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公路建设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是公路建设成效显著。经过县、乡(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978.07公里,其中:乡道338.38公里,村道374.73公里,全县169个行政村仅有51个通水泥路,通水泥路里程126.5公里,行政村通畅率30.2%。至2009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254.3公里,其中:乡道377.571公里,村道583.684公里。“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2.16亿元,通车里程比2005年未增加276.23公里、解决118个行政村通水泥路,通村水泥路里程750公里.通畅率、通畅里程分别比”十五”期间提高131.3%和493.8%,全县农村公路通水泥路里程达876.5公里.实现100%行政村通水泥路的规划目标,超前完成70%自然村通水泥路的建设任务.在抓好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同时,加快公路桥梁建设,完成了莒洲大桥等6座桥梁计620延米的建设。促进农村交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方便群众出行。
二是做好了项目争资文章。农村公路重点项目主要是沟通乡(镇)之间的断头路,畅通多个行政村的要害路,通往大山深处的未尾路。由于重点农村公路里程长、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多,仅靠国家补助每公里10万元,实施难度艰巨,只有加大争取省、市支持的力度,加强沟通,力争列入省交通厅的农村公路建设重点项目规划,争取最高的上级补助资金,才能解决重要农村公路的资金问题。县交通局跑省、跑市,争取项目资金,“十一五”期间共争取上级补助1886万元,有效缓解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制约,加快推进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三是日常养护到位。建是基础,管是关键,用是目的。不断加强日常养护工作,及时修整路肩、除杂乱荆棘,搞好水沟畅通,做到路面平整整洁,路基坚固稳定,路桥及沿线养护设备完好,标志牌齐全,有效延长了公路的使命寿命。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养护
L、养护体制改革带来的成效
1.1事企分开,减轻了公路管理机构负担,通过合并重组,股份制改造,承包经营等方式,使其彻底与公路管理机构脱钩,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公路养护生产单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参与市场竞争,并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过程中,不断壮大自己,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公路管理机构也可以摆脱巨大的包袱,使有限的养护资金更多的用于养护工程.
1.2管养分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结合实际,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点的要求,对现有的道班、厂、队进行合并、重组、扩大规模,改变了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了对市场的规划和管理。采取招投标制度,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转变。
1.3引入竞争机制,改革公路养护投资方式公路管理机构在实施公路养护工程时,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养护生产单位进行养护生产作业,全面推进定额养护,养护工程费用的支付要按工程计量支付,以提高养护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公路管理机构对养护生产单位的管理,也要从行政领导管理转变为合同管理。
2、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2.1养护所需资金不足
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农村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补助,但地方配套资金少。另外存在地方政府重建轻养以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不足,部分农村公路因此处于失养状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没有稳定的渠道来源,导致公路养管资金普遍短缺,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公路养护缺乏强有力的保障。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难度,增加了养护的压力。
2.2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由于管理办法缺乏强制力和具体实施细则,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责任主体不明确。县级道路养护管理主要是县交通局来实施,但是乡村两级都没有把乡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更没有引入考核奖惩机制,导致农村公路管养缺乏动力和活力,效率较低,效果极差。目前,各县基本建立了地方道路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县级及以下的地方道路。县级公路的养护资金由省负责拨付,养管人员也按编制配齐。而乡、村级公路的里程约是县级公路里程的2.4倍左右,却无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养管。这也是乡村公路损坏严重的根本原因。
2.3超限车辆随意在农村公路上行驶,损害严重目前在农村公路上,经常看到有的载荷20t的货车拉30t,40t,甚至拉着70t、80t的重型货车也在村道上行驶。车轮一辗,农村公路伤痕累累:路面龟裂、路基沉陷、坑槽连绵等,给农村公路带来了毁灭性的灾害。虽然每年交通部门都对其进行维修养护,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使农村公路的通行质量每况愈下,服务水平大大下降。超限车辆已经成为最大的“农村公路杀手”。
3、提高农村公路使用质量的养护措施
3.1制定规章制度
要根据有关公路养护的技术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结合实际工作,制定路基、桥涵、构造物、路面、绿化等养护技术规程以及路况巡
查制度,规范养护作业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保证公路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3.2做好招投标管理,实行合同化管理
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和有关养护管理办法,将养护工程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善工程。所有工程都委托专业公司养护,签订合同,按照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对养护质量进行招投标、择优选择施工承包单位,并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加强计划与核算,有效地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3落实资金渠道交通主管部门要逐步提高县、乡道养护费补助标准,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区政府每年制定年度财政预算草案时,将县、乡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村道的日常养护经费由乡(镇)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作为养护经费的基金存人农村公路养护专用帐户,不足部分由县级人民政府安排财政资金予以补助,县乡道路的日常养护经费由县级人民政府每年从财政预算和拖拉机养路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存人农村公路养护专用帐户,用于县乡道路养护及补助乡、村道路的日常养护。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列支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纳入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立的专用帐户进行管理。
3.4加强经常性、预防性养日常养护工作贯彻经常性养护,对公路及其附属设施做到“六修、六清”。六修即路面要修补、设施要修复、边坡要修整、路树要修剪、段容要修饰、设备要修理;六清为路面要清扫、设备要清洗、边沟要清理、路障要清除、桥涵要清淤、路况要清整。达到“六无”,即路面平整无坑、设施完好无损、边沟通畅无阻、标志清晰无污、桥涵完整无损、绿化齐整无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并且实现了“三大转变”,即由跟踪性养护转变为预防性养护、突击性养护转变为经常性养护、单一路面养护转变为全面养护。坚持实行路况巡视制度,加强预防性养护,按照“早
