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2019年,我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在我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区委、区政府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和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部署要求,认真组织贯彻落实,有组织有步骤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指导工作,注重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积极营造了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职责

我街道对本辖区的食品企业进行调查登记,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协助上级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和查处,及时上报区食品企业违法行为,确保街道辖区食品安全。

二、工作内容

1、深入开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各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对辖区各食品生产经营商户进行备案登记并定期检查,每年对辖区内的商户检查至少两次,对存在问题的商户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并做好记录,对于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商户立即上报并按照我街道食品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各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会在每月25日前,将检查情况汇总并上报到街道食品安全办公室。

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为确保在遇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够将危害降到最低,我街道和各社区均制定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切实做到有备无患。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坚持将宣传培训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全过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我街道每月开展一次食品安全讲座活动,主要是围绕食品法、合理膳食和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应该如何处置等贴近民生的内容,这些讲座大大提升了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

4、食品安全知晓率和满意度的调查

我街道今年随机发放食品安全知识调查表和群众满意度调查表各140份,调查结果辖区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满意的人数是132人,满意度达94%以上;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的人数是127人,知晓率达90%以上。

5、开展对学校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我街道对辖区学校周边的食品生产经营商户进行了专项检查,确保学校周边没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学校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食品卫生环境。本次检查内容包括:生产经营者是否有健康证、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销售的食品是否过期、场所卫生情况是否合格等。

在未来的食品安全工作中,我街道会继续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为切实的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加强对“三小”监管,进一步净化我辖区的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确保我街道辖区无食品安全事故,为我市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出一份力。

第2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1.1明确儿科护理安全管理职责,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小组定期召开护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查找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地防范措施。对已发生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时上报护理部,对潜在性问题要做到预见、预查、预防。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的另一个职责是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对其进行护理风险意识培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1.2制订护理风险应急预案根据儿科情况,总结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制订可能发生的各项护理风险应急预案,并装订成册,人手一册,熟练掌握。

1.3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加强业务学习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安全有直接联系,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要通过护理业务查房、护理知识讲座、晨会接班提问、技术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丰富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增强其急症、重症抢救护理技能,使其在紧急情况下可对患儿及时准确地实施救治,以避免护理风险发生。

1.4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护士若不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对患儿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加强用药安全方面的管理,儿科用药应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病情严格计算药量,若护士责任心不强、计算错误、给药时间不准确,就会延误病情,出现严重后果。

1.5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儿科护患关系比较复杂,是护理人员、患儿与家属之间的三方关系。所以,护理人员要充分处理三方关系,尊重患儿的12项合法权利,在各种操作、用药前均需告知清楚。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热情服务,取得患儿充分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根本上杜绝纠纷发生[3]。

1.6做好病区管理工作定期检查病房设施,保证病房设施正常使用。患儿睡眠时要拉起床挡,避免其坠床。病室地面要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患儿滑倒、跌伤。还要做好病室的防火、防盗工作,防止发生火灾、财物甚至是患儿丢失。

2小结

第3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b)-0119-03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明膜原理,排出患者体内的代谢产物、有毒物质以及多余的水、电解质而实现净化血液的方法,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重要肾代谢疗法[1]。血液透析专科性强,技术含量较高,临床护理风险较高,同时,随着透析治疗人群的增长,血液透析相关操作风险也呈增加趋势[2],因此,强化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对于确保治疗过程安全顺利至关重要。本院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介入风险管理,观察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92例,均自愿并知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0~66岁,平均为(38.4±5.3)岁;透析频率为1~3次/周,平均为(2.3±0.4)次/周;原发病:28例慢性肾衰竭,13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39.1±5.2)岁;透析频率为1~3次/周,平均为(2.3±0.5)次/周;原发病:27例慢性肾衰竭,14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两组的年龄、性别、透析频率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医嘱施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如下。

1.2.1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血液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及其原因,完善告知以及签字制度,制订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强化护理风险监控,确保各项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1.2.2 加强护理培训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及责任意识;加强操作技能培训,降低因操作技术原因所致的风险事件,确保动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以免因多次穿刺导致内瘘血肿甚至鼻塞等;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消毒原则,各项透析用品均应为一次性用品。

