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家庭教育;青少年;体育运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积极因素有很多,既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层次,缓解人口老龄化,还能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为努力实现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支撑,更能落实好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从已有研究看,研究者都把焦点放在生育政策调整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人口结构的意义,争论“全面二孩”的实施会有怎样的政策效果,却很少关注直接受政策影响的家庭教育环境,更何况因家庭教育环境产生影响的青少年体育运动。政策的实施还不可规避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除了带来直接的人口统计结果,特别是会极大地影响到家庭教育的具体方面,从而影响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
1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时代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目前出现了老龄化、较少的劳动力抚养较多的老人,养老金不断透支等等问题,所以国家人口政策需要做出调整,这也是我国目前为什么要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原因。现在我国人口不是在膨胀,而是在不断减少,如果不加以干预,那将会导致我国经济陷入很大的泥沼中,同时也会使国家和民族薪火难继。我国已具备全面放开“二孩”的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因此,在这种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全面放开“二孩”,积极探索,大胆进行计生改革,才能确保将来国家经济的不断提升和民族的不断繁荣。“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能有效优化我国人口结构,有利于增强家庭的稳定和抵抗风险的能力,还可以使全民老有保障。
2“全面二孩”政策对家庭教育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后,中国家庭从独生子女时代逐渐过渡到后独生子女时代,中国家庭出现一系列的变动。三十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形成了家庭规模小、家庭结构简单、家庭关系紧密等特点,也带来了家庭养老、家庭风险等问题。“全面二孩”政策使得中国家庭不必再接受政策“强制性”的家庭结构,而自主选择“生育”。尽管“全面二孩”政策很难对独生子女这一代人的家庭问题做出补救,但从长远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将会减轻养老的压力问题。由于长期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大家已经广为接受独生子女这一事实。由于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样就会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怕输的心理,并且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多数家长都是认为唯有读书才能改变一切,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促使各大幼儿园和各种兴趣班如雨后春笋的出现,当前的教育过于重视对孩子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培养,使得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及心理承受力很差,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缺少分享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更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手足情和互帮互助、相互分享的意识,重视家庭教育也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
3家庭的基本情况对青少年体育运动行为的影响
参加体育活动是青少年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家庭环境起不容忽视的作用。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家长的体育态度、家长的职业状况、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等都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3.1家长体育态度
态度是比较持久的内心活动,它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个体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和行为意识受到他们自己态度的调节。理性知识与感性经验的触发与互动,并在行为中起到动态的作用。调查表明只有18.3%的家长积极支持,77.9%的家长不支持也不反对[3](俞巧玲,2014)。通过与家长访谈中得知,家长们不支持学生体育运动参与,主要是家长认为学生们学习重要,体育不重要;体育锻炼太苦,舍不得孩子吃苦;孩子们正常成长不需要运动等原因。家长们的这些体育态度,对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很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的形成时期,对体育的价值、爱好等态度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更应该引起家长、学校的重视,对孩子的体育思想、体育习惯上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培养。
3.2家长的职业状况
家长的职业直接影响家庭的收入、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氛围、娱乐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家长的职业对学生是否参与体育运动的调查统计,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为88.2%,劳动者和服务人员占70.3%,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占75.6%,商业人员所占比例为82.9%。教育科研工作者对其子女参加体育运动影响的比例为88.2%(周融,2012)。这可能是因为教育科研者的文化素质比较高,又有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孩子的各方面发展平衡。商业人员比较注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这说明家长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与孩子很大的支持和鼓励,整体上还是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劳动服务者对其子女在参加体育运动方面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的子女,这是因为这部分的家长在学历素质等方面稍有不足,另外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没有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在孩子参加体育兴趣等方面的培养上,因此,对这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的子女在体育方面的投入和关怀是值得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的。
3.3家长的文化程度
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对家庭教育观念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分析家长学历对学生进行体育参与是否有影响,调查显示,初中以下学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有影响的比例为65%,高中学历的家长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有影响的占65.5%,大学学历的家长对学生的体育参与有指导行为的占79.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家长对学生体育参与有指导行为的比例为84%[4](周融,2012)。这说明家长的学历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3.4家庭收入
家庭月收入不同,对学生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也各不相同。家庭收入对学生是否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收入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为78.7%(周融,2012)。优越的经济条件对儿童身体活动有积极影响(陈金鳌,2014)。家庭经济状况也将因二胎的到来受到影响。当今社会,养育子女的成本在不断升高,对于大多数收入一般的普通家庭而言,生育二胎后经济压力增加是必然的。家庭经济不好,原因可能在于收入较低的家庭在面临物价上涨、房价上涨的现实压力下,更多的精力在于努力工作,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在参加体育运动方面没有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经济条件,在对孩子的教育培养上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济精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对校外体育运动的参与。
3.5家庭居住环境
没有运动场所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为58.1%,有运动场所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为81.5%(周融,2012)。有体育设施的社区,学生在校外有条件能方便快速的加入到体育运动中,长时间对学生养成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而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情况,也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项目种类,因此,建立丰富的社区体育设施对孩子参加课外体育运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4家庭教育应对全面二孩政策的措施
4.1更新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文化氛围
由于现代社会的竞争比较激烈,家庭对孩子的学习重视程度大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这就导致家庭对体育运动采取一种打压的态度,因此家庭缺乏体育文化和体育运动氛围。为此,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引导家庭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和体育观。
4.2拓宽学校体育发展视野,促进家庭体育教育环境的改变
学校体育设施为家庭开放,学校组织一定的运动比赛项目,既可以要求家长比赛当中,也可以组织家长成立服务小组或者为运动会进行募捐和赞助。总之,学校要用自身资源和社会影响力,让家长参与学校体育活动。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为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教育环境创造条件。
4.3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条件,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
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条件,为青少年体育运动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条件。社区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体育运动,为家长提供体育亲子交流的机会,更深刻理解体育运动对子女成长的重要意义。
4.4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推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发展
政府、社区等组织机构要对农民工、家庭收入低、单亲家庭结构等家庭条件较差的子女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给予更多倾向性政策支持、鼓励其参加校外体育运动,利用全社会的力量培养其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习惯。
4.5定期开办家长体育培训班,宣传体育运动知识
学校定期开办家长体育培训班,宣传教育不仅仅培养智育,而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习固然重要,但学生们的体育运动参与同样不可缺少。让家长减少孩子的文化课的压力,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
5结论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父母的体育态度、父母的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居住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5.1家长的体育态度包括对观看体育比赛新闻的喜欢程度、参加体育的目的等方面,都对孩子的体育运动有影响。
5.2教育科研工作者家长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最高,而且对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支持情况也最好;劳动服务者家长的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最差。
5.3家长的学历越高,其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最好,相反,家长学历越低,情况越差。
5.4家庭收入方面,家庭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孩子参加体育运动的影响比例最高。
5.5家庭所在社区有运动场所的学生比家庭所在社区没有运动场所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好。
参考文献
[1]李佩.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及措施[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4):83-87,92.
[2]初少玲.家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
[3]俞巧玲.家庭因素对高中生体育运动参与影响程度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教育•教研,2014(18):22.
[4]周融.北京市城区中小学家庭环境对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5]陈金鳌,陆阿明,尹明坤,等.家庭视域下儿童体育参与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14,28(6):78-83.
[6]风笑天,王晓焘.从独生子女家庭走向后独生子女家庭———“全面二孩”政策与中国家庭模式的变化[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183):47-53.
[7]智库报告建议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日期2012-11-2].
[8]慧君.“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我国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J].致富时代,2016(4):363.
[9]杨斌,蒲燕.家庭体育教育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持续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1):93-94.