检查、早发现、早测设、早施工”的方针,积极主动做好水毁预防和治理工作。支持以路面养护为中心,加强公路全面养护。
3.5 坚持机构化养护
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养护质量要求高、技术含量高、配置完备的养护机械设备,实行机械化养护势在必行。
3.6 科学养护
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观点,及时了解国内外养护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且加以应用推广。提高养护的科技含量。
3.7 坚持预防性养护
结合经静陛、不同季节、不同路段以及特殊气候环境下的路况调查巡视工作,农村公路质量相对较低,应坚持进行预防性养护,发现病害或隐患,及时处理,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养护工作的效果。 我们更应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力度,使农村公路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只要各级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好有关措施,做到建养并重,养护优先,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 推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良好发展的轨道,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结语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三分建,七分养”反映了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规律和关系。公路养护可持续发展是公路建设成果的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延伸,是保证和维护公路质量,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赵宝平;我国现行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方向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2年01期
[2]张雁;西北地区高速公路养护对策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年
一、精心制定方案,增强整改落实的针对性
整改落实方案是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是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书。在整改伊始,我们在方案的制定中便突出整改内容的针对性、可操作性,狠抓整改责任的落实。
一是明确整改落实项目。对征求收集和分析检查出来的6类256条建议和问题,进行梳理归类、逐项列出,并结合实际确定了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步伐、推进交通体制改革、提高公路服务水平等作为整改落实工作的重点,明确了主攻目标。
二是明确整改落实时限。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和解决的难易程度,明确了什么时间达到什么目标。对条件具备、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列入近期目标,迅速抓好整改落实;对能通过努力予以解决的,全力创造条件促成落实;对难度较大、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列入规划,拟定具体的整改时限。
三是明确整改落实措施。对整改落实的问题,采取分类办理、逐项研究、专案办理等方式予以解决。对条件具备的,组建专人专班,拿出解决方案,限时整改。目前,已完成此类涉及农村公路建设、油路大中修等57条建议的整改落实;对通过努力可以落实的,积极全力向上争取促成解决,如农村公路建设补助标准、管养资金补助和省道油路大修工程等项目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得以整改落实到位。对难度较大、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加强调研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整改落实。
四是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建立整改分级负责制,局党组及时制定了《局领导班子整改落实责任分配方案》等,列出了20项整改措施,力争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切实可行。
二、着重解决问题,增强整改落实的实效性
学习实践活动要“开花结果”,关键是要解决问题。在整改落实工作中,我们突出在项目争取、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着力破解交通发展难题,促进交通科学发展。
一是围绕项目争取,在加快交通发展上下功夫。立足于交通发展不够这个最大的实际,注重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步伐,力破交通瓶颈。今年,我们成立专班,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湖北省启动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等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到25公里省道大修、80公里农村公路新建、10公里安保工程等建设计划,争取资金近4000万元。另外,通过争取,使保宜高速段沮河线方案通过了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预审,现正报请省发改委评审。
二是围绕改善民生,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全力服务新农村建设,让交通建设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截止10月底,我县18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已完成177公里,占年计划的97%,即将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农民群众行路难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为解决农村公路管养失衡问题,我们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组建了县农村公路管理所和7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落实了养护责任主体以及稳定的养护经费,目前已硬化的872公里非列养农村公路全面推行了合同养护,全县农村公路管养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是围绕发展大局,在提高交通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制定了《县交通局再造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工作实施方案》,梳理了再造交通行政审批工作流程,交通审批流程明显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另外,我们出台多项优惠举措,全力支持县内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对县内企业通过收费站的运输车辆实行通行费减免,全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50万元;将汪家治超站的超限治理标准由20吨提高到25吨,并从8月起,对所有县内企业运输车辆实行“三不”:不检测、不收费、不罚款;在水泥采购上优先采购县内水泥,今年以来共采购花林水泥近5000吨;扶持东圣公司“836”工程道路建设资金60万元等,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
三、不断完善制度,增强整改落实的长效性
制度建设是交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在集中解决突出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交通实际,我们围绕确定的主题,不断完善制度,努力构建交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是针对问题,抓住关键。注重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对属于好的制度而没有认真执行的,采取相应措施予以改进,确保执行到位,对属于制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及时废止。今年以来,我们对燃油税费改革后的相关费收规定和不符合当前交通实际的文件和规章均予以了废止;对属于制度不完善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另外,我们还在工程建设中对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社会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进行了健全和完善。
