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

第1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关键词:农村;计划生育;宣教;新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计划生育事业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要让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发挥功能,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考虑在方式方法上要有所创新,要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避免简单化、概念化的宣传方法,使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增加内涵、创造精品。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重视农村宣教问题,探索农村计生宣教的新途径,以确保农村计生工作得到落实。

1农村计生宣教存在的问题

1.1农村计生宣教的效果不大明显随着城市、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拉大,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生育质量、生育率上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一些经济欠缺发达的乡镇及偏僻农村差距尤为明显。一般表现在:农村的待婚青年婚前检查率较低,少数偏远的地区仍存在近亲结婚,婴儿出生的缺陷率较高等。由此看来,计生宣教工作在农村的效果还不大明显[1]。然而在新时期,国家通常提倡早教优教等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但就目前的农村而言,对于O~3岁婴儿早教、学龄前儿童优教、家庭教育等宣教工作基本没有开展。

1.2农村计生宣教工作与群众的需求不相适应随着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广泛宣传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子女的期望值不断提高。除了优生优育的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农村计生干部由于受文化程度、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加上平时宣传教育的形式老套、方法陈旧、内容单调、手段简化,缺乏实用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吸引力、亲和力,在某些地区甚至仅是计生政策和口号的宣传,内容不具体,且内容陈旧,文字表述不生动的情况存在,宣教内容难以让群众易懂易记,出现了组织群众难、教育开展难、坚持活动难的局面。

1.3农村计生宣教形式呆板单调由于对宣传教育工作作用、地位认识不到位,导致抓计生宣教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性不强。部分基层领导认为宣传教育见效慢投入大,抓与不抓差距不大,忽视"软实力",只看重"硬指标",对宣传教育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先导作用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2]。在实际工作中,将宣传教育边缘化的位置。还有的热衷于轰轰烈烈造声势,摆花架子,没能从根本上转变对计生宣教工作的认识。据了解,农村最主要的宣教方式有三种:①阵地宣传,主要利用标语和口号,村人口学校和文化大院的图书角、读报栏进行宣传。②集中培训,主要是组织已婚育龄妇女在人口学校学习计生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通常所授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③资料宣传,主要是通过向已婚育龄妇女发放计生宣传资料,育龄妇女因主观不重视且难从农务中脱身,基本不会阅读宣传资料。

2农村计生宣教新途径

2.1强化农村计生宣教的工作意识要做好人口的计生宣教工作,必须强化首位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思想认识程度的深浅,是决定各项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实施且圆满完成的关键和前提。计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实质上就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的过程。因此,强化计生宣传教育的首位意识,是做好计生宣传教育工作的前提。要强化宣传教育的创新意识,就要围绕宣传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首先要创新工作思路,树立以人为本,以农民为中心的宣传教育思维,广泛深入宣传稳定低生育水平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社会营造"计划生育光荣,违法生育可耻"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计划生育。

2.2创新计生宣教内容,要在结合、融入和渗透上下功夫要实现宣传教育的内容创新,必须做到与时俱进。要随着社会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随着宣教工作重点的转移,适时的调整宣传教育的内容。宣传教育必须人性化,体现出人文关怀。在讲艺术性的同时,还要要讲广泛性、实用性、针对性,力求通过有效的宣传内容,达到最佳宣传效果[3]。要把计生宣传内容丰富化,就是把宣传教育与利益导向、优质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寻求计生宣传教育与各项工作可能的结合点。把计生宣教工作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实际物质利益结合起来,是宣传教育工作的力量之源。只有把计生宣教内容融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有形载体中,使农民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得到实惠,才能使计生宣教取得实效,才能实现计生宣教的效益最大化[4]。

2.3强化农村宣教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宣教工作责任制度,把计生宣教工作列为绩效考核内容,与其他计生业务工作同考核同奖惩。把经常宣传、集中宣传、系统宣传与重点宣传统一起来,以此促进计划生育宣传系统化,宣传科学化,宣传现代化,宣传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李文俊 郑新炜.基层计生干部群众工作能力的几点思考[N].中国人口报,2014(01).

[2]朱凤娇.提高计划生育宣教质量,促进性别比平衡[J].法制与社会,2013(03).

第2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如今,药吃多了,世界还好吗?

1993年开始,上海市户籍人口就进入了负增长,作为中国富裕化的代表样板,它尴尬地告诉中国人:中国已经悄然迈入了“低生育率”时代。2009年,上海市重申了2004年起施行的“符合再生育条件夫妻可生二胎”政策,这样的鼓励与当年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对比效果颇值得玩味――因为低生育率已经不再只是德国、日本等一些人口负增长国家的头等大敌,人口学研究表明,中国可能正在走上与欧洲和日本相似的道路。

究竟是哪些原因,让世界上的新生儿越来越少?

明年复明年,明年何其多?国外的研究已经证明,生育年龄推迟是生育率的重要抑制因素。比如,近年来欧盟人口由于生育年龄不断推迟导致其生育率降低了30%;北大教授用同样方法对中国数据的分析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前半期由于推迟生育降低生育率的幅度为11%,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其降低幅度则高达23%――在愈加发达的中国,生育年龄推迟这个抑制因素的影响已经变得相当大。

相信你一定遇见过“职场白骨精小A”这样的朋友:“公司倒没有规定不能生小孩,但是这意味着我要离开岗位将近半年甚至更久,等我再回来恐怕早被人占了座!生孩子这事儿,能等就再等等吧!”也应该不缺少“完美主义者小B”这样的闺蜜:“我只是花了太多的时间寻找理想的另一半……”

――当自我意识开始苏醒,生儿育女这类的传统事务,放下爸妈的电话就能被忘得干净。

一不小心就成了没运气的“不孕族”。在这个冰川融化、地沟油出没的时代,环境恶化正在大范围地发生,加之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野心的膨胀正令我们失去本以为理所应当的健康。

这一代人中的不少人,经历了这样的轨迹:在健康蓬勃的青春年代无知无畏,终于混到“人上人”的境界买了别墅有了草地,却再不能有自己的小孩在其中打闹嬉戏。不孕,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报道,现在美国不孕率为10%~15%,而欧洲的不孕率则达到20%,我国的最新研究结果同样显示,新一代已婚妇女的不孕风险明显提高。

与高质量生活竞争后的走低生育率。西方国家曾经流行一个口号:发展,就是最好的避孕药――因为忙于其他生活追求而减少甚至抹掉了生育的必要,实在比任何措施都立竿见影。

这种竞争有时来自宏观层面。比如2009年美国众议院73名议员力促奥巴马在2011年中为国际计划生育增加10亿美元,因为“较低的人口增长率将使得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更容易达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同样认为:为了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可以在疫苗、医保方面做得很好的条件下,把人口降低 10 至 15 个百分点――来自强势话语权的信息告诉我们:让现有的人口过得更好,似乎比人口增长繁衍更有意义。

