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农村教育的政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教育的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教育的政策

第1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免费”政策

政策认知

农户作为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其对政策的认知水平是中央政府制定、矫正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参考依据,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对地方政府和学校收费行为的监督力度和监督效果。因此,农户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认知状况是该项政策不断完善和顺利推行的重要影响变量。本文以广东惠州市为例,通过对该市171个样本农户的调查,实证分析了现阶段农户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政策、“免费”政策和“两免一补”政策的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此次调查采用直接入户访问的方式对户主进行访谈并现场填写调查问卷,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在校大学生利用2006年暑期完成。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74份,回收率87%,其中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98.3%,覆盖惠城、惠阳两区和博罗、惠东两县,涉及31个(乡)镇,91个行政村,171个农户。样本农户由大学生在家乡所在地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调查结果具有较强代表性。

一、农户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认知状况

一、关于“一费制”政策

1.农户对“一费制”政策内容及实施效果的认知程度偏低

自2002年7月以来,惠州市中小学校全面开始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这一政策旨在遏制各种乱收费行为,减轻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负担。农户作为这一政策的受益者,理应给予较多关注。但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您对教育收费‘一费制’是否了解”时,样本农户中回答“了解”的仅占9.4%,“了解一些,但并不很清楚”的占34.5%,“不了解”的比例高达56.1%。农户对这一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收费政策认知程度总体偏低。

低水平的政策认知使得相当部分样本农户对于“一费制”政策的实施效果难以准确判断,认为“效果显著”的占20.5%,认为“效果一般”或“没有效果”的占29.8%,“不知道”或“说不清楚”的比例高达49.7%。

2.农户对收费项目的合法性认识不足

多数农户由于对“一费制”政策的认知程度较低,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难以分清学校的收费项目是否合法,是否该交。这一点可以从样本农户对以下问题的回答中佐证,当问及“对于学校的收费项目,您是否知道哪些该交,哪些不该交”时,回答“知道”的占23.4%,“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的占21.0%,“不知道”的比例高达55.6%。

按照国家规定,“一费制”是指在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包括教科书、作业本费)的基础上,一次性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收费项目包括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杂费包括学生家长或个人应分担的极少部分办学公用经费,还包括部分信息技术教育、北方地区冬季取暖的补充性费用。杂费标准应按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开支的公用经费(学校用于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的费用)的一定比例确定。由于政策对杂费的界定比较模糊,对某些收费(特别是服务性收费)缺乏明确政策规制,致使农村中小学校的收费项目远远超出了“一费制”的范畴。调查中样本农户反映的收费项目包括:学杂费(70.2%),书本费(93.0%),补课费(40.9%),资料费(48.5%),试卷费、作业本费(52.6%),校服费(79.5%),保险费(29.2%),建校费(11.1%),住宿费(35.1%),其他(包括择校费、体检费等)(9.9%)。多数农户无形中承担了不少额外费用。

3.农户对违法收费项目的态度比较复杂

总体来看,“一费制”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多数农户对这一政策的认知程度过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使得农户难以准确判断收费项目的合法性,进而也就失去了对乱收费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各种不规范收费的滋生和蔓延。但农户的政策认知水平提高是否一定能够提高“一费制”政策的效果?对此,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发现学校有些收费项目不合法,您是否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回答“会”的农户仅占19.9%,回答“不会”占38%,回答“不一定”的占38.6%,未作回答的占3.5%。统计结果有些令人费解,当问及“为何不向有关部门反映”时,回答“不知道向哪些部门反映”的占16.0%,“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值得”的占19.8%,“即使反映了也难以得到解决”的占45.8%,“担心向有关部门反映后会受到不好影响”的占8.4%。这一方面说明农户的意见反馈与表达渠道不够畅通,另一方面也说明不少农户对政府的依法执政能力并不看好,同时心存其他后顾之忧。因此,单靠提高农户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未必能够提高其对收费行为的监督力度,还必须采取相关配套措施。

(二)关于“免费”政策

1.农户对 “免费”政策目标能否实现观点不一,但总体不够乐观

中央政府已经决定在2007年全面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免除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这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广东省自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免收学杂费,实行真正意义的义务教育。虽然这一政策的实效有待实践检验,但83.6%的样本农户表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后,他们会增加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这说明传统的义务教育投入模式对农户的教育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免费”义务教育将有利于引导家长优化对子女教育的投资结构。

