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计划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特征;转化策略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逐步转型,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承担了大量扩招任务、充当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地方高校,学业不良问题体现的更为普遍与突出,因学业达不到标准而留级、退学和肄业的学生日益增多,严重地影响了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给学生及其家庭带来诸多问题与困扰。大学生学业不良是诸多因素交织而成的一种复合现象,既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尤其是个性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目前国内既有的相关研究对学业不良大学生的学习技能和社会性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而鲜有人分析其内在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业不良的关系。常言道:“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有基于此,本文拟从大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机、意志品质、自我效能、个性特征等方面,分析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一般个性心理特征,揭示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心理因素,于此基础之上,针对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策略,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学业不良”概念的界定
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特殊教育学者柯克(S.Kirk)首次提出学业不良(learning disabilities)概念后,迄今为止,对于学业不良的内涵有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和某种及格水平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开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较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常用老一套方法解决新问题,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语言逻辑思维等特征。”美国全国学习障碍联合会(NJCLD)对学业不良(学习困难)的定义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得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的通称。[2]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后,对学业不良的概念也进行了诸多探讨。根据钟启泉教授的总结,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界定把未达到基本标准者称为学业不良,所谓的基本标准是指各年级、各门学科或领域期待学生能够达到的水平,这种是绝对的学业不良;第二种界定把“低学力”称为学业不良,即学生实际的学力测查结果低于根据智力测验结果所推断的学力得分,这种情况是相对的学业不良;第三种界定是指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某些因素导致学业迟滞。
尽管截止到现今,关于学业不良概念的争论仍见仁见智,但研究者们较一致地认为,这一概念的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个维度:第一,必须有形成学业不良的一些主要原因,或指出在某些基本心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二,必须强调智力正常,但在学业与学习任务上有困难;第三,必须指出学业成就与潜在能力之间的显著差异,即两者不一致性的存在;第四,必须有排他性,即排除一些相关联的或容易混淆的概念;第五,有必要的话,还应提出特殊教育的需要性。
基于上述分析,同时结合大学生特定群体的特点,本文所谓的学业不良大学生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尤其是心理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业成绩尚达不到某种既定标准,进而造成学业困难,不能顺利毕业成为学校所预期培养的人才的大学生。
二、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
根据相关调研,造成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学生个体的内在因素。其中,学生个体的内在因素是主要的,它是引起学业不良的直接原因,其他因素需通过这一因素的同化或顺应而产生作用。而心理问题又是学业不良学生自身因素的主要方面,因此,把握好学业不良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就抓住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动机缺乏
学习动机不足是学业不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乃是导致学习动机缺乏的两个主要因素。据对某地方高校的相关调查发现,该校几乎近一半的学业不良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入学的,他们大都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抵触心理;虽然约有30%的学业不良学生并不存在专业认同问题,但在完成升入大学这一“终极目标”之后,便丧失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将“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奉为金科玉律,考试“得过且过”。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也就是说,积极的动机既可以促进学习,同时学得的知识反过来又会强化学习动机。显然,专业兴趣不足、人生目标缺失的学生不可能有充足的学习动机。而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学习动机,这些学生的学习投入以及学业努力程度相应的就较为低下,学业成绩也随之下滑,而连续的失败又进一步强化了其对学习的焦虑和恐惧,久而久之就会陷入“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中,由此造成了他们自身的学业不良。
2.意志品质薄弱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它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摄取、掌握大量的文化知识,并且还要为今后更新知识奠定基础。因此,任何学习者在实现学习目标时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学习者依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去克服和战胜它。有研究表明: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意志坚强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能力提升较快;而意志薄弱的学生,难以充分发展其能力,一般学业成绩不甚理想。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状况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述结论。根据调查显示,意志品质薄弱是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他们中的许多人缺乏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学习缺乏自觉性、独立性与自制力,往往畏惧学业上的困难,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疏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等。意志品质是大学生学习的控制调节系统,对大学生的学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墨子有一句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事实上的确如此,意志品质薄弱的大学生,一般是难以在学业上取得良好成绩的。
