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乡村建设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144―03
目前,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新疆等省区相继启动了一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变“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为“个人、集体和政府三方共同筹资”。筹资方式上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城市反哺农村的新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应该积极借鉴其他省区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符合国情、适合省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黑龙江省迫切需要进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
(一)传统养老方式解构,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土地保障功能降低,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已不足以保障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在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我国健全社保体系的重点。在国家制定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成熟之前,黑龙江省因地制宜地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制度构建,不仅可以为国家统一制度的出台积累经验,做好制度上的准备,而且可以把农村养老问题可能带来的各种社会风险在区域内提早得到控制。
(二)原有制度存在缺陷,呼唤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为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92年民政部制定颁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1994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基本方案》的内容颁布了《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大力推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但由于《基本方案》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加上中央政府机构调整等原因,1998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展缓慢甚至陷入停顿状态。1999年7月,国务院决定对已有的业务进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1999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处于半停滞状态,新参保人数锐减。然而,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日益凸显,为此,国家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标志就是实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为稳定农村、繁荣农村提供根本保证,这就迫切要求各地区根据新形势构建区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三)国家政策调整,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提供契机
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阶段。2006年初,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决定两年内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取消农业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政府也将在“十一五”期间加大对农村、农业建设的投入。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产地,国家反哺农业的政策将为黑龙江省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为此,黑龙江省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工作,将农民社会化养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二、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切实可行
(一)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黑龙江制度构建提供经验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剧增。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很多省市都已经建立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黑龙江省所属地市也进行了相关立法实践,哈尔滨市200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哈尔滨市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施办法(试行)》。另外,双鸭山等市也都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积极探索,这些实践活动将为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提供宝贵经验。
(二)北京地区新型制度设计为黑龙江制度构建提供参照
2006年1月1日,北京实施《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从此北京地区380万农民成为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首批受益者。这是全国第一份由省级政府下发的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文件,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新阶段,这项新制度与原有制度相比设计更为合理,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黑龙江省可以借鉴北京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省具体情况进行制度构建。
(三)黑龙江省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为制度构建提供保障
“我国1986年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探索时,即已经基本达到发达国家建立该制度的最低起点。丹麦、瑞典、葡萄牙、西班牙及希腊等欧盟国家在类似中国90年代初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时便已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以,从经济发展水平角度看,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而在我国范围内,黑龙江省无论是政府财政收入还是人口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定优势。从财政收入水平来看,2003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为2488643万元,列全国第14位。从人口城乡分布来看,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8.2%,黑龙江省乡村人口占黑龙江省人口总数的47.2%,低于全国水平。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看,2005年1~3季度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黑龙江为3444.03元,列全国第8位。目前,包括经济发展落后于黑龙江的安徽、新疆等省市都已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黑龙江省也应该加快本省的制度构建,让全省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三、构建黑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借鉴更要创新
北京市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黑龙江省在进行本省制度设计时,应借鉴这一文件中确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些具体内容,同时结合本省具体情况进行制度创新。
(一)借鉴北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验
1.更加注重政府责任
首先,明确规定政府财政补贴责任。根据《指导意见》规定,这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方式,市、区
两级财政都要对参保农民进行补贴。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因为缺乏国家和集体的补贴而成为了变相的个人储蓄,而北京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则还原了其社会保险的性质。
其次,政府承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费用。我国原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按照所收取的农保基金的3%提取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不再提取管理服务费,人员和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管理费用是由国家财政列支,《指导意见》的这项规定则在社会养老保险方面更加彰显了社会公平,同时也有利于将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2.建立待遇调整储备金制度
《指导意见》中规定:“各郊区县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待遇调整储备金。”“各郊区县政府应根据待遇调整储备金的积累、基金增值收益和物价指数增长等情况,适时提高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待遇水平。”我国原有制度完全依靠个人账户积累确定养老金数额,待遇一经领取标准不再改变。而在现实生活中,参保人开始领取养老金后,随着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变化,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日益提高,一成不变的养老金数额不足以保障其晚年的基本生活,《指导意见》中的这项规定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3.对保险费的缴纳实行动态管理
《指导意见》规定:“保险费缴纳标准应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市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来确定,并根据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本市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这项规定在缴费环节保证了预期领取的养老金能够保证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如果说待遇调整储备金制度是从政府角度保证参保人的养老金水平,则这项制度是从参保人个人角度来保证其未来的养老金水平,两项制度配合使用可以确保参保人在度过漫长的领取养老金等待期后能够安享晚年。
(二)创新性地构建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提高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层次
