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教育现代化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现代化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现代化理论

第1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产。发掘、总结、提炼、继承这批遗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激励下,近年来许多学人,特别是一些生气勃勃的青年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德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崔华前同志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书稿,就是其中之一。我有幸最早读到这部书稿,感受良多。

书稿把“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先秦诸子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当时,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家学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学术上展开论辩,彼此交锋,是此而非彼,竞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表现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倾向。在德育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创造。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各种不同的德育学说交相辉映,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德育学术盛况的壮丽图景。

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学术背景,要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作开创性的、系统性的总结,其难度确实非同寻常。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向困难低头。他自觉地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历史文献考察法等现代科研方法,在深入揭示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理论基础之后,对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学说,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索。书稿所展示的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体系,其概念之清晰,内容之宏富,脉络之分明,观点之新颖,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有优势,给人以许多智慧的启迪,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一、概念清晰

例如,关于“德育方法”的概念,作者先把“德育”释为“思想道德教育”,然后进一步指出:“德育方法,就是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是沟通德育主客体的中介或桥梁。”这个概括,内容完整而清晰,它不仅厘清了现代意义上的“德育”概念,而且把“德育方法”概括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完整归纳,给人以概念清晰之感。

长期以来,一些人从广义的角度,把“德育”解释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这是值得推敲的。“德育”一语,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德育即指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广义上说,“德育”指的是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从广义角度把“德育”概括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则必然导致概念上的重叠或出现“屋上架屋”的弊病。我们知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各有特定内涵,简单地将之相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指的是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涉内涵很宽,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一系列关于思想方面的观念。因此,所谓“思想教育”,指的是以上述一系列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我们所常说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含纳于思想教育之中,或者说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则指的是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等等。思想教育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比,属于高一层次的概念,绝不可与后二者平列看待。

若把“思想教育”看作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平列的东西,并简单将它们相加起来构成“德育”概念,其结果必然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思想教育”中,没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似乎又不属于思想教育。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其失误的根源,在于概念不清。本书将“德育”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作法,值得大加肯定。

二、内容宏富

本书旨在揭示我国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中的著名思想家的德育方法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对儒家学派中的孔丘、孟轲、荀况,墨家学派中的墨翟及其后学,道家学派中的老聃、庄周及稷下道家学者,法家学派中的商鞅、韩非及齐法家学者等人的德育方法思想,进行系统论述。其所涉学者之众、内容层面之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想提炼方面,书稿既有宏观的概括,更有微观的剖析。

例如,它在分析先秦诸子关于“身教示范方法”的思想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别论析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师以身为正仪”的思想、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身体力行思想、老庄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无邪则民不敖”的思想、韩非的“不以言谈教”思想,以及齐法家的“明正以治国”思想,等等。这些论析,既说明先秦诸子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的普遍关注,又说明他们从不同视角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一部专著,把问题的研究置于如此广博的层面,并将之引向微观作深入的探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反映了作者不懈追求的理论勇气。

它使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动而具体,细腻而周密,给读者以内容宏富的深切感受。

三、脉络分明

书稿所要集中阐释的,是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系统思想。这是一个涉及面宽、包容量大、需要回答很多问题的研究课题。如何才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呢?作者别出心裁,将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思想,分为三大类:一为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二为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三为关于实施德育评估的方法思想,等等。全书关于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思想体系,正是由这三个方面扩展开去,并最终建构起来的。

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书稿揭示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等八种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围绕“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书稿又揭示了“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忠恕一贯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履法”、“益志养气法”等八种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思想。此外,围绕“关于实施德育评估方法的思想”,书稿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基本方法、原则。这样,全书沿着以上三条粗线深入下去,层层剖析,步步发掘,揭示了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共达150余种之多。这么多方法,用三条线索将之串连起来,可谓脉络分明,条理谨严,既突出了重点,又照应了全面,确有裁剪得体之功效。

四、思想新颖

一部专著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它有明晰的概念、丰富的内容、严谨的逻辑,更取决于它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创新是一切理论研究的灵魂,是一部专著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书稿的可贵之处,就是作者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的过程中,勇于阐发自己的独得之见。例如,书稿在探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这一节中,抓往三个基本理论问题(即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进行自己的理论思考,认为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都是与他们对这三个基本问题的看法相关联。这无疑是很有见地的认识。“天人观、人性论、发展观”(以下简称“三观”),均属于世界观范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正是基于这一见解,书稿具体回答了先秦诸子所持的“三观”如何决定了他们相应的方法论。以“人性论”为例,书稿把先秦诸子的人性理论,分为“性习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自然论”、“性利己论”等七种形态,在此基础上,再进而说明这些人性之论如何决定了相应的方法论,如:孔子的“性习论”,决定了他重视后天学习、提倡“择友择处”、突出养成教育的德育方法;孟子的“性善论”,决定了他在德育方法方面,重视“反省内求”、“存心养性”、“平等育人”等方法;荀子的“性恶论”,决定了他重视“积善成德”、“环境育人”以及“待师法而正”的德育方法等等。这就从本质上阐明了先秦诸子德育方法各具特色的思想的缘由。其所论,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既达到了相当的理论深度,又阐发了自己的独到认识,给人以勇于探索和观念新颖的深切感受。

本书的创新特色,不仅在于作者在书中阐发了自己的独得之见,更在于它从总体上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了系统性总结,这是一项披荆斩棘、开拓荒野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学术研究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害怕被载上“钻故纸堆”、“拾封建余唾”的帽子,以致不敢接触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文化的价值特别是传统道德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认同。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伟大战略任务。正是在改革开放的适宜条件下,对于传统德育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日益引起学界重视。近年来,先后有一系列研究传统道德或传统德育的新著问世,如,罗国杰主编的《中国传统道德》(含多传本与单行本两种本子)、陈谷嘉主编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研究》、江万秀等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罗炽主编的《中国德育思想史纲》以及拙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等等,都是研究传统德育理论的新著。然而,这些著作多偏于德育理论方面的探讨,而对于传统德育方法则涉及较为有限。

摆在书案上的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第一部研究传统德育方法的新著,尽管它所涉及的历史仅限于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阶段,但它的问世,却打破了过去关于传统德育方法的专门研究长期处于“0”的状况。这无疑是一项具有填空补白意义的难能可贵的探索!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一”的起点,我相信随着传统德育研究的深入,我国学界以后将会有更新、更多、更高水平的传统德育方法研究新成果涌现出来!这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一社会发展规律所使然,余将乐观其成!

