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网络媒体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媒体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媒体的概念

第1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自从网络技术取得突破以来,中国网络媒体业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总体说来中国网络媒体业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我国的网络媒体和国外相比,依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

我国网络媒体虽然在世界网络媒体发展之初就开始发展,经过1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传媒业市场不发达、网络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网络媒体依然规模较小,实力较弱。例如,网易、新浪、腾讯等是我国发展很好的几家网络媒体,其2006的营业规模分别是21.68亿元人民币、28亿元人民币和2.129亿美元,我国综合门户网站2006年全年营收规模为101亿元人民币。而Google仅去年第四季度总营收就达32亿美元,全球领先的在线交易平台ebay公司2006年全年合并净营业收入为60亿美元,合并净利润达到11亿美元。目前,ebay公司的PayPal注册账户总数为1.33亿,其2006年第四季度的总支付额为110亿美元,是我国2006年C2C电子商务交易规模(216亿元)的近4倍。ebay公司Skype业务2006年四季度的净营业收入达6600万美元,其注册用户数为1.71亿人。而我国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例如。华尔街日报的网络版2006年的收入达到几亿美金,而我国很多传统报业集团的网站的营业收入几乎为零。

当然,国外的网络媒体的规模是和国外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个传媒业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因此,只要假以时日,在良好的政策导向下,中国网络媒体业将随着我国传媒业市场的快速发展迎来自己的快速发展期,也必将做强做大。

2、网络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尚未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

我国网络媒体众多,但是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的很少,即使现在已经相对成功的网络媒体,其网络广告的收入比例仍然比较低,其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来源仍然是网游、无线增值业务等其他非广告业务。

网易的网游业务一直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盛大和九城的大致占90%以上,腾讯的网游也占20%以上。相对来说,新浪和搜狐的业务结构还相对合理,新浪2006年广告营收为1.201亿美元,非广告营收为9280万美元,广告营收占总收入的近60%;搜狐2006年度总收入为1.34y亿美元,其中广告收入为9180万美元,非广告收入为4250万美元,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近70%。 从我国现有的网络媒体的收入结构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还没有找到适合其自身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

3、城乡和东中西地区网络基础发展不平衡

发展相对均衡是媒体成功的重要条件,而我国目前的网络基础只有在一些中心城市相对较好,不仅存在城乡差距,还存在区域差距。

首先,在城乡差距方面。城镇网民普及率为20.2%,农村网民普及率为3.1%,城镇是农村的6.5倍;城镇的网民普及率的增长速度也快于农枪城镇网民的上网时间平均每周为18.0小时,农村为13.2小时,城镇是农村的1.5倍左右。

其次,在区域差距方面。东部网民普及率为15.7%,而中部和西部都为7.4%,网站建设和域名数量的差距更大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7.4小时,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6.9小时,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5.1小时东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人费用为91.6元,中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2.5元,西部地区网民平均每月上网接入费用为74.9元。

4、中国传媒业与网络业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中国传媒业与网络业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权威的稽核机构,各网络媒体的点击量和浏览量虽然是公开的,但是没有经过权威稽核机构的稽核,很难得到广告主的信任;第二,各网络媒体的广告收入也不实,目前,很多统计机构统计的都是网络媒体广告收入的刊例价,由于各网络媒体广告收入的打折比例大为不同,各网络企业的刊例价和实收价也相差悬殊,导致大家无法准确知道各网络媒体的真实广告收入;第三,存在着很多违规甚至违法的网络企业,使人们对网络企业的总体信任感大为降低,导致了网络业鱼目混珠,市场混乱。

5、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会对网络媒体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由于网络媒体现在没有采编权,其信息完全来源于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的初期,很多信息基本上是廉价获得的,也有人戏称为“传统媒体的草白养了网络媒体的羊”。但是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和传统媒体的不断觉醒,特别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网络媒体从传统媒体获得信息资源的代价会越来越高,条件也会越来越苛刻,会给网络媒体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6、国家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方式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还是多头管理的方式,而且管理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二是网络媒体还没有编权。没有自己的记者。而很多网络媒体就采取打球的方式来应对;三是对不同的网站给予不同的权利,导致大家不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7、网络媒体的广告效果还有待改进

网络媒体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改进办网质量,大力提高广告效果。但是目前,受众和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信任感还不强,网络广告的效果还有待改进和加强。

8、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络媒体还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网络业的快速发展,很多传统媒体也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入网络媒体,进行跨媒介扩张。但是由于对网络媒体的认识不够深刻,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进入网络媒体的目的不够明晰。现在很多传统媒体在进入网络媒体时,常常是无目的的行动。例如,传统报业集团在进入网络媒体时,常常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如“试水新媒体”、“报网互动”等,在提出的这些概念中,看不出真正目的是什么,如“试水新媒体”到底是为了获取新媒体的运营经验?是开拓新的事业空间?还是要找寻新的商业模式?都不能得到明确的回答。再如“报网互动”,从字面上看,是利用新媒体为传统报纸服务的。该概念并没有提供新的商业模式,也不符合新媒体的自身特点和对新媒体有需求的客户的要求,如果这样去进入新媒体必将落得个“片甲不留”的可悲下场。更为可笑的是,现在有很多报业集团所创办的网站,常常以自己是报纸网站的前多少位来自居,如果自己清醒认识到这只是个概念的宣传而已还可以,如果自

己真的相信了,那就是自己忽悠自己了。现在一些传统媒体看到很多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很好,就要求复制该模式,自己也创办相应的新媒体。殊不知“棒棒爷去开发高级软件系统”又岂能做得好?一是和自己的核心能力不匹配二是这种商业模式不一定能扩大。如豆网在利基市场上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这种商业模式很难放大。

第二,在进入网络媒体时,不按照网络媒体的特点和运作规律的要求来运营,而仍然采取传统媒体的操作模式。现在传统媒体在进入新事业时常常犯“照搬以往成功经验”的毛病。例如,很多报纸的网站基本上是报纸的电子版,即使有的做得好点,在编上,也没有按照网络技术和网络受众的需求来做。现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受众的需求不同、技术要求不同和资本需求量不同。

第三,在广告、发行和管理上不适应网络媒体的要求。网络媒体有自身的运作规律,因此,传媒媒体在进入网络媒体时,一定要顺应该规律,无论在采编、发行、广告经营,还是管理上都要顺应新事业的需要。例如,在传统报业惯用的搞撒网式的广告经营方式就不能照搬到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期刊上。

第四,传统媒体自有资金有限。网络媒体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由于传统媒体的自我积累不足,自有资金能力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就必须拓展资本通道,筹集到所需的大量资金。

第五,定位不准确。从广告主与受众的需求出发的基于市场化的定位是一个网络媒体能够成功的前提条件,但是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兴办的网络媒体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

9、国优秀的网络媒体数量极少

目前,国内的网络媒体数量众多,但是比较有影响的网络媒体为数寥寥,如新浪、腾讯、网易、搜狐、百度、Google等,屈指可数。

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的对策建议

我国传媒业市场规模巨大,而且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生在其中的网络企业可以说有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只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定能促进中国网络业健康发展、做优做强做大。

1、成立网监会,促进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网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需要培育和培养,而成立网监会将有助于网络媒体争取更好的外部发展空间,同时也有利于整顿网络业市场秩序,促进网络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使网络企业在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实力。

