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生的教育困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适应教育;挫折教育;职业规划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014—02
一、大学新生困惑问题的类型
1.大学新生学习问题的困惑
大学相对于高中来讲专业知识内容增多,教学进度加快,留给学生自习的时间增加,教师管理时间减少。学生要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就必须加大学习的主动性,掌握不同课程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忽视了对大学学习特点的认识,在学习中急于求成,结果花了时间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使得他们对自我失去信心,对大学的学习也感到越来越迷惘。
2.大学新生生活问题的困惑
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长期以来习惯了家长对他们千依百顺和一手包办的生活方式,致使他们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和生活依赖他人的习惯。大学新生中有的甚至是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他们难免会对陌生的新环境感到恐慌,加之第一次面对集体生活也难免与同学产生磕磕碰碰。当这些矛盾自己解决不了时,他们渴望有人指导,却又害怕主动与人交流,因而对于大学生活中的问题常常感到迷惘。
3.大学新生情感问题的困惑
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成熟较早,大学生恋爱呈现出低年级化,刚入学就开始谈恋爱的也不占少数。可是由于大学新生心智尚未定性,自控力与耐挫力较弱,很难理智地驾驭情感,因而他们对于情感问题常常感到很困惑。
二、大学新生产生困惑问题的原因
1.习惯了应试教育单一知识化和被动式的学习模式
大学与高中的区别表现在:一方面应试教育以应考为目标,知识学习单一化。而大学重视知识学习多元化,既包括学专业知识,也包括生活知识。这就使得大学学习进度比高中快许多,如高中三年学习几门课程,而大学却要一个学期学习几门课程。另一方面,高中的应试教育以教师“填鸭式”地为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为主,学生只要被动完成每个阶段学习任务即可,也就是学生“被学习了”。这使得不少学生养出了思维惰性,导致他们适应不了大学主动的学习模式。
2.习惯了独生子女家庭“唯我独尊”的生活模式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几乎都是被父母一手包办。他们面对突然增强的集体生活,由于家庭背景、性格爱好不同,极易产生矛盾。加上习惯了独生子女家庭“唯我独尊”的生活模式,很难换位思考,和同学产生矛盾时缺乏忍让力,容易使矛盾升级,进而导致部分新生由于处理矛盾极端被同学孤立。
3.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滞后
高中毕业生在性生理方面已经接近或达到成年人水平,大学生活增加了与异往和接触的机会,使得入学新生产生了强烈、迫切的望。由于我国高中阶段的性心理教育几乎为零,所以大学新生性心理发展相对性生理发展滞后。对于刚入学就恋爱的学生来讲,他们由于缺乏正确的性心态,很难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望,一旦冲破底线,又经历恋爱失败,容易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三、解决大学新生困惑问题的途径
1.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教育
(1)大学新生学习方面的适应性教育
首先,大学新生知识学习方面的适应性教育。第一类,大学新生专业知识学习的适应性教育。教师引导大学新生从了解—理解—思考—论证的过程去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最后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目的。第二类,大学新生人文科技知识学习的适应性教育。人文科技知识能扩大学生的眼界,强化他们全面看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求新生广泛摄取人文科技知识,但同时也让新生明白这类知识的学习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第三类,大学新生生活知识学习的适应性教育。教师通过引导新生学习生活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生活能力。
其次,指导大学新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第一,学习计划既不能内容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多就难以完成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太少压力就小,很难激起学习斗志。第二,不能只重进程不重结果,僵化地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不预留机动的时间。笔者建议将每周分为一个时间段,不论某天学不学,只要一周的学习任务达到即可,当然也可以以月为时间段划分学习任务。
再次,指导大学新生掌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好不好主要看具体个体运用后能不能到达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指导新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不同学科的知识特点制定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
最后,引导大学新生创新性地学习。提醒他们遇到问题除了问“为什么”,还要学会多问“为什么不”。这是因为多问“为什么不”能增强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而针对“为什么不”问题的解决能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
(2)大学新生生活方面的适应性教育
第一,教导新生自主、自理、自律。自主就是在生活中勤于动脑,有主见地计划自己的生活。自理就是学会照顾身体和预防精神卫生问题。自律就一方面是学会合理理财,另一方面就是会控制欲望,能将欲望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第二,培养新生疏导负面情绪的能力。一方面针对生活困惑问题,要引导新生去认同科学的生活道理,正视自我的优缺点,学会扬长避短。另一方面,针对恋爱困惑问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性情操。
第三,培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新生学习人际交往知识。如,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讲座、给新生推荐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其次,鼓励新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社团活动,扩大社交圈,增强与人沟通的能力。最后,教师应该倡导新生在团队合作中团结、友爱、宽容、互助,培养他们的领导和合作能力。
2.开展大学新生抗压性的挫折教育
大学新生抗压性的挫折教育是从入学开始就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和抚平生活创伤的能力,预防他们将消极情绪扩大而自暴自弃。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引导新生正视大学生毕业后的困难,学会接受失败和不公平。
