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秦兵马俑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视听冲击,激情导入
师(谈话导入)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掘开那厚厚的黄土,一支沉睡千年的军队醒了,它震撼了整个世界。它就是——秦兵马俑(引读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领略一下它的风采。
(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秦兵马俑》视频,同步播放韵律铿锵的歌曲《千年兵马俑》)
师:欣赏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
生: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数量很多。
在这一板块中,充分应用白板的链接功能,把课前准备的兵马俑视频链接于课件之中,让学生仿佛走入秦兵马俑的坑洞,真实地感受恢弘的气势和逼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穿越”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埋下伏笔。
二、图文结合,感受宏大
师:刚才我们通过画面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文中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划出有关语句再读一读。
(生交流汇报。)
(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可以感受规模宏大。(相机圈点勾画,电子白板出示)
师:作者将兵马俑坑和足球场对比着写,这种方法叫做“作比较”。
(2)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俑坑里的俑有6000个左右。写出了兵马俑面积之大,数量之多。(相机圈点勾画,电子白板出示)
师:作者一下子用了这么多的数字,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3)(走进大厅……)
师:“鸟瞰”是什么意思?(从高处往下看。)
(电子白板出示一号坑的鸟瞰图)从高处往下看,你看到了什么?
(4)生: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电子白板出示)
师:正是这“一行行,一列列,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秦国大军横扫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他们简直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引读:走进大厅……)
在这一板块中,给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走进文本,在字里行间感悟文本,边读边划,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充分应用电子白板的交互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思维状态,课堂相机应用电子白板的对象“显示”、“隐藏”功能,让孩子一下子“穿越”到秦兵马俑坑中,“亲眼目睹”它的“规模宏大”,让人叹为观止。
三、自读品悟,把握特点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4~9自然段,划出描写每种俑的外貌、神态、动作的词句;(电子白板出示: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的图片并标好序号)再仔细观察图片,想想它们分别是什么俑?开始!
哪个是将军俑?请用投票器进行选择。(使用电子白板投票器功能)
(电子白板出示将军俑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电子白板出示文字)
哪个是武士俑?请用投票器进行选择。(再次使用电子白板投票器功能)
(电子白板出示武士俑图片)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电子白板出示文字。)
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俑吗?(电子白板出示其他四种俑的名称。)
这六种俑外貌、神态等各不相同,真是……(电子白板出示: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啊!引读。)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电子白板出示: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引读)
仔细观察图片,再读读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都有什么特点?
(电子白板出示兵马俑图片)老师这里有一组文中没有写到的兵马俑,仔细观察他们的神态,展开你们的想象,让我们仿照课文的句式写一写。
拍摄学生的作品,(电子白板出示作品)进行点评、修改。
在这一教学板块中,充分应用投票器的反馈功能,这是对学生自读课文情况反馈的有效方法。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默读课文,走进文本,而且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去思考、去辨析。通过再观察、练说,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进行描写这种写作手法,并学以致用。另外,还充分应用电子白板开放式的资源库功能,收集上课所需资料,随教随用,并与智能手机同步,及时采集、传输、展示学生的作品,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电子白板投票器的使用,让孩子们近距离地“穿越”在每个秦俑面前,与秦俑亲密接触。
四、谈话感悟,提升情感
1.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震惊了海内外,许多外国朋友看了都发出由衷的赞叹……(电子白板出示: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
关键词 符号学;旅游品牌符号;泰俑馆;形成过程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006(2009)08―0066―05
1 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品牌是企业组织形象的标志,经济实力的标尺和市场地位的象征。企业是否拥有品牌,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国家和地区是否拥有或拥有多少知名品牌,标志其经济扩张力和竞争力的强弱。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对旅游的品牌经营进行努力探讨,并取得一定成果,“广之旅”、“华侨城”、“白天鹅”、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城、北京大观园等旅游企业,堪称传播产品信息、塑造企业形象之翘楚;大连、珠海、北京、上海、云南、海南等省市,确为塑造区域旅游形象之先驱;八达岭长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杭州西湖、苏州园林、桂林山水、长江三峡、张家界、南岳衡山、九寨沟、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等景区(点),雄霸旅游景区品牌之鳌头,十多年并不算长的光景,旅游品牌建设的业绩历历在目。在这个消费的时代,一切以消费者为主导,品牌是这个消费社会通用的语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牌不仅以物质实体的形式,更以符号化的信息构筑起整个消费神话,品牌符号在今天的消费社会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以秦兵马俑为研究案例,运用品牌符号理论探索中国旅游品牌的打造和管理,为旅游景区的品牌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
