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化教育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13-1
现代化教育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现代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天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现代化教育起着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现代化教育本身所具有特征分不开的。
我县教育现代化工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总体看,目前对于教育现代化的认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更是不少。主要有:
(一)把改善办学条件当成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一些中小学校长认为没有教学楼,没有优雅的育人环境,就谈不上教育现代化,因而,他们为教育经费而多方奔走,疏于教育教学的管理,以至于教育质量下来了,教学效果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把建设教师队伍当成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有人提出,教育现代化就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的高学历、高职称与教育质量相关,但是如果把高学历、高职称当成高质量,那么难免走进普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中心的误区。
(三)把培养高精尖人才当成教育现代化的主导理念。这种想法与做法的实质是把中小学当大专院校来办,拔高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当然,教育现代化不反对培养高精尖人才,关键是要面向全体,培养全体教育对象成才,仅围绕几个尖子学生转,不是教育现代化的主旨。
不可否认,教育现代化要改善办学条件,要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办学条件、环境是为培养学生服务的,名师确实能够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但不能以牺牲大多数一般学生的利益为代价。概而言之,所有这些都是教育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然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绝不仅限于此,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更主要的是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其核心在于生本教育,只有强化这种认识方能在理论上与行动中走出教育现代化的误区。
生本教育,即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及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涵义。
(一)从现代化教育的对象上看,应当是“全员发展”。在未来的教育模式中,每一位公民每一位学生都应成功发展。新西兰的戈登・德莱顿和美国的珍妮特沃斯在他们合著的《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要“像规划商业一样成功地规划教育”,教育要“为每个人设计通向成功而非失败的计划”。我国推行的是全民九年义务教育,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机会均等,资源共享,入学后都应得到成功发展。另外,未来将是学习型社会,中小学时期不打好学习的基础,则难以保证终身教育的质量,未来公民素质也难以提高。可见,以学生发展为本中的第一个涵义,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成功发展,或称全员发展,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全民性决定的。
(二)从现代化教育的内容上看,应当是“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关于人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教育方针将其确定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则是全面发展。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大多数学生是片面发展。认知与品德、情感相脱离,有才无德;动脑与动手能力相分割,也就是马克思指出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学校教育与社区进步相脱节,封闭式的教育难免培养出“书呆子”。教育内容的优化,是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在课程、教材乃至教法、教育渠道等方面的反映。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本,要开齐学科,上满课时,配全教师,选足教材,用活教法。社会是新活的,教材是呆板的,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要有理、有序、有效地引导学生到社区中学习新科技、新事物,吸纳新信息。课堂教学中不仅传递知识,而且更要注重情感、品德、能力诸多素质的培养。从课程体系上看,普遍认同学科、活动课程与环境课程。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时代命题。它既有国际发展的普遍性特征,也有中国国情的特殊要求;既有“现代性”意义上的标准规范,也有“现代化”意义上的过程演进;既是观念的改变,也是实践的创新。
UNESCO在传统的经济视角和社会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三个视角――改革的视角,后者主要强调更加关注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基于这一理念,他们提出职业教育要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为我们理解什么是“现代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参照。
作为区域一体化组织,欧盟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以及作为成功建立起职业教育国家制度的代表,澳大利亚对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定位,也为我们展示了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的新的维度。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政府主导型的,职业教育决策者的认识对于政策的确立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关注他们的思考同样十分重要。
1.UNESCO的定义: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全面转型
基于全球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UNESCO近年来一直倡导各国对本国技能战略进行改革,以实现职业教育的深刻转型。这种转型更加强调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根据新的理念,有关专家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要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全面转型。两种模式的对比见表14。
2.欧盟的定义:更强吸引力,更具创新性,更加适切,更易获得,更高质量,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实现终身学习
作为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在2006年就正式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思路,2009年出版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系列研究报告,2010年在其《2020战略》中进一步提出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化”的目标。在上述文件中,对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指标都作出了系统表述,见表15、表16。
3.澳大利亚和美国:新目标、新定位
澳大利亚从个人、社会和企业三个维度提出了2025年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目标,见图7,并确定了新的发展原则,见表17。2012年4月,美国社区学院协会21世纪社区学院发展理事会题为《重新实现美国的梦想――社区学院及国家的未来》的报告,要求对社区学院进行根本性改革,提升美国的竞争力。报告提出的改革内容见图8。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 职工教育 观念现代化
1 人的现代化