其次,培养新生的自信心。第一步,就是引导新生懂得自我认知、自我接纳和自我培养。第二步,就是设立合理的目标。教师应该提高新生的竞争意识,鼓励他们为自己拟定恰当的目标,在一步一步完成目标中获得成就感,逐步建立自信心。
最后,鼓励新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吸收挫折教育知识,学会健康地发泄消极情绪(如:参与体育运动和健康的校园比赛活动),增强自我完善和修复能力。
3.开展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以具体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为指导从大学入学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前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这里需要注意三方面:第一个方面,将情商管理纳入到大学生新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以提高他们应对职场挫折的能力。第二个方面,帮助他们做好自我优缺点的客观分析和意向职业从业者要求分析。第三个方面,鼓励新生做好职业规划,定好职业素质培养目标,注意职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晓文,陈珝.大学生的观及其教育对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4).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困惑 对策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
习作,习作,顾名思义,就是练习写作。小学生写作文,就是用笔说自己想说的话,本不应是件难事。可直面现实,教育家于北辰老先生的这段话:“小学语文教师竭尽所能传授字、词、句,(段、篇),小学生勤奋学习字、词、句,(段、篇),家长们点灯熬油辅导字、词、句,(段、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不但没有使小学生顺利通过‘作文关’而且把对作文的恐惧和无奈交给了中学,继而又转交给了大学……”并非危言耸听!这是为什么?笔者以为,小学作文教学最根本的症结在于:
1.未闻习作,先畏习作。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强,所以各科教学都采用活泼灵活,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可是一进入二三年级,开始作文了,教师家长便开始自觉不自觉的对学生进行心里暗示:“要开始写作文了,作文很重要,写不好语文成绩就上不去,甚至会下降……”孩子在没有接触作文前就产生了畏难心理,语文基础好的孩子瞻前顾后,不敢轻易动笔,基础差一些的孩子更是不敢动笔,可想而知,学生带着这样一种恐惧心理,怎么能敞开心扉,在作文中表达思想,释放自我。
2.对“生活习作”作文的概念认识模糊,导致作文教学方向不明。
“生活习作”不是参赛或投稿的“作品”,只是一项练习用笔把话写明白的作业。但它又是一项特殊的语文作业。因为唯有这份作业,如同儿童心灵的一扇窗口,能让人窥视其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爱好、情感,能反映其语文学习的应用能力、智力发展与人文素养的状况。
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练习看图写话,三年级开始作文,到小学毕业,作文要求一般为400字左右,可是在这几年中能够真正学会作文,顺利作文的学生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家长看重每一次习作训练,总结了许多应试题目,翻来覆去的让学生作文,不是《难忘的一件事》就是《难忘的一个人》,学生从开始写作文就写这些,每学期要写好几次,教师讲评也就是那几篇范文,学生倦了,厌了,失去兴趣了。孩子们丧失了留意生活,随手作文的习惯,小小的头脑里只有应试作文。
3. 读写结合落不到实处,小学生有话说不清,难以体验到成功。
众所周知,读书是吸收,写作是输出。读写结合是学习写作的必由之路。当前的阅读教学,若从公开课上看,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听各级公开的阅读课,师生交流自如,时时擦出思想的火花,确实让人感到是一种享受。可翻一翻学生的作文本,看一看习作内容:错别字虽不连篇,但篇篇不少;文不通句不顺,表述不清的思想内容,篇篇都有;标点符号的使用和书写更是不敢细看;至于内容的真实程度,有多少真情实感更不得而知。所以大多教师对批改作文视为负担而少有愉悦之感,皆期盼着能早日走出这尴尬的困境。
目前,小学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词语教学均放手让学生在预习中自己去学的做法,有其培养自学能力的积极作用。但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忽视对字词的语感教学,尤其是对字词的品评和感悟指导,长此下去,学生得不到咬文嚼字地训练,得不到文字美的熏陶,在习作中运用恰当的字词来表达自己感受的意识就会淡薄,正确写字,准确选词就会感到困难。
二、小学作文教学的对策
在面对困惑的同时,教师们也一直在积极的总结解决困难的对策,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年左右,我对此有以下几点粗浅的心得。
1.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培养主体意识。
心理学认为,要使儿童学得好,关键在于要使儿童自己愿意学,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使儿童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写作启蒙阶段,应该特别注意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开始,使小学生知道,写作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特别想说的话写下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写作的潜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鼓励他们写作,爱护他们想说和想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对于他们的微小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夸讲,是他们不断增强自信,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去写,对写作充满兴趣与自信。这也是教师写作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2.结合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命题。
命题就是确定题目,命题作文即按确定的题目作文。它是作文训练中经常运用的重要形式。一个好的题目,往往能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的作用。反之如果题目不当,脱离实际或者公式化,学生作文就会感到无米下锅。为此,作文命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命题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使每次作文在学生布局谋篇时,突破一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因此,教师必须思想端正、目的明确,在教学前要想出好题,从有利于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想象力为出发点。第二,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里,学生有家庭状况的差异,如有的随父母坐过飞机,看过大海,登过高山,有的则从没出过远门,若教师让学生写大海、高山之类的文章,一些学生就无法可写。为此,我们可能出半命题作文,如《我第一次……》或《我爱……》,让学生去补充完整后再去写。此外,教师在作文命题时还必须注意要有趣味性、启发性和及时性。
