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带教老师指导意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带教老师指导意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带教老师指导意见

第1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认真领会社会发展局、教育科的工作要点,贯彻服从市教研室的工作安排,认真学习和践行新课程的理论和方法,正确运用课程标准,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师上课,以全市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有效教学为落脚点,用科学的发展观、质量观引领本学科的研训工作使本学科的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新型教师队伍,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主要工作

1、自觉加强自身政治、业务素质和学科引领水平,提升自己的素质。

2、坚持理论研究与课堂实践相结合,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

3、有计划、有选择的对基层学校的本学科,进行全面听课,踏实的做好常规工作。

4、以净月开发区为展示平台,以教研科研中心为支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5、进一步加强研训指导工作,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教师梯队,注重培养年轻的骨干教师,鼓励其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并在实践中加以指导。

6﹑积极组织基层学校本学科教师参与教研科研活动,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学,进行校本研究,编写本学科的校本教材;在科研方面指导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增强科研意识,激发科研热情。

7﹑认真严谨做好各阶段的考务工作。

三、主要措施

1﹑理论业务学习

我觉得学习应该是教师全面发展的主要渠道,我在本学期要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前沿的教育理论,新课程的理念,深化学习学科课程标准,了解本学科的教研科研动态,为迎接中考收集最前沿的信息题,积极为本学科的中考服务。本学期我准备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读一本好的教育专着(《有效教学方法》, (美、鲍里奇着,易东平译,江苏教育出版社XX年版或《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美)内尔·诺丁斯着,于天龙译,教育科学出版社XX年版)开展各种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习研究活动,并写一本研训体会笔记;一本自学笔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基层,研究学科教学模式,形成课例

2﹑常规工作

(1)组织本学科教师参加市教研室安排的思品学科期初备课。

(2)认真写好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导意见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各种因素和各个环节,在引导教师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到基层学校听课情况和基层学校教学质量做出比较全面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跟踪,最后再拿出合理的指导意见

(3)本学期力争在中心在规定的听课节数的基础上,在多听5节,并把每一次听课当作自己学习提高的好机会做到听课必评课,组织教师研讨、交流,给基层学校留下指导意见根据部分基层学校的要求,采取到校就进教室听课形式来加强课堂教学。

3﹑考务工作

(1)完成期中、期末测试自己应承担的任务

(2)完成模拟考试自己承担的任务,作为中考的实战练习。

4、教科研活动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种教研活动

(1) 根据中心工作计划的安排,积极组织教师上好各种

公开课,组织开展骨干教师上教学示范课,教研员评析课例的形式,为各校教研联动搭建平台,努力促进全区教学的均衡发展(2)召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研讨会,上2-3节示范课进行研讨,拿出成果。

(2) 积极组织本学科教师到市内先进学校进行听课学

习,汲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为我所用,积极参加区内教研活动,参加区外教学开放活动。

(3)在基层学校创建"学习型"教研组,充分发挥教研组合作研究的优势,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并定期召开相应的教研会。

(4)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努力使每个基层学校都有本学科的把关教师,逐步形成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提高教师科研意识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

(5)继续进行袁绍平老师立项的《思想品德学科主体性

教学模式》的研究,并结合国家十.二五课题的立项,把此课题滚动为市级或省级课题,结合区研究年指导本学科教师进行小课题校本科研研究。

(6)定期组织本学科教师进行科研辅导与培训

第2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共和街小学魏玉琴

本学期,我校继续实行“青蓝工程”,为了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发挥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师徒之间相互学习,有效地促进老师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周晓英老师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指导计划。

一、具体措施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

2、向徒弟介绍教学经验,提供教学信息,推荐学习文章,使其开阔视野,不断充实。

3、每月听徒弟课不少于两节,听课要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评议优缺点,做好评课记录,写出指导意见。

4、精心指导徒弟备好课,认真查教案。不合格教案一律不允许进课堂。每学期重点审阅徒弟备课教案,给予悉心指导。

5、每学期指导徒弟上一堂组内或校级公开课或汇报课。

6、写好─篇师徒结对总结。

二、在师徒结对中,我努力做到

1、主动工作,带头引领。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样样做好徒弟的带头作用,做一面会“闪光”的镜子。作为师傅,我总是考虑在先,积极带头,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徒弟。

第3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精美的培训师资——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

教师培训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培训师队伍建设,坚持“本土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从“全部外请师资”,到“以外请师资为主、本土师资为辅”,再到“以本土师资为主、外请师资为辅”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该校创新本土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提高培训师能力,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

革新培训师队伍结构。专职培训师方面:学校共有专职培训师59名,中、小、幼学科教师配备齐全,全部经过教育教学一线的长期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师培训。

