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安全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构建医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我院推出了以“十三大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为核心的立体式医疗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过程、全时段的医疗质量自控和互控,推进了医疗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较好的预防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医院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主要做法
1.1 细化质控内容,规范医疗管理行为标准
医院将医疗安全、病历、院感、护理、特检、检验、放射、血透、骨科、口腔、药事、麻醉、计量与设备安全管理确定为“十三大质控”对象,细化相应管理标准,覆盖医疗行为各个层面,为医务人员依法行医、廉洁行医、按章办事提供了规范依据。(1)细化科室岗位履职标准。以“十三大质控”内容为标准,明确各科室的岗位职责、岗位工作目标、科室之间协调配合要求和科室质控内容,通过每月对各科室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质控考评,及时通报考评结果,落实存在问题的限期整改,确保各科室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细化科室医疗行为标准。对各科室自身涉及的质控标准再进行严格的细化管理,确保医疗行为管理不留死角。如将医院口腔科的质控安全管理标准细化为口腔、院感、放射、病历、医疗安全、计量与设备等六大类。质控员、质控小组以此六大类质控细则为口腔科人员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详细检查、考核,确保安全医疗。(3)细化医务人员行为标准。对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进行了全程规范,使全体医务人员能够对照标准做到按章操作。如医院病历记录作为诊疗过程中的主要法律依据,医院在病历质控上,要求各医务人员在书写病历时不但需要分病种、分类别书写,而且具体规范了首页、首(复)诊时间、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病程记录等所有诊疗内容,从细节入手,源头预防各类医疗争议、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1.2 实施层级监督,确保质控要求落到实处
(1)抓好医疗质控管理网络建设。医院结合实际,构筑了一个全员参与、多层次的动态四级医疗质控管理网络,即院级质控、职能部门质控、质控小组质控、科室质控。医院制定质控目标,明确各质控网络的工作职能及责任分工,形成了分片、分点自控和互控的闭环监督体系。(2)抓好临床科室质控监督。各科室设立兼职质控员,严格按照质控标准实时监控本科和相关科室的医疗质量动态,检查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和医疗文件书写质量,及时报告本科的医疗差错情况以及提出改进医疗质量的合理化建议。同时,科室成员亦行使自控和互控职责,使科室每个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质量从身边做起,自我约束,互相监督。(3)抓好质控小组质控监督。每月有计划地组织“十三大质控”小组开展自测自评工作,根据相应质控指标随时检查医务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分析医疗质量的数据、病人的建议以及质量缺陷问题,并通过开展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将存在不足和整改方案及时上报职能部门,以引起重视,实现了医疗质控管理的严密性、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技术操作的严格性和临床思维的严谨性。(4)抓好职能部门质控监督。医务处和院务处每季度组织各质控小组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收集反馈各层面质控信息,调查核实医疗缺陷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书面反馈至有关科室和具体医务人员,召开医疗安全工作会议开展医疗调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考评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案,推进医疗安全工作管理。(5)抓好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监督。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以定期召开会议研讨、分析、处理质量管理重要问题的方式进行监督管理,对发生医疗风险的情况和典型案例分析情况,及时通报临床科室,引起高度重视,预防各类医疗事故发生。
1.3 建立辅助机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1)建立医德医风监督制度。医院从驻地社区有关部门、单位、学校聘请了14名医德医风监督员,每半年组织监督员座谈会,收集监督员对医疗服务、医疗操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落实整改。(2)建立病人问卷调查制度。每月开展门诊及住院病员的问卷调查工作,病区每月组织召开病人及家属工休会,认真听取对医务人员的综合评价。据历年数据分析,患者满意度每上升1%,业务工作量同时上升3%~4.5%,医疗差错发生率成反比下降5%左右。(3)建立医疗风险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医疗规章制度的科室与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对未及时汇报医疗安全隐患的科室与个人加重处罚,对发生重大医疗纠纷、严重差错事故的科室和个人,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4)建立激励与约束制度。医院充分运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将每季度医疗质量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目标管理,并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同时与科室人员年度评比先进、晋升、晋级挂钩。对落实医疗质控较好的科室与个人给予表彰,并做为业务干部和职工提前晋级的标准之一。
2 体 会
2.1 实行质控管理可以夯实医疗安全的基础
我们认为,医院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医疗质量是关键,安全工作是重点。医疗质量控制将无序的管理流程变为有序,将操作性不强的管理方法变为可操作性,通过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控制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和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达到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确保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1]。
2.2 推广质控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质控管理具有全方位、全时制、全员额、全过程管理的特点,在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推行质量控制能够逐步形成覆盖式管理、网状式监督、超前式预防的管理机制,从而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深层次发展。
2.3 加强质控管理可以增强纪检监察的效能
医疗安全、医德医风建设、廉政建设和“两防”工作息息相关,不断加强质控管理,可以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将预防“关口”前移,有效促进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确保医院安全无事故[2]。
2.4 深化质控管理可以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足进步
“十三大质控”管理充分依靠层级监督抓落实,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科室负责人以及医务人员参与医疗质量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官兵依法行医、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提高人员整体素质、促进队伍建设的长足进步起到长效持久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张捷.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医院安全管理工作思路初探[J].西南军医,2005,7(3):69.
