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调研活动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研活动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调研活动应急预案

第1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 评估指标体系 权重 TOPSIS法

1引言

随着社会变迁的不断加剧,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的突发事件急剧增多: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先后4次将4名同窗室友杀害、2006年6月郑州大学拒发毕业证书导致学生发起大规模骚乱、2008年3月东南大学发生严重火灾、2008年11月上海商学院一宿舍楼失火致使4名女生丧生、2009年9月南京大学发生“寂寞门”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引起了各大高校甚至全国范围的震惊,一次又一次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高校的应急管理不容忽视,突发事件的高效处理不仅影响着广大教育者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高校突发应急事件管理面临如下复杂性特点:(1)学校管理方式落后,学生危机意识淡薄;(2)社会不稳定因素集聚,潜伏着比较严重的社会危机;(3)校园突发事件情况多样化,处理方式综合性要求高;(4)政府高度重视校园突发事件处置,但应急管理任重而道远。

理论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侧重于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定性分析与评估,没有建立完善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没有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对高校现有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没有建立基于调研结果的综合评估模型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研究。本文从五个方面考察了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基于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了南京五所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

2 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2.1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考虑到高校应急管理面临的具体问题,以及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的特点,本文从五大方面考察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即应急预警能力G1、基础保障能力G2、快速响应能力G3、应急事件处置能力G4和应急事件研究管理能力G5,应急预警能力由应急预案的制定X1、应急预案的评估X2、应急知识培训与教育宣传活动X3、应急预案的模拟与演练X4来测度,基础保障能力由应急资源的储备X5、应急资源的优化与布局X6、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X7、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X8来测度,快速响应能力由接警与处警能力X9、突发事件评估与分析决策X10、应急资源管理X11、检测预警系统X12来测度,应急事件处置能力由现场指挥调度能力X13、突发事件的恢复与重建X14、灾后信息来测度X15,应急事件研究管理能力由应急预案的评估与改进X16、保险的使用研究X17、突发事件后心理支持X18、灾后事件的评估与学习X19来测度。

2.2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考虑到评估指标权重在评估过程中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本文从主、客观综合赋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层次分析法、信息熵法和实地调研法,得出综合赋权指标权重,使得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的权重数据更加准确,具体结果如下:一级指标G1-G5的权重分别为:14%、30%、26%、21%和9%;二级指标X1-X19的权重分别为:19.18%、22.92%、20.05%、37.85%、29.08%、25.81%、29.69%、15.42%、17.82%、23.34%、29.71%、29.13%、53.74%、28.96%、17.30%、17.26%、27.72%、35.48%、19.54%。

2.3基于TOPSIS法的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方法

在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过程中,各方案为被考察的若干高校,评估指标即为本文所提出的五大指标,通过定量模型的分析,以比较分析高校在应急管理能力方面的差距。

3 南京五高校的调研研究

3.1调研过程简述

作者在南京选择了五所高校进行调研,其中有全国排名前10的“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有“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有综合性大学,有以航空航天、信息科学、水利、医药为特色的大学;五所高校分布在仙林和江宁大学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依据上述指标体系设置了调查问卷,分别在五所高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该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估,调查范围涉及在校学生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

3.2基础数据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以打分的形式对五所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五所高校的得分结果显示,被调查的这五所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基本合格,但结果并不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南京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总体情况,各高校对应急管理能力的建设与评估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已经采取的措施有效性仍需加强,师生满意度并不高。

3.3基于TOPSIS法的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调查结果分析

依据得分结果,采用线性比例变化法和线性加权方法得到加权标准化矩阵,见表1。

基于TOPSIS法,得到理想解为:V*={0.19,0.23,0.20,0.38,0.29,0.26,0.30,0.15,0.18,0.23,0.30,0.29,0.54,0.29,0.17,0.17,0.28,0.35,0.20};负理想解为:V-={0.19, 0.15, 0.14, 0.26, 0.24, 0.19, 0.23, 0.13, 0.14, 0.16, 0.21, 0.23, 0.40,0.24,0.15,0.15,0.17,0.25,0.17};各方案到理想解的距离分别是:S*A= 0.2778,S*B= 0.1407, S*C= 0.2650,S*D= 0.3061, S*E= 0.0954。各方案到负理想解的距离分别是: S-A= 0.0883,S-B= 0.2375, S-C= 0.0917,S-D= 0.2520,S-E= 0.2625。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分别为:C*A= 0.2412,C*B= 0.6280,C*C= 0.2571,C*D= 0.4683,C*E= 0.7334。用理想解法得到各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的排序结果是:E>B>D>C>A。E高校的得分离理想解最近,而A高校和C高校离理想解较远。从表1可以看出,各指标的理想解分布比较平均,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每所高校都有自己一定的优势,而各指标的负理想解主要集中在A高校和C高校,说明A高校和C高校在一些方面很欠缺,亟待加强自身的应急管理能力。

3.4高校应急管理改进措施

针对调研结果发现的南京高校应急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评估。高校制定应急预案时应重视预案的合理性、及时性、可操作性,制定详细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应急预案的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因此,师生的满意度不容忽视。

(2)居安思危,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教育宣传工作。广大学生危机意识淡薄是导致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上述基础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学生对应急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好,并且,学生学习应急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学校的培训和教育。因此,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加强应急知识培训和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教会学生基本的逃生常识,增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3)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应急预案是否合理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学生对应急知识的掌握情况也需要通过实践来考察,因此,高校应重视应急预案的实施,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模拟演练。