三、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这个广阔的天地中,作文教学如同一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有许多内在的各种联系等待我们去认识,有许多未知的奥秘、疑惑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破解!每一位语文教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教师,都应在这个急需开发的处女地上一展身手,释放才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为彻底摆脱作文难、作文差的阴影,探索出一条高效、低耗的教学新思路,新途径,让小学生作文这朵“心灵之花”,在我们小学生的笔下也能散发醉人的清香……
参考文献
[1]刘永康,《写作的本质》,语文教育学P150~152
[2]刘永康,《写作的基本规律》,语文教育学P152~15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效率
數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其起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发展智力的作用,具有其他任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
随着学习的深入,小学数学的知识结构不断复杂,难度不断加深,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小学生学习数学产生困惑、苦恼、畏惧等情绪。因此,借助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小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一、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数学教育心理学属于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领域,国际上对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个通行的概念就是,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指以数学教学的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建立自己的理论观点及其体系的研究,从认知理论的立场探究、分析和评述在数学教育中遇到的各个方面理论及实践问题。数学教育心理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只是将数学教学案例与教育心理学的结合研究,还是具有学科特色以及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二、数学教育心理学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数学心理障碍
1.轻视心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学生,学习很认真、刻苦,但是每到测试成绩始终不能提高。笔者通过与他们的沟通,发现这类学生对于基础性的题目不够重视,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难题和大题之上,于是这种眼高手低的做法导致了成绩始终得不到提高。
2.心理畏惧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随着难度系数的增加,变得更加抽象更加深奥,小学生一旦对这些困难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对学习数学没有信心,并会出现自卑感。长此以往,这部分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没有了动力,数学成绩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3.心理满足
尤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经常会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十分自信,但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就自以为是,在学习上不再用功。这种心态严重影响了他们进一步学习,导致他们总是处于中游状态,得不到更高的发展。
4.偏重结论
在小学数学学习之中,有部分学生注重数学结论,认为只要知道结论就可以了。这就很难深刻领悟数学结论,在运用时常常会出现差错,且不利于逻辑思维的形成,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5.心理依赖
小学阶段目前没有升学压力,不需要参加如中考、高考般的考试,这使得有些小学生对学习没有压力,在学习中对教师形成了依赖心理,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遇到困难并不及时去解决,而是等待教师讲解答案。这样的心理状态使得数学学习停滞不前。
6.外界诱惑
因为小学生大部分年龄都在13周岁以下,受到年龄因素的限制,小学生的意志往往不够坚定,非常容易受游戏、网吧等外界的诱惑,部分学生沉湎于网络游戏,因此数学学习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的实践研究
笔者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平时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几点运用:
1.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将教学与实际有机结合,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并不断贴近生活,这样就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欧拉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保持这种心理状态,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变得更加努力也更加轻松,并能够有着更高的学习效率。
2.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学习状态,树立正常的学习心理状态
作为数学教师,应该要经常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体会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区别,帮助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授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运用科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培养学生基础学习能力,改正他们眼高手低的缺点,避免出现课上听得懂,课后用不了的局面,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加强心理引导为主
针对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和诱惑的学生,一方面不仅要依靠学校以及家长的约束管制,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关注他们的心理活动,以朋友的身份带领他们走出误区。
总而言之,科学应用数学教育心理学进行教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作者:邱筱卿
参考文献:
[1]唐云霞.运用心理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14(10):256.