1.2.3 制订应急预案 根据科室情况及本组患者情况,制订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以预防异常情况,如病房停电、透析机故障及患者严重不良反应。

1.2.4 护理过程管理 ①内瘘穿刺部位应按照规定应用胶布固定,静脉穿管部位进行换药固定,以免穿刺针脱落或者穿刺部位感染;②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穿刺部位以及插管部位是否有渗血或者导管移位等,观察透析器是否存在凝血及肝素追加量是否准确等;③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和脉搏变化情况,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一旦发现出汗、心悸、头晕、耳鸣、抽搐等症状,应立即汇报医生并予以妥善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④密切监测患者透析前后体重变化,并准确计算干体重,以指导超滤脱水治疗,避免发生透析中失衡;⑤透析器及透析管路在透析前均应以生理盐水彻底预冲,确保透析器的闭路循环时间充足,以免发生热原反应;⑥规范配血及输血流程,并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与制度,分开保存患者间的血液或者血液标本,以免错输或者血液错放。

1.2.5 加强护患沟通 强化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并及时向其反馈治疗方案及治疗进展,以免因沟通不良导致医患纠纷。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按照医嘱处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护理投诉与意外事件5个方面统计。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医嘱处理不当、透析护理不当、不规范护理及护理投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种有创疗法,且操作过程复杂,对医生操作技术及护理配合均具有较高的要求。血液透析的治疗对象主要是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者、急慢性肾衰竭患者,患者多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且全身状况较差,随时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医疗意外事件等[3-4]。血液透析主要是通过人工处理患者体内的血液而实现净化血液的目的,医疗器械将直接与患者体内的血液接触,且反复动静脉穿刺或长时间深静脉置管等,极易引起并发症[5]。此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普遍存在机体抵抗力差及免疫功能缺陷等,常合并重度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严重贫血等,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予以重复输血维持治疗,极易发生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6-7]。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于透析机及相关仪器操作情况直接影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强化血液透析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第4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根据院行政及院二甲办就我院二甲复审相关工作的具体安排和部署,我科认真组织实施,制定了健康管理中心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科室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分工模式,确保二甲复审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复审工作开展以来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以科室方案为准绳,快速推进二甲复审工作落实

根据医院工作的统一部署,我科参照我院《二级甲等医院复审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并结合省卫计委《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考评办法2015年版》的相关内容,制定了符合科室实际,易于科室管理及操作的科室二甲复审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充分明确了各级各类科室人员职责,并以定期的科室内会议、业务学习讲座、护理部晨会等形式逐条学习、逐条领会二甲评审考评办法,在科内形成了处处都是评审范围、事事都是评审内容、人人都是评审对象的良好工作氛围。方案还进一步就复审动员部署阶段,标准实施、自评、缺陷整改阶段、落实预评,完善阶段,强化整改,冲刺阶段,以及全面准备迎检阶段五阶段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工作安排,形成了有预案,有落实,有制度有落实,有具体工作要求有落实的工作局面,切实把医院及二甲复审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整章建制,加强制度落实,以二甲复审为契机,助推

科室制度化建设

1、二甲复审工作开展以来,科室不断建立完善科室工

作制度,科内结合医院要求,先后制定完善了科主任岗位职责、护士长岗位职责、主检医师岗位职责以及体检医师、医技岗位职责等二十二项岗位职责,建立健全了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工作制度、健康管理中心护理安全防范制度、体检质量控制制度、重大阳性结果及时反馈制度、健康随访制度等重大科内医疗制度19项,参照制定了仪器操作流程12项,体检操作流程3项,应急抢救流程11项。

2、以落实会议制度为抓手,认真向科室人员宣传医院

政策,分析科室情况,商讨科室决策,科内共进行全员参与的会议27次,组织二甲专题会议5次,以会议形式向科室人员传达了二甲复审的工作要求,为顺利完成二甲工作做了制度保障。

3、为进一步加强科室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充分落实科

内业务学习制度,全年科内开展全员参与的业务培训讲座5次,科内业务学习共计26项;仪器示教11项;闭卷考试13次,其中2次半年考试。每次科室业务考试人平分数均达到合格水平。今年在医院进行的三基业务考试中,我科人员无连续不合格现象,在二甲复审进行的三基操作考试中,我科参与的医生护士均以高分通过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考核,为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审做了一定贡献。