(4)增强各部门间的协作,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高校应急管理的快速响应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置能力直接影响到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和师生的安全,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接警和事故通报程序,迅速掌握突发事件情况,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5)信息公开透明,做好善后工作。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向师生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学校的责任。信息的公开程度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活与生命安全,而从调研结果来看,指标X9的得分普遍很低,因此,高校应当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及时公开准确的信息。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是消除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关键。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善后工作,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影响和处置工作的进展及时向广大师生公布,以消除恐慌心理。

(6)重视心理干预和心理支持。近年来,由于社会不稳定因素集聚,大学生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心理压力,这就对高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调研结果来看,各高校都能提供一定的心理咨询服务,但服务效果有待改进。因此,高校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达到预防突发事件的目的,也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相关师生进行心理干预,消除不安全因素。

4 结论

高校是人才高度积聚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应急管理关系到社会的安稳。论文提出了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用综合赋权方法设定了指标权重,以南京高校为例,分析比较了五所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差距,并提出了若干措施。下一步的研究集中于分析相关措施的有效性,并基于成本的角度提出最优的改进与资源投入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R].中国行政管理,2006,(10):6-9.

[2]加强高校公共应急管理工作,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李卫红副部长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活动上的讲话[R].教育部通报.2006,(19):28-30.

[3]刘伟,张万红.加强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策略分析[N].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133-139.

[4]孙斌.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06,(52):50-51.

[5]Board on Natural Disasters. Mitigation Emerges as Major Strategy for Reducing Losses Caused by Natural Disasters.science’s compass,1999,(6):1943-1947.

[6]M. Crichton, R. Flin.Training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tactical decision gam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1.255-266.

[7]Campus Crisis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lanning, Prevention, Response, and Recovery[M ]. San Francisco: JohnWiley & Sons,Inc,2007.

第2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应急物流预案相关概念

应急物流预案是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物流保障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时组织开展物流保障活动的行动指南,是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行动的管理和保障中起着关键作用。

应急物流预案通常可按照规范层级、涉及领域、执行环节等分级分类制定。从规范层级看,可分为国家层面的应急物流总体预案和国家各有关职能部门或行业领域的分类预案、各级地方政府的分级预案等。从涉及领域看,可分为领域预案和内外协同预案。如,从军队应急物流建设的角度看,可以分为军队应急物流预案、地方应急物流预案和应急物流军地协同预案等。从执行环节看,可根据指挥协同、物资筹措、储运配送、技术支持等不同阶段、环节的特殊要求和重点任务,分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物流的预案制定是一项跨层级、跨领域,涉及物流保障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真正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应当是一个完整体系,既要考虑到不同层级、不同领域间预案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也要考虑到要以多手准备、多种措施应对可能的突况。因此,应根据潜在危险源和可能发生事件的类型,就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流机构、人员、物资及其指挥协调等方面事先做出具体计划安排,形成环环相扣、配套衔接的应急物流预案体系,做到事事、时时、处处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应对有法。

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办法

应急物流预案在形式上具有与其他应急预案一致的共性特征,但由于物流保障活动横跨多个领域、涉及众多部门、组织实施繁杂等特点,应急物流预案所规范的具体内容有着鲜明的特性,编制要求也有所不同。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工作,可按照以下方法、步骤组织开展:

一是参照有关规定确定预案框架。对于重大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国务院在2004年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明确了预案应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附则和附录等主要内容。这也是应急物流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参考文件。 二是组织专门力量编制预案。应急物流预案是物流保障活动涉及到的众多部门和人员力量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共同严格遵从的行动准则,也是大量物资、器材、设备储运配送的组织实施计划。其编制、修订工作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积累、充分的调研分析和广泛的沟通协调才能完成。因此,需要专门组织或相对固定人员从事应急物流预案的编制、管理等工作,以保证应急物流预案在内容体系上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三是深入做好分析工作。要做好相关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定,以及已有预案的梳理分析工作,以保证制定的应急物流预案与之不相悖、无:中突。要从历史情况、环境条件入手,充分考虑人为因素、物理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对不同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以保证预案的针对性。要结合应急物流保障相关部门的职能,针对应急物流任务特点和保障要求,进行各相关部门、各任务环节的应急能力分析,以保证预案的可操作性。

四是认真做好评审工作。应急物流预案评审是对预案所涉及的职责分工、任务部署、实施办法和执行标准等进行全面衡量和综合评定的重要工作,也是应急物流预案编制工作的末端环节。预案草拟完成后,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并根据所提意见建议充实完善预案。适应应急物流预案跨层级、跨部门需要,适时组织召开评审会,邀请有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和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专家,严格审查预案内容,评估预案的成熟度和可行性,指出预案应进一步完善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指标,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从而保证所制定的应急物流预案符合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能够满足应对处置特殊情况、突发事件时物流保障任务的预期目标。