医务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从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平时加强医疗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周一上午抽出2小时的时间,对上周的学生疾病情况进行小结,发现有学生普遍存在的疾病或传染病、流行病等问题,及时找出预防措施,以维护全体师生的健康和安全,并形成制度。在工作中以医院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二、严格诊断及治疗:
1、医务室在为学生进行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按正规的医疗标准进行问诊和查体,并严格按诊断标准对学生的疾病作出诊断;
2、对于诊断明确的疾病,按治疗原则积极给予治疗:可采用各种方法给予治疗:如药物口服、肌注、雾化吸入等;对于各类损伤,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给予清创、包扎、换药等治疗,并做好学生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的指导和治疗(如理疗等);所有治疗方法严格按正规医疗要求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
3、如果诊断不明确的疾病,医务室应积极建议学生到正规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4、对于急症、危症的学生,医务室第一时间内通知班主任,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并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护送学生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使学生患病时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医治,以免因延误治疗时间而对学生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5、对于诊断明确的特殊疾病,以及学校医务室不能进行治疗的疾病,医务室应积极建议学生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三、严把用药关:
1、医务室每次在采购药品时,必须到正规医药部门购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对于变质和过期的药品要及时给予销毁;并对药物进行定期检查,严格按《初级中学医务室药品采购保管制度》保管药品;
2、严格按药品使用原则和治疗原则使用药品,并在使用药品时,严格按照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和剂量等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坚决杜绝滥用抗生素,医务室只使用一般抗生素口服或肌肉注射;普通感染性疾病只使用一种抗生素,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可以加一种抗生素肌肉注射;感染性腹泻可加服一种全身性的抗生素;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可加强使用甲硝唑;
4、治疗中注意中西药的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5、给学生的药物总量一般不超过2天,特殊疾病(如神经性头痛等可适当开出5天的药物),对学生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时,都要求学生要随时到医务室进行复诊;
6、在给学生药品时,分袋包装,并清楚地写明服用方法;同时注意询问学生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的学生建立用药档案,以备查验;
7、在生病学生未到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售药给学生,以保证学生用药的安全。
四、关心学生病痛:
医务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态度和蔼可亲,积极关心学生的疾病痛苦,为学生着
想,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对于在医务室进行观察的学生按常规给予医疗护理,尊重学生的医疗隐私。树立坚守工作岗位,随时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五、保留学生医疗档案:
医务室应该保存学生就诊和治疗的所有医疗档案,以防发生医疗纠纷。
六、消除医疗隐患:
1、坚守工作岗位:
为了使生病的学生得到及时地诊治,即使在上课、体检、外出开会、学习、跟随学生外出军训、劳技等情况下,医务室也尽可能做到一个人外出一个人留守医务室,以随时处理突况;在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医务室做到了校医及时到岗,随时做好预防和处理意外损伤事故的准备。
2、对于医疗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做出有效对策:
(1)学生隐瞒病情或未对自身的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未及时进行治疗,使病情出现突然的变化。主要对策一是教育学生改变对待疾病的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二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患病学生,督促其进行诊治;
(2)学生在未进行医生诊断和指导的情况下,自行服药治疗,造成药物效果不佳,甚至用错药,贻误治疗时间,从而造成病情加重;对策是教育学生应该懂得就医和用药的原则意识,切实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学生对自身的意外伤害不会处理,造成处理不当,使损伤加重。其中最常见的是运动损伤的处理不当,造成损伤加重,治愈恢复时间延长。对策是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基本的急救知识和常用方法,学会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骨科医院事件教训深刻非常值得深思
所谓医者怀父母之心,悬壶济世,本为世所称赞,然而医疗安全事故的出现,却让医患对立,引发医疗纠纷,让医院声誉毁于一旦。xx年12月24日xx骨科医院发生的医疗事故,再一次敲响了医疗事故猛于虎的警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事件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骨科医院发生的事件虽然未发生在我院,但教训极为深刻。xx年12月27日早晨我科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学习讨论了此事件。马红梅主任首先宣读了事件经过及张院长的指示。大家踊跃发言,深刻分析我们自己,针对我科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大家表示应从我们身边每件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爱岗敬业,牢固树立医疗安全意识,确保病人的安全,坚决杜绝一切医疗安全事故的发生。
经过充分讨论,全体医护人员一致认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理,即:要以加强医疗管理为中心,以提(kt250.com)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为重点,以转变传统观念为内容,以阻塞各种漏洞为方法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第一,规范医疗活动管理,建章立制,有章可循。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要坚决杜绝非法行医,要求人人持证上岗。经常对其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加强医疗管理,有章可循是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中心环节。科室一定要加强医疗技术管理,要加强医疗护理质量指标。一定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使科室的医疗工作有条不紊的惯性运行。
第二,我们应严格按照医疗操作常规操作。首先,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下级医生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请示上级医生。同时进行医患双方的及时沟通交流,签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等等。协助完成一些必要的检验及辅助检查。诊断依据要确凿,其次,护士应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交作好记录。严格等级护理制度,勤巡病房,发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在治疗操作中严格三查八对,严格无菌技术。妇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医疗安全是重中之重。
第三、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是预防医疗事故的重点措施。医务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两个方面。提高政治素质,就要在加强“四有”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医德教育。提高业务素质。搞好在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培训提高。
医疗安全监管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执行状况对于减少和防止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源性疾病的发生,保护公民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卫生监督的公信力和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1]。近年,随着因医疗安全事件引起的医疗纠纷不断出现和卫生监督职能的调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逐步强化了以医疗安全为主的医疗服务领域监管工作,但其职能并未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卫生监督在医疗安全行业监管中存在以下问题并应予以解决。
1现有法律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法律体系缺乏统一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下称《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以上两条都可以理解成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行为的处罚措施,由于存在处罚额度和内容上的较大差别,使得这两个法律法规在取缔、打击非法(无证)行医行为时在调整范围上存在一定问题,给卫生监督员在实际处罚自由裁量上带来一定困难,也会影响执法的公平性。
1.2法律规定滞后目前,我国多部卫生法律法规存在明确设定了义务条款,但没有规定相应的责任条款的现象。如《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遵守技术操作规范、保护患者的隐私”,“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办理变更注册手续”;执业助理医师在城市“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职称的标牌”等。以上法律法规都没有规定相应的处罚办法,卫生监督人员在发现此类问题时,无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不能及时、有效地规范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控制、消除医疗安全隐患,使得执法工作显得苍白无力。