4、应院二甲办工作要求,我科制定了科室突发事件应

急预案、消防应急预案、同时还制定了消防演练方案、突发事件演练方案,并组织科室人员就突发事件、消防进行了实地演练,今年参与医院和科室组织的火灾演练3次,组织参与突发事件演练3次。在医院今年组织的突发事件演练、消防应急演练中,我科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三、健康体检质量持续改进

1、今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优质护理

管理制度,形成了定期进行专题学术讲座的工作模式并定期就体检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议讨论,全年来科室共进行了质量讲评会议 次,突出问题及时调整改正,我科新系统上线来,我科主动作为,多次就体检流程、科间协作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基本理顺了新系统工作程序,有效保障健康体检新老系统安全过渡,没有出现重大生产安全及隐患事故。

2、参照湘雅附三医院体检套餐内容,结合我县常见病

多发病发生情况,进一步优化体检套餐内容,并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标准新制定了4种套餐内容。护理部进一步加强对体检流程的监督管控,设置专门的体检导引岗位2个,科主任、护士长适时查看体检服务过程,及时发现分流拥挤体检岗位,前台协助岗位适时掌控重点部门如B超科室的检查状态,根据体检人数多少及时协调超声影像中心增派体检人员,保障体检流程顺畅。科室根据体检场地实际情况设置设立了便民措施,在候检区设置了书报架、饮水机,科室还自费购买室内花卉,打造出科室精致、高端服务环境。

3、我科根据科室体检安排情况,每个工作日均进行体检满意度调查,二甲工作开展以来,我科进行满意度调查1386份,满意率达98%。

4、安全管理方面,科室加强对科内各项应急预案的落实,抢救设备齐全、完好,科室组织专人定期核对,体检报告专人审查核对确保7-8个工作日出具。主检医师对体检报告质量进行全面把控,今年,为提高体检报告质量,科室提高了主检医师奖金分配系数,加大了对体检报告各环节监察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有效保障了体检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科室院感及传染病管理

1、科室认真落实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办公区域、诊室、洗手台等处均配备了快速手消毒剂,护理部不定期组织进行诊疗操作培训,要求掌握无菌操作原则,科内并就相关培训进行考核。院感科多次在我科进行工作督导,我科均无重大院感问题发生。

第5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眼科门诊;优质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CQI)是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核心是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提升组织的整体业绩、产品及服务质量 , 从而满足服务对象需求[1]。眼科门诊特点是老人与儿童占的比例大 (>50%), 多数患者有视觉障碍 , 陪人多 , 就诊人流量大 , 治疗操作大部分具有侵入性 , 风险高 , 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 , 这些特点加大了门诊护理管理的难度。自 2012年 4月以来 , 本科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 围绕《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目标 , 不断探索眼科门诊优质护理的实施模式 , 提升护理质量 , 确保患者安全, 提高患者满意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院共开放门诊诊室 36间 , 其中普通诊室 7间 , 专家诊室 29间。另有 1个多功能治疗区 (由普通眼科操作治疗区、角膜异物剔除区、非接触眼压检查区、注射区、输液观察区、感染治疗区等六部分组成)、小儿泪道专科治疗室 1间。日均门诊量约 2500人次。目前配有护士 25人 , 年龄 22~45岁 , 平均年龄 29.76岁 , 平均护龄 11.64年。学历:本科 14人, 大专 10人, 中专 1人。职称:主管护师 7人, 护师 13人 , 护士 4人, 助理护士 1人。 2 方法

2. 1 确定优质护理管理目标 根据《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中的相关精神 , 结合眼科门诊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 , 确定门诊优质护理管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 满足患者需求, 保证护理安全, 做到“三好一满意”。

2. 2 成立优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小组(CQI) 优质护理 CQI小组由门诊科护士长、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共 5人组成 , 负责对门诊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进行督导与考核。

2. 3 确定改进项目 优质护理 CQI小组通过对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析 ,确定需要改进项目如下。