《北京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指导意见》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区县为单位进行核算和管理。黑龙江省原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是采取县级单位集中管理,黑龙江省在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时应提高基金管理机构的层次。采取较高级别的基金管理机构有以下优点:一方面,采取较高级别的基金管理机构则管理机构数量降低,这样有利于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各基层管理机构擅自挪用、侵占、转借资金,降低资金的经营风险;另外,这种管理方式更容易集中资金选取多种增值渠道,提高基金的整体增值能力。而由于黑龙江地域辽阔,采取省级单位集中管理对于保险费的收集及养老金的发放等管理活动都会造成不便,因此,不适合采取省级单位集中管理,所以,黑龙江省应由所属13个地市相关政府部门对辖区内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管理。
2.吸收60岁以上老人参加保险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在2005年11至12月期间,组织志愿者对我国农村老人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养老状况触目惊心。相比于未来的老年人,现在的老年人更加迫切的需要解决养老问题,但我国无论是原有制度还是北京等地区实行的新型制度都没有涉及60岁以上老人的保险问题。黑龙江省在进行制度构建时应当对此予以考虑,依据自愿加入原则把这部分人群纳入保险范围。对于保险费的缴纳可以采取一次缴齐的做法,国家、集体应当像对待其他参保人一样予以补贴,个人缴费、国家、集体的补贴共同形成个人账户。吸收60岁以上老人参加养老保险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但政府作为全民政府,不能因为年龄或其他原因剥夺任何公民享受养老待遇的权利。
关键词 人口空间结构 城市结构布局 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巨大,城市、城乡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伴随着人口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结构布局屡屡受到挑战,城市结构布局优化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从行政手段上加强对人口变化的检测监管,建立网格登记制度,有序引导人口的合理流动
由于区域、城市、城乡、城区、乡乡、村村等之间在地理、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人口数量、密度呈现不均衡分布。城市、城乡、经济发达的城市及城市中心地带人满为患,交通拥挤、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事故频发。而经济落后地区城市城乡人口越来越少,很多偏僻乡村青壮年大量流出,仅有妇女儿童老人留守。人口问题关乎村落、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是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最为关键的一环。尤其是作为人口大省、人口流出大省的河南必须要从行政手段上加强对人口变化的监测监管,具体可以以村、镇、县、市为单位逐级分层设立人口网格登记制度,随时记录人口数量变化、流动走向,对人口流出大的村、人口流入大的城区、街道重点监控,适当时机对人烟稀少的村落人口合流管理,对人口过于集中密集的工业经济核心区合理分流。
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优化人口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一产业集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第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一产业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因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等影响,河南人口空间结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集聚经济效应,即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集聚,向产能集中地聚集。这也直接造成了农村人口流向经济发达的城市、流向产能及服务业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远郊区与城市核心区人口日益呈两极分化,一方面拥挤不堪;一方面人员稀少。城市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一个可以改善的重要因素。其一,需要在实际政策中加大对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因经济所迫放弃农业生产的移动流转。其二,当农村传统农业确实无法改善农民生活时,应在农业基础上加大第二、三产业发展力度,加快城镇化步伐,主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三、功能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实施人口空间优化
一个城市各城区、县、乡镇、乡村街道人口数量、密度不均衡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空间结构区域功能的认知。比如郑州各区县现在人口数量最多是金水区,这是因为金水区经济最为发达,这里汇聚的企业较其他各县区最多。经济是人口的风向标。企业最多,就业的机会也最多,自然郑州本地的、外地的人口都愿意流向金水区。以经济发达作为人口流动依据是非常不利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功能定位,人为调整不同区域的人口。首先,确立城市各县区的主要功能特征,改变中心集中发展模式,促使其向“多核心、均质化、相协同”态势发展。例如,郑州金水是工业产能中心、中原区是商业中心,二七区是服务业中心,人口流动也多集中于此,而上街区等经济商业落后,人口数量远远少于上述三区。这就需要在政策上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注意向上街区等倾斜,对于一些愿意搬迁落户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这样借助经济手段实现人口均衡流动。从而实现各区经济、人口可以均衡发展。其次,在人口合理分配中加强合作,增强区域辐射作用。城市结构布局优化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中一个城区的单打独斗。这需要城市之间、城区之间、城乡之间彼此扶持、共同前进、协调发展。例如,郑州与开封近在咫尺,郑州与开封任何一个城市的布局优化都要考虑到对对方城市的影响。优化开封城市结构布局时既要从开封的各区、各县、各乡镇、各村庄街道等实地的具体情况去考量,同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与省会郑州近在咫尺的优势,在郑汴一体化步伐中统筹规划城市发展,协调人口流向。郑州上街区优化发展也如此,离不开中原区、金水区的示范作用与辐射影响。
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新区建设,优化人口布局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推进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承载力受到严峻考验,人口密集、人口居住拥挤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城镇化步伐,城市新区孕育而生,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河南是有着过亿的人口大省,也在时代的潮流中与时俱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关于进一步促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推进城镇化进程,规划建立新区。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众城市中郑州城镇化速度最快城镇化质量最高。新区建设也颇有成效,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区蒸蒸日上发展。而邓州等城镇化水平质量较低的城市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工作要做。城镇化、新区建设是村镇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它们一方面承担着中心城区产业产能转移、人口迁移;另一方面也缓解中心城区经济、环境、就业等压力。城镇化、新区建设是在城乡的统筹互动中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人口分布,优化城市结构布局的直接手段。
人口空间结构演变考验着区域自然、经济、社会资源承载力,影响着城市健康发展,要想规划优化城市体系布局必须要先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更影响着中原崛起,河南百姓民生福祉,河南城市形象的塑造。现在路途艰辛,未来任重道远。
创新探索,擘画特色小镇新布局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浙江。随着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10月底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特色小镇正成为各地城镇建设的首选项。
在江苏大地,特色小镇建设也悄然拉开序幕。我省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加大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培育力度,到2020年形成100个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南京市更是率先行动,提出到2020年力争建成30个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的市级特色小镇,并鼓励建设一批区级特色小镇。
始终在“特色”上求索的江宁人,对建设特色小镇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反应敏锐,率先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的新目标、新追求。当地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无疑是江宁创建特色小镇的有利法宝。从江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正是江宁实现经济增长、美丽乡村升级、产业转型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在江宁的规划中,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翻开江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名单,13个特色小镇各具风采:未来网络小镇、吉山软件小镇等6个为产业提升类小镇;汤山温泉养生小镇、牛首山文化小镇等3个为文化创意类小镇;大塘金香草小镇、石塘互联网小镇等4个为生态休旅类小镇。错位发展的定位,让每个小镇都特色鲜明,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遵循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避免丧失独特性。“这批特色小镇大都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大特色,求精不贪大、求美不追高、求好不图快。”江宁区发改局郑光科长介绍说。
聚焦特色,引领特色小镇新发展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好的创意、资金、人才在这里充分碰撞,传统特色在这里积淀、上色、放大,新的元素在这里孕育、孵化、生长,如此才能实现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正是江宁打造特色小镇的关键点。
