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实习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资源配置
一、引言
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是指军队将人力资源的部分管理工作交给地方机构完成,借助社会资源共同完成。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军队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核心思想是“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利用丰厚的社会资源,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效益。《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提出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要求“能依托社会保障资源办的事都要实行社会化保障”。建设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是贯彻落实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纲要和主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
二、军事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军事人力资源是生产国防安全这种公共产品必须具备的军事经济资源。
(一)招募
目前,我国军事人力资源来源主要有:军校毕业生、地方大学生、士兵提干、特招入伍、每年征招的义务兵。招募手段落后、宣传力度不够、招募机构比较分散等问题,导致招收的官兵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
(二)培训
培训开发是军事人力资源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高标准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途径。我军自实施“逐级培训晋升”制度,培训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培训时间滞后于部队实际需要,没有前瞻性,目前我军面临多样化军事任务,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大,但这方面的培训却不足;培训计划缺乏科学性;培训内容、教材质量落后于时展对军队建设的要求;缺乏对培训质量的评估。
(三)工资
军人工资设计是否合理是决定军队能否吸引、留住、激励优秀人才的关键。我军现行工资结构日趋庞杂、定义含混、内容交叉,与现代化管理要求愈发不相适应;军人工资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不相适应,导致军人生活水平不高;军人工资调整滞后,造成军人相对收入下降,军地人员收入差距大。
(四)考评
绩效考评是我军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军对官兵的考核主要从定性角度出发,进行经验性评判,缺乏准确的量化标准,给官兵绩效考评带来难度,容易造成考评主观随意。
(五)福利
我国军人福利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福利标准低导致数量上供不应求;医疗、生活、文化娱乐等服务性保障存在的问题导致质量上供不应求。福利供给以实物为主,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人们各种需求的不断满足,实物供给显然不能适应这种趋势,这就导致军人福利资源效率低下。
三、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构想
建立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策略地利用外部资源,有选择地将部分不涉及军事机密的、非战略性的、技术上可行的职能,交由军外专业机构完成,其他职能仍由军内人力资源完成,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优势,同时促进军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管理效率,使军事人力资源更加知识化、科学化、专业化。
(一)从职能角度建立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
1、招募。无论征兵还是招聘,宣传工作都很重要,尤其近年来我军加大到地方高校招兵的力度,宣传就更为重要。将宣传工作交给专业机构,提高宣传力度,在更广范围内选拔高素质兵员和人才。对文职人员的招聘,以我军人力资源规划为指导,在地方专业机构的协助下,制订科学合理的招聘计划,明确岗位信息和人员素质要求,面向社会招聘。
2、培训。培训职能社会化,是将部分军地通用的培训工作,借助社会资源完成,减少军队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提高培训质量,同时还可集中资源做好内部专业培训。这部分职能的社会化保障已经开展起来,但仍需进一步深入发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军事专业技术人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化保障方式。为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军事任务对人才的需求,应开拓更多的人才引进渠道:直接从地方大学招募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经过短期军事知识训练,分配到同类专业岗位任职;定期或根据需要聘请地方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给军队干部进行专业培训;聘请文职人员为军校学员上课;将部分技术干部送往地方高校或国外进行深造;对于军内特殊的专业培训,由军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通过这种“引进来,送出去,多流通”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军地高级专家资源,提高对军事人才的培训质量。
3、考评。考评职能社会化,将军队部分考评工作交由地方专业考评机构或者军地专家组成的考评组负责。具体方式:一是在人才招募时要求具备地方相关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二是将军事性不强的人员考评工作交由地方专门从事人才考评工作的机构进行;三是军事性较强且技术要求高的考评工作由军内专家会同地方有关专家一道组成考评组完成;四是军事性很强的由军内其他单位专家进行考评。
4、工资。工资职能包括工资设计及发放,我军工资发放由银行代劳,大大提高了发放效率。工资设计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军人身份的特殊,这部分与企业不同,不能为了实现社会化而进行社会化。与军事单位签订合同的非现役人员工资设计可以交由地方专业机构负责,以实现工资设计更合理,强化工资的激励作用。
5、福利。军队福利社会化保障就是将具有军民通用性的福利保障移交社会承担和利用社会保障力量为军队福利提供服务,主要包括基本福利、营区服务保障、住房保障、用车保障、医疗保障等福利保障社会化。福利货币化是实现福利社会化保障的有效手段,对军队不具备比较优势的福利保障领域,以货币形式支付给个人,然后借助社会保障力量完成。
(二)从人员分类角度建立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
实行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目的是为节约资源、提高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我军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之一。从人员分类角度建立社会化保障体系,主要是选择军事性不强的勤杂、专业技术等工作岗位,以独立合同工、临时工甚至兼职等形式实行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
我军实行的文职人员制度是典型的合同工方式,是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的一种渠道。近4年来,文职人员在专业技术工作和执行军事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要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深入研究,进一步调整改革文职人员制度,扩大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范围,完善军队人才构成模式和使用方式。军事性不强的事务性工作,采用临时工的方式由社会人员承担。文艺工作者采取兼职形式,不占军队编制。这种合同工、临时工、兼职的人才使用方式,有利于降低军队人力成本,精简军队规模,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