2 相关研究及旅游品牌符号体系构建
2.1 旅游符号学相关研究
现代符号学发端于语言学和逻辑学,其创始人分别是瑞士的语言学家索绪尔与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前者的研究基本局限于语言符号,方法论依据是二元的,即一切符号学的问题都是围绕能指和所指展开,后者则把符号问题的探讨推广到各种符号现象,并且方法论依据是三元的,即一切符号学的问题都不能回避符号自身(媒介)、对象客体、解释项3个方面。西方学术界把符号学思想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麦克奈尔(NacCarmell)率先提出旅游的符号意义,第一次把符号的研究引入了旅游研究的领域。他把“旅游者”描述成附属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旅游吸引物系统之下,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符号意义进行“解码”、并追求早已失去的真实意义的现代圣徒。国内学者彭丹、刘丹萍、周常春等对应用旅游符号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和回顾,其他一些学者如王宁、彭兆荣、马晓京、谢彦君、李蕾蕾、董武亮、周常春、席建超等进行了有益探索。综合国内外旅游符号学相关研究,不难发现此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论方面主要包括符号吸引理论、旅游的符号学三角形体系和遗产目的地构建一消费环形模式3个范式的建立。符号吸引理论是麦克奈尔(MacCannell)提出的用于系统解释旅游资源形成和发展的旅游理论。该理论认为旅游资源形成是其不断神圣化的过程,并且把旅游资源的形成分为命名阶段、取景和提升阶段、神圣化阶段、机械复制阶段、社会复制阶段5个阶段。艾特纳(Echtner)提出旅游的符号学三角形体系(图1),可作为将符号学应用于旅游研究的基础。哈伯特・大卫(David Herbert)在旅游符号三角体系延伸出遗产目的地构建一消费环形模式(图2)。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基于上述3个旅游符号学体系而进行的一些旅游营销手册的实证探究。
2.2 旅游品牌符号体系的构建
从符号学和传播学上来看,旅游品牌是用以指称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具有一定内涵义的传播符号,它是对应旅游产品或服务的具有两层意义序列的符号。除了品牌符号的指示义产品或服务的指称外,还有丰富的内涵义,也就是旅游消费者对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各种体验、感受、联想和解释。笔者在结合符号学、品牌相关理论以及旅游符号学的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旅游品牌双角度“三位一体”符号系统(图3),该旅游品牌符号系统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第一,品牌符号所指物的创立,即旅游经营者为游客提供怎样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是旅游品牌符号的基础物质环节;第二,旅游者的实地消费及当地居民等对品牌符号的解释,即品牌符号的解码过程;第三,品牌符号的传播,包括制码和发码两个过程。企业主为自己的产品创建一个品牌符号,这是传播的制码过程,随后企业进行品牌符号推广。由于传者和受者的经验域上的差异,以及信息传播过程中受到的种种噪音,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偏差,同时受众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进行解码,在进行实地游览消费后他们以口头和其他形式传播着品牌符号。企业创建了品牌符号,并向社会推广品牌符号,以期望得到社会成员对品牌符号的认知甚至认同,但如果企业不加强与受众的沟通,设法扩大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那么这样的符号创建和推广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再者,加强与受众沟通、扩大共通的意义空间要求收集受众的反馈信息,根据受众的解码特征进行品牌传播的编码活动。因此,企业应该密切注意各种行为主体尤其是旅游消费者对品牌符号做出的回应,判断其是如何对品牌符号进行解释的,从而对自己的产品生产和品牌符号编码和传播进行相应的调整,形成一个产品生产一品牌符号编码和符号推广一品牌符号解释一品牌符号回馈一传播信息的编码调整及产品的调整循环系统。随着这个循环系统的不停运转,旅游产品与旅游消费者的关系日益弱化,游客的消费行为越来越趋向于一种符号消费,品牌符号价值超出旅游产品固有的功能价值成为消费的目的,人们光临该景区不是为了它的使用功能,更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实质上,这也是产品时代向品牌时代转换的必然。本文借用此模式对西安秦俑馆这一旅游品牌进行实证探究分析,以期为中国旅游品牌景区的建设提供参考意义,同时引起更多人对符号学与旅游研究的关注。
3 秦兵马俑旅游品牌符号演变过程
3.1 秦兵马俑品牌符号的生成和神圣化
在旅游品牌符号体系内,产品是产品、媒介传播、旅游者解释和消费三者中最基本的支撑。产品的存在是一个旅游品牌存在的基础,有产品的存在,品牌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因为不存在任何 产品,就不存在称呼产品和传播该产品的需要,而旅游者的消费和解释也是增加品牌竞争力的工具,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产品。“在这个意义上,对象是第一性的,符号是第二性的,‘名’的产生和存在都是由这个‘实’所决定的”。根据旅游吸引符号理论,秦俑馆这一旅游产品的形成经历了3个阶段:景区的命名、取景提升阶段和神圣化。
3.1.1 命名阶段
通过名字的确定,将旅游资源与其他相似旅游资源差异区别开来。这个阶段主要围绕一号馆展开。秦陵考古工作的历史,自明代就有学者开始考察,真正现代意义的考古工作,却始于20世纪60年代。兵马俑发掘以后,“公开展出兵马俑”的呼声越来越高,197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博物馆筹建处正式成立。1978年前期,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大厅的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秦俑博物馆筹建处改为秦俑博物馆筹备处。同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秦俑发掘现场,称秦俑为“世界第奇迹”。1979年4月底,一号坑遗址大厅及一些辅助工程竣工。题写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名。1979年10月1日,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
3.1.2 取景和提升阶段
取景阶段是确定旅游资源规模范围的过程。通常界定旅游资源范围的方式有两种:扩张和保护。扩张是指在旅游资源原来基础上通过新建和扩建等使其范围不断扩大,而保护则是通过一定的法律规章制度使其范围固定化。提升阶段是指旅游资源知名度和旅游功能不断提升与完善的过程。兵马俑博物馆有计划地扩建主要围绕二号坑、三号坑以及陈列厅的建设。在此阶段,除兵马俑一、二、三号坑外,还发现了铜车马坑、马厩坑、珍禽异兽坑、百戏俑坑、石质铠甲坑、青铜水禽坑等。为了净化博物馆周边环境风貌,进行了秦俑馆东大门扩建改造工程,秦陵遗址公园和秦始皇陵博物院修建工作也全面启动。1999年以前,秦俑博物馆自筹建以来共征地12次321.638亩,自1999至2004年5年间共征地4次771.49亩。同时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拟建设用地2902.51亩,包括原国有土地(表1)。2007年年底,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文物单位经营管理权从陕西省旅游集团公司到陕西省文物局的成功移交,标志着景区进入了整合资源全面发展阶段。