3.自我效能感较低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客观而言,与部属重点高校学生相比,“地方高校学生的成就感本来就较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没有了教师和家长在身后的不断督促,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在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考试后,他们可能以敷衍的而非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这样就无法发现学习的真正乐趣,无法从学习中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尤其是对于学业不良大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感缺乏体现的更为普遍与突出。根据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运用上不够自信,在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时缺乏应对的信心,总是倾向于想象失败的学习场景,不能够充满自信地实施学习行为,无法从学习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经常出现沮丧、焦虑、疲惫等消极情绪,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倦怠。
4.不合理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力求成功并选择朝向成功(或失败)目标的活动的一般倾向。合理的成就动机能使学生保持高效积极地学习状态,为实现学习目标不断拼搏奋斗。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成就动机偏高或偏低。成就动机过高者本着力求成功的目的,选择问题的角度和范围过小,热衷于有轻微难度的非专业知识的学习,具体表现为个别学生放弃专业知识学习,疯狂的写网络小说、打竞技游戏,妄图以此类成功引起别人的注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成就动机过低者以避免失败为目的,为掩盖自己专业学习的失败,特意选择难度较大的知识去钻研,为自己的失败找寻合适的借口,从而减少失败感。拥有此两类成就动机的学生都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均不足,不能按时、按质、按量掌握课业内容,导致学业成绩较差。
三、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对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我们拟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与转化建议。
1.激发引导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是解决学业不良问题的艰巨任务。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详细介绍专业设置的科学依据和就业市场、专业优势和发展前沿趋势,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其次,要适当的运用奖励,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鼓励,同时注意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其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从而既能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业不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积极地受教育者。学生如若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其学习动机自然就会得到提高,这势必会对改善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业不良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锻炼、培养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的意志品质,从教师角度来说,要帮助学业不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学习价值观念,增强学业不良学生的进取精神,确立远大的人生志向;积极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远景和近景目标,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从学生角度而言,要以积极地态度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挫折与困难“作为自己智能资本的一部分”,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有意识创设一些挫折情景,即故意给自己设置一些学习难题,有意“和自己过不去”,在不断克服难题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培养自己的意志。
3.增强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告诉我们:“效能期望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如果预期将会成功,那么效能感将成为一种执行任务的动力;如果预期不会取得成功,那么这种效能感将会成为一种阻碍因素。所以,努力提升学业不良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解决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对学业不良学生抱以积极的态度,并与之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促使学生放下包袱,走出自己的封闭圈,专注学习任务,而不是更多的去关注如何掩饰自己。其次,积极挖掘学业不良学生的长处与闪光点,尽可能提供机会或平台让其展示,引导其制订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可达到的目标,从而提高自身的成功率,并及时给予反馈。最后,自我效能感既可以从自己的成功经验中获得,也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成功经验获得,因此,还应该积极开展各种学生间的经验交流会,一起分享成功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逐步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坚定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管理定义;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74-03
一、管理的定义
自从管理一词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中外几乎每一个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作出一番描述和概括,管理的定义很多,下文择要简述。
(一)外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之父”的泰勒认为,管理是“确切了解你希望工人干些什么,然后设法使他们用最好、最节约的方法去完成它”(1911)。
被称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在其名著《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给出的管理定义是,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1916)。
玛丽·帕克·福莱特把管理描述为“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1942)。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就是决策(1960)。在西蒙看来,管理者所做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是在面对现实和未来、面对环境与工作时人们要不断地做出决策,从而使组织得以不断地运行下去,达到实现人们既定目标的要求。
小詹姆斯·H·唐纳利认为,管理就是由一个或者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以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1978)。
费里蒙特·E·卡斯特提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过程(1979)。
哈罗德·孔茨指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1993)。
斯蒂芬·P·罗宾斯和玛丽·库尔塔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这一定义把管理视作过程,它既强调了人的因素,又强调了管理的双重目标;既要完成活动,又要讲究效率,即以最低的投入换取既定的产出(1996)。
沃伦·R·普伦基特和雷蒙德·F·阿特纳把管理者定义为,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在此基础上,他们把管理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1997)。
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是,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理查德·L·达夫特和多萝西·马西克给管理下的定义是,管理(management)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资源,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9)。该定义中有两个要点:(1)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2)以有效益和高效率的方式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技能来履行这些职能。
