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三化学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

第1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三化学;复习

一、高三化学复习现状

高三阶段属于整体复习的阶段,对于知识点的巩固教学,对于考点的深入探寻是高三阶段复习的重点。高三化学课程的复习应该讲求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系统地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和讲解,对于重点题型进行反复细致的分析和练习,以掌握化学复习的规律性。但是现阶段的高三化学复习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相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性,还是有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的效果没有得到提升,一味地追求教学进度将会造成复习的难度加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不高,尤其是在高三阶段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考前心理,注重教学和心理辅导的双重实践,保障学生有稳定的学习状态应对化学复习。

二、高三化学复习的对策

新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有更加细致的规划,因此,高三阶段的化学复习也应该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高三化学的复习规律性体现教学内容上应该注重整体性的把握,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应该有重新的整理和规划。在教学手段上,应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充分地集中,实现学习目标、情感目标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任务上,由于即将迎接高考这一重要的转折,所以,在教学安排上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考试应对能力的培养,在思维能力的拓展上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上都有重要的安排,为学生的化学复习保驾护航。

高三化学复习应该围绕学生的需求性进行展开,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需求。分阶段性地展开复习活动,由浅入深地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掌握整体性的教学特点,同时也要关注细节上的内容。教师应该善于运用鼓励性的教学语言,注重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准确的判断,科学地安排复习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化学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三化学 复习教学 质量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其学习过程具有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实现能力的提高,形成科学素养。因此,笔者认为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有效性不仅以高考取的好成绩为标准,更为以后走入社会还能通过所学的化学知识受益为目标。那么应该如何开展高三化学复习教学工作呢?

一、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的必要性研究

进入高三,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将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学生面对高考步步紧逼下的压力和心态变化,而教师也以培养一个能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优异学子为荣的热切期望;这时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高考是我国年轻人迈向广阔天地的一道关卡,高考中脱颖而出的用"鲤鱼跃龙门"来形容也不为过;现在的高考就和古代十年寒窗苦读,只求金榜题名中状元相类似;由此可见对于这类"跃龙门"式的考试是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推崇备至的。所以不难理解高三的学生现在面临的压力与承载的期望,这也就需要我们教师做到"画龙点睛"式的复习教学,根据学生理解水平的不同层次,做到一击即中、画龙点睛等最简单、效率的复习教学,给学生营造一种相对轻松、自信的课堂气氛,做到最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关于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的浅见

高一、高二只是为了高三打下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也会遗忘了许多,如果我们的教学方式还是和以前一样忘记了就"填鸭式"的补充,这样往往适得其反。到了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还有压力和心态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的是记住最有用的,最简单的,就像金字塔式的由易到难一步步打下基础。这也同时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对化学的兴趣和重视程度,至于能不能让学生登上金字塔顶与教师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紧密相关。

(一)狠抓双基落实,奠定学科基础

一是帮助学生理解高中化学知识的重难点,分析知识点与知识点存在的关联,切实做好基础复习;二是基础复习达标之后开展专题复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并设置六大专题复习模块,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以及实验和计算,并结合历年高考的重难点和学习复习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题训练、查漏补缺,确保双基落实到位,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的同时为化学复习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优化设计,增强复习效果

提高复习教学质量,与教师的优化设计有着决定性的关联。因而在对复习教学进行优化时,应结合当代高中生多为95后的实际,结合其兴趣爱好和时代特点以及个性差异,确保复习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因而在对复习教学进行优化设计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复习教学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在充分研究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的基础上,对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准确把握高中复习教学重点,预防"南辕北辙"。此外,在教学目标优化设计中,还应体现目标的多元化和层次性。

二是对复习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结合学生实际精心组织设计复习教学内容,切勿过分注重教学内容新奇难,合理控制复习深浅度,确保基本点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还应将重点突出,将难点分化。首先从学生这一视角对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价值的审视,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探索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坡度,着力体现复习教学内容设计的层次性,尤其是能力要求必须体现层次性,才能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在自身的努力中得以发展,为复习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

三是对复习教学方式的优化设计。结合学生实际和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把各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力求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方式,在确保学生广泛参与的同时体现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实现因材施教,使其学会从基础知识到重难点知识的梳理和创新,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手段进行不断优化,不断丰富复习教学教学资源,多元化的服务学生的学习。

(三)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所谓学科能力,就是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而在复习教学中,应加强指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但不能过早地应用学科中的训练材料,预防误导学生忽视知识积累。虽然高考内容的高深性有限,但其具有较宽的考察面。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教学中加强处理,并知识线索不断简化,便于知识点与方法选择的同时更好的分析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将整个学科知识分解为若干模块进行分块复习。分块复习便于学生在对比、统一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的规律,提高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复习教学质量。复习教学时尽量运用简洁简单、规范流畅的语言,也可以配合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诙谐幽默的话语,尽可能把深奥、抽象的东西,变的浅显易懂和生动形象起来;让教学思路更清晰,把整个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应付;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就如何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高三化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提高复习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狠抓双基落实,奠定学科基础,善于优化设计,增强复习效果,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全面提高化学复习教学水平,为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妹.高三化学复习中回归教材的实践[J].生活教育