兼职培训师方面:学校面向全区基层中小学(幼儿园)选聘了近100名优秀教师担任兼职培训师。为了加强对兼职培训师的管理,学校制定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对具体工作进行登记造册,兼职教师每年承担大量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学员满意度高。

创新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近年来,学校集中力量,加大培训师选拔、管理和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

创立“海选式”培训师选拔模式。龙岗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选拔每两年组织一次,在龙岗区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选拔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主要从工作业绩、分享意愿、课程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性和责任感、个人形象等方面考察。首先由基层单位预选推荐,然后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复审,选拔出优秀教师,入围区教师培训师候选人员库。根据龙岗区教师培训任务及需求,不定期在培训师候选人员库中挑选教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师专业培训后,聘为学校兼职培训师,并颁发聘书。

构建“晋级式”培训师管理体制。按照培训师的能力、资历与工作情况,我校把培训师分为储备培训师、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四个层级进行管理。培训师可提出晋级申请,参加晋级评聘。满足一定标准的,可申请晋级评聘。

精致的培训管理——以机制激励发展内驱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是激励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是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的培训系统管理。

教师培训的管理网络平台。2008年启用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具有培训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系统统计等功能。管理系统教师注册人数达到11000人,实现了网上选课、报名、课时认证,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了可供教师学习的“微学习网络系统”,遴选全区基层学校教师和我校教师的优质学习资源,经过系统优化后,上传至“微学习网络系统”。全区教师均可在此平台上学习,并加入讨论,将自己的学习、讨论成果(如微课程、微视频、微策略等)上传分享,在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学习时间进一步灵活机动,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可收集整合大量优质学习资源,使教师从单纯的教育资源消费者变成了创造者、生产者。

教师培训的网络交流平台。学校现有龙岗微课程群、高质量学习研究群、龙岗幼师家园群、龙岗课题群、龙岗科技教育群等QQ群,很多培训班也建立了班级QQ群。利用QQ群的互动,既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增进了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能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反馈和新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与“学”和“供”与“需”的良性循环。

规范化的培训过程管理。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龙岗区教育人才建设五年规划》、《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等12份教师培训指导意见(方案),分类别、分层次指导全区普通教师、教育干部、新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培训;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等3份校本研修指导意见(方案),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指导区内教师专业成长方向。

完善培训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编印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管理手册》,明确各项目主任、研修员及文员的工作职责。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全、严格考勤、考核并有记录。培训结束时,所有培训资料如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学员反馈表、总结、反思、学时统计等,必须及时归档,必须由相关人员提出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精细化的培训细节管理。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实现了模板化、工具化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细节的完善追求整体的卓越。

培训管理的模板化。对培训的流程进行凝练固化,编制出相应的培训流程模版,如《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标准与模板》、《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外出培训流程模板》等8个模板化的工作流程,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细节和具体责任人。

培训管理的工具化。学校编制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工具》、《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等级标准评估表》、《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现场表现评估表》等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细节性管理工具,切实提高了教师培训管理的效率。

精进的专业引领——以和谐激发教育生长力

近年来,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力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对龙岗区教育事业的专业引领作用也逐步显现,充分体现在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指引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积极协助政府教育决策、主动服务社会等方面,营造了区域内教育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为当地教育的发展培育了旺盛的生长力。

引导教师教科研工作。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学校主管领导深入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并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各部门主任、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亲自下校给学校教师做培训,上示范课,组织学校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平均每学年达50多节;各部门、各学科专职教师每学年按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指导活动,如:下校视导、跟踪视导、校本培训调研、观课议课,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另外还针对性地送课下校,帮扶薄弱学校。

加大优秀教师经验推广力度。龙岗区目前有省名师、省市名校长、市科研专家主持人8人,市名师15人。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本地教育专家资源,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传播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如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教、名师讲学、名师论坛、名师辅导和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等方式,举办专题讲座,逐步形成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设讲座的制度;组织名师送课下校,推门听课、评课,执教观摩示范课,开展校本研修等。教研室的“跟踪视导”、名师项目组的“田园式培训”、民办教育研修室的“三级联动模式”更是把优秀教师的经验推广到了课堂。

引领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和校本培训管理办法校本培训指导方案等,统筹规划区域内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指导全区中小学制定校本研修制度,进一步规范校本研修手册资料。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提出了“联片校本教研”、“研修活动课程化”、“研修活动分层分类多元化”的策略,进一步规范了校本课程审批、修改、反馈的程序,加大了对课程申报者及师训专干定期培训的力度。在全区层面定期组织校本研修的专项检查,做到前期有计划,过程有检查,中期有调研,结束有考核,评估有反馈。

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设立“学校特色与文化研究指导中心”,聘请全国知名教授、有经验的校长等为顾问,深入到中小学,诊断学校发展状况,破解发展瓶颈,提炼学校特色。在2010年深圳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评审中,龙岗区共有12所学校14个项目获得市级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被深圳主流报纸誉为“最大的赢家”。

