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审计单位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单位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单位总结

第1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一、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的内容

(一)审计现场人员管理

审计现场人员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分工和落实审计责任。首先,要明确审计组成员的工作分工,审计组组长把审计事项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充分考虑每个成员的特长,分配其适当的审计任务。其次,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制,明确项目组长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根据逐级管理的原则,层层落实到每一个人。

(二)审计现场资料管理

审计现场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资料,包括账簿、凭证、报表等财务核算资料等;另一类是审计组对审计现场全过程的各种工作进行记录的资料,如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各种会议记录等。应建立审计资料交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审计现场资料的接受和移交工作,资料的交接要有书面记录,以便分清责任,防止出现丢失毁损等问题。

(三)审计现场质量管理

审计现场应建立以审计组长为责任人的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由审计组长负责对现场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加以监督,确保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有效运行。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应抓好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和审计底稿等三个重要环节,审计组长或主审应当对审计证据和底稿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

(四)审计现场沟通管理

审计现场的沟通协调不局限于审计组内部成员之间,还包括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因此,审计组长应定期召集审计人员汇报情况,提出下一步待审查的重点以及需要相关人员配合提供的数据和情况,使成员个体的审计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整个审计组。另一方面,与被审计单位也要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规范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原则、内容、方式方法和程序等。

(五)审计现场进度管理

在现场审计中,审计组长要统筹安排各审计事项的具体进度表,并对可能追加的程序留出必要的时间,以使现场审计在整体上服从项目的总体安排。审计小组应当定期召开审计分析会,汇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为了及时掌握单个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情况,审计署创制的审计日记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办法。

(六)审计信息技术管理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简称AO )和《审计管理系统》(简称OA)是金审工程的重要成果,AO/OA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审计现场管理过程中,应指定专人负责AO/OA的交互应用,及时将审计证据、审计底稿、审计日记、周例会等资料通过AO/OA交互系统报送到审计机关,实现审计现场和审计机关领导的及时有效交流,使审计风险得以控制,审计质量得以提高。

(七)审计现场总结评估

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审计组长要及时组织全体审计组成员召开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对审计实施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评。审计组现场总结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案执行、审计质量、审计成果、计算机应用等。通过审计现场总结会,审计组应分析在审计现场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应有书面会议记录,并形成书面总结。

(八)审计现场例外情况管理

无论多么充分详细的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审计现场实施中仍然会有未能预见的情况发生。当这些例外情况和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需要判断它的严重程度,如果其严重程度不足以影响审计目标和整体推进,那么可以通过扩大审计范围、追加必要的程序等方式解决;如果其严重程度已使审计目标无法实现,则需要确定现场审计是终止还是继续,若是继续,审计实施方案如何调整。

(九)审计日记管理

审计日记不仅是审计组组长检查审计方案执行情况,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而且是审计机关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落实审计质量责任制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参审人员应及时规范地编写审计日记,以便于审计组后期统一整理归档。

二、加强审计现场业务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审计现场管理意识

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自始至终都主导着整个审计过程,审计人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审计现场管理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审计现场管理水平,落实审计现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审计人员首先要强化审计现场管理的科学意识。要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使各级审计人员充分认识到审计现场管理对实现审计目标、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意义。

(二)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制度

审计现场管理的重点在于审计业务操作规范化,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是不断健全和落实各项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和完善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将已有的审计规章制度准则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明确的审计现场管理准则;二是将审计实践过程中积累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加工提炼,提升为审计现场行为规范。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和规范应该涵盖审计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人员管理、沟通交流、进度管理、例外情况管理、审计现场质量管理等各项内容,需要从制度、考评、操作等关键环节去研究和加强。

(三)建立审计现场考评和奖惩机制

首先,制定审计现场目标考核办法,对审计组现场管理情况、职责履行情况、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按完成程度实行计分考核,并列入审计组所在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其次,利用审计现场管理考核评价结果,建立奖惩机制,对审计项目现场管理表现突出的审计组组长或主审,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鼓励,并且在职务晋升、工作交流和有关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对于审计现场业务管理不力的审计组和个人应该追究责任,采取惩罚措施如告诫、批评、通报、取消组长资格等,通过奖优罚劣来提高质量意识和强化责任心。

