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生育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纪律;计划生育;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11-02
纪律是纲纪法律的总称,它要求人们遵守也已确立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历行自己职责的一种行为准则。在我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时,纪律同样在执行计划生育国策中发挥着保障作用,它稳定了计划生育政策,提高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水平,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特别是计划生育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通过近二十年的司法实践证明,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规体系建设奠定了法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严格依法办事,较好地解决了依靠强迫性命令和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来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从而也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一、纪律在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通过三十多年来的执行实施,计划生育工作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了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由以往的仅就计划生育工作抓计划生育工作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与社会制约相结合,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路相统一的机制转变,从此拉开了新形势人口与计划生育改革的序幕。在充分肯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纪律在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仍处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些领导干部对纪律在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此项工作作为保证人口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2.有些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善于学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习惯与凭以往的所谓“经验”“方法”干工作、想问题。
3.一些计划生育领导干部生育观念和法制观念淡薄,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在工作中不按法定职权和程序办事,习惯于强迫命令,损害群众的合法权益。
4.个别计划生育干部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贪污受贿,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乱收费乱罚款,挪用社会抚育费为自己配车、谋福利。
5.有的基层计划生育干部在工作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做假手术、假鉴定,出具假证明、虚报人口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瞒报计划外出生人口,压报责任事故和突发事件,工作中报喜不报忧。
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局部地方和个别干部身上,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进一步强化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
要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就必须进一步强化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落实三严三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全国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以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机制为重点,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始终坚持“三不变”原则,积极落实“三为主“的方针,实行层层签订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方法,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两项成果一起要”的双项考核机制,不断加大各种管理的力度,实现社会与计划生育的协调发展。
1.加强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必须做到思想落实
加强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思想理论素质是基础。要采取多种学习教育形式,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要内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正确的政绩观教育,引导广大计生干部职工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慎用权力,用好权力,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权为民用,决不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
2.坚强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必须做到宣传落实
贯彻落实好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育龄群众的法律意识,必将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各级计划生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各种宣传资源和社会力量,通过大众传媒和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及本省、自治直辖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四五”普法规划。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主要精神送进千家万户,帮助干部群众了解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工作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有关的法律规定,特别是要加大对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准确全面的理解和执行现行的生育政策,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3.加强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必须做到服务落实