二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发展急需、条件具备、可以出台的措施和制度,迅速研究出台。今年6月,针对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的完成,及时出台了《县交通局农村公路考核管理办法》等,确保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有序推进;对目前交通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了初步规划,力争在下一阶段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一)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七大刚刚闭幕,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今年作风建设年活动中,从市领导、镇(街道)领导收集到的问题来看,当前老百姓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方面的意见比较多、比较大,反映的频率比较高、数量比较多。因此,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抓得好不好、深入不深入、到位不到位,是我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能否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之一。我们必须要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契机,不打折扣地把上级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政策规定落到实处,尽快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二)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的迫切需要
“十五”以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紧紧围绕“一、二、三、四”和“12360”两大目标,总投资近10亿元,全面实施了交通“六大工程”,全市公路建设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特别是投入了3亿元资金建成的农村康庄工程,使全市138个行政村在省内率先实现了“双百”目标。目前,除了个别镇(街道)之间村道存在断头路之外,其他村级道路的互通问题已得到了基本解决。根据计划,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农村康庄工程建设还将以每年30—50公里的速度加以推进。当然,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给广大百姓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近几年我市农村公路在加快建设的同时,“重建轻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无管养保障、无人员保障、无经费保障”的矛盾较为突出,以致目前农村公路失养现象呈现越来越突出的趋势。因此,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于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确保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需要
这几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总体来说,成效不错,但是要保持全市交通安全事故指标零增长也有一定的难度。在已经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中,我们发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数量、占比在逐步上升,这方面的压力确实很大,也是事出有因的,就是没有人去管。随着农村公路通行时间的增加,有些公路出现了坑洼、安全设施损毁等现象,但也存在没人去反映,没人去管的问题,导致这方面的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出现交通安全事故也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渡船桥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现场,我看到交通安全设施都配上去了,这样很好,可以从源头和根本上减少农村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二、工作上要落实到位
对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市政府已经下了决心,国务院、省政府、嘉兴市政府也有明确的要求,所以,各镇(街道)必须克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量大、难度高、时间紧的困难,务必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一)时间要到位。市政府文件中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要确保从20*年1月1日起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全面实施。从黄姑的试点工作来看,共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现在距离全市全面实施这项工作还有2个多月的时间,应该说时间是够的,但也是比较紧的,希望其他9个镇(街道)要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从调查摸底、管养分离招投标、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人员要到位。市里要求每个镇(街道)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不增加编制,站长、副站长可以是兼职的,但要把事业心、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一线,具体的工作人员实行合同制。养护管理站的办公场所根据各镇(街道)自身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资源共享的方式,通过挖掘潜力来解决,也可以学习黄姑镇的做法,通过置换的方式来解决。
(三)经费要到位。市里已经明确,给予每个镇(街道)6万元的开办经费;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由市交通局按照5万元/10公里、每增加1公里追加2500元的标准每年分期下拨,年底根据对各镇(街道)的考核结果下拨到位;各镇、街道按照市财政补助标准,实行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从黄姑镇的试点来看,全镇33公里农村公路实行招投标,有5个符合条件的公司参与投标,最终确定中标单位的中标价为13万多元,平均每公里3900多元,可以说是花小钱,办大事,办好事。同时,希望各镇(街道)
(四)工作要到位。按照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人员、经费、场所都落实到位以后,归根到底就是要看养护管理的成效和标准,这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从掌握的情况来看,当前推进这项工作的最大难度在公路两边种植的农作物的清理问题。在公路两边种菜、种毛豆等,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这与法律法规的规定,与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各镇(街道)要发动村组干部、老党员、老干部等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将工作做深做细,让老百姓主动把公路边的农作物清理掉,同时路边农作物一旦清理之后,养护管理工作要及时跟上,让形象出来,获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取得百姓的欢迎和满意。
三、组织上要强化保障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牵涉多个行业部门。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督查管理,加强资金监管,加强机制完善,确保全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和如期完成。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交通部门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履行好职责,加强对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的工作指导和协调。比如,各镇(街道)养护管理人员全部到位以后,由于这些人员都是采取就近原则招聘的,且是兼职的,这就要求必须在业务培训方面跟上去。各镇(街道)要把农村公路养护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指定专人负责,配备相应养护管理(含路政协管)人员,负责辖区内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镇(街道)主要领导要经常听取农村公路养护情况汇报,亲自过问、亲自研究,切实解决公路养护管理中出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市发改、公安、财政、国土资源、农经、水利、环保、审计、安监、交警大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相关工作,共同把这项民心工程实施好。
