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农村教育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高度重视。
办好农村学校,农村教育是发展县域义务教育的重点。发展农村教育。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教育工作作出的安排,就必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依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促进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以强化政府责任为关键,形成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大力办好农村教育纳入农村改革发展总体规划,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之策,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统筹领导,强化政府责任。
二、倾斜投入。
明确各级政府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湘西州委、州政府《关于建设教育强州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共同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求。要在以县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国家、省、州转移支付资金资助。充分利用好省对湘西贫困地区教育制定的优惠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并结合教育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证机制,进一步提高经费保证水平,继续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证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要通过多种途径,尽快解决教育投入缺乏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继续、和谐、健康发展。
三、倾注人力。
着力建立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保证机制和农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一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农村教师待遇低,农村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当前要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住房条件差,加上城乡差别大,年轻老师找对象都存在问题。因此,只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解除他后顾之忧,才干留得住人,进得来人,才干真正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要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对在职农村教师要定期开展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考评,淘汰不合格教师,并妥善做好分流工作。三是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对教师缺口大的农村学校要尽快予以解决,新增教师要优先安排到师资紧缺的农村学校任教,并出台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制度,开展“捆绑式”对口支教工作和名师支教工作,大力推进和鼓励城镇富余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四、加强管理。
关键词:教育政策;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影响
教育政策是实现整个国家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反映了政府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对教育发展不同途径和方向的选择,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志与愿望。从1985年开始的教育体制改革到2006年这22年间,年均出台88.8件教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家庭教育消费,特别对收入增长缓慢的农村来说,教育政策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家庭生活消费。
一、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
(一)不同类型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教育管理政策的内容及主要变化。一是各种宏观指导性的政策,主要包括法制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该政策的变化主要强调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弘扬社会主义精神风貌。二是教育经费的政策,主要包括拨款、学费、国家助学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其变化始于1985年。在这之前,中国教育财政体制主要是单一的国家供给制,无论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由私人分担的比重都不大。1985年后,基础教育实施财政分权改革,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特别是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改革提高了教育收费标准,使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不断上升,其变化对家庭教育消费影响较大。三是教育管理的政策,包括教育举办权、后勤社会化等问题,该政策的变化强调了教育决策的自、不同层次办学主体的资格以及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问题。四是教育环境的政策,该政策主要强调包括校园周边环境、学生外出活动安全、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
2、教育教学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主要变化。教育教学政策主要包括以下5种政策:一是教学的各种具体政策,包括课程、教材、教学计划等方面的政策;二是关于教师的政策,包括教师的培养、培训、聘任等问题;三是关于学生的政策,包括学生的学习、思想、品德等问题;四是关于质量的政策,主要反映在优秀人员奖励、教学评估等方面;五是有关学术的政策,包括学术组织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单位自主办学条件下的教学活动规范化管理,其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很小。
(二)不同层次划分的教育政策变化分析
1、基础教育教育政策变化。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个人民群众和民族的文化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文化和素质的根本。因此,国家不断地集中精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不断制定和出台政策指导来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投资责任的变化:基础教育投资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地区教育筹资负担加重,为了扭转了农村教育政策不力的状况,2006年起开始实行了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
2、高等教育教育政策变化。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教育,它是一种非义务教育,且其常具有十分突出的专业性。中国的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转化,高等教育收费由国家主要供给逐步向个人负担转变,大众化教育使得高等教育不断扩展,特别是1999年后的扩招,高等学校的数量急剧上升,为了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政策来规范和引导高等教育。这些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教育经费、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而且这些政策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产业化
和市场化。
二、教育政策变化与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消费变化状况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江西省1995~2007年农村居民的教育文化人均现金支出为例来说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的变化状况。
1、农民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部分。从表1可以看出,文教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一直维持10%以上,最高达16.23%。对于广大农村家庭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家庭来说,教育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总支出中居于首位,这多是以农村家庭一部分成员取消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仅维持低层次的生存需要为代价的。