(二)中国管理专家学者的定义
在杨文士和张雁主编的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1994)。
在徐国华等编著的《管理学》教材中,管理被定义为,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个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1998)。
在芮明杰主编的《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1999)。
周三多等学者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1999)
林根祥在其主编的《管理学基础》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通过协调组织内外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资源,达到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006)。
姚丽娜在其主编的《管理学教程》中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某些人,通过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运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从而使他人与自己共同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7)。
陶学荣等认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对组织的有限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和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2007)。
杨孝海主编的《管理学》中,认为管理是指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的过程(2008)。
李永平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009)。
焦强、罗哲等认为,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通过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活动来集合和协调组织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的过程(2009)。
于本海在其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将管理定义为,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对组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转换,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2009)。
在余仰涛、友主编的《管理学实务概论》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促进其相互协调,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2009)。
在廖建桥主编的《管理学》书中认为,管理是对一个组织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过程(2010)。
二、管理定义的分析
(一)管理到底是什么
管理是什么,是一个过程、一项活动、一个艺术还是其他?这是管理定义的核心问题。通过收集到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管理所做的24个定义统计可见(见表1),中外专家学者越来越达成共识:管理是一个过程。在24个定义中有14个将其定义为“过程”,无论是国外专家学者还是国内专家学者将管理定义为“过程”都是最多的。这也与实情相符,我们说管理是一个过程,是指管理从起因到结果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蕴含了管理的规律,它提供了管理各职能间的逻辑关系,并把管理的内容、目的和方法演绎出来。
(二)管理定义包含的要素
一个定义应包括什么人在什么范围内运用什么职能达成什么目标等要素。据此统计中外管理学者对管理的定义(见表2),发现管理定义中包含最多的要素依次是职能、目标和资源。在国外管理定义中包含“范围”要素的最少;在中国管理定义中,包含“主体”要素的最少。有的定义包含五大全部要素[14],有的定义只包含1个因素,但是发展的趋势是管理的定义包含4~5个要素,甚至更多。
(三)对管理进行定义的方法
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下定义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形象直观描述法,一种是采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即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例如帕梅拉·S·路易斯、斯蒂芬·H·古德曼和帕特丽夏·M·范特对管理的定义中,“过程”是邻近属概念。“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是管理和其他过程的本质差别,即种差。 第一种定义方法有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什么叫管理,但是却不能揭示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因为人们对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的分类和归纳的方法不同,使得人们对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分歧,也使人们对什么是管理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看法。而第二种定义方法即“属概念+种差”的方法,是逻辑学上给被定义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揭示了管理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把管理与人类的其他活动过程区分开来。据此统计,发现中外管理学者大都倾向于用“属概念+种差”的逻辑方法给管理下定义。
三、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管理定义受人的认知差别的影响,即使是管理学家,他们每一个人对管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同时管理还受时代管理实践的制约,管理定义不能超越时代需要,脱离管理实践而进行。管理的定义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这个发展中“管理是一个过程”,对比中外管理专家学者基本达成一致。后来的管理学家从时代新发展出发,重点关注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其他一些重要管理职能,因此管理定义包含的因素会更加全面,会更多地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进行定义。总之,管理定义的多样化既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管理实践、认识水平、研究立场、方法和角度的不同,也反映了管理科学的不成熟性。这说明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是现实的结果,会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不断发展。但这种发展不是对前人管理定义的替代,而是继承与丰富。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H·唐纳利.管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2]弗里蒙特·E·卡斯特.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傅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哈罗德·孔茨,海茵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理查德·L·达夫特,多萝西·马西克.管理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
[5]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6]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
[7]林根祥.管理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4-5.
[8]姚丽娜.管理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
[9]陶学荣.现代管理学[M].南昌:江西出版集团,2007:1-2.
[10]杨孝海.管理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1]李永平.管理信息系统[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4-25.
[12]焦强,罗哲.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3-4.
[13]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4.