1.3缺乏可操作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对“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明确了法律责任,但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无相应的定义;实际工作中,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后往往赔钱了事,很少对纠纷事件进行正规的医学鉴定,对诊疗活动与诊疗后果之间的因果并无明确的书面结论,给实际执法操作带来难度。另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没有明确划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的处罚权限[2],是按属地化管理还是按医疗机构发证管理权限进行操作,需要进一步明确。
2医疗安全监管运行中的现状与问题
2.1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性质不明确目前的卫生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卫生监督机构的地位和真正职责[3],就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而言,职能有的仍在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监督所内的,职责范围也不统一[4]。多数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从事相应的监督执法和许可工作,它既不是真正的卫生行政部门,也不是卫生行政部门内的执法大队,行政主体与执法主体脱离,严格来说其执法效力值得商榷。
2.2医疗安全监管运行机制不畅在医疗安全监管整个过程中,多数卫生监督机构受卫生行政部门的委托从事现场执法和打击无证行医工作,监督与许可分离、与医疗事故(纠纷)的查处分离且缺乏信息沟通机制。卫生监督机构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许可、校验与医疗事故信息,而且卫生监督员在日常现场检查中获取的医疗机构信息(如实际执业人员和执业范围等)与卫生行政部门在许可、校验时掌握的情况往往不一致,极易出现刚刚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或校验就要接受卫生监督机构的处罚这一尴尬局面。出现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后无人对其进行责任追究,有悖于《行政许可法》“谁许可、谁监督”的基本原则。
2.3医疗安全监管力度不大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加之近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正处于改革、职能调整期间,人员编制严重短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5]。国家和地方对卫生监督工作执法经费专项补助政策和机制还未建立,监督监测设备、手段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医疗安全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监管力度相对较弱。
3加强医疗安全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法律标准体系建设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是卫生监督机构履行执法职能的基本依据,尤其医疗服务市场不同于其他公共卫生监管领域,其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和相应的标准、规范将直接导致监管空白,故加强卫生法规政策的统筹研究,完善医疗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任务一是对医疗安全监管中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出台新的规定;二是对现有法律法规标准中的相关内容做到有明确的解释,便于卫生监督机构实际执行和操作。
【关键词】 医疗设备 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问题 策略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医疗设备是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人的各种疾病的检查有重要作用,但是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医疗设备的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同时,近年来,由于医疗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高效地利用医疗设备,对医院的发展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很大影响,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1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设备的采购把关不够严格
当前医疗设备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由于医疗设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生产医疗设备的医院变得越来越多,各个厂家的生产实力以及技术实力都不相同,因此产品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医疗设备的问题大多出现在出厂之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对医疗设备的采购把关不严格,没有完善的采购制度,很容易导致一些性能不稳定、质量不完善的设备流入医院,对医院的经济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最终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影响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病患带来安全隐患。
1.2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不力
由于很多医疗设备本身就存在不可预见的危险,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如果在采购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比如操作者对医疗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不够了解,加上有的操作者明知规范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按照具体的规范进行操作,违反操作顺序,导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是医疗质量监控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各种设计技术更加复杂,因此对医疗设备质量监控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繁重的任务与当前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安全质量控制人员配备数量、人员的综合水平不相符,因此给现有的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当前很多医疗设备质量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因此导致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不力,对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
2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2.1 加强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第一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检测需要用到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变得越来越多,医疗设备的质量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需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医疗设备的采购应该被当做一种集体行为来处理,由医院的相关部门制定采购方案,并且将具体的采购方案印发到其他部门,加强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确定之后,由相应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之后,选定合适的厂家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地考核,对医疗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控制,比如对设备的价格、质量、性能等多项服务指标都应该要进行详细的考量,最终确定采购目标,完成相应的采购任务。
2.2 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由于医疗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很容易导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为了促进医院的发展,在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选送更多有潜力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并且增加他们外出的机会,参加更多学术会议等,尤其是对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应该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程序的控制,防止操作人员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在医院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加强人员的培养,还要从外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医院的医疗设备的利用率。
2.3 加强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力度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使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医疗设备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对设备的各种实际使用情况、维修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要建立详细的档案,有助于对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的记录情况进行核实,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能被记录。加强操作档案记录制度的建立,使得设备在各个使用阶段都有相应的责任人,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则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处理,是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加强操作人员对各种操作规范的了解和掌握。在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一旦发现任何不正确的操作行为,都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操作人员可以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医疗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加强医疗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为了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在设备的采购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对于各种操作问题进行纠正,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美凤.如何认识医院医疗设备检测和安全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11(04).