精彩的培训特色——以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建校伊始,就把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几年来,通过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对内开创了本区教师培训的新局面,对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凸显了学校的发展优势,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机构发展理论之培训树模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龙岗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理论——培训树模型。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光足土肥、根深干壮、枝强叶茂、果硕花香”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光足土肥”。“光足”,指积极主动寻求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突出的业绩赢得了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土肥”,指充足的资源。

“根深干壮”。只有根深干壮,大树才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作为进修学校,培训能力是发展的核心,“干壮”就是要提升学校的培训能力。“干壮”须“根深”,“根深”就是使培训师资更优秀,培训管理更有效,培训课程更卓越。师资、管理、课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动学校发展前进的三驾马车。

“枝强叶茂”。“枝强”,就是加强学校四部、八室的建设,实行项目负责制下的扁平化管理。通过赋予四部八室“树枝”级决策权,给予四部八室充分的自主空间,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谋求独立发展,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在“树根”级决策的基础上整合功能、协调发展。

“果硕花香”。“果硕”就是促进全区教师的快速专业成长。“花香”就是要突出特色建设,彰显竞争优势和影响力。“枝强叶茂、果硕花香”,塑造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全校教师各就其位、各司其责,使每个个体在拥有独立空间的前提下,同时追求团队的默契协作与优势互补,为学校提供了强劲而持续的发展动力。

特色课程之微课程。微课程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主要包括策略方法类、故事类、现象类、影视类等,目前我校已开发约500门微课程。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快餐化——单次学习,四五分钟;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音画结合,视听享受。微课程自从推出以来,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好评,目前,微课程培训团队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培训的足迹。

特色培训模式之新教师“田园式”培训。教师生活题材的“穿越”情景剧、小品表演、激情演讲、才艺比拼……从编剧、排练到演出,整整一天的节目全部由新入职的教师自己设计完成,这是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一次新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情景。这些新教师在迈上工作岗位开始,龙岗区对他们开展了为期3年的课堂“田园”新模式培训。

第4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县教育局4号文件下发以后,学校组织全体干部教师进行了认真学习,并对教师转变理念情况进行了专门闭卷测试。学期初专门召开了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并且出台了系列教学改革的文件和配套制度。为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实行了干部包组责任制,校长及包组干部对集体备课、导学案形成、课堂教学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和点评,严格落实“备、说、备、授、评”操作程序。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我校的教学改革已见雏形,老师的讲课时间已控制在15分钟以下,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紧张、有序、高效,效果初见端倪。下面就我校在集体备课、导学案的形成以及课堂教学流程方面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集体备课研究务求实效,导学案编写精雕细刻。,

集体备课每周两次。第一次集体备课为周四晚,主要是说课,在说课的基础上,主备人写出导学案初稿,再利用第二次集体备课时间对导学案初稿进行讨论,然后再修改,经备课组长、教务处审批后使用。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如下:

1、第一次集体备课既导学案初稿的形成

备课组长主持,所有任课教师参加,整个过程模拟课堂教学的演示。

第一环节:备课组长检查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情况。采取逐个谈相互补充的形式,备课组长把备课的主要问题进行统一,关键是统一思想、统一认识。通过此环节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

第二环节:谈课时划分、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要划分几个课时,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应怎样分解到自学目标中去,怎样落实这些目标。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确保目标落实的完整、准确、科学化和针对性。

第三环节:谈教学实施。对每一节内容要谈“几学几教”以及问题设计和时间分配,如何设计才合理、科学,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重点谈“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么教,练什么怎么练”。集中大家的智慧,整理汇总出具体的导学案设计指导意见。(主备人根据汇总意见写出导学案初稿)

第四环节: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2、第二次集体备课既导学案定稿的过程

由备课组长主持,采取由主备人首先谈设计思路,其它老师逐个谈,互相补充的方式。集体备课的任务是审核每一个导学案的编写质量,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精雕细刻。重点审核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编写的思想是否符合教改精神

(2)对知识产生、发展的顺序是否条理、恰当

(3)对难点的处理方法是否科学

(4)对于自学环节有没有如何学、如何练的方法指导

(5)对于各环节的时间划分是否合理

(6)练习题目的设计是否精选、典型

(7)课堂容量是否适当,预测学生能否始终处于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

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讨论,对每个导学案形成共识最后定稿,主备人再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审核人审核教务处批准后印刷使用。

二、精心策划、科学实施、优化课堂

基本环节:提前自学,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暴露问题,适时点拨,检测达标。

1、精心策划,抓好预习环节:预习课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80%的所学知识。

教师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课(或自习课)上根据“导学案”的要求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自己探究、解决基础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问题(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以备上课时讨论解决。

