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移动支付的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移动支付的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移动支付的弊

第1篇: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关键词】 七氟烷;异氟烷;小儿;吸入麻醉;比较

全身麻醉中广泛应用吸入, 最常用的吸入主要包括氟烷、异氟烷、恩氟烷等, 它们具有麻醉效能强, 苏醒快, 无燃烧、爆炸等优点[1, 2]。七氟烷与其他吸入相比, 由于其具备呼吸道刺激性小, 诱导迅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 恢复快, 可控性强,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等突出的特性,被誉为现代吸入, 且成为理想的小儿物之一[3, 4], 但临床有报道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高, 造成手术效果不佳。本研究对七氟烷和异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并对术后苏醒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 为小儿麻醉提供参考依据。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所有患儿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和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5]。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的患儿62例, 年龄2~8岁, 平均年龄为5岁, 体重10~30 kg, 平均体重为20 kg。其中男患儿38例, 女患儿24例。手术类型包括:疝囊高位结扎、小儿腹股沟疝气修补术、小儿下降固定术、尿道成形术、气管异物取出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内收肌切断术、急性阑尾炎等。术前已检查并确诊所有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肝肾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或发育迟缓、全麻后兴奋既往史等疾病。将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 每组31名患儿。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ASA分级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明显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 两组患儿术前均禁食8h, 禁饮4 h。常规检查麻醉机及呼吸回路有无漏气;喉镜、吸痰器等是否准备妥善;小儿应急所需的气管导管是否准备等。术前半小时常规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g/kg, 苯巴比妥钠0.8 mg/g, 待手术室内温度达到室温时接患儿进入手术室, 入手术室后用Dash-4000监护仪检测心电图、心率、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前, 将高浓度的七氟烷和异氟烷与高流量纯氧(7 L/min)混合气体, 用手扣紧面罩并预充麻醉机回路2 min左右, 使管内充满七氟烷或异氟烷后进行麻醉。对能合作的大龄患儿进行口头解释和沟通, 对不合作的小儿, 直接将面罩紧扣口鼻并进行快速诱导。两组均待患儿睫毛反射、体动及疼痛反应消失后, 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 3~4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处理。将七氟烷与异氟烷的浓度降至2%~3%左右, 氧气流量调至2~3 L/min, 维持麻醉, 等麻醉诱导平稳后再进行静脉穿刺。术中间断行静脉注射芬太尼1~2 μg/kg, 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的生命体征。手术结束前2~3 min停止芬太尼注射, 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烷或异氟烷, 敞开面罩, 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2 L/min的氧气吸入, 待患儿自然苏醒后, 当血氧饱和度超过95%时即可送回麻醉恢复室进行监护处理。

1. 3 检测指标 监测心电图(ECG), 观察患儿的心率(HR)、无创动脉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记录麻醉诱导、维持、苏醒和手术时间, 从吸入至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以及气管内插管的时间, 麻醉过程中记录患儿咳嗽、恶心、呕吐、躁动等情况。观察并详细记录麻醉过程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的情况, 诱导前、气管插管后患儿的心率及血压。手术结束后评价患儿苏醒期的躁动情况, 评分标准采用5分评分法[6]:5分为患儿术后出现不安静, 攻击行为如躁动;4分为很难被安慰, 无法控制患儿的哭喊;3分为易怒, 情绪不安, 哭喊;2分为清醒、平静;1分为平静睡眠且能与亲近的人进行目光交流。评分为1~3分视为无苏醒期躁动, 4~5分视为麻醉后躁动。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 检验水平α=0.05, 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长短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手术时间:(40.7±32.3) min。

2. 2 诱导期反应及麻醉效果 62例手术患儿, 术中生命体征均表现相对平稳, 麻醉效果良好。七氟烷吸入诱导浓度为7%, 术中七氟烷浓度维持在2. 5%。睫毛反射消失平均时间为(70.2±28.8) s;气管内插管时间为(217.3±60.1) s;气管插管条件为优49例, 良12例, 差1例;其麻醉诱导时间(22.4±13.9)s;苏醒时间:(4.02±3.72) min ;麻醉诱导时有2例呛咳、3例兴奋, 整个过程中无呼吸抑制和低氧饱和度的发生。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较稳定, 无血压下降病例的发生。七氟烷组得分为:(8.10±3.10), 异氟烷组得分(8.00±3.80), 经过T检验, 两组患儿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3 两组患儿的ECG、HR、SpO2比较 手术开始到结束后两组患儿的ECG、HR、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整个研究。七氟烷组有1例出现轻微咳嗽。异氟烷组有2例患儿出现低血压。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休克、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麻醉风险, 物的药理机制、分布情况、用药剂量、用药部位以及儿童的个体差异性等, 都对麻醉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严重者会对小儿的生理功能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小儿麻醉后躁动是小儿临床麻醉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而吸入麻醉在小儿麻醉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7]。躁动的发生与麻醉方式、年龄、手术方式等有关, 通过护理评估、对症护理等可以防止和缓解躁动的发生。有研究表明[1], 吸入都有一定的肝毒性, 而氟烷类是卤族中肝毒性最典型的药物, 但这些吸入经相应同工酶氧化代谢后可大大降低其毒性, 且在高氧环境下, 患者一般均无明显的肝损害。七氟烷是一种对呼吸道刺激性小, 血流动力学稳定, 诱导迅速, 恢复快, 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的吸入麻醉剂, 其血气分配系数低, 患儿苏醒速度快, 术后不良反应低。七氟烷吸入诱导时, 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 手术时间短, 术后苏醒质量好且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与异氟烷吸入诱导并差异。经过试验比较研究证明:七氟烷与异氟烷对小儿麻醉苏醒躁动无显著性差异, 是一种理想的小儿吸入, 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赫,阮林.七氟烷、异氟烷和恩氟烷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右江医学, 2010, 38(6):656-657.