一、三个不完整家庭学生在我班的表现简述
二、问题行为的原因简析
1.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前期与少年后期相接,后期与青年中期相连,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成为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它是少年期结束和青年期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学生的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他们思维敏锐,但思考问题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情绪有较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时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感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和行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正处于脱离父母的“断乳期”。
2.家庭的不完整导致“断乳期”学生难以得到健康的家庭教育
表现一:教育学生时由于缺乏“红脸”或“黑脸”的一方导致教育时易粗暴,犯错误的学生由于没有人给“台阶”下,出现僵局甚或逆反时没有“缓冲”,容易激发矛盾,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表现二:由于家庭的不完整,监护人经常会满足学生许多不合理要求,降低对学生的要求,甚至出现溺爱,以此来弥补缺失的爱,导致学生自私、逆反、冲动、蛮干等行为的出现。表现三:由于没有好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对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在校外“花花世界”的无限诱惑下,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自然“问题百出”。表现四:由于家庭的不完整,部分家长易表现为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无形中为学生的行为习惯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教育对策“初探”
1.加强情感交流,充当好“倾听者”的角色
情感交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黏合剂和催化剂。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学生内心深处经常埋藏着苦恼,通过和“问题”学生的交流,让他说出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吐出内心的苦闷,在学生的诉苦过程中,问题自然而然地暴露,学生内心的压力无形中得以释放,有时问题自然得以解决。在交流时机的选择上要合理:不在学生“气头”上交流,否则是火上浇油,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同时要注意语气亲切,切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用耐心感化学生,充当好“麦田守望者”的角色
《孟子·尽心上》中曾经说过:“有如时雨化之者。”应似春雨之播洒,均匀流布,不使学生的心田因得不到情感雨露的滋润而干涸。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生活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我们作为教育者要充当好“麦田的守望者”,时不时“锄草”“捉虫”、提供适当的营养,让他们茁壮成长,切不可揠苗助长,最终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
3.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当好“模特”的角色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可以用教师平时表现出的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从最大程度上减少家庭不当教育的负面影响。通过教师的耳濡目染,学生的性情得以陶冶,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的双丰收。在学习上,教师对这些孩子以“特别关注”,另眼相待,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们,只要有小小的进步就适当地进行表扬,张扬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得到表扬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还要善于“心理置换”,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用关心叩开他们的心门,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精神需要,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开辟师生心灵交往的坦途,使教师的爱心转变为学生立志成才的雄心,勤奋学习的恒心,勇往直前的信心。
4.用细心化解学生生活中的困难,充当好“服务员”的角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使“问题”学生能够全心全意搞学习,教育者就应给予他们更加细致的关心,解决好学生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鉴于不完整家庭学生的特殊情况,我曾经多次邀请家长们到学校,一起看《家长学校之家长手册》《前沿讲座》等相关视频,并谈感受,对其生活态度以及教育学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同时,对于个别生活困难的不完整家庭学生,我通过引导其申请“国家助学”“校长励志奖学金”等途径解决了其实际困难,给他们吃“定心丸”,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
(一)全国各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现状与成绩
近五年来大多数地区采取了措施,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普遍开展了“共享蓝天”等关爱行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贫困家庭进行济困扶助和指导服务。
1.党政领导对流动、留守儿童工作重视,形成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格局
相比于对其他人群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很多省份对流动、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最高,均建立了党政领导、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格局。如云南省、黑龙江省妇联均组织协调十余家相关部门联合下发“关爱留守流动儿童”的相关文件。甘肃省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担任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将涉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教育、民政等16个政府相关部门全部纳入,各地均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制度,构建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司法五大关护网络。
2.探索校外托管机构建设,深化“家长”模式
调查发现,在阵地保障上,各省积极筹措资金用于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场所的建设。如:2010年,安徽省政府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纳入全省33项民生工程,计划3年在全省2万所农村小学、1308个乡镇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在服务模式上,“托管家园”和“妈妈”成为开展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主要模式。如:湖北省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行动”,其中实施了“11135工程”,即开通1条留守流动儿童维权服务热线,创办10个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创建100个留守儿童服务站,招募30000名“爱心妈妈”,安装50000部亲情电话。重庆市、杭州市、长春市均开展了“家长”行动,参与家庭数万乃至数十万。北京市西城区创新活动形式,将不同年龄段的未入园流动儿童组织起来成立了“四环游戏小组”。2007年广东省开展了“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行动”,2010年该活动建立健全项目各种标识要素和行动规则,建立活动长期开展的网络平台和爱心父母的支持系统。
3.动员各方力量,做好困境儿童教育、救助工作
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积极募集资金用于流动、留守及其他困境儿童的帮扶工作。广东省帮扶困境儿童总数40万人次,帮扶款1.5亿元。黑龙江省共开展关爱活动4000余次,募集资金(物资)约5千万元,救助儿童5万余名。
4.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监护人素质及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管理能力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涉及的人群主要是三类:管理者、指导者和家长。调查发现,一些地区为提升家庭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管理水平,开展了针对特殊群体的培训工作。如:云南省举办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培训。重庆市举办了首期争创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示范校骨干培训。黑龙江省建立了30所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注重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咨询、指导。北京市丰台区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成立了全市首家流动人口子女(家长)法制学校,将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家长同时列为法制学校宣传教育对象。
(二)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问题与不足
1.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政策不断完善,但对政策落实的力度不足
从党政与家庭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文件来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工作组织形式、内容都进一步明晰,从宏观的关爱支持趋向对家长的直接指导。但从实际工作成绩来看,尚未全面体现政策指导的内容。当前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以关爱、帮扶等活动为主,真正开展对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较少,政策落实的力度不足。流动、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多发群体,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关爱和管教的不足。因此增强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责任意识、关爱孩子的情感,掌握教养技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尽管当前相关政策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和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但基层开展的活动多是直接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活动,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动、留守儿童的困境,但是这些治标不治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救助活动对于庞大的流动、留守儿童群体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在采取“家长”、“留守儿童托管”措施的地区,一些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更加安心地将孩子交给托管机构,没有后顾之忧地外出打工,甚至连春节都不与孩子团聚,与活动的初衷出现了背离。因此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在抓政策制定的同时,还要抓政策的落实,抓效果的评估;变指导性文件为可执行的目标任务,并确保有效的保障措施。
2.管理系统有待完善,缺乏统筹安排
(1)各管理部门缺少协调沟通
目前中央多个部门,如教育部、民政部、妇联、关工委等,都在参与全国的家庭教育工作。多部门管理的格局,有助于从多角度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体系,让家庭教育工作在短时间内有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各个部门之间缺少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合作还仅限于一起指导文件、开展调研的层面,在具体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上大多是依托各自的体系展开,没有系统的分工,经常出现一些工作重复做、一些工作没人做的局面。相互之间也缺少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影响了指导工作的成效。
(2)地方的管理体系、管理政策仍需完善目前各地都出台了一些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服务的政策,但是这些政策过于笼统,没有明确责任部门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考核评价也不规范,工作人员也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大多是教育或妇联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搞家教指导工作。家教指导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由于缺少强有力的推进机构和专业人员,各地家庭教育工作的进展比较缓慢。
3.指导机构数量不足,指导阵地有待开发
(1)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由于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往往更需要个性化的指导服务,目前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与此同时,留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的质量普遍不高,持续发展困难。例如,广东反映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缺经费、缺场地、缺师资、组织家长学习难的“三缺一难”现象。山东也强调针对留守儿童的家长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内容不够科学规范,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经费不足、人员缺少培训也是困扰其他各省市家庭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经费困难一方面是和国家投入的经费总量不足有关系,另一个原因是流动、留守儿童的工作经费往往用于活动室的建设、疾病救助、助学等方面,真正用于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经费非常少,严重制约了指导服务和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
(2)社区和企业在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的作用有待加强据本次调查研究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幼儿园、中小学校家长学校35万所,是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阵地,但受资源和工作体系的制约,各类家长学校在开展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服务时存在不便。同时,在校学生不能覆盖所有流动、留守儿童群体。社区、企业组织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本应更具优势,但目前建立的街道、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仅有5万所,企业的参与率更低,这和实际的需要还相差太远。