(三)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配套机制
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利益方很多,作为国防安全的生产者,首先要确保军队安全稳定,保证军方利益,因而在建设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建立配套机制,降低风险。
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军事法规和制度,完善人才招募和征兵制度、培训制度、评估制度、晋升制度,建立军人工资福利制度等;建立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军地协调机制,保证社会化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建立监督、约束与军方合作的社会组织机构行为的法律法规,防止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过程中泄密等危害行为的发生。
2、建立科学的社会化保障合作商档案。由于军队组织的特殊性,在军事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风险,合作商的选择是关键。建立科学的合作商档案,考察合作商的专业技能、服务质量、信誉程度和服务价格等。
3、加强合同管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签订各种用工合同,要控制风险,必须加强合同管理。首先合同设计条款要全面、准确、灵活;其次请专家参与合同谈判,便于发现隐藏条款和积累合同管理经验;最后要加强合同跟踪管理,加强对履约过程的动态监管。
4、建立社会化结果评估系统。建立社会化结果评估系统,对社会化效益进行评估,这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为下一次社会化的项目研究、合作商选择提供参考建议,逐步完善我军人力资源社会化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付义清.军人待遇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2、李晓松,孙晓航.军人工资结构的现状与重组思考[J].军事经济法研究,2006.
3、刘克胜,王铁宁,纪红任.军事物流社会化保障研究[J].物流技术,2005(2).
4、陈代兴.现代军事经济学通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一、企业改制与社会保险相互促进
社会保险制度是伴随着企业改制而变化的,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改革与社会保险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第一,在文艺企业改制的过程中,是伴随着清产核资、资产清查等方式而进行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改制,使企业通过一定规模的经营,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从实现其有效的经济效益,企业的效益好了,员工的工资水平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企业和职工才有支付购买社会保险的经济实力。
第二,文艺企业在进行转企改制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从社会的约束中脱离出来,如何做到独立运营,国家的保险部门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为社会保险事业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在文艺企业转企改制后,社会保险部门要较以前更多地从企业和职工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为他们服务的问题,从而让社会保险部门与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更有利于社会保险部门自身形象的再塑。
第四,社会保险制度对企业的改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配套的社会保险制度,那企业的改制很难深入下去,甚至可以说现代的企业制度难以建立,所以说,做好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保障体系,是加快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社会保险在文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保障水平低,购买险种不全
如今在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中,普遍存在保险水平偏低的情况,这与我国目前的国情、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改制前的文艺单位属于事业单位,身份是国家的干部,其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财政供养,单位也是财政的拨款来进行运营的,再加上单位自创的演出收入,在社会保险方面给员工购买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较好的保证了职工的经济利益。而改制后,文艺企业由原来的事业单位变成了企业,员工的身份也发生了变化,且改制后的文艺企业只能享受一部分财政拨款,企业主要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员工只能依靠一部分财政拨款,主要靠自创演出来增加收入,因此,为员工购买保险对于保障员工生活的意义更大。但是,在改企后,文艺企业依然只给员工购买先前所提到的三种保险,并没有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益众所周知,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有固定工作的职工来讲,养老保险更是其买保险的最终目的,为的就是在老年时生活能有保障,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口老年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购买养老保险更是未来保险工作的重点。所以购买养老保险是每个文艺改制企业迫切面临的问题,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配合社会保险部门为职工做好这个工作。
(二)企业缺乏对社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实现转企改制后,在给员工购买保险方面并不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去为员工购买保险,而是将西方企业或者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经验直接照搬过来,从而导致保险工作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脱离,只顾眼前而忽略了员工的长远利益,并对员工提出的保险要求也是以各种借口进行推脱,甚至是想尽办法尽量为员工少缴或者不缴保险。
(三)社会保险管理手段落后
也有一些文艺企业,虽然认识到了给员工购买保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运作中,没有有效地将保险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最终导致出发点是好的,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参保率不高的现象。此外,也有不少企业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不是让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去办理保险事务,而是让财务部或者其他行政人员去代办保险事务,导致保险工作因办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而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而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