(二)要加强督促管理。我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采取走市场化路子,在市场化运作方式下,企业讲究的是效益最好,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养护人员在确保拿到工资的前提下,往往想工作干得越少越好,所以监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市交通部门、公路段要加强对各镇(街道)的监管,实际上就是加强对各镇(街道)公路养护管理站的监管和考核,对工作做得好的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做得不好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另一方面,各镇(街道)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行市场化保洁养护后,必须加强对养护管理站专(兼)职监管人员的管理,专职人员实行零时聘用制,合同一年一签,对做得好的,下一年优先聘用,并给予适当奖励,对做得不好的,下一年不再聘用,并相应扣发奖金;同时,要督促养护管理站监管人员严格按照合同的约定,加强对中标单位的监督和检查,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市交通部门、各镇(街道)要将检查考评的结果与支付给中标单位的费用相挂钩,对做得好的全额支付养护经费,并给予表彰奖励,对做得不好的,要相应扣除合同约定的养护管理经费。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要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强引导、强化监督,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机制,强化农村公路日常管养和预防性养护,推进样板示范路建设,实现公路通行环境“畅、安、舒、美”的总体目标。
二、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2月)。街道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深入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各管区、村认真查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深入组织开展路容路貌整治、边沟疏通、公路绿化、文明样板路建设、危(窄)桥整治、标准化养护站建设、路田(路宅)分家和公路安保“八项养护工程”。通过活动开展,到2011年底,全街道主要道路基本实现标准化养护,宜林路段全部进行绿化,加强路域环境整治,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到2013年底,完成所有农村公路管养提升工作,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的总体目标,基本建立符合我街道实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渠道,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正常化和规范化。
街道办事处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明查暗访,并及时通报情况,保证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宣传发动。采取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喷涂标语等各种有效形式,扎实开展宣传发动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一、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村公路施工分散性较大,施工队伍较多,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且由于公路本身的实用需求不是很高,在施工中随意性较大等情况时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在现阶段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时,由于公路建设成本较低,投资资金缺乏,导致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懒散,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管理缺失,这对农村公路建设是极其不利的。
2.资金投入不足、延缓工作进程。
资金是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一个首要原因,农村公路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开销都是由乡政府进行拨款,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这一问题不足而提,但是相对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就显得资金短缺,拿不出足够的经济去支持公路建设,严重干扰了当地经济发展进程。而且,由于农村对公路养护和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因此历年来,农村财政预算中并没有将公路相应的管理资金涵盖其内,因此就没有固定的资产供应公路建设相调配,这一区域可以说盲区很多,等到真正需要公路建设时,资金紧张,就导致了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质量不达标,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纰漏,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
3.养护与管理的技术落后。
很多公路管理局没有道路养护专用车辆,养护工作也无专职人员,季节性调集沿线村民,采用人工玩不、人工摊铺等,机械化程度低。除此之外,由于公路养护专业人才的短缺,再加上农村工作条件的艰苦,更加剧了管理与养护人才的匮乏现象,无法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帮助,严重阻碍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完善对策
1.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针对农村公路分散性大,施工队伍管理困难等情况,地区政府或者相关建设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公路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人员组织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进行合理控制。具体实施上,由地区政府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设单文根据政府给出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根据项目的施工地理特点对人员、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施工项目稳步有序进行,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提升。
2.加大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投入。
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就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制度,要在省级政府进行补助的基础上,实行县乡机构的有效自筹,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认真结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寻求到合适的资金筹集方式,并制定出科学的使用办法,保障资金的投入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成效。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管理与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防治挪用资金等不法行为的出现,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提供保障。
3.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
作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路的养护技术需要保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往采用的公路养护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路养护的各种需求,因此需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探索来开发更好、更新、实用性更强的公路养护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护队伍进行养护培训,科普新的养护技术,提高公路养护工作中的技术含量,进而使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展开。
