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数字经济的机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的机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经济的机理

第1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会计 必要性 特点 理论基础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现今社会已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既不同于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 也不同于以资本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知识和人才的占有。知识经济不但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且也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但渗透到自然科学中,而且也渗透到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中。会计作为人类把握社会经济信息、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应用学科,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会计

知识经济时代使人力资源会计的运用成为必然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高技术产业大规模兴起,使得高质量劳动者的供给成了经济活动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开发人才进行投入,并意识到对人自身发展的投入也是一种资本积累。因此,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和能动的生产要素逐渐得到充分的重视。

知识经济不仅使社会发展的经济要素发生了改变,而且使企业的资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既是知识科技信息的载体和创造者,又直接构成了现代文明最宝贵的资源,所以人力资源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科技、信息等知识要素与资源、资金、商品、区位等经济要素的结合与统一,直接体现在人身上,人才起着中介融合的作用。在企业的资产结构中,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和以人才的引进、开发为主的人力资产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作为知识创新载体的人力资源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会计的特点

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使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行成为可能 首先,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不仅使得人力资源会计所需的大量数据的计算和传递成为可能,而且增加了庞大数据系统的可信程度。通过网络统计出的即时的行业数据、平均数据成为人力资源会计所需数据的重要依据。这样, 就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实行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个性化和管理的柔性, 使得传统管理方法得以发展。所以说, 由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多元化要求, 单纯的数字信息已满足不了决策的需要, 多元化的人力资源信息已成为必需, 给人力资源会计提供了环境上的可行性。

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拓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和社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源信息不再是会计核算体系的补充内容, 不再是旁枝末节, 这就决定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空间范围有了极大的拓展。首先, 由于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加大, 依据会计的重要性原则, 它应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说,就核算意义来讲, 其范围有了层次上的拓宽; 其次,随着人力资源相关信息被纳入管理会计领域, 其预测、决策、投资效益分析、考核评价体系也将被大大完善,人力资源会计范围将横向拓宽; 最后, 由于人的社会性、群体性, 其许多特征要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衡量, 社会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将逐步融合进目前的人力资源会计中, 人力资源会计范围的涵盖面将有所拓宽。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概念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一对有一定区别和密切联系的概念。人力资源是静态的概念范畴。就一个企业而言,它包括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用的全体人口的劳动能力。而人力资本是个要从动态意义上理解的概念。它强调人力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当人力资源用以作为赚取利润的手段时,即被赋予了人力资本的内涵。其载体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人力资本有两个显著特点:人力资本的使用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值的价值。人力资本不可分割的属于其载体。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享有权益索取权

现代企业是一系列委托关系的组织。这些委托关系通过契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从而形成契约关系。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至少包括两个层次:企业经营者依照契约,接受企业投资者的委托,以企业为载体,为实现企业投资者收益最大化目标经营其资本;企业最高管理者委托其下属对企业基层经营活动进行管理。

同时,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是各种要素投入者为了各自的目的、节约交易费用而联合起来缔结的契约关系网络。市场中的企业体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缔结的契约。作为非人力资本(财务资本、物质资本)的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都拥有权益索取权。在收益分配方面,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之间一直都在进行着连续的重复博弈。因为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的各缔约方的收益分配方式和内容。所以,在财务资本稀缺的传统经济时代,非人力资本占据了收益分配的优势,取得剩余收益索取权,而人力资本只获得工资报酬,没有取得剩余收益索取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本日益成为决定企业顺利生存、发展和获利的决定因素之一,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也会逐步要求获得和非人力资本同样的权益索取权。

人力资本所有者是混合权益索取者

市场中的企业体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缔结的契约,作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劳动者将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就意味着劳动者成为契约的一方,契约的内容决定了劳动者享有权益的性质、内容和形式。因为人力资本特有的与其所有者的不可分离性,使企业对人力资本只能拥有使用权。并且,劳动者与企业所达成的契约是一种不完全契约。当订立契约时,劳动并不存在,所以企业只能针对劳动力达成契约,劳动与劳动者的分离使得该契约的履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于是这样的契约无法规定其劳动的实际支出情况,而只能让其由诸如劳动者的生理水平、技术水平、劳动条件、意识形态,与其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及其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来决定。

按照企业内部劳动者的能力及为企业所做的贡献的不同,我们将人力资本分为生产型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

当生产型人力资本投入企业时,一般认为其能力和努力程度属于一种公开的信息,基本上无须对其进行激励约束,只需对其产出进行奖惩。劳动者按照契约约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向其它契约方提供有限的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劳动者所获得的是劳动消耗的补偿价值及一部分剩余价值,这两部分都以工资形式税前分配给劳动者。生产型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的是固定权益索取权,不享有企业所有者的权利及企业最终财产的分配权。

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包括企业家、生产管理者、技术型人才等),属于企业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他们使得人力资本会计的核算有了现实意义。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介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对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选择、占有、管理、开发和使用等,充分发挥企业的潜能。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向企业提供财务资本时,面临着蚀本的风险;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在向企业提供人力资本时,面临着解雇、劳动成果的损失、声誉的损失与诸多风险。因此,企业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都是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所以应该同样获得企业的剩余权益索取权。另一方面,由于劳动与劳动力的分离,使得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的努力程度难以监督。为了保持人力资本的相对稳定性,将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与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也应该使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同样获得剩余权益索取权。

这样,人力资本所有者就成为混合权益索取权的持有者。一方面,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平时,从企业获得定期报酬,补偿其劳动消耗的价值,体现为固定权益所有者,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作为企业可控制的生产要素,享有剩余权益索取权。

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延伸,它最重要的意义是以“人”为本,对人的价值进行计量,并且使人与物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的潜力。我们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必要性,确立与之相对应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体系,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

第2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 多媒体图像 处理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多媒体信息出现了数字化的特征。在数字化的背景下,多媒体中的图像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数字化处理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其能够实现无标记嵌入其他数字化信息资料中。嵌入标记能够在图像的处理过程中不受图像变化的影响。同时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处理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过程中,满足图像处理的多种需求。

1 数字化背景下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多媒体是指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在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广泛运用的现代,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手段及处理技术实现信息之间的转化和生成。多媒体信息经过模块化的转换方式即ADC将数字信息以代码的形式存入计算机系统中,由于不同的多媒体信息具有不同的形式,这些信息必须被转换成相同的形式才能够进行组合和分析。另外由于不同形式的信息所占有的空间不同,部分多媒体形式的占据的存储空间过大,为了方便对这些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数字压缩技术应运而生。在对这些信息进行转化、存储、处理和压缩的过程即是数字化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数字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数字化处理技术的运用会更加广泛。

