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奖励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奖励方法

第1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一、走出宠爱过度的家庭教育误区。

现在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不少家长在孩子面前百依百顺,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加之爷爷奶奶、外婆外公的隔代爱,娇生惯养,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千方百计地满足幼儿的需要。另外,有的父母出于自私狭隘的偏见,对幼儿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犯错误,或顾及到自己孩子的名声、孩子的前途,而竭尽全力为幼儿开脱,不与幼儿园或学校配合,到头来往往是事与愿违、后悔莫及。宠爱过度易使幼儿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 如:在离园时,一位年轻的母亲发现孩子的脸上有轻微的伤痕,便问:“是不是你班小朋友抓伤的?”孩子点点头,母亲火了:“为什么不抓他,你的手去哪了?”之后又去找了老师……真是可悲啊!父母们的爱固然可钦可佩,但是应该想想,在宠爱幼儿的过程中,你是否想到了宠爱幼儿的后果呢?

二、走出儿童观的家庭教育误区。

儿童在不断成长发展之中,不像成年人成熟。既然不成熟,就会犯错误,而且有些错误还会反复地出现。因此,可以说失误和犯错误是伴随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儿童教育必须耐心地、细心地、精心地进行,对他们应反复抓、抓反复,持之以恒,千万不可急于求成,寄希望于一锄头挖个井。

孩子的一些错误和缺点,在性质上常常与成年人不同。有的可以称之为“可爱的缺点”。即乍看起来是缺点,是错误,可一分析却有几分可爱之处。一位年轻的母亲回家看到儿子把刚穿的白衬衣用蜡笔画了好多图案,她盛怒之下,指着五岁的儿子大声呵斥、吼叫,还重重地给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大哭过后,母亲终于冷静下来,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干?孩子说:“某某小朋友的衣服上有好多漂亮的图案,小朋友都喜欢他的衣服,不喜欢我的。我想让我的衣服也变漂亮。原来,孩子也有自己的审美情趣!这是当母亲的万万没有想到的。盛怒之后的母亲那种错怪孩子的后悔心情可想而知!这便是“孩子式”的缺点和错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误、缺点?就因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加之经验不足,他们常常出于良好的动机,却办了坏事,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看待孩子的行为表现,重在看动机,而不应重在看结果。

三、走出远离孩子的家庭教育误区。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有的家长则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甚至让爷爷奶奶帮着带,缺少和孩子交流。而孩子需要父母成为他们的朋友。

曾记得一则广告:星期天了,一位父亲却因为工作太忙,即将出门,这时,他的孩子手捧着自己平日里最珍爱的储蓄罐站在他的面前,这里面是孩子平时一元一角省吃,省用存下的零花钱,孩子问爸爸:“爸爸你一天能赚多少钱,我用这些钱,买你一天的时间!请你陪陪我!”听到这个故事,我不免心酸,是啊,现在的孩子在家庭中的活动主要以玩玩具、看电视为主,他们面对的是冷冰冰毫无生命的物体。这也是大多孩子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所在。而我们家长应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避免因工作,家务繁忙而冷落孩子。

我们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成功就是100%的成功,对一个孩子的教育失败就是100%的失败,我们输不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往、游戏,和孩子进行交流,茶余饭后,看电视时,走路之间,睡觉之前,请大家听听孩子的心声,满足孩子的交往需求,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

四、走出物质奖励的家庭教育误区

奖励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父母偶尔给孩子一些奖励,在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奖励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合孩子的“奖品”,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家长都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奖励,那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依赖与物质上的奖励,觉得除了物质奖励以外别的奖励都会没意义。因此,家长应当慎用物质刺激,而多用精神鼓励的方法,给幼儿多以精神上的激励,促使幼儿不断取得进步。到达成功的彼岸。

五、走出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庭教育误区。

第2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对于家庭教育的功能性,我们以往存在着各种偏差,对话、交流、关心、说教只是其表面现象,都不足以展示家庭教育的基本属性。我们考察单个家庭的教育,发现绝大多数的家庭都突破不了上述功能,而这也是抑制家庭教育潜能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其基本功能。据此,本文笔者认为“技艺、做人、信仰”才是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技艺指的是生存的技能,要求家庭教育需传授、教会幼儿未来安身立命所需的各种生活本领;做人指的是做人的道德品质,要求家庭教育需塑造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信仰指的是文化思想信仰,要求家庭教育创造文化熏陶的氛围,使儿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述功能中,做人品质是根本,生存技能是保障,文化信仰是方向,三者独立且统一,

