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戏曲范文

关于戏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戏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戏曲

第1篇:关于戏曲范文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百日笛子千日箫, 小小胡琴拉断腰。

1、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第2篇:关于戏曲范文

一、艺术技巧的含义

概括来讲,艺术技巧是艺术家们表现主题的一种方法。其在音乐、绘画、雕塑、戏曲、舞蹈等各项艺术活动中都表现着独特的魅力。艺术技巧不等同于艺术技术,它比艺术技术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包含相关的技术、技能、技巧等多个方面,其最终的目标就是更好地展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让更多的受众能够感受到艺术家所展示的艺术。

二、戏曲表演涉及到的艺术技巧

在掌握了艺术技巧含义的基础上,如何将其切实应用到戏曲艺术表演中成为了工作人员和表演人员十分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切实掌握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技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笔者就戏曲表演中涉及到的艺术技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一)客观层面

从客观层面来看,戏曲表演中的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戏曲表演中涉及到的服装、道具、化妆、舞台设计、音乐等各个外在层面。也就是说,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在表演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外在条件来辅助戏曲表演。所以,在实际戏曲表演中要根据不同的曲目来搭建不同的舞台背景,搭配不同的妆容和不同的服饰,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还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戏曲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二)主观层面

从主观层面来看,为了更好地展现戏曲表演的价值和魅力,需要表演人员在表演方式和方法等各个方面注重技巧的应用,而这些主观的表演技巧不仅涉及到一些基本功,如“四功、五法”,即唱、做、念、打(舞)和手、跟、身、发(髯)、步,具体又有台步、身段、毯子功、把子功、发声、行腔以及翎子、帽翅、水袖、吹火等特技功,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基本功细致化和技巧化,以使得戏曲表演呈现出更加优良的效果。

戏曲表演中虚实表演的结合就是一项重要的表演技巧。例如在《秋江》中,扮演陈妙和老艄公的两个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既能表现出秋江的风险,又可以表现出泛舟在江面上的风险,整个表演惟妙惟肖,把观众带入到了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让观众感觉就是在“游船”上。也就是说,在曲目的表演过程中,虽然没有一定的舞台背景作为铺垫,但是同样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需要主观技巧充分展现。

三、做好戏曲表演工作、充分展现戏曲表演价值的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戏曲表演中主客观艺术技巧的应用确实能够达到很好的表演效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观众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如何实现戏曲表演技巧的价值最大化就需要演员等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做好戏曲表演艺术技巧的应用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演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演员要想在戏曲表演过程中将虚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实现其价值和效果最大化,最需要做的努力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提升表演技能。这样不仅能够在实际表演中善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利用闲余的时间反复品读戏本中各个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反复观看前辈的表演,总结经验,并能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确保表演效果实现最优化。

(二)师傅要加大对演员的培养力度

为了确保戏曲表演价值实现最大化,师傅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加强对演员的培养力度,以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为原则,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引导的工作,让更多的演员在明晰虚实表演手法魅力和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对其的学习热情。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制度规范和奖惩机制,激发演员的学习热情和表演热情。

(三)观众要善于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观众在观赏之余为演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是确保戏曲表演价值实现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就要求观众掌握一定的戏曲表演知识,而且能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观赏,也许观众的一个建议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语

第3篇:关于戏曲范文

关键词:戏曲;地方;初中;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106-01

一、前言

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一朵灿烂的文化之花,但遗憾的是目前许多小学甚至初中的音乐教育中都鲜有涉及戏曲。在如今流行音乐充斥眼球的时代戏曲文化的传承令人担忧。如何让下一代了解并且重视戏曲这一文化艺术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笔者将近年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对地方戏曲教学的探索与体会总结出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者们一些启示。

二、心得体会

1.从音乐欣赏入手,多听、多看、多唱

音乐欣赏是音乐课堂中进行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音乐欣赏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让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全面感受到音乐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例如教师可以在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录制的戏曲例如《红楼梦》,通过有表演与戏曲的融合让学生更容易明白戏曲内容,从而理解戏曲所要表达的主体,在无形之中增加对家乡的自豪与热爱之情。一些央视的戏曲频道播出的剧种多,质量优,若是能组织学生观看也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一些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戏曲教育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自身进行试唱,往往是因为一些教师也不熟悉戏曲文化,甚至在校学习时未演唱过戏曲,对戏曲不熟。因此教师需要首先充实自己,尽量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演唱。就笔者经验来看,初中生对教师的示范演唱十分感兴趣,甚至超过了观看音乐欣赏,因为教师示范演唱更为真实。在通过音乐欣赏和教师示范演唱的听和看的过程之后,可以适当的让一些学生开口练习演唱,让他们真正触摸到戏曲文化。一些学生原本对戏曲不感兴趣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进行实践,因此多多鼓励学生开口,让学生演唱具有自己家乡地方特点的戏曲,让学生把唱当作兴趣的一部分,这样学习和教学起来就会减少许多困难和阻碍。