在当前的数字化过程中,多媒体图像的处理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文本、音频等多媒体方式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图像处理技术也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的被开发及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朝着更加便捷化、简单化、图像处理的无标记化等方向发展。

当前数字化的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主要是对图像的保护方面。如访问控制、使用权限管控、标记控制技术。这些技术能够通过处理隐藏图像处理的标签,解决标签显现的问题。

2 数字化背景下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的具体分析

2.1 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中数字水印的生成技术

多媒体水印生成技术需要将一般性的序列或者高斯等与多媒体信息无关的信息进行处理,水印的信号一般会根据随机出现数字或者在混杂困难的条件下出现。水印的信号需要经过技术的处理才能够真正的满足水印嵌入的要求。

在这个公式中,在信息处理技术中R代表由密码K∈K形成的原始水印W∈W,在这种情况下,若R是在混杂的状态下形成的原始数据,并为了适应条件的变化从而形成密码机;若R是在随机中选取随机的数字,并从密码K映射出伪随机发生器的种子。上述情形都必须要保证密码的唯一性,同时要以足够的条件约束形成范围足够大的密码集。此处的R不可因其他条件发生反向转化,具有不可逆性。

而在第二部分形成的T是在原始的水印经过修改后形成的与最终的产品相关的水印,这里的T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并且满足,。

在这个公式中,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得原始水印X0转化成为加水印的产品XW。在水印产生之前,不管是否对信号进行执行,都不会水印产生重大影响。密码一般是在水印嵌入时产生的。在水印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对原始水印的信号进行定制,这样就能够够更好的对密码进行保护。

2.2 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中数字水印的嵌入技术

图像数据需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伪装从而形成标记,防止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其无意删除。从视觉上来看,图像标志表现为一般性的序列,通过对其透明化的设置使其受到特殊保护。从听觉上来说,图像的压缩或处理被图像所具有的噪音容忍度所破坏,那么图像标签所在的位置就应当使用的不同的嵌入码,以减少图像所有者对图像进行标签的签署。在对图像进行嵌入时,一般采用加法准则()或者乘法准则()。在加法算法中,参量a会在不同的样本中发生不同的变化,变量也会随着不同的变化域产生不同的采样幅值。变化域的处理方法经常被应用于DFT的处理中。这种嵌入方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2.3 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中数字水印的提取技术

水印的提取技术中一般不会使用原始产品,虽然提取过程中,原始产品不会影响提取效果,但是在网络技术的过程中,仍然最好不要使用原始产品。这是由于水印的提取过程中,原始产品的参与会导致原始产品遭到其他信息的破坏。在水印的提取和检测过程中,在生成算子G之后需要对算子D进行检测。这一检测过程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检测现象。可能会出现检测出水印,但其实并没有水印,或者检测不出水印到实际上水印是存在的。这两种情况会导致不正确的检测结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虚警概率对水印的产生进行判断。总之,在图像的提取和检测过程中,通过特定的检测过程降低水印判断的失误率,同时提高水印的提取技术。

3 结束语

对于当前数字化的背景下,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不断发展和推进。在图像数据中嵌入图像类的变迁,通过不同的嵌入方法,满足图像处理的需要,在图像的生成、嵌入和提取环节需要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解决和分析,从而促进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江丽,屈鹏举.数字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浅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2]孔大力,崔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2(04)

[3]谭海曙,赵慧民,朱立,郭一缜,丁晓艳.一种基于2-D Markov链模型的图像信息隐藏检测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第3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创新;改革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形式。烟台南山学院结合自身情况,采用全日制脱产专本套读、本本辅修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正常学习专科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辅修自考本科段的课程。

一、实践环节在“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及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必考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实践性较强。注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掌握程度直接影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应用;应用型人才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具备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实践教学是加深理论知识理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二、自考课程实践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考教学中对实践环节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自考教育往往被等同于应试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校、教师到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考试及格率,是自考毕业率,因此,在日常的教与学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知识学习及题海战术上,忽视了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和学习。

2.实验课程体系较陈旧,不利于学生创新性的发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教师将本次实验从实验原理、方法到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所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都进行细致讲解,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在试验箱上连接电路即可完成相关理论的验证。实验过程机械又被动,忽视了对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且实验时间受限制,没有给学生在动手能力的培养上提供相应的空间和时间保证,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3.实验考核体系落后。实验课附设在理论课中,实验成绩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太小,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实验课的考核标准往往是以实验报告和出勤率为主。学生在实验时不注重过程而只注重结果,对实验中碰到的问题缺乏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1.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开设第二课堂。实验内容采用模块化和任务驱动方式,减少验证性实验,增设创新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强化元器件的识别与应用、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选取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及创新性的项目。增设第二课堂,成立兴趣小组,每个兴趣小组或工作室配有指导教师以及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形成一种“导师+导生制”的学习模式。学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以提升实践技能。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并非每天开放实验室就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不能将实验仅仅局限在实验室,也不能将实验完全限制在有限的实验课时里,将仿真技术引入实践教学中,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要求,独立查阅资料完成电路设计,利用软件中提供的虚拟仪器测试电路性能,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电路改进与完善,再进行电路板雕刻、元器件选取与测试、电路搭接、调试等,逐步完成实验项目设计。

3.完善实验考核制度。实验成绩不再单纯依赖考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而是将考核目标细化,分别从工作态度、元器件及导线布局、电路效果、实践报告、完成时间、答辩六个方面进行考核,综合考查学生是否能独立完成阅读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配置实验设备、搭建电子线路、测量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工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电路设计的创新性、故障分析及解决能力、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等,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结论

通过在我校电气技术通读班进行教学改革,结果表明,不仅提高了实验课堂的利用率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专本通读的通过率,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课外兴趣小组中,并陆续在各类的电子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能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第4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术后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为20%~30%,治疗子宫肌瘤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开腹进行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较长,而且易造成盆腔粘连等。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应用的广泛开展和重视子宫的生理功能以及身体的完整性,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日益增加,作为微创手术的经典术式,从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腹腔镜技术对5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了子宫肌瘤剔除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例,均为我科收住的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经患者及家属同意签字,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年龄27~46岁,其中单发肌瘤34例,多发肌瘤16例,肌瘤中肌壁间肌瘤8例,浆膜下肌瘤38例,阔韧带肌瘤4例,术前所有病例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证实为子宫浆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肌瘤个数