第3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工作,以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中学化学教学改革,继续倡导以启发、讨论、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究,力求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互相合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

二、主要工作

1.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切实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

加强课改理论学习要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重点、要求和实施的操作方法,要把解读新课程与各年级的化学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彻底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方法、理念、行为能尽快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人才观,着眼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二是教学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三是评价观,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维评价目标;四是教学资源观,要求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开发利用教学课程资源,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注重课程资源开发的人本化教育。

继续加强高中教师的新教材培训。开展化学优质课评选工作,激励教师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革。

2、扎实开展校本教研,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建立健全教研网络机构,充分发挥县学科中心组的引领指导作用,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形成教师培训的有效机制,引导教师通过自觉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3)校本教研要走向专题化、微观化,体现目标性、实效性。

3.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初三复习教学的指导。

加强初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指导工作。一是制订合理的初三复习计划;二是加强对历年中考试题的研究,分析中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三是加强初三复习课堂教学的研究,初三复习教学的重点是强化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的复习,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注重运用化学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强化高中基础年级的教学研究与指导。

基础年级的课堂教学要求是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结构严谨,教学方法得当,知识讲解透彻,学生训练到位。本学期通过听课调研、集体备课、课例引领、课堂教学设计评析等活动,重点加强对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基础年级的化学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基础年级的质量检测与评析,加大实验教学专题调研的力度。各校要把实验教学的改进和创新工作作为教研组的研究重点,使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5.强化高三复习指导,切实提高高三复习质量。

(1)全面学习贯彻徐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年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三项要求,全面提高高三化学复习质量。

(2)研究高考。一是研究考试大纲,深刻领会考纲的精神实质,关注考查知识范围的变化;二是研究高考试题,准确把握命题规律和要求,分析高考命题的思路、意图、特点;三是研究各市高考模拟试题,找出共同关注的考试热,领悟其相互借鉴的意义。四是研究命题人员,把握命题人员的出题风格和特点。

(3)加强高三第二轮复习指导。二轮复习的重点是整合知识、构建体系、突出应用、强化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明确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目标要求和复习策略,加大二轮复习的过程性管理,通过听课调研、二次检测、专题探讨、扶弱补差、分层指导、分类推进等形式,切实解决高三学生复习遇到的具体问题,切实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

(4)做好高三后期复习的调控,重点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学生答题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调整学生的心态。

三、主要工作安排

1、高中教学工作调研

2、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教学研讨会

3、初三化学复习专题研讨会

4、高一、高二基础年级专题教研会议

第4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高三化学 一轮复习 实效性 复习策略

在我校实施新课改后,我迎来了这一轮的高三复习课,新课改强调的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与矫正。高三的化学复习课比较紧张,学生学习被动,方法单一,与新课改理念相差较大,所以老师千辛万苦地教,学生费时费力地学,总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新课改下怎样才能做好高三化学复习?在此与大家进行探讨。

1.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复习的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过去的高考给老师留下的遗憾正是这届老师宝贵的经验财富,目前高三化学复习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知识,轻能力,重数量,轻质量,重练习,轻探究,因此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解决这些问题,优化课堂教学成为老师们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保持相对平稳的特点,无偏题,怪题,突出基础,注重能力。试题突出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在课程标准、教材基础知识范畴内,考点常见并集中。试卷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融合,过程和方法的结合。复习过程中应时刻明确考试大纲的要求,学习中结合高考真题体会高考试题的特点,及时调整复习的起点和落点。

2.实施复习策略的方法

(1)以考纲为指导,抓教材,深刻理解知识。

《教学大纲》中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点是化学教学的纲领。考点就是考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在进行章节复习之前有必要先对考纲进行研究,明确复习的内容避免无用功,对考纲新增的内容要给予特别关注,这样复习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

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要紧抓课本,将教材和资料有机结合是基础知识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划出重点和难点,知道哪些是记忆性的东西,哪些是需要理解的东西,哪些内容属于综合运用中常考的点。同时,学习化学一定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其关键是复习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在复习完一部分后根据考点、难点、热点编写知识结构图,将点连线再成体,有效储存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转换再重组。鉴于高考的导向功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新课程理念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应有体现,教师应认真钻研,将学习体会落实到复习的各个环节。

(2)应用学案教学法增强高三化学复习的效果。

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课的旧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高三复习学案不同于普通资料,其重心不是向学生展示知识点,学案编排的目的应是调动学生主体意识,训练思维能力,所以其展现的应是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或者应是将考点设置成的探究性问题要体现高考能力的要求。高三复习学案的另一个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3)深研各类试题,针对性训练,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复习的时间短,任务繁重,如何快速提高复习的效率,我认为还是专题练习。专题训练是针对某一主干知识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而展开的,教师应该针对板块的特点精心准备例题,习题,做好检测。新课程高考显著的特点是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应用的考查,命题多在学科主干知识点上。在教学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深入、透彻理解,知道内涵、外延,知其所以然,课堂上仅仅讲概念、规律不行,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应用,提倡“以问题为中心,以试题为载体,以师生互动为方式”,突破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教学方式上可以采取一是例题,二是训练,三是反思纠错的步骤。