课前教师通过检查“导学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第三次备课。

2、科学实施,优化课堂:课堂教学目标是巩固预习成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以下几个环节:

⑴出示目标。

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学,自主获取知识。

⑶对疑难问题,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⑷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⑸教师引导学生订正,并注意总结规律、方法。

⑹检测达标,巩固所学知识。

说明:当课时内容较多时,环节(1)(2)(3)在预习课上完成;当课时内容较少时,课堂教学按以上六个环节进行。

到目前为止,这种模式已基本形成,流程已基本完善,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化,形成特色。

三、我校在实际教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有:

1、部分教师教育理念还不能适应课改要求,行动滞后。

2、“导学案”的编写不够完善,在导学、学法指导方面还不够科学,有时与课堂脱节。

3、受课时数较少的影响,预习环节落实不到位,预习效果不够理想。,

4、学生对“导学案”还没有完全适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依赖性强。

5、教师的观念还不够开放,教学放不开手脚,不得要领,有时讲的比较多。

6、同备课组教师之间教学研究力度不够,集体备课质量还有待于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学习,理念转变需要亲临体验。近期计划组织教师分批到杜郎口学校学习,促使全部教师观念尽快转变到位。

2、结合洋思、东庐、杜郎口经验,在目前“导学案”改革的基础上,力争在理科以“导学案”为主,文科以“杜郎口模式”为主,形成两大派系,别具风格,独具特色。

3、以狠抓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学校将出台配套制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教师的讲课时间,在第一步控制讲课时间在15分钟以内的基础上,努力达到学生会的教师坚决不讲。

第5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教学药历 书写

中图分类号:R192;G6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13-0034-03

药历是临床药师的一项重要工作记录,有教学药历和工作药历之分。教学药历是临床药师在实习和毕业后规范化培养阶段书写的重要文书,正确书写教学药历有助于培养临床药师系统的临床思维,督促其理论学习,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还可以帮助药师积累临床用药经验,锻炼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作为带教老师指导和修改的依据[1]。

我院自2006年成为卫生部科教司首批19个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之一后,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药师教学方法的探索。笔者作为临床医生,在见习、实习以及毕业后的临床轮转阶段曾经大量书写大病史,深深体会到书写大病史对临床医生终生工作的意义。结合带教临床药师的体会,现就临床药师在书写教学药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具体阐述,供临床药师及临床药学师生参考。

1 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区别工作药历和教学药历

工作药历是临床药师所记录的具体病例个体化药物治疗的日常医疗文书。通过工作药历还能体现药师的作用和价值、考核药师工作质量以及提供教学科研的资料。

教学药历是临床药师在见习、实习和毕业后规范化培养阶段需要书写的重要文书,相当于医生写的大病史。临床药师所管床位的每个病例都应建立教学药历。教学药历写作的项目是固定的,比工作药历全面。如同医生写的大病史要比入院录项目多,内容更全面和系统。

1.2 没有认识到教学药历的重要性

认真完成每一份教学药历,在培养和学习阶段尽可能多地书写教学药历对临床药师终生的职业生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为了完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药历,需要临床药师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详细分析其治疗方案,同时还要予以药学监护及用药指导等。边问边想,边看边想,边想边写,系统的临床思维习惯和程序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其次,在建立教学药历时,需要分析药物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需要理论依据来支持。因此看教科书、查阅文献和指南等相关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并用所学的或所查询到的药学知识(如药剂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指导临床用药[2,3],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书写教学药历是督促临床药师理论学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最后,书写教学药历有助于临床药师积累临床用药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经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再在实践中验证观点和建议的合理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正是通过这样的不断归纳、总结、检讨、反思和升华,反复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锤炼,才能获得真知灼见,逐渐积累起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1.3 没有认识到书写教学药历是临床药师的基本功

书写教学药历是临床药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书写其它医疗文书或临床文章的铺垫。恰如书写大病史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一样。医生从五年制本科的第三年上诊断学时开始写大病史,一直写到毕业后固定专科,中间写过多少大病史,又接受了上级医生多少次修改和批评?一个年轻医生临床思路清楚与否、工作认真与否;有无出息、有无前途,从病历中一定能看出一二。目前临床药师各种医疗文书的书面表达能力普遍不及临床医生,与教学药历的书写不够多、带教老师的修改不够认真都有一定关系。

1.4 没有认识到书写教学药历是重要的学习手段和途径

通过书写教学药历,学员会发现自己在理论知识、病情把握以及用药学知识指导用药等方面的不足。就会促使临床药师深入临床,接触病人;就会去寻找资料,学习理论;就会开动脑筋,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用药能力。教学药历不仅可反映临床药师的治学态度、理论水平、书面表达能力、临床处理能力以及学术思想和观点,带教老师还能根据教学药历对学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2 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回顾性写,甚至出院后写