二“、家+园”交互教育的两个误区

在探讨“家园”教育误区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目标、教学内容。在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第二部分中提出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内容与目标。而详细分解这些部分,我们发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诸多的共同之处,即都希望把幼儿培养成“身体健康、善于交流、善于表达的有责任、有信心、富情感的孩子”。但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存有诸多误区,主要有二:一是幼儿园教育的“家庭化”;二是家庭教育的“幼儿园化”。在前一种误区中,不管是幼儿园的管理者,还是一线幼儿教师,他们都将学生当作“襁褓中的孩子”看待,生怕他们“风吹草动”、“生病遭罪”。尤其是在“安全校园”的背景下,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提供卫生的幼儿饮食、保护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成为了当前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课程教育、课堂活动、课后实践则成了附属工作。从这点来看,教师如同父母,幼儿园生活如同家庭生活,幼儿教育也就越来越“家庭化了”。在后一种误区中,由于父母普遍缺少对幼儿教育相关知识的认识,导致父母教育孩子只是模仿幼师做法或者比照学校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其实就是“幼儿园中的老师”,家庭教育也就成了幼儿园教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因此,在创建科学的“家+园”教育模式时,我们应尽力还原二者教育的本真,使其相得益彰。

三“、家+园”交互教育的新途径

1.技能交互教育

由上可知,生存技能培养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保障。细究生存技能的基本内容,可谓包罗万象,综其一点,一为生存,二为发展。生存者,以家庭事务为要;发展者,以手工技能为要。反观《纲要》内容,技能方面的教育要求较少,更别提实践操作了。因此,笔者建议,家庭教育以家庭事务为主,幼儿园教育以手工技能为主。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不应过分溺爱孩子,可采取“任务式”教育方法。例如,父母可借鉴“爸爸去哪”中的相关剧情,为孩子设置相应的“任务”,引导孩子去完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所设“任务”以孩子能够完成为限,父母可全程陪同完成,也可由孩子单独完成。所给予的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精神奖励辅之。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增加手工操作课程的比例,设置专门的手工实践活动,并耐心指导幼儿完成手工操作。例如,用橡皮泥制作人物形象、生活用具;或者用剪刀、纸张制作剪纸艺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家庭与幼儿园在技能培养上的内容各异,但是二者还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的,只要依据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即可。

2.道德交互教育

道德教育对于幼儿人格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虽然《纲要》中有相应的规定、要求,但在实践中做人道德的幼儿园教育还是缺失的,而家庭教育正好可以弥补。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强烈的感知事物的阶段,模仿是其最主要的感知表现手段。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最直接、最适合的被模仿对象。据此,笔者建议家庭道德教育可通过“适当说教+现身说法+以身作则”的方式来实现。首先是适当说教,要求父母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引导。此外,父母说教须避免禁止性语言或他人在场的情况。因为禁止性语言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他人在场则可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例如,在睡觉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说谎是不对的,我们应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你说好吗?”其次是现身说法,以现实中的例子来教导孩子,可以让孩子直接感受,参考比照。譬如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对孩子说:“宝宝,你看xx在哪踢球呢,你也去踢吧,可好玩了。”最后是以身作则,以父母自身的行为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行为。对此,父母应积极树立正面形象,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3.文化交互教育

当前的幼儿文化教育过于偏狭,衡量标准不甚科学,无法触及孩子的内心深处。而纵观犹太人的幼儿教育中,信仰教育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属于最高阶位的教育内容。对此,笔者有意借鉴犹太人的教育理念,只不过犹太信仰教育指的是“宗教”教育,而本文则指的是文化教育。本文中的文化信仰教育不同于、意识形态信仰,它是对于社会与自然的基本法则遵守。而对于此种教育,家庭与幼儿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需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譬如对于自然万物的认识,幼儿园可以教授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并借助教材、教具赋予动植物以人类情感,使孩子在心里树立起“与物共生、与物共存”的理念。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引领孩子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使孩子近距离的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独特魅力,从而培养起幼儿“一切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美丽的,我们应该善待它们”的意识。