三、社会保险在文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保险能够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有一些企业降低员工的保险缴费基数或为员工少缴险种,这种做法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企业比员工承受更大的风险。比如,有一些企业为了节约保险金额,在员工的试用期不购买保险,如果员工在试用期期间出现了工伤或者事故,则结果全部由企业自行负担,而如果企业为员工购买了社会保险,则保险的费用将主要由社会保险部门来担负。所以说,企业为了小的利益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二)社会保险是重要的激励手段
社会保险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辅助手段。比如养老保险,从人的生理发展来看,每一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如果企业不为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员工在企业中工作就觉得没有保障,没有安全感。但是如果企业能为每一位员工购买养老保险,那员工的这种安全感就增加很多,从而在工作中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因为这份养老保险让员工对自己的老年生活有了保障,从而提升自己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在现在的工作中也会更加努力。
(三)社会保险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
此外,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想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员工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才可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那企业为员工购买五险,并让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保障,那员工才有可能全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效益。
(四)社会保险具有稳定团队人心的作用
社会保险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保障是其存在的最主要的价值,因此,员工即使有想离职的想法,也会因为保险的问题而有所顾虑,从而不辞职或者暂缓辞职;而对于一些不给员工购买保险的企业来讲,要想稳定企业的团队那就更难了。如果企业不给员工购买养老保险,对于那些有优秀的业务能力的人,完全可以跳到能为自己提供更好福利的企业去工作,那骨干业务人员的流失,对企业来讲,损失将是巨大的,同时,核心员工的离职,对于团队人心的稳定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文艺企业中,大多数人员都是从事艺术表演工作的,人才队伍的稳定至关重要,因此,文艺企业在如今独立经营、市场竞争又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只有运用完整配套的保险制度才能留住人才、招揽人心,企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剧目,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四、如何做好社会保险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文艺企业的发展
(一)加强社会保险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文艺企业改制后的保险制度,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为企业的员工购买五险,特别是养老保险,并要加强养老保险金的缴费激励机制,以扩大员工的参保人数,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其次,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对于我国的员工来讲,生病可谓是一件大事,特别是大病,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讲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因此,企业为员工做好医疗保险的工作,对员工来讲是解决了一个很大的后顽之忧。第三,对国家来讲,要完善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将失业救济扩大到各类人群,以保证社会的稳定。最后,企业要与社会的政府劳动部门合作,对于一些失业的人员进行一定专业能力的培训,为其谋生创造一定的条件,以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二)加强社会保险的透明度管理
企业为员工购买保险的真正目的是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保障,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那为了将这一目的有效地进行强化,企业可以让保险的管理工作透明化。比如,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各种方式将缴费的情况进行公布;也可以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增加其对保险的了解,不仅让其了解保险的内容,也让其对保险的方式有一个详细的认识;此外,社会保险的相关机构也可以为员工提供查询和缴费记录的服务,以保证员工对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的知情权等。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将社会的管理工作透明化、公开化。
(三)加强社会保险的程序性管理
社会保险的工作也是一项很复杂的事务,因此,企业一定要让专门的人员为企业员工的保险工作进行规范的管理,保证企业保险工作的及时申报、及时变动,满足企业不同员工的需求。企业员工的保险工作最好由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并按规定的日期及时核报,对于新进员工和离职人员也要及时做相关的申报和停交工作,以保证企业和员工双方正当的权益。并在单位与相关地方劳动部门确认统一缴费后,对于企业和员工各缴的部分作出明细,该员工支付的部门从员工的当月工资中进行扣除。此外,对于每年缴费基数的变动要提前向员工通知,以保证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大脑中马上浮现出阿南的身影,心情也顿时变得既犹豫又复杂起来。犹豫的原因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体制及学科本身的教育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史哲等人文教育应试的功利性目标代替了素质教育目标,政治说教的工具性目标代替了人文,史哲等人文教育的本质功能与价值自然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史哲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已然是“喜欢史哲而怕学史哲,更怕应考与提及史哲”。因此,我担心在此提及“多读史哲”会吓跑很多读者。心情复杂的原因是本讲的主人翁阿南,他同诸多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一样,有顶天的理想,对可能的机会也非常敏感,也不乏超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由于人格上的某些缺陷而导致他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立足之地难觅。把他的经历作为一个鲜活事例来解读本讲要旨,我还是有些羞于提及,因为阿南人格上的缺陷更多是诸多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所以,要使诸如阿南这样的职场人士的人格更为健全,拥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那种自信、泰然与勇气去面对职场中的一切及自己的未来,更应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复兴工程,而对这项工程的重要性,不仅意识到的人非常有限,有所行动者就更少了,我担心会浪费笔墨。但既然我决定写了,还是希望读者们能耐心地把它读完,并希望通过此文唤醒更多的呐喊者与行动者。
那是在2005~2006学年的第二学期,阿南选修了我主讲的《招聘与选拔》课程。课程快结束进入学生实践周实习分组前夕,阿南给我来了一封信,引起了我对他的注意。
阿南的第一封长信
李老师:
您好!