3.1.3 品牌符号的神圣化阶段
即赋予品牌一定的神话般感性思维,此阶段是旅游品牌生成的关键阶段。品牌构建的根本使命即在于“神话”的制造。品牌构建作为一个符号加工、符号制造过程,不仅仅是给商品命名、设计产品和加上外在标志,那只构成了品牌符号的外延,品牌构建的关键,还必须不断实现品牌外延到内涵的“换档加速”。在品牌符号中,品牌符号能指――品牌名称标志等与产品所指实则构成品牌符号的第一系统――外延层面,除此之外,品牌符号还存在一个内涵层面,其是各种传播手段制造出的一个个“神话”。此时真实的产品与各种美好的意象相联系,给“事物罩上一层面纱――意象的、理性的、意义的面纱”,而这些美好的意象、意义的面纱,正是品牌外延所指向的品牌内涵。意义成为消费的目的,品牌符号也成为消费神话。将一个品牌符号打造转变成一个消费神话,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在品牌符号内部形成新的“三元关系”。这个新的“三元关系”,以意义为整个符号的中心,强化品牌与意义的联系;同时降低产品的重要性,弱化品牌与产品的联系,产品成为品牌内部反映意义的一种方式。因此,从根本上说,品牌符号的神话化就是品牌指称对象由产品到意义的转换过程(如图4)。
在这个阶段,兵马俑博物馆通过符号的横纵聚合,转变到与秦文化、中国文明、怀古圣地等完美结合的化身和代表。兵马俑品牌符号实现了从外延到内涵的转变,此时在品牌符号的结构中,品牌指称的是一系列神话意义。秦始皇作为我国古代开朝皇帝,思想敏锐,行为果决,好大喜功,精于权术,同时又残忍暴戾,冷酷无情,刚愎自用,奢靡无度,这一切使秦始皇千年来始终充满了神秘色彩。其身后的墓葬事宜,世人对其阵容兴趣从未间断,项羽火烧秦俑的历史传闻是否属实,俑坑的面世,考古的开展,逐步为所有的猜疑进行揭秘。同时,秦兵马俑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扫六合的雄壮景象。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改变了人们过去言雕塑必为希腊、罗马,东方雕塑艺术无任何称道之处的看法,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秦兵马俑形成时间之久、俑坑规模之大、陶俑数量之多、制作工艺之精湛、出土文物之多,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的赞誉,使其成为西安、中国东方文化等的代名词。这一转变正是罗兰巴特的“神话”制造,它使这一具有自己优势的“世界奇迹之一”的旅游产品披上了神秘面纱,变得美丽奇幻,最终成为人们无法抗拒的旅游地。
3.2 秦兵马俑品牌符号的传播
秦兵马俑博物馆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上述的命名、取景提升阶段和神话化阶段,转化成包含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百戏俑坑、石铠甲坑、铜车马馆、展览馆等有形的展览和陈列品的博物馆,同时成为考古发掘、文物保护、环境保护、文物展示、科学研究有机结合整体,成为探索秦史和秦文化、追溯中华远古文明的载体,实现了品牌符号的“换档加速”神话化。然而品牌符号包括这些内涵意义自身缺乏“神话”制造功能,其“神话”构建还必须依赖外在的品牌传播行为。这些传播途径习惯以文本、影印资料、口头等视觉和听觉上的方式展现。
秦俑博物馆在宣传和挖掘秦兵马俑的内涵方面,通过有计划地科学发掘、组织学术研讨会、举办临时展览、边发掘边修复边展出秦俑等形式不遗余力地宣传和推广兵马俑,同时报刊上有关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的报道文章不绝如缕,街头巷尾谈论兵马俑的声音持续不断,专家学者关注秦陵兵马俑的热情不断高升,这种良好内外互动的宣传模式使秦兵马俑深入大众,广为人知。多年来秦俑博物馆通过多种多样内容丰富的陈列展览不断,把“精彩献给世界”,科研工作也不断深入。此外,面对游客销售的各种旅游纪念图书、画册、录像带、秦俑及铜车马复仿制品等纪念品,品种不断丰富,扩大了对博物馆及文物的宣传。
在利用大众传统营销渠道的同时,博物馆成功进行了名人营销和网络营销。秦俑博物馆开馆以来,已接待观众5000多万人,其中,外国观众500多万人,接待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60余位,均在气势磅礴的秦俑前留下由衷的赞叹。通过全球最大搜索引擎Google和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分别以“terra-cotta”和“兵马俑”及其他一些国内知名景点为关键词对比搜索,结果表明秦俑馆出现频率次数较高,大大提高了兵马俑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知名度。
3.3 秦兵马俑品牌符号的解读和去神圣化
品牌拥有者只有进行品牌符号的传播,才可能使消费者对品牌符号进行解读,从而获得品牌的内 涵。品牌符号的内涵义正是通过反复循环的符号传播不断得到扩充和丰富,使得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被旅游者接受或认可,产生了强烈的旅游冲动。这种强烈的旅游动机导致游客亲临旅游地,产生一个个社会“解码”(解读旅游地的形象和意义)和“去神圣化”(消费旅游地的形象和意义)的旅游消费过程。在旅游者消费这一“解码”过程中,旅游者通过相机拍摄、购买的纪念品等大量进行旅游品牌符号的“社会复制”,且通过对秦俑博物馆旅游实际感知进行着或是满意或是抱怨的口头传播。同时,周边企业或者个人借用兵马俑这一名字所包含的巨大品牌价值进行社会复制,如兵马俑香烟、西安交通大学的兵马俑BBS、兵马俑酒吧等等。
秦俑馆这一品牌通过种种渠道进行传播,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上升,吸引愈来愈多海内外游客到来,游客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通过1979―2005年秦兵马俑博物馆入境游客和国内游客人次比较分析,得出两类市场在1989年、1997年和2003年在不同程度皆遭受到外部环境恶化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两类市场差异表现为随着客源市场的拓展和多样化,入境旅游上升成长趋势明显,而国内旅游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和变化,发展较国际旅游市场缓慢(图5)。虽然秦俑馆国内旅游市场反映出一定问题,但陕西秦俑馆是中国国际旅游产品中的精品,西安旅游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主打产品,其接待的人境旅游者和外省区旅游者比例之高,在中国众多名牌景点中名列前茅。这些纷至沓来的游客正是使秦俑馆品牌长久不衰的真正动力,也是旅游品牌符号打造和传播的最终目标。
4 结论和讨论
本文基于品牌与符号的理论构建旅游品牌符号系统,并以秦兵马俑这一旅游品牌发展历程运用此符号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品牌符号理论指导旅游品牌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很强的操作性。运用该理论能够分析出在品牌成长中的症结和薄弱环节,提升品牌生命力。我国旅游业走过了“产业观念确立”――“结构机制调整”――“产品开发建设”几个关键时期,迎来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时期――品牌经营时代。在这个时期,旅游企业的重心转移到品牌符号的塑造和传播中来。在抓好品牌质量同时,须重点注意品牌生成过程的“神话”制造、品牌的传播和游客对品牌涵义的真实解读3方面。尤其注重建立便捷快速有效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旅游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拓展品牌生命周期、提升品牌活力。