基于人的现代化的解释,全世界的学者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等人给出人的现代化的十二条指标体系:1.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品质,包括新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念、看法;2.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3.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意见,不固执己见;4.注重现在与未来,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对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6.重视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7.尊重知识;8.可依赖性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技术;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提出挑战;11.相互了解,尊重别人也自尊;12.了解生产及过程,不是消极被动地做着上司分配的工作,表现出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创造力的兴趣。
英格尔斯等对人的现代化特征的概括以及他们给出的十二条指标体系,指向明确,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但是,我国学者认为,英格尔斯等忽视了人是现实的人,回避了现实的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以及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因而指标体系缺少政治的、道德的、价值观的等方面的内容。学者们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联系中国的社会实际,探讨“中国人的现代化”。有的学者把人的现代化归结为三个层面: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行为方式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有的学者认为: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人的素质包括人的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2人的现代化核心是观念的现代化
分析中外学者的各种见解,可以找到一个共同点:人的现代化核心是人的观念现代化,人的观念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所谓观念现代化,是指人的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其具体表现是:
1价值观念从压抑自我到实现自我转变。传统价值观念把整体的价值与个体的价值对立起来,并以整体的价值否定、压抑个体的价值。现代价值观念强调“人本位”,把个体价值和整体价值统一起来,并通过发展个体价值来提高整体价值,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意愿和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从而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在社会发展、社会进步中实现自我价值。
2处世观念从中庸到进取的转变。传统的处世哲学是平庸、平和、知足常乐、温良恭俭让。现代处世观念是进取,包括创新观念、竞争观念、冒险观念。
3政治观念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破除依附观念,树之平等观念;破除“为民作主”的观念,树立“人民作主”的观念;破除“无法无天”的自由观念,树立“依法办事”的自由观念。
4人际关系从身份观念到契约观念的转变。传统人际关系观念注重“身份”,在人际交往中“权大于法”,“看人办事”,由此滋生各种腐败。现代人际关系观念注重“契约”,在契约关系中人人平等,并依此赋予人们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契约关系受法律调整,不受身份干预。
5幸福观念从抽象到现实化的转变。传统幸福观念重义轻利,只求精神满足不讲物质利益,只讲劳动不讲享受,只讲集体利益不讲个体利益,只讲理想社会的幸福不讲现实社会的幸福。现代幸福观念,崇尚劳动致富,认为“金钱是劳动的证书”,享受是劳动者的权利,既追求劳动也享受幸福,追求劳动与享受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6时间观念由慢节奏到快节奏的转变,空间观念从封闭性到开放性转变,时空观念一体化。快奏节的时间观念,形成惜时性、准时性、管时性和加速性。开放的空间观念改变单一的纵向比较的对比参照系,注重横向比较,“取法乎上”,高参照系。时空一体化,使自然存在的时空属于自己,在纵与横的参照系的比较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在扩展时空中发展自我。
人的观念的转化,必然带来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形成了现代化人格,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现代化的人。
3重视职工教育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呼唤教育的现代化,包括职工教育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主要途径一是环境,二是教育。环境指人生活其中,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这种环境一般包括三种基本要素:其一,经过人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即“人化自然”;其二,各种社会关系;其三,社会文化。这三种环境要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但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人接受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取决于受影响者自身的选择。所以,环境对人的影响效果是不确定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则不然,它是人为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规定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式,利用集中的时间,通过思想品质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陶冶,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通过启迪和激励,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教育是是现代化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且人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全民的文化素质才能普遍提高,道德素质才能完善,现代生活方式及人生态度才能得以确立。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强调“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中国职工教育上来”。
职工教育要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教育自身现代化是必要条件。
教育现代化具有如下三个特征:其一,人为性和明确性。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把培养现代化的人作为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二,计划性和系统性。围绕上述社会性规范展开,不仅考虑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对于人才规格的需要,也考虑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其三,终身性和开放性。教育过程必须持续贯穿在人的一生中,不仅在培养和塑造现代人的文化素质、行为方式、人生态度等方面起重要的社会性规范作用,而且在很大程度激活人的自我意识,提高现代人的需求水平与自我教育能力。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有三个层面:1.物质和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现代化;2.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即课程体系、教材、教法、学法及学习策略的现代化;3.观念层次的现代化,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如全面发展、终身教育、民主平等、多元化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等。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和地位,其中,观念现代化是核心,没有从观念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
职工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的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具有现代观念、掌握现代知识、精通现代技术的新型劳动者。职工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施教的对象不同,施教的方法也不同,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则是相同的,在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促进职工全面发展方面,更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职工教育也必须现代化,尤其是必须从教育观念现代化入手,把“人的现代化”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解决物质、制度、内容及手段层面的现代化。
4 人的质量开发与能力发展
