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格化管理考评细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宝安高级中学是深圳市1999年创办的一所“高起点、高规格、高质量的现代化全寄宿制重点高中”,创办初期也遇到了上述的困难和问题。2004年,学校决定抢占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建设数字化校园,以网格化无缝隙管理为手段,创新管理模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宝安高级中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学校“培养健全人格,发展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得益于学校倡导的以“童心母爱、教书育人”为核心理念的立体化大德育体系,得益于学校已经建成的一套比较成熟可靠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更得益于网格化无缝隙的严格管理。
网格化无缝隙管理的含义与作用
网格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网络基础技术,在互联网上可以实现所有资源的互通互联,是一个比较经济地使用资源的载体,其实质是打破传统的加在“资源”上的种种限制,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实现相互合作,消除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网格化无缝隙管理就是把整个管理区域的人、财、物置于网格化覆盖网内,将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网格,由相关管理人员按照管理权限、职能责任和时段要求进行细化管理,实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实施网格化无缝隙管理,可以有效整合管理区域的各种资源,达到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作用,形成覆盖整个管理区域的无缝隙对接,从而实现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转变。实施网格化无缝隙管理,把管理职能和管理责任落到了实处,把管理的效能覆盖到管理区域的每一空间,同时也促进了管理者管理职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素质提高到位、服务职能到位。
全寄宿制学校实施网格化无缝隙管理的具体内容
网格管理机制架构,是网格化无缝隙管理的核心,也是实现网格化无缝隙管理的关键。只有合理建立网格管理机制架构,才能进一步设计和组建好管理网格,充分发挥管理网格的作用。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建立“四级(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级科组长、科任教师)值班”制度。其次,要把学校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管理网格,在每个管理网格配置相应的管理资源,把管理区域内的各类资源纳入可控视野。第三,要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目标。第四,要整合管理资源,尤其是信息技术设备的整合,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近三年来,宝安高级中学依托数字化校园,实施了网格化无缝隙的严格管理,全面推行“四级值班”制度。一级值班由校级领导负责,二级值班由中层干部负责,一、二级值班人员每天晚上至少共同去校园、班级和宿舍巡视一次,并记录巡查情况,通过校内电子邮件反馈至各年级组负责人。三级值班由级组长、科组长负责,登记晚自习师生出勤情况,还要弄清师生缺勤的原因,并将存在的其他问题通过校内电子邮件反馈至相关年级的主要负责人。各年级主要负责人要将各级值班检查反馈的问题进行核实,研究对策,及时进行整改。四级值班由科任教师轮流和专职宿管教师共同负责班级晚修和晚寝的辅导、纪律与安全工作。四级值班制,使学校有了良好的信息反馈、指令下达、责任落实的畅通渠道,从而实现了网格化无缝隙的管理机制,为学生的动态管理、校园的安全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全寄宿制学校实施网格化无缝隙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消除时空错位缝隙。全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管理稍有疏忽就可能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把学校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管理网格后,尤其要注意空间与时段的无缝隙对接。要注重抓好三个窗口: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宿舍、班级。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是学生不良情绪的晴雨表、观察站,因此校医和心理辅导教师要耐心细致,工作要过实过细,不能出现空岗。学生宿舍是相对比较自由、充分显露思想动态的后花园,宿管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分担了学生父母兄长的角色,因此宿管教师要经过严格的聘用挑选和培训。而班级中,各班班主任是发现学生心理情绪和思想问题不良苗头的第一人,班主任要精心挑选、思想过硬。这三个窗口要协同配合: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发现学生有问题,要及时通报班主任和宿管教师,并授予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和辅导要点,宿管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也要在第一时间把学生的状况告知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从而实现三方的协同作战。学校在针对学生心理和思想的实际管理工作中,应当非常重视三个窗口各种信息的动态反馈,及时采取各种指导性的策略措施。
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脚踏实地,强化基础,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城管。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要强化基础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从细节入手实施管理,做美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美丽、宜居,2013年将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内容。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再严肃,以制度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2013年,要以长效化标准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实效,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执法的局面。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今年重点要加强市容网格化和农村环境卫生考核督查力度,通过建立局、数字城管、大队、环卫立体交叉的考评体系,使城市管理考核体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责任更加明确,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导向作用,不断提升城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狠抓执法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职、权、责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执法职权和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规范、高效。
