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主学习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英文报刊阅读;高职英语;自主学习
始于2012年的慕课已经以海啸之势席卷了现代大学校园,大有代替传统课堂的发展趋势。现代科技和网络已经为人们的学习创设了立体的学习环境,还注意探索多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优秀慕课,开设网络课堂,开设英文报刊阅读等(这里以21世纪英文报为例)。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和执行能力强,但是又整体表现出不爱读书和不爱学习。很多高职教师都感觉课堂的理论知识讲解过程比较难捱,主要原因是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是读图和阅读漫画成长起来,习惯碎片化形式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参与并伴随了数字社交互动平台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强,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任何知识和信息。与课本比较而言,每周一期的21世纪英文报,主要报道国际国内时事、文化和知识,介绍国内外教育和英语学习的最新动态。其丰富多彩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在妙趣横生的阅读体验中纵览国内外要闻。英文报刊阅读与网络资源的随意使用相比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借助英文报刊阅读课题,我们免费给100位同学发放21世纪英文报纸并开设了相应的辅导课。回顾一年来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五点高职学生阅读英文报刊的特点:
一、偏爱电子阅读方式
年轻人追逐时尚、敢于创新,而年岁较长的成年人往往习惯于原有的沟通模式,接受新生事物速度较慢,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表现出了畏难情绪。数字化时代自然造就了“数字分化”现象,即使是在引领先进文化和知识的大学校园,“数字分化”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教师产生了焦虑和担忧,毕竟在信息革命带来的慕课浪潮的冲击下,教师原有的权威地位已经不复存在,这就逼迫教育工作者冷静下来思考接下来的调整方法,否则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逃离课堂,或者成为课堂低头玩手机一族。他们习惯于虚拟世界的打闹戏谑,习惯于在网络上求证和求助,网络信息的立体化传输方式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耳朵、手指甚至整个头脑。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辅助英语教学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途径,但它的局限性在于教师课前要花较多时间搜寻好的阅读材料,且网上阅读不便于开展全班性课堂英语教学。英文报刊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我们却发现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免费发给学生的报纸好像并不受待见,下课后就被丢弃在教室。这是否说明他们真得抵制看报呢?我们在读报qq群和微信平台发放了问卷,有200多同学表示他们更愿意读电子报纸,因为课题小组同步发送电子报纸,所以他们觉得纸质报纸显得多余。另外他们还觉得传统纸质阅读方式已经落伍,谁也不愿意成为其他同学嘲笑的对象。作为数字信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自然要表现出自己酷炫以及不同一般的方面。
二、热衷流行和追星
跟踪问卷结果显示:针对21世纪英文报刊而言,喜欢第一版和第十二版的同学几乎各占一半。他们的原因是第一版图文并茂,色彩鲜艳,重点突出,导读性强。喜欢第十二版的学生自然是追星的粉丝。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喜欢第一版的同学一般会根据自己一时的喜好进行深度阅读。第1100期的头版的火星哥BrunoMars和范冰冰的照片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他们当时就开始抢起报纸来,并且直接翻到V1和V3版去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可见,明星的号召力远远超过了课程要求。有的同学甚至组织模仿BrunoMars的比赛,看到这样的场景,作为英语老师无疑是无比欣慰的,毕竟,唱英文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同学们对英语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第1126期的Britain’sfinestondisplay得到很多的支持,有的同学是出于喜爱,有的同学则是基于关注新闻自身。
三、认可同学导读
英文报刊阅读课题小组尝试了导读实验,首先是老师导读。教师根据每周的报刊内容选出自己认为值得推荐的内容,并以ppt解读方式发送给同学们,不过却发现响应者寥寥,原因竟然是学生认为自己读报本来应该是愉快的享受,但是老师的解读好像让自己多了一些负担似的。后来结合校园英语角社团活动,由英语学习积极分子给出自己的导读,其他同学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有的会直接给出自己的导读,甚至会针对应该优先阅读某个版面而辩论起来。
四、重视被关注
有的同学在微信学习群里表达自己对于HatsuneMiku(初音未来)的喜爱。在没有看到21世纪英文报第1112期内容之前,指导教师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讨论的是什么。因此,老师在群里发了个信息“弱弱地问一下,谁能具体说说这个日本人是怎么回事?”虽然遭到一些同学嘲笑,但更多的同学积极发言。老师还惊奇地发现,有些貌似木讷的同学其实内心很丰富,在信息交流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同学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一是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关注,二是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面前的优越感。
五、执行力和配合性强
经过一段时间的导读与适时解答,同学们已经很自觉每周领取报纸,在看完头版标题后,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面阅读、交流和讨论。有心的同学还对于精彩内容进行摘录,并发表自己的感言。虽说高职的同学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弱,但是实践很好地证明了好的阅读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他们所需要的是对他们的信任以及耐心,还有对等的交流。英文报刊阅读是一种极其有效的英语教学辅助方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方式,它将课堂英语学习延伸到课下,增加了英语学习的资源,使学生们在课下也可以获得正确的英语信息输入,从而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条件。
作者:程云艳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程晓东.高职英语教学中开展英文报刊阅读的实践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3(9)P68-71.
