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教育现代化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现代化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现代化概念

第1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趋势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时期,由于受“普高热”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一些地方的职业教育严重滑坡,以致影响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甚至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因而加强对处于低谷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完善教育现代化体系的需要。从教育的宏观体制来看,教育体系虽然分为学前教育、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但按性质分只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大类,它们各自从初等、中等、高等到继续教育自成体系。那么,在教育现代化这个大系统中必然包含职业教育现代化,反之,职业教育现代化也必然补充和推动教育现代化。因而没有职业教育的教育现代化肯定是残缺的,也是不可想象的。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来看,其速度、质量和特色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达不到教育现代化推进的平均水平,职业教育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中最有生机但也是最薄弱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现代化总体推进的速度。因此,职业教育要借现代化的东风,从教育理念、办学模式、课程内容、专业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整合构建,基本形成初、中、高衔接,企业、学校和社会结合,并以社会为主的市场化、产业化、终身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趋势是强调教育人道化和个性化。我国职前、职后众多接受职业教育者,他们的生活、文化、接受教育的背景不一样,相对普通教育来说,这个群体个性有更大的差异性,在职业教育领域里不仅要承认个体的差异性,更要承认人的个性差异无贵贱之分。现在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人在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智力结构的差异,由此又造成个体在专业领域、技能领域的分野。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受教育者的关注和探求,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赋予个体职业能力,提升其职业地位,促进社会成员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三,职业教育现代化是适应社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沃根认为,“教育训练是走向经济成功的惟一道路,职业教育应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经济开发项目之一”。因为“一个不能开发其人民的知识和技能的国家,是一个没有任何前途的国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职业教育一直与工业发展同步变革,来满足不断变化的经济和就业需求。面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现状,如果不抓紧职业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大量即将就业和失业的人员不仅不能变成人力资源优势,相反还会成为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进而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在弄清职业教育现代化之前,我们还必须搞清楚三个相关的基本概念,即“职业”、“职业教育”“教育现代化”。所谓职业,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解释为:“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张树桂主编的《职业分类介绍》解释:“职业实际是指在业人员所从事工作的种类。”所谓职业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概括为:“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则解释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于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国际上目前趋于一致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使用的概念,即“职业或技术教育”,其要义为“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

关于教育现代化,众说纷纭,可谓见仁见智。有的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实际上是以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和状态为参照体系的,以推动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为主要目的的,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加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有的是从教育本身所含要素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包含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学体系、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有的是从教育需要的角度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能够满足全民学习需要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特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的是从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机理去界定,即把教育现代化分为世界教育现代化、国家教育现代化、早发内生型教育现代化、后发外生型教育现代化四种,并对其内涵分别作出界定。有的是从水平状态的角度去界定,认为教育现代化“指教育自身与经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的一种水平状态,是根据经济社会现代化目标要求而能动地加速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由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教育应达到的理想目标和未来趋势”。总之,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的一种目标、一种水平、一种价值观,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

回到职业教育现代化上来,经研究发现,职业教育现代化问题在教育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其概念、内涵、走势等问题的探讨也不多见。因此,笔者只能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借鉴上述各位学者对教育现代化的判断和职业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对职业教育现代化作出这样一种概括,即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以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为参照,以提高人们职业能力为目的,以促进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个生生不息的自我完善状态。这个界定包括以下三个含义:

第一,从职业教育与教育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是源,职业教育是流,二者之间是种属关系。

第二,从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职业能力,从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教育是人们自我选择、自我完善并寻找理想职业的桥梁。人们寻求理想职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正如斯宾塞所说,教育的任务是教导每一个人怎样生活,训练他们去过“完满”的生活。

转贴于 第三,从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职业教育的功能是促进教育与社会的融合。这是因为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是把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桥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走势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为避免走弯路,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不仅要注意理解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还要注意把握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走势。

走势之一:从学校模式走向混合模式。职业教育中的学校模式,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办学模式,它是一种“供应”模式,以“供应”为目的,不问社会需求,呈现出封闭的、不适应变化的时代特点,它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或者有基本知识无动手能力,或者有动手能力但缺乏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等等,致使职业教育的“产品”被社会拒绝。这就要求用一种全新的混合模式取而代之。职业教育中的混合模式是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等多元化开放办学,并以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办学为主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它是一种“适应”模式,它追求职业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动力,把学校纳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主张职业教育适应社会。社会有什么样的人才要求,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使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文化素质,较高的思维、判断和理解能力,成为“可培训的人”,而不仅仅是“培训过的人”。混合办学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之必然。