加强纪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必须以人为本,服务为重,以满足群众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服务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构建规范便民的优质服务机制。中煤矿建集团三十工程处把深化生殖保健服务看作是尊重民意、顺应民心的重要举措,规范化建设技术服务阵地,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从而拓宽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技术水平。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与育龄群众的生产、生活、生育服务相结合,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将计划生育知识和法律法规印制成宣传单发放到育龄群众手中,让她们了解各种避孕节育知识和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对三十工程处的育龄妇女全面建档建卡,实行动态微机化管理,做到了服务对象不漏管,结婚、怀孕、出生、节育不漏报;对流动人口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摸底,将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并输入计算机,做到了流动人口与我处职工家属同服务、同管理、同受益、同处理。做到了及时送药具上门,免费提供计生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异乡的温暖。同时大力推行“三结合”,把扶贫帮困、送温暖、献爱心等系列优质活动,与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的稳定发展结合起来。开展一帮一、结对子、帮助特困职工等活动。建立帮困档案,实行定期检查,做到结对到人。并积极落实兑现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让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群众政策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为鼓励少生优生,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补发了历年来拖欠的计划生育工作各种费用。从2005年至目前为止,累计为978名职工补发了独生子女保健费1229593.5元,为397名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发放一次性补贴794000元。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计生协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目的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相吻合。计划生育协会是协助党和政府动员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团体。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计划生育协会发动会员在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在计划生育版权所有中起带头积极作用。向群众宣传科学理论、计生政策,传播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协调社会力量为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的优质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发挥计生协会在村民(居)自治的建设作用。履行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职能,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队伍自身的建设,适应新的形势。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计划生育协会的服务对象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各级协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育龄群众。计生协会基层网络有乡、村(居)会长、理事、小组长、会员,通过这样网络联系广大的育龄群众,联系千家万户。计生协会会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与育龄群众朝夕相融,接触最近、联系更广、感情更深、作用更大、效果更好。
计划生育协会工作方法与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计生协会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管理”活动。自我教育——通过协会组织学习计生政策和科学知识,把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科学知识交给群众,通过节假日、世界人口日、计生协会会员活动日、母亲节等开展宣传、咨询活动,营造新的生育文化氛围。加强思想沟通,润物无声,在会员和育龄群众中间谈心交流。通过开展有声有色文艺宣传,使育龄群众受到教育和启迪,接受新的婚育观版权所有念。自我管理——按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制定各种有利于计划生育的村规民约。实行国家计生政策、落实优惠政策和奖励扶持政策,对计划生育情况进行公开、张榜公布并实施监督管理,时时反馈计生信息落实计划生育任务,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自我服务——组织广大会员发展经济,帮助群众的勤劳致富,奔小康、建设文明幸福家园“三结合”活动,为广大育龄群众。实施帮扶工程,幸福工程,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上的优质服务。
因此,充分认识计生协会与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2、保护心脑血管:花生油里面含有三种保护心脑血管的成分,它们分别是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β-谷固醇。实验证明这几种成分对于降低血小板聚集、治疗动脉硬化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具有很好的作用。
3、美容肌肤:花生油中的维生素E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成分,对于保护皮肤,防止其皲裂老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4、健身长寿:花生含天门冬氨酸较多,因而具有解除疲劳的作用;花生米中果糖为左旋糖,比其它糖含更多羟基,不仅能被肝脏贮存,而且能很快被机体利用,且不会形成脂肪积累;花生脂肪中含较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消除“自由基”,具有抗衰老作用。
【关键词】 性别决定基因;生育与节育
目前认为,Y染色体的短臂近着丝点部位有一个决定基因(TDG),此基因的产物为Y-组织相容性抗原,简称H-Y抗原。这个抗原使性分化产生形成男性胎儿。
1 资料与方法
观察周围已婚两年以上家庭,约有16%的家庭患不孕不育症。在这些不孕不育的家庭中有一部分离婚重组家庭,其中有些新组建的家庭不经过任何治疗,离婚再婚双方都很快怀孕生育,但性别相反。在已婚有两个子女的家庭中,是一男一女的占半数以上;有些不孕不育家庭结婚多年不孕,不经过治疗几年后突然怀孕生育;有些结婚后多年不育,经过各种检查双方都属正常,原因不明。经研究,初步认为在生育与节育中,与性别决定基因都有相关性。
2 结 果
经过初步统计,已婚两年以上不育家庭约占已婚家庭的16%,经各种治疗获生育者占8/16;因不育离婚后再婚获生育但子女性别相反者占1/16;约有4/16的不孕家庭夫妻双方各项检查正常,成为原因不明性不育;有3/16的家庭夫妻双方一方或双方因患有疾病而影响生育,与环境、农药、化肥、大量应用抗生素,以及工作、社会压力、精神因素等有关,使不孕不育率慢慢呈上升趋势。人类生育力渐渐下降。
3 讨 论
决定基因(TDG)的产物是H-Y,它与男性形成有一致性,它存在于男性XY染色中的Y染色体上。卵巢也有决定基因,它存在于女性XX,两条染色体中的一条上,称为H-X抗原,它与性别分化为卵巢有相关性。
H-Y抗原与H-X抗原在有生殖能力人群中的性细胞上所占比例相等,大于42%,小于49%。因此,男女出生率是平衡的,无差异。性别决定基因与生育有关,当一方有抗原,另一方不能有相同的抗体,但必须要有相同的受体,、卵子才会结合成胎儿,具有生育性。
性别决定基因与节育相关,夫妻双方具有不相同抗原,、卵子不能结合,有节育性,只有改变一方性别抗原后才可生育。决定基因,卵巢决定基因早期形成时,有可改变性、可控制性、雌雄交换产生性、有其一不可有其二的相互抑制性等四大特征。
4 结 论
【关键词】绩效管理;企业管理;作用探析
1.绩效管理优化管理和业务流程
企业管理包含对人的管理以及对事的管理,对人的管理主要是激励约束问题,对事的管理就是流程问题。所谓流程,就是指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业务如何运作,涉及因何而做、由谁来做、如何去做、做完了传递给谁等几个方面的问题。管理流程是指为了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最终提高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并达到利润最大化和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的流程。业务流程是为达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由不同的人分别共同完成的一系列活动。活动之间不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内容、方式、责任等也都必须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以使不同活动在不同岗位角色之间进行转手交接成为可能。一个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规划会对企业的利益有很大的影响,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甚至命运。
