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建设教育现代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设教育现代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设教育现代化

第1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2007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教育厅制定的《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正式启动县(市、区)教育现代化评估。6月8日,省教育厅发出《关于开展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的通知》,并于2007年10月份组织首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

根据省教育厅部署,教育现代化评估工作2007年主要在苏南开展,2008年苏中为主、苏南扫尾;2009年苏北为主、苏中扫尾。据了解,苏州、无锡、南京等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势头迅猛,2007年全省共有36个县(市、区)首批申报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苏州、无锡、南京三市就占了31个,其中已有26个县(市、区)通过了评估并获得省政府确认,而南通市至今还未有一个县(市、区)申报。为此,南通市在时间部署上,考虑从今年开始至2009年底,用2年的时间,整体推进,分批达标;在工作策略上,重点打好2008年攻坚战,力促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作为我市第一批申报单位在2008年通过省级评估(海安、海门、如东、崇川、港闸),其它县(市、区)确保在2009年通过。我市李雪峰市长已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2009年必须完成创建任务。

二、评估的基本内容

区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是对一个区县整体教育水平的考察,现有的16条指标是经过无数次多类型研讨会之后确定的,历近5年形成的,省政府已于5月份发文公布,反映了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指标体系可分为3大板块。

1至6条为第1板块,表述了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目标,描述了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既有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社区教育、职工培训、特殊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覆盖面的关注,又有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数量上的要求。省教育厅要求提供近三年来教育事业年度报表复印件和县(市、区)财政预决算报告复印件。

第7到12条为第二板块,表述了教育的质量目标,反映了上级对各区县政府建设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期望,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这一板块从两个方面分别表述,7至9条是对幼儿园和学校整体创优的要求,10至12条提炼出了构建优质教育体系的3个核心要素,即素质教育、师资质量和信息化水平,将此3要素作为独立指标分别列出,说明其在优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这块指标中,全省很多区县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优质幼儿园和优质学校的比例较难达到。(2)认为素质教育是个软指标。实际上,这次将从5个主要方面进行考察,要求各地做到“5有”:有督促学校开齐开足规定课程的措施;有合理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规定、作业量规定、考试评价规定;有督促学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开展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措施;有足够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场所和教育实践基地;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学校制度。这“5有”都是实实在在的、一点不软。(3)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不到。其中,研究生在读人员和研究生课程结业者不算,但有学历没学位或有学位没学历的均可计算在内。(4)义务教育学校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较难。这块验收时,要高度重视省教育厅基教处和教育装备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

第13至16条为第三板块,表述了对区县政府重视、支持和保障教育的管理水平目标,主要考察4个方面:投入水平、均衡教育、规范办学和安全保障。重点考察“三个符合度”:一是看地方政策与上级要求是否符合,二是看政策规定与实际措施是否符合,三是看政策实施与实际效果是否符合。

三、评估验收的程序及办法

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大家能站在宏观上抓好推进工作。

(一)评估程序

评估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区县自评;第二阶段为专家组现场考察;第三阶段为教育厅审定阶段。

(二)评估过程

1、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受教育厅委托于每年9月份接受各县(市、区)申报。

2、省教育评估院接到申报资料后,组织人员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向教育厅提出是否进行现场评估的建议。

3、现场评估专家组一般由7-9名专家、2名秘书组成。2007年,验收组专家是由省教育厅邀请的教育部、北京市、上海市的专家和本省处级以上干部组成。

4、现场考察时间一般为3天,主要活动为:

(1)听取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县(市、区)汇报创建工作,对各指标达成度进行说明,回答专家组提问。

(2)实地考察。考察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现状,考察点由县(市、区)与专家组共同商定。

(3)查阅资料。主要查阅与指标相关的统计资料和日常管理资料。

(4)召开座谈会或进行个别访谈。专家组根据需要分别召开校长与教师代表座谈会、相关部门(教育、财政、劳动、公安等)代表座谈会、家长代表座谈会,或进行个别访谈,深入了解情况。

专家组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对各指标达成度进行评议、表决,形成《现场考察报告》,并向当地通报。

5、现场考察结束后,省教育评估院及时整理评估资料,向省教育厅汇报,由省教育厅审定评估结果。

16项评估指标每一项分三个档次:A、B、C,16项中只要有一个C,或者两个B,均视为不通过。

6、省教育厅审定以后,省教育评估院将根据省教育厅要求向接受评估的县(市、区)寄送《评估报告书》。

四、当前工作

第2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农业现代化;农业;教育

20世纪中期以来,以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为指导的农业科技革命,使传统的资源农业得以高速发展。近50年来,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带来了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大大推动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作指导,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基础设施做支撑,更需要具备现代化农业意识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来实施。科技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时代的发展对农业,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发展农业教育,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要途径。

1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于教育的必然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1]。现代教育技术最早形成并应用于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美国),早期称视听教育。20世纪30年代,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并有一特殊的名称:电化教育。这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科学,它综合应用了现代电子技术、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哲学、语言学、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总量迅猛增长,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知识大爆炸”,每10年所出现的发明和发现,比以往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人类知识翻一番的时间和知识老化周期日渐缩短,这就对学习者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必需提高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缩短掌握知识的过程;二是必需不断的学习,离开学校后还需继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更新所学知识,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把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现实。从幻灯、无声电影、唱片、无线电广播、电视、磁带录音机,到近年来闭路电视、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与网络通讯技术设备的出现。这些技术和设备无不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它们和传统的教育方式逐渐有机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教育技术。从产生之日起,现代教育技术就始终在提高着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学可以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进行,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同时也使教育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使在职教育和培训得以蓬勃发展,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2现代教育技术与农业现代化建设

2.1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农业生产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生态条件能满足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农业经济繁荣,人口适度增长。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实施现代化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所谓现代化农业,是指当代具最先进生产力,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具最强竞争力,对自然灾害具最大抵御力,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关系中具最优的持续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2]。

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的重要特征是农业技术的长期停滞,经济增长依赖土地资源和劳动的不断投入。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22%的农业大国,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农业发展所面临的极其严峻的现实是:人口负荷过重,农业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从长远看,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以获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丰收。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农业经济的繁荣与稳定,都有赖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去实施。然而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主体,占全国总人口72.6%的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却比较低,2005年4月,国家统计局的《中国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报告》显示,2004年我国农村文盲率仍高达10.7%,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5%。这种智力型知识型人才比例偏低的状况直接导致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不易被接纳、吸收和应用;另外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是阻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据报道,我国农村平均每万人中的技术人员不足7人,约占全国农业人口的0.06%,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3],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并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潜力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2.2现代教育技术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2.2.1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农业学校教育的发展,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为提高。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加大知识的传输量及传输速度,以图、文、声并用的形式把人类积累的知识再现,具有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趣味等优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创造了条件。其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与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于以口语和教课书为主的班级授课制,而是出现了由电影与录像媒体、广播及卫星电视媒体、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等构成的地面、空中、线路这样的立体化信息传输网,学习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从而促进了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使教育规模大得以扩大。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农业教育中的应用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实用技术、具有现代农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员。