2、建立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的权威稽核机构

独立于政府机构的第三方的权威稽核机构是传媒业市场乃至网络业市场正常运转的关键,通过各网络企业的点击量、浏览量等与广告收入。能够给广告主和受众以很好的指示作用,而且还能避免网络企业在广告市场上的恶性竞争,进而促进网络企业把精力花在自身实力的提高上,最终提高中国网络业的整体质量。

3、整顿市场秩序,构建完善的网络业市场

国家相关部门与机构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整顿传媒业与网络业市场,取缔那些违法违规的网络业,规范网络业市场,为真正优秀的网络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

4、网络企业自身要不断丰富盈利模式,寻找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不同类型的网络企业有不同的受众、广告主和特点,也有不同的盈利途径和商业模式。目前,很多网络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途径仍不明晰,因此,网络企业必须继续探索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

5、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国家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化建设,在促进网络媒体发展的同时,让更多更好的信息惠及普通百姓。

第2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政府;网络媒体

一、公共危机管理和网络媒体的相关概念分析

要研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网络媒体介入,首先要对其涉及的主要对象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只有分别对公共危机管理和网络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有了准确的把握,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理论分析。

(一)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是以政府为主的管理主体,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公共危机,维护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公共危机从潜伏到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活动,这一管理活动是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它具有应急性、针对性、危险性、系统性等特点。

公共危机管理是确保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长期任务,想要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预警和信息系统、决策和指挥系统、执行和监督系统、动员和保障系统。

(二)网络媒体

对于网络媒体,学界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在综合多个学者对于网络媒体的定义后,可以总结出,网络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形成的媒体,是指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简单来说,也可以将网络媒体理解为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是以手机、电脑等为连接终端,以互联网为信息传播载体的新媒体。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和优势,主要表现为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以及信息内容的广泛性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网络媒体的介入对政府的影响分析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网络媒体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既是危机信息的传递者,又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关系的协调者,同时还是政府有效处理公共危机的监督者,甚至也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之一。在这样多重角色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的介入势必会对公共危机管理最重要的主体――政府产生多种影响,其影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能否合理有效地处理公共危机,维护社会稳定。笔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中网络媒体的介入对政府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方面。

(一)对政府的正面影响

1.网络媒体为政府提供了信息民意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可以依靠网络媒体巨大的资源网络,最大限度地搜集与公共危机相关的信息和最新动态。同时,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公众可以相对自由真实地在上面表达自己对所发生事件的感受和看法,这些舆论和民意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政府对危机的处理。网络媒体就这样充当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使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使政府与民众得以有效沟通,为政府提供了信息民意。

2.网络媒体为政府提供了宣传平台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只有网络媒体才是政府宣传平台的最理性选择。第一,由于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且往往会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留给政府的反应时间很有限,政府只有通过网络媒体才能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做出回应。第二,由于公共危机爆发后影响的是公众的切身利益,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大家对这些事件都保持着高度关注,都迫切需要及时掌握政府进行危机处理的最新动态,而且希望可以随时掌握最新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考虑到便捷性等因素,只有网络媒体才最适合充当政府的宣传平台。第三,网络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大,普及率越来越高,通过网络媒体的宣传,政府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处理好公共危机的决心,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公众,提升自己的威信和认同度。

3.网络媒体对政府进行了有效监督

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复杂性,政府往往会承担很大的压力,处理过程也具有很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难免会出现一些决策失误和处理不当,甚至会出现对事件的忽略和失职,这个时候网络媒体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快捷性等特点,更容易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进行监督。同时,舆论监督本身就是网络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公众通过网络媒体监督政府的公权行为,这种监督有利于政府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和管理办法。

4.网络媒体提升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网络媒体对于提升政府办事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媒体凭借其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为政府提供海量的第一手资料,政府可以从中充分吸收民众的意见,比通过其它手段获取信息和民意要有效率的多;其次,网络媒体有着极强的便捷性,易于操作,便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及时向公众最新消息;最后,网络媒体有着极高的普及率,受众范围极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政府将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官方信息传递给利益相关者。

(二)对政府的负面影响

1.不良言论容易误导公众,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影响政府形象

从网络媒体的角度来看,网络媒体由于其自身的便捷性、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公众得以比较随意地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言论,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使得许多针对政府的不负责任的不良言论有了发挥的舞台。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在网络媒体上,公众往往呈现出一种偏激的非理性状态,对于政府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一些非理性的网民就会将其放大,对政府进行舆论攻击,同时,网民还有着很强的盲从性,在接收到虚假信息或不良信息时他们往往很少去探究其真实性和来源,只是盲目跟风,表现出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2.不切实际的宣传报道容易影响政府,降低政府的办事效率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公共危机发生后,网络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以供政府参考,这其中不切实际的报道和评论信息也占到很大的部分,政府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参考价值和可以利用的信息,就需要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去进行筛选和验证,这期间也会浪费政府的大量宝贵时间;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大量不负责任和莫须有的信息会在网上散播,会直接影响到政府应对公共危机时的决策,政府轻则处理不当,影响办事效率,重则决策失误,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3.网络媒体对政府产生的舆论压力会导致危机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网络媒体充分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职能,本有利于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和管理办法,以便更好地缓解和消除危机,但是如果网络媒体对于危机事件过分关注,甚至产生越位与侵权,就会对政府形成莫大的舆论压力,当这一压力超过了政府的负荷能力之后,政府就难免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从而导致危机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应对网络媒体的路径探析

为了有效减少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网络媒体对政府的不良言论和不切实际的报道,以免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舆论压力,影响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形象、办事效率和决策,同时,保证网络媒体可以对政府发挥更多的正面影响,需要政府从思想、制度和措施三方面进行着手。

(一)在思想上,重视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一方面需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关思想的引导和灌输,进行必备的课程培训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工作人员提升自己重视网络媒体的意识,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过程中,更要对网络媒体保持思想上的重视和警惕。

(二)在制度上,以网络媒体为重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政府一方面需要对网络媒体加强管制,另一方面需要为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创造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凭借其自身优势,通过相关部门完善相关制度,使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处理与网络媒体的关系时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一方面要针对网络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另一方面要针对利用网络媒体信息的公众制定相关法规。

(三)在措施上,全面提升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对网络媒体的应对能力

1.提升政府人员的新闻素养,规范他们的言行

具体说来,政府应当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充实工作人员在网络媒体应对策略和公共危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提升他们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应急能力和新闻素养等。

2.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处理与网络媒体的关系

首先,在专门机构的设立方面,政府需要在应急管理部门内设置专门应对网络媒体的新闻中心,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事宜就由这个部门来负责组织运作。

其次,在专业人才的启用方面,应从录用和培养两方面进行准备。在人员的录用时,应按照应对网络媒体的需要,注重选拔具有网络媒体应对能力、应急能力和新闻素养等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养,逐步提升其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处理与网络媒体关系所需要的各项能力。

3.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这需要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制定足够完善的法规制度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网络媒体进行监管。

第二,在监管过程中针对不同危机事件和网络媒体,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必要时要加强监管力度。

第三,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自律宣传和倡导,想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真正实现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不仅需要政府依法管理,还需要网络媒体加强自律管理,这也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倡导。

4.注重与网络媒体的合作

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点:

第一,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权威网络媒体上权威信息,利用网络媒体的快捷性、互动性等特点,及时让公众知道危机事件的最新处理动态并与公众进行交流。

第二,主动接受网络媒体的监督,政府要放低姿态,定时通过网络媒体了解舆论民意,虚心接受网络媒体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针对自己的错误及时做出调整,在主动接受网络媒体监督的同时,也有利于自己更好地处理公共危机事件。

第三,及时与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交流,避免不负责任的不良信息的,以维护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第四,当网络媒体上有不符合实际且不利于政府形象的信息出来后,政府应立即与相关网络媒体进行交涉,促使其对相关报道进行删除或修正,以对政府形象进行补救。

四、结语

当代社会是一个公共危机频发的社会,无论是社会科学界还是政府都对公共危机有着高度的重视,而网络媒体作为发展迅速、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新兴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对政府的影响也是日益增强,这也必然会引起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公共危机管理中网络媒体的介入对政府产生的正反双面影响,需要政府从思想、制度和措施三个方面来进行应对和引导,政府只有与网络媒体建立起良性的关系,才能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平宇川.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影响分析[J].网络时代,2012(6).

