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校企合作奖励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企合作奖励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企合作奖励办法

第1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产教融合;共生发展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及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着力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的内涵及必要性

1.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的内涵

校企同步化办学模式是指职业学校主动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办学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即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同步化、课程体系设置与岗位能力需求同步化、教学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环境同步化、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同步化,简称为“四个”同步化。

2.校企同步化办学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人才要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实践教学环境优势。学校通过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真实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岗位需求且掌握职业技能,毕业与就业接轨,无需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还可以培养“双师型”教师,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做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二、校企“四个”同步化办学模式的实践

近年来博州中等职业学校进行了“四个”同步化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实践效果良好。

1.校企共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由职业学校、企业和行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相关岗位群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校企共设课程体系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目标,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产品升级换代要求,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确保课程体系设置的适用性和实效性。校企科学设置课程考核指标,在考核过程中,专业基础课以学校组织考核为主,专业核心课程及其实践环节、顶岗实习等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企业参与决定课程的考核结果。

3.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设计方案,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和日常管理,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和技术支持,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实训教学。2014年我校与博乐市隆祥电器开关厂合作建立了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室,主要完成低压电器的装配与检测、电气控制柜的安装接线与调试,实训室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并在企业生产任务繁重时负责完成部分生产订单,既解决了企业的困难,同时也完成了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校外实训基地设在企业生产现场,接纳学生进行生产性实习,实现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4.校企共培师资队伍

学校要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将实践锻炼的任务和要求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增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与变化,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校企同步化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进一步健全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

当前,国家和省级政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加之尚未出台校企合作中对企业的考核奖励办法,使得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呼吁尽快出台相关校企深入合作的政策法规,将校企专门协调机构的建立以及对于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考核奖励等纳入政策保证,为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2.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的种类繁多,合作成效参差不齐,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加之校企合作多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推进,且多数是短期的、不规范的、靠感情和人脉关系来维系的低层次合作,尚未形成统一协调的、自愿的整体行动。同时,中职生综合素质和处事能力相对偏低,也是影响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一个因素。所以,中职学校急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而新疆博州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四个”同步化办学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第2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做”合一

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76-02

近年来,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了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十一五”期间,国家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中,第一个就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明确了实训基地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并首次提出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提出:在规划期内国家重点建设1000个左右生产性实训基地。这进一步说明了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重要性。

一、“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含义

(一)关于“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不仅从理论上论证了“做”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而且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突出和验证了“做”的重要作用。“做学教”是一件事情,通过实训装备的操作把做、学和教融为一体,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通过“做事”让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形成专业知识运用的能力。

类似“做中学”的科学教育方式,在国外已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探索,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以企业为主,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同时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教育。美国的“产学合作”模式是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学校开设有手术室和病房供学生实习;有较大的温房和实验农场让学生培植花卉、种植果树和农作物,并出售自己的产品;开设餐厅,以较便宜的价格为市民服务等,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工作快。

(二)关于生产性实训基地。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就是借鉴德国“双元制”而提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引入学校,与教学有效融合,形成学校、实训中心、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最早的雏形。

在我国,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从其功能来看,实践教学功能和生产功能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两大基本功能,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教与做的高度统一。高职院校可通过在校内新建或改造原有实验实训室、引企入校、创办专业公司和组建研究所等方式,依据真实的工厂、车间进行布局和设备选型,参照企业标准、成本控制、质量监控、考核晋级、薪酬激励等模式进行管理,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践教学场所。在这样的实训基地进行训练,与参加实际工作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任务和企业管理。长期的耳濡目染、环境熏陶、实际操作、岗位轮换,学生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

二、建设“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目标的达成。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生产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实验、实训、实习是高职学生技能成长的三个重要环节,实训基地作为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能力训练的支撑和重要基石,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实训基地作为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能培训与鉴定的重要场所,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岗位能力、就业水平。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而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技能、上手速度、综合能力、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建立校内“教学做”合一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的战略选择,抑或成为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最有效方式。

(二)有利于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各自的利益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教育模式。但是校企双方利益趋同点不尽相同,企业需要学校的技术支持,而学校追求企业在人才培养、就业方面的帮助,在设备、技术能力方面对企业没有太多的帮助;学校索取得比较多而企业得到的利益较少,加上毕业生众多,企业不愁招不到人,在利益不均衡的情况下,合作的项目和途径受到了制约。大部分企业不热心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很难达到互惠互利,致使很多校企合作浮在面上,缺乏实效。要走出校企合作的困境,学校应首先强大起来。

“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既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实施保障,也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良好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构建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做“一体的技能训练模式,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不出校门即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合作,比如学校场地大而使用灵活、设备经费充足、政策优惠、管理方便、人才供给源源不断等,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经济效益。同时,将消耗性实习转变为创造效益的生产经营活动,还可以使实训基地形成自我造血的功能,利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购置设备设施、开展技术研究和技术研发,使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技能,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然而,实施“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有生产性的实训基地或者“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场所,还需要大量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指导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这对原有的教师提出了挑战。