走势之二: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既是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目的,也是两种不同的教育质量观,前者以填补现有的显现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后者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时代,“仅在某一特定领域受过培训的人是不可能适应新工作的”,而且“我们不可能担保有哪一个领域可以保持不变”。最根本的问题在于21世纪的大部分就业机会还有待创造。因而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这是一种全新的自我就业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实现与市场行为的结合,使受教育者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既是世界职业教育的总趋势,也是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走势之三: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所谓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是知识本位教育(Knowledge Based Education)失败的产物,其重心放在能力上,主要用于职业教育的构建。它试图通过选择高文化知识——科学知识作为课程,培养出具有超凡能力的科学主体。大量的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到:“科学与经济的发展只是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这种发展一旦失去它应有的价值意蕴,也即脱离人们的价值目标,就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给人的心灵蒙上阴影,人的多方面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也可能将社会推向毁灭。”于是,有的发展理论专家提出:发展最重要的不是经济,而是道德。因此,作为直接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职业教育中的人格本位教育应引起重视。

所谓人格本位,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立足于人是社会的人,人有文化的、道德的本质属性,主张以德性统驭能力。这种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他们的道德修炼,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学会做人,即做一个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的人,从而达到在社会中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因而,从能力本位走向人格本位,将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走势之四:从终结学习走向终身学习。终结学习是一种“静态”的教育观念,它把社会当作一个不变的系统,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拥有某一种技能,从事某一职业将是一生不变的,它奉行的是“学一阵子,用一辈子”的一次性学习观。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新的行业不断被创造,人的一生将面临着多次职业变更,岗位竟争日益激烈,只有终身不断的学习,才不至于被工作岗位所抛弃。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年人从事一种特殊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现代社会需要现代的人,这种人只有终身学习的人才能做到。这种学习要求破除过去一次性学习的传统:在时间上,不局限在青少年时代,抑或职前的培训,而贯穿于人的一生;在空间上,使劳动者学习与工作二者合一,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让学习和生存两个主题伴随人的一生。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的教育思潮,也是职业教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趋势。

〔参考文献〕

〔1〕杨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J〕.教育研究,1997,(12):65.

〔2〕周德藩.跨世纪的战略选择〔J〕.江苏教育研究,1995,(4).

〔3〕冯增俊.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概念〔J〕.教育研究,1999,(3).

〔4〕周明星.中国教育现代化论纲〔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13).

〔5〕石伟平.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我国当前职教发展中的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6〕(韩)丁范镇.大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A〕.21世纪的大学——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第2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现代化是工业化的结果,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基础是教育现代化。从教育现代化历程分析,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局部到全面、从不充分到充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大体分为初步现代化、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三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显著特征,又与其他阶段有所交叉,螺旋式上升。

着重普及的教育初步现代化阶段(18世纪后)

18世纪兴起的工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直接和主要推动力,教育也是工业化的有力支撑。18世纪前,社会财富收入分配主要依靠土地和遗产,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极其有限。18世纪后,社会财富收入分配越来越依靠知识和技能的广泛传播与运用。历史经验表明,落后国家是通过提高科技水平、专业知识与技能和教育水准来追赶发达国家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对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出了全民普及教育和建立公共教育的需求。

在此进程中,欧美国家率先启动教育现代化进程,建立国民教育制度,颁布义务教育法律,实施面向全民的义务教育,发展模式强调统一生产和效率最大化,提升了人力资本,进而影响日本、中国、印度等后进国家。

这一时期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即以义务教育普及为重点,兼顾成人扫盲运动,共同构成全民教育的普及,着重国民知识启蒙和人力资源开发,实现文盲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欧美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完成这个历史任务,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至今仍在为实现教育初步现代化而努力。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两基”到本世纪初完成“两全”,成功跨越了这个历史阶段。

着重有质量的公平的教育基本现代化阶段(“二战”后)

“二战”后,人本思想和人力资源思想的综合作用,推动教育公平和质量的力量交替上升,加快了教育基本现代化的步伐。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把“受教育权”确认为一项基本人权。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宣言》,进一步确认了儿童的教育权益,这些历史性宣言标志着教育权利平等的全球实现。

随着英国《普洛登报告》(1966)、美国《科尔曼报告》(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各国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系列研究报告的发表,推动了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以《科尔曼报告》为滥觞,掀起争取黑人各种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包括妇女、少数民族和残疾人等利益,1975年颁发了《残疾儿童教育法》《补偿教育方案》《学校混合条例》。英法等国开辟教育优先发展区,保障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教育。

美国以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军备竞争为开端,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启动了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改革,1983年《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提出“开展高质量教育,建立学习化社会”,通过了《全美教育目标报告》《美国2000年教育规划》,明确提出迈向21世纪的六大教育目标,2002年通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竭力保持美国世界第一的竞争力。

我国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到2010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从上世纪90年代学界讨论教育公平,到新世纪初把促进教育公平上升为国家教育基本政策,着重保障教育机会公平,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启动课程改革,提高教师素质,在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