按照江宁区的统一规划,每个特色小镇区域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域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凸显特色成为江宁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江宁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时把产业发展放在了第一位,13个特色小镇都不是新开辟的地方,而是围绕原有产业进行提档升级或者转型调整,深度挖掘原有的旅游功能、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依托紫金(江宁)产业基础优势,主攻未来网络、智能制造等产业;东山汽车文化小镇围绕汽车4S园主攻汽车文化、驾车体验、重大赛事等产业;禄口皮草小镇依托皮草历史经典文化主攻皮草研发生产销售及重大活动承办;汤山温泉养生小镇围绕“温泉+”主题,突出“旅游度假”和“健康养生”核心产业;吉山软件小镇结合紫金(吉山)软件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移动互联和信息安全等。找准特色为江宁打造特色小镇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找准特色、凸显特色之后,便是放大特色、融合发展。曾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大放异彩的石塘村,如今正在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潜心疾行――瞄准互联网小镇目标,建设“南京版乌镇”。2015年11月,首届“i创杯”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石塘村举行,吸引了全省近千名互联网创客来参会。目前,石塘村已成为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永久赛址,两届大赛后一批获奖项目也落户石塘。江宁区横溪街道办事处旅游办公室主任李飞告诉记者:“借助‘i创杯’大赛,让石塘的生态特色融入了互联网的基因。”美丽乡村搭上互联网“快车”,既是石塘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内生需求,也是“美丽乡村+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
聚焦特色无疑是各个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攻方向,而体制机制的改革也是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应有之义。江宁在用地、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一方面鼓励特色小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对转型升级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另一方面设专项资金,各类资金向特色小镇建设倾斜。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特色小镇建设被看作投资领域的一片蓝海,社会资本纷纷加入。石塘人家与联想集团的牵手、汤山温泉与苏豪集团的联姻、禄口皮草与中铁集团的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逐步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镇治理模式。
放大效应,开启特色小镇新境界
江宁特色小镇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网络小镇、禄口皮草小镇、方山梦想小镇、大塘金香草小镇、黄龙岘茶文化小镇5家已完成核心区域概念性规划编制,吉山软件小镇、空港枢纽小镇等8家已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这些创建中的特色小镇,既集聚了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能让这些要素充分融合,在宜居宜业的小空间里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创新动能。特色小镇的“溢出效应”正在江宁大地逐步显现。
新型城镇化的破题良策。江宁特色小镇选址于城乡结合之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以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国际化、社区化、生态化“七个化”为特征,贯彻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要求,既云集市场主体,又强化生活功能配套与自然环境美化,是人性化、小尺度的新型城市空间,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和现代都市人的生产生活追求。江宁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也有效吸引南京主城区企业、人才、居民向小镇集聚,缓解主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和矛盾。
发展旅游经济的新引擎。传统旅游景点只满足了消费者单方面的需求,比如美景、美食,而江宁特色小镇将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对当地的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催化。汤山温泉养生小镇正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规划打造,以“温泉”为特质,以“养生”为内涵,采用“温泉+”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温泉与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文化创意、运动游乐等功能嫁接互融,形成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温泉产业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支撑。江宁区统计显示,仅2015年就有300多名大学生回到乡村创业。“双创”风起,小镇里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在谷里大塘金香草谷,“幸福众创驿站”创业项目就吸引了不少年轻情侣的目光。这个项目产品名为“亲爱的”APP,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为年轻客户群提供特色手工定制产品、特色求婚服务、以婚恋为主题的短途游等服务,策划运营该项目正是4名90后年轻人。
据本刊记者了解,这一征求意见稿在宏观层面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根据目前确定的方针,今后医疗行业将以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
2008年1月,曾益新牵头的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课题组,向国务院提交了名为《我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建议》的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报告书。这也是我国最高科研机构中科院提出的唯一一份医改方案。
温总理说,这样的座谈会还要继续开,边座谈边研究。经过这一轮的征求意见之后,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稿,适当时候公开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
推进医保体系建设被视作根本
启动已有22个月、先后有10家单位公布其方案的医改,在方向和措施上始终争议不息。但无论如何,新医改应集中针砭“看病贵”、“看病难”已成共识。
对于曾益新来讲,解决“看病贵”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医保体系。“如果说出来,可能又要挨骂。”两个月前,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曾其毅提出,“中国看病最不贵”,结果招致舆论炮轰。
曾益新向本刊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从绝对价值来看,我国的医疗收费标准是比较低的,大约是美国的1/10至1/20。”但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病人就医时个人支付比例畸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人完全由自己支付,疾病的风险主要由个人承担。
政府投入是推进医保体系建设的根本因素,这是这两次座谈会的关键点之一。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一直徘徊在GDP的4.7%至4.8%之间,远低于美国的16%;2006年医疗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仅为3.27%。
程红兵告诉记者,中央高层领导也在座谈会上提出,将进一步增加新农合等项目的投入,一些项目的政府出资比例可能翻番。
本刊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无论征求意见稿本身还是代表的发言,都将完善医保体系作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
曾益新说,目前保险机构对医院单据的检查还很笼统,而在国外,这些工作都是保险机构聘请专业人士对所有单据逐一核查的。
基层医疗机构或成重点
根据曾益新团队的调查,“看病难”具体表现在各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有些病人因此视看病为畏途,干脆选择放弃治疗。另一方面,二级医院病床使用率仅三四成,设备匮乏,基本上不能吸引正规医科毕业生去工作,医疗水平江河日下。
征求意见稿中以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对建设基层医疗机构的设想。但曾益新觉得,其中一些内容还需斟酌。
“比如说要培养大量专科生到基层医疗机构,但现在问题不是医疗人才不足,而是下不去。”曾益新说,现在每年都有二三十万医科本科毕业生,其中有40%的人转行,在这种情况下,再培养大量专科生并不理智。
曾益新在座谈会上提出,是否可以参照免费师范生的模式,培养一批毕业后到基层服务的医务人员,并逐渐使他们的收入接近或超过供职于大医院的同行。
26年终将建立国家基本药品制度
对于社会关注已久的医药分开问题,可能将依靠“折中”的国家基本药品制度解决。
曾益新认为,药品问题并不是导致看病贵的主要原因,在政府投资不足的情况下,药品是医院解决运行、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的问题是,药品流通环节太多,“有回扣这些情况,几元钱的药很容易就卖到七八十元。”
国家基本药品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国家基本药品目录》,目录内的药物由政府组织招标,定点生产、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在必需、适宜、安全、廉价的原则下,政府确定基本药物的品种和价格,各类医疗机构使用这些基本药物的比重也将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此外,《国家基本药品目录》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乡村医生用药目录》、《社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等,也都需要统一。
另一方面,《国家基本药品目录》本身也存在很大问题。如一直倡导基本药物概念的WHO建立的基本药物目录有312种,世界上多数国家是二三百种,一般不超过400种。而目前我国列出2000多种,其中化学药773种,另有中成药1200多种。
对于国家基本药品制度,程红兵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我国地区差异很大,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购买20元一盒的药品可能并不嫌贵,但在西部地区就很难让人接受。如果不能达到平衡,就可能让群众对新医改产生疑问。
公益公平众望所归
公益性、以人为本成为征求意见稿贯穿始终的基本原则。而此前外界关于市场主导还是政府主导、补供方还是补需方、保大还是保小、医疗机构性质等问题的争论,都随着这份方案的亮相而初见分晓。据本刊记者了解,力争实现两者兼顾,以其中一方为主导,成为基本解决思路。
“政府主导并不是重计划体制。”曾益新说,市场仍将在未来的医疗行业中发挥调节作用,但是政府的介入将保证这一特殊行业的公益性,“群众对过去医疗改革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太商品化了。”
在这种原则指导下,民营医院可能将承担高端医疗服务,政府将保证大多数公立医院的公共性质。
【关键词】村镇规划;村庄整治;规划方法
0 引言
由于顺德城乡发展初期未得到系统规划,导致村内基础设施配置不合理、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不健全、土地开发无序粗放、河涌水系污染严重等后果。由于顺德区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村庄整治与国内其他城市差异较大,国家颁布的村庄整治规划方法的适用性受到一定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顺德区村庄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顺德区村庄发展历史,借鉴国家规范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方法。