关键词 管理学原理 教师的主体性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12
Discussion on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hinese and Foreign Cooperative Teaching
――Take the case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for example
WANG Saifang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Abstract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the dual subjec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teacher’s subjectivity in the delivery course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is subject is regarded as a systematic project. Teacher’s subjectivity embodies in making teaching plans, organizing, leading and controlling teaching activities.
Keywords management principles; teacher’s subjectiv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前言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主要介绍西方的管理思想,包括组织管理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原理和理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管理技能、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的培养。
我校“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澳合作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学生。目前为止,已经培养了3届毕业生。学生培养模式是3+1,由澳方定教学计划、教材及考核形式。学生使用全英文教材,用英文考试。这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通常来讲,高职学生自律性不强,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有待改善。面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及学生为教学“双主体”的理念,将管理学原理课程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顺利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1 文献回顾
在国内的文献中,一些研究者分享了他们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各种教学方法。岳柳青、兰勇(2009)①的实践教学法,吴价宝、任真礼、刘春梅(2015)②提倡在教学中采用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孟凡荣、张会忠(2013)③提出的抛锚式教学法。此外,一些学者针对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提出了很多改革的举措。比如胡宁、周丹(2016)④为了提高学习迁移效果,建议对管理学原理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现培养学生成为“知识人”、“能力人”、“素质人”三位一体的“全人”的教学目标。也有研究者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征调整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⑤⑥
综上所述,国内一些从事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这对致力于提高管理学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该课程教学目标起到了一定指引作用,值得教师们及教研工作者借鉴。但同时,这些研究过分强调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教师与学生均为教学活动主体。⑦教师在管理学原理教学的系统工程中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活动的计划、领导、组织、引导等方面,决定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表现在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活动,并最终体现在“身心的自我发展和变化”。 ⑧
因为文章篇幅的关系,本文只试图以一线教师的身份,从教师的主体性视角来探索其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作用。
2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如果把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看作是一个工程的话,那么教师就是该工程的管理者。高校教师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对课程进行管理的过程(宋敬敬,2015)。管理有四个功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也从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个功能中体现出来。
(1)计划职能:计划只能涉及到管理者制定组织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该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及所需的资源。在计划职能中,教师的角色就是计划的制定者。
教师在上课前要计划该课程的课程目的与教学资源,比如:课程描述,包括教学目的、考核方式、教材、 上课教室(多媒体教室还是机房)、课时、教学进度表、教学PPT、案例、学生成绩登记表等。因为我校该课程是中澳合作办学国际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因此课程描述(course descriptions)由澳方提供。考试方案由期中考试、一个案例分析和期末考试组成的形成性考核方式,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其中学生必须在期末考试中及格才能通过这门课程的所有考试。教材由Samson.D &Daft. R编写的英文教材。本课程的课时共66课时,一周6节课,11周上完。
在上第一节时,任课教师必须第一时间把课程描述发给同学们,让他们了解该课程对他们的要求,他们的学习目的要与课程描述的要求保持一致。同时,鼓励每一个同学做自己的管理者,管理好自己的资源,制定好自己这门课的学习目标,并计划好如何有效地将之实现。
(2)组织职能:这里指的是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为了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分组是个好的选项。教师将75位同学以3-5人为单位自愿分为一个沟通小组,直接与老师交流。老师会根据课时内容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安排辅导课,同学们按小组与老师面对面地沟通问题。这样的扁平化师生沟通结构能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老师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学生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3)领导职能:在管理学领域里,领导职能指的是利用管理者的影响力去激励员工完成组织目标。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等(1955)指出,在教学各环节中,教师起作领导的作用。教师在领导这个管理功能的角色就是引领者、推动者、激励者以及聆听者。
在管理学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就是引领教学环节的人,使课堂教学从新课导入、重点与难点的讲解以及最后作业的布置环环相扣,最终完成教学计划。
激励者的角色就是指任课老师在教学中用满腔的热情感染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案例来吸引学生思考、并给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比如在学完组织结构那章节的内容后,教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学生将写好的案例分析发到教师的微信上。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这种及时的沟通激励了每一位同学。