4.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队伍。
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为了提升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充分依靠专业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对管理养护工作人才的引进和任用,改善生活条件提升薪酬待遇,为农村公路的管理人才长期稳定的工作奠定基础。
5.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科学设置拌和站。
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必须做好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在开工前将所用主要原材料检测合格后使用。同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论证工作,在验证配比时,务必考虑气候条件和运输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这就要与拌和站的设置选择问题结合在一起,在山区修建农村公路,有时因项目小,建站成本高,施工方会选择商品混凝土,在验证商品混凝土合格的前提下,必须就近选择拌和站,保证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完成施工,符合规范对混凝土的相关规定,不要因为利益和关系舍近求远选择拌和站,对于农村公路大中型项目,在周围没有合适的商品拌和站,要从几十公里外调运,但是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1.5h,很难保证规定时间,需要进行试验论证延长时间,但在炎热夏季是很难保证的。所以还是建议在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建拌和站,减少运距,拌和站拌和能力要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中拌和料的不间断供应。总之,在原材料质量上严格控制,建设合理的施工场站储存加工原材料,科学选择设置拌和站能够从源头上有力保证工程质量。
6.明确监督职责。
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散漫往往会使得各种人为影响因素发生,比如机械操作不规范、材料用量不科学等,这些对于工程建造而言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公路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行“政府监督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自我监督、群众监督”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政府监督企业主要是发挥政府的权威力以及法律效应,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对于施工单位建设质量不合格造成交通事件发生的情形,公路建设单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给建设单位提出警告,要求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严厉督促施工人员采取科学的施工手段,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目标,农村公路建设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为县级、镇级部、乡级部门,由县级政府建立监督小组,将具体人员分布到镇级部门,再由镇级部门联合到乡级,实行层层监督管控的体系,确保公路建设按要求完成。企业自我监督主要是施工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出发,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严格杜绝施工中不规范操作现象,明确施工人员具体责任。
三、结语
总结全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首当其冲就要解决资金投入不足、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推广科学技术开展、增强执行力等几方面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和培训强度,增强管理人员的正确认识,明确相应的职责和义务,高度重视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强化施工队伍的素质测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农村的经济水平稳步发展,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闻发栋.加强农村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55.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2008-湖北交通质量效益年”,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交通建设及养护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厅决定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民心杯”竞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质量强基础、以养护促品质、以服务树形象,着力推进全省农村交通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打造“路站运渡一体化”的农村交通新环境。
二、竞赛内容
参赛对象:各市(州)、县(市、区)交通、公路、运管、港航海事等部门。
竞赛内容:在农村公路、客运站点、乡镇渡口的建设、养护、运输管理等方面开展“六好”活动,即: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好、养护管理好、客运服务好、渡口安全好、农民反映好。具体要求详见附表。
活动时间: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
三、工作目标
通过“民心杯”竞赛活动,进一步争取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充分调动全体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努力推进全省农村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1、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全年完成通达工程1880公里;完成通畅工程12000公里;完成渡改桥5000延米;完成渡口改造771处,辖区渡口安全达标率100%;建成农村乡镇五级站98个、候车亭2250个、招呼站4460个,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88%。确保国家年度计划得到严格执行。
2、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
深入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进一步完善“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的农村公路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各县级交通质量监管机构必须设置专门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对每个项目作质量检测,出具质量鉴定书,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合格率达到100%;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模式开展监理工作,聘请有责任心的群众代表参与质量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站棚建设、乡镇渡口达标改造等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3、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
认真学习推广全国科技环保示范路――神宜公路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适用就是最好的”、“自然就是最美的”生态文明交通新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生态环保化,做到土路肩完善,错车台配套,植物防护到位。各市县交通公路部门要结合实际,打造一批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生态文明交通示范线。