应急物流预案演练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应急物流预案演练是确保应急物流组织保障各项措施有效落实,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及检验、验证应急物流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应急物流预案演练通常可按照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讲评、预案修订等阶段分步、顺序组织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和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切实结合任务特点,强化演练活动的针对性。针对应急物流受领任务的突然性、组织协调的复杂性、物流环境的险恶性、保障方式的非常规性、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物流活动的弱经济性等突出的任务特点,根据预案体系所涉及的不同等级的各类任务,预判情况和问题,系统设置训练课目、编写演练脚本,确定演练重点,确保受训人员能全面了解掌握处置突发事件时的各自任务、实施步骤和操作规程等,有针对性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要做好督导协调工作,加强演练组织的严密性。按照应急物流预案组织演练,是一种全新的物流保障演习训练方式,无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加之演练涉及面广,理论和技术难题多,筹划准备、组织实施、协调保障复杂,在目前尚无明确职能部门负责、相关任务分工还未有法令法规予以明确的情况下,应针对预案演练不同阶段特点,根据不同类型演练的具体要求,结合有关部门职能权限,成立阶段性、临时性的组织领导或议事协调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过渡性法规,指导和规范应急物流预案演练。

第3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石油行业 应急预案 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P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002-02

石油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系统庞大而复杂、危险源众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任何疏漏均有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为了科学合理的应对突发事件、降低国家财产损失、确保油田员工、行业从业人员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完备、预案体系完善、应急队伍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非常重要。其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是整个应急救援体系的核心,从当前石油行业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建立健全一种操作灵活、使用方便的应急管理系统已成为迫切课题。

石油行业应急预案数字化是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进行管理,使应急预案管理做到便于操作的同时达到可视化、可考察、可量化。

1 国内外数字化预案发展

国外现状从各类文献调研情况来看,国外在数字化预案发展过程中起步较早,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俄亥俄州油气田应急响应系统。早在上世纪末,俄亥俄州自然资源局与当地油气工业部门联合提出利用一套多媒体程序,为应急响应人员提供培训和应急资源分析,以便于更好的应对油田突发事故。

我国关于应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应急管理应用系统建设直至本世纪初从国家层面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虽然目前在大力推广建设数字化预案,但其建设在地方政府与企业层面均没有得到完善。国内数字化预案发展的代表是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消防灭火数字化预案,该预案采用三维仿真技术搭建奥运场馆模型,集三维场景传输、预案学习及网上演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2 油田当前预案管理现状

自2003年政府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以来,油田企业从人力、资金、配备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但是在预案体系建设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从目前的应用效果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三点。

2.1 预案管理困难

由于油田灾害点繁多,从预案编制纵向层级来看,目前预案编制共分总公司预案、分公司预案、二级单位预案、各站队预案几个层级。从预案编制横向系统来看,目前仅本人所在二级单位就有1项总体预案及4类13项子预案,另外按照要求,对油田内重点井站实行“一站一案、一罐一案”。由此可见油田企业应急预案已形成一个各分项应急预案即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庞大系统,其管理工作量相对较大,特别是二级单位所管理预案类项繁多,使有效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2.2 关联层级预脱节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是目前企业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要求不仅指预案本身,更是指关联层级预案之间的有机联系,即当最低一级预案响应不能或无法消除或控制灾害或灾害扩大时,必须迅即启动高一层级应急预案响应。而在当前预案均为打印成册分散管理,在预案编制、修订和学习过程中无法做到信息有效共享,容易出现纰漏及孤岛预案,不符合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2.3 预案的计划内容不能充分执行

由于在每次的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涉及到参与应急响应处置人员、需要采取的响应处置行动均与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有关,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所以每次的突发事件处置都是对于指挥人员的考验,不但要形成正确的决策,还要保证每项命令、每个环节都能确实得到执行。但是由于多级预案管理存在瑕疵,因而容易导致总指挥出现判断偏差和各层级响应不当,出现响应不恰当或预案执行不充分。

3 数字化预案建设

3.1 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目的

目的主要在于加快应急信息传播、改进应急决策的科学性、适当性和合理性,提升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速度,同时使应急响应各层级保持良好的协调和统一,有效及时处置突发事故。

3.2 数字化预案系统层次结构

数字化预案系统分为四个层次:通信网络层、基础信息层、信息展示层、系统应用层。其中通信网络层是有机维系各个层次的纽带和整个预案系统的物理基础,基础信息层为整个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应急响应过程中的各层级管理人员指挥调度工作则由系统应用层来完成,而信息展示层为所有应急响应决策与处置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3.3 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

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应当以解决现存问题和提高现有水平为出发点,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不能一蹴而就。参照国内外建设经验及当前发展形势,油田数字化预案建设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预案数字化

预案数字化首先是通过应急预案电子文本对单位内部预案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实现结构化、系统化的预案管理模式(如图1),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实现预案流程的直观化,使预案清晰明了,便于查询及使用。通过网络媒体的便利性进行预案宣贯及学习,方便员工及时掌握应急预案动态,并可对员工的学习情况和应急演练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同时方便统计、分析,掌握员工学习演练动态,切实加强应急预案应用水平。

其次是预案编制、修订的电子化。预案在统一编制、修订时按照层级关系进行逐级修订,通过系统合理制定预案编制、修订的方案、进度、审核情况、签发备案信息等内容。同时预案编制时可随时参考不同层级的预案编制情况,确保预案编制修订过程的“上下统一”。

3.4 数字化预案综合应用

3.4.1 多层次综合功能运用(图2)

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失衡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又由于油田危险点多、危害性大等特点,油田突发事件更具危害性和不可知和不可控性,因而突发事件处置维度大幅增加、难度大幅增加,因而各类信息及时有效的提供与反馈对于有效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时,同时将历次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进行收集,进行信息归类提炼集中,在出现类似事件时可通过通讯、电子邮件等方式对现场指挥人员进行提示等多层次综合功能运用,以为现场指挥人员做出适当判断与决策提供必要的帮助,避免应急指挥员疏漏或经验不足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1989年青岛黄岛油库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