不过,对于免费义务教育的预期目标能否实现,样本农户内部观点分歧较大。49.1%的农户认为能够实现,14%的农户认为不可能实现,35.7%的农户表示很难判断,1.2%的农户未作回答。尽管不小比例的农户对免费义务教育的前景表示乐观,但仍有相当比例的农户心存疑虑,当问及他们为什么认为义务教育难以实现时,28.2%的农户认为“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38.8%的农户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40.0%的农户认为“说不清楚,感觉会这样”。对于农户上述认识的成因,我们认为可能的解释包括下述三个方面:一是农户与基层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接触较为直接,了解程度相对较高,现阶段基层财政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诱发了农户对政府财力的担忧;二是过去国家出台的许多政策在实际执行中走了样,基层政府往往倾向于有选择性地执行上级政策,甚至变相地抵制上级政策,致使部分农户对基层政府的政策执行力产生了不信任感;三是多数农户的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生事物的认知、分析能力不高,有些判断倾向于建立在直觉的基础上。

2.农户对“免费”义务教育期望值总体不高

免费义务教育直接减轻了农户负担,广大农户理应高度认同。但当我们问及“您怎样看待中小学的收费行为”时,仅有40.9%的农户认为“不应该收费,应该实行义务教育”,57.3%的农户认为“应该适当收取一定费用,但需要规范”,1.8%的农户未作回答。从表面看,多数农户似乎有些不够理性,没有作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政策选择。究其原因,部分农户认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本质上是向政府购买一种劳务,政府提供这种劳务需要各种各样的支出,因此收取适当费用是合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收费不够规范,收费种类过多,标准不够明确,“一费制”政策的执行效果印证了这一点。

事实上,基于公共产品理论分析,农村义务教育并非纯公共产品,而是一种接近纯公共产品的准公共产品。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看,义务教育经费的筹资模式应为“农户交费+政府补助”,按照国际惯例,政府补助应占绝对主导地位。显然,农户在既有的文化素质下不可能基于上述理论作出判断,但他们并没有期望政府完全免费,只是期望收费能够更加规范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户的易满足性及其善良与通情达理的一面。

(三)关于“两免一补”政策

免费义务教育免除的仅仅是学杂费,而“两免一补”政策除免除学杂费外,还免除课本费,并对住宿学生补助住宿生活费。2005年,国家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首先在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始实施,对象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同时还有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从对样本农户的调查情况看,“享受过”这一政策的占6.4%,“听说过但没享受过”的占36.9%,“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占56.7%。总体来看,样本农户对“两免一补”政策的认知程度同样不高。

“两免一补”政策是对“免费”政策的延伸和提升,对于减轻农户义务教育负担意义更为重大。现阶段,农户承担的费用项目呈现多样化特点,但不同费用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在被调查的171个样本农户中,39.2%的农户反映学杂费的比例最高,这部分农户应是“免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21.6%的农户认为书本费所占比例最高,10.5%的农户认为住宿费所占比例最高,这两大群体应是“两免一补”政策的最大受益者。除此之外,8.2%的农户认为补课费所占比例最高,7.6%的农户反映校服费所占比例最高,12.9%的农户认为其他收费(如择校费、建校费等)比例最高。这说明,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绝大部分农户的义务教育负担将明显减轻,但由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许多收费隐蔽性较强,“两免一补”政策在某些情况下也鞭长莫及。以校服费为例,某些农村中小学校考虑到学生成长的需要,竟然要求学生每个学年定做4套校服,仅此一项支出就高达200元左右,并且购买校服名义上遵循自愿原则,但多数学校基于校容校貌、便于管理等方面考虑,往往强制性地要求学生购买,农户对此意见较大。

二、农户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认知水平的制约因素分析

上述涉及的四项政策中,除农村教育集资外,农户对其他三项政策的认知程度总体不高,我们拟从从农户的政策认知能力、政策关注程度及政策认知渠道三个视角对此加以阐释。

(一)农户的政策认知能力有限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涉及面广,内容比较复杂,需要农户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但现实是,多数农户的文化素质难以达到相应要求。从惠州市样本农户情况看,户主的职业以农为主,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户主比例高达76.6%,他们大多数时间居住在农村地区,与外界交流偏少,信息相对闭塞,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相关政策信息。部分农户即便听说过,也因自身能力所限难以消化吸收。

(二)农户的政策关注程度不高

一方面,现阶段多数农户收入水平较低(惠州市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样本农户比例高达54.4%),他们的主要精力往往集中于如何增加收入,相应淡化了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关注程度。

另一方面,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存在显著的层次性,如同一座金字塔,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以满足后才可能引发更高层次的需求。现阶段,不少农户仍处于这一金字塔的底层,需求主要集中于生存和安全两个层面。尽管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在执行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并不会对农户的生存和安全带来威胁。调查发现,74.3%的样本农户对目前的学校收费表示“基本满意”,77.2%的样本农户对目前中小学生的教育支出负担表示“可以接受”。在此条件下,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激励去关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关政策。