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3级的阿南,再次打扰百忙中的你,我希望在实践周中老师能带带我,另外向老师再做一下自我介绍,希望老师在方便的时候能给我一些帮助。
我来自农村,所在县一度被评为全国33个特困县之一,初中前后由于县委领导搞“财政摘帽”,家里一度过上了靠借粮度日的生活。最艰难的时候,曾经以榆树皮磨成的粉和着其它的野菜维持生命。
连我在内,家中有兄弟两人,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从小和父母一块儿上山下地,尽管由于上高中之后眼睛近视、退耕还林等原因不再务农,手上的老茧都已褪去,但砍柴在手上留下的一道道疤痕仍然历历在目。
初三那年,哥哥考上湖北大学,想尽一切办法(包括借高利贷)之后,哥哥最终放弃了继续求学的念头。从此我上学的道路更加艰辛,父母对于上学然后出人头地这条路彻底地失去了信心,对我精神上的支持都变得很吝啬。
初中的毕业考试,曾经让我在当地名噪一时,我考了母校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有很多老师支持我,哥哥那个时候出门打工,除了还账,没什么别的负担,能从还账款里面挤出一些钱支持我,他希望我能读完高中。我所在的学校在我上高一入学的时候给过一些奖学金。
在种种支持下,我进入本县一中。尽管我的成绩可以进本市最好的中学,可我不觉得有什么遗憾。
高中的班主任,我永远感激他。高一那年元旦前后,由于所在厂效益不好,哥哥那边暂时性地停止了对我的支持,我所有的现金只剩下一张被攫得充满汗臭味的面额两元的人民币。我决定去卖血,结果医院放假,我不得不步行四十里山路回家。走之前,我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班主任身上,给他留下一封信,告诉了他我的情况。
班主任为我组织了一次募捐,在我最艰难的时候。
高三毕业的时候,班主任积极为我寻找社会援助,觉得北京师大在学生福利方面较好,报志愿的时候又帮我拿主意。
上大学之后,面对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价值评价体系:成绩不再是证实自己、得到尊重的唯一指标;成绩的获得也不像以前,钻研书本、做练习题就能拿高分。我是学理科的,大学转学文科,对于文科的一些规则不那么熟悉。加上其它方面的一些挫折,我的表现并不那么让自己满意。
突然面对大城市,成绩上不去,尽管参与了很多社团,但是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什么都不是,连找份家教都不能如愿的现实,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大学期间在成绩方面,我一直没有突出的表现。
在失落面前,我积极探索,参加辩论赛、参加演讲比赛、参加俱乐部的管理工作、参加“农民之子”的下乡调研活动……
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积淀,终于慢慢找回自我。在社团方面我担任了“农民之子”执委,开始独立地策划、组织活动。2005年11月策划的农产品义卖活动,开了高校支农社团农产品义卖的先锋,为《北京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05年10月份组织的山西调研活动,将“农民之子”的旗帜了毛乌素沙漠。
考虑到自己在找工作方面可能无任何可以拿得上台面的优势,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开始积极寻找各种实习机会。由于经验不足或者资历不够,很少拿到面试机会。在CL地产(行业杂志)总经理到北师大演讲的时候,得到他的手机号,直接和他联系,得到了唯一的一次面试机会。
做了特约记者,了解了房地产行业很多知识,采访了WDBJ、GZHQ等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们,并撰写了相应的系列采访稿。
这次实习机会虽然没有任何薪水,但是对于增长我的见识,增强自信心方面,它的作用不可估量,CL地产给了我一笔巨大的财富。
打扰老师这么长时间,向老师介绍自己的情况,希望老师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告诉老师我家境的贫寒,绝对不是想获得老师的同情,或者是某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来博取老师的好感。
我在社会这所大学中,取得了其它绝大多数大学生没能取得的成绩。我遭遇了苦难,尝到了一次次挫折、绝望的滋味,学会了怎么去面对他们,这是我唯一的资本。这是我唯一可以相信自己不会让老师失望,同时唯一能够说服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我一个机会的理由。
急切的希望老师能够给予我更多地指导,我太需要成功了。
希望看我的文字不影响老师的心情。
祝工作愉快!
学生:阿南
2006年6月19日
阿南的来信,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决定在原则范围内尽我所能帮助他。我当即给他回信:“我会尽我所能帮你创造一些机会,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你也一定会抓住这些机会!”与此同时,我首先把他的来信转给我在企业界的一些朋友们,他们的反响非常强烈,诸多企业当即回信表示愿意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其次是在随后的实习动员会上,我专门向包括阿南在内的学生作了主题为“人不自信,何人信之”的发言,提出“社会永远都会尊重有才能的人,并不会去主动同情弱者,如果我们有幸拥有贫穷,这正好是我们成为强者的动力和基础,而不应该成为自我懈怠与乞人同情的借口”。
在实践周中,阿南如愿被分配到我所带的这个小组,实践的内容是为北京HD地产集团工程管理中心50名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培训、多对一结构化访谈及个性化职业生涯报告的撰写。根据事前约定,HD地产集团将从参加该实践活动的16名同学中,根据个人能力及现场团队合作精神等表现,录用其中的三名作为暑期实习生,并作为该集团人力资源中心的后备人才培养。
但阿南的能力和现场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不仅没能如愿进入该集团的实习生名单,根据该集团人力资源中心相关专家的综合评定,阿南竟然还名列所在6人小组的最后。后来,经我竭力推荐,北京DL集团愿意接受他为暑期实习生。但工作没几天,阿南又给我来了一封长信。
阿南的第二封长信
李老师:
您好!