2、农民家庭教育消费结构比较单一,学费支出成为教育消费的主要部分。农村教育消费比较单一,消费支出主要为学费支出,学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比例基本上都在75%以上,特别在高校扩招和还没有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那几年,学费支出基本上占教育支出的80%以上,最高达84.94%。这一点说明农村除了缴纳学费以外,用于提高综合素质的其他教育却很少。
3、国家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使农民受益。2006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实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重要政策,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教育消费占收入和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7年均下降近2个百分点。
(二)教育政策变化对农村教育消费的影响
教育政策对农村消费影响最大的政策就是教育经费的政策,其变化特点若拿“90后”的话来说就是“以前读小学要钱,读大学不要钱,轮到我们现在是读小学不要钱,读大学出大钱”,这说明了基础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在收费方面的差异。由于目前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免除了学杂费、书本费,初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仅400元至800元,对于农村来说负担也不算不大。随着中考和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进入高中或中职学习,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高职)及高等教育的教育消费支出大增。以江西省调查为例,高中生每学年的收费为2000~3800元,另外由于乡镇级的高中制学校较少,基本都集中到县城及以上,所以农村学生多数都是住校,因此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的支出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偏高。
另外,高等教育消费年年递增,已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最大负担。从1995年至今,大学学费从每年几百元一路飙升至4000-8000元不等,学费猛涨约15倍。40%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消费支出负担重,50%认为较重,只有10%认为轻。这道出了教育体制的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单一供给向多渠道筹集转变,多种渠道的学校自筹经费在高校经费投入结构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使得高校向受教育者收取较高的学费,这对大部分农村家庭的教育消费形成了一定的压力。
(三)教育消费支出对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影响
教育政策使农村的文化水平大幅上升,科技文化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收益,农村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改善,农村教育消费支出增加。但在农村出现的教育消费型贫困与当前教育收费居高不下密切相关,使得农民不堪重负。从表1数据可知2007年江西省人均可用于储蓄的金额最大为1102元(用收入减去生活消费支出),而1位大中专生1年的学费最低在4000元以上,也就是说,农民家庭中4人才能送1个大中专生上学。而因“家庭收入低-没钱投资教育-子女就业机会少-子女收入低-新一代家庭收入低”,这成为一个贫困代际传递的“怪圈”,“教育消费型贫困”带给许多农民担忧的前景。
三、提升农村教育消费的对策
(一)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提升教育消费能力
虽然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使农村文化水平得以提高,但农民的教育消费质量和水平依然不容乐观,现行的高教收费政策对广大农民来说压力依然巨大。因此,积极关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出台具体的支农措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居民教育消费的承受能力。
(二)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教育投资回报率,增强农民教育消费的信心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接受教育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其接受教育是为了改善生存条件,但其收益却并不明显,这显然会抑制农村教育消费的增加。各级主管部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要积极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组织指导和管理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活动,搭建各种双选平台,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另外一方面可以对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提供补助或提供创业基金,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消费的投资回报,提高农民教育消费的积极性。
(三)加强金融部门对农村教育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金融部门要在教育消费方面有所作为,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助学贷款政策,及时了解掌握贫困学生助学贷款的实际需求,加强助学贷款品种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将保险引入助学贷款业务的新途径,对符合条件要求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
(四)设立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农村学生,减轻农村家庭教育消费负担
政府可以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投放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项目,鼓励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设立更多的奖学金项目,这样既可以鼓励农村贫困的品学兼优学生勤奋学习,有可以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减轻负担。
参考文献:
1、谢维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教育政策数量变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l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提出“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随着国家叫停和规划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农村教育正在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我们对教育的想象太简单对教育的理解太简单。”
研究表明:在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平原地区,撤点并校的正面效果比较明显,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而在自然环境、经济条件较差的边疆地区、西部偏远农村和山区,学校撤并的幅度最大,也是流失辍学、上学远、安全隐患等问题最为突出的,受这一政策不利影响的主要是农村地区的弱势人群。
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农村教育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
《中国在梁庄》作者梁鸿认为,我们对教育的想象太简单,对教育的理解太简单,教育不仅仅在学校,可能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家庭、自然、社会等等。撤点并校使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单一,学生的培养越来越单一。现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包括农村孩子在寄宿学校上学,他们的精神状况、物质状况都有问题。
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据2l世纪教育研究院在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
“学校应该是方便的,它应该是安全的,
应该是亲和的,还应该是温暖的。”
“能走的都走出去了,留下来的是走不出去的人”。这些沉淀在最底层走不出去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关注,就将失去受教育机会,形成“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农村教育资源配备的关注点应该是农村后20%的边缘化群体,而不是忽视或抛弃他们。做到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办好每一所学校。
未来的农村教育究竟走向何方?