从一般教育的规律来探讨职工教育现代化,我想有两个可供参考的思路:人的质量开发,人的能力发展。
“人的质量”指人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潜质和生活质量的统一体。人的素质包括人的生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潜质即潜在素质,指沉淀在心理深层的文化潜在意识。“人的质量开发”,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提高人的素质,开掘人的潜质,改善人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马克思早就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发展人的能力,要特别注意开发人的潜能。马克思认为,就个人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提出“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强调“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面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能力结构的三个主要层面。
职工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为“人的质量开发”和“人的能力发展”创造条件,包括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制度,改善教育条件,编写全新教材,培养合格师资,探索有效教育方法,等等。要实现职工教育现代化,就必须告别传统的教育,如单纯知识灌输,乏味的空洞说教,停留在应知应会水平的技能传授,以及缺乏个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制度、教材和教育方式方法,都要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潜质的全面开发,都要着眼于激发人的主体意识的崛起和个体积极性的充分发挥,都要着眼于培养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提高职工的创新能力。
职工教育具有面向基层、分布广泛的巨大优势,在职工现代化建设方面是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农村教育;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倩苇(1964—),女,四川三台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并向信息社会迈进。贵州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历史时期,同时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2012年4月8日至14日课题组对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电教馆、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访谈,并对黔西县、大方县、独山县、贵定县的24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基于对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本文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视角,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2000年以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保障措施,提出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贵州乃至中西部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均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视野下的贵州教育信息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12年了。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如果西部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贵州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1]提出“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中小学75%以上的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农村地区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达到50%以上,促进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措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2]财政部、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其中一项任务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覆盖西部省区。该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为加快贵州边远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推进贵州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的85%,2010年贵州省人均GDP1.3万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教育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是贵州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贵州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其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特征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以计算机教育工程(1999—2002)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农远工程实施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5)、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初步应用阶段(2006—2012 )。近10余年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显著相关,信息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呈现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贵州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成为表征当今社会“时代特征”的“高频词”。贵州是中国内陆省份,即使在边远地区农村无不感受到“信息化”的时代气息。近几年来,贵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数字贵州”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覆盖全省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贵州省“十一五”、“十二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整理。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信息化之外成为“信息孤岛”。早在1999年11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的通知》(黔府办发[1999]120号)。这在当时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使得贵州已经走在前面的工作成为一些省份的借鉴和参照”。[3]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200个试点中小学中,在贵州省就安排了100个学校来试点。“贵州省的这种不等、不靠、不要的实干精神,为其他远程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在全国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4]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相得益彰,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相关,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信息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农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工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信息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贵州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学校(教学点)办到了家门口,直接促进了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见表2)。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嬗变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0-0050-05