这种竞争也可以微观到个体。密歇根大学的Ron Lesthaeghe曾经提出“第二次人口转型”的概念:它是工业社会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发展到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时,人口生育状况发生变化。它的出现是由微观个体的集体行为带来的:人们更愿意推迟或者拒绝生育,从而可以更专注于教育和事业发展,花更长的时间寻找理想配偶,追求更加灵活有趣的生活。因为富裕社会的这些趋势,教授们猜测再过50多年,美国将为人口的减少而担心,就像现在的欧洲和日本一样。

第3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关键词】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对策

生殖健康主要包含了男女两个方面,但是女性始终是人类生育的主要承担对象,我国很多选择避孕方法的育龄夫妇之中,女性大概占了80%的比例,而男性仅仅是20%。生育负担非常不平衡的压在了女性的肩上,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社会中为女性提供的生育服务远远不如男性多。所以,在生殖健康任务中,很多国际机构都开始提出了重视女性的口号。毕竟计划生育应该是男女双方都要考虑的事,生殖健康问题也是男女之间相互作用的,如果失去了男性参与,不能充分考虑到男性生殖健康的实际需求,帮助男性树立起相应的责任感,那么就无法真正的实现以女性为中心的生殖健康服务,也无法促进人类的生殖健康。

因此,男性在这一过程中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从生理方面来说,男性属于生殖过程的始动者,男性能够直接引发女性生育或者非意愿妊娠而引起的各种风险与疾病。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非意愿性妊娠而引起的人工终止妊娠中的女性大约有40%是因为使用不科学导致的。使用不科学和男有直接关系;从社会方面来说,男性大约占了社会总人口的二分之一,在从事社会活动中,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政策的参与者通常都是男性。所以,男性应该积极的参与到改善妇女生殖健康工作之中。

1 农村女性生殖健康意识基本状况

1.1 生殖保健意识有待提升

在被调查的所有育龄妇女中,有大多数女性都觉得自己的性生活并不是很完美。一些夫妻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作用,轻微的带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就算超生也想要男孩子;还有部分男性将自己的妻子视为发泄的工具,毫无生殖健康意识;甚至有些女性根本不懂怎样进行生殖保健。

1.2 妇女存在较多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一直都是困扰女性健康的突出问题。有很多妇女都会出现月经不调、痛经、体质虚弱等疾病;还有些妇女会出现乳腺增生等疾病。这些妇科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1.3 避孕工具发放相对困难

一般来说,避孕药具的发放都是以居住地计划分配、免费发放为主,发放的渠道还是较为单一,仅仅由村委会、计生办、服务站以及其他的一些零零散散的避孕工具发放点进行发放。加之有关部门对于避孕药具发放的监督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因此不能很好的与当前农村育龄妇女对避孕药具的需求相适应。

1.4 相关的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有关调查现实,农村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还不够到位,相关的宣传工具十分落后,宣传渠道单一。通常仅仅是通过广播和宣传栏进行一些制度和政策的宣传,广大农村妇女对于这些东西十分茫然,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导致了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意识越来越淡薄。

2 强化提高农村女性生殖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的主要对策

2.1 进一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在进行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大力扩展更多的宣传渠道,通过墙报、专栏、培训、走访调查等手段,深入进行性知识教育以及生殖健康教育活动,从而改变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念,让夫妇都能够对女性的生理周期变化有所了解,逐渐增强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宣传尊重女性和爱护女性的思想观念,通过各种形式不断提升女性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真正达到男女平等的局面。

2.2 加强避孕药具的推广工作

我国计生法律法规对于相关避孕药具的管理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是“方便群众,保证供应,避免浪费,提高群众对避孕药具的满意度。”所以,必须要深入分析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活习惯、需求状况、个体差异等,积极的创新避孕药具的发放形式,构建起多点发放、时时发放、设点发放为一体的立体式避孕药具发放网络,从而让人们都能够享有使用免费避孕药具的权利。

2.3 增强生殖健康服务质量

要进一步的提高生殖健康服务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女性、关注健康、共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大力引导人们能够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普及计划生育知识、避孕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知识,让农村育龄妇女能够感受到优质的生殖健康服务,从而能够更加积极的构建幸福美满的家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 结语

我国宪法载明:“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最近几年以来,我国计生委积极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和研究机构,同时会同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共同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研究对影响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男性节育方法的可接受性的心理因素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男性参与妇女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

参考文献

第4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一、超额完成了人口计划指标、“三为主”工作落实到位。

1、总人口变化。根据年报数据反映:我街道总人口为12.67人,与上年度相比增加1.18万人,增长率为9.3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55%。其中户籍人口为5.4万人,与上年度相比增长率为7.4%,外来流动人口为7.1万人,与上年度相比增长率为9.9%,增长率均比去年有所下降。

2、当年人口出生。本年度总出生人数1187人,与去年相比增加36人,户籍出生451人,其中:一孩414人,二孩37人,独生子女领证率为37.46%,与去年相比下降了3.14个百分点。流动人口出生736人,其中计划外出生166人,计划生育率为77.1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73%。符合政策生育人数443人,不符合政策生育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27%,比去年上升了0.32个百分点。

综合上述二项人口控制重要指标,反映我街计划生育管理和优质服务已产生了明显效果,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落实了户籍、流动两种人口一齐抓的原则,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超额完成区下达的人口控制指标,街、居人口统计质量稳定提高,人、机、报表“三对号”及信息反馈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二、参与全区社会抚养费征收“百日行动”工作

加大了对违反计划生育行为的处罚力度,坚决处理违法人员,不徇私情。根据我街道实际于今年7月1日至10月10日,在全街开展了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百日行动”,我科室联合房管所、司法所、执法科、派出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加大超生对象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调配好人力、车辆,上门请有关职能部门的协查,走访知情群众等工作及时到位,从立案、调查到结案全部符合上级要求,成功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书39份,实征金额82.4万元。对该接受处理的超生人员,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从而达到征收抚养费的目的,既严肃了国家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又为国家财政征收了社会抚养费。当年征收率达到上级要求,全部符合行政处罚规范。

三、宣传教育及协会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1、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形式创新为基础,立足辖区实际,大胆改革协会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开展“青春健康”开放式、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全年共举办青春健康教育活动60场,目标人群3720人并利用计生服务站免费开放亲青服务室,为目标人群解答疑难问题。“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94次,受教育人数达27700人。组织街道、社区干部排练的《小巷啼声》节目获市文艺调演三等奖,歌曲《难以开口的男子汉》获贡献奖。

2、积极开展“两为”活动,在各社区工作站,企事业组织开展计生知识问答、政策法规咨询、计生技术项目等活动,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在计生方面逐步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积极开展“我为协会尽职责,我为国策作贡献”活动,各基层计生协会结合自身世界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广大理事、会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计划生育各项工作。2005年我街道荣获第二届市计生协会模范街道和辖区单位十佳企业计生协会。

3、大力开展优质宣传服务活动。利用“12.1”世界艾滋病日、“3.15”学雷锋活动日、“5.29”计生协会周年纪念日、“7.11”世界人口日等开展有奖知识问答,大力宣传计生协会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有关知识,向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服务,本年度共发放计生宣传资料近十万份,有效地推动基层计生协会与居民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