“目前来看形成了两种判断和主张:第一种就是农村教育城镇化,小学进镇、初中进城,使所有农村儿童都享受城市化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的所长邬志辉说,与此相反的,学术界还有一种主张,就是农村儿童实现就近入学,保留和建设村小与教学点,适度发展乡镇寄宿制学校,努力提高末端教育的质量。
邬志辉表示,布局并不等于撤并。布局既包括撤并学校,同时还包括恢复、扩建,甚至还包括改变学校功能、变更学校的空间结构等等,甚至也包括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这些都属于布局调整的内涵。
“学校不仅是国家的,学校也是村庄的,也是社区的,学校应该是甜蜜的,应该是方便的,它应该是安全的,应该是亲和的,还应该是温暖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表示,学校里面进行的一切应该是村庄人自己的选择,跟村庄的生活和价值文化息息相关,不应该割裂,割裂的背后只能是离开或者是放开。村庄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学校的学生认同和尊重村庄正在进行的一切文化和文明,而不是陌生、厌弃和逃离。
“用城市化的应试教育覆盖了农村教育,
把农村的乡土气息全部取消了。”
“我感觉到撤点并校以后已经把孩子送上了一条生产流水线。”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卫洪认为,在食堂打饭吃,然后就是不停地考试。一直脱离生产生活的孩子怎么能承担起重新建设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积极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调整支出结构,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农村教师工资及时按月足额发放,加快薄弱学校和危房改造步伐,加大制止学生辍学工作力度,在保证“两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和高中教育,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下面,就××县“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一、深化改革,基本理顺了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一是农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县“两基”工作表彰暨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县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把农村教育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明确目标和要求。特别是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县农村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在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县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村教育工作会,传达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县农村教育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并成立了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同志任组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同志和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多年来,县人大、县政协也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先后多次对我县农村“两基”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评议。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为农村教育办实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神圣的历史使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为农村教育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基本理顺。我县是最早实行“两级管理三级办学”的县市之一。“两级管理三级办学”曾经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级管理三级办学”逐渐演变成了“三张皮”,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从2003年开始,我县开始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以县为主的“三统筹”(经费统筹、工资统发、教师统管),建立“三个专户”(危改经费专户、教师工资专户、公用经费专户)。“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县、乡(镇)两级政府的责任,初步实现了农村教育的“两大转变”,即管理由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的转变,经费投入由以乡镇为主向以县为主的转变。全县农村教师工资全部上划到县,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了广大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自2003年以来教师工资再未发生新的拖欠。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停止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规范了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去年全县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按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共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35万元,截止9月底,实际拨付教育部门135万元,达到全年财政预算安排的100%,较好地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初步建立了贫困生资助制度,仅今年秋季就有4825位贫困学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的惠民政策。通过义务教育助学金、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有效措施,有力地帮助了农村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县政府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助学工作的通知》,目前正在设立扶助家庭贫困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专项资金和拟定《扶贫助学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办法》。
三是教育督导评估制度逐步完善。我县成立了以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为主任的县级教育督导室。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评估制度的实施意见》,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评估。
二、强化举措,巩固扩大了“两基”成果
1993年我县成为全省首批“两基”达标县,199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两基”工作先进县,是××省最早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之一。近几年来,我县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新要求,在质量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地位,深入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和争做“三个表率”活动,要求机关做学校和基层的表率,领导做教师和干部的表率,教师做学生和社会的表率。三年来,我县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先进教师300多人。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实施了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工程,60人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校长岗位培训,广泛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新课程师资培训和校长岗位培训,全县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2%、96.7%和75%,中小学校长基本实现了持证上岗。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开展了“名校、名师、名校长”评选活动,举办了“三个一”活动、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全县共推出特级教师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推选县级骨干教师近566人,学科带头人11人。