[2]范如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117-12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研; 课改对策; 影响;
在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也有所提高。但是小学语文教育在教研和课改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遇到了许多困惑。该文将对小学语文教研与课改进行分析与探讨, 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参考。
1 小学语文教研和课改的存在问题
1.1 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从狭义上来看, 教研的意思是教学与研究, 从广义上来说, 教研分为三个阶段, 即:钻研, 教研, 教研之钻研。用哲学的观点来看, 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有三个, 即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而教研工作中的教研之钻研属于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环节, 是教研工作的最终结果。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主张开发校本教研, 即:以校为本的教研, 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 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 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 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但是, 大多数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学校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研机构。
1.2 教学方法不正确
目前, 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正确, 新课改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 但是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年级太小, 自控能力很差, 不能让他们自由讨论问题, 不然他们会把合作学习当作聊天, 因此, 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坚持以教师为中心, 不注重课堂互动。有的教师虽然运用了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但是没有正确使用这种教育理念。全盘接受西方教育理念, 摒弃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方针, 没有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导致语文教育的课堂效果不佳。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依赖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技术, 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长期下去也会影响教学质量。
1.3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虽然新课改提倡不要以成绩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然而, 最终还是需要考试, 因为新课改是为了更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 并不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而且, 新课改的考试越来越灵活, 并不是只考课本知识, 课外会考什么也说不准, 这样的话就需要多学习课外知识, 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如果是为了考试成绩而让学生学习课外知识, 大量阅读课外书籍, 这样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年龄小, 理解能力有限, 很多深奥的书籍资料他们看不懂。而且现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 农村学生没有条件读更多的书。
1.4 城乡差别巨大, 农村的师资资源欠佳
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了, 可是城乡差别依然很大, 在山村, 各方面的条件依然很落后, 农村孩子不仅没有条件读更多的课外书, 而且没有条件使用多媒体上课, 没有条件接触网络世界, 使用电脑这种先进工具学习。另一方面, 城乡的师资资源也存在很大差别, 高素质人才大多数都留在大城市, 农村的学校不仅条件落后, 也缺少良师。
2 解决小学语文教研与课改问题的措施
2.1 学校应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 调动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 调动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也应该多学习、多探究, 做好校本教研工作, 要摆脱不好的传统教学观念, 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做到敬业与乐业, 不能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
2.2 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优化教学模式
虽然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 但是作为教师不能灰心气馁, 应该迎难而上, 知难行易, 要明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立足本国国情, 正确运用这种理念, 将西方教育理论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 教育具有交流、融合、创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通过融合、整理与创新, 使语文课堂更有趣、更透彻、更清晰, 这样能更好地传授知识, 另外, 教师不能过分依赖辅助教材和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重视课堂互动, 注重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让小学生练习写一些小故事、小练笔,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师生关系也应转变为良师益友的朋友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热爱课外阅读, 可以引导小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和优秀的儿童文学, 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 外国文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儿童文学《蓝色的兔耳朵草》《保姆狗的阴谋》等, 阅读这些优秀作品既能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 也能教导学生学会自立自强。
2.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小学生的好奇心都很强, 老师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起因并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开发小学生的潜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 喜欢思考、喜欢动脑子做实验, 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4 消除城乡差距, 合理分配师资资源
我国政府和教育部门正在大力发展城乡的教育事业, 但是城乡差别很大, 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 师资资源也比较匮乏。所以, 要消除城乡差距, 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为农村提供先进的教学资源, 以实现达到师资水平一体化、硬件设施一体化、重视程度一体化。
3 结语
目前, 小学语文教研与教学改革中存在不少困惑, 像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教学方法不正确, 应试教育具有负面影响, 城乡差别巨大, 农村的师资资源欠佳等, 面对困难应该迎难而上, 着力解决问题, 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 调动教师参与教研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 优化教学模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大力发展城乡的教育事业, 消除城乡差距, 合理分配师资资源, 这样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教研工作质量, 推动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小学语文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课外语文, 2013 (6) :11.