四、总结

第3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一、开办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教先从家开始”,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才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开办家长学校旨在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改革发展趋势;讲授中学生生理、心理知识,探讨家庭教育正确方法;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使家长掌握教育科学知识,树立新颖“教学观念”;交流家庭教育成功经验,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二、主要工作1、领导重视、计划落实。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家长学校教学计划。2、完善社区网络。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继续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网络。及时反馈孩子在家庭、社会的有关表现,以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3、讲授科学家教方法。积极开展理论学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家长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办学品位。4、请家长探讨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倾听家长意见,改进学校工作。

三、参加对象全校所有在校学生的家长。参加者应达60%。

四、组织领导由家长学校校委会组织实施。

第4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形式与内容

(二)调查的结果

1.家庭教育弱化。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调查发现,不少农村学生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舍得投资,对子女学习需求尽量给予满足,他们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日后能够出人头地。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正在转型,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结构等状况有了较大变化,一些农村家庭教育观念仍较落后、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经济环境较差,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还对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思想认识不到位,家庭教育观念未转变,他们受新读书无用论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影响,对大、中专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政策不了解,特别是对部分普通高中、职校学生,毕业后外出打工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所得回报与教育程度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漠不关心。

(二)苦于教子无方。虽然一些学生家长也觉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很重要,但因自身文化程度较低,不知道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更感到无计可施,教子无方已使他们为之烦恼。

(三)家庭教育环境相对较差。一些学生家长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他们在教育方式上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并且个人言行不一致,失信于子女,难以在家庭教育中树立威信。尤其是,当前独生子女较普遍,大多数处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庇护,物质的满足和行为的自由放纵,使家庭教育形同虚设。

三、强化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家庭教育意义的宣传力度。家庭是孩子的成长的港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各级政府及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宣传,尤其是加大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宣传,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重教善育的社会氛围。

(二)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学生家长,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关爱外,还必须加强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构建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并重视个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创设一个有利于子女生存发展的家庭空间,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5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1.家长盲目跟从社会教育舆论,过度教育

在为孩子们选择辅导班的方面,很多家长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往往表现出“随大流”的现象。要不是听从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就是看别人家孩子在学什么,或者是听孩子讲同班同学大多在学什么,那么自己的孩子就选什么。另外,网络、电视媒体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那些歌星、影星动则几百万的出场费或是粉丝们的狂热崇拜和追随,都无形地促使大量家长为孩子选择学习音乐、表演等演艺类辅导班。这些都表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表现出了社会盲从性。

2.家长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随着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家长越来越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了应付工作和社会交往上,留在家里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多于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思想变化。据记者的不完全调查显示,做好家庭教育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工作时间忙、缺乏时间。”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越来越疏远,沟通越来越不畅,彼此都不能充分理解对方,最终使得隔阂越来越大,成为家庭中最亲密的陌生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家长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精力去详细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不能够认真听取孩子对事、物的各方面表达。孩子一旦犯错,只是一味地横加指责、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而不去认真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其二,家长对孩子采取了相对漠视的态度,这里不是说家长不关心、爱护孩子,而是说家长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采取迁就、讨好的方式,回避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孩子的关心仅停留在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对孩子的良好品格和习惯的养成、思想和心理的变化漠不关心。正是由于主观上存在着各种沟通障碍,使得亲子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

3.家长盲目的奖励与惩罚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见过这样一些现象:某个小孩子(大约1-2岁)突然有一天,嘴里冒出一句脏话,其父母、祖辈大为惊奇,继而乐滋滋地大加夸奖“哟!会骂人了呀!说得好!再来一句!”;某个小孩子(大约5-6岁)一天与父母一起遇到了父母的朋友,其爱理不理,毫无礼貌,父母顿觉脸上无光,继而怒气冲冲,大加申斥,大打出手。前者,父母不分是非,盲目夸奖;后者,父母一时气愤,打过了事,盲目惩罚。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其产生的教育效果都不会是良性的。家长盲目地对孩子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大加赞赏,一方面容易使孩子养成沾沾自喜、自鸣得意、夸夸其谈等自尊自大的不良习惯,而且也使孩子不能够接触到他人对他的真实评价,使其接受挫折和失败的心理承受力大大下降,一旦某一天这些“泡沫”被戳破,他很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如果所谓的“成绩”根本就是错误的,盲目的夸奖往往会使孩子以为那样做是正确的,是大人赞成的、鼓励的,以后他们还会继续采取同样的行为,如此这般,不良的行为、语言和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另外,现在大多数家长往往喜欢采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奖励孩子,虽然效果显著,但是容易使孩子形成对物质的贪婪追求的拜金主义思想。与盲目的奖励一样,盲目的惩罚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未来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负作