[2] 邹甜甜.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7).

[3] 强恩芳.危机、公共危机和公共危机管理[J].行政论坛, 2008(1).

第3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网络媒体;自我修养;意识;主体性;主体间性。

自从网络诞生以来,由此而产生的网络媒体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局面;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对新媒体技术产生了无限憧憬,以至于认为新媒体技术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一个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不可否认,网络媒体确实带来了任何一个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在网络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即时获取任何所需信息,可以广泛互动和交流。更为甚者,网络平台发展出供不同文化群体生存的细化空间,特别是2010年微博的迅速扩散,更显现出“传奇式”发展色彩。凡此种种似乎预示着网络媒体已成为一个开放、自由、互惠的“理想王国”。

然而,与人们高唱赞歌之景象不同的是,发生于网络空间的种种问题层出不穷(有形无形的价值差异;不同文化群体、群体文化间的冲突等),关于网络媒体的多种悖论亦此起彼伏。可以说网络媒体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个媒体事件“陷阱”中,对此场景人们有些自顾不暇。网络媒体中的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其生存的社会生态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与网络媒体“自我修养”的缺失密不可分,表现为与网络媒体从业者的德性修养、组织机构的身份“生产”、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紧密相关。

一、意识与网络媒体从业者德性的“自我生产”

文化研究学者理查德·约翰生在分析文化时,认为文化探究主要在于“意识”和“主体性”的历史形态,或是我们借以生存的主体形态,是关于社会主观方面的分析。

关于“意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类所具有的“意识”,是作为理解人类社会的前提。在《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又提及“意识”的含义,他在把最糟糕的建筑家与最优秀的蜜蜂相比较时,认为建筑家的“产品”在被生产之前就已“理想的存在了”[1]。换言之,这种“产品”存在于想象中,存在于意识中。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称此为“类存在”特征,或“普遍-历史范畴”,对一切历史都是真实的,是一个“简单而普遍的抽象”[2]。理查德·约翰生所认为,人类以一种理想或想象的生活为特点,而在生活中,“人类培养了意志,产生了梦想,提出了各种范畴”[3]。

其实马克思的“意识”概念,更多的是指社会过程的主观方面。这种“意识”亦包含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和道德的自我生产”[4]。尽管这里的“精神的”与“道德的”涵盖的意义很广泛,但仍包括一般性的道德“生产”可能,即一种对外界思维和自身能动“意识”的冲动。而作为社会的有机分子,网络媒体从业者也具有这种能动的精神和道德的“自我生产”机制和冲动,这其实是媒体工作者以组织者、编辑者、传播者等自居的前提,也是信息传播持续发展的条件。

网络媒体从业者德性修养是与网络传播的传媒生态和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概括讲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于突出培养和完善个体的道德人格。这里的道德人格是人的社会特质的一种表现,与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密切联系。发展这种人格则必然要求媒体从业者一方面内化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还要努力把握时代对信息传播的需要,特别是新技术带来的互动模式变迁和因此而提出的新要求。

其次,确立和发展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相统一的权利义务观。社会发展的后现代性及网络媒体生存的传媒生态,都需媒体从业者确立和发展权利义务观。作为网络媒体的从业者,其享有的道德权利由既定的道德体系给予个体的道德地位或权益,包括个体应享有的“人格独立”“公平的善待”等[5];而道德义务是行为主体“在道德上应尽的道德责任和使命”[6],履行主体间的互惠义务。

第三,培养和建立大众文化道德。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创新,使我们面对的文化形态更加多元,社会的发展创造出一个囊括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草根文化、亚文化等多种文化共生的复杂体系。而在这众多的文化系统中,大众文化因具有两重属性而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作为文化商品,以获取经济效益和赢得大众的喜爱为目的;另一方面,作为重要的社会传媒,引导着大众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网络媒体从业者从修养大众文化道德出发,主要在于把握大众文化的内生机制和传播规律。

二、主体性与网络媒体组织的身份“生产”

“主体性”概念与近代西方哲学渊源深厚,主体性哲学从“自我”出发,关注自我,并以主体为基点,分析“主体的自主性、自主意识性和自为性”[7]等与“主体性”相关的理论概念。约翰生认为,主体性包括可能性,表现为主观上一些能动的因素或冲动。“主体性”是“生产而非给定的”;“主体性”聚焦于“我是谁”或同样重要的文化上的“我们是谁”的问题,聚焦于个体或集体的身份[8]。

关于身份问题,传播学文化研究学者吉登斯认为,身份是一种关于行为者自身的思考模式。还有人认为,身份是社会“建构的”,产生于特定的社会情境。这种身份的“建构”,基于对历史、文化等因素的考察,在“历史、文化、权力‘重述’中被‘生产’”[9]。一般说来,身份“生产”或“建构”的元素包括了外界环境的条件及自身内部的机制等,如“自然条件、生理机制、心理机制和社会文化机制”,而这其中,“语言、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等是重要的身份“生产”资源[10]。

主体性哲学认为,主体性建构了主体。主体性既是行为者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又是行为者作为主体的“根据和条件”。即是说,个体或集体在进行能动或主动时所属有的“主体性”首先聚焦于“我们是谁”的身份生产问题,关键是通过现有价值体系塑造能动的价值存在。而对于网络媒体组织来说,作为信息传播平台,要进行自身身份的“生产”问题,重在关注传播信息时如何体现主体性原则。或是说,在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或具有了什么样的性质才能使网络媒体组织成为能动的价值存在。

首先,通过媒体组织自身的“支配”与自律,以此体现自为的“自律性”属性。网络媒体组织作为一个能够积极行动的行为主体,必然具备特定的价值关系,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这个组织在自身支配与自律的关系中具有独立自主性。即是说,网络媒体组织虽然是社会复杂体系中的一份子,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处在各种关系之中,但作为信息传播的行为主体要能动的信息传播则首先具有一种“自由的意志”,即立于自身,且能“自我”决定。在这种“自由的意志”和“自我”决定的基础上,自律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媒体组织的自律是同信息传播的责任与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自为、自律并行的媒体组织,才能真正体现出能动的价值存在属性。

其次,媒体组织通过能动的实践性活动,进行主客体“分化”和“统一”的活动,以此体现自主意识的“能动性”原则。能动性是任何一个实践性主体的根本属性,而实践是创造性的活动,网络媒体组织之所以成为能动主体,从根本上说就是这种创造活动决定的。媒体组织的这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不断的认知和建构,形成了客观世界和“建构世界”,网络媒体组织的传播实践即完成于这个过程。