论文摘要:自主学习模式侧重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的角色,让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但随着这种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有时会过分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以及自主性而忽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针对这一点,文章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师在自主学习模式下应该如何正确发挥自身的作用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自主学习模式的概述
自主学习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学者对其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如韩清林(2000)认为狭义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陈水清(2000)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可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根据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独立性和主动性则是自主学习的核心。但是,学生是不能做得绝对的自主,还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去实现自主性,这样,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特别是外语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应该削弱,而是要得都充分的体现,呈多样性的发展以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实现学生实践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大学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素质其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从教到学” 转化的外语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的作用慢慢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重心的偏移,体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和自主学习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不仅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同时这种能力还能拓展到其它方面的学习中,这正是适应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三、高职英语教师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的地位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直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应用。学生的中心地位的确立,那么,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极为重要。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此过程中,教师要协助他们获得自主,学会如何独立学习。其实,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以往接受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总结出自己一套学习方法,在外语学习上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当然,这过程没有教师的介入是难以获得的。如何在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是外语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自主学习涉及到的是学生的内部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学生是否有能力去独立学习,接受新的语言知识;其是否愿意主动学习。另外,教师的指引,教学材料的辅助,则是学习的外部环境。学生就是在这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来进行外语的学习。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情感更趋向强大与成熟,归根结底,还是教师作为外部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起到促进的作用,可见,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调整和改变内部环境。
四、教师在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的作用
(一)引导和监控课堂活动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并非学习者自学的模式。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自我管理、自觉监控的学习活动。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对于语言自主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指导与协助,是不利于自身的外语习得的。随着外语教学的方法和理念不断改革更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在教英语的本身了,还要以学生为中心,从他们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同时监控这个学习的过程和适时作出教学评价。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应该更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对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教师要把重心转向学生的学,但又要体现自己的主导地位,同时,又要很好地监控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和进行评估,在教师的作用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高职外语的教学偏向了抽象化、复杂化,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自主学习的兴趣,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学生不能只是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兴趣,兴趣的激发往往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教师对学习材料的处理;图像、声音等协助;小组活动;学习者之间的合作等。教师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自主学习教学的开展首先是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自主学习氛围。良好的自主学习气氛能使学生能够互相包容;独立自主学习和组织活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良好的学习气氛能让教学顺利开展,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轻松,使教师和学生都能从中得益。
(四)为学生提供情感的支持
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都不浓厚,也成为他们的思想包袱,则对英语产生厌倦,这些情绪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挫伤了其积极性。那么,在英语教学上,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努力激起其学习的兴趣,正确引导和监控的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情感的支持和鼓励。消除学生的学习顾虑,在教师的细心引导和帮助下,开展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等,同时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受到老师的关注的,学习的成绩是能得都老师肯定的,这样能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
五、结束语
外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语言的能力,学生外语交际和运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自主学习和自我实践。自主学习模式的确给现代的高校英语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和理念。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改变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些观念,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作出什么样的改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02).