二、管理学知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1.家庭教育中的“计划”

管理学将计划定义为“对未来所要从事的事业的谋划、规划和打算。”对于孩子的教育,同样应该注意“计划”,也就是说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进行规划、谋划,包括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具备哪些方面的品格等等。我们不是在说父母应包办孩子的未来。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会决定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应帮助孩子规划他们的未来,为他们描绘未来成长的路径。在帮助他们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观察、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与他们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每个孩子都有他自身的特点,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更加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他们共同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会更好。其次,家长要注意对孩子的学习做好长期安排。学习内容不宜过多、过杂,学习时间不宜太长、太集中,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孩子身体和心理可以接受的范围,安排他们的学习生活,做好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第三,对于孩子的智力学习、品德培养和生活常识的锻炼,要同等重视、一视同仁。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要学会的是如何生存,而在人类社会,除了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及与人和谐相处的技巧。因此,父母应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注重他们道德、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不同的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工作、学习的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是否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规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生活和人生,乃至影响我国未来公民的综合素质。

2.家庭教育中的“沟通”

我们常容易混淆“沟通”与“交流”的含义,在管理学中“沟通,是指意义的传递和理解。”交流更多地是强调信息在双方之间的传递,不强调“意义的理解”,因此,交流是沟通的基础,只有在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信息交流的基础上,信息意义的理解才能够实现。家长应与孩子多做交流,多去观察和了解孩子思想的活动变化,多去熟悉他们关心或喜欢的人、事、物,这样,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就更加容易理解他们,达到“沟通”的目的。家长越能够理解他们,他们就越愿意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就越能够掌握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变化,越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扩展学习范围,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越能够增加彼此的感情,形成和睦、良好的家庭环境。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第一,切勿先入为主,以自己的经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来判断孩子行为的对错。最好的做法是在没弄明白事情的原委时,不妄下结论,不随意处置。例如打架,本身是不好的行为,但如果没弄明白孩子为什么而打架,就打骂孩子,一味批评孩子,很可能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使孩子产生对父母的不信赖感,使未来的亲子沟通更加困难。第二,语言使用要恰当。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明白自己行为的对错,如果家长使用了不当的语言,很可能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在他的心底留下巨大的阴影,进而影响他的价值判断。例如当孩子第一次偷拿父母的东西被发现时,如果父母说:“你怎么‘偷’爸爸的钱?你怎么好的不学,学做‘小偷’?”那孩子就会明白“原来这就是‘偷’啊!”,认为父母把自己当“小偷”,是坏孩子,甚至孩子还有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事实上,孩子在做某件“坏事”之前,根本就不知道它是错误的行为,心里也根本没有“偷”、“抢”、“夺”等概念。注意沟通的语言、方式和方法,针对不同情况适时采用恰当的沟通手段,往往会使沟通的效果事半功倍。这是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注意的方面。

3.家庭教育中的“激励”

在管理学中激励的分类很多,其中一种是将“激励”分为“正激励”——奖励和“负激励”——惩罚。在家庭教育中要善用正负两种激励,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帮助他们掌握正确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方法。“虽然家长爱护孩子是天性使然,但做父母的还是要做到既威严而又慈祥。”“反之,孩子就会养成任性和骄横的习性,就会对父母没有应有的敬畏。”“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做到严慈相济。越是对孩子抱有一颗慈爱的心,就越是要严格要求。”在孩子做正确的事时,要鼓励他,奖励他;在孩子做错误的事时,要批评他,惩罚他,使之明白哪些是对的,是受支持的,哪些是错的,是受抵制。管理学对激励的另一种分类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善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对物质或精神方面的需求,可以有效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可以为孩子设立一定的物质奖励,鼓励他们去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但奖励不宜过多、过重,使用频率不宜过高,让他们明白“耐心、恒心、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明白“任何辛苦都是会有回报的”,明白“不劳而获”、“不学无术”、“投机取巧”都是行不通的,是可耻的行为。

三、小结

第6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 真爱 溺爱 赞美

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家长的作用大于学校!学校教育代替不了家庭教育,家长的责任老师不能替代!家庭中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怎样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没有哪位父母不教育孩子,但并不是每位父母都会教育孩子。真爱孩子,就要学会如何教育孩子。