(三)农户的政策认知渠道不畅

当问及了解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渠道时,样本农户回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农户了解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渠道

认知渠道

样本个数

比例(%)

报刊杂志 23 13.5

政府宣传 26 15.2

学校宣传

60 35.1

电视、广播等 89 52.0

道听途说 17 9.9

说明:因该问题为多项选择,故比例累计超过100%

不难看出,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成为多数农户了解政策的主渠道。但它存在明显弊端:一方面电视或广播相关内容的播出具有随机性,农户往往容易错过,另一方面由于节目播放速度比较快,农户很难完整、准确地理解。报刊杂志虽然持续时间长,但农户在既有的收入水平下,多数很难培养起定期购买和阅读报纸的习惯(户主为教师、公务员的农户可能例外)。也有部分农户了解政策的途径是依靠道听途说,但由于信息传递中噪音的影响,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大。学校是投入政策的终端执行者,对政策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其主业在于教书育人,没有向农户宣传相关政策的法定义务。因此,上述渠道均难以有效提高农户对投入政策的认知程度。

从理论上讲,政府存在的义理基础是向公民提供公共产品。政策宣传即是公共产品的内容之一,因此,宣传政策的责任主体在于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是农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降低政策宣传费用的需要,其宣传主体应当定位于基层政府(主要是乡镇政府)。但从现实看,政府的这一职责未能得以很好履行,仅有15.2%的样本农户曾经从政府了解到义务教育的投入政策。

三、结论

农户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认知状况对于政策制定与执行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但实证研究发现,现阶段农户对义务教育投入的相关政策认知水平总体较低。“一费制”政策框架下,多数农户对这一政策的内容及效果认知程度不高,对于收费项目的合法性缺乏清晰认识,相当部分农户对于违法的收费项目态度比较冷淡,原因并非在于他们对个人利益的漠视,而是缺乏畅通的意见反馈和表达机制,对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够乐观,同时心存其他后顾之忧。“免费”义务教育是中央政府从战略高度推出的一项公共政策,广大农户是直接受益者,但不小比例的农户对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并不乐观,事实上,他们对政府的期望并不高,对政府的收费行为并不反对,只是希望收费能够做到合法化和规范化。“两免一补”政策是对“免费”政策的延伸和提升,如能得以普及,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减轻绝大多数农户的教育负担。但由于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项目多,隐蔽性较强,“两免一补”政策在某些方面也有些力不从心。农户的政策认知水平总体偏低主要受制于他们政策认知能力有限、政策关注程度不高和政策认知渠道不畅三个方面。2007年,中央政府已经决定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并在全国范围内免除学杂费,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综合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户的政策认知水平,这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苏明:《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2期

[2]李成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确认与增长机制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1期

[3]“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课题组:《正确分析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保障机制的现状和问题》,财政研究,2005年第9期

第2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 农村基础教育 教育资源 资源整合 黄丝镇

2010年12月27日7时40分许,湖南省衡南县松江镇一辆载着20名小学生的“三轮农用校车”受浓雾影响,整车坠入河中,导致14名小学生遇难。遇难孩子大多来自该镇的东塘村。该村小学于多年前被撤销,村里孩子只能到附近的因果村上学。两村相距四五公里,当地没有配备校车,家长们因为孩子年龄小就租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接送孩子,三轮车超载且安全系数低,最终诱发惨祸,此次车祸引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的讨论。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指通过撤、并、联等多种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组合。依据社会发展实际和利用教育产业性功能,对现有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就会创出新的教育生产力。

本文以贵州省福泉市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现状为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一、黄丝镇教育资源概况

黄丝镇辖4个村,55个村民组,共有4430余户2.03万人。全镇目前共分布着1所幼儿园和9所一至六年级齐全的完小。截止2010年初全镇共有学生1446名 。

全镇教职工96人,小学专任教师79人中本科学历2人,专科60人,高中学历16人,高中学历以下1人;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8人,一级职称 58 人,二级职称3人。 二、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原因第一,施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增多,全镇人口呈下降趋势;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工子女上学政策放宽导致许多适龄儿童转到镇上读书,农村小学服务地区的学生人口递减,学校生源减少,不少学校开班困难。第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优质资源需求提高,更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享受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将各校有效整合既可防止资源浪费又可实现资源优质化。

三、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成效

经整合,黄丝镇原有17所学校现存9所,政府资金投入更为集中,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资源集群效益提高。学生可享受到电脑配置、英语教师配置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解决部分学生上学远难题,黄丝镇还在两所学校试行寄宿制。寄宿学生离开家庭,降低了对家长依赖,独立性增强。在校时间长,师生间交流时间增多,联系更紧密。整合使原来分散的教师资源也得到集中,现有小学教师人数增加,师资配备更完善。同时,教师增多带来了教师间良性竞争,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良性循环。