教学药历不与病人的病情和治疗同步,事后追记写成回忆录,或为了应付检查或考核,临时抱佛脚地把已经出院的临床病历拿来复制,这样书写教学药历收效甚微。必须眼看耳听心想手写,把治疗方案的分析、修改或终止,药学监护结果的分析(疗效、不良反应、治疗的执行情况等),出院带药等都及时记录在教学药历上,体现出动态的特点。

2.2 照抄临床医生书写的病历

虽然教学药历与医疗病历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尤其是教学药历的病程录和出院记录如照抄医疗病历就不能显示临床药师的特长和优势。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案、药学监护计划、用药指导等均是教学药历中首次病程录所应讨论的重点;总结住院过程中药物治疗的经验教训,提出出院带药和用药指导意见,以及出院后的随访要求则是教学药历的出院记录的侧重点。上述内容在医疗病历中的记录是不够详细的。

第6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年上半年,我担任开发区中学初三(4)班主任、教研组长和两个毕业班数学学科教学。由于我带的是普通班,学生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对升学不抱希望,思想波动大,纪律松散。我本着“提高每一位学生,满意每一位家长”的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狠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与日常行为规范,灌输升学意识,多次走访学生家庭,与学生谈心,在班级里开展以升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与任课教师一起商讨班级管理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办法。初三(四)班进步很大,毕业时班级稳定,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毕业率、升学率100%,总体成绩在普通班中遥遥领先,一名学生达到一类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所带班级数学成绩由接班时平均30多分进步到平均70多分,获得了家长与学校的好评。作为教研组长,积极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培养青年教师,研究中考方向,青年教师蔡海斌、聂红梅等已成为学校骨干,数学组在历次统考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年中考成绩比市平均高出8分。

**年下半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区社会事业局教研室工作。新的工作,对于我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又是一次严竣的考验。只有不断学习,及时调整角色,创新工作,才能尽快适应和做好教研员工作。第一,我虚心向领导和区、市其它教研员学习,向书本学习。我深知,教研员工作需要丰富教学理论素养,我给自己订下目标,每天要看两小时的业务书籍,记下自己的工作反思与心得,定期听数学课,坚持参加全区数学集体备课,以便时刻了解全区的教学动态,把握教学的最新信息。第二,创新工作思路。我以往面对的更多是对学生的管理和教学,而现在要组织与指导全区数学教师教学活动与全区课题工作的开展,要求更高,担子更重。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在吴主任和张主任的支持下,我积极向市里各处室课题负责人汇报、了解我区以往的课题申报和开展情况,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拟定课题申报指导意见,组织各校进行申报,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工作,现已有1个市级课题在我区结题,1个市级课题准备开题,有3个中断的省、市级课题正在争取结题,还有36个课题申报了区级课题,等待区教研室评审;作为市中心组命题成员,我坚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独立完成了全市七年级数学试题的命题工作,并协同市教研室先后督导了两所学校和大市优质课的评委工作,由于自己工作做的扎实,细致,受到了陈老师的好评,又一次提高了开发区在市其他学校的知名度;在全区数学教学上,能积极服从领导安排,先后开展了区集体备课活动、研讨课活动以及送教到校活动,在活动中,我注意把握正确的教学导向,要求集体备课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备课的质量,重视课堂主阵地;精心选择上课教师,确定研讨专题,与上课教师研讨,形成最佳教案,反复试讲,反复修改,以求收到最佳效果,通过提高课堂实效,来提高教学成绩,在全市统考中,我区数学成绩较好;此外在组织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时,我对参赛教师精心指导,了解评优课的评分标准,与参赛教师深入研究推敲,并且对参赛教师进行具体的指导,哪怕细微之处,也不放过,在我的指导下,付贵敏老师在全市评优课上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新的一年即将结束,回顾过去,自己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够灵活,

第7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关键词:针灸;门诊;教学;创业能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而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其自主创业,是不可或缺的。针灸门诊是中医学、针灸学相关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实训基地之一,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门诊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使其最终实现独立自主创业,立足并服务于社会[1]。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从多角度培养学生创业能力,让学生在门诊见习、实习期间,即能打下基础,现总结如下。

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确可靠的专业技能是针灸疗效的基础。完备的基础知识、全面的诊治能力、精准的针灸操作是每一个针灸医生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基础知识强化训练医学生以其特有的就业前景及医生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牢靠,并且能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在临床中,除了针灸技术操作,还要运用到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西医诊断学、影像学等知识。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定期的考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并将考查结果按比例计入实习成绩中,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温习各科基础知识。带教老师在临床中结合病例讲解,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他们更迅速地掌握。