(四)重视审计质量事先控制

第2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新修订的制度主要有《审计组组长管理办法》、《审前学习教育办法》、《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办法》、《审计组现场协调和例会办法》、《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及审计组成员成果登记办法》、《审计项目计划进度及考核办法》等。制度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发挥好审计组组长和主审的作用。国家审计准则规定审计组长对审计质量负总责。要坚持审计组长任职资格制度,防止轮流“坐庄”的现象发生。要明确审计组组长(主审)的职责和责任,加强对审计组长的考核与管理,对优秀审计组长要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是要认真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调查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一般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要经过业务部门讨论,业务科室负责人审定;重要项目的审计实施方案要报经分管领导或局长审定;提高实施方案的针对性、操作性,进一步规范审计实施方案编制,提高编制质量;要重视方案的调整,确保审计实施方案指导审计实施过程。

三是要重视审计前学习培训。组织审计组成员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方案进行学习,通过审前学习培训要熟悉被审计单位和行业的基本情况,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掌握审计实施方案的内容和要求,明确审计分工、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和审计方法步骤;了解掌握审计对象所属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相关财政、金融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

四是要推行审计组现场协调和例会制度。审计组组长要切实负责,加强审计组现场协调,审计现场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审计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协调审计组成员之间的工作,指导调整、安排解决日常业务问题,避免发生重复检查和漏查的问题;纠正审计查证事项发生的偏差;协调与被审计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事项。审计组现场例会每周至少召开一次,主要内容包括:沟通审计情况;完善审计方案;在分析审计情况和完善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研究安排下周审计任务。

五是要实行审计组现场总结会及审计组成员成果登记制度。审计组现场总结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方案执行情况,审计质量情况,审计成果情况,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计算机应用情况,审计纪律执行情况,今后改进的措施和努力方向。审计组成员个人要填报《审计组成员成果登记表》、《审计成员执行廉政纪律情况登记表》,在现场总结时对审计发现问题、撰写信息情况及执行廉政纪律情况进行登记,并归入审计档案。

第3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外资运用审计人员在进行专项资金审计时,感觉到专项资金的审计与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有专门的专业审计指南,有一整套规范系统的审计底稿格式,而专项资金审计没有专业审计指南,也缺乏规范系统的审计底稿格式,审计人员只能根据方案要求自行开展审计,有一定随意性,除了通用的审计底稿外,没有其他统一的系统的审计底稿来指导具体审计程序、记录审计过程,和汇总审定事项。特别是第一次接触专项资金审计的外聘人员,对于专项资金审计缺乏全面和统一的认识,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工作疏漏,或抓不对重点,浪费了宝贵的现场审计时间。而且专项资金的审计安排极为紧凑,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现场审计出现疏漏,往往难以及时弥补。同时,对于专项资金的被审计单位,包括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对于审计的具体要求,需要准备的资料,现场审计的流程安排也缺乏清晰确切的认识。

因此,外资运营审计人员尝试将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的工作方式运用到专项资金审计上,以规范专项资金审计,让专项资金审计就像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一样,实现一种规范和标准模式的审计――让没有接触过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人员,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较为全面规范地完成审计工作,在一般要求的职业判断和职业敏感下,足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体现在:①审计过程的规范化;②审计事项表格化;③详细的审计事项审计指引;④系统化审计底稿;⑤“实务总结改进实务”的不断提高的工作循环。五个方面,专项资金审计的规范化尝试也是致力于构建这一整套规范流程。

一、审计过程的规范化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指南》一书的架构就按照审计项目开展的顺序,主要分为“审计准备”、“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财务报表审计”和“审计报告”几章。

鉴于专项资金审计的报告阶段与一般审计没有太大区别,过程的规范主要针对审前准备和现场审计,其中审前准备分为准备工作和需提供的审计资料两个部分,现场审计又分为现场审计工作开展标准化流程,基础、财务、绩效三大部分具体审计流程,现场查看流程和口头交换意见流程。对每个审计过程需要进行的工作,相关的资料,流程,要点进行规范。

如:

现场审计工作开展标准化流程(按一天一个单位)

内容:一、项目总联系人(科技局)简单开场白

二、审计组长介绍情况

……

二、审计事项表格化

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将所有的审计事项按不同单位设计了调查表格(少部分不适宜采用表格形式的采用查询函)。通过审定相关表格,完成对审计事项的审定。