4.指导服务的对象主体存在易位,指导服务的针对性不足
(1)实际工作中未体现“家长”的主体地位每种教育活动都有其特定的指导对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对象是指新婚夫妇、孕妇、18岁以下儿童的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家长”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主体,而当前实际工作中主要指导服务的主体是“儿童”。其原因之一是针对家长的指导服务难度要大得多,面临着很多的实际问题,如人员分散不易组织,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需求各不相同,培训周期长、见效慢等。
(2)流动、留守儿童中的低龄和大龄群体更易被忽视从留守、流动儿童的年龄结构来看,在全部留守儿童中,0-5周岁的占27.07%,6~14周岁的占55.37%,15~17周岁的占17.56%;在全部流动儿童中,0~5周岁的占27.97%,6~14周岁的占44.43%,15~17周岁的占27.59%[4]。可见,学龄前及义务教育后的流动、留守儿童数约占到全体流动、留守儿童总数的一半。然而,这部分儿童及其家庭往往不是中、小学家长学校能够覆盖服务的对象。他们的家庭教育又不容忽视,就学龄前儿童而言,早期家庭教育决定了其生长发育、认知发展、情感及社会性等诸多方面;就义务教育后儿童而言,求学与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均亟待解决,同时,有数据表明这些大龄流动儿童已成为犯罪高发人群,他们的家庭教育亟待加强。
(3)流动、留守儿童是需要被区别对待的两个群体流动、留守儿童同样是受人口流动产生的群体,但其境遇的改变及因此带来的一系列生活和心理的改变却截然不同。有研究比较了两类人群其环境资源的不同,同时两类儿童的家庭互动模式也不同,其家庭功能及由此产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也截然不同。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一般活动并没有将两类家庭区分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而仅把“流动”和“留守”视作两个连续的“词汇”。
5.指导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1)活动流于形式,专业性不足在调查中,我们看到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长的指导服务呈现出一种“过节性”重视的状态,只有在过重要节日时,或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时才开展活动,其他时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浅层原因是针对家长的指导服务难度较大,深层原因是指导人员的非专业化问题。中国从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人员以非专业人员居多,工作人员往往缺少流动、留守家庭指导服务方面的培训,不知道指导工作如何开展,因此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的内容上体现出重对儿童的“情感补偿”,轻对家长的“效能训练”的特点。因此,投入专业工作队伍、进行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开展专业指导服务项目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基础。
(2)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研究不对接在调查中,很少有地区提及开展过针对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的相关工作与实践研究。同时,本研究发现在目前发表的相关文献中,一般仅限于对问题的研究及一般性建议,很少有对干预及其效果的研究。理论与实践存在差距,这是今后实践和研究工作需要提升的空间。
二、对中国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思考与建议
1.对政策文件落实的建议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政策的全面性,又要考虑政策的实践指导价值。从政策的文本分析和各省的实践情况来看,当前政策存在两大落实难点。
第一,引导和帮助留守、流动儿童家长的责任意识,提高其能力水平。这一点从近十年的政策来看是在不断的明晰并愈加强调,但在落实中的关爱活动多、直接指导少。原因可能在于指导者的能力不足及指导服务渠道不畅。因此在政策落实中首先要加强对指导者能力的建设、理顺对家长开展指导的渠道,如加强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对学校、社区、企业单位等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另外,各地在制定家庭教育发展规划时要制定配套的评估标准,切实推进政策的落实及对政策效果的评估,保证各项指导工作的完成。
第二,从新的政策文件看,强调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向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这一提法对政府角色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般来讲,对于成人进行的教育旨在提升生活品质,属于支持性公共服务。但对于流动家庭而言,它牵涉到社会的发展并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个别省份已经将家庭教育指导作为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为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如何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需要政府、研究者及实践工作者共同解决的难题。
2.对组织管理的建议
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涉及人群分布广、层级多、差异大,完全由一个部门承担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现有资源和体系上都不现实,由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合推进的工作模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还会保持,因此目前的重点是继续完善这种工作模式。第一,政府应提升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合理设立家庭教育职能部门,加强对家庭教育特别是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第二,科学分工,根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需要和各部门的优势合理划分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和指导人群,实现人群的全覆盖和各项指导内容的全落实。第三,建立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妇联、教育等部门虽然有分工,但是在各项工作上经常有交集,因此有必要建立沟通机制,如定期召开各部门参与的工作会,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第四,完善基层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政策,注意理顺上下级关系。第五,尝试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建立横向的业务联系,打破以往工作运行以“体制内”进行的传统方式。
3.对健全指导服务阵地的建议
加强街道、社区、企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完善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网络,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者素养;发挥社区功能,帮助流动家庭提升家庭外社会资本;利用社区活动中心、远程教育网等资源,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多元化的指导服务;建立稳定的专家队伍、师资队伍及志愿者队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加强企业的社会服务意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参与度。
4.对指导服务活动的建议
活动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切实效果,而活动的针对性即对问题的明晰是保证活动效果的前提。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层面上,应确立以家长为主体的意识,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理解、双向沟通的亲子关系;加强对学龄期前后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状况的研究和指导;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解决不同群体面临的问题。如:为学龄前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营养、保健、认知发展、情感及社会性等培养与教育的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大龄流动、留守儿童的家庭提供法律、社交、职业规划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留守女童的家庭提供安全教育、权益保护、青春期教育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流动儿童家庭提供社会融合指导服务;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亲子沟通指导服务等。
5.对指导服务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福利多元主义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11-0024-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由我国传统二元结构导致的、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壁垒慢慢松动并逐步瓦解,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新的阶层,而“流动人口”就是这一新阶层的主力军。考察近些年中国城市取得的巨大发展,总会在成就与辉煌背后发现流动人口的身影。流动人口进城后,多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行业的一些脏重累的工作,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要求的不断提高,流动人口以家庭形式进入大中城市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城市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中国加快实现城镇化已经是不可扭转的趋势。而据有关调查,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意味着要有1000多万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城市化水平若提高到60%,则需要将约3亿人口转移到城市。可以断言,未来50年,我国的人口流动形势将更为严峻,流动人口的规模将持续扩大。2012年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力图淡化户籍功能,促进市民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合理流动。在此背景下,“流动儿童”数量的增多及其所引发的教育、医疗等各种社会问题日渐凸显,使之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如果说非常规化社会流动的基本机制是体制改革,那么,常规化社会流动的基本机制则将是教育。[1]虽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备受关注,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一直没有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根据教育规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必须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才能推动受教育者健康发展。就目前来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的认真贯彻下,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及学校教育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与之相关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却发展迟缓,成为三位一体教育整体中的两块短板。儿童的一些基本生活技能、习惯和情感、价值观等都是在家庭中习得并加以强化的,所以,家庭是儿童社会化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流动儿童因为其家庭实际情况及父母身份的特殊性,在接受教育方面具有与其他儿童不太一样的背景,存在一些困难,如父母收入低、家庭经济条件差、父母工作时间长,以致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导致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处于缺失或者至少是不完善的状况。
如前所述,教育在改变人的命运、提高受教育者择业竞争力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第二代流动人口不再重复其父辈之路,完全融入所在城市,平等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就必须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实现多元参与,提高流动儿童教育福利就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二、构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家庭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存的一种教育形式,对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家庭作为个人社会化最初场所,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以及价值取向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彼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在三大教育形式中处于基础而又关键的地位。流动儿童因其父母工作不稳定、居住环境不固定以及家庭条件不优越,而使其家庭教育受到很大影响,仅靠父母及亲戚支持已难以为继,必须吸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支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1.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多元性。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劳动力大规模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它关涉第二代农民工的未来发展问题,所以显得尤为重要。公平教育权的完全享有,对于每一位中国公民而言,都是无可厚非的。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保障他们公平的受教育权。目前,正在日益松动的户籍制度使得外来人员子女在迁入地公立学校入学的门槛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的公平享有问题,而且随着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问题也将最终解决。但是,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体现在因户籍问题带来的入学难等学校教育方面,更突出反映在家庭教育上。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元化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一是社会分层化导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获得机会的不平等。所谓社会分层是一种根据获得有价值物的方式来决定人们在社会位置中的群体等级或类属的一种持久模式。换句话说,社会分层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过程。