着重终身化个性化学习的教育全面现代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

在终身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育全面现代化逐步得到实现,实质上是促进人的全面自主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

现代意义的终身教育起始于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会议主席保罗・朗格朗向会议提交了“关于终身教育”的提案,以此为契机引发了终身教育在全球的推广和普及。1968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首次提出“学习型社会”概念,认为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化社会”转变为“学习型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书,标志着“学习型社会”作为未来社会的形态正式推出。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学习型社会”的概念渐渐进入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政策文件中,标志着“学习型社会”的概念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次,成为推动世界各国教育、社会变革的主要思想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颁布相关法律。1976年,美国制定了《终身学习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为终身教育专门立法的国家;1990年,日本颁布《关于健全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二是加大学习型社会方面的投资。美国用于成人教育的支出占青年教育支出的比重高达90%;丹麦政府每年用于工人夜校学习的经费预算达10亿丹麦克朗。日本中央政府特设了“地方终身学习振兴费补助金”,支持地方政府开展终身学习活动。三是建立完善的公共学习场所。美国投资组建多种类型的21世纪社区教育中心,日本的公民馆已经成为社会教育中举足轻重的项目。四是创建新型学习服务机构。英国的“开放大学”和“产业大学”,主要面向成人和职业群体,从基础教育到各种专业技能和工商管理教育,各种学习项目应有尽有。五是加强学习交流。已有超过40个国家举办成人学习周活动,许多国家通过举办论坛等方式,激发当地居民和机构创建学习型社会。

21世纪初至今,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世界主流趋势。西方国家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可汗学院、未来学校和慕课等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接近“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之邦目标。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终身教育思想。1993年在《中国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首次将“终身教育”写入政府文件。1995年终身教育被写入《教育法》,从关注终身教育而跨入到推进并保障终身教育健康健全发展的重要阶段。199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引入了“终身学习”的概念。

近年来,就国际社会推进终身教育的政策经验与动向而言,终身学习的概念有逐渐增多并开始超越终身教育的趋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很大篇幅重申建立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性,涉及推进终身教育的政策竟达五项之多,其坚定的态度、大力推进的立场亦可见一斑。

不过,纵观这一时期的终身教育政策,其内容还基本停留在较为原则和抽象的层面,一些更为具体的推进举措还未制定,如推进终身教育专门责任部门的设立、教育设施建设、经费保障和学习成果积累转换认证等。2005年福建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终身教育地方条例――《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上海也于2011年制定了《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终身教育立法的出台,不仅标志着终身教育政策的成熟并由此上升到了立法层面,同时也说明我国对终身教育政策和立法的研究已迈上了一个与国际教育大趋势接轨的新台阶。

我国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阶段特点

教育基本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我国在教育基本现代化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进入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主要特征是普及、公平、质量、多样的发展要求交替出现,具备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元素――先进理念、先进制度、先进内容、先进技术方法、先进评价等。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量的差距减少,质的差距不小;硬件差距缩小,软件差距不小,保障条件缩小,机会差距不小,仍处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不完善的阶段。

总体来看,我国距离发达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反映在教育质量和继续教育上。在世界教育格局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部分指标接近发达国家底线水平。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看,我国教育基本现代化适度超前其他领域30年,需要支撑经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助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教育普及基本完成

预计到2020年,我国教育普及目标基本如期实现,根本上解决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上学的问题,其中高等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将超额完成,继续教育参与率达标有一定困难,部分指标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教育公平基本保障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期在全国实现,全体国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保障,基本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上学的问题。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在省域间基本保障。教育公平部分指标(如性别公平等)不亚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教育质量任重道远

基于标准完善教育保障条件,加强师资队伍,推进课程改革,改进管理制度,实施科学评价,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基本解决义务教育学生上好学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的质量差距逐步缩小,国际教育竞争力有所提升。

适合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教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多样化是个性化的基础,提供多样化的学业指导、职业指导、人生指导,提供学习成果积累和交换的平台,体现育人为本理念,着重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落实终身教育思想,以学定教,差异教学,学无止境,学有所成。

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教育使知识和技能、智慧在全体国民中扩散,保障学习者学有所得,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服务国计民生,教育对国计民生的贡献率逐步增大。

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我国发挥制度优势,实施教育优先和先行战略,教育追赶先进国家的速度快于经济追赶速度,积累了数量规模的巨大优势,完成了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根本转变,支撑了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速增长,促进了社会公平,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和智力基础。

在此阶段,我国还不能完成从传统人力资源大国向现代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性转变,在人均收入只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条件下,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仍不平衡。

未来五年扎实推进教育基本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教育基本现代化迈出重要步伐,时间过半,完成任务大半,未来五年普及压力减轻,重点在推进有质量的公平,难点是结构调整,主要任务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教育体系的转型升级完善。面对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2007年世界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社会时代,需要提升教育品质,面对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要求加快实施终身学习,面对万众创新大众创业需要改变育人模式,为今后的经济起飞创造“教育红利”。