此次事故造成1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该次事故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之一是5号罐体由于长时间燃烧,导致发生沸溢现象。当时指挥员发现5号罐火势突然增大,火焰颜色由橙色转变为红白色时,立即下达了撤退指令。但是为时已晚,险情在一瞬间升级,大量人员无法及时撤出,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目前对油罐燃烧沸溢以有详细的计算公式,如果能将现场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通过系统进行科学计算,提前对指挥人员进行提醒,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

这次事故表明在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员受自身条件限制如经验、知识结构等条件限制导致对可能发生的重大危害缺乏预见性,数字化应用程序的运用将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正确处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4.2 融合DCS、DSS、GPS等多套系统,完善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

将DCS监控系统中的监控数据、DSS消防报警联动系统、GPS车辆定位系统与应急预案系统融合运用,将现已成熟的电子系统与应急预案相结合,使已建设的信息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DSS火控数据报警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第一时间在应急指挥大厅大屏幕中投影现场情况,同时根据报警内容调取对应预案,立即提醒值班人员按照既定方式对报警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处置;在应急响应处置过程中,可通过GPS车辆定位系统全面掌握应急车辆行驶路线、所处地点等信息,在应急抢险过程中,可利用应急通讯指挥,将现场视频资料实时传递至后方指挥部及应急值班(图3),查找比对预案系统中的历史资料,与现场情况进行比对,为现场处置提供意见及建议。

3.4.3 建立三维预案演练功能

应急预案演练是应急预案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应急预案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预案编制完成后,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实战演练,只有符合实际、高效便捷的应急预案才是一部完善的预案。应急演练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同时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演练,所需耗费更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导致预案编制完成后无法及时检验。由于油田的特殊危险特性,预案在编制完毕、未经检验之前的时间段内,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是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二是实战演练存在瑕疵或重大缺陷需要重修。结果必然是:灾害不能有效控制致灾害结果扩大、重修及再次或三次演练,增加巨大预案建设成本。建立三维数字化预案系统即可在预案编制完成后马上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推演,及时较好地解决上述难题与不确定性,以达到了及时性、有效性、资源配置合理性和成本最优化。

同时对大型油库、联合站在建设前可根据图纸进行三维建模,根据建早模型进行多种事故模拟处置演练,及早发现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及时进行修改。对于新员工,可通过已建设好的三维模型进行应急处置的基础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水平。

4 结语

石油气田具灾害点繁多、突发性事故发生最不确定、灾害发生处置难度大、灾害结果不可控的多种不确定性特点,因而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以后,应急预案的管理是石油气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响应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传统方式的管理存在重大缺陷,不利于有效响应与处置,必须实施应急预案系统数字化建设和运用。因此本文在明确数字化预案建设目的和系统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建设方式,一是预案电子化,二是从多层次展示功能、DCS、DSS、GPS三系统融合、三维预案演练功能等方面进行数字化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应急预案有效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翟丹妮.应急平台中数字化预案系统建设的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综合版), 2008(1).

第4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坚守安全生产最后一道防线的意识

党的十以来,、总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提出了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思想、应急处置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一)深化宣贯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要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专题研究、编发学习教材等方式,把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坚持舆论导向,组织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行业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业负责同志,撰写发表学习体会文章。开展面向企业和广大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强化应急意识,落实主体责任,注重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中筹划部署、组织实施。加强应急管理宣传队伍建设,建立应急管理网评员和评论员制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氛围。

(二)开展警示教育,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来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来对待、把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编印近年发生的一些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深刻剖析和吸取因处置不当造成次生衍生事故的教训,认真查找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安全生产应急准备工作。制作宣传警示教育资料,采取多种形式,突出重点对象,广泛组织实施,确保应急处置警示教育效果。

(三)强化理论创新,积极引领应急管理工作向前发展。加强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积极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有重点地确立一批理论研究创新课题,集中力量攻关,形成研究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加大与党校、行政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为理论创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将汇聚各方面理论创新成果,并适时召开研讨交流会,推动应急管理理论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二、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加快推进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进程

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努力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法规政策标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法治化水平。

(一)积极推动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为重点的法规制度建设工作。坚持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教训指导《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实践,搞好顶层设计,细化法律制度,进一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指导下修改完善条例,适时组织现地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议,做好立法审议保障工作。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规章和标准建设框架。指导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选择1-2个不同领域的重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试点。研究制定全国高危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和办法。

(二)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检查。创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实践,加强属地监管,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内容,加大惩处力度,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以规章制度建立、应急预案管理、应急培训演练、队伍建设、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救援资产监管等为重点的执法检查工作。建立完善企业应急管理违法违规信息库,公开向社会曝光一批非法违法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年内,应急指挥中心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工作执法指导意见,组织部分地区开展1-2次应急管理工作互查互检活动,推动执法检查落实。

(三)深化应急管理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煤矿、危险化学品、油气管网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以“六打六治”为主要内容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煤矿安全“双七条”规定,积极参与全国煤矿隐患大排查活动,督促煤矿按标准配备和更新应急救援装备,实现所有煤矿应急管理措施全覆盖。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建立国家、地区、行业领域协同联动机制,筹划组织应急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暗查暗访活动,保持持续推进的有利态势。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应急管理工作职能

紧紧围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改革的总体布局,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职能建设,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综合监管作用,积极适应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