[2]明豫军,李辉,肖峰,等.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30(3):196-200.

[3]金泉英,付月珍,王春等.七氟烷/氧化亚氮全凭吸入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2):102-104

[4]陈明华,张铨,吴俊山,等.七氟烷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后苏醒质量比较观察.人民军医,2008, 51(4):224-225.

[5]王敏燕,方向明.七氟烷合用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9( 5) : 66- 67.

第2篇: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关键词]主动免疫;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T细胞亚群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c)-0085-03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病因较复杂,除免疫、感染、内分泌、解剖、遗传等因素外,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也较多见。据相关数据统计,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在复发性流产中所占比例达45%~50%,且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3]。为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封闭抗体的影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12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经B超检查,由我院妇科专家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制定的复发性流产诊断标准[4]。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编号,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中,年龄24~35岁,平均(29.81±3.47)岁;流产时孕龄4~11周,平均(8.12±2.16)周;流产次数2~4次,平均(3.37±0.43)次。对照组中,年龄23~34岁,平均(30.06±3.29)岁;流产时孕龄4~12周,平均(8.26±2.07)周;流产次数2~5次,平均(3.49±0.36)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标准;②年龄20~35岁;③内分泌功能正常;④夫妇染色体检查均正常;⑤抗核、抗心磷脂、抗双链DNA、抗子宫内膜等抗自身抗体检测为阴性。排除标准:①经B超检查子宫出现先天性畸形、宫腔粘连等情况;②合并支原体、衣原体、巨细胞病毒、艾滋病病毒、弓形体等生殖道感染;③丈夫或第三方提供淋巴细胞者检查异常;④夫妇肝功能检查异常者;⑤不愿签署协议书者[5]。

1.3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黄体酮(规格:5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902,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餐后口服100 mg/次,1次/d,连续口服2周,经确诊为妊娠后,肌内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000 U,每2天注射1次,1周后改为2次/周,2周后改为1次/周,连续治疗12周。

1.3.2研究组给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①主动免疫前,行封闭抗体检测于孕前空腹状态下分别抽取双方的外周静脉血各2 ml,抗凝后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封闭抗体,所用试剂产于美国莱姆德公司,由北京索奥生物科技有效公司提供,根据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并准确及时记录测定结果。若检查结果为阴性,则在免疫治疗4次后再抽外周血,采用同样的方法检测机体内封闭抗体。②在主动免疫治疗中,对患者和供者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行HLA-Ⅱ位点基因分型,若2位点以上相合,则需第三方供者,并检验双方血型。然后抽取供者外周血20 ml,抗凝后在无菌条件下分离并提取淋巴细胞,生理盐水洗涤,调整淋巴细胞浓度,并于患者前臂三角肌处行肌内或皮内注射,3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应避孕,1个疗程后复查封闭抗体。若封闭抗体呈阳性者,则可建议在3个月内受孕;若抗体仍呈阴性者,则继续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待封闭抗体转阳后再受孕,连续治疗12周。

两组治疗后均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准确记录随访中不良反应,并予及时有效处理。

1.4观察指标及评定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封闭抗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受孕后的妊娠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T细胞亚群的测定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2 ml的外周静脉血,采用产于Beckman Coulter公司的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水平,然后计算CD4+/CD8+和CD16+CD56+,并准确记录。

妊娠成功率为治疗后妊娠成功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不良反应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封闭抗体检测阳性率的比较

治疗前,经ELISA法测定其封闭抗体均为阴性;治疗1、2次后两组封闭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4次后,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中CD4+、CD8+及CD4+/CD8+和CD16+CD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均有变化,CD4+降低,且研究组CD4+水平远低于对照组(P

2.3两组治疗后妊娠成功率的比较

研究组妊娠成功率为64.29%,高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不良反应

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荨麻疹、皮肤变态反应及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等不良反应情况。

3讨论

复发性流产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妇科疾病,病因种类较多且复杂,尚未明确。临床上认为复发性流产主要与免疫因素中的封闭抗体相关。多数学者研究证实,封闭抗体可抑制机体产生淋巴细胞反应,封闭母体淋巴细胞对滋养层细胞产生毒性反应,促进母体T细胞识别胎儿抗原抑制物,最大限度地保障妊娠成功率[6-9]。

在孕妇血清中,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CD4+、CD8+和CD16+CD56+等抗原。临床上采用外源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刺激母体产生封闭抗体和淋巴细胞毒抗体等免疫反应,抑制母体免疫应答反应破坏胚胎的正常发育,保证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有学者指出,外源淋巴细胞作为一种刺激抗原,可刺激母体产生抗外源淋巴细胞,提高母体抗体的组织相容性,既支持复发性流产患者免疫因素的发病机制,又表明临床上采用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有效性[10-12]。

相关学者研究指出,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妊娠成功率,且患者治疗期及妊娠后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少[13-16]。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研究组封闭抗体检测阳性率和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远高于对照组,未出现治疗期不良反应,与上述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综上所述,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妊娠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文丽,叶玲玲,姜雯,等.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及抗免疫治疗效果的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18-1119.

[2]彭婀娜,姚若进.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前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0):773-775.

[3]黄志强,邱俊杰,张海波,等.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易感性研究[J].现代医院,2015,15(12):32-34.

[4]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诊断标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47(12):957-958.

[5]张劲丰,苏荣,庄健海,等.封闭抗体在不同孕育状态妇女中的分布规律[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98-300.

[6]邢志艳,谭欣,王金旺,等.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 19(12):753-754.