尊敬的**书记、**市长,各位领导:
2019年,**县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市直部门大力支持下,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创新举措、强化监管,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坚持顶层设计、责任为要,建立大安全工作机制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总要求,把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到位。一是县级领导带头履责。在全省率先实行安委会由县委书记、县长双主任负责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必研究内容。各县级领导以夜查为主要形式,每周到分管领域和乡镇检查安全生产工作。二是突出重点领域全覆盖。安委会下设14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覆盖全县23个重点行业领域,明确牵头及配合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建立日通报制度,确保安全监管无盲区。三是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出台《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考核机制的指导意见》,实行企业内部“全链式”责任追究制度,在全县建立起“单位负责、职工参与、部门监管、政府督导、齐抓共管”的大安全工作机制。
二、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实施大安全专项执法
以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总抓手,全方位、多举措开展执法检查。一是聚焦重点领域。作为全省15个危化品重点县之一,在危化品和其他高危行业领域,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和企业自聘专家相结合,县政府每年投入经费100万元,聘请行业内顶级专家团队为企业“把脉会诊”,一年来,共聘请专家200余人次,查改隐患2300余处,切实保证隐患查准、查深、查全、整治到位。二是创新执法模式。创新“培训+抽查+执法”模式,严格全员岗位培训,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全流程签字制度,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将一线执法人员派驻到危化品企业,成立全县危化品应急处置技术指导专家组,完善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三是高标准落实专项行动。开展特种设备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建筑施工“零点夜查”等专项整治,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保持严管重罚高压态势,对查出的隐患,严格落实整改“责任、措施、期限、资金、方案”五到位。
三、坚持宣教为先、科技治安,构建大安全工作格局
通过电视媒体,县安委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承诺,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公开谈安全生产,化工企业、重点工商贸企业负责人登台讲安全,在全县营造起浓厚的安全生产宣传氛围。树牢科技治安理念,以科技进步、装备提升、管理升级促进安全保障,确保标本兼治、长效安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升级,实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重要车间和关键岗位不多于9人和3人,一、二级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危险工艺全部安装紧急停车系统,涉及“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均安装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实现实时监测预警。**投入1000万元,引进壳牌马来西亚炼油公司先进管理经验,通过三年时间的专家辅导式审核,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完善、顺畅、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提高75%。
1 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
当前国际上对医疗不良事件没有统一的定义。Pmnovost[2]等认为,差错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导致或有可能导致患者伤害的错误,包括故意地或利用了错误的方法达到某种目的的计划行动失效。医疗差错是指医疗过程中的任何错误,无论是否造成伤害[3]。美国医学联盟(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将不良事件定义为:由医疗导致的伤害,与疾病的自然转归相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残疾的一切事件,包括可预防和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4]。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指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预防的损伤;可预防的不良事件指医疗中由于未能防范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损伤[5]。台湾医策会对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为:伤害事件并非导因于原有的疾病本身,而是由于医疗行为造成患者身体受到伤害、住院时间延长,或在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甚至死亡。
2 患者安全的定义
患者安全是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过程在客观心理上的认同与信赖。现阶段主要体现在避免和预防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受到任何损害。台湾医策会对患者安全的定义为: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患者不良的结果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偏误与意外。
3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现状
根据国际有关医疗错误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急诊住院患者约3.5%~16.6%曾发生医疗不良事件,其中约有30%~50%的不良事件被研究者认为应通过全国统一报告系统的介入加以预防避免[6]。国内外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建立不良事件报表系统,对提高不良事件报告率以及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7-9]。世界卫生组织的《患者安全联盟》在其2005年的指南中就明确提出[10],每个医院都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并使之网络化。医务人员可以通过好的报告系统来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不良事件,增加对医疗不良事件辨别能力,促进形成更为安全的医疗环境,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
3.1国内现状 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明确规定,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2008年,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提出了明确要求:医院要建立医疗不良事件修改报告制度,医务人员对医疗不良事件不能瞒报和漏报,但未针对瞒报和漏报规定处罚措施。
2007年,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医院协会建立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试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自愿性和非自愿相结合的、非处罚性的、匿名,以保护报告方的利益,实现信息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7],增强医院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建立医院内部健全的医院信息系统可以简化上报程序、减少报告文本的填写、节约医务人员上报花费时间,从而增加医务人员上报意愿。
3.2 国外发达国家现状 为了促进医疗安全,美国质量机构间协调特派组制定了《患者安全法案》,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时获取导致死亡和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信息[7]。在加拿大,建立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后,仍然存在很多不良事件未上报的现象,有数据显示:在加拿大,大约有50%以上的医疗不良事件未上报,同时有70%的专家认为在加拿大不良事件不上报是个严峻的问题[11]。日本建立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后,2004年10月1日~12月31日3个月中,有医院及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渠道上报有效不良事件42869件。
