进一步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政策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一是免费,二是义务。免费指的是国家对师范专业的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先在六所部属师范学院中进行试点);义务指的是选择享受免费师范教育的学生必须到西部支教三年。
2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现状及成因分析
目前,整个西部地区的两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尚远。其中有350%的县(市、区)、23%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低于全国1.3年;文盲率高于全国2_3个百分点。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差距,教师数量不足,观念落后素质不高,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几大突出现状直接制约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如果没有西部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归纳起来,现状成因有三,一是客观物质条件影响师资力量,二是落后观念制约师资发展,三是师范院校对农村师资培养的忽视。
3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对于当前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积极意义
针对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问题,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施行,从国家层面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从以前的零散化、不确定化,正式走向了规范化、体系化,在解决西部农村师资数量、质量和观念制度方面,着手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调整保驾护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保障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数量。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到西部支教三年,一般要求回生源所在地中小学任教10年以上,为西部师资数量问题的解决增添了重要的力量,直接保障了农村教师数量。另外,政策着眼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师资现状,鼓励师范生终身从教,建立了一种有效的教师流失补偿制度,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总体数量短缺、合格教师缺口大和流失严重,教师数量减少的问题予以了政策解决上的保障。
3.2确保在校师范生质量,提供师资储备。政策在高等教育的土壤中产生并发展,在国家部署师范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具体施行,高校优秀的教学资源给予了其丰富的成长土壤。实施免费教育政策的高校,在充分研究和一定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免费师范生量体裁衣,设定了合理的培养模式。首先是为免费师范生设计了切合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内容;其次,充分研究了西部农村地区缺乏优秀教育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实际情况,注重教育教学中管理和科研知识的融入,培养在校师范生良好的协调管理和科研能力。
3.3保障了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政策护航高校,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是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资,更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在专业性高、针对性强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下,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实现了专业化,为积极适应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师资准备了必需的能力和素质储备,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
3.4助于实现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免费师范生充实到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首先解决了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从人口上解决了西部农忖基础教育师资学科结构的不平衡现状。其次,生源地不同的毕业生回生源地任教,很大程度改善了基础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一、坚持了政策的系统性与动力性
从政策之间的外部关联性看,“特岗计划”是中央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具体体现。作为一项专项转移支付的财政手段,中央财政为破解中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师资数量不足及结构性缺编的难题,专门设立了直接针对特岗教师统一工资的补偿性资金,旨在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它既与十几年来中央政府教育专项项目所坚持的“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集中解决义务教育急迫问题”的公共投资方向保持一致,又是中央对地方教育专项资金不断调整结构、寻求政策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尝试与努力。在农村教育硬件改造基本完成、中小学生“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通过“特岗计划”着力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与农村教育质量问题,对于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政策内部构成看,“特岗计划”不仅强调中央政府的财政杠杆撬动,还强调地方政府的责任体现;既要求地方政府配套实施省级“特岗计划”,还坚持在“事权不变”的原则下保障地方在义务教育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师发展政策,“特岗计划”涉及就职条件、招募计划制订、信息、招聘考试、人事管理、培训上岗、待遇津贴以及其他相关政策规定的协调与落实等。由此可见,该政策的系统性与动力性不仅体现在中央与地方财政投入与权责的协调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该政策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制度、人事改革政策、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以及党团青年政策、社会就业政策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之上。
二、发挥了政策的多重社会经济效益
“特岗计划”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由中央财政直接承担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国贫县”)教师岗位的薪酬,在全国范围内为这些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该政策旨在使这些地区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同时又促进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深入基层、锻炼成长。事实证明,“特岗计划”的成功实施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批合格师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教师紧缺和素质不达标、结构性缺编的问题,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特岗教师普遍年轻、学历高、理念新、学习能力强、干劲足、身体健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大大增强了农村学校的生机与活力。
“特岗计划”还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政治效益。其社会政治效益包括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调动了地方政府在补充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等诸方面的积极性。而且,它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巨大的。第一,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早已表明,在生产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特岗计划”作为对农村学校人力资源的一次大投资,必然有利于地方社会经济效益的整体增值。第二,从教育系统结构看,义务教育是一项优值品、外溢性物品投资,它的质量提升将惠及其他阶段教育的开展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义务教育中的师资队伍也同样具有优值特征和外溢性强等特征,他们对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农村社会全方位建设的贡献影响深远。调查发现,特岗教师能较好地满足农村学校对现代教学技术的需求,提高农村学校硬件的使用率。第三,在山西、河南等地,自从一些学校有了特岗教师,一些本已转学到私立学校的学生开始回流到公办学校。学生的回流,明显减少了教育移民所产生的支出。