在客观世界的层面上,媒体组织作为客观世界的存在物,体现出“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但在建构世界的意义上,媒体组织与客观世界则是“建构”和“被建构”的关系,体现了媒体组织与客观世界的主客体“分化”或“统一”。正是在这种主客体“分化”和“统一”的活动中,网络媒体组织自主意识的“能动性”才能体现出来,而这也构成了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不息生命力。

三、主体间性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

“主体间性”是基于传播过程中的“主—客”传播模式的批判思考,揭示出“主—客”传播模式的“单一主体论”或“自我中心论”。即主张“任何传播都在主体和客体的范围内进行”[11],一切传播都是针对于所谓“他者”所展开的活动而已。对于这种“主—客”模式过分强调主体属性,“主体间性”则表达出“现实的人所存在的主体间关系的内在性质”[12]。“主体间性”补充了“主—客”模式的缺陷,指出传播过程中主体能够到达“另一极”主体,从而使主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则必须借助一个“中介客体”。这一客体是“中介化的客体和客体化的中介”[13]。重要的是这一客体同时面对“多极”主体,并以此形成“主体—客体—主体”[14]三极关系模式。

“主体间性”突出的是信息传播的互动和“互惠”取向,即怎样形成传播过程的共享与共生问题,而这对于网络媒体更为重要。这是由网络媒体自身的特点和生存的传媒生态决定的。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更加复杂化,文化互动更加多元化,矛盾因此更加尖锐化。面对这些现实,网络媒体要确保信息传播的顺利实现和持续成功,则必然立于“主体间性”选择可能的信息传播路径。

第一,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前提是立足于多元文化“互惠性理解”的基础上,关注于如何形成网络空间中不同文化间的互惠理解问题,从一个重在传播者“主体—客体”的视角提升至超越传播者自身,进而密切关注其他多样文化,与所谓“他者”文化产生广泛互动的过程中来,进而建立可理解和交流的传播自我意识。概括讲,即为提升网络媒体作为主体超越自身和与其他多样文化互惠与互动的能力,进而重新建构出完整的主体自我“意识”。

第二,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重点在于创造一个易于解读和乐于交流的信息传播文本。考察网络媒体的传播过程,要实现“传播主体—中介客体—互动主体”这一互惠过程,即必须创造一个传播和互动双方所能共享的符号化信息文本。要想顺利实现这一传播模式,首先应基于所有参与者都能理解的语言符号来表达,而不是过分青睐各方主体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从而使传播过程具有“主体间性”。其次,创造的这种信息文本的叙述结构和解读方式与参与者主体的期望相同,即符合参与者主体的思维模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追求。最后,这种信息文本在心理上,同样在时空观上与参与者主体相一致,即信息文本成为传播的主体间的共生心理基础,进而成为共同时空观上分享意义的信息平台。

第三,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关键在于传播主体对其他文化主体建构一种新的身份“图式”,这是确保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可持续的根本保证。分析网络平台中各种网络信息传播载体,他们都有各自钟情的话语表达方式,以此建构出自己认可的文化身份。面对这复杂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势态,重点在于参与主体建构出一种关于“他者”文化的身份“图式”,与“主体—客体”传播模式比较,这种身份“图式”的建构是在参与主体处于互惠理解基础上的尝试。

有了这种文化身份“图式”,参与主体在相互交流与互动时,不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其他文化的参与,而是在交流和互动过程中让其更有“组织性、抽象性和简洁性”。这样,不但已建构的身份“图式”得以修正,使其越来越细化和清晰,而且为各种文化的参与提供了不断调适自己,甚至融入“他者”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文虽止于此,然思未结束。本文对网络媒体“自身修养”的探讨并非无的放矢。立足网络媒体技术的进步,而忽略不能目见的无形的价值差异与文化冲突,那么在这样的媒体平台个体又何以真正进行“互惠性”的理解和互动呢?

第4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门”事件 传媒 整合引导

2008年以来,各种“门”事件频发,网络媒体已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舆论力量。从“艳照门”到“兽兽门”、“局长日记门”,网络舆论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使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现象进入公众的话语”。①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平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与合作。

一、“门”事件

“门”事件是网络用语,是网友将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或娱乐性的事件命名为“xx门”,一般具有现实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近年来,频繁爆出的“门”事件都是发端于网络,通过网友的转载或跟帖成为热门事件,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并引发广泛的舆论热潮。在这些事件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表现出各自的传播特性。

二、网络的舆论生成

各种“门”事件先是通过网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后才为传统媒体所关注。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网络提供了舆论滋生和放大的平台,传统媒体成为舆论最终落地的‘助推器’。”②网络这种新媒体为何有如此“抢眼”的表现?

1、网络媒体的优势

哈贝马斯认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组织机构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加了。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③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每一种传播媒介的发展都代表了历史进步的趋势。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历史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网络的日趋发展与进步,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变得愈加明显,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其触角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也显示了网络传媒力量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在各种“门”事件中,网络成为舞台,并把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搬到这个舞台上,持续着永不谢幕的“震撼演出”。

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优势。第二,传播过程的交互式特点。正如让・博得里亚所说:“传播不是说话而是使人说话;信息不是知晓而是使人得知。”④网络的交互式特点也激发了受众参与的主动性,频繁爆出的“门”事件便是广大受众作为传播者主动参与到传播中的表现。第三,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

网络媒体虽然有优势,但其先天性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网络的“匿名性”、基于“匿名性”的产生的群集行为,以及舆论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由于“匿名性”,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话语免责”成为可能,这也为一些通过网络煽动等不法行为提供了渠道,“舆论审判”现象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些学者还提出了“陌生人中的现象”来分析网络的道德危机。网络的准入低门槛,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等造成了网络舆论的起伏波动。在一些“门”事件中,网民缺乏理性的审视,简单的盲从,对当事人和者进行错位点评和恶意攻击。

2、网络信息亟待把关

“把关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其理论要义就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是传统媒体日常运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传统媒体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等,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民成为网络传播行为的发起者,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一种“有组织无纪律”的状态。

当代语境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媒体监测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促使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有优劣,只有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适应不断变幻的局势,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媒体的整合引导

“关于传统媒体的未来命运,国内外也有许多种预测,如亚当斯的‘丧钟’论、默多克的‘改造论’和尼尔森的‘统一论’, 从这些论断都能看出,在因特网的作用下,传统媒体敲响了‘丧钟’。”⑤但在现实情形中,传统媒体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况且庞大的传统媒体王国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间瓦解。网络媒体应与传统媒体加强合作,以取得双赢。

网络作为观念的自由市场,其现实的发展状况以及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带来的法律及伦理问题日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舆论方面,有学者指出“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舆论的‘非实体性’让其充满了暧昧的神秘色彩。”⑥同样,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网民在其性质上具有“非现实性”的特点,也给舆论引导带来了困难。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3.84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如何有效地进行舆论的引导是摆在网络媒体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其合理有效的组织形态和传播网络针对受众进行合理的引导,实现与舆论的互动并建立相对稳定的舆论场域。对“把关人”的呼唤以及网络舆论引导的不明确性也促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姻,对舆论的整合引导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需要借助网络来增强与广大受众的交流与互动,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来提高自己的信息可信度和权威水准。在各种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最大限度的贴近受众,了解舆论的动态,并实现对舆论的正确监管与引导。