2.分析、归纳、对比出地方戏剧特点

戏曲种类繁多,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戏曲种类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哪些种类具有哪些风格和特点。例如京剧是高亢粗犷的,演唱起来让人有振奋的感觉等。光是讲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不够的,学生往往难以记住和理解,因此可以将这些种类相互进行比较,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学生们对它们形象了解得更深入。例如京剧与越剧便是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戏曲差异的体现之一,我们上文提到了京剧的唱腔高亢粗犷,铿锵有力,而越剧的唱腔婉转细腻,较为柔美。从演唱内容来看,京剧的内容多为一些历史典故或是打斗,而越剧的内容多表现儿女情长之类的情感。京剧多为男扮女装,例如梅兰芳大师所扮演的角色,越剧多为女扮男装,例如徐玉兰扮演的贾宝玉。如此一比较,许多学生都会很容易明白地方戏曲之间的差异,会产生疑问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教师便可以解释道两种剧种的差异是源于两地不同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的不同,从而很好地将地方文化与戏曲文化相结合起来。

3.利用故事和传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还是属于好奇心非常强的阶段,因此教师若是能够根据所教学的戏曲曲目将一些关于其的故事与典故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让学生学习演唱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时,可以在课上讲牛郎织女这段带有神话色彩的渊源与故事,学生们便能够知道这首戏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从而也更容易接受此部戏曲。像这样带有故事的戏曲还有《梁祝》等。一些戏曲名人例如梅兰芳等教师也可以适当介绍其生平,学生若是感兴趣就更容易将他们带入其作品之中。

4.走出课堂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对地方戏曲的了解,学校可以扩大地方戏曲教育的覆盖面积,走出课堂,利用校园广播等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戏曲学习环境。更可以举办一些趣味地方戏曲知识竞赛甚至戏曲大赛,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练习地方戏曲,在不断与地方戏曲接触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和喜爱戏曲。

其次学校若是能够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戏曲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们真正融入到戏曲文化之中,向老戏迷或是戏曲表演爱好者们学习一段地方戏等,便能够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地方戏曲的独特内涵,并树立起传递地方戏曲文化的责任感。

三、结语

中国各地的戏曲文化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不同地区的人的生活习俗与独特的人文景观。初中音乐课堂中应当更好地引入地方戏曲,加以适当的教学手段让这些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和继续发展。虽然让孩子们接受戏曲文化有一定的难度,但教育者们更应该迎难而上,采取各种优秀的教学手段给孩子们开辟一个不随波逐流的音乐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杜建萍.开创地方戏曲进课堂的新天地[J].新课程学习.2010(07):56-57.

第4篇:关于戏曲范文

音响在戏曲演出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可以直接影Ⅱ向整台演出的效果,戏曲音响师们通过这些年来的舞台实践,充分地体现了音响效果在戏曲演出中的力量,并且尽可能与整台演出相契合。

随着无线话筒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得戏曲演员也受益匪浅,他们不再受传统有线话筒的约束,在不同的舞台上都能声情并茂、随心发挥……了解与使用无线话筒也就成了当今戏曲演员的新课题。

、戏曲演出中无线话筒的选择无线话筒按用途可分为:手持式无线话筒、领夹式无线话筒和头戴式无线话筒三大类。戏曲演员由于化妆、头饰、髯口、服装和表演程式等因素约束,通常使用领夹式无线话筒,它具有更好的隐蔽性也是受欢迎的因素之一。目前常用的品牌有:美国SHuRE、德国beyerdynamic、SENNHElSER等。选择品牌的同时,型号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型号包含频率段域、接收方式、咪头特性等,这些特性决定着无线话筒的稳定性、使用范围及音色,自动调频UHF系列与VHF相比更具有超高频率带来稳定性好,同时支持多达几十甚至上百个频道,动态范围和信噪比也优于VHF,完全能满足戏曲演出的需求,所以说一个品质可靠、信誉良好的品牌型号对于选择无线话筒来说尤为重要。