三是加快大城管体制构建。以完善的数字化城管机制为助推力,加快构建大城管体制。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的力量,发挥“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考评”的功能,实现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无缝对接,形成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四是紧跟数字化城管节拍,完善快速处置机制。本着“重点问题有效处置,一般问题快速处置,简单问题现场处置,疑难问题集中处置”的原则,着力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尽职再尽责,以网格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继续实施市容环卫网格化管理,创新机制,达到“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目标,逐步形成市容管理网格化、责任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中队负责、分类定标、队员定点、责任到人、绩效挂钩”的管理要求,合理分配巡查力量和处置力量。每个网格确定一名责任队员,层层落实责任制。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流动性、反复性问题,做到“出门就上班、见事管事”,将日常管理与突击整治结合起来,确保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处置。
二是进一步加大网格化管理考核力度。2013年,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按示范路、达标路和一般路标准分类组织实施考核,突出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跟踪考核。严格落实网格管理考核责任人制度,固定的网格管理员、中队长、副中队长、正式队员对应网格挂钩负责,局考核办每月根据考核结果,对网格挂钩人员进行奖惩。
三、全面再全效,以一体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按照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的要求,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以城带乡,加快城乡一体化管理进程。
一是推行环卫保洁一体化。在保持市区城市容貌整洁优美有序的基础上,将管理的着力点向城郊结合部和乡镇延伸,夯实管理基础,致力探索创新,切实改善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加快对“城中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扩大环卫保洁工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接管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环卫保洁工作,有效提升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面貌。按照农村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乡镇保洁员的培训力度,做好各镇中转站环卫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水平。
二是开展好城管进乡镇、进社区工作。推进城管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在乡镇方面的职能,加快乡镇派驻中队的组建速度,切实落实城管进乡镇工作的具体方案,强化对乡镇执法工作的指导,逐步推进乡镇星级中队的创建,按照市市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的标准,在乡镇开展市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的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城管进社区工作,通过整合执法人员、协管员、社区居委会、民警、志愿者的管理力量,落实好工作衔接制度,确保社区城管工作站的正常运作,履行好社区的管理职责,强化监督指导和考核,提高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成效。
四、满情再满意,以人性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创人民满意城管”的理念,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我们满怀激情,体察市民的感受,考虑市民的需求,努力打造一支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引领,优化干部素质。继续开展“1+1+1”执法培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全系统上下形成勤学习、肯钻研、爱思考、会调查研究的浓厚学风,继续开展城管系统“学法律、会说理、能办案,争当执法能手”主题教育活动,使一线执法队员做到“三懂三会”,即懂政策、懂法律、懂业务,会执法办案、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加大城管队伍的内部监督考核,进一步完善执法人员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效能、执法形象、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实施全面监督,实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文明执法树形象、严格执法求公平、勤政廉洁顺民意”。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要着力加强对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把握,充分认识网络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和转变,以包容和欢迎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体。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与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充分利用“两台两报一网络”媒体的作用,增强与媒体和市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对市民群众通过网络舆情、12345市长热线、市长信箱、110转接警等渠道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并配备专门工作力量,及时签发,及时整改,及时答复,使市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市民群众的互动,积极利用微博、社区网络等互联网手段,切实增强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与网民沟通的能力、释疑解惑的能力,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舆论的“正能量”。拓展“城管进校园”、“城管进社区”、“城管进企业”等活动内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社会各界关注城管、支持城管、参与城管。