资源配置优先保障教育公平

促进公平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实施公平是政府的首要责任,在政策导向和资源配置上还是要把缩小区域、城乡、校际过大差距作为主要工作目标,补短板,兜底线,保基本,为全体国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切实保障其平等受教育权利和发展机会。

基于标准提高教育质量

基于标准提高质量是遵循教育规律的体现。在全球化日益提高的经济中,教育成功的基准不再是基于国家标准的改进,而是基于国际上质量最好的教育体系。以往教育超常规发展,先发展后规范,以结果评价代达标监测,提升质量难以落在实处,急需健全国家教育标准体系。

调整教育结构促进创新创业

结构决定功能。中国需要从简单地衡量教育投资与参与的“越多越好”到重视学生获得的能力的质量,加快调整教育结构,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参与社会创新创业。

第3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90年代后,特别是1997年、1998年后网络技术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对“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今世界上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人们还来不及规范和统一某些新的概念,更新的东西又涌现出来了。

在教学中为了向老师和同学们说明什么是“教育信息化”,黎博士是这样解释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黎博士在谈到“e-Education”与“教育信息化”这些近年来出现的词汇时说:“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反映在我们这个工作领域中而出现的充分认识中的变化。电化教育的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78年后得到举世瞩目的发展。电化教育吸取了西方视听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回顾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史,电化教育可以说是将引进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性的范例,这对我们今天如何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技术也很有启迪。”

“世纪之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中国电化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挑战和机遇。现在各地的教育部门、电教机构、学校都在忙于‘校校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研究,我国电化教育已经迈入网络时代新的发展时期。在新的时代到来的时候,电化教育再沿用过去视听教育的英文译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1999年底,我建议采用‘e-Education’的译名代替原来‘Audio-VisualEducation’。当时,我研究了电化教育’98定义和AECT’94定义,注意到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译版序言中提到网络时代教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这一领导下一个版本的定义的建构,因而关于e-Education的定义重点在思考未来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并大胆地预言了信息时代的e-Education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将电化教育的英文译名改为e-Education,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一看就知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是整个教育观念的变化。这是电化教育的观念、内涵、实践、研究等诸方面适应21世纪信息化时代的新发展。”

第4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

1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涵义

1.1农业推广的概念

在探究农业推广内涵的过程中,基础工作为对农业推广的概念进行解读与分析,为农业推广内涵打下基础,农业推广概念需要从狭义、广义与现代农业推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如下。1.1.1 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狭义推广的概念是指,在大学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了新的农业技术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农民,农民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推广主要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领域,对其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型研发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但是由于研究的领域过窄,对农业的指导效果较为一般。这种方法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农业欠发达地区被广泛应用,我国当前也主要应用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取得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1.1.2 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广义农业推广的概念主体为农民,在该概念的践行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会调查农民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讲解相关农业知识,从而让农民能够在务农过程中应用相关农业知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最终让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务农活动。我国当前已经开始针对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展开了一定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就取得的效果来看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对相关农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1.1.3 现代农业推广概念。现代农业推广的基础在于当其的农产品发达,农民能够通过对相关农业技术的全面运用已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能够让农民对产生的多余农作物进行合理售卖,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在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下,主要推广的内容为各类互联网技术,并向农民提供金融、农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在现代农业推广概念下,技术推广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技术等。在当前的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全面落实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对于我国来说当前还是任重道远。

1.2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内涵

对农业推广内涵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情进行研究的,通过对当前我国各地农业推广形式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无法按照上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定义,从农业推广形式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为一些大学与科研院所逐步提升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对这些技术进行讲解,实现对农民的有效教育,保证这些农业技术能够被更好应用。同时我国当前也已经加快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工作,一些农业站的工作人员会向当地农民介绍互联网上的农业资源,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上传提高农民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技术是一种独有的农业推广方式,即将广义、狭义和现代农业推广方式进行合理融合,在提升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能够更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

2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1新时期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2.1.1 技术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内容为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比如农耕器具、选种育种等方面,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一方面相关大学与农业科研院所当前已经加强了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在论证完成后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另一方面也会对农民进行教育,让农民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相关高新技术进行应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基本要求就是加大对各类高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让农民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下,已经能够同时完成在广义与侠义方面的农业推广工作,极大加快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2.1.2 农民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民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为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我国已经重视对农民个人素质的提升工作,这种个人素质提升内容包括让农民掌握各类基础农业知识,让农民能够提高对这些农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地区中,已经开始推行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让农民能够应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以及学习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就试点区域取得的效果来看,当前的这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农业推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速度。2.1.3 辅助设施方面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相关辅助设施的应用,这些辅助设施包括互联网技术、农业器械等,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工作中,已经基本全面普及了农业器械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关注重点为信息化系统建设。由于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中已经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了普及,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所以我国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已经加快了对农业现代化体系中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在后续的农业推广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下降,并且农业推广的质量大幅提升,最终形成了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良性循坏。