2. 3. 1 规范服务礼仪 眼科门诊岗位多 , 护理工作任务繁重 , 如何确保每个岗位每位护士的护理服务符合规范是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之一。首先 , 本院统一标准 , 制订了门诊各个岗位的服务礼仪规范 , 包括配合诊岗、治疗岗、注射岗、抽血岗、咨询岗等。如配合诊岗服务规范规定护理人员必须面带微笑 , 热情接待患者 , 见病人有问候 , 使用“您好 , 请 , 对不起, 抱歉, 谢谢, 再见”等礼貌用语。规定双手接、递病历 , 对每位来诊患者根据病情及挂号的序号, 安排就诊并将序号、就诊诊室、约需等候时间详细告知患者。

2. 3. 2 规范注射、治疗核对流程 眼科门诊病人流量大 , 门诊患者的所有注射、治疗、检查项目均在治疗功能区由护士承担完成。为了保证患者安全 , 本院制订了门诊注射、治疗的核对流程。如执行注射、治疗前对患者的身份识别 , 应先询问患者姓名、联系电话或住址 , 再核对病历、呼叫患者姓名;若患者视力好或有陪人 , 应与患者或陪人一起查对确认病历;规定执行有创性操作前必须与患者一起确认眼别。

2. 3. 3 优化服务流程 寒暑假是学生验光配镜及诊疗高峰期, 为方便学生就诊, 开通学生绿色通道。实行“分诊派单―视力检查―诊病―交费―验光”一条龙服务模式 , 方便了患者就医、检查和咨询 , 大大缩短了患者在医院的等候时间。门诊 24 h提供护理服务 , 很大程度上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尤其是对需连续多天在门诊注射、输液的上班族或需家人陪同的老年人与小孩。他们可选择在下班时间进行注射、输液 ,

这样就不会影响患者或家人的工作与学习。门诊注射、输液的高峰时段是 9:00~10:30 , 此时患者的等候时间较长 , 针对连续多天在门诊注射、输液的患者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 采取预约分时段进行 , 避免了患者集中就治 , 解决了患者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2]。

2. 3. 4 改进门诊护理质量质控体系 质量标准是护理质量的准绳和指南[3]。根据《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 结合眼科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实际情况 , 在科室建立“三级临床质控体系”, 确保由责任护士或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或护士长及科护士长实施护理工作过程的动态质控 , 并采取专人专项小组负责制 , 每个月为 1周期 , 把专项检查与日常工作检查结合起来 , 增加质控力度和灵活性。同时 , 为了保证夜间、节假日护理工作质量, 增加了门诊二线值班及值班人数 , 确保门诊护理工作质量。

2. 3. 5 改进排班模式 眼科门诊患者就诊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 根据每个岗位的工作量及护士的资质、工作能力灵活调配全科护理人力资源。实行科学弹性排班 , 实施一人多岗或多人一岗相结合的排班模式 ,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 , 节约了人力成本。在工作程序上 , 根据患者来诊数量 , 调整护士上、下班时间, 如实行早班制、留守班制、小夜班制等 , 为患者提供连续不间断的优质服务。

2. 3. 6 完善门诊护士培训管理体系 为了适应医院发展及护理工作的需求 , 使眼科门诊护士培训工作既符合国家卫生部及护理部的有关要求 , 又符合专科性教学医院的标准及眼科门诊护理工作特点 , 本院完善了门诊护士培训管理体系 , 制订了《门诊护士培训手册》, 对不同层次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根据眼科门诊护理教学特点 , 设立了护理总带教、带教岗位 , 制订总带教、带教岗位的准入条件 , 明确了护理总带教、带教岗位的职责 , 从人员结构上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及监督, 保障教学质量及教学安全。

2. 3. 7 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 如突发停电、火灾、晕厥、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急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门诊治疗室危重病人抢救预案、门急诊高峰时段分流患者应急预案、急性结膜炎流行期门诊院内感染控制流程等。培训护士掌握各种应急流程 , 每季度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 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2. 4 加强督查 优质护理 CQI小组每月不定期督查优质护理实施情况。通过对病人的满意度调查、门诊治疗病人的电话随访 , 调查病人对护理服务行为、健康教育、技能操作、专科护理、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是否满意 , 并现场询问病人及家属 , 了解护理服务效果 , 及时进行总结分析 , 对存在的问题, 制定出对应的改进措施, 并贯彻实施和跟踪检查。

3 结果

3. 1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在实施优质护理中 , 护士更新了护理服务理念 , 能够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 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 90.7%提高到97.5%。