[2]李晓东.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角色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
[3]郑敏.自主性学习的缘起和发展[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
[4]彭金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j].外语界,2002,(3).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自主学习 意识 监管 评价
我国在2003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课程标准》还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包括教育观念、教师角色,学习方式,管理体制的转变。其中,学习方法的转变就是要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依赖学习为自主学习,变独自学习为合作学习。由于我国中学英语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衔接存在问题,致使学生处在大学期间时不能适时,适当地从英语应试教育到英语技能教育的转变,从而在大学里对英语学习产生迷茫,最普遍的感觉是大学英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对于大学公共英语来说,与其称为知识课,不如称之为技能课,这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出来,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自身善,主动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活动。学习者必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材料。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自觉、独立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学习者终生学习的基础。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不是教师的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而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更好地统筹规划,更强的责任心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为主导。在建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体系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下面几个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一、积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讲到: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尽管我们一直强调中学的素质教育,而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确实涌现出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但总体看来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在英语学习方面需要断乳期。解决好这一问题要从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入手。养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是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前提。应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利用一些典型的事例证明英语学习成功的首要条件在于自身。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而就或一帆风顺,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正确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才能取得英语学习上的巨大进步。大学学习的其中一个重心就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就是学会如何自主学习。
二、合理监管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合作关系。目前的大学公共英语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主体,英语教师在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下,利用网络对学生自主学习展开合理的监管。
做好学生的考勤,包括课上及网络课堂的考勤。利用网络软件的监控功能对学生网络学习时间进行计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网络学习时间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个依据。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次数和学习时间的长度是考查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学习时间较短且次数较少的学生,老师能够容易发现,并可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
教师在自主学习现场的巡视。在自主学习机房,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计算机的界面,了解学生操作的内容,提醒学生必须要完成一定时间的自主学习任务,辅助学生解决络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为学生解惑,答疑。解惑答疑的时效性对于自主学习的效果来讲至关重要。
通过教学软件反馈进行监督。在课后教师虽然不能够和学生见面,或者直观地看见学生学习的情况,但仍能够通过教学软件中的监控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练习的各种情况。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教师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任务完成的进度,可以在总体上查看一个班的学习进度。也可以按人名查看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对于学习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他们正确率的要求。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可以通过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情况,适当降低难度,并督促他们加快练习的速度。
三、客观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1. 以面向过程的形成评价为主原则:Harlen & James强调形成性评估的关键是认清学生现有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2. 自主性与主体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应该将原来单一的教师评价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使“学生角色”逐渐转变为“合作者”角色。学生通过自评,不断自省和反思,形成有效的和符合个性特点的学习策略,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学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 技术多元性原则: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通过网络记录,课堂记录,作业记录等全方位立体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4. 简易可行性原则:学生评价体系确定应当遵循可行性原则,不是越复杂越好。主要是针对公共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来进行确立。
大学英语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相信学生,正确引导学生确定自主学习的意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合理的监管,运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模式,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就感,真正营造出我要学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各项技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Harlen W & James M. Assessment and learning: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J]. 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997, (3):365-379.
[2]候丽平.对网络学习者形成性评价及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
[3]姜振风.网络学习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施[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2):124-127.
[4]李丽君.大学生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的探讨.
[5]王春.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2).
【关键词】高中数学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探究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首先要把基础打好,其次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要把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数学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就会为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概述
1.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掌握了良好自主学习方法和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才能跟上教学进度,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数学成就。现阶段的数学教材是经过筛选过的数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没有完整的、系统性地体现数学方面的知识。这就给学生学习数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时候,更不能很好地学习好数学。面对这样的教材,如果老师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好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建立起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站在较高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就掌握了数学学习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2.是学好数学必备的能力
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基本上都是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完成学习的,而这样的指导学习方式也只是在课堂上进行,再加上数学课时的安排不足,就不能有效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提高,学生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就会成为无头苍蝇,就不知道劲往哪里使,那么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就成了空谈,就成了水中捞月。但是相反,如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那么预习的效果将会很好,数学老师的课堂教学将会轻松很多,掌握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提高,而且努力的方向也会更加明确,即使没了老师的指导,学生也能自觉、自主的进行学习。
3.是知识更新的需要
现代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越了个人所能学完的能力,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对于每个人来讲如果不能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是会被时代抛弃的。但是如果我们个人能够不断的培养和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就会给自己开辟一条学习新知识的道路,就可以不断地增加知识的总量,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更会给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1.重视对学生预习的检查
预习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且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的影响非常大,预习效果好了就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就能使学生养成主动分析问题、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学生也会从新旧知识的对比中提高学习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证明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不能有效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更不能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查,对学生预习过程的监督,对学生预习态度的引导。
2.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离成功就很近了。具体到数学来说,数学老师要收集和整理常用的自主学习方法,给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会根据具体的方法和将要学习到的知识的具体内容,对方法进行选择,并能不断改进、完善学习方法,以形成适应自我的新的自主学习方法。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后,就可以在学生运用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并让学生认识到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利于学生进行改进和完善。
3.遇到难题让学生先自行解答
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难免要遇到很多的难题,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不能马上给予帮助,要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自主的进行探索。等学生自主学习结束了,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向老师进行提问。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详细地讲解。学生经过了前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就可以很快地掌握老师讲解试题的方法和步骤,就可以理解知识的运用过程,就可以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和提高。这个过程是艰难和复杂的,但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磨练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要想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要培养和强化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到自主学习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发挥出自主学习的作用,以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有效性,从而真切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顾纯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 苏州大学,2010.