4、为深入开展男性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精神,今年4月1日我计生科在木头龙社区举办了一场大型的男性健康宣传教育经验交流会,各社区居委会主任、计生专干和居民代表共80多人与会。为纪念“男性健康日”活动,宣传关注男性健康营造和谐家庭这一口号,10月13日男性健康论坛又在我街道木头龙社区成功举办,出席全国男性健康经验交流会的120名代表也莅临参观。

4、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春节前夕,计生科全体干部职工慰问了辖区内多家独生子女特困户家庭。用实际行动参与“树先锋形象,展青春风采”活动。通过活动,多次联系辖区两个特困独生子女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个人共捐款4000多元给这两个家庭,通过集体的力量为特困青少年提供有效的服务,让成长有忧者得以轻装上阵、愉快前进,让人生有困难者得以重拾信心、乐观前行。

四、档案、、药具管理、办证室工作日趋规范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档案体系,人口信息资料、相关文件资料档案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并将档案目录存入电脑,查找方便快捷;来人来电来信投诉和举报有登记、快速处理、及时结案,并首次使用信息系统软件,全年受理事件166宗,接待来访群众56人次,电话咨询、举报110人次,重点解决退休职工计生奖励政策问题;专门设立药具保管室,各品种药具从进库、保管、出库、跟踪管理形式流水式全程规范服务,发放避孕药具5577盒,为了提高药具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我计生科还举办了药具培训班,通过学习使辖区全体药具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办事处统一装修办证大厅,开辟计生证件收件、办理专门柜台,既方便群众,又保证办证质量,实行阳光下作业,杜绝、权钱交易现象发生,使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五、流动人口清查验证活动效果显著

为配合全省流动人口清查验证活动,街道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领导小组分赴12个社区开展清查行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清查工作中总共清查出租屋12000多间、已婚育龄妇女12000人、补办证5500人、落实避孕节育措施58人、查环查孕2490人。同时解决了社区经费缺乏、人力不足、人口管理档案不规范等问题,为流动人口综合治理打好了基础。

六、保证了“两员一干”计划生育责任制的落实

为了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方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两员一干”责任制,今年年初我街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原有包干责任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各级领导分片包干、部门、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位,包干责任人对责任区域内的基本情况明晰,真正形成了我街道的计生工作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概括总结今年我街计生工作,总体上已全面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和指标,计生干部在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得到转变,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权益得到保护,超生对象得到处理,原创:计生各项工作得到落实。但与上级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工作水平、工作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主要存在问题是:一、计生干部对群众服务认识还不到位,放不下架子,不主动深入企业、住户提供计生服务;二、独生子女领证率低;三是流动和人户分离人口计生信息采集、建档、反馈各个环节扣得不紧,信息不对称,到造成超生事实后,互相推卸责任。为此,我们提出了二00六年工作思路:

1、建议党工委加大对社区居委会计生各项工作的检查督促力度,敢于暴露问题,动真格解决问题。

2、加强综合治理的力度,协调辖区派出所、出租屋管理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时通报人口变化信息,准确掌握计生管理与服务所需的第一手资料。

3、发挥区计生中心、街道服务站及各社康中心作用,精心组织好育龄妇女开展查环查孕查病和节育手术服务,尽最大努力减少意外妊娠和政策外生育。

4、在搞好计生业务培训的同时增加法规政纪、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等思想领域的教育,继续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的素质,树立“争创学习型科室,争当知识型职工”的理念。

5、加强人口信息通报与反馈,除流动人口外,还要特别注意人户分离的户籍人口,尽量防止育妇故意逃离管理的现象,降低社会抚养费征收的难度。

第5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最近的热点新闻,不论是延迟退休还是养老金缺口,都从经济账本的角度来考量着中国养老出现的各种现象。但一片争论之声过后,焦虑加深,大家集体陷入了无解的茫然。

几千年未有之变局——

家庭养老式微

89岁的黄耘田退休前是处级干部,如今,每个月退休金3500元。这个数儿,在北京这个地方不高不低,说“不高”,是因为这点钱远远不够住进养老院;说“不低”,是因为大部分退休人员还拿不到这个数儿。

四男三女,有七个孩子的黄耘田在年轻时压根没为养老发过愁。“过去老人没收入还都有儿女养着呢,何况我自己有退休金。”可如今,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孩子们照顾自己根本不现实。

“儿子们都60多岁,自顾不暇!老大自己腰腿都不好,其余的孩子忙于照顾孙辈,累得团团转。就小女儿没有负担,可她没退休呢,家里还有婆婆要照顾。”就这样,儿孙满堂的黄耘云前几年一直一个人生活,单位分的房在5层,没有电梯,下趟楼不容易,只能靠儿女们隔三差五买来的菜对付着,两三天吃一次新鲜饭,平时就热点剩的。

年初,在全家人的催促下,黄耘田到保姆市场请回个最便宜的保姆——1800元/月。“每月3500元,刨去给保姆的钱,电话、水、电、煤气费,剩下的只够我和保姆的日常吃饭和开销了。”一下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遇上亲戚朋友有个红白喜事,要往外掏钱时黄耘田颇费思量,“最怕保姆说要涨工资,为这都换了3个保姆了。”

黄耘田只是上亿家庭养老大军中的一员,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超过80%甚至90%的老人都选择在家养老。可与其说是家庭养老,实际情况却是自己养自己。“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众多老人生活在高龄、空巢、孤独、病残的状态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的老人已在家中过世多日,直到邻居报警家人方才知晓。

生于1930年的蔡女士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养老问题。

“感触最深的就是近20年来退休金的变化。”蔡女士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她退休时,事业单位的退休金不过几百块钱;那时,不同性质单位的差距也比较小。”可近几年,她和老同学之间的退休金已经有超过一倍的差距了。

而在农村,那些没有退休金的农民则只能依靠传统的“养儿防老”,老年生活十分不易,有病几乎不敢看,生活没有保障,有的甚至没有尊严。

特别是近十年,第一代独生子女长大成人。他们刚刚走向社会,父母已经开始步入老年。一位老人感叹,身边的老人都尽量不去麻烦自己的孩子,一是考虑到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也不容易,负担重;二是怕过多的要求招致孩子嫌弃,“平时有什么事,能不麻烦就尽量不麻烦孩子” 。

中国家庭已经进入“421”型的倒金字塔结构,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面临巨大的赡养风险。中国式养老难题如何求解?