2、通过秦兵马俑的实证分析得出,在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秦兵马俑博物馆这一旅游景区经过命名、取景提升和神圣化阶段,演变为具有秦文化、中华文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形象的“世界第奇迹”旅游符号,这些不同的符号通过印刷品、照片、图像纪念等大量机械复制形式进行传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大量中外游客前往进行实地消费和解读,成为了一个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品牌。
【关键词】徐州;汉文化;艺术元素
一、徐州两汉历史文化概述
徐州为华夏九州之一,古称彭城,已有26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两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处于齐鲁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的交汇点,“齐文楚武”,徐州正是文武消长的枢纽。徐州是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是13位楚王、5个彭城王的领地和墓葬所在地,并发现有多位汉代贵族的墓葬,其历史文化悠久,汉文化艺术底蕴深厚,为研究中国两汉传统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两汉时期徐州人在经学、文学、目录学等方面均做出标志性成就。两汉文化是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历史内涵。史学界有学者认为“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两汉则要看徐州”。 徐州是西汉、东汉、三国时曹魏和西晋等3朝封国的国都,历史上徐州籍人士中涌现出11位开国皇帝,所以徐州堪称是中国汉文化的发源地。徐州两汉文化艺术的历史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如果可以深入研究徐州的两汉文明,对于汉史的认知和理解决不亚于拜读司马迁、班固、范晔的史学专著。
徐州发现和发掘两汉文化古迹众多,如:狮子山楚王陵、狮子山兵马俑、北洞山地下宫殿、龟山地下宫殿;土山汉墓出土的鎏金兽形砚;睢宁刘楼汉墓出土的铜牛灯等珍贵文物,皆属国宝。其中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
二、两汉文化艺术符号元素
如上所述,徐州两汉文化的艺术种类很多,本文主要从工艺美术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徐州两汉时期的工艺美术现存文物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中国“汉代三绝”。 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元素的特征,主要从汉墓的建造方式、汉画像石艺术表现形式、汉兵马俑艺术特点来体现。通过分析两汉墓葬建筑、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总结归纳两汉视觉艺术的表现。
1、汉代墓室建筑
汉代墓室是按照“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建造,整个空间是完整的,体现了天地万物。从整体上说,汉代墓葬造型艺术包括石阙、祠堂、地下墓室、棺椁、随葬品及它们的装饰部分。每个小系统无不象征一个小宇宙,是整个墓葬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徐州的汉墓主要分为西汉、东汉两个时期。西汉王陵墓的构造、形制特点,是以横穴岩洞为主,多数独占一山头,建筑方法是先开凿露天墓门、墓道、甬道,然后再向山腹中深凿墓室。东汉时期彭城王的墓葬,与西汉时期楚王陵相比,风格迥异,一般是在平地或台地上竖穴起坟造墓,有较大的封土堆,与西汉楚王陵独霸山头的气势不可比拟。两汉时期还流行汉阙,并用汉阙来装点宫殿、墓葬。汉阙主要是立于宫殿、墓前的仿木石制地面建筑,放在墓前是墓主身份的标志。
在徐州汉墓中,形制较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楚王陵。楚王陵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墓。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117米,宽13.2米,深入山下20余米,总面积851平方米,开凿石方量5100余立方米。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楚王陵墓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建有包括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12间,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事死如生”的丧葬观。
另一座形制较大的汉代墓室是龟山汉墓。龟山汉墓位于徐州西北约9公里开发区内,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夫妻合葬墓。龟山汉墓以山为陵,因山为葬,全部为人工疏凿而成的两座并列相通的合葬墓。其中南为楚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之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在龟山西麓,呈喇叭状,有南北二墓道。每甬道长56米,高1.78米,宽1.6米。每条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且塞石间接缝隙严密。15间墓室,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33米,总面积700米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雕凿精细,工程浩大,气势雄伟。为全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楚王陵墓。甬道内15个洞室,分别为兵器室、战马室、厕所、厨房、殿房、寝室以及棺室等。各洞大小不一,高低不等,有的还有石柱,雕凿精致。
2、汉画像艺术
汉画像亦称“汉画”,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玉饰等图像资料。[1]画像石、画像砖和帛画等是根据物质材料及制作方法的不同来进行划分的。画像石是在地下墓室、墓地祠堂、石阙、棺椁等物体表面上的镌刻,而画像砖是印模及窑烧的结果。汉画像是对汉代不同物质材料和形式表面图像的概括,其中,画像石、画像砖因特殊的物质载体,使它们比帛画、漆画更容易保存和流传下来。因此,汉画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像。