社会分层影响和决定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的占有,制约着社会公平。陆学艺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将中国社会人口分为十个阶层,其中农民中的流动人口属于第九阶层,几近于社会的最底层,这就决定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无法享有同等的社会权利和资源。[2]这种社会分层结构导致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经济收入微薄,家庭支持能力弱化,从而影响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家庭教育,往往会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而使流动儿童无法公平地得到家庭教育机会,享有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二是家居住所流动性大以及学校教育连续性差,导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获得质量的不均衡。如前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三种教育形式,彼此之间有着很强的联系,某一方面的滞后与偏差都必将对另外两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父母工作不稳定,导致流动儿童家居住所的流动性很大,这也使得流动儿童不得不经常更换就读学校,以致学校教育的不连续性与不稳定性随之增强。这种流动性与不连续性将对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一方面容易导致流动儿童入学延迟。北京、深圳等9个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要调查的结果表明,流动儿童超龄入学的比例为4.8%。[3]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成绩滑坡,由于目前我国教育地域差异性的存在,各地教育水平、所用教材均不一致,所以频繁流动使学生的成绩下降。无论是入学延迟,还是成绩下降,都必将加大家庭教育的难度,对家庭教育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家长期望水平高与支持能力低的矛盾客观存在,导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实际效果的不理想。流动儿童父母因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低导致现有工作地位低、收入不理想,切身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期待子女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故而普遍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水平存有较高期待。但不容否认,流动人口自身条件的诸多限制使得这一期待的实现存在较大困难。一方面,流动人口工作收入较低且不稳定,这就使其难以保证对子女家庭教育持续而稳定的经济支持,无法保障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均衡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工作时间较长,使其即使想辅导子女学习,也会因自身知识水平限制和时间限制而作罢。所以,流动儿童家庭中普遍存在的较高期待与较低支持能力之间的矛盾,无疑将加大其家庭教育的难度,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
2.社会支持体系的优越性分析。所谓社会支持体系,是指若干关涉社会支持的、相互联系的,为促进受助者发展的一系列社会系统的有机组合,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体系,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社会系统的组合化以及支持维度的多样化。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传统做法,偏重强调家庭在其中的突出作用,而忽视其他社会主体的重要作用,排除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家庭教育支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但是,流动家庭因自身支持能力偏弱,无力独自承担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的重任,最终导致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水平低下。而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支持体系强调多元参与,突出主体的多样化,在支持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首先,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支持体系能够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可以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传统的家庭教育投入主体单一,流动儿童教育的所有开支均依赖父母的收入,偶有亲戚朋友的非常态化资助。社会支持体系强调吸纳政府、社区、社会企业共同参与:政府可通过税收减免、津贴补贴等形式进行资金支持;社区可通过发挥邻里互助的强大作用实现支持;社会企业则可通过低费或免费提供相关教育服务,如家长培训等实现支持。其次,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支持体系能够保证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时间投入。流动儿童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大多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等特性,使其在工作之余很少有时间关注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难以保证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投入。而在社会支持体系下,社区则可通过设立社区咨询中心或社区托管中心对家庭教育实现支持,以弥补传统家庭在时间投入方面之不足。最后,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支持体系能够丰富家庭教育形式,扩充家庭教育内容。当前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多偏重于学习方面,父母将有限的时间、精力以及财力更多地花费在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上,而忽视儿童的全面均衡发展,以致家庭教育形式单一化、内容简单化。在多元社会支持下,这一局面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观。政府将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形式,支持流动儿童参与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及科普活动;社区将通过加强社区文体、服务设施建设,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社会企业更是可以发挥其服务提供方面的特长,以多样的特色服务丰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3.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之必要性分析。如前所述,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流动儿童成长中的关键作用,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受教育者,即流动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优于传统单一参与主体的支持模式,鼓励多元参与。首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改善目前家庭教育相对滞后现状的重要推手。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由于受流动儿童、儿童父母自身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其发展已明显滞后,无法适应流动儿童发展的需要,影响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进而也不利于打破阶层固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贫困及低下社会身份在流动人口中的代际传承。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以多元参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社会支持体系强调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社会企业的多元参与,通过多元主体在资金、政策、时间、人员、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加大投入,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以家庭作为单一支持主体的现有模式,强化支持能力,提升支持水平,丰富支持形式,进而提高社会支持的整体水平。其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推进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公平的观念源远流长,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亘古不变的追求。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思想,两千年前我国的先贤孔子也以“有教无类”来昭示教育公平的伟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质量均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不平等、不公正现象也如影随形,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与不平等获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一些弱势群体,如流动儿童家庭,因为制度政策、历史文化、社会传统、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受到制度排斥、经济排斥和文化排斥,造成教育领域的不公平。通过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社会企业的制度调节作用、经济扶助作用及社会扶持作用,增强流动儿童获取教育资源的能力,实现教育资源在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分配。最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将成为提高流动儿童福利的现实保障。社会福利是文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内容和必然结果,是个体、群体及社会孜孜追求的理想并为之实践的目标,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4]流动儿童作为社会一员,对社会福利拥有无可辩驳的完全享有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社会中,弱势群体相关福利的实现程度更能代表社会的文明程度与社会发展水平,而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等方面均处于弱势的流动儿童显然具有这种指标性意义。教育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受教育者获取更高社会地位、实现常规社会流动的能力。通过多元支持,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增强流动儿童未来的就业能力及择业竞争力,将极大地促进其社会福利的实现。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总体设计:以福利多元主义为指导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是由一系列社会支持系统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复杂的多维体系,一般由支持主体、支持客体以及支持媒介或支持介体几个要素组成。本文认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总体设计可以从支持主体、支持内容以及支持方式这三个维度进行考察。
1.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支持主体维度的考察。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依照参与支持的程度及与支持客体的直接关系,可将其主体分为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两大部分。社会支持的内部系统主要是流动儿童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以及流动人群之间的相互支持,是以流动儿童家庭,从更广意义上来说,是以流动人群这一同质性很高的群体为指标进行的界定。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若要分析其支持主体,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流动儿童所在家庭,家庭成员尤其是流动儿童父母成为家庭教育支持当之无愧的首要主体。除此之外,还包括来自于流动儿童亲戚的支持。除了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家族成员以外,本文将流动人口之间的互相支持也归入内部支持系统,这主要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流动人口家庭之间具有很高的同质性,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流动家庭之间经常发生交互支持行为,就面临的某一共同问题,相互交流经验教训,相互提供物质帮助与精神支持。有鉴于此,本文所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内部支持系统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流动儿童所在家庭的成员以及一定地域内的流动人口家庭。
社会支持外部系统是相对于家庭内部,或者更广意义上是相对于流动人口群体而言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政府、社区、学校、社会企业。参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的政府,既包括提供具有普遍性政策的中央政府,也包括提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政策方案的地方政府。流动儿童家庭所在的社区距离支持客体即流动儿童最近,在支持效果的发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将可通过文体中心、娱乐中心等活动设施以及社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的供给,实现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作为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的学校教育,在支持方面具有的作用更是无需赘言,将起到促进或阻碍的直接作用。而社会企业则能够通过与家庭教育相关服务的提供,实现支持。
