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年度考评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年度考评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年度考评管理办法

第1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安徽省民生工程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33项民生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民生办[2013]1号)、《关于印发安徽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5个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绩效办法的通知》(财社〔2013〕222号)等规定,市卫生局、财政局制定了《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及《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新农合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及发挥效益,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个人缴费资金及其他来源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中期考评,自评情况分三项,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合作医疗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情况

1、项目具体制度建设情况,按照省办《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文件,及时制定了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2、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县专门成立**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了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县卫生局管理,专门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且每个乡镇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从乡镇现有人员编制中配备一至2名专职人员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3、信息系统按照省统一标准建设,运行平稳,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监管设施车辆,各定点医疗机构与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即时结报补偿款。

4、就诊IC卡以户为单位,全部发放到户191432户发放IC卡194721张。

5、一是通过传媒宣传报道,二是利用一封信、宣传画、乡村标语等多种形式,三是各乡镇设置了合作医疗服务窗口,向每一位咨询农民宣传、解释《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规定,认真解答参合农民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参合农民转变观念,积极支持合作医疗工作。

二、资金筹集到位

1、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

2013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县级应配套资金为974.2万元,实际到位县级配套资金974.3万元,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率

我县县级配套资金于2013年3月底之前到位,到位及时率为100%。

3、年度个人缴费到位情况

2013年,我县参合人口为649490人,应自筹个人缴费38969400元,实际个人缴费到位38969420元,年度个人缴费到位率100%。

4、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2013年我县医疗救助参合人数49995人,参合资金应为    2999700元,实际到位医疗救助参合资金为2999700元,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与个人缴费资金同时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资金到位率100%;另外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20%配套及时拨付到位,到位率为100%。

5、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情况

我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及时,不存在虚报地方补助资金的任何行为。

6、是否专户管理及专款专用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支出户,银行账户设置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年筹资款项由乡镇经办机构直接汇入财政专户,统筹基金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统一支付,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7、为逐步探索参合居民重大疾病救治、支付方式改革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试点的指导意见》(皖卫农〔2010〕50号)的要求,制定了《**县合作医疗扩大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县级先行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扩大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按级别分类别列入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并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扩大试点范围。

8、会计核算情况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账务处理规范,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银行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且风险基金按规定提取。

9、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套取、贪污、造假帐、假凭证、平衡预算和工作经费等任何行为。

10、新农合资金使用进度

到2013年12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23548.02万元,资金使用率达106.6%。

三、项目效益绩效

1、参合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县的合作医疗补偿制度满意度较高。

2、我县信息系统实现了住院实时监审、参合查询、出院补偿等基本功能,省市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即时结报。

3、住院受益率情况:我县住院受益率7.9%在全省平均值设定范围内。

4、住院补偿比:2013年度全年住院补偿比为57.7%。

5、县级医院住院可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91.2%,大于85%。

6、2013年门诊受益率介于80-160%以内,我县补偿人次为1004555人,比率为154%。

7、2013年根据年度报表我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为51.9%。

8 、为规范我县慢性病的认定和报销流程制定了慢性病管理办法,成立了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实施办法,2013年度慢性病补偿13404人次,补偿金额为815.47万元。

 

 

 

 

 

 

 

 

 

 

 

 

 

 

 

 

 

 

 

 

 

 

 

 

 

 

 

 

 

 

 

 

 

 

 

 

 

 

2014年度上半年**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项目

绩效评价自评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新农合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政策落实及发挥效益,对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个人缴费资金及其他来源的新农合资金进行中期考评,自评情况分三项,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合作医疗项目管理绩效自评情况

1、项目具体制度建设情况,按照省办《合作医疗实施方案》文件,及时制定了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

2、机构人员配置及经费保障情况

我县专门成立**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了监督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隶属县卫生局管理,专门负责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且每个乡镇下设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从乡镇现有人员编制中配备一至2名专职人员从事合作医疗工作,确保专人负责。

3、信息系统按照省统一标准建设,运行平稳,县里根据实际情况配备了监管设施车辆,各定点医疗机构与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即时结报补偿款。

4、我县于2014年2月1日,启用身份证就医,已全面普及。

5、根据问卷调查得分分析,我县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已普及到家家户户,群众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高。

二、资金筹集到位

1、县级配套资金到位率

2014年度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县级应配套资金为976.2万元,实际到位县级配套资金980万元,配套资金到位率100%。

2、县级配套资金到位及时率

我县县级配套资金于2014年3月底之前到位,到位及时率为100%。

3、年度个人缴费到位情况

2014年,我县参合人口为650850人,应自筹个人缴费45559500元,实际个人缴费到位45559500元,年度个人缴费到位率100%。

4、医疗救助配套资金到位情况

2014年我县医疗救助参合人数49168人,参合资金应为    3441760元,实际到位医疗救助参合资金为3441760元,医疗救助配套资金与个人缴费资金同时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专户,资金到位率100%;另外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民政部门及时拨付到位,到位率为100%。

5、申报上级补助资金情况

我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申报及时,不存在虚报地方补助资金的任何行为。

6、是否专户管理及专款专用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无支出户,银行账户设置在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收支两条线,当年筹资款项由乡镇经办机构直接汇入财政专户,统筹基金支出全部由财政专户统一支付,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

7、为逐步探索参合居民重大疾病救治、支付方式改革及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县,制定了《**县合作医疗扩大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在县级先行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的基础上,确定扩大将乳腺癌等 36组疾病通过提高病种比例的方式按级别分类别列入县内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付费试点范围。

8、会计核算情况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基金账务处理规范,经办机构与财政部门、银行按月对帐,账账相符,且风险基金按规定提取。

9、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资金现象

我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资金不存在截留、挪用、套取、贪污、造假帐、假凭证、平衡预算和工作经费等任何行为。

10、新农合资金使用进度

到2014年6月底,全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补偿金额为133438.1万元,资金使用率达53%。

三、项目效益绩效

1、参合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县的合作医疗补偿制度满意度较高。

2、我县信息系统实现了住院实时监审、参合查询、出院补偿等基本功能,省市县全部定点医疗机构实施即时结报。

3、住院受益率情况:我县上半年住院受益率6%在全省平均值设定范围内。

4、住院补偿比:2014年度上半年住院补偿比为57.%。

5、县级医院住院可报费用占总费用比例为90.5%,大于85%。

6、2014年门诊受益率介于80-160%以内,我县上半年补偿人次为511717人,比率为51.57%。

7、2014年根据年度上半年报表我县乡村门诊报销比例为51.57%。

8 、为规范我县慢性病的认定和报销流程制定了慢性病管理办法,成立了慢性病专家委员会。制定了《**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管理办法〉〈**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慢性病鉴定标准》的实施办法,2014年上半年慢性病补偿11156人次,补偿金额为712.53万元。

 

 

 

 

 

 

 

 

 

 

 

 

 

 

2014年度**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

绩效评价自评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卫生民生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合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大病保险进行中期考评,从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信息资料三项考评,自评得分100分,详细考评如下。

一、  制度建设情况

我县制定了大病保险实施办法,制定了招标内容,进行

了招标管理,于6月份招标确定了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承办机构,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工作职责。

二、  管理规范

我县于7月份与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承办机

构签订了合同明确了双方工作职责。确定筹资额15元/每人。目前中国人保财险为新农合大病保险经办人员办公地点设在新农合办公区域内,人员已经在岗,且信息系统已经开始结报。

三、  信息资料

我县已经向保险公司提供了参合信息,信息系统可以自

动结算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材料已经有保险公司报送了。

第2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激励;结果应用;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赵江龙(1984-),男,陕西渭南人,延安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助理工程师;杨锦荣(1981-),男,陕西宝鸡人,延安供电局人力资源部,助理工程师。(陕西 延安 716000)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190-02