三十年难兑之承诺——

政府养老死结

延续了30多年且仍在执行的独子政策,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乡失去照料的老人越来越多。依靠家庭成员赡养的养老方式,显然已经步入泥潭。

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我国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

“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这是当年的口号,也是言之凿凿的承诺。它说明政府对独子政策的长期后果早有预见。但如果承诺只停留在口头,那就是空头支票,后果将是几代人对于生育权的部分牺牲,得到的却是老来尊严的丧失和子女的不堪重负。

最近的实例,就是个别地方十几年前制定的缴存一定数额养老金的措施,到头来只能每月兑现两元。

显然,大家最不希望看到的后果,已经正在逐步显现。

即便在社会保障覆盖的范畴内,通货膨胀正造成养老金购买力的不断缩水,老人经济上难以独立。因为穷,失去赡养的情形在不断扩大。更何况,我国的社会保障覆盖还远远不够。

在农村,由于集体经济凋敝,五保户、敬老院等传统的福利体制难以为继。老年人无奈于眼前,年轻人惶恐于未来。

养老问题,让社会的几乎所有个体,都陷入了难以言说的不安全感之中。

未来尚可缓冲,眼下的问题已经岌岌可危。尽管眼下城市里各街道、社区一般都设有公立的养老机构,但硬件差,环境也不好,只具备低级的吃住功能,没有尊严可言,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养老”。

本刊记者走访北京市和平小区时了解到,这个小区有人口15000人,其中30%以上为老龄化人口。子女赡养不足,社区也没有高质量的养老机构,使得小区绝大多数老人处于养老缺失状态。该小区不久前建起了一家小型的养老机构,但每月数千元的昂贵费用,使得入住者寥寥。

各地多年前已开始了一轮大建养老院的运动,也吸引了部分资本的投入。但养老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使得这些养老院因豪华而远离老人。比如北京的大型养老院都在五环以外,有些还有高尔夫球场和室内游泳池——其可以实现部分人的养老,但不能解决整个社会的问题。

眼下和未来遭遇的养老难题,是发展所欠下的账。所以,为群众养老,是政府的责任,只能考虑社会效益。纯商业化的养老机构,其立意和动机与养老问题背道而驰。但是,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前,几年就会换届的地方政府显然有自己的考虑。

第6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一、依据产业特色,合理设置机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乡镇“七站八所”,使乡镇工作很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农民提供服务。“条块”分割的工作机构肢解了乡镇政府的职能。我们结合实际,打破过去工作模式,突出服务发展职能,对乡镇内设机构进行了重设和理顺,按综合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主导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分类组建了新的乡镇工作机构和服务机构,形成了乡镇机构职责清晰、目标明确、统一管理的新格局。目前牞全区17个乡镇内设机构除垂直管理机构外,全面进行了重新组合,统一划分为党政综合管理和经济社会服务两大块,主要设“一办二所三中心”,即党政综合办公室、财政农经服务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经过合理调整,全区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60多个减少到110多个。乡镇工作力量已明显集中到产业建设和经济社会事业服务方面。

二、强化技能培训,力促干部转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既是适应乡镇职能转变和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又是推进乡镇改革的重要前提。面对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干部素质与能力不适应的问题,我们制定出台了有关培养技能服务型乡镇干部,建设技能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实施办法,把干部培训作为乡镇职能转变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整合培训资源,筹措培训资金,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区各乡镇已采取分散和集中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干部8000多人次。二是编写实用技术手册。组织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编写了《乡镇干部实用技术手册》,乡镇干部人手一册。三是组织开展了以农牧、林果、水利、财税、司法、劳务、人口与计划生育七个比赛项目为重点的乡镇干部服务技能“大比武”活动。四是建立以考促学制度。五是实行干部服务技能特长公开制。

三、坚持上下联动,优化干部资源。乡镇职能转变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和关系的调整,必须统筹考虑。为此,我们首先是科学配备领导班子,精减领导职数。全区乡镇领导职数由之前的185名减到140名,乡镇党政班子正职领导由原来的34名减少为23名。精减后的领导班子在班子结构、人员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等方面都比过去更加合理。其次是优化组合干部队伍。适应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要求,实行按产业或工作项目将干部编组定岗,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三是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的机制。四是对在竞争上岗中岗位发生变化的干部实行“三变三不变三鼓励”的优惠政策。即变工作岗位、不变干部身份,变工作职能、不变原职务职级,变分配方式、不变开支渠道,鼓励乡镇干部自担风险、带薪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或承建农业科技示范园,鼓励干部带薪从事民营经济、创办企业,鼓励干部带薪到农村和街道社区担任职务。五是妥善分流富余人员。

第7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叛逆、狂热、自恋、冷漠、幼稚、没责任感、垮掉的一代……感谢2008年吧,这一年是这一群体集体正名的一年,一连串事件的反应,显示了他们的力量,修正着他们的形象。

这一群体终于普遍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转为社会人,成年了。

与70后在BBS上的争吵还近在眼前,70后眼中那些拥有无数怪咖的80后,例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没有年龄感、不为健康牺牲嗜好、对喜欢的东西不计较价钱、无法停止幻想、想到什么说什么、懒得存钱、认为晚上比白天好”。忽然之间“80后的主要任务是制造08后”口号就打了出来,赶在70后还没回过神来,80后们一个个为人父母,最小的80后也已经成年,以致60年代生人、70年代生人、80年代生人之间的差异,大的不像是一国人。

80后菜鸟潮爸

黑子作为标准的80后父亲,不忌惮讲女儿出世的原因,“是意外有了孩子,只好顺其自然。”他和老婆都是1982年出生,去年才研究生毕业,没想到老婆意外怀孕,“上班没几天,就当爸爸了,这个感觉很奇怪。”

当上爸爸后,与同龄人相比感觉如何?“痛并快乐着”是黑子给出的答案,物质压力加重很多,小孩一个月的奶粉和尿片钱,大概要2000元。小孩意外生病的话,跑一次医院至少都要花去好几百元。为了节省开支,黑子缩减了很多娱乐生活,再也不敢随便跟朋友出去喝酒、唱K。

80后男孩不少刚从父母的怀中挣脱,突然“升格”成了小家庭的顶梁柱,压力巨大无比。不少80后爸爸又选择回到父母身边,依赖父母“啃老”过日子。姚超是某私立中学老师,1980年出生,老婆也是同一学校的同事,1981年出生,两个人在有了孩子后,甩手把小孩交给家里长辈带,两个人都是独生子,两边四个老人轮流帮他带7个月大的儿子,“我上班已经很累了,下班了需要休息。再说父母也没什么事,他们都乐于带孩子。”姚超的业余时间于是还和单身时候一样,交给了网游。

同样都是80后爸爸,黑子对姚超的育儿态度不能苟同。“要玩就不要生孩子,有了就要有责任,让我套用罗素的话:孩子是天赋的,父母则是天赋之结果的奴隶。”黑子认为在做爸爸的同时认真学习做爸爸才是真谛,“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跟我们这一代普遍有代沟,所谓的代沟就是他们喜欢控制孩子,阻挡孩子,我最厌恶那些平白无故阻碍自己子女生活道路的家长,所以我努力不做那样的家长。”黑子已经开始在网络上写亲子博客,文字诙谐可爱,记录女儿成长的点滴。

同样是80后爸爸的张晓在女儿出生后买了一台“很贵很牛叉”的相机,因为给女儿拍照,张晓部成了半个摄影师,照片贴到网上被一些杂志有偿征用。从不带孩子去在照相馆拍照是张晓当爸爸那大给自己定的原则,“他们永远就是把各种并不一样的孩子扮成南瓜,趴在兔毛毯子上,最后的照片就是所有人的孩子都长一个样子。”