3. 2 提升了护理质量 通过规范注射、治疗核对流程、改进门诊护理质量质控体系、专业培训 , 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等措施 , 确保了护理安全 , 杜绝了护患纠纷和投诉 ,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 , 护理质量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且呈平稳上升趋势。

4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疗市场的不断完善 , 使医院管理者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高护理质量 , 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是医院立足市场的重要法宝之一。门诊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 , 门诊护理工作中任何环节的失误都会给患者带来伤害 , 影响医院的声誉[4]。持续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灵魂 , 是开展优质护理的有力保障。要实施优质护理 , 要满足病人不断变化的需求 , 护理管理必须坚持持续质量改进原则 , 也只有坚持持续的质量改进 , 才能保障护理管理真正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 才能使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 使护理服务品质达到一个新水平 , 新高度, 确保护理安全、优质、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余修华 . 持续质量改进在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的运用 .中国医学工程 , 2011,19(3):166-169.

[2]林丽萍 ,黄思建 ,吴素虹 .眼科门诊优质护理模式探讨 .现代医院 , 2013,13(1):107-109.

第6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

批判性思维相关影响因素的思考

部队通科军医职业素质构成研究

眼科开展案例教学法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不断改革探索培养卓越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优化三个效能载体提升高校内涵建设水平

医学生“职业身份形成”教育方法探析

科研机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及思考

基于专利分析的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分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制度的实践分析

医学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调整卫生总费用结构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重

在公共卫生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互联网+”时代心血管病学教育新模式探索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当前国内外医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分析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北京某三甲医院管理人员出国培训意向调查分析

从学情调查探析高教改革的若干细节问题

加强小儿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神经外科精准定位技术的规范化临床教学模式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认证制度是国民健康的基本保障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发展

医学教育课程考核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专科医院手术室实施专科护士分组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医学学位培养点评估常态化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现场实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医学教育管理》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与体会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在三级综合医院做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体会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带来的困惑与挑战

发挥高等医学院校优势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继续教育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医学院校教育管理

学研教协同的T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应用探讨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某三甲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前后医生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

典型病例结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第7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1资料及方法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0月~12月来门诊换药患者90例(干预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18~72岁。对参与者进行护理质量及伤口换药处理的满意度调查。并与2010年10月~12月来门诊换药的90例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其中男性44例,女性46例,年龄19~78岁。两组患者均能正确表述自己的思想,与护士合作。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对伤口换药处置的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为(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方法。对照组在换药过程中采用常规换药护理措施。干预组采取细节管理干预措施。

2强化细节管理理念

确定加强护理工作细节管理工作的思路,采用多种方式加强“风险源于细节”的观念,工作中处处注意细节。回顾各类与换药有关的投诉纠纷,查找一些与换药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学习分析,经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得出,绝大多数的风险都是因细节管理的缺失而导致。因此要求门诊换药室每一位护理人员重视细节,深刻认识和领会到从安全管理上把握细节,将工作做实、做细,才能降低护理风险,确保服务安全。通过强化,提高换药室护士对细节管理的理解和认识,使注重细节成为工作习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认真梳理小事,注重细节和改变不良习惯的行动,加强培训,让护士操作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项操作、每一句用语都符合医疗护理质量和医院管理管理标准,养成细致周到的好习惯。

设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由护理骨干担任责任组长,组成护理

质量监控小组,分工负责,定期对门诊换药室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并加强监控,做到护理质量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3换药室护士对患者操作前的细节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在理论上加强换药安全的细节管理。肢体损伤、年长的患者上下诊断床时,由于行动不便,易发生跌倒、扭伤等情况;年幼的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惧怕而挣扎,易造成新的损伤;由于换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或过度紧张,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慌、气短、头晕、低血糖等情况。因此引入细节管理,制定发生此类情况时的应急预案,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加强换药室护理人员急救技能、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的应急能力培训,通过考核、提问、情景模拟等形式,不断提高每位换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心中有数,有章可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强化护理专业技能培训、考核。护士长和责任组长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护理技能培训、考核,使各级护理人员对各种类型伤口换药处置做到准确、娴熟,避免交叉感染,确保护理安全。