五、科技再科学,以数字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手段。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城管动态监管能力,整合资源,健全机制,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大城管格局”的工作要求。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借助数字化城管的科技力量,进一步围绕大城管格局,切实发挥大城管体制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强大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作用,着力提高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能力,利用数字城管实时监控、工作内容和工作实绩透明的优势,将数字城管考核与市容网格化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用完善的考评机制推动城管工作效能的提升。二是完善系统建设和绩效评价体系,延伸数字城管的深度。根据去年运行的效果,针对时限和处置标准与实际有所出入的情况,及时对指挥手册进行修改完善。同时,进一步更新部件普查数据,根据整体需求完成系统升级工作,确保案件的处置率和结案率稳步提升,将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六、尽心再尽力,以长效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是提升环卫精细化保洁的水平。全面提升环卫保洁质量,在精、细、严上下功夫,真正实现环卫管理工作由“粗放型保障”向“精细化服务”转变。继续优化环卫作业方式,在核心区借助机械化作业助推快速保洁机制,逐步扩大快速保洁模式区域。进一步推行“捆绑”式作业范围,实行道路保洁和门前保洁同步,确保店面垃圾不落地、减少二次污染。进一步加强公厕、转运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需求,完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建筑渣土处置的监管力度。
为适应城市化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升全街道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幸福荣巷。根据街道文件《关于2013年“三个文明”建设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及社区主职干部的考核意见》,特制订本考核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管理区域网格化、管理标准精细化、管理队伍专业化、管理机制长效化”为目标,以属地管理为原则,以提升社区城市管理水平为抓手,以加快老新村改造和加强重点地区环境整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太湖杯”城管创优和“两整两创”环境卫生月月评的考评机制,实现城市管理工作争先升位,进一步提升街道城市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考核对象
各社区书记、主任。
三、考核内容
城市管理工作考核体系共五项,实施百分考核,考核内容为: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区域个性化考核项目、工地和违法建设管理、背街小巷综合管护、基础设施管理和养护。具体的考核细则如下:
(一)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20分)
1、专职人员和装备的配备(7分)。
按2012年街道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城管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标准执行。
2、网格化管理(8分)。
(1)专职城管队员工作责任落实。根据社区城管十项职能,做到工作职能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巡查区域明确(2分);
(2)建立与报酬相挂钩的考核机制。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对专职城管队员实行绩效考核(3分)。
(3)基础管理健全。制订工作例会制度,准时参加街道专题会议,巡查日志齐全真实,台账资料完善(3分)。
3、投诉及整改(5分)。
(二)区域个性化考核项目(40分)。
太康社区(40分)
1、完成大丁内街规范化管理(10分);
2、完成太康市场规范化管理(10分);
3、完成桃源居出入口环境整治(10分);
4、完成钱巷路背街小巷的整治(10分)。
桃源社区(40分)
1、完成新桃源市场规范化管理(10分);
2、完成青山24-1号旁公厕改造工作(10分);
3、完成区两整两创办下达的青山、产山自然村巷环境整治及最佳住宅小区的创建工作(20分)。
龙山社区(40分)
1、完成公益新村老新村改造(10分);
2、完成荣巷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及周边地区环境整治(10分);
3、完成大池路以北环境整治一期结转工程(10分);
4、完成区两整两创办下达的上荣、郁巷、东横山、许巷自然村巷环境改造(10分)。
荣巷社区(40分)
1、完成区两整两创办下达的张巷自然村巷环境整治(30分);
2、完成大张巷226号公厕改造工作(10分)。
梅园社区(40分)
1、完成区两整两创办下达的徐巷老街自然村巷环境整治(15分);
2、完成徐巷市场规范化管理(10分);
3、完成军民路环境整治(15分);
青龙山社区(40分)
完成青龙山新村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及最佳自然村的创建工作(40分)。
勤新社区(40分)
1、完成勤新市场及周边地区规范化管理(20分);
2、完成区两整两创办下达的朱巷、乌泾桥、祝家旦自然村巷环境整治及精品社区的创建工作(20分)。
新峰社区(40分)
完成区两整两创办下达的东山、西山、张巷自然村巷环境整治(40分)。
梁溪社区(40分)
1、配合云景佳苑物业做好物业管理规范化工作(20分);
2、完成云景佳苑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20分)。
(三)工地和违法建设管理(10分)
1、工地管理(2分)。配合区、街道城管、建设部门做好工地管理。
2、违法建设管理(8分)。按属地管理的原则,辖区内(包括企业、自然村巷、小区住宅)违法建设未发现以及发现后未及时处置,每起扣1分,造成后果的每起扣2分。
(四)背街小巷综合管护(25分)
见《荣巷街道2013年背街小巷保洁管理奖励办法》。
(五)基础管理及设施管护(5分)
1、绿化管理(2分);
2、垃圾桶管理及清洗点建设(2分);
3、其它基础设施管理(1分)。
四、考核办法
1、实行年度考核。网格化管理和背街小巷道路保洁两项工作必须在二月份按工作要求到位;区域个性化考核项目在一季度必须完成方案论证,并确定启动和完成时间,由街道对每只个性化考核项目实施跟踪,挂图作战,原则上11月份要确保完成;工地和违法建设、背街小巷环卫保洁、投诉及整改等按月统计,年度汇总考核。具体考核由城管办负责(背街小巷由“两整两创”办负责考核)。
2、与主职干部报酬相挂钩。各社区主职干部“基本报酬”中城市管理的年度综合得分由二项组成,一项为城市管理重点工作考核得分,按考核得分的70%计入年度综合得分,另一项为环境卫生“月月评”平均得分,按30%计入年度综合得分。二项相加,年度综合得分在前三名的,按考核政策全额兑现基本报酬;年度综合得分分档结算报酬。
3、背街小巷环卫保洁管理实行每月单项评比,由两整两创办参照月月评的办法实施,考核标准和奖励按街道文件规定执行,考核得分计入城管重点工作。