4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
4.1 医务人员 影响医务人员报告的因素有以下:首先,医务人员的心理。国外学者Judge Herbert P.Wilkins提到人们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缺乏热情,可能医务感到羞愧、害怕受到处罚,也可能是害怕损坏名誉以及和同伴之间的关系[12]。同时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害怕个人名誉损坏、同事关系破裂、被处罚等是影响报告主体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3-14]。其次,医务人员的个人素质。美国医学学会、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组织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皇家医院认为下列因素会阻碍医务人员上报:①上报者缺乏上报需要的意识,比如对上报内容或者上报原因不了解;②技术上过分自信导致其不容易意识差错的发生;③对上报程序缺乏理解;④工作太忙而没有时间上报等[15-16]。
4.2 管理者 管理者方面因素是指管理者对不良事件报告态度以及相关制度执行力。①管理者不够重视,导致医疗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缺失。②管理者在辨别不良事件方面缺乏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③管理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监督不到位,影响报告系统正常运行。④管理人员处理报告信息不及时、分析不到位、反馈不及时,阻碍了不良事件信息的分享与借鉴[13-16]。
4.3 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因素是指除人以外的其它因素如报告系统性质、报告程序、相关规章制度等。美国医学学会、英国国家健康服务组织以及英国布里斯托尔皇家医院认为下列因素也会影响医疗不良事件的报告:①缺乏清晰的报告标准、工具;②上报的时候需要填写的文本太多或者上报程序复杂;③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15-16]。
5 对策
5.1明确非惩罚性原则 WHO建议建立不以惩罚为手段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是建立安全医疗体系的第一步[17]。有调查[18]显示,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显著上升,达到10倍甚至20倍。
5.2保密与政策支持主动报告 主动上报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管理者实施地方性的政策来保护上报者;对于引起事故的主观原因,予从轻或不予处罚。
5.3建立一个有效、畅通、无障碍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有合理的报告流程是促进医务人员报告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5]研究认为,如果报告的途径的多元,如手写不良事件报告单、电脑报告或电子邮箱及电话报告等方式会增加医务人员的报告率。
5.4构建以人为本的不良事件管理模式 实行人性化管理,激发医务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注重有效沟通,鼓励不良事件的报告。医院的管理者提高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有研究表明[19],管理者每月3次下基层关注、询问安全的问题,可以促进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记录不良事件报告,重在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原因的诊疗效率,因此,明确非惩罚性原则,保密与政策支持主动报告和构建以人为本的不良事件管理模式,是我国卫生部和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Weingart SN, Wilson RM, Gibberd RW, et al. Epidemiology of medical error[J].BMJ,2000,320,(7237):774-777.
[2]Pmnovost PJ, Thompson DA, Christine G, et al. Defining and measuring patient safety[J]. Crit Clin,2005,21(1):1-19.
[3]李明子.建立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确保患者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3):44.
[4]Brennan TA, Sox M, Burstin HR. Relation between negligent adverse events and the outcomes of medical malpractice litigation[J].N Engl J Med,1996,335(26):1963-1967.
[5]罗丹,周立.明星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09,26(6A):27-30.
[6]吴炫桢,张明吉,方鹏骞.深圳市医疗纠纷现状及其防范策略[J].医学与社会,2009,22(1):37-38.
[7]罗秀,蒲川.美国的医疗差错报告制度及借鉴意义[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6):26-28.
[8] McFadden Kathleen L.七大策略降低医疗差错[J].中国医疗前沿,2007(7):47-50.
[9]罗小燕,廖勇彬,吴素贞.11例医疗事故安全管理调查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20(7):40-41.
[1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raft guidelines for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and learning systems[R]. Geneva: Switzerland,2005:3-7.
[11]Tim Outerbridge. Building Systemic Models for Medical Error Reporting[J].Health Law Joumal,2004,12:275-293.
[12]Judge Herbert P. Wilkins. Medical errorreporting:professional tensions between confidentiality & Liability[EB/OL].http:///publs/mass/errors2001.Bdf.
[13]李海燕,许增禄,张唐林.中美突发传染病事件应急系统对比分析[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5,21:353-354.
[14]徐军,蒋鹏程,王鑫扬.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1):23-25.
[15]Great Britain. Deparyment of Health,Building a Safer NHS for patients-Implementing 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40.
[16]Ian Kennedy. Learning from Bristol:the report of the public inquiry intochildren,s heart surgery at the Bristol Royal Infirmary 1984-1995,[hereafter Bristol Inquiry],Julysses2001,para,42.
[17]张振伟.摒弃惩罚,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7(5):9.
关键词: 预约诊疗模式; 医院网络安全; 隐私保护; 信息融合
中图分类号: TN915.08?34;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3?0082?03
Design of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reservation and treatment mode
SUN Lin, PAN Deng, LIU Di