沟通交流的细节管理。护士礼仪能强化护理行为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极小的细节,但对患者或家属却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注重换药室护理人员的礼仪培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4门诊换药室护士对患者换药操作中的细节管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物品清点制度和安全防护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门诊换药室每天用紫外线消毒1次;每日检查无菌物品、各类消毒液的有效期及浓度并进行登记;定期更换各类消毒容器;每季度由科室感染监控员进行换药室空气微生物检测,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及时更换不合格的灯管;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感染监控知识、消毒隔离制度的学习,不定期抽查换药室护士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与年终考核、奖金分配挂钩。护士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护理人员必须增强安全意识,保证将护理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杜绝护理纠纷。故经常组织学习《护士条例》、《医院护理事故处理条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换药过程中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的细节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围绕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主动与患者沟通,从护理角度预见换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全程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进行不同方式的健康宣教,如伤口注意事项、饮食注意、换药时间等方面;观察换药操作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意外发生,使患者时时刻刻感觉到舒适。

5讨论

第8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宁波地区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下简称“三馆”)等文化场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以后,参观的群体结构发生变化,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意识得到增强,针对参观人流量的增加等情况,进行免费开放后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的需求,使“三馆”的管理者及时作出反应和处理;可以掌握相对准确的信息,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改进方向;同时这些信息可以使政府为“三馆”的资金投入提供依据,以持续改善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通过调查研究,可以更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场馆的建设,使文化的传递与传播良性循环,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三馆 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空间 使用情况

2011年3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各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三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性质,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将支持免费开放工作与建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保障机制紧密结合,确保“三馆”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三馆”开放热潮的背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指出了,“中国美术馆的免费开放,―方面体现了我们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落实,另―方面也对包括美术馆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提出了新课题。”面对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三馆”管理运行的难度加大,浙江省虽然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对惠民政策下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情况调查还需要与时俱进,宁波美术馆之前实行的是“限制性免费开放”,之后逐渐加大特殊展览、重大节日、公益展览等的开放力度,不断增加免费开放的天数。2006年至2010年宁波美术馆的年度开放日均超出310天,免费接待观众近20万人次。全面实行免费开放以后,针对参观人流量的增加等情况,宁波美术馆将对展厅进行全面改造,更新数字化监控系统,畅通残障通道,明确安全标识,完善服务网点;加大安保、保洁及前厅服务人员的整体统配;建立健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着重制订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展厅展品失窃工作预案等4个应急工作预案及24个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正基于此背景,在宁波美术馆在力求“设施先进、功能健全、藏品丰厚、管理一流”为发展目标的新举措下,进行免费开放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市民的艺术需求,满足群众对优秀文化资源的需求,还可以更加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场馆的建设。当下对课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发展必须要有事实为依据才能制订合理的整改措施,否则仅凭“三馆”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受惠者亲身参与进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才能推进文化惠民政策的实施。通i寸i亥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有关方面及时提供合理的改进依据。

本课题通过采取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调研宁波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在内的公共文化设施在免费开放后的使用情况,拟发放问卷300份,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人对“三馆”活动的参与情况、对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的满意度,对公共设施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看法三个大方面。本课题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显著性分析方法,并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该课题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依托开展市民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交互问题研究,在新出炉的文化惠民政策下做及时的跟踪调查具有时代感,此外,引用交互设计理念展开研究。目前各地方、城市,积极投入资金,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作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三馆”作为我市公共空间的文化主体之一,它要充分实现交流和服务于民的功能,同时体现宁波的文化风貌及民众的艺术素养,可怎样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服务于大众,这对促进宁波市的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和看法,对宁波建设文化大市做出有益的探索。

一.宁波市“三馆”免费开放后使用情况的调查

调查发现,宁波作为国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较早的城市,在文化惠民政策背景下,宁波市民对三馆的整体使用情况呈现出良好的上升态势。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有显著成效

免费开放的深层意义在于对民众心智的开启,因此借助惠民政策的春风,宁波市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公众的文化知识得到润化,民众的参观热情大幅度提升。宁波博物馆、高教园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馆,还精心设计公共服务内容,以流动图书馆、博物馆的形式多次走进市民的生活为民众送知识、送文化。宁波市爱心志愿者队伍近几年也不断壮大,宁波博物馆有600余名注册的社会志愿者,免费进行讲解接待、宣传等工作。