我是阿南,向您汇报一下我们在DL集团实习的情况,顺代谈谈自己的困惑,寻求您的帮助。
到DL实习的同学被分成了两组,一组在DL模板和集团总部,另一组在DL重工。生活条件和大家来之前所想有些差距,但这本无所谓,关键是在工作上我有一些困惑。
一块儿过来实习的同学,除了跟着CTT经理的两个同学筛选简历算是干了一些和专业有关的事情之外,其他同学都没有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
整理档案、录入数据是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工作。
录入信息需要电脑,而我所在的部门的电脑并没有富余,一台电脑还长时间处于修理调试状态,很难有整段的时间去干事儿。我们的办公桌是临时搬来的一张桌子,所有办公用品是一人一支圆珠笔,一个练习本。
来之前也抱着学习的心态,如果可以学习的话,这两样办公用品是再好不过了。
通过观察了解到公司根本无真正的现代意义上人力资源的概念。尽管在北师大的招聘让人觉得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做得很专业。实质上公司的人事问题采用了三权分立,选拔权,考核权,监督权分属人资部、行政部和合约部,没有形成任何制度体系。
本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大显身手,尽情表现我们的专业素质,树立北师大人力资源的牌子,也可以不负您的期望。
在一次错别字的核对过程中,我拿到了公司的一份职位说明书,我的感觉是这份说明书冗长,职责抽象且难以考核,还有一些语法问题。我想实习是来学习的,学习就得谦虚,大的方面不提了,改点语病总是可以的。当我把意见提了之后才知道,语病的修改得请示经理,我关于语法的建议也被无端地给否决了。
我给DL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发了邮件,谈了自己的想法,要求分配任务,他没有给我答复,我想或者是没把实习生当回事,或者是他的确太忙。
刚到这的时候觉得条件比想象的差,大家都表示不管条件多差一定要干满实习期再走,怎么着不能砸了北师大的牌子。我们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每天提前半小时进办公室打扫卫生,有事儿没事儿问可以帮什么忙不,我们希望我们可以证明:北师大的孩子是好样的,李老师的学生是公司最棒的员工。但给我的感觉好像是:北师大的孩子是不怎么样的,李老师的学生是公司最好的勤杂工。
我不知道再呆在这里是不是该算是赖了?如果再赖在这里是不是真把师大的牌子给砸了。
今天经理跟我们说了,实习生要接触到实质性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实习生一个月下来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就可以了,我想这不会是我来这里实习的初衷所想要的。尽管来这里发展空间很大,也许是我不了解市场状况吧,我的感觉是在这里三年做上副总裁,不如去ZLJC(国内一著名咨询公司)三个月当上正式员工有竞争力。尽管来自农村,我不想当土财主。
既然是汇报,我想顺便汇报一下,来这边之前我做的事情,6月26号晚上开完会后虽然我没有像您所希望的那样,回去查一下给我们的公司名单里面的每一个公司的情况。但我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就那样闲着,我在努力。
我觉得出去实习, 不管到哪家公司,都不能给李老师给北师大丢脸,首先我的形象要换,我咬牙购了一身行头。
想想自己的专业课学得并不是很好,那段时间就在宿舍,或者干脆出去和考研的同学一块儿上自习,我觉得自己可能面临着人生的一次转折,我不能砸李老师的牌子,毁自己的前程。至于什么时候去上班,去哪里实习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当时只是想,不管李老师什么时候让我去哪里上班,我都要做一名合格的员工。
去XL(国内一著名门户网站)面试,我觉得当时自己的表现是合格的,去HD做项目如果我能和经理分在一组,也不会是所在小组里表现最差的。
现在的状况真的让我很困惑。
我想老师可能不明白这些情况,跟老师汇报一下,不知道老师能不能跟公司交涉一下,看可不可以给我们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或者如果不需要实习生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赖在这里,咱们回学校是不是合适?
祝工作顺利!