结 语

从“门”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媒体正在抬高人类风险的赌注,使得人类的好奇心沦为无穷的贪欲,媒介可以成为制造噱头和轰动效应的工厂。”⑦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⑧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发挥众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⑥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②詹新慧:《网络媒体的社会守护与舆论引导》,《传媒》,2008(4)

③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P15

④⑦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人民出版社,2008,P270

⑤赵会权:《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与互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⑧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P29

第5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网络媒体 视觉艺术设计 制约美

网络时代,数字化的视觉艺术设计正经历一种飞速的变革与发展,丰富的图形、色彩以及充满动感的视觉元素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网络上每一天都会有新鲜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诞生:网页设计受众广泛,电子书、网络杂志迅速传播,网络游戏则以其精美的视觉冲击力吸引爱好者流连其中。

然而挑战也不期而至——网络与生俱来的种种的特性不同于传统印刷媒体,对视觉艺术设计的方式、形式形成了客观上的“制约”。

一、认识制约因素

关于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制约”因素,一些专业学者在其论著中进行过讨论。例如尹定邦在《设计艺术概论》中谈到视觉设计师与视觉艺术家的不同时,将以下三个因素看作视觉艺术设计中的限制:设计必须是针对特定对象与认知和理解的视觉符号;必须考虑设计的复制和制作计划问题;以及受委托者意见的影响。这种“制约”的观点放到网络媒体领域同样适用。

(一)设计必须考虑受众的情况

1.受众群决定了视觉特征有差异

以网页为例,不同功能的网站面对的受众不同,也就呈现不同的视觉特征。例如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受众注重企业的踏实、可信赖感,界面结构应清晰完整、色彩简洁稳重;娱乐类网站的受众喜欢轻松活泼的画面,页面结构更加自由,色调则更加活跃、轻快。

2.受众的使用环境

网速、电脑软硬件配备情况会影响网络媒体设计作品的呈现效果。缺少某种播放器或插件,动态作品就可能无法显示;作品内容虽然丰富,但如果网速有限,受众就可能因下载速度过慢、等待过久而失去浏览的兴趣。

(二)设计的复制和制作计划问题

1.信息更新和维护需要纳入制作计划及成本

网络信息瞬息万变,其中的视觉艺术设计作品也处于一种“动”的状态:网站需要更新,界面风格需要定时更换以留住和吸引浏览者,游戏中的场景道具等视觉元素也要随节日、活动安排,不断推陈出新。

另一方面,网络的实时更新也提供了另一种制约,即制作成本需要与收益成正比。优秀的绘画作品可以在展览馆中保存完好,优秀的海报、书籍可以在收藏者手中得以流传,但再优秀的网络视觉设计作品也面临被更新替代的命运。

2.设计的复制与版权问题

网络传播便利、速度快也给设计作品的版权问题提出更大挑战。网络媒体中的视觉设计作品一般没有作者署名,版权保护的相关法律仍未具体到界面风格等具体领域。在此情况下,网站功能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logo相似、界面雷同的情况更让受众难以辨清真伪。正如最近网络中很多人就版权问题展开论战,原因正是互联网产品视觉设计中的抄袭现象频频出现,一些企业甚至直接照搬竞争对手整个产品的界面风格,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当前,企业和设计者们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当复制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时,作品版权如何保护。

(三)委托方设计需求和意图的制约

网络媒体中商业广告是支撑其存在、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网页、电子杂志、游戏、广告,最终都要符合委托方的需求后才可以与受众见面。

(四)其他制约因素

1.网络媒体本身的规则规范

任何媒体上的设计作品,在制作时都要遵循其本身的规则和规范,这些规则也可被视为一种制约。例如网页、电子杂志往往需要运用到较为复杂的数据库作为支持,因此需要遵循文件格式、命名的约束;网络游戏在图像分辨率、色彩精度上的视觉效果,更是受到开发技术的直接制约。

2.无法被触觉和嗅觉感受

传统视觉艺术设计在纸张等印刷载体上有着精彩的表现。油墨叠加出神奇的色彩变化,“书香之气”是爱书者津津乐道的嗅觉体验;纸张或粗糙或光滑,海报、书籍等印刷品呈现的凹凸感,其触觉令人难忘。在这方面网络媒体似乎望尘莫及,因为电子屏幕中展现的世界相对于现实来讲是虚拟的,难以通过触觉和嗅觉等视听以外的知觉来感受。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中的视觉艺术设计中制约时时刻刻都存在。那么,制约如此之多,设计中对美的追求实现起来岂不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任何问题都应辩证看待,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由转化。只要善于因势利导,将“限制”转化成“优势”,那么,“制约”未必就是丑陋的,它也许会成为“美”的起点。

二、制约与自由的辩证分析

(一)制约与自由是相对的概念

网络媒体开发技术在不断发展,它既为基于网络媒体的视觉艺术设计带来广阔空间,又会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如互联网诞生之初,网页的面貌只是代码形成的静态页面,随着各种可视化界面的网页设计软件诞生、网速快速提升,新的网页图文并茂,动画网页应运而生。元素的丰富化给网络媒体中的视觉艺术设计带来更丰富的面貌,带来更自由的舞台,但随之而来的视听竞争日趋激烈又成为新的制约。由此看来,制约与自由本身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期待没有制约、只有自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二)制约存在的必要性

在网络媒体中的视觉设计中,提供制约可以保证互动有序进行。

网络媒体具有交互性,受众在操作方式和范围上就具备一定自由度,但这未必是件好事。例如允许论坛、图库类网站,如果缺少对上传文件尺寸的限制,浏览者上传的图片可能导致页面版式改变;如果缺少对文件类型、大小的限制,浏览者上传超大文件时就可能迫使网站超负荷运转甚至出现瘫痪;缺少关键字限制和必要的权限设置,浏览者有可能使用违法言论,甚至攻击网站程序。对设计者来说,制约因素的欠缺会导致修补工作量成倍增加。因此,制约有必要存在。而杜绝因自由度过大而导致的不良后果,最根本的方法是在源头切断,即向受众权限进行限制。

这一点可以借用视觉艺术设计师之手,在视觉元素的布局、设计上做文章。

首先,合理规划表单,降低浏览者输入无用信息的可能性。例如网站对表单进行合理规划,只为必需的信息提供填写位置,并限制字数,这样既保证版面排版整洁清爽,又可避免无用、错误的信息的干扰。

其次,归类和精简信息,减少互动时出现差错的几率。页面中的按钮可以根据功能进行视觉分类,大小、位置、色彩,同类为一组。视觉元素可以帮助浏览者避免操作失误,并使之产生心理愉悦和舒畅感。

三、制约因素的利用

制约有存在的必要性,引导和利用就成为关键。笔者认为,观念与创意是视觉艺术设计的灵魂,它的价值在于创造和维系设计的生命力,这种力量不受载体和具体表现方法的限制。以下列举并分析一些优秀作品实例进行具体探讨。

(一)激发灵感——网速制约下的运用

硬件条件差、网速慢是一直困扰视频类网站、游戏运营商的老问题。然而,某个时装品牌网站的设计者将这种缺陷转化成独特的风格:在首页安置大分辨率的视频短片,由于网速有限,视频播放时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像机器人般停顿、反复重复同一个动作,并允许浏览者控制视频倒放。这种设计其实恰好与网站“留住年华”、“时空倒转”的概念相吻合,非常巧妙。慢网速也能变成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品,制造奇妙的视觉体验。