1我国村庄整治现状
1.1法律背景
1993年颁布的《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是指导我国村镇建设的基本法规,在之后的十几年中,该条例对促进村镇建设活动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继后在2005年,我国出台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村庄整治技术导则》等相关规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提供指导意见。12006年,我省建设厅颁布了《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对村庄的建设和整治提供了指引。随后我省颁布《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该意见配合广东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战略,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我国村庄整治成效及存在问题
我国多年来的村庄整治已有众多成果。例如,通过用地布局的调整节约出部分土地,为村庄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途径;通过基础设施的整治,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规划质量不高,村庄规划中内容不够深化、细化;二是硬件建设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住宅建设、公共建筑、道路交通、绿化景观等方面;三是资金管理不科学,资金投向不明确;四是公众参与性不强,行政干预过度等。
2顺德村庄整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集约用地的需要
过去30年,顺德依靠自身长期集聚形成的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由于这种“内生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加上缺乏有效的规划引导,顺德早期乡村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依靠粗放的土地使用方式。但从当前的发展实际看,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增长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有效控制土地增量、合理确定发展规模的要求,意味着增量发展不再是未来的主要方式。2近年来,顺德为应对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低效、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形象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亦逐步明确不能再以增量土地换取经济发展,需盘活存量用地,谋求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2.2传统村落布局的破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生活理念的矛盾加深。部分村庄为新增建设用地而填埋鱼塘、推平山体,为满通需求而覆盖村内河涌,为生产需要而占用或拆除古建筑等等,如此盲目粗暴的改造方式使得村内肌理破坏,改变旧有的文化活动场所、街巷空间,进一步导致邻里关系的淡漠、村落文化的缺失。
2.3生活环境亟需改善
明清以来,顺德掀起“弃田筑塘、废稻树桑”的,逐渐形成桑基鱼塘的水乡景观。直至80年代,村办工业起步发展,村内兴起“前店后厂”的模式。90年代至00年代,顺德专业市场与村办工业蓬勃发展,为现时的经济实力打下基础。根据顺德区2011年工业用地普查数据,顺德镇级以上工业区占全区工业用地比例比约33%,村级工业点占比约67%,可见顺德工业以村级工业为主,但这些村级工业点零星散布在各个村居,布局相对较为分散。而且早期工业废品处理不规范,工业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涌,工业点与村民居民点缺少隔离带,加上空气、噪声污染等问题,极大的影响村民生活环境质量。
3顺德村庄整治的规划方法和方向
3.1弱化规划中的规模预测
控制村庄发展规模,把握村庄发展方向,弱化规模预测对村庄发展的干预。具体为:一是控制村内建设用地规模。建议逐步淘汰村内污染严重的工业,其他零散工业点则逐步迁至镇级以上集约工业区。不盲目增加建设用地,根据市场情况确定商业用地的需求。二是合理预测村内人口规模。例如某村规划是通过自然增长率6‰计算新增户籍人口,通过规划新增的商业设施用地计算新增的暂住人口,如此机械式的计算方法忽视了村庄的实际发展需求。村庄的人口预测不宜直接套用城镇的人口预测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预测。
3.2梳理村落空间的规划方向
依托村落历史文化,结合村落建筑特点,因地制宜梳理村落空间。主要是把控村庄的整体空间格局,挖掘并保留街巷特色,整理公共空间等。例如某村为保护村内历史文化特色,首先根据保护层次划分了重点控制历史街区和建设控制地带;其次从建筑的体量、立面风格以及所形成的视线通廊等方面控制村内的整体空间格局;然后从街巷的村落肌理、空间尺度、街道界面材质等方面进行保护;再加上复兴原有的公共空间、结合特色建筑设置公共空间等手法,形成自身的历史文化特色。
3.3改善生活环境的规划方法
以村民的生活为本,利用规划方法整治村内生活环境,提升村庄环境品质。村内环境整治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道路系统的完善,道路的建设是以满足村内生产和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原来道路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拓建,而且需要根据道路的功能选用不同的路面材料及配套道路设施;二是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整治,包括文化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卫生所,健身场所等,可通过活化旧建筑设置室内活动场所,配合绿化设施设置室外活动场所;三是环境卫生设施的整治,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回收站等,例如某村采用农村污水分片分区、就近收集处理的模式,禁止农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使河涌水质有了明显的改善。同时,村内建设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对垃圾进行统筹收运,代替原来的垃圾池、垃圾屋,防止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大大的提升村内环境质量。
4结语
本文在分析顺德区村庄整治规划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应该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作出人口规模的合理预测的做法,梳理村庄空间结构应遵循村落历史文化,结合村落建筑特点的原则,具体从道路系统、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三个方面提出整治规划应对方法。在后续开展的村庄整治规划中,建议贯彻本文提出的方法,减轻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影响,提高顺德区村庄人居环境,进而为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阳农业发展表示衷心感谢!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2018年,在省农业厅大力关心指导下,我区以四个突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成功创建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
第一,突出抓好工作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强化。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领导小组,以区政府名义制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镇街、部门责任,并将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针对我区现代农业核心区,专门成立以区领导为指挥长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指挥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同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张时间表、一抓到底”五个一现代农业发展制度,在全区涉农镇街配齐专职技术服务人员,区农林局全程跟踪项目指导,在人力上全力保障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工作。
二是政策保障强化。出台《现代农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实施指导意见》等15项政策文件,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农业投融资等方面实施政策奖补,全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和集约化发展。全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工作原则,开展农业保险参保工作。在全区积极推广水稻、小麦、玉米、蔬菜、高粱、水果、畜禽等种养殖业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化解农牧市场风险。探索试点农房、奶牛、鱼塘养殖、制种等地方特色保险等,切实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权益。
三是资金保障强化。多元筹措资金,强化项目资金整合,做大做强支农“资金池”。将现代农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建立财政“三农”资金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设立XX万元现代农业发展基金,撬动银行资金XX万元,用于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创新金融扶持机制,成立国资公司发放资产债权融资XX亿元,为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成立农业担保公司,2018年支持企业争取支农贷款XX万元。全年共整合涉农资金XX亿元,实施重点农业产业项目XX个。
第二,突出抓好产业发展。
一是规模化产业加快发展。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规模、创新驱动的思路,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特色产业基地连片扩面。围绕早春蔬菜、有机高粱、优质水果、水产畜牧养殖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省级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县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带和产业区。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南区核心区全面建成开放,北区产业基地正加快建设。同时,组团化发展甜橙、桂圆、有机高粱、露地蔬菜、水产及畜牧养殖等五大基地。2018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XX万亩,实现产量XX万吨,其中高粱种植面积XX万亩、产量XX万吨;蔬菜种植面积XX万亩、产量XX万吨,特色水果XX万亩、产量XX万吨,生猪出栏XX万头。
二是产业化经营势头强劲。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扩大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覆盖面。全区有农业龙头企业XX家,其中国家级XX家,省级XX家,引进其他各类企业XX家,实现总产值XX亿元。已培育规范化农民合作社XX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XX家、省级示范合作社XX家、市级示范社XX家,发展家庭农场XX家,种养殖大户XX余户,订单带动农户XX多户。2018年,全区适度规模经营率同比提高8.5%,全区农产品订单覆盖面达70%,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户面达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同比增长XX%。