第3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代化;教师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其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要求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以教育现代化总目标为参照的,是以技术技能为支撑的人的现代化,主要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的现代化,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与思想,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育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教育评价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在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加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被赋予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性要求。这要求职业教育打破传统观念束缚,以育人为根本,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先进技术为手段,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导,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出更多适合中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14年,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着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2016年12月2日,刘延东副总理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开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新局面》的讲话,围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战略任务,重点作了部署。概括起来,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涉及理念转变、机制创新、体系构建、政策配套、依法治教等方方面面,其核心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增强外部适应性,服务国家战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二是完善内部体系,面向人人,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促进充分就业作出贡献[2]。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对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出,要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随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职业教育现代化首先是师资队伍的现代化,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与基础教育、研究型本科院校教师相比有其普遍性,也有其特殊性,主要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培育工匠精神能力。立德树人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而工匠精神则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和灵魂,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本课题组面向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校师生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卓越教师”标准调查,对“卓越教师”的标准认可度最高的是“师德高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高职教师必须自觉践行,率先示范,在师生密切互动、共同成长的实践中,把良好的职业素养转化为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力。只有这样,工匠精神的培养才可能成为一个有机而又有效的教与学统一的过程。2.实践教学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践教学能力是“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应具备宽广的行业职业知识、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产业素养,还应具备把理论及技能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以在实训、实习、设计、管理等具体的实践教学任务中,组织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实践活动能力。3.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和现代教学手段改革,善于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效果。特别是随着生源的变化,以及现代职教体系的加快构建,高职院校受众正在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主要面向适龄人口转向包括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失业人员、退役士兵等所有终身学习者。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才能适应多元化生源的多样化需求。4.应用技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接和服务于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创新创业等需要。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卓越计划”提出:“全面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应用技术研发水平,将实践教学能力、专利获取、横向课题研究等作为高职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高职教师应该具有科学研究和服务于企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3]5.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信息化推进高职教育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已成为趋势,泛在学习、混合式教学等,使得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师的角色定位都发生了改变。高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与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与现实困境

(一)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

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层递的过程,其发展既遵循教师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根据德国“职业能力发展的阶段理论”,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须经历五个发展阶段:新手型教师、优秀新手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4]。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教师的能力特征、行动领域及向上一级发展所需的学习条件有所不同,相应的学习范围、层次和发展需求也有差别:第一阶段,初步掌握相关主要职业能力,由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优秀新手型教师;第二阶段,系统培养职业能力,由优秀新手型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第三阶段,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由“双师型”教师成长为骨干型教师;第四阶段,不断开发职业能力,由骨干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5]。同时,依据学校发展要求和教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个体特征,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分类管理机制,不同类型的教师其职业能力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性和多样性,如教学型教师更倾向于教学能力、专业技能的提高,科研型教师更注重研究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现实困境

1.“双师型”教师量与质有待提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总量不足。据《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5)》显示:高职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59.2%,虽呈现向好趋势,但“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专任教师生产实践经验欠缺,仍然是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而高职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更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或培训,专业知识系统性、教学的专业性,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较为缺乏。2.“双师”教师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从培养机制角度,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高职院校领导、骨干教师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互聘力度还不够,建立教师企业实践、“访问工程师”制度还未完全普及,校企合作“双师”培养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从考评机制角度,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体系仍然强调论文、课题的级别和数量,教师实践能力、应用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评定没有规范标准,与高职教育强调的职业能力本位、突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要求还不相符合。3.高职教师自主发展意识不够强烈《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数据显示:我国高职教师师资数量不足,部分院校生师比超过20∶1,个别达到40∶1。部分专业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客观上没有经历去企业锻炼或从事技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主观上自主发展意识不强,安于现状,得过且过。

三基于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亟须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高职师资队伍现状,整合校内外资源,有针对性地建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教师发展中心,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本项目组所在学校于2012年10月正式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分散于人事、教务、质控和现教等部门与教师发展有关的职能进行有机整合,围绕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应用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和身心师德完善”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性的建设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四方联动,构建政行企校教师培养机制

加强校内外协作,特别是企业资源的整合,甚至向社会化发展,建立企业培训中心或校企联合培训中心,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重要方向[6]。鉴于此,我校依托江苏纺织服装产教联盟、常州科教城及紧密型生产实训基地,按照“政府引导、行业引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构建“政、行、企、校”协同优质师资互聘、教师合作培养机制,建立高技能兼职教师资源库和教师实践能力培训实践基地。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教师先实践、后上岗,以及青年教师帮带培养机制和教师定期进企业实践制度,围绕教师“三能”素质提升,四方联动开展教师实践教学、技能鉴定和项目合作。

(二)理顺职责,推进教师卓越制度建设

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模式和建设经验,发挥中心“规划、培训、服务和促进”四大功能,理顺与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间的关系,成立教师发展“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专家委员会”和“教师发展中心”。工作指导委员会由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务处长、人事处长和有关教师发展专家组成,负责教师发展总体规划、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持等宏观工作;教学专家委员会由校内外教学名师、行业知名专家、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及有所特长的资深教师等担任,负责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各类教学培训、测评、评估及诊断等实践活动;教师发展中心成员由兼具专业背景、人力资源管理和活动组织策划能力的专职团队担任,负责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研讨活动策划、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组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个性化咨询等。通过出台教师发展系列文件,为促进教师卓越发展提供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

(三)定制培训,促进教师教学卓越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结合学校总体发展及教师从新手、骨干到专家等不同阶段职业发展需要,量身定制个性化培训项目,有计划地组织老师参加境外研修、国(省)培、行业会议、政行企专项技能培训等校外培训。与教育部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合作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开通校级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实现泛在移动培训学习。通过征集教师意见,开发系列校本培训项目,包括高职教育发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在线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课程开发与设计、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满足教师的即时需要和多元化需求。培训项目既有宏观引导,又注重实战操作;既注重即时实效,又放眼长远,为广大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高职教育形势,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改革、产业发展前沿,提高“双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卓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4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工作的推进路径是:围绕“一条主线”、深化“三项改革”、突出“六个重点”。以“人民满意”为主旨,以“优质均衡”为主题,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不断加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力度,积极突破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条主线”。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队伍、课程设计、教育管理、教育制度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我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分两个阶段:到201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教育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先进行列;开展三级创建: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现代化乡镇、教育现代化县区;着力点是实现教育“六化”:条件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办学集团化、教学小班化、管理民主化、队伍专业化。去年,我市组织开展了首批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和认定工作,全市11%的幼儿园、21%的中小学、30%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了认定标准。今后,将深入落实市府办印发的《东营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进行、动态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制定评估标准和实施细则,加强督导检查,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推进机制。