二、使用领夹式无线话筒注意事项领夹式无线话筒含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接收机由音响师控制,发射机通常挂在演员的腰问。话筒咪头由一根较小的音频电缆与发射机连接。为了减弱与服装等物体之间的摩擦噪音,发射机通常采用防震设计。遇到演员表演动作幅度较大甚至开打、摔翻时,发射机需要增加防摔、防跌保护措施。气息较大或不匀的演员,还应注意让咪头避开主气息和外加防风罩,否则会出现气爆声,影响演员感受和观众听觉情绪。音频电缆用材较小机械强度当然是有限的,安@B-,f要留一定的伸缩余量,避免受拉力改变咪头方向甚至扯断电缆。咪头与嘴唇约有20cm的距离,且演员表演时头部摆动幅度较大,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声音忽强忽弱,建议采用全向咪头,确保咪头方向不变还可以增加别针加固。有经验的演员佩挂话筒非常讲究,不会让服饰遮盖或碰撞咪头影响拾音,并知道发射机上的开关和按钮都不能随便调动,电池电量状况~B-,j-时关注,还会根据每句台词、每段唱腔的轻重来把握送给咪头的气息,因为这决定着自己的嗓音发挥和观众的认可,只有这样即使是长达两个小时的演出也能轻松自如、字正腔圆。所以说,戏曲演出音响效果的好坏不单纯是音响师决定的,很大程度也取决于演员的配合。当然戏曲音响师既要掌握领夹式无线话筒的使用技能也要了解戏曲音响的特征。由于咪头与嘴唇有一定间距且存在偏离角度,高音部分就会存在一定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个老难题,近些年来,戏曲音响师与生产厂家的工程师消除了这一理念差异,达成共识,特意将2_5—6.5KZ高频部分在机内就作了提升8db左右的补偿。

第5篇:关于戏曲范文

新民晚报刊文说,戏曲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群众基础,可以说是有目共睹蔚成共识。它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凝聚民族精神的有效利器。正因此,才会有国务院《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然而现实并不如意。最近几个主流媒体同时发表了主题为“呼唤舞台”“期待新生”的报道文章,忧心忡忡地描绘了戏曲“观众流失”“创作乏力”“缺乏舞台”等现状,直言戏曲发展面临诸多考验,希望借眼下这股东风,找到一条好的戏曲发展之路。

归纳而言,所谓考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创新”。就传承而言,今天的戏曲演员,与前辈戏曲艺术家的差距已经不小。以前的京剧武戏名角杨小楼、高盛麟等人,身上都背着上百出戏。而现在的青年演员,哪怕是优秀演员,如果会上十几二十出戏,就已经很值得褒扬了。如此一来,优秀传统戏曲究竟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的能有多少?而恰恰是这些优秀传统剧目,乃是戏曲的精华所在。今天的“戏曲不景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观众看不到精彩的优秀曲目所致。而戏曲的创新也与别的艺术样式不尽相同,它是建立在充分传承的基础上的。离开了程式化的一招一式,离开了地域文化、方言特色,完全重起炉灶的创新是注定失败的。既要反映现实生活,又要符合戏曲规律,才是创新的正道。如今的创新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动机不纯使然――为了比赛和获奖,匆忙创作、匆忙推戏,比赛结束就刀枪入库束之高阁,这样怎么能够赢得观众呢?很多情况下,与其看这类创新之作,不如看传统老戏,毕竟戏曲的拥趸具有很大的忠诚度,一旦深谙戏曲魅力,甚至会成为戏曲票友。所以在戏曲领域,创新的难度其实很大,创作者包括演员需要沉下心来慢慢磨戏,才有可能打磨出精品。

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各种戏曲渐趋式微,戏曲剧团的生存压力倍增,剧种数量逐年递减。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1983年我国有373个戏曲种类,而到了2012年减少到了286个,30年间传统戏曲剧种就消亡了近100个。看到这些惨淡的数字,似乎颇有悲观的理由。但是跌到谷底之后的反弹也是明显的,就笔者生活的上海而言,各种戏曲的演出情况已呈现乐观的态势,比如京剧名家张火丁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就是一票难求。“有钱有闲”之后的都市白领,正以饱满的热情走近、接纳戏曲,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这些可喜景象渐有蔚然成风的趋势。他们的眼光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挑剔,提供优秀的戏曲作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戏曲有了政策的坚定支持,也有了一定的经费保障,但如何“准确落地”,把钱用在刀刃上,有效改善戏曲生态,这是需要花力气推进的。如果我们经常思考“让观众走进剧场的理由”,琢磨一下年轻观众在一些城市走近戏曲的出发点,戏曲的振兴就会有希望。

第6篇:关于戏曲范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戏曲;滋养与丰富;创造性吸收

Summary: The Chines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s a kind of culture ,which include distinctive national and local character .An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is a sort of article form ,which have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In the form of “dancing” ,traditional opera not only absorb the article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 classic dancing ,but also creatively draw on and develop the national sports . This paper pay attention to the nourishment of national sports to Chinese opera ,in order to research skill and article value of national sports , and the creatively absorb of traditional opera to national sports .