(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73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reservation and treatment mode is poor, and easy to leak the patient privacy information, the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wa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ivacy protection routing protocol,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based on reservation and treatment mode is put forward. The hosp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e hospital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reservation and treatment mode was designed. The network treatment information fusion method is used to design the privacy protection to realize the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l was tested with simulation experi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ospital network model based on reservation and treatment mode has strong privacy information protection capability for patients and good performance to against the attacks, and guarantees the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Keywords: reservation and treatment mode; hospital network security; privacy protection; information fusion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日常事务可利用网络进行,诸如网络铁路订票、网络约束诊疗、网络银行缴费等[1?2]。在互联网时代,许多大型医院通过构建医疗管理信息平台,采用预约诊疗模式降低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提高了医院的信息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预约诊疗通过互联网实现门诊挂号和专家预约,在预约诊疗模式下医院网络开放性较强,处理的病人隐私信息较多,网络安全极其重要[3?4],研究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5]。
1 医院网络体系结构及预处理
1.1 网络体系结构模型
为了实现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安全设计,首先需要构建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采用的是分布式链路设计,医院网络包括三类基本实体对象:诊疗目标对象、信息管理平台和专家系统平台。在构建三层网络平台体系的基础上,需定义外部网络、远程任务管理单元和患者,完成构建医院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中的诊疗信息采集节点采集的数据利用多跳通信方式,借助网络内其他节点的转发,采用异构节c组成医院网络软件体系结构[6?7]。采用分布式网络分簇路由设计对预约诊疗的任务进行全局分组和调度,通过汇聚节点与其他网络连接,实现医院预约诊疗管理信息的远程访问、网络查询、病人挂号及缴费,得到的网络体系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用三元组[(V,D,p)]表示医院网络路由中继分配节点的簇头,[V={v1,v2,…,vn-1,vn}]表示[n]个医院网络传输节点的Sink,[D:V×VR+]表示医院网络在均匀线列阵分布模型中传输节点之间的距离函数,[p:VR+]表示医院网络传输节点的频移特征,医院网络路由链路模型中Source节点[(xs,ys)]与中继节点[s]的传输信道覆盖半径为[d(s,p),]每个簇头节点帧分为[N×N]单位阵,在网络适配层和基础软件层观测的病人预约诊疗数据矢量[zt]的协方差矩阵可以表示为:
预约诊疗模式下医院网络接入服务的约束因子为[θi]和[σi,]通过路由配置,得到资源管理调度的信息分解奇异值矩阵为:
在安全和隐私增强的情况下,构建信息调度矩阵[Us]和[Un,]分别表示网络用户的隐私采集信息,隐私采集信息的奇异值[σ1,σ2,…,σq]和[σn]表示对应的周期性收发数据,在层次化、模块化的体系结构,以LBS服务器作为基站,优化设计医院网络的节点分布。
1.2 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调度最优值计算
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覆盖区域为[W,]医院网络由[N]台计算机作为分发节点,均匀地分布在网络数据管理区域,节点受环境的限制,产生路由拥堵和路由冲突。在路由分发不平衡的条件下,采用模块框架化与消息(message)机制构建分组跨层转发模型[8],医院网络链路层分组跨层转发的传递系数矩阵为:
[HV=volumei=1Qvi] (3)
式中[Q]为网络系统传输的隐含层节点数据,在网络链路资源分配中,基于链路不对称预测控制,获得医院网络的中心服务器前端数据包数量为[z 1=z11,…,z1n,]管理数据包的传输速率为[z 2=z21,…,z2n],采用分组转发跨层确认机制进行通信链路重组,此时链路失效概率为:
式中:当且仅当[?1≤i≤n:z1i
2 医院网络安全设计与实现
2.1 医院网络路由冲突避免机制设计
基于隐私保护路由协议,提出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安全设计方法进行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路由协议设计。医院网络的结构化数据库查询指向性函数满足[wij=αij,]在数据融合中心得到医院网络安全管理的特征相似度本体结构模型,在链路层中进行路由节点优化部署,得到路由协议设计的控制约束二元组方程:
采用非线性链路结构重组和路由关键节点定位,得到节点的部署结构,用下列方程描述为:
采用FDMA协议进行路由冲突控制,构建控制约束参量,在对应的嵌入式路由冲突状态空间内,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系统链路层参数,其整定控制方程为[yt=THnxt,]其协方差矩阵[Ryy]的特征值表示为[λi,vii=1,2,…,l],其中[l]为链路层中的路由节点数。采用时隙分配方法覆盖特征信息,特征值从大到小的顺序为[λ1,…,λd,…,λl]。综合考虑特征值的大小对医院网络安全性的影响,在网络介质的小扰动条件下进行干扰抑制,得到医院网络路由节点部署的扰动向量为:
式中[Lλd+1vd+1,λd+2vd+2,…,λlvl]表示读入数据的速率张成子空间。
2.2 隐私保护
在网络路由安全设计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医院网络中病人患者的个人隐私安全,进行隐私保护设计。采用网络诊疗信息融合方法实现医院网络安全设计,根据网络诊疗信息特征的信息子空间和扰动子空间之间具有的正交特性,即有[UnbB=0,][bB]为信息子空间的特征矢量。在线性扰动下,基于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隐私保护控制函数用[fθ]表示:
[fθ=1bHBθUnUHnbBθ] (12)
采用隐私信息特征空间降维方法进行信息加密[9?10]。若隐私保护的数据规模大小为[M,]数据的兼容性融合深度矩阵[TnN×L]可以表示为:
[TnN×L=wv1,v2,…,vL] (13)
[vi=1,ej2πdsinθiλ,ej2π2dsinθiλ,…,ej2π(M-1)dsinθiλT] (14)
根据参数自适应调整和整定控制,采用扰动抑制方法编码并解码病人诊疗信息,得到数据隐私保护的输出特征向量:
[R=ExtxHt=BPtBH+σ2nIM] (15)
式中[B=b1,b2,…,bq],其隐私保护信息的特征分解式为:
[R=UsΛsUHs+UnΛnUHn] (16)
在医院网络中,病人隐私信息传输的自相关矩阵为:
[RBn=EytyHt=THnExtxHtTn=THnRTn] (17)
式中[Tn]指病人隐私信息的跨层确认转换矩阵。
采用跨层信息分组,得到隐私保护后输出的信息传递特征分解为:
[RB=UsBΛsBUHsB+UnBΛnBUHnB] (18)
3 实验与结果分析
设置医院预约诊疗平台的信息访节点数为1 000个,医院网络的传输带宽为1 Mb/s,单次进行预约诊疗的传输数据包大小为256 Kb,患者与医院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的通信轮次设定为100轮次取平均值,进行相关参数性能测试和分析。采用2016年8月10日09:00―16:00的医院网络数据交换中心实际数据作为测试数据集进行分析,得到医院网络进行病人预约数据信息传输的丢包率对比情况如图2所示。从图2的比较结果得知,随着输出信息的码率增大,传统的网络设计方法受到攻击和网络扰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丢包率在输出总码率为239 Kb/s时出现陡增,导致病人信息泄露;本文方法始终保持丢包率为0,确保了网络的安全。
图3为不同网络安全构建方法下的隐私保护相对误差随着数据包传输大小的变化曲线。分析得出,随着数据包增大,隐私保护的相对误差增大,但本文方法对网络诊疗信息融合处理,采用隐私保护控制,使得隐私保护的相对误差收敛到0.99,而未采用隐私保护协议下的相对误差高达9.8,说明本文方法在网络安全保护方面具有优越性。
4 结 语
通过优化的路由协议和隐私保护设计,保障医院网络的信息安全。本文提出基于隐私保护路由协议设计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安全网络方法,构建医院网络体系结构模型,进行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路由协议设计,采用网络诊疗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隐私保护设计,确保医院网络安全。研究得出,采用本文方法构建的预约诊疗模式下的医院网络模型,对病人的隐私信息保护能力较强,数据丢包率较小,具有较好的网络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 BAE S H, YOON K J. Robust online multi?object tracking with data association and track management [J].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14, 23(7): 2820?2833.