四、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不足

第一,“上学远”难题未解决。学校资源整合后,被整合地区学生上学的路程均增加。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被整合地区65%的学生上学需步行30分钟以上,30%的同学甚至超过1小时。然而除了逐步建立寄宿制外,目前黄丝镇没有其他措施解决这一难题,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仍未得到保障。

第二,寄宿制度不健全。黄丝镇现有两所寄宿制学校,但寄宿制度不全,条件落后。以鱼酉中心小学为例,鱼酉小学占地3651㎡,在由老教学楼改造的1517㎡校舍中,仅有13名住校学生。因此未配置宿管,由专任教师轮班管理。学校搭建了简易食堂提供餐饮,由附近村民承包,食品安全存在隐患。学生使用热水、冬天取暖等也极为不便。同时,寄宿加重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贫困学生辍学率增加。在鱼酉中心小学,住校学生每月需缴纳住宿费120元(包括中晚餐),每周还需早餐等费用约为20元,一年共计1600元。部分家庭难以负担这笔额外费用,最终导致学生辍学。

总体而言,寄宿制学校还存在制度不健全,基础设施差,缺乏管理人员编制,教师工作量大,辍学率高等系列问题。

第三,学生心理辅导落后。低年级学生对新环境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引发系列心理问题,如:上学路途遥远带来厌学情绪,寄宿学校缺乏家庭关心与监督,放纵自己等。然而老师的注意力依旧停留在分数上,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度不高,学校也未开展相关的心理疏导活动,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隐患。

五、黄丝镇教育资源整合可鉴

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呢?笔者认为: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可加强调研,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教育硬件设施要符合学校整合需求。对于寄宿制学校,要保证设施齐全、管理到位,督促学校对寄宿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此外,还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缓解目前问题:(一)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地方政府对教育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随地方财政收入提高而增加。学校也要自谋出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动员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捐资助学,为学校配备必需的文体活动器材和书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面临的住宿、饮食、安全等系列问题,就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立后的配套设施建设。上级部门对已经确定的寄宿制学校要投资建设标准化宿舍、食堂、澡堂等,配备专职炊事员、管理员,确保师生正常的教学和生活。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学校师资现状,首先应从数量上补充。以鼓励年轻教师扎根西部农村为主,大学生毕业实习、支教等其他方式为辅增加从教人员。其次要提高师资质量,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再次改善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他们长期献身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第3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 农村教学点 发展困境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1-024-01

一、政府承担更多责任,保证充足的教育资源

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教育资源极度短缺的生存困境。特别是近年来的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受功利主义价值观影响,对教学点采取歧视性政策,大范围撤销教学点。另一方面,暂时保留的教学点难以获得教育资源。此外,教学点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如陕西省石泉县迎风镇三个教学点的校舍均为土木结构,目前危房面积占到50%,这种情况在全国范围也十分普遍。

基于农村教学点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我国政府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将政策重点转移到偏远农村的教育发展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上来,从增建校舍、改善教室、宿舍环境、提高远程教育设备水平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小规模学校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资源。首先,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为偏远农村儿童服务。其次,赋予教学点经费管理支配权。改变中心学校统筹经费的划拨方式,将教学点经费预算单列,确保其经费需求。再次,建立分类管理体系,增加对教学点的资源投入。针对教学点学校规模、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特殊性,改变单独以生均经费为标准的经费核定方式,根据教学点的运转经费、配套设施、教师实际需求等标准进行核定。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从经费、教学设施等方面为教学点提供充足的资源。

二、以学生利益为本,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反思我国偏远农村儿童的受教育状况,由于教学点的大量撤并,很多学生的上学路途遥远,通常要步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崎岖山路到中心学校上学。有研究显示,陕西、湖北、河南、云南、广西和内蒙六省区的样本学生上学平均距离都在8公里以上,上学时间平均在1小时以上。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产生:学生失去了大部分课外学习的时间。

基于此,教育决策者应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为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服务。正如教育部文件所指出的:“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寨,要设置村小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应保留或设置教学点。无论是上学还是乘车,都要求家校间距离单程时间不超过40分钟”。第二,针对到教学点及中心学校上学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补贴。首先,应提供免费校车服务,确保学生上学的交通便利与安全;尚未完成校车供给的地区,应给予学生交通补贴,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其次,为学生课外活动创造机会,并给予经费资助。在缩短学生上学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课外学习机会,如组织小组学习和交流、教师课外辅导、课余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促进小规模学校长足发展