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现代化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直接渊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是当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
“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发展问题。”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现代化并不是同时实现的,西方资本主义代表了现代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处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发展的较低阶段,落后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要仿效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道路。而且还要全盘引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教学理念等,以西方国家的模式为样板,走欧美国家的道路。这种现代化理论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没有看到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教育现代化道路存在的诸多差异和现实问题,同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两极对立的范型,其方法论基础是类型学的二分法。”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把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育水平划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从总体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将西方教育中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现代的因素,是现代化所必需的因素,而把非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传统因素,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抛弃的因素。显然“它是一种专断的、傲慢的理论。依照这种理论,现代化就只能是从属于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现代化就只能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经典教育现代化理论对于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概念的划分过于笼统和简单。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所有的教育传统中,都有着现代教育的因素,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建立在其传统之上的。“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史来看,如果善于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那它不仅不是现代化的对立物,而且会成为现代化的文化源泉。成为民族同家现代化的生长点。‘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如此,‘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也是如此。”
经典现代化理论学家普遍认为。欧洲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迁过程,并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社会进化是一种内在的变迁过程。从分析方法上,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明显继承了马克思・韦伯关于社会发展的分析方法和框架,重点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内在的因素着手,将第三世界的教育不发达归因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建设的迟滞和不完善,民族心理、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合理,而并没有考虑到欧洲对不发达国家的殖民历史和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知识体系,从而推卸了原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上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上世纪60年代,这种理论受到依附理论的有力挑战。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主要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学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一些激进的西方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从内容上划分,依附论可分为以劳尔・普雷维什、奥斯瓦尔多・桑克尔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依附论,以弗兰克、阿明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依附论和以费尔南多・卡多索、弗罗里斯坦・费尔南德斯等人为代表的依附发展论。依附理论学者反对局部的、社会内部的分析,注重把世界各国看成一个整体,系统地考察外来因素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不是像经典现代化理论学家所说的那样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两者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在结构组成上是中心~边缘的关系,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在于发展中国家对其所存在的依附关系,同时这种依附又是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根源。
依附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被抛弃和批判、但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却在教育研究中得到了重视。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运用中心一边缘的概念对于东西方大学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第三世界的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和发展》等一系列著作。教育依附理论认为目前国际知识系统不平等现象还非常严重,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在国际知识网络中处于不利地位,“现行的国际教育综合体中存在着某些大学和知识‘中心’,他们指出方向、提供样板、开展研究,一言以蔽之,就是将自己置于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起着领头的作用,而这一金字塔的底部则是那些处在‘边缘’的大学,它们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很少生产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一般不能涉足知识的前沿。”
阿特巴赫认为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大学与工业化国家大学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原因在于历史因素。大学的历史传统是西方的传统,这种传统与第三世界的知识和教育传统没有什么关系。当代大学的发展是从中世纪西方经典大学演变而来的,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等都是西方传统历史文化的产物。传统经典大学所在国家恰恰是二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其教育制度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虽然有些国家试图发展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但是还没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大学的模式,这些国家的学校模式、课程、教学技术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仿照西方的,甚至许多第二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所用的语言都是西方语言,这样,从历史发展来看,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依附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国家凭借其知识的优越性,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国外进行项目援助、文化交流等活动,促成了依附关系的继续存在。资源因素。第三世界国家的依附地位还来源于它们本身资源的匮乏,阿特巴赫认为丰富的资源对于一所大学从边缘走向中心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几乎没有几所第三世界的大学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者和研究专家,因为它们往往缺乏为创造高水平学术成就提供帮助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和实验室。”同时,“第三世界的大学往往还缺乏要使自己成为中心大学的愿望”,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殖民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消费者”。