[2] JIANG X, HARISHAN K, THAMARASA R, et al. Integrated tracks initializ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heavy clutter using probabilistic data association [J]. Signal processing, 2014, 94(1): 241?250.
[3] 陆兴华,陈平华.基于定量递归联合熵特征重构的缓冲区流量预测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5,42(4):68?71.
[4] 胡艳.云计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科技通报,2013,29(2):212?214.
[5] MORENO?SALINAS D, PASCOAL A M, ARANDA J. Optimal sensor placement for multiple target positioning with range?only measurements in two?dimensional scenarios [J]. Sensors, 2013, 13(8): 10674?10710.
[6] BROX T, MALIK J. Large displacement optical flow: descriptor matching in variation motion estimation [J].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0, 33(3): 500?513.
[7] 黎峰,吴春明.基于能量管理的网络入侵防波动控制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30(12):45?48.
[8] 张博雅,胡晓辉.一种基于全域子空间分解挖掘的QoS准确预测方法[J].计算机科学,2014,41(1):217?224.
【关键词】急诊补液室 医疗安全 护理因素 分析
【Abstract】 The goal discussion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fluid infusion room medical service security’s nursing factor, enhances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patient’s infusion safety, guaranteed that the medical service, the nursing quality, reduce the medical service to be numerous. Must train the versatil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nursing worker, establishes the perfect multi-Science association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rescue system. The method by doctor, nurse, the medical section, the medical technique personnel, the general affairs section, the equipment pision personnel and so on completes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fluid infusion room patient’s solution trouble-free service together. The result participates in the trouble-free service through various departments, reduced the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to infuse patient’s safe hidden danger, improved the medical service quality. Conclusion Emergency hospital transfusion departments involved, only to do this work in close co-operation.
【Keyword】 Emergency fluid chamber Medical treatment safety Nursing factor Analytical
急诊护理室是现场抢救病人重要工作,要求护理工作者必须是具备全科护理知识,有熟练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急诊抢救、输液等各种治疗日渐增多,随着护理学的日益进步,人们对急诊护理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显示了护理工作的需要,可以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与病人多方面从心理沟通,是病人从心理上放松病情的压力。就能得到理想的疗效。
医疗安全是指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或预防出现不良结果或受到伤害的发生,包括预防错误、偏差和意外等,这使患者免于由于医疗照护过程中的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害。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基础,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是医务工作者共同的责任,因此就得不断的探讨、研究提高,从护理方面减轻病人痛苦。
急诊补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也是特殊时段患者最密集的地方。急诊病人的特点是病情危急、主要以突发性急病或突发事件多为主、时间性强等特点。由于接待的病人、病种各异更可以体现出在急诊补液室医疗安全的重要性。
1 急诊补液室护士职责
急诊补液室护士职责中包括:①每班清点物品,特别是急救药品的预备确一不可,及时补充和保持物品完好,还要经常检查清理急救药品、输液器、注射器、导尿道管是否有过期使效,呼吸机、除颤器、输氧设备等抢救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②每日用含氯消毒液500mg/L“84”擦拭台面和躺椅等,并做好空气消毒,保持空气流通、环境整洁(包括门口走廊)绿色通道畅通;③负责急诊病人的护理治疗工作(洗胃、导尿、灌肠、吸氧、推针及补液等);④熟悉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保障病人接受准确无误的治疗;⑤正确执行操作流程,严格三查八对,注意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严防差错的发生;⑥经常巡视病人输液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尤其要掌握过敏性休克、中毒、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
2 影响急诊补液室医疗安全的因素
影响急诊补液室医疗安全因素包括:一是护理服务,他包括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语言沟通、人性化护理、人文关怀、亲情化服务不到位等因素。二是全面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及操作技术技能。它包扩了.护理方面的静脉穿刺技术不过关、急诊抢救设备使用不熟悉、急救就医流程不便捷、设施不合理和不安全、设备保障和设施的配备不完善、不到位和功能不完好。重要的是,急诊护士要掌握在抢救中各种急危重病人补液病种,掌握补液的速度、量、补液的类型。交流沟通时,对患者及家属缺乏必要的提醒、告知可能的愈后和解释等。医生方面:普通门诊病历书写简单,每个医生不规范字体,甚至潦草。