毋庸讳言,作为一部拓荒性的著作,本书稿不可能十全十美,它不可避免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例如,本书以《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为题,但在《导论》中,却对先秦诸子所处的百家争鸣历史环境、诸子所依各家各派的基本学术宗旨,以及诸子中各位学者的生平传记,均未能作出较为详尽的交待。

第2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 现代药学; 化学; 生物学; 基础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改变过去“基础教育为专业教育服务”;的传统观念,确立基础教育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的指导思想,把数学、计算机、外语作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功来抓。更新并深化现代药学的理论基础,加强具有分子水平内容的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教学。目前,许多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1 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化学基础课是药学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石。但是,沿用至今的,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设置课程的教学体系乃是前苏联化学教育体制的产物。传统的课程设置造成教学内容交叉重叠,几门课程对某些章节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以至尚未出版的新一轮规划教材仍未解决这一“积重难返”;的问题。然而,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的化学和生物专业早已改革了这种课程体系,他们将无机—分析或无机—物化—分析—有机融合为一门课程,定名为“大学化学”;或“化学原理”;或“现代化学基础”;等,并出版了多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作为药学专业的化学基础课,应该紧紧围绕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化学课程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设置课程;打破按照化学二级学科界定课程的传统观念,将学科相关性强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容量分析部分)和物理化学重组为一门课程开设, 课程拟名为“基础化学”;,理论课讲授约140学时。这样设置课程不仅避免了3门课程间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叠,而且使无机化学原理与分析化学方法,以及无机化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关联性更加密切、更为突出,从而使化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更有利于培养学员综合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第二军医大学已对药学专业化学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教改成果,这一改革的成果值得借鉴。

2 药学基础实行从单一的化学模式转向以化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药学的基础学科中,一方面加强生命科学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强调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融合作为药学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药物分子设计作为药学基础之核心内容。为此,中国药科大学在“基地班”;开设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相关课程, 如生物学、药学的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现代生化药学、细胞生物学等。分子生物学当今在新药设计、研究、生产、质量控制及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应用中已经取得迅猛发展,其本身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在医药院校中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目前开设的范围已扩大到其他相关专业。现代生化药学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新药发现、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在掌握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研究模式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3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演化;异质性;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中图分类号:F06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9)0l一0036―08

经济增长始终是经济研究的永恒主题,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古典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但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并没有一个完善并且严格的定义。从时间上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增长理论;从内容上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和新增长模型。因此,现代增长时代是这样一个时代,即主要的增长促进力量是系统地开拓科技的前沿,并将这些知识系统地应用于产业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是新古典解释的一个基本要素,最近几年来,看到对新古典增长模型修补的文献,试图强调技术进步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内生性。然而这些“新的”新古典模型与那些老的模型同样是“机械的”。无论外生的技术进步,还是内生的技术变化,都在新古典理论范式框架下,新古典理想假定难以就复杂的现实作出合理解释。

然而,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已成为20世纪末国际学术界主要的事件之一。演化(或进化)经济学接受达尔文的进化世界观,认为经济演化的核心不在于静态的存在,而在于动态的生成,倡导从生物学尤其是进化生物学中汲取丰富营养,通过遗传、变异、复制、选择等生物学概念的隐喻方法来理解和处理动态复杂经济系统,从而发展了一种富有前途的经济学方法(Foster and Metcalfe,2001)。现代演化经济学的产生,使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受到了冲击,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演进

正如庄子银所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技术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的演进道路。索罗模型虽是经济增长的基准模型,但该模型以外生的技术进步解释经济增长,难以合理解释人类漫长的经济增长史。因此,新增长理论把技术内生化,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时间进程,总结出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历程,以便进行总结与评价。

(二)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历史演进的规律性总结

1,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分别按照技术从外生到内生、市场结构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两条线路演进的

一条是技术由外生到内生的转变。现代经济增长是一条技术演进的路径,即由新古典外生技术到新增长理论的内生技术,由此,现代经济增长强调了技术进步的作用。这一演进路径表明,现代经济增长不是由外生因素决定的,而是由经济体系中内部因素决定的,所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注重考察技术进步的各种实现机制和具体表现形式:边干边学、人力资本、知识积累、产品种类增加与质量提高等。

另一条演进路径是以市场结构为线索的。索罗模型在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下,认为外生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使得新古典模型陷于“解释一切却不能解释长期增长”的境地。随后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理想假定,从两个方向超越新古典假定。其一是在完全竞争的框架下加入外部性因素。这类模型以阿罗边干边学模型为代表,主要包括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等。另一类是线性技术内生增长模型,这类模型在新古典框架下,不仅存在凸性技术,而且拓展资本范畴。真正突破完全竞争假设是罗默内生技术进步模型和格罗斯曼一赫尔斯曼产品质量阶梯内生增长模型。这类模型在垄断竞争条件下考察了经济增长的机制与因素,更好地说明技术进步的决定机制,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说,罗默的知识驱动模型、格罗斯曼一赫尔斯曼模型等产品种类增加型模型的建立标志着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2,同质性、加总与生产函数

无论是哈罗德一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都从总供给角度研究经济的长期动态变化,而总供给取决于宏观的总量生产函数,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函数是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关键。经济增长由外生技术向内生技术转变的关键也在于生产函数。而总量生产函数是由微观主体构成的,按照新古典内在的一般逻辑,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以“同质性”为基础的。

所以,在同质性假定下,厂商的生产函数加总构成了宏观总量生产函数。因此,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同质性的、可加总的宏观生产函数为核心,这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由技术外生向技术内生转变的关键所在,更是一个经济具有“卡尔多稳态”的核心所在。从生产函数形式的角度考察新经济增长模型还可以看出,尽管新经济增长理论家在构建他们的模型时大多数采用了复杂和艰深的数学工具,但是新增长模型的内核非常简单,一个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整个经济的增长进入“卡尔多稳态”,左大堵(2005)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总结出经济内生增长实现稳态的五大规律。

3,最优―一般均衡―线性动态的新古典范式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采用线性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范式。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最早由拉姆齐提出,卡斯和库普曼斯将其引入增长模型,其思想基础是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核心是库思一塔克定理。按照这种范式,除非是由于随机事件,否则经济增长的运动轨迹可以也能够被当事人所确切预知。因此,这种线性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范式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半机制”。