当今中国相当一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享有优越的物质条件,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的爱,造成了孩子心灵和性格上的许多缺陷:自私、反叛、唯我独尊,没有责任心,不知道感恩,只知道享受和索取,不知道付出和奉献。以上这种爱就是溺爱,溺爱是家庭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对孩子溺爱与棍棒教育的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棍棒教育伤害孩子的途径是从肉体到心灵,而溺爱伤害的途径是从心灵到肉体。为了避免孩子将来遇到难以应付的境况,应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他们一些挫折感,事先给他打些“预防针”,使他以后能够顺利适应社会。怎样才能正确给孩子一些挫折感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不能一味的纵容溺爱孩子。什么叫做溺爱呢?“溺爱的溺是溺水而亡的溺,顾名思义是爱过头了把孩子淹死了。溺爱就是对孩子过分宠爱,不敢管教,对他们不良行为不加纠正。”家长一味地纵容、溺爱孩子,不管他提出多么无理的要求,家长也认为是正常的,这是不对的。有的孩子的无理要求未得到满足,就在地上打滚,而他的父母还对孩子一声声“宝贝、宝贝”地叫唤,孩子根本就不理睬,直到父母满足了他的要求为止。孩子将来如果带这种习性步入社会,肯定会到处碰壁的。孩子犯了错误,该批评还是应该批评,不能纵容他的坏习惯。要让他明白做事情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无法无天。如果孩子侵犯了父母,父母也应该适当加以反击,这不是说父母跟孩子一般见识,而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你侵犯了别人,别人便会回击。

父母溺爱孩子的原因很多,有的怕孩子受到委屈,有的怕失去孩子对父母的爱,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孩子高兴,就是让孩子打自己也没关系等等。因此,在过分溺爱的家庭里,是孩子控制父母,而不是父母控制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极其不利。有的家庭情况可能没有如此严重,而只是带有部分溺爱的性质。如爷爷奶奶溺爱孩子,而父母却严格要求孩子;或父亲对孩子很严厉,而母亲对孩子很溺爱。这就造成家庭教育的不一致,还是无所适从,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对的。全体家庭成员对孩子采取统一正确态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去让他自己做,他遇到困难向你求助时,也不要立即帮助他。即使帮助他也不要包办代替,只要告诉他方法就行了,一切都得让他自己动手。家庭里不要总是把孩子的一切放在首位,有时候也要忽略一下孩子的需要,以免他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你们一切都得让着我。

不溺爱孩子不等于不爱孩子。一个人要获得成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赞扬就是培养这种心态和心理素质的最简单、最适用、最有效的方法。天才是夸出来的,不是责备出来;是赞美出来的,不是抱怨出来的。让孩子经常有“我是好孩子”的感觉,他就能不断进步。赞美对孩子来说不应该成为奢侈品,而应成为必需品。“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他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实践证明,掌握好赞美孩子这个法宝,就抓住了孩子成功的关键。既然赞美这么重要,那么,怎样赞美孩子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

1、赞扬孩子要具体,有根据。家长赞扬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孩子就会对那些好的行为更清楚,印象更深刻,就更容易发扬这些优点。笼统的赞扬往往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的。

2、赞扬要及时。发现孩子有了好的表现,家长就应该立即赞扬,不要拖延。否则,时过境迁,孩子对这个赞扬就不会留下什么印象,更不能强化这种行为。

3、赞扬要用适当的方式。只有适合孩子的赞扬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赞扬孩子时要做到大小有别;小孩子喜欢爸爸妈妈的拥抱、亲吻、抚慰,或者说一些亲切的话语;对大孩子来说,采用竖起大拇指、拍拍孩子肩膀等方式,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赞扬孩子也可以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孩子表现好,可以送他一个小礼物,给他一个惊喜,但物质奖励不可滥用。

第7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关健词]中国 日本 家庭教育 劳动父母子女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不仅仅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方国家中也存在着差别。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它们之间的异同,让我们的家长进一步的反思怎么样教育子女,怎么样让他们有独立自强的能力。

一、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中国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大概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能比拟的,我们做得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父母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心理有问题的孩子也呈上升趋势,个别孩子还做出极端行为如“自杀”等,最终留给父母的是无尽的困惑和遗憾。现在中国父母爱孩子我个人认为有四个误区:

一是无知。具体体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校、孩子、课程不了解。对学校的无知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虽然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但教师本身是普普通通的人,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与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等都密不可分。

二是无畏。因为无知,所以无畏。我们好多做父母的什么班都敢给孩子报,不管这个课程的难度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对此是否有兴趣和爱好,不管孩子是否愿意都一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三是无私。好多父母的爱其实并不是无私的,他需要孩子用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回报,需要孩子好好做人,出人头地来报答父母付出的爱!想想吧,我们的孩子在这样“无私的”爱的教育下,压力该有多大!