本次专项资金审计出具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方案后,根据审计方案的审计事项,设计了一整套调查表格,以函的形式发至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要求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单位填报。按填报单位分为科技厅、项目单位、地市财政部门和地市科技部门四套表格,其中项目单位的调查表格共15个。

如针对方案审计事项“(一)对市科技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管理情况的审计。”设计了《地方科技部门专项资金业务情况表》和《主管部门对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检查情况表》两张调查表。

三、详细的审计事项审计指引

参考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程序表,将每一个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细化明确成为一个个确定的审计程序,最低限度地减少审计的随意性。如《财务审计程序表》。

或部分不适用使用程序表的具体审计程序单独编制标准化流程,如:

现场查看的标准化流程

时间:一般在对书面材料进行初步的审核,掌握项目形象进度,设备固定资产开支后择机进行(一般利用等待补充资料的时间)。

沟通:需要提前通知。

准备:一、合同

二、盘点表

……

现场查看:

结论:

相应底稿:

四、系统化的审计底稿

除了审计准则要求编制的审计底稿外,外资运用审计处的专项资金审计,参考国外贷援款审计的底稿体系“审计事项底稿程序表明细表检查表审定表”,根据专项资金审计现场审计时间短(一般一个项目单位只有一天现场审计时间),存在大量非财务审计事项的特点,针对每个审计事项对审计底稿进行了简化,资金的审计基本保留了“审计事项底稿程序表明细表检查表审定表”的底稿,其他审计事项大多取消明细表和检查表,仅保留“审计事项底稿程序表审定表”。

五、实务总结改进实务

将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的工作方式运用到专项资金审计上的尝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外资运用审计处在多年前的专项资金审计中就第一次尝试了调查表格,在之后的专项资金审计中,在第一次的调查表格的基础上,参考了兄弟处室的调查表格,结合专项资金的自身特点,以及审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基本实现了所有审计事项的表格化。

在审计的过程中,针对审计的发现带普遍性的问题,而随审计通知书所附的准备资料清单要求不够详细或没有要求到的资料,结合所有审计事项的审定和取证要求,另行出具了准备资料清单,大大提高了现场审计的效率。

第4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关键词 预算审计 质量管理 审计方法

一、预算管理审计的内涵及实施概况

预算审计是内部审计部门以收入预算、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资产预算等方面内容为对象的审计工作,是确保组织预算管理能充分而适当地推动组织各级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保证。基于预算在财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国家机关及大多数企业组织比较重视预算审计质量管理,普遍启动实施预算审计项目,而且逐渐提升这方面的审计项目在审计部门年度计划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在各种单位组织推进预算审计的实践,用涌现出了很多质量问题。一是审计理念和手段滞后,在审计沟通和调研方面发现的问题偏少,信息系统审计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力度在整体上也落后于组织信息系统建设步伐;二是过往审计经验的羁绊,主要是在传统审计工作中习惯方块分割就事论事,缺乏系统性,盲人摸象一般地过往经验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充分开展;三是期待和逆反心态形成的困境日益严重,随着预算管理的普及和实施,国家、民众及各企业组织各管理层越来越重视预算审计,对此寄予的期待越来越大,而被审计单位越来越不想暴露问题进而设置审计工作的障碍,引发严重的审计风险。

二、预算审计质量管理的方法分析

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企业组织在逐步扩大推进实施预算审计项目的过程中,审计部门同步出具了系列质量控制办法,其中在预算执行审计中的质量控制举措最为典型和繁多,主要表现在如下七点:

一是明晰厘定各岗位职责。在单个预算执行审计项目开展以前,专门召开沟通会议或形成相关制度文本,对审计组长、小组长、主审及各个组员的具体职责进行详细说明,以避免因职责不清而产生审计空白区域或出现审计重复现象。

二是与被审计单位形成良好关系。现在开展现场审计工作前,应该和被审计单位进行事先沟通;在现场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注意采取相关策略争取被审计单位在线索、基础信息及专业智力等的支持。在现场审计结束前,审计组长及相关人员应该主动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及财务、生产、营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员及时交流,交换讨论审计意见,为提升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打基础。

三是形成现场审计总结机制。在特定审计项目的现场审计终结之际,审计项目组成员应该根据组长的安排在特定时段内以座谈会、讨论会等灵活方式集中总结现场审计工作,组长、小组长、主审及关键环节的负责人员尽可能地形成总结性文本。现场审计总结的内容重点包括审计项目开展的各个环节的自我检查及经验和不足之处。