主流经济学均衡范式的理念是以均衡状态作为参照系或基准点来研究经济问题(钱颖一,2002),并认为经济会自动调整从而收敛于均衡状态。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的观点,及对均衡机制的理论描述,主宰了新古典主义理论(霍奇逊,1993)。均衡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研究纲领。刁伟涛则更倾向于把均衡范式理解为以均衡概念为核心构建的并得到普遍遵循的理论框架。

线性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范式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纲领,这种纲领以最优为突破口,以一般均衡为核心钢构,以线性动态为基本处理方法,渗透着理性预期的卢卡斯思维范式。因此,理想假定的生产函数必然存在着稳态路径;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经济主体作出确定预测,因此,在这种分析范式中,任何经济主体一定找到稳态路径。

由此可见,线性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范式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取得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和必要条件。无论索罗模型,还是新增长理论,都坚持线性动态的一般均衡分析范式,所以要认识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方法论作用,正如罗默(1989)在评价新古典增长模型时说,其方法论的影响是深远而带有根本性的;也正是这种范式把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统一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二、基于演化理论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批判

经济增长的演化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凡勃伦无疑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在他发出为什么经济学不是一门演化科学的呼吁之后就始终未停止过赋予经济学以演化色彩的努力。阿尔钦(1950)借用生

物演化和自然选择,利用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解释经济主体的非最优行为,为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兴起准备了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现代演化经济学开始起飞,1981年,博尔丁出版《演化经济学》。1982年,纳尔逊和温特出版了经典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标志着演化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演化思想的引入,为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新素材。

(一)异质性、非加总和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同质性是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性假设,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总量生产函数的前提,而总量生产函数是研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内生稳态的立论基础。这种假设是以新古典式的“本质论”为基础的。本质论认为本质先于存在,群体中的理想类型(代表性个体)体现了本质,所有对理想类型的偏离都是偶然的,是无足轻重的,这样,只要分析理想类型就够了,没有必要去研究变异的情况。正是这种本质论的推理排除了多样的可能,产生了新古典范式的给定偏好和个体同质性的假定。

但是事实上,经济主体的行为、态度、特征等方面存在着异质性,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生产者有不同的生产函数。因此,在演化经济学范围内总量生产函数是不存在的。这样,构建在总量生产函数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成为“无源之水”。从经济学一般理论角度来看,异质性表示所考察对象之间的差异化程度的,不论这些研究对象是家庭、厂商、部门还是区域或者国家,都会因为他们在产品消费或生产、生产方式采用、创新活动和密度追求或者组织环境上所作出的选择活动,形成其努力、行为和成功方面的差异。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异质性是指技术的异质性并以某一技术的局部应用为基础,这意味着异质性始终与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显然异质性来源于创新,因为新事物――用熊彼特的话来说就是“新的组合”――被引入市场,从而异质性又与动态性相联系。

所以,无论从经济增长理论假设的现实性角度而言,还是从探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微观机制来说,异质性是一个基准概念,以异质性为基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不是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一种平衡增长路径,而是建立在微观企业主体基础上的创新和技术的“集合体”,必须超越正统理论单一生产函数的限制,通过使用一种演化的里昂惕夫技术,采取一种微观的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企业和行业的差异性,进而研究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

(二)非均衡、非最优和非线性动态――经济学全机制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是信奉均衡思想的,认为世界的理想状态和最终状态是均衡,均衡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秩序观,这构成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优一一般均衡一线性动态的新古典范式,但缺乏对不确定性以及演化过程的关注,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演化过程却作为现代经济增长路径的常态存在。正如布劳格指出,“现代工业化经济常常展示出反均衡,”一般均衡理论是不适用的,而不是谬论。

这一经济增长的“半机制”根源于牛顿力学的机械决定论范式,古典经济学在其经济秩序中,依赖机械轨道式的均衡概念,建立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给定初始条件,就找到一条稳态路径。但是,均衡增长理论是静态的一个特例,因而,如果我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变联系起来,在我们开始对经济增长进行思考时,我们需要一种截然不同的、非加总的和远离均衡的思维模式。

演化经济学开拓者阿尔钦早在1950年就批判新古典式的最优假设。他认为,由于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企业只需要“正的利润”而不是“最大化的利润”就能生存。因此,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建立在“非最优”假设上。虽然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动态性质,但是这种动态是古典式的转移动态,仍然没有超出静态范畴。在动态经济分析中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只关注稳态路径,常常忽略局域发散情况,没有涉及动态方程的非线性现象。

所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虽在市场结构方面逐渐突破新古典理想假定的束缚,但是由于该理论中同质性与可加总的生产函数和方法论的新古典范式的半机制,致使该理论只是对经济现实的一种寓言式的解释,而不是一种科学的阐释。

三、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建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要突破寓言式的解释,重建现实式的理论架构。按照一般规范经济理论的分析框架,首先要明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经济环境。按照经济增长的演化思想,经济增长是在不确定、异质性和“历史友好”的经济环境下的一种非最优、非均衡和非线性动态的演化过程。

(一)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现实性假设

现代经济理论的重建,不仅要从经济环境突破,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论假设方面有所突破。要突破新古典理想假设,建立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现实性假设。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应包括以下四个:

1,满意假设。由于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人们不可能确切地预测结果,因此,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选择和决策过程往往追求满意,而不是追求最大化,并且表现为一种试错过程。

2,不确定性假设。不确定性意味着变化,意味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3,多样性假设。多样性是分析的基本起点,多样性假设意味着经济状态、经济行为者、人的心智和选择行为等都具有异质性。

4,历史重要假设。历史重要意味着时间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作用、经济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性和经济过程的不可逆性。

(二)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方法论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沿袭新古典范式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分析同质的代表性个人行为,这使得该理论陷于致命的境地。因此,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必须摆脱新古典范式方法论,在整合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个体群思维方法论。个体群思维方法认为个体群是由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个体构成,在个体群层面上可以观察到支配行为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性。在个体群方法中,我们认为群体中的成员是不同的,为了刻画群体,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它的一般性质及它们在内部的分布。