谈到对孩子的要求,几位年轻爸爸都说没什么要求。黑子对女儿的唯一要求是“永远不要伤害自己”,大概是被网上众多遇到丈夫出轨就要自杀的女人吓怕了,黑子希望女儿长大后能聪明独立并且想得开。“想得开很重要,很多人无法拥有这么优秀的品质,大家都成长的太不自重。”

80后辣妈“早做完功课可以早玩”

尽管自己穿着大嘴猴的罩衫,25岁的Vicky已经是一个1岁女孩的母亲。“毕业后立刻结婚,结婚后立刻生娃,反正这个功课迟早是要做的,小时候我们就懂这个道理:早做完功课可以早玩。”

在政府工作的池亦是70后,和同龄人一样,生在传统教育的家庭环境里、长在物质享受思潮冲击下的70年代人,大多还是热衷于按部就班。刚刚结婚的她遇到了尴尬事情,单位里女孩子多,生育指标有额度,于是大家抢跑道,可那些1983、1984年生的小姑娘都来抢,真不知道她们急什么?明明自己都还是个孩子,就要忙着生小孩。于是她也只能跟这些80年代的小爸爸小妈妈们排队,抢指标。

与“三十而立”的传统观念相比,80后们急匆匆步人妈妈行列自有自己的一番定义,“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长”1983年出生的兜兜是有7个月身孕的准妈妈,比同龄人早两年读书,所以无论是结婚还是生子,一路都赶早。“虽然我不承认‘抢’婚,但现在还着实发现了早结婚的好处。我爸妈和我老公的父母现在都还算年轻,身体硬朗。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帮助我们,这对我们的事业发展来说,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那是不是意味着要让自己的父母亲一起帮带孩子呢? “不会,首先是我们的父母都还在工作,其次,自己的兵还是自己带的好。”

在传统的70年代人观念中,自己都还是孩子,又迎接一个新生命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结婚要事业基础姑且不说,生孩子至少也得心智成熟、经济基础稳固吧? “肯定要花很多精力在孩子身上,压力也会很大,既然怀上了,就不会考虑更多问题。”兜兜说。

对如雨后春笋冒起的80年代母亲,赞同的声音很小,普遍认为80后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家长的羽翼下,他们太年轻,社会经验不足,追求幸福的基础很薄弱,应对婚姻大事有敬畏之心,仅凭欢喜和勇气,是不足以笑到最后的。

事实上,无论是在找对象意向明显的交友论坛,还是荧屏前的相亲类节目,相比于70后,80后的介入时间都相对提早,且表现踊跃。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80后“抢婚”乃至“抢生”,走在“70后”前面,有着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宽松的成长环境或许是形成80后“抢婚”的一个原因。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后的恋爱环境要比前人好得多,“至少人们不再认为在大学谈恋爱是早恋。”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摆脱服从分配的“历史阶段”,大学毕业后可以自主选择,这样80后恋人“修成正果”的比例也大大提高。

此外,吸取“前车之鉴”是一些刚踏出校门的80后考虑婚姻问题的原因。不少70后持“先立业,后成家”观念,结果成为大龄单身青年、难以解决个人问题。前人走过的路,对后人必然有所启示。兜兜赞同Vicky的观念:既然是女人要走的路,早走不是更好吗?

当了父母的大孩子

毕妍在外企工作,生于1981年的她虽然在工作中已经是一个独挡一面的大人,但是回了家仍然是父母的小公主,做饭、洗衣服、做家务全部由父母承包,而她仍然还是个看卡通片的小姑娘。

毕妍去年结婚后,小两口从没在自己家开过灶,一年到头都在双方父母那里蹭饭,有时候干脆就住在那里,在她的家里,随处可见可爱的毛绒玩具,两个人养了四只猫,两条狗。今年3月,他们生了

一个漂亮的女儿,这可让他们有点儿措手不及,如何照顾幼小柔弱的小生命,两个人是大眼瞪小眼。毕妍说:“我觉得我们俩还都是孩子,什么都是父母管,从来不用我们操心。现在自己有了孩子,还真是不适应。说是我们当父母,平时哄哄孩子还行,要是全靠我们那可就真不行了。现在孩子不用我天天看着,双方父母轮流带。我们只有星期天自己带,平时还是二人世界,感觉还不错。”

“养儿方知父母恩。”但是,父母的过分宠爱,让很多已经为人父母的80后仍然没有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与恩情,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似乎心安理得。

张女士向记者介绍,她去年年底“荣升”为姥姥,接踵而来的不仅是新生命带来的喜悦,还有带孩子的重任。说起给女儿照顾孩子,她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1980年出生,从小就像个宝贝似的哄着她,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我们当父母的挺欣慰,守着孩子就感觉很幸福。平时,他们小两口挺懒,看到他们家脏了乱了,都是我给收拾,反正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孩子工作忙,我们当老人的就多干点儿,没什么。她怀孕了以后,小两口收入不多,总是念叨不够养孩子,所以她的吃喝开销我就全都包了,生了孩子后我又给了他们两万。自从她有了孩子,为了方便她工作,我几乎包揽了所有照顾孩子的事情。按理说,为孩子付出我们当父母的也不求回报,但是有一次女儿说的话让我挺伤心。一天晚上,有朋友来家里找小两口出去玩儿,就问他们用不用照看孩子,没有想到女儿随口就说‘今天不轮我们看孩子’。这孩子是他们的,照看孩子竟然还得轮到他们才干,女儿哪里能够体谅到做父母的苦心啊!”

同样成为奶奶的杨女士也向记者诉苦:“儿子是80后,从来也没有让他苦着累着,给他张罗着娶了媳妇又有了孩子,原本想着该松口气了,没有想到才是刚刚开始。小两口工作忙,有空还要玩儿,和我们住在一起,基本都是我们给带孩子,孩子已经8个月了,他们几乎都没有操过什么心,他们这父母可是当得轻松。我有时候就想,这样是帮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我们不可能一辈子照顾他们,如果没有了我们,他们能够担当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吗?”