有效的绩效管理能使各级管理者都从公司整体利益以及工作效率出发,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能在上述几个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使组织运行效率逐渐提高,在提升组织运行效率的同时,逐步优化公司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
2.绩效管理推进企业战略实施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在竞争中取胜,它是对企业各种战略的统称,其中既包括竞争战略、营销战略、融资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资源开发战略、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等等。优秀合理的企业战略可以保证企业有计划地实现其战略目标,使企业经营决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系统的最优化目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企业发展思路和战略明晰,组织结构确定的前提下,企业战略需要被转化为企业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各个部门的目标和计划,继而形成员工个人的目标和计划,才能得到贯穿落实,而绩效管理则是促进企业战略落实的主要方法。绩效管理将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管理者和员工就部门和个人目标及绩效衡量标准进行充分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以这些目标和计划作为对部门和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绩效管理能促进和协调各个部门以及员工按着企业预定目标努力,形成合力最终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从而保证企业近期发展目标以及远期目标的实现。
3.绩效管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绩效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能够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团结、互相信任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向上适于发展的工作环境,激发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绩效水平,为企业利益服务;可以为绩效管理指明方向,使企业能够建立并实施基于自身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加速企业发展的进程;文化使组织与员工达成共识,从而协调组织对员工的需求与员工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形成使个人与组织同步成长的绩效文化。通过劳动契约、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导建立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这样的双重契约关系使员工达到他律管理到自律管理的转变。绩效管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从长远来看,绩效管理中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可以巧妙地使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管理观念进一步具体化和强化。另一方面,绩效管理也是提高员工的绩效,开发团队及个人的潜能,使企业文化不断强化和优化的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改善团队绩效,形成互相学习,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运作的前提,而绩效管理对企业文化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绩效管理有效提升组织和个人绩效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为企业员工指明了努力方向。企业管理者通过绩效辅导沟通及时发现下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下属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下属通过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在绩效考核评价环节,对个人和部门的阶段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个人和部门对组织的贡献,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部门和员工继续努力提升绩效,督促低绩效的部门和员工找出差距改善绩效。在绩效反馈面谈过程中,通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帮助被考核者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鼓励下属扬长避短,促进个人得到发展;对绩效水平较差的组织和个人,考核者应帮助被考核者制定详细的绩效改善计划和实施举措;在绩效反馈阶段,考核者应和被考核者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新的绩效目标并达成共识,被考核者承诺目标的完成。在企业正常运营情况下,部门或个人新的目标应超出前一阶段目标,激励组织和个人进一步提升绩效,经过这样绩效管理循环,组织和个人的绩效就会得到全面提升。另一方面,绩效管理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与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通过绩效管理能使内部人才得到成长,同时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使人力资源能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促进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
5.结束语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联。绩效管理在这个系统中占据核心的地位,起到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始终。同时,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此系统中,组织管理者和员工全体参与,管理者和员工通过沟通的方式,将企业的战略、管理者的职责、管理方式手段,以及员工的绩效目标等管理的基本内容确定下来,在不断沟通的前提下,管理者帮助员工清除工作进程中的障碍,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帮助与员工共同完成绩效目标,从而实现企业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绩效管理的失败就等于经营管理的失败。绩效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居于关键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徐伟等.绩效体系设计[M].北京:北京工业出版社,2003.
[2]陈芳.绩效管理[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3]刘炜.绩效管理—企业管理的推进器.企业科技与发展,2007.
[4]施宁娜,黄健新. 完善电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福建电大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之三[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6).
[5]熊慧,李瑞祯.关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高校中层管理人员实现绩效考评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06).
[6]陆远权,郑代新.基于战略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构建[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7]吴建新.虚拟团队绩效管理流程分析[J].价格月刊,2007,(08).
[8]杜爽,何瑞姣.中交一航局HD项目部绩效管理系统设计[J].市场论坛,2008,(07).