药名的拉丁文书写欠清晰,甚至辨别困难。部分医生观念陈旧,对药物应用的一些新知识新进展缺乏了解,如常用的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有配伍禁忌,而仍合并用于皮肤过敏等疾病,对一些新药的的规格不同年龄对象的剂量或应用范围等含糊不清或误解。医技人员方面:药房的医技人员在配方时有时不够仔细,对多种药物应用的配伍禁忌用法剂量把关不牢。不同用法的药混放,缺少查对,造成差错。医务科、药剂科方面不及时抽查急诊处方合格率,不及时发放新药的说明,药品的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化学名、商品名、译名等。合用的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及时向医生反映。
3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安全因素举例如下
3.1例哮喘病人,因哮喘发作,医嘱予喘啶静脉推注。当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时,第三针才打上,结果患者哮喘更明显。其原因:护理人员基本专业技能不扎实。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基本枝能的培训。
3.2例肠梗阻患者医嘱予生理盐水灌肠,执行中护士误用了“亚硝酸钠”作为灌肠液,结果导致患者“亚硝酸钠”中毒。其原因:管理制度不严谨,执行制度不规范;护士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差而造成的。护士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责任心。
3.3例糖尿病人,静脉滴注胰岛素,护士按常规控制补液速度,结果一小时后病人出现低血糖症状。其原因:护理人员基础知识不扎实,医护沟通及特殊提示欠缺。对于糖尿病 病人的补液,临床上是十分慎重的,一是补速度,二是胰岛素的用量。二者是医生、护士共同责任,按照规范的星级护理管理,对病人进行亲情护理,可完全避免事故发生。
3.4例心律不齐病人,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并准备心电监护,当护士已经为病人开通了静脉,却发现心电监护仪是坏的,结果造成病人及家属产生巨大恐慌。其原因:护理人员未做好仪器的保管工作,应当每天对仪器进行检查,使仪器呈备用状态。
3.5例准备挂补液的患者,赵某(高血压病人),蔡某(哮喘病人),同时处于待挂补液的过程中,当护士叫号于赵某时蔡某随意应答,结果护士为蔡某挂了赵某的补液。其原因:未建立完善的患者应答制度,护理操作不规范。
3.6例肾绞痛病人,医嘱同时开了止痛和消炎两种补液,护士在执行医嘱时,按医嘱单的顺序执行,先给病人静脉滴注消炎液,结果病人的疼痛没有及时缓解。其原因:临床护士更多的倾向于机械操作,而缺乏综合判断能力。要培养和提高护士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
4 护理因素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护理过程导致医疗安全的因素有这样几个方面:①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责任心不强,专业基本知识不全面,②流程不严谨,多环节防范不力;③机械操作,综合思考判断检测不力;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操作不规范;⑤医护患沟通不完善、不及时。
5 方法
我们为了消除在补液护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管理:
5.1开展新型的护理医疗质量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全方位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人文培养;人文关怀,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患者在就医的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开展星级护理进赛活动,达到护理医疗服务亲情化、技术操作规范化、医护沟通及时完善。力求将护理缺陷率降至最低。
5.2建立建全护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要求能够熟记制度和职责,工作中以制度、职责为原则,恪尽职守,履行职责。全面进行各级护理人员的全能培训,要求本科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撑握护理专业基础知识。以建立、健全和落实制度为第一要务。强化护士的三基、三严基础训练考核,一并落实十三项医疗核心制度,同时强化“四化”管理,即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人性化。例如:在用人方面,必须严格依据“护士职业许可”,不能随意聘用。例如:当患者静脉滴注青霉素时,嘱咐患者不要远离护士视线。这既规范了行为也为保证患者的安全提供了条件。当然我们必须以患者主体,改进工作流程与患者及病情的需求相结合,如:补液时间的调整、护理人力按需调配。
作为现代护理的一名护理工作者,更应加强自身的素质。除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把医疗安全隐患控制在可预防范围内。另外,同样做一件事情,护士应当知道为何做,怎样做。由于医疗安全并非独立事件,更应当建立控制护理服务中间环节。医疗设施也应当始终处于备用状态。此外,急诊补液室护士每天面临大量的静脉输液患者,我们要做到轻重缓急,严格执行三级护理责任制,特殊患者特殊对待、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在高峰时段首先照顾急症患者,如:优先接待腹痛、发热和出血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每次注射时都必须告诉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心中有数,一旦在输液过程中有外渗现象,告知病人及家属不能擅自处理穿刺部位,如有不适,及时反映给护士,以便得到有效的处理。
5.3急诊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牢固掌握常规病人和各种急危重病人补液方法、速度、量,如:知道中毒抢救病人、心脏病人、肺功能不全病人、脑水肿病人、肾功能不全病人、糖尿病病人等不同急危重病人的补液速度、方法、量。不同的病种补液的方法、补液量、速度不同。因此医护人员要患者和病人家属建立“安全共识”为第一要素。医疗安全防范同样需要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和配合。当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和家属应当提醒医护人员,如此可以多增加一条防线。当护士在核对时,患者和家属应当积极配合。另外,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出现疑问和不适时,应当立即提出以便医护人员及时获得信息、及时补救。
5.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环节是医院护士在医疗活动中的首要,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洗手制度、操作前后必须洗手,并做好医废弃物管理,严格区分(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医疗废物的分类暂存。确保无感染病例发生。
合理布置输液室,如为了便于观察,减少嘈音,设置皮试试验区;为了环境舒适,将成人输液室与儿童输液室分开;为了方便患者,提供开水和纸杯等,还在重点观察区安装特需输液标志牌等。都是消除在护理方面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