2016年12月30日,作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教育领域的细化,《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18年,教育结构更加优化,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公平保障、教育发展质量、教育贡献程度、教育治理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和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高,基本形成在国内有广泛认同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南方教育高地。”
《规划》针对当前与未来一段时期我省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与发展态势,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战略主题与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中心任务,准确把握了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提高高等教育发展质量、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深化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发展任务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空间布局、完善高校创新体系建设等三项改革任务,视野开阔,重点突出,路径清晰。
《规划》强调指出:“‘十三五’是我省建成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的关键时期,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决定了教育必须走出一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质化、多样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五化一体’的教育现代化之路。”“五化一体”的教育现代化之路就是广东特色的教育现代化行动路径。这就要求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坚持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绿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坚持开放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坚持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规划》所描绘的教育现代化,不仅目标、思路、任务明确,而且操作性。比如,为进一步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专门编制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14个专栏,作为发展任务与三项改革任务的有效补充和强力支撑。
细细阅来,《规划》如同一幅美妙的教育现代化画卷。但是,要让这幅美妙的教育现代化画卷变成美好的教育现代化现实,还需要《规划》印发不久后即召开的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所突出强调的“抓落实”理念与行动。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规划》所明确的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与行动路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定位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教育工作者,使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化水平,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可从三个角度加以定位:一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即要以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先进思想来确立教育实践的方向、方法;二是教育过程的现代化,即教育管理、教学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三是教育结果的现代化,即通过教育过程的实施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具备较高生活技能的人才。
二、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分析
从全国范围来看,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程度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教育现代化的水平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以宁海为例,由于地处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宁海县在教育现代化建设上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投入,教育设施比较完备,基础较好。“十一五”期间,宁海县实现了较高标准,即普及了十五年基础教育。
1. 基础教育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9.2%;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8.5%;三所学校达到省重点中学标准,9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能够进入优质高中学习;2008年在全县农村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2010年在全县城乡全面实施。同时,教育信息化已基本实现,全县所有学校基本完成“校校通”,建成了数字校园网,城镇中小学实现了“班班通”。
2. 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宁海县现有两个高层次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达到三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达到一所,优质资源占整个职业教育的比例达80%以上。
3. 成人教育分层推进。宁海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十三年,全县各行业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及企业职工年全员培训率和社区居民年培训率均达到45%以上,主要是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道德修养、工作技能和城市生活适应能力方面的培训;同时,我们还十分重视发展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4.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各类学校专业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以上,中小学拥有超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已达到87%以上;培养造就了一批市级名师和市级名校长。经过多层次的长效培训,教师队伍整体上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效率较高。
宁海教育在取得大发展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前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城区、中心镇的公办幼儿园师资力量较强,课程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都发展较好,而占85%左右的民办幼儿园则师资力量薄弱,发展相对滞后。义务教育阶段则表现为部分薄弱学校长期走不出发展低谷,而城区中小学又因为民众强烈的优质教育需求而负荷较大。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宁海县教育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宁海教育发展的基础看,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的策略思考
基于县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分析,笔者认为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主要应从理念更新、软件建设、硬件优化三方面入手。
(一)更新理念 形成共识
