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战略管理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展望
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是研究在企业中的人的动机、行为,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管理团队、工作团队的组建,甚至是企业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的绩效都是有所涉及,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的绩效的提升。在战略管理发展的过程中,理论的研究也是逐步深入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阶段,这些能够实现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战略管理的相关内容,深入的了解到战略管理的内涵。
一、战略管理的演变
战略的概念是在人类社会的军事活动中产生的,早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概念。但是知道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在企业管理的领域还是没有战略管理的确切内涵,直到此时才是有了战略管理的真正含义。战略管理具体是指,企业在对内外部环境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为了提高企业的生存率,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的在企业实际运行中的长期规划。这份规划能够指导企业的行为,并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设定解决措施。
(一)战略管理萌芽期
早期的战略管理的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观点,只是以一种分散的形态存在于企业管理理论之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原有的管理理论出现了与时展之间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战略管理的思想逐渐开始出现。切斯特巴纳德是第一个在企业内部管理中提出战略管理思想的人,他认为,企业的决策需要考虑到长期发展的战略,并且是要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进行分析。他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非常剧烈,原有的科学管理的理论已经不再适合,所以战略管理思想开始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时期,战略管理思想还处于萌芽期,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
(二)战略管理形成期
在20世纪60年,正式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也是标志着战略管理理论的正式形成。在理论形成的奠基人中,Chandler等人在促M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handler在1969年的时候出版了一本书,名字是《战略与结构――美国工业企业史的考证》,在这本书中正式提出了战略管理的定义,认为企业战略是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并且根据企业目标的设定,选择企业的发展途径,并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合理科学的配置企业的资源。在这本书中,还利用了杜邦、通用等汽车厂家的实例进行研究,发现企业的战略应该随着时间、市场的变化不断进行维护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整个企业的发展存在较大的潜力。
(三)战略管理的繁荣时期
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战略管理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中,迈克尔波特还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研究框架,实现了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应用。值得关注的是,波特提出的产业组织理论中,还指出竞争战略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谓竞争战略,其具体的内涵包括成本领先战略、目标积累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三种,这三种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战略管理理论也是相应的出现了新的发展。
(一)全面化制定企业战略
战略管理的全面化发展,具体的内涵包括:一是伴随着企业竞争市场的不断扩大,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提高,相应的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愈来愈模糊,所以企业战略的设定不在单独局限在市场行业的份额占有率上,而是将关注的讲点转向更大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的商业竞争上,为了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的增加,企业需要合理的配置人、财、物之间的关系,科学的组合,以此获得更多的管理效果。二是对于影响战略管理实施因素的分析开始实现全面化,尤其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技术更新速度日新月异,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对影响战略管理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否则的话会在企业内部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无法实现竞争优势的不断提高。三是全面研究战略对象,实现有针对性的进行战略管理。尤其是在企业内部战略管理人员将企业看做是一个具体的研究对象,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管理方法更具有实际意义。
(二)战略管理动态化
目前,市场环境的变化速度不断提高,传统的管理手段多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对于现在的市场环境分析已经不再适合,所以现在的企业管理多是向着动态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实现战略环境的动态化,具体是指在企业内部战略管理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更为关注,保证企业战略的制定能够实现企业的愿景、战略以及组织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战略管理的目标制定和实施手段更为灵活,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保证企业的战略目标始终是和外界的环境变化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战略不被环境的变化所抛弃,实现企业发展的创新性。
(三)战略管理在强调竞争的基础上注重合作关系
在过去的战略管理中,更多的是考虑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对于企业的之间的合作关系考虑较少。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已经从原有的一个国家,向着世界的范围内发展,所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反而会更加的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需要与其他的企业之间相互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彼此之间的经营风险,还可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现有的企业之间逐步以竞合关系代替原来单纯的竞争关系。
(四)战略管理更为强调主动性
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已经实现用非线性的战略形态取代原有的线性战略形态,提高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战略管理的适应性。这种管理形态的变化,不仅是实现了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有效的提高了战略管理的主动性,也就是不在满足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和配置,而是更加主动的寻找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资源、新能力,这种变化能够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主动性,不在是被动的应对竞争压力,而是积极主动发现能够长期利用的竞争优势。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1.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4.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赚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成本效益。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以同样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优的使用价值”或“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价值”。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个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5.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企业管理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经历了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目前尚未系统地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施工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建设工程各专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新规定的颁布,新工艺的应用,新项目的出现,给工程造价的计价活动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工程造价管理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更好地引领业内执业(从业)人员的计价行为,并以此赢得工程造价管理的长久统领优势,我们有必要引进相关的管理学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从而促使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战略管理研究向着“重视在变化不定的环境中,各个领域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与其相关的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转化。