大多数关于生产和增长的经济模型都没有明确地考虑到质变。如果经济系统的构成是前期经济发展的结果,那么,这种忽视将使得经济理论缺少因果分析。正是这种个体群方法不但将经济增长理论的因果关系更好地建立起来,而且还考量了经济增长的综合性、整体性、多因素性和动态复杂性。因此,我们主要的方法论选择是,现在要采纳一种实在论的立场。从实在论的观点来看,任何理论都必须从基本的本体论假定开始,它为更具体的理论命题确定了框架。

(三)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准分析框架

依据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与方法论,构建了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准分析框架。

与现代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不同,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是以异质性的企业作为研究经济增长机制的基础和出发点,而不是总量生产函数。异质性、竞争、选择和创新共同作用,决定了经济长期增长的演化过程。

企业内部生产采取了惯例指导的原则,惯例是代表了企业的技术系数,是企业在微观层面上异质的“基因”,通过市场机制的竞争与选择,并根据企业的“实现利润”,对企业进行评价。市场机制进行竞争和选择时,企业的异质性可能会减少,为了保持企业足够的异质性,需要“创新”的注入。这样市场竞争与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增长。

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突破了理想假定的束缚,对经济增长的解释更具有现实性。第一,经济增长不仅是各个要素单独作用的产物,而且各要素间的互补及互动产生的溢出效应也是经济增长的源泉。纳尔逊认为,经济增长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而且是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产物。纳尔逊把技术分为物质技术与社会技术,物质技术主要在企业生产中使用,而社会技术主要指社会制度特征。社会技术与物质技术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的协同演化推动了经济增长。第二,深化认识经济增长的微观动力机制。技术进步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进化过程,是企业为保持异质性而不断“搜寻”的过程,因此企业进行R&D支出、发明和模仿,经济增长过程是一个累进的具有某种路径依赖特征的进化的“马尔科夫过程”,从而超越了现代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寓言式说明。

(四)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

依据以上分析,可以对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比较。

第4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现代职教理念;现当代文学;应用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社会化、职业教育产业化、职业教育终身化等四个方面。这些理念运用到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解决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升实际教学效果。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理念在现当代文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现代化的含义

一般来讲,现代化可以分为广义上的现代化以及狭义上的现代化。所谓广义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由生产力的变革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推动全球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过程;与此相反,狭义现代化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以及工艺引发了人类社会的变革,并由此推及到了经济、文化以及思想方面。

(二)教育现代化的概念以及特点

教育现代化从本质上来讲指的是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主要推动力量,并将现代教育的方方面面采用社会的最新成就来进行武装,从而确保现代教育能够适应并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通常来说,教育现代化分为三个层面:(1)教育内容以及手段的现代化;(2)教育体制以及管理模式的现代化;(3)教育理念以及方式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三个层面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现当代文学的教育现代化

现当代文学的教育现代化指的是从基础上转变人类的受教育理念,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现代教育体制,将现当代文学的教育内容逐步的进行灌输和推广,从而从整体上提升民众的现当代文学素养。现当代文学教育现代化可以确保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始终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确保受教育者学到的文化都是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

二、职业教育社会化理念

(一)社会化

所谓社会化,指的是社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教育社会化理论

教育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就是系统地对个体进行有关生产与生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授以行为规范,确立人生目标,培养人的社会角色。教育社会化就是要构建学习型社会。

(三)现当代文学教育社会化

教育社会化有其特定的含义。它主要包括:(1)确保社会中的个体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2)对社会人群进行现当代文学教育,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国民的文学素养;(3)确保现当代文学所教学的内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可以在某一方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其工作、就业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

三、职业教育产业化理念

(一)产业与教育产业的概念界定

所谓产业指的是为一个国家创造GDP的行业。通常情况下,人们将教育产业的属性划分为私人产品属性以及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传统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私人产品属性更加明显,其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也是大势所趋。(二)职业教育产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了教育产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产业化包括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相同统一、教育的宏观统一性和微观多样性相结合、合理分担教育成本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相结合三个基本原则。

(三)现当代文学的教育产业化

总结起来,现当代文学教育产业化有三种思路:(1)实现多主体办学,为现当代文学的传播拓宽渠道;(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灵活的现当代文学教育运行机制,确保现当代文学教育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实行产业化经营,为现当代文学产业化、连锁化、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职业教育终身化理念

(一)终身教育概念的界定

所谓终身教育指的是人类个体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现在人们通常把终身教育的特征总结成:(1)面向全体社会民众;(2)将所有的具备教育职能的机构组合起来;(3)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

(二)职业教育终身化

职业教育终身化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一生中都要接受职业教育。它包括四个原则:即职业教育“终身”原则、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原则、正规教育组织和非正规教育组织相结合原则、人人受教育与人人办教育相结合原则。

(三)现当代文学的教育终身化

教育终身化是近几年全球都非常推崇的一种教育理念,该理念与我国的“活到老,学到老”这一概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现当代文学的教育终身化可以极大地提升民众的文学综合素养。综上所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应用到现当代文学课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向着专业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现当代文学的教育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以及终身化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文学素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艳丽,王岚.基于MOOC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26).

[2]孙粤文.断裂•整合•再造:高等职业教育层次高移发展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5(25).

第5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装备保障,深化,专题,案例

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加快,对装备保障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装备保障人员在学历教育阶段和岗前培训阶段所学理论知识已不能满足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急需院校“深化理论培训”的支持。因此,研究“深化理论培训”教学问题,提升其教学质量,对提高装备保障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端正思想认识,解决好“怎么看”的问题

1.充分领会“深化理论培训”对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性

装备保障训练是军事斗争准备在装备领域的延伸,“深化理论培训”是提高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装备保障训练的高级阶段,对装备保障训练具有牵引和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军事训练的质量和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当前,装备保障能力已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并且装备保障的主体、对象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能否着眼未来作战需求,增强装备综合保障能力,不仅关系到武器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还将对作战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院校必须强化“深化理论培训”的牵引和示范作用,在部队把装备保障能力建设贯穿到战斗力建设的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装备保障能力的深入发展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2.深刻认识抓好“深化理论培训”对学院长远发展的意义