徐州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绝大多数出自墓室内,也有极少部分刻在祠堂的墙壁上。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已有1000多块,是我国汉画像石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汉画像石是汉代的画家、雕刻家在石块上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艺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史学家先生非常重视汉画像的史料价值,他认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同时,在中国历史上,也再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的搜辑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2]汉画像石艺术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人们的信仰、习俗、观念。通过深入地研究(下转第163页)(上接第162页)其图像内涵,可以揭示出它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精髓。从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其内容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历史人物故事,一种是现实生活写照,另一种是灵怪神话传说。从各个角度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汉画像石题材广泛,造型元素多种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应用价值,最具代表性的造型元素有装饰图案、构成形式、肌理等美学元素。
3、汉代兵马俑
1984年12月,徐州东郊狮子山附近出土了4800多件西汉时期的彩绘兵马俑,其数量之多,规模宏大,实数罕见。这批分布于6条俑坑,总数4000多件的陶俑群反映了西汉初年分封在徐州的楚王国军队的整体建制。据初步推测,此墓的主人为汉代分封到徐州的某一代楚王,这批陶俑是楚王拥有军事力量的缩影。狮子山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当时的墓葬制度,兵俑的装备和组成,骑兵、车兵的建制和运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徐州汉兵马俑,由于主人只是臣属于中央王朝的一个诸侯王,因此不可能制作秦俑那样规模巨大、形象逼真的陶俑。
汉兵马俑虽然没有秦兵马俑那样高大,但制作工艺先进。徐州汉兵马俑是用模子制作出来再经二次加工塑造成的,大小差不多,但是,他们的表情千姿百态,各不相同。高大壮观、写实主义的秦兵马俑给人一种奔放雄浑的力量美。徐州汉兵马俑在继承了秦兵马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由写实转为写意,更侧重于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三、结语
徐州两汉文化艺术设计其气势宏大、造型美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韵律感强有很强意境美;艺术技法娴熟,制作工艺先进、夸张表现得体、色彩运用细腻、大胆,具有极强的艺术美感和艺术感染力。徐州两汉造型艺术的形式是具象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本身渗透着丰富的观念内容和审美内涵。两汉艺术在整体上是统一在沉雄、饱满、蓬勃的气象中;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大汉时代精神在造型艺术中的自然流露。汉代是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历史时期。拓荒开疆、民族战争使汉代人形成雄飞奋进和追求建功立业的人生价值观,“汉代精神是我们民族初步形成时期特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它气魄宏大,勇于开拓,是一种崇尚阳刚之美的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汉代精神。”③
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对民族传统生活和情感的视觉写照,是以规范的视觉语言参与对传统生活形式的创造。它由生活的适用方面臻入伦理、道德、审美与宗教诸方面,从而传递出设计图式与人生图式互动觉解的一贯思维。徐州两汉文化艺术中的传统符号是一种观念性的符号,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映射下的造型观念和审美意识,这种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它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传承的人文思想。汉代艺术承载的“汉代精神”留存在民族的血脉之中,现代艺术作品中所求的“中国精神”正是源自汉代的那种大度、进取的时代特点。这是艺术的延续与发展,它体现的是构成方式的传承性。对两汉文化艺术的传承性上主要采取两种借鉴形式,第一种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形的借用,如形的借代、形的关联、具体图像语言的使用。第二种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艺术神的传承,如以形写神、离形得意、形神一体,是对徐州两汉文化视觉传统符号意义的延伸与新的形象的产生。
注释
①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一、常见问题
1.呈现资源过度
新课改主张“课程整合、超越课本”,一些教师把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简单化为课堂教学时大量资源的交流。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时,揭题后简介孔子生平,呈现师生课前搜集的有关孔子的图片、资料。充满声像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在展示图片、资料时,引人入胜,全体学生目不暇接、心潮澎湃。资料呈现了近20分钟,尽管学生情绪很高,对孔子也了解了不少,但第一课时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的教学目标显然没有达成。
一般说来新课引入应控制在二、三分钟之内,而且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好奇心,激起阅读的兴趣。课堂上语文教学资源不是输出的量越大越好,而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语文教学与课程资源是“学科”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因此搜集、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要做到适用、适量,如果干扰了语言文字的学习,即使再好的资源也要毫不可惜地“砍去”。
2.整合学科无目的
新课程倡导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但这种“结合”应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和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切不可为了追求热闹、追求时髦而“整合学科”。如一位教师教学《秦兵马俑时》,在呈现兵马俑图片后,要求学生边阅读课文边画出一两种类型的兵马俑形象。学生用了十分钟也未能画好某一种类型的兵马俑,教师只好把这项语文与美术“相融合”的任务延伸到课外。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应着力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语文首先姓“语”,绘画、唱歌、表演等走进语文课堂,是为了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目的,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二、选用原则
一方面,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语文,可以说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处处可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海量的课程资源。那么教师应如何精心选择、合理利用、服务教学呢?