在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研究领域曾出现过多种战略管理模型。从现有的模型来看,基本上都是根据狭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提出的,也就是围绕如何进行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正而展开的,各种模型之间只是部分细节上的不同。这样的模型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如果从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来看,则似乎在适用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根据广义的战略管理概念。对某一领域实施战略管理,需要以该领域的整体为管理对象,是对一个领域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应从造价管理机构、造价文化、执业(从业)人员能力和计价规则规范四个方面去认识和研究工程造价领域的战略。
管理战略一经确定,它将成为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和中枢,并与管理机构、规范规则、造价文化、执业人员有着指引、反馈和相辅相成的关系。根据管理战略的部署,管理机构能够制定出适合国情和本地区实际的政策、办法:规范规则更具有可操作性;造价文化将能够为造价管理提供理论依托;执业人员能够充分地发挥专业能力。因此,管理战略的确定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问题,它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这里所提出的造价战略管理模型只是一种新的尝试,把造价管理作为一个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去探索系统单元间以及它们与系统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寻求管理、演化过程的途径,使之朝着人们期望的方向发展。利用上述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工程造价管理,无论其存在多少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管理战略、造价文化、管理机构、规范规则、执业人员业务能力五个方面。在把握其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去探索主要问题及其联系,最终求得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一尝试对于工程造价战略管理实践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管理战略思路
战略管理,是指将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管理业务。造价管理战略是造价主管部门对工程造价计价活动未来发展的一种整体谋划,决定着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涉及国内通用做法与国际惯例的关系、计算规则的确定、可操作性目标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管理者负责,通过目标、项目、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从我国的具体国情看,建设部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我国工程造价领域的管理战略思路:
第一,健全和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改革。要尽快研究和编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框架。改变目前我国技术标准化建设滞后,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标准受制于人的状况,用高新技术标准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结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以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为契机,推进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改革,在由政府指导价转为主要由市场形成工程造价后,要重点组织制定有关配套的法规,规范计价行为。
第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完善《强制性条文》的同时,加快标准的修订步伐,适应技术进步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建立工程建设标准的复审和修订制度。标准实施后,要实行动态管理,按照最多五年一次的要求,经常性地开展标准复审工作。要跟踪国际标准化的动向、跟踪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向,认真做好对国际标准的转化工作,提高标准的采标率。
第三,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标准化和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信息化手段具有传递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运行成本低的优势。标准和工程造价、实施和信息反馈,政府的服务和自身的管理。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要建立起实用、高效、统一、协调的标准化和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扩大标准的影响范围,实现标准和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第四。要提高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目前我国自己培养的标准和造价管理队伍已有近100万人,要充分发挥这支专业队伍作用,重视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逐步形成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的机制,推动标准和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标准和工程造价工作完全由政府包办的模式必须转变。政府部门要把该管的事情管住、管好,如:制定标准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制度,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框架,统一计价规则。组织制定与公共安全、公共利益、环境和资源保护等关系密切的标准规范,组织制定为满足政府投资工程需要的计价依据和建设标准,开展强制性标准实施和工程计价行为的监督检查等。同时,要把那些不宜由政府管理的事情如:咨询服务等,交由中介组织、协会等专业机构负责,发挥社会化优势。
第五。加强标准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的监管力度。确保标准和计价规范的实施。加强标准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的监管力度,是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和要求。经常性地开展对标准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监督检查工作,常抓不懈,严肃执法,依法处理违规行为。
三、造价文化对战略管理思路的影响
造价文化是指在工程造价计价活动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念、方式、操作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换言之,所谓建设工程造价文化,是伴随最原始的居住建筑和土木工程的出现和发展,对其建造价格的估算而逐步发展、演变的计价过程、规则、模式和方法。造价文化既是长期传统的计价方式产物,又是现代技术影响的产物。它不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而是在传统继承上的扬弃。造价文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造价文化的传承就成为造价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
造价战略根植于造价文化及其背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将造价管理系统中各种有益的因素进行整合以发挥作用的过程。造价文化的功能影响着造价管理机构,特别是影响着高层管理者的行为选择,从而影响着工程造价管理战略调整方向的选择及其组织实施,因此,造价文化对战略管理思路有着不可剥离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它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以及协调功能三个基本功能上。造价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引导着管理机构的决策者,特别是造价行业的战略管理者自觉地选择符合本行业长期利益的决策,并在决策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自觉地表现出符合行业利益和规则的行为;造价文化的协调功能主要指在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引导下,造价领域各层次专业管理人员选择的行为,不仅要考虑相关的经济利益,而且必须要相互协调;造价文化的激励功能主要指工程造价执业或从业人员在计价活动中自觉地按照造价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计价行为。