[7]Khonina NA,Broitman EV,Shevela EY,et al.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blocking factors (MLR-Bf) as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indication and efficacy of paternal lymphocyte immunization in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J].Arch Gynecol Obstet,2013,288(4):933-937.

[8]杨如,杨君,许芝山,等.白蛋白保护下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78-3480.

[9]丛林,刘长明,朱立新,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细胞亚群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5):378-380.

[10]田丹,戴海青,李兆萍,等.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两虚证封闭抗体阴性所致复发性流产38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8):167-170.

[11]金平,靳荣,秦晓黎,等.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与CD56CD16 NK细胞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 29(24):3418-3421.

[12]李维宏,牟晓玲.黄体酮保胎治疗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外周血辅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免疫失衡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6):4444-4449.

[13]胡道琴,梁宝珠,陈敏,等.复发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 21(6):76-77.

[14]吴美梅,孙丛萌,周运花.复发性流产免疫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0):3363-3365.

[15]Largeron N,Petry KU,Jacob J,et al.An estimate of the public health impact and cost-effectiveness of universal vaccination with a 9-valent HPV vaccine in Germany[J].Expert Rev Pharmacoecon Outcomes Res,2016,7(11):116-119.

第3篇: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再通;血栓溶解疗法;心电图描记术

[中图分类号] R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3(c)-041-02

目前,在国际上,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经过了大规模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1~2],证实了这种方法能够开通与梗死相关的血管(IRA),使一度缺血的心肌得以灌注,可以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降低AMI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从而改善近期及远期预后。而评价IRA再通的主要手段是冠状动脉造影(CAG),但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溶栓后IRA血流是一个动态过程,而CAG所提供的只是“瞬间拍照”的图像,不能准确反映溶栓治疗后最初IRA的血流情况[3]。本研究旨在探讨用心电图连续监测溶栓后抬高的ST段达到稳定性下降50%的时间,作为IRA再通及溶栓治疗疗效的无创指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1996年3月~2001年12月在我院CCU住院的AMI患者360例。病例入选的标准:①持续性胸痛≥30 min,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②心电图表现为典型的AMI图形,至少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 mV;③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④符合《中华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制定的“AMI溶栓参考方法”[4]的溶栓适应证,除外禁忌证;⑤溶栓后符合上述参考方案中的冠状动脉再通标准[4]。

将入选的360例患者,根据静脉尿激酶溶栓后的心电图ST段抬高达到稳定性下降50%的时间,分成A组(≤60 min,n=92)、B组(30<t≤60 min,n=126)及C组(60<t≤90 min,n=142),3组一般情况见表1,3组性别比较,χ2值为0.308,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入选的患者立即服用阿斯匹林0.3 g,以后0.1 g, 1 次/d,5周后改为0.05 g,1次/d,持续服用;静脉滴注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提供)(200~250)×104 IU于30 min输完;皮下注射7 500 IU肝素钙 ,1 次/12 h,持续5 d。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溶栓后,连续进行心电图、CK及CK-MB监测,且2 h内每30 min观察胸痛情况及心电图ST段抬高的幅度。

1.2.1 CK及CK-MB测定溶栓即刻取静脉血各测定1次,自发病后6 h起,每2 h测定1次,至发病后24、48和72 h各测定1次。一起使用Monach2000型生化分析仪,用法国Ausbio试剂盒。

1.2.2 心电图测定分别于入院即刻,溶栓后30、60及90、120 min,做标准12导联心电图,纸速25 mm/s,以TP段为基线,于j点0.08 s测量ST段。

1.2.3 心室壁运动幅度测定测定时间距发病后2周,采用美国marquit公司1000型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取左心室长轴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二尖瓣环及肌水平测定AMMI相关的室间隔(IVS)运动幅度及AIMI相关左室后壁(LVPWA)运动幅度。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显著性检验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各率及例数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心电图ST段抬高达到稳定性下移50%所需时间不同,梗死相关心室壁运动幅度存在差异,且随需要的时间延长梗死相关心室壁运动幅度有下降的趋势,详见表2。

与A组比较, P<0.05;与B组比较,P<0.05

3 讨论

AMI可使梗死相关的心室壁运动幅度减弱、消失及出现矛盾运动,静脉溶栓治疗能使IRA再通,使一度丧失血流灌注的心肌再灌注,可部分限制心室壁收缩幅度降低[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抬高的ST段达到稳定性下移50%所需的时间不同,梗死相关心室壁运动幅度存在差异(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梗死相关心室运动幅度有下降的趋势。提示,溶栓后测定心电图ST段恢复时间有助于预测梗死相关心室壁运动的幅度。

本研究发现AMI患者溶栓后,早期ST段恢复(30 min)相关心室壁运动幅度明显改善。Vant等[6]认为,早期ST段恢复是预测心室功能的良好指标,且通过CAG对比研究证实,AMI溶栓后60 min ST段恢复程度是其3年随访期一个独立死亡因素预测指标。

本组资料显示的ST段恢复时间有助于预测梗死相关心室壁运动幅度,提示尽管IRA血流减少,也有部分患者心肌灌注是通过CAG所无法显影的微循环和侧支循环实现的,与CAG不同的是,抬高的ST段达到稳定性下降50%,即可反映那些CAG所显示的IRA再通。也可反映CAG无法显示的微循环和侧支循环的再通。因此,我们认为,通过心电图的连续监测,ST段的恢复表明有关心肌细胞水平的再灌注,ST段恢复时间可以作为心肌细胞再灌注及AMI预后的有关重要临床指标。

[参考文献]

[1]CISSI-2.A factorial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four thrombolytic strategies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N Engl Med,1993,329:673.

[2]ISIS-3(Third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farct Survival ) Collaborative Group.A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streptokinase vs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vs antistreplase and of aspirin plus heparin vs aspirin alone among 41299 cases of suspec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Lancet,1992,329:753.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4 (5):328.