三是标准化配套不断提升。按照“水成系、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标准栏舍+沼气配套齐全”的要求,通过实施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大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础。近五年来,累计投入涉农资金XX亿元,为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全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XX、灌溉保障率达到XX%,建成高标准农田XX万亩,新建机耕道XX公里、沟渠XX公里,农业机械耕种收率达到XX%,公路通达率达到XX%。
第三,突出抓好三产融合。
一是大力实施农旅结合。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体验为主的近郊乡村旅游,一三联动充分发挥叠加最大效益。着力推进产业基地景区化,积极打造主题公园、休闲体验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休闲观光农业园、水产垂钓生态园等国家4A 、3A级多功能生态农业观光景区,做响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同步配套生态疗养、田园生活体验、餐饮住宿等旅游功能设施,取得良好的市场反映。目前,紧邻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古街正在加快打造,特色小镇等项目正在加快对接,2018年,全区实现乡村旅游综合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有效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二是加快发展“互联网+”。 依托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鼓励农业产业经营主体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开拓市场,2018年引进培育农业电商平台XX个。新建区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XX个,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店XX个,实现农村电商覆盖率增长XX%,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年增长XX%,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基本形成,特色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同时,采取“电商+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开展电商扶贫,引导电商企业点对点联系贫困户,促进市场需求与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打通农产品外销最后“一公里”。
三是着力加强农企合作。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快发展从技术、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打造高附加值的农业品牌,切实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引领作用,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基地+农户”模式,共建产业园,有效带动农民就业XX人。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推动产品抢占中高端市场。依托企业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XX个,其中国家级、省级知名农产品XX个,创建无公害农产品XX个,绿色食品XX个,农产品地理标志XX个,三品一标认证面积XX万亩,品牌化销售率达到XX%。
第四,突出抓好改革创新。
一是科技引领不断增强。着力构建科技支撑体系,集成适合本地的新技术、新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院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推动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引进推广智能温室、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新技术。加快成果转化。积极推广新模式,引进作物新品种XX余个、新技术XX项、新模式XX项,转化省、市、区各级科研成果XX项。加大技术应用。建成信息处理中心XX平方米,将全区种植和养殖基地监控设备联网,实现全程精准管理和远程控制。加快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构建大数据云平台,推动智慧农业加快发展。
二是农村改革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完善土地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在试点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资产纳入股份,农民持证入股并按股分红。率先探索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构建政府、银行、保险公司风险共担机制,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含收益权、用益物权)未来权益价值抵押融资,累计流转土地达XX万亩,通过土地实现贷款XX万元。推进农民创业创新,打造农民创业孵化园XX亩,吸纳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创业人士等入园孵化,培育农业“双创”队伍,有效激发了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国家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今天的这个会议非常重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精神,总结回顾我市“十五”服务业发展成就,安排部署“十一五”服务业发展重点和任务。等下,明华书记、崇谷市长、省发改委欧阳彪副主任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充分肯定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显著成绩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级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服务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服务业素质不断提升。“十五”以来,全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在规模总量上仅次于长沙,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由*年的116.06亿元提高到*年的213.08亿元,五年净增97.02亿元,超额完成“十五”目标,年均增速为10.52%,占GDP的比重为36%,对GDP的贡献率为33.1%。*年全市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1.91亿元,增速为13.4%。
(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市土地、矿产拍卖、房地产、人才、金融、科技、产权交易等要素市场全面启动,营利业发展速度加快。非国有经济占服务业的比重明显提高,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已达90%以上,公路、水路货运量的84%为非国有经济。本地一批服务业在做强做优上成效明显,如香江百货、林隐酒楼、雁城宾馆、神龙大酒店、曲园酒楼、华源大市场等等,已成为本地服务业发展明星。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家润多、肯德基、麦当劳、晶珠、步步高、广百百货、国美电器等众多知名品牌公司陆续落户我市。
(三)就业功能不断增强。全市服务业从业人数一直稳步增长,到*年底,从业总人数已达122.6万人,据调查,我市下岗失业人员70%进入服务业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近一半转移到服务业,如旅游业从业总人数达10万以上,保险业达*人以上,物业管理达*人以上。五一大市场安排了各类就业人员3400多人,*商业城、华源大市场安排从业人员也都在*人以上,全市社区服务中心(站)达163个,各类便民设施、网点场所达1.3万处,安排就业人员近3万人,这对解决城乡就业、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财税贡献不断加大。“十五”期间,全市服务业税费总收入由*年的12.6亿元增加到*年的20.08亿元,五年净增7.48亿元,比重逐年提高,作用愈加明显。*年,全市服务业实现费税收入25.03亿元,占了地方财政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服条业已经成为了我市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特别是明华书记、崇谷市长高度重视;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扎实工作,得益于各服务企业的艰苦努力。我市在探索和推进服务业发展中,也逐步摸索、积累、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一是强化规划引导。坚持把发展服务业摆在重要位置,编制了全市“十五”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行业也相应组织编制了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物流等一系列专项发展规划,各县市区也都编制了本区域重点行业的发展规划,在思路、目标、布局等方面,引导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坚持从服务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难点问题入手,研究提出具体政策。我市相应出台了加快发展服务业、旅游业、商贸流通业、农业休闲产业等一批具体的政策意见,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等,解决了一些制约发展的具体问题。三是强化资金引导。坚持发挥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十五”期间我市争取国家和省里服务业发展资金4.33亿元,市本级财政投入每年都在1亿元以上,我市在农民工跨地区就业、中心城市社区服务、万村千乡、旅游、商贸等方面,建设了一批影响面广、带动力大的示范项目,有效调动了社会力量的投入。四是强化改革引导。坚持运用市场思维、市场机制、市场手段,在思想观念、管理模式、工作方法等方面,推动服务业的改革创新。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市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层次偏低、规模偏小、功能偏弱等问题,增长方式传统粗放,产业扩量提质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我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6%,与沿海地区的50%、发达国家的70%比,低了10-30个百分点,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必须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工作中,还有认识不够、引导不够、创新不够等问题,体制、机制的制约因素有待消除,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这些问题和矛盾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认真解决。