Key words :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 the traditional opera ;nourishmentand enrich ; creative absorb .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形态。它的波及面虽不及现代体育那样广泛,但浓郁的地方文化内涵却彰显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其在区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戏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且蕴含丰厚文化积淀的艺术形式,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的历史馈赠。它最大的特点即表现在“通过调动歌舞词曲的手段来表现一种诗化意境,增加娱目因素”[1]。而在“舞”这一方面,则不仅体现了戏曲对于中国古典舞艺术成就的吸收,同时还包含了它对以武术、杂技、特技为代表的民族传统体育多样形式的创造性借鉴和艺术性发展。本文将目光投向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传统戏曲的充实与丰富这一论题,以此探究民族传统体育自身所蕴含的技术、艺术价值,其对传统戏曲的多方面滋养,以及传统戏曲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艺术性、创造性吸收。

一、二者内在关系的历史考察

早在汉代,我国就出现了表演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且艺术水准高的“百戏”表演。据“汉代《文献通考》云:‘杂戏起于秦汉,有画龙蔓延、安息王案、都卢来寻H(tong)、丸剑戏车、至车舆动雷、跟挂腹旋、吞刀履索、吐火激水、转石嗽雾、扛鼎象人,怪兽舍利之戏。’”[6]由此可见,百戏是融武术、杂技、幻术、舞蹈动作、故事表现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艺术表演形式。如图1所示的四川大邑出土的东汉“百戏”画像砖。

图1.

此时的各种表演,无论是武术、幻术、杂技等民族体育,还是带有简单情节的故事表现,都还处在一种各自独立但又发展并不完善的地步。它们独自的艺术表现力还不强,因此结合起来共同展演就成为一种非常有益的形式。

但随着不同艺术形式不断发展、完善的需要,它们之间就会有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借鉴,从而提高、增强自身的艺术表现力。戏曲也不例外。它在诞生之初既表现出强大的吸收、借鉴和融汇能力。例如百戏之中的“角抵之戏”一方面已接近近代的戏曲艺术形式,而另一方面则充分吸收了民族传统体育之中摔跤的动作和特点。“‘角抵之戏’最初指两个人徒手搏斗以角力之大小的武术表演,类似于今日的摔跤,可能源于上古祭祀战神蚩尤的‘蚩尤戏’,据唐人任P《述异记》记载:‘秦汉间说蚩尤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耳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可见,角抵戏原先只是徒手角力的竞技比赛,西汉以后则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有固定内容和情节结构,由角力者装扮人物的故事表演。”[2]从图2可以看出与“蚩尤戏”有密切关系的“角抵之戏”的表现形态。

图2.

进一步的,东汉时期出现的《东海黄公》表演即是角抵戏情节化、戏剧化后的一个典型剧目,“张衡《西京赋》亦有记载:‘东海黄公,赤刀粤祝(手中拿刀,同时念着南方的符咒)。冀厌(希望能降伏)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不成功)。’”[3]

到了唐代,宫廷中专门设置了培养艺术人才的“教坊”,并出现了教授筋斗的专家,这不仅使包括翻腾技巧在内的武术身段表演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而且为故事性歌舞表演形式的展开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段。如“唐代初年,……李世民、高宗、武则天等皆喜百戏。唐玄宗李隆基经常在洛阳率臣民大T,宴间或演出宫廷歌舞,或散乐百戏。这些演出规模盛大,《秦王破阵舞》,用演员一百二十八,人人披甲执戟,表演激烈的战争厮杀场面。”[7]此时的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戏曲、歌舞表演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及至宋代,有一部超长的大戏,可以诠释当时武功发展的情况。这部杂剧就是《目连救母》。”[8]据《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一条关于这一剧目的记载:“五道将军,牛头马面,夜叉罗刹,铜狗吸烟,铁耙,卓跟,铜叉锉腰,蒺藜空中乱飞,钻锥天上旁飞,劈腹开心,面皮生剥……等等表演,都要求瓦肆勾栏艺人有极高的武功技艺,”[9]元代,武功在戏曲中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地位。如讲述岳飞故事的《东窗记》,讲述苏武故事的《牧羊记》,其中都有武功场面表演。