(二)强调个性——色彩制约条件下的运用

色彩“少即是多” 在日本PS3游戏机宣传网站中表现得恰如其分。网站以黑白为主,只在按钮上点上红色作为标记,整体画面有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渲染的洒脱。“制约”在这里仿佛并不存在,一切元素烘托出的都是页面底部那个最有说服力的logo,简单明了、画龙点睛。因此,抓住关键,色彩少胜于多。

(三)以情动人——字体版式制约下的运用

在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前提下,网页中文字的编排可以被赋予丰富的情感,以此作为烘托整体风格、实现标新立异的手段。文字的空间结构和韵律节奏变化可以体现各种情感动势:或轻快或凝重,或舒缓或激昂。文字倾斜、大小错落,可营造出强烈的透视感,使页面产生超出平面的纵深感。

(四)转换思维——方寸之间天地宽

众所周知,网络媒体中的视觉艺术设计,显示终端往往是显示器。显示器作为屏幕的确很“小”,因为它在平面上尺度非常有限。但它可以创造丰富的层次和纵深感,还可以利用动态元素将画面语言几乎无限制的拓展下去。题为《SMALL SCREEN(BIGGER PICTURE) 》(“小屏幕,大图像”)的网络多媒体作品中,文字组成线、组成面,在观众的眼前依次呈现。此时的“小屏幕”不再只局限于小小的平面空间,而是承载起了巨大信息量和明确的情感信息。

总结

对于网络媒体中的视觉艺术设计来说,恰恰是载体本身存在的一些看似“制约”的因素,使设计过程获得了再创造的契机。这种契机帮助设计师拨开迷雾、找到更大的自由,于是“制约”也成为了美的起点。

展望将来,一方面是科技的发展将使制约媒体发展的瓶颈一一打破,现在讨论的设计规则和制约因素,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媒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日益加强,媒体整合的现象也将不断涌现。媒介和载体在不断演变,制约与自由的关系维持着动态且巧妙的平衡。今后的网络媒体视觉艺术设计,必将在时间、空间的无限探索中找到最适合自身的表达方式,最终将视觉艺术设计的灵魂不断传承下去。 “美”作为视觉艺术设计的追求,将不断在新的领域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

[2]尼科·麦克唐纳编著.俞佳迪,戴刚,王晴译.什么是网页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3

[3]曹方.视觉艺术设计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2

第6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网络媒体 高校生物教学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36-02

一、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的作用

1.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教师只是用一支笔在黑板上不停的画,一张嘴在台上不停的讲,一幅画不停的让学生看,忽略了学生的反应,把本来就很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枯燥。而网络媒体技术则有效的弥补了这一缺陷,投影仪、屏幕和投影片的应用,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实现了从二维至三维的跨越,变得生动起来;PPT、CAI课件中华丽的色彩变化,明艳的光线效果,两者结合后对学生感官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容易集中,增强了学生的主观意向,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的有趣味,学生学习的兴趣变的更浓,学生的求知欲也变的更加迫切,且学生的学习动机将被诱发,积极性将会变得更加的高,接受知识的心态也会更加的好,教学效果也必将更加的令人满意[1]。

2.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能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

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经常有一些抽象的知识概念,因此处理起来会相当的困难。如教学“细胞的分化和分裂过程”,“血液循环”时,如果只是用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就算教师讲得如何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但是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要真正的去理解相当的难,只能选择去死记硬背。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细胞的分化和分裂的过程”以及“血液循环”的过程移到屏幕上去真实的展示。让学生去亲眼目睹细胞是如何分化和分裂的,血液是如何完成循环的,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又可以加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能使学生的直观印象加深,继而联系理论,学生就能轻松而愉快的理解“细胞分化、分裂”和“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3.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能让教师突破传统技术所不能突破的教学难点

生物教学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难点,它是抽象的,看不见又摸不着。例如,生物中的生物体,它是不断进行变化的,因此,在它生长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运输,分解,以及分泌,排泄的过程,这些知识点是很难直观、生动、形象的用语言准确无误的展现给每一位学生的,而这种静止式的教学形式也很难达到课堂效益的最佳效果[2]。但是加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对发生在生物体内动态过程进行“全真”模拟,这样可以很容易的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教学的难点是两者的区分,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很难对此作出区分。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用PPT课件的形式,来真实再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就会将原本枯燥、死板的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微观的事物变得宏观起来,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使学生很好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提高教学效果。

二、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的实践

1.如何运用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的教师,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兴趣,兴趣的培养能使学生的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已渐渐不能够适应现有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图片,实物和模型等,对教学内容的表达越来越难以准确,再加上外来信息的不足,教学模式越来越缺乏灵活性和趣味性,学生的厌倦情绪越来越高,严重者以至于放弃学习。如果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PPT、CAI的应用,可以展示跟书本内容相关,但书本上没有的图片、动画、声音,可以将书本上原本静止的知识变得灵动起来,实实在在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3]。而且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学会结合多种感官去分析问题。并且利用网络相关特效让学生能直观的突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看到宏观及微观世界,或者远方和过去的事物,延伸和拓展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把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变为真实生动的有趣知识,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细胞》这一节内容学习时,笔者将先选取几种彩色的生物细胞的图片,用来让学生仔细观察和讨论它们结构上的相同点和形状上的不同点。由此,学生的眼、口、脑等感官将被调动,经过积极思考,彼此热烈讨论并踊跃发言,掌握细胞的结构知识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且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显著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

2.如何运用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让学生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

学生在生物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是由感性认识渐渐上升到理性的认识的。但是在传统教学手法中,多是靠语言讲述来解决生物概念,即使加上挂图和板图,也是毫无活力的静止图像。如果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通过投影媒体等一些影像技术手段,将书本上一些虚的、静的东西,转化为实的、动的东西,就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4]。比如微观条件下的物质结构,生物演变的过程等在文字,声音,图像的相互结合,以及共同解读下去刺激学生的感官,把抽象的转化为直观的,动的转化为静的,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提高以及转换学生的思维。比如DNA分子结构问题这节课,教师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的情况下,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书本上二维的知识概念做成三维动画,然后再一一标明脱氧核苷酸、糖、碱基这些组成的基本单位,通过让其旋转来展示。比如开花与结果这一课时学习的时候,它的难点就是植物受精的过程,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手段中的动画手段,可以展现植物的受精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植物受精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得学生提高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使其对生物学习更加的感兴趣,将更好地进行学习,化抽象知识为直观的知识,易于学生的接受、理解,以及掌握[5]。

3.如何运用高校网络媒体生物教学能让教师突破传统技术所不能突破的教学难点

多媒体科技手段,是一种有效的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知识的手段,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相关知识,进而不断的去突破生物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可以充分的掌握生物知识。例如,在教授《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文时,课文中的体循环,以及肺循环,以及血液成分在循环途中的变化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用来讲解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相当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前,设计和制作相应的PPT课件和Flas,进行人体血液的模拟循环,在课件的展示当中,学生看着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的流动,他们各自的流动途径将会呈现的清清楚楚;相应部位的血液颜色变化,以及所导致的血液成色变化,也一并在此过程中呈现。还有教师在家鸽“循环系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真实呈现并讲述家鸽的心脏结构特点和血液循环路线以及其如何是适应环境的。然后再放映相关影片和录像。合理运用影片和录像的各种功能键(快进、慢放、定格),让学生即看得见又看得清。让学生对家鸽的循环系统有一个直观而深刻的认识。接着再用投影仪放出相关的四种鲫鱼、青蛙、蜥蜴、家鸽的心脏结构简易图,并对四种动物的心脏结构特点进行比较,从而对动物进化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正确认识[6]。还有在“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中,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内容便是其中一个重点。学生对此也是相当不容易理解的,但如果用flas的形式来呈现,有用的物质、没用的物质及细胞内部产生的废物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圆点分别表示,用三种圆点通过细胞膜之间穿插的动画效果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这一重难点问题。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更容易掌握教学的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工作的效率[6]。可见,多媒体技术对于高校的生物教学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广泛的推广使用。

三、结束语

合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能够更好的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极大提高生物教学工作的效率,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芙蓉.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快乐阅读,2011,08:128-129.