我国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其主要问题集中在师资短缺与质量低下并存、远程教育技术难以配套等方面。首先,师资短缺与质量低下。教学点教师大多来自当地农村、多为民办教师转正或是代课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学历低、基础差,加之常年在偏远地区工作,知识陈旧又难以更新,导致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其次,远程教育设备配备不足。我国的农村教学点几乎都没有配备电脑,就算少数地区已经配备了电脑,也因为资金短缺、无法承担电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低下等原因而不敢使用电脑教学。

基于上述问题,我国农村教学点也应该从多个方面提高教学点的教育质量。首先,改革师资配置方式,加强教学点师资队伍建设。要适当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改变单一地以“师生比”作为配置教师的标准;招收本地生源定向培养教师,实行兼科教师培养计划,增加教学点教师资格达标弹性;对进入教学点工作的优秀年轻教师实施优惠政策,此外,促进远程教育在偏远教学点的有效利用,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政策执行:实现教学点信息化全覆盖。

四、因地制宜,争取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多元主体支持

第4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1问题

        1.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经济收入的有限必然导致教育投入的缩水。尽管国家特别关注教育问题,并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但是,对于有些农村学生家长来说,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收入一直呈低水平,对其子女上初中、高中、大学的经济支持度就低。

        1.2“读书无用”思想泛滥

        近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打破了过去上了大学就包分配、吃国库粮的格局,大中专毕业生不再统一包分配,而是实行“双向选择”,机关事业单位招录都是“逢进必考”。也就是说,举全家之力供养孩子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这种现实严重挫伤了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读书成才的积极性,使他们滋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1.3 思想政治课中考分值比重小

        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初中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无论是在教师眼中还是在家长和学生眼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小科,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程度降低。例如,2011 年临沂市中考,总成绩860分,思想政治课50 分,还不到总成绩的6%,分值比重很小。

        1.4 思想政治课教师力不从心

        由于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所占分值有限的缘故,平时教学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安排相对不足。不论是自习时间还是辅导时间,见到的往往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教师的身影。

同时,有些教师也给学生灌输学习思想政治无用的思想,致使思想政治课学习时间被占用现象时有发生。

        1.5 学生歧视思想政治课现象严重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课程受到学生的严重歧视,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即使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学生做数学题或者学习其他科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思想政治课学习量很难保证。

       2对策

        2.1 多种措施提高农村经济收入

        2.1.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对农村农民经济扶持和帮助力度,为农村子女上学提供可靠经济基础和保障,缩小城乡差距。

        2.1.2 农村农民积极进取,抓住国家的一切惠民政策,如种粮补贴、生猪养殖贴息贷款等好政策,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努力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业等,为家庭增产创收。

        2.1.3 积极响应国家的好政策,主动争取国家的各种贴息贷款,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从而使他们各自的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2.2 强化教育,杜绝“读书无用”思想

        读书是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举措。即使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统一分配,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不管在哪行哪业的人都要有较全面的知识。成才不在于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3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和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观念

        2.3.1 转变教师思想政治课教育观念。尽管思想政治课在中考中占有比较小的比重,但是思想政治课教育工作一样重要。一方面,利用校内的资源,如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来扩大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争取和利用校外现有的资源,如去当地的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等部门,看看他们是如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维护国家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从而增加自己的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把课堂知识用来指导社会实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为教师讲课只有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排忧、解惑,才会使学生感到政治课的实际用途。

第5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创新

当代中国农村,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产业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农村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农村教育资源存在资源利用不足、整合不充分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下的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农村教育。由于农村地域分散、教育资源有限、农民收入低下等客观因素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因此,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加快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模式,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力举措。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甚少,更未有对两型社会建设下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系统深入研究。而且,通过对该方面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农村教育对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上世纪30年代,梁漱民在乡村运动建设中即提出了要从农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以改良主义的方法来建设乡村,改造社会。二是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对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性。谢知锋指出,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办学萎缩现状,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其中,农村教育资源自身分布不均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必须做好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三是对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倾向于合并学校这一整合模式。马洁林认为,必须大力推行“撤校”、“并校”这种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进行学校布局的调整,重组农村教育资源。其观点主要倾向于合并资源这种整合模式。而且,现实中很多农村地区也是这样实施的,存在“片面化”和“一刀切”的局限性。四是主张实行多元办学模式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周美丽指出,农村教育资源整合应该在合并校的基础上,从政府加强扶持和指导、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实施多元办学模式和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推进农村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的发展经历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历史过程,但总的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分散的状态。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推进,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以及教育讲究效率的实施,资源整合已成为历史和时代的必然。目前国内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研究不多,多数为政府行为,作为理论思考深入研究不够,且大多数局限于特定的领域,特定的范围,农村教育资源整合成效不明显,解决的力度不够,方法单一,局限于合并的单一整合方式。虽对有些地区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未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其它具体情况,如有的地方农村家庭负担不起子弟到远处上学的费用;有些地方学校质量不高,但又不适宜被合并等情况,因而没能提出综合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整合方式和措施。