三、保证了政策的兼容性与可持续性
作为问题矫正类型的政策工具,“特岗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有其特定的障碍与壁垒,主要表现在两大难题上,即教师编制问题与地方吸纳能力问题。教师编制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编可进,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师资问题;一种是有编难进,这与地方财政的吸纳能力紧密相关。“特岗计划”依照“教育先行”的发展理念,可以为地方财政改善当地农村师资力量垫资预付,为缓解在编制框架内改善农村师资质量所形成的地方财政压力提供了三年的缓冲时间。因此,该政策在确保其动力特征之外,已经充分考虑到该政策在实施中与地方财政现状、人事政策的兼容与协调,确保此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由于“特岗计划”立足从根源上改善农村教育生态,确保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该项计划的一系列政策行为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并通过及时反馈调整建立良序的农村师资队伍补充机制。这既反映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四个强调”:即强调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强调教育编制的严格核算,强调人事部门的有力监管,强调财政部门的分渠道透明发放;有些省份还建立严格的程序,要求县政府在上报特岗教师招募计划时需要四个部门共同审核的签章,明确各个相关部门所负有的法律责任。还反映在政策行为的微观细节上的各种人性化设计,如为提高农村教师特设岗位吸引力,其报名和考试实行完全免费,或在特岗教师日常管理中多方跟进各种人性化的安排与关怀,以事业留人,以情感留人等。
四、强化了政策的创新性与机制重建
为了适应中西部农村教育发展环境中的特殊性,“特岗计划”政策必须摆脱原来强调严格的层级分工以及编制监控等功能的系统取向,而要强调教育创新中的关联性策略和机制灵活重建策略。这种从现阶段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去理解与处理中西部农村教育问题的新方式,就体现为该政策的创新性与创造性。
从其特定的功能变化上,“特岗计划”的政策创新与机制重建可以归结为“两个适应”与“一个实验”。“两个适应”既包括对中西部农村教育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购买能力相对低下的财经状况的适应,也包括对制约中西部农村师资结构性改善的瓶颈式难题――即对现行编制缺乏问题的适应。前者表现为一种典型的代偿机制。虽然由中央财政直接购买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岗位,但是设定了明确的三年界限,三年之后留任的特岗教师就转入正式编制,纳入到地方财政支出之中,这样就不会与现行财政体制产生冲突,不会给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带来影响。后者表现为一种预先使用三年后编制额度的预编机制,在不合格的教师出不去、没有空余职位编制的现状下,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基金的支持,创造了一个“先进后出”的新机制,推算三年后的编制腾出名额,提前三年引进优秀师资,实现师资的更新与优化,为农村教育发展创造条件。
“一个实验”则是指借中央财政为农村教育购买教师岗位的机会,适时进行教师补充机制的改革与实验。它改变了在教师补充工作中的组织角色、常规、程序以及各种关系。“特岗计划”由省级部门统一组织资格审查与考试、公开招聘教师,大大提升了教师入口的把关层级,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公正性,对地方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已经促使地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招聘工作模式发生了渐进式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对整个教师补充体系的重新设计,是一次有指导的变革。
格拉斯(Grace,G.)认为,一项政策的形成依据最终取决于它的“内部矛盾,以及政策制定对社会与经济关系的形成与限制的影响”。[1]因此,“特岗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及其改进,既与其特有的功能品质相关,也与当前特定的政策背景相关。基于以上对“特岗计划”基本特征的分析,再结合该政策在当前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状况下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特岗计划”政策未来几年内的可能走向做出预测。
1.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东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经济文化差距依然巨大。虽然最近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出城乡收入比为2.77:1,是自2002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回落到“3”以内,但这只是一个平均指标,对于多数中西部农村地区,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坚挺,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还亟须进一步的改善。在未来数年之内,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然会在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上发挥重大作用。而要真正解决中西部农村地区师资质量的问题,除了正在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之外,还亟须探索一些创新的可持续的补充农村教师、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机制。
2.国家政策背景分析
目前,“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依然是国家社会事业发展最重要、最核心的政策话语。努力缩小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我国一个较长时段内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2011年8月28日,总理在河北省张北县农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农村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完善‘特岗计划’”。温总理的指示和相关政策精神为扩大实施“特岗计划”提供了政策依据,更为进一步改进与实施“特岗计划”指明了方向。
3.农村教育需求分析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11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县镇以下的农村初中学校还有28 707所,班级348 091个;农村小学210 894所,教学点65 447个,班级1 667 992个。虽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过撤并调整,总量有所缩小,但有些暂未撤并或无法撤并的学校对高质量师资队伍的需求依然强大。全国初中学校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总量还有47 566人,小学专任教师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教师总量还有1 219 716人,他们绝大多数都在农村中小学,可见农村师资队伍结构性改善还任重道远。如果参照中西部地区(不含)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543.5万人的数据,依照每年总量2%―3%的自然减员比率估算,每年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所需补充的教师数量为11万―16万人。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未得到缓减。
4.行业工资比较分析
参照《2010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国地方事业单位平均工资为32 450元,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为32 244元,教育行业平均工资为34 543元,一些西部省份如青海、宁夏等都超出或接近于这一平均值,远高于特岗教师现有的工资数20 540元。因此,如果要提高特岗教师职位的吸引力,增强更多优秀大学生应聘特岗教师的就业意愿,就应该考虑特岗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与所在工作区域的艰苦程度,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水平,甚至应该略超当地教师平均工资数。
5.政策实施状况分析
“特岗计划”的政策实践需要关注到两个方面:一是该政策得到各级各层面参与实践的主体的普遍认同,二是政策的实践状况必然会与政策的文本规定保持一定的张力。各地对该政策的理解与执行会必不可少地打上当地、当时以及执行者思维模式的烙印。然而,毕竟“特岗计划”的政策优势在于提升教师补充工作的监控层级,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人才聚集与挑选工作,保证招考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有力规避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在开展教师补充工作中所可能存在的各种人为干扰,既确保新进教师的整体质量,也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
综上所述,未来“特岗计划”政策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实施,甚至包括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所以,适当提高特岗教师工资待遇,在充分尊重地方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农村教师补充的长效机制,并将它与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教师政策,甚至包括总体性的各种教师政策整合起来,有利于在统整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制度重建。