“明末清初,戏曲表演中,武戏的比重越来越大,到了清代,戏曲又进一步融汇了武功,使这一技巧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戏曲行当生、旦、净、丑中,则相应发展出武生、武老生、武旦、武花、摔打花和武丑等以演武戏为主的行当,”[10]并形成了一批以武功展现为重头戏的戏曲剧目和人物形象,如传统戏《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打焦赞》中的杨排风、《扈家庄》中的扈三娘、《闹天宫》中的孙悟空、《泗州城》、《雁荡山》都是以非凡的武功见长。在《打焦赞》中,杨排风同焦赞校场比武对打中运用的是棍。在《扈家庄》中,扈三娘擒拿王英时运用的是一段戟和刀的对打动作,边唱边舞的表演中既显示了二人高超的武功,又充分体现了女英雄超群的武功和洒脱、勇猛的性格,同时还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由以上对于中国传统戏曲表现手段的历史梳理不难看出,戏曲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的借鉴、吸收是一个既有客观发生条件、又有悠久历史和传统、且在近代得到进一步深化的过程,只有我们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传统戏曲的滋养作用,传统戏曲对于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代表的各种艺术成就强大的融合力,我们才能真正认识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的内在规律,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价值。

各类文化形态间的发展无不相互渗透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那一种文化可以独立于其它文化特立独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一种由不同走向大同的过程。和谐发展的本质就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传统戏曲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正是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明证。有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必将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当两种文化形态沿着各自的轨迹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失去的不再是各自鲜明的文化特点,得到的也不再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化类别。我们将会看到两

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浩繁的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莹莹闪烁,

二、二者内在关系的现实考察

中国传统戏曲以“歌、舞、乐”三位一体、有机结合为其本质特点。曾有人用“无动不舞,无声不歌”来总结“百戏之祖”――昆曲的表演手段特征。而近代产生的众多剧种则很好地继承、借鉴了昆曲所形成的传统审美习惯与艺术特点。

上述表现形式的形成是与戏曲故事的展开、戏剧矛盾的形成和展开以及艺术审美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的。而在“唱腔”、“舞美”、“器乐伴奏”的具体手段运用与形式表现上,又体现了各地不同文化所塑造的不同的艺术追求。以中原地区为例。这里是中华民族诞生与繁衍的摇篮,是方自然条件优良、人文成就积淀扎实的沃土。也正是源于此,它也成为历代兵家与军事力量不惜人力、武力而拼命争夺的宝地。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无数次的军事战争、朝代更迭与政治风云变换。这些历史事件为戏曲提供了丰富的描述题材和表现内容。而戏曲中的“舞”的表现手段也为戏剧人物性格的塑造、内心活动的展示和整个戏剧矛盾和舞台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非常有效的途径。例如中原地区以河南的锣戏、大弦戏、大平调、豫剧,山西的晋剧,河北的河北梆子和山东的山东梆子为代表的戏曲剧种都素以“蟒袍戏”著称,前演“三国”,后唱“宋戏”,很多剧目表现的都是帝王将相、征战厮杀、绿林好汉内容。这种表现内容的需要客观就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在戏曲中的大量运用与充分发展。

例如“大平调剧种的表演粗犷豪放,节奏强烈,动作线条粗,幅度大,功架多,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尤其是花脸作派更为雄壮,山膀拉得高,推圈架势大,出手划大圈,盘腿跨大步,勇猛刚健,气势非凡。生、净、丑各武行戏中从民间吸收了大量的杂技、武术等艺术形式,套路繁,难度高,如‘空中走绳’,‘吊辫子’、‘五子登科’、‘窜双刀’、‘窜席筒’,武将中‘打梢子’、‘耍鞭’,小红拳里的‘胯股’、‘股胯’、‘防双风灌耳’、‘防单风灌耳’等,丰富了戏曲的表演手段,籍以塑造生动的舞台形象。”[11]其中的打梢子往往接走小洪拳式“左右胯股”,三个扫堂腿后耍“鲤鱼翻花”,“丝边耍倒花”,继以梢头扎地搬“朝天登”三起三落,再“软叉”下去双手耍平花,起叉后耍出手。这一系列的动作展示都是以武术动作为基础,在固定套路的基础上进行观赏效果方面的加工、美化,从而是武术动作适合于舞台艺术表演的需要。

又如河南目连戏的丑行表演套路有很多都是“运用了民间传统的各种拳术和各类刀枪武打路数。其中单耍有‘金刚拳’、‘盖山拳’、‘李逵夺鱼拳’、‘劈鞭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洞拳’、‘燕青拳’和单刀、单枪、盘梢子、三节棍、四节党(还有一个金字边)、盘马叉、舞套板等各类兵器套数。双打有:枪对刀、拐对刀、梢子对枪、四节党(还有一个金字边)配枪、大党(还有一个金字边)配枪等。”[4]