造价文化的主流体现在要对建设工程施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对拟建项目从项目建议书和项目可行性研究到工程招标投标和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这些主流内容,几十年来历经了多次变革,其中几次重大变革形成了中国造价文化的新特点。即是说,中国造价文化的发展不是一种并行不悖、相互隔绝的静止形态,而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发展形态。造价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本身,即可充分说明这一点。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市场运行的核心内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实施,是落实建设部提出的“以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工程造价管理改革”要求的战略举措。它为由市场形成工程造价提供了先决条件,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有利于规范建设市场计价行为,有利于建设市场有序竞争。也有利于国内建设各方主体融人世界建筑市场。人类历史上,每一种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都是在吸纳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之后蓬勃兴起的。工程造价文化是在悠久的历史渊源背景下形成的。要使造价文化对战略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造价文化发挥其功能,显示其特色,带动整个建设市场步入规范的轨道,就要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工程造价战略管理的基础,为工程造价战略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与此同时,通过塑造工程计价人员的行为规范。提高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发挥其在工程计价中的规范作用,形成实施战略管理的巨大合力。
四、工程造价管理引用战略管理研究的展望
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可以把握战略管理思想演进的脉络,并对工程造价管理引用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源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而中国所处的环境与背景因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等方面并不完全同于西方。由此,在战略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中应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展望我国工程造价引用战略管理研究的趋势,应该说是前景广阔的。事实上,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战略管理思想。在实际应用研究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即战略研究在中国国情背景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我国现时的造价管理战略问题,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在工程造价管理面临新的建设市场环境的条件下。战略管理理论应用到造价管理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制定造价管理战略的施行空间在扩展。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造价管理机构将从全国范围并考虑国际通用做法研究和制定造价管理战略,并从时间和空间角度通盘考虑,即:从时间角度着眼,管理战略不是短期行为;从空间范围看,管理战略要能使各地区具有可操作性,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造价管理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各地区和本地区现时造价管理办法及施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经济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这是战略管理弹性的主要核心部分。造价机构的现时造价管理办法及施工企业自身的应变能力决定了战略管理具有其弹性,制定的管理战略是否具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弹性的幅度。
3、战略目标与各地区现行办法可能有局部的、暂时的不一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加之造价管理的底子不是很厚,因此国家制定的造价管理战略目标可能与某些地区的做法有局部的、暂时的不一致,这也是情理之中的现象。但各省市(地区)的总体战略目标应与国家的战略目标一致,局部的、暂时的不一致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磨合、适应,经过过渡期达到与国家战略目标一致的目的。
4、网络信息技术将在战略管理研究中居中心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分析研究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把不同载体、不同区域位置的信息源以数字化形式贮存,以计算机为载体相互连接。以网络化的方式进行传输,从而达到快捷分析和利用相关资料,最终科学地制定出管理战略的目的。
5、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地市级造价管理机构以及行业协会都将成为研究造价管理战略的主体,研究内容、形式、范围、深度由各自把握。但在战略研究过程中的测算、审定、结论、等方面要有一个程序。
6、管理战略的制定依从计价依据的指导性。各级造价管理机构、施工企业、造价咨询单位在实际工作中会在计价依据的指导性原则下,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制定、变革行业规则和操作方法,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管理战略的制定要考虑到这一趋向,给管理战略的实施留出相应的空间。
本文在阐述战略成本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从价值链、成本动因与战略定位三个方面分析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模式,并就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提出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企业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有所帮助.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价值链;成本动因;战略定位
自2007年起,一场次贷风暴从美国刮起,并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国家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而如今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企业之间竞争范围的扩大与竞争力度的加强都要求企业必须寻求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能有效地帮助企业培育、取得和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思考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战略”一词原属军事术语。《辞海》(1979)对其定义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将“战略”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安索夫在其1976年所著《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安索夫将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而战略成本管理是以竞争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获取竞争优势、创造顾客价值为目的的一种系统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是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发展与完善。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思想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等.
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与分析利用,以培育维持和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目前,国外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克兰菲尔德模式、罗宾库珀模式、桑克模式以及日本的成本策划管理模式.
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关于战略成本管理,尚未形成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知道,传统的管理会计一般将利润目标放在首位,作为会计子系统的成本管理也从属于该目标,因为在执行上是借助生产过程价值耗费的削减以实现产品价值增值的,所以要求更直接地贯彻利润最大化目标。随着企业对长期成长、发展的迫切要求,现代管理会计立足于长期经营观念,基于不同的动机理论有着不同的决策目标模型,较为常见的有“股东财富最大化”模型、“管理者利益最大化”模型、“社会福利最大化”模型。企业必须强化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维和战略管理。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市场环境,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把重点放到制定竞争战略上来,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却经常把眼光局限在单纯降低成本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以战略的眼光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即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同时结合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定位分析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性成本信息,以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同时,笔者认为降低成本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来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一切降低成本的措施也都应以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作为决定取舍的目标,以此实现成本效益原则.