高考60%内容是基本内容,如果再加上10%~20%中档内容中容易的内容,学生能掌握的话,本科就不是问题了,如果把时间放在较难的内容上的话,讲了学生也听不懂是一种浪费,因此我们要切实改变观念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立足基础回归课本。

高三复习中,考试频繁,若要使其有效,命题质量和考后分析尤其重要,教师不妨也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平时学生的典型错题记录下来,自己遇到的好题记下来有利于以后命题。试题的讲评应该改掉满堂讲的习惯,侧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点拨启发为主,典型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审题、分析过程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享,教师补充,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监控能力及思维的灵活度,从多个角度理解处理同一问题。

总之,高三一轮复习对高考来讲至关重要,要使一轮复习更加高效我们还要认真抓常规,从备好一节课,及时反思,认真批阅一本作业,考后认真总结做起,根据高考要求,不断创新改进高三复习策略和方法,使一轮复习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第5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预备铃后10分钟;合作学习;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化学知识点零散、繁多,而且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入的理解,往往不能较好地将选修模块中的深层次内容与必修模块中的基础内容衔接整合,导致知识的存储始终处于零星状态,难以形成知识网络,使得“一学就会,一放就忘,一做就错”成为常态。

而高三化学总复习的目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散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第二是促使学生形成学科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在时间紧迫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每个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更有学生由于成绩落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出于对学生能力的担忧而不敢放开手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反而会不自觉地只注意系统的书面知识,采用“满堂灌,拼时间,多练习”的方式来进行复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学科知识片段以及一定水平的自主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只需要教师创造足够的机会,充分{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学会主动地把知识进行关联和整合,能力素养也会慢慢地得到提高,从而进一步使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的高三化学复习也能实现新课标中关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在上述想法的指引下,在过去两年高三复习里面,笔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以学科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利用预备铃后10分钟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 学科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是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是指知识的整体性和事物的普遍联系,而非孤立的事实本身和零碎的知识结论”。他认为任何学科都有其基本结构,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这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这种基本结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因素,应该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因为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他就可以独立并深入地面对新的知识领域,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笔者认为高三化学总复习先让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是预备铃后10分钟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2. 建构主义与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即学习者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过程,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基础上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合作学习要求日常的学习时间里,小组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积极主动地通过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因此合作学习的一些形式及方法的设计要能够保证组员之间进行真正充分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个成员自己的先前经验、对知识的理解,都成为一种资源供大家分享和学习。在预备铃后10分钟的教学当中,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主动、积极、互助地共同参与到学习当中,有助于知识意义建构的高效实现。

三、预备铃后10分钟复习策略新探

带着对预备铃后10分钟怎么用的各种设想,笔者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高三化学总复习中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这个原则进行了尝试,从这两年的各次模拟考试和高考成绩来看,在年级13个理科班中,笔者所带的两个班基本上能够稳定在前几名。笔者分析总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和实施的反馈,最终确定下来完整的实施策略。下面把预备铃后10分钟复习策略简单概括成“五步曲”:

第一步:学情分析(前期准备,8月份第一个星期)

我们都很清楚要上好一节课,都离不开准确到位的学情分析,只有对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地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以2015年所带的高三(11)、(12)班为例,这是接手的两个全新的班级。初步了解到11班成绩在年级上基本都是倒数的,而12班属于中等偏下的班,但这只是一个整体大概的了解,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有关化学学习的具体情况,笔者在两个班94名学生当中展开了问卷调查。下面列出调查的一个问题。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可以了解到以前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情况,学生的化学基础情况、化学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学科知识点掌握情况等等,为以后整个预备铃后10分钟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第二步:组成学习小组(前期准备,8月份第一个星期)

根据上面的学情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采用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学习活动。当今各国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用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不仅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尤其对于改善课堂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对充分利用教学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与相互影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等,其实效是令世人瞩目的。 合作学习小组采用4人为一组,一名组长和三名学生的组成形式。在这里,笔者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情况,把一个班所有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在每个层次各一人,不分男女,自由组合,然后笔者在尊重学生的意愿为前提进行调整,最后组成异质小组。具体的合作学习小组的运行机理,笔者用下面的关系图(图1)来加以说明:

第三步:基础知识梳理整合(一轮复习开始,持续两个月)

高中化学可划分为如下五大模块:基本概念 、 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与计算。一般情况,多数教师是机械地按课本章节顺序或知识点对教材内容进行浅层次的重复,没有真正把握新课标的要求,没有对课本和复习资料进行有机地整合,过分地依靠复习资料,不注意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的,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这样的复习的模式往往会出现复习了后面的内容,很快又把前面的内容忘记了的情况。在此,笔者认为在整个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要把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整合,一定要做到主动和反复。主动指的是要走到教师复习之前,先自己把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反复指的是要把复习过的内容进行再复习从而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为了做到以上两点,笔者以小组抽签的形式把具体的基础知识点分派到每个学习小组身上,然后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归纳总结,把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并汇总在PPT上,并于预备铃后10分钟以汇报的形式给同学们进行复习讲解。下面我们以有机反应类型知识点归纳为例:

在预备铃后10分钟内,先由学习小组成员对以上内容在全班同学面前呈现并进行讲解,有时候可能表达不是太好,不过没关系,笔者会从旁引导、及时纠正并给予肯定,然后全班同学把该小组的总结进行集体朗诵和记忆,这样以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

最后,当基本知识点都复习完之后,P者再把学生整理的内容全部整合到PPT中,用于每节课预备铃后10分钟集体朗诵或者抽查等形式进行再复习以达到加深印象的效果。

整个过程从高三化学复习开始持续两个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大大地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本来看似重复单调、枯燥无味的高三化学复习增添了不少乐趣。

第四步:化学方程式有意义化记忆(紧跟第三步结束之后,持续两个月)

经过上一步,学生基本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要想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运用到具体的问题当中。面对高中化学如此多而乱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普遍反映记不住,很容易出错,或者记住了很快就忘记了。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很多针对化学方程式的教学策略,实践起来也有不错的效果。然而,笔者认为,不管怎样的方法,都只是帮助学生在一定时间容易记住,但是要真正做到把方程式烂熟于心还是要通过把化学方程式通过关联以达到有意义化记忆,并且要不断地回顾重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基础知识的梳理整合完毕之后,笔者在预备铃后10分钟做出了调整,具体的流程分两步:

一是从“面”出发。把课本出现的化学方程式按出现的顺序整理到PPT中,让学生在预备铃后5分钟内进行默写,每次默写10个化学方程式左右。剩下5分钟,让学习小组把他们提前准备好的,觉得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或者多个方程式,通过联系生活、联系课本甚至是可以联系亲身经历来进行有意义化讲解。如下图2所示,某小组在默写完上面方程式之后,通过结合课本具体的实验装置、现象、注意事项等与该化学方程式有关的内容来进行关联,在讲到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通过简单介绍了钢铁淬火的过程,然后提出“钢铁淬火之后,表面形成的黑色氧化膜是否是四氧化三铁?”,问题抛出之后,引起同学们一番激烈讨论,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把化学方程式给记住了,还能形成这样一种关联的思维,每当看到化学方程式,都会自觉地进行一番思维的发散,让化学方程式的默写不再那么枯燥无味,反而变得充实有趣。

二是从“点”出发。经过第一步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住了课本上比较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也具备了一定的关联能力。紧接着笔者进行了一个提升,改成以某种元素出发,以网络状呈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下图3所示,金属铁与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通过这样的做法,学生可以把同一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关的方程式进行网络化关联,让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更加的准确和全面。

第五步:小组合作,习题讲解(第四步结束到高考前一个月)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习题讲解其实很常见,但在笔者看来,更多的教师只是停留在表面,纯粹只是让学生讲题而讲题,并没有事先为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而让学生做充分的准备,导致学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做到有针对性地讲题,更不可能把题目讲通讲精。根据笔者的经验,在一个班级50多人中,最后真正能够从这样的习题课中取得进步的学生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学生是在所谓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度过宝贵的40分钟。而笔者不同于他人的做法的一点在于充分利用好预备铃后10分钟,为学生做好知识与能力的储备。这是习题讲解活动的坚实基础。

在习题讲解环节,笔者同样进行两个阶段的安排:

第一阶段:教师指导,分模块讲题。首先,笔者按模块先后顺序,给学习小组指定某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自己做过的或者没有做过的题目当中挑选一道或者两道题目备选,当把题目准备好之后,小组成员会在笔者面前先陈述选题的理由并简单口述一下讲解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笔者会适当地给予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和方法性错误。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可能会由于过分紧张,导致一些自己准备好的内容无法顺利呈现给同学们,在这个时候,笔者会通过针对学生的问题,适当地抛出几个引导性的小问题,让学生重新找到题目讲解的方向,同时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

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适应该阶段的学习活动,笔者在内容安排上,先由较容易讲解的选择题开始,等学生基本适应了,再进入到难度较大的填空题讲解。 在本阶段,笔者只要求学生能够针对某一道题目做到能够把题目讲明白就足够了,这样让学生慢慢掌握讲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不会给学生强加太大的压力。

第二阶段:根据组内实际情况,重点突破。经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讲解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能够初步根据题目提炼出考查知识点和方向。进入到第二阶段,为了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切实解决每个小组的实际问题,笔者让小组成员根据平时练习、考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选取对应的题目,进行重点突破。在这个阶段,学生除了要把所选题目讲明白,笔者还鼓励学生可以针对题目的考点做出一些必要的延伸和总结,以此作为一个更大的提升机会。

从整个小组合作讲题实践情况来看,起初部分学生可能由于时覆还怀浞只蛘吖分紧张连选择题也讲得不清不楚,但是经过笔者耐心指导讲题要点之后,情况明显得到很大改善。最后两个阶段训练下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独立地把题目清晰完整地讲解下来。下面展示两个案例来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案例1

这是一道有关硫酸亚铁晶体制备的题目,上图为某小组成员讲稿,学生在处理这道题的时候,把整个过程的每一步的设计的原理和意图都进行了分析,真正做到把题目做透了。 同时,该学生不止把设问解决了,还针对本题设计到的结晶问题进行了延伸并进行了归纳总结。 笔者认为,这充分体现了该生已经走出来就题讲题的困境,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完成一道题目,实属难能可贵!