【关键词】卫生理化检验;疾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9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121-02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作为卫生检验工作的核心部分,卫生理化检验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1]。通过卫生理化检验可预防疾病,并监督执法卫生情况、理化检验突发公众卫生事件,为临床治疗提供合理依据。卫生理化检验的主体为患者,通过对可能引发其疾病的相关因子予以物理、化学检验,从而控制疾病[2]。近年来,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大,各種疾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疾病防控成了卫生机构的重点、难点[3]。基于此,本文以本地区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行卫生理化检验前后患者疾病控制时间及公众满意度等,以供参考,现对研究结果做如下
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地区45例不同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起实行卫生理化检验。其中,有25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3.77±4.6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疾病指征,并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方法
1.2.1理化检验具体操作本操作应由专人负责完成,检测内容包括本地区水源、食物、疾病采集样本等可引发疾病的致病因子,并做好记录分析。行检测时应于本地区专门卫生理化检验场所进行,按照时间节点对45例患者的卫生理化检验开展前后的指标予以区分及记录。
1.2.2理化检验注意事项(1)控制好检验场所温湿度,在行检验前,应按照检测物质不同及时调整好检验场所温湿度,确保最大检验状态。(2)应严格按照检验步骤进行精准操作,确保检验质量及效果;并按照相关检验标准科学制备样本检验溶液,切忌随意调整比例,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同时,应密切监测溶液与样本间的物理、化学反应,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实行卫生理化检验前、后患者疾病有效控制时间、检验误差率及公众满意度等。公众满意度经调查问卷评定,总分100分,随分数升高表明公众越满意卫生理化检验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x±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P<0.05表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由表1可知,相比参考组,实验组疾病有效控制时间更短,检验误差率更低,公众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
3讨论
近年来,随社会快速发展,各类疾病发病率也持续升高,并对人们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强化疾病防控成了卫生机构关注的重点。卫生理化检验作为预防疾病的一种手段,其可对疾病进行紧急预警,更利于疾病积极治疗[4]。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卫生理化检验的大力支持,我国卫生理化检验工作在肩负防控疾病、监督优化疾控中心工作、强化疾病防控力度等责任上也取得了较大成果。卫生理化检验的基础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即通过对各种检验样本的采集,检测样本内有害物质(包括水质、食品等等)、各种疾病致病因子,从而利于疾病防控重点走向,并可强化公众疾病及健康知识普及,使疾病治疗方案更优化及有效[5]。需要注意的是,在行卫生理化检验时,一定要注意实验室环境,针对不同检验样本调整不同的检验环境,并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予以检验,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从而为后续科学分析及预判疾病打下良好基础,方可有效控制疾病,确保公众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 高校 思政课 作用 廉洁教育 路径
当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教育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问题。为此,教育界无论在教材编写方面,还是在课题招标等方面都做了很多重要的创新工作,其目的在于保证高校大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廉洁教育。事实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廉洁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融性,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并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去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找出有效对策,这一举措将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提高、节约教育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廉洁教育互融性分析
1.互融性价值导向体现分析
高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可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政与廉洁教育提升他们运用世界观与方法论等清楚地认识以及分析问题,引导大学生能够正确、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等,通过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确保大学生能够通过接受廉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价值、奉献力量。
2.互融性方法途径分析
《意见》中在大学生廉洁教育方法与途径方面指出:“在对学生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廉洁教育与科学建设、素质教育等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廉洁教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廉洁教育资源,确保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廉洁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基本原理”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这些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二、高校思政课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作用及路径分析
1.高校思政课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作用
(1)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能够进一步强化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有利于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整合。
(2)通过思政课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廉洁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的更大空间。除此之外,高校将思政课与廉洁教育融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实现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性,还能够为高校提高一定的经济收益。
2.高校思政课强化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分析
(1)大力挖掘思政课教学资源。由于基本原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过程中,基本原理能够为其提供正确的、科学的方法与态度。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的重点要以德与法为基础。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是清正廉洁,而诚信则是推动学生廉洁立世的根本,这为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廉洁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思考方向与判断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2)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方法分析。创新已经成为当代教学的一个重点,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创新更是值得教师们去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当前被广泛应用的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体验教学方法,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能够熏陶学生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廉洁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例如小品表演、音乐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总结
现阶段,伴随我国社会地位的提高,我国高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廉洁教育工作的开展。由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融性,所以,高校要提高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效率,必须以思想教育作为主要的实现途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认清我国的国情,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意识以及廉洁意识,确保能够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为我国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曹萍 邱蜀进 思政理论课功能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目标的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08,(24)。
关键词:文化的设计理念 市场竞争力 提升作用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21-01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能否开拓新的产品市场,进而占据较大的产品市场份额,以此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利润获取能力至关重要。党的十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宏伟战略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文化软实力在促进我国经济繁荣发展方面的卓越成效。如何通过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来成功的实现中国文化思想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1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概述