一、目标描述

1.理念和策略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资源、业务和行动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延安供电局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绩效管理体系工作中,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坚持系统管理和过程管理,遵循“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原则,建立统一规范、上下衔接、左右协同、全方位覆盖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完善配套保障支撑体系,强化目标管理,突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注重文化氛围营造,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经营业绩和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了企业的战略目标。

2.范围和目标

在构建和实践绩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延安供电局切实按照公司集约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总体设计、强化责任、明晰考核、突出应用”的总体原则,有序开展绩效管理各项工作。

一是在绩效诊断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立了绩效管理的原则,即理念与导向的统一、绩效框架的统一、绩效流程的统一和绩效责任的统一。

二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化理念,积极推进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广泛动员各层级员工积极参与,有力地保证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可控、在控和能控。

三是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建设,将绩效考评的结果应用到奖金分配、工资调整、评优评先、岗位晋升等方面,并在员工成长方面积极应用,形成长效分析改进机制,对各项绩效管理的制度标准、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完善,寻求突破,真正建立起绩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主要做法

1.主要流程说明

(1)积极实践探索,明确工作思路。一是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绩效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强调人在企业中的突出地位,弘扬现代企业的价值观,注重企业的全过程管理;“和谐共赢”强调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和人企和谐,实现职工更优秀、企业更卓越。二是建立了以组织绩效、员工绩效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制度。以部门业绩考核为主线,强化全员绩效考核建设,全面促进企业和谐发展。三是明确了“夯实基础、提升管理、改进绩效、实现双赢”的绩效管理目标。“夯实基础”,即不断夯实绩效管理工作的支撑基础;“提升管理”,即不断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整体管理水平;“改进绩效”,即不断改进企业绩效和员工绩效;“实现双赢”,即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发展的双赢。

(2)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根据公司业绩考核和企业负责人考核的关键业绩指标,结合延安供电局总体的工作目标要求,按照流程清晰、责任明确、突出核心的思路,全面梳理组织层面、部门层面、岗位层面的绩效指标,修订完善《延安供电局部门(单位)年度业绩考核办法》,根据各部门、单位的经营范围和业务重点,明确各部门的年度业绩考核指标及考核指标目标值,重点加强对关键业绩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指标的考核,明确考核分值以及考核结果的应用方向和应用力度,不断加强部门业绩考核,提升部门总体执行能力。

建立了完整统一的绩效指标库。明晰绩效指标分解流程,确保指标分解工作的层层落实。以年度绩效指标为例,主要设置了生产经营和管理类指标、安全生产管理指标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指标,年度业绩考核分为年度关键业绩考核、日常考评、局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和“四好”班子评价四个部分。年度关键业绩考核占40%、日常考评占40%、局领导班子综合评价占10%。“四好”班子评价占10%。如:年度关键业绩考核指标以各部门年度业绩考核责任书确定的指标内容为准;日常考评指标包括以下15项量化指标:部门年度目标任务(包含综合计划、同业对标等指标)、月度重点工作及任务、安全管理、党风廉政及反腐败工作、重点工作督办及内部管理、财务及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及文明建设、维护稳定及舆情监控、物资集约化管理、行风及优质服务、信息化管理、职工培训、新闻宣传、后勤管理。最终建立覆盖全局主业各部门、班组、岗位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3)以强化责任落实为核心的绩效管理责任体系。长期以来,电力企业专业化管理色彩比较浓厚,企业化管理色彩相对不足。与之相对应,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各级人员重视“管事”,忽视“管人”,轻视“绩效”。而根据现代绩效管理体系的要求,各层级人员在担任业务负责人的同时,要对职工的绩效状况进行反馈,而且要关注职工的培养与发展,对职工的能力提升进行指导。延安供电局通过制度办法建立和固化了各层级的绩效考核制度,细化落实了责任体系,并以此作为贯穿整个绩效管理制度的主线,将绩效责任作为绩效管理责任链条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形成主管领导对主要领导负责、中层干部对主管领导负责、员工对中层干部负责、主要领导对员工负责的全过程管控体系,既保证了绩效责任和压力的层层传递,也体现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4)以闭环管理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流程体系。从组织和个人、年度和月度、目标设定和结果考核等三个维度明晰绩效管理流程,即组织年、月度绩效目标设定和结果评定,个人年度绩效目标设定和结果评定,个人月度绩效结果评定。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主管领导、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之间多维互动的绩效考核体系,就绩效考评的结果进行沟通或面谈,共同制定绩效提升计划,从而实现了绩效的闭环管理。

(5)以深化激励为目标的绩效配套保障体系。全面梳理了岗位说明书,进一步明晰了岗位职责,避免了绩效责任的重叠和真空。初步建立不同岗位状态下的薪酬分配模式,形成与员工发展相适应的岗位成长机制,加大薪酬向一线、重要岗位倾斜力度,进一步理顺了收入分配关系。同时,将导师带徒、技术比武、竞赛调考、科技进步纳入薪酬激励,进一步提升薪酬激励的作用。

(6)以突出应用为重点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一是修订完善《延安供电局中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中层干部考核的重点,以强化工作执行、提升工作效率为核心,全面加强对中层管理人员的“德、能、勤、绩、廉”等全方位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方法,明确中层干部考核结果的应用方向和应用力度,将中层干部下一年度薪酬水平和年度兑现奖与中层干部考核结果进行有效挂钩,不断激励中层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执行力。如:年度考核结果得分排名为前10名(含第10名)的,下一年度内执行岗位所在归级区间薪酬待遇上限;年度考核结果得分排名为11~30(含第30名)名的,下一年度内岗位工资维持原待遇不变,奖金系数执行所在岗位归级区间上限;年度考核结果得分排名为中间名次的,下一年度内岗位工资、奖金系数维持原待遇不变;年度考核结果得分排名为后10名的,下一年度内执行岗位所在归级区间薪酬待遇下限;年度考核结果得分排名为后3名的,下一年度内执行岗位工资所在归级区间下限,奖金系数按照所在归级区间下限的基础上下浮0.1执行。从年度考核结果得分前10名的中层干部中选拔推荐3名作为局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

二是修订完善《延安供电局员工考核办法》,明确员工考核主要以工作业绩考核、工作能力考核和工作态度考核为主,实行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日常考核以月度绩效考核为主,主要考核员工的业绩和劳动纪律,年度考核以横向互评、纵向考评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加大考核结果的应用,明确考核结果的应用方向和应用力度,将员工下一年度岗级薪酬水平与员工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有效挂钩。员工年度最终考核结果,按年度最终考核得分划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员工年度考核结果将作为岗位变动、薪酬分配、教育培训、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优秀”在下一年度内,执行所在职级薪酬待遇上限;“良好”在下一年度内,岗位工资不变,奖金系数执行所在职级上限;“合格”在下一年度内,岗位工资和奖金系数不变,下一年度评先选优和后备干部推荐原则上不予以考虑;“不合格”在下一年度岗位工资和奖金系数执行所在职级下限,下一年度的进修、评先选优和后备干部推荐原则上不予以考虑。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员工,在下一年度内,岗位薪酬待遇可上浮一档;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的员工,岗位工资和奖金系数均下浮一个职级,按照新职级的下限岗位工资和奖金系数执行;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员工优先享受参加教育培训、进修、评优评先和后备干部推荐的待遇。不断激励员工改进工作方法,以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2.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

(1)建章立制,强化组织与制度保障。要持续有效地开展绩效管理,理念输导与机制保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延安供电局从强化组织保障入手,成立了各层级绩效管理领导小组,以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管控和指导,制定延安供电局《部门(单位)年度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中层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员工考核评价办法》和《全员绩效管理办法》等制度,修订完善员工岗位说明书,出台配套实施的相关细则。通过以制度的形式明确绩效管理组织与管理机构,实现了组织与制度保障的有机融合,保证了绩效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有效性。