原有的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分离,长期以来造成了大多数高职教师只懂理论不会操作。理论教师全部回到企业实践是不现实的,毕竟存在教学任务紧、部分老师年纪大、家庭负担重等难题,大部分教师只能通过短期培训、科研项目等途径加以提高,而这样的培养模式脱离了生产实际,难以达到锻炼效果。新引进的教师既要求有硕士、博士学位,又要求有长期的企业实践经历,这样的要求比较高,影响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发展。而且生产技术不断变化,企业生产与管理技术也不断更新,教师的实践锻炼必须是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学校通过建设自己的校办企业或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自己的资源支持教师的锻炼,教师的技术能力又可促进实训基地的发展,良性循环的过程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策略

(一)明确目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真实的生产性企业又有别于真正的企业,建设的目标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实现三个一体化,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与生产”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通过引进企业的资金、设备、技术、管理和文化,自主开发产品、对外承接“订单”,即生产任务或技术服务,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监控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工协作和有序轮岗,完成“订单”的任务。

校内“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教学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体,在提升学生技能、职业素养的同时,既可以为学生提供生产实习岗位,满足部分学生的专业爱好,解决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又有一定的利润,实现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渠道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通过由校方出场地,企业出资金或采取租赁、联营、挂靠等多种方式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也可以将原有的校办工厂、实训基地变成合作工厂的协助厂,在学生身边营造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基地;把企业的部分生产任务安排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完成,学生实训的作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产品,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制定校企合作运行制度。校内“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投入大,而且生产、运营成本比较高。因此,必须有企业的参与。而企业追求的是效益最大化,只有建立使企业有“利”可图的机制,才能真正调动企业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因此,要重视并发挥行业企业的优势,寻找并及时把握校企双方利益结合点,设立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以服务企业换取企业的服务,实现共赢。如建立校企共引共享高级人才管理办法、校企合作工作奖励办法、研究成果生产转化办法、实习基地考核奖励办法,学院为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和员工培训,为引入的企业办理亨受税费优惠政策、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开拓经营领域等,实现互利共赢,有效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

(四)设计源于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做”合一生产性实训基地训练项目的主体实训项目是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而设的,为提高职业能力、职业技能的培养,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训练项目应来源于生产实际,以来自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归纳转化为学习性工作任务,并按照产品生产的实际过程和工艺路线设计实训项目,按照生产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必须依据完整的工作过程,设计源于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生产性实训项目,遵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合理有序的编排,而不是纯粹依赖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来开展松散型的教学,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缺乏严谨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规划,就无法系统地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五)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密切联系。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将专业核心内容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部分课程的教学主要在实训基地完成。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安排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教学工厂兼任工厂的员工,在此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学生在教学工厂里根据能力培养进程需要,轮换多个部门和岗位,将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与生产过程融合、交替,学生在教师(含工程师、师傅)的指导下,在校期间基本完成由大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做到毕业生与企业员工、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王晓江,等.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0(12)

[2]丁金昌,等.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3]黄锦祝,等.西部地区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第3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内涵和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公布征求意见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规划纲要》在职业教育部分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关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创新。第一次提出制定校企合作法规并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制重大改革试点范围。 “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方面都采取一个共同的办法就是校企合作。”

(一)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促进中职教育内涵发展

2003 年12 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首次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纳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开始实现了“技术工人也是人才”这一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对推动科教兴国、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1.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多赢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脱节、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困扰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按照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来办学,来培养学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就应该正确处理好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多赢发展等问题。

2.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中职教育的本质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能够更加清楚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企业更加清楚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教育教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通过互动达到双方在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的共识。解决大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转岗以及下岗再就业的需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体现。

3.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教师在到企业实际岗位学习和带领学生下厂实习的同时,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并弥补不足,还可以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新课题、新方法;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达到教师与师傅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构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质量。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协商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教学与管理、学生技能训练等,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教师参与园校互动的活动过程,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把握现代企业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推动课程的改革。

(二)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借助产业发展和助推产业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技术工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工人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中等职业教育要围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对一线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新要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专业是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单元和载体,是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是保证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首要环节。专业设置要从产业、行业、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区域产业、行业、企业的特点,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课程内容要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从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是实践性教学内容,应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性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体现。

(三)“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来自实践具有可行性

开展校企合作走进企业能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知道 学习本专业要实现就业应着重掌握哪些基本专业技能。比如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磨刀、对刀和校刀、编程、量具的使用和车床的维护等基本技能。还可以把学习知识的顺序跟工作过程的顺序调整一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侧重、有选择地按照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这有利于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新认识和深入领会。

(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能够促进地方中职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地处中心城市,地方政府要把职业教育打造成某一个区域性职业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某一个区域职业教育的综合办学实力和辐射功能,急需通过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龙头作用,积极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索,进一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与企业需求的结合程度,增强针对性,努力为某一个区域及更大范围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二、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的宏观政策与指导力度不够

1.虽然我国现在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

2.国家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企业利益的保护不够。

3.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很多项目难于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4.学校体制滞后,弹性学制有待建立,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二) 观念问题

1.很多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教育的思想。企业只是选择人才,而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才的主要责任推给了学校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培训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

2.由于校企合作必然带来管理上的变革,学校行政人员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阻力。同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积极胜不高。