[2]蔡宝来, 晋银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境遇与未来抉择[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 :92-102.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教学方式
一、背景和意义
(一)产生背景
我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数学功底扎实得到了普遍的赞誉。但是,几次大规模的国际数学教育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在实际操作和创新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原因是,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教师传授的而不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些在公开教学活动中时有所见,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却是难得一见,因为在现行的课时安排中一、二年级5节/周,三至六年级4节/周,学生光靠课堂教学这么一点有限的时间很难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入学年龄小,很贪玩,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强,他们大部分是在想:现在的小学生一天三餐老师陪餐呵护吃饱,课余还买零食吃,不能留级,眼见大同学初中毕业外出打工一两年回来骑着自己心爱的摩托车、电瓶车随时随地自由自在潇洒。上初中不用录取,如果不去老师还来家动员,老师您讲什么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地方能有几个。现在我还小,就耐心呆几年,长大了,初中毕业,咱们也要吹糠见米啦!这样一来几乎是教师逼着来学习的,绝大部分有能力的家长被抓生活和家庭经济,挣取尽早走上富裕道路理想冲击,只顾孩子的吃穿而顾不了孩子的学习。
(二)现实意义
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不主动,对数学知识不能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建构。特别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隔代抚养造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脱节,学生自主学习几乎成了一句空话。小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在课外时间要看课外书的人微乎其微,即使看的也只是看一些作文或是童话之类的,对数学阅读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构建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的要求是相悖的。长期以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的发展势必会受影响。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学习不应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二)开放教育的教学观
开放的课堂教学就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设置教学情境,提供教学素材,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的引路人。
(三)动态生成的教学观
一般来说,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大部分是年龄偏大的,上级对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或要求保持高成绩的要求一直不放松,急于求成,教师教学时间又有限,学生知识基础较差,怕放手学生探究在一堂课内达不到目的而浪费时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其次是“教等于学”,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学大于教”。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这是现代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德国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理论”等,都是以“学大于教”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我们农村的基础教育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应该是按自然规律健康的发展。
三、自主学习方式教学困惑及对策
(一)教师难以依完成堂课教学任务
难以依时完成当堂课教学任务,是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独立探究过程中, 普遍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一个尽可能是自由而无压力的环境中,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理论知识进行寻根问底、考究、批判接纳、验证自己想法等等的主动学习状态。因此,它需要比较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在单位时间内引导学生领会掌握教材教学目标内容。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牢固的“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终极教育目标,坚持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妥善处理长远教育目标与短期教学任务目标的关系,使学生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生学习动力减弱
在实施自主学习方式的过程中,,由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形成,加上注意力还非常薄弱,没有老师的强压,学生的学习动力容易减弱。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除了教师加强课堂引导之外,还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源动力,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探索这条新路子的时候遇到一些困惑和走一些弯路,那是教育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只要我们能科学分析那些困惑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一定会有很快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香竹.学习氛围、工作特征对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的影响[J]. 教育探索. 2009(09)
[2] 孙德芳.从外源到内生: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J]. 人民教育. 2010(19)
关键词:兴趣;过程;微笑
目前,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艺术教育作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小学生电子琴教育不仅能使幼儿欣赏和感受音乐的美,还能使眼、脑手相互配合,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功能,开发智力,是深受广大小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智力开发项目之一。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活动站电子琴教学方面一些好的做法及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建议。
一、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性格可塑性较大,所以在每一节课,我都从他们熟悉的、喜欢的、需要的方面出发,寻找兴趣基点,创设学习氛围,让他们高兴、愉快、想学,愿意去学。
二、重视教学过程,多种教学形式互相结合
艺术课的教学和文化课的教学还是有区别的,我们要让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兴奋、活跃而又不疲乏的状态确实很难,所以在教学中,我扎实备课、寓教于乐。
1、五线谱知识与简谱知识同时进行
学生在音乐课上只接触过简谱,对五线谱一无所知,但现行的电子琴教材中,我们选用的是《电子琴初级大教本》,里面是以五线谱呈现的。所以从一开始我就用简谱和五线谱同时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部分学生能自己识谱,并能在琴上弹出音高。
2、节奏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节奏训练是电子琴教学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节奏感不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会感到越来越吃力,甚至厌学。所以在开始教每一首曲子时,我都让学生用脚或点头点着节奏弹。这样做,学生对音的长短也能很好的把握,往后学,就可心里数节奏。所以节奏训练是学电子琴的训练项目之一。
3、试唱教学,培养学生的乐感