1.以“文”为本,指向“语文”
教材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依据,语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深入感悟文本,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自身的语言因素考虑,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展开想象,拓展语言空间。如教学《秦兵马俑》时,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这一段时,教师抓住“神态各异”“若有所思”“神态庄重”“勇武干练”“凝视远方”等词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课件,想象形象,进而出示句式“有的……,好像……”,让学生想一想形象,读一读语句,感受将士们当年的英武和复杂的神态与内心。这时的图片、课件资源就很好地为学生感受氛围、感悟情感提供了便利,这样的资源利用既向文本之外拓展,又在文本之中拓展,丰富了文本空间,充满了“语文味”。
2.以“生”为本,利于学习
搜集资料、开发教学资源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课堂不是“资料展示厅”,因此教师搜集、利用教学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感知为前提,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文本,学习语言,有利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二泉映月》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再现了《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二泉映月》的丰富内涵,感受阿炳的坎坷身世和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教学中教师简介阿炳生平,组织学生欣赏《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朗读描写《二泉映月》丰富内涵的段落,使得收集、利用的课程资源与文本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学生由欣赏“琴声”而感受“心声”, 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学生读背相关语句,在读熟优美语段的基础上,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语言。这样利用教学资源,无疑适合小学生的审美特征,在优美悦耳的旋律中,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音乐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地质疑中享受知识学习、知识拓展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一、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通过小学语文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能自主开展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能力。
1. 陌生知识质疑能力培养
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任何陌生知识都会引发他们质疑,运用新课教学的契机引导小学生展开质疑,是培养他们质疑能力的最佳路径。课堂中实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小学生兴趣性知识质疑。他们会从兴趣积极地切入,把质疑融入兴趣中展开学习活动,把质疑作为一种快乐活动展开。二是,课文重点性知识质疑。即教师根据课文教学需要,引导小学生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展开质疑活动,推动他们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质疑活动。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学生显然对西沙群岛的风景、物产和海水颜色产生很大的兴趣,由此小学生会产生很多质疑,如西沙群岛对祖国的意义、海水颜色不同的原因、特色物产盛产的各种地质环境等,他们随着质疑的产生和深入,也就会培养更大的学习兴趣,推动着他们开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海域物产和祖国情感培养的重点内容,引导小学生展开质疑学习活动。
2. 难点知识质疑能力培养
在文本的学习中,课文难点知识由于自身的难度,小学生会直接产生各种相关的质疑。根据难点的性质不同,难点知识质疑能力培养有两种方式:第一,文章难度知识内容质疑。主要表现为语言知识、语法知识与文本载体知识等,因为小学生的初次学习或掌握的不牢固等,导致的他们对知识产生的质疑。第二,文本中事物自身质疑。在小学课文中有两种事物,一是文本描述事物的知识质疑,典型地表现为科技性的知识;另一是文本图画的质疑,由于图画的抽象性和蕴含知识的量大导致的疑点增加。
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时,针对“秦兵马俑”的类型、特点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小学生显然难以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从兵马俑的作用、制作方法、民族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价值切入,展开对文章内容与兵马俑的质疑和思考,探索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珍贵的人民智慧之间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推动与激励他们积极开展学习的关键,是对他们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良性积累。
1. 运用文本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根据课文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就近原则,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训练,是最直接且高效的培养办法。教学实践中,有两种办法:首先,运用已经学过的文本知识解决问题。即以过去学过的课文与语言知识,来解决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其次,运用新文本中质疑产生的外围性知识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产生的新文本内容环境,让学生从文本中查找所质疑问题的答案,由此实现小学生对新学习文本内容的全面性突破。
例如,在学习《金钱的魔力》时,针对小学生对金钱具有“魔力”质疑,如“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与钱能改变人的生活的种种质疑,在文本内容中通过托德和老板之间因为金钱发生的关系变化,去探索“金钱的魔力”表现,如托德有钱前后老板对他的态度等。尤其,引导小学生从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中,去扑捉关于“金钱的魔力”质疑的心理变化和态度变化,由此把“金钱的魔力”具体化,由此实现对金钱的正确理解,既不能拜金主义成为金钱的奴隶,也不能无视金钱的力量以及如何运用金钱服务自己和社会。
2. 运用各种工具书(网络)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在当前的课堂上能有效解决疑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手头拥有的工具书等,直接去查找相关的答案,满足自己的好奇和解决自己的不解。这类工具书主要是指各类词典、教学全解类的教辅用书等。二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问题解决活动,如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班级多媒体设备与学校联网计算机等,去直接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知识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
【关键词】深挖教材;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课堂激励;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命活力,课堂效率才能提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语文课堂真正“动”起来呢?下面,我将从四方面来谈谈本人粗浅的认识:
一、深挖教材,激发兴趣
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的“趣”之所在,使学生产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深入学习的愿望,才会自觉主动地花时间、动脑筋去积极学习。
1.“趣问”――学生乐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趣”有意识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对学习内容产生爱好和追求,使他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2.“放”――学生会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教师应处在点拨引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比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文章,包括历史背景,挖掘情况等等,还打印了很多秦兵马俑各类俑的图片及介绍资料。
二、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感受“生活语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过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1.文本渗透生活, 还学生主动权