1.2 方法 手术采用全麻,经腹腔镜进行手术。

1.3 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通脱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准备 手术应激反应是包括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心神综合征,麻醉、手术是术前患者异常心理的主要应激源,致使神经、内分泌紊乱和行为异常,出现忧虑、抑郁的情绪变化,这种患者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往往能降低痛阈及耐痛阈,严重影响围手术期的准备、处理和术后康复。因此我们主动热情接待患者,耐心、细心的倾听患者主诉,并介绍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治疗目的、操作方法及选用此术式的可靠性,说明此项手术风险小、创伤也较小。并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及手术医生技术。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保持患者身心处于安全状态接受手术。同时提醒亲友探视时不要谈及令患者兴奋或不愉快的事,避免情绪激动。

2.1.2 术前准备 手术前空腹化验血糖、肝、肾功能,血尿二项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乙肝二对半、梅毒、艾滋病、丙肝抗体、B超(肝、胆、胰、脾、盆腔)、心电图、胸透、心脏彩超,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使患者身体保持最佳生理状态。

2.1.3 皮肤准备 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1 d应沐浴。按腹部手术范围备皮,腹腔镜手术一般选择脐部切口,而脐部易积垢,故脐部清洁尤其重要,应彻底清洗,然后用碘伏棉签消毒脐孔。注意动作要轻柔,不要损伤皮肤影响手术。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内试验。

2.1.4 胃肠道准备 胃肠道准备的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并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术中术野的显露。术前1 d,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给予易消化的少渣半流质饮食,忌肥甘厚腻,易产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以防术后肠胀气,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术前晚、术晨给予肥皂水清洁灌肠,清洁肠道,排空肠道积便、积气、常规留置导尿管,防止损伤内脏且便于暴露视野。

2.1.5 阴道准备 术前用0.25%碘伏擦洗阴道后穹窿和阴道前后壁及宫颈3-4次,并且于阴道内置放灭滴灵栓一枚,对阴道出血淋漓不净者给予抗炎止血治疗。

2.1.6 指导术后的注意事项。术后由于伤口的疼痛,患者常喜欢避免深呼吸以及咳痰易导致术后呼吸道的感染。因此术前指导患者深呼吸,向患者讲述咳嗽的重要性及咳嗽时应该如何保护伤口。术后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利于恢复,此外还可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指导翻身。手术前应嘱患者加强营养,鼓励多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鱼、肉、蛋、牛奶等。根据医嘱给予血蛋白、支链氨基酸等支持治疗,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

2.2 术后护理

2.2.1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应保持呼吸通畅,以防止呕吐物误吸而造成窒息,术后立即低流量吸氧2 L/min,可加快排出人工气腹后残留的二氧化碳,以纠正高碳酸血症。术后患者回病房后心电监控6 h,观察记录意识、呼吸、血压、脉搏,30~60分/次,病情稳定后改为1~2 h/次,定时观察腹壁穿刺孔有无渗血,渗液以早期发现有无内出血。每6 h测量体温1次。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2.2 及饮食护理 术后取平卧位,如有恶心、呕吐应头偏向一侧,术后6 h可在床上翻身,次日可采用半卧位,并进食少量温开水或汤类,肠道排气后进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应少量多餐,逐渐增加进食量,并逐步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促进伤口的愈合并加强营养。

2.2.3 并发症的护理 ①恶心呕吐。腹腔镜手术发生率为50%,恶心可伴或不伴呕吐常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轻微者可予密切观察,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胃复安可缓解,本组有24例发生不同程度恶心呕吐,20例症状轻者未经过任何处理即缓解,4例遵医嘱给予胃复安后症状消失;②出血。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渗血;③疼痛。术中二氧化碳气体残留腹腔引起腹胀,刺激膈肌致使肩痛,患者在床上突然坐起,使二氧化碳气体上升,引起气粗及呼吸困难。术后腹痛和肩痛是腹腔镜手术后疼痛的重点观察和处理部位。护理要点是手术后腹壁轻轻加压,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肩痛发生时患者保持膝胸一位,让二氧化碳气体向盆腔聚集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床上活动时避免过快坐起,嘱患者床上翻身,早期下床活动一般2~3 d可消失。半组患者均能忍受,无一例用止痛药;④感染。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凝,每日更换创口贴,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留置导尿及引流管期间,按无菌操作技术做好管道护理。每日更换尿袋、引流袋,常规用抗生素3 d。本组无一例切口感染、脂肪液化;⑤尿潴留。本组有1例尿潴留,可指导患者用流水声刺激造成条件反射,使尿意则强而排尿。或者可在脐下四横指,腹前正中线处相当于膀胱底部,用右手指尖垂直缓缓向下压迫,当患者有明显排尿感后取适当,则可排尿。在以上治疗方法无效时如果膀胱已经充盈则可在无菌操作下进行导尿,必要时可留置导尿;⑥皮下气肿的观察。腹腔镜手术需要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气腹,如术中气压过高,二氧化碳气体沿筋膜间隙上行弥漫可引起皮下气肿。应观察有无咳嗽、胸痛、呼吸频率变化,本组无一例发生皮下气肿;⑦高碳酸血症的观察。二氧化碳气腹后,对循环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可出现一过性高碳酸血症,严重者引起肺栓塞。术后观察患者有无疲乏、烦躁、呼吸缓慢,面色潮红等症状,给予低流量供氧提高氧分压,促进二氧化碳排除。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本组无一例发生高碳酸血症。

2.2.4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要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定时三餐,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保持外阴清洁、注意避孕、禁盆浴及性生活1个月,如发生大出血、腹痛、反复发热等情况随时就诊。

第5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研究伊始,优势和问题同在

在现代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结合新课程理论要求和我校自身发展内需,我校开展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系列教研创新提升活动。

(一)优势:1.管理优势:本着“科研兴校”的一贯宗旨,学校领导小组给予管理、资源、人力等全方位的支持。2.师资优势:教师队伍本身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是一批肯钻研、能创造的老师。参研老师来自学校各个梯队和学科,有利于统筹兼顾和推进。3.资源优势:教师整体教学理念更新意识强,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区等多项课堂研究赛事中均取得佳绩,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资源,有利于新媒体技术学科应用的创新。

(二)问题:1.学校集团化融合过程中教师岗位的经常更换和调动,使老师所能投入的精力不均;2.学科特点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适应性不同,研究活动点状化分布,难以形成系列;3.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策略欠缺。

据此制定研究目标如下:

1.课堂教学研究 从新课程育人观出发,遵循在不同学科、年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寻找自主学习能力评价依据,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提升。

2.信息技术研究 形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其他素养协调发展的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构建不同技术支持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教师发展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4.资源库的建立 建立共享教学资源库,促进学校数字化建设。