教育现代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等等。其中教育观念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关键,也是灵魂。现代教育要靠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去贯彻,这里的“人”就涉及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以及家长。教育行政人员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决策者,他们的教育理念往往对学校办学理念、教育行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育行政人员加强学习,及时更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校长是教育理念的具体执行者,对一所学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人们常说“一个校长决定一所学校”,校长往往能造就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教师和学生。所以,校长应该是教育新理念最有力的坚持者。教师是教育理念的直接实施者,其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行为对学生直接产生作用。当前诸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不科学所致。特别要强调家长的教育理念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往往会对学校、教师的教育行为产生影响,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如家教问题、学生压力过大等问题频繁发生,无法忽视家长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所以,应该加大现代教育理念的宣传,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共识,为县域教育的现代化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为灵魂塑造者,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培养自身的现代教育理念,唯一的办法是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建筑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更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把自己锻炼成为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现代教育家。
关键词:媒体;现代化;人格
一、现代化与人的现代
实现现代化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但何谓现代化却一直是一个有广泛争议的不断发展的概念。现代化意指社会有能力发展起一种制度结构,它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需求。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以及识字率、教育水平、富裕程度、社会动员程度的提高和更复杂的、更多样化的职业结构”等内涵。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实现的前提和根本途径。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著名学者英格尔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的大量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而形成的看法。他把“现代人”概括为12条基本特征:乐于接受新经验、准备接受社会的变革、意见的成长、对信息的测量、时间性、效能感、计划性、可依赖性或信任感、重视专门技术并承认以此作为分配报酬的正当基础、教育与职业的志愿、了解并尊重别人的尊严的品质、了解生产及过程。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民主参与性、高度时效感、独立自主性和创新开放意识。
人格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人格既包括有内隐的心理特征成分,又必然要触及人类基本的行为方式” 。它是具有个性特征的相对稳定的人类心理或行为特质。普汶在其权威性著作《人格心理学》中指出:“人格是代表个人在对情境做反应时,自身所表现出的结构性质和动态性质,即人格代表一种使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持久特性”。现代人格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对社会成员的必然要求,突出表现为动态的随社会发展而变迁的有别于传统的现代行为特征和思维品质,反映为现代社会成员在价 值观、态度、认知、情感、自我意识等心理结构方面的特性,根据“人的现代化”的要求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公平竞争、惜时高效、乐观进取、求真务实、民主参与、开放创新等涵盖内在心态、情感和外部行为等不同层面的价值取向或特征。
二、现代人格的倡导与媒体的“塑型”作用
现代人格是相对于传统人格而言的。传统人格有勤劳、善良、温和、宽容、自强、刚健等积极因素,但同时又表现出克己、忍让、顺从的“奴性”,中庸、圆滑、保守、明哲保身的“智性”,易于满足现状的惰性,强调修身养性、谦恭内省、含蓄内敛而不善于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的内向型性格和不重视沟通交流等不利于社会发展进步的特征。传统文化积淀 的深厚影响和西方文化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冲击,共同构筑了中国人富有民族特色的人格特征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社会从传统转向现代、现代化建设远没有完成的转型期和发展期,反思传统人格,塑造具有独 立自主、公平竞争、惜时高效、乐观进取、求真务实、民主参与、开放创新等意识特征的现代人格就成为一种必需。
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借助于一些平台来完成。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组织学习等传统的常规渠道之外,大众媒体以其方便、快捷、日益增大的覆盖率和影响广泛 而成为谁也不能忽视的公共平台和传播工具,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美国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提出的“人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对媒介应如何根据个体不同阶段的人格状态及主要诉求来确定媒介策略、实施有效的引导,从而实现对受众人格的积极塑造有深入的探讨。他非常强调家庭和社会等因素对个体进化史(或称社会化)的影响,同时强调 ,在大众传播发达的今天,媒介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
媒体具有的强大“塑型”作用在媒介功能的版图上占据重要位置已是不争的事实。传播学者 喻国明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头脑中关于‘社会图景’的信息95%以上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知的。而这一信息获知的渠道依赖,势必要打上深刻的渠道烙印。显然,大众媒介在形成 ‘社会议题’、社会舆论乃至文化价值心态方面,无疑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塑型力量’”。大众媒体将通过新闻报道――主要是典型人物报道、社会生活报道 、各种形式的新闻评论等手段来完成社会赋予它的这一责任。
三、现代人格观照下的媒体报道表现
我国媒体历来有重 视人物报道,通过树立典型人物来为社会公众设立“参照坐标”的传统。媒体自主挖掘、选择的新人新事类报道,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对现代人格的培育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但是也有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国人物报道或涉及人物的事件报道的痼疾和通病。
一份新华社“舆论引导有效性和影响力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很能说明问题。调查显示:68%的被调查者认为典型报道的主要问题是“都是优点,没有缺点”;61%的被调查者认 为这类报道“模式化、概念化”;50%的人认为是“空话、套话多”;9%的受访者认为是“ 对典型 人物的个性特点挖掘不够”;32%的被调查者认为 “对典型人物的时代特色挖掘不够”。报道手段单一、内容刻板、缺少公众参与、偏离现实生活,都使人物报道的实效离现代人格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媒体现代人格塑造职能的重建
媒体人物报道中这些需要反思的问题,对如何理解和设计报道现代人格的议题、重塑现代人格的丰富内涵,在内容和形式原则上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尹恩德从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界定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智慧教育是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的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各项信息化工作,转变教育观念、内容与方法,以应用为核心,强化服务职能,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8]。金江军[9]认为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教育行业的智能化,与传统教育信息化相比表现出集成化、自由化和体验化三大特征。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解析