二、理清思路,努力推进服务业的二次创业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服务业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三次产业结构将由以工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并重,进而向服务业为主转变。“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服务业的地位将更为突出,作用将更为明显。可以说,当前我市的服务业,无论是市场机制、增长方式,还是管理模式,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因此,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科学定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思路。
(一)要把握三大潮流。一是经济发展由农业经济转入工业经济的潮流。当前,工业化正由中期向后期加快推进,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已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主流,现代服务业正迅速向现代制造业生产前期的研发、设计,中期的管理、融资,后期的物流、销售,进行全过程的渗透。表明服务业不仅是当前的基础产业,而且正加速上升为后工业时代的支柱产业。二是社会进步由乡村时代转入城镇时代的潮流。“十五”期间,我市城镇化水平以年均1.28个百分点的增量发展,享受城市文明、现代服务的人口日益增多,为商贸、餐饮、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带来了广泛的市场需求。这表明服务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特别是在城市服务业方面正孕育着巨大的产业空间。三是管理体制由传统计划型转入市场型的潮流。我国市场化程度已达到70%左右,“十一五”我们将完成入世的后过渡期,并致力于打破城乡的深度推进,表明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兼顾公平和效率,运行机制越来越注重高效和灵活,管理模式越来越趋向多元和规范。
(二)要抢抓三大机遇。一是产业转移的机遇。当前,全球经济“服务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已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领域。目前,全球服务业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占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十一五”,随着服务业对外开放承诺的兑现,我们将迎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良好商机。同时,随着泛珠合作、长三角地区开发的深入推进,港澳和省外资本也将更大规模地进入我市现代物流、商务、信息等服务领域。二是中部崛起的机遇。去年,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意见》。这一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市发挥资源、人才、区位优势,加快形成资源—人文—旅游、科教—人才—信息、区位—交通—物流等服务业发展的产业链条,为我市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增强农民购买力;有利于扩大农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发展,增强服务业规模效应,为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三)要适应三大需求。一是新型工业化的需求。“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以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的战略,力争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80亿元,年均增长15%,GDP能耗下降15%。要适应工业化提速的要求,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服务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为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后工业化时代积蓄能量、奠定基础。这也是当前我市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二是城镇化的需求。预计到2010年,我市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37%提高到4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26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50万人。按我市*年城乡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差额1452元计算,每年可增加105亿元的服务消费。要适应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要求,大力发展消费业及旅游等特色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三是市场化的需求。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是大趋势,而自主创新、自主创意是当前市场的紧缺资源。数据表明,目前,全球创意经济每天创造产值220亿美元;10年来,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了93%。要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充分利用我市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湖湘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快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设计、广告、策划等创意产业,促进服务领域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这是构筑硬实力和软件实力的基石,也是致力于建设和谐*的需要。
三、明确重点,突出强化服务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服务业涉及20多个行业,行业多、范围广。加快服务业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市服务业要保持年均11.8%的增速,到2010年,总量要达到383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7.3%。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结合市情实际、立足现实基础、挖掘内在潜力,重点引导、重点扶持、重点推进。
(一)大力发展生产业。这既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推进工业化的战略举措。要围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三化”战略,加快生产的集聚发展,推动与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形成与工业化战略相适应,与工业化水平相吻合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力争到2010年,生产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5%,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到36%以上。突出抓好6大行业的发展。
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资源、商贸的优势,积极融入国家、省物流产业加快发展机遇之中,重点抓好白沙、松茶物流园区的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做强做大一批物流中心、配送基地,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物流标准化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下降到18.5%。
金融服务业: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加速金融现代化。银行业,重点是稳步推进国有金融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加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组;证券业,重点是发展企业改制辅导、股权分置改革、上市保荐、并购重组、风险投资等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重点是开发责任保险、企业年金等新产品,积极发展各类经纪、公司和公估机构。力争到2010年,金融保险业增加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7%以上。
商务服务业:按照专业分工和国际标准,拓宽行业体系,提高服务水平。重点是:壮大法律、会计、审计、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规模;鼓励发展创意企业,形成创意产业与优势产业互动融合的产业链集群;支持专业展览公司和会展企业的发展,培育形成1-2个国内外知名的会展品牌;加快城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形成“五区一线”的空间发展格局。规范完善人才培训、职业中介服务体系,提高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比重。力争“十一五”期间,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信息服务业:支持公益性和面向市场的商用数据库建设,以信息化试点城市为契机,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企业信息化为重点,以社区信息化为纽带,整合网络、信息资源,努力构建起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技术应用集约化”为主要标志的“数字*”基本框架。到2010年,互联网用户达到50万户,固定电话达到150万户,移动电话达到200万户,总产值年均增长18%以上,经济总量达40亿元。
科技服务业: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成果转化,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强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科技成果与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体系、商品条码服务体系和标准技术法规信息资源系统等建设,建立和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体系。力争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以上。到2010年,建设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
农业服务业:服务新农村建设,围绕“三农”,突出抓好产前的种苗服务、产中的农技服务、产后的市场服务,以及农民培训服务,完善良种培育、农技应用、疫病防控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遍布城乡的市场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休闲经济。到2010年,培育出100家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全市形成28家过亿元的区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争创1-2个劳务输出品牌。
(二)规范提升消费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吸纳就业、扩大消费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提升消费服务业和新兴行业。重点抓好5大领域。
批零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推进流通现代化、规模化。合理调整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支持大中型超市向乡村延伸,配合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范改造现有综合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城乡集贸市场,完善城乡市场网络。培育4家销售收入过10亿,28家过亿元的市场(商场)。力争“十一五”期间,引进4家以上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批零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