案例2

这道题目所呈现的是一种学生完全陌生的元素化合物,该学习小组把对该题型的分析过程和注意的地方都进行了详细说明,把一道本来看似很难的题目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给解决了。同时能够参照该题的考点,进行考点的类比延伸,并给出相对应的类似考点的练习。笔者认为该生在一道题的讲解已经可以做到尝试从教师的高度来理解一道题目。

四、教学效果分析

1.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把握预备铃后10分钟的复习策略的实施效果,笔者于第一学期末再次用调查问卷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高三(11)班和高三(12)班合共94位同学。发放问卷94份,收回94份有效问卷。下面将两次问卷调查的相同问题进行对比。

从以上成绩对比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了预备铃后10分钟的“五步曲”复习之后,两个班的成绩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11班由于基础得到很好的加强,因此成绩进步体现得更加明显,而12班成绩则是稳重有进。

通过两次调查问卷的分析对比以及高二高三成绩的比较可以证明,预备铃后10分钟的“五步曲”复习实践探究对于学生的合作意识、认知、表达、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顺应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学生逐渐摆脱往日以“题海战术”为主的学习方法,减轻了记忆负担,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学会了反思和整合知识的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反思及展望

笔者对本次实践探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期间不断地进行复习策略的完善和总结。学生成绩证明该复习策略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确实能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笔者理论水平、研究时间、教学实践等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研究对象和范围不够全面。笔者所在学校的生源于全市为中等偏上,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较一般学校可能会好一点,同时研究对象也仅仅是年级的两个班级,因此得出的相关结论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要进行策略推广,还需要进行研究样本的扩大才可以。

2. 本探究采用4人异质化分组,但学生层次有时候区分并不明显。在异质组中好、中、差学生的个体能力有时差异较大,易造成沟通和合作上的困难,容易导致合作学习开展受阻,同时学生之间复杂的感情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小组合作的开展效果。因此,在进行异质化分组的时候,还需要增加组内的情况调查,了解组内的成员是否存在矛盾、彼此间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差异,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及时调配,务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组内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展现自己的机会。

3. 预备铃后10分钟时间比较紧,学生时间容易把握不准,容易造成课堂拖沓。因此小组需要提前两到三天开始准备,并把准备好的内容事先给教师浏览,这样便于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提前演练,掌控好时间的分配,让讲解更清晰,更有条理。

4. 学生在台上做汇报讲解时,要确保台下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因此教师需要实时关注学生动态,必要时可通过提问等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学生在本环节准备的内容多种多样,教师如何保证这10分钟出效果并顺利过渡到正课并完成教学任务,这其中的难度和挑战性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备课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多方准备,灵活实施,确保两方面都能够得到较好的兼顾。

鉴于本复习策略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在当下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背景下,高一高二也可以灵活运用预备铃后10分钟来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作为一个过渡阶段,最终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为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来全面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杨文斌.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3

[3] 王晓魏.基于高中化学自主学习下教学模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4] 马振亚.高三学生化学高考复习现状调查分析与反馈[J].化学教与学,2014(6):65-68

第6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课; 学生;主体地位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4-003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4.013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变他律为自律,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成为主角,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被放在第一位。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二、高三化学复习课上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1. 高三化学复习课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盲目追求升学率,导致许多学校和老师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时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课堂,陷于该“怪圈”十几年不能自拔。新课标下尽管许多教师在理性上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总是有意无意地被忽视,使得学生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复习课效率低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与创新素质,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有人认为:高三复习强调的是效率,不必像新授课那样创设问题情景,没有必要进行化学科学实验探究,于是“教师详细知识归纳+大量习题训练”成为高三复习常见模式。很多学生也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的重复,听课兴趣不高。确实,高三复习课(习题课)本身的课型特点及所讲题目难度的提高和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大、加深,使教学手段显得单调,教学模式呆板,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模式若长期恶性循环,只能导致学生厌倦课堂,对知识点掌握甚少,解题技能无法提升。其实如何进行有效的“重复”,如何在“重复”中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思维品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摆在高三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有老师认为:自己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很好、学生情绪很高、回答问题很积极等。但深思一下就会发现,大多的活跃气氛只是体现在简单的问题和学生所处年龄段的一种本能的活泼好动上,根本不能够将学生潜能发掘出来。

2. 成因

(1)高三复习课特点

高三复习课(习题课)本身的课型特点及所讲题目难度的提高和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大、加深,使教学手段显得单调,教学模式呆板,使得师生之间较难进行互动,无法以学生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角度