如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会问学生这些生字宝宝( 小 牛 鸟 上 下 早 牙 )你在平时有见过吗?在哪儿见到过?小朋友便会争相回答小区的“小”,牛奶的“牛”,牙刷的“牙”,下车的“下”……
2.生活中学语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一切有文字的地方都可以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园地八“我的发现”的时候,我让学生让充当“文字小卫士”,针对现今社会上一些商家的广告语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让他们走到大街上去发现并尝试纠正这类现象。
3.将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实践中
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举例说说身边存在的一些危害地球的不良行为和污染源,结果“池塘河道污染堵塞、废旧电池污染、塑料袋泛滥”等等学生说了很多,接着让学生讨论“那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请大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实施方案。经过大家热烈的一番讨论后,我们还推选产生了“环保使者”。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意义。
三、改进课堂教学,创魅力课堂
1.创设情境,鼓励不同的情感体验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一个十分“个性化”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理应不但允许而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说出不同的观点。鼓励师生即兴发挥,鼓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2.营造“游戏”氛围,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营造“游戏”的氛围,以“游戏”激励学生,以“游戏”帮助学生学习,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提高学习效果。
3.鼓励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课堂教学生动性、趣味性,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多形式的课堂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应用激励教育,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景,增加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种好的途径,同时也是改变死板教学课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1.评价激励,让学生充满自信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语、一个拍拍肩膀的鼓励都会带给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和阳光般的温暖。这样才能直击学生心灵,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
2.“作业分层”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着按知识结构的难易程度一般把作业分成A、B两个层次。A类一般是基础练习,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操练,例如生字、词语、朗读、背诵等方面的巩固练习,适用于任何基础的学生。B类则偏向于语文知识的综合练习,偏重于语文知识的运用、阅读探究、拓展延伸,一般适合于于中等学生和优秀学生。
在语文课上,教师如果能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课本让学生看,“话”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上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没有“观众”,也没有“陪客”,有的只是一个个充满自信的“小主人”,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就真正的“灵动”起来了。
参考文献:
[1]王顺兴,韩永昌.《教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一、准确切入学习目标,把握明晰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上课伊始给学生出示明确的学习目标,保证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传统的学习目标大多以教师为主,站在教师的位置上,由教师说出其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学习后是否达成了教学预期,学生的能力应得到哪几方面的发展,则没有设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定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以苏教版十二册《烟台的海》为例,若出示如下目标:1.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理解本文组织材料的特点;2.感知课文融情入景,人景相融的特点;3.提高自身写景的基本能力。可以看出,这样的目标是含糊的,目标3基本上属于空话,目标1、2稍微具体,但如何算是理解,如何算是掌握,根本无法考查。事实上,以上的目标只是教师自己要达成的目标,如果把这样的目标出示给学生,只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那试着把目标1、2做如下修改:1.烟台的海有什么独特之处,找出的中心句。2.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这样安排?3.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背景?舞台?话剧?根据这几个目标安排自学,学生自会体悟到文章是依照中心来安排材料的,也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烟台的喜爱。而原目标3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作文题,比如,参观家乡的一处建筑,按照本文的写法,写出其独特之处。这样的学习目标恰当、明晰,既保证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先学的有效性。
二、合理安排自学任务,疏密有度
小学生在认识事物,或学习知识时往往是以形象为载体,以兴趣为中心的,其学习的自制力和专注力不强。然而,高、中、低学段的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所不同,作为教师要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心理,适时调节学生学习的密度。教师在安排自学任务时,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比如对低年级学生,学习密度不能持续偏高,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以阅读课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安排:1.问——提出不懂的问题;2.读——选择自己感受深刻或喜欢的内容读;3.说——说出自己的看法;4. 画——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5.演——演出自己的体验(演自己喜爱的、觉得感动的);6.评——评出哪个最棒,说出赞赏的理由。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一段时间后适当改变一下学习的形式,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密度,又可以调节学生的身心,以便更好的投入学习。如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游戏等方式来调控课堂,让学生在玩中学。
同样是阅读课,高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较长,需要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学习任务,便可这样安排:1.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理解课文,写出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困惑,确定重点研究内容,并整理交流体会。3.班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学习中的疑难。
教师只有合理地调控语文课的学习密度,才能让“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立足和突破有机整合,拓展适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阅读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目标的达成,自然离不开拓展教学的进行。阅读教学拓展很重要,但是这种拓展必须是围绕课文文本而展开的,不能够脱离课文而漫无边际地拓展。以苏教版十册第13课《秦兵马俑》一课为例,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某教师用了近10分钟的时间补充了课前搜集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如兵马俑的形成,秦始皇的传说等。内容很多,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对于课文如何将写实与想象相结合,且各有侧重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等,则不再研读、品味,文本的内涵、多样化的写作方法几乎完全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教师不能忽视对文本的解读而只注重拓展。因为,本末倒置的拓展只能是“空中楼阁”,不但会造成文本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会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教师不能为了突破教材,便一味地追求拓展的深度和广度,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科学课、艺术课、失却语文的真正意义。