聆听者的角色指的是教师一方面在学生课堂参与中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另一方面也指在学生遇到对理论不理解或者如何用理论去分析案例等困难时的沟通模式,仔细聆听他们的困难及原因所在,然后指导他们一步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还要基于学生的课堂提问进行挖掘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⑨在扩大自己在管理学领域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能对管理学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与展望,提高教学质量。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的内涵是监督员工的各种活动,确保机构在朝实现组织目标的轨道上,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矫正措施。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教与学的监督。
课前的监督包括学生在准备上课时的精神状态、出勤情况统计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课程中的监督则包括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重点确保教学计划的逐步完成。课后监督指的是对学生作业的辅导与检查。每次上课内容结束后会留意到相关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将作业发到微信上,方便老师一对一的指导。
另外,课后监督还包括对学生每次考核后的评价与沟通。期中考试结束后,及时把成绩告诉学生并进行总结。对考试成绩出色的同学加以表扬,对不及格的同学要一对一、面对面地沟通。询问他们目前学习上的困难,并加以切实指导,让学生知道如何有效率地学习,并确保获得学生努力学习的承诺,争取在下一次考核中获得好成绩。通过对学生每一次考核后的评价与沟通,任课老师可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学习困难,是保证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目标的有力保证,使学生真正理解管理学的理论并掌握管理的基本技能,为他们将来继续深造和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总结
本文探索了在高职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师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通过计划、组织、引导、控制等职能发挥教学的主体性,从而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多年的“管理学原理”教学经验表明,发挥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双主体性”,还要借助社交媒体(如微信、QQ)加强师生的沟通与交流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注释
① 岳柳青,兰勇.《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46.
② 羌郾Γ任真礼,刘春梅.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探索――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4-137.
③ 孟凡荣,张会忠.抛锚式教学法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5):155-156.
④ 胡宁,周丹.基于学习迁移效果提高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6(13):135-136.
⑤ 杨秀平.基于学生心理需求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J].时代教育,2015(13):206-207.
⑥ 邱海燕.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38-139.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在人类社会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都在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活动,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过大脑思考,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并为了实现其目的而不断努力,人类从数次的生产力革新、发展,历经了数次工业革命,依次走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可以说人类是经过不断的劳动、思考、合作,不断发展生产力中逐步发展的;人类的生存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人类自身必须与周边的环境相互依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就不断的试图改变周边的环境,在不断的失败或成功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各种生活和改造社会的技能。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完善,各种生活,工作的组织,机构,方式,制度不断发展形成一定形态的管理机构,逐步发展为管理系统,并使用于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虽然管理的制度不断改革推进,但是再完善的系统也离不开人类的相互协作,无论是若干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或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人类的各种特征为管理学形成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至此管理学应运而生。
首先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物、财、时间、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后有效的利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工程。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首先就一个人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仔细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大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再者到每一个人都处在管理学的范围之内并受其影响。
所以说管理充溢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如在管理学形成中提到,管理活动所引出的一切问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个推动力并将继续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正在并将长期影响着人类社会。
一、名词解释
1、双因素理论
2、管理信息系统
3、非正式组织
4、流程再造
5、创新
二、填空题
1、经人类一再表明,管理的有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___ 、 ___ 、 ___。
2、管理科学是美国谁提出来的___ 。
3、管理部门化有三种主要形式:___ 、 ___ 、 ___。
4、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系统调查、___ 、 ___ 、 系统实施、系统维护构成的。
5、控制过程:确立标准、___ 、 ___ 三个过程。
6、集体决策方法:___ 、 ___ 、 ___。
三、简答题
1、简述科学管理学的主要观点
2、简述企业的社会责任
3、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4、简述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
1、论述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2、论述你如何做好领导.