[2]赵丽艳.多媒体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8.

[3]刘玉泉.网络技术与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4]王海霞.多媒体网络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4,09:159+161.

[5]龚大洁,严峰,俞诗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生物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03:63-67.

[6]赵玉洪.浅谈多媒体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4:189-190.

第7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Web2.0用户 网络编辑 信息服务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全面应用与发展,网络编辑这种职业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壮大。从2005年开始,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与新的应用手段迅速发展,并深刻改变着网络媒体形态,正在推动传媒业日益走向信息服务业。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由用户自生产内容的互联网形态,在Web1.0与Web2.0相融合的网络媒体中,网络编辑不仅作为网站内容建设者。还是用户自生产内容的管理者、服务者,其所有工作内容都是属于网络信息服务,树立用户观念与服务意识至关重要。

Web2.0的含义

目前关于Web2.0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常见的定义是:Web2.0是以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Ff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e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该定义基本涵盖了Web2.0在互联网领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应用,从现象方面描述了Web2.0的部分外延。就其内涵而言,Web2.0并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模式。体现了互联网特定发展阶段的特性,即原创性、互动性及分众性。Web2.0支撑技术是指支撑Web2.0模式的一类技术的集合,它是一套采用开放式开发架构,可极大地丰富互联网应用与信息共享程度的技术体系,允许用户进行端对端的信息创生、与共享。其中网站常用的技术与应用包括BLOG、RSS、TAGS、WIKI、SNS等,各项技术都致力于降低信息成本,提升信息共享效率,激发微内容创生以及构建互动的社会性网络。

Web2.0与网络自生产内容

Web2.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内容是以用户为中心来组织的,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作用越来越大。他们贡献信息,传播信息。而且提供了这些内容之间的链接关系和浏览路径。由Web1.0发展到Web2.0,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在对互联网信息的态度上,是从被动接收向主动创造迈进;从使用的基本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发展;运行机制上,从“Chent Server”向“WebSer-vices(web功能)”转变;内容建立者由程序员等业余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

现在Web1.0与Web2.0的应用与内容共存于互联网世界中。网络编辑和网民共同成为网站内容的建设者。由博客、播客、视频分享、SNS、微博客等Web2.0应用而产生的信息被称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s),即用户自生产内容。

网络信息的自生产是一种用户与信息的自我组织,这种内容的自我形成是自组织内容网站的根本,也是这种网站发展的动力。网站只需要架设一个平台,做好分类等工作(有时甚至不需要),由用户自己的内容已经可以满足网站内容的更新,通过用户来不断完善网站的内容。

博客是一种典型的内容自生产方式。博客站点的所有内容都直接由用户产生。而网站用户每天所产生的内容又会远远大于传统网络编辑每天所添加的内容,这样的站点比较“鲜活”。不断产生的博文使得网站不断有大量的内容出现,同时这些内容又能传递不同的观点。网络编辑对待Web1.0的网站内容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首先会站在舆论的角度考虑。对其作出尽量公正、完美的阐述,或者再提供几种不同的观点,努力去做到观点的平衡展现。然而网站的用户再多,接受到的信息也无非这么几种。而自生产内容的Web2.0网站只要用户足够多,其中又有一少部分用户来发表。产生的信息无论从角度还是数量都会超过Web1.0网站。内容方面不存在顾虑以后,再配合技术、产品的支持。可以使网站在没有人工干预即没有网络编辑维护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短期良好的运转。

但是,用户自生产内容的Web2.0网站与Web1.0网站相比会有一些弊端。首先用户水平的参差不齐决定了网站内容水平的差异,甚至同一用户的内容水平也不很均衡,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Web2.0网站是不存在的,互联网的媒体特性需要对用户进行引导、将用户产生的内容整理呈现,合理安排用户自生产内容,筛选优质的内容放置在首页,吸引更多网民浏览。另外,由于用户账号外泄可能出现的问题尽管很少却无法避免,还需要网络编辑进行内容、账号等方面维护、监控与管理。可见在Web2.0网站也存在网络编辑,只是工作内容有所改变,网络编辑不仅与用户一起作为网站内容建设者,还是用户自生产内容的管理者。

Web2.0促使网络媒体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

当Web2.0的概念光环逐渐褪去。其理念被网站与网民普遍接受,现在进入到与Web1.0并存、共同理性发展的阶段。Web2.0让每一个人成为网络社会的真正主体,改变了网络媒体Web1.0时代网民的从属地位,彻底释放了网民的创造潜能,通过主体间内在的深层联系,实现了信息的高效有序分享,使网络媒体的社会价值倍增。

Web2.0贯彻着这样一种思想,就是去除信息的各种外壳和形式,根据其本质进行分类的组织,RSS、TAGS等服务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在Web2.0模式下,围绕这一思想展开的软件与信息产品开发,使信息资源突破了传统的条块分割,打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之间的共享渠道,甚至将以前的非信息也纳入资源整合平台。微内容包括文件和其他内容的整合,如BT、eDonkey等共享和下载工具,P2PStreaming等流媒体工具,YouTube、优酷、土豆等视频共享的播客内容,Facebook、校内网、开心网等SNS共享社区以及Twit-ter微博客。

通过SNS与Twitter等应用形式,社会关系首次被真正纳入信息的范畴,并构建了用户之间共享这种信息的方式。人际关系的共享也促进了人际传播发生质的改变。随着这些应用手段的普及,以社会关系共享为基础的人际传播在信息共享中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人际传播与其他传播形态之间更深层的交融会使网络传

播呈现出新的面貌。

Web1.0与Web2.0日益融合的网络媒体,不仅是新闻及信息的者、传播者,更是信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从媒介角度理解,Web2.0可以说是一种方便社会联系和信息交互的信息平台,它深刻改变着网络媒体乃至整个传媒业形态,网络传媒业正在转变为网络信息服务业。

由于Web2.0的到来。网络媒体的平台属性得到强化,其职责总体而言是作为各种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信息共享平台的锻造者。而网络编辑元论作为专职的网站内容建设者,还是用户自生产内容的管理者。其所有工作内容都属于网络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这些社会主体称之为“用户”。“用户”的概念本身以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明显的区别。

从“受众”到“用户”。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传播者与受众有较严格的区分,信息从传播者那里出发到达受众,传播者一般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记者、编辑人员。但由于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反馈及时等特点,其传播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既包括网站与网民的、反馈的双向传播(如网络新闻与网民评论),又包括网民之间的多向传播(如跟帖、论坛中的网民讨论),更有Web2.0产品中的UGC(用户自生产内容)模式。在网络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网民并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受众的概念在网络媒体中已经不适当。