作为全国38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江西丰城市围绕“力争‘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服务‘管得到、管得住、服务好’”,形成了以“六民”工作法为核心的社会管理民生化模式。
转变理念“顺民意”
持续将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工程建设,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近50亿元,解决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较好地解决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问题。
服务群众“解民忧”
重点推行“三化”工作。一是城乡社会管理网格化。在城区,将每个社区按地缘型、单元型、单位型精细划分责任网格;在农村,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以自然村为单位划分责任网格,将全市563个村(社区)划分成5312个责任网格,每个网格合理配备2-3名工作人员。通过落实定格、定人、定对象、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六定”举措。二是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化。长期坚持开展干部“五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活动,并适时组织开展了“三个排查”、“千名干部下基层,和谐稳定进乡村”、“为市民解忧、促社会和谐”等专项统一行动。三是群众信息档案化。为全市每户家庭建立百姓档案,内容涵盖人口基本情况、社会治安、劳动保障、特殊困难、其他诉求等8大类50余项主要指标。对流动人口及出租屋建立三级管理制度,红色代表严管类,有178户,黄色代表关注类,有747户,绿色代表放心类,有5788户。
调处纠纷“化民怨”
一是构建全覆盖的工作网络。在市本级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指挥中心,在乡镇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各方资源,开展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重点敏感时期日排查,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中心”调度、“一站式”调处。二是构建专业调解网络。实施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在医患纠纷、交通肇事、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7个领域建立专业调解委员会,实现了行业矛盾纠纷的专业化调解。三是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市44个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按照《丰城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分别出台了风险评估细则,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评估程序、评估流程进行规范。组建了一支200人的专家组,对重大决策进行专业评估。
人文关怀“安民心”
重点加强四个方面人员的服务管理。一是刑释解教人员。二是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三是社区矫正人员。四是闲散青少年等六类重点青少年。
网络问政“聚民智”
注重推进“三个建设”。一是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网络问政网站”,成建制地推出网络发言人,群众只要拨打一个电话、写一条短信、发一封邮件,就可以把意见建议送达主管部门,直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二是机制建设。构建领导干部与网民互动机制,定主题、定时间、定领导与网民进行互动。三是服务中心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和乡镇便民中心实行“365”工作制,并通过这一平台收集群众对政府各类意见建议。
一、基层网格监管困境
1、雷同的定岗定责网格监管模式,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监管合力。
网格监管的目的就是均衡的分配权力和责任,要求网格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将一些网格员从业务性条线定格到综合性监管中,素养难济,监管水平参差不齐:一是在技能上难以适应。从条线性业务人才过渡到集“监管、执法、服务、维权”为一身的网格员,短期内难以适应网格监管需求,形成有效监管力量;二是在心理上难以适应。专业化工作业务单一。责任相对明确:而网格员所面对的是繁琐的法律条例和复杂的社会环境,责任难以细化,不清晰的行政问责。容易使网格员在心里上产生恐慌:三是在精力上难以适应。上面千根线基层一根针,自上而下的业务工作缺乏统一调度,科室考核各自为政,考核力度层层加码,内容繁杂重复。致使网格员眼花缭乱,疲于应付,无所适从。
2、注重结果的压制型考核模式,难以激发网格员自我提升的动力。
考核是推行上级指令的载体,从本质上表现为高压模式,从形式上就是“要你做”。为考核而考核,使得考核仅仅成为上级指示与基层任务的联合体。于是考核往往只注重结果。不考虑过程,更难将长远的行政意志贯彻到考核中。这种长期的压制型考核模式带来不良效应:一是疲于应付。按照上级指令去做,东一榔头西一棒。工作就像撒胡椒,成绩平平,效果不明显;二是弄虚作假。工作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巡查表自己签字录入,简易案件胡编乱造,都为以后的履职免责埋下隐患;三是动力不足。疲于应对上级指令,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上缺少动力。难以找准网格监管突破口,更难集中有效力量。探索特色监管,挖掘网格潜力。
二、网格分级考核释义
为了缓解政出多门的困扰、行政问责的压力,东海工商局制定了网格分级考核制度,实施归口考核、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履职免责、促进自我提升。
1、网格分级考核的定义。
所谓网格分级考核,就是由县局统一扎口,将科室基本考核要求统一纳入网格考核中,针对网格员的个体差异,对每个网格制定三个考核级别,网格人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选择其中一个级别作为参加考核的参照标准,月末由县局考核组对每个网格实施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考核人员成绩作出相应考核评价的一种考核方式。
2、网格分级考核的方式。
一是实施归口考核。由县局统一扎口,将所有科室的考核细则融入到网格考核中,并统一由县局抽调人员分时对监管网格实施考核。《网格分级考核制度》规定分三次对分局进行考核,腾出更多的时间让网格员去从事业务管理和工作研究。
二是制定三级标准。针对网格人员的个体差异,《网格分级考核制度》制定了A、B、C三级递增式考核标准。A类网格履职标准是最基本的考核标准,要求熟悉网格内各类经济主体状况,对各类经济主体数字清、状况明,并按要求建立重点档案。能对网格内经济户口主体适时开展监管活动。B类网格履职标准在达到A类履职标准的基础上,按要求征收规费,能及时认领经济户口。会检查、会录入:同时要掌握一定的违法行为种类,会查处简易案件和一般证照类程序案件。C类网格履职标准在达到B类网格履职标准的基础上,要求每月问题发现率不少于网格内经营主体的5%,要会办理20种以上违法行为的一般程序案件。并在服务、维权上有一定的履职成效,技能基本囊括了基层监管人员的素质要求。
三是联合实施考核。参与考核的人员不仅包括县局科室。如监管、人教、纪检等,还包括基层分局的业务骨干。考核等级由网格员分类自报,县局逐一考核。考核包括经济户口操作、证照管理、食品安全实地抽查、案件质量评比等内容。网格员可以根据监管现状,参与更高级别考核重新定级。