(三)运行问题

1.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有从系统的观点,通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

2.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特别是当与学校现行制度发生碰撞时,显得无能为力。

3.我国职业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深度不够。特别是欠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职业院校办学越是向纵深发展,层次越是向上延伸,就越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才能真正培养出走向先进生产力前列的人才

4.学校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使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以及受教育者从,学员、职业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化,受到一定的制约。

三、理想校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

教育行为的动机和目标同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在市场体制环境中,如何建立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当前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关键是如何使校企双方都有合作的积极性。

(一) 社会动力和制约机制

1.建立崇尚技术教育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人们以接受职业教育为荣。

2.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政府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和国外教育投资,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3.建立具有标准齐备和运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培训市场,全面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4.建立法律和相关政策制度,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5.校企双方更新观念。企业要以长远的观点,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学校则要充分认识到,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职业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

(二) 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站在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

1.选择优秀的职业教育人才,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从长远观点,通过刺激、激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化为学习型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

2.借助于职业院校的信息与技术服务,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新技术的引进、设备的技术改造等

3.可以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

4.学生使用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起到了针对潜在消费者的广告作用。

5.在“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中,权利分享与责任分担透明度高,依法进行,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三) 保障机制

1.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

2.建立相关基础文件。例如:《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五年规划》《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联合办学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 任考核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校企联合科研开发管理办法》《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育学生管理办法》《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

3.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 企业必须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 准统一起来。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按照《企业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企业教学学生管理办法》扎实开展教案、教学进度、作业批改检查等工作。按照《企业技术骨干教师聘任考核办法》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强化了激励机制。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

参考文献:

第4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作为地处西部的省属高校,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及学科优势,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科研基础薄弱和科研经费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寻求科研工作的特色发展之路。

为此,西安科技大学在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极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源参与学校科研产业,以学校为主体,全面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组织联合攻关,有效推动了该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科研基地的建设步伐,带动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值本刊记者深入陕西进行地方高校科研产业专题报道之机,西安科技大学主管科研产业工作的卢建军副校长,向记者娓娓道出了该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创新做法及成功经验。

“双归属”与导向差异

当前,产学研一体化被视为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可行途径和基本方向,不断探索适合各高校科研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成为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关键所在。

卢建军认为,在高校、企业、社会间构建平滑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产业发展模式,必须明确高校科研工作与企业科研工作的导向差异。卢将这种差异归纳为高校与企业间泾渭分明的“双归属”差异。

在卢建军看来,高校与企业在科研工作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双归属”。所谓“双归属”,对高校而言,是指长期以来,高校科研工作主要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为导向,缺乏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对企业而言,是指企业的科研需要主要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着眼于生产效益与效率的提高。

以学术成果和科技奖励导向的高校科研“双归属”与以市场和成本为导向的企业科研“双归属”,使得企业与高校间的产学研衔接步履维艰。为此,欲消除企业与高校间的衔接障碍,必须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的“双归属”导向。

据了解,为改变高校科研工作的传统导向,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出台了科研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和校内拔尖人才奖励办法,启动了博士科研启动金制度,修订完善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培育和重大项目策划基金管理办法、纵横项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等;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和研究生导师遴选中建立了科研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重要措施,逐步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研管理体制,逐步将高校科研工作引向市场和效益导向的发展轨迹。

“双循环”与衔接失衡

为彻底转变科研工作的“双归属”现状,西安科技大学从实现内外产学研工作的良性循环着手,理顺内外部产学研循环机制。

卢建军指出,高校内部的产学研循环,主要是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产业间的互动关系。

为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一直坚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学研究带动和推动教师队伍的成长,通过科研项目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通过加强研究生的科研要求,推动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通过吸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加强了本科教学实践,推动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一大批中青年教师通过参与科学研究特别是参与重大项目研究,自身学术水平得到很快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整个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学校逐步将科研产业培养人才功能纳入常规考核,将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的衔接制度化、常规化。”卢建军强调。

此外,为实现科研与产业间的平滑对接,西安科技大学大力强化科研、产业部门的交流与合作意识,促进科研、产业间的良性循环。

卢建军表示,高校产学研的外部循环,不能局限于学校科研部门与产业集团之间,规模化做企业不是高校产业集团的目标。“通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经由产业部门孵化、培育成熟后成功转化,交由市场运作,是高校科研产业工作的根本出路,也是建设创新型高校的必然要求。”卢建军称。

大学研究院―产学研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正处于筹建中、已初具雏形的大学研究院,是转变高校科研工作传统‘双归属’,理顺产学研工作‘双循环’的有益探索。”卢建军告诉记者。

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学校现有科研条件和重点科研基地,是西安科技大学科研产业工作的着眼点。大学研究院拟以学校为主体,以人才为纽带,整合各学科科研实力,统一承接和组织科研项目攻关工作。

卢建军指出,大学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和社会为目标,建立起市场化的科研管理平台和科研转化平台。