二、拨云见日,成效随创新而来

(一)创新学习方式,提高教师学习水平

1.同事互培,营造氛围 为节约研究成本,提高研究效率,我们组织多次同事互培活动,即请某些对某种技术较为专长的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专场讲座。培训形式以现场、微视频的方式为主,至今涵盖的培训内容有“金山快盘”、“单反照相机”、“班级网站建设”、“基于苹果终端的E语文课堂”、“不同终端在教学中的使用可能”等多个主题。

2.学用结合,有效转化 现代信息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缺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也不能直接替代传统技术的作用,应从实效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两年来,我们进行了对投票器、便携式白板、手持终端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对已有信息技术的新功能应用研究(如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应用),对已有功能的再创新利用(如ppt课件的创新设计)。老师们撰写的多篇相关论文在省市区获奖、发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网络教研团队比赛”、省“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全国“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观摩”、“省基础教育数字优质资源评比”等多项比赛活动中均获佳绩,部分老师被评为“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学校也获得“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品大赛”活动优秀组织奖。

(二)创新研究项目,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1.菜单式学习项目,培养学生主动、独立学习能力 课内,我们不断加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冲击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更优的教学策略,营造和谐的课堂交互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课外,我们,将技术作为作业资源、评价手段、共享平台,实现对课堂的反馈、拓展和延伸,辅助学生主动独立学习的过程。以英语学科为例:利用“一齐作业网”、“牛津英语教研网”、“三齐儿童网”“小学生阅读网”等网络资源,也作为拓展资源,结合课内所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网站中的听力口语训练和比赛,有选择地观看这些网站上的动画、歌曲、绘本等内容,对学生口头作业的内容、形式、批改方式进行创新,为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2.专题式学习项目,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结合语文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将手持终端应用到语文交际、口语、写话等关键学习能力培养中来。针对语文课程进行有效地拓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评价、团队合作等关键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通过Noteledge发帖评论,在分享写作的乐趣中合作成长;在“早晚必读”自主阅读中探究世界的奥秘,提升学科素养,研究学习方法;主动探究“一站到底”,积累学科知识,实现趣味性与学科性的完美结合。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也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

3.浸入式学习项目,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在各校区配备专用教室,成立了一支以“知好乐”教学平台结合“英特尔”平板电脑课堂教学应用研究为内容的专门教师队伍――E学习项目组,集中开展专题技术学习研讨。教学平台的使用,使课堂交互水平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教师能更有效地调整后续教学活动。学生各项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第6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视机房 动力环境 供电

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能源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高能耗部门之一的数据中心正面临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的严峻挑战,如何构建节能型的绿色数据中心正受到越来越多数据中心管理人员及运营商的关注。

数字电视机房作为网络运营中枢,目前已面临诸多难题:动力、能耗及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用户对动力支撑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关键设备宕机或闪断可能导致巨额赔偿;功耗增加导致散热要求的提高;系统维护、扩容和管理要求的提升等。

鉴于此,对于有线运营商来说,在机房始建之初就应着眼于动力环境建设的合理性,争取用最佳成本的解决方案,在保证高可用性(消除从组件到乐统的单点故障)、提高高性价比(生命周期内综合成本降低)的基础上,满足高适用性(快捷灵活地满足持续发展需求)。

面临的问题

与传统机房相比,数字电视动力环境的建设必须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如何提高系统可用性?数字电视机房作为网络中枢,承载的价值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主备两路供电结构已不能完全保障机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为此,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需进一步提升,在保证供电系统有冗余的基础上,还应实现可在线维护。

2、如何有效降低能耗?机架内的服务器密度呈现加速集中的趋势,且单个机架的热密度也越来越高,如何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合理解决机房的散热问题,即如何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化成为运营商面临的新问题。

3、如何平滑扩容以应对业务需求的迅速变化7采用开放式结构建设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平滑扩容能力成为系统的一个关键指标。按照摩尔定律,电子芯片产品每18个月处理能力翻番,随着机柜负荷密度的逐步增加及在线扩容需求的不断提升,如果系统的扩容动力支撑不可靠,将导致故障频发。

4、如何优化管理系统以适应动态发展的需要?目前,有线运营商已越来越关注数据中心完整生命周期的投入和成本。传统配电系统监管主要由人工巡检,其导致实际使用中50%以上的故障无法预料,无法监测,更难于及时处理。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山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打造了全新的数字电视动力环境,其主要由以三大部分组成:

一是高可靠的2+1 UPS主机供电系统。其采用独特的对称双母线供电结构,主用市电供电系统,备用发电机系统;多路备份多路互头的走线设计,UPS并机负载均衡,主备两路输出;配电柜、列头柜采用静态自动切换系统,消除了出现在UPs双母线输出端与单电源设备之间的“单点瓶颈”故障隐患,使得UPS供电系统能向关键负载提供100%“高可利用率”的电源供应。以确保其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

单电源设备机柜电源板采用主备两路互头供电;机房常规和应急照明采用感应式太阳能供电系统,在机柜门上配置感应开关,开柜检修时,照明灯亮,光线正好射入该柜内,以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

如图1所示,数字电视机房供电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即3台120KVA的UPS电源(预留第四台UPS主机接入的位置)和两路不同来源的市电直通电源,作为3个独立供电系统,直供机房。其中两台120KVAUPS组成并机系统输出为A路,另一台120KV A UPS单机输出为B路(将来设备扩容时,接入第四台UPS与之并机输出),共同作为UPS电源主供机房传输设备。市电前端加柴油发电机作为备份,输入AT1配电柜。在数字电视机房内设UPS配电柜AP1、AP2分别端接UPS电源(A、B两路),另设AT2市电配电柜端接负载空调、照明等市电用电设备。为防止UPS主电源故障,从AT1配电柜,再引出一路UPS市电维修旁路至机房,与两套UPS输出电源形成主备互头(A、B两路),为UPS供电电源提供保障。双电源设备端接A、B两路UPS电源,单电源设备端接A、B两路互头后的链路。

二是高效能的制冷系统。中山在机房建造之初就对对墙体、地面、天花进行了大规模的隔热改造,优化机房精密空调位置,调整送风角度,采用下送风方式,并在空调远端加装了增压的地板送风机,减低地板下风阻,加快地板下的流风速度,增加高温服务器区送风量提升此区域制冷量,均匀各区域的平均温度,以达到气流循环的最佳模式。此外,还采用了群控及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以避免空调除湿和加热竞争运行,有效降低了能耗。