熊猫妈妈太娇气

“熊猫妈妈”是很多医生护士对80后准妈妈的称呼。医生们解释说很多80后准妈妈非常娇气,“架势”也很大,从产检到分娩,往往全家几代人全程“伺候”,跟呵护熊猫一样宝贝。

“产力不错,胎位、产道正常,胎儿大小也适中,一些产妇竟因心理压力过大导致难产。”妇幼保健院产科专家指出,产妇因情绪障碍导致难产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部分产妇性格脆弱又比较任性,以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女居多,为了避免难产,很多产妇选剖宫产。

“产后抑郁症也是年龄比较小的妈妈们存在的普遍问题”专家说,经过十个月妊娠和分娩后的妈妈,身体里的各个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生爱美的80后妈妈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无法适应。

专家说有些年轻妈妈甚至会在短期仇视自己的亲生宝宝,80后妈妈多是独生女,从出生、成长、读书、结婚到怀孕都一直是家庭的重心,生完孩子后,一家人的重心一下子都转移到宝宝的身上,心理上也感觉失落。长辈应该多些尊重她的意愿,少些强求或责备,对她表示关切时,最好不要说是为了孩子,那样会让她觉得,长辈关心的其实不过是孩子。丈夫应该继续像呵护孕时准妈妈那样关爱妻子,关注妻子的情绪变化,多多鼓励她,肯定和赞扬她对宝宝的付出和照顾,帮她早日走出产后抑郁。

放轻松,神经别绷那么紧

小楚1981年出生,是7个月身孕的准妈妈,因为孩子是计划内,所以从怀孕第一周开始,小楚就全副武装起来。刚刚怀孕一个月,小楚就开始行动小心,高度戒备,工作也辞掉,门也不出,全心全意用来生孩子,胎教音乐天天听,微波炉电脑手机全部远离自己,明明吃饱了也要硬逼着自己吃营养品,小楚的朋友都说她怀孕后变得“怪怪的”。

“长期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把孩子看得过于宝贝,期望值过高的社会心态,是让人觉得疲惫的另一个原因。”专家指出,“过去老人带孩子没那么多压力,现在是责任大于天。”

刘安从医多年,见过很多这样过度关注的家长,有的抱着孩子来咨询,带着本子,列了一大堆问题。“这样的家长往往就是过度紧张,反而带不好孩子。大人的焦虑其实也会影响孩子。”

过度关注和保护,其实从孕期就开始了。在任何一个讨论孕期话题的论坛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准妈妈们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我能吃牛肉吗?我能喝酸奶吗?我能吹空调吗?我能坐两小时车出远门吗?

能。都能。怀孕,生育,包括养育孩子,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过程。但在中国,似乎越来越不平常,从孕妇到产妇到孩子,都被过度保护着。刘安说,过度紧张对待怀孕和孩子不是好事隋,养育风格的不同,造成了育儿感受的不同,孩子最终养成的生活习惯,乃至个性也不同。

“我主张把孩子‘放养’,一是‘放开了养’,不要太过紧张和担心,另一个是‘放出去养’。让孩子多去户外。”刘安这样建议,“让爸爸参与有好处,男人不那么怕,弄孩子幅度大一些,力度大一些,反而更好”。

其实,把心态放松下来,并不是漠视孩子,只是重新找回育儿常态,消除了那种时时刻刻的紧张感,可能反而有更多的精力陪伴孩子。“现在有两个极端,都不好。一个极端是太过细致,反而无所适从,一个是太不以为然,动辄就说,以前农村什么都没有,不也把孩子养大了?”

养娃可不是养宠物

《圣经》中,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后,上帝为惩罚他们,对亚当说:“你必定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土”,又对夏娃说:“我一定多多增加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这好似是男人和女人的宿命安排,男人最苦的是谋生,女人最苦的是生育。当了妈妈后的娜娜深刻体会这一点,生时苦,养时更苦,即便是把所有的身心都集中在初生儿身上,仍感力不从心。不用照镜子,也能知道自己容颜憔悴。

娜娜说,原本以为养孩子就跟养宠物一样,尽是乐趣。可当妈妈后,向来朋友成群的她突然断了与外界朋友的频繁往来,身旁的女朋友都娇艳欲滴,老公的女同事也美貌如花,自己觉得像个黄脸婆,这种落差使得她感到脆弱而忧郁。

专家认为先生应该多与妻子沟通,交流育儿的烦恼和乐趣,回家后要力所能及地帮忙照顾孩子,鼓励妻子定期出门与朋友会餐逛街,陪着妻子出门看场电影或听场音乐会。80后妈妈也要学会调整心态,照顾新生儿虽然辛苦,但也有很多乐趣,要学会享受和记录。只要有毅力,身材一定能够恢复好,等到开始上班,一样可以把自己打扮成一朵花。

传统育儿PK现代育儿

80后妈妈比较认可现代的育儿方式,她们热衷于从书本、网络和亲子培训班中获取科学而时尚的育儿方法。而出生于四五十年代的父母却往往喜欢沿袭自有的传统育儿观念,有些人还非常固执,一定要把自己的经验套用在第三代的养育上。燕子就遇到了这么一个固执的婆婆,她苦恼地说,照顾宝宝不是最大的麻烦,最大的麻烦是要苦口婆C/地说服婆婆放弃她不科学的育儿观念。

燕子常在网站和社区与很多新妈妈分享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也常常帮宝宝拍摄各种各样好玩的照片和视频。可是婆婆对此很不满,认为宝宝不应该多拍照,因为老一辈人认为宝宝拍照多了容易做恶梦,不好带。让婆婆更为不满的是,燕子经常定期带宝宝做保健,婆婆觉得有事没事跑医院是一种晦气。

燕子报名参加育婴培训班也引起婆婆的不满,她说:“育婴培训班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还有心理咨询等,很多育儿经验也是科学健康的。在这里,妈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相对于父母代代传承的育儿经验,这里学到的知识更全面更系统。”婆婆认为,燕子的老公都是她用传统的方法带大的,也长得很好,儿媳这样做除了花冤枉钱就是跟自己对着干。

由于生活背景和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婆媳之间在育儿观念方面难免存在分歧,消除育儿代沟的不二法宝,就是婆媳要多沟通。婆说婆有理,媳说媳有理,这个时候先生需要出来权衡,并积极扮演好婆媳沟通的桥梁角色。婆婆不妨跟着媳妇去听听育儿讲座或保健医生的分析,丢弃辈分偏见,理性思考一下晚辈的育儿观念。媳妇也不要太盲从书本,不妨宽容一下老一辈的唠叨,传统的育儿方法也有很多有用的经验,这样不但尊重了婆婆,同时也获得了育儿常识,一举两得。

第二胎选择

几年前,在中国的城市里,这样的场景还是比较稀罕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两个孩子(不是双胞胎)逛街,一个三四岁,一个是放在推车里的小婴儿。看惯了一家三口的城里人,都会好奇这一家四口的组成情况。人们心中大致会有这样几个猜测:其中一个孩子是亲戚家的?再仔细看看,两孩子长相仿佛同出一辙,那么,就是在国外生了带回国的?又或者,父母有的是钱,可以搞定户口?