21世纪全球进入到了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是以对产品文化为设计核心的创新观念,该理念强调产品的开发必须具有相关的主体文化元素或文化符号进行融合设计以期实现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产品功能定位都能满足现代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因此,就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内容分析主要包括产品开发、功能设计、视觉艺术、客户体验等多方面。
2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的特点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是随着人们消费需求、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该设计理念已经融入到产品开发的各个方面,就其特色分析该设计理念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1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的独特性
企业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物理空间而存在,所以企业文化就必须体现一定的地域性,该地域内的文化、风俗习惯都会对企业的文化设计理念产生重大影响;同时,该设计理念还会受到企业自身企业文化的熏陶。因此,成熟的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的首要标志就必须体现其独特性,而正是该理念的独特性使企业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2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继承性
文化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因此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也就随着其核心的依靠基础进而产生继承性,其继承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进行设计方案的规划。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对已存在的产品或将要研发的产品进行设计理念的探讨。三是全球联系日益密切,为了迎合不同的需求群体,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要同时的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2.3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人本性
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重视人的核心作用。在我国的企业中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企业在进行产品的设计的时候更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
2.4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要想实现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所以我国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可以依靠这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同时适应社会时代的步伐要结合时代的主流元素,一个优势的产品设计方案是能够创造出最前沿的流行需求的。
3 我国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现状
国外企业或着合资企业占据着我国很大部分的产品消费市场。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我国的自主品牌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只能定位于低端市场从而获取的利润也比较低下。除却我国自主品牌受到自身技术方面的限制外,就是我国企业缺乏独特的产品设计。设计真正的起源是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中国被当时的时代环境所累未能成功抓住设计理念在产品中的运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设计更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活动的改变,一场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变革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4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对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文化强国,用文化来促进我国传统经济的转型,用文化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产品的文化创意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是如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的是需要进行深刻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4.1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能够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
随着教育事业繁荣发展,国民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普遍得到提升。因此现在主流的消费群体的文化素养以及消费需求已经更新换代,对产品的文化内涵需求与日俱增。简便的信息沟通和消费需求的更新,极速促进了潮流文化的发展,更是引领了基于文化设计理念在产品中的运用步伐。国人的消费方式的日新月异,对于产品的文化内涵需求急速扩张。因此,企业的产品设计应渗入到文化领域以谋求企业特有的竞争力,来获取更大层次的成功。
4.2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我国企业要想生存并继续发展下去,必须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因为,成功的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是利用该设计理念的独特性优势进行产品的系统创新研发。从而实现企业以独特性的产品立足市场,以差异性谋求市场份额,进而应用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完成对企业品牌形象的独特性的塑造,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3 基于文化的设计理念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到来,却是标准化时代的衰落。企业通过传统的广告营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只有企业的产品着重打造品牌质量,完善产品设计创新和品牌化运作的思路,在营销传播中才能获得客户的青睐。现代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产品的文化内涵,所以只有基于文化的设计创新理念才可以提升引导现代社会的人们消费需求升级,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获取高额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1).
[2] 高燮初.略论文化在长江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C]//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1997.
[3] 侯渝生,覃国良.浅谈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现阶段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1.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改变,而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但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思想观念掺杂其中,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无法分辨其中混杂的错误价值导向。在这种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容易在互联网中吸收错误思维观点,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2.社会生活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社会,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没有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与社会中的不法分子产生接触。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接触人群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其伤害;即使在双方暂时和平相处的情况下,社会不法分子也会有意或无意向大学生传导“负能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大量沿用西方国家教学理念,这一行为也着实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多是以历史知识、政治思想、经济理论为主导,而这些理论知识一般都具有专业性,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甚微。我国对心理教育的理解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思想观念,从而端正行为及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指的不是狭义理解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神文明财富。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精髓,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
2.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周围环境以及受到文化影响,文化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才能臻于完美。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也十分完善。在经过几千年的碰撞与变革后,如今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其中有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和对道德修养的行为方向,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道德行为水平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我国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起到端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实现心理健康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灵魂所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推动着我国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发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为此,国家有必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此,本文希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进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