第5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升格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还存在着高职办学的特征,多数都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办学理念,形成不论什么学校都有所有的专业,专业设置的行业特征不明显,专业种类分散,专业设置时对行业需求、行业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没有进行深入分析,难满足本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建设与相关行业(或职业)理念衔接不紧密,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念等没有很好的融入到专业建设中去,没有形成鲜明的行业文化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区别

1、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好的、被肯定的,什么是错的、不好的、被否定的,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是:师生关系好、善于表现自己、学生成绩优秀,符合这个标准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企业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对企业贡献大。

2、自我选择与规划意识不同。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通常由学校安排,上什么课、学什么内容、参加什么活动,都按照老师和学校的要求去做,学生缺乏自我选择与规则意识,主动性不强。企业对员工往往只给出工作要求与目标,至于如何去实现,由员工自己设法解决。企业强调的是执行力:企业执行力是指企业的各个层次、部门、岗位的员工贯彻执行经营者指定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方案计划,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能力。

3、考核标准不同。考核标准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目标。学校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60分为及格,老师不会要求学生必须考满100分。另外,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是个人的事情,与其他同学无关。企业则要求员工在工作中100%不出错。同时,许多企业考核以团队绩效为标准,个人工资=应享受工资×个人考核分×团队考核分。

应用型本科院校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思路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要求其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方式,课程设计及教学必须满足社会服务,生产一线实际要求,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工学结合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满足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

1、模拟企业场景。校内实训是学生理解专业、熟悉岗位要求和了解基本操作技能的实用性实践教学环节,实训场景模拟企业化就是把企业的工作环境搬到学校,感受企业文化气息。对学生来说,走进实训区,犹如进入了企业的感觉和体验,加快适应上岗需求和企业管理。学校内的实训室应该按照企业车间格局布局,张贴安全标语警示,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职责要求等,营造仿真的生产训练环境。

2、规范劳动纪律。加强学生实训组织纪律性教育,遵从企业规范进行管理。学生在各实训场所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不准穿拖鞋、戴围巾和穿短裙,按工种要求戴防护用品,在实训时不追逐打闹,遵守组织纪律,不擅自离开工作场所,严格考勤制度,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和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3、倡导项目教学。企业将产品配件交给实训中心来完成,实训中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下设车间主任(指导老师),工长(学生班长),班组长(学生干部),要求学生在实训期间,由指导老师分配生产任务,讲解加工技术要求,再由班长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小组,各小组具体负责生产安排,在生产过程中,指导老师指导和示范,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劳动竞赛,产品成品由指导老师把关验收,并将合格产品交回企业。整个过程中,学生了解接触了生产一个合格产品的全过程,熟悉了企业工厂管理模式,既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又降低了实习教学成本。

第6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政校企”模式

一、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及瓶颈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市场经济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模式。自职业教育在我国兴办以来,校企合作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办学模式之一,它指的是校企双方充分利用彼此之间的不同资源,基于双方的共同利益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达到“双赢”的局面。

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不仅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然而,与国外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相比,我国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这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不均等

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立场是要实现合作双方的“双赢”,但目前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远未达到这一高度。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市场经济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阶段,大部分企业主要承担的是发达国家企业的商品零部件生产,对高新知识和技术的依赖性不强,导致企业对高等院校的依赖不够,对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意愿不高。而高职院校承担着保障生源和就业率等社会压力,因而积极努力扩宽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对校企合作项目的依赖性和期盼较高,从而形成双方合作意愿不均等的局面。

2.校企双方的投入、收益不均等

高职教育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兴起的教育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仍处于低端位置,被视为“次等教育”,国家政策倾斜和资源投入不高,在生源质量和就业率方面都不如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这导致在合作的过程中校企双方的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高职院校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向企业索取各种资源,如要求建立实习基地,加强专家的技术指导,增设仪器等;企业却不能同等地获得与投入成正比的效益,如充足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是双方开展平等合作的一大障碍。

3.企业对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项目基本呈现出“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的局面,这与企业的社会承担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企业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充足,自己处于买方市场,因而危机感不强,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多企业负责人抱着“搭顺风车”的想法:认为校企合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校企合作的社会职责寄希望于其他同行企业,导致了校企合作的被动局面。

二、从校企合作到“政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工作所面临的诸多瓶颈,是由于校企双方在合作意愿、投入产出、积极性等方面严重失衡所致。要想进一步推进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项目,引导双方的合作向良性循环发展,

亟须解决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1.平衡合作双方的利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无偿的付出和收益,校企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的。要维系校企合作的源动力及其良性运转,必须搭建企业和高职院校之间利益兼容的平台,使校企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意愿或行为,而是双方的共同意愿。由于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领域,双方的直接利益兼容性较弱,因此,政府在引导校企双方建立平等互利关系方面负有首要责任。

2.引入有效的激励机制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任何企业都会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然而,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开展合作或在合作中过多地投入,是因为校企合作没有提供或保障企业的应得利益,从而导致企业的主体性缺位。笔者认为,市场主体的利益既可以通过市场经济的投入来获得,也可通过政府的激励行为来实现。在校企双方利益不均等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出台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奖励办法,保护企业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长久发展。