四是辅助奖惩措施。《网格分级考核制度》实行累计积分制,对参与网格分级考核合格的网格员,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网格员等级,并按类递增发放网格奖励。年度内在C网格中评选出“十佳监管网格”,并根据网格的考核成效,对综合评选前三名给予奖励。对网格弄虚作假、对因网格人员监管责任导致网格内经营主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取消网格人员参选资格,并视情节给予经济处罚或组织处理。
3、网格分级考核的效用。
一是突出重点工作。在关系到国计民生、业务创新的工作上加大考核力度。目前食品安全工作,经济户口管理工作,假冒伪劣查处工作已纳入《网格分级考核制度》重点考核范围,要求网格员拿出90%的精力去做,做成精品业务。
二是强调履职免责。《网格分级考核制度》对每个网格都是实施三级标准,凡参加级别考核合格者的网格员,只对自己级别内的履职范围负责。也就是说只要达到该级别的履职要求,网格员就可以免责,其他责任由县局承担,以此来消除网格员履职无望、消极应付的念头,促进网格员积极履职。
三是促进自我提升,网格分级考核中,A、B、C三级分别应对不同的奖惩措施,并通过奖惩幅度的加大,拉开网格不同级别之间、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的利益差距,在利益的博弈上促进基层人员的自我提升,使得考核不仅要在员工内部形成“要我做”的压力,还要在员工自身形成“我要做”的动力。
三、格分级考核成效思考
东海工商局下设七个分局,人员配置104人,并根据辖区情况设立了90个网格。《网格分级考核制度》实施以后,从考核的综合成绩来看,除4人弃权、5人未通过级别考核外,总分进入A类网格60人,B类网格9人,C类网格12人。评定结果公示后,没有收到不良的反馈信息,比较真实的反映了网格的基本情况。从考核结果可以看出《网格分级考核制度》的有效实施,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1、制订大众化考核标准,保障网格员的履职可能。
考核不是选拔赛。其目的不一定就要选出冠亚军,关键是要让大多数监管人员乐于参与并有所收获。所以考核标准要维系在大众化层次。要让多数监管人员努力可以达到。如果考核标准脱离实际,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可望不可及,那么考核就不会得到基层的拥护,考核工作就难以开展,考核成效就会打折,无形中就丧失了考核所应该具有的管理功能。东海工商局推行的网格分级考核,提出了大众化考核理念,对A类网格要求:能熟悉网格内各类经济主体状况,对各类经济主体数字清、状况明,并按要求建立重点档案:及时征收规
费,能对网格内经济户口主体开展巡查监管活动,保证主干道、乡镇驻地主要道路的有照率、亮照率及验照率达到95%,每月完成一定数量的问题发现率并给予警示。从考核结果上也可以看出,A类阿格占据全局网格的67%,而B类仅占10%,C类仅占13%。所以制定大众化的考核标准,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参与积极性。
2、设置分层递增的考核级别,保障网格员的上进空间。
网格分级考核设置了A、B、C三个等级空间:A级是初级,是大众化的考核等次,其考核要求作为一般化的要求,基层人员通过努力基本可以达到。B级是中级,难度有所加大,要求公务人员在一般证照类程序案件中“全程参与、有罚没入库”,非公务员“须掌握十种以上常见具体违法行为。并以警示、提交分局查处违法行为等形式参与执法”。C级是高级,制定了最严格的考核标准,设置了“5%的问题发现率”,要求“一般程序处罚非证照类案件数及入库数”。并能融“监管、执法、服务、维权、收费”于一身。网格的三级递增考核制度,具有较强的考核机动性和灵活性,让网格人员在工作态度上有了一个自由裁量的空间,也是网格分级考核在基层得到认可的有力基础。
3、遵循一定考核原则,保障考核的透明、真实和可信度。
真实可信是考核制度得以长存的基础。东海工商局推行网格分级考核,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公开原则。考核过程全部是现场操作,被考评者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考核的时间、内容和程序,而且在考核中做到当面检查当面打分,对考核中基层不明白的问题当场解答,对有疑惑的考核结果,现场点评,确保考核的透明度。二是开放沟通原则。通过网格分级考核。重要的是让考核者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让被考核者发现履职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不同层次间的相互沟通。及时传递信息,促进考核与被考核者间的互动,推进网格的更好履职。三是立体考核原则。网格分级考核对A、B、C三级网格,都是从经济户口管理、证照的实地抽查和经营主体的问题发现率上出发,实行的是全方位的立体覆盖考核,增强了考核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度。
一、强化药品市场日常管理,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一)认真落实药品市场监管辖区负责制。继续推行药品购进验收、分类管理、依法销售、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四项制度”,强化基层基础管理,突出加强药品流通领域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目录药品的质量监管,建立基本药物配送单位档案和日常监管工作档案,确保基本药物质量安全。探索建立驻店药师规范管理办法,实行药品市场巡查制度。各区县局要加强药品市场日常巡查,严格执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及时依法纠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严格药品许可现场检查。市局将组织一次全市检查员的专题培训,进一步统一许可检查验收标准。各区县局在承办许可委托现场检查中要严格执行市药品经营企业现场检查标准,把好市场准入关,市局将对标准执行情况开展督查和抽查,并将抽查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三)严格GSP认证标准和程序,做好GSP认证、跟踪检查、专项检查工作。年内组织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开展一期GSP专题培训。
(四)做好医疗机构药房日常监管,深化“规范药房”管理工作。各县(区)要修订各地“规范药房”验收细则,按照《市“规范药房”动态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年度复查工作,并进行公示公告。
二、创新药品市场监管手段,不断提高监管水平
(一)稳步推进药品安全在线监测,实现药品质量安全可控。各区县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着力解决当前药品安全在线监测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推进药品安全在线监管系统建设,通过督促指导、集中安装、统一培训、强化监督等形式,实现监管双方信息对接,发挥监测系统在保证药品质量、追溯药品来源、传递药品监管政策信息等方面的作用,年内全市所有药品批发企业、连锁公司总部、县城药品零售单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100%入网运行。
(二)推行药品市场网格化管理。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以乡镇或街道、社区为单位,将监管辖区划片分区,责任落实到人,实行药品市场网格化管理模式,各责任人对所负责片区的药品质量安全、药品市场秩序负直接责任,其主要职责:一是负责片区药品市场巡查,建立巡查记录归档备查;二是负责片区法律法规宣传,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引导公众合理用药;三是落实日常管理措施,加强企业规范与帮扶指导;四是了解掌握医药市场动态,发现违法违规案源线索,及时前期控制处置。