对于初入门的小学生来说,一味地让学生去弹,学生对曲子的识记程度远远不如让他们先学会唱曲谱再去弹。在这里,我尝试先让学生会唱,然后边唱边弹,学生弹奏曲子的速度会有很大提高。同时这样做,学生对乐曲中音的长短也能很好的把握。
关键词:小学;心理教育;问题对策
一、心理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应试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投入到应试教育中去,而逐步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很多小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没有设置一定的心理教学课程,也没有专业的老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比如说,在很多小学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逆反心理,反感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拒绝同学的友爱和帮助,这些问题看似是孩子们玩耍上的小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如果不加以教育和指导,很容易导致学生走上不正确的道路。
对策: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学校应该提高对心理课程的重视程度,将心理课程放到与应试教学科目同样重要的地位。学校还应该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成立心理咨询室,让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得到帮助。再者,学校还可以组织定期的讲座,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在每个班级进行板报宣传,这些方法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心理教学的关注以及重视度。
二、过于注重形式,忽视本质教学
在我国的很多小学心理健康教学中,很多心理老师过于注重对学生的形式化教学,而忽视了真正做到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疏导。很多心理教学过于强调同一性,却忽视了“因材施教”。比如说,很多心理老师会定期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的时候,非常精细,但是测试完之后,心理辅导老师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总而言之,太过于形式化。
对策: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解决学生出现的疑惑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还有很多老师,过于注重教育的同一性,将心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书本上重点强调的内容进行讲解,却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个人实际相结合。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有不同的根源,这就需要广大心理教师要利用普遍的特征结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进行辅导。
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社会压力大
小学时期学生学习的是一些相对较简单的知识,课堂教学重在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教学压力以及来自家庭家长们的期望值让小学生在小小的年纪已经背负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小学学习生活应该是快乐的、单纯的,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却很少能够开心地学习,单纯地玩耍,而是被厚厚的一沓沓试卷,家长们过高的期望值,老师们的严厉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是一种厌恶的学习态度,在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压抑紧张的状态。
对策:作为心理老师,应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倡导学生进行快乐学习。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家长们的家庭教育工作,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同时保持心理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小学心理老师,教育者们以及小学生家长们的共同努力,减少学生的负担,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将普遍心理特征与学生每个人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完成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被引导的过程,他们不能完全理解自主学习与学习兴趣培养的意义,也不能正确判断外界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所以任何来自外界或是自身的因素都会影响到他们对待事物的想法和做法。在此,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解析小学生学习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在小学生看来可能仅仅是一项需要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在教室里规规矩矩的上课束缚了他们的自由,从小学生心理上讲,敷衍是目前小学生上课的主要状态。曾经有研究者对二、三年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每班都有82%左右的小学生在下课铃声响起时有“终于下课了” 的想法,主要原因是他们完全不了解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同时学习相对于玩来说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活动,从而让小学生有一种“为什么要学习”的困惑,也造成了小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淡薄。
(二)学生家长的疏忽。现在的家长迫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大多数在孩子上学之前或是上小学时需要接送的阶段都是委托给自己的父母或是雇人进行接送照顾,无暇顾及孩子的心理。因此没有及时给孩子灌输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正确引导孩子学习的兴趣,甚至有的家长也不太了解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更别提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了。
(三)最原始的学习途径被电子用品取代。学习方法的进步对教育事业来讲是利大于弊的,但是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学习方法也给孩子的正常学习兴趣造成了影响。现在的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手把手地教孩子看图写字,都是用电脑、平板、点读机等各类电子产品代替人工进行孩子萌芽时期的教育,从而使孩子进入小学生学习阶段时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大于对老师课堂讲授过程的兴趣,因此也降低了学习效率。
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的丰富教学内容。大多数小学生认为语文就是简单的认字写字过程,老师说的话基本能听懂,课文也会读,于是认不认真听讲就不那么重要了,这就是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详细了解自己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真实想法,总结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
(二)创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融入学习环境。很多学生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枯燥古板的语文授课方法很难引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因此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之一。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学生自问自答环节,对于敢于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也可以划分学习讨论小组,把上课表现活跃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内带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会发现有些上课不喜欢提问的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也会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看法得到肯定时都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问题就是兴趣的开始,能够提出并回答问题的学生就表明他有兴趣思考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到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自己解决困惑满足其好奇心的习惯。比如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把跟课文有关系的短片或是小故事分享给学生,并且提出与分享内容和课文都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预习课文的方法来找出问题的答案。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有兴趣弄清楚短片或小故事中的问题,也让学生明白要完全理解老师所分享的课文之外的内容就必须通过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满足其好奇心,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课文的兴趣。