参考文献:
一、农村初中起始年级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由于目前农村小学英语师资匮乏等原因,很多学校无法正常开足英语课时,导致多数小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没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初中新生的英语基础差而且参差不齐,小学英语和初中英语教学相脱节,这给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教材起点高、容量大,语言知识点多,词汇量大,学生学习有困难。对教师而言,教材难以驾驭,因为教学内容量大,要求高,每单元的环节多,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常感到任务量太大,时间不够,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就迫切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实际,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农村初中起始年级英语教材整合策略
1.适当补充,为学生搭建认知平台。在新生入学之初,适当地补充小学内容,衔接小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对初中起始年级和小学教材进行整合:(1)补充音标知识,过好语音关。在七年级学习26个字母的同时,一定要不遗余力地让学生学好音标,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使学生掌握读音规则, 为学生记忆和积累词汇奠定基础。(2)巩固小学必备的词汇,有计划地复习小学的词汇。把新教材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所有词汇列出来配合音标教学。同时教他们便于记忆、巩固单词的方法,过好单词关。(3)整合小学的交际话题,温故知新。由复习小学的话题,导入新授知识,循序渐进,完成教学目标。
2. 删减内容,减轻学生负担。在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删减教材中一些过于城市化、知识结构体系复杂、难度较大的内容,以便集中精力处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实施最有效的教学活动,落实最重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那么,哪些内容可以删掉?(1)学生不熟悉的话题。(2)难度过高或过低的板块。(3)在教学中难以实施的活动。比如,简化Warming up、Prereading等教学环节;舍弃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专业性太强的内容或不常见的地理名词等。如七年级上册Module 9 A trip to the zoo 这模块的生词量相当大,总共43个生词,其中很多个动物名称、地理名词的单词很难记,那么我们可以删除一些不常见的动物名称和地理名称,减轻学生负担。
3.调整顺序,循序渐进。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每个模块包含3个单元,U1以听说为主,兼顾读写;U2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兼顾听说;U3是语言运用单元,巩固第一、二单元所学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单元与单元之间有时缺乏有机的联系,教材的编排有些是与我们的学生实际有距离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模块内容适当调整顺序或重组,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最有效的教学活动。比如语法课,教材的编排一般把语法练习放在每模块的第三单元,如果本模块的语法比较难掌握,我们可以把第三单元提到前面来学习,即语法前置课。学生对语法有了清晰的概念并会初步运用后,再开始前两单元的学习。从基本语言到语言综合运用,层层递进,依次展开听说读写训练。
4.分散、易化难点,提高教学效果。分散、易化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以便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对于语言点比较多的模块,我们须把语言点分散开,早渗透,重积累。如七年级下册Module 10 Unit 1 同时出现了很多月份和节日的词汇,还有一般过去时疑问句、否定句的操练。对学生来说任务量较大,尤其是学困生。所以要设法分散难点,从开学初就每天在黑板上写一个月份和一个节日的词汇,让学生反复练习,每天记一两个,学生没负担,待讲到Module 10 Unit 1时,我们把月份和节日的词汇加以整理归纳操练,既是新授又是复习。学生扫除了生词障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可以放在一般过去时的疑问句、否定句的操练上,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一、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我国农村人力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总量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构成了我国人口的主体,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成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优势;又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为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村人口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首先,文化素质作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的关注最多,呈现的问题也最多,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初中以下学历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受教育年限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其次,身体素质较差也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因此家庭主要劳动力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儿童老人,缺乏劳动力。除此之外,农村医疗设施落后,根本难以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流行病、地方病时有发生。最后,农村人口素质不高还表现在思想观念落后。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了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他们认为不需要有更高的发展,只求安于现状,自给自足,传统的生活理念很难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
3.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缺少技术型人员
由于缺少职业的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民仅仅掌握粗放型的种植技术,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技术型人力资源相比于普通的人力资源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在农村,技术型人力资源承担着农村科技推广的任务,但由于农村技术型人力资源数量少,素质偏低,很难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做出努力,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减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二、 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
1.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
首先,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发展农村教育放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首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提高农村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人均占有水平,减免行政人员不必要的开支。为农村教育多渠道多方面筹措经费,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扩大教学规模,增加与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手段。其次,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工资、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