2003年,县委、县政府批转了县文教局呈报的《××县中小学教师“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在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全员聘任、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小学教师编制由过去的3210人,精简为2602人,精简编制608人;人员由3005人精简为2602人,精简人员403人。其中:清退借用人员28人,提前纳入退休管理163人,办理提前退休33人。在第一次竞聘中落聘307人,通过“顺向流动”268人后,最后落聘39人。我县“全员聘任,竞争上岗”的作法在《××教育》杂志进行了长篇报道,省税费改办将我县的作法在全省推广。
二是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001年我县被评为全省“两基”达标先进县以后,我们狠抓“两基”的巩固提高,继续改善办学条件。在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结合撤乡并镇、小城镇建设和义务教育工程,积极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三年来,共计投入资金2620万元,其中改造危房2万平方米,撤并农村中小学44所,新建农村中小学1所,改造了一批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中学、×××中学、××中学合并工作已经启动;××中学、××中心小学合并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工作已经完成。版权所有
三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全县农村中小学装备计算机1159台,卫星教育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率先在全省全面普及了实验教学,我县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初步达到了标准化。2005年,我县又申报了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此项目将受益于全县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
四是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我们始终把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不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广泛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举办了说课竞赛以及多种形式的教研教学观摩活动,小学的“快乐教学”、初中的“成功教育”、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教改活动成效显著。不断加强学校管理,落实“两项常规”,创建管理规范化学校,努力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符合课改要求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形成了“抓管理、提质量、办特色、创名校”的浓厚氛围,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明显提高。2003年以来,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管理质量年”活动,出台了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方案》、《质量年活动评估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小和教学点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评估方案》、《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文件,完善了学校管理的各项制度。2005年,我县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458人,占报考人数的32.37%,列全市第一名。
三、抢抓机遇,促进了“两基”向两头延伸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迅速提升,我们又提出了“抓中间,促两头”的工作思路,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段教育。
一是学前教育多元化。我县现有幼儿园101所(其中省示范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数7221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城区达到91%,农村达到53.69%;学前一年受教育率,城区达到99%,农村达到76%。近年来,为缓解我县学前教育的紧张局面,推动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我县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改革力度,采取积极的鼓励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到2005年,全县民办幼儿园96所,在园人数3817人,基本形成了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发展格局。2004年,被评为全市幼儿教育先进县。
二是高中教育快速发展。我县现有省重点高中一所,省重点建设中学一所,民办高中一所,省示范性职业高中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校一所。全县普通高中在校生5282人。我们采取“抓中间促两头”的办法,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我县教育新品牌。2003普高招生1700人,比2002年增长53.7%;2004年招生2050人,比2002年增长85.4%;2005年本届初中毕业生在小学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时分流一半读六年级的情况下,普高招生1722人,入高中阶段就读率达85%以上,达到了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
三是职业教育有所创新。我县现有省示范性职业高中一所,民办职业学校一所。在校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2000多人。近年来,我县努力探索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弹性学制和长短结合的培训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2、2003和2004年连续三年获全省电子电脑大赛团体总分第一名,攘括全省一、二等奖。从去年起,我县已在农村初中开始进行开设农村实用技术课程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试点。
×ד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多年的努力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处于“脱贫”阶段。为了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进一步改革教师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别是边远山区教师)的待遇,确保农村教育资源不流失。
2、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力争有关上级教育部门主管的工程建设项目尽可能地向我县欠发达的农村中小学倾斜。
【关键词】农村教育 本土化 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6-01
谈到农村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陶行知。陶行知不仅是乡村教育的理论家,更是乡村教育的实践家,晓庄师范就是很好的例证。陶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论述了关于农村教育的主要观点。在这篇文章中,陶批评了当时的农村教育,他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主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1]
那么,中国乡村教育的出路在哪里?陶行知接着说:“生路是什么?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中国乡村教育之所以没有实效,是因为教育与农业都是各干各的,不相闻问……所以第一教育要与农业携手……教育(要)与科学机关充分联络……教育(要)与卫生机关充分联络……教育(要)与道路工程机关充分联络……总之,乡村学校是今日中国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2]
现代社会的农村教育到底是什么?农村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有必要作一个重新的认识。