学生:阿南
2006年7月26日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同样迅速变化的还有差异化的顾客需求,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岗位职能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与此相对应,在高职院校的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我国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却不如人意,这种“供求倒挂”的现象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上了日程。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高校宽进严出的影响,高职院校企业管理类专业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教学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课堂上过分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工作中感到不知所措;第二,教学方式单一,授课情况不理想。当前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仍偏重于教学工作量,使得教学缺乏创造性,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讲授式”和“照本宣科”,仍然停留在把概念解释明白、清楚阐述原理的层面上,致使整体授课效果不理想;第三,课程实践环节不足,考核评价方式僵化,学生主动学习性不高。
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岗证课”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所谓“岗证课一体化”是指:岗位知识、证书知识与课程知识融入一个整体,也就是将岗位知识和证书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的建立,充分融入到课程当中。是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延伸,它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级考证融为一体,通过建立规范合理的教学体系,达到增强教、学两方面的有效性和积极性。根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针对的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同时根据课程特点,设计了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模拟公司为载体、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为补充,把角色扮演、模拟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合为一体的教学组织模式,并在考核评价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创新。
(一)以模拟公司为载体,项目任务为驱动。在教学环节,我们构建以模拟公司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设计了模拟公司项目,在每学期第一次课就引导学生根据性别、个性、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每个小组5-6人,组合成立模拟公司。为确保后续项目的有效性,各模拟公司的规模、业务种类和组织框架都相同,不同的是每个组可根据成员特点自行确定公司名称和工作分工,结合课程特点,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包括人力资源经理、培训主管、招聘主管、绩效考核主管和薪酬主管。各小组任务分工相同,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实训场地和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开展一体化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和岗位一体、理论和实践一体,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课程内容设计成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逻辑的项目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高职院校学生逻辑思维较弱、形象思维较强以及动手能力较强、理论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学组织模式,把任务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和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合为一体。因课时和实训环境的限制,各小组的课程实践项目需在课余时间完成,在课堂上进行PPT汇报及成果展示,由评委组(随机抽取5-6人),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标准和指标进行计分,该分数计入项目实践考核成绩,同时评选出优胜小组给予一定奖励,具体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堂加入考证环节。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人员竞争激烈但拥有资格证书的只有少数,所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需具备相应的岗位能力,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做支撑。高职学生如果能在在校期间取得企业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不仅在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时,就连就业时也会比其他学生多出一技之长。因此,有必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门课程中加入考证这一环节,在课堂上增加企业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模拟试题训练来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就业、职称晋升做好知识储备。期末考核方式中加入了项目实践成绩的评定,该部分的成绩是由评委组在项目实践中给出的平均成绩,占期末成绩的40%,项目实践成绩的评定从每次课程实践的到课情况、方案设计、团队合作、结果评价四个方面给出。学生总成绩的构成为:到课情况20%,项目考核
40%,综合考核40%,该课程评价方式对于成绩的评定更加立体和客观,能够多角度对学生的课程掌握情况做出评价,达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为管理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空间。
(四)以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为补充,升级教学模式。校内的教学尽管模拟和仿真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但是与实际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要做到课堂和实践的无缝对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还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等岗位知识的教学模式,以表1的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综合实训”,就是要求学生在实践周或者假期到学校安排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基地顶岗实习,由企业师傅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在这6-8周的工学结合实践中,学生能及时地发现平时在课堂中发现不了的问题,并在企业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 杨新荣.构建人力资源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人力资源管理,2013.
[2] 路建彩,褚建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探索与实践,教育与职业,2015(2).
4月11号听从直营部李树斌总监的建议和安排,我来到广州直营办,开始了我在广州直营办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同样这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在广州办我的部门领导是潘心如经理,实习导师是胡萍勇,以及广州办全体同事,首先非常感谢在这段日子里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走进广州办的那一时刻,我就感受到那种很强烈的营销氛围,无论是从墙上张贴的图片和标语以及各种报表和数据,都给我太大的新意,我想这也许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种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工作。
每天早上广州办都要开早会,每个业务员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和今天的工作计划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并把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汇报,并寻求解决,每天的这段时间,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我觉得真的很好。然后就是在办公室跟着导师处理内务,这里所谓的内务就是整理业务上的资料和问题,当然的时候我是在观看和学习,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询问导师。处理完内务,一般就是要出去巡场了,跟着导师,一个一个超市进行巡视终端陈列情况以及和导购员,卖场经理沟通,在终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总公司制定的政策必须得到高要求的执行,终端三个表现第一,五统一等等,以及陈列和促销情况,都是需要业务员通过智慧去计划去谈判,然后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回报,我想这就是营销的魅力所在!