[2] 天颐.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D]. 天津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自主学习;竞争激励;高职教育;课堂教学
近年来高职院校扩招,学生数量剧增,素质差参不齐,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在课堂上不善于思考,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就不能较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容易在课堂上出现玩游戏、玩手机、说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睡觉等行为,课后既不预习,也不复习,学习自主性较差。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状态,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值得探索的课题。
1.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实现学习目标。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学生学习成为被动接受和记忆知识的过程,阻碍了学生发展。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问并启发学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并探究问题的答案,形成学生自觉地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的态势;尤其要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
2.竞争激励法的含义及运用
激励就是通过管理工作设定一定的条件,激发被管理者实现工作目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达到预期管理效果。激励的方法很多,竞争激励法是其中一种。教师可以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将竞争激励法运用到日常教学中,通过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不但要会学,而且要善于在竞争中学习,在学习中竞争,激发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感受进步的喜悦,不断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1竞争激励法的应用与实施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2年多Excel高级应用课程教学,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为Excel软件在企业办公中的日常应用,包括复杂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功能、函数及其组合的应用、各种操作技巧等。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难度不大,实用性非常强,知识点比较零碎;开设对象为信息管理财务专业2年级的学生,大二的高职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而且在一年级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学习了Excel基础知识,因此教师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其自主学习,再对该课程内容进行适当讲解,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该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竞争激励法,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5人左右,每组人数尽量相同),以小组成员互助探讨为主要学习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都进行实时记录,给予量化评价并计算得分,每组的成绩由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汇总而成。学生的平时成绩则根据所在小组和个人的成绩排名、所在小组和个人的成绩差值,按一定规则换算而得。这样就形成了组与组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学习氛围。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需要记录3项内容:作业考勤、课堂提问、技巧演示。学生的个人成绩根据每一项内容要求的难易度和学生完成的情况评定,为2-5分。
1)作业考勤。
每次上课时,教师抽查上次课布置的作业并作记录,登记学生的考勤情况,如有旷课,扣5分,该分数不仅影响个人分数,也会影响小组分数。
2)课堂提问。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提出各种问题供学生抢答,问题包括3部分:①上一次课中没有解决并让学生课下找解决方法的问题;②上一次课教师布置需要预习的内容中留给学生回去思考的问题;③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的问题。
3)技巧演示。
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有关Excel的操作技巧,然后在课堂上给同学演示并讲解,具体内容不限,但不能是教师课上讲过或前面同学演示过的内容。
针对Excel实训项目,笔者还制作了一份登分表,详细登记每位学生在每次课每个项目上的得分情况、当前总分和参与每个项目的次数;然后根据表格数据生成柱形图,实时显示每组得分及排名,以起到激励作用。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己的成绩,还关系到全组的成绩。学生的平时成绩由排名获得,学生自己不积极参与,别的同学却在进步,差距会越来越大,学生就会感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而培养“你追我赶、勇于向前”的学习态度。
2.2实施竞争激励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竞争激励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小组成员均衡搭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竞争激励法,如果小组间差距比较大,那么较差小组的成员容易失去信心和努力的动力,而导致最后放弃。小组成员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激励基础较差的学生,并带动其共同进步。
2)教师要作好引导和设计,把握好问题的难度。
为了能在课堂上形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对每一次课作好设计,将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其课下研究;提前告知学生下次课的教学内容,让其作好对相关知识的预习,以便能在课堂上“好好表现”。学生在课下有足够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小组交流,同时能将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最终获得一定分数,既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性循环。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中,问题不能太难,超出学生能力,致使学生丧失信心;也不能太容易,没有一点难度会让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提不起兴趣。