(二)针灸临床诊治训练针灸临床诊疗过程中所运用的诊治方法,既包括中医临床上的四诊及各种辨证方法,又有针灸临床自身独特的方法,即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的经络辨证,辨经选穴的施治规律更是针灸临床的特色所在。医生在带教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先独立接诊病人,收集临床资料,做出辨证和诊断,提出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并完成治疗之后的疗效观察,随访总结等过程,熟悉整个诊治的流程,最后将诊治流程记录在试诊单上,作为实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再让带教老师检查,指出模拟诊治过程中的错误,真正做到让学生亲自参与诊疗过程,并发现自己与老师诊治方法流程的差异,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全方面提高诊治能力。

(三)针灸临床操作训练针灸临床的基本操作包括刺法与灸法。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临床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刺灸法是包括了几十种不同针具及其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刺激部位的针灸治疗技术。临床运用的每一种刺灸技术,都有各自的操作步骤与实施过程。应用得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和治疗作用,而且与疗效水平相关。学生在课程中已经基本掌握相关技术的操作要领,但实际操作能力尚有欠缺。在实习中,学生先观察带教老师的操作流程,待熟悉流程并得到带教老师的认可后,在征得患者的同意后,由带教老师指导进行针灸操作,以熟悉并掌握各种针具的操作以及仪器的使用[2]。

二、沟通管理能力的训练

在创业过程中,学生担任着医生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一个诊所的良好运营,在技术过硬的基础上,还需要管理者拥有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

(一)患者的沟通和管理如何方便患者迅速熟悉流程,尽快就医,是接诊重要的第一步。患者从挂号、报到、排队、候诊到最终的就诊,每个环节不仅需要清晰指示,遇到不熟悉的环节,也需要诊所医护人员的指引和帮助。就诊时,学生应学习问病查体时语言的运用,在一定时间内,引导患者较为全面地、高效地陈述病史、病情,同时梳理患者的叙述,提炼关键信息。若患者无法自主描述(如幼童、老人等),还应与家属充分沟通。首次针刺的患者,可能会有针刺后疼痛或其他注意事项的疑惑,学生应提前做好相关方面的学习和准备,耐心解答,包括针刺前向患者解释起效时间、疗程安排等。此外,学生需学习临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学指导,例如患者出现中风先兆,可以运用穴位预防疾病进一步进展;患者查体血脂偏高,可以运用中医药方案干预;治疗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起居有时,避免摄入发物等。针刺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晕针等紧急情况,应沉着应对,安抚患者,做好基本抢救措施,及时求助专业人员。

(二)医护人员的沟通和交流临床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医护人员共同协作的结果,因此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十分重要。在科室内,医生和护士的分工有别,医生主要负责病人就诊和治疗,护士除了辅助医生接诊病人外,还需要兼顾诊室的消毒、针具、罐具等针灸用品的准备以及其他设备的使用。在医生和护士之间的配合以外,医生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学习,还有护士之间的工作配合也很重要。医生之间对于特殊的、有意义的病例可以相互讨论,分享治疗经验;护士之间对于不同治疗手段的也有不同分工合作。此外,不同科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临床问题的正常进行也很必要。例如与供应室的护士、检验科的技师、康复科的技师、其他科室的医生以及住院部的医护、医技人员等等。因此,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如何处理科室内交流问题,也应熟悉医院各科室、各部门间工作流程。

(三)后勤管理的熟悉确切可靠的后勤基础是临床的保障。现代化医学中,电脑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其中主要为医院系统的操作。为了防止相互感染,床单、枕套、工作服等需要常换洗消毒。针灸诊室内使用电器较多,例如电针仪、TDP灯等,若用电不注意安全,会导致触电、灼伤等不良后果。此外,患者就诊前后的后勤保障也需要注意,例如停车、餐饮,以及为了行动不便的患者联系护工、准备轮椅等。在实习和见习过程中,除了学习科室内的人际交流,学生应当熟悉以上常见后勤工作,明白运作流程、相关规定等。

三、社交能力的训练

创业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过程,必定离不开他人的帮助,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接触、认识的人都会是未来创业中潜在的“人脉资源”。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师长、同辈和病人。实习中能接触到众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以及各种各样的病人,还可以与同辈互相学习,以上人际交往对未来的创业均有重要帮助。

(一)师长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门诊实习和见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请教师长来解决专业知识上的疑问。临床上每一位老师均有丰富的经验,通过临床指导,可以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启迪思维。特别是在课题和项目方面,老师可以结合临床,给学生提供思路和指导意见[3]。此外,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老师同样会给予建议和意见。

(二)同辈从见习、实习到以后的工作中,身边总会有来往的同伴,相互督促,共同成长。在临床学习上,遇到问题,互相帮助和提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互相安慰和激励。与同辈们和平相处,对生活和工作都会有所裨益。同时,尽量认识更多同道,例如医护医技、行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以及图书馆、实验室相关人员等,不同职业岗位的同道都可以启发思维,从不同角度给予帮助。大学毕业后,大家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有人在三甲医院工作,有人服务于基层医院,还有人在私有医院或个体诊所里发光发热。这些同道的不同经历都可以提供借鉴,参考他们的生活状态,来规划自己的事业发展。