四是厉行三级复核审计底稿制度。现场审计环节过后,及时、严格地对现场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或工作记录等文本进行三级复核,主要检查审计证据的合规性、相关性、客观性和充分性,避免现场审计出具及应用的基础信息出现风险因素,也避免初步审计结果形成失误。

五是形成定期碰头的良好习惯。鉴于预算审计项目需要的时间普遍较长,审计项目组根据具体审计项目的特殊情况定期安排有特定成员参加的碰头会,便于审计组长或审计小组长及时了解审计项目进行情况并向审计部门或审计委员会定期通报,也便于审计团队带头人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工作重点,动态保证审计质量。

六是形成非定期报告重大事项的自觉和机制。基于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之间的落差和区别,在预算审计工作中往往会发现重大问题。对此,具体环节的负责人员、审计项目负责人及国家审计机关部门领导或公司审计部门或审计委员会之间应该设置有效的沟通系统和方式,并形成相关制衡机制,以便重大事项信息能迅速及时地传递到各权责相关者手中,避免因信息沟通不畅而出现审计风险。

七是形成严格审核审计报告内控机制。对此,一要事先厘定相关制度,根据组织经营情况及治理结构确定重点审核内容、审核人员职责及具体审核程序,确保审计报告的审核有章可依;二要在具体实务中将相关制度规定贯彻落实,在具体负责审核岗位人员的选聘方面确保具有充分的胜任能力,进而确保审计报表审核工作的严格、严谨和科学;另外,应该配备相应的问责机制,对审核工作疏忽或者不力的情况进行严厉问责。

三、完善预算管理审计质量管理的可行维度

在其他客观条件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完善预算审计治理管理主要也应该从人力资源及所负载的审计技能两方面着手。

在人力资源方面,应该从长远培育及暂时借用外智两个方面着手。在长远培育方面,要根据对预算审计工作的未来预期,结合组织拨付给审计部门的资金预算情况,从招聘及后续教育两方面着手,系统而有计划地发展和培养审计队伍;在借用外智方面,要根据内部总体人力资源情况及外部环境状况,整合内部审计部门以外的组织内部人员,适当聘用外部专家,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审计外包借助社会审计力量。

在审计技能方面,主要从覆盖面、抽样和跟踪三个方面着手。在覆盖方面,在具体审计实务中灵活结合“分级负责制”与“必审原则”,即在“分级负责制”的大框架下根据行业特点及审计事项具体情况确定后者是否延伸审计,一般需要延伸审计的事项是重大决策、重要工程、预算执行出现重大差异等情况;在抽样方面,在风险事件可能性及事项本身的重要性较低的情况下坚持采用便捷“判断抽样”的同时,对于重要事项或者关键风险点要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采用“统计抽样法”,在将抽象风险数据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管控。另外,鉴于预算管理本身的动态性质,要强化推行实施预算动态审计,并辅之以专项审计、半年报审计等动态跟踪方法,及时查找、确认预算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思考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提升预算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彩虹.国家审计如何构建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财会月刊.2009(20).

第5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

计算机审计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完成一系列审计工作的计算,从大体上讲,主要包括数据转换和验证。计算机审计的目的分析数据和整理数据,最终获得审计证据。审计的最重要步骤是数据分析,这个过程直接影响审计结构。

在计算机审计中,数据的分析方式是审计工作中最重要的步骤,审计人员应掌握数据的分析思路,并将自身的审计能力和水平发挥出来。从审计事业的角度来讲,能够给审计思路进行正确和深入的总结是体现计算机审计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应从设定计算和限定条件的过程中,创新审计思路,由此判断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然后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基于数据挖掘的审计模式

随着计算机审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实践的不断完善,很多计算机审计模式被合理的融入到审计工作中,由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相关技术的发展,数据挖掘技术被尝试性地引入了审计过程当中。审计人员通过数据挖掘给审计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新的突破,现将数据挖掘计算的计算机审计模式归纳如下,如图1所示。图1:数据挖掘计算的计算机审计模式数据挖掘技术能提供高效的方法,让审计人员在面对大量而复杂的审计数据时,拥有宽广的思路。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项目中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在海量的数据中寻找有用的知识作为审计线索;二是直接找到孤立点。