任务内容应与学生联系紧密,教师可采用一些真实素材,如实施这种竞争激励的教学需要一份能详细记录每组学生情况的登分表,而这个登分表本身就可以作为一个任务。教师可让学生使用Excel软件设计和制作登分表,再将相关的Excel格式设置、数据处理、函数使用、图表生成、打印设置等知识点融入该任务,每个知识点都可以作为问题让学生解决,各组学生共同完成登分表,并在教学中真实使用。又如,教师在讲授随机函数和引用函数时,可以制作本班的考勤抽查系统为任务,通过该系统随机获取学号,再使用VLOOKlJP函数等提取姓名等相关信息,在以后上课需抽查考勤时就可以直接使用。学以致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3)保证学生共同参与。
为了保证竞争激励法实施的公平性,防止整个课堂只由部分基础好、水平高、积极主动的学生参与,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我们对学生参与各评分项目的机会作了一定限制。作业和考勤由教师抽查,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被抽到。每位学生在每个学期只有一次机会进行技巧演示,有主动上台和教师随机点名的方式,主动上台得分相较教师随机点名得分较高,没能演示的占用了机会次数,但没有得到分数,以后也没有了机会,每位学生只要积极参与,都可以获得这些分数。
对于每次课堂提问,每位学生只有1次回答机会,不同组进行抢答时,分数较低的组和本次课没有回答过的组有优先权。个人也是一样,如果问题比较简单,有很多学生抢答,那么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有优先权。另外,每位学生每次课只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即使某位学生很厉害,也只能有1次机会,但他可以教会其他组员,让他们来回答,这样也会使本组的分数提高,有利于团结互助。这样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同时基础差的学生更有优先参与的机会,保证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旷课,则扣5分,不仅会影响本人的得分,还会影响全组的得分,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很多行为会影响集体,同时对其他组员也起到督促作用。
4)注意对学生压力的控制。
竞争的课堂气氛容易活跃课堂,但也容易给基础差的学生一定压力。教师要多鼓励基础差的学生,设置好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在平时成绩上所占的比例,使大部分学生最后得到的平时成绩在中等及以上。很多问题是让学生课后先准备,这样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习准备,以减少压力。
5)教师要对知识作好归纳总结。
竞争激励只是教学的一种形式,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参与课堂学习,接受能力更强,更容易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要抓住时机,对课程作总体详细设计,将问题巧妙地设定在课程中,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对答案作详细讲解并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竞争激励法的实施效果
1)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利用竞争激励法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加强,在课堂上精神集中,较少有玩游戏、玩手机、睡觉等课堂问题出现。为了在课堂上有较好的表现,学生在课后必须要自觉地完成作业,搜寻各种资料,查询相关的问题答案,预习新课的内容,学习各种技巧。学生在课堂上有了好的表现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就能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激起学习兴趣,将更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身潜力,以便在下次课堂上表现得更好,这样慢慢地就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一开始可能是迫于压力,但当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后,就会由“被动”学习状态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较大提高。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毕竟有限,有了这种学习能力及良好的基础,以后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能够很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良好,期末考试成绩都较高,平均达80多分,90分以上不在少数。很多学生都表示真正学到了东西,直到毕业后,还有学生反馈这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很实用,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提高了能力,对工作也很有帮助。
2)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小组学习方式,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沟通能力。在竞争激励法教学中,组员的表现,无论好坏,都会直接影响小组成绩,这样就能够让自我意识比较强的90后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稍差的学生,并对成绩稍差学生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学生因为要回答问题和上台演示,所以无形中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信息搜索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得到提升,综合素质也提到提高。
4.结语
“让学生从学习中产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是对教师从教的要求。鉴于目前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较差的现状,为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竞争激励教学法,激励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兴趣,同时在竞争激励法实施过程中还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差异。实践表明,该方法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积极性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自璋,高职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5):147-148.