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a、经过空调处理后的空气从地板上的出风口进入机房,以既能满足设备的需要,又能满足操作人员的需要。

b、经过空调处理后的空气经过滤后直接送到机柜,可避免将机房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进入设备,可满足设备的防尘要求。

c、地板下的空间全部为空调的静压风库,以便于系统的扩充和任意变更设备位置而不受风荷的制约。

d、由于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风库,所以不需安装风管,可大大节约空间。

f、敷设在地板下的集束电源电缆及设备信号电缆散热良好,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三是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为保证机房安全及系统的稳定运行,中山在机房的各个门口均安装了先进的门禁系统,并在各个出入口、每排机柜内、UPS电池室等安装了电子视频监控系统及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基于IP组网的动力设备、运行环境,实时或历史数据进行查询统计,监控电池、UPS、空调、配电等设备,同时还可监控接入温湿度、门禁、水浸等多路环境指标,当监控指标及设备出现问题时。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自动报警,以便操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该系统的使用,可大大减轻机房维护人员的负担,提高了维护质量和水平,实现了机房的智能化、高效维护和科学管理。

创新点

与传统机房动力系统相比,中山绿色机房解决方案具备以下几大创新点:

*UPS并机+对称双母线供电结构,可大幅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单电源设备静态自动切换系统,消除了“单点瓶颈”故障隐患。

*通过UPS电源智能监控、机房配电柜、空调及温湿度监控等,实现了故障的本地及远程报警。

第7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关键词】樟子松;培育技术;密度;加强管理

我国从五十年代开始营造樟子松人工林,至1993年止,东北三省樟子松人工林面积多达37万公顷。但由于缺乏合理的经营管理加之技术方法落后,其自然整枝不良,严重影响木材质量。对于现有的人工林,寻求合理的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利用模型和模拟技术,建立树冠结构模型,准确描述不同林分条件下的樟子松树冠动态生长变化规律,以三维可视化方式模拟林分树冠动态生长对于实现可视化经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樟子松的育林措施

1.1选地整地

根据樟子松幼苗的生长习性,育苗地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砂壤土为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的地块不利樟子松生长。翌年春季平整土地,深翻细耙后修筑南北走向的高床,床高15cm ,床面宽 40~50cm ,间距100cm 。做床时一定要做到床面平整,床面土壤细碎无土块。整地工作完成后即可进行1 次春灌,以增加土壤墒情。

1.2种子处理

购进的国标三级(千粒质量 6.9g,发芽率 60%-70% ,净度达90%以上) 樟子松种子进行播种,播种量控制在150kg/hm2以内。在播种前先将樟子松种子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3% 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30min 进行种子消毒。种子捞出后漂洗干净,用清水浸泡,然后将种子与湿河沙按 1∶1 的体积比混匀,放置在阴凉的地方进行层积。层积温度不可超过 15℃,每隔 3~5d 翻动1次并洒水保持层积湿度。一般层积 7~10d 即可用于播种。

1.3播种

在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下,当春季 5cm 土壤温度稳定达到15℃以上即可播种。播种前应土壤消毒,对床面土壤进行喷洒质量分数为3% 的硫酸亚铁溶液 1kg/m2,播种时先用耙子将床面耙成麻面,然后将催芽后的种子和干沙混合,均匀撒播在苗床上,随后用锯末、河沙混合物进行覆盖,厚度 1-2cm,最后铺地膜,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地温。

1.4苗期管理

樟子松幼苗出土后即进入扎根期,此时地上部分生长明显,幼苗的主根生长迅速,其它部分生长缓慢。从5月上旬到6月初,是幼苗顶壳阶段,主根扎入土中达8-10CM。当种壳脱落,子叶大部分露出时,大部分苗木主根上已长出4-5条侧根,根长0.3-0.5CM 。防止根腐型立枯病,加强土壤管理。生长旺盛期:从顶芽形成到生长速度下降时为止。(从6月末到8月初)除苗高不生长外,根、茎、叶都有明显的增加。有的苗木还长出二次侧根,这一时期的生长状况,决定苗木的质量,此时要加强土壤管理,主要是促进苗木根系生长。这一阶段可以追施磷肥和腐熟的稀薄的人粪尿。生长后期停止生长。樟子松幼苗生长延续到8月末,除叶生长有少量增加及侧根继续生长外,其它器官均停止生长。苗木逐渐木质化进入休眠。要防止霜冻、秋涝。霜降后及时覆土防寒,做好越冬防护工作。为防止樟子松幼苗遭受日灼,必须进行遮荫处理,以降低地表土壤温度和减弱光照强度。一般在播种后 10d 左右,幼苗即开始出土,待出苗量达 60%以上时即可撤掉摸。应在傍晚时进行揭膜,以免幼苗受到日光灼伤。9月上旬气温降低,幼苗已基本停止生长并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时即可拆除遮荫网,以利于幼苗积累有机物质,提高木质化程度,安全越过寒冷的冬季。另外,在幼苗整个生长期内,应勤松土除草,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减少土壤水分、养分损失,为樟子松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条件。

1.5施肥

樟子松虽耐瘠薄,但为了促进苗木健壮生长,必须施足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养分和蓄水保墒通气性能。在秋季施用充分腐熟的猪粪和鸡粪作底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施肥时注意将肥料撒匀,然后深翻土30cm 。一般在一年生幼苗生长高峰期,可叶面喷施质量分数 0.1%~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d喷1次。进入秋季后期,对苗床床间沟内深施1 次有机肥,为翌年春季苗木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顶芽开始萌动,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二年生苗木生长最旺盛时期,此时可以加强水肥投入,每周叶面喷施质量分数0.2% 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同时勤松土除草。

2.樟子松人工林的密度管理

密度是决定林分结构的重要因子。是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关键措施,也是樟子松研究热点之一。樟子松固沙林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按兼用林经营。为取得最佳防护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定位观测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有主导影响的密度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对主要林分因子和树冠发育均有显著影响。密度对林分产量影响遵循密度效应规律,抚育间伐是人为调节林分密度的重要手段,既提高林分的稳定性,又有可观的间伐经济收入。在稳定防护效果前提下,间伐调节林分密度,是对沙地资源持续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不同年龄单株樟子松的合理水分营养面积及合理密度,为建立稳定的沙地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初植密度稍大一些,有利于樟子松在沙地上的生长。但随着单株个体的生长,密度过大,易引起水分和养分的竞争,不利于樟子松的生长,因此,进入中龄期后,必须对初植密度进行人为调控,才能保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稳定。樟子松造林密度和经营密度的效应随着试验地域扩大和试验林分年龄的增长,对其规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而丰富。对樟子松固沙林而言,水分条件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水分状况决定着林分的生产力水平和稳定性,只有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经营密度,林木才能正常生长。在确定合理密度时,可以根据水量平衡来计算年降水量不同的地区的造林密度和经营密度,同时可利用胸径与树冠面积的相关关系来确定不同径级林分的合理密度。但是这只是从某些个别的主要的因素来考虑其合理的林分密度,要真正做到科学的对林分密度进行管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