2.2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指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能够反作用与新时期农业推广过程中,这种指导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互联网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推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向农民提供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从根本上提升了新时期的农业推广效率与效果。2)农业技术的促进。在新时期农业推广的过程中,一个重要推广内容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由于现代化农业体系不但能够提升农作物产量,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农民会更加主动地了解与探究农业高新技术,这种现象让农业推广工作能够更好施行。3)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中,也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讲解,这些内容能够为农作物的生产、销售过程产生助益,在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中,将会对这些建设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2.3通过新时期农业推广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措施

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快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1)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在今后的政府部门工作中,可以建设农产品交易网,让农民能够应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这些互联网的功能进行讲解,从而让农民能够对该信息化系统产生兴趣,从而进行主动了解和探究。2)提高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需要能够向农民讲解甚至演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所以农业站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进行考核,保证推广人员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要求。3)优化农业推广机制。农业推广机制不但包括应用信息化系统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教育,也需要能够让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个人素质,所以在新的农业推广机制优化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与其薪资水平进行挂钩,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第5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育 设计专业 新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中,在国际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下,我国的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实现实用化教育模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我国高校设计专业教育由于地域环境、专业承办基础、专业特色呈现角度不同,美术教育在其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一样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完全一样。从全国专业院校范围内研究美术教育,应该从不同地区出发,研究区域之间推进美术教育模式规范化的进程。深刻研究教育模式的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创建工作的方向有重大意义。

高校设计专业大体由设计与实践两个平台共同组成,美术教育的完善与否决定了设计专业学生基础奠定的牢固性,更决定了设计专业的学生对今后课程的理解吸收程度。在美术教育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应以教育现代化为着眼点,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教学手段,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体现个性,彰显特色,为设计专业课程的连贯支撑性,为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设计思维更准确有利的表现奠定基础。

对于美术教育现代化的个性化、特色化和实用性的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第一,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体系的内涵、特征与美术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第二,美术教育模式个性化的含义,设计专业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化;第三,美术教育模式特色化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第四,美术教育模式实用性的含义,设计专业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实用性与实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术教育获得了飞速发展,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在新世纪自然就成了教育发展所追求的新目标。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设计专业中美术教育新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美术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美术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新型化是一个国家高校教育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过去传统教育向当今现代教育的现实转化,囊括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在内教育整体的转换和全面进步的过程。美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进人素质的全面提升。所以,美术教育模式新型化、现代化也可以界定为教育制度体系(教师的组成、教育的组织方式,授课形式、运行机制及结构系统)、教育生产力(教育的精神需求、物质基础与发展水平)、教育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变化与教学模式进步的过程。

美术教育模式新的特征从八个方面逐渐显现与渗透出来:第一,美术教育的广泛性与深入性,或者说美术教育在相关专业中的受重视程度。具体来讲,就是要高度重视美术在设计当中的基础性学科作用,同时要走分步骤快速发展的道路。教育要有广泛性,充分满足广大非艺术类学生的教育需求,加固完善现有教育的成果;第二,美术教育这种艺术形式的终身性。美术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包括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我们要建立终身的美术教育模式。对于美术教育的终身制最重要的诠释是,在校园内要给学生打牢基础,在校外,学生才有继续延长学习时间的能力;第三,美术教育的实践性。如果说以前的传统美术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连接不紧密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象牙塔,是孤立于社会而存在的,那么今天,我们的现代教育必须与社会劳动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广泛联系。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需求,更是最基本的特征,最普遍的规律。因此,实现和推进美术教育的新型化、现代化,更要加强教育教学和实践的结合,即美术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为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第四,美术教育要多样化。多样化指教育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并不仅仅指一个概念性的数据,而是高等院校根据专业特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社会越是高速的发展,就越是渴求全面性的人才;第五,美术教育所面对个体的个性化。美术教育所面对的人是要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核心就是个性化。现今的艺术领域有一种误区,大众把个性片面地理解为“特长”,认为这是教育的个性体现。实际上特长大多指向技能,如果缺少了创造性,那么这种特长是无法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艺术所要具备的创造性应该表现在能够善于思考并提出不同的见解。创造性其实是人的本性,并不只是少数人所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第六,美术教育也具备信息化,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教育的信息化,并不是单指把课堂教学用电脑的形式呈现,而是要通过技术的手段,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优化,使教育效果提升;第七,教育都应具备科学性。科学依据是教育开展的标准。现代专业设计领域中,美术教育实践是理性的行为,科学的行为;第八,当今基础美术教育的全球视野。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国际化的,美术教育就更需要国内外学习。优质的教育改革是能够快速传播的,是能够具有国际认同性的。

中国是历史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有需要我们继承和值得我们骄傲的教育史、文化史。儒家学派、道家学派、佛家学派等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古代文化。我们应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高校里使每一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稳抓专业、提高兴趣、拓展思维、适应社会,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技规划项目,项目名称:城乡公共空间建设的文化生态策略,项目编号:2014B127)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顾明远.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1997(3).