(2)文化引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职工是绩效管理的主人。要想使绩效管理工作真正落地,必须发挥好“参与管理”的作用,切实让广大职工参与绩效管理建设应用的全过程。为此,延安供电局采用专题会议、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网络信息、热线电话答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系统操作培训。为绩效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和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评估与改进

1.评估方法

绩效管理专业的评估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科学有效性和针对性。二是绩效管理体系运转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三是绩效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实施效果

通过实践,延安供电局绩效管理制度日臻完善,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了初步成效:

一是在管理理念上,已经初步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延安供电局以绩效标准化为载体,以深化结果应用为基础,全员绩效管理的理念得到了落实,人力资源部门的行政事务性职能逐渐淡化,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和职能也得以重新定位和释放。

二是在管理重点上,逐步由“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转变。以前各部门、单位绩效考核的职能普遍分散,各种考核办法自成体系,考核指标粗细不均,考核内容与全局目标的关联不够紧密,考核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而通过建立统一的绩效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党风廉政、生产经营和管理、经济责任制等各项考核办法整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

三是在管理模式上,逐步由“重视管事、忽视管人”向“管人管事相结合”转变。通过明确各层级员工绩效责任,各级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有了重新定位,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关注员工的绩效提升与能力发展。

四是在管理效力上,逐步由“均等文化”向“高绩效文化”转变。以前各部门、单位对于员工相对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办法,企业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等业绩的压力往往停留在单位领导、职能部门层面,没有真正分解和传递到广大员工身上,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建立现代绩效管理体系,将组织绩效与员工绩效紧密结合,真正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追求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3.实践体会

通过开展全员绩效管理工作实践,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优秀的绩效文化,是顺利开展绩效管理的前提。只有强化执行,努力探索,逐步建立起具有生命力的绩效文化、构建注重实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全员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全方位顺利开展。

二是坚强的组织领导,是深层推进绩效管理的关键。绩效管理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仅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可能把工作做好,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员工共同参与和协调推进。

三是实用的管理制度,是实施绩效管理的长效保障。管理的变革常常伴随着制度的创新。全员绩效管理要实现长效运行,必须要有好的管理机制和制度保驾护航。只有将管理的责任、流程和结果应用等内容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全员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常态运行和长效应用。

第3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管理办法; 供电企业

一、引言

2010年12月,广东电网公司制定下发了《广东电网公司财务工作综合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制度的出台,打破了原来以财务报表编报质量为单一衡量标准的年度考评机制,为衡量、评价各分子公司、中心机构及直属单位财务工作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制度规范。本文立足于供电企业的现状,探讨在“一体化”财务管理背景下如何实现对下属企业真实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评价,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二、供电企业财务工作综合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现行的综合评价管理办法

目前,广东电网公司对下属单位财务工作综合评价的内容及权重如下:财务基础工作评价(55%)、财务风险管理评价(5%)、财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30%)、创新类(10%)和扣减类。其中,财务基础工作评价直属各单位落实财务一体化管理的情况,包括一体化财务组织架构的设置和运作情况,一体化财务管理制度、流程、作业标准和工作表单的执行情况,一体化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财务人员的培训情况等。该评价体系为广东电网公司量身定做,与南网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息息相关,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权重合理,为考核、评价直属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提供了一个蓝本。

(二)现行财务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广东电网公司财务工作综合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省公司职能部门对直属单位职能部门工作进行考评的大胆尝试和有益实践,为夯实财务工作基础,提高基层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该评价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商榷的问题,优化完善的空间大。

第一,评价体系偏重于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不足。纵观目前的综合评价体系,不论是财务基础工作评价还是重点工作评价,非财务指标内容占据了较大的幅度,而针对资产经营考核、经济技术指标的内容寥寥无几。财务指标作为评价一个单位资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在综合评价体系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体现。

第二,评价体系偏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不足。综合评价体系模板在完成情况一栏多数是以“是否完成”作为“得分”判断依据,而在实际工作中,直属各单位均开展了相关工作,但是对各项工作开展的广度、深度不一,导致完成的进度、质量、效果参差不一。定性分析内容过多容易造成主观随意性,不利于对直属单位进行横向比较。

第三,评价体系内容丰富广泛,但重点不突出。综合评价体系对直属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考评,内容详细丰富,有利于引导各单位扎实开展各项工作,避免顾此失彼。但是也带来了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的问题,加大了考核的工作量。

第四,评价结果的星级标准定义不够细化。综合评价体系以“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和无星级”作为评分结果,对激励直属单位争先创优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然而,现有评价体系对星级标准的定义较为粗简,没有十分明确的可量化、可衡量的尺度和标准。

三、优化供电企业财务工作综合评价的建议

(一)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原理,引入关键财务指标

平衡计分卡理论将企业的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在一起,它把企业的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并将各种衡量方法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包含财务指标,也包含顾客角度、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业务指标,使企业能够一方面追踪利润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关注能使企业提高能力并获得未来增长潜力的无形资产的状况。目前,广东电网公司对地市供电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广东电网公司目标考核责任书》及《广东电网公司直属企业绩效合约》,其设计基本符合平衡计分卡的思路,即包含财务指标、安全生产、营销服务、行风、廉政建设、企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对推动供电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财务部作为资产经营指标考核的责任部门,在省公司对地市供电分公司的考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综合评价体系中加入资产经营指标、绩效考核指标,既符合财务部作为领导的参谋者和重要助手的角色定位,也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财务部的资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发挥财务综合评价工作的导向,从而促进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财务指标的引入,一方面要坚守战略相关性原则;另一方面要结合可控性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各单位“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努力”,既要表彰先进,又要鼓励落后单位迎难而上。根据《广东电网公司经营业绩指标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省公司通过建立《经营业绩评价管理综合指标库》对各单位(部门)的年度经营目标完成情况、经营管理情况及专项任务完成情况提供管理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为纳入绩效合约管理及进行其他经营管理综合评价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指标库的建立、指标的选取和动态维护,达到确立导向、鼓励先进、合理评价的目的。地市供电局纳入绩效合约的经营业绩评价的可选指标为:总资产内部报酬率、万元固定资产购电量、利润总额、售电量、主要经营指标预算准确率、供电单位成本、可控单位供电成本下降率、收入支出户余额、应收电费余额、线损率、全面预算管理和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创先工作任务,以及财经纪律方面的扣减项等评价事项。作为供电企业财务工作综合评价的指标,一方面该指标的设置要以支撑公司战略目标为重点,以衡量公司战略实施及运营状况的一级战略指标为导向,结合当前的管理基础和管理水平,综合考虑指标设置的必要性、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指标管理的经济性;另一方面所选指标应精简、易测,定义明确清晰,并应在地市供电局财务部职责可控范围之内。

建议在财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中增加指标类的考核,具体包括:总资产内部报酬率、主要经营指标预算准确率、可控供电成本节约率、收入支出户余额、竣工决算完成率、资金计划完成准确率和审计整改完成率。

(二)精简审核要点、突出重点,整合基础工作评价模板

1.精选审核要点,删除旁枝末节、保留主干,设置分数权重,理清评价的主次和轻重。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体现在是否找准了被评价对象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评价。过于面面俱到、繁琐的评价内容既增加了工作量,又会使评价目标模糊不清,反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表1为例,该表共有21个要点,其中“是否按时按质编制财务快报、月报、季报和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与其他要点诸如“是否按规定开展财务信息化的应用管理?”等比较,显然,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体现了会计基础工作管理的核心,但其重要性在评价得分上却与其他要点一致。另外,“是否建立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是否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属于制度建设范畴,而根据财务管理一体化的要求,供电局属于制度执行层,将制度建设列入考评内容显然不合理。建议对审核要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处理,提炼管理精华,设置分数权重,使《基础工作评价表》主次分明、简约务实。