[4]Andrews JS,Traznicky IT,French JK,et al. ST segment recovery adds to the assessment of TIMI 2 and 3 flow in predicting infarct wall motion after thrombolytic therapy[J].Circuiation ,2000,101:2138.

[5]郑刚,刘兆旭 任焕忠,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4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再通者的评价[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8(7):487.

[6]Vant Hof A WJ,Liem A ,de Boer MJ,et al.For the Zwoll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 Group .Clinical value of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after successful reperfusion therap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Lancet,1997,350:615.

第4篇: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摘要:二维码支付技术顺应移动支付兴起,能够减少用户现金携带量、方便商家提供支付服务,但是其服务设施的高成本以及用户信息、资金的安全问题制约其在商家与消费者中的普及。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使用者的特征和习惯与现存问题,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和培养消费者行为等提升二维码支付发展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二维码支付;电子商务;应用现状;消费者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促成移动支付的产生,其随时随地支付的方式影响消费者支付行为,提高商家服务效率 。二维码以其信息存储和兼容性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而二维码支付则是其中一个颇具争论的一种应用,一方面,它节省消费者购物时间、减少现金携带量,商家也通过其便捷性吸引新客户,促成了商家与消费者线上线下的联系;另一方面,首先二维码本身包含的信息可能会造成使用者的信息泄露、资金损失,其数字证书、电子签名还不完善,交易发生后的可追溯性不强,一旦资金损失,不容易找到对应的真实交易者,其次,二维码生成技术仍未普及,商家提供服务的成本较高 ,这些对二维码支付在消费者和商家中的普及造成了阻碍。

2、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围绕二维码支付技术应用现状展开研究,探讨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对策。课题调研通过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探究二维码支付的发展特点与现存问题,围绕使用者消费习惯和期望展开问卷调查,同时本项目将围绕二维码支付应用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带来的安全性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发展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维码支付技术是顺应移动支付技术和移动网络发展的产物,是技术的创新更是电子商务活动中媒介工具的创新。本课题在研究二维码支付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的的基础上,对使用者信任度不高、普及度范围受限以及信息、资金安全问题提出联合营销、加强技术投资以及完善市场准入规则的相关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二维码支付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调查

3.1 二维码支付技术及其发展

二维码支付是一种结合了二维码技术与移动支付技术的无线支付方式。商家通过生成的二维码存储支付信息,用户使用手机移动客户端扫描二维码,从而进入绑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资金账户,实现与商家账户的支付结算。二维码由专用软件即可生成,和不同的支付媒介具有兼容性。中国的各个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都在二维码支付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实际应用中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架构,主要有传统手机网银支付的链接、基于第三方账户的支付方式以及手机外设读卡器模式。

20世纪90年代就形成了二维码支付技术,在日韩已经普及95%以上时,二维码支付在国内兴起,得益于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技术的提升而逐步改进 。二维码支付在实体交易中最多应用于存储商家、商品信息,通过扫码浏览商品,并选购相应产品、将资金转入相应的账户。比如,顾客可以在餐厅的二维码菜单中了解餐厅地址、菜名、环境的等信息,查询优惠活动,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在超市中,顾客通过手机扫描商品二维码进行自助支付,不必排队付款。在线上交易支付环节二维码存储电子交易或支付信息,用户使用移动终端扫描进行资金转移。支付宝作为领先水平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包含二维码支付功能,在网上购物以及缴纳费用时,网站生成存储交易信息的二维码,消费者在支付宝手机客户端扫描后直接将所需资金从自己的账户转移到指定账户。

3.2 调查方法及样本、结果分析

二维码支付使用者包括交易中的收款方(收款商家、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方(即消费者用户或其他购买方商家)。交易双方都可以选择二维码支付的同类支付方式。影响收款方选择的因素有硬件设施成本、人员培训成本、推广成本以及用户习惯等。影响付款方选择的因素有支付金额、支付场合、安全性以及附加收益等,这些都形成于付款方在交易中的行为习惯。综合两个方面,调查围绕二维码支付受众(主要是付款方)的特征、使用习惯以及支付行为培养展开。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用户对二维码支付应用场合、使用流程了解状况;对二维码支付使用流程便捷性、安全性的评价;二维码支付和其他支付方式的比较;用户对提升支付安全的建议和期望等。调查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13份,被调查者中18至23岁(共169人),其余依次是28岁以上(128人),23至28岁(114人),18岁以下(3人)。其中,146名在校学生,223名事、企业单位职工,其余是个体、自由职业者,消费水平在500元-1500元的居多(185人)。

结果显示56.42%被调查者使用二维码支付,其中73.39%的被调查者是从网购平台交易中第一次使用二维码支付,较少被调查者初次使用是用于实体支付。在二维码普及度上,16.46%的被调查者没有听说过,在网购支付中应用更为熟知(89.1%),其余依次是实体购物支付以及手机应用支付。在支付技术安全上,41.45%被调查者认为现金支付相对刷卡支付(32.46%)和二维码支付(21.45%)更加安全,也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可相关法规对商家进行正规认证、使用浏览器数字证书等安全预防措施,但二维码支付便捷性为较多人(78.26%)认可。在二维码支付推广手段上,实体商店扫码优惠支付(51.33%)相对二维码支付本身安全性更有吸引力,其他被调查者会在手机应用中必须使用或二维码支付足够安全情况下选用。在调查中,36.32%被调查者会主动选用二维码支付,认为其方便快捷,其余会在支付需要情况下使用,不会主动选用。