为什么会有农村教育的提法?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概念。长期以来,我们所提到的农村教育,是与城乡二元结构紧密联系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教育结构。尽管在国家教育政策文本或教育学教科书中,没有介绍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教育的表达,但实际上,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农村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区别于城市教育的教育。当我们言说农村教育时,“实际上也是在用一种心中默许的标尺来言说一种区别于城市教育或允许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教育”[3]。其次,我们所说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发展比较单一的教育。所谓发展单一,主要指在农村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偏重文化课教育,忽视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虽然有的农村学校,国家也给免费配了电脑,但由于没有计算机老师,那些电脑也就成了“花瓶”。
农村教育的特点又有哪些呢?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农村教育的特性是什么?特点与特性都有事物本身所特有的意思,农村教育所特有的是什么呢?我们只有搞清楚农村教育的特点,才能施行适切于农村实际的教育。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对立,使我们在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上产生了疑问。农村教育应该本土化还是城市化?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大,导致城乡在教育发展上也有很大差别。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在1995年之前的6年间,农村初中阶段的辍学率都超过5%,后来虽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3%以上,失学人数在2000年达到200万人。仅在1987—2002年间,初中阶段的辍学人数即达到3067.6万人。”[4]“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的倍数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则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5]“近两年有关高考录取率的报道表明,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报考青年的录取率已高达70%以上,而一些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省份,高考录取率则在50%以下。”[6]这些情况都表明,农村学校学生的辍学人数在增加。
鉴于此,农村教育应该进行适合于当地实际的本土化教育。在这里的本土化教育并不是要在农村学校传授专门的农业劳动技术。毫无疑问,传统的农业劳动技术不需要专门在学校里学习。在长期的农村生活中,大部分农村孩子都能够从事自身体力范围内的农业劳动,即使学生暂时没有掌握这种技术,毕业后如果在家务农也可以轻松地向长辈学会这些技术。我们所提到的本土化教育,是结合当地所特有的实际进行教育教学。“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换言之,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7]。比如,当地是京剧的发源地,我们就可以在学校开设一门京剧选修课,并邀请当地的京剧名师来传授京剧艺术;当地是安塞腰鼓的发源地,我们就可以在体育课或者专门开设一门选修课来学习安塞腰鼓;当学习到植物、动物这一部分时,我们可以借助农村得天独厚的条件,带领学生到野外或农户家进行“田野研究”。
我国东中西三地农村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使得东中西的农村教育也存在着差异性。针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资源和农民实际情况,我们应如何开展不同程度和不同重点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把农村教育主要定位于农村中的“双基”教育。农村发展本身的不平衡又使得“双基”教育在不同农村地区有不同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在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主要指东部和沿海地区,“双基”教育的重心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对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而言,主要指西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及中西部地区,“双基”教育的重心是普及小学教育与初步扫除青壮年文盲。为了加快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国家教委1988年正式部署实施了燎原计划。该计划的任务是“在扫除文盲,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与当地建设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农村建设者。积极配合农业与科技等部门,开展以推广当地适用技术为主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农业和农村建设的发展”[8]。
农村教育,一个沉甸甸的字眼,一个肩负太多重负的生命。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热心的宣传者,更需要伏下身来的实干家。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选集》第一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29.
[2]陶行知.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陶行知选集》第一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30.
[3]李宁.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4.
[4]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3(5):46—56.
[5]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3(5):46—56.
[6]张乐天. 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刘铁芳. 《乡土的逃离与回归》,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0.
关键词:义务教育;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总结教育信息化的含义,有一下几种代表性主张。第一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人员及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是指利用当代信息化技术,转变教育观念,改善教育方式,转变教育手段,使得教育过程、结果科学化,合理化。第二种,2004年,李克东提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1]。第三种,祝智庭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的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是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2]。”
可以发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计算机网络的铺设,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建立。再者,要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员,以保障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和对教育信息资源利用人员的指导。
农村义务教育在教育信息化的新形菹拢要努力抓住机遇,改变保守的思想观念,改善教育环境,改变教育方式方法,立足于时代的发展步伐和需求,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人才资源。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
(一)财政投资不足
相比较于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比较落后,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政府财政政策的倾斜,优先发展城市的政策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义务教育的发展。暂时发展局部地区的政策在一定时间内是有成效的,在今天看来代价也是无法忽视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时展速度的步伐,农村教育的落后,宏观上城乡差距拉大,两级分化也在加大。
(二)基础设施不健全
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财政投入不足带来的影响。农村的教学设施一般比较陈旧,长久得不到维护和更新。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单一,收入渠道不多,交通相对闭塞等原因也是造成农村发展速度缓慢,对教育投入不足的成因之一。
(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够合理
农村的客观条件,影响了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多优秀的教师被城市的优越条件吸引,选择在城市的教育事业上发展。农村地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很多时候留不住优秀的人民教师,人才流市也比较严重。而目前还没有很完善的保障措施,造成很多人对农村的教育事业有心而力不足。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条件