3.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制度

高职教育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兴高等教育形式,国家的扶植力度和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都有待建立和完善,这同样是导致校企合作项目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和约束力的原因。在发达国家,校企合作项目之所以获得源源发展的动力,在于各国都制订了一套成熟的校企合作体制:德国建立由校企共同培养劳动力的双元制,法国通过政府和企业行会建立学徒培训中心,日本的大中型企业则直接设立自己的专属职业院校等。这些学工体制均不约而同地以利益为引导,以法律为约束,从而保障了校企双方合作的良性循环。中国高职教育的未来方向也必须摸索出一条适于国情、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的校企合作制度之路。

由此可见,要想把校企合作的工作往纵深推进,必须建立政府、学院、企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由过去的校企双方的合作变为“政校企”三方主体的合作模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通过院校协调,企业积极参与”的良性循环。在过去的校企合作项目中,政府或多或少地承担了部分的工作,但还未上升到在合作模式中成为核心主体的程度。新的“政校企”模式需要政府把自己视为合作中的主体,积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克服当下激励机制和保障体系缺失或不健全的现象,消除企业的顾虑。简言之,由校企合作到“政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推动校企合作飞速发展的突破口,政府作为合作的主体之一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政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操作性

“政校企”的合作模式不仅是基于校企合作现状而提出的一项理念构想,也具有切实可行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实际上,“政校企”模式不是对校企合作思路的全盘否定,而是对现行思路的优化,它要求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主体各执其能、各执其事,共同实现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经济效益。

1.政府在“政校企”合作中的职能

首先,政府在“政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企合作尚处探索阶段的初期,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是决定校企合作能否获得长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笔者认为,政府可在推动合作建立、协调合作进展、监督合作成效三方面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

在当下,较少有企业主动寻求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这就要求政府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当地高职院校与企业牵线

搭桥,推动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当地政府可基于本地的经济产业格局,指导本地高职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和课程;并通过招商引资、创立工业园、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吸引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合作

伙伴关系。

其次,持久的校企合作需要校企双方不断地调整和沟通,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剂的角色。高职院校和企业分属不同的社会领域,双方的利益兼容性较弱,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基于不同的利益出发点而产生摩擦和分歧,这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到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找寻解决矛盾的办法,确保校企双方始终处于矛盾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中。

最后,校企合作的成果不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单方面得失,而是有必要纳入一定的监督体系之中。只有在对已经完成的校企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基础上,未来的校企合作才有可能向深层方向发展。这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构,通过验收每一项合作成果的得失利弊,不断总结经验,逐层深化校企合作的力度和广度。

2.学校在“政校企”合作中的职能

当前的高职院校对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的需求较为强烈,依赖性大。这是由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生源、就业等压力决定的。笔者认为,要突破校企合作中的被动局面,高职院校应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协调沟通的功能,确保“政校企”合作的“中间热”。

高职院校首先应当定期、适时地与政府沟通,向政府及时反映自身的需求,通过政府的推动作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如期向政府反馈合作项目的具体进展,通过政府协调校方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分歧。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尤其应当在保障企业的既有利益的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产业资源,来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

标。校方可建立专门的产学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建立经常性的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并传达自身的需要,不断深化和扩大合作交流的层次。

3.企业在“政校企”合作中的职能

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实际投资者,它力求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充分调动企业在合作中的积极性,促使企业由可有可无的合作态度向积极参与的合作态度转变,是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企业应当尽可能地参与到“政校企”的合作模式中,才能保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企业首先应当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中。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能够直接

满足特定领域的需求。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建立与高职院校的对话通道,向校方直接反应自身的需求和变化。

其次,企业应当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这主要体现为,企业可指派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工直接加入对高职院校的课

堂教学中,给学生做具体的示范和指导;并定期给高职院校的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实际的生产锻炼。

最后,企业可根据高职院校的需求向校方提供一定的资金和仪器设备的支持,保障校方的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有条件的企业可直接创办或入股高职院校,使高职院校直接成为企业生产线

的劳动力补给站。

综上所述,“政校企”模式是对当前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化,其实质是在校企合作的开展中引入政府作为二者的协调主体,确保校企双方这一矛盾统一体在获得应得利益的同时,又受到一定的

约束。笔者认为,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层发展是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心所在,“政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是未来的校企合作值得尝试的

方向之一。

注:本文由《探索梧州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有效模式》项目赞助,编号2012JGA441。

参考文献:

第7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教学模式改革;深度融合

[DOI]10.13939/ki.zgsc.2015.40.175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展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交流、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效果检验及职业院校学生事业发展的平台。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自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大力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比赛宗旨,已初步形成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赛事组织和参赛体系,并积极参加各行业、各层次职业技能大赛,还在“以职业技能大赛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多方位、多层次地开展了二者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纵观我院目前在此方面的探索实践乃至国内更多高职院校的通行做法,仍存在着为参赛而参赛、引领示范作用不够、双师素质不高和数量不足、改革尝试不够深入等诸多问题,致使高职院校的改革探索缺乏理论依据和足够动力,改革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1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模式改革融合的现状分析