建议整合基础工作评价模板,重新梳理24张《财务基础工作评价表》,精简各评价表中的审核要点,去掉内容重叠、繁琐的审核要点,将审核要点控制在10个项目以内,设置要点分数权重,以便突出考核重点。如表1,控制点5“是否按公司会计核算实施细则进行核算,是否按权限维护会计科目?”与控制点8“是否按时按质编制财务快报、月报、季报和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财务基础工作评价的核心,可在考核过程中提高分数权重来凸显其重要性;控制点10“是否按规定开展财务信息化的应用管理?”与控制点11“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数据质量是否超过95分、业务的同步率是否为100%,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否通过省公司验收?”的表述则不够清晰,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新的会计信息化建设项目,那么该任务可在财务重点工作评价中体现,如否,远光财务核算系统经过多年的磨合运用,十分成熟,与控制点的表述存在出入;另外,控制点13“是否建立会计监督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和控制点14“是否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并有效运行?”属于制度建设范畴,超出地市供电局财务部的管理职能,可删掉。此外,部分关键控制点与表单使用之间的内容是重合的,如控制点9“是否按规定办理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移交和销毁?”与表单使用19“是否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之间的内容是重合的,那么对表单19的要点考核是否必要?值得深入思索。

2.增加定量指标,减少定性指标,在《基础工作评价表》中增加“评分依据”一栏,为评分提供更客观、可衡量的依据。“评分依据”一栏应明确该审核要点的分值和计算方式,包括最高分和最低分,满足加分和扣分的事项。

以《成本管理》表中要点“直属各单位是否制定成本均衡开支目标,各类成本在年度预算内是否保持均衡支出,是否杜绝人为的成本集中发生?”为例,该要点属于定性指标,对“均衡性”并没有提供一个量化的标准,不利于考评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采用供电成本预算完成率指标来评价各单位成本支出的均衡性,在评分依据一栏中明确供电成本预算完成率一季度的标准值为18%、二季度为40%、三季度为65%、四季度为97%,假设每季度均达到标准值得5分,低于标准值5%以内扣1分,低于5%~10%扣2分,低于10%以上或者年度供电成本超预算则该指标不得分。

以表1中控制要点“是否按时按质编制财务快报、月报、季报和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为例,可在评分依据一栏明确该要点的分值计算方式,对于没有及时上报、漏报、重报、错报财务报表的次数进行扣分,上报报表数据出现重大错误(偏差率3%)、疏漏的(运算关系、表内与表间稽核关系、逻辑平衡关系错误、数据漏填)按照次数进行扣分。

另外,以《工程财务管理》表中要点“竣工决算是否按时完成?”为例,该要点可采用竣工决算完成率指标进行考核,以完成率100%作为满分的标准,对延迟上报的次数和延迟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扣分。

(三)完善财务风险管理评价,增加内控体系完善性和有效性指标

综合评价管理办法规定:财务风险管理评价参考《广东电网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办法》中《风险动态跟踪表》的评分结果,对财务管理风险库的各风险点,按照规定的监控办法、监控指标和监控周期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国有产权管理、电价管理、收入管理、工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税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内部控制共11个领域的环节风险。《风险动态跟踪表》提供了一个有效监控财务风险点的量化考核表,针对性强且实用高效。美中不足的是,该表缺乏对直属各单位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总体评价,即单位内控体系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建议在财务风险管理评价中增加内控体系完善性和有效性指标,其分数可直接引用各单位年度《内控体系审计评价报告》的考评结果。

《内控体系审计评价报告》是依据《广东电网公司内控体系考核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内控体系考评组负责对直属各单位内控体系的完善性和内控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内控体系完善性评价按照内控体系整体架构,包含内控目标、内控基础环境、内控运作机制、绩效考评以及内控管理信息系统5个维度。内控管理有效性情况评价包含14个评分指标,关注内控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该评价报告引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独立第三方的审计结论,具有客观、公正和准确等优点。

(四)树立标杆单位、标杆指标,为星级标准设置典范

标杆管理的理论核心就是向业界或其他行业的最佳企业学习,以他们作为标杆和基准,将本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这些基准进行定量化的比较与评价,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创造性地学习借鉴,从而改进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选择合适的标杆对象是标杆管理的重要环节,很多标杆管理的实施者都把标杆对象锁定在行业甚至世界最佳上,然而,过犹不及的标杆对象只会浪费组织的资源和精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标杆对象才是最好的。国家电网公司较早引入了对标管理机制,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对标指标体系和工作制度保障体系,通过对标评价、分享学习,将先进单位在经营管理中的优良措施和方法进行推广。

广东电网公司在对直属各单位进行财务工作的综合评价中,可综合运用标杆管理的思想。鉴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供电分公司资产规模、质量、盈利能力千差万别,在综合评价中,可以根据供售电量的情况对各供电分公司进行一个区间分类,在各个区间选择一至二个财务基础工作扎实、口碑较好的供电分公司进行试点,确定试点单位的星级标准。通过树立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标杆企业的方式,为综合评价体系在广东电网公司系统全面铺开提供一个可衡量、可比较的标准。

(五)建立PDCA循环,加强对工作计划的修订和后评价工作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Plan),即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即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即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A(Act),即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在综合评价管理中,建立PDCA循环机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分析、总结、处理、改进至关重要,尤其是财务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

综合评价管理办法规定:年初省公司财务部下达年度财务工作计划,直属各单位据此制订本单位财务工作计划并上报省公司审批。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各单位对相关指标类、任务类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填写《年度重点任务考评表》上报省公司。省公司财务部对各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季度财务工作简报》,对完成情况予以通报。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政策环境、经济形势和上级工作安排的变化、调整,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往往存在许多变数,部分工作计划目标、内容、进度、责任人、完成时间均有变化,需进行滚动修编。建议在省公司《季度财务工作简报》,总结各单位开展情况、分享优秀成果和经验的同时,对各单位的财务工作计划进行修订,使《年度重点任务考评表》更贴切、合理,发挥前瞻性和指导作用。

四、结束语

财务工作综合评价体系是基于财务管理一体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为考核、评价直属各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引入关键财务考核指标、精简审核要点、整合评价模板、增加内控体系整体评价指标、树立标杆企业、加强工作计划修订等方法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刘静.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绩效管理述评[J].会计之友,2009(6):15-16.

[2] 丁宏伟.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第4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绩效管理;平衡计分卡模式

0引言

随着服务理念和模式的变化,护理工作的绩效管理从传统的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不断转变,为建立更加全面和符合实际的护理绩效考核机制,由哈佛大学教授RobertKaplan和诺朗顿研究院DavidNorton提出的平衡记分卡模式被引入护理绩效管理工作中,对改进护理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平衡记分卡模式的应用,国内多家医院都进行过探讨,卢海涛[1](2004)通过对785名临床护士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分析证明平衡计分卡模式的有效性;王加凤[2]等人(2016)以实际案例具体研究了平衡记分卡在神经内科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王雅琳[3]等(2013)采用平衡记分卡模式初步建立了适应其医院实际的护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以作者在手术室从事的护理工作为基础,探索研究适合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绩效管理办法,为手术室护理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为实施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薪酬分配制度,调动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我科室自2017年起使用平衡计分卡管理模式进行绩效管理,经过多次调整、改进和完善后,制定出适合手术室工作的绩效考核办法。该办法将绩效考核分为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学习与成长、服务与综合考评四个维度,其中各维度的权重分别占70%、15%、10%和5%,最后以百分制形式给出每位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并于年末对绩效考核分数进行汇总、公示,与评先、评优晋升挂钩。