“深化理论培训”任务安排由上级机关视情而定,由院校承办培训工作。近年来,学院承担的“深化理论培训”任务逐年上升,培训机种由“歼强”系列向“轰运”系列拓展,培训层次由二级(机务士官、地勤干部)上升为三级(机务士官、地勤干部和空中机械师)。培训任务的增加,不仅体现了上级机关对学院承训能力的信任和肯定,也给学院提高承训水平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学院的长远发展有深远意义。

3.正确看待“深化理论培训”教学工作的强度和难度

“深化理论培训”与岗前培训等其它培训相比具有教学工作强度大、难度大的特点。一是“深化理论培训”任务由上级机关视情而定,通常教学准备时间非常短,尤其是新增机型,“深化理论培训”没有量身定做的教材,一般使用机务系统的统编教材(用于学历教育和岗前培训)代替,需要在较短的时间段完成进一步的调研、收集资料和备课等工作,因而有教学工作强度大的特点。二是“深化理论培训”是院校教学的高级层次,培训对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为丰富的维修经验,用岗前培训等低一级层次的培训方法和内容进行教学显然行不通,要求教员有更高的水平,因而有教学工作难度大的特点。为此学院应制定激励机制,解决好“怎么引”的问题。首先加大对首批承担“深化理论培训”且完成任务好的教员的奖励力度。其次开展“深化理论培训”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如不定期举行“深化理论培训”教学讲座和举办“深化理论培训”教法比赛等。再者在确定学院每年5门信息资源精品课程时,应优先考虑有“深化理论培训”任务的课程。

二、遵循人才培养规律,解决好“训什么”的问题

1.紧扣关键环节,突出理论的“深化”培训

航空装备维修保障是一项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工作,人才培养应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不断循环发展的成长规律,“再理论”是人才成长链中关键的环节。培训对象经历过“理论―实践”的阶段,在实践中,存在用理论指导实践力不从心的问题,急需“再理论”环节的提升。“深化理论培训”就是用来再次提升理论,其核心是深化。教学中不仅要突出理论的“深”,还必须深刻领悟“化”的寓意和掌握“化”的方法。“深”是指教学内容在理论上要有深度和难度,避免一般性的理论重复;“化”在这里是经过化解过程、最后达到变化的意思,“化”的方法在这里泛指授课教员在“深化理论培训”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及方法。比如制定教学策略时,要考虑:如何解决理论深与浅的尺度?如何处理前沿知识新与培训机型知识相对旧的关系等?

2.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内容的“优化”培训

“深化理论培训”的参训人员来自不同的部队,从职称上看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从军衔上看有士官、尉官和校官,从维护的机种看有歼强系列和轰运系列、有二代机和三代机。显然受训人员成长经历不同,经历过的“理论―实践”阶段存在差异,对培训的期望和需求也不同。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内容的“优化”培训,避免“一刀切”、“一锅煮”。要解决培训中“吃不饱”和“跟不上”的问题,首先院、系要根据上级机关下达的深化理论培训任务,提前做好收集资料、调研等工作的部署,来解决新承训机型中教学资源缺乏的“短板”。其次教研室要针对深化理论培训任务涉及的机种、机型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好资料收集、外出调研、编写教案、课件制作和试教练讲等教学准备工作。再者授课教员要根据教研室的安排,了解所带教学班学员的情况,区别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在研究具体培训机种、机型教学内容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

三、改进方法手段,解决好“怎么训”的问题

1.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好“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

“深化理论培训”是人才“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成长路线图中的“再理论”环节,其教学内容的设定是用来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理论指导实践不仅涉及原理知识,还要涉及构造设备知识和外场维修知识,深化培训的是要比经过单门课程培训达不到的,范围更大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深化理论培训”与岗前等其它培训相比有教学内容涉及面广的特点。原理课、构造设备课和外场实践课中原有的任一种成熟教法都不能完全胜任,必须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经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于“深化理论培训”的“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所谓“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是指将课程分为几个专题,在专题中设置若干个案例。例如:将“飞机构造与维护”课程分为“机体及起落架结构分析”、“飞机操纵系统分析”等八个专题,在专题“飞机操纵系统分析”中设置“一起‘头重’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等案例,分析与排除这类故障需要综合运用飞行原理、飞机构造和飞机外场维护知识。通过在专题中设置涉及知识面广、运用理论多、故障隐蔽深的案例,可起到强化理论、拉近理论与实践距离的作用,易为教员所采用,更容易得到学员的肯定。在使用“专题+案例”式教学方法时,要避免对功能、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简单罗列和重叠,防止在专题教学中出现既没有案例又没有分析的“败笔”。

2.依托课程信息资源建设,运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决定其表现形式,“深化理论培训”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对课程的信息资源依赖程度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提升“深化理论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对教学资源进行拓展。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课程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一是看内部,整合好已有资源。看内部是寻找自己的不足,打破课题组、教研室及部系的界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避免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重复收集资料,重复制作图片、课件、动画和视频等工作,降低“深化理论培训”教学准备的强度和难度。二是看外部,开发好新资源。看外部要走出去,一方面去部队、去工厂调研收集资料,尤其是收集新承训机型的资料,了解部队装备保障训练的新动态,进一步掌握“深化理论培训”的需求。另一方面去兄弟院校,学习其开发资源的先进经验,编写模块化突出“专题+案例”的专用教材,开发网络化教学平台,完善多媒体信息资源。三是看将来,探索虚拟化教学的路子。看将来要紧跟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运用计算机及仿真设备、器材,模拟航空装备的性能和排故过程,进行虚拟训练,拓展从简单模拟到复杂模拟、从静态模拟到动态模拟、从小型模拟到大型模拟的训练路子。

参考文献:

[1] 胡胜红,关心.任职教育教学的“理论联系实际”[J].

继续教育研究,2013,(3).