二、战略成本管理应用模式美国学者桑克和维加·哥维达列杰(1993)《创造竞争优势的新工具———战略成本管理》一书中将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划分为三部分: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以及成本动因分析。该著作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国内相关论著普遍将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三种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将战略成本管理看成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即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是符合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及其要求的。但是,将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并列作为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的观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战略成本管理要根据战略定位所做出的战略选择进行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即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同时在对价值链和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之后,根据新的战略成本信息可以适当地对战略定位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快速地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并“在不同的战略选择下最有效地组织成本管理”,最终达到企业整体竞争力得以维持和提升的目标。下面就其具体方面进行分析:(一)价值链分析。价值链分析是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的一种方法。价值链是一系列由各种纽带连接起来的相互依存的价值活动的集合。具体来讲,价值链分析主要描述如何增强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控制从原材料供应商起一直到产品消费为止这一全过程的相关成本。由于价值链中各项活动之间相互关联,因而某项活动的进展情况会影响其他活动的成本与效率。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获得价值链的整体运行情况及各环节之间的连接情况,从而在价值链系统中寻找降低成本的信息和创造利润的新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加以改进.
借助价值链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竞争优势,识别何处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同时更好地理解企业与供应商、顾客及行业中其他企业的关系。价值链分析的目标在于找出价值链的哪一阶段可以增加顾客价值或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价值链分析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还可以应用于整个行业。如果将企业所处的行业看成是一条价值链,那么该企业就位于这条价值链中的一段,由此在行业的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特点和服务类型就直接影响到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如,在与上下游企业业务往来中,供应商原料的包装方式会影响企业的原料处理成本,供应商供料的及时性会影响企业的库存,如与相关企业达成协议后,就可以为企业节约相当一部分成本,同时也可增强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二)成本动因分析。库伯和卡普兰(1987)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中第一次提出了“成本动因”的理论,认为成本是各种独立或相互作用着的因素(自变量)合力作用的结果。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成本动因分析既作为在价值链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中确定成本管理战略,进一步分析成本管理的重点的分析工具,同时也作为一种成本管理方法,在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预算编制模式
一、引言
古语曾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商机瞬息万变的今天,企业更是需要知己知彼,并为自身做好详细可行的计划,运用敏锐的触角去发掘潜藏的机遇,以此立于不败之地。而以战略管理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综合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有力措施。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国际、国内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必备工具。
二、公司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认识
(一)简述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二)简述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对预算期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通过预算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预计、测算和描述,并以预算为标准,对其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计量、控制、调整、核算、分析、报告、考核和奖惩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三、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一)二者存在的区别
1、从制定的时间上看,战略管理是长期性的,而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短期时效性。
2、从管理的对象上看,战略管理是全面性的,而全面预算管理更加具体化。
3、从实施的目的上看,战略管理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利益,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管理目标。
(二)二者相互的联系
1、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导向,决定了预算管理的中心内容和形式。
2、全面预算管理是战略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
3、全面预算管理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调整和优化。
四、 基于战略目标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构建
(一)公司战略与预算管理模式的结合
公司战略决定了预算导向,因此,预算管理模式的选择也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状况和市场环境的需求,依据公司战略目标制定有效的预算管理模式。
初创和成长期的企业,适合规模导向型的预算管理模式,包括以资本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和以销售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这时期的企业预算以内部成本预算、资本支出为主。
成熟期的企业,适合收益导向型的预算管理模式,包括以目标利润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和以成本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这时期的企业以进行对外兼并收购来扩大规模。
处于市场供求平衡状态的企业,适合规模与收益双导向型的预算管理模式。由于这时期的企业多采用低成本的扩张战略,即对外进行兼并收购,对内进行优化内部成本结构,因此,这一时期企业同样可以选择以成本预算为核心的预算管理模式。
(二)平衡计分卡——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
平衡计分卡对实现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并重、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存、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平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只有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才能通过对从过程到结果的整个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才能有助于企业一方面通过财务视角保持对企业短期业绩的关注,另一方面又通过非财务视角明确揭示企业如何实现其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才能帮助企业寻找其成功的关键因素和相应的关键绩效指标,通过因果关系链,将其长期目标层层分解为短期目标,从而确定企业付诸行动的长期战略目标。
(三)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全面预算管理应与外部环境合理衔接,避免封闭式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为导向,则必然需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敏锐度。由此,才能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验证企业战略的制定是否符合宏观环境的变化,以进行迅速的调整。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境况下,琼南洋未做好有效的预算管理,采取扩张战略购买大型船只,造成公司资金链断裂。
2、全面预算管理需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
只有合理公平的考评制度才能对员工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以此提高他们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可度和参与性。而企业建立有效的考评制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考核指标的系统性,要注重价值指标和非价值指标的结合;(2)考核指标的可控性,严格遵循权责对等原则;(3)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要注意可能存在的业绩与责任转嫁;(4)考核时间的及时性,这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产效率;(5)奖惩措施的严肃性,对于既定的考核指标要实行刚性考核。