第8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摘 要:本文将竞争战略理论层面上的资源问题研究归结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并在综述了众多学者关于资源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该理论的发展按照演进的时间顺序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和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同时概括性地介绍了各个阶段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最后,作者对该理论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做了简要的评论和展望。

关键词:资源竞争战略;资源要素;理论演进;述评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3-0019-06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资源开始走进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视野,但直至90年代初,资源要素伴随着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深入才逐渐发展成为竞争战略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点。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和其他竞争战略理论流派相比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资源要素为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的逻辑重心;二是以资源要素为连结企业竞争优势与成长决策的纽带。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不仅为竞争战略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而且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竞争战略理论中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一个重要流派。

一、资源概念的界定

早期学者只是将一些有形的战略性资源作为决定竞争地位的源泉,货币资金通常被视为用途最为广泛的资源,但这时的资源概念尚未与竞争战略理论建立起内在的联系。Penrose(1959)在竞争战略层面上对资源问题的研究首次架起了资源与竞争战略理论联系的桥梁,他提出的“企业竞争优势来自该企业所特有的异质性资源(Heterogeneous Resources)而非与其它企业相近的同质性资源(Homogeneous Resources)”的观点通常被学术界认为是在战略管理范畴中界定资源概念的起点。[1]循着Penrose 的研究轨迹,Wernerfelt(1984)对资源概念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把资源定义为“任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给定企业的力量或弱点的东西。更为正式地说,一个企业的资源可以被定义为企业所永久性拥有的资产”,其所界定的资源包括品牌、内部的技术知识、高技能的雇员、贸易联系、机器、高效的程序、资本等等。[2]随着资源在竞争战略中重要性的不断提升,许多学者开始对资源概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发掘。Barney(1991)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之所以能持久,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性以及不可移动性的资源,他认为企业的资源如果能够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符合五个条件,即:(1)有价值的;(2)稀缺的;(3)不能完全模仿的;(4)难以替代的;(5)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为企业所取得。[3]在这五个特征中,Barney对“不能完全模仿”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他指出,企业的一些资源之所以难以为外界所模仿,是由于以下三种原因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因在发挥作用:(1)企业获取某种资源的技能依赖于一些“独特的历史条件”;(2)企业所拥有的一些资源与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具有“因果关系的模糊性”;(3)能够为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些资源具有“社会复杂性”。[3]在对资源概念做了上述条件限定和成因归纳的基础上,Barney将包括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和知识等在内的企业资源分为三类:(1)物质资源,如厂房设备等;(2)人力资源,如经验、判断能力、天资、洞察力、关系及培训体系等;(3)组织资源,如正式的报告结构,正式与非正式的计划、控制与合作系统,集团间企业内、企业间及其与环境的非正式关系等。[3]Barney定义的资源是一个集合概念,他对资源内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两个基本假设,即异质性假设(heterogeneity)和非完全流动性假设(non-whole liquidity),他认为企业资源就是“一个企业所控制的并使其能够制定和执行改进效率和效能之战略的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等”,“用传统战略分析的话来说,企业资源是企业在实施其战略时可资利用的力量”。[3]Barney对资源的定义是相当广泛的,外延非常之宽,在实证上很难对它进行操作化,这也使得在运用该理论来进行经验分析时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Barney认为,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的资源使得不同的企业之间可能会长期存在差异,而那些长期占有这类资源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持久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3]在Barney定义的资源概念的基础上,Peteraf(1993)进一步概括出了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的四个条件:[4](1)企业的异质性。这意味着某些企业所拥有的高效资源供给有限,至少其供给不可能快速扩大,所以,这些企业可以因拥有对这些资源的“垄断”而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租金。(2)对竞争的事后限制。即当一个企业获得优势地位并因此而赢得租金之后,存在某些力量限制对这种租金的竞争,而两个关键因素是难以模仿和替代的。(3)不完全流动性。不完全流动的资源会保留在企业中,而企业会分享由这种资源带来竞争优势时所产生的“租金”。(4)对竞争的事前限制。如果具有同样资源禀赋的一批企业预见到它们通过某种定位选择可以获得难以模仿的资源地位,那么所有这些企业都会加入这种定位的激烈竞争,最后使预期的回报被竞争耗尽。因此,当一个企业采取某种战略来获取或发展高效资源时,执行这种战略存在着使其他企业难以采取同样战略的成本(包括对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总之,Peteraf认为,资源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才能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随着对企业资源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资源概念的外延也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Oliver(1997)提出了“企业内部稀缺的生产流程、商誉、专利、专有技术以及和客户、社区乃至政府这样的制度参与者形成的制度资本都是资源”的观点;[5]Helfat和Raubitschek(2000)进一步扩大了资源的外延,他们将对知识的管理也划入企业战略性资源之列,认为“导致企业竞争优劣差异的根本源泉是企业的组织能力与企业特定资产互动过程中积累的核心知识,企业中具有内生性的知识和能力也是一种企业资源”。[6]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竞争战略中资源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依据上述Barney归纳出的资源的四个标准和Peteraf提出的资源的四个条件展开的。资源概念是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石,伴随着资源概念的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已经将对企业资源的界定拓展到了包括能力、组织以及信息和知识在内的所有资源层面。

二、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演进

Barney等人在竞争战略理论框架下对资源概念的界定使竞争战略理论的逻辑重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资源从此成为企业竞争战略分析的重要基础和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为和其他竞争战略理论相区别,我们将以资源要素为逻辑重心的竞争战略理论定义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实质就是以企业为分析单位,着眼于分析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以企业内部资源为竞争战略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通过不断地获取和积累独特的异质资源借以达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竞争战略目标。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是在许多研究者们不懈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其在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按照该理论发展的时间顺序,我们将其演进过程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60年代Penrose 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阶段(NDT);20世纪80年代Wernerfelt 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和Barney 的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20世纪90年代Grant等人的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21世纪初的Harry等人的知识基础理论(KBT)阶段。