1各维度评价办法

1.1工作数量方面

评价指标包括值班情况、完成手术情况和手术难度。其中,每天出勤4分、夜班每班8分;完成手术的时间累积按全月完成手术时间数计算(小时);手术难度,每做一例四级手术加1分。计算方法为,以最高分者的分数计算折合系数,其中折合系数=70/最高分数,并用此折合系数分别乘以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分数,最后得到个人工作数量分数。

1.2工作质量方面基础分15分

(1)科内一级质控护士长检查发现每违反一次工作标准及规范扣0.5分,质控护士检查发现一次违反一次工作标准及规范扣0.2分;同一个人第二次违反同一标准及规范加倍扣分;护理部检查存在问题扣3分,护理部检查同样问题于下个月再出现扣6分。(2)器械护士与初洗员进行器械交接,初洗员与供应室护士交接,敷料护士与供应室护士交接,严格交接清点并记录,器械、物品丢失扣5分,并追究责任。(3)接病人时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仔细检查病人皮肤情况。手术时间超过2h的患者认真做好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工作,如出现非预期压疮,出现例Ⅰ度压疮扣巡回护士5分,出现一例Ⅱ度以上的压疮扣巡回护士10分,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交由医院处理。

1.3学习与成长方面总占比10%

每月对护理人员应知应会知识、专科知识进行培训考试;理论考试80分以上加考试分数的5%,80分以下不加分。技术考核每月一项操作,90分以上加分数的5%,90分以下不加分。

1.4服务态度及综合考评方面基础分5分

重点指标包括劳动纪律、服务态度、医德医风。迟到、早退、着装不合格等各扣0.5分;引起医生、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不满意一次扣0.5分;出现纠纷根据情节护士承担主要责任的扣5分。

1.5关于特殊加减分方面

(1)正常工作时间以外加班,如上夜班加班做手术的除手术时间累加外出勤按2h加1分算。(2)代表科室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如演讲比赛、理论比赛、操作比赛、讲课比赛等加2分,进入决赛加5分,取得一、二、三等奖项加10分。(3)护理部考核提问合格加2分,护理部考核操作合格加2分。(4)为科内培训讲课一次加1分,培训操作一次加1分,考核操作一次加1分。

2绩效考核分数计算与绩效工资分配方法

(1)出全勤的护理人员按绩效考核分数分配奖金,没有出全勤者根据出勤天数按比例计算。(2)长期值白班和怀孕7个月以上不参与值夜班的护理工作人员,绩效按医院管理条例规定为绩效考核的90%,工作数量为出全勤正常值班工作人员的最低值,另外,无执业证工作人员和哺乳期人员绩效考核为80%。(3)每月5日前算出绩效考核分数后,将计算过程和最终分数进行公示,并对结果有异议的工作人员给予解答。(4)绩效工资计算方法:绩效工资分数=绩效考核分数×岗位系数;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分数×(科室总绩效工资/科室全体工作人员总绩效工资分数)。自该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充分调动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和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在全院36个临床科室的考核排名由2016年的33名提升到2017年度的第9名。手术患者和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了明显提高,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由2016年的89%提升到2017年的99%,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由2016年的90%提升到2017年的98%,另外,护理人员对该绩效管理办法满意度为100%。从该绩效管理办法的实施效果可以看出,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办法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卢海涛.785名临床护士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分析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4,4(2):24-25.

第5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一、人事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经公司领导研究批准,2004年度在公司内部开展了一次人事评价工作,采取三级评价管理办法(自评、互评、领导评价),根据结果对生产、技术、管理骨干签订长期合同,对生产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签订中期合同、短期合同或不签合同的办法予以管理。以劳动合同管理为主线,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合同的作用,本年度共签订劳动合同554人次,其中,续签长期合同136人次,续签中期合同222人次,续签短期合同196人次,不再续签合同。通过本年度劳动合同续签工作,首次将劳动合同的签订年限改为差异年限,既多年来一直延续的所有员工签订合同年限一样的惯例,改变了“续签合同是走形式、走过场”和“进了电厂门,就是电厂人”的传统思想,打破了国营企业的“大锅饭”、“终身制”现象,充分发挥了劳动合同的严肃性,激励了员工积极上进、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充分的肯定了忠诚奉献、尽职尽责的优秀的工作作风,

二、劳资工作

根据新年度工资核算办法,各岗位情况,对工资结构重新进行了调整,真正实现了"能者多劳,凭绩取酬"的分配目标。(1)本年度主要依据各单位上报工资考评系数及考勤情况,完成了新年度厂龄工资套改工作,按时完成了月度工资的造册发放工作。(2)为使修造车间工资分配制度更加合理,进一步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技术特长,真正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两次制定了修造车间人员工资分配核算办法及考核办法。(3)为遏制和杜绝生产、交通等各类责任伤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公司取消原先《四值竞赛管理办法》,新出台了《2004年度安全奖励制度》,设立团队安全风险奖,本奖项实行伤害事故“一票否决”的办法,如果发生一人次伤害事故,取消责任团队全部成员的月度安全奖金,该制度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员工团队协作意识与安全责任意识。(4)为进一步规范车间人员加班管理,出台了新的加班制度《关于各车间检修人员加班的相关规定》,对加班审批程序与加班待遇重新修改,制定了统一加班审批单,由分管副总、生产技术部经理、车间主任层层把关,使加班程序更加合理、完善。版权所有

三、劳动保险管理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在不降低员工日常工资收入及退休后退休金的同时,尽量压缩劳动保险费的上缴金额,为公司管理出效益做贡献。

四、宣传教育管理

1、宣传:主要以《源能热电》为宣传阵地,加强公司内部宣传工作,2004年全年出版发行《源能热电》14期,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弘扬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为公司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障。

2、培训:认真组织实施了春季和秋季两次业务考试、考核工作,运行、检修、施工等人员参考率达100%,合格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应急应变能力。

第6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物流公司;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6-0031-03

1 铁龙物流公司介绍

1.1 公司概况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铁龙物流公司”)是一家以铁路运输、特箱物流、房地产开发为主要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铁龙物流公司目前的主营业务主要有特种集装箱物流、铁路货运与临港物流、房地产开发等三大业务。

1.2 人员构成

(1)学历构成,从铁龙物流公司员工的学历来看,目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126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646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近40%;拥有大专学历者754人,占员工总数的38.1%;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455人,占员工总数的23.0%。

(2)年龄构成,从员工年龄来看,目前,55岁及以上员工201人,45~54岁者467人,35~44岁者562人,25~34岁者502人,25岁以下的为249人,分别占员工总数的10.1%、23.6%、28.4%、25.3%、12.6%。40岁以上员工共有1495人,占铁龙物流公司员工总数的75%左右,员工平均年龄38.6岁,总体来说略显偏高。

(3)职称构成,从员工的职称级别来看,铁龙物流公司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95人,占总人数的14.4%;中级(含助级)职称者451人,占总人数的22.7%;初级职称者605人,占总人数的30.6%。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较高,接近55%,这与公司员工的年龄偏大有一定关系。

(4)岗位构成,按照员工的岗位分工,铁龙物流公司从事经营管理的人员有218名,从事市场营销的人员有562人,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有193人,从事生产操作的人员有765人,分别占全体员工总数的11.0%、28.4%、9.7%、38.6%。

2 员工激励机制现状

2.1 薪酬激励现状

(1)薪酬体系

铁龙物流公司根据员工岗位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的岗位职等分类。针对不同岗位,公司主要采取了三种薪酬类别:年薪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和协议工资制。