[2]傅伟,涂刚,高海侠,等,高职院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1(8):17-18.
关键词:自主听力学习;形成性评价;教师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一、自主学习与形成性评价
近二十年来,随着自主学习理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中心。国内大学,包括独立学院和高职高专,纷纷建立了自主学习中心,以方便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自主学习英语,尤其是进行自主听说练习。然而,有研究调查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普遍偏低(徐锦芬,2004)。因而,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势在必行。
目前,大部分学校鼓励并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英语听说练习,但一般只对学习任务的最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即使用终结性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仅能考查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未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评价体系。所谓形成性评价体系,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做出发展性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充当评价主体,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同时,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学习策略,并促进其执行。若把形成性评价与自主学习中心结合使用,则能在很大程序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试图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独立学院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的听力学习中。在验证形成性评价对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作用的同时,分析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听力自主学习中的实施
笔者任教的独立学院所办自主学习中心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平台。该平台分为学生端口和教师端口。通过学生端口,学生能进行自主听说练习。通过教师端口,教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答题情况以及学习时间。此外,该系统还设有问卷管理模块、英语水平测试模块、教学互动模块、和学生英语能力自评和互评表等。这些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绝好条件。
本研究主要针对大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我们从2011级护理、会计、电气、机械专业各抽取1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形成性评价实验。其中护理班和电气班为实验班,会计班和机械班为对照班。该四个班的学生在大一期间已学会熟练使用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网络平台,且均未接触过形成性评价。在大二学年初,我们向实验班的教师和学生详细介绍了形成性评价体系及其操作方式。在此后一年的形成性评价实验过程中,实验班的学生每周安排一个单元的听力自主学习内容和一节评价课,且学生可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与教师进行答疑与互动。对照班的同学每周安排一个单元的听力自主学习内容,不安排评价课。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听力测试、自主听力学习记录、网络互动、课后分组访谈等方式,分析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听力成绩的影响,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色分析形成性评价使用前后教师在学生听力自主学习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教师在使用形成性评价前后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意识有何变化?
2.学生如何评价形成性评价体系使用前后教师在其听力自主学习中所起的作用?
3.形成性评价是否有利于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成绩的提高?
研究步骤:
前测:大二学年初,对四个班的教师做形成性评价意识访谈。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对四个班级的听力水平进行测试,测试成绩记录为前测成绩。同时,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填写《教师在学生自主听力学习中所起作用》的问卷调查。
后测:大二学年末,对四个班的教师再次做形成性评价意识访谈。使用同一套试题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对四个班的听力水平进行测试,测试成绩记录为后测成绩。同时,要求实验班的学生再次填写《教师在学生听力自主学习中所起作用》的问卷调查。
三、结果讨论与分析
1.教师形成性评价意识访谈
通过一年的形成性评价与听力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实验,实验班教师的形成性评价意识明显加强。在学年初,教师对其在学生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定义主要为知识传递者、学习监督者和学习成果验收者。大二学年末,实验班教师对自身的角色意识有了很大转变,他们认为自己还应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有效信息的反馈者、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者等。
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性作用调查
该调查表由单项组成,每项分5个等级,“5”表示完全赞同,“4”表示基本赞同,“3”表示“一般”,“2”表示基本不赞同,“1”表示完全不赞同。分值3是个中位线,高于3说明学生对此陈述持肯定态度,低于3说明学生对此陈述持否定态度。该调查表共有15个单项,主要对教师在学生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成果验收、学习反馈、学生反思与交流、学习情感五个部分所起作用进行调查,每个部分包含三个单项。因学生在大一的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体系,而在大二的听力自主学习过程中,实验班教师引入了形成性评价体系,因而学年初的调查数据可理解为终结性评价体系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学年末的调查数据可理解为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以下是该调查的详细数据:
从表一可看出,在学年初,学生对教师“听力技巧传授”的角色持肯定态度,但对教师“帮助明确学习目标”和“调整学习策略”的角色持否定态度。在学年末,学生对教师在这三面的作用都进行了肯定。从数据可看出,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中,教师主要是知识传递者、灌输者,而形成性评价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策略。
表二所涉及的三个单项主要调查教师在学习成果验收上起的作用。学习成果验收是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关键要素,因而前两个单项在学年初就得到了学生的肯定,并与学年末学生的肯定程度基本保持一致。但在终结性评价中,教师似乎并没有经常性进行单元测验,这是因为在终结性评价中,教师一般通过期末考核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性的验收。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发展性评价,因而需要定期进行单元测验。
学习反馈可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从表三的调查数据可看出,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体系中,教师都能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的学习时间和答题情况给出及时的反馈,但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中,教师更能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和积极的反馈,这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
学习反思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端正自身学习态度;学习交流可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状态,并从他人那里获得更多的学习策略。从表四可看出,终结性评价体系与形成性评价体系在学习反思与交流方面起到的作用有显著性的差异。在终结性评价体系下,学生对教师在此方面所起的作用基本持否定态度,而在形成性评价体系下,学生对教师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都给予了肯定。
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状态,而形成性评价则要求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做出评价。表五的数据正验证了这一点。
3.学生听力成绩数据分析