1.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NDT)阶段

Penrose(1959)在其所著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用经济学原理探讨了企业资源与企业成长间的关系,提出了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使其对竞争战略中资源要素的研究不再只是观念上的讨论而具有了理论上的支撑。[1]在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中,Penrose认为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存在着不完全市场,而“组织剩余”为发挥其经济效率而改变公司规模。在该理论中,Penrose同时认为,企业的“成长”是极为自然的现象,如同有机体一般,她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认为企业成长的源泉来自企业的内部资源,是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构筑了企业绩效和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1]她还认为,企业成长的主因是“组织剩余”。[1]企业的生产要素是一种动态的组合过程,它会随着时间或学习而有剩余,此概念也是资源异质性假设的先导来源。她在深入分析了作为企业成长基础的企业资源的突出特征和功能后,强调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Penrose认为生产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承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1]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她所认为的企业是战略资源的集合体,可以说,企业是战略资源集合体的观点将目标集中在资源禀赋和要素市场上,强调要素市场而不是产品市场形成了决定企业成功的环境,企业能否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在“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要素市场中获取并开发战略资源的能力,由于要素市场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全的,在获取、模仿、替代战略资源和投入要素方面就存在进入障碍,这些障碍阻止了竞争者获得和复制企业战略资源的可能,由此造成了企业相互之间占有资源的异质性,并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成为可能。[1]Penrose(1959)的观点引发了学者们开始重视资源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尤其体现在对无形资源和资源特性等方面的研究之中。

2.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许多学者在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关注于对共同战略模式的寻找上,使得在战略层面上对资源问题的研究陷入沉寂。Wernerfelt(1984)与Barney(1986)等学者在研究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的竞争优势,[2][7]他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被学术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被称之为“在一个非常重要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的研究成果”。[8]至此,对战略中资源问题的研究重归活跃,综合经济学严密性与管理学现实性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RBM)开始在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

Wernerfelt借鉴了Penrose的观点,明确提出了“资源基础观念”(RBV)一词,视企业为一有形与无形资源的独特组合而非产品市场的活动,认为从以“资源”代替“产品”的角度来进行企业战略决策的思考对企业而言将更有意义。[2]RBV不是简单地通过企业的生产和市场活动来分析企业,而是进一步分析支撑企业活动的有形和无形资源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RBV认为应从企业内部资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优势。RBV认为,企业是一组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任何企业都拥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资源――无论它是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还是企业的组织能力,这些资源决定企业的效率和成效,拥有最佳、最适当资源的企业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佳或成本更低,从而获得成功。企业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的特殊资源。RBV的代表人物Barney指出,所谓一个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是指当这个企业实行了一种有价值的、具有创造性的战略,而他的竞争对手或潜在竞争对手却不能立即实行这种战略。因此,资源异质性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之一,具有异质性的资源不可完全流动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资源的隔离机制是其具有不可完全流动性的重要原因。企业正是依靠自身特殊的资源的积累和培养,形成持续竞争优势。Wernerfelt的“资源基础观念”(RBV)开创性地将人们习惯的企业战略思考角度由“产品”观念转变为“资源”观念,此种转变将战略制定的基础由外部的“产业结构分析”,逐步转移到“内在资源分析”的资源基础观念上,并开始使人们相信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资源的拥有量及资源的使用效率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在这之后,许多学者将这一观点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因此,该观点被一些学者看成是联系企业资源和外部环境的桥梁。

Barney(1986)在探讨企业的竞争优势时,发现企业可由本身的资源的积累与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模式”(RBM)。[7]Barney在文中指出,如果战略资源在所有相互竞争的企业中均匀分布而且高度流动的话,企业就不可能预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某些企业之所以能在产品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就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不完全竞争的战略要素市场获得低价高产出的战略资源。尽管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生成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相比较而言,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更为重要。虽然每个企业都拥有或控制某些资源,但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在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并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创造做出显著贡献。RBM的观点认为,某种既定环境对身处其中的所有企业该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影响,导致企业之间竞争战略绩效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运作效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能够对持续竞争优势产生作用,而只是其中的战略资源才能够胜任这种角色。所以,RBM将企业战略资源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可持续性的内在基础之一。Barney 的“资源基础模式”强调企业对战略性资源的控制对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根本意义,认为获得稀缺的战略性资源是解决企业如何获得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3.资源基础理论(RBT)阶段

随着资源基础观念(RBV)和资源基础模式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基于战略层面的资源研究逐渐成为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这为资源基础观念向资源基础理论过渡提供了条件。Grant(1991)在研究中指出,探讨竞争战略与资源的关系应主要从公司战略和事业部战略两个层面进行,在公司战略层面,主要是探讨资源要素在对企业地理边界的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事业部战略层面,主要是探讨资源要素与竞争和利润之间的关系。[9]在提出上述研究观点的同时,Grant科学地归纳了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称之为资源基础理论(RBT)。

Grant(1991)认为,资源基础理论主张“内部审视”(Introspective)的重要性,认为企业内部资源会引导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并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9]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之后,一些学者试图将企业资源的内部分析与产业环境的外部分析结合起来,以进一步丰富和巩固资源基础理论(David Collis and Cynthin A.Montgomery,1995),他们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集合体,资源差异性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他们还认为,通过产业环境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进行企业资源的不可模仿性评估、持久性评估、占有性评估、替代性评估及竞争优势评估是战略制定的必要环节,产业机遇和企业资源的现有状况是企业战略制定的基础。[10]此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来出现的战略领导理论和战略决策理论等研究领域也都可以认为是资源基础理论发展的产物。

资源基础理论将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焦点和核心从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行业结构对公司竞争行为和竞争战略的影响逐渐转移到研究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作用上,认为企业在资源方面的差异是企业获利能力不同的重要原因,并将企业独特的异质资源指向了更加

抽象的知识和能力。资源基础理论完成这一转变的深刻意义在于,随着企业竞争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竞争优势的创造和维持也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人们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维持,资源基础理论的出现无疑是适应了实践中提出的这一理论要求。

4.知识基础理论(KBT) 阶段

在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过程中,Conner和Prahalad(1996)都特别强调了学习行为对知识转化为资源的重要性,并对知识资源如何转变为企业竞争优势有过专门的阐述。[11]他们认为,企业的知识,尤其是企业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符合Barney(1991)提出的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因此,知识是一种资源,并认为知识资源主要包括技术和行为两个层面,每个层面都包含着一个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的过程。其中,技术主要是指对知识本身整理、管理和传递的技术;行为主要是指对知识学习产生影响的组织内人员的行为、组织整体的行为以及组织间的关系行为。理论界通常将企业知识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理论观点称之为知识基础理论(KBT) 。