3.3 二维码支付技术的应用特征

互联网环境逐渐培养网民足不出户网上浏览信息的习惯 ,改变以往被动等待顾客上门咨询的方式、主动把消息传播出去成为传统经营的新契机。调查显示(图1),二维码支付在网购支付中使用最普遍,73%的被调查者第一次使用二维码支付都是用于网购支付,同时也出现了实体购物支付以及手机支付中的应用。可见二维码支付方便、新颖的支付方式契合了网购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也吸引了消费者的尝试,由此商家可利用此方式吸引消费者使用这种方式。二维码支付与优惠、广告信息相结合,以新颖的支付方式将顾客带入到营销活动中,顾客主动地体验商品与服务,这成为实体购物的新型营销渠道。

调查显示(图2),超过50%的消费者成为商家绑定用户的原因是受到营销活动中的优惠吸引。电商开发新型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并进行App营销时通常采用扫码优惠活动,即通过扫码选择商品并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后台银行进行支付可享首购优惠。这潜在要求智能终端用户安装应用程序并注册成为活动电商的用户,电商不仅获得了用户的注册信息,在支付完成通过应用程序与用户建立了更全面、更长期的联系。商家利用二维码支付延长支付环节、增加应用程序附加板块,从而增加用户粘度。例如美团外卖扫码注册支付后,有用户评价环节,包括送餐速度、质量等,这为新用户提供选择参考,也增加了老用户的信任度。

自二维码支付方式产生以来,为商家、消费者带来了方便,同时存在信息、资金安全隐患,如扫码过程中账户信息被第三方网站截获利用、进行经济交易,同时账户资金被窃取、转移。因此,在二维码支付的普及过程中用户的接受心理造成了阻碍(图3),结果显示超过7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金支付(41%)和刷卡支付(32%)相对二维码支付更为可靠安全。一方面是由于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已经成为消费者支付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码支付在普及过程中造成的信息安全与资金安全隐患,这些令用户在选择支付方式时会选择更可靠安全的方式。

3.4 二维码支付应用的优势

二维码支付是以二维码为载体,存储用户信息、支付信息等,用户只需提供可以扫描的移动终端、绑定支付账号即可支付,这减少交易过程中现金使用量,方便用户进行巨额支付、临时支付;二维码支付可以适用多种移动设备,生成方式简单,商家与银行利用其与移动终端的结合 ,通过二维码支付绑定优惠活动,引导用户体验自己的产品,在使用者支付过程中发展新用户、推广自己的产品,建立新型的营销渠道;消费者线上支付、线下购买,二维码支付既实现本身的便捷性,更弥补了线上购物中消费者信任感不强、购销双方交流不足的缺点。

3.5 二维码支付应用的主要问题

(1)信息、资金安全问题

尽管近年来二维码支付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生成的二维码具有唯一性和加密性,而且每次交易的二维码都只能使用一次,支付后立即失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二维码支付的安全。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比如在支付过程中植入病毒,截取用户的密码,导致帐号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调查中41.45%被调查者认为二维码支付安全和便捷综合指数较传统支付方式较低,反映消费者对二维码支付技术缺乏信任,这阻碍二维码支付的发展。

(2)法律规定仍然不完善

近年出现多起二维码支付导致消费者的信息、资金泄露事件,受害人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在二维码支付这一方面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制度。调查中68.4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对商家进行正规认证。尽管这几年出台了好几部与移动支付相关的法律,但是与二维码支付相关的法律这一块依旧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诚信体制的不完善,与金融管理体制和信用体系相关的法律政策的不完善 ,使得运营商和消费者都有所顾忌,这种顾虑势必会影响二维码支付的发展。

(3)商家服务成本高

用户在使用二维码时,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客户端应用即可,与传统的POS机相比,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带给用户不少的便利。但是与用户不同,商家需要购置一个专用的二维码扫描仪设备,这个扫描仪成本数千元人民币,给中小型商家带来一定的压力。在高成本面前,商家会考虑利润、顾客忠诚度等综合因素,也会在同类支付工具中做出选择,缩小了二维码支付的市场。

4、提升二维码支付发展水平的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市场准入机制

针对现在二维码支付引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威胁,国家需要细化二维码支付流程中相关法规。针对使用二维码支付的商家,监督机构需要从商家的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衡量是否需要使用二维码支付进行交易,申请使用该支付方式还需缴纳相应信用保证金和通过信用认证,参与支付过程的第三方银行也需要对商家进行资历审核,禁止商家滥用资源,增加了信息、资金的威胁。

(2)规范技术管理,加强信息安全

二维码技术与移动通讯的结合使大量信息的读取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所存储的信息也鱼目混珠。因此监管部门需要规范二维码生成器的使用范围,对使用二维码生成器的人员或主体进行考察与备案,实行账户制度,每一个账户都需要对相应生成的二维码承担担保责任。此外,在移动通讯终端使用上,用户使用的客户端需要加强信息过滤技术,与认证中心相结合,审核支付信息是否已通过认证。

(3)合作硬件投资,促进技术推广

二维码支付流程中使用者分为线上线下商家和消费者。对于消费者只需要在移动设备上安装应用客户端,花费成本低。但线上和线下商家需要二维码生成器和二维码扫描设备,投入高成本进行支付工具建设,这一因素阻碍了很多中小型商家加入二维码支付的行列。传统的POS机刷卡支付是商店依托银行,在银联的基础上实现的移动支付。而在电子商务网站的良好基础上,一些企业或商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线上线下销售结合的多元化方式,线上生成二维码供顾客扫码支付和线下实体商店的面对面二维码支付也形成了优势互补。电子商务网站与商家有效合作,推广使用二维码支付,不仅可以降低双方的支付成本,便捷支付流程,更有利于促进双方业务的发展。