3、全面预算管理需要规范的会计核算基础
预算编制的基础来源于历史会计数据。无论是增量预算还是零基预算,在编制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历史数据的采纳。预算在编制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与历史数据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需要进行合理解释的。因此,历史数据应当足够明细,适当稳定。
4、全面预算管理还需注意的其他问题
要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还需要注意许多其他的问题。如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作为预算管理的一项监督手段,更好的控制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管理方式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史编.《全面预算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郑礼光. 《基于战略地图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J)《企业管理研究》,2010.3
一、信托公司建立基于公司战略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过去十年信托行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的行业增长期。从2007年银监机构建立了“一法两规”监管体系以来,信托行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从9000亿元起步,发展到2015年的全行业资管规模超过16万亿。这其中既得益于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管理市场的增长、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等宏观因素,也得益于信托制度本身的独特优越性。这种更多依赖外部环境的“起风”带来的行业暴增并不能持续,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国家金融体系监管放开带来大资管时代的到来、经济新常态及资本市场的动荡等环境的出现,信托公司增长速度近几年已开始明显放缓,业务中的风险事件也更多地暴露,这些对于行业整体内部管理水平较为薄弱的信托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除了外部环境变化和风险积聚影响外,另一方面,我国信托公司收益水平也处于下降通道。我国信托公司主要业务结构分为固有业务和信托业务。前者是对信托公司固有资金资产的运用(从报表体系角度可理解为表内业务);后者为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业务(从报表体系角度可理解为表外业务)。经济的下行和大资管时代中介收费的充分竞争,信托公司的固有和信托收益均进一步压缩。受这一因素影响,行业内固有业务、信托业务均有侧重的老牌信托公司(如华润信托),其公司财务指标下滑表现更为明显。
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并没有带来信托行业整体内部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业务模式的快速变化及内部管理的粗放,大多数信托公司对业绩评价体系也尚在建立、探索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部评价体系不甚科学,考核指标单一、重财务数字,指标本身也存在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由于信息系统建设的落后,公司业绩报告时效性差,无法及时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
在当前的内外部因素压力下,信托公司需建立和不断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切要求信托公司围绕自身战略对内部管理模式进行调整甚至是改革。而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围绕整体战略规划,通过合理的战略定位分析工具、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等操作方法对信托公司的收益、风险等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预测、控制和管理,并不断完善内控和业绩评价,从多角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成为信托公司实现战略的重要保证。
二、信托公司建立基于战略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可行举措:以华润信托的特色举措为例分析
笔者所在的华润信托也在不断探索和建立基于战略的内部管理会计体系,以助力公司战略的实现。通过结合信托业务特点和自身内部管理需求,在对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运用特色性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信托业务价值链分析、运用作业成本法测算信托业务全成本、以平衡积分卡理论为基础的信托6s报告体系等。
(一)信托业务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企业基于价值创造对内部业务、竞争对手、行业上下游等流程环节进行的分析,包括对社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等方面。价值链分析是梳理业务成本构成并寻找降低企业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这其中最为重要和可控的价值链是企业内部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梳理也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环。华润信托在建立战略管控体系过程中,与BCG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花了诸多精力进行了业务流程梳理。通过这些梳理,公司在信托业务的内部价值链中,识别了关键价值环节,包括承揽、承销、承做等。通过对标分析,相对竞争对手,对于这些对公司业务收益有重要影响的“有价值的作业”环节倾斜人力、物力,并通过IT系统建设尽可能提高内部运作效率,对于功能重复、不必要的价值环节,则进行合并、删除,减少资源消耗来最大限度地优化公司信托业务的价值创造,甚至采用“外包”形式转移内部职能,如客户呼叫、日常文档事务处理等,确保业务成本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这种价值链的梳理和改造,公司不仅顺畅了业务流程,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在业务综合成本上取得较强的优势。
(二)运用作业成本法测算信托业务全成本
信托行业主要成本有营业成本和风险成本。行业在成本管理上的难点包括:1、信托业务(发行信托产品)个性化强,无论前期及中后期管理均呈现多样性,不标准,成本计算复杂;2、信托业务的产出主要是信托项目,信托项目数量众多,类型多变,缺乏系统支持,无法确认进行成本测算;3、信托业务和固有业务的风险计量缺乏统一量化指引,行业刚性兑付问题的存在,造成风险成本较难计量和比较。
针对这些问题,华润信托以价值链为依据,在业务成本管理上实行作业成本法。即通过作业成本动因的分析,来识别、计算和分析每条业务线的作业成本,为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了有效途径。对于信托业务这种知识型的“人合”业务,基本无直接资源动因,重点在于分析和解决作业动因。需要针对行业特点,对作业成本法进行改进,通过结构化的方法,建立和识别有效的动因。同时,在营业成本分解之上,参考监管导向,针对不同的项目赋予风险系数,进行风险成本考量。通过这种思路,华润信托对于部分业务如超过3000亿规模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阳光私募产品,建立了有效的全成本体系,为业务战略定位和定价提供了良好的数据信息支持。
论文摘要:当商业银行为适应内外部环境而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的同时,战略管理会计也将成为其必然的选择。文章将围绕战略管理会计的原理、特征和技术方法,分析和探讨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使之成为推动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对战略管理的推崇引起企业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的一系列变革。由于局限于本企业这一单一的会计主体,传统的管理会计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变化。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作为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将逐步延伸至竞争对手分析,并从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企业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产品开发以至资源配置等各个领域。由此,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一、战略管理会计较之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特点
尽管目前对战略管理会计仍处在理论研讨和初期实践的阶段,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也多种多样,但较之于传统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有其显明的特点。
1.战略管理会计拓展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由于传统管理会计注重本企业内部的决策、计划及控制执行,只对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决策及责任会计负责,因此忽视了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其所提供的信息与企业战略决策缺乏明显的相关性。而战略管理会计则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以企业取得竞争优势作为主要目标。其不仅要收集、分析企业内部的数据信息,更要走出企业为本企业提供外部市场环境及竞争者的信息,从而得以知己知彼,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注重长远目标和整体利益。传统管理会计往往注重于单体企业在有限期间内的发展,其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及经营管理发挥作用。对投资方案的评价也仅限于从财务效益的角度展开,企业经营业绩表现在当期利润上,注重追求企业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战略管理会计则主要服务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追求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从长远利益角度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资本投资。企业的经营成果也从单纯地反映经营利润提升到反映企业总体价值的增加上。