(一)深化应急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坚持在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级五覆盖”框架内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体系,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考核权重。在地方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体制内加强省级、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总结推广广东大亚湾化工园区应急管理创新试点工作经验,围绕提高指挥协调、救援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完善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应急管理工作模式,强化统一领导,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协调联动,探索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应急服务新模式。

(二)编制“十三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二五”规划落实工作,并对其实施情况全面总结评估。坚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总体规划中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协调发展,认真编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十三五”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程和重大政策措施。组织中央企业研究提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和战略发展意义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建设项目,编制完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十三五”规划。

(三)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三同时”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通知精神,围绕提高安全生产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能力,完善矿山、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和各类应急救援基地、队伍的装备配置标准,推动安全生产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应急指挥中心将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三同时”建设的落实措施,确保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四、大力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推动应急管理工作进基层、进企业、进班组

坚持重防范、抓治本,创新培训思路,丰富培训内容,大力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指挥能力、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企业一线员工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实现重点行业领域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全覆盖。

(一)推动应急管理人员分层级培训。按照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全员培训的原则,加强省、市、县、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应急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工作,普及应急知识,提升应急能力。加强煤矿、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和考核规章制定工作,进一步规范培训目标、内容、标准和方法。应急指挥中心将分期组织省级和重点地市级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培训;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部分应急管理工作人员赴国外参加专项培训。

(二)深化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培训。依法加强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培训,突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指战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的功能和作用,广泛运用模拟仿真、实战化演练等新技术改进培训手段、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应急指挥中心将按照《矿山救护规程》的要求组织开展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工作,并对省级矿山应急救援管理机构、矿山救援大队的培训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三)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面向企业一线员工的应急技能培训。大力开展生产安全应急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全民应急意识。依法推动企业落实对从业人员的应急技能培训要求,突出重点岗位和班组、车间等一线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对生产安全事故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强化应急演练工作,不断增强应急准备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平时牵引应急准备、战时指导应急救援”功能,优化预案编制,严格管理制度,推进实战化演练,真正把应急预案落实工作抓细、抓实、抓到位。

(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严格规范应急预案分级属地监管和行业管理责任,着力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现政府和企业、以及行业领域间应急预案的有机衔接,确保应急预案专业、简明、标准、实用。总结推广中石化集团天津分公司、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应急预案优化工作经验。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网行业领域完成预案优化工作,实现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应急处置卡全覆盖。修订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二)抓好应急预案落实。大力推动应急预案向应急实践转化工作,认真落实应急预案所明确的指挥机构、责任分工、救援队伍、装备器材和应急物资储备等措施,建立应急预案定期培训制度,并及时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推动将应急预案工作纳入中央企业安全生产业绩考核范围。举办应急预案培训班,提高应急预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

(三)组织实施以基层为重点的实战化应急演练活动。坚持面向基层、贴近实战、注重实效抓好应急演练,切实发挥应急演练在检验预案、磨合机制、完善准备、锻炼队伍中的作用。研究制定应急演练规章制度,建立政府和企业应急演练定期上报机制,推动企业实现应急演练制度化、经常化、全员化。加强应急演练基础研究,推动开展由第三方评估应急演练工作。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示范性应急演练工作。

六、狠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与灾难

坚持科学施救、安全施救,优化队伍布局,强化科技支撑,落实应急处置制度,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功能综合的要求,完善以专业救援队伍为主、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对铁路、高压电网、粮食仓储和远洋油气开采等领域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指导,突出油气输送管道应急保障体系和长江流域及内河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建立事故灾难心理辅导专家志愿者队伍。加快推进国家化学品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将会同安徽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开展依托社会志愿者和相关资源建设应急救援队伍的试点工作。

(二)加强应急救援技术装备和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对两批“四个一批”项目管理,组织推荐第三批“四个一批”项目申报,编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装备和技术攻坚目录,征集、推广和遴选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科技项目。积极推进省、市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强化应急指挥大厅、应急指挥车和移动应急通信设备功能。组织实施基于云服务的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应急联动与智能决策系统建设项目,开展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应用及建设趋势研究。