(4)联合活动营销,培养用户群

目前二维码支付已经通过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和实体的商店应用,但是由于资金、信息风险以及支付的虚拟性,二维码支付并没有广泛受到认可。调查中51.33%被调查者认为商家扫码优惠对消费者使用二维码支付更有吸引力。在电子商务平台网站上,当消费者已经与商家达成支付协议准备付款,商家可以在支付方式的选择上附加相应抽奖机会或优惠返利等活动吸引消费者使用手机客户端扫描二维码进入第三方支付网站。在线下支付,比如打车以及商场等实体商店的购物中,商家与支付工具背后依托的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进行合作,推出扫码支付可享受一定的优惠,将线下支付的顾客引到线上。通过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使用二维码支付,在这一体验过程中,消费者可以了解二维码支付的流程、体会到这一方式的便捷。此外,顾客也在体验过程中会注册移动客户端和相应支付的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账户。从这两个方面逐渐培养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以活动营销和口碑宣传促进支付方式推广。

5、总结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使用者的特征和习惯与现存问题,提出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和培养消费者行为等提升二维码支付发展水平的对策。二维码支付是连接线上与线下的途径,也是电子支付的革新产物。其面临的成本、安全问题以及如何适应消费者的支付行为都是在普及过程中的挑战,因此规范电子商务中的支付环境、完善法律规范,改善技术、降低普及成本,培养消费者行为等都将改善二维码支付的发展环境,也将保障商家与消费者在电子交易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许琴.从BAT,看移动支付用户习惯的培养[EB/OL].software.it168.com/a2013/ 1106/155 4/000001554709.shtml[2] 温昕.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都市报手机二维码的应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3] 崔莹.手机二维码支付应用技术和发展概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04:945-951

[4] 永辉.支付宝二维码手机支付的利与弊.[EB/OL].news.mydrivers.com/1/198/ 198121.htm

[5] 李薇.手机二维码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研究[J].金融科技时代,2014,6:72-73

[6] 张应丰.手机二维码在移动支付领域的应用与业务价值[J].中国金融电脑,2012,04:19-21

[7] 吴冰.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商务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2,12:157-158. [EB/OL].software.it168.com/a2013/1106/1554/000001554709.shtml

[8] 王哲.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金融财税研究,2011,8(27):68-70

[9] 李宝友,张志广. 二维码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1

第5篇: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一个网站值不值钱,关键看流量。流量是衡量网站规模的最重要数据,也是网站盈利的基石,对于视频网站来说,无论广告还是付费视频收入,更需要流量来支撑。而名不见经传的乐视网,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一枝独秀地持续盈利,取得了与行业龙头优酷同级别的营收,遭到了多方的质疑。在本刊记者采访过程中,资深业内人士张先生就表示,在多家公司亏损无法实现盈利的时候,乐视网却有如此高的营收本就不正常,如果再保持较高的净利润就更像是一幅画卷。乐视网该不该投?可以问问身边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乐视网,又有多少人在该网站付费看视频,想必问题就比较简单了。

针对各方对乐视网流量的质疑,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贾跃亭曾对媒体表示,Alexa的流量统计不能说明全部,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但无论Alexa和第三方咨询公司艾瑞咨询统计的乐视网日均独立访问用户数均与乐视网自己宣称的800万有10倍的出入。

艾瑞咨询首席分析师曹军波认为,“对于视频网站来讲,用户数和访问量是最为核心的考核标准,本土的优酷、土豆、搜狐视频也正是由于巨大访问量和广告收入成为行业巨头”。而互联网业夸大流量,就像出版业夸大发行量一样普遍。但如果乐视网的流量数据真的如业内估算的只有其宣称的十分之一的话,那么在与优酷流量相差10倍的情况下,取得了同一级别的营收,并且盈利,这样的财报一定会遭到质疑。

对此,乐视网董秘对本刊记者解释:“乐视的商业模式是免费加付费,走的并不是优酷等网站单纯依靠扩大流量来增加广告收入的模式,付费用户收入和版权分销是乐视收入的重要构成部分。类似的比较可以参考Hulu和Youtube,两者的流量相差近10倍,但盈利能力Hulu要强于Youtube”。

收入遭受质疑,那么是不是乐视网的成本控制做得好导致盈利呢?能否流畅地观看网络视频,是观众选择在哪一家视频网站观看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带宽对于网络视频行业非常重要,行业平均每月的带宽成本约1.2亿元,全年约为14.4亿元,带宽成本通常占视频网站运营成本的70%左右。因此经粗略计算,全行业仍处在亏损状态。乐视网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颜慧表示,“公司推出的P2P客户端累积下载安装量约5000万次,公司主要通过结合P2P和CDN的自主研发创新,将带宽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因此,带宽成本所占的比重要远小于优酷等海外上市公司”。但无论优酷、酷6还是土豆,都在大力推广P2P客户端来减轻带宽压力,乐视网这一说法显然难以让人信服。

即使这份遭受质疑的靓丽财报真的没有问题,可财报显示乐视网虽然持续盈利,但净利润率却从2008年的41.1%下滑到今年一季度的27.74%,危机隐现。乐视网董秘认为在目前国内主流免费的情况下,必然带来高投入的同时利润增长缓慢,净利率下滑本属正常现象,但是未来随着公司发展的成熟,净利润还会企稳。至于未来什么时候出现反弹,目前无法确定。

不仅如此,上市仅8个月时间乐视网就已使用了28380万元超募资金,占募集总额的67.6%。2010年乐视网全年营业收入2.38亿元,实现净利润7000万元,这就意味着,乐视网2010年全年的营收还不够这多半年的花费,更是预支了乐视网4年的利润。支出的加大,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其净利率的下滑。但如果继续按此速度烧钱,净利率继续下降,超募资金和利润留存很快将会被花光,到那时是继续向股民圈钱?还是亏损退市创业板来由股民买单?这并不是没有可能。

而另一项遭受质疑的是乐视网的付费用户数,乐视网称其最新的付费用户已经达到45万,包月付费是每月30元,在个人付费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1%。2010年日均用户访问量约700万,付费比例高达6.4%,占其营收的43.71%。相比有线高清视频点播1%的付费率、QQ用户10%的付费率,乐视网在目前互联网视频行业主流免费、付费处于起步的阶段,如此高的付费率和付费收入可信吗?