深化“三项改革”。一是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发实施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研究性课程,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改进美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提高学生人文艺术素养。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研究制定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改革方案,优化考试方式和内容。稳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招生分配比例,稳妥推进优质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探索实施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改革完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明确质量标准,制订质量监测指标体系,开展质量监测和“绿色评价”。二是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方式。以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把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县区、薄弱学校倾斜,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差距,用2—3年时间逐步解决“大校额”、“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以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持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以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通过依法治教、规范招生秩序、“阳光分班”等途径和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三是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制定深化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围绕绩效工资分配、教师梯级发展、教育系统人、名师引进、教育附加管理、小班化教学保障等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围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鼓励先行先试,积极突破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活力。

第5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工业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2008年11月1日,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李茂国处长指出:“我国的工业发展正处于转折期,这一转折的重要特点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这就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如何更好地渗透到其他学科的问题……高等理工科教育要为工业化的发展和产业改造提供支撑,要为这一转折培养大批合格的人才。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认真研究这一转折,不仅要研究如何紧跟学科和专业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更要深入研究如何根据工业信息化的需求,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改造,尽快实现专业结构的调整,真正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由此,对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目前国内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1计算机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传承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这是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计算机工业与计算机教育最先进、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计算机教育是基于它在计算机的基础、核心地位,并向全世界推销硬件、软件产品这一思路而构造的计算机教育模式,同时用法律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是美国计算机教育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全美计算机教育体系的完整性,这种教

育对计算机的理论与应用的各个方面都涉及,例如同样一门计算机的主课在各个学校的授课都有不同的特点与主攻方向、并有非常多的辅助课与提高课程、参考文献等供读者选修,直至指导你走向学科的最前沿与其商业开发等。虽然他们各校的计算机的授课不一定很全面、很权威,但全美各个学校的所有计算机课程的集合能构成计算机教育的完整体系,这是他们计算机教育多年来自然形成的相互创新竞争机制、并最后形成均衡发展势态铸就的成果,是我们在进行计算机教育改革时不能忽视、目前暂时没法做到的两点。

由于上述按照美国人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培养人才的教学体系在国内占主导地位,这导致国内计算机教育模式单一,绝大部分高等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具有相同的知识结构。而中国社会对计算机的需求不同于美国社会,中国目前还不可能有像美国那样的计算机硬件工业与核心软件商业公司,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向全球推销自己的产品等,但国内绝大部分的计算机需求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且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有很大差异,而上述单一的计算机教育模式无形之中把这种多样差异的社会需求排斥在计算机的核心教育之外。

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等部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计算机专业按照社会的需求进行“分层分类”教育模式,并出台了多种计算机教学方案供人们选择。而要全面解决这一问题,教育思想的转变是计算机教育深化改革的前提与关键。

2.2课程教学内容不足

常见很多C语言等教科书被冠名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这类课程明明是介绍算法语言的语句功能、语法与语句的基本操作使用(描述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初学者有了这种知识后,虽能设计一些简单的程序,但由于此时初学者没有数据结构等知识,故他们还不能设计功能齐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西方学者的算法语言教科书一方面是向读者介绍语句的功能与使用,另一方面为算法语言的编译系统课程做铺垫。很多国内教科书试图从算法语言的角度向初学者阐述这门课程似乎就是程序设计的原理或把这种课程冠名为计算机程序设计,已被证明是不全面的。

计算机加工计算各种数据,但计算机中被处理的数据如何在计算机内存中存储、管理并被计算机快速检索得到是“数据结构”课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能大幅度提高计算机解决计算问题的效率。一般计算机专业都是在算法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之后,通过具体大型编程作业或实际应用课题的训练使初学者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若此时把缺失的软件系统与数学模型等内容都加入到“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中,试图使初学者从理论上直接掌握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则会遇到如下困难:(1)无足够的课时;(2)会改变“数据结构”课程的授课性质;(3)是早期不具有多个大规模实用复杂数学模型的通用教学案例。这导致国内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停留在经验教学模式上长期徘徊不前。

“软件工程”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培养初学者从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出发、全面介绍软件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的规则与采用的基本方法,培养大型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同能力与组织、管理方法等。但在软件工程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前期已讲授过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缺少好的通用教学案例作为软件工程的实习对象,故人们多注重软件工程内容的理论介绍,轻视软件工程中的案例教学,轻视实际软件开发训练与经验的积累,结果往往导致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效果欠佳!

计算机专业教育注重学科的发展与专业教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注重计算机应用的教学,两者应形成互补之势。计算机应用软件的4个基本领域分别是数据计算、数据存储与检索、数据的联网通信、计算机控制。但是国内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注重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沿用计算机专业用算法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以此来代替数据计算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初学者又没有计算机专业那样充足的课程设计时间、并通过实际应用软件编程训练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这导致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程序设计能力的弱化。

3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时期国家工业信息化建设对计算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质上是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教学,使各行各业的人员通过选修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很快地掌握计算机的编程原理,尤其是把数学建模的结果(它们描述了用户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数学框架)转换成计算机程序,而不是按照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培训方案,通过大量的课时与实习等编程训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样将使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能有充裕的时间把各自研究领域内的理论研究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模型与成果等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据模型与算法,并能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继续深入研究各种理论问题与实际应用领域的系统设计等工作,使计算机的应用在各个行业走向深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用计算机进行各种行业的累积数据存储、管理、查询与联网通信等工作层面上,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可以较好的承担这个重任,理由如下。