第5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汇报

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及贯彻意见汇报3月8日,省应急办在**召开**五市应急管理工作座谈会,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五市应急办主任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市交流了工作情况和20xx年工作打算,**主任对今年应急管理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上获悉,全省13个地级市今年有6个市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出现迟报、漏报2次以上,5个市迟报、漏报1—2次,我市和**市未出现迟报、漏报情况;我市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管理、应急队伍建设贯彻意见出台、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省市值班室系统互联互通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走在**五市乃至全省前列。会议要求各地今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1.健全应急管理体制。目前,省政府已经成立省应急管理委员会,对应急委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和工作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能作出明确规定,省政府办公厅的“三定”方案专门设立应急管理职能的内设机构,强化、固化了省应急办的职能和地位。各地要抓住省政府出台这两个文件和当前机构改革契机,多向领导汇报宣传,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推动成立应急委和政府办设置应急管理职能内设机构。2.推动应急队伍建设。该项为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要求各地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一是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二是就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调研,开展试点,推动落实。3.加快应急平台建设。该项为省政府50项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各地要加快市级综合性应急平台建设,整合应急管理资源,完善应急平台功能,尽早全面实现与省应急平台互联互通。4.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各地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在国家和省总体预案修订出台后,立即对各市的总体预案进行修订,同时要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要求,组织开展预案演练。5.加强应急值守工作。要求各地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节假日、双休日领导在岗带班制度;实行每周五下午通过省市值班室视频系统点名制度;进一步抓好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信息。6.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各地在推进“十一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要做好“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确保将应急体系建设列入地区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7.开展应急宣传培训。要求各地应急办与当地组织、人事等部门共商培训计划方案和操作办法,运用多种形式将应急管理纳入各级各类培训班计划;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加大对基层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8.创新应急工作机制。包括区域联动协调机制,与军队和武警、消防部队应急联动机制等。根据苏北五市座谈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3月中旬召开一次县(区)应急办主任座谈会,交流各县(区)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传达苏北五市座谈会精神,通报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重点,研究落实今年各项重点工作的措施。二、围绕今年的市级十项重点工作逐项开展调研,提出方案报批,推动工作落实。具体为:一是修订市总体应急预案;二是组建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三是市应急平台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四是组建市一级应急专家库;五是组建基层信息员队伍;六是组建志愿者队伍;七是与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八是建立区域应急联动协调机制;九是建立市级有关部门移动应急指挥平台急时调用机制;十是“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三、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修订、完善各项值班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进一步严肃值班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严格遵守省应急办关于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视频点名制度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基层信息报送管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向省政府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四、开展督促检查,全力推动面上工作开展。一是督促县(区)参照省、市尽快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在政府办增设应急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完善和理顺应急管理组织体制;二是督促县(区)和市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市政府关于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快基层综合性应急队伍和各专业应急队伍建设;三是按照国务院应急办《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要求,组织和督促县(区)及市各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演练;四是组织和督促县(区)及市各有关部门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和科普训传。

 

第6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应用科学、技术、规划与管理等手段,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有关活动。国内外关于应急管理分别提出三阶段论、四阶段论、五阶段论、七阶段论等,其中四阶段论(也被称为4R理论)认为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事前预防。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低成本、高效率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第二阶段是应急准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习,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第三阶段是应急响应。包括突发事件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救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第四阶段是应急恢复。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首要任务是使突发事件影响区域恢复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情况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粗放式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发事件爆发频繁,自然和人为灾害正在严重的威胁人们生活。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发生了一些紧急重大突发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工业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也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应急管理制度现状目前,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应急管理制度基本框架“一案三制”。“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是基于四个维度的一个综合体系,其中体制是基础,机制是关键,法制是保障,预案是前提,这四者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核心要素。我国传统的应急管理把重点放在事件发生后的及时响应、指挥和控制,具有较大的被动性和局限性。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现有的应急管理制度应该更加全面、更具综合性,以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救援相结合、常态和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管理模式。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根据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启动相应的预案,充分动员和发挥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我国工业企业应急管理制度情况分析

我国工业企业应急管理制度现状工业企业应急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企业可能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业企业应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包含应急预案的编制、审核、印发和、修订完善、评估管理、备案管理、培训、演练等内容。二是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包括物资统计汇总报告、基础设施建设、督导检查。三是应急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设、应急工作评估分析、应急队伍培训、志愿者选拔和培训等。我国中小工业企业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工业企业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虽然按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应急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应急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要求不熟悉,对应急处置程序不清楚,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安排专职人员,执行过程中不能正确理解制度的要求和意义,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应急预案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急预案管理的内容包括预案编制、批准、、备案、修订完善、培训和演练等环节,规范性和适用性是预案后期实施效果的可靠保障。目前中小企业工业企业应急预案编制普遍缺少权威、系统的技术规范指导,不够简明、实际操作性不强,也没有根据环境变化和企业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修订,导致事件发生后预案缺乏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重事后处置,轻事前预防。很多中小工业企业为了保障当前“利益最大化”,忽视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忽视对危险源的控制,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企业及社会造成一定影响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企业品牌价值跌损甚至破产,不利于企业发展。四是应急队伍能力不强。一些企业领导对应急管理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够及时列支专项资金用于队伍培训,无法保障企业内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的配备和更新,一旦企业发生突发事件,企业内的应急队伍和设备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五是应急物资使用管理不到位。受到整体经营水平、成本控制和领导者思想观念的影响,不能够配备足够、高质量的救援物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应急响应的效率。六是应急演练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组织的演练时效性和针对性不足,缺乏真实感,没有进行专业的评价和总结,无法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完善中小工业企业应急管理制度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首先应从组织体系上不断完善,形成企业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相关部门分工配合、相关人员全部参与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是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矿产冶炼、化工等行业,要设置专门的应急管理部门和人员,明确和落实应急管理相关责任,将责任划归到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各管理环节中,将应急工作尽可能量化和考核化,调动企业内部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健全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对于应急预案缺失的工业企业,应加快推进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应急预案,明确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奖惩措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对预案内容进行修订,请权威机构对预案进行评估和动态管理。与此同时多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将预案的文字性规程落实到演练中,从预案演练结果中发现问题,及时对其修订。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要及时。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当突发事件达到相应条件时,启动相应的应对预案,具体应急响应流程见图1。深入调研,做好事前隐患排查和事后处置工作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要充分了解企业内存在的风险源。对较低风险源可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尽快实施,对于较高风险源或可能造成巨大损失或影响的风险源可采用停产、停业整顿或停止使用等措施。对于重大危险源应特别建档登记,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当突发事件发生,企业应立即按照相关制度启动应急管理预案,并按照分级标准向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同时采取快速高效的应急措施,协调企业内部应急管理人员、企业内其他部门人员以及企业外应急处置力量一同开展救援行动,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等。对溢流、井喷、危险化学品泄漏、放射源失控等会对周边群众和环境产生危害的突发公共事件,企业应在第一时间向地方政府报告,并及时向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群众发出预警信息。