(三)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创建活动。根据国家局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我市将在今年开展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药品安全示范乡镇试点活动。市、县(区)要制定创建活动工作方案,明确创建工作目标、创建验收标准、创建步骤安排等内容,通过开展药品安全“示范乡镇”、“示范县(区)”创建活动,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药品安全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考评制度,提升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水平,创新药品安全监管手段,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提高群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市局在各区县局开展创建活动的基础上择优推荐上报省级、国家级药品示范县。
三、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监管
加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积极推进《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工作。继续加强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医疗器械监管,组织对全市88余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清理整顿。对经营和使用一次性无菌注输器具、植入性医疗器械、各类体验治疗设备等重点品种开展检查,对擅自降低经营条件且限期未整改、长期未开展经营活动等情况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理。
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加大《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宣贯力度,各区县要针对重点品种进行重点监测,全年不良事件报告不少于2例。
四、开展违法药品广告治理工作,加大对违法药品广告打击力度
转变药品广告监管工作思路,严把药品广告监测关。开展违法广告警示,根据国家局《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警示制度》的要求,制定《市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安全警示制度》,对辖区内检查发现的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依照相关规定,向社会安全警示。全面启用监测设备,加强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告监测力度,每月定期监测不少于1次;对发现的违法广告及时移送通报,实行违法广告黑名单制与媒体曝光制,突出违法情节严重、性质恶劣违法广告监测检查频次,突出违法广告药品监督检查频次。
五、开展药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强化安全分级管理。深入贯彻《关于印发〈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细则〉的通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生产监管和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到部门、班组和个人。年初,要层层签定安全责任书,人人写出承诺书,实现安全压力逐级传递。实行季度安全检查量化评分考核,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兑现,做到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留死角。二是强化安全组织保障。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安全组织保障措施,把握形势,明确重点,基本做到敏锐的超前分析、持续的隐患排查、严格的源头控制、严密的过程把关、准确的安全确认、动态的安全监管、超前的追究问责,实现安全工作超前到位、动态掌控。三是强化领导干部安全绩效考核。实行安全“黄椅子”警示制度,每月对安全考评低于70分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予以“黄椅子”警示。实行领导干部“查三违”指标制度,明确各级干部查“三违”指标,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考核。建立健全干部安全绩效档案,严格落实安全述职和绩效考核制度,每季对领导干部安全履职情况进行评比考核,末位通报。建立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对安全绩效考核不合格的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严格落实安全一票否决制,将安全考核与领导干部提拔任用、评先树优紧密挂钩。提升各级干部安全履责能力。
二、强化“双基”建设,着力提升安全保障力
一是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从安全规章制度入手,对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及时补充、修订、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使安全规章制度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增强了全规章制度的指导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竞赛,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考核,培养典型,以点带面,推动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清洁文明工厂创建活动,治理现场漏点,解决“四槽区”脏乱差等一大批制约安全生产的“卡脖子”问题,改善现场安全生产环境,提升装置稳定运行能力。二是强化班组安全管理。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练队伍,始终将安全工作的重心下放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目标分解到车间、班组和个人,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车间、车间保矿井的安全生产格局。制定实施《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着力建设团队建设好、基础管理好、业务素质好、安全质量好、任务完成好“五好”班组。设立班组长活动日。实行班组长津贴制度,每月按班组建制对班长分别予以300-400元补助。组织开展“金牌班组”竞赛,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评比,对获得金牌、银牌、铜牌的班组分别予以2000元、1000元、800元奖励,显著提升班组执行力和安全防控力。
三、强化超前预控,着力提升风险预控力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城市化为方向,以建设“实力最强、环境最美、特色最鲜明、人们最向往的城市新区”为目标,以积极拓宽城管执法工作范围为切入口,以规范城市延伸到农村出村路、连村路和试点村的街道秩序为重点,积极推进城管执法城乡全覆盖,做到城管执法城乡“六个化”管理(管理体制规范化、投入制度化、执法业务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宣传经常化、考核科学化),实现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