3.1计算机图形学是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在计算机中实现三维图形的显示

计算机图形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是:①通过建立描述自然景观(虚幻世界)的几何数据模型(包括其运动、变形与碰撞检测)、确定几何模型表面上每点的颜色与亮度的诸多物理数学模型(灯光模型、颜色模型、照明模型、物体表面的材质模型与纹理模型等)、显示图形的照相机模型与图像的融和算法等,或仿真光线在物体之间的相互传播以确定物体表面上每点的颜色与亮度进而在照相机中产生的显示效果(即光线跟踪算法、辐射度算法)或把光线传递的效果(即照片)映射至物体表面上所产生的显示效果(即纹理映射算法),以达到用编程的方法把这些模型的描述数据通过仿真算法转换成在计算机显示器中显示自然景观图像的目的。②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光线传播所涉及的所有物理现象均能成为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它们构成了光线传播仿真实验所需要的仿真系统。③人们通过比较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形的显示效果与实际照片的差异,可不断提出用新的数学模型与仿真算法等对其已有的计算模型进行渐进改进,使计算机图形学的数学仿真过程不断的逼近现实物体模型(包括刚体、软体、流体、气体)的构造、运动和变形与反光效果的显示这一真实的物理变化过程。④即人们很好的用计算机仿真的4个典型过程――系统、建模、仿真算法、评估说明了各种图形在计算机中的生成过程。这里所谓仿真算法即把数学计算模型中模型描述数据的计算处理步骤与方法等用算法语句逐个描述,并用基本的数据结构方法动态地描述、保存待处理模型数据的代码集合,此仿真算法即读者学习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后的主

要实习任务与练习。计算机图形学的上述全新定义与主要过程,很好地说明了该学科本质属计算机仿真的一种基本形式。

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内容很好的展示了科学计算的基本内涵。这是因为科学计算就是用计算机处理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遇到的数学计算问题,而计算机仿真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方法,计算机图形学属于计算机仿真的一种基本形式并在工程实践中有大量的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所涉及的各种建模都是各类数学工具与方法的具体应用,对计算机图形进行基本的运算处理即对数学模型进行各种处理,这种处理属典型的数学计算问题,由此首次证明了计算机图形学为科学计算的一种典型的具体应用形式与载体。当然,更全面的科学计算工具,可以通过学习Matlab软件来获得。

3.2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讲授的程序设计基本方法对应用软件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谓计算机程序设计即约定对多种类型的数据进行的各种处理方法,并用算法语言的语句正确地描述这种处理过程所形成的代码集合,这通常被简称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这里有几个问题是该定义所应包含的内容:①该程序设计定义所涉及的数据与处理方法是数学模型的映射,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归根到底,数学模型是应用程序设计的基础;②程序编码之前,要理清这多个数学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是否能有效的解决用户待解决的问题;③编程的代码是固定的,应提交给计算机并被计算机执行;而用户待处理的问题通常用模型数据来描述,显然程序自动运行所涉及的数据处理流程也是程序设计必需全面考虑的基本问题,这个数据处理流程一般不被上述各数学模型所包含。即要用编程的方法处理用户提交待解问题的模型描述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保存并动态管理这些模型的描述数据、编程处理这些模型描述数据并保存运算处理之后的结果数据、最后输出显示整个问题的处理结果,这4个基本过程是一个完整自动运行的商业软件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结构,它正确地反映了程序设计所涉及的软件系统与软件结构的基本概念。该内容的介绍是目前多数算法语言与数据结构课程所欠缺的,缺少大型应用软件编程训练的初学者一般缺少这种软件系统与软件结构的基本概念,这是导致初学者程序设计概念不全的原因之一。

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是这样解决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使读者获得计算机自动生成图形的完整概念:①在计算机图形学中,由于二维图形的简单性,它非常适用于向初学者介绍软件系统的概念。二维图形主要是点、直线、曲线、实面积多边形与颜色等概念,它主要以数学上的几何模型表现形式出现在计算机显示屏中,文献[2]主要用线段图型的生成、实面积图形的生成、图形的基本运算(包括几何变换与集合运算)、图形的观察运算(相当于三维图形的照相机模型的功能)、图形的数据输入(包括编程输入数据、交互输入数据、文件输入数据)、图形的数据结构与数据处理流程等6章完整的讲解二维图形软件系统的概念,该内容很好的说明了“软件系统是一个能自动运行的综合执行程序,它能从输入、存储、运算处理、输出等方面全面处理用户在某个领域中解决特定问题而提出的诸多数学模型并完成其模型描述数据的加工任务,使用户很容易明确这种软件的组成、功能、使用范围与系统流程”。②三维图形学主要是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实现三维图形的显示,而计算机仿真的关键在仿真模型的创建上,并理清各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然,三维图形中的几何模型(即点、线、面、体、场)的运动、变形与碰撞检测等能很好的表示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物质)运动等物理概念,灯光模型、颜色模型、照明模型、物体表面的材质模型、纹理模型等能很好的描述物体表面各点的反光颜色与亮度等物理过程,或用光线跟踪算法、辐射度算法来仿真光线的传播过程以确定物体表面上每点的颜色与亮度,照相机模型能把场景中的物体三维几何模型描述数据投影变换成二维几何模型数据、裁剪超出显示范围的几何模型数据,并调用二维图形的生成算法等生成对应的图像显示效果、或把纹理照片映射致物体表面上所形成的显示效果;当物体的几何模型、灯光模型、照相机模型运动之后,并在照相机模型中连续显示对应场景中的图像,就是人们所期待的计算机动画效果。③编程实现时,利用二维图形所建立的软件系统的概念,把三维图形模型的数学描述方法转换成程序代码,并把模型的描述数据输入、存储到计算机约定的动态数据结构等图形文件中,再编程实现向动画师提供操作这些模型的运动、变形等控制方法与手段(即计算机动画中的数据运算处理方法),动画师等用户就能从最后的照相机模型中得到所期待的计算机动画结果,此即国内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若用户实时操作这些模型运动并具有故事情节,还要求实时生成对应的计算机动画,同时配上声音、操纵杆(体验力反馈)等多媒体效果,加上联网功能,就形成了计算机3D游戏。3D游戏是对人类社会活动实现的一种仿真,该技术的重点在于对场景模型、多媒体数据与联网功能的实时动态管理与驱动(又称3D引擎技术)。

由此可见,计算机图形学的全部教学内容,很好地向读者贯彻了计算理论中已有的“可计算性的实现前提”的三个条件:①待解问题被系统与模型形式化方法所描述;②这些描述被转化成一个可执行的综合算法;③算法要有合理的复杂度。即通过计算机图形学的授课,能使初学者掌握数据计算类型的应用程序设计基本方法与计算机仿真过程的基本规律,这种教学内容对应用程序的设计具有普遍适用性与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教育思想文献[2]中已经得到充分有效地展现。

3.3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计算机教育的公共核心课程,能弥补现行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多项不足