计算机审计模式因为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而有所完善,并解决了很多计算机审计模式中的缺点。我国正处于“问题导向型”政府审计的环境中,计算机审计的目的是发现一些异常数据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是否具有合法性和合规性。数据挖掘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是为了找出一组异常和孤立的数据,由此获取知识丰富现有的审计知识,并完善业务逻辑等方面。

(一)查询式

在计算机审计模式中,最常被使用的是查询式。这种方法主要是审计人员将采集到的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在整理后存入审计人员的数据库,然后编写成SQL语句,进行灵活的查询,由此更加有效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查找和分析,并对记录进行累计、基数,综合计算其最大值和最小值,连接不同的表格,运用函数编写公式,从而生成疑点再进行核实。

这种审计模式的核心技术是掌握SQL语句,该方法的主要对象是关系数据库的二维表。该方法对审计人员的SQL语句的掌握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审计情况比较复杂,那么SQL语句也会变得复杂,步骤也较多。这种方法的图形数据很少,结果无法直观的体现出来。例如在以此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在将数据导入整理后,想在贷款数据表输入对应的查找条件,并对应写出转换后的SQL语句。

(二)验证式

这种审计模式需要审计人员先提出自己的假设,然后采用一定技术和方法进行验证和否定这个假设。这种假设到验证的分析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在审计工作中,应充分分析这种审计模式的关键,并提出相关合理的假设,假设的提出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有一定关系。例如在某大型酒厂销售的真实性审计中,酒厂标准的酒包装是每盒1瓶,每箱6瓶盒,每件6盒,所以可以得出1件=1箱=6瓶=6盒。由此审计人员能够得到假设,在酒厂进行销售期间,酒产品的数量和消耗的包装物数据应该有一定比例关系,然后在通过这一假设,验证酒厂销售收入情况是否真实。如果审计数据过于复杂,就无法简单的假设,那么可以使用多维分析技术进行准确的分析。

所以,审计人员运用数据挖掘分析和计算审计数据,并找出数据的规律和特点,然后通过相关方法,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图形或报表展示出来,根据这些内容总结审计经验,建立审计经验库,或是得出新的审计经验,并对这种经验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经验进行适当的更正,并之前不够准确的审计经验,重新挖掘和分析,进行总结归纳,由此可以得出,数据挖掘技术的工作可能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并且是对目前计算机审计的一种补充。

三、结束语

第6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一、更新观念 确立审计出精品的新思路

一)从审计组层面看:在以往的审计项目实施工作中通常做法是把围绕审计目标,查查账本,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经审计列会审议,形成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后,再把审计报告送达审计单位,就算审计工作任务完成,告一段落了。至于这个审计项目审计后,如何能够引起被审计单位高度重视整改?如何被决策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如何提提升审计价值,无论在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过程中,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实施时对审计材料中成果的挖掘准备与利用转化,都是缺少周密思考和精心准备的。

二)从审计管理层面看:以往由于忽视了对审计组的审计成果发掘与应用,更谈不上对整个单位的审计成果应用的管理。表现为:一是在计划上缺少成果转化的统盘考虑;二是在措施上缺少成果转化充分没准备;三是在业绩上缺少成果转化的评估要求。这样的导向结果是“审计项目一旦结束,“审计报告就成了放在单位档案中的“初次加工半成品”——领导不批示,整改不彻底,成果不明显。事实告诉我们审计化了很大成本,只有被审计单位认可与利用,被领导与社会所重视的时候,审计报告才真正转化“成品”,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好产品”。

为此,从以上层面分析中,我们要摆脱老观念的束缚,必须创新按照开发新产品的审计理念,从审计的“产品设计、采购、加工、包装、营销”全过程,创新审计方法入手,精心考虑如何使审计成果最大化。“审计产品设计”——就是在审计项目立项、审前调查时,必须充分收集材料,充分考虑到审计项目能否出成果的诸多因素。“审计采购”——就是在项目实施中要深挖问题与证据,保证项目能出成果。“审计加工”——就是写审计报告,要综合提炼材料,分析透切;讲问题,摆证据;讲道理,用事实;提建议,按政策与法规;总之要有根有据,以理服人。“审计包装”——审计出具文书材料要规范,使人能看懂、明白。“审计营营销”——就是用什么方式将审计结果信息转化为审计成果,使得该审计成果被审计单位或社会或领导所采纳、重视、认可。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能够注意了这些理念与方法的创新,那么,审计出成果的概率就有可能大大提高了。