第6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转型;生态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5-0010-0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的重要命题。18世纪以来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利用技术创新产生的许多科技发明成果逐步走向现代化,实现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逐步恶化。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导致矛盾的空前激化。人类不得不思考应该如何协调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以及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催生了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面对特殊的国情,能否通过生态现代化来化解生态危机,为世界所关注。中国生态现代化不仅要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还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的严峻挑战。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交通拥挤、食品安全等多方面问题使得原本就已凸显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中国现代化的生态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创造了经济奇迹,但是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与挑战。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在我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虽然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中国生态环境一直还在恶化,面临的环境挑战正在不断加剧,生态安全危机已经悄然来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生态价值观的缺失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态问题,这是由于人类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正确的观念所造成的。经济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发展观已经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并且再加上科学正确的相关知识的严重缺乏导致公民缺失生态意识,对于生态保护的观念十分淡薄,往往对自然界只顾索取不思保护,从而有意无意地破坏生态环境,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在根本上没有得到遏制。总而言之,实践证明,正是由于人类生态意识的淡薄、生态价值观的缺失、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才导致其行动的缺失,进而造成生态危机。

(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资源利用、生产消费以及末端废弃物的过程中的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它忽视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的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在向工业化过度的过程中,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导致发展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而且这些产业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后遗症。另外,通过“GDP”的高低去衡量政绩使得某些地区只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环境承载能力,最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极大污染。

(三)环保法律法规滞后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露,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也努力改进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问题。一方面,在立法上,我国的环保法律没有及时更新。另外,在很多方面比如,在化学品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还是空白。另一方面,在执法上,法律法规缺乏可操作性和执行性。另外,还有就是由于基层环保部门隶属于地方政府,所以当出现违法行为时往往会通过行政手段解决,造成权大于法的不良现象,从而忽视法律的作用。

二、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德国、荷兰等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后来又拓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如芬兰、丹麦和世界其他国家如加拿大等地。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生态环境困境的背景下,许多国家为急于摆脱工业污染而找到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操作性的替代方案。

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约瑟夫・胡伯为代表,认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工业化国家解决生态危机的社会科学,以重点强调技术创新和环境转型为特征。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不断弱化技术创新对于生态现代化的核心作用,这个阶段对于政府和市场在生态转型中的各个方面的作用持较平衡的观点。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生态现代化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在理论范围得到了扩展包括对消费生态转型、社会公平和公正、全球化等问题的研究,同时在地理范围上也得到了极大地扩展包括对于非欧洲国家如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生态现代化的研究。

生态现代化理论既注重现代化的实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它把现代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的生态转型。生态现代化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既是经济的生态现代化同时也是生态的现代化、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社会的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的社会特征是经济发达、人民群众具有高素质,社会稳定和谐,同时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总而言之就是要展示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全面进步最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赢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入高级阶段的象征,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

三、中国现代化的生态对策:走生态现代化之路

我国具有的特殊国情要求我们既不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又不能完全模仿发达国家的生态转型,我们应该找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过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综合利用生态现代化原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生态转型,最终实现生态现代化。总而言之,生态现代化是解决我国生态困境的一条合理路径。

生态现代化不仅顺应了世界现代化的潮流,而且是一次意义的生态革命,有利于促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包括在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等方面,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共同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在党的十中明确了“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生态现代化理论不谋而合,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现代化生态转向的实现,走生态现代化之路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牢固树立生态价值观

走生态现代化之路的前提条件是树立尊重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生态价值观。一方面,坚持把节能减排理念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加大惩罚力度,促使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可以运用新闻媒体的力量比如说公益广告等等,宣传和引导大众,普及相关的环保知识,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大力弘扬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2.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们在努力追求发展与现代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用自己的现代化历程告诉我们,现代化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发展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以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有利于生态发展现代化的要实现。可以做出以下努力,一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源头上杜绝不能回收再利用的产品,实现全过程的集约化。还应该增设奖惩机制,通过税收、行政费用等调节循环行为,鼓励倡导循环行为,对于破坏行为给予惩罚;此外还要鼓励公众的参与,通过宣传教育的途径,影响公民。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要增加第三产业的投入,多鼓励生产要素进入到第三产业中来,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知识经济、信息化的优势。

3.完善环保法律机制

完善环保法律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国现代化生态转型的可靠保障。一方面,对于一些重点领域应该加强立法,填补法律上的漏洞和空白,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加生态补偿、濒危物种、人身伤害等法律,推动形成比较完备的环境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应该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那些违法行为要实行从重打击,坚决不能走形式。

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在不断发展之中,利用生态现代化理论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个尝试性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现代化理论可以提供很多借鉴的地方。只有通过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条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监督管理、完善的环保科技政策、积极的政府管理,去推动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才会使得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玉秀.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现代化道路的生态转向[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3.

[2]朱林,刘爱莲.工业化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现代化两种方案的考察[J].求是,2010(7).

[3]杨义芹,何爱国.挑战与机遇:中国生态现代化之路[J].理论与现代化,2012(5).

[4]十报告(全文)[R].2012.

[5]蒋俊明.中国生态现代化与政府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25).

[6]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现代化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田宪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困境[J].攀登,2011(6).

第7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 传统文化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103

1 引言

设计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地造就设计人员,而是解放设计师的思想。通过对设计人员的教育、启发,不断挖掘设计者内心深入的潜能。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帮助设计者们对自身的聪明才智进行探索,拓宽学生在社会及自然科方面的知识面。工业设计是主要的设计课程,因此对工业设计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概念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是非常重要的。

2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工业设计教育,目前该学科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总体来看仍然是一门新兴的、正在发展的学科。尽管我国工业设计教育的规模在世界上比较大,但是工业设计的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许多工科院校聘请的设计教授主要来自于艺术类和工程类,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本着“艺术+技术”的模式,因而设置了若干艺术类和工程类课程。这些课程间存在衔接上的不连贯,并且教师与教师之间也缺乏交流,这就导致了课程之间的机械叠加,虽然开设了许多课程但是课程之间没有一定的衔接仍然是各自为政。总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设计教育趋向功利化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工业设计学校共有400多家。但是事实上这些学校无论在师资还是设备上都比较落后,办学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跟风性质。甚至有些学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根据自己的办学实力而盲目扩招,导致学生在学校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2.2 设计教育忽视了人文关怀

现阶段,很多企业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有些院校培养模式主要是为了附和企业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在教学中只重视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培养,所以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目光短浅,在工作中只会单纯的工作,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

2.3 设计教育缺乏感情内涵

目前,我国设计人员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是一个工具或器物,过多关注产品的实用性,缺乏对产品所承载的感情内容进行分析。在设计中不关注通过产品可以获得的情绪体验,不重视特定的感情需要。总之,工业设计教学在教育中缺乏德育教育和对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往往只对学生的成品感兴趣。