二、国外研究现状

欧美等西方国家由于经济发达、科技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投入多,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相对公平合理,不存在太多问题,没有急于考虑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则越来越多地关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这一问题。早在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河北保定新落成的“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举行的“农村教育紧迫需要地区研讨会”上,就曾对当时亚洲各国为满足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需求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明确肯定。这些措施包括:通过改革,在教育体系内部重新合理地分配资源,促使农村教育内容与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相联系;通过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来调整教育结构,提高各类教育计划的质量与效益等。

三、农村教育资源整合问题实证调查

中国农村教育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引起了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农村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政府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如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很多地区已经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的初步尝试,然而,通过对湖南省农村地区的走访调研,以及通过网络、档案文献资料等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上很多地方普遍采取的是单一合并这一并不健全的整合模式。

那么,对当前中国农村正在推行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式,人们的态度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湖南省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政府部门

近年来,我们政府一直致力于农村教育的改革。在我们的被调查者中,面对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92%的政府人员认为必须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73%的政府人员对某些地区已经进行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所取得的成绩持肯定态度,同意这是当前改善中国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一条可行之路。但是,也有15%的人对该政策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将给农村教育带来其他问题。另有12%的人表示对这一政策不了解。同时,68%的政府人员认识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单凭撤并学校是不够的,如果政策不得力,实行“一刀切”,将会给已经面临着危机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因此,他们呼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到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与多种整合模式相结合。

2.学校方面

作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主要对象,农村学校对这一政策也有不同的看法。根据统计结果,72%的学校负责人认为这一政策是可行的;但当问及是否愿意撤并自己学校时,仅有35%的人表示愿意,47%的人拒绝(拒绝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经费不足),另有18%的人表示无所谓。在已经进行了教育布局调整的地区,70%的学校认为该政策使本地区教育资源利用率提高了;81.5%的学校表示,与撤并前相比,本地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提高,学校硬件得到了改善,但也有69%的学校认为这一政策多多少少带来了弊端,例如学生退学率上升,学校负担加重等。另外,还有学校反映,在布局调整过程中,扩建和新建的经费得不到保障,以至于一些学校被迫举债建设。

3.家长方面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家长对调整农村教育布局这一政策了解不够,对学校撤并不太支持。虽然有70%的家长同意撤并后孩子的学习环境有所好转,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帮助,但85%的家长认为孩子寄宿增加了家里的负担。对那些并入乡中心学校需走读的学生,73%的家长表示对其安全非常担心。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发现,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对整合农村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大致持支持态度。但此次调查也反映出目前单一合并的整合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不够健全完善,并非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最佳或唯一有效的方式。

第6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一、高度重视。

办好农村学校,农村教育是发展县域义务教育的重点。发展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教育工作作出的安排,就必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纳入农村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统筹领导,强化政府责任。

二、倾斜投入。

明确各级政府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州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共同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要在以县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国家、省、州转移支付资金资助。充分利用好省对湘西贫困地区教育制定的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并结合教育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证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费保证水平,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要通过多种途径,尽快解决教育投入缺乏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继续、和谐、健康发展。

三、倾注人力。

着力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保证机制和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当前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住房条件差,加上城乡差别大,年轻老师找对象都存在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除他后顾之忧,才干留得住人,进得来人,才干真正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对在职农村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工作。三是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缺口大的农村学校要尽快予以解决,新增教师要优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出台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开展“捆绑式”对口支教工作和名师支教工作,大力推进和鼓励城镇富余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加强管理。

第7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关系着国家的长远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真正的发展与命运。我国传统意义上又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相应的,农村教育的得失,直接关系着国家整体的教育发展与长远战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都得到了长足发展,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师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各层次办学水平与质量日新月异。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与城镇教育相比,农村教育相对来讲,存在不少差距,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经费问题、教师水平问题、软硬件配置问题、优秀教师流失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农村教育的共性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这些教育的共性问题,不断探索该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更与“中国梦”目标的实现不谋而合。