(一)生态学视角下的智慧教育
从生态观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会公众等)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不仅能为教育战略目标的落实提供高效率的工具,其普及与渗透还会改变我们一些重大战略实施的生态环境,从而对这些战略落实提出了变革性的思路和挑战[10]。对于智慧教育而言,技术不再是无足轻重,其角色已经发生“质变”,跃升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物种。信息技术的合理导入和应用加速了整个教育系统的和谐运转和持续进化,带动着教育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智慧教育不是隔空建楼,而是对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升级改造。经过近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我国的数字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我国的数字教育仍面临一些瓶颈亟待突破,比如信息系统维护难、数据与资源共享难、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科学化水平不足、技术与教学整合层次较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数字教育转型智慧教育提供了重要机遇。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更要“面向未来”,合理、有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的创新型人才。智慧教育要教会学生21世纪生存技能[11],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通信技术素养)和职业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二)智慧教育与相关概念辨析
信息化推动下的智慧教育与当前流行的数字教育、教育信息化以及教育现代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智慧教育与数字教育
数字教育是信息化环境开展的基于各种数字技术的新型教育形态[12]。智慧教育是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属于数字教育的范畴,是数字教育的高级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互相替代,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增强现实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Enhancede-Education)。智慧教育在发展目标、技术作用、应用的核心技术、建设模式、学习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科研方式、管理模式、评价指导思想等方面与传统数字教育表现出诸多的不同(见下表),总体呈现智能化、融合化、泛在化、个性化与开放协同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2.智慧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领域(管理、教学、科研、服务)全面深入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国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是当代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是素质教育在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和数字时代的深化与提升”。智慧教育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和长期任务。教育信息化政策、制度、队伍与机制的全方位发展与完善,将为智慧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智慧教育的持续发展又将进一步体现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优势,巩固教育信息化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3.智慧教育与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13]。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14],呈现出教育的民主性和公平性、终身性和全时空性、生产性和社会性、个性性和创造性、多样性和差异性、信息化和创新性、国际性和开放性、科学性和法制性等基本特征[15]。智慧教育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度发达的教育形态,具备公平性、终身性、创新性、开放性、个性化等多个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智慧教育既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也是教育现代化追求的重要目标。智慧教育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环境的智慧化上,还包括教与学的智慧化、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教育科研的智慧化、教育服务的智慧化、教育评价的智慧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化推动下的全方位教育变革。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大批具备21世纪技能、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智慧型人才。
三、智慧教育的特征分析
智慧教育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
(一)教育特征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技术推动下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其核心教育特征可以概括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技术与管理的融合、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技术与科研的融合、技术与社会服务的融合、技术与校园生活的融合等等。其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智慧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业务。如果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改革的“物理反应”,那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则是“整合”基础上的“化学反应”。智慧教育环境下电子书包、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载具,BYOD(BringYourOwnDevice)运动将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推广普及。移动终端的引入使得课堂教学组织将变得更加灵活多样,不囿于“排排坐”的固定形式。支持各种学科教学的专用软件(如图形计算器、几何画板、ChemLab等)将越来越丰富,可以实现更高效率的学科知识传授与学科能力培养。智慧教育需要广大师生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合理、有效、创新应用技术促进课前、课中与课后教与学活动的全程设计、实施与评价。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消融”,教师和学生从关注技术逐步转变到关注教学活动本身,是智慧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特征。
2.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
大踏步前进的科技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更小的、更平坦的世界,“地球村”正在从预言变成现实。智慧教育要培养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公民,而是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世界公民。近年来,在世界知名大学的努力推动下,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运动和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运动席卷全球,优质教育资源迅速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智慧教育秉承“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多种途径(自建、引进、购买、交换)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无障碍流通,使得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公众可以随意获取任何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视频课程、教学软件等)。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无缝整合与共享,是突破教育资源地域限制的“大智慧”,将有可能缩小世界教育鸿沟,提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质量。