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发现,目前同行业搜狐、奇艺的付费率为1%左右,而做付费业务起步较早,并拥有月访问量1600万的激动网付费率也只有3.7%,优酷网一季度付费收入不过占营收的1%。根据用户付费意愿和乐视网行业地位来看,45万的付费人群,是否真实值得怀疑。

乐视网2010年年报显示其付费视频收入1.04亿元,而艾瑞视频网站分析师赵旭枫表示目前国内视频行业付费市场规模不足一个亿,预计到2012年市场规模才可能突破亿元。视频企业的主要收入依然来自广告,占据70%左右,付费市场整体收入过小,艾瑞咨询在视频行业统计分析中没有做详细研究。

针对这些质疑,乐视网董秘则认为优酷、酷6等依靠红筹架构在美国上市,开始做付费业务,学习乐视网的模式,只是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他们主要是为讲出好的故事,实现再融资。门户网站和视频网站开设付费业务,并不能对乐视网构成威胁。乐视网2005年就在做正版收费模式,上市之前就已经积累活跃的30万付费用户,远远领先优酷、搜狐、奇艺等其他视频网站。乐视网另一个核心优势是支付方式:以手机话费支付为主、网银支付和点卡等支付为辅的多种支付方式。乐视网成为中国联通的“手机小额支付业务支付商”和中国移动下的联动优势“手机钱包”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商。支付方式的便捷性优势对于用户付费至关重要。

搜狐视频战略总监于涛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付费模式的开启在整个行业还是过去半年多的事。目前付费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年初五大视频网站启动对《让子弹飞》电影的视频付费,算是一件标志性的事件。但这只能说是一个开始或者是尝试,各大网站还没有形成规模。搜狐视频之所以最开始没有启动手机支付方式,是由于通信运行商在支付过程中收取达15%-30%的服务费用较大,目前随着付费业务的发展,公司也在不断完善付费方式的多元化,为用户提供便捷。”

我们来算笔简单的账,45万付费用户×30元/月×12个月=1.62亿元,按80%平均支付手续费用来计算,2010年其付费视频收入应为1.62×(1-20%)=1.296亿元,远大于其2010年1.04个亿的付费收入。45万付费用户数是不是有点高?

乐视网一季报称付费业务和广告用户平稳增长的同时,随着版权采购价格的增长,版权分销收入跨越性增长带来了营收的快速增长。今年1月份,乐视网公告与华谊牵手购买了19部电视剧的独家网络版权,投入金额为5657万元。现今,乐视网已拥有版权的5万多集电视剧和超过4000部的电影,版权购买已达到2014年。公司1年以来在电影、电视剧网络版权价格大涨的情况下,豪掷亿元,堪称大手笔。

谈及版权优势,乐视网董秘邓伟信心十足,他认为,近三年来版权成本上涨近40倍,事实上对乐视而言利大于弊,版权上涨带动乐视网版权库的价值上升,之前购买的版权在涨价中升值, 而最新购买的版权将通过分销转给下游,摊薄成本。

资深业内人士张先生也认为乐视的真正优势主要在版权上,其版权分销较为积极。今年3月,乐视网发起成立“电影网络院线发行联盟”,拉入腾讯、优酷等业内大佬共9家公司助推互联网成为电影第二大发行渠道,正是诸多网站看重乐视在版权上的资源。

但其实乐视版权优势相比行业领军网站,并不具有绝对优势。业内,优酷也拥有5万部集的正版版权,百度投入2亿购买版权,酷6和搜狐也在大手笔地购买版权,腾讯更是斥资4.4亿与华谊达成战略联盟。

第6篇:移动支付的弊范文

关键词:方便;数据库;灾难;备份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0970-02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在各种卡通行,几乎要代替现金交易。当然,校园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使用了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虽然的确方便,但是,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数据的丢失。对于如何防范数据的化为乌有的问题,就是本文要讨论的。

1 对数据保护的重要性

校园一卡通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师生在校园内进行交易的重要手段,与以往的现金交易相比,有了一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在一些学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校园一卡通数据丢失的问题。但是某些学校还是完全意识不到。

现在采取的措施,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备份。但是某些学校却是觉得没有必要。或者是太麻烦了。他们的理由大致就是,学生是极为特殊的人群,他们的流动性太大,一般只在一个学校短短的数年,没必要备份,如果备份也太麻烦了些。再说,灾难这些情况发生的几率微乎其微,因此,存在着侥幸的心理。

近年来,四川地区地震多发,人们对地震有了更强烈的存在感,能够切实感受到了威胁。为此,人们开始考虑各方面的关于安全的问题了。当然,在校园内,校园一卡通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原来观念错误的学校也开始认真起来了,积极寻求保护数据的方法了。

数据的重要性也是分等级的,根据等级的不同,从而制定相应的措施。要进行保护的数据最基本的要求是一旦消失,就会永远化为乌有了。而且,这个数据必须是自生的,不能够用其它的数据来创造它。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它与非常重要的交易相关联。。很明显,校园一卡通完全符合这三个条件。

校园一卡通的数据都是从在校园内进行交易的各个服务台进行采集的,比如,学校超市的收银台,学校内网吧的服务台,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即时采集的,一旦,消失不见,就会永远不能够恢复了,这样就会造成校园内的混乱,因此,必须要进行保护。