从表六可看出,经过一年的听力自主学习,四个班的听力成绩都有所上升,但两个实验班的平均成绩涨幅均高于两个对照班。可见,使用形成性评价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有助于学生听力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该表中还可看出,在两个实验班中,护理班的平均成绩增长82分,而电气班的平均成绩只增长了64分。可见英语基础好的班级更能从形成性评价体系中获益。
四、结语
实验数据表明,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听力成绩的提高。实验前后,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都能说明引入形成性评价后,英语教师的作用发了若干转变。在传统的听力教学中,英语教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客体,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监督和验收学习成果。在形成性听力教学中,英语教师更多的是帮助和引导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而,教师在学生听力自主学习中的角色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传授者、学习过程监督者和学习结果验收者,也充当了学生信息的反馈者、学生评价交流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者、学生情感活动的引导者等。
参考文献:
[1] 保罗・布莱克.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前景与问题[J].考试研究,2012,32(2):74~81.
[2] 常乐,徐淑玉,李琳琳.教师在大学英语听力形成性评价中的作用初探[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12(1):117~121.
[3] 蒋宇红,周红.大学英语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78(2):69~74.
[4] 王友良.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1):73~7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将自主学习策略具体应用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十分有必要。
与传统被动式学习方式相比,自主学习具有其突出的优势。一是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高中生在心智上较为成熟,能够很好地支配个人的学习时间,且独立性较强。自主学习能够将高中生这种心理特点充分应用到写作学习当中,在写作中实现自我突破和提高。二是自主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突破和自我提高。高中生普遍好奇心及求知欲旺盛,体现在学习中就成为求知的内动力,比起外界因素的驱使,这种方法学习效果更为显著。三是自主学习自律性。学生对个人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称为自律性。自主学习能够促使学生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在学习时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做到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及不断进取和持之以恒,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学习效率。
而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落实:
首先,自主学习要制定科学的写作教学计划。高中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任务和目标,根据自身优势制定写作计划,在课后形成写作自觉和自律。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使课堂写作教学得以延伸,进而从课堂内外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通过开放性命题的提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搜集资料,并进行整体,形成写作读书笔记,并定期进行分析交流。有些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较强,有些学生逻辑思维较强,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点,促进学生在积累中进步,在交流中提高。
其次,要关注自主学习的个体写作差异,因材施教。高中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已基本定型,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逐渐明朗,思想也比较独立,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语文作文中,高中生的主观意识较为强烈,个性更加分明,并习惯性将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但文不对题、脱题、离题的写作现象十分普遍。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化个性差异为自主学习差异,从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例如:教师可将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实现加强自主学习与组内合作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点以及学习小组的优势。这不仅充分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自主学习当成一种自觉,促进个人能力的自我提高,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树立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此外,在学习小组内还要不定期进行角色转换,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积极参与、主动参与,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高。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及表现特征
1.含义
相比传统模式的“填鸭式教学”“被动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是对学习有自我认知意识,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设定学习任务,根据学习情况和策略努力强化自我,形成积极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督、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
2.表现特征
(1)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传统教学相比,自主学习是区别于被动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知识以及技能,从而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2)学习独立性。自主学习和传统教学有本质上的区别,它主要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的独立性。学生在每个教学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自我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分配,而不是依靠外部环境。
(3)学习灵活性。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跟教师步伐一致,没有自我创新能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被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我条件,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对学习进行有效安排。因此,自主学习的灵活性更强。
(4)学习开放性。自主学习的方式并不是单纯的自我思考,而是通过与别人的相互交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因此说自主学习方案有其开放性。
二、自主学习方案在提升中职生学习兴趣中的作用
1.自主学习方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课标下,无论是高中、大学还是中职,都需要进行思想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正确的思想教学引导下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中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该从教学中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自我学习的愿望,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课堂的发展规律,只会阻碍中职课堂的发展。因此,自主学习方案应该做到下面几个方面:(1)中职教师应该设置创新教学课堂内容,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做到真正含义上的理解,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2)中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和目标,让学生找到自我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我的自主学习方案。(3)课堂教学的氛围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师生间应该相互配合,互相合作,参与互动,教师在课堂中采取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自我创新意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分析,共同探讨。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4)中职学习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在这个时期的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不断地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2.自主学习方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学习兴趣