2.政策支持、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支持内容维度的考察。除以支持主体作为设计社会支持体系的考察维度外,各大参与主体的支持内容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就社会支持体系理想化设计而言,针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其所涉及的支持内容将不再限于单一的物质支持,而是要力争实现支持内容的类型化、多样化、丰富化。首先,政策支持是保障。政府提供的公共政策,将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提供指导,直接决定了各大社会阶层或各社会人群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地位及所能获得的份额,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将对参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各大主体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公共政策具有显著的政治性、权威性,这些特征也决定其供给主体只能是政府,政府通过对相关问题做出政策性建议实现支持。政策支持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资源分配、各主体的参与程度及方式以及一些具体的支持措施。所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因其强烈的导向性,成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制度保障。其次,物质支持是基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父母收入过低,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导致支持水平低下。流动儿童父母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技术能力欠缺,多从事一些收入微薄的工作,这也直接决定了流动儿童家庭无法拿出足够的资金对其进行家庭教育,更遑论参加有益于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素质班、培训班。这种情况下,对流动儿童家庭进行物质支持就成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唯有提高流动儿童家庭的收入水平,增加流动儿童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才能真正使其具有对流动儿童实施高质量家庭教育的能力。政府通过税收减免、津补贴发放、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措施,社区通过邻里互助、免费咨询,社会企业通过低费、免费服务供给,都能实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物质支持。最后,精神支持是必要补充。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是一项内容多样、目标多元的复合性工程,不仅包括儿童的身体发育、学业进步,更包括儿童的心理健康,而且在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心理健康教育又更具重要性。流动儿童随父母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往往会因父母职业、经济社会地位以及户籍制度等原因,而受到社会排斥,对其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各参与主体必须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教育内容比重,对其进行精神支持。尤其是流动儿童父母,在关注子女学业的同时,更要多花时间关注子女精神状态,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与子女的交流上,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疏解其遇到的心理问题,促成其心理健康发育。
3.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支持方式维度的考察。无论是内部支持系统,抑或外部支持系统,各大参与主体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政策支持、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都将通过不同的支持方式方能实现,所以,支持方式当然地成为另一考察维度。总体而言,支持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两种。所谓直接支持,就是指通过对流动儿童家庭进行直接的帮助、扶持,显著提高其家庭教育质量的一种支持途径,内部支持系统大多属于这种方式。流动儿童的家庭成员与流动儿童朝夕相处,对流动儿童拥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故能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支持。而且,这种支持将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地作用于支持客体,即流动儿童,所以,无论是从支持效果与支持途径来看,都具有相当明显的直接性特征。就支持内容而言,物质支持无疑更具直接性。通过增加流动儿童家庭收入,提高经济支持水平,能够显著增强家庭对流动儿童的支持能力,从而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与直接支持不同,间接支持则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对支持客体产生作用,外部支持系统大多属于此类。无论是政府、社区,还是社会企业,其支持作用大多还要通过流动儿童家庭,尤其是其父母,才能最终对流动儿童产生作用。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上述主体也存在一定的直接针对流动儿童实施的支持,但无论是从支持数量、各自所占比重以及实际效果来看,间接支持都是外部支持系统的主要作用方式。若就支持内容而论,政策支持必须通过政策的良好运作、相关机制的配套运行、地方政府的切实执行、优惠措施的完全落实,才能充分发挥其支持作用。如果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运行不畅,设计再科学、合理、完美的政策也将违背政策制定初衷、偏离政策目标,难以发挥实际效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较于直接的物质支持,政策支持更像一种实施依赖媒介、实际效果有待观察的间接的支持方式。
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地加以考察与推进,若将其构建比作修房子,则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犹如基石,支撑整个体系的构建,没有内外部系统的协调配合作为基础,根本无从谈及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政策支持、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如同建房的石材,它们的现实存在与不同组合使得社会支持体系这座大厦显得更为丰满而结实;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则好比粘合剂,将作为“基石”而存在的内外部系统以及作为“石材”而存在的政策支持、物质支持、精神支持紧紧粘合在一起,使各要素紧密结合而成为系统。总之,在福利多元主义的视域下,流动儿童家庭、政府、社区、社会企业等内外部系统要素应协调配合,以直接或间接支持的方式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提供政策、物质、精神等方面的支持,共同构建社会支持体系,以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升其福利水平,最终实现社会流动的规范化与常态化。
参考文献:
[1]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0.
[3]宋春.社会支持体系:农民工子女教育外部环境的建构[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4).
一、当前家庭教育疲软现状的概述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疲软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心切性
主要是受中国传统的望子成龙家教的影响,使得家长们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于是在家庭教育中不遵循教育规律,急功近利,揠苗助长,过早地超前教育,过盛地超荷教育。或教育的片面性,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特长发展,忽视全面发展,重视谋事培养,忽视做人引导。一旦教育结果与家长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时,便施以简单粗暴型教育方法,恨铁不成钢。这种心切型的教育状况,主要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因而教育很难成功。
(二)随意性
这种状态的家长们,首先是过于突出遗传因素,认为孩子的成长决定于先天素质,因而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的说法。其次,有些家长们由于深受封建宿命思想余毒的影响,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长大后发展趋向早就由上天授命。再是,这种家长们片面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认为孩子本应顺其自然,随波逐流。在这种随意性家教观念下,即使他们的孩子在自然成长中催生成问题学生,甚至长大后成为歪才、怪才,他们也觉得心安理得,因为他们为孩子认了命。
(三)放任性
这种家教状态的主要表现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娇生惯养。这种教育方式主要存在于独生子女家庭和主要由爷爷奶奶带养孩子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家长们对孩子只有生活上的照料,只有宠爱,匮乏教育约束。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普遍存在狭隘、自私、惟我独尊、好占上风的心理。
(四)推诿性
这种家庭的家长们错误地认为,他们对孩子只有抚养、监督的责任,而“教育”应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于是,他们只顾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尤其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后,他们有如释重负的轻松。他们根本不能主动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如果孩子一旦言行出了偏差,或者学业成绩跟不上,他们便认为是幼儿园和学校没有尽职尽责。这种家庭教育常常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背道而行。这样的教育很容易产生问题学生。
(五)无能性
这种状态中的家长们一般科学文化水平不高,教育素质不强,于是对孩子教育无能为力。他们缺乏科学育儿的知识和能力,更没有辅导孩子学习的本领。他们虽有管教孩子的心,却不能尽管教孩子的力。他们常常只有简单粗暴的方法管教孩子,甚至采取的方式方法还有悖于孩子发展规律,对孩子进行误导,使家庭教育功能产生畸形。(六)、无奈性。这种家教状态表现的不是因为无能而无奈,而是因为家长们忙于生计、立志创业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因为家庭和孩子要忘命地工作挣钱,抓住机遇创立自己的事业。这样,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无心和无力照顾孩子,使得这样家庭环境中生长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而留下缺陷。
二、应对家庭教育疲软现状的主要对策思考
(一)进一步加大舆论导向力度,切实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媒体做舆论工具,广泛宣传鼓励,倡导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人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广大家长真正懂得,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是我们对孩子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不良的家庭教育容易催生问题学生。只要家长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他们就会焕发教育孩子的热情,努力学习和探求家庭教育知识,合理处理对孩子的教育和其他工作的关系,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身教师。
(二)改善家庭教育疲软现状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障
对待家庭教育,国家可以参照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最近提出加强学前教育力度等办法,制定相关政策,健全教育法规,使我国家庭教育能健康有序发展。比如,在制定“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适当加大家庭教育因素,多方面进行政策扶助,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家庭教育发展。譬如,为了督促广大家长成为合格的“家庭教师”,国家可以建立一个“家庭教育资格证”考试制度,对不同社会层次和不同年龄层次(可分为“80前”和“80后”两个层次)的家长,分别要求考取初级、中级或高级证书。对获取合格证者给予适当奖励,对不能达标者,可从他们结婚生育、务工上岗、社会分配等方面给予限制。对有些严重失职者进行适当处罚,对违法犯罪者进行坚决整治。
(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对家庭教育进行归口管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应是三位一体,家庭教育也应像学校教育一样,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就目前情况看,笔者认为,家庭教育可归口教育部门管理,比如各县可在县教育局设立家庭教育股,县关工委、工会、妇联等部门紧密配合,建立一个家庭教育网,将全县家庭教育功能落实到实处。
(四)规范家长学校管理,建立强有力的专家型家庭教育团队,全面提高广大家长的专业素质
目前,不少地方在中小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各校的学生家长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作为配合学校教育子女、学习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的平台。但是,很多家长学校管理欠规范,没有很好地发挥职能。有时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培训,也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今后,学校可以确定专职人员对家长进行培训辅导。专职人员应该通过自学或者参加高一级培训,具备家庭教育辅导能力。今后,大学也可以设置家庭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如果学校教师中腾不出这样的人手,可以聘请退休教师和退休干部作为专职人员,负责家长学校的管理和培训工作。如果有了规范的管理,有专职专业教师,有系统又切合各地实际的辅导教材,家长们在这样的条件下接受培训,肯定会得到提高。
(五)建立完善家庭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保证家庭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国家应把家庭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评估范畴,制定科学的督导评估方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对家庭教育工作考核纳入工作考核范围。各地要建立奖惩制度,对重视家庭教育,业绩突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对家庭教育出色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可评为“家教能手”、“标兵”等给予推介。对不重视家庭教育,完不成考核指标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惩罚。
关键词: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到城市打工,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外出务工有效地促进农村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但与此同时也使得留守农村的儿童处于无人管、缺乏管的状态,引发的社会问题不容小觑。社会问题即民生问题,故家农村家庭教育刻不容缓。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监护类型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注重家庭教育已迫在眉睫。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类型分为:隔代监护、上代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不同的监护形式所带来的问题亦不相同。
首先,隔代监护大多数由年事已高的祖辈完成。家庭教育问题往往在隔代监护表现特别明显,祖辈对留守儿童吃饱穿暖等生活方面的关心较为关注,但过分迁就、溺爱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与之相对应沟通交流极其有限,更为重要的是精力有限易力不从心,长此以往必然无法有效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其次,上代亲戚监护一般由父母单方或父母双方亲戚负责。上代亲戚监护的家长日常忙于农活,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式粗暴,思想观念落后,除了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以外,无法及时给予留守儿童心理、学习等全方位的引导。加之亲朋好友监管别人孩子难免有顾虑之心,久而久之自然跟不上现代家庭教育的步伐。这将阻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留守儿童群体权益的保障。
再次,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容易滋生留守儿童无拘无束、来去自由的性格。松散的没有约束的环境会使留守儿童迷失自我,无形中成为“流浪人”。留守儿童未成年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欠缺,自理、自律、自立能力差,没有家长作为引路人可能会在人生的道路走弯路。一旦犯错无法得到及时纠正,其后果可想而知。