1.1 大多数高职院校日益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参加各层次、各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部分院校甚至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最少参加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并自觉将大赛成果融合到教学模式改革中,力图建立课程标准、教学标准、评价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机制和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构建产教结合新体制和工学结合新模式。通过这种“倒逼”机制,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职业特性的本质回归。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促进内涵发展的“助推器”。

1.2 部分高职院校已在自觉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随着职业技能大赛活动逐步深入、大赛制度不断完善,各高职院校已在自觉开展大赛引领和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尝试,努力在主体专业中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大对实践教学环节资金投入,完善和优化实训基地;调动政府、企业、行业多方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促进校企深度合作。

2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模式改革融合的问题分析

2.1 部分院校对参赛认识不深,仅限于片面追求大赛成绩

应该说,片面追求大赛成绩的高院院校仍然不在少数,这些学校参赛目标单一,仅仅是想通过大赛成绩来扩大影响,还没有把认识提高到大赛主办宗旨上来。即使有些院校已经意识到举办大赛是为了推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但还没有采取任何教改实际行动。

2.2 技能大赛专业覆盖面过窄,起不到有效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作用

按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国家将“扩大技能大赛的专业覆盖面,使本规划期内举办的比赛项目总和覆盖中、高职专业目录中80%的专业大类和40%的二级专业”。但具体到各高职院校实际参赛情况,参赛项目覆盖面会更窄,即使这些项目对应专业都推行教学模式改革,仍然不能起到较好地引领和示范作用。

2.3 大赛指导教师“双师”素质不高,数量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但实践教学师资仍然存在较大缺口。目前,高职院校招聘新教师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这些教师大多从本科到研究生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且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校从事教学,对高职教育行业特点及教育理念缺乏必要了解,也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缺乏职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2.4 技能大赛与教学模式改革融合不够深入,改革成果不丰富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对技能大赛引领和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工作还仅仅停留在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安排减少冲突、把技能大赛考核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课程内容等浅层次改革上,并没有实现以技能大赛模式和理念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成果自然也就不太丰富。

3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与教学模式改革深度融合的推进策略

3.1 搭建职业技能大赛多级平台,促进师生积极广泛参与

建立学院、市、省、国家四级技能大赛组织体系;实行院系分级分类管理,重点建设一批院级大赛精品项目;鼓励二级学院组织、参加校企联合、校校联合、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项目,重点支持参加全国行业和政府部门举办的高层次、高技术含量的大赛项目,支持开发体现专业核心技能、技术含量高、与就业岗位紧密衔接的大赛项目。尤其是在院级大赛方面,要注意扩大专业覆盖面,力争使所有专业都有项目可以参赛,所有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大赛,从而搭建师生广泛参与平台。

3.2 搭建赛教相互结合平台,促进整体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职院校推行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结合的“赛教结合”模式,就是要将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和要求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其作为常规教学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主要考核点,从而促进技能大赛和常规教学的有机融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注意克服常规教学排斥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冲击常规教学等极端倾向,既要做到技能大赛有序服务常规教学,把技能大赛作为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的有效方式,大赛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又要做到常规教学向技能大赛适当让步,做好二者合理安排、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让学生真切体验到大赛考核要点与行业职业标准和工作流程的契合程度,感受到参赛对个人未来可持续发展有多大帮助,从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兴趣,达到共同发挥人才培养效果的目标。

3.3 搭建教学模式改革平台,推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

高职院校要把技能大赛作为引领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促进内涵发展的“助推器”,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内容改革,在专业基础技能、核心技能模块中设置与技能大赛相关、具有行业前沿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将专业所涉及行业领域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等前沿技术理论和大赛考核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点合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构建体现项目课程特性的新型教学关系,逐步形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广泛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元化发展,真正形成“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专业技能特长班、兴趣小组长效机制,开展项目导师制和学徒制项目研究,改革专业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教师由“教”向“指导”、学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训练主体由“个体”向“团队”的三个角色转变。

3.4 搭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平台,提升“双师”素质

技能大赛注重对专业岗位技能的考核,考核内容和要求具有涉及范围广、难度大、超出正常教学要求等特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赛,不仅是学生技能水平的展示,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和指导水平的展示,包括对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和教授程度,对岗位职业技能需求分析和把握准确度等。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展步伐,及时掌握行业前沿理论和技术,自觉加强与校内、校际同行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全面提升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促使教师成为新理论、新知识的传授者和新技能的实践者、指导者。

3.5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合作双赢

通过技能大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找到校企双方实现合作的兴奋点,很好地契合双方实际需要,从而达到校企合作双赢的效果。从校方来说,要借助校企合作密切双方关系,积极引进行业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先进设备和前沿技术,引导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安置学生实习就业等,实现产教结合、校企深度融合。从企方来说,要通过赞助大赛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亲临赛场挑选优秀人才,借助赞助、共建和接纳学生实习培养潜在客户和人才,拓展企业发展市场。

3.6 搭建制度保障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高职院校应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鼓励和约束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使技能大赛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平台,确保形成师生“人人参与,积极实践”的良好局面。以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先后出台了《教师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的有关规定》、《参赛学生课程成绩管理暂行办法》、《参赛学生学分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按指导大赛成绩进行奖励和发放指导工作量;将指导大赛成绩作为教师优先派出培训、评奖评优和职称聘任的一个优先条件;把大赛指导和训练过程列入日常教学检查和督导环节,作为教师指导大赛工作量和学生课业成绩的重要考核依据;把学生获得奖项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挂钩,在获得一定奖项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关课程的学分,在学业综合评定时获得奖励学分,免修相关课程,并把技能大赛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4 结 论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技能大赛具有引领和促进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中要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大赛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度融合,实行赛教结合模式,积极构建大赛参赛和举办组织体系,扩大大赛专业覆盖面,借鉴竞赛规程设计模式探索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努力提升教师整体双师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并搭建制度保障平台,最终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凯.技能大赛与项目化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2):55-57.