国内计算机图形学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教学内容主要以“光线在自然界与照相机中的传播从而产生图形的显示效果”为主题进行计算机仿真与程序设计等相关教育,而目前美国人计算机图形学的授课内容主要还停留在图形标准的介绍上,他们没有把计算机图形学作为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这是因为他们把整个计算机图形学的相关学科内容划分过细,导致他们对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作用与地位认识不到位所致。例如仅停留在算法的层面上介绍二维、三维图形的生成,而不是在数学建模这个各学科通识的层面上介绍计算机图形学所研究的各种问题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且人为地把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如物体几何模型的构建与其图形显示分解成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与计算机图形学这两门课程,这直接导致图形学课程教学内容缺少被处理的图形显示对象,加之计算机基础课程与图形学的教育又没有软件系统的概念,这样安排虽然能满足图形标准等商业软件的发展需求,但却很难让初学者全面掌握计算机图形学学科系统性的概念、思想和方法与学科发展的基本规律。需要说明:①美国人这种图形学授课内容的不足在于它易给人这种印象:好像计算机绘图、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就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全部内容。事实上,显示各种图形是计算机图形学的最终目的,这种图形显示是程序数据输出的外在表现;而实现这种目的的基本原理、方法与编程过程等才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内在本质,该内在本质是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应用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图形标准是解决计算机图形学全部研究问题的一个子集,故图形标准很难承担向初学者介绍清楚计算机图形学发展基本规律的重任;②一门讲授图形标准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反映出美国人在计算机图形学上所取得的全部成果与教学水平,但这门课程讲授的计算机自动生成显示图形的概念不完整,却足以让初学者对该课程的学习丧失信心。实际上,读者只有用几何模型等数据调用图形标准并编程上机实习,才能获得计算机生成图形的概念。③由于美国人在计算机图形学上取得的绝对领先地位,他们的这种教育思想长期以来主导国际学术界(因为这促使计算机图形学朝通用实时图形显示这一专项计算工具方向快速发展并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并深深地影响了国内外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图形学教育工作者。照此传授该课程之后,人们觉得计算机图形学授课内容没有达到让计算机自动生成图形这一目的、这门课就讲授完毕,这似乎很难理解、并得出计算机图形学课程难教难学、不成熟的结论,甚至做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取消对初学者传授计算机图形学基本知识的决定,这实为没有全部掌握计算机图形学学科体系的精髓。这是目前中外计算机图形学教育的主要差别。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学科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学习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之后,有利于读者向科学计算、计算机仿真、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动画与游戏、虚拟现实、数字娱乐、数字设计与数字制造等计算机应用行业方向发展。事实上,根据本文对计算机图形学的新定义,计算机图形学就是这些计算机典型应用的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行业都是我国工业信息化产业的典型代表,遗憾的是这些计算机应用行业目前多都没有被包含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教育目录中。

显然,国内算法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非常成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教学很好地将这些课程衔接起来,由此构成应用程序设计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国内计算机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国内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应用发展的不平衡,这既与我们的计算机发展水平有关、也与我们计算机教育的指导思想对其应用不够重视有关。经多年的努力,我们在国内外率先健全并理顺了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知识体系与教学内容,有效地克服了国外以图形标准作为计算机图形学授课的主要内容、由此带来人们对计算机图形学体系结构如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编程实现、工业应用等问题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局限性;而向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读者普及计算机图形学的课程教学,可以为解决以往计算机基础教育不直接解决用户面临的实际应用问题这种尴尬、弥补现有计算机仿真与计算机程序设计等教育环节的缺失、使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从经验教学培养模式走向科学理念式教学培养模式、以及为国家工业信息现代化建设等数据计算类型应用问题的解决起一个较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第6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核心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1-0041-04

作者简介:邢彦明(1972―),男,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

基金项目:北京政法职业学院2014年度重大课题“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驱动政法高职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研究”(项目编号:kyzd201403)

一、高职教育改革面临大数据时代严峻考验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如果说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开启了人类社会信息化的大门,那么,随着各种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电子商务的普及和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海量信息呈现出的爆炸状态,引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连锁效应,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生存阶段,展现出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全新特征,“网络移民”正逐渐为“80后”、“90后”新生代的“网络原著民”所代替,“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成为同时空并存的两种生存状态。在此背景下,以信息化引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重任已经切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为适应21世纪大数据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信息时代赋予教育改革发展的崭新课题。用“革命性”一词来定义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之巨大、之深刻,足以见得国家对于教育信息化之重视程度。作为回应,教育部于2012年3月专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首次明确提出教育信息化的十年发展目标、发展任务、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都对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信息化成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以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信息技术发挥着必不可少的催化作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数字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推进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与重要举措。

二、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紧迫艰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过程划分为从初级到高级四个阶段,即:起步、应用、融合、创新。我国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晚,全国各省市建设基础也不平衡,呈现多阶段并行的景象。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发展态势更加迅速。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发展战略,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把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目标任务定位为:到2020年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这个目标,是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各级各类教育的总要求,兼顾了全国各地存在的从起步应用到融合创新等不同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每一类型教育领域、区域中信息化建设的着重点和针对性是有所区别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进入体系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跟上国家和世界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

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十年规划指出,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管理信息化初见成效,对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据统计,截止2015年1月,共有105万名教师、180万名学生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通空间,各地共在活动平台的“教研”频道内创建学科教研工作室5 055个,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教育信息化对于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所谓高职教育信息化,其主要内涵是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全方位地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化为核心,以教育云为展现平台,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推动高职教育改革创新,构建高职教育数字化生存和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引领和支撑高职教育全面发展。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跨界教育类型,其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联动效应,既可以与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对接,更能够与职业教育信息化相融合,是构建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教育信息化体系、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宽带网络全面覆盖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基本目标是实现信息化对高职教育改革创新的全面促进。

三、三大核心要素关系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

数字化生存环境具有开放、自由、平等的扁平化特征,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员参与的系统化工程,每个个体都必须是局中人而不是旁观者。教学、管理(服务)、评价是高职教育信息化最为核心的要素,三者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存进,构成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三大支柱,其中教学信息化是中心,管理服务信息化是保障,质量评价信息化是推手。

(一)教学信息化

高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包含“教”和“学”两个领域,二者并存而不可分割,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首先是“教”与“学”观念的转变,其次是“教”与“学”信息化环境,“教”与“学”信息化技术,最终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这是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中心。

1.“教”与“学”观念的转变

理念是先导,观念转变是前提。信息化对高职教育的影响首先在思想,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缺乏先进理念指导的行动是容易偏离方向的,我们一定要避免“唯技术”的教育信息化倾向。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要实现教学的信息化,这既包括教师“教”的信息化,也包括学生“学”的信息化,“教”与“学”的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更是“教”与“学”的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因素的系列性转变问题,共同合成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最佳呈现方式,即在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下,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地教,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地学,“教”与“学”都是一种自主构建的过程,信息技术催化了“教”与“学”更加广泛的交互性,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跨时空限制正在被突破。