2.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法律保障和管理机制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一套完善法律法规的保障,但由于目前中国并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从而保证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顺利有效的实施。因此,我国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农村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效实施。其次,政府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统一指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格局。政府理应转变职能,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鼓励市场发挥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转变刚性的管理为柔性的管理,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民主与服务,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行政行为,实现公开透明的行政决策过程,更好地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服务。
3.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人力资源的身体健康是人力资源使用的基本保证,政府必须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保障体系,保证农村劳动力基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必须加快农村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工作,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农村不同形式的保障需求,满足农民的需求,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其次,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农村人才创新,对有特殊贡献的农村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适当的奖金奖励。同时以优厚的待遇和保障制度吸引毕业生投入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增加农村人才的储备力量,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 高校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办好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
鼓励广大农村青年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深造学习,是提高其职业能力的最佳方式。但由于我国职业学校发展不完善,培养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近年来,农村青年受到社会上重学历轻技术风气的影响,多数报考了普通高校,导致原本为数不多的职业学校数量进一步萎缩。然而,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急需技能型的人才,因此造成了农村技术型人才供不应求状况的出现。面对当前形势,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壮大职业学校的数量,扩大职业学校的规模,鼓励广大农村青年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让其成为建设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的生力军。同时,将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满足农村中不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注重对农村青年技能的培训,针对不同的需求,培养出不同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2.大力发展高校成人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高校必须在发展成人教育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将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重新定位,使其面向巨大的农村市场。面对农村成人教育资金短缺,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队伍落后等局面,要求将高效成人教育重新定位,提出合理的调整目标,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相应地转变办学方向,将为农村的发展培育技能型人才放在高校成人教育的重点,提高农民的实际技能,积极投入农村的生产建设之中。其次,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由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对象,在受教育水平以及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开发对象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农村从业人员的潜力,发挥其创造性,从而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注重引入实践环节,调整专业设置。鼓励有志于深入农村工作的学生通过与农民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使其与农民得到双向沟通,通过实践的锻炼,培养与农民有深厚感情的基层干部储备人才。除此之外,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跟时代脚步,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特点展开,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重实践轻理论,开设特色课程完善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要,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谭会(1990-),女,汉族,云南昭通人,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成因的全面分析,着重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根据权威调查,中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里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就显得更为紧迫。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大多数祖辈只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越显凸显。因此,只有充分、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现状,才能最大效度的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农村留守儿童欠缺全面的政治观念
当问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方针、政策等有关问题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示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一部分留守儿童不知所云。他们中的有些人认为了解中国当前的时事政治、基本国情等相关内容完全没有必要,更不要妄想谈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荣辱观等内容。
2.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法律意识薄弱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其价值观错位、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非常突出,也可以说,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自己的人生缺少正确的理想。同时,儿童在人生观形成的启蒙阶段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全部的爱,这种爱的方式导致很多留守儿童陷入“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中,他们没有任何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概念。长期下去,这种不良的风气就愈演愈烈,最终易导致留守儿童价值观错位,偏离正确的人生道路。
3.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欠佳
大多数留守儿童正处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其次,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照管,他们只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要么溺爱,要么放纵不管,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留守子女心理健康成长。而大多数父母只单纯的用金钱来安慰他们,缺少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关心,最终使留守儿童形成偏激的性格,当出现任何不顺心的事时,就容易走向极端。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的成因分析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层面、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层面、政府层面的原因。