餐饮业:以湘菜土菜产业为龙头,重点培育湘菜名厨、名品、名店,发展湘菜正餐、快餐、风味小吃和特色食品,推广衡东土菜、南岳素菜等美食名品,推行餐饮业评等、定级、授牌等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进餐饮业品牌连锁经营,壮大产业规模。力争“十一五”期间,餐饮业零售额年均增长18%以上。
养老服务业:适应养老服务市场需求,重点发展社区服务养老产业,培育形成3个以上接待人数达1000人以上的养老服务企业。加快扩张养老服务、医疗康复、娱乐健身、旅游、老年食品与用品等产业链。到2010年,基本形成社会养老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异地互动养老、综合型养老与专业型养老相结合、城乡统筹协调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非国有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占养老服务机构总数的50%以上。
房地产业: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积极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搞活二、三级市场,放开租赁市场。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交易市场服务功能,形成集交易手续办理、产权登记发证、经纪、评估、担保、拍卖、保险、贷款为一体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行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分业经营,完善物业管理招投标制度。力争房地产业增加值达到43亿,年均增长9%以上。
社区服务业:这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社会力量、民营资本最易进入、最好创业的一个领域。要围绕构建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的现代社区服务发展机制,拓宽家政、托育等服务内容,壮大品牌企业,建设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队伍专业化、设施配套化的社区服务体系。争取到2010年,全市建设完善21个社区服务中心和157个社区服务站,打造一批精品开发小区,从业人数达到5万人,增加值年均增速12%以上。
(三)做大做强特色服务业。我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拥有知名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既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软实力的象征。
旅游业: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整合城区旅游资源,建立以南岳为龙头、城区为中心的辐射全市的大旅游格局。要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转变,关键在于产业化。要充分发挥旅游作为一个天然的大市场、大卖场的优势,选择、培育、壮大一批有市场、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鼓励、支持、引导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开发、整合、提升一批高品味的旅游商品,充实、建立、完善一批专业素质高、覆盖范围广的营销网络,抢占国内外市场的最大份额,实现产业链的最大延伸,促进旅游产业的几何式增长。要进一步打造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力争到2010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20%,我市成为中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产业:立足地方特色文化,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和名牌战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娱演艺、体育服务等产业,创作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扶植文体机构,做强*广电和*报业,发展*花鼓戏、湘剧和祁剧,办好南岳佛道教音乐会。力争到2010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达53.8亿元,年均增长20%。
四、开拓进取,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市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制定,蓝图已经绘就。要完成规划目标,必须从现在开始,抓起步、抓启动、抓实施。要重点抓好以下4项工作:
(一)抓重大政策的落实。今年主要是落实三大政策:一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二是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生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的指导意见》;三是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各部门、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抓紧调研、创新思路,提出配套的实施意见和可操作的办法,真正拿出一些对服务业发展管用的政策措施。为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实,特别是市县发改部门,要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和改革作为一项重要职能,注重做好4项工作:一是机构,要加强;二是人员,要充实;三是经费,要保证;四是投入,要增加。要与国家和省引导资金配套,不断增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协调功能。
(二)抓重大工程的建设。服务业是一个投资多元化比较明显的领域。政府资金重点是要发挥引导作用,加强共性平台设施的建设。各县市区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市场一体化,抓紧建立和完善服务业重大项目动态库,在物流、教育、文化、市场、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储备、开发、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以项目实施促进服务业更快发展。
(三)抓重大改革的推进。从服务业领域看,重点是要深化社会事业和垄断行业改革。要明确区分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领域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的界限,对应该和能够市场化的领域,尽快放开市场准入。推进后勤服务由自我服务向社会服务为主转变,由“自给”为主向“外购”为主转变。统筹推进电信、铁路、公用事业等行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在改革中,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要通过创新推进改革。相对于国企改革,服务业改革的空间和回旋余地比较大,加上本身机制相对灵活,其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只要创新观念、创新方式,进行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就能够收到良好的实效。二是要通过市场推动改革。关键是要调动社会中介组织的力量,大力发展各种行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其在制订行业规划、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方面的作用,实现行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促进服务业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市场化,以及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通过开放推动改革。要进一步实施服务业对外开放战略,有序推进银行、保险、外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开放,积极引导国际服务业经营理念、先进技术和服务品种,促进市内服务业与国际惯例接轨;要抓住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的机遇,吸引跨国公司来衡设立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地区总部,参与我市服务业竞争,形成多元化的开放、竞争格局。
关键词:农业旅游;政策需求;研究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159-03
前言
《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农业部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等一系列农村建设政策的相继出台,为农村发展及农业旅游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M作用。然而,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关于农业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仍有所不足,从而限制了旅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旅游经营者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功能阐述
(一)农业旅游概念阐述
据中国旅游局所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定义,农业旅游是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农民劳作、农村风貌等为内容的旅游活动。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十以来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使农业生产有着新的变化,从而使农业旅游的内容与形式也得到不断的扩展。笔者看来,所谓的农业旅游,即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农业与农村背景作为景观所开展的一系列集观赏、农事、教育、休闲、保健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二)农业旅游的特征
一是生态性。农业旅游能够成为热点,其关键在于农村安逸、秀丽、朴质的生活方式,纯正、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对城市人群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农业旅游发展中,同时承担着保护环境、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功能,因此农业旅游具有较强的生态性。二是生产性。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因此与其他观景、养生旅游有所不同,不论是采摘、垂钓,还是农业观光,都能够体现出农业产品生产与产出的过程,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还能收获产品,进而实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收获。三是文化多样性。对于旅游来说,其主要是对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行为,因此在农业旅游开展中,也会因为地域的不同,使农业旅游夹杂着各式各样的地域文化,并形成农业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四是体验性。在农业旅游中,游客可以亲身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并享受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乐趣。
(三)农业旅游的功能