二、创新方法 从内外部两个层面积极探索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的途径

一个或多个审计相同类型的审计报告出具时,选择能够反映审计结果的最佳途径与方式是努力提升审计成果关键。

一) 从外部来讲:

1、 积极探索审计公告制度。凡是事关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公益事业,环境治理,三农问题的社会热点审计项目和重特大案件查处项目,按照审计公告的报批程序后,向社会公告,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2、大力宣传先进经验典型。属于财政投资工程项目社会受益绩效明显,改革创新推动发展成效卓著的审计项目材料,审计要总结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可以通讯或调查报告等形式在广播电视与报刊杂志等新闻主流媒体加以充分宣传,以扩大审计影响,提升审计成果;

3、慎重报送审计要情。按照审计程序,将审计项目形成符合规范的书面审计报告,根据问题的性质,影响面的大小,对面上有指导意义材料,尤其是对那些规范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性质严重,影响大的事件的事项,审计应分轻重缓急,确定审计要情专报或通报形式,主送有关方面主要领导,以引导高层领导或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得方方面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成果转化利用,提高审计的影响力。

4、全力促进整改。在审计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被审计单位与部门沟通,及时补充完善,做到边审计边整改。审计部门在通报审计结果时,用审计建议等书面形式,明确被审计单位对各问题整改的时限、要求、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并加强职能部门的跟踪监督。也可联合有关部门,就审计专题调查项目的问题联合督查,以促进对问题的整改落实,以提升审计成果。

二)从审计机关内部讲:

多角度交流。审计机关将每个审计项目结束后,按照财政预算、专项资金审计,投资项目竣工决算、资金使用绩效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审计等分类,确定评比审计项目成果转化的标准,明确要求,进行优秀项目评比与讲座,并结合实践开展审计成果转化的学术研讨交流,以提高审计成果转化的自觉与积极性。

三、要加强审计成果管理 促进审计成果最大化

一)、审计管理领导思想上要重视。审计机关的领导不可能对每个审计项目事必躬亲,但必须加强管理与引导,做审计成 果转化的有心人。

二)、制定成果应用转化与管理的制度。明确目标要求,制订具体措施,落实相应责任,建立考核讲评机制,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三)、明确管理审计项目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要求:

1、是在审计立项准备时,要充分广泛收集情况,动静结合,早作准备。要确定转化审计项目成果的重点与主攻方向,要早作准备、及早明确,确定落实责任科室与确定具体承办人,做到心中有数。

第7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有一次,我率审计组对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设计审计方案和人员分工时,我从国家、集团大局出发并考虑该公司的特殊情况,改变常规审计模式,制定了周密的审计程序,做出了详细的工作安排。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以真正监督者的态度和眼光从多方面、多角度审阅和分析被审事项的每个具体的相关资料和细节;为确保审计深度和广度的审慎充分,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逐个项目地审查和操作,并通过具体事项的审查和每一步骤的操作,发现、归纳和总结出电力经济活动中带普遍性、典型性的若干重大问题。被审单位个别领导由于害怕问题被披露,所以采取了各种办法来为难审计组,审计工作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我及时召开审计组会议,提出了改进审计工作的策略和方法,不要认为被审单位就是审计组的对立面,并流露在语言和行动中,造成审与被审的关系紧张的意见,同时也强调了审计组纪律。紧接着,我主动找那位被审单位的领导沟通,从国家财经法规到集团大局、再到被审单位自身的规范化管理要求,明确审计部门是“以查处为手段、以防范为目的”,使对方明白了内部审计并不是以找问题为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审计,发现、指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尤其是苗头性、共性和热点问题,从而使企业及时整改和不断规范管理,实际上是帮助企业领导班子和财务负责人。最后,在审计组的共同努力下,审计报告最终得到了被审单位的认可,并做出了“报告实事求是、有理有据”的评价。之后,集团公司认为报告中的若干问题具有普遍性、苗头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对审计组所作努力表示肯定。不久,集团公司组织人力对下属有关单位进行了类似问题的专项审计调查,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外勤审计工作中,审计组长实际上既是审计组的行政领导,又是业务领导。因此,合格的审计组长必须保障审计项目顺利、高效和高质量地完成。从接到授权开始,要认真领会审计项目的目标、范围和要求,收集、整理和分析与审计项目相关的情况和背景资料,对被审单位(项目)的现状进行准确判断;在此基础上,编制全面细致、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工作方案;选择能够胜任的主审及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组织审计组成员讨论完善审计方案和进行审前培训;向审计对象发出审计通知书和工作方案。实施审计时,要加强现场审计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了解与内审工作有关的情况与问题,重视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以进一步确定下一步审计重点,收集完整、充分、相关和合法的依据;组织审计人员整理讨论审计发现,综合及整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写出真实、合理且恰当的审计报告;根据对方意见完善审计报告,并提交给审计部门负责人审定,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下发审计决定和审计意见书。发文一个月后,审计组长应组织力量对其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得到落实,并视情况组织开展后续审计。在整个过程中,审计组长要善于总结审计项目管理工作经验,找出不足,以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第8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1. 根据相关程序,接受项目委托,签订工程审计咨询合同;