3.战略管理会计注重非财务信息的研究。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财务信息,其忽视了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影响。当外界环境及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变化带来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新需求时,只注重于单一财务信息的传统管理会计显然不再能适应这一变化的要求。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根据外界环境及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从企业内外广泛收集、加工和运用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更多更为复杂的非财务、非经济、非物质层面的信息,得以帮助企业最终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4.战略管理会计在处理信息上更为多元和综合。传统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更多地体现在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等基本职能中。而战略管理会计为适应外界环境和企业内部的变化,其应用方法较传统管理会计有着很大的变化。如,企业核算的重心从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移;引进作业成本管理办法以改进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更多地使用行业环境分析、企业价值链分析、矩阵定位分析和对手分析等综合应用工具;实行目标成本管理、非财务指标的业绩评价及分层激励机制等;从而更加有助于企业管理层在更广泛、更深入的层面上掌握信息和做出决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将成为商业银行必然的选择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起步较晚,而商业银行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和运用战略管理更是不足二十年的时间。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尤其在商业银行中尚属新生事物。但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战略管理会计必然成为商业银行在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
1.作为市场主体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商业银行已基本蜕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化要求商业银行不能再孤立、单一地思考和研究问题,这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可能。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递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获取竞争优势的需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要想能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以谋取卓越的竞争优势。这需要商业银行能够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选择适当的经营战略,以及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在这样的要求下,商业银行需要借助战略管理会计为其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3.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需要。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目前商业银行正处于产权重组、调整和上市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成为商业银行管理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传统的管理会计在这方面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应用的主要领域
1.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除了要按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成本管理外,更应站在战略和业务流程的角度探究成本管理。尤其要运用作业成本管理的办法重新审视银行运营的各个环节,并通过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重塑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作用;要通过运用企业价值链的分析,把成本管理看作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实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从而有助于拓宽成本管理的范围和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最终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在新产品策略中的应用。在开发新的金融产品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选择成本领先战略或产品差异化战略。从前者看,商业银行需要特别注重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营销的成本分析和成本在定价决策中的作用,需要运用行业价值分析和作业成本控制等战略管理会计方法,以实现低成本领先优势。从后者看,商业银行则更为注重产品的高质量、服务的高水平等因素。为了追求产品的差异性并通过此途径赢得客户的青睐,商业银行往往需要借助于增加必要的成本投入和金融创新。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就由重要转变为必要,营销的成本分析和定价决策也不如成本领先战略那么重要。
3.在客户价值分析中的应用。在客户需求多元化和高标准趋势不断增强、银行对客户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客户价值分析无疑是商业银行学习和运用的重要手段。因此,商业银行需要运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对特定客户与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甚至利益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核算出该客户给银行带来的现实损益和预期损益,进而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该客户对银行的价值贡献。在此基础上,对客户进行策略定位和提供富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4.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得人者得天下”,以人为本才能使人、财、物达到最优配置。传统管理会计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单独确认、计量和揭示。而这些正是现代银行管理的核心。因此,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中灵活多样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分析方法,正好可以帮助银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它既可以应用于为提高银行整体和员工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事后的员工绩效评价。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并实施恰当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保证银行各项战略的实现。
5.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战略管理会计较之于传统管理会计更为关注银行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它既重视银行的资金运营过程,也重视其他的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更能把握银行各种潜在的机会,以及回避可能的风险,如经营多样化而导致的风险、市场变化导致的风险、资产和客户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平衡银行的现实收益和潜在风险。
6.在绩效考核评价中的应用。绩效评价是银行管理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而评价依据大多来自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我国传统管理会计重结果不重过程,因而难以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战略管理会计则将绩效评价指标与银行实施的战略有机地结合,充分提高绩效评价的效果。在具体方法上,银行可运用业绩层次法对绩效目标进行分解,并通过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的设计进行责任目标考核;可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把财务指标、客户关系、运营流程和学习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通过寻找行业标杆或同业比较,对自身的业绩表现进行评估和寻找差距,由此建立自己的绩效目标和实现该目标的战略。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战略管理会计的不断学习与实践,相信战略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广,并在推动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姚正林,耿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之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
2.梅旭辉.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比较[j].大众科技,2005(9)
3.康秀梅.浅论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8)
―、国内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