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教学进度,采用较单一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上课时尽量避开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来“表演”,主要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的思考、交流、反思时间少之又少,使得学生上课被动,积极性不高,有时甚至想放弃学习。

②教师的误区:总以为老师多讲,学生就会多懂,从而明白解题原理,掌握解题步骤。

其实这纯粹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想法,完全忽略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忽略了学生接受、理解、掌握、应用知识、技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习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使学生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3)学生角度

由于学习过程中大量难题、新题的出现,且对旧知识的遗忘和混淆,及备考过程中的紧张心理,使得学生上课时很被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不高,于是课堂上出现了三类人:一类是有心无力型,二类是有力无心型,三类是无心无力型,这样的学生很难融入课堂,主体地位很难被体现。学生的松懈也导致了教师的消极,影响了课堂的质量,从而教学质量很难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被挑战。

2. 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复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应使学生真正成为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技能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良好健康的主体人格,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的教学不应再是教师单纯地采用“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等等的不良教法模式去传授知识,而应是实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机会,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意识,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激发创新潜能,以适应高三化学复习课要求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时立于不败之地。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还是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体质的增强,都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实践行动来实现。教师既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教师既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总之,只有承认学生在教学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才能实现知识、能力和思想观点的转化,促进人的成长和进步。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与“合作探究”,从而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 高三化学复习课上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的对策

1. 从教师角度,应做到“三转变”

(1)转变观念

我们许多老师总认为:复习课上,教师多讲,学生就会多懂。其实不然,多讲不一定多懂,多接受。我们应该精讲、精练,多授之以渔,不能因为赶上了教学进度,而落下了学生能力水平,这是得不偿失的。教师要通过精选习题来提高练习的效率。学生通过练习,知识得以巩固掌握,解题思路、程序得以消化,进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讲题时:要注意变式的训练,既要多题一解,也要一题多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思维的灵活性,避免定式思维,既掌握一定的程序又不固守某一种程序,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根本改变重教法而轻学法的状况,使学生真正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教师不仅要授之于“鱼”,更应该授之于“渔”,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2)转变方式

主要指备课、上课及课后的教学方式、方法。

课前有准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一些教学情景。例如:讲实验题时可展示些实验仪器,让学生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不自觉的融入于课堂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教师也必须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课堂设计更多地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仅从教材和教参的要求出发。只有立足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建构才成为可能。

授课时,积极应对,多发问、多引导、多鼓励,少独唱、少主宰、少埋怨。在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质量和效果。在讲题时应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

课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化学才能,让他们有所作为,构建主体性教学的学习方式。

(3)转变角色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坏跟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他们喜欢上一位化学教师,也往往会喜欢上他的化学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化学知识,因此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努力吸收多方面的知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经常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对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并精心设计学生们的作业,认真批阅,及时为后进生补缺。一切为学生着想,使学生们主动地去学。

教师也不应把自己放在高处俯视学生,一味的命令、服从、威胁与惩罚,这样的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思维的发挥。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孩子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交融的、协力合作的开放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的观念,以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我们应当放下教师的架子,转变角色,与学生平等相处,并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保持学生兴致勃勃的情绪,使化学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从而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潜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 从学生角度,应做到“四会”

(1)让学生会想

这里的“想”即“思考”。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确实,学习必须学会思考,离不开思考。化学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公式的提出与概括,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问题的辨析,知识的联系与结构,都需要学生多思考,多想。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问题,尽可能地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参与,变成思想交锋的过程,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又能灵活地变化和融通知识,还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想像力,激发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教师的“引思”和学生的“发思”,使得师生关系尽现于课堂之中,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让学生会记

“记”即“做笔记”。课堂善于记笔记,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加强了对知识的接受与理解;有助于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有助于增强鉴别力与思维的敏捷性,有助于课后复习,收到消化巩固之效。当然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做笔记,既保证写得完,又促使学生在写的同时能够去思维,去理解,避免学生只顾写不动脑思考。可以相信,学生重视做笔记了,善于做笔记了,他们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必然会增强,他们的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必然会有提高。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形成了做课堂笔记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学生学会了学习。

(3)让学生会说

有这种现象:当学生集体回答时都很会说,但个别提问时就哑巴了。分析原因发现:第一,是生怕说错了,受到老师批评,受到同学笑话。第二,就是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那么他就干脆不说了。我们应鼓励学生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首先让学生敢说,老师首先是一个忠实的听众,不管学生说的对不对,都给予表扬,同时让其他同学认真听,都参与进去。对发言的同学不取笑,说错了也要给予鼓励,告诉他们,你如果发言了,其他同学也会给你表扬鼓励的。让学生从心理上去除怕说的阴影。让他们知道其实老师很喜欢听他们的发言,同学也很喜欢听他的发言。另外,在其他同学回答完后,老师可以继续追问,促使学生想,积极动脑发言。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解题思路、方法,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问和学生的说,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中,享受参与的乐趣。学生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思维的条理性,准确性也得到了操练。