1.家庭层面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大多数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确的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不好;其次,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婆这些祖辈,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年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要监护几个留守儿童,放在每个留守儿童身上的精力有限,而且大多数祖辈只关心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加之在农村,祖辈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在留守儿童的学习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更不能兼顾法律、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的教育从根本上就失去了重心。
2.社会层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边缘山村,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不得不想办法改善家庭经济生活,不想再过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地日子,他们想带领自己的孩子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进城打工,从而使子女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可以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3.学校层面
学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学方面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但是在偏远的农村,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开设这一课程,更别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了。其次,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他们渴望在这里收获知识和关爱。而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关心和爱护,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4.政府层面
由于存在部门利益至上的缘故,各级政府已经制定的有关进程农民工子弟在其父母工作地接受同等教育的政策不能落实,再加上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大多数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子女长期“两地分居”;其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忽略了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部门的放任不管,让留守儿童在其错误的人生道路上渐行渐远。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复杂综合性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家庭和社会都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
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变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鼓励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与父母团圆。农民工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情况,为了给予子女衣食无忧的生活才来到城市打工的。长期与子女分开也让农民工不能全心全意在城市工作,只有改变现在的户籍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孩子长期“两地分居”的状况,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更好的融入到城市生活,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束远离父母的留守生活,健康的成长。
其次,对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实行优惠的教育政策。政府应完善和推动有关留守儿童与家长共同进城生活的政策,特别建立和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对已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和落实,使农民工子女在其父母工作地真正享有同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权益。
再次,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帮助和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深入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切身情况,建立以政府为主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小组,制定真正关心留守儿童的各项具体措施并且落实到实处。
最后,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样既能减少进城务工人员,让子女和父母团圆,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2.注重家庭的亲情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解决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应该从家庭抓起。
第一、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
目前,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有的父母认为,改变家庭经济环境,为孩子提供物质帮助是最重要的;有的父母则认为,只要孩子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都可以最大限度的放纵孩子,不需要父母陪伴在身边;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教育孩子,干脆就放任孩子不管。其实,这些都是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各种意识形成的初期离开孩子外出打工,孩子缺失父母的早期教育和关爱,因此在思想、道德、情感、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偏差。所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尤为重要。如果父母不得已必须出门打工,必须增加与子女的联系,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方面,也要着重关心子女的思想情感、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等方面;其次,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留守在家的子女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多与监护人联系,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第二、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
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祖辈看管或者寄宿在学校,祖辈由于身体状况、知识水平、生活条件等原因不能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要么放任孩子不管,要么溺爱孩子,不能给予孩子正确的家庭教育,甚至有的祖辈只关心孩子的衣食起居方面,而对孩子的学业、心理发展等方面一无所知。寄宿在学校的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更是一步步偏离了正确的人生轨道。所以,外出打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挑选一位合适的监护人。这个监护人不仅要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更应该对孩子的学业、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负责做到真心关心孩子,补足孩子从父母这里缺失的爱。监护人还应及时与学校、父母联系,了解孩子的一切情况,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3.加强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重视
第一、建立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
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学校就成为了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学校一般都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留守儿童有了心理问题也无处倾述。所以,学校应建立老师――学生之间的的一帮一或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上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有学生的关心,老师的关爱,最终促进学生的思想、心理的健康成长。
第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教师。