[4]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利珉,朱佳生.对教育现代化及其标准的探讨[J].上海高教研究,1998(8).

第6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文化文化相对主义

在当下有关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是否具有可比性,中国音乐文化是否可走现代化发展道路等问题的争论中,“音乐文化”是一个被大家频繁使用的名词,但同时也是一个被误解,误用最多的概念。最为常见的误解之一就是将它的内涵等同于“音乐艺术”。在某些学者的言论中,“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常常被混为一谈,不加任何区分。于是便出现类似“音乐的现代化”,音乐价值的相对性等等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表述。

一、“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概念的提出

严格的讲,“音乐艺术”所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即由有组织的音乐所构成的听觉审美对象。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审美价值的判断,无论是在不同的民族之间,还是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之间,都难以形成一个划分高低优劣的统一标准,只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在“音乐艺术”这个概念所限定的层面上,我们可以说:“音乐的价值是相对的”。

然而,“音乐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远远超出了“音乐艺术”所限定的范围。音乐文化包含音乐艺术,但却并非指音乐艺术。“音乐文化是多种性质不同、形式不同、作用不同的音乐现象的综合物”,他所指代是一些特定的文化现象,这些现象与音乐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也有着自身的特征、性质和作用。总之,“音乐文化”是一个大的概念,而“音乐艺术”是一个较小的概念,我们不能用小的概念来涵盖大的概念,我们必须懂得,我们探讨的是“音乐文化”这个概念属下的诸多文化现象,而不是某种艺术形式的审美属性和艺术品位。

文化,按照广义,通俗的理解,就是指人类的创造,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必然也是物质、制度、观念的综合体。从历史的,文化人类学的全部观点来看,审美价值是音乐文化多种价值中的一种,而不是其全部价值或唯一价值。因此,我们不能够仅仅从意识的,艺术的,审美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更要结合着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层面去看待一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二、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音乐课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应用于课堂。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从近现代到如今近百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这也就是说,中国音乐文化与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音乐文化之间存在着水平上的差距。

中国的音乐文化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没有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没有能够充分的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以音乐教育为例:就物质层面而言,教育设施的匮乏,办学经费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就制度层面而言,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大量音乐人才的分布与流动极不平衡,一些专业音乐院系人满为患,而大量的音乐普及教育岗位则无人问津;就观念层面而言,音乐教育观念陈旧、闭塞、学术视野短浅、狭隘。以上三个层面是阻碍音乐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新音乐文化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摩擦

中国的音乐文化,需要在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各个层面上,全面地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从而尽快跟上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步伐。现代化的音乐文化是开放的,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流范围的广泛性,足以使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中的人们带来各种新意的、富有个性的艺术形式。中国近百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事业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向世界敞开国门,如果彻底拒绝现代化的进程,或许我们的音乐文化会保持更纯正的中国口味,会赢得那些喜欢异国情调的老外们更多地赞叹。但是这样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必须放弃发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我们就只能为别人去做传统的守护神,而不能为自己去做新文化的创造者。

当然,新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必须将传统文化一概“淘汰”。举个例子来说,一对年轻人结婚,如用传统的拜天地,坐花轿的方式来举行他们的婚礼,这一举动显然有着传统的中国味道,从而得到旁人的赞美和羡慕。但是,假如一位家长不顾“婚姻自主”的原则,硬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老规矩为自己的儿女包办婚姻,这就有理由遭到人们的反对。再假如那位先生还想效法旧时代“一妻多妾”的传统,要给自己添上几房“姨太太”,那么这一行为不仅要为已经“西化”了的中国人所不齿,而且还要受到国际法律的制裁。这个例子说明,传统文化中与现代文化不相抵触的东西,自然可以继承和发展,反之,便决没有不被割除的道理。

四、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探索

20世纪的中国新音乐是整个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选择“新方式”来做事情,过生活的结果之一。“新学堂”的建立,“学堂乐歌”的兴起以及其成熟的发展,中国的无调性作品,中国的十二音作品的陆续出现,等等。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们中国人“听音乐”,“做音乐”的方式有了明显的质的改变。这些行为令那些不习惯接受中国新音乐的外国学者感到费解。其实赵元任先生早已说得明白:“中西音乐有异,中国音乐有自己的‘国性’,只得保存跟发展。但我们中国人得在中国过人的日子,我们不能全国人一生一世只穿了一种学博物馆的服装,专预备你们来参观。”可见,那种要求我们中国人的音乐文化永远停止在1840年以前的想法不仅是不现实的,更是“不人道的”。