(2)薪酬元素

①固定薪酬为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

②浮动薪酬为季度绩效奖金、年终奖和福利薪酬。

(3)薪酬调整

铁龙物流公司薪酬调整分为整体调整与个别调整两种方式。

2.2 绩效考评现状

(1)组织管理

①薪酬考评委员会。薪酬考评会议在考评管理上的职责为:议定公司总体考评方案、决定公司的总体绩效目标、决定总部各职能部门和各分公司年度业绩合同内容、考评投诉的最终裁定及考评方面其他重要事项。②考评领导小组。考评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负责组织公司具体的考评工作、负责中层管理人员(包括总部部门经理和分公司负责人)季度及年度考评的评定(通过述职会议进行)、最终考评结果的审定、考评投诉的初步调查。③人力资源部。④总公司部门经理以及分、子公司负责人。

(2)考评办法

①考评周期。考评为季度考评和年度考评。②考评维度。考评维度包括业绩、周边绩效和能力。每一个考评维度由相应的测评指标组成,对不同的考评对象采用不同的考评维度、不同的测评指标。

2.3 学习培训现状

培训计划制订包含两方面内容。

(1)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的制订方法及步骤如下:首先收集信息,使用培训需求认知表、胜任力特征认知表;其次汇总、分析培训信息,进行情况说明;再次要依据培训调研,确定培训内容;最后根据选定的培训内容,制订年度培训计划。

(2)培训实施计划。培训实施计划包括以下内容的确认:培训时间、地点、责任人,培训主题、大纲、教材、课程表,培训师、参训人员名单,培训方式、教学器材,培训预算及各项费用的使用明细说明,计划文字报告说明等。

3 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3.1 激励程度不够、效果欠佳

(1)薪酬体系缺乏弹性和内部差异性

铁龙物流公司薪酬制度缺少灵活性,受铁路系统“国有企业大平均”思想影响,员工工资涨幅存在平均主义现象,难以真正体现员工的学识状况、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致使员工薪酬更多地成为保障因素,起不到激励作用。

(2)忽视对研发人员的内在激励

内在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的因素、工作本身的因素和企业影响力的因素。

3.2 绩效考评的科学化程度较低

(1)考评的绩效标准不明确

铁龙物流公司中,年龄大、资格老的员工占很大一部分。另外,在公司绩效考评设计中,对员工绩效考评的标准规定较为笼统和模糊,被考核者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其“绩效表现怎么样”或“绩效达到了何种水平”。

(2)考评的主观性较强

(3)考评结果应用不当

3.3 培训设计不够合理

(1)培训缺乏战略导向

目前,铁龙物流公司在临港物流方面,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知识老化,缺乏与国内同类企业不分伯仲的经营决策和技术人才。

(2)培训未能针对员工需求

铁龙物流公司虽然做了培训计划,却没有针对性,没有对员工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导致后期的培训效果缺乏实际效应,引不起参训人员的兴趣,培训从一开始就偏离了目标。

3.4 企业文化的激励导向缺乏

企业管理者和职能部门要充分理解激励的重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增强员工的权责意识、创造价值意识和收入风险意识有重要作用,对员工将自身价值实现与企业发展命运结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4 激励机制的改进设计

鉴于上文分析,铁龙物流公司必须对其激励机制进行相应改进,才能达到适应并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效果。铁龙物流公司应实行“三公”管理,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坚决贯彻公正、公开和公平。

4.1 改进薪酬体系

(1)调整员工薪酬结构

薪酬作为价值分配的形式之一,应该遵循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原则。

(2)优化岗位绩效工资制

①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季度绩效奖金部分。岗位绩效工资中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福利按月发放,不与考评结果挂钩;季度绩效奖金实行部门季度奖金内部“二次”分配,与部门及个人季度考评结果挂钩,按季度发放。②年终奖、福利部分。年终奖与部门及个人年度考评结果挂钩,按年度计算,当年按考评系数1.0兑现,在年度考评完成后,按实际考评结果予以补差。

(3)创新奖励基金

①设立总经理奖励基金。②优秀建议奖。

(4)完善工效工资清算

铁龙物流公司要调整公司总部对二级分、子公司的工资总额的清算方式。调整清算政策,可以有效调动分、子公司的经营积极性,为公司经营规模的大幅度提升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4.2 完善绩效考评

(1)指标设立要求

铁龙物流公司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立要做到可控性、关键性、挑战性、一致性和民主性的要求。

(2)业绩考评分值计算

关键业绩指标分值计算公式为:KPI完成分值=KPI完成值÷KPI目标值×100。

4.3 强化精神激励

(1)强化成就激励

成就与认可激励能促使员工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励其完成更多工作任务和达到更高目标。

(2)充分应用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体现了公司对员工出色的贡献及劳动态度的奖励与认可,为了让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都有可能受到荣誉激励,铁龙物流公司尽量采取多种方式,如:会议公开表彰、发给荣誉证书、进行宣传报道、旅游疗养、外出培训进修等。

(3)巧妙使用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包括非语言的情感激励和言语的情感激励,涉及的要素有信任、支持、爱护、关心、友情、鼓励、冷漠、斥责、批评等。

4.4 关注员工成长

(1)加强教育与培训

①拓展员工培训方式。公司可以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培训辅导站、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等院校联系,外聘培训师对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互动式培训,针对受训人员的职务特点,选择《目标管理》、《跨部门沟通》等培训课程。还可与大连交通大学中日友好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培训班,使新入职员工对公司业务概况和管理概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②加强实施与督导。铁龙物流公司加强实施过程的控制,实行责任人管理办法。每一次培训须设一名责任人,负责对培训实施全过程进行管理。签到考勤管理办法,培训人员签到考勤由培训班责任人负责,参训人员应保证培训的出勤情况。同时,培训班责任人要对整个培训实施过程做好培训记录。

(2)健全专业技术发展体系

①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考评聘渠道。为逐步建立一支门类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干部队伍,铁龙物流公司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专业技术人才晋升打开通道。

②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

(3)建立开发性人际关系

①导师指导制度。由公司中富有经验的、生产率较高的资深员工担任导师对员工进行开发,导师负有指导开发经验不足的员工的责任。

②职业辅导人制度。

为了帮助新员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并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促进公司和个人的发展,同时保证公司对员工职业生涯指导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铁龙物流公司可以推行职业辅导人制度。

4.5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文化

(1)进一步修订管控体系

铁龙物流公司为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必须结合经营生产实际,着眼未来发展,积极推进管控制度建设,推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完善人力资源基础资料

铁龙物流公司要在全面推行新管控制度的基础上,扎实有效地推进人力资源各项基础工作的管理,确保各项基础管理资料齐全、管理有序。

(3)倡导沟通文化

跨部门沟通有一个明显障碍是企业缺乏鼓励沟通的氛围。要打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各部门之间应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员工激励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企业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为进一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加强省级财政支出管理,经请示省政府同意,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推进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省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同志亲自到会并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开展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有关问题作几点说明。

一、对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3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制定出台了绩效考评工作的相关管理办法,各省(市、区)相继开展了试点。根据我省部门预算改革的实际,省财政厅逐步开展了支出绩效考评的积极探索,制定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2006年正式实施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三年多来,在省级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先后组织完成了330个省级项目的绩效考评,考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加强支出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是强化了绩效意识。通过开展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门和单位“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重投入、轻绩效”的观念。在强化支出管理问题上,我们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整合了力量,共同推动了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从绩效考评的总体情况看,大部分项目做到了决策科学、运作规范、管理严格,实现了预期的经济社会效益目标。但考评中也发现,部分项目仍然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前期工作不深入、违规使用资金、会计核算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整改,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管理意识和绩效意识,明晰了财政与部门的管理责任,找准了薄弱环节,为改进工作、加强管理提供了依据。

二是建立了工作机制。通过不断探索,目前我们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牵头、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参与、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具体实施的绩效考评工作机制。