(二)陈列展示设计得到市民肯定

宁波博物馆设计了“有展要常新,凡展求精品”的理念,以“天下文物资源为我所用”的思路引进精品展览,而且逐步向整合展览资源转变,吸引市民参观。该博物馆还通过对近10万份的问卷调查的统计得出观众的观展倾向,比如对哪些展览更关注,是否希望带着孩子一起看科普类展览等。宁波博物馆根据调查调整策展计划,引进常州的“中外珍奇海贝展”,以及意大利的“辉煌威尼斯”展。这说明宁波的三馆建设“放下身段”,走“亲民路线”,正努力让公众成为文化场馆真正的主人。数据本次调查显示,有101名被调查者参与过之前的活动,占总被调查者总数的51.3%,充分体现了市民对场馆建设的高参与度,也给市民对陈列展示设计肯定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第9篇:满意度调查应急预案范文

【关键词】科室;绩效考核;护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747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87-01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绩效考核作为衡量护理管理、考核护士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正在我院各科室全面开展。通过护士工作内容进行量化管理,达到质量控制,有效地提高护士、护士长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管理的科学性。

1绩效考核的涵义

绩效考核是指在既定的绩效目标下,部门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部门成员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部门成员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

2绩效考核的意义

简单讲绩效考核规范了护理部、护士长对护士的统一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以便有效进行激励,护理质量稳步提高,护理安全隐患大大减少。

3绩效考核的内容

原有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是“德、能、勤、绩”几个方面,定性评价的多,定量评价的少,忽略了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工作风险与责任,护理技术难度、护理人员配置等要素。由于“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推进,我院制度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总体概况:根据护士工作量、工作质量、护士级别、患者满意度、技术风险等要素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量大、风险较高的岗位倾斜,鼓励上责任班、夜班、护理重危病人的护士,给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分别设置不同分值。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公正原则。

3.1恒量指标(岗位系数、班次系数)。

3.1.1岗位系数本着“以人为本,关注护士的持续成长”的理念,对现有的资源合理的统筹规划,借鉴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护士分级的临床实践,将临床护理岗位设置为N0-N45个层次。N0级为新上岗护士,工作1年以内;N1级为成长型护士,工作1-5年;N2级为成熟型护士,工作5-8年;N3级为专业领域型护士,工作8年以上,主管护师以上;N4级为专家型护士,副主任护师以上。根据层级特点拟定分值为:N0 0.88分,N1 0.9分,N2 0.93分,N3 0.95分,N4 1.0分。

3.1.2班次系数白班责护0.53,白班0.43,电脑班0.48,大夜班0.55,小夜班0.5,早晚班0.5。

3.2变量指标(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

3.2.1护理质量指标采用我院自制千分制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分。主要指标为:操作流程、核心制度落实、护理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表格、应急预案、病房管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消毒隔离来考评护士的仪表行为、团队精神、安全意识、三基培训、工作效率以及护士责任心,按照评分细则检查者将检查问题、责任人、得分扣分情况及时记录,分别打分,作为科室护士长对全科护士的综合考评分,并且建立护士绩效考核登记本,将每月护士绩效考核分登记在册,并由本人签字确认。

3.2.2患者满意度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包括健康宣教、服务态度、业务水平、护患沟通、住院环境等。

4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

Ⅰ科室护士绩效考核由护理部和本科室共同完成。本科室自查和护理部月检结果均与个人绩效考核分挂钩。

Ⅱ护士绩效考核分与护士奖金和评先选优挂钩。

Ⅲ对个人绩效考核分

Ⅳ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分排名第一名者,科室给予100-200元奖励。

Ⅴ对同一护士在一个月内,反复出现同一问题,对第二次出现的问题给予加倍处罚。

Ⅵ考核结果反馈,每月底召开持续质量改进会议,护士将每月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登记在册,下月检查改进结果。

Ⅶ效果评价,实施绩效改进之后,护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5绩效考核的预期

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工作职责界定更加清晰明确,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特别是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得到真正落实,更加注重护理细节和过程,患者满意度逐渐提升,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综述,绩效考核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建设,规范岗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杠杆[1]。它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提高整体业绩,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为护理人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改善,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