二、背景分析

新农村建设是政府大力支持的一项农村发展政策,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进行的,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无疑对农村、农业、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冲击。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相互碰撞着既积极又相互矛盾的火花。在这样的现实下,农村教育顺其自然的卷入了这股不可逆转的滚滚潮流中。当然,肯定有积极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无论如何,在这样的潮流中,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得到迅疾发展,大量的农民工走向城市,增加了就业,拉动了消费,提高了收入,有一定技术和能力的农民工甚至在城市立足了脚,融入了城市。确切地说,现在的农民工,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应该说是“半产业工人”,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于非农收入,其在城市工作、生活的时间,远远大于农村时间,据调查,大部分农名工只是在春节、中秋节等比较重要的节日和家中发生重要事情的时候才回家,平时一般都是生活、工作在城市。条件好的可能会带孩子一起到城市生活,绝大部分是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和爷爷奶奶或者妈妈一起生活。人员的流动,会带来资金的流动,相应的会带来收入的相应变化,收入的不平衡在这种不知不觉主动的流动中悄然发生着变化。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逐渐演变的,每个时期有自己不同的问题与特点,本文主要着眼于当下比较凸显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发现目前的主要问题所在。

(一)教育经费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之所以称之为“老问题”,主要在于该问题持续时间较长,而且发生时间较早。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由来已久。如果从宏观数字来讲,每年国家给教育部的经费并不少,用于农村教育支出的预算也不少,但实际情况却是, 农村教育经费就是不足!不但农村教育经费如此,城镇教育经费也不宽裕。当然,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直接的联系。整体看,东南部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优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教育经费优于农村教育经费。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致使农村教育后劲不足,从而严重影响教育整体的质量和未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纵观世界发展历史,每个发达国家的背后都有完善而发达的教育体系。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同方向变化、发展的。

(二)师资队伍问题

师资队伍直接关系着教育的质量。和前些年相比,农村师资队伍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从教师的学历层次,还是教育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农村师资与城镇师资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在某些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其很多年轻教师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的研究生,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在农村,这样的师资水平很稀缺。相对应的教育质量可想而知。受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很少,农村师资队伍整体视野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着农村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有的农村地区,教师数量不足,一个老师可能教几门课程,语文是这个老师,数学是这个老师,音乐是这个老师,甚至体育还是这个老师!这样的教育值得深思!虽然这些年,农村师资队伍整体上优化很多,但是,与整个教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差距甚远!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人口流动的加快。农村绝大多数年轻人,离开家乡,走向城市,成为时代的“农民工”。农民工这几年的日子还是不错的,挣钱快、挣钱多。尤其是年轻人,只要肯吃苦,有技术,勤快,挣钱不是问题。但是,据调查农民工的孩子大部分是在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在外打工、挣钱。一年回家几次,平时最多是电话联系,孩子的真实生活、学习,父母很难知道。好一点的,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妈妈陪着孩子一起生活。特别是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个问题。爷爷奶奶的爱不等于爸爸妈妈的爱。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生活的这种感情是爷爷奶奶给不了的。如果爷爷奶奶年龄偏大,身体又不好,对孩子的教育更是无暇顾及。留守儿童教育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很多问题比较棘手,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大影响和创伤。

(四)优秀教师流失问题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但是,如果优秀教师跳槽离开了某个学校,对学校、学生将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不时发生。伴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收入增长带来收入不平衡,收入的不平衡产生心理的不平衡。农村教师的工资整体上增长幅度不太明显,整体收入低于农民工。迫于生存的压力,个别教学优秀的教师就想离开这个岗位,想方设法到条件好的城镇学校工作。如果这个老师名气比较大或者能力较强,有可能被条件好的学校给挖走,或者离开教学岗位,从事其他收入和条件较好的工作。流失的一般都是??秀的或者能力强的教师。这无疑会对农村学校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这又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五)软、硬件设施问题

农村教育软、硬件设施,与前些年相比,确实提高了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有些农村学校在政府的支持下,盖起崭新的办公楼、教学楼等,基础设施、办学条件都有了很大改观,软、硬件设施在逐步完善、提高,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但是,与我们期待的目标,或者与当下整体城市教育软、硬件条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有些硬件设施配置的规格不高,刚刚满足教学使用,有些配置甚至落伍,根本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使用;软件设施问题较多,有些软件设施配置不到位,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求,有些软件设施配置错位,无法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有些更新换代、升级不及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等等。

(六)生源流失问题

近几年,农村教育中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生源流失,生源减少,有的农村小学招生甚至一个标准班(30人)都招不够,有的孩子上到小学毕业或者初中毕业或者初中不毕业,就不上学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体来讲,农村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及城市家长。有些农村家长想法很简单,孩子上学,认识字会算数,就行了,没必要上的太高。早点打工挣钱,娶个媳妇就行了。孩子早早离开学校,提前踏入社会。2.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压力。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孩子,经历长时间的累积,直接导致生源的减少;现在虽然允许生育二胎,但是现在家庭面临的经济压力很大,很多年轻人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不同程度的导致人口的减少。3.流入到条件好的城镇上学。有的农村家长重视孩子教育,认为农村教育无法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将子女安排到条件好的城镇学校上学,也是农村教育生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政策建议