2.“教”与“学”信息化资源的构建

资源是基础,开放共享是根本。信息化对高职教学环境的影响最为突显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化的学习资源,无纸化全覆盖网络校园等教学环境信息化基础建设、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三通两平台”工程建设项目,都是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与环境信息化的最集中、最典型体现。专业是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龙头,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化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综合应用,其基本构架是以教育云存储为平台,按照“资源+情境+平台”的模式,从专业人才培养顶层进行课程体系结构化设计,运用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等多样化信息表现手段,构建“从职业出发、在行动中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开放式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同时,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理念和技术引入网络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3.“师”与“生”信息化能力的提高

技术是手段,人的要素是关键。教育现代化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只有通过师生主体才能发挥效用。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与手段的信息化,最主要地体现在教师创建和运用信息化教学环境、数字资源和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以及学生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能力上。传统的“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讲授方式,难以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做训评”一体化教学的现实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是大势所趋。目前,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推行的精品开放在线课程、慕课中心、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涵盖了信息化实训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课堂教学、网络课程以及移动学习终端等诸多项目,对于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技术的应用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信息化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都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管理信息化

管理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催生管理信息化。高职教育要改革,高职教育管理也要改革,教育管理模式、组织形态、工作方式都将产生深刻变化。管理方法、服务模式的信息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1.管理平台与方法的信息化

现代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精细化、网络化的特征,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是衡量高职院校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高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覆盖高职院校管理与服务各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以此实现教育教学管理数据、信息高效传递、存储、运用和工作任务快速接收、办理的一体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高高职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师资管理、教工培训、社会实践、教师招聘等人力资源系统,数字化校园、党务管理、绩效考核、教科研项目等行政办公系统,招生就业、学生管理、宿舍管理、社团管理等学生管理体系,资产管理、部门预算、工资发放等资产管理体系,学籍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材管理、顶岗实习、评教管理、督导监控等教务管理系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均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体系,相比于传统的非信息化管理方法更加便捷、快速、准确和高效。

2.服务模式与手段的信息化

在高职院校,管理与服务是不可分的,一定程度上讲,管理就是服务的另一种呈现方式。随着管理手段与方法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应当有相应的同步发展,社会服务、后勤管理与监控、场地管理、车辆管理、一站式服务、移动图书馆等校园服务系统,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集团化办学等管理服务模式,也愈来愈与信息化、网络化更加紧密地结合了起来,管理与服务的面向不再限于狭小的校园空间,跨界服务成为新兴方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的空间得到极大扩展。

3. 信息化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人的因素始终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因素,专业化、高水平、结构合理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服务者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在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化执教能力技术标准,有效提高教师在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同步制定和落实管理服务信息化岗位职责,提升管理服务者的信息化规划能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以“网络原著民”为主体的学习者数字化生存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评价信息化

从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和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把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融入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评估,是转变管理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建设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的有效路径,对于促进管理决策科学化、社会服务系统化、办学管理规范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微观层面,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互评、教学督导、第三方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数字校园,兼收并蓄纳入到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之中,丰富和改进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与管理手段。在国家宏观层面,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评审评估评价和检查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评查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评查系统已成定势。随着教育部职业教育评估网和高职数据中心的建立,2014年以前普遍存在的单机版人才培养数据采集平台正迅速被网络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所代替,其功能正在进行着从静态到动态、从游离到同步、从条状到网状、从传统到现代、从采集到应用的全面转变,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平台、科学管理决策平台、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和创新发展平台,以信息和数据为主线串联在一起,正推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质量评价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主线,抓住了它,就把握住了大数据时代职教改革跳动的脉搏,就把握住了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才不会错失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良机,才不会落后于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0.

[2] 薛建国,庄俭,梁霏.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8):46-49.

[3] 范如涌,项晓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发展模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9):25-29.

Research on the Core Factors of Constructing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XING Yan-ming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Beijing 102628, China)

第7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教育评估;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65-02

收稿日期:2006-08-20

作者简介:邓万友(1972-),男,黑龙江拜泉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从事教学研究。

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现实效果分析

高等教育评估是依据教学质量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对被评 估对象的理念、行为和状态进行规范化的价值判断活动,其着眼点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非常明显的政策导向性。

从理论上讲,教育评估不仅是教育质量评价的一种具体形式,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要求;而且也 起到对学生质量认证的作用,是社会对学校“产品”的评判,因而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外部 要求。

从实践情况看,教育评估是我国全面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举措。通 过教学评估可以达到加强和改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促进高等学校不断端正办学思想,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深化教育 改革,推动特色创建,探索创新机制,建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自我发展 、自我约束的机制,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然而,在充分肯定教学评估带来的成效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评估工作中也存在着必须引起 重视的一些问题:(1)评估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各评估高校对待评估工作的态度与评估 的目标和初衷发生了偏差,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一些有损于评估声誉的做 法。(2)实施评估主体的权限过分集中,评估客体被限制得过死,评估法规缺失。(3)评估方 案 单一,缺乏灵活性、实效性:指标的完整性欠缺,体系中定量成分多,定性成分不足;结论 性评估多,过程性评估少,预期性评估更少;静态评估多,动态评估少;指标过分注重投入 成分,而忽视了产出因素等等。(4)评估的技术比较落后,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 ,教学评估已经形成上下呼应、上下共振的态势。

二、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也应 该多样化。教育评估的目的将不再是衡量教育活动及其结果是否达到某个确定的标准,而应 是衡量教育活动是否有利于满足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社会需求的举动。

(一)转变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

思想是先导。高等学校与社会有更密切、更直接的关系,因而它必须更加注意为社会的需要 服务,要求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要求。而作为目前衡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的教育评估,也 应该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应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适应社会发展的评估质量观应 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应包括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的纵向教学质量评估,而且也应 包括人员、组织和环境等横向的教学质量评价,同时强化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从而形成全 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网络,最终形成高质量的教育评估体系。

1.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确保教育评估的健康发展

制度化、法制化教学评估是从机制上促使高校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当 前,经济转型期的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重大的变革时期,一方面要给高校广泛的自,提 高高校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竞争、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需要,社 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膨胀,大学的在校生规模呈现跳跃式增长,只有建立健全各种教育 法规、法令,才能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教育评估制度必须在法律的保障下才能走 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2.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教育评估的可持续发展