(一)国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Kenneth simmon)提出,他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视角对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探讨,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成本资料进行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后来,美国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战略成本分析的一般方法。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Jake Shank)和戈文德瑞亚(V.Govindarajan)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通过对成本信息在战略管理中战略的简单表述、战略的交流、战略的推行、战略的控制等四个阶段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战略成本管理定义为“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欧洲的克兰菲尔德(Cranfield)工商管理学院(1995)提出了一种战略管理模式,其特点是把战略成本管理的工具运用于问题的诊断以及提出战略定位的选择方案,并根据成本效益分析,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规划,然后予以执行,通过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不断学习,开始新的循环过程。该模式认为战略成本管理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竞争战略的制定;竞争对手分析和目标瞄准;行业态势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1998年,英国教授罗宾·库拍(Robin Cooperand)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和竞争对手动向的变化,从而构成了一种崭新的会计岗位——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ting简称SMA)。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成本管理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也开始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及其竞争情报的应用等研究,提出了具有代表意义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一成本企划。这种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是从事物的最初点开始,实施充分透彻的成本信息分析,来减少或者消除非增值作业;应用反求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方法,在设计产品的同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较,也设计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达到最低,其本质是一种对企业未来的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情报研究过程。
(二)国内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
与国外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企业战略管理的兴起和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如西南财经大学会计研究所的战略成本管理课题组就对我国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夏宽云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陈轲主要是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及其信息系统构建展开了系统研究;甘宗平在《论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中指出: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势在必行。作者更通过对两者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了战略成本管理在经济领域中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提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从传统成本管理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的策略;顾兆峰在《论战略成本管理》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走上市场经济的舞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产权制度的改革,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而且必须在企业管理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实现管理创新。战略管理作为一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效果显著的高级管理形式,必将成为我国企业的选择。这同时决定了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实行的必然。
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局限于纯粹理论层面的分析而没有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不多。而且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严重滞后于国内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现有的传统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也难以对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因此,对现有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的应用进行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从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看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成本成为一个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之地,企业必须进行成本管理的变革,变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备管理为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我国企业应进一步强化成本意识,导人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提高到战略的层次,以此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一)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实行传统成本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越发凸显。但是,从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现状来看,成本管理的水平仍相当落后,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不少企业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
以经济较发达的东莞市为例,目前,东莞以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东莞市民营企业的比重约为87%,外商企业的比重约为13%。在东莞的企业当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的比重约为30%,它们大部分都是外商企业,如沃尔玛、诺基亚等,而其余的约70%的企业,由于种种原因,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它们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这个现状表明,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在东莞还处于起步的阶段。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较普遍,这一点于东莞的情况相似。同时,一些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尝试,比如美菱集团的“科技驱动型成本战略管理”、邯郸钢铁集团的“模拟市场核算、倒推法、成本否决”等。广大中小企业由于受到意识和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仍普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实行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
传统成本管理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如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简化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实行传统成本管理的企业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及售后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随意增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的核算,缺乏管理成本核算;注重生产成本的核算,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
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局限于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
(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
传统成本的管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尽快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因为它的实施对中小企业的发麁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国中小企业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在传统成本管理中,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思想对企业整体的成本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则能从企业的长远的、全局的成本考虑,使企业获得整体的“成本优势”。