二、推进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
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分三年实施:
第一阶段:年起步突破,先行试点,打好基础。
成立机构,健全组织,制定方案和考核标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各街道办事处选出2条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和2个所辖村作为试点。重点对建筑渣土乱倒、农村主干道街道秩序混乱等问题进行整治,积累经验。
第二阶段:年总结经验,全面推广,整体推进。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措施,健全制度,将三环以内的农村全部纳入到网格化管理之中,积极稳妥的推进城管执法职能延伸工作。
第三阶段:年全面覆盖,深化巩固,大见成效。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推进,巩固提高,健全长效化管理机制,实现城管执法工作农村全覆盖,基本实现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
三、推进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年工作任务
年,各街道办事处要分别选出2条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和2个农村作为试点,按照城管执法在城市的管理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行城管执法工作,重点解决当前影响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中乱倒建筑渣土和试点村主干道街道环境秩序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为下一步基本实现我区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打好基础。
(一)整治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和试点村乱倒建筑渣土的问题。要加强巡查,不定期在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和连村路上设立建筑渣土清运车辆检查站,对建筑渣土清运车辆进行规范管理。在公安城管的配合下,利用GPS系统,对建筑渣土清运车辆实行跟踪管理,对违规行为实行严管重罚。
(二)规范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和试点村主干道的街道秩序。要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管理相结合、教育和处罚相结合,安排人员对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和试点村主干道进行画线、定位,规范占道经营,保证道路畅通,街道秩序整齐有序。
(三)规范试点村主干道沿街门头牌匾。要对试点村内主干道两侧的门头牌匾进行调查摸底,规范整治,及时清理“九乱”,确保主干道两侧建筑立面干净整洁。
(四)整治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连村路和试点村影响街道秩序的乱搭棚亭。要加强巡查,按照《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条例》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擅自占用城市延伸到农村的出村路和连村路、试点村内影响街道秩序的乱搭棚亭及其它违规设施进行整治。
四、推进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副区长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区城管执法局局长同志担任,成员由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和各街道办事处分管副主任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执法局。主要职能:①研究制定我区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②组织指导各街办、相关部门开展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③及时协调解决推进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④检查考核评比各街办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各街办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此项工作。其主要职能是:①研究制定本辖区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方案;②组建各试点村管理队伍;③组织实施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具体工作。
(二)组建队伍,保障经费。区城管执法局要向各街办派驻2名正式执法队员配合开展工作,派驻执法队员接受街办和区城管执法局双重领导。各街办要分别组建一支10人的管理队伍。今年全区共配备管理人员80人,人员待遇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区财政局要将各街办在此项工作中的执法罚没收入按50%比例列入各街办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经费补贴。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街办、相关部门要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村民增强社会公德和城市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村规民约,倡导告别陋习、制止违规、走向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充分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广泛宣传加强城管执法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反映我区城乡管理一体化的有益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一、高位推动,抓落实
在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下,全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调整了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办公室成员,抽调专人负责办公室工作;二是压实治理工作责任,印发了《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评细则》。县政府与各责任主体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落实工作机制。建立“县指导,镇(园区)负责,村为主”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机制。镇党委书记、园区管委会主任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强化责任担当;四是加大工作调度。县政府制定了一体化推进农村生活治理工作方案。五月份召开了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推进会。结合全域环境整治,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调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对治理工作升温加压。