三是制定了工作规范。2005年,我厅制定出台了《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办法(试行)》,对绩效考评的原则、依据、范围及考评方法、考评指标、组织方式等相关内容提出了明确规定;2006年,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制定出台了《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考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绩效考评的实施范围、工作程序、考评报告等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推进试点工作开展提供了制度规范。与此同时,一些部门和单位也围绕推进绩效考评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细化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操作办法。

四是完善了指标体系。在深入实践和不断总结的基础上,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按照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完成、项目效益四个大类,基本建立起一套系统规范、科学合理、操作实用的考评指标体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省级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试点工作仅限于对项目预算的考评,目前尚未开展对部门(单位)预算的考评,考评指标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考评工作的责任主体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考评试点工作主要由厅牵头组织、由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具体实施,作为项目资金分配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主管部门,尚未真正参与到绩效考评工作中来;三是考评人员政策理论水平有待提高,考评工作的一些政策问题、技术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影响了考评质量的提高;四是考评报告的应用机制以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考评结果没有与部门(单位)次年的项目资金安排挂起钩来。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对2009年绩效考评工作的主要安排

(一)关于考评的工作重点。

一是逐步扩展考评范围。2009年省级绩效考评工作要按照“扩面增量”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要扩大省本级项目预算绩效考评范围,原则上将所有财政专项项目作为考评备选项目;要选择1-2个基层预算单位,启动对单位预算的绩效考评;要推动市(州)及扩权县(市)开展试点,市、县要根据实际,选择部分项目开展考评试点。

二是统一规范考评指标。绩效考评的核心是考评指标的设置,当前要把健全完善考评指标体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完善项目预算考评指标体系,根据省级支出预算管理办法,结合支出功能分类科目,统一规范各类项目三级指标,建立体现我省自身特色的项目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要制定项目预算绩效考评标准,对考评指标区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对三级指标设置统一的考评标准;要结合部门(单位)绩效考评试点,探索建立部门(单位)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三是综合运用考评方法。扩展考评范围要求我们要创新考评方法,考评方法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按照考评项目的特点科学选择考评方法,实现考评方法的优化组合和有机衔接,提高考评工作的可操作性;要广泛运用公众调查法,有效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提高考评的公众参与度,更多地体现社会效果;要完善专家评议法,广泛吸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相关专业人员参与考评工作,强化考评工作的专业性。

四是有序公开考评过程。绩效考评是一项基础性的财政管理工作,必须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依法有序推进。要推进考评工作向本部门公开,提高考评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要推进考评工作向其他相关部门公开,发挥考评工作的借鉴作用;要推进考评工作向公共媒体公开,选择适当的项目、通过新闻媒体对考评的过程进行跟踪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五是有效应用考评结果。建立有效的考评结果应用机制是绩效考评工作深入推进的关键。要建立考评信息公开制度,将考评结果特别是关系公众切身利益和重大的支出项目的考评结果,报经批准后予以公布,增强政府支出的透明度;要把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编制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特别是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的决策依据;要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考评结果,为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工作计划提供参考;要向有关监督部门报送考评结果,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提供线索和借鉴;要将考评结果作为处理问题的基本依据,根据有关规定对考评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二)关于考评的对象选择。

一是专项支出考评对象的选择。按照“优先选择产业发展项目、兼顾公共服务项目”的原则,今年重点选择14个重点项目进行考评试点,其中产业资金项目8个,公共服务项目6个。具体包括:企业节日加班工资补助专项资金、灾后水利恢复重建资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资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产业园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外经贸企业出口上台阶奖励政策专项资金、家电下乡补贴专项资金、县级中医院建设资金、“降低孕产妇、儿童死亡率”行动项目、职业教育攻坚专项资金、区域性就业培训基地建设资金、省女子劳教所扩建项目资金。

此外,为增强绩效考评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我们将邀请新闻媒体从备选项目中选择1-2个项目作为考评对象进行考评,并由新闻媒体对绩效考评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

二是单位支出考评对象的选择。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到面”的原则,今年重点选择收支相对单一的省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中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两个单位,进行单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

三是部门组织考评项目的选择。根据深入推进绩效考评工作的总体思路,今年要全面开展部门自行组织的绩效考评工作,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1-3个项目自行组织考评,并在5月中旬以前将选定项目报省财政厅备案。

(三)关于考评的时间安排。

为顺利推进考评工作,今年考评工作的初步安排是,2月中旬省财政厅开始2009年第一批重点项目,即企业节日加班工资补助专项资金考评;3-4月进一步完善考评指标体系;5-11月省财政厅组织实施专项支出和单位支出考评,各省级部门实施对本部门的项目支出考评;12月完成绩效考评报告。

三、对推进绩效考评工作的几点要求

2009年的绩效考评工作涉及面广、项目情况复杂、任务十分繁重。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大力支持配合,共同推进工作,确保实现预期工作目标。

(一)精心组织。按照省政府要求,今年的绩效考评工作推进力度大,对纳入试点的重点部门而言,既要配合财政厅开展重点项目的考评,又要组织实施对本部门项目支出的考评,任务非常繁重。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协同配合、精心组织。一是要进行广泛发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项目的管理绩效是部门和单位管理工作水平的集中体现,因此考评工作不仅要让考评人员动起来,而且要让广大干部职工都动起来,让他们理解、支持和参与考评工作。二是要落实机构人员。在考评工作中,省财政厅是组织实施机构,具体工作由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和预算编审中心承担,厅相关业务处室参与协助。省级部门(单位)既是参与实施机构,也是自行考评的组织实施机构,要落实机构和人员负责具体工作。三是要制定工作方案。各部门、各单位开展绩效考评工作,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特别是对涉及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灾后重建、止滑提速等重点项目的支出考评,更要及早开展。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我厅在2月中旬,就着手开展了对企业节日加班补助资金的考核工作。

(二)严格操作。为确保绩效考评工作的实效,必须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一是严格自评自查。自评是绩效考评的基础,被考评单位一定要对照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如实反映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情况,防止只报喜、不报忧的不实行为。二是严格现场考评。现场考评是绩效考评的关键环节,考评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考评,不能搞形式、走过场,防止故意隐瞒事实、夸大项目效果、人为操作打分等不规范行为。三是严格结果运用。结果运用是绩效考评的生命力,考评结果要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资金使用规范、绩效良好的项目类别和项目单位,在下年度预算安排时予以优先考虑;对管理不规范、资金绩效差的项目类别和管理单位,在下年度预算安排时从紧掌握,直至取消安排;对考评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要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三)严肃纪律。绩效考评是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的要求,确保考评工作高效、有序和安全。一要严肃保密纪律。绩效考评需要查阅项目管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基础资料,对涉及财政财务管理中的保密事项,考评人员不得随意泄露,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防止丢失。二要严肃工作纪律。绩效考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价绩效状况。对提供虚假资料的被考评单位和弄虚作假、不坚持原则的考评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三要严肃廉政纪律。绩效考评工作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确保考评人员廉洁、公正、高效开展工作。

第8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为贯彻执行本公司《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办法》,制定本实施办法。

1目的

1.1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评价员工履行职责情况及实际工作效果,并依据考核结论正确地指导分配、实施奖惩,以充分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热情,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1.2完善目标管理体系。公司制定年度经营目标和阶段工作目标,通过逐级分解展开实施,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考核体系。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部门工作的考核,以及对总经理以下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非生产人员的考核。

3考核原则

3.1重点考核原则:以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为依据,按照岗位职责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

3.2分别考核原则:按对应的岗位职能设置考核要素逐项进行考核。

3.3主体对应原则:由各自的直接上级进行考核,并就考核结果及时沟通。

3.4部门联动原则:部门经理和一般员工的最终绩效均受部门整体考核结果的影响。

3.5目标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部门的质量、安全、成本等专项工作,设置相应的权重,与考核期内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并纳入考核体系。