(一)本来就落后的教学条件没有后路可走,可以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农村地区的落后使得这里的教育极力想方设法改善现状,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无疑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希望。农村地区建设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建设。教育信息化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子系统: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平台建设;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各级各类学校和不同学科的教学资源;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培训。硬件设施的建设意味着教育教学新载体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建设。这要求农村地区最大限度的铺设网络高速公路,做到信息获取渠道畅通,保障信息平台、网上教学互动平台、各种资源管理平台的运行畅通。
(二)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为政策信息的流通提供有力的保障。一方面,网络开放性的优势在于资源共享。网络使用者可以搜索到相关需求的信息资源,不会受到地域限制,只要网络可以到达的地方就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纸质材料信息的接收方式。并且可以共享网络教学视频资料,向一流学校的教育借鉴学习,这样相对减少了地域阻碍,缩短了城乡教育信息化差距。另一方面,政策是教育发展的可靠保障,首先要有获取政策信息的渠道。网络技术的出现为政策的传达提供了有力可靠的保障,缩小了失真现象的发生。可以很好地解读国家政策,缩短了以往从上往下传达政策信息的时间。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发展缓慢,而教育的信息化不失为一个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条件,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信息资源获取平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缩小教育差距,培养新时代的建设人才。农村人才反过来回馈农村事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吸引有志向的教师来校助教指导。一方面,计算机技术提升了整体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学信息化素养。利用网络技术,农村学校也可以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视频的资料,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而可以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观念,改善了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手段,使得教育过程、结果科学化、合理化。培养与时代接轨的有为人才。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从主要承担着,对学生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虽然经济落后,物质相对匮乏,但是农村天然的自然地理环境也许更易于人类居住生活。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建设,加强了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带动师资队伍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农村地区的特色也会被传播开来,吸引一批优秀的教师前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四、结语
农村地区的落后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深远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教育是人才成长的保证。农村的发展,要靠人才的力量,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教育条件。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其主要表现就是在生活学习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下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信息技术,给传统的教育教学输入变革的因素和动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向教育现代化迈进。
农村教育要抓住教育信息化的机遇,建立信息化平台,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教师资源队伍,进而渗入到教学领域,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改革[J].广东教育,2004(17):20-22.
关键词:空洞化;巨型学校;教育公平;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161-01
众所周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投入,而教育资源投入的不平等会导致不同地区间教育的分化。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的教育不平等现象是比较明显的。就城乡而言,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教育落后问题仍然突出。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0%,这几年党和国家花了很大的精力加强农村教育的建设,取消了学杂费,为农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农村教育的长期欠债,靠短期的一些政策支持,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农村教育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不仅仅靠免除义务教育经费就能解决。1、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短板,这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的投入上。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产生了教育费收入减少与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2001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开始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2、然而,这是“以县为主”的模式,仍然不能破解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缺乏的困局。于是在这种城乡教育的差距下,各种教育问题层出不穷,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农村教育的空洞化和城区的巨型学校。
教育空洞化:农村教育之殇
农村教育空洞化是指农村学校师资和生源被抽空,纷纷涌向城市以追求好的待遇或教育条件,导致农村学校出现“空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第一,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长期以来,在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对我国的各类资源的分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教育这种公共资源的分配也同样是优先满足城市的需要。3、农村地区经济的落后以及教育筹资渠道的缺乏导致教育资源投入远低于城市,这就导致办学条件有限,农村家长对于教育质量的要求却在迅速提高,这会导致学生家长对农村学校办学的不信任,更倾向于让孩子到城镇或者市区的学校接受教育,造成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第二,师资的缺乏。现在城乡教育失衡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软件,尤其是教师,因为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品质。4、一方面,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很低,远低于城市地区的教师工资水平,有时候一个教师得同时教几门课,任务繁重,这就造成教师对工作不热心,为了追求好的教学环境和生活条件许多教师纷纷涌向城市学校,所以很多农村学校留不住好的教师。另一方面,农村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学历高的和年轻点的老师都不愿呆在农村,教师队伍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第三,教育移民的不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随着打工的父母迁到城市地区并在那里接受教育,一些城市中小学甚至“人满为患”。另外,除了随迁子女,专门把孩子送到城市读书的家长也大有人在,基础教育呈现出“农村包围城市”的趋势,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生源数量的减少。第四,十余年“撤点并校”的影响。撤点并校是为了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是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区过于盲目的裁撤学校导致出现大量问题:在十余年的“撤点并校”过程中,许多农村学校逐渐缩小规模,或者被弃置不用。5、因上学路途增加而产生交通费或者住宿费、伙食费的花销,学费负担的增加,促使很多学生家长在教育支出大抵相似的情况下让孩子到城市接受寄宿制的学校教育。