(一)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管理

按照专业救援和职工参与相结合、险时救援和平时防范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起专业队伍为骨干、兼职队伍为辅助、职工队伍为基础的企业应急队伍体系。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大中型高危企业应根据有关规定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小型高危企业应建立起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并与有关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其他企业应根据需要指定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生产关键岗位的员工,务必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和安全生产事件的处置方法。

(二)保证企业应急管理投入力度

企业应根据危险等级,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重点加强企业内防护用品、救援设备和救援器材等物资的储备。对于生产流程存在较高风险的工业企业而言,应加大对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的科研投入,降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自身应急管理能力。

(三)要加强对工业企业应急管理的监管力度

第7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一、应急管理职得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构

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不断面临新挑战的社会安全都对商务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局党委把应急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商务工作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市场供应和突发等应急管理工作,先后成立了商务局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商务应急救援队,使重点应急管理工作有人管、有人干,创造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加大对行办、中心及各县(市、区)商务局的应急管理工作指导力度,各级商务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目前全市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为主的商务专项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基本形成。

(二)强化措施,不断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

我局把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作为抓好应急工作的基础,认真研究各类商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先后编制了6个专项应急预案,分别是《湘潭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湘潭市商务局关于防汛期间保障生活必需品及防汛急需物资供应的预案》、《湘潭市商务局瓶(桶)装水供应应急工作预案》、《湘潭市商务局关于应对雨雪天气保障市场供应应急预案》、《湘潭市商务局防范和处置外派劳务纠纷或突发应急预案》、《湘潭市商务局安全维稳值班遇突况前期处置预案》,这些预案从预警报告、应急启动、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责任到人,程序清晰,为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应急商品市场保障工作

为切实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商品物资供应,结合商务工作特点,我局确定了湖南天人谷业有限公司、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为应急商品监测企业,并依据相关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配套措施,加强市场监测。

(四)加强监管,切实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处置工作

1、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我局加大对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监管,经常性的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检查责任落实、制度执行、预防措施、应急设施等情况。并会同公安部门开展联合专项检查,督促成品油经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排除隐患,保证了成品油安全生产经营。对新建、扩建加油站、油库等依法进行监管,同时结合成品油经营资格证年检,认真开展成品油市场整顿。

2、积极防范市场供应异常波动。肉类、食用粮油和液化气等居民生活日用品价格波动,往往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为确保商品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保障群众生活,每年在元旦、春节这些日用消费品进入销售旺季和价格敏感期,我们都会及时以文件形式下发做好市场调控工作通知,并积极协调相关企业组织货源,丰富市场,保障供应。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商品质量监督检查,为防范市场供应异常波动,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做出了积极努力。

3、加强肉类市场管理。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肉食品安全,消除肉食品安全的不安全因素,我们将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常态管理。一是在定点屠宰场(点)全面建立和推行台帐管理制度、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肉品检验制度、举报投诉制度、统计监测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实现肉品质量安全责任可追溯。二是严格肉品市场准入和购销货台帐制度,实行肉品安全协议准入制度、不合格肉品退市制度,并积极探索开展肉品购销随附单制度,坚决防止非定点屠宰场(点)出场的肉品、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

(五)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

根据商务职能职责,不断强化应急管理教育工作。一是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应急知识的宣传工作。通过文件、会议、专题学习等形式,教育干部职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学习掌握应急工作的程序、方式、方法等基本要求,提高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应急意识。二是大力开展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结合“诚信兴商”、“保护知识产权”等大型专项宣传活动,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宣传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印发防范病害猪肉、假劣酒类商品的宣传资料,现场回答讲解群众关心的问题,使公众了解和掌握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进行自救、互救及配合政府救援的正确方法,对增强广大民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应急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工作体会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协调性高、系统性强,加强领导非常关键。因此,要把加强应急管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健全机构、整合力量、落实措施,才能把这项工作不断推向深入。

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应急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要善于处理难题、应对复杂局面。要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各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是要加强部门合作。商务系统是多单位组成的大系统,成员多,涉及面广,为切实搞好应急处置工作,需全体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无条件服从上级统一指挥。

三是必须做好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加强对重点单位的应急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局在应急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还是有一定距离。

一是全市商务系统应急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备。一些预案还不够完善,一些配套的制度如肉品应急储备管理、重要副食品储备管理办法需要尽快出台;预案实施的系统性、协调性、操作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重要商品物资应急储备体系比较脆弱。目前,已经确定的重要商品物资储备企业包括肉类储备企业仅仅是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来承诺,是一种市场化的商业储备,还缺乏必要的支持手段和调控手段,一些企业储备商品不足量或不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应急商品的供应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三是应急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重要商品物资是商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目前,国家到省已经建立了政府支持的重要商品、食品、生猪等应急储备体系,对应急储备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支持,极大的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也使政府对应急储备企业的监管落到了实处。由于我市财政困难,尚没有将储备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级应急商品储备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四、下步打算

在下阶段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中,我局将继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切实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结合应急管理和商务工作实际,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商务各专项应急预案,扩大预案体系的覆盖面,增强预案内容的实用性。特别是加大对成品油供应等高危行业出台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第8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一、落实粮食安全工作

1、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三周年和“世界粮食日”,宣传重要性和所取得成绩。

全年目标:

(1)编印分发《世界粮食日特刊》2000份,《粮食安全工作手册》1000份,《粮油食品安全手册》1000份。

(2)主要街道悬挂横幅6幅,手机信息群发系统发送信息4万条。

(3)重视调研工作。全年在市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调研文章。

2、落实粮食安全应急预案

全年目标:

(1)1月30日举行《*县粮食安全应急预案》预警演练。

(2)1月底召开县粮食安全应急领导小组会议。

(3)1月底县政府对粮食安全应急供应点(7个)、应急加工点(2个)授牌。

(4)4月底检查粮食安全应急成品粮储存落实情况。

(5)6月底、12月底检查粮食安全应急周转粮最低库存情况。

3、完善粮食安全应急体系

年内招商引资引进应急加工米厂一家。规模日产100-300吨。争取上半年完成项目招商,年底立项报批。

二、落实粮食订单工作

全年目标:

1、全县粮食订单7000吨。粮食订单每50公斤价外加价5元。

2、涉及1000户种粮大户面积2万亩。

3、订单主要面向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对20亩以上逐户征求意见,对50亩以上90户种粮大户,安排收储公司职工建立档案,接对联系。试行粮食订单信用等级评定。

4、为种粮大户提供优质服务,利用现有场地和烘干设备,为种粮大户开展稻谷烘干服务。

5、粮食订单签约工作5月20日——6月底。

三、加强储备粮管理和双拥工作

全年目标:

1、县中心粮库在2005年底已取得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和已取得“三星级粮库”基础上,继续开展争创省级星级粮库活动。使县中心粮库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目标。

2、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军粮供应。对12家军粮直供单位,主动送粮上门,随叫随到,不出任何质量问题。

3、落实优扶政策。搞好双拥工作,为驻军和来*开展海训的部队解决实际困难。

四、确保粮食资产保值增值工作

采用专管与协管相结合的办法,管好粮食资产。

全年目标:

1、粮食资产租赁企业全年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

2、全年收取租赁费120万元。

3、培养成长型民营企业3-5家。

4、产业导向:培育无污染民营企业。

(1)新租赁企业必须无污染。

(2)已有租赁企业中有污染不环保的,到租期后尽量劝其退出。

五、推进粮食流通行政执法工作

全年目标:

1、编发报送粮油市场流通信息动态18期。

2、对19家已取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回访年审。

3、对20家企业开展全社会粮食流通统计。

4、对32户农村存粮样本户进行培训,落实样本调查统计工作。

5、对3家具有购买陈化粮资格的企业进行年度初审并进行全过程监管。

6、全年局监管单位安全生产平安无事故。

六、促进系统整体效能提升

全年目标:

1、完成油厂地块收储(25.38亩土地、10531m2房产)和*油脂公司清算偿付终结(1713.1万元债务)工作,妥善处理土地收储遗留问题。

2、完成对粮食幼儿园改革扫尾,改革扫尾所需费用148万元。分流安置幼儿园剩余人员(在册3名与退休2名)。

3、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以会代训,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执法、财务、统计、信息、计算机、普通话等方面的培训。首先分期分批组织公务员执法培训。全年系统召开培训会议5次,安全

生产专题会议4次。

4、4月底对收储分公司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并重新聘任。

5、重视工作,按《条例》规定的程序办理。力争全年不发生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6、重视老干部工作,关心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生活。

7、提升机关效能。强调工作纪律,抓好“四条禁令”的落实,转变作风,树立粮食工作新形象。

8、落实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局本级、粮校、中化室、收储公司、资产公司进一步理顺资金收支关系。

第9篇:调研活动应急预案范文

三、树立高效服务意识,行政后勤工作运转顺畅

树立大行政、大后勤、大服务意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类行政后勤、会务组织及接待工作。一是精心做好会务及大型活动组织工作。圆满完成“第十一届桃花节”、“第二届唐河漂流节”、“重点项目开工剪彩”、“全县重点工作观摩调研”等重大活动及县政府会议的组织服务工作,一年来共承办各类大型会议15次。二是创新做好公文传递工作。为加快公文运转,认真借鉴上级办公厅的经验做法,成立了机要文书室,制定了公文传递工作制度,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各类公文的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全力做好机关后勤工作。实行双人双岗、值班日志和备案制

五、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法制承办工作规范有序

六、强化宣传教育,人防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长期

七、狠抓基础性工作,方志、档案工作扎实开展

续志工作进展顺利。加强《顺平县志》续修工作资料的搜集和编辑工作,11月底完成了90万字的送审稿,并上报市方志办。今年我县代表保定市接受了省政府续志工作督导检查,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修志工作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年鉴工作顺利完成。完成了《保定年鉴》、《河北年鉴》的资料供稿编辑和上报工作。我县内容首次入编《保定年鉴》和《河北经济年鉴》彩页,实现了新突破,对于宣传顺平,提高顺平知名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谋划启动了《顺平年鉴》的编纂工作。认真做好档案工作。加强农村档案工作,认真实施1个示范乡镇和10个示范村活动,全面带动农村档案工作。按照重点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重点项目管理,严格把好验收关,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八、完善各项制度,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调整充实了应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指导各乡镇、部门、重点企业建立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全县应急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组织完成并审

核了多项专项应急预案,预案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加强应急管理网络建设。完成应急管理体系“一网五库”建设,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上传下达、信息报告、值班值守等工作,确保了突发事件无重大损失。精心组织应急演练。组织各学校开展地震灾害自救演练20多次,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的实战能力不断提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