[2]刘庆生.浅析阻碍职业院校赛教衔接融合的原因[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41(34):95-95.

第8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示范院校 教学素质 建校目的 团队建设

1 示范校的建设目标

在会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维修与运用、机电技术应用等几大专业上对人才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是当前中职学校最主要的工作内容。校企合作是目前解决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选择适合本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培训的最好的学习方式,通过校企合作这样的合作项目带动学生的学习,对人才的培养制定合理化的安排,对教师的素质也要有所提升。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大学校的师资建设,建立具有生产、项目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教学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构建具有专业化和能力化的课程平台,使实训基地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学校在制定课程时文化课和专业课上要分出重点,要结合实际做出更全面的工作,提升中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使更多的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质培养,在整个素质的培养中得到更好的教育目的。为了使更多的中职学校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出更多适合社会的人才,国家在此方面也建立了很多示范校,示范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具有专业素质,使中职学校具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学的多样化与素质方面的提升就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在人才培训方面是整个国家教育的一个关键,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特色办学是目前建立示范学校的重点,在整个示范学校的建立过程中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所建立的示范学校的口号是:拼搏团结,自加压力,实现学校内涵建设的新跨越,创建首批国家示范改革发展学校。

2 示范校的建设途径

建设示范院校需要详细的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下面就来讲述一下示范院校的建设途径:

2.1 探索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

要使学校发展的更强大,教育出来的学生更加优秀就要加强校企合作体系,对企业所需人才进行定向的培养,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目标同时也缓解了学校的压力,在这样的企业环境中为学校学习的学生创造了很多就业的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更多的人才。在人才的运用和合理化的运用与培养上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每个学校都要将校企合作这一项目长期的开展下去,使企业所需人才能够更加的熟悉企业的文化和专业化的知识,使学校在就业上也减轻了很多压力,所教育出来的人才也不会造成人员的浪费与缺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做到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育人、校企合作办学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将用人标准和毕业标准融合、工场与教室融合、技术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相融合,从而加大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2.2 提高信息化水平

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是高科技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信息化时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更多信息化的项目,因此为了培养出具有信息化专业的人才,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一,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一定要提高,学校可以找相关的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辅导,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二,建设具有数字信息化的校园,对学校内部的后勤、德育、教学和办公等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三,建设具有信息化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训效果,增加学生体验,摸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开发信息化的教学软件。

2.3 探索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掌握的一点就是要具有科学精神,具有探索的精神,人才培养的方案要针对每一个学校和每一个专业的学生,让学生意识到高效科学的人才对社会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社会的需求,在这样的需求中要让学生主动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使学生真正的投入到学习中来,真正的掌握学习的重要性,了解专业方面的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学生、教师和学校是一体的都是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停努力的一个方向。校企合作在这方面起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作用,在此作用中是整个高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为学校增加科学高效人才的意识,使学校也重视起培养高效人才的重要性。这是校企合作的核心。

2.4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的培养是整个教育中的重点,培养教师的职业素质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进步。增加教师的素质可以通过几点来进行培养:一是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更希望教师参加研究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的学历;二是教师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发表自己的课题每年都获奖或者发表文章;三是提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将企业技术与专业教师研发相结合;四是教师要提升自我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技能方面的比赛;五是学校希望教师能够多多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在省级培训中要积极的参与其中,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六是在信息化建设、资源库建设、校本教材开发、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使教师参与到要多的示范工作中,提升各层面的教学专业知识。

2.5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示范校中教师要有团队的意识,要建立具有各专业教研组团队、班主任团队、对口单招团队、优秀技能竞赛团队的核心队伍,建立出具有核心意义的团队建设之后,要依照国家所给予的鼓励培训出教师教学方面的认知,明确好每一个人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要了解更多的教师知识和教学内容,学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教育培养与学校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团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团队在整个工作的过程中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目标并提升工作水平。使学校的整个教学建设都有一个完整的教育水准。这才是建立教师团队的最根本的意义。

2.6 完善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现代管理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教科研奖励条例》、《班主任考核条例》、《校外培训奖励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奖励条例》、《教学部考核方案》等条例,有关教育条例的制定都是为了加强学校的创业创新、文化建设、校企合作、信息化能力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制度的形成,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发展,提升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学习知识技术。

3 建立示范校要做的工作

为了加强示范校的建设,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大家去努力共同去完成。

①培育创业典型,运作创业平台,布置创新展厅,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基地。②收集优秀毕业生的工作信息,编制校园企业文化,建设文化长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企业文化,制定出符合各专业发展的专业文化。③教师要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开拓专业技术和视野,外聘技术骨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养。④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⑤投入更多的硬件设备,建设实训基地,以学生专业为重点发展对象。⑥发展社会经济服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使中职教育更加全面更加适应社会化的发展。⑦与专业的公司合作,跟上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资源库、仿真实训、校本教材、精品课程等。⑧完善内部管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⑨组建专业优秀的团队。⑩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工作。

4 结束语

现代社会需求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和专业型的人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进步,人才要跟上社会的脚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示范校的建立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一个关键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家示范校可以带动社会和企业的发展,更加带动学校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莉娟.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彭瑜.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07:4-7.