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关系着整个教育的质量和发展,需要政府、社会、个人的共同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搞“一刀切 ”,要循序渐进。本文主要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政策保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充分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下拨和使用,使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真正的用于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政府联合有关部门(财政、审计、教育等)成立相应的督查、审计小组,不定期对农村教育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杜绝教育经费的挪用、浪费。根据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使农村教育的发展得到充分的资金保障,使农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互相补充,使农村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

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工资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相适应,让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可适当提高教师工资福利,理顺农村教师晋升通道,稳定、吸引农村教师队伍。

加大对农村教育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力度。使软、硬件设施的配置与教学需求相适应,与国家教育的目标相适应,设施配置不浪费,但也不能落后,与实际需求相适应。

(二)加强对农村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

除了工资、福利待遇保障农村教师以外,还需加强对农村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让教师愿意到农村来工作,来了之后,有好的设施条件保障,有正常的晋升通道,有提高学习的环境。让其切实感觉到农村和城镇一样,甚至于农村比城镇还强,这就成功了一半。充分调动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农村教育部门工作,发挥其学历和年龄优势,充分保障其权益,用好的条件吸引毕业生。这是一条很好的解决师资不足的措施。政府应该创造一切积极有效条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去。对现有教师,要定期、不定期的到条件好的单位、学校接收培训或培养,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打造强有力的农村教师团队,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教育搞好了,农村生源流失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少。

第8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作者:龚明义

师范毕业的唐同学升任家乡镇初级中学副校长,几年前的一个春节镇财政不给钱,学校发不出工资,而全校教师又都指望工资过年。他经镇领导同意后“见义勇为”,找市里一个有钱的亲戚借到几万元,给大家发了过年工资。但事过多年,直至撤乡并镇财政上一直不还这个账。有个法官朋友建议他到法院告状,没想到官司打赢了,镇财政所长还的却是一句令他心寒的狠话:“你不告我还好说,你到法院告了,我一分钱都不还你。”这位副校长将法院判决书寄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请我疏通关系讨要欠款……

今年召开的“两会”,委员、代表所反映的情况说明,近年来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出现下滑趋势,农村教育质量也几乎跌至低谷。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公认的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低。其中,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得不到基本保障,与城市基础教育设施投入的天壤之别,这为城市学校从农村学校挖走大量优秀教师提供了助力,也为青年大学生不愿到农村任教埋下基础。如此出现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安丽所讲的“乡镇学校最年轻的教师也有48岁,而乡镇学校教师中第一学历为本科的寥寥无几”,也就不足为奇。

第9篇:农村教育的政策范文

关键词:农村;教育信息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01-01

农村教育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领域中的全面运用,包括农村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农村教育科研的信息化,农村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等,其特点是农村教育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农村教育信息化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十上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教育的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是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的教育信息化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限于经济的发展水平,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信息化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形成,我国农村地区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还任重而道远。推动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做一些浅显的探究。

一、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实现我国教育的信息化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同时也强调了教育的协调发展,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的制度建设与专项举措。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必然不能忽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的信息化。不断地推动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具有极大的意义。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现代化

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没有农村地区的参与是不完整的教育现代化。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没有这些庞大的人口投入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是难以想象的。实现农村地区教育的现代化需要有技术和观念的改变,也需要教育管理和教育方式的创新,这些要素的投入与改变必须要有信息化的支撑。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财政和技术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地区教育设施,力争农村教育的网络化与多媒体化,有利于农村与外界的交流,推动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从而全面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三、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未能有效的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学生不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一些知识,客观上不能使农村的教育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形式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四、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教务人员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的教务人员和学生的整体素质还比较低。在农村教育领域普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现代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从而提高整体素质。新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促进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管理的效力与效率,与此同时提高教务人员运用新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管理素质。农村学生接受现代教学技术的熏陶,可以扩展他们的视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五、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国家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知道,我国教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很多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不仅体现在观念和方式的落后,更体现在一些硬件方面,比如教育信息化的程度,这些差距显然不利于国家教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逐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实现我国教育的公平正义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六、农村教育信息化有利于农村创新人才的培养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都在城市地区。农村教育的信息化,是农村学生有过多的机会接触现代教育技术,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创新思维。我国农村地区的学生占国家在校学生的相当一部分,在大力提倡创新社会建设的今天,农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是万万不能忽略的,这当然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支持力度。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为农村地区的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搜索信息,整理信息,在自主学习中培养了探索精神,也培养了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很多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还没有形成基本格局,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还没有规模化。国家只有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保证我国教育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丹,程琴芳.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