通过对三种监护类型带来不同问题的分析,发现留守儿童不管是随祖父母生活、随亲戚生活还是独自生活都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只有把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足梳理清楚,才能对症下药的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有社会原因也有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在于城市对劳务工作需求量较大,劳务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有效保障农村贫困家庭经济收入来源。留守儿童的父母用自己双手改善生活条件,但子女如果带在身边将面临转学等诸如此类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产生。家庭原因在于外出打工所带来的经济收入能改善家庭生活,背井离乡只为给子女提供更好的经济支持。在外务工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不得已将子女留守家中。无论是社会原因还是家庭原因,只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就有必要研究农村家庭教育的不足。结合实际分析存在不足有利于帮助监护人更好地教育留守儿童,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也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较为典型的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对孩子的监管效果不佳,特别是隔代监护。隔代监护、上代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所呈现的问题有一定的交叉性,其中隔代监护在留守儿童家庭中所占比重最大。现代社会很多先进的思想、理念、技术与方法老一辈都无从获悉,年老体弱,加之迁就、溺爱,这些都是无法有效指导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很多事情得靠自己去经历与尝试,在这个过程中面临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除了满足孩子物质和生活需求,在精神、道德、安全等方面祖辈都无法给予及时、科学、有效的引导。
第二,监护力度不够,学习成绩不好。隔代监护人的祖辈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没有能力进行指导。其他监护人常忙于农活,更是无暇监督留守儿童的学习。留守儿童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学习上一旦缺乏必要的督查和引导就会放任自流。重养轻教的习惯由来已久,监护人不仅没有时间指导孩子学习。在农活、家务等方面反而要求留守儿童加以分担,这样必将占用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三,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当,易滋生不良行为。教育思想存在不合理,当农村留守儿童生病时监护人会愚昧的采用迷信的方式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把照看农村留守儿童视作子女留的任务,进行家庭教育总会担心管得过严孩子反感并可能得罪其父母。不敢打骂就连正常的管教也少之又少,真正合理的家庭教育未能得到体现。一旦缺失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就无法得到保障,这些为相关监护人推卸教育责任埋下伏笔。监护人教育方法较为单一,较为追求学习成绩,忽视了意志品德、心理健康、劳动与安全、交际能力的培养。
第四,缺乏沟通,造成亲情缺失。祖辈思想观念陈旧与孙辈代沟较大,沟通较少导致孩子性格内向者居多。由此会形成放不开、胆怯、焦虑、孤僻等性格,还容易形成逃学、厌学、辍学的不良风气。而父母与留守儿童相隔甚远,更没有条件进行必要的沟通。得不到父母的教诲是成长的一种痛,说谎、不诚实、好吃懒做、不服管教、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行为习惯都是留守儿童缺乏应有的关怀、鼓励、开导所致。一些打不开的节、过不去的坎将越积越多,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章可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注重家庭教育。要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需要在政府政策支持、学校积极配合、社会更新观念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齐抓共管。
首先,从政府政策支持着手,注重监管效果的提高。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不断发展特色产业,对乡镇企业进行大力扶持,积极提供无息贷款,为农民工自主创业提供条件,吸引外出农民工返乡就业。既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能让青壮年劳动力留守农村从而完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完善对于急需父母对其进行引导的留守儿童而言犹如雪中送炭,政府政策对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其就业环境就越宽松。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则越愿意也能够留在孩子的身边,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能有效提高监管效果,帮助留守儿童的父母尽量的留在身边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家庭教育。这些举措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所以从政府政策着手非常重要。
其次,学校积极配合,加强监管力度以便提高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为克服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不高,教育方式粗暴,思想观念落后的常见问题,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构建专门的心理咨询团队。并且建立相关的留守儿童档案制度,做好控学保辍工作。要实现这些目标可以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必要的谈话,改变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观念,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让监护人有能力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指导,并且针对留守儿童逃学、厌学、辍学的不良风气加以对症下药的引导,帮助其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心理健康成正相关,留守儿童逆反、抵触的心理一旦消除学习成绩提高的可能性越大。学校从监护人以及留守儿童两方面着手,在引导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科学有效教育的同时,也督促留守儿童进行合理的自我管理。两手都要抓且两手都要硬,唯有如此才能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保证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
再次,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在家长现有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对教育思想进行优化可避免不良行为的滋生。留守儿童的教育除了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培养良好品德习惯的必要,留守儿童应该德、智、体全面发展。怎么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都很重要。所以针对现阶段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对监护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帮助确立符合现代家庭教育要求的正确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以孩子为主且尽量多元化,在增长留守儿童学识的基础上尽量想方设法丰富其兴趣爱好。监护人明白才能灌输给留守儿童,这些都和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收集留守儿童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家庭问题数据库,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增设留守儿童救助站,保持留守儿童热线的适时畅通。让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尽快解决,让更多的问题得以化解是促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最后,注重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情关爱。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些都有赖于监护人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方法,所以监护人除配合地方政府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加大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尽量和留守儿童交流、谈心,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倡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培养孩子独立、自立的能力。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亲情关怀,不仅仅只是吃饱喝足,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同时,在家监护人还应该为其购买现代儿童读物,引导阅读并培养其自学的能力。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培养留守儿童形成广泛的爱好,争取让留守儿童进一步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所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去加以解决。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关键在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帮助。真正让家庭教育发挥有效的作用,让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到应有的权益。孩子是祖国的行为和未来,其成长状况决定着祖国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势在必行。(作者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策略》[M].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2] 陈昌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以苍南县龙港镇为例》[J].教学月刊,2009..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表彰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邀请《知心姐姐》家庭教育报告团专家作专题报告,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风气,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关心、支持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各界和全体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少年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做好教育工作是党和政府以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下面,就进一步做好全区家庭教育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关键。抓好家庭教育,对保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和第一环境,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千千万万家庭的和谐。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从小教育好孩子,使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不仅日益成为广大家长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家庭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对象。家庭的文明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有利于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一个家庭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合理的引导,使广大少年儿童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强化道德认知,培养健康心理。同时,也有利于广大家长注重言传身教,避免不良影响,从而全面提高“两代人”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高和进步。
(三)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道德失范、失序、失衡的问题,给成长中的未成年人带来了消极影响。从价值取向来看,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导向,带来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变化;从教育环境来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给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从家庭结构来看,重组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空巢家庭等日益增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形成思想隔阂,致使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等等,对未成年人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抓好家庭教育,能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培养一代新人提供坚实的基础。