每天于各个卖场,各站地铁间穿梭,其实真的很累,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劳累,或许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入职,无法感受那种业务上的压力,但真的是体会到作为一名业务员的艰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都说做销售的最能锻炼人的缘故,需要你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自己,做一名高素质,高效率的销售人员。记得那句话:使我痛苦者,让我强大。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积极宣传引导,扩大职教招生。县教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着力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二是面向市场办学,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和现代农艺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在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人获得省三等奖、人获得市一等奖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
三是开展短期培训,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在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四是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年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江南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在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我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 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大,招工难问题开始凸现;另一方面县内职校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到县外占有较大的比例,加上所学专业、课程与企业不能有效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脱节,企业在当地难以招到满意的技能工人。
(二)技能教育仍是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双师型”教师不足,实训设备缺乏,严重制约了技能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县职教中心由于教师多数是从普高改行,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摆脱普通教育“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产业和专业、岗位和课程、车间和课堂等没有有效对接,加上我县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规模较小、水平较低,特色不明显,在全省、全市还处于落后的位置,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三)职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统筹。我县职业教育学校创办于世纪年代初期,虽然起步相对较早,但中途几经折腾,发展几乎停滞。目前,我县有公办、民办所职校,专业设置趋同,重复建设现象普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降低了办学效益。
三、几点建议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将我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适用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效益。坚持对接产业,服务经济。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课程对接工艺。坚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原则,全面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零距离”,促进校企、产教对接,实现校企双赢,合作共赢。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机制、育人用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共建共享。
(二)整合职教资源,打造职教品牌。建议建立由县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职教
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好全县的职业教育。对我县现有的职教资源和两所职校,建议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打造精品、特色专业,形成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优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扶持龙头职业学校,创造条件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等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实验设施,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
文章:
2010年办公室助理实习报告范文
2010年应届生实习报告样本
幼儿园实习报告例文
暑假实习报告范本
7月11号听从直营部李树斌总监的建议和安排,我来到广州直营办,开始了我在广州直营办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同样这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
在广州办我的部门领导是潘心如经理,实习导师是胡萍勇,以及广州办全体同事,首先非常感谢在这段日子里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和指导。走进广州办的那一时刻,我就感受到那种很强烈的营销氛围,无论是从墙上张贴的图片和标语以及各种报表和数据,都给我太大的新意,我想这也许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一种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工作。现将毕业生实习报告总结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每天早上广州办都要开早会,每个业务员把自己昨天的工作情况和今天的工作计划做一个简短的汇报,并把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汇报,并寻求解决,每天的这段时间,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我觉得真的很好。然后就是在办公室跟着导师处理内务,这里所(范文大全网提供)谓的内务就是整理业务上的资料和问题,当然的时候我是在观看和学习,遇到不懂为您提供大量免费范文!的地方,就主动询问导师。处理完内务,一般就是要出去巡场了,跟着导师,一个一个超市进行巡视终端陈列情况以及和导购员,卖场经理沟通,在终端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总公司制定的政策必须得到高要求的执行,终端三个表现第一,五统一等等,以及陈列和促销情况,都是需要业务员通过智慧去计划去谈判,然后用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回报,我想这就是营销的魅力所在!
每天于各个卖场,各站地铁间穿梭,其实真的很累,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劳累,或许我现在还没有正式入职,无法感受那种业务上的压力,但真的是体会到作为一名业务员的艰辛,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都说做销售的最能锻炼人的缘故,需要你全面的发展和提高自己,做一名高素质,高效率的销售人员。记得那句话:使我痛苦者,让我强大。
说到从校园思维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的转变,就不得不提到角色定位。从进入公司伊始,就要求自己以职场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将学生行为带到工作环境中,但是在学习新的问题时依旧要像学生那样保持谦虚的态度。
(一)项目工作总结
一路走来,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渐理出思路,目标逐步明朗。期间不仅熟悉了工作环境以及公司运作基本流程,更是学到了很多专业技能。
初始接触的是某移动传媒公司的项目。该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公司制度全案;一是制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体系,包括薪酬制度方案,绩效管理手册。
在制作绩效管理手册中绩效考评指标一部分时,前期准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对媒体行业概况及公司的背景信息做详细深入的调查
2 熟悉公司的基本工作流程及组织结构
3 熟练掌握绩效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在制作绩效考核指标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
1 制定部门kpi时,部门负责人的对抗,基于此我们与其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使考核指标与目标值的确定更加趋于客观化合理化。
2由于媒介工作的特殊属性,使得对节目制作编播人员的考核成为难点。对此我们将节目编播制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另行订立奖惩办法进行考核,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影响较大的指标设置到kpi中分得的权重较小,体现不出激励作用。
3 由于对工作流程不熟悉,影响kpi推导过程的准确把握。对此我通过各种途径熟悉理解各部门工作的内涵和流程。例如像财务部门,综合处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同其他行业有很多共性,所以学习起来难度相对小些,对于业务部门有其独特性,则需要认真分析总结。