4考核组织

4.1公司成立考核小组,对部门进行考核。考核小组由总经理或其授权人、分管副总、总经办和人力资源部组成。考评结果由总经办负责汇总,人力资源部根据考评结果核定部门绩效。

4.2各部门长负责本部门员工的考核工作,于30日前将考核结果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5考核方式

5.1采用月度考核制,每月对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

5.2采用通用评价和岗位职责评价法对员工进行考核,并结合目标管理法(部门整体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部门进行考核。

5.3部门考核:以公司下达的月计划和部门职责为考核内容,月终由部门长向考核小组汇报,考核小组根据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定考核结果。

5.4员工考核:由部门长根据各岗位特点制定考评细则,参考附表三。部门负责人直接考核人数超过8人的,可指定人代为考核,再签批。

5.5人力资源部对各部门员工考核的过程和结果有监督权。员工对考核有异议的,可以直接向人力资源部投诉,由人力资源部调查后裁决。

6考核内容和计分办法

6.1部门绩效考核见附表一。

6.2部门负责人考核内容:工作目标与关键指标考核结果(取百分率)与各类专项考核结果(取百分率)相乘,得当月绩效分配系数,见附表二。

6.3员工考核内容:要求各部门针对岗位特征定出量化考核指标,并将考评标准告知本部门员工。

7考核程序

7.1员工每月26日向部门长提交工作报告,作为月度考核依据。

7.2部门负责人根据员工的工作报告、工作表现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填写《绩效考核表》(员工),打分并签字。

7.3各部门考核表打分完毕,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7.4各部门长每月26日向公司考评小组交月度工作总结,作为部门月度考核依据。

8考核注意事项

8.1员工考核工作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每次考核时,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必须与被考核者进行至少一次的沟通。部门考核由总经理办公室组织,并进行相关沟通和统计工作。

8.2每月30日前,各部门将员工考核表、总经办将部门考核表交至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完成对数据的统计。

9考核结果处理

9.1连续3个月考核“不合格”者,解除劳动合同。

9.2年度综合考核为“不合格”者,予以降级、降薪或解除劳动合同。

9.3年度综合考核为“优秀”且无“不合格”记录者,晋一级。

9.4职等五等以下员工,连续五年年度综合考核为“优秀”者,晋一等。

10考核责任

10.1不能在规定的日期内上交考核表的,视为考核者工作失误。每延误1天,减发考核者20%的绩效工资。

10.2考核者应对被考核者作出公正评价。若在考核过程中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减发考核者20%的绩效工资;考核者一年内累计失误3次者,视同失职处理。

11工资发放

11.1公司按部门核发部门工资总额,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工资的考核发放。

11.2绩效系数 绩效考核结果转化为绩效系数,实现其调节工资分配的功能。部门绩效系数和个人绩效系数均定义为百分制考核结果取百分率;其中部门长的个人绩效系数为工作目标考核结果与各类专项考核结果(取百分率)的连乘积。

11.3部门工资计算方法

部门工资=基本工资总额+年功工资总额+全勤奖总额

+(岗位技能工资总额+绩效工资总额) ×部门绩效系数

=∑部门员工工资

11.4部门负责人工资计算方法

部门长工资=基本工资+年功工资+全勤奖

+(岗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部门绩效系数×个人绩效系数

11.5员工工资计算方法

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年功工资+全勤奖+∑(岗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部门绩效系数×(个人岗、效工资和×个人绩效系数)

÷∑部门(个人岗、效工资和×个人绩效系数)

( “个人岗、效工资和” = 岗位技能工资+绩效工资 )

12相关文件

Q/BW.

管理人员绩效管理办法

13记录文件

绩效考核表(部门)

绩效考核表(员工)

绩效考核表(部门负责人)

附加说明

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编制

本办法由公司人力资源负责解释

本办法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

日期:2004年5月 日

第9篇:年度考评管理办法范文

一、以规范促管理,健全制度约束机制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规范和加强农业财政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理念,坚持“先建制度、后分资金,先规范、后运作”的原则,每一项专项资金,都首先研究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做到资金延伸到哪里,制度管理就覆盖到哪里,在制度建设上实现全覆盖,确保了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上的科学规范。同时,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突出操作性。对每一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了资金分配标准、支持范围、支持环节、申报程序以及管理监督责任等,注重增强基层一线人员对政策的理解、把握和执行能力,确保做到每项工作都经得起审计检查和历史检验。据统计,近年来我们累计研究制定管理制度80多项,逐步构建起了科学合理、覆盖全面、运转有序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体系,真正做到了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

二、以创新促管理,健全预算执行机制

一是积极创新预算执行模式。在我省推广实行了“基础工作前移+公式法因素法分配+资金直拨到县+县级报账提款”的预算执行新模式:在预算编制时提前研究确定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扶持重点、分配原则和时间进度等关键问题,并在年底前组织下年度项目申报;不断扩大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范围,更多地采取公式法、因素法“切块”下达到市、县;对明确到县的资金采取专户直拨的方式直接拨付到县,由县级实行报账制管理,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早到位、早发挥效益。二是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督导制度。进一步强化各级农口部门作为预算执行主体的责任意识,努力提高预算执行的进度和质量。建立预算执行月调度制度,关键时期实行周调度制度,及时掌握预算执行动态,研究分析预算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执行不力的部门和单位,采取约谈、督导、通报制,督促协调有关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政府采购进度和集中支付速度,为加快预算执行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切实强化预算执行奖惩机制。在继续对各市农业财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考评的基础上,将省直农口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纳入绩效考评范围,并把考评结果与下一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直接挂钩,切实调动了各级各部门抓预算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推行这些改革,我们每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省级农业财政资金的分配,前三季度基本实现支出,第四季度开展下一年度预算编制工作,财政支农预算执行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三、以统筹促管理,健全资金整合机制

一是挖掘横向整合潜力。在对省级农业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加强预算综合统筹,将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河道工程维护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政府性收费与相关财政专项统筹安排,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新增农资综合补贴等资金与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捆绑起来使用,努力做到“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预算一个盘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效应。二是加大纵向整合力度。充分发挥省级财政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加强上下联动,协调推进。对上,坚持将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与中央政策进行有效对接,积极将国家有关部委安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资金与省级财政支农项目捆绑结合,项目统一规划布局,资金统一安排使用,有效避免了项目分散、交叉、重叠等问题。对下,积极为市、县整合创造条件,省级大幅度减少具体项目的审批,把决策权、审批权下放到市县,由各市、县负责将各级财政资金捆绑起来,统筹安排使用,切实增强了地方在资金统筹和项目决策方面的自,集聚了政策和资金合力。三是创新县级整合途径。以财政部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契机,引导鼓励各项目县以两类项目为整合平台,以统一规划为指导,自主开展支农资金整合工作,切实做到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与此同时,省财政加大政策扶持和考评奖励力度,实行“县级自主整合、省级绩效考评、专项资金奖励”的办法,引导县级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

四、以公开促管理,健全外部监督机制

一是在政策制定上坚持民主决策。注重发挥我省农业专家顾问团、科研院校及有关部门和基层的“智囊”、“外脑”作用,在形势分析、思路研究和政策制定上,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在项目立项、申报过程、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和绩效考评等环节,聘请他们全面参与,真正做到了决策过程公开、公正。二是在项目确定上坚持公平竞争。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项目,积极推行竞争立项、公开评审。比如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立项时,通过采取“县级申报、专家评审、公开陈述、现场打分、当场亮分、全省公示”的评审程序,提高了项目选择的科学性、民主化和透明度。三是在项目管理上坚持借助外力。积极推行第三方监管,对一些重大项目,委托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投资规划进行审核把关,委托财政监督机构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理评估,邀请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项目选择,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补贴补助类项目推行公示公告制,全面加强和扩大监督管理,确保财政支农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