拓展有效,但不该过度。可是,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拓展训练推向了既浮且滥的境地。具体表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施加拓展训练,每个拓展练习都要追求升华提高的效果。而庞杂、孤傲、泥沙俱下的所谓拓展训练只能让学生陷在材料堆里无所适从,苦思冥想也毫无所得。漫无边际、不受约束的信息轰炸,不光使得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思考深度大受影响,也影响了学生对文本逐层深入的解读感悟。
语文课堂的拓展训练不能丢弃文本,也不该打着关注文本的幌子,毫无约束、不受限制地进行。某教师在教学《卢沟桥烽火》一文时,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九一八”到,从到,将与课文有联系的和不相关的材料不分青红皂白地堆砌在一起,不加辨析地呈递给学生。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位教师每揭示一个事件,都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结果,四十分钟时间里学生看材料、说认识,忙得不亦乐乎,却始终未能集中精力阅读文本。像这样未能依据文本进行拓展训练,或者将文本当成拓展的“媒介”,不管使用的材料有多新颖,问题设计得怎样巧妙,都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宗旨,偏离了语文教学的目标,想以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愿景也就难以实现。
语文课堂教学的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感受语言之美时,思想得到锤炼,性情获得熏陶,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得以提升。语文课上的拓展训练也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一目标来完成,并且借助对文本循序渐进的阅读,实施梯度适当的训练。那种舍弃文本进行的盲目的或者是大有偏差的拓展训练,不管花样如何变换,形式如何新异,都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更为重要的是,游离于文本之外,进行海量、艰涩的拓展训练,是教学行为中的弃重就轻行为,其避实就虚的做法注定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拓展训练,但拓展训练应该做到科学、适量、有层次,能够呈现出螺旋型发展态势,让学生阅读材料有所取,思考问题有所得。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在拓展训练时就不能无的放矢,更不可贪多求全,贪大求难,让学生在遭受信息的狂轰滥炸时头晕眼花,在虚高的要求中思维陷入混乱状态。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应该从原点出发,向理性、理想状态进发。这个原点就是文本。而理性、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指围绕文本内容进行数量适当、难度适中的拓展延伸。其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思想,达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点醒生命的教育效果。大量的教学案例表明,依据文本进行的拓展训练,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疆域,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情感。
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时,引导学生阅读了文本之后,我依据文本内容设计了这样的说话材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精美的艺术品,看到这些精美的艺术品你想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想到了制作兵马俑的人们的智慧,有的学生说,从兵马俑的身上看到了力量和美的和谐统一,有的学生说,因为羡慕古代人民巧夺天工的才智,自己也想做一名能够留下传世作品的能工巧匠,还有的学生说,看到如此惊人的作品自己不想再说什么,只是想把自己搜集来的兵马俑的图案展示给大家,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样的拓展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既要有的放矢,还应因人而异,能给全体学生施加良好的教育影响。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有较大的悬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拓展训练中有思有得,有感有悟,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担当起传递文明、丰富知识、活跃思维、生发智慧、激励人生的责任。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用来进行拓展训练的材料不光要能给聪颖、灵悟的学生以启发,还要给那些平常、后进的学生以启示,以便让每一个学生在完成与自己的才智相匹配的拓展练习时都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在拓展之前,我们语文教师能对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富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内容。
依据学生情况进行的拓展训练可以设置一个宽泛的问题供学生量力研究,也可以设计一组难度有差异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供学生选择的拓展内容应该有难有易,既能立足于学生的知识水准,又能挑战他们的智慧。如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的最后阶段,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供学生选择完成:
1. 介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相关内容。
2. 以“海伦,我想对你说”开头,写一段你最想对海伦·凯勒说的话。
3. 如果你在今后的生活中遭遇了困难或不幸,你会怎样应对?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了相应的问题来完成,效果良好。而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深化了他们对海伦不屈精神的认识,还增强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关键词:语文课堂;体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17-01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它主张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科学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而语文学科又是一个内涵及外延极其广泛的学科,语文课堂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小课堂为生活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做。
一、放飞语文课堂,让静态的课堂联系动态的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如在教学《秦兵马俑》时,我搜集了很多兵马俑的图片,有兵马俑的特写,有一号坑的整体,配上相关的文字资料,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朗读,孩子们仿佛站在了兵马俑面前,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二、创设语文课堂,让孩子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例如,与人初次见面时,学生往往会遇到如何主动打招呼,并进行自我介绍的问题。我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然后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试着进行自我介绍,最后全体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如,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花乡沭阳,欢迎你”活动,要求学生调查、搜集沭阳的古今名人、特色经济等各方面的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活动中,我设计了“导游”带领“北京客人”游沭阳的情景。这样,既生动展示了学生的汇报成果,又促进了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
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开拓语文课堂,再现生活,让学生与生活对话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时,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中蕴含着两位旷世诗人的深情厚谊,那依依惜别之情更是让人动容。离别、送别的场面,学生已有一定的体验,因此我让学生演绎场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准备后,上演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
生(李白):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把您当成我的兄长和老师。今日,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生(孟浩然):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生共同举杯满饮,两位诗人的豪情与别情尽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