市场营销学:
一、单选题(很基础)
二、填空题(涉及到4C 、营销的发展阶段、产品的分类、促销人员的奖励等)
三、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
2、潜在需求
3、选择注意
4、渗透市场
5、市场
四、简单题
1、简述产品整体概念
2、简述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3、简述选择目标市场时的战略
4、简述定价的一般方法
5、简述影响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
在人类社会五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都在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的活动,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经过大脑思考,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进行的。并为了实现其目的而不断努力,人类从数次的生产力革新、发展,历经了数次工业革命,依次走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可以说人类是经过不断的劳动、思考、合作,不断发展生产力中逐步发展的;人类的生存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人类自身必须与周边的环境相互依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就不断的试图改变周边的环境,在不断的失败或成功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掌握各种生活和改造社会的技能。随着人类知识的不断完善,各种生活,工作的组织,机构,方式,制度不断发展形成一定形态的管理机构,逐步发展为管理系统,并使用于当今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虽然管理的制度不断改革推进,但是再完善的系统也离不开人类的相互协作,无论是若干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或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人类的各种特征为管理学形成提供了客观的条件。至此管理学应运而生。
首先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人、物、财、时间、信息等)进行合理的配置后有效的利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的工程。管理学潜藏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首先就一个人而言,他在学习中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通过制定一份计划(或长期或短期),然后通过这份计划控制自己,并且有效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精力,还要有效的选择合适的信息,从而达到自己的计划,取得成功;又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必须经过仔细的规划、组织,要不然这一辈子将碌碌无为;大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小至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再者到每一个人都处在管理学的范围之内并受其影响。
所以说管理充溢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如在管理学形成中提到,管理活动所引出的一切问题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这个推动力并将继续推动这个社会的发展,正在并将长期影响着人类社会。
提到企业管理,我们首先要讲什么是企业,企业的法律形式,企业的类型等等。
企业是以市场为主导,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自主经营,自盈盈亏,独立核算,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具体可分为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和外资企业等等。
【关键词】革新;企业管理;授课模式;21世纪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8-185-01
高等院校中的管理专业有一门必学的学科,那就是“企业管理学”,可是我们一贯所使用的授课模式都比较封闭,其中主要是加强了对“企业管理学”最基础的学习,却不重视企业管理一些根本技能的学习。
很多企业都觉得高等院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企业管理上同其它普通管理人员并没有什么不同,20世纪的结束迎来了21世纪经营环境的全新发展,各大企业对管理人才的学历和管理技能有了更多的要求。
一、新世纪的企业环境的革新对高校企业管理授课的影响
(一)随着新世纪的开始,世界经济正一步步迈向全球统一化
而国内各大企业所处的角逐环境也从国内市场逐步转向了世界市场,为了迎合市场的发展需要,企业一定要建立起全球化思想,并从世界的视角加强自身的销售策略管制,将自身融入到世界分工产业链接及行业价值链的其中一个步骤里,从而获取世界化的最大效益。所以,对于未来的发展,就一定要不断栽培和引入全球化的企业管理人员,而大学里的企业管理授课就要努力迎合这种变化,在授课过程中表现出世界化的一些特征。
(二)知识经济向企业管理的挑战
知识经济最根本的就是当代的高端科技,并创建以资料及知识的储存、生产、运用和花费基础上的经济。知识会变成得到更多效益的主要方法,企业会面对以知识为基本层面的更高层面的角逐,企业是不是可以继续生存发展最终要看知识管理及管理革新。
二、企业管理学的当前授课状况
(一)“企业管理学”的教学课本已经没有办法迎合时代的进步
就当前来看,各个大学中所学习的“企业管理学”的教学课本基本都一样,很多关于新世纪企业环境革新后的内容都没有加入其中,还有一些大学所使用的教学课本还是十年前的修订版,里面没有像企业风险和相关管理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相关学习,这种教材根本就没有办法培养出迎合时展需求的相关人才。
(二)很多大学在授课中还有着以老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
在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大学在课堂授课里都有着老师“灌”知识,学生学习被动化的情形,授课计划十分僵硬并且不符合实际,授课过程,相对于较为程序化、老旧且没有新意,授课方式更看重课本上所讲的,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却完全忽略,很多老师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搬到屏幕上,而在授课时所举的例子也大多是国外的一些案例,而且很多案例的探讨失去了实质的意义,致使很多学生对知识缺少追求欲望。
三、新世纪企业管理授课方法思考讨论
(一)“企业管理学”课本要展现出新时期企业环境的变更对企业管理形成的影响
新时期的开始,企业环境的变革对企业管理授课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在授课过程里一定要表现世界化的这一特征、表现知识管制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创建革新、表现电商管理及使用者消费行动剖析和相对的管理开创革新、表现信息技术时期企业管理创造革新的特征。
(二)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多多运用以学习者为核心的授课方式
我国学者对管理胜任特点的具体分析说明,有关信用职责特点、胜任特点、问题处理特点等都是管理人员要拥有的必须特点。大学“企业管理学”的授课规划要按照学校的水准进行定位、专业服务面向、人才栽培标准、专业特点、服务指向定位、管理胜任特点、学校特点之上进行修订,这里面,要注意突显管理胜任特点。
(三)授课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
只有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核心位置,才会增强隐性知识的传播品质。“企业管理学”的学科老师要在授课时全面运用方便于隐性知识传递的授课方式,像:虚拟场景的授课方式、角色饰演授课方式、相关实例授课方式、管理游戏、亲验式授课方式等方法从而强化隐性知识的传递。