除了第一种猜测外,后面两种情况确实是――也只可能是在1982年确定计划生育为基本国策的中国才可能发生的例外――而这样的父母,自豪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这至少说明,这是一对有能力的父母,无论是个人才华能力上(留学生还有另外的含金量),还是经济实力上(在中国,生二胎好像一直是明星或者富人的特权)。

不过,现在想生第二个孩子,已经不需要出国这么大的人生转变了。当80后也到了生育年龄的今天,“一家四口”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夫妻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可以成为两个孩子的父母。

80年后出生的人,因其“独生子女”的特殊的时代烙印,而成为社会学家不得不正视的有着迥异人生轨迹的人群。对于“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影响了一代人的性格与文化传承的争论,在这20多年里从来没有停止过。当他们还是孩子时,我们说他们因为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而倍显孤单;他们上了学,受挫能力的薄弱被人诟病是独享万千宠爱的结果;当他们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又以“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负嚣张”而成为80后职场上的弱势。

而这些独生子女的后遗症,都不及更深远的影响来得严峻,那就是――个缺乏兄弟情谊的人,家庭对他们的控制力也是相对式微的,当他们以独立的个体而非家庭成员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则必然与我们传统的文化体系发生碰撞。

由此有学者呼吁应该对于这个国策进行适度调整,现在被大家普遍熟悉的政策就是,在中国大多数城市,夫妻双方如果都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二胎。

不知道80后这些还不成熟的孩子们,是否会想通过生育两个孩子的方法来一了自己孤独童年的心结呢?计划生育时代的父母没有选择余地,抱个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当个宝;而有个二次机会的80后们,又忙着要为后代凑个“好”字,才作为圆满人生的目标。所以,如果是两个女孩或者两个男孩,是不是又会觉得人生有缺憾了呢?

专家分析80后父母

缺乏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是80后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8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使他们的依赖心理特别强。他们害怕长大也不愿意长大,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婚前并没有做好成家后所要承担许多责任的心理准备。由于从小备受关注和宠爱,使得他们比较任性和我行我素,不懂得互相包容与谦让。

他们认为生育孩子是为了父母,所以父母理应为他们照顾孩子。这种现象首先是在80后中的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次,它与我国应试教育也有间接关系。在我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大家往往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应该培养的家庭、社会等一系列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缺乏会造成许多80后心理承受能力差、婚后生活不独立甚至不和谐等问题。一些人承受不了婚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匆匆选择了离婚,这也是当今离婚率直线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所谓的“抢婚”、“闪婚”,还是“早婚”、“抢生”,自主选择婚姻是每个成年人的权利。但对已是成年人但又非常年轻的80后来说,面对着多元选择,他们也要意识到,需主动承担起随选择而带来的责任和后果。

第8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关键词 青年 婚恋家庭价值观 消费观念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A Comparison of the Youth's Values in Love and

Marriage in China from 1970s to 1990s

LAO Riqiang[1], LENG Nianyou[1], LIU Yanjun[2]

([1] Guangdong AIB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07;

[2] Nanfang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70)

Abstract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difference of the youth's values in love and marriage in China from 1970s to 1990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use selection, popular marriage-related terms, and confession of love, marriage ceremony, and consumptive conception. However, there exists a general trend among these changes.

Key words the youth; values in love and marriage; consumptive conception

婚恋家庭价值观是指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在给我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比较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我国青年的婚恋家庭价值观,对引导青年的婚恋家庭价值观有前瞻意义。

1 女性择偶热点方面

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喜爱属于自己时代的宠儿,因而女性有不同的择偶标准。70年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因而女性最理想的择偶对象是军人;80年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代表,是智者的化身,因而女性最理想的择偶对象是大学生;90年代,大款是经济的弄潮儿,是商海的胜利者,因而女性最理想的择偶对象是大款。21世纪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开放时代,人们有不同的喜好,因而择偶对象不同,可能是CEO,是科学家,是公务员,是医生,是律师,也可能是教师。

2 婚恋家庭流行语方面

从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婚恋家庭价值观方面的流行语。70年代流行语:破鞋;野汉子;一帮一,一对红;三转一响;七十六条腿;双眼皮;酒窝;高价姑娘;晚婚晚育;;亲不亲,线上分;家庭妇男;轧马路;秦香莲;陈世美。80年代流行语:集体婚礼;红娘;婚姻介绍所;征婚广告;婚外恋;贤内助;骗婚;婚前性关系;未婚先孕;人工大流产;道德法庭;第三者插足;妻管严;大操大办;计划生育;人工授精;结扎;上环;泡妞;钓鱼;嗅蜜;大男大女;涉外婚姻;阴盛阳衰;性感;性解放;。90年代流行语:;小姐;试婚;同居;妻妾成群;丰乳肥臀;离了吗;单身贵族;网络爱情;电脑征婚;旅行结婚;大撒把;热线;非常男女;非常爱情;离婚餐厅;红色恋人;包二奶;磁器;勾兑;老蜜;钓棒;傍家;傍大款;异性合租;相约星期六。

3 恋爱方式方面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恋爱方式有很多差异。约会地点方面,70年代是戏剧演出、山顶、观音庙会或公园;80年代在歌舞厅、溜冰场、电影院;90年代在网吧或同城约会。经典恋爱方式方面,70年代是父母之意,媒妁之言;80年代是自由恋爱;90年代是网恋。经典描述方面,70年代是柏拉图之恋;80年代是简单爱;90年代是。经典爱语方面,70年代是“月亮代表我的心”;80年代是“我爱你(I LOVE YOU)”、“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90年代是只求真爱。表达方式方面,70年代是情书、点歌;80年代是电话;90年代是网络。爱情礼物方面,70年代是布娃娃、千纸鹤、草编蚱蜢、玉镯;80年代是风铃、音乐盒、明信片、金戒;90年代是香水、钻戒、网络宠物。

4 婚礼方式和消费观念方面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婚礼有不同的价值取向。70年代的婚礼认可简朴。20世纪70年代,绝大多数关系民生的商品仍需要凭票购买。那时的婚礼大都办得极其简朴,大多数人延续老的习俗,在家里摆开“酒席”大宴亲朋。办一场又热闹又体面的婚礼,只需一二百元而已。80年代的婚礼喜欢采取旅游结婚的形式。20世纪80年代也还是个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结婚时大摆(下转第190页)(上接第181页)酒席,宴请宾客并非人人都能承受。对于工资仅有几十元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实惠的旅行结婚不失为一个符合经济状况也有面子的选择。90年代的婚礼追求多元。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婚礼更加丰富多彩。婚纱影楼、婚庆公司开始遍布大街小巷,于是乎,婚纱照、花车、礼服、酒宴,逐渐成为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元素。

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结婚消费观念不同。70年代要“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80年代要“三电一轮”即电视、电话、电脑、汽车;90年代要“三子一本”即房子、车子、票子、本科学历。70年代末,结婚时需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加上衣服、家具,总共花费只需要六七百元。80年代末,租两辆婚车共需60元;婚宴每桌60元,10桌共600元;喜糖200元;照相50元;家具500元,还包括自己做的;东芝12英寸黑白电视420元;夏普录音机610元;衣物、被褥500元;另外还有单位分房的房租每月1元多。总共3000元可以把婚礼办了。90年代末,已经开始了商品房时代,许多青年人结婚为房子发愁。但当时装修不贵,1.5万元就能把新家搞得像模像样了;家具电器平均需要1.5万元,婚宴花费开始上涨;婚纱照相大约要1000元;衣服和首饰要2000元。