2. 接收项目资料(见下页),出具项目资料签收单;

3. 编制项目审计咨询工作方案,分配项目操作实施人员;

4. 熟悉项目资料,把握项目审计重难点;

5. 会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委托单位一同实施现场勘查;

6. 填写《现场勘查记录》,各单位人员签字盖章;

7. 根据项目资料(见下页)、现场勘察资料,计算项目工程量、单价,汇总项目总价,完成项目审计底稿;

8. 出具项目初审报告,将项目初审成果文件及初审报告提供给项目建设单位,由其告知转交给施工单位;

9. 根据施工单位对项目初审成果提出的分歧和疑问进行仔细核对和解释;

10. 核对完毕后,由公司项目主管、技术负责人对项目审计咨询成果进行二级、三级复核,并填写项目校审记录表;

11. 校审合格后,出具项目审计确认表,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审计编制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12. 出具项目审计报告;

13. 送达项目项目审计报告及归还项目资料;

第9篇:审计单位总结范文

一、创新思想进一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要以思想解放推进审计理念和思路的创新,以理念思路创新推进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将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作为内审工作开展的重点,完善内部控制,由以往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固定投资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多元化审计拓展,重点向绩效评价为导向的绩效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和发展,积极探索“管理和效益”审计方法和方式。各内审机构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经济工作重心、围绕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制定工作计划。通过项目计划的完成,进一步加强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减少损失浪费,促进增收节支。特别是各街镇办事处内审机构,要围绕村级两委换届工作中心,进一步发挥内审工作职能作用,积极协助指导做好村级财务公开相关工作,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内审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各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将新颁布的《国家审计准则》的学习,做为规范自身工作,促进审计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严格审计程序、实务操作、文书格式,从根本上达到防范风险、提高质量的目标。今年要继续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开展以审计技术与指南类准则为侧重点的示范活动和优秀内审项目评比活动,抓好内审准则示范跟踪。同时继续开展内部审计“双先”评选工作,年终按照考核办法从工作任务、审计质量、档案管理、信息论文等方面全面考核,检查评价各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内部审计准则落实执行情况,搞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双先”评选的社会认可度,宣传在“双先”评比中涌现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中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推动全区内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继续抓好后续教育培训,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要在总结近几年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提高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后续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根据省、市内审协会2012年培训计划,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抓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落实。组织内审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内审人员再教育培训班,学习新的审计理论、法规、审计新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

四、加强内部审计基础管理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要高度重视内审基础管理工作,注重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利用。2012年全区内审机构及会员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基础性工作,做好项目开展情况以及相关资料的归集与整理,及时准确上报总结及相关报表,编写工作信息及业务论文,反映内审工作动态,宣传内审工作成绩,开发审计成果的运用,扩大内审工作的影响。内审协会对各内审单位报送信息论文情况继续采取年终考核制度,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在评选先进单位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积极探索内审协会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和服务水平

2012年区内审协会要在提升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继续遵循“管理、宣传、服务、交流”的宗旨,树立“服务为本,会员为重”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要结合“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围绕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存在的困难、开展特色和成果利用等内容对基层内审机构开展调研,掌握工作动态,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为内审机构服务;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特点和优势,组织内审机构负责人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提供平台供内审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沟通感情。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2012年将不定期派员深入到基层单位服务,指导内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帮助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完善规章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广大会员单位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协会凝聚力,把内审协会真正办成“内审人员之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扎实有为的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