农村教育的空洞化对于农村教育健康发展是有很大的危害的。首先,生源和师资的减少不利于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城乡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其次,优秀师资留不住必然导致农村教育水平下降。再次,农村学生到城市读书必然加重家庭的教育经济负担。最后,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城市巨型学校的形成,是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
巨型学校:中国教育载不动的“超级航母”
另一方面,在城市出现的巨型学校也是教育的城乡不平等的另一写照。在农村学校呈现“空洞化”的同时,一些二三线城市和小城镇却出现了班级总数高于60个、在校生超过数千人甚至达到上万人的巨型中小学。巨型学校的出现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城市地区丰富的教育资源投入。城市地区教育资源丰富,往往会吸引大量师资和生源的到来,这就必然会导致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第二,政府的推动。巨型学校的产生,往往是地方政府行政行为的结果,地方政府往往将升学率和学校创收的情况作为考核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绩效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第三,学校自身的盲目扩张。学校扩张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追求利益。不少地方名校对规模办学积极性很高的一个原因就是由此可以收取数额巨大的择校费、捐资助学费、赞助费等各种费用。
巨型学校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损害了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基础教育终极目标。6、巨型学校与农村教育争夺生源和师资,使农村的教育发展更加艰难,不利于城乡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二,使学校发展产生新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不仅包括城乡学校之间,也包括城市里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因受重点校政策的不良影响,教育资源的配置很不均衡,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明显:重点学校的办学规模越办越大,能筹集到的发展资金也越来越多,入学条件越来越严格;而那些普通学校办学规模逐渐缩小,优秀师资不断流失,学校管理和办学质量下降。三,加重学生的学费负担。巨型学校往往肆意收取高额择校费,用以支撑其办学规模、教师待遇和学校地位,学生从农村地区或者别的学校转学进来必然要花费巨额的费用。四,缺少人文关怀,育人功能弱化。巨型学校的办学,违反了教育规律,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在这种管理下,学生个性被压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且,这种教育下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学校发展“巨型化”,表面上看,能够扩大整个社会的办学规模;但深层上,却给整个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埋下了隐患。7、对策分析:各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仔细探究农村教育空洞化和城区巨型学校的形成原因与二者的联系我们不难发现在它们背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教育的不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教育资源投入和教育政策两方面入手。
对于农村教育的空洞化现象,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第一,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仅要完善农村地区教育的基础设施,还要完善教师的福利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努力吸引高学历的教师前来农村任教,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第二,政府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留住本地生源。第三,对盲目“撤点并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偏。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错在于其导致教育不公凸显、教育责任转嫁、学生发展受损、教育资源浪费、乡土文化断裂等问题。8、在某些地区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当增加学校的数量,减少因路途增加以及学费负担加重导致的本地生源流失现象的发生,留住农村生源。
另一方面,关于巨型学校的治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平衡区域教育格局,均衡教育资源投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改变以往以升学率为重要指标的学校评价方式,不做巨型学校的推动者;加大对弱势学校的教育补偿,平衡区域教育发展,取消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区分,通过实现教育投入均衡抑制巨型学校的产生。第二,出台专项政策,严格限定学校规模。加强监管,限制学校规模的无序扩张。9、巨型学校的产生从政策上可以从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来分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巨型化是由于不适当教育政策的推动。而高中教育由于不属于义务教育,缺少专门的法律约束,这就为学校扩张提供了方便。第三,对巨型学校进行合理拆分。国家出台相关规定严格限制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班额,对存在的超出规定的巨型学校进行限期整改或拆分。可以采取先行试点的办法逐步推进,在试点改革中研究出基于学校面积、教师人数的科学合理的班级人数规模、学校班级数量和对学校总人数上限。此外,大力监管学校收取的巨额择校费、赞助费等,从根本上遏制“巨型学校”。
未来城乡教育发展:寻找二者的关联、平衡点
教育空洞化与城区巨型学校是具有很强的联系和相关性的教育现象的两个端点,是我国城乡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简言之,就是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配备失衡。如何使教育发展走向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实现教育公平以及教育的良好发展所必须要探讨的话题,教育资源投入的分配、教育政策的制定都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总之,优化资源配置可以看做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就是要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确保城乡受教育对象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受教育权利。10、教育空洞化与城区巨型学校这两个现象,一方面代表着资源的分配不均,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困乏以及城市地区教育资源的富集甚至浪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平等。虽然在以上的论述中对于这两个教育的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侧重方法,但是二者都与教育资源的投入以及教育政策的制定息息相关。要强调的是,我们必须看到二者的关系,看到二者的联系,看到它们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相似的存在条件,不能孤立的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空洞化和城区巨型学校这两大教育问题的解决。
结束语:综上所述,这两者问题的解决需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也需要全社会对教育的持续关注。只有这两者问题的真正解决,才能把教育做大做强,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农村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青年教师,2009(03)
[2] 万明钢.白亮.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J].教育研究,2010(04).