许多农村学校由于环境艰苦、薪资水平低等等因素,导师学校缺失大量的教师,甚至出现一师教多学科的情况。有的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没有年轻教师加入,导致学校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学习丧失兴趣。更有甚者,有的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学生也就不能学到该方面的知识。使得本来就已存在的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学校方面应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年轻有为的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而且学校应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能的话,成立专门的针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小组,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第三、健全留守儿童寄宿制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距离学校较远或者没有找到适当的监护人时就会选择寄宿在学校,而在寄宿学校老师就成为了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学校应该建立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这里有亲入姐妹的同学,有父母般慈爱的老师,使留守儿童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困难时,都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提高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学会为人处世之道,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秋香.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
1问题
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收入的有限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缩水。尽管国家特别关注教育问题,并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但是,对于有些农村学生家长来说,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收入一直呈低水平,对其子女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济支持度就低。
1.2“读书无用”思想泛滥
近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过去上了大学就包分配、吃国库粮的格局,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包分配,而是实行“双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都是“逢进必考”。也就是说,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这种现实严重挫伤了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读书成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1.3 思想政治课中考分值比重小
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无论是在教师眼中还是在家长和学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程度降低。例如,2011 年临沂市中考,总成绩860分,思想政治课50 分,还不到总成绩的6%,分值比重很小。
1.4 思想政治课教师力不从心
由于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有限的缘故,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安排相对不足。不论是自习时间还是辅导时间,见到的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的身影。
同时,有些教师也给学生灌输学习思想政治无用的思想,致使思想政治课学习时间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1.5 学生歧视思想政治课现象严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受到学生的严重歧视,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即使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做数学题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量很难保证。
2对策
2.1 多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2.1.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农村农民经济扶持和帮助力度,为农村子女上学提供可靠经济基础和保障,缩小城乡差距。
2.1.2 农村农民积极进取,抓住国家的一切惠民政策,如种粮补贴、生猪养殖贴息贷款等好政策,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努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为家庭增产创收。
2.1.3 积极响应国家的好政策,主动争取国家的各种贴息贷款,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从而使他们各自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2.2 强化教育,杜绝“读书无用”思想
读书是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即使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不管在哪行哪业的人都要有较全面的知识。成才不在于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观念
2.3.1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尽管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小的比重,但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一样重要。一方面,利用校内的资源,如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来扩大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争取和利用校外现有的资源,如去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维护国家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把课堂知识用来指导社会实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教师讲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排忧、解惑,才会使学生感到政治课的实际用途。
关键词: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创新
当代中国农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产业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农村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农村教育资源存在资源利用不足、整合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教育。由于农村地域分散、教育资源有限、农民收入低下等客观因素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甚少,更未有对两型社会建设下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系统深入研究。而且,通过对该方面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农村教育对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上世纪30年代,梁漱民在乡村运动建设中即提出了要从农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以改良主义的方法来建设乡村,改造社会。二是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性。谢知锋指出,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萎缩现状,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其中,农村教育资源自身分布不均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必须做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三是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倾向于合并学校这一整合模式。马洁林认为,必须大力推行“撤校”、“并校”这种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进行学校布局的调整,重组农村教育资源。其观点主要倾向于合并资源这种整合模式。而且,现实中很多农村地区也是这样实施的,存在“片面化”和“一刀切”的局限性。四是主张实行多元办学模式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周美丽指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应该在合并校的基础上,从政府加强扶持和指导、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实施多元办学模式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推进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的发展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历史过程,但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分散的状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以及教育讲究效率的实施,资源整合已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必然。