3 国外传统文化理念教育的模式分析

工业设计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因而文化积淀已经深深融入到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德国一个著名的工业设计师曾经说过:“在我们的设计中不允许出现任何装饰性的成分,设计中的每个细节都应该有理论基础。”英国的工业设计中融入了严谨、沉稳和多功能的特性,到处充满了古典和人文关怀。而法国则融入了浪漫风格;美国将国人渴望自由的心情和无比的幽默感融入了工业设计中。

4 工业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传统性同时也具有现代性。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向,是一个民族得以蔓延和持续的重要支柱。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积累良好的人文素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在工业设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的精神,使设计者的艺术学习与民族感情融为一体。

5 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培养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措施分析

5.1 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工业设计要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重要任务,平面设计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我国的工业设计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也离不开人们对传统观念的创造和更新。平面设计教学一定要将传统的文化设计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符合大众心理需求的设计作品。目前,我国所秉承的设计理念就是在对现代设计理念应用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丰富和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表现出来,从而让设计教学更加具有内涵和意义。

5.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进行创新

当前我国的平面设计市场需求正在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平面设计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完善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上,改变当前落后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走向市场,善于发现社会对平面设计的真正需求,逐渐减少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学生能够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对传统文化的培养和传播作出贡献。创造产品的主要思路就是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兴趣,开阔视野,鼓励学生的思维不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应用和策划能力。

5.3 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仍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平面设计。进行平面教学设计时不能简单地对单一的外在形式的进行发扬,而且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充分理解,使学生从历史、地理、民族等不同的方面进行独立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图案设计上,以领悟到设计的艺术精髓。

6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工业设计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工业设计在教学中应该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和理论体系进行创新,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宝荣.中国传统文化对工业设计教学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3,(6).

[2]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关键词】韦伯 《儒教与道教》“中国命题”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卓有成效。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研究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新教伦理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韦伯视角独特的研究,成功证明了宗教伦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韦伯命题”。为了证明这个命题的普适性,他将视野转向东方,于是,便有了拓展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中国命题”,《儒教与道教》一书就是这项研究的成果。

一、《儒教与道教》与“中国命题”

《儒教与道教》是对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主题的拓展,他试图就传统的中国社会、儒教与道教的特殊面貌,与资本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精神的特点相对照。

在此书中,韦伯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具有发展资本主义的若干有利的客观条件,但最终未出现资本主义的变革的原因。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一、儒教文化非理性特质(作为崇尚理性的德国人,韦伯显然是认为理性至上的);二、中国城市与欧洲城市功能的区别,中国城市没有独立的商业利益和自治的市民阶层;三、权力和攫取金钱的结合,使得宗族不以经商牟利为重,而以升官发财为本,宗族的资本都投入到科举与求官之中,并谋求在宗族子弟当官后收回投资的成本。其根本的原因是,缺乏一种宗教伦理可以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杠杆。不管是儒教还是道教,都不可能成为这样的杠杆。

二、当代学者对韦伯“中国命题”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东亚地区工业的崛起,一些学者对“韦伯命题”及韦伯的“中国命题”进行了反思。他们认为,既然在韦伯认为不能产生出理性资本主义的东亚地区出现了经济持续增长、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局面,那么韦伯所描述的儒家形象就有修正的必要。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金耀基在1983年就率先指出:“韦伯命题”遭到东亚地区经验事实的挑战,儒家伦理不但不是阻碍经济的因素,反而有促进经济的作用①。台湾大学黄进兴则认为,僵化而整体性的儒家伦理在现代社会中固然难以生存,但分解而独立出来的儒家道德素质在时下的社会却依然能够发挥其积极的效用,如重视教育、家族制度、勤俭等都有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②。

作为致力于弘扬儒家传统的学人,杜维明从文明比较的方向对东亚经验与“韦伯命题”展开两个层次的讨论:第一个层次是“成熟的探讨”,是以韦伯为解释模式,提出“多元现代性”的概念。第二个层次是“高远的探讨”,是如何把韦伯所代表的现代性问题和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文明联合起来的问题。“轴心文明”的概念既为“多元现代性”提供有力的历史支持,也使杜维明转向对“韦伯命题”进行反思。杜认为,在诸如宗教的未来、文化认同、人文精神等关怀上,“韦伯恐怕也已经过时了”③。一方面儒家要经过现代转化,它才能跻身现代社会;另一方面,经过现代转化的儒家又可以在自己的内部资源中发现可以应对启蒙心态困境的精神财富。这是一项反思启蒙心态和现代性的超越韦伯的使命:“韦伯命题最重大的涵义未必是现代化模式能否被不同文化验证的问题,而是对欧洲一百年来资本主义的兴起作出阐释,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和其新教伦理之间的微妙关系。现在我们要问的问题是面对现代文明提出的一系列大课题,儒家传统作为一个延续发展的精神文明能提供什么样的资源?”④“多元现代性”的命题无疑是对“现代化理论”或现代化理论所塑造的韦伯的突破。尽管杜维明注意到韦伯作为文明比较基点的另一面,但在其进行的文明对话中,他仍然视韦伯为现代化理论的基点。其实,韦伯越是突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历史个性,客观上就越为其他形式的现代性预留下了空间。于是,在对“韦伯命题”和韦伯的“中国命题”的解读中,产生了误区外的误区。

三、对韦伯“中国命题”的解读

“韦伯命题”与韦伯的“中国命题”原是同一的,把韦伯的“资本主义”放大为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或现代化,这是明显的误读。

韦伯的重要观点之一,是认为新教伦理只是在资本主义兴起之时发生作用,等到资本主义体制建立起来之后,宗教的动机便退到无足轻重的地位了。他从未断定儒教和道教将持续阻碍中国现代化,而是分析了中国有利于资本主义产生的许多条件。其实,《儒教与道教》中已经从国家结构、社会格局、科技条件等方面指出传统中国与近代西方的距离很大,甚至根本就是另一种情形,至少在“中国命题”中,韦伯已经意识到不能过高估计理念的作用。所以,“韦伯的最后结论也许是正确的,但他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则是站不住的。”⑤

一从时间层面上来看,“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而韦伯的中国研究显然缺乏明确的对象,无法锁定某一时期的某一种特定文化理念作为分析目标。他所寻找的,是中国上下几千年阻碍着创新的理念和心态。韦伯的策略是搬出一个笼统的传统主义概念,并将所有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行为态度都归纳进去。他在描述中国人的行为习惯时,似乎落入对民族性的刻板印象中,又将其来源导向儒教。