要保持教学评估的持久推动力,单靠每隔一段 时期搞一次外部性的评估,是难以做到的。高校建立系统、科学、稳定的内部教学评估长效 机制,是学校改进和加强对各项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与监督,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 必要条件。笔者认为,长效教学评估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外部评估和内 部 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机制。外部评估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所组织的评估,内部评估是高校自身 所建立和实施的评估制度和活动。外部评估是导向和示范,内部评估是持久的动力。这两种 评估作用互补,同时不可缺失。二是建立监督反馈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要建立有关高校教学问题的反映渠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学生和家长对高校教学问题的举报 ,对那些学生反映强烈且屡提不改、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或重大教学事故,一经查实, 必须追究相应的领导责任。

(二)完善指标体系,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实效性

制定较为科学、合理、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保障教育评估工作顺利实施,提高评估 的权威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它不仅可以为教学评估提供实际操作的内容依据,而且也是 高校从事教学 建设的工作指南,具有明显的依据和导向作用。

1.改变教育评估的体制,由单一主体向多元化主体转变

我国现行的教学评估还不能完全算是一种质量认证,它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管理意志。这种 明显的中央集权制评估管理方式使得近几年蓬勃兴起的省级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没能在高校 教学评估工作中担当角色,非政府的民间评估机构更是有着它的局限性,导致评估活动缺 乏相互印证,不仅不利于评估工作的开展,还带来了许多弊端。

教育牵连到多种利益者,注定了教育质量是一种多维的复合体,必有多维的折射。每一种方 式的判断结果,只是质量的一个侧面,不是质量的全部。来自不同侧面的评价如果没有达成 一致,就意味着教育相关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完整的保障。追求全方位的评价达成一致,应 该成为提高评估质量的努力方向。为此,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育评估主体,应由现 在的政府机构评价逐步过渡到以政府外部保证为主导,学校内部保证为主体,社会中介评估 为扶助的多元化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政府、高等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建立“三角式” 的新型关系,其各自的质量保证定位是:政府作为外部保证的重要主体,应加大宏观调控与 监督力度,切实转变职能,将政府工作重点转移到建立一个合理、公正、公平、透明和权威 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认可机制上来,并通过立法、拨款、奖惩、指导独立评审机构决策等 手段,主导和影响评估进程[2]。高等学校作为内部保证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 动性,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控制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高校内部的自我发展、自我约 束机制,建立健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良性循环的内部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社会应在学校 和政府之间建立一种民间性质的、有一定学术权威、相对独立的教育质量保证的社会中介组 织,以利于调节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保证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2.指标体系中,应增加办学绩效评估的内容

学校接受公共资金、学生学费和其他资助者的资金,因此学校对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有义务, 后者有权要求学校证明这些经费是否得到了合理使用,并产生了期望的效益。因而教育评估 不仅要注重教育活动的投入过程的评估,更要注重教育产出及学校的整体绩效水平的评估和 教育的社会责任的评估,使评估成为被评估方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学校的长期发 展打好基础。

纵观国内外教育评估的发展历史,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各国高校评估从普遍重视高等教 育核心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的评估扩展到日趋重视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评估,其所开发的测 量 高校教育质量和效益的评价工具“绩效指标体系”(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不仅包 含了教育成果指标,而且涵盖了高校运作的各个方面――外部环境、投入、过程和产出。盛 行 于欧、美、澳的绩效指标体系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运用,使得教育评估不仅具有“监督职能 ”,而且增加了“评价职能”、“对话职能”、“理性化职能”和“资源分配合理化职能” 。

(三)采用先进的评估技术,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教育评估就是要对教学效果进行价值上的估量与评判,它不可避免地要通过教学测 量等手段,广泛收集信息,并运用恰当的信息处理技术获取可靠的证据,对教学效果、教学 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估量与评判。由于我国评估信息收集的方法陈旧,评估辅助技 术的缺乏,评估主体要把过多的时间损耗在信息的鉴定核实上,导致重要的价值判断缺少理 性的思考,从而影响了评估结论的正确性。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教 育评估的现代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技术保证。为此,应该运用先进的手段,综合运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更好地利用大型数据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完善 教学评估的信息化建设,构造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模型,优化评估算法,根据教育学原理, 自动、合理、科学、高效地开展计算机化、网络化教学评估。

(四)面向未来,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估文化环境

在努力用改革的方法去解决评估中的困难,克服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时,我们还需要顶层的 设计,这就是考虑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建设。环境文化是为完成教育评估任务需要营造的一种 健康向上的富有活力的高尚的文化生态环境,它是顺利完成教育评估任务的重要条件,它贯 穿于教育评估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评估制度和体系、评估行为等教育评估的一切活 动及活动方式。有这样的说法:“人管人是低层次的,制度管人是中档的,文化氛围管人才 是最高境界的。”[3]

教育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我们应 认识到教育评估的历史地位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个社会责任就是“公正、诚信、求实 ”。因此,应着力打造诚信评估、公正评估、求实评估的评估文化氛围,营造科学 和谐的评估环境,以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技术、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塑造先进的现代 化的评估体系,这是确保教育评估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晓红.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对我国高教评估的启迪[J].北京理工大学 学报,2004(1).

第8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已经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然而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它在加剧城市交通问题的同时,又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与物流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优化城市交通与物流系统。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物流 交通生成量 影响分析 发展对策

一、引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负面效应总是存在的。为满足商业销售、企业生产、家庭消费,主城区内分布着各种货运业务受理点,货运车辆需要高频率地进出主城区,保障物资供应和废物清理,并因此导致诸多的城市问题:主城区交通负担日益加重、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货物装卸对人行道甚至交通主干道的占用、空气污染严重、交通出行困难、城区居民日益增加的不满……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了城市发展的头号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加以解决,城市交通将陷入瘫痪,阻碍城市发展。这种现象会日趋严峻,据预测,2030年将达到顶峰。

二、城市交通与物流影响关系

1.物流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1)物流加剧城市交通问题

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因此在物流的运输过程中必然生成大量的交通量,特别是城市物流园区所生成的交通量。城市物流活动的交通生成与许多因素有关,大致可以分为城市物流服务站和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生成量。

城市物流服务站(LogisticsImplant,LI)是在城市中为有物流需要,但需求量未达到设立物流园区的规模而设立的物流设施,可以承担单一的物流功能或单一物资品种的物流功能,也可以是承担多品种、小批量的物流配送功能。设立LI主要是为满足城市内部随机、适时、点多、面广的物流需求,与物流园区(LogisticsPark,LP)相比,LI更靠近市区,有的甚至就设在城市内部,会对城市交通特别是LI周边的交通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既定的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物流服务站的交通生成量主要是绝对交通量;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生成量与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有关,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绝对交通量;二是诱增交通量 。