4、长效管养机制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长效管理养护机制,落实好《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做到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养护人员到位,实现100%的县市区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农村公路路况、路容、路貌良好。
5、农村客运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积极改善农民候车、乘车、出行条件,做到乡镇有站、集镇有场、大路有亭、小路有牌,实现71%乡镇建有等级客运站,68%的行政村建有候车亭或招呼站,为农村客运班线经营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农村客运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6、乡镇渡口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
按照“渡口建管,乡村主导;坡岸硬化,设施配套;渡船适航,渡工持照;安全渡运,方便可靠”要求,实施农村渡口安全达标改造,达标建设率100%,合格率100%。
7、廉政勤政进一步加强
全面推行决策公开、帐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农村公路腐败事件,农村公路工作全年无腐败案件发生。交通部门办事高效,渠道畅通,程序规范,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对群众来信来访做到有问必复,确保群众举报的违纪案件查处率100%。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广泛动员。“民心杯”竞赛活动事关今年和“十一五”期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目标任务能否完成,事关农村公路长效管理养护机制能否落实到位,事关有路必养能否真正实现,事关农村公路“路站运渡一体化”能否顺利实施,事关农民群众能否充分享受交通建设成果,意义十分重大。各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宣传动员,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好“民心杯”竞赛活动。
2、加强领导,通力合作。各单位要在省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得力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整体合力,推动农村公路健康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人民政府,受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交通部门要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沿线群众,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协调各方关系,修群众满意的路,建群众满意的渡。
3、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开展农村公路“民心杯”竞赛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交通系统就涉及公路、运管、港航、质监等多家部门,各级交通部门一定要周密部署,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4、严格考核,奖励先进。省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考评,对开展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凡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腐败案件、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引发群体上访事件等情况,将取消评比资格。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专班。为加强“民心杯”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省厅成立“民心杯”竞赛活动领导小组,林志慧厅长任组长,徐佑林副厅长任副组长,省公路局、省运管局、省港航局和厅计划处、运安处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督办工作。各级交通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2、细化目标,狠抓落实。各级交通部门要明确目标任务,根据实施方案,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出实施细则,分季计划、月计划统筹安排,确保按规定时间完成工作任务,达到目标要求。同时每月向省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一次月报表和情况分析材料。
3、强化监管,确保质量。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公路长效管养机制,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覆盖面100%。针对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加大巡查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处理隐患,努力将质量安全问题消灭在过程之中。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
4、加强培训,服务一线。各级交通部门要深入一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各项难题,为施工一线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培训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三大员”培训行动计划,2008年培训农民施工技术员3000名、农民护路管理员3000名、农民质量监督员1000名,着力培养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一线实用人才。
5、深入调研,加强调度。各级交通部门要积极深入一线,定期将各种情况反馈给省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并适时组织现场调度会,分析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6、考核督办,弘扬先进。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对竞赛活动的考核督办,培树一批先进典型,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竞赛氛围。同时在《湖北交通报》及时开辟专版,加强宣传报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达到树立一批典型,形成一套机制,践行一个承诺,营造一种精神,创建一流团队,服务一方群众的效果。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月—3月):宣传发动阶段。各级交通部门要加强宣传,利用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报道开展“民心杯”竞赛活动的情况,通过办简报、办网站等形式加强信息沟通,充分依靠地方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
为加强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公路法》、《*公路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49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58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目标任务至*年底,基本建立符合本市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和规范化。建立机构精干、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监管有力的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保证农村公路路况完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培育竞争有序、保障有力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具体目标任务是:
1、建立健全市、县(市、贾汪区)、乡镇三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明确管养机构职责,科学合理确定内设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标准。
2、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渠道,明确各类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比例或补助标准。
3、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范围,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做到“建路必养,养必到位”,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全覆盖。