(三)病人医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会遇到无数的病人,在治病的过程中,两者不仅是医患双方,彼此也相互交流和沟通,甚至可以成为朋友。患者可以起到宣传作用,一个成功的案例会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就诊,从而形成广泛的患者群。患者还可以起到联系作用,例如某病例不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而患者提及某地某院的其他医生对于这类疾病有专长,就可以前去学习经验,拓展思路。最重要的一点,患者是医生的一面镜子,他们的症状改变与医生的医术密切相关。如果病情出现好转,医生需要总结经验;如果恶化,则必须查明原因,向他人请教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四、发展方向的初步评估

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有着巨大的创业空间,在原来的主要从事针灸推拿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以外,还可以从事与医疗、保健、养老等有关的领域,甚至是在外国的康复相关诊所[4]。学生尽早评估自身实力,选择发展目标,在未来创业过程中可以更早地做出完善的发展规划,提高创业成功率。

(一)深入了解针灸优势针灸作为一种外治疗法,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各科中都有其事宜治疗的疾病,从古到今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针灸治疗的病症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疼痛类、功能失调性疾病更为适宜[5]。学生在见习、实习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基本了解针灸的作用特点和针对的优势病种,以及各类针法的疗效差异。除立足自己的实习点外,学生还需要加强与在其他医院实习同学的交流,各取所长,丰富自身认知。

(二)紧跟学术发展现今,随着人们对自然和人体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针灸学科在现代医学理念和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撑起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20世纪50年代针刺麻醉的成功开始,针灸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不仅要紧贴临床,也要留心学科发展动向,增强文献阅读,开阔视野,积极关注各大学术会议,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结合自身特点针灸包含了众多的治疗方法,也涉及了众多的疾病种类,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并且有所擅长的方向。而每个地域人文气候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高发病种。学生应当仔细了解自身特长,并结合相应地域的发病情况,总结出契合自身的发展规划,为未来的创业做出充足的准备。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办公室白领长时间维持一个工作姿势,常出现颈腰部不适,那么可以专攻这个方向,针对这些人群打造适合的诊疗方案,创造自己的品牌。

第8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一、教学常规常抓懈

期初以学校“博学致远,崇德求实”和“快乐校园、爱心校园、学习校园、数字校园”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为指导思想,结合本学科实际和区《小学数学教学基本要求》,制定了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常规细则”。使全体数学教师都明确数学学科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作业、辅导、教学评价与分析等基本常规。并且每个月都要根据《豫英学科教学过程主要指标考评细则》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辅导学生和学生的作业等教学常规进行自查和教研组的互查。本学期教研组绝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公开教学2节或以上,听课18节或以上 ,执教新教材的教师和新教师听课就更多。 

二、校本教研落到实处

 “三次实践二次反思”是一种全新理念上的教研活动模式,它不仅是教师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舞台,更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理念的窗口。因为大家都明确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校本教研应该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只有当教研和教学一体化运作时,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们在每位教师上实践课的基础上,安排了两次“三次实践二次反思”的教研活动,低年级以研究“二期新教材”为目的,由陈瑞芳、徐卫红两位骨干教师分别执教了“5的乘法口诀”的两轮课。中年级以研究“老教材如何落实新理念”为目的,由新教师单益军执教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两轮课。这两次活动我们都与进修学院研修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运用了课堂全息观察、分析、诊断的技术,通过对课堂实录的观察、分析,进行评课和反思,并整理了有近5万5千字的课堂实录和反馈会议实录。在整个过程中教研组成员不但人人参与,而且在这之后,每人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写出了案例分析报告。在这一活动过程我们真正地把教学、教研、科研整合在一起了,使教师的教学、教研、科研能力都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真正地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三、带教双赢形式多

教研组在“带教双赢”工作中承担着多层次的带教任务:教研组带教了沈巷中心小学、西岑中心小学两所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区学科带头人带教了两名区级教学能手和教学骨干;另外带教了两名深圳来沪学习的教师;还有三名青年教师和三名新教师的带教任务。根据不同层次的带教任务,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带教形式:教研组的带教主要是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主,我校教研组的两次校本教研活动,沈巷和西岑教研组都派教师全程参与并谈反思,他们两所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也都有教师去参加,并提出指导意见;对于区级教学能手和骨干,我们把带教的侧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上;对于深圳的教师,我们进行教学、教研、科研全方位的带教;对于青年教师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使他们更快地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对于新教师,我们主要是放在新老教师互听随堂课和基本的教学常规的指导,使他们尽快地成为合格教师。