二从空间层面上来看,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出不同的人种、民族、国家乃至文明,“中西文化有‘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根本差异,宗教在双方文化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⑥。而韦伯在强调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理性主义时,已经提出理性化可以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在所有文化圈内呈现出来。“由此看来,韦伯具有明显的‘相对主义的理性观’,从一方根据某一判准看来是理性的,从另外一方根据另一判准来看,可能就不是理性的(如从功利主义的目的理性角度看,强调伦理义务的价值理性是不理性的,反之亦然)。理性是多元的,理性化的过程也是多元的,……”⑦把韦伯的“相对主义的理性观”运用于韦伯自身,则新教伦理的理性化就不具有普遍规范性,“韦伯命题”也就不能扩展为韦伯的“中国命题”了。

三从价值观层面上来看,韦伯是一个从贵族家庭走出来的思想家,一个在1840年以后开始“中国命题”研究的人。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后,一个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扩张、思想激进的年代,这样一个学者的著作会站在哪一方的立场上,又掺杂了多少个人的心声呢?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不妨再看看《儒教与道教》一书标题前的注字――第一次用西方的理性视角解读“感性中国”,或许把它写成“用西方的理性视角‘感性’地解读中国”会更恰当些吧。我们要向韦伯学习的是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层次。忽视过程而只注重结论,这样只会产生新的误区。

重新审视“韦伯命题”及韦伯的“中国命题”,因其具有过分鲜明的西方特性而难以完全解释中国经验。但在正视韦伯的局限性的同时,仍然必须承认,中国现代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所以,探索中国现代性也无法摆脱韦伯。要想正确地、历史地解读韦伯,一是要把韦伯的两个命题置于韦伯的全部思想著述之中,避免简单化;二是要把韦伯置于西方现代性的历史脉络中,避免抽象化。具体地说,把作为现代化理论家的韦伯与作为文明比较论者的韦伯统一起来,在多元发展的文明史中理解现代性同文明的共同趋势,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普遍价值与特殊形式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①金耀基:《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韦伯学说重探》,《中国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香港中文大学科学院暨社会研究所出版,1985年

②黄进兴,《迷思或事实?――儒家伦理与经济发展》,引自杭之:《一苇集》,三联书店,1991年

③杜维明:《儒家与自由主义》,三联书店,2002年,第31页

④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⑤⑥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9页,第65页

⑦林端:《儒家伦理与法律文化――社会学观点的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第9篇:教育现代化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高等林业院校应该面向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以教育生态化理念指导人才培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型人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未来林业将逐步成为科技密集性的高技术产业,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化转变。浙江林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等林业院校,几十年来坚持依靠自身优势和特色,为浙江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农业、农村、农民(’’三农”服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教育生态化的基本要求

美国博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1998)在“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中提出了“大学生态系统”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所谓大学教育的生态化,是指大学教育将按生态学见识,致力于解决大学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的对抗性矛盾,以形成整体的动态平衡的大学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看,教育是以人类的本体自然为对象,改造体外自然的实践活动,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其目标是要形成一个均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一个人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参与探索和创造,因此,大学教育的生态化,可以说是现代大学倡导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主线的教育;以创造个性、多样性和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以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重视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往为纽带,通过活动和交往,让学生学会理解,尊重同伴,平等地接纳他人,宽容差异。它更加重视和突出整体的功能和人,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师、生、课堂、内容、方法,也包括整个育人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是把亲和、融合的精神贯注在每一个有机的因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生态区和生态整体。

二、新农村建设对应用型创新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和林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紧迫性对应用型创新人才提出了要求。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有超过9.35亿居住在农村,占总人口的73%。全国城镇化的比重只有37%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农民收人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存质量的呼声日渐高涨,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使命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林业也处于由传统林业向现化林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林业把生态和环境的效益放在首位,逐渐由原来注重第一产业的林业原材料产品产出向第二产业的加工和第三产业的旅游与服务方向发展。

知识和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要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各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长于把知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践,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图纸,并付诸实施,转变为社会需要的产品。创造型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长于某一专业领域的突破性工作。所以,培养具有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创造型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这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因此,高等林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高等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表现在意识方面,热爱祖国,热心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外在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冲动,内在表现为强烈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思维方面,有敏锐的直觉、巧妙的想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方面,系统掌握林业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最新知识。在能力方面,表现为较强的专业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专业技能。在人格方面,表现为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无畏的胆识、坚韧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

(二)应用型林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具有自己的特色。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现在我国林业院校应用型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但各院校的办学历史、背景条件差异较大,并各有自身特点。其人才培养应根据本院的资源和客观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形成鲜明的富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一方面要求学生要全面充分发展,按林业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具备现代林业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个性,完善自我,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具体条件,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有独到的思维方式,善于行动设计,在某一方面形成自身突显的优势和专长。此外,林业院校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特色,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创新,力求达到“专业方向明确、林业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优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一)教育生态理念认为,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育生态化理念要求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从科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时代特征出发,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人格品质的塑造、实践能力的增强以及良好个性的发展等五方面得到切实提高。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将上述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五个方面要求进行全面系统运筹,协调配置;具体是把课堂教学,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调研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协调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教育生态化理念研究传统教学过程,会发现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束缚了学生的智力与人才的成长。主要表现为:一是现行林业院校课堂体系中,指令性课程、统考类课程挤占了大量的时间、空间,专业板块课程的时间、空间变得非常狭窄,使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余地,这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背道而驰。二是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型,即高校课程设置以学科本位不变为主线。与新兴学科、新兴行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并且还存在有些课程教学内容老化,使学生局限于书本、课堂和本专业的课程,难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兴趣,被动地接受教育,成为学校工厂的物化产品。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为主体,满堂灌,注人式教学方式依然普遍存在。在这些问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应予以纠正、更新。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各种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方面进行优化。根据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要求应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全面、协调培养。课程设置应符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来优化课程设置结构。现有林业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及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和相关专业知识选修课。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应适应时代特征,体现教育生态化理念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优化课程组合,并强调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技能。

(三)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能力训练。教学计划是教学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教学方案就是把教学计划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配比。理论教学是教学计划中的主要核心部分,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课时安排。理论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授予学生该学科的系统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获得厚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在教学计划中还应安排专题讲座和学生自学及利用网上课件进行学习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