4、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5、完善农村公路各项管理养护制度,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检查考核,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公路路面完好率在90%以上。
二、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体系。各地和市交通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以县为主”的原则,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建立健全各级农村公路管养机构,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省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审核汇总和编制上报各县(市)、贾汪区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积极争取省级专项补助资金,协调地方财政部门筹集和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缺口资金;监督检查各县(市)、贾汪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各交通主管部门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主体,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省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本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具体实施办法,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与县(市)、贾汪区财政部门共同筹集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按规定管理和统筹使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和乡镇政府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编制和下达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保护工作。各县(市)、贾汪区公安、水利、农林、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有关工作。各县(市)、贾汪区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管理养护,依法做好县道、乡道的保护工作。主要职责是:拟订县道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县道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县道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乡道、村道管理养护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乡镇人民政府具体承担本区域的乡道、村道公路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拟订乡道、村道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对乡道、村道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做好村道并协助做好乡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工作。要成立镇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主任由镇长或分管镇长兼任,配备专(兼)职人员2-4人。
三、切实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将“规划管理、养护管理、路政管理、安全管理、运输管理”一并纳入农村公路管理范围,认真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各级人民政府和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爱路护路和交通安全的意识,依法强化公路规划控制及路产、路权保护,组织实施公路综合环境整治。要基本做到“十无”:无公路打谷晒场,无违法搭建,无非法占用公路,无擅自搭接路口,无违规挖掘道路,无超限超载车辆行驶,无未经批准的非公路标志,无未经批准的穿越公路设施,无在公路规划红线范围新增村镇建设规划点和新增违法建筑,无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涵构造物。乡镇人民政府要监督大型重载车辆绕逃行驶在农村公路,有效保护农村公路路面和桥梁的完好。村民委员会以及村道沿线的单位、个人应在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村道的路产、路权保护工作,对村道造成损坏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追究赔偿责任,确需占用、挖掘、穿(跨)越村道的,应当取得乡镇人民政府的同意。村民委员会还要按照乡镇人民政府的要求,指定专人对村道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制止侵害村道的路产、路权行为,对于巡查中发现的属于相关主管部门职责的事项,应当及时报告,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农村公路养护实行管养分离,乡道、村道日常保养工作可通过划段竞标的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实行沿线单位、个人协助保养、门前包干,切实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调动村民对农村公路保养的积极性。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单位出资或者村民投工投劳从事乡道、村道的保养工作;鼓励通过竞争方式,将油路挖补和水泥路修补等小修工程捆绑承包给专业化养护队伍,实行合同管理、计量支付。要充分发挥专业养护队伍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的作用,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工程应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来实施,逐步实行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机械化和市场化。
四、加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资金筹措和管理力度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各县(市)、贾汪区政府和市交通等部门要根据农村公路养护实际需要,统筹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
1、省、市交通主管部门每年按以下标准补助:县道每年每公里13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200元。
2、省市返还的“五小车辆”养路费,剔除征收成本后,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
3、各县(市)、贾汪区人民政府每年要安排专项财政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养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特点
1、养护实施的强制性
农村公路是国家基础设施,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就成了养护管理的首要任务。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会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危害,也会对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
农村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建筑设施,以及各种服务设施等等。
3、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农村公路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技术外,还需要随着养护管理的发展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其中如路面高强修补、伸缩缝修复、护栏快速更换、土工合成材料综合使用等,都是今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普遍遇到并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4、养护作业方式的机动性与时效性
与其他高等级公路养护相比,农村公路的养护更要求快捷机动、实用高效,养护工艺、操作规程程序性强,养护作业实施时需特别设置交通安全管制区段。