四、加强学科整合,提高教学效益

在豫英实验学校努力打造“快乐校园、爱心校园、数字校园、学习校园”之时,我们着力把科技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了有机的整合。首先依托学校强有力的硬件设施,每个年级组在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基本上做到了各年级备课全部用电脑打印,这样的备课可以随时调节课堂教学进程,便于修正教案,提高教学效益。另外,各年级备课组都能根据教学内容自行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做到了资源共享。各年级组之间经常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各自掌握和发现的制作课件的新技术。通过这样的交流、自培,现在教研组(除一位老教师)人人都能制作课件,且各备课组都有一、二名能熟练制作课件的教师。在12月10日的现场会上,我们制作的课件和熟练操作的技能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还有不少听课教师向我们的老师询问制作方法。 [1]

五、其他

第9篇:带教老师指导意见范文

案例一:心胸狭隘增压力

在我带的2006届高三毕业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某甲同学(女),在高一、高二期间一向以沉着、文静的表现令各科老师连连称赞,在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是让我最放心的学生之一。某日,某乙同学(女)的家长来校反映某甲在教室骂其女儿,令其女儿甚为伤心。经询问某甲得知:原来两人同桌时,每次考试后,某乙便在某甲面前夸赞某甲考得如何如何好,哀叹自己考得多么多么差。久而久之,某甲便认为某乙是在嘲讽自己并记于心中。进入高三后,某乙的成绩有所提高,而某甲的成绩则进步较慢,因此,月考之后,某甲常常不指名地骂人,某乙则感觉到自己是被骂者,故而回家后告诉了父母。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首先,批评了某甲张口骂人的不文明行为。经细谈,某甲告诉我,她一直害怕别人赶上自己,更不满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当一直比自己成绩差的某乙超越自己时,她心里着急,故而以骂人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气愤。听后,我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学习,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要求自己进步,亦应允许别人前行。学习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那种看不惯他人长进的狭隘心理只能为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渐渐地会使自己的上进心崩溃。这种消自己劲头、长他人锐气的想法和做法,要尽快扔到太平洋里去。之后,两人都心平气和,言归于好。在第五次月考中双双进入班级前十名。

案例二: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2008年备考过程中,我班有位学生:张宏(化名)――学习成绩中上,考学很有希望,但是他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存在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他的复习和备考。而且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他有时对待考试只是敷衍,态度极不认真,考试成绩忽好忽坏,但无论好坏,他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对此,我采取的辅导工作是:

首先,我肯定了他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但是在目前我们所处的教育体制下,离素质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仍然要持续一段时期的应试教育,而且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更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义无返顾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对这一点他也表示赞成。

其次,我给他区别了“应试”与“应试教育”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教育他,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再次,我具体为他讲述了科学迎考的策略。

(1)要确定目标,迈进目标。目标是复习的逻辑起点,是选择具体复习策略的依据。当然目标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明确的目标会带来自信,带来动力,带来坚强,目标确定后,就要有计划地向目标迈进,许多高考成功者在总结经验时说:“高三时我几乎每一分钟都有计划。”

(2)要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复习课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记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要明确“我”是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已的特点搞好复习的,等等。同时,面对高考复习的艰辛,学习知识的繁难,战胜自我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3)要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要主动,不要为完成作业而去做作业。应把每一次作业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各科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4)要多思善想,力求创新。解题需有一定的方法,解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大法、通法必须熟练掌握,小法、特法必须灵活运用,学习时,应多方思考,纵横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以创新意识解决问题。

(5)要序化类化,活化深化。序化,就是要建立知识大厦;类化,就是要将问题归类,陌生问题一旦转化,入“类”,则迎刃而解;活化,就是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联想、分解和组合,解题方法灵活变通;深化,就是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6)要合理安排,学会学习。对高三学习,不仅要做到合理安排,预习、复习、听课、作业等井井有条,还要“学会学习”,如面对练习,独立思考,限时完成(训练速度);遇有疑难,勤于请教;今日有错今日纠;课堂上紧跟老师思维走,自习时灵活处理搞“独奏”,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培养后,他逐渐地成熟起来了,而且成绩也一直保持中上,最好的一次班上排名第二,年级第十。

案例三: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2008年,我带的理科复读班,有一位学生,名叫李丹(化名),本来是班里的优等生,一整年下来,总体成绩也不错,但是在高考前两个月,在进行模拟考试过程中,她的成绩其实也不错,仍是班内前几名,可是我发现她每次考完后总是愁眉苦脸,后来经过谈话才知道:她是因为在考试过程中,一些简单题目不得分而产生自卑心理。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工作如下:

首先,要她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年级第一、第二的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上等的,在全校也是上等的,在全省自然是中上等的了。

其次,要她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老师出题太难。

最后,要她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迅速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励,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