(2)物流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道路建设、扩大道路容量的方法,永远不能满通需求持续增长的需要,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现代物流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服务、人员、技术、信息与管理的综合集成,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经营管理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物流领域的体现。因此,现代物流发展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城市物流的任务是为处在城市里的零售商、工商企业和家庭,以城市可以承受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地布置物流结点,达到经济高效地进行物资供应,减轻城市的交通。

2.城市交通对物流的影响

据统计,运输费用占商品销售收入的2.88%(Davis-HDyumm,1996),它是物流运费中所占费用比例最大的部分,约占整个物流费用的40%。因此运输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流的合理化,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建设又是运输合理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将对物流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加速社会物资循环,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运转需要的物流网点的合理配置。传统的物资企业大多需要配置大面积的仓库,而高水平的城市区域交通系统,使散置在各地的仓库能迅速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物流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会有所扩大,服务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三、城市交通与物流发展对策

1.利用城市轨道交通,使之与物流发展相互促进

物流是“物”的物理性流动。这种运动既改变了物的时间状态,又改变了物的空间状态,而运输则是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手段。因此,运输也是物流的主要功能之一。

进入21世纪,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城市中普遍关注,除北京、上海、广州计划每年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合计约100公里外,天津、南京、武汉、重庆、长春、大连、深圳、成都、苏州、杭州、哈尔滨等20多个城市也将先后开工建设或着力进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准备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城市的标志之一,其沿线地段多为商业中心,配送中心,交通枢纽,城市主干道交汇,市区与市郊分界处,这里客流、物流相对集中,同时就物流而言,城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往往设在铁路干线附近和公路交会处,以便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集散。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又具有运输成本低、方便、快捷、准时、运输量大、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不会产生拥堵现象等特点,将成为配送运输的理想选择。

如果在城市轨道线网规划时,同步考虑城市物流发展规划,对于城市交通与物流系统双方都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

2.进行物流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

当前,我国对物流园区的研究以宏观的规划研究为主。更深层次的运作模式、内部设施规划及融资模式等研究很少,而且更多关注于物流园区带来的正面影响,尤其对物流园区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缓解城市交通压、优化城市布局、对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等过分关注。当物流同区规模及业务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周边路网产生影响。降低路网的服务水平。因此在物流发展中,分析其对城市交通局部路网的影响程度,对促进城市交通和物流的发展将有积极的意义。

3.加强物流活动的交通组织设计

交通组织设计指在城市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对周边路网的影响对内外的人流、车流、停车场及出人口进行规划设计,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组织一方面要保证物流园区内外通道的效率,尤其是配送通道网络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应降低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对周边路网的影响程度。这样既保证物流的流通效率,同时有利于城市交通的畅通。

第9篇:建设教育现代化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应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启示

2014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按照《规划》中的说法是“要逐步形成以应用科技大学(学院)为龙头,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为骨干,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参与,与专业学位研究相衔接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系。”因此,应用科技大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应用科技大学联盟首批成员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领先一步,始终致力于“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此次《规划》对学院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性专业的代表,从《规划》当中也得到了很多启示。

应用科技大学有七个方面的内涵和特征,即应具有为区域经济或行业发展的服务面向;培养目标是面向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学模式是开放的;课程体系应该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拥有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造自主选择、多样选择的学习环境。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以此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的。旅游管理专业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理论够用、外语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极具竞争力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专业+外语”的学科建设理念;创新性地构建起能力培养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探索国际化办学思路,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 深入走访、调查,了解企业用人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以企业、毕业生、在校生和兄弟院校为调研对象,调研方法主要采取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座谈会、搜集资料等方式。

主任教授带领本教研室教师实地走访用人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走访的企业多达10余家。这些访谈,一方面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也为建立各专业稳定的实习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实地走访外,还采取了行之有效的问卷调查方式。我们使用了“问卷星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根据本专业特点,分别对企业、在校生和毕业生设计了三份调查问卷,然后将问卷广泛到企业邮箱和在校生及毕业生各班的QQ群中,对于收到的问卷,软件自动统计,显示统计结果。这就大大加强了工作的实效性和客观性。

2 提出优化每一门课程内涵建设的设想

“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方案不仅仅是在搭建一个框架,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内涵。 我们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在搭建好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基础上,优化每一门课程的内涵建设。每门课程不仅仅是一个名称、一个符号,更应该具有深刻的内涵,涉及到课程学时、课程大纲、授课方案、理论知识学时与实践学时的分配、授课方法、考核方式、教材编写、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一些列问题;并强调:一门课程的建设实际上是一门系统工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将每一门课程规划好,经过主任教授审核后,方可开课。

3 构建能力培养体系及能力培养的落实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在全院开创式构建了能力培养体系,明确了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三大能力,即饭店服务技能、旅行社管理及导游服务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与此同时,制定了能力培养的落实方案,将学生需要具备的三大能力逐一落到了实处,保证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现。

饭店服务技能通过《饭店服务学》的实践课程环节在旅游模拟实训室中,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并将实际操作作为考核的方式和标准。

旅行社管理技能通过使用“金棕榈”旅行社管理软件,配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对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是有10余年旅行社管理从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导游服务技能通过《现场导游》课程,对学生进行现场导游的模拟及训练,还原真实的导游场景,使学生能够熟练并有个人风格地讲解哈市的各主要景点,了解实际带团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稳定的专业思想、养成教育、职业礼仪、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我们通过入学教育、“着装月”、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企业家讲坛、导游之星大赛、读书计划等一系列活动,以及开设礼仪培训、旅游美学、演讲与口才、摄影、音乐赏析等一系列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

4 不等、不靠、不要,积极主动突破校企合作瓶颈

在总结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亲自布置教务和学务两方面的力量,挖掘一切社会关系和可以利用的资源,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

旅游管理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一年到旅游企业实习。我们已经与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提前实现了专业实习与就业的无缝连接的目标。尤其是,我们与国内最大民营企业――万达集团旗下三家企业实现了紧密型合作。联系两年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实习后直接就业,并已经进入到管理岗位,或成为后备干部,就业层次空前提高。此外,我们与世界500强“万豪国际集团”签约合作(该集团在大陆现有64家五星级酒店,2016年将达到125家),合作主要内容包括:

a.成立我校第一个真正的订单班――“万豪班”,每年接受35名学生,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制服;

b.获得“万礼豪程”基金支持,免费提供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和酒店英语等教材;免费提供部分专业课程;免费提供教师挂职培训等。

目前,已经签约有“万豪班”、“万达班”、以及将要签约的“嘉华班”,可以安排120~160名学生实习就业。明年可以真正实现定向招生。这标志着我校“开放式”办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欧美标准的应用技术大学的雏形已经出现。

5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海外实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