事实上,资源观的学者们对知识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较为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知识包括信息和技术。其中信息就是一旦抽象掉语言表述上的语法差异,就可以不失完整性地进行转移的知识,包括事实、公理和象征等;而技术则是确保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工作所积累的技巧及专长。知识基础理论认为,在组织中存在着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组织像个体一样拥有知识,它由生产技术知识和组织制度知识构成。生产技术知识包括:(1)技术,它是不可交流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2)生产操作的工程技术原则、劳动对象的性质及工作任务的性质等,这些可交流,但经济上并不适宜这样做;(3)通用技术知识,这是指可以交流的知识。制度知识是指协调参与生产过程的人的知识,包括:(1)不可交流的默契和直觉;(2)可交流的规则及正式约束。企业拥有知识且有能力学习,并将知识和经历储存在“组织记忆”之中,其外在的表现就是明晰的和默会性的“惯例”。企业知识可以共享,但这不是个体知识的简单叠加,只有个人的知识被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才能形成企业知识。

知识基础理论是目前竞争战略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目前正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Helena、Erkko和Harry(2001)在研究中将与个人的观念、洞察力和经验等联系在一起,无法直接通过语言来表达的知识界定为默会知识,认为默会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化,以文字、数据、公式、图表、图案、报告等形式出现,而默会知识则不能,因此,默会知识更难于获取、转移和储存。[12]他们认为,企业的默会知识主要来自于企业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资本中的非正式网络联系。这一观点凸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拥有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企业所必需的默会知识才有可能通过某种熟知和易于接收的方式连通并传递至企业内部,直至被吸收为企业内的默会知识。[12]

在对Conner(1996)提出的知识基础观点的研究中,李维安等(2002)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企业要达到理想的知识学习行为,实现理想的知识管理目标,存在着三个组织行为层面的基本难题,即知识的外延化(知识的价值实现途径)、人力资本产权(知识的个人独占与组织共享)和知识隐含性(转换障碍与竞争壁垒)。[13]企业只有克服了上述存在于组织行为层面的三个基本难题,才能顺利地完成知识的资源化过程。

既有文献对知识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其中,联合国经合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对知识资源的分类较为权威,该书将知识资源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知识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是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通常被近似地称之为信息。第二类是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这类知识的生产是专门研究机构如实验室和大学完成的。第三类是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如企业发展和保存于其内部的诀窍和专有技术。第四类是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指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这一点在社会高度分工的经济中显得尤为重要,这类知识比任何其他科学的知识都更隐藏于企业内部。

知识基础理论使竞争战略理论对企业资源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了企业的社会资本层次。

三、评论与展望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嬗变和演进,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不仅为战略管理理论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而且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该理论将人们对竞争优势源泉的搜寻从企业外部转移到企业内部,从而使企业管理者把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集中于企业自身的力量上,进而识别出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并从资源的角度做出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

虽然近年来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该理论至今仍未具备完整而稳定的思想体系和连贯而整合的理论架构,实证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仍较为缺乏,对理论中某些基础的概念和重要的观点仍存在较大争议,可以说其目前尚处于发展之中。具体来说,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忽视了交易费用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认为,在交易中不存在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等交易控制行为,也就是说不存在租金耗散问题,更不存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价值问题。没有考虑交易成本就意味着企业的战略没有考虑诸如中间商的选择、供应链上的关系、稳定关系合同等企业战略行为对持续竞争优势的影响,更不存在设计利于交易成本节约的组织结构提升竞争优势的问题,而这些又是战略管理的基本问题。

2.理论视野受到资源内生效率假设的局限

尽管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强调企业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资源具有异质性特征,但它将企业功能仅限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定义的生产功能,即将企业视为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转换器。因此,在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中,竞争优势的来源仅限于企业所控制的资源内生效率,企业对资源组织管理与控制的效率未被纳入其理论视野。

3.对战略过程的理解不够完整

从本质上说,战略过程就是企业持续地创造价值、保护其创造的价值与尽力地去掠取其他公司所创造价值的过程。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一般将企业因异质性资源内生效率的差异而产生的李嘉图租金看作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认为价值保护主要是通过设立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障碍来实现的;认为掠取他人价值的主要方法是模仿。这一理解没有考虑到企业家精神和市场非均衡等因素对战略过程的影响。

尽管基于资源的竞争战略理论尚存在着诸多有待进一步验证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但其创建的新的战略思维方式和新的战略分析方法无疑为企业对竞争优势根源的探索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相信随着对成功企业依赖资源的识别、资源活动创造顾客价值的机理和基于资源的产业隔离机制的生成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的逐步深入和成熟,该理论在完善自身和贡献实践两个方面都必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Penrose E.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 [M].New York: John Wiley, 1959.

[2] Wernelfelt B.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 (l ), pp.171 -180, 1984.

[3] Barney, 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Management, 1991, 17: 99 -120.

[4] Peteraf 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3), PP.179 - 191, 1993.

[5] Christine Oliver.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ional and Resource Based View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7(18):697 - 713.

[6] Helfat C.E, Raubitschek R.S.Product sequencing co――evolution of knowledge capabilities and product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961- 979.

[7] Barney J.B.Strategic Factor Market: Expectation,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J].Management Science, Vol.42, PP.1231 - 1241, 1986.

[8] Edward J.Zajac and Jay pet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oward an organizationally 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 (Winter), 1995.

[9] Grant R.M. 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33, Iss.3, spring, pp.114 - 135, 1991.

[10] David J.Collis, Cynthin peting on resources: Strategy in the 1990s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3 (July-August), 1995.

[11] Conner K R, Prahalad C K.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6, 7 (5): 477-501.

第9篇:数字经济的机理范文

“今天,张老师要带我们去借书!”有人高呼。什么?去借书?去哪儿借?借什么书?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去集美书斋。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是既激动,又兴奋。

到了阅览室,我四周打量了一番,这里真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呀!你瞧!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竖立在我的眼前。桌子上有书,地上也有书,真是知识的海洋啊!再看墙上有表示一帆风顺的小船暖气片,那是老师希望我们在书海里航行。就连地上也铺着通向知识宝库的绿地毯。

开始借书了,董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代书板,讲清楚了它的作用和用法,就让同学们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大家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一头钻进了书的海洋。我也被同学们的热情带动了,兴高采烈的来到第一个书架前,看了看没有自己喜欢的,便来到第二个书架这儿,看到许多女同学在争先恐后地看童话书。童话书,我们家有很多,今天我要借一本有意思的的书。于是我开始到别处寻找了。突然,我眼睛一亮,发现了一本《小笑话大启示》,我把它拿下来看了几个故事,既幽默又有意义,就借它了!随后,我捧着书走过来,发现同学们已经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书。轮到我了,我把代数板还给董老师,她拿着扫描器在我的学生证上一打,再在书上一打,我的名字、书、号码就一同进入了电脑,真快呀!

我真高兴,拿着自己借来的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啊!读书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