四是无奈。正因为父母处于这种无知、无畏、无私的状态,导致孩子的无情、无义、无理,最终父母会陷入茫然无助与无奈中。

二、日本家庭教育的现状

日本的传统家庭教育重点在子女的社会化问题上,系统功课的学习基本委托给了学校,父母只做督促和支援。对于孩子自发的游戏,如攀树爬墙、猎奇探险等,一般也比较宽容,他们有句谚语:心爱的孩子要让他出外闯荡。

重视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重视挫折教育,重视对孩子毅力的培养,日本的小孩子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就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

重视创新教育,日本家庭教育从小重视对孩子创新人格的培养,重视教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父母都要尽量解答。从小就鼓励孩子提问题,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看法。

与此同时日本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让人悲伤的地方。日本文部省前不久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儿童缺乏正义感和道德观念,这是家庭教育落后,家长疏于子女管教所造成的恶果。

三、家庭教育中日对比

在某次中日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艰苦的训练使不少中国学生半途而废;而面对同样的困难,日本学生却全部坚持下来。对于生活教育,中日家庭有什么不同认识?(中)陈晨,是北京某区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陈晨父母亲都是小学教师。(日)山井泽二,是东京一所中学高一学生;山井父亲是一位公司职员,母亲是家庭主妇。

1.让孩子学会生活是教育的核心(中)陈先生:我觉得孩子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教育里可以完成,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帮助他学会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学会照顾好自己并且照顾好生活中需要照顾的人。

2.在礼仪中进行生活教育(中)陈先生:因为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孩子受到更多宠爱,因此家教中都不太重视礼貌教育。陈晨对我和他妈妈说话的时候,很少用“您”,他都是“你”这样称呼,他觉得这样更显得亲切。还有,平时我们家吃饭也都是我们给他做好、盛好饭端上桌他只动筷子吃就行了。(日)山井先生:日本家庭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礼仪。比如在家里,他母亲做好了饭只有告诉他可以吃了,他才能上桌吃饭,而且在吃饭前,必须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还要等长辈先动筷后才能自己吃。

3.在自立中学会生活。(中)陈先生:我认为陈晨和很多独生子女一样,最欠缺的就是独立能力。陈晨高一参加军训,从收拾行囊到打背包都是他妈妈和我帮他干,结果到了营地,他自己连蚊帐都支不好。

(日)山井先生:山井5岁的时候,我就让他去买牛奶和啤酒。上小学开始,他自己学着收拾自己的房间。上中学以后,他每天洗晚餐餐具。只有这样他才知道父母的辛苦,才理解生活不容易。

从以上实例中不难看出中国家长特别强调自主性、情绪的稳定性和勤劳,但过于溺爱孩子却使他们丧失了独立自主能力。而日本的家长重视礼节,行为能力的培养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但他们这种从小的过于磨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也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四、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反思中国教育的时候,就有必要对我们的家庭教育进行反思。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成长。

1.家长的职责是什么。我们是孩子的关心者和期望者,我们每天都在为了孩子的事情而忙碌,关心孩子身体状况、学业等问题。但是仅仅这些还嫌不够,我们还要关心孩子的情绪、品德、心理健康。

心理学研究发现:每一个人都需要被欣赏、被夸奖,孩子更是如此。但是不管是奖励、评价还是约束、惩罚都要恰当、适度。不恰当的奖励、评价、约束、惩罚不但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起相反的作用。

2.关于爱的思考。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自己小时候吃了苦、受了罪,生怕自己的孩子再受委屈,于是把爱加倍地倾注到孩子的身上。现在大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好多的爱就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使得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成了天上的星星,成了海里的珍珠,成了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稀有动物!

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将来,请我们的父辈们在给孩子爱的时候,能够做适当的保留,我们要舍得下孩子,有时候还要狠得下心来。舍得让孩子做事,舍得让孩子受苦,舍得让孩子流泪,舍得让孩子受伤!要让孩子在做事中明白责任,在受苦中懂得珍惜,在失败中获得毅力,在流泪中铸造坚强,在疗伤时学会拼搏!