(四)开展与语文学习有关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08年减负开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已经满足不了之前摄取知识的时间需求,于是课外活动则成为另外一种补充学习、开发智力、培养兴趣的方法,而课外活动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关键因素。比如在校园里开展与语文有关的简单的填字、改错和智力问答游戏,组织成语听写和课文朗读比赛,设置简单的情景剧让学生临场发挥并在表演中说出规定的成语等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表现力。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数学;教育效益研究
从现代的教学发展模式来看,相较于传统的教学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更易接受现代教学理念,学生们的课堂气氛不再枯燥单调,更多新型技术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中。小学数学本身是一门锻炼学生智力的学科,但是学生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针对这种现象,现代教育技术明显使得课堂气氛得到改善,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更加偏爱,保证学生的智力得到了及时的锻炼,更快速地使学生融入到学习之中,保证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成绩显著提高。
一、小学数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的是板书的教学模式,即在课上单纯地利用黑板为学生讲解所有知识点,然后再练习相关习题。这样的上课模式并不能使学生提起高度的注意力,学习氛围也不是十分活跃,使得课堂环境过于呆板,学生学习热情低下。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们现在正处于学习初期的现状考虑不周,学生自身没有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在教师讲完题以后,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最终导致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较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差。
二、小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效益探究
(一)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自从现代教育技术引进以来,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课堂教学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依赖现代高端技术来使得学生对立体几何有一个十分详细的认识,摒弃了传统的枯燥教学的模式,学生能够对知识有了更广泛的了解,教师不需要使用实体的几何模型来使得学生们深刻了解,通过多媒体的技术,教师快速为学生展示各种几何模型的形状,对于几何图形的各项计算与延伸也可以清楚地讲述,保证学生时刻保持清晰的思维,利用这项技术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快速的提高。
(二)创设合格的学习情境,锻炼学生解题思路
课堂的学习应当更注重教学的方法,在创设合格的学习情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的数学教学进行改造和升级,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有很多比较抽象的部分,这就要求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们则要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内容简化,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数形结合”方法,还可以进行一些数学实验,教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各种数学现象进行探索分析,提高自己主动提问的能力与思考的积极性,建立自身独立思考的方法体系,深入数学问题的探索。
(三)培养合格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充当着课堂的主人的身份,学生一味地配合教师的思路学习,从而使得自己的想法受到一定的禁锢,影响了自主发挥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学生们在课上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之间培养一个良好互助的关系,保证师生之间的合作之情,使得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疑惑全面地体现出来,不畏惧教师的严厉,勇于提出自身的质疑,保证教师随时了解到学生的疑难与困惑,并且能及时为学生解决所有问题。
三、如何提高学生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
(一)教师与时俱进,熟练掌握各项新型技术
在现代新型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要想保证学生充分接受现代教育技术,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与时俱进,保证自身对现代教育技术有充分的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应用题中出现的各项要求一一表现出来,避免出现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不透彻的情形,然后根据学生出现的困惑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保证学生在对多媒体教学法充满热情的前提下能够使得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最终真正改善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
学生在课堂以外要想自己学好小学数学,必须也要学会利用这些新型技术,如学习机、掌上电脑等等。教师在课堂以内能够保证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扰与疑惑,但是在课堂外,学生不能够及时请教教师,便只能够通过这些技术来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益,所以,教师在平常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保证自己能够在课下没有教师的帮助时也能够自主将疑惑及时地解决,使得自己的数学成绩随之提高。
四、结束语
由上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教育体系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小学生日常接触的新型技术越来越广泛,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端。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使得学生快速适应,也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是十分必要且十分有好处的。教师可以通过这项教育方案在课上随时创设一个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得更加高昂,学生们能够随时保持一个清晰的思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使学生可以对学习充满足够的热情与动力,教师也能够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实施针对性教学,保证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广生.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
[2]刘波,高海红.还原历史复杂性:消解高中历史教学危机的内在理路.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4).
[3]梁慕娴.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分析.教育界,2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