自宋代以后,中国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异的方式在发展。直到清末,外来音乐文化,尤其是西洋音乐文化与日本近代音乐逐渐传入,音乐由此兴起。而这种现象确实为中国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发展加剧了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弘扬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使中华文明在信息大潮中绽放异彩是音乐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电子出版物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东西方音乐文化将形成全方位的碰撞,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命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方面各民族音乐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会增加统一和普遍性;另一方面,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繁荣和生存面临着威胁。全球信息网络一体化极易使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入。在这场以文化渗透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新的“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文明和社会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统一的成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产力。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革命的英雄气概,中国人民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为此,我们要主动出击、积极应战,大力开发音乐文化信息资源。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信息送上国际互联网,使中华灿烂文化绽放异彩;激浊扬清,用中华文化抵御外来腐朽的文化的侵蚀,在我们民族的精神广宇里筑起思想文化的万里长城。

五、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伦理思考

但是,还有一些人反对将音乐纳入现代化进程,这类人被称为“文化相对主义者”。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者”作为理论依据。在这里,我们应当看到,“文化相对主义者”原本是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各尽所长,共同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应当赞同。但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文化相对主义者”否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否认人类文化发展的共性,否认社会历史进程的阶段性、规律性、否认生产力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对此,我们必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弄清那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的哪些价值具有相对性,共通性,普遍性,进而在中国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相比较中,分清哪些是“不同”的不同,哪些是“不及”的不同,决不能一概而论,人云亦云。

然而,一些信奉“文化相对主义者”的学者们却没有这样去做,以至于“文化相对主义”在他们的手上完全变了味,走了调,成为一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借口。他们以一种对立的心态,来看待中西方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彼此通融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无主义的观点来否定现代化对于人类文化的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这些学者手上的“文化相对主义”,其实只是,狭隘民族主义及“国粹”论的结合物,它既不新鲜,也不先进,用它来解释文化历史现象,或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必将造成观念上的混乱和行动上的失误。

总之,文化、音乐,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首先是为20世纪的中国人民而存在。中国音乐文化朝向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自主的,正确的选择,同时,也是21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化进程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新型的、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同时也是在审美趣味上更加多元化的音乐文化。它是中国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之间完美的交融。中国的现代化任务任重而道远,而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则是整个社会现代化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第7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 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国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将两者的概念混淆,认为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但是,从事实角度来讲,这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有一定的交集,两者之间的领域不同,概念更不同。本论文针对两者之间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1 比较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1.1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含义

信息处理、手机、存储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集合体被称之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它包含了技术性非常高的内容,涉及到技术层面以及应用层面。它是在70年代,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通讯技术水平的提升而针对信息收集、储蓄、整理、传送而衍生出来的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它是能够被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高科技技术,并且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主导。

1.2 教育技术的概念和含义

教育中的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统称为教育技术。其中教育中的技术是物化了的技术,是教育媒体本身反应出的技术,被称之为软件和硬件技术。例如,教育信息的传播和通讯技术,加工和处理技术。它是利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成果,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教育的技术是指非物化技术,如何使用教育和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计划等问题,是从教育角度研究教育技术的问题,其中涵盖了教育心理技术、计划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及时就是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优化教学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优化教学效果。

1.3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比较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新科技对于教育的影响和运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1920年左右我国所兴起的视听教育技术就是围绕着那个年代所兴起的电影技术的运用发展起来的。到了1950年代,我国计算机得到了普及,我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证明,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教育技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同时,证明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够影响教育,必须将信息技术和教育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影响教育,也就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结合。

2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1 教育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含义

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体,是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的一个过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它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涵盖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包括了如何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和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改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技术的发展。

2.2 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80年代中期之前强调了计算机辅助教学,80年代到90年之间强调了计算机辅助学习,90年代之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转变成强调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整合。这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这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在于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结合在一起,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环境支撑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机构,实现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例如,中小学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高效教育信息技术和课堂整合。

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教学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将传统教学和计算机教学相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了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强调了教师培训通过对办公软件的了解针对教学制作教程,强调了教师在数量掌握计算机的我基础上,通过信息检索、学生自主学习等手段实施课堂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它将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辅助教学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机构和教学模式,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和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从总体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3 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

教育信息技术不仅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而且能够实现教学设备自动化、多样化和微型化。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的乐趣,改变了传统说教的现状,增强了教学的说服力,从被动性学习转变成了主动性学习。这一系列的改变都归功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结合,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必然会使我国的教育有质的飞跃。