[3] 黄 静.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及其对社会公平的影响[J].理论与当代,2009(05).
[4] 特派记者摊琳静.巨型学校不符合教育规律[N].长沙晚报,2014(03)
[5] 记者陈竹.”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农村教育之痛[N].中国青年报,2013(01).
[6] 赵海山,茹国军.巨型学校的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2(31).
[7] 张新平.郑小明.巨型学校当治矣.[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5).
[8] 张 燕.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之.理性纠错.[J].教育评论,2013(02).
关键词:教育格局;农村学生;校车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父母对孩子的受教育意识逐渐加强。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条件的发展、惠民政策的实施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以往农村学生上学的条件相比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就是在农村教育资源整合的背景下,农村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广大农村家长和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进一步指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并以此为依据,对偏远农村地区学校的布局进行了大调整。以农村小学为例,自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学校数量和班级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小学数量由1995年的55.9万所减少到2008年的25.3万所;班级数由1995年的309.4万个减少到2008年的187.2万个。但是,随着布局调整的进行,教学点数量在近年来急剧减少,由1995年的19.4万个减少到2008年的7.8万个,减少比例达59.9%。
当前教育资源的整合、学校的合并、新教育格局的形成是科学合理的,是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节省教育投入的有效手段。凡事都有利有弊。虽然教育资源整合是势在必行的,但其中产生的弊端和困难,是应该看到并努力解决的。
二、新教育格局下对农村学生造成的影响
1.学生辍学
学生的辍学分为间接辍学和直接辍学。直接辍学是指学生直接放弃学业,不接受学校教育。小学生的流失率比较高,约有20%的小学生最终没有读完小学就中途辍学。初中学生中大约40%的学生中途辍学。间接辍学中有以下三种情形:
(1)学生出勤率低。合校之后,偏远农村学生的上学距离增大,给学生上学增加了许多不便与困难,学生的出勤率得不到保证,跟不上课程的进度,就表现为隐形的间接辍学。
(2)入学年龄延迟。我国小学生的入学年龄为6岁,但是由于学校距离的增大,学生在上学路上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家长出于对儿童安全问题的考虑,进而延缓儿童的入学时间。
(3)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即使按时的赶到学校上课,但由于旅途劳累,心力与体力不支,课上不能保证集中注意力,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跟不上课程进度,渐渐地丧失学习兴趣。
2.学生死亡受伤事故的频繁发生
总结校车事故背后的原因,我们会发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司机的不良驾驶习惯,如违规行驶、超载超速、粗心大意。
(2)车辆年久失修,检修不善。
(3)运营经费短缺。车辆的购置与维护得不到足够的经济保证与支持。
(4)缺乏相关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没有健全的关于校车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三、解决方案
1.合理选择中心校的地理位置,尽量同等距离辐射周边。
2.加强学校寄宿建设与管理,为特别贫困生提供住宿费、伙食费补贴。
3.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修缮公路,定制校车,合理规划校车的运营与运行,让广大农村学生搭上安全、方便、快捷、实惠的上学直通车。
4.对校车的运营与管理进行立法,制定校车生产的安全标准,赋予校车应有的特殊权利,各地市政府可以发行市政债券,进而破解校车资金难题。
四、建议
1.当地政府充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了解当地教育资源与环境,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育结构,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
2.完善校车制度,学习西方校车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立完善的中国校车生产、运营、运行制度。
3.随着校车的运营,要政企合作,完善问责制度,实现交通局、财政局、教育局、运输公司等相关部门的有机结合,规定好谁来购买校车,谁来运营、监督,谁来承担后果等各种问题,进而保证校车真正能够安全、通畅、长久地运行。
新教育格局下,农村学生面临的新困难会随着道路的通畅,校车的运行而得到解决,因此,农村地区的校车建设是重中之重。随着校车的运行,既能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相对而言又节省了教育开支,真正使农村学生上学不再难。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小学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高平叔.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