[3]王福海,毕长寿,崔坤,赵章彬.巩固示范建设成果 扎实推进示范校建设[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01:57-61.

[4]王良青.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高职示范校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5-8.

第9篇:校企合作奖励办法范文

一、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是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根本途径。校企合作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时至今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

二、校企合作的实施形式

校企合作的组织实施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校中厂”、“厂中校”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1.校中厂

所谓 “校中厂”就是校企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车间搬进校园,学生可以进车间上岗,学校还把企业优秀员工请上讲台,诊断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作为企业生产车间的延伸,“校中厂”不仅成为为企业进行定点配套生产和技术开发的基地,还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有计划有目的的为企业培训有关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实施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为企业整体提升员工素质服务。通过“学生+教师”进行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使学院获得企业大量的技术改造、产品维修、产品加工、员工培训等项目,同时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和学院的教学任务,并能够实现“以产促学”的目标。

2.厂中校

所谓“厂中校”即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学院与企业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制定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学生实训、项目运作等方面的制度,以“契约”为保障,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成立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双方依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驻厂工作站为载体,保障学生实训正常有序,实现教师生产实践能力的提升。学院充分利用企业先进设备、兼职教师和企业文化等资源,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顶岗实习。学生在“厂中校”进行真实岗位实践,亲自体验和了解现代企业的设备维修流程、项目组织、实施以及管理的全过程,掌握先进的维修知识与维修技术。“厂中校”不仅为企业培养了急缺的高技术准员工,也为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与资源不足的矛盾,“厂中校”的优势将随校企的深度合作更加突显。

3.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所谓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是有计划地选定顶岗实习岗位,确定顶岗实习内容。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为纽带,学院与校外实训基地所在企业要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为教师提供下厂锻炼项目等;学院积极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职工培训、人才培养等。同时,引入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实训基地接受锻炼,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校企合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以校中厂、厂中校及实习实训基地作为校企联姻的基础,以教学教改作为校企合作的核心,以科研作为校企融合的提升,以就业作为校企双赢的硕果,真正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互惠互荣,增强办学活力,机构组成如图所示。

1.组织机构建设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专业建设委员会由学院和相关企业双方组成,系部选择一些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好、企业文化氛围浓厚、行业特色鲜明、社会责任感强的大中型能源企业作为专业建设的合作企业,实现校企紧密合作。

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指导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其主要职责:

①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运行;

②提出专业建设规划,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③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

④对专兼职教师培养提出具体实施细则;

(2)成立工作组

专业建设委员会下设课程建设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组、教学团队建设组、顶岗实习管理组、技术服务组和校企合作工作组。工作组主要职责:

①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组:负责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制定建设计划和管理办法并进行硬件管理。

②教学团队建设组:负责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一方面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并对其进行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培训;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先进技术、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③顶岗实习管理组:依据《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识岗、跟岗、顶岗)的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实习内容,并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④技术服务组:开发与应用新技术,开展课题研究、新产品研制,培训企业员工。

(3)运行机制建设

①建立例会机制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的有效运行,专业建设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若干次工作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安排各小组工作,总结分析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各小组定期向专业建设委员会汇报工作进程。

②建立兼职教师的选聘与激励机制

企业推荐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的候选人,教学团队建设组以兼职教师在试用期内的态度、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以及学生对兼职教师评价等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依据,对于考核合格者聘为兼职教师并签发聘书,其课时津贴按照学院规定发放。年底对兼职教师的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作为兼职教师日后续聘的依据。

③建立顶岗实习的动态监控评价机制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兼职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定期将学生的出勤率、技能提升情况、产品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等进行客观评价,其评价结果经顶岗实习管理组审核后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成绩并上传到学生顶岗实习网络平台。对于成绩优秀、表现突出的学生将被推荐到企业优先录用。

④建立互派挂职交流机制

按照学院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双送”、“双挂”的要求,通过定期、不定期进行双方互访、举办专题讲座、教师挂职锻炼、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等活动,形成系部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派挂职交流机制。

⑤建立产学研结合、校企双赢机制

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提供的平台上,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并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协商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果,校企双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根据学院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于主持和参与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人员,给予政策支持和津贴补助。

⑥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动态评价机制

学生入学后,每学期末由专任教师、辅导员和兼职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素质养成等进行客观评价;学生毕业后,由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收集三年内学生的岗位任职情况及企业对学生工作表现的评价,将毕业生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