3.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
智慧教育环境不是一个割裂的教育空间,而是通过网络将学校、家庭、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各种场所连接起来的教育生态系统。学习需求无处不在、学习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学习不应该固定在教室和学校,而应回归社会和生活,发生在任何有学习需求的地方。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学习将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不是以某个个体(如传统学习中的教师)为核心的运转,而是点到点的、平面化的学习互联。“泛在”包含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和无处不在的学习伙伴[16],最终形成一个技术完全融入“学习”的和谐教育信息生态[17]。
4.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
“绿色教育”强调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既是智慧教育的指导理念也是其重要特征。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为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推动绿色教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基础设施(IAAS)、研发平台(PAAS)、应用软件(SAAS)三种计算资源,可以实现管理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存储,实现管理业务流程的统一运行与监控,有效避免“信息孤岛”,减少教育管理上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QRcode)、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等技术,将各种教育装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各种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处理,可以为教育决策(经费分配、学校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持,而科学的教育决策又将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办公自动化全面普及,将大幅度减少纸张浪费,实现教育领域的低碳环保。不仅仅学生的学业需要“减负”,教育的管理业务也需要“减负”,精简管理流程,废除或优化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制度(如繁琐的公文审批、设备招标、经费报销等),不断提高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
5.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智慧教育需要更具“智慧”的教育评价方式,“靠数据说话”是智慧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智慧教育环境下包括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质健康评价、本科教学质量评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评价与评估,将更具智慧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2013年9月1日教育部开始推行全国统一学籍,每个学生都分配一个能够跟随他自己一生的一个学籍号。“全国学生终身一人一号”的推行,为全国教育数据的统一采集提供了条件,学校不仅仅能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籍号持续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与学习情况,为教学质量评估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科学数据分析结果。
(二)技术特征
从技术的视角来看,智慧教育是一个集约化的信息系统工程,其核心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1.情境感知
情境感知是智慧教育最基础的功能特征,依据情境感知数据自适应地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服务。常用的情境感知技术包括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等)。情境感知的对象包括两类,分别是外在的学习环境与人的内在学习状态,具体感知内容包括:(1)感知教与学活动实施的物理位置信息;(2)感知教与学活动发生、进行与结束的时间信息;(3)感知教与学活动场所的环境信息,如温度、湿度等;感知学习者的专业知识背景;(4)感知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等;(5)感知学习者的知识背景、知识基础、知识缺陷等;(6)感知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学习风格等;(7)感知学习者的学习与交往需求。
2.无缝连接
泛在网络是智慧教育开展的基础,基于泛在网络的无缝连接是智慧教育的基本特征。无缝连接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系统集成:遵循技术标准,跨级、跨域教育服务平台之间实现数据共享、系统集成;(2)虚实融合: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无缝融合;(3)多终端访问:支持任何常用终端设备无缝连接到各种教育信息系统,无缝获取学习资源与服务;(4)无缝切换:学习者的多个学习终端之间实现数据同步、无缝切换,学习过程实现无缝迁移;(5)联接社群:为特定学习情景建立学习社群,为学习者有效联接和利用学习社群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支持。
3.全向交互
教与学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教育系统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互。全向交互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自然交互:通过语音、手势等更加自然的操作方式与媒体、系统进行交互;(2)深度互动: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使深层学习发生;(3)过程记录:自动记录教与学互动的全过程,为智慧教育管理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智能管控
教育环境、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智能管理是智慧教育的核心特征。智能管控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基于标准协议,实现信令互通,进而实现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和教育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控制;(2)智能诊断:基于智能控制数据和结果,辅助管理者快速、准确诊断问题,及时、有效解决教育业务开展过程中、教育装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智能分析:在系统内各类数据的汇聚与处理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分析,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升级改造提供科学决策依据;(4)智能调节:感知教室、会议室、图书馆等物理场所的环境,依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动态调节声、广、电、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5)智能调度:基于智能诊断、智能分析的结果,科学调度教育资源、调整教育机构布局、分配教育经费等。
5.按需推送
智能教育要达成“人人教、人人学”的美好愿望,教育资源可以按需获取和使用,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按需推送是智慧教育的另一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按需推送资源:根据用户的学习偏好和学习需求,个性化推送学习资源或信息;(2)按需推送活动:根据用户的现有基础、学习偏好以及学习目的,适应性推送学习活动;(3)按需推送服务:根据用户当时的学习状态和需求,适时推送学习服务(解决疑问、提供指导等);(4)按需推送工具:根据用户学习过程记录,适应性推送用户学习所需的各种认知工具;(5)按需推送人际资源:根据用户的兴趣、偏好、学习的内容等,适应性推送学伴、教师、学科专家等人际资源。
6.可视化
可视化是信息时代数据处理与显示的必然趋势。可视化是智慧教育观摩、巡视、监控的必备功能,也是智慧教育系统的重要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可视化监控:通过视窗可以监看智慧教育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2)可视化呈现:通过图形界面,清晰、直观、全面的呈现各类教育统计数据;(3)可视化操作:提供具有良好体验的操作界面,以可视化的方式操作教育设备和应用系统。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