5 婚恋家庭价值观变化的总趋势

5.1 男女青年共有的变化

一是没有爱情,就不谈婚姻。现在青年的婚姻带有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坚信爱情,相信感觉,他们无法容忍没有爱情的婚姻,他们对以前那些无爱婚姻的拖拖拉拉嗤之以鼻。二是婚姻不但要取暖,还要取乐。他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比他们的前辈更高,除了对物质方面的追求,他们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他们绝不可能因为一场婚姻放弃浪漫的生活,电影、音乐、酒吧、网游,还有愉悦的性生活,一样都不能少。三是在婚姻中保持独立的地位与个性。即使结婚了,我还是“我”,现在的青年夫妻只是形式上的“我们”,而内心,都有一个强大的“我”:夫妻间有各自的事业,有各自的朋友圈子,甚至是独立的生活空间。“新生活、各顾各”是早已流行的语言,“夫唱妇随”已经是N年前的老黄历了。

5.2 女性在婚恋家庭价值观方面有很大的变化

一是婚姻价值在整个女性价值体系中地位有所下降。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大多数女性视家庭为其生命根基和全部世界,婚姻价值是女性价值的全部。现在,女性不再拘泥于婚姻和家庭,开始走向社会,追求其他的社会价值,女性价值转向女性自我价值、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不再拘泥于婚姻价值。二是女性在婚姻中由传统的附属性人格向独立性人格转变。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被“三从四德”的精神枷锁所桎梏,在意志上是不自由的,是附属性人格价值观。现在,女性的主体意识在不断增强,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与男性一起创造财富,在家庭内有决策权,有了独立性人格价值观。三是改变了那种压抑个体价值而维护男性价值的传统观念,树立发展女性个体价值,努力实现自我满足的价值观;改变依赖丈夫养活,满足于做“贤妻良母”的处世之道,树立自立、自信、竞争、创新、参与和争取成就的成功意识;改变“男尊女卑”、“男主女从”屈服于男性专制的等级制度,提出男女平等、民主的口号。

参考文献

第9篇:计划生育的口号变化范文

关键词:90后 特征 教育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大学校园已渐渐成为90后的根据地,由于学校里的年轻老师以80、70后居多,而教导主任、教授、领导们主要由50、60后来担任,90后独特的个性特征以及行为方式常常使教育者们非常头疼和矛盾,另一方面,90后自身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帮助他们在长处上发展,减少不利的方面,将更有利于90后的成长。

一、什么是“90后”

具体是指1990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有时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出生的年代既没有50后、60后们经历的政治动荡和经济萧条,也没有70后、80后所经历的政策瞬息万变和计划体制改革。90后完全沉浸在改革开放带来的硕果中。由于中国80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他们目前构成中国的新生代力量。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呈现出与以往极大的不同,这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90后”这一群体所呈现的问题以及针对他们教育方法的不足

1、缺少远大理想、厌学情绪严重

90后生活的时代环境相对于任何以往的群体都要优越,物质产品极度丰富,科技产品极度发达,另外90后家中只有一个孩子,往往是四个老人、父母都极为宠爱,家中孩子最大,这使他们从小就学会享受,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没有经受挫折磨难的锻炼,他们一般都缺乏远大的理想,这也是目前我们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所缺失的,理想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孩子性格形成阶段,错过这个时期,孩子逐渐成熟,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再进行教育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另外,90后虽然经历了“减负”、“素质教育”等教育体制改革,但是由于自身没有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学习以被动、强制性为主,90后普遍表现出来厌学情绪。

2、追求个性、反叛意识强烈

90后生活的条件相对优越,信息产品也极大地丰富,尤其是网络的流行使得信息畅通无阻的被90后接收到,这使得他们拥有比任何年代的群体都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这些数量庞杂的信息中,那些明星信息、韩流、日流信息等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再是雷锋、焦裕禄等传统英雄,取而代之的是周杰伦、张杰等潮流明星,学生把他们奉为偶像,深深崇拜,以至于模仿着明星们的穿衣打扮、言行举止,以求与众不同,在课堂上我们也经常可以见到穿着时尚,发型个性的学生,而这正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绝不会出现的。在现行的教育教学方法中,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是问题学生,放置他们于角落置之不理,有的听之任之,还有的见一次说一次,但是往往教育效果不明显,只能激起学生更为叛逆的行为。

3、心理问题让人担忧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刺激人的金钱意识,人心浮躁,唯利是图。传统的家庭观念已渐渐不被人们接受,90后很多都有父母离异、单亲、留守等经历,这些社会问题或多或少都对他们的成长有所影响,尤其是心理成长。有关数据大致表明,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消极的心理特征,如心理问题、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等逐渐增多或增高。1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切实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缺失这一环节,有的虽然关注到了这一问题,但是米有足够重视人为的加以敷衍,形同虚设,这是导致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的重要原因。

三、针对“90后”教育方法的改进

1、多以鼓励的形式督导他们学习、帮助其树立远大理想

90后的孩子缺乏锻炼,内心也比较敏感脆弱,遇到挫折压力往往容易气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中应多以鼓励性的方式与学生交流,甚至有些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以身作则,带动学生,给他们信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即使没做好,也不要用责备的语气怪罪他们,应该鼓励他们再多试几次,学生做的好,要着重表扬,增加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样反复一段时间后,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参与性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教师应多跟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同时,教师应结合本专业的情况,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树立奋斗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早点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2、从偶像明星身上着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学生都不以雷锋、焦裕禄等传统人物为榜样,是因为很多政府和学校树立的榜样都是事先安排好,宣传方式也很单调,无非以喊口号、贴标语、作巡回报告等形式,并且只宣扬好的方面,不做坏的说明,学生认为很假,没有新鲜感,很枯燥乏味。而文体明星就不一样,他们经过媒体的包装,往往都是光鲜亮丽,很能吸引眼球,并且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个明星的成长历程都是被透明的摆在观众面前的,学生通过网络直接可以了解到某一位明星的成功背后的艰辛奋斗史,这样他们觉得很真实,也愿意效仿这样的经历去实现自己的理想!90后们能这样评价自己的偶像,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已经把偶像当成了榜样!对于这样的榜样,学校不能一味的反对,而应当引导学生,让他们不能只关注明星们光鲜亮丽的外表,还应多关注他们阳光自信的精神层面,使学生学习他们的勇敢和吃苦耐劳精神,去掉浮躁,懂得谦虚努力,踏实认真。

3、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90后学生普遍存在着孤独、敏感、焦虑、内向等心理问题,虽然学校普遍都设有心理辅导站,但是学生出于内向、不好意思等各种因素考虑,很少有主动去咨询的。那么,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当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要采取单独对话的方式,否则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也不要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这样往往没有目的,没有重点,谈话不会有收效。最好就是小规模、小范围的组织,以宿舍为单位进行非正式访谈,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介入,获得学生的信任,畅所欲言,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解决他们的思想顾虑。对于一些思维偏激的学生,帮助他们矫正不良的思维习惯,以正确的态度看待问题,使他们走出思想的低谷。

虽然目前大学校园普遍面临着90后大学生的教育问题,针对他们的教育研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但是相信通过笔者以及全体教育者共同的研究论证以及教学实践的努力,这一问题终将会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