(4)让学生会做

这里的“做”即课堂上的即兴解题和板书。高三复习课离不开大量的习题,这些习题有的可以要求学生课前或课后完成,但有的(典型的代表题)必须要求学生当堂解决(或让学生板书)。这样做的目的: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解题,培养了一种能力也使之体会到解题的艰辛和乐趣,使其放松的状态一下子紧张起来,发散的心思收敛于课堂之中。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知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享受解题的快乐的同时,学习主动性得到加强,其主体作用被体现,主体地位被巩固。

可见,课堂教学必须倡导鲜明的主体意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而不仅仅是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得舒服,讲得痛快,而要关注在40分钟里学生的变化和发展。老师的声音少了,学生的声音多了;老师的机械灌输少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多了。学生不再仅仅是听众、记录者,另外还要承担起更多的角色。可以说,这样的课堂才是鲜活的、生动的、洋溢生命光辉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学生必将更加会听、会说、会读、会写,并且还要听好、说好、读好、写好!

总之,在高三化学复习课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的理念渗透在和谐、宽松、民主而又活跃的教学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意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得高三化学备考复习成为真正高效的复习。

参考文献

第7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科学素养;走出课堂;实验操作

为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化学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2011年化学科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化学高考试题将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新课标指出,科学素养落实到化学课程,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三个维度来具体描述。既注意科学的核心概念与化学知识体系的关系,又有意识地在化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体现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中教材的内容基本授完,教师利用现成的教材内容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有所弱化,如何通过高三化学复习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谈谈笔者的体会。

一、利用试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高三化学的复习中,大部分的时间是用来进行习题的训练与评讲,教师要利用好习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在试题的评讲中要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

高三化学的复习过程中,大考、小考比较多,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在讲评试题时应以关心、激励、委婉提出等人性化的语言贯穿始终。有的题目学生虽然做过,但考试时还是答错,此时教师应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好补救的工作。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在试题的评讲过程中,应会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尽量找出每一个学生答题的优点,在试卷中写激励的批语,在试卷的评讲过程中做适当的表扬。委婉提出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如:“如果能够这样答,效果会更好”。在试题的评讲过程中,注意要放下教师的“权威”和“架子”,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也让每个学生都有暴露思维过程的机会,各抒己见,让他们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在教师的鼓励下增强信心,消除其压抑感,在表扬声中获得愉悦。此外,教师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一些显浅、错误或怪诞的问题而感到惊讶或可笑。对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要满腔热情,不能“泼冷水”,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习题的设计上关注STSE,体现学科的发展性和时代性

在高三的复习中,教师要精选习题。习题在设计上要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最重要的并不是掌握很多的事实性知识,而是能牢固地、准确地,哪怕只是定性地建立起基本的科学观念。而这些观念的形成又离不开对核心知识的正确理解。众多事实表明:许多学生会做一个概念的相关试题,但其在进行概念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迷惑,并没有转变,易造成知识世界和观念世界的分离。教师在试题的练习与讲评中应担负着这一功能。有的习题的设计上应联系生活、社会、科学技术、化工生产。以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的社会效果,关心当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关心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等。通过习题的讲练,培养学生有效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知道如何获取信息,并且在需要时能进行科学的决策。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关心自然、社会、科技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使他们逐步形成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典型题来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的归纳小结能力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提高有利于掌握知识。新教材知识内容编排体系、逻辑结构、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具有系统性,这要求我们师生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所学过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梳理好所学知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其归纳、小结等自学能力。在习题课的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应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习题作为“点”来给学生训练。通过典型题的训练和评讲,让学生联想、回归到课本的有关知识点,使知识前后连贯,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网络,达到落实双基的目的。例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一道比较典型的题目来加以训练,通过该题的训练让学生联想回忆反应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影响因素、与化学平衡的关系以及用不同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有何关系等;可通过典型的无机推断题来让学生联想、回(下转第52页)

(上接第50页)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并构建学科知识点网络,在习题的训练中加强知识的记忆、联系及理解。

(四)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设计典型的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高三是学生能力提高最大的阶段。实施新课标后,高考试题从能力立意向三维目标的转化,即要求考生应通过自己读书、质疑、探究、思考来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自学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断的提高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能力培养的核心,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有紧实的联系。思维能力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所以教师在习题的设计及选择上,应以主干知识为载体,注重对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习题的训练,能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化学问题实验探究能力。

二、高三复习手段应多样化,避免单纯的习题讲练

在高三的化学复习中,由于高中的教材内容已基本授完,许多教师对化学的复习只是单纯的习题讲练,使高三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同时大量、反复地做题,使学生变成了只会做题的“机器”,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不相吻合的,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三化学复习不能只是单纯的习题讲练,应有灵活多变的复习方式。