总之,全区各级特别是妇联、教育等部门,要做好联系、引导、服务、凝聚家长和儿童的各项工作,全面提高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任务,切实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全区各级要进一步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动家庭教育工作,共同创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一)要进一步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思想、方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要着力在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上下功夫。要始终把教育引导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讲师团成员深入基层,面向家长宣传家教理论、传授科学的家教方法,以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期指导广大家长的教育实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包括正确的教子观念、求学观念、就业观念等。全区各级各类家长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力度,不断增强家长对儿童教育、卫生保健等家教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全面促进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要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宣传。在宣传对象上,要注重向决策者和工作者宣传,向媒体和社会各界宣传,向广大家长宣传,推进全社会充分了解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形成重视发展家庭教育的共识。在宣传内容上,要注重宣传党对培养教育下一代的高度重视,国家关于家庭教育的有关法规政策,全国、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宣传儿童优先、儿童参与、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正确理念,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成功的教子范例。在宣传形式上,既要抓住重大节日、活动的有利契机,运用主流媒体及相关部门所属的各类宣传阵地开展聚焦宣传,又要注重加强经常性持续性的社会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要进一步打造家庭教育品牌。着重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家长学校和讲师团等三大家庭教育品牌建设。要着力打造活动品牌。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着力培养孩子强烈的爱国意识、远大的志向抱负、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广大家长要努力加强学习,提升个人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确保广大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着力打造阵地品牌。继续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和发展,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拓宽办学渠道,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家长学校,根据广大家长和儿童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切实加强对现有家长学校的业务指导和教学管理,在教材的规范化、系统化、吸引力、说服力上下工夫,使我区的家长学校名副其实,办出水平、办出影响。要着力打造队伍品牌。充分发挥讲师团的作用,定期邀请全国、省、市知名家庭教育团体,组织本地家庭教育专家巡回报告团,重点面向家庭教育工作者、指导者,深入社区,深入农村和外来人口集中区,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使之成为传播正确理念、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
(四)要进一步破解家庭教育瓶颈。针对目前家庭教育发展、群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研究,统筹规划,更加注重农村幼儿、困境儿童的家庭教育,积极创造条件,为这些儿童的家长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与服务。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实施好“春蕾计划”、“关爱女孩”等社会公益项目,不断推出新的实事项目,切实为下岗失业、单亲、特困家庭子女,以及女童、孤残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办好事、办实事,着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家长和未成年人真正得到实惠。
三、齐抓共管,切实形成家庭教育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仅需要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的亲身参与,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全区各级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把这项事关全局、长远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一要落实责任。各级要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思想认识、组织领导、目标责任、政策措施、任务落实“五个到位”。要加快家庭教育管理机制建设,尤其要加大对家长学校、家教研究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给予政策保障,为未成年人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推进全区家庭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二要协调配合。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教体局对各学校要提要求、教方法,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育人工作。妇联、团委等要发挥优势,经常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执法部门要在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成长氛围方面下功夫,努力消除社会丑恶现象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各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育改革与发展;家庭教育投入;支持性
教育投入无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比较教育研究者马克・贝磊等在对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私人教育投资状况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后,认为欧美发达国家所有校内成本都是由政府提供的,校外成本如校服费、交通费等在学校总成本和个人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发展中国家,私人教育成本很高,家庭教育投入仍然是公共教育系统维持运转的必要支撑。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家庭投入也还是构成了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的家庭教育投入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当前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性如何?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家庭教育投入
家庭教育投入最直接的方式是支付学费。当然,目前大多数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是禁止学校收费的,不过以“募捐”、“资助”等委婉借口的变相收费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在家庭支付的校外费用方面,主要是购买校服、学校用餐、就读期间的零用钱等。另一项大的家庭教育支出则是参加各式各样的校外辅导所产生的教育补习费。满足个体需要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是家庭教育投入的初始动力。
(一)提高教育质量离不开家庭教育投入的保障
一般认为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功能在于弥补国家公共教育投入的不足。作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性因素,这当然是不能忽视的。不过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投入的存在能够提升家庭对教育服务价值的重视。而这是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动力和支持之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家庭教育投入是引起公众关注的感应点。原因在于,权利与义务结构上的对应关系和功能上的互补关系驱使人们更加关注自己所付出过的领域,期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带来预期的结果;相反,人们也容易忽视自己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对这些领域,人们很难提起兴趣去关注。这在教育发展领域当中是有史为鉴的。亚洲经济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经济发达,政府能够为本国儿童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教育资源,但是新加坡政府也鼓励私人和社区进行教育投资。这并不全是因为经济因素,而是为了提升私人和社区在教育中的义务。1998年,新加坡政府实施了COMPASS计划,即社区家长共建学校方案,实践证明,与免费教育相比,对学校进行资助的家庭对学校的运作更感兴趣。Shaeffer指出,这种合作和参与不仅扩大了教育经费的来源,而且有助于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的相关性、适用性和促进改革创新的持续性。因此,家庭对教育进行投入,就会更加关注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改革进程中去,从而提高教育本身的社会关注度,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此外,在成本一收益机制的作用下,家庭教育投人使得教育在家庭中不仅仅产生机会成本,而且存在实实在在的现实成本。与机会成本相比,实在的家庭教育投入更能激起人们对收益的期待,从而家庭对教育的关注度会大大增加,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力增强。
家庭教育投入还是满足个体教育差异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条件,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强力支持性。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国家公共教育投入不足的背景下,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高质量的教育需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理论上讲,家庭教育支出、政府教育预算支出和第三部门教育投入是教育经费构成的三个主要渠道。”家庭对教育的价值有着足够的期待,家长和个人均希望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因而有充足的动力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供给还体现在对个体教育需求差异的满足上,这一点家庭教育投入具有天然的优势。家庭教育投入的资源指向体现了其子女不同的教育需求。受教育者作为个体而言,具有各种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为了及时弥补不足或拓展优势,受教育者及其家庭往往需要投入额外的资源,这就是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功能之一,即满足个体差异化需求。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优化家庭教育投入结构
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教育投入应当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导的观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并已逐渐成为政府改革的实践。但家庭教育投入作为教育成本“合理分担者”的角色并没有因此而予以否定,相反家庭分担教育成本的基本原则趋向一致,只是具体分担份额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且认同具体分担份额取决于具体的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家庭教育投入在学前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将继续扮演着“合理分担者”的角色。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投入则是“个体需求满足者”,虽然政府提供全面的财政保障,但毕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财政保障水平也有差异,家庭教育投入还应该在满足子女的多样性教育需求方面发挥作用,如选择民办学校则需要缴纳较多的学费等。由此看来,无论在哪个阶段的教育,都需要家庭教育投入的支持,对其进行优化和引导便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庞大的教育补习市场,家庭教育投入则不限于上述《纲要》中规划的向学校缴纳的学费、校服费、交通费等类型了。教育补习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事实上,目前它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贝磊等人的研究发现,教育补习不仅在富裕国家存在,贫穷地区也可能存在;与农村地区相比,城市地区的教育补习更为普遍;教育补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语言、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类知识;其“繁荣兴旺”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高竞争、父母对子女教育成就的高预期和家长们现在经济生活条件的高质量。我们暂且不论这种教育补习现象的教育影响及社会经济影响,但它的存在与整个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是不无关系的。因此可以说,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投入问题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产物,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与内容。
(三)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投人取向的参与和渗透
家庭教育投入取向取决于家庭对于教育资源的选择行为,反映家庭对教育资源的一种偏好。这种偏好不是“孤芳自赏”的封闭概念,而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体现一定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征。反过来,家庭教育投入的取向也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约束条件,而且还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例如,优质教育资源对于绝大多数家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其选择成本是相当高的。家庭教育投入过分倾向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会使得原本稀缺的优质资源过度紧张,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优质资源本身的最佳配置,如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持续地稀释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需求,结果影响其效用发挥。
家庭教育投入的取向及变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否顺利及成败。其非正式约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教育投入取向符合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设计的方向,则这种改革与发展在文化上具有了合理性,就能够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自身正义性的巩固,增强人们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的信仰和认同,自觉积极地支持教育改革与发展,从而降低了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实施的阻力大大减小。第二,家庭教育投入取向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潜在规则。之所以说是“潜在”,是因为其虽然不具有实体的形式,但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人们行为选择的方方面面,在人们的脑中形成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指导并规范着人们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态度,以及支持抑或不支持的行为选择。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和成效的这种调控作用,意味着家庭教育投入取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正确决策的前提。第三,从教育改革与发展效果的长期来说,家庭教育投入取向则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决定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与制度设计的演变。一次通过“震荡(剧变)”进行的教育改革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方向是否同家庭教育投入取向的自发演变方向相一致,是否有后者的相应变化相配合。第四,由教育制度非均衡引发的教育改革,其目标是要实现教育制度均衡。教育制度均衡意味着教育改革中的正式教育制度供给必须与作为非正式约束的家庭教育投入取向具有相容性,一旦背离这种情况就会出现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不合作甚至摩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就会十分普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正式制度设计最终在实践中出现“制度畸形”。