此外,还有我国的国粹“京剧”,也在武戏方面发展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例如“当年京剧名家八龄童,在扮演《三借芭蕉扇》中的孙悟空时,就极为精彩;大幕拉开,悟空大喊‘好大的风啊’,乐队起‘跺头’悟空便以七个‘虎跳’七个‘前扑’翻上场。只见又高又飘的跟头腾空落地,落地腾空,犹如云卷残云,由远至近。当翻到最后一个‘前扑’时,眼看已越过舞台边缘的一刹那,又迅速梗头立腰勒回原地,真是有惊无险,大显神通,令人拍手叫绝。随后又跳上一张桌的布景高台,以极快的速度,原地不动,连翻二十多个‘串小翻’,如同风轮一样旋转,令人目不暇接。这一连续高难武功技巧,不仅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而且也生动的表现了悟空这一‘齐天大圣’的本领和一个‘泼猴’的性格。”[12]又比如“京剧《雁翎甲》中的时迁,也是个特定的人物。演员一上场,在夜行‘走边’中运用‘圈旋子’、‘踢矮子’、‘卧地蹦子’等武功技巧,造成轻、飘、溜的效果,以此表现时迁身轻如燕,飞檐走壁的功夫和敏捷机智的人物特征。” [13]

除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武术进行大量且富于创造性的吸收外,戏曲还借鉴杂技、特技特殊的舞台效果,从而增强戏曲表演的可观性、惊险性和刺激性。

例如大平调剧目《顶灯》,又名《怕老婆顶灯》,是一出讽刺小喜剧。大致情节:赌徒皮筋惧内,然又恶习难改。一次出门归来,将卖线之前输光,老婆罚其秃头上顶灯下跪。老婆打瞌睡,皮筋顶灯跪走门外,依然手中不停地玩着赌牌。老婆醒来,见状怒打板子,皮筋疼得左右打滚,然顶灯打牌仍然两不耽误。老婆怒气更大,逼皮筋顶灯打小洪拳式“胯股”、“股胯”,走“长蛇系扁担”、“扁担钻长虫”等高难动作。总之,无论受何种折磨,头上灯油不洒,油灯不掉。

而大平调的另一剧目《时迁扒墓》,全系表演特技而无一句唱词。如当时迁见秦始皇追来时所做的“‘戳马蜂窝’,……用口中香柱点燃吊杆上的炮稔将头部吊绳炸断,身体倒挂空中”[14]。而当秦始皇在此追赶时,“时迁走‘上刀山’,攀到第七个铡刀停住,肚子顶刀刃荡几下以亮气功,待观众叫好再朝上攀至顶峰以腹顶刀亮相。接着,时迁下刀山时又将辫子吊在空中走‘空中跑绳’、‘空中盘叉’、‘空中耍双枪’。此时,五个小孩提水桶跑上,将时迁脖子、双手、双脚各挂一水桶,时迁两手抱俩孩子,脖子上骑一个,膝盖上各坐一个,在空中亮‘五子登科’。” [15]

可以说,“戏曲业的繁荣,也给杂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独门杂咏》中生动描述的戏曲里‘火流星’的表演场面”[5],川剧中的“变脸”,秦腔中的吐火等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多种杂技、特技形式,都是在戏曲的舞台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更广泛的传播。而戏曲舞台也正是由于这些极富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表演形式的加入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姿、熠熠生辉。

小结

各类文化形态间的发展无不相互渗透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独立于其它文化而特立独行。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一种由不同走向大同的过程。和谐发展的本质就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依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传统戏曲文化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正是其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明证。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舞台上的武功表演毕竟不同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各种形式,它们的应用场合不同,所要达到的展示目的也不同。这就决定了传统戏曲在借鉴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选择性、加工性和创造性的必然。

“常言道:‘戏不离技,技不离戏’。‘戏’要通过好的技艺去表演,‘技’再好,离开了戏曲舞台的展示空间也不行。“就观众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着看戏之技法去的。正如梅兰芳先生所说:‘人们在欣赏戏曲时,除去要看剧中故事、内容外,更看重表演。群众的爱好程度,往往决定技术。’”[16]本文仅是对传统戏曲丰富的技法特点之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作了初步的剥离与梳理。旨在说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戏曲之间的滋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正是有了民族传统体育才进一步丰富了戏曲的表现手段,而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必将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当两种文化形态沿着各自的轨迹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失去的不再是各自鲜明的文化特点,得到的也不再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化类别。我们将会看到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浩繁的五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莹莹闪烁。

注释

“戳马蜂窝”参看图3;“上刀山”参看图4左上角;“五子登科”参看图4右下角.

参考文献:

著作:

[1]廖奔.《戏曲文物发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P41.

[2]程芸.《世味的诗剧:中国戏曲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P10―11.

[3]同上,P11.

[4]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P358.

[5]林永匡,袁立泽.《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生还文艺出版社,2001,P479.