(一)高三学生要走出课堂

在高三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试题涉及到环保问题时,有些学生答题时总是考虑不周全,虽然学生在平常做过一定量有关环保方面的题目。为什么这样呢?我认为,学生觉得注意环保问题是对的,但绝大多数学生对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认识不是很深刻,对保护环境只是保留于字面认识上,没有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自己实际行动,自觉关心环境、保护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如自己知道随地丢果皮是不对,但剥了香蕉皮顺手丢在地上,被旁人提醒才知道一样。所以我觉得,在高三的复习中,有时要走出课堂,多些创造机会给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会日常生活上一些化学问题,可能会比单纯做题、讲题效果更好。如果学校附近有企业或工厂,学校可以与他们联系,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厂参观学习;可带学生去参观参观污水处理厂;到洗涤厂参观洗衣粉、肥皂的生产工艺。通过参观,学生感性地认识到了生活、生产中的化学。通过对工业流程的参观,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课堂上所讲解的化学理论知识。

(二)实验不能“纸上谈兵”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高考加大了对学生化学实验的考查力度。但通过对学生高考成绩分析,学生实验试题的得分仍然较低,这暴露出一部分考生对实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出现这样现象,笔者认为跟高三学生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是分不开的。在许多学校,高三学生没有实验课,在没有现成的实验内容的情况下,大部分教师又怕麻烦,没有创造机会给学生动手做实验,只让学生“背”实验、“记”实验,这是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提高的。其实,高三学生更具备有完整的中学知识,有更强的分析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应给学生更多设计实验来探究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应用实验方法来探究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认真挖掘教材,让每个学生在实验室里真正落实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的原理、装置、现象和实验的方法,认真演练练习册中的实验习题,让学生对化学知识与技能同时落实。

在新课程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科学素养是学生对化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在高三化学复习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才能使学生参加高考立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1]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第8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策略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高三化学总复习扎实有效的进行,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研究“两纲”,回归教材

所谓“两纲”,即《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会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做到有的放矢。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

二、总结规律,形成网络

化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复习时要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联系、总结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把备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重视实验,技能创新

高考化学试题的难度往往体现在实验题中,为此要高度重视对化学实验的复习。分析近几年来高考实验试题,发现均具备以下特点:素材的选取呈回归课本的态势;重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反应原理和实验原理的考查;试题考查方式体现由浅入深,从课本到创新;试题考点是考查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实验仪器、装置、现象、操作、设计均在考查范围之中。针对以上特点,应努力做到:认真复习课本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实验基础知识并能做到举一反三;复习实验要创设实验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做实验的情境中才能做好实验题,否则学生可能就答不对或答不准;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以适应开放性试题。使学生在遇到新的实验情境时,要学会联想到已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将其合理地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的实验题。在注重课本实验复习的同时,还要科学地设置实验训练题,使学生见多识广,在应考中从容应答。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很多学生都是在简单的题目上失分,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五、增强毅力,坚定信心

第9篇: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和培养,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充分体现以化学主干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由对知识的考查转向对能力的考查。因此,传统的高三化学课堂就存在了一定的缺陷: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课堂缺少个性,缺少探索,老师灌得多、学生想得少;复习课枯燥乏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缺乏激情,课内外疲惫不堪,倦意不消,承受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填鸭式”的复习把知识往学生大脑里塞,学生成了记忆知识的机器,何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能力呢?这不仅不能适应新《程课标准》的要求,而且造成了复习效率难以提高的后果。 

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化学内容庞杂,头绪繁多,涉及面宽,如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则可以提高复习效率。 

首先,抓“纲”靠“本”,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才能领会命题思路,把握复习方向,掌握复习要点,提高复习效果。现在的高考“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为此,在选择复习内容时,应以《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为指导,引导学生寻找课本的落脚点及内在联系,使复习内容既全面又深刻、透彻。 

其次,整合课本知识、创新复习。比如在进行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复习时,传统的复习方法是老师先对各池举一个典型的装置图,一个一个分析透彻后,辅以适当地练习加以巩固。这种方法可能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生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和提高能力。我在复习时是这样设计的:自选材料和用品,请大家设计出一个原电池、一个电解池和一个电镀池,并写出各池的电极名称、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并标出各池的电流方向、电子流动方向和离子运动方向。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就开始忙了,基础好一点的学生直接就开始设计,不少学生选择翻课本和以前的笔记,边看边设计或者依葫芦画瓢,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他们都真正动起来了。待多数同学任务完成后,再给出第二个任务:同组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换自己的设计,帮同学指出设计中的错误,并讨论错误的原因。任务一布置,学生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都想知道别人做得怎么样。几分钟的激烈讨论后,再选出代表以自己的设计为例,对这几种池的原理进行讲解,学生互评,老师作适当的点评,并让学生比较这几种池的异同点。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学案导学,提高复习的高效性。学案导学这一复习模式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学生自学、教师导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中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采取学案导学,正是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好的教学方法。学案是导学的载体,学案的编写是学案导学教学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提高能力,学案的编写就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减少教的成分。同时要以提高兴趣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并进”的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设计问题时更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留有创造性学习的空间。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既要有“伸手可摘桃”的基础题,又要有“跳一跳能摘到”的能力题,还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习题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操作性习题,以适应各类学生的需要,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