(二)培训课件制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培训课程就是培训师手中的利器,因此培训课程的设计成为整个培训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培训课件制作过程中,我逐步总结出其基本流程。
1 前期准备
在制作课件前首先要调研客户需求,即要弄清楚学员是谁;他们需要什么;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失。
了解以上信息后就需要确定培训的主题。
2 设计具体内容
首先搭建课程框架,然后填充内容,最后对课程润色,最后形成标准化课程。
3 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工作中要尽量使自己关于某方面的知识完善,形成逻辑严密的系统;课件制作中的案例要丰富,多增加互动游戏,使课程不枯燥,生动有趣,生活中很多例子都可以成为素材,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可以成为危机公关很好的案例;注意整个ppt的格式统一和标题美化。如客户开发换成客户开发的七大武器更加夺人眼球。
(三)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
在公司实习期间除了工作内容的学习外,我还掌握了几点工作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和增加工作效率。
如联想三问(why what how),即领导分派任务时要充分了解领导的目的,了解的越详细,工作实施起来才会更加到位和顺利。 明白了为什么之后在做一个详尽规划,最后才去实施。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很多无效劳动和重复工作。
二八原则:80%的产出来自20%最至关重要的行动,所以每天首先要做的就是当日工作计划,哪些工作是重要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合理安排时间。
会议的基本程序:open(开场白) clarify(澄清观点) develop(展开讨论) facilitate(推动达成一致) close(总结)
要勇于承担工作任务,不懂得地方尽快学习,边工作边学习,不断的遇到新问题去面对和解决,才会迅速成长。
还有很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自己做的都不够到位,比如如何与上级汇报工作和沟通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力求做到更好。
给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参考,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近日,县政府办公室组成专题调研组,就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分别听取了县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保局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并到县职教中心、县开发区部分企业实地开展走访座谈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职教工作基本情况
县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近几年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职业教育跃上新台阶。
扩大职教招生。县教育育、人社局等部门认真宣传贯彻《职业教育法》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职教、支持职教的良好环境。面对社会上对职业技术学校能否学到真本事,1积极宣传引导。就业能否保证等种种疑虑,全县上下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优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势、就业信息和劳务需求信息方面的宣传,使一部分群众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逐步改变观念。同时,各职校每年还组织教职工集中时间深入学校、学生家庭,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动员职教对象参加职业教育,千方百计增加生源。
拓宽发展空间。为了使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2面向市场办学。结合经济发展需要,开始逐步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训”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开设具有市场空间、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目前县职教中心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工艺美术、电子电工、机械加工、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农村电器技术等专业。省市中职技能大赛中,县职教中心有1人获得省一等奖、2人获得市一等奖、3人获得市三等奖,学校获得市团体三等奖。
注重技能培养。非学历的短期培训,3开展短期培训。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形式。据县人力资源和社保部门统计,政府和行业企业的推动下,近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达3000人次,培训工种涉及缝纫、电子电工、数控机床、黄酒酿造、焊工、钳工等,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技能服务支撑。
提升办学水平。县职教中心,4加强基础建设。借助原中学的教学资源,加快学校转型。经过两年多来的努力,学校于年月通过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验收。民办职校自年创建以来,投入余万元,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校园面积已达万平米,校舍面积万平米。新的实训大楼和教学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县人力资源和社保局还积极向上争取万元实训器材为职校提供实训服务。师资建设方面,职校通过脱产培训、自我转型、社会聘用等多种途径,着力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适应职教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如职校先后有名教师参加了汽车维修、机械、工程、数控、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国家级职业中学教师培训,名教师参加了省级教师培训,选聘名优秀技术员和工程师来校长期培养年轻专业教师和担当实训指导教师。
二、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
县每年初中毕业生余人,1职校招生难和企业用工难现象较为突出。据统计。除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到普通高中学习外,再加上外出务工、县外职业学校的争抢生源,实际进入县内职业学校就读不足人,普职比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年县职教中心和职校两所职校实际招生只有人。同时,随着开发区落户企业的迅速扩张,企业用工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是一方面企业用工在数量上缺口较大,招工难问题开始凸现;另一方面县内职校学生毕业后首次就业到县外占有较大的比例,加上所学专业、课程与企业不能有效对接,人才需求进一步脱节,企业在当地难以招到满意的技能工人。
实训设备缺乏,2技能教育仍是职业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双师型”教师不足。严重制约了技能教学的开展。特别是县职教中心由于教师多数是从普高改行,专业知识缺乏,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摆脱普通教育“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产业和专业、岗位和课程、车间和课堂等没有有效对接,加上我县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规模较小、水平较低,特色不明显,全省、全市还处于落后的位置,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起步相对较早,3职业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统筹。县职业教育学校创办于世纪年代初期。但中途几经折腾,发展几乎停滞。目前,县有公办、民办所职校,专业设置趋同,重复建设现象普遍,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降低了办学效益。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推动我县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适用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将我县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提高办学效益。坚持对接产业,1更新办学理念。服务经济。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做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实现专业对接产业、课堂对接车间、课程对接工艺。坚持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原则,全面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零距离”促进校企、产教对接,实现校企双赢,合作共赢。建立职业教育与企业对接的信息定期机制、育人用工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共建共享。
打造职教品牌。建议建立由县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职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整合职教资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好全县的职业教育。对我县现有的职教资源和两所职校,建议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划转等形式,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打造精品、特色专业,形成规模发展、集约发展、优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扶持龙头职业学校,创造条件提升我县职业教育的等级,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实验设施,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