参考文献:

[1]罗解文.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百科全书.新华出版社,2006.

[2]林格.全部都是爱(中国家庭教育8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10.

[3]陈永明.日本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8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暑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生家长能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措施。

2、全面督查学生暑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延伸至假期。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二、活动主题:

宣传学生暑期家庭教育;

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三、组织形式:

1、以村为单位,建立15个学生社会实践区域,分别为:大通、正茂、二套、伏兴、新丰、南河、三套、龚集、王庄、五七、四套、运东、运西、桃园、三圩。

2、以学生会成员为负责人,以所在实践区域中的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为成员组成暑期学生家庭教育宣教小组,负责向家长宣传学生暑期教育,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四、活动形式:

1、及时宣传

在学生刚放假时,宣教小组就要上门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在家的要求,让每一位家长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校要求,明白自身职责,能及时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

2、定时督查

督查小组三次集中上门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守纪情况以及家长教育情况,及时记录。

3、随时了解

利用宣教督查小组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的优势,随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及时教育并如实记载。

五、活动安排:

1、活动组织阶段

①实践活动区域划分

以村为单位,班主任按村上报学生名单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详细地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进行分类汇总。

②宣传组队

由班主任和学生会成员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使学生了解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批的方式组建运河中学学生暑期学习宣教督查小组。

③任务落实

召开宣教督查小组成员会议,就活动的目的、意义、形式、内容、安全等方面进行强调落实。与小组成员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职责范围及所监督的学生。

2、活动实践阶段

①月日,集中向每一位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与家长签定《暑期家庭教育承诺书》。

②月日集中督查学生作业完成了情况,了解家长教育管理情况。及时教育如实记载。

③不定期检查,各宣教督查小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合适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上网、打游戏……)、安全(私自下河洗澡……)等方面情况进行抽查。

3、活动总结阶段

①月日,各小组根据自己检查情况对本次活动的收获、不足及督查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并上交督查记载表。

第9篇:家庭教育奖励方法范文

一.实现农村家庭教育管理法制化,乡村两级应担负起当地家庭教育的组织和领导的任务。

家庭教育涉及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只有地方政府才能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加仑量,进行规划和实施具体的家庭教育管理工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今天,当地乡镇政府对教育事业的管理重点,应从抓学校教育转向抓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上来(乡镇政府应协助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抓好本地的学校教育)。要像抓当地治安一样抓农村的家庭教育,实实在在地说,今天成功的家庭教育也就是明天良好的治安;要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家庭教育,以免担当“养不教、父之过”的历史责任。要使农村家庭教育管理像治安管理、计划生育管理一样法制化。要通缉制定系统的家庭教育实施规划,有领导组织,具体目标、内容和措施,要明确各方面的责任等等,还要有一定的物质和资金保障。以往搞的评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乡规民约、控辍保学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这个层面上,政府对家庭教育的领导不仅是对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指导和长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家长学习、座谈及评选奖励优秀家庭教育典型,批评惩戒不良家教典型等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管理工作,要体现政府意志,使家长树立为国教子意识,又要调动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二.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

家长的主要责任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道德水平,生活中克服不良嗜好,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对孩子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家长还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耕读传家”的良好教育氛围,督促和检查孩子的作业,引导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加强和孩子的心与心的沟通,既做长者,又做朋友。在家庭教育主体中,其他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要统一家教观念,学习并争做贤孝文明、勤劳上进、崇尚知识的至亲典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在培养孩子诚实勤奋、文明仁爱的行为品质和性格,教会做人,而不是多教会他几道题和多认识几个字几个单词。

三.学校在促进家庭教育工作中有着便利的场所、环境、师资,有着与学生交流和教育的实践信息。

学校是家庭教育效果最直接的检验者,它可以受益,也可能因此而受累。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就是重视自己的教育质量,所以要发挥其家庭教育督导培育的职能,特别是在农村,家长的自我学习能力较低,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提高更需要外部环境的积极干涉和影响,学校要无可推卸地担负起这个责任。

(1)、加强家校的联系和沟通,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访、打电话、约请、召开家长会等方式,每个学期都要和每名学生的家长联系一次以上,特殊学生要经常保持联系。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和家长共同研究和实施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育,携手促进学生成人成才。学校要把家校联系做为一项常规制度落实下来,教师有记录,学校有考评,培养有目标,这样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