只有具备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学动机和学习兴趣,中职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我们可以从下面两方面着手:(1)由于中职生的水平不同,对知识理解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应该从这一情况出发,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正确辅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对学生进行分层指导。分层教学也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和别人的差别,树立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生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自主学习给了学生展现能力的机会,使得人人参与其中。(2)中职教师在课堂中可以结合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习兴趣是最鲜明的体现因素。教师要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个任务,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快乐,真正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推进。
关键词:数学 学习 学生 教师 自主探究 主体作用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
求我们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摆正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发挥其主体作用。
一、创设情境,启动自主探究活动
1. 营造人文环境,为自主探究保驾护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在知、情、意、行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特别是小学生更为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给学生一个心理自由的氛围,从而启动自主探究活动,使之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首先,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是为人师者最重要的品格,师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学生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剂,因而教师要把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其次,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把自己摆到与学生人格平等的位子上,把信任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让和蔼的微笑覆盖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赏识与信任中感到“我能行”,感到自尊、自信。再次,要发扬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2. 创设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提供契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我们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定律、公式等知识变成有吸引力的材料,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带入数学情境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随着教改的深入,情境创设的方式日益丰富,包括故事、游戏、谜语、表演、动画等等。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出发,创设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出示商店里一些文具商品及单价,组织学生进行买卖,在活动中,学生能根据生活经验读出商品的标价。在自然放松的情境中让学生观察并商量:“这些数有什么特点?这些数叫什么数?”等问题。这时,学习小数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在已有知识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在学会初步的读小数后再问:“小数点两边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读小数?”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探求欲望。这样,对学生而言就是一定的学习目标,随着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一定的教学目标也就得以实现。实践证明,通过良好的情境创设,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起学生对问题深究的强烈愿望,这种由内在需要而产生的动力,远比外在动力来的强烈而持久,这就保证了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始终能主动实践,自主学习。
二、引导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 渗透思想,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就该在教会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之掌握基本的思想和方法,从而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记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学会“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后,缩短长方形的长变成正方形,进而让学生推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学习。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教学中,我们就要重视结合知识教学进行学法的研究与指导,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学会归纳,从而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2. 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正如吃饭不能被别人代替一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无可替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变教材为学生探索学习的“学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我们确保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自觉地将教学过程处理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猜想、验证、想象、创新的过程。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首先引导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最可能和哪种立体图形有关?”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方案,运用实验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去经历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学生亲自“做数学”获得的知识比由教师教更易于接受。
3. 讲求民主,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个自立的人,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发展世界,而且我们面对的是能力、经验不尽相同的学生,提出统一要求肯定不会适应所有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讲求民主,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给学生多方面的自主选择的权利。首先是学法的选择。不同的学生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节学习行为,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其次是理解的选择。对同一问题要允许学生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与观点,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理解方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自由地求异和求同,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思维能力会得到发展和提高。再次是练习的选择。给学生练习的选择就是认同学生的个别差异,增加选择性与弹性,不求统一,但求发展。还有可以让学生进行伙伴的选择等等。自主选择不断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