从应用方面而言,校园一卡通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功能也比较多,比如,在学校的超市,学校网吧的服务台,交学费时在学校的财务处,等等。校园内的师生对它的依赖性非常大。这也就要求学校一卡通的数据库的系统的能力也非常高,通常来说,系统要每天七到二十四小时连续运行。必须要让校园一卡通内的数据不会丢失,也不能够让交易断掉。

由于受到四川地区地震的影响,校园一卡通也就必须要有应对灾难发生的功能。

以上就是校园一卡通的数据的安全必须要得到保护的重要性的介绍。

2 校园一卡通应对灾难的措施

对于校园一卡通应对灾难的发生的措施,必须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一般来说,是采用备份的方法。对于这种备份,是要分等级的,根据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的备份。通常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其一是设备级别的应对灾难的备份,其二是数据级别的应对灾难的异地级别的备份,其三是应用级别的应对灾难的异地形式的备份。

设备级别的应对灾难的备份,它通常也被称为备份储存,使用这种方法的学校最多,这得益于它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学校只要制定一定的时间段,把数据库内的数据提取出来,然后再复制到这台机器的硬盘上,其实,复制到这台机器的存储上也是可以的,通常来说,各学校都是每天都进行备份工作的。至于备份的具体时间,一般都是在夜间,因为夜间人们都休息了,所进行的交易就比较少,这时就可以有空闲进行备份了。使用任务日志,再与脚本中的文件相结合,就可以把数据提取出来。使用某些软件就可以把数据在服务器上进行复制了。这样做,就是数据库由于意外的情况发生毁灭性的打击,就可以利用这些备份把数据库里的数据恢复了。前面已经说过了,这种备份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而且不需要有巨额资金的投入。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种备份只能够在本地进行,却不能够进行异地备份,对于地震火灾之类的灾难,对于被盗窃之类的倒霉事的发生,却会束手无策,这样就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无法进行操作,就会导致校园内的混乱。这种级别的应对灾难的备份,通常是由这种系统的供应商提供的,虽然他们限制存储系统,在安装的过程中,也不需要增加设备,学校方面也不需要提供更多的资金。这些种种是极其诱人的,这也是大多数学校采用这种备份的原因所在了。但是,至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够达到异地备份的要求,还是存在数据丢失的可能。使用这种备份的学校,应该升级一下,以防不测。

数据级别是应对灾难发生的可以实现异地备份。这种方法一般是在另一个建筑物上建设应对灾难的中心,用一条速度比较高的网络形式的道路,把数据库与应对灾难的中心沟通起来。

使用硬件或者是软件的设备把数据库内的数据提取出来,传送到应对灾难的中心的磁盘的阵列上面,一旦数据库内的数据发生了毁灭性打击的情况,就可以使用这些应对灾难的中心的数据,重新传送给数据库,这样数据库的数据就可以达到重建的目的了。即使发生地震火灾之类的灾难,即使发生被盗窃之类的倒霉事,即使发生由于个人操作失误,也可以高枕无忧了。这种备份的方法,是在两个距离很远的地方,分别采用存储镜像或者是数据备份的方法,它的系统非常透明,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压力。美中不足的是,在进行备份时所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在这段时间内,会导致校园一卡通无法正常使用。

应用级别的可以实现异地备份的应对灾难的备份。这种方法是在两个极远的地方,分别建设两个中心,使用链路把它们连通,两个中心可以同时在工作的状态,同时读取数据,同时进行数据备份的工作。当其中一个中心发生了意外事故,另一个中心还是可以进行工作的。两个中心可以互为对方的镜像,就可以达到数据不会丢失的目的了。这种方法是最好的了。但是,它还是需要增加设备,而且要建立新的架构,它存储路径太过于长了,需要一些特别的设备,难度比较大,成本也很高。

总而言之,从保护校园一卡通的数据的安全来看,发生地震火灾之类的灾难,发生被盗窃之类的倒霉事,发生由于个人操作失误的意外,第一种方法只能够作为辅助;第二种方法则要依照所要防范灾难的不同进行分类,其一是地域级别的,其二是楼房级别的。地域级别的是出现了地震之类范围比较大的灾难,通常需要数据库与应对灾难的中心的距离必须要超过15公里,有多个校区的可以建立多个应对灾难的中心,只有一个校区的则要选择合适的地方建立。楼房级别是应对局部灾难的,比如,有些学校放在图书馆里。需要一条数据道路来沟通应对灾难的中心以及数据库,它耗费的资金是根据它们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的。第三种方法,当一地发生灾难,数据库遭到毁灭,另一地区可以照常工作,可以使校园一卡通不间断工作,但是,它所耗费的资金过多,路径过长,架构要改变。距离比较远的传输需要特别的光缆,还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办法,这样做,才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才能够保证校园一卡通能够正常的运行。尽管如此麻烦,还是要进行应备份;尽管灾难很不容易发生,但是还要建立应对灾难的设备。看似是无用功,实则是长远的打算。一旦,一切突发状况出现,就会化为乌有。只有有了准备,当灾难过后,人们才会明白应对灾难措施的采取是多么的有必要;人们才会积极采用这些方法以避免损失的出现。

3 结束语

校园一卡通作为一种极为方便的工具,给师生提高了极大的便利,但它的数据的安全性也困扰着广大师生,特别是在四川地区地震多发以后。以上已经介绍了多种应对灾难的措施,当然,技术还在不间断的进步,可能在本文正在写之时,一种或者多种新的技术已经产生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林亚,邹传云,张刚建.基于AS3910的高频读写器设计[J].通信技术,2012,17(8):216-217.

[2] 黄泽龙,张文安,谢云.移动支付密钥体系研究[J].电信科学,2011,17(6):225-226.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