3 结语

本论文着重针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含义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行了细致性的论述。认为两者的结合对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意义。同时,教育信息技术的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遵从教育价值观念、现代化教学理念出发,在适用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其根本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8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1.1概念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及认知状况.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前提之一.1)公办园从概念的了解程度来看.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教师大概了解的占比为100%。也就是公办园全员对此概念都有所了解这一良好状况得益于郑州市自2006年至2010年整整五年对全市中小学教师f含幼儿园教师)所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考核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相对公办园而言.明显处于认识不足状态。民办园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大概了解的仅占到51%.听说过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的为22%.完全不知道此概念的人数占比为27%。

1.2学科认知

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的认知.影响着教师在日常活动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各项活动中.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知情况。1)公办园郑州市公办幼儿园有46%的教师.即将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与学科的整合。26%的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18%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实践.另有10%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教学软件开发2)民办园郑州市民办幼儿园82%的老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现代教育理论实践民办园有五成以上教师存在这样的认识是很令人鼓舞的。有22%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与学科整合.13%的教师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计算机应用.另有8%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侧重于软件开发。

2数据分析

2.1概念认知

1)幼儿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仅限于浅表层次河南省郑州市自2006年开始.连续五年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教师)按照地理位置分片区、分批次进行了强制培训与考核.对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认知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培训时间较短.教师的认知仅停留在浅表层次。

2)公办园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了解程度明显高于民办园教师从师资来源上分析.民办园大多数教师为河南本省的幼JUJili范学校毕业生.本省的幼儿师范学校均未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处于无知状态走上工作岗位后.没有相关部门强制幼儿园必须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故民办园教师认知水平较弱。

2.2学科认知

1)大部分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计算机应用依照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郑州市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计算机.提到现代教育技术一定是对计算机某方面的应用。不难理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日益普及.使得计算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本专业以外的人员从表面看.很容易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等同起来。

2)大部分教师重视技术学习.轻视理论指导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在授课中使用计算机就认为自己已经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极大地忽略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教育的指导作用。电视的用途就是用来为幼儿收看各个频道的动画片,与教学无关教师热衷于技术的学习.非常重视教学课件的制作,但在实际应用中纯属课件搬家.很少关注教育教学规律。

3对策研究

3.1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强调认知的系统性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教学中.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今社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学>-JN论各有所好,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却走向了融合.现代教育技术似乎成为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幼儿园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指导之下,才能有效发挥起作用。

第9篇:教育现代化概念范文

益性;人员管理;评估

【中图分类号】 G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023―01

教育装备是教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通常包括根据教育和教学要求,对各种教学仪器、设备、劳动技术训练与职业训练工具、学习场所、图书音像资料等 进行的管理与装备。为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学中所需的各种设施和所用物品加以规范和协调,确保管理并应用好这些资源,教育装备管理应该遵循一定原则。

一、服务性原则

1. 为教学服务。为教学服务是教育b备应用的根本宗旨。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技术装备功能的发挥,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本教科书和一支粉笔的历史, 使教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其次,从教学方法上发挥其优势,把教育装备纳入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利用资源的工具和手段,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挥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优势,为学生知识的构建提供支持。

2. 为师生服务。为师生服务是教育装备作用的根本源泉。首先,充分有效的利用教育装备, 使教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花更多的时间去改进教学内容,以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深奥的理论、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相宜性原则

首先,层次相宜。设备的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效率问题, 必须先从管理的层次上进行规划,使其与校情相适宜,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管理和使用要合理分工,各负其职,克服以往的管理混乱。其次,档次相宜。在实际应用中各个级别的设备都要具备,而且比例要适当,才能使装备发挥应有的功效。

三、效益性原则

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教育装备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是“迎检查、赶时髦”的短期行为, 因此既要对当前的需要和实际作出合理的投入,又要顾及未来的发展和改革,从实践的层面去积极开发,从发展的方向去统筹规划,从战略的高度去论证研究, 使教育装备成为一项面向未来的教育现代化的子工程系统。其次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现代化的装备面广、量大、品类多,面对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且都“冠”以现代化招牌的教育装备,切忌一味追求先进,盲目购置,还是要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在因素出发,深思熟虑、务实求精,逐步完善教育装备。

四、人员管理原则

进一步加强教育装备队伍的建设。随着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教育装备的大量配备,教育装备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要充分重视教育装备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作,解决培训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意识到教辅人员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注意解决这支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职称、待遇等问题,进 一步调动队伍的积极性,改变以往教辅人员进职难、地位低,工作可作可不作的状况。建立管理责任制度,使管理人员责任分工明确,谁主管谁负责,发挥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育装备管理队伍,要把懂教育、懂装备、懂管理的人员吸纳到这支队伍中来,要根据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和有关标准配齐 实验室、图书馆(室)、电教、计算机房及其他专用教室的工 作人员,以适应教育装备和教育手段现代化的需要,进而推 进信息化技术的建设,改善教育质量。

五、教育装备评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