二、当前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不足
教育改革与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支持,但是当前家庭教育投入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现状却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投入存在的诸多偏向应该引起反思和关注。
(一)家庭教育投入的功利主义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背离
从当前情况看来,家庭教育投入除支付学费外,投入方向的主要领域为子女的应试课程补习,其动机在于让子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以便进入优质的初中、高中和大学。广大家庭不惜花费重金,为子女报各类辅导班、特长班,让他们加班加点,努力学习。家庭教育投入如此地急功近利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与教育自身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反教育的。当前家庭教育投入的这种过分功利主义,过于强调应试课程学习,在资源选择和利用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却忽视了对子女身心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支持的错位。
家庭教育投入的功利主义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制度背景,主要是受当前人才选拔方式和人才观的影响。当前的人才选拔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考试主要以知识考查为主,这当然使得家庭教育投入倾向于知识学习。“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当然,即使当前家庭教育投入的目的是功利的,也不能完全抹杀其价值。家庭教育投入对子女知识学习的侧重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这也同样能说明家长在对知识价值的肯定和认可,他们认同“知识改变命运”的观点,也期望子女能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价值,增强未来的竞争力。
(二)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调导致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缺位
家庭教育投入一般分为必需性投入和发展性支出投入。其中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等满足学生上学的基本费用为必需性投入;课外补习费等为发展性投入。狭义家庭教育投人的结构失调,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必需性投入占家庭教育总投入的主体,发展性投入不足,必需性投入中,学杂费所占的比例较大,这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表现明显;第二,发展性投入占家庭教育总投入的主体地位,发展性投入中,知识学习投入所占比例较大,对子女实践创新学习投入不足,这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比较明显。这说明由于学杂费占家庭教育投入的重要比例,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不得不将财力集中到满足子女“上得起学”,发展性投入基本被压缩。当然,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学杂费所占的比重在逐步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贫困地区免除学杂费以后,家庭对于子女的发展性投资并没有增加,这需要引起研究者的继续关注。在经济发达地区,财力充足的家庭同样面临着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调的问题。在高额的发展性教育资金投入中,应试课程学习投入占极大比例,对子女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支持性投入不足。此外,从广义的家庭教育投入的角度来看,当前家庭教育投资中,还存在金钱、物质的投入比重大,时间、精力、文化投入少;重旁观式的赐予性的单向投入,轻参与式的共同性的双向投入等结构问题。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向。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同样需要家庭的支持,需要家庭教育投入对子女的综合素质培养创造条件。家庭教育投入结构失调,导致对子女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投入支持太少或缺失,造成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支持缺位。贫困家庭由于子女发展性教育投入过低自不必说。富裕家庭子女的发展性投入主要在教育补习方面,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教育补习的存在使得体育运动、闲暇活动和交往活动都被挤掉了,课程学习和考试分数的取得经常都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教育为代价的,而这些被牺牲掉的教育也早已证明是很重要的。
(三)家庭教育投入差异不利于促进公平
有研究发现,世界主要国家的私人教育支出与社会公平是反方向变动关系,较低的私人教育支出和学费支出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公平。从家庭教育投入的区域和群体来看,家庭教育支出现状的不均等不仅存在于地区间、城县乡间及不同的教育阶段间,而且还存在于校际问、不同群体间以及教育支出的内部结构之中。家庭教育投入的差异关乎教育公平。由于不同家庭的财力有着较大的区别,富人比穷人的负担能力强,家庭教育投入会加大教育的不平等。因为研究者担心“家长总是尽力使自己的孩子接受具有排他性的优质教育”。以教育补习为例,富人要比穷人更容易获得教育补习,所获得的补习量更多,质量也相对较高。“此种家庭教育支出水平差异性的存在,必然导致地区、城乡和不同人群间教育投资水平的差距,导致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因此,家庭教育投入差异过大违背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有差距不等于不公平,应该允许通过合理途径获取的优质教育资源被人们享用。比如通过增加受教育者个体家庭投入,而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就应是合理的。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在于教育发展长期以来的不均衡,即教育的最低水平离平均水平的距离太远。显然,这并不主要因为家庭教育投入的差异,而是在于政府公共职能的缺失,家庭教育投入对扩大教育差距只是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家庭教育投入的集体无理性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家长都望子成龙。在很多情况下,家庭教育投入就成为了某种社会心态的反映。比如诸多家庭认为,让子女进入优质学校、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意味着子女就会有更好的学习成绩;接受更多的教育,意味着子女就会得到全面发展,将来也会有更大的收益。但是家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子女的实际需求,盲目跟风攀比,造成家庭教育投入效益低下,社会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真正成为‘人上人’的学生凤毛麟角,可是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表现在教育投资上就是不计成本,过度消费。”出于对教育资源价值的重视和对子女的热切期待,在个体理性推动下,优质教育资源成为香饽饽,普通的教育资源变得无人问津,或者是无奈之选。这些现象,在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家庭和优势群体家庭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种从个体理性出发的家庭教育投入,实则是成本一收益机制博弈导致的集体无理性。家庭教育投入的本意是收益最大化,结果却往往陷入了投资收益低下、教育资源浪费的困境。家庭教育投入的集体无理性导致了教育过度需求和大量的过度教育,加大了地区和群体间的教育差距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政策建议
家庭教育投入来源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应该让国民真切地感受到家庭教育投入因教育改革与发展而带来的效益的增加,或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的减少,从而引起全体国民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直接影响到孩子将来的前途和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良好的教育方法则是孩子走向成才之路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加强对新时期家庭教育实用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影响家庭教育成效的因素
纵观中外家庭教育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中外有成就人士的成长足迹的研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和地位等。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家长的素质和地位参差不齐,导致家庭教育方法千差万别,家庭教育的渠道多种多样,家庭教育的效果各不相同,不同家庭的孩子未来的发展和前途也不同。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现代化建设亟需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社会和谐发展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向高科技人才提供挑战的机会,实现人生价值,更为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广开就业门路。每个孩子能否健康成长,顺利步入成才之路,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这与每个家庭的环境、地位息息相关,更重要的原因,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即家长必须具有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家庭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水到渠成,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家庭教育实用策略的探讨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每个家庭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教育工程,也是令许多教子无方的家长头疼的事情。夸夸其谈的家庭教育是枝叶,走进孩子心田的家庭教育才是丰收的果实。要真正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认为必须做到:一提高,二坚持,八改变。
一提高就是广大学生家长要提高对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孩子一生发展当好引路人”的思想观念,认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论和科学的育人方法,为孩子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就是一方面坚持用心教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坚持与孩子交心,尽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的成长,使家庭教育不流于形式,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
八改变就是家庭教育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规律,承认少年儿童存在的个性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学会用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改变过去落后的、不切合实际的、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第一,生搬硬套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个别家长通过网上或报告会了解到的专家介绍的家庭教育先进经验,不考虑孩子的具体情况,盲目学习运用,结果是对牛弹琴,孩子不接受,效果不好。
第二,在学习生活中不尊重孩子。个别家长总是以家长身份与孩子交流,听不进孩子的意见,轻者训斥,重者方法粗暴,孩子和家长处于对立仇视的状态。家长要学会蹲下身子,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和处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这样,使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爱护,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和理解,使孩子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帮助。
第三,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孩子。孩子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人有个性,个个有优点,家长千万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评价孩子,更不能用其他孩子的优点抨击孩子的缺点,否则,将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抹杀孩子可爱的个性,甚至导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和生活的快乐。
第四,重视学习轻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教育思想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助长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极易导致孩子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五,强制性教育拔苗助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人人理解,为了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可谓是用心良苦,四处奔波劳累,却很少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感受,让孩子转战南北参加多个辅导班,使孩子不堪重负,不能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违背少年儿童教育发展规律。
第六,期望值过高和放任自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要求不切合实际,恨铁不成钢,把家长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采取高压政策和过激的方法,逼迫孩子无休止地学习,“囚”在苦读的牢笼之中;二是封建教育思想在作怪,总以为孩子天生自有天命,树大自然直,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任其发展。这些都是因为家长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