二、聚力攻坚,抓行动
依据制定的一体化农村生活治理工作方案结合县全域市场化工作,开展了以清除积存垃圾为内容的“百日行动”,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清理农村积存生活垃圾“大会战”。会战期间县委、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调度、职能部门明查暗访、突出排查、清理、验收三个环节。“广排查”全县八镇两个园区,共110个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陈年垃圾3000余处。“抓清理”采取人机结合,引进专业化公司等多种方式开展集中专项整治6期,对自然村村庄、河塘沟渠、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沿线,林带边坡等区域全面清理,共清理陈年积存生活垃圾6326吨,建筑垃圾1910吨,废弃秸秆420吨,其他杂物1436吨,出动人力16242人次,出动机械2177次。“消盲区”,清理结束后,镇(园区)对村陈年垃圾进行了自验,县组织了全面验收确保清理效果。通过专项整治补齐历史欠账短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
三、督查考核,抓效能
市由文明办牵头,对全域环境整治工作每月下旬组织督查,考核排名,考核结果通报曝光,县、镇(园区)都出台了对村考核办法,和资金奖补办法,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并出台严格的问责措施。由县文明办牵头、县督查办、县城管局等单位每月对全县全域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明查暗访,对督查出的问题派单整改跟踪问效抓整改,对督查结果以压实责任,推动工作为导向,予以运用。
四、立足改革,抓长效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县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市场化这一主题,推进城乡环卫作业一体化建设,自四月份先后会同财政、公管等单位实地考察了和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项目,外出考察学习浙江金华、山东昌邑、巢湖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县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了《县全域生活垃圾综合治理项目市场化采购实施方案》并于6月16日经县深改组会议通过。方案确定了全域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运营方案,保障和推进措施。依据方案,县城管局牵头组织实施,编制招标文件,推进项目招投标工作。8月11日项目开标,东莞家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中标。项目中标价为2658万元,于10月1日正式运营。
项目运营以来以六大体系建设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努力走进“城乡统筹、技术支撑、监管有力、环保达标、保障跟进、群众满意”的全域生活垃圾治理新时期。
围绕补短板,抓设施体系建设。十月份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引进中标企业投入近1800万,新购压缩转运车、洒水车、洗扫车、电动快保车、割草机、水面打捞船、垃圾桶及垃圾集中点建设等环卫设施。使全域环卫设施基本配套、改变了靠垃圾池收集、拖拉机、农用车转运、环卫设施短缺、落后、陈旧现状。
围绕无盲区,抓保洁体系建设。按照全域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治理目标,以环卫工人职业化、保洁网格化、作业分类化为核心,推进保洁体系建设。环卫工人职业化即环卫工人工资依据工作性质按不低于省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并配备环卫工作服装、专业劳动工具;保洁网格化即将集镇建成区、村庄、沟渠、塘、坝、路等作业内容划定区域,将保洁任务落实到1050名环卫工人;作业分类化即“靓”集镇:集镇建成区实行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模式,每周一冲洗,适时洒水降尘。“洁”村庄:保洁员配套保洁电瓶车巡回对村庄保洁。“净”道路:省道、县道、乡道按每5km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保洁车辆,巡回捡拾垃圾。“清”水面:河道、水面配备船只及时打捞水面漂浮垃圾。
围绕日清率,抓收运体系建设。遵循“无害化,减少垃圾落地”的清运原则,实行“桶装、车载、桶换桶”直运模式。桶装:按10户左右配一只240升垃圾桶。集镇街道按50m左右配备垃圾桶,农贸市场等垃圾产生量大的区域配备660升垃圾箱,立足垃圾不落地;车载:全县八个镇只保留偏远镇两座中转站,其余中转站全部关闭。依据垃圾产生量、路况新配不同吨位垃圾压缩转运车近40辆,并科学规划清运路线,形成清运责任区,落实到每辆清运车,做到清运块状化,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桶换桶:对道路窄、路况差区域,采取人机结合桶换桶模式作业。
围绕市场化,抓监管体系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属地化监管”的原则,9月份全县以全域为范围,各镇打捆招标,吸纳优质实力型环卫企业。通过公开招标,东莞家宝园林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2658万元。该公司在县设立分公司,在镇设置项目经理,村设保洁队长。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行扁平化管理,与县城管局签订合同,接受城管局业务指导。镇作为采购人与中标公司签订卫生作业服务合同,落实监管责任。
围绕增和谐,抓保险体系建设。符合购买社会保险条件的环卫工人应保尽保,不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购买意外保险,把依法办事和维护环卫工人权益落到实处,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满意率,抓评价体系建设。实行“双线双向”考核评估。扎紧明查暗访考核线,责任向基层传导。建立“县指导、镇负责、村为主”的全域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机制,县考核镇、镇考核到村,通过通报排名、约谈、组织处理等措施,压实基层组织全域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责任。织牢项目监督线,压力向企业传递。实行中标公司自查、镇督查相结合。县城管局督查中标企业自查情况。镇依据合同对中标企业监督考核,采用日巡查、月汇总等措施,利用“互联网+”建立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微信群、村民大管家、垃圾有奖举报平台等形式,按照招标文件约定的作业标准、质量、规范进行动态考核。通过奖惩、派单整改等措施,跟踪问效,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双线双向”评估体系的建立使镇村两级在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于企业,培育农民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等工作上,既防止了实行市场化镇村两级干部当“甩手掌柜”,一化了之现象,又激发了中标企业履约的内生动力,提高了企业自律意识。政府与企业在全域环境治理工作中做到互动有为,分工不分开,把服务外包、责任不外包落到实处,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