考察社会信息的产生、传播、吸收和使用过程。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既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和利用者,其客观信息需求为他们的社会需求所引发,表现为对信息接收、交流、、传送、吸收、利用和创造的综合需求,就必然成为信息用户。这是因为社会组织或成员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新的信息产生和传播,表现为信息和用户的交互作用机制。因此在网络媒体中,用具有多元信息需求的“用户”代替传统媒体的“受众”更为恰当。作为网络编辑也不是仅仅作为专门的传播者而出现,应作为网络信息服务的提供者,树立“用户”的观念和服务意识,进行信息服务应从客观的用户需求出发。以满足用户全方位信息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

个性化信息服务必须“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激活了人们积淀已久的个性化需求,个性化信息生产与服务逐渐被社会所认同。个性化的产品、个性化的服务正成为当今信息服务的主导潮流。其目标就是满足特定用户在特定时间所需要的特定信息和服务。在信息服务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信息资源迅速增长,形成了海量信息资源。如何使用户从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何及时地获取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最新信息,如何提高信息检索与推送的智能水平都是网络媒体面临的挑战性课题。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特征,表现出对信息新颖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的关注。用户需要“一站式”检索和个性化信息提供服务,需要通过更加友好的界面方便快捷地获取分布式异构信息。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一种针对用户个性需求与行为的服务,因而具有用户定向和资源定向的特征。以Web2.0为特征的各种应用使互联网向个性化和互动性方向发展。Web2.0作为一种基于BBS社区、电子邮件等互联网基础服务之上的服务,不能独立于互联网服务而存在。更像是一种旨在满足用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应用服务升级,因而基于Web2.0的交互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发展。“以用户为中心”是个性化信息服务区别于传统信息服务的本质特征。这里所指的用户中心主要指的是针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网络媒体为他们创建差异化的信息环境与信息共享平台,按照不同用户或用户群的特点组织信息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是信息服务机构开拓面向用户的服务内容,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网络编辑“以用户为中心”的要求。“以用户为中心”是网络编辑应当具备的基本观念,把握用户需求体现在很多细节方面,比如对网页下载速度和兼容性的严苛追求、重视网站首页的更新和呈现方式,等等。每个网页都是一个产品,用户从一个网页跳转到另一个网页都是把握用户需求的机遇。页面设计和路径安排让用户困惑甚至产生挫折感是常见的问题。包括频繁改版,轻率地修改导航、标题和链接用词过于专业化、生僻、拗口,广告干扰、弹出窗口等。

第8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我举了个例子:有时候,年龄大的人之间,往往也会争输赢,问题是,争赢了又怎样?都是要死的人。你们这些传统媒体也一样,成天比来比去,被新兴媒体抢走话语权和市场份额。完全不思考创新和改变。

这哥们年少气盛,非常不满意我的说法。随后展开了一阵关于地产新媒体创新的争论。争吵过程中,已记不清都是谁提出的观点,整个过程大致形成以下结论:

一、 很多网站在嘲笑传统报媒的影响力下降,其实,网站本身也已成为传统媒体,移动终端越来越发达,成天没事逛网站那是老青年的习惯。

二、 很多网络媒体以为在不断创新,其实是在干体力活。比如电商卖房,靠现场收每笔5000元的信息费赚钱,哪有媒体的属性和尊严可言?

三、 很多传统报媒很蠢。看到网络媒体做电商,就坐不住,开始做报商,搞得新闻越来越不专业,卖房更不专业。

四、 有些新媒体很落后,对网推一窍不通,就做公司,没有概念,也没有资源,更没有收入,只有自我调情。

五、 有些开发商很无知。为了节省营销费,每套房让网络媒体收走5000元,让网络媒体去做整合推广,结果网络媒体没多卖一套房,广告一个没少打,多了一大堆潜在的风险,比如逃税的后遗症。

六、 有些传统媒体很脑残。动不动威胁开发商,慢慢就失去公信力,失去了维系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砝码。

七、 有些新媒体人很无畏。动不动用高额的利润空间做回报,脑子里面根深蒂固一个观念,世上有做不好的事情,没有攻不下的人情。媒体做成了公关公司。

第9篇:网络媒体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融媒体 网络电影 变革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1融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1.1融媒体的概念

融媒体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的产物。融媒体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各个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信息的传播在时间、空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互联网的出现刺激了传统媒体的改变,网络媒体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手机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网络传播的便利度,乃至传播方式的变革。网络媒体的发展依赖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在网络媒体推动下不断改进自身,走向完善 。新型的手机媒体发展也同样是以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为基础的。融媒体的优势就是在于吸取各个媒体的优点将它融合在一起,来方便信息的传播。

1.2融媒体的特点

1.2.1拍摄技术的数字化革新

数字技术使得拍摄设备得以改进。大型、专业的摄像机向轻便,高清的摄像机转变,小型DV机的生产,手机摄像功能的出现,这些都使得拍摄设备越来越轻便、越来越易操作,大大降低了作品创作的门槛。

1.2.2数字化后期制作

传统的电影编辑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基于一种线性的编辑模式。工作效率比较低。而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使剪辑手段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它不但可以提供各种编辑机所有的特技功能,还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的扩展,提供编辑机无能为力的复杂特技效果。

2播放平台的多样性

科技的发展使得电影的播放平台不只是影院,互联网的加入使得电影的播放平台更加的多样化。P2P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电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缓冲,使用节点越多流量越大等优点成为广大网友所喜欢的媒介播放形式。

同时,网络平台的出现,让更多的影片可以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也给了很多电影创作者更多的空间。低门槛的出现促进了微电影的发展。

手机的联网再一次刺激了网络电影的发展,当下年轻人夸张一点说就是手机不离手。手机不再只是一种联络的工具,科技的发展使它渐渐演变成为娱乐、通讯一体的新型媒体,手机也加入了网络电影播放的新型平台。

3融媒体对网络电影的作用及影响

3.1网络电影的发展

网络电影的出现是以互联网的发展为背景的。最早的网络电影形态是电影可以在网络上观看,限于播放载体的变化范畴。随着数字拍摄技术的大量运用人们开始了网络视频创作。由于拍摄的数字化,电影的拍摄日趋简化。拍电影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事业。

微电影是融媒体环境下电影发展的又一新渠道。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型电影。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的出现吸引了很多电影爱好者,他们开始拍摄自己心中的小电影。这样使电影的发展更加的多元化。网络电影从单纯的播放平台载体发展到了更为自主的创意展示平台。

3.2融媒体背景下对网络电影的审美需求

网络电影在不断发展,成为了大部分网民关注的焦点。网络电影的出现就像网络的出现一样有利有弊。网络电影给观众带来了更多内容的选择,给电影创作者带来了机会。一部网络电影在融媒体的背景下投资成本大大低于电影的投资成本,民间导演也正在悄然发展。民间导演大多数并非专业人士出身,镜头的运用、画面的把握、剧本的创作这一系列专业问题会阻碍网络电影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观众的审美观也在提升。观众想要看到更多更富有创意表现的网络电影,融媒体背景的促进,为网络电影的创作者提供了硬件的措施。让一些镜头的表达,画面的呈现更加容易实现。

很多的网站意识到了网络电影的发展,都争先举办网络电影评选。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网络电影的审美标准。

3.3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电影形态

融媒体背景下的网络电影正在从量向质转变。一部好的电影剧本是核心,演员是关键,导演是导火索,这些因素在网络电影中同样是必要的。要做出一部好的网络电影剧本、导演、演员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条件都在融媒体的背景下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