论文:

[6]张磊,兰永安.《洛阳古代戏曲舞美初探》.,收录于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河南戏曲史志资料辑丛》(第十四辑)(洛阳市专辑):1988,P128.

[7]张磊,兰永安.《洛阳古代戏曲舞美初探》.收录于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河南戏曲史志资料辑丛》(第十四辑)(洛阳市专辑):1988,P129―130.

[8]潘江峰.《武功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艺海》,2004,1,P78―79.

[9]转引自:潘江峰.《武功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艺海》,2004,1,P78―79.

[10]潘江峰.《武功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艺海》,2004,1,P78―79.

[11]谭静波.《大平调表演艺术片段》.收录于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辑):《河南戏曲史志》(第十一辑),1983,P85.

[12]杨光明.《论戏曲武功表演的魅力》.《民营科技》,2008,6:P92,95.

[13]杨光明.《论戏曲武功表演的魅力》.《民营科技》,2008,6:P92,95.

[14]谭静波.《大平调表演艺术片段》,收录于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辑):《河南戏曲史志》(第十一辑),1983,P85.

[15]谭静波:《大平调表演艺术片段》,收录于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辑):《河南戏曲史志》(第十一辑),1983,P85―86.

[16]杨光明.《论戏曲武功表演的魅力》.《民营科技》,2008,6:P92,95.

第7篇:关于戏曲范文

一、情境激趣

新课程下低年级《品德与生活》中,每篇课文均图文并茂,向小学生敞开了道德教育的大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欢乐因素,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文,努力理解画面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把图画编成小故事讲出来,举办学习小组内讲故事等活动。通过此类活动,巧妙地运用课文图画,以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看图、明理、导行。

新教材的图画中问题较多,其问题短小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道德知识、行为规范蕴含其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全班辩论,帮助学生分清对与错、是与非、可行与不可行,使学生在快乐中动口、动手、动脑,在欢乐中受到启迪、教育。

二、激情导课

简单有趣的导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用贴近儿童生活、乐在其中的形式导课,有利于集中学生课下分散的精力,使之回归课堂,从而精力集中、兴趣浓厚地接受教育。例如《和小伙伴相处》一节课,课间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游戏活动。上课伊始,便以课间学生做“老鹰捉小鸡”的场景做引题,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对与错,使他们弄清其中的道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下去的愿望。

第8篇:关于戏曲范文

2009年7月1号,我来到了希腊,这里很好。湛蓝湛蓝的海和稍显荒凉的山丘,加上那星罗棋布的橙色的红色的矮房子,这里俨然是一个童话世界。在接下来的六周时间里,我在TEHNH A.E.公司中完成了我的实习任务,同时也真正在希腊的一座小城里体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风土人情。除此之外,我用十二天的时间在这个浪漫而神秘的国度里完成了一次环游旅行。所有这些,我把它编成文字,以此纪念我这次有趣的经历。

工作 我所在的公司叫TEHNH A.E.,是一个主要从事防盗门生产和铝板机械加工的公司。公司不大,除了一幢办公楼一个仓库四个生产车间外就不剩下什么了,但是效益不错,由于主要消费群体是全国一百多家防盗门生产厂家,也有一部分出口到中东,产品长期供不应求。这也为我接下来的要干的工作埋下了伏笔。 中国有句老话,万事开头难。我第一个礼拜真是过的浑身不舒服。倒不是因为工作太累或者语言问题,是因为我没事干。在希腊工作,“relax”,我是早有准备,但当上班两天之后经理才告诉我其实公司还没想好让什么的时候,我真是要昏厥过去。 “Do everything you want and you can find something to do!”这就是我们讨论的结果。于是第一个礼拜接下来的时间就全扑在找自己能干的事上了。我决定从熟悉产品开始,于是我便开始天天与那些奇形怪状的零件啊,钢管啊,铝板什么的打交道了。 好在同事们都很热情而且有个来自波兰的小伙子已经在这里实习了一段时间,在他们的帮助下,不出一个礼拜,我就对厂里六个大类十几种产品的工艺流程烂熟于胸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也决定了我在剩下的时间里应该完成的任务:(1)质量监控(2)市场调查(3)宣传美工。