农业旅游具有四大功能:一是生态功能。农业旅游对生态理念有着较多的要求,游客也想追求返璞归真的感觉。二是扶贫功能。在农业旅游发展中,可通过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农业附加值得以提升,进而实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安置,实现农民增收,所以具有一定的扶贫功能。三是教育功能。游客在参加农业旅游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学习与积累。在农业旅游活动中,游客可以通过观光、娱乐来提升自身的农业生产知识,做到对农业领域的有效了解,从而展现出一定的教育功能。四是娱乐功能。对于农业旅游来说,游客可亲自参与到生产、种植当中,在体验的同时,完成农业旅游娱乐功能的直观享受。
二、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的类别及需求
(一)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类别
1.个体经营类别。农业旅游的前身当为农家乐,经营者可利用自家的土地或承包土地来展开个体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这一类经营者来说,由于是从农民直接转变为农业旅游经营者,因此其具备的素质也不够专业。再加上对于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来说,由于资金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在硬件设施上有所短缺。此外,因为农村生活习惯与城市人群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因此饮食安全隐患仍普遍存在。
2.涉农企业类别。以农业种植、养殖、服务等类型的企业,也会借助其生产设施及研发成果来做到对农业旅游的开展,从而使企业的经营项目、收益来源、产品附加值、企业影响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类企业主要是以中型企业为主,与个体经营类别的农业旅游经营者相比,这类资金拥有一定的资金及经营能力,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标准化、企业化运作,因此在农业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类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3.非农企业类别。所谓的非农企业,是指企业在从事农业旅游之前,并直接不涉足到农产品的生产。但是,这些企业往往都与农业产品与农业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目前,这类农业旅游经营者包含房地产、旅游、能源、矿产等企业,这些企业往往都在中型规模以上,他们在农业旅游发展中,更加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造与规划。
(二)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需求
1.市场需求。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居民所面临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城市生活中,他们的精神世界长久得不到放松。进而促使他们向往农村生活环境的悠闲。与此同时,各类农业旅游企业也纷纷出现,对于中小型旅游经营者,特别是个体经营者来说,其渠道不多,宣传能力有限。因此,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在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今天,仍对农业旅游市场有着较大需求。
2.市场定位需求。农业旅游的原型为农家乐,虽然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很多农业旅游经营者都完成了传统到现代化的蜕变,做到了对农业科技、民俗文化、现代项目的有效融合。但受到固有观念的限制,经营者在市场定位时,还将目标客户局限于城市居民,没有将农业旅游提高到区域旅游发展层面上,更无法在区域旅游发展中获取市场份额。
3.景观差异化需求。农业旅游的发展基础由原本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大景观、乡村文化为基础,区域内的景观本底差异较小,不同经营主体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景观的同质性,加之早期的农业旅游发展缺失统一系统的规划和规范,造成了区域景观的同质性现象严重。
三、我国农业旅游相关政策的发展现状
(一)农业旅游标准化建设得到推进
目前,政府已经在农业旅游标准化建设上做到了有效推进,并在住宿、餐饮及环境建设上逐步展开。农业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能够直观反映出当地政府部门在政府职能转变及社会资源挖掘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借鉴欧美等国的政府管理经验可知,一套科学、全面农业旅游标准化体系的构建,能够对政府的管理模式做到有效规范,并使农业旅游更具法治意识。以个体经营者为例,一些地方旅游部门已经对准入规则与经营行为进行了调整,其中包括餐饮安全、住宿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与规定。要求个体经营者安全管理责任不断提升,进而为消费者提供质量高、安全、可靠的旅游服务。
(二)与地方旅游业相关的政策不足
在对我国旅游相关政策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地区旅游业发展仍停留在对国家政策执行与落实层面上,很少出现地方政府根据该地区农业旅游发展现实情况及需求来出台相关政策。一些地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旅游关注不足。例如在旅游景区相关的规制中,有关乡村旅游的规定只有《乡村旅游村等级划分与评定》。而乡村旅游的景区建设、节事活动等重点项目,在法制环境的规制方向中都缺乏关注。
(三)农业旅游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缺失
对于旅游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包容性,并在带动社会就业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从事农业旅游经营的企业较多,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水平也多良莠不齐。在提升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中,我国出台了《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旅行社经理资格认证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然而,在涉及到农业旅游从业人员考评及管理问题上,相关政策仍较为欠缺。
四、满足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需求的政策优化建议
(一)加强非旅游接待户权益的保障
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容易忽视非旅游经营户的利益。在民俗村中,没有从事旅游经营的人家可能是由于家庭条件所限或自身能力所限,没有从事旅游经营。村里对他们的扶持主要是政府出资的低保及大病统筹,而这些非经营户从旅游经营中几乎没有任何获益,反而要承担开展旅游所引发的负面影响。另外,村落中的基础设施属于公共设施,其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损耗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非旅游经营户的利益。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来确保非旅游经营户的权益,以显示公平性。
(二)将培训与宣传等政府行为规范化
将利于农业旅游发展的政府行为确定为制度或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例如,各区县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的培训和各地政府对农业旅游的宣传,都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限定。从业人员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培训,是否采取年审制度,每年要有多少课时的学习,是否安排交流和参观,怎样考核,都要有详尽的标准,建议仿照《导游人员培训标准》,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标准化、规范化。
(三)对市场准入政策需做到严格把关
不仅是民俗接待户、食品安全的准入政策还包括农业观光园等相关准入政策都要严把关。不仅要考察经营者提供的硬件条件,更要结合该地区的整体旅游规划和旅游产品构成进行审批,确保经营接待户提供的产品类型新颖、内涵丰富,有市场竞争力,而且经营者有经营管理的能力。当然市场准入政策也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把握旅游产品的发展方向,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政府希望能帮助尽量多的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尽快富裕起来,但是为了乡村旅游的未来,应该及时整顿市场,规范市场。
(四)在资金需求上打通政策渠道
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在发展中,对资金有着极大的需求。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该通过农业旅游税制改革、加大金融投入等途径,有效解决中小型旅游经营者的资金需求问题。一是利用政策优化、吸引发达地区企业或资金流入本地区,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解决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资金需求问题。二是对已有的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需通过政策制定,减轻他们的负担,避免一切不合理收费问题的存在。三是促进银行与这些企业间的联系,为其融资、贷款提供途径与便利。
(五)促进政府与协会共建差异化景观
农业旅游行业协会对农业旅游的发展有着全面的把握,并具有连接市场与经营者之间的责任。因此,政府应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强政府与农业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间的交流,在为农业旅游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加强旅游项目的交流。从而能够根据地域特色及地理环境,共建一系列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休闲景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差异化景观,避免同质化竞争。
总结
面对中小型农业旅游经营者市场需求、定位需求及景观差异化需求等政策需求问题,政府部门只有在市场准入、从业人员培训、非旅游接待户权益保障等方面加强政策制定,方可优化市场环境,完成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建设,使中小型农业旅游企业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满足,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慧,张岩,谢倩.农业旅游发展的实证分析与产业升级策略――以辽宁省沈阳市为例[J].改革与战略,2012,(11).
[2] 赵仕红.我国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状况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3).
[3] 杨铭铎,焦翠翠.黑龙江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 李俊梅.基于外部性的乡村旅游产业政策解析[J].中国市场,2012,(22).
[5] 汪芳,郝小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乡村旅游地社区参与状况评价――以北京市平谷区黄松峪乡雕窝村为例[J].旅游学刊,
2008,(8).
[6] 鲍润华.三峡库区农业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7] 贾照雪.城郊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8] 林奕希.湖北省农业旅游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The Analysis on Policy Demand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Agricultural Tourism Operator
LIU Xiao-yan
(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