二、公路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科学
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规范,普遍存在养护权责不明晰,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例如,目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县级公路养护归各县交通局下属公路管理段负责,早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对公路养护发展的要求。其次,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来源仍采用拨款方式,不能适应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和发展需要,严重影响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
2、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截至目前,针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全国性或地方统一的养护定额与技术规范尚未出台,养护工程费用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和规范要求,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如对养护考核仍采用养护的“好路率”指标,不能客观地反映公路实际的养护质量、效率、养护资源使用效果、养护技术、设备使用等情况,已不能满足公路全方位养护考核的客观要求。
3、养护权限不明晰
我国现行的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是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公路管理部门既代表地方政府担负着公路管理职能,同时又承担着路政管理、建设、养护、施工等任务,完全是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另外,农村公路中县级公路管理单位,既负责公路养护管理和质量考核,又直接组织生产,结果公路管理管不好,养护生产抓不实。这种养护职责严重交叉的现象,导致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效率低下,市场竞争能力匮乏。
4、效果差、技术含量低
受地方政府财政、养护技术水平、人员专业素质等条件制约,在农村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大量翻修养护、养护效果低、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另外,农村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很低,大多由人工完成简单的日常养护工作,养护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低下,很难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的高效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三、解决措施
1、提高认识,夯实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基础
农村公路有着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传统的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制度已不适应于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养护资金主要依靠国家补贴和地方自筹机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必将导致农村公路失管失养。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管养机制问题,提高认识,制定公路养护办法和管养费用筹措以及管养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出台一系列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养护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认真落实,使养护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2、完善公路养护规范标准
由于农村公路路况不断发展变化,公路养护作业内容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之路,制定适合公路养护发展特点的规范、标准和政策,使养护管理“有规可循,有据可依”。此外,应加强养护施工中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养护工程的验收严格按照相关养护规范、标准进行,确保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安全行车需求,维持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营和提高公路服务水平。
3、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权责
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责任主体为地方人民政府,应提倡走群众养护与专业养护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县级公路主管部门直接负责辖区县道的养护管理工作,而村公路、乡(镇)公路,应属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县(市、区)交通局设县公路管理站,负责农村公路养护规划、检查验收、保护路产路权,并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乡(镇)政府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和地理行政区位规模、布局,由乡(镇)按照行政建制组织群众养护公路,政府负责监管和指导辖区内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4、制定科学的养护人才吸收机制
培养和管理机制农村公路服务于地方农民,养护工作当然也要回归于地方农民。公路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地方农民群众养护人才的吸收、培养、监管,做到“建设于农民,服务于农民,管理于农民”,对农村公路运营期养护,着重培养“农村公路为我建、农村公路我来养”的思想,真正达到养护的高质量和高效性要求,使地方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便利与实惠,体会到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的来之不易,提高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避免公路资源浪费和地方公路人为破坏。
5、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群众化、监督多样化
明确公路主管部门行使合法权力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公路养护义务和责任。由于农村公路养护经费投入很少,没有专业养护机构和人员,故只能依靠乡(镇)政府组织行政村自建养护机构和队伍,由县级公路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指导,乡(镇)政府拨款养护,并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监督主体机构,发挥地方群众监督、管理和养护地方公路的作用,以减少养护投资的浪费并避免公路失养、失控。
6、扩大资金来源、落实资金渠道
为保障农村公路良好运行,必须保证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乡道路的日常养护经费由县政府从财政预算和所收规费中安排资金存入农村公路养护专用帐户,用于县乡道路养护,补助乡、村道路的日常养护;村道的日常养护经费主要由乡(镇)政府从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作为养护经费的基金存入农村公路养护专用帐户,不足部分由地方县政府安排财政资金予以补助。此外,在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机制、新办法的同时,应大力推广“以树养路”、“以名养路”、“以车养路”的成功经验,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成效。结结束语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就是保持公路处于良好的运营状态,确保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畅通。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应组织强有力的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在养护规范、养护规章制度、考核制度,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新技术的培训和革新方面,应起到牵头和组织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