目前国内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不多,多数为政府行为,作为理论思考深入研究不够,且大多数局限于特定的领域,特定的范围,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成效不明显,解决的力度不够,方法单一,局限于合并的单一整合方式。虽对有些地区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其它具体情况,如有的地方农村家庭负担不起子弟到远处上学的费用;有些地方学校质量不高,但又不适宜被合并等情况,因而没能提出综合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整合方式和措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投入多,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相对公平合理,不存在太多问题,没有急于考虑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则越来越多地关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这一问题。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河北保定新落成的“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行的“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上,就曾对当时亚洲各国为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需求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明确肯定。这些措施包括:通过改革,在教育体系内部重新合理地分配资源,促使农村教育内容与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相联系;通过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来调整教育结构,提高各类教育计划的质量与效益等。
三、农村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实证调查
中国农村教育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如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很多地区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初步尝试,然而,通过对湖南省农村地区的走访调研,以及通过网络、档案文献资料等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上很多地方普遍采取的是单一合并这一并不健全的整合模式。
那么,对当前中国农村正在推行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式,人们的态度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湖南省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政府部门
近年来,我们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改革。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面对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92%的政府人员认为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73%的政府人员对某些地区已经进行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取得的成绩持肯定态度,同意这是当前改善中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条可行之路。但是,也有15%的人对该政策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将给农村教育带来其他问题。另有12%的人表示对这一政策不了解。同时,68%的政府人员认识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单凭撤并学校是不够的,如果政策不得力,实行“一刀切”,将会给已经面临着危机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因此,他们呼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到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与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
2.学校方面
作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主要对象,农村学校对这一政策也有不同的看法。根据统计结果,72%的学校负责人认为这一政策是可行的;但当问及是否愿意撤并自己学校时,仅有35%的人表示愿意,47%的人拒绝(拒绝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经费不足),另有18%的人表示无所谓。在已经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的地区,70%的学校认为该政策使本地区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了;81.5%的学校表示,与撤并前相比,本地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学校硬件得到了改善,但也有69%的学校认为这一政策多多少少带来了弊端,例如学生退学率上升,学校负担加重等。另外,还有学校反映,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扩建和新建的经费得不到保障,以至于一些学校被迫举债建设。
3.家长方面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家长对调整农村教育布局这一政策了解不够,对学校撤并不太支持。虽然有70%的家长同意撤并后孩子的学习环境有所好转,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帮助,但85%的家长认为孩子寄宿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对那些并入乡中心学校需走读的学生,73%的家长表示对其安全非常担心。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发现,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对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大致持支持态度。但此次调查也反映出目前单一合并的整合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不够健全完善,并非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最佳或唯一有效的方式。
一、高度重视。
办好农村学校,农村教育是发展县域义务教育的重点。发展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教育工作作出的安排,就必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纳入农村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统筹领导,强化政府责任。
二、倾斜投入。
明确各级政府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州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共同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要在以县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国家、省、州转移支付资金资助。充分利用好省对湘西贫困地区教育制定的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并结合教育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证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费保证水平,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要通过多种途径,尽快解决教育投入缺乏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继续、和谐、健康发展。
三、倾注人力。
着力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保证机制和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当前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住房条件差,加上城乡差别大,年轻老师找对象都存在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除他后顾之忧,才干留得住人,进得来人,才干真正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对在职农村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工作。三是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缺口大的农村学校要尽快予以解决,新增教师要优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出台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开展“捆绑式”对口支教工作和名师支教工作,大力推进和鼓励城镇富余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加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