当我完成了第一个presentation向经理Yannis展示我一个礼拜来学到的东西的时候,他非常惊讶我在一个礼拜里学到了比他期望的多得多的东西。他向我竖起了大拇指,“well done, boy”。 既然目标已经明确,我就真正开始我的工作了。在第一个礼拜里,我了解到他们厂里的染色车间总是效率很低,于是我就决定从这个环节切入。于是整天整天地蹲在他们的染色车间里观察生产细节。当时正是酷暑,希腊虽属海洋性气候,但白天温度仍在35C以上,又加上染色车间里有一个加热炉,室内温度更是接近40C.我记得那几天我下班一回到寝室第一件事是洗澡,第二件事是挣扎着爬上床睡上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周之后我用params模拟了生产中的染色流程找出了其中的weak points,并最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在不增加新设备或消减人员的前提下,有效的将生产效率提高了10%。 当我完成第二份presentation的时候,包括在经理在内的全体职员都响起了掌声。他们高兴地跟我说他们公司内部平时根本就没有人来关心这些细节并去做这样的调查,而我所做的这些工作对于他们公司来说是建设性的。 这样一来,看来我的第一个任务完成的还不错,在得到经理的认可和信任之后,我便开始另一个艰巨的任务:对中国防盗门市场的研究。由于公司对中国市场很感兴趣,但又对中国的基本情况知之甚少,因此作为一个竺可桢学院企业管理与创新强化班的学生,更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样的工作更是义不容辞的了。 于是我又开始天天与中国厂家打交道,每天查网站发邮件收邮件等等等等,最终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其中罗列了中国最主要的几家防盗门生产厂家的基本信息和产品特点,并最后作了分析比较。

与此同时,我还与另一位实习生合作完成了对厂家整个生产过程的模拟,并对生产布局提出了一些建议。 由于boss并不懂英语,因此最后的时候通过翻译我们实习生把我的实习成果跟他进行了大汇报。他看完了非常高兴,说从我们身上看到了公司的希望。最有趣的是最后boss,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竟随着我为公司作的产品展示文档的音乐打起拍子来。

第9篇:关于戏曲范文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唯我独尊、远离学生的教学态度,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利,效果不佳。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1、兴趣问题不容忽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而英语语言习惯的形成和交际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记忆。因此,英语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既然如此重要,要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假若教师一味以严厉的姿态出现,凡事批评当先,往往会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久之,学生对任课教师的畏惧也引发到所教课程的厌恶,更不要说有学习兴趣了。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作为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好感,有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难处,掌握其心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热情帮助。一个能尊重学生,体贴学生的老师,学生同样也会尊重他,喜欢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

最新改版的初中英语新教材内容大都是真实的、自然的交际情景,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教师可灵活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和巩固五个教学环节,让每一堂课都上得精彩、有效。要做到这一点,采取直观教学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使英语教学过程更生动、有趣、形象,而且更能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具体方法有:

(1)利用实物。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如果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一定能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达到生动形象之效果。如:教单词apple,orange,pencil,desk等时,教师可以准备实际的物品或随时指出这些东西。 转贴于 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实物,或发动学生自己制作,学生运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进行训练,效果更佳。比如在教有关颜色的单词时,教师可带一盒颜料或多种彩纸,在一张白纸上教一个单词就填一小块颜色或贴上一张彩纸,这样学生从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速记,轻松又有效。

(2)创设情景。新教材是以“语言交际为原则”编写的。其本身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相当多的情景会话和描述。如果我们把书本上面的内容搬到生活中来,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动作表演等手段进行情景教学,既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可以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交际应付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第三册现在完成时态时,可先叫一个学生:“Please close the door.”学生走过去关门,老师问全班同学:“What’s he doing?”学生回答:“He is closing the door.”关好门后,再问:“What has he done?”然而启发学生回答:“He has closed the door.”紧接着把这两句话写在黑板上,并带读。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可再举例用第二人称问,第一人称答。并给出现在完成时的主要用法之一表明过去的动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构成:助动词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p.p)。如此旧时态过渡到新时态,学生既感兴趣,又不感到陌生和突然,很快就会接受。另外,有许多课文还可以改成小短剧,在复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当角色,上台表演。比如,第二册第111课“The Tiger and Monkey”,就是一个很好的短剧材料。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Tiger”和“Monkey”进行精彩的对话表演。配以适当的表演,定能加倍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又能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

(3)利用简笔画。简笔画是最简单、最实用,也是极有趣的一种教学工具。有人说一幅画值千字,这一说法恰到好处地表明了简笔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引出新单词,提出新句型,操练句型,复习旧句型,还是讲解课文都可以运用简笔画。简笔画的优点在于可使课文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且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一同分析、讨论简笔画的进程中,教学内容自然呈现,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课堂小游戏。课堂小游戏是使学生轻松而乐于参与教学的又一种妙法。初一教材中经常做的“Polly says”游戏就很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如在巩固初二的第31课时,就可以依课文内容要求六名同学上台表演,其它同学竞猜“Who has an eraser?”通过这种既有主角,又有全班同学参与的游戏,不但使学生知识得以巩固,更能在大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