(四)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企业管理学”拥有较强的实践性,在上课时对于企业管理隐性知识的传递,其中很主要的一点就是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们自身的相互沟通。在师生两者之间,老师完全可以运用“一问一答”、“一起讨论”等等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学习动力,加强学生的管理技能和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运用“实例剖析”、“角色饰演”、“现实模拟”、“分组讨论”等模式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动,提升了现实的企业管理能力。
四、结语
当前企业聘用各大高等学府的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实际管理工作上的质疑,表现了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加强。而“企业管理学”这门专业必学的学科在教师授课中占有着重要地位。要怎么样将“企业管理学”实际教学工作融合到新世纪新环境中去,是当前每一个高校授课老师需要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温锐.基于ERP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23).
从单维度转向多维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谈谈十六大以来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小平:概括地说,行政管理学研究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加强了对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完善行政管理学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二是政府管理实践问题的研究,加大了行政改革、应急管理、社会管理和政府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为推进政府改革、提高行政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作出了贡献。三是行政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更加重视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为政府引入绩效管理、目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咨询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的成就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取得的?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高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发展历程,可以从改革和创新两个维度来分析,并划分为两大阶段。从1978年到2002年,是以改革为引领、创新蕴涵其中的时期,重点放在改革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职能和组织结构;2002年之后,进入到改革和创新并重、创新引领的时期,重点是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转变职能,创新行政流程、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近十年正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开始期,或者说是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我们分析行政管理学研究取得的成果不能离开这个背景。
通过回顾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学从研究改革为主向改革与创新并举发展,从研究实践为主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发展,从通过个别问题的拓延性研究为主向系统化研究指导下的对策研究为主发展。行政管理学研究从以往的单维度研究(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转向多维度、全景式、精细化研究,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大体系相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语境中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的新坐标。
借鉴国际成果 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行政管理学发展进程中,国际学术流派和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
高小平:对。人类关于管理和治理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其知识体系呈现交叉性、辐射性和融合性。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学科的分化整合过程与国际化“生态”的有机结合。行政管理学是综合性学科,科际整合特征比较明显,研究行政管理学必须研究行政生态,即行政的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学科生态,才能获得“生态动力”。
转贴于
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国内多家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行政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教材,向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介绍西方行政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举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从2005年至今,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发起,电子科技大学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共同主办的公共管理国际会议连续举办了五届。
与此同时,我国学者注重行政管理学的中国化,打造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其在学科和理论上的影响力已超越了行政管理学自身的范围,成为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把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打造得更加牢固,我国行政管理学研究者不断加强对行政管理基础理论和深层次问题的研究,展开了行政哲学、行政方法论、公共性思想、行政战略、行政伦理等内容的思考,十分关注中国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意义。2003年4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召开“全国行政哲学研讨会”, 此后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行政哲学研讨会,聚集了国内行政哲学研究的力量,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文,深化了对行政哲学本身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这对于运用传统行政管理思想去研究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行政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建立学术理性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为政府管理改革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报》:行政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请您谈谈这十年来行政管理学研究是如何为政府改进行政管理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