第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因为它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不仅能使企业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还能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与传统的成本相比更具有优越性,更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第三,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可以使我国中小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外界因素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从太阳茂森的实践看我国中小企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
(一)太阳茂森企业简介
太阳茂森金属制造厂(以下简称“太阳茂森”)是东莞市内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五金配件冲压加工的企业,成立于2002年,是香港茂森集团在内地投资最大的一间工厂,座落于东莞市塘厦镇的新太阳工业城,工厂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管理及技术人才,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如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及制造系统、数控冲床、高速冲床、自动仓储系统等。专业从事精密五金配件冲压加工,向施乐、舒适、东芝、理光、柯尼卡等世界知名企业提供优质的五金部品和服务。秉承“品质第一的”方针,工厂于2002年内完成ISO9001(2000版)质量认证的换版工作,并在2003年4月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
近年来,五金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五金产品的开发愈加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原材料暴涨,生产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均供过于求,产品价格普遍下降,企业仅能赚取一点少得可怜的加工费,这些因素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程度,也加速了行业洗牌过程。
受到行业发展形势的影响,太阳茂森的经营状况也受到影响,销售收人和净利润总额等近几年都有所下降,为此,公司在发展经营战略上采取了不少的应变措施,例如增大产品的产量、加大新技术的研发等,然而公司的经营状况仍然未见好转。经过公司专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没有很好地对相应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导致成本费用急剧上升,拖累了整体的经营状况。为此,公司决定将战略管理和成本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
(二)太阳茂森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具体分析
太阳茂森在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后,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根据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分析方法,从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三个方面对战略成本管理进行了实施。
1.战略定位分析。太阳茂森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自身公司目前的外部与内部环境都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明确自身的战略选择应该是SO(依靠优势,利用机会)和ST(依靠优势,克服劣势)共同并举的战略。
2.价值链分析。太阳茂森通过价值链分析对从原材料供应商开始到最终产品消费者止,其间通过采购成本控制、产品成本控制、营销成本的管理、售后服务成本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作业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相关的作业采取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
3.成本动因分析。太阳茂森通过成本动因分析,对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作业或因素进行了分析,诸如:技术水平、人力资源、质量管理等,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
(三)太阳茂森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效果
太阳茂森通过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在2006年的成本战略经营管理的工作中,力保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不但寻求到了新的突破口,而且实现了向市场要利润,向管理要效益。
通过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太阳茂森全面超额完成集团总公司下达的各项经营指标,其中,完成净利润比去年增长14%,完成全年计划126%;实现投资收益比去年增长4%,完成全年计划121%,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在集团对旗下的几家企业的经营绩效考核中,太阳茂森综合考评分名列前茅,其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和去年相比有了明显进步。虽然在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方面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8.67%和10.69%,但由于较好地控制了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比2005年下降了11%,使利润总额增加了20.17%,总的来说企业获得了较好的利润水平。
四、总结
【关键词】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配置、管理职能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管理误区,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石油企业发展的瓶颈。石油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要实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用人制度,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这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彻底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消极人力资源管理的被动状态,进一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科学使用人才,是石油企业快速构筑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企业竞争力外在表现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而实质上是生产该产品的人的竞争。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虽然对于产品质量十分重要,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员进行生产和操作,再好的技术条件也不一定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在现代化的市场条件下,产品的竞争更体现在对市场的开拓和定位上,而这些领域正是人的因素在起着关键的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得是否科学,决定了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和潜力。人是生产要素中最能动的要素,也是最难管理的要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着眼点在于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转,着眼于解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对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就十分突出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中去,从而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有学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使企业能够实现战略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理念上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对人员进行外部的、孤立的和静止的管理,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则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强调对人进行内在的、整体的和动态的管理,把人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认为人能以各种手段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发挥主观能动性,而这种主观能动作用真正的来源又恰恰是组织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的结果[1]。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其所处的经济环境,而经济环境是经常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保持充分的弹性与灵活性,既能够适应企业长远发展的人力资源需要,也能够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性与管理性的问题。这样,仅仅依靠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显然不够,同时由于企业用工规模的限制以及人力成本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将所有需要的(包括临时需要、经常需要和长期需要的)各种员工都招聘到企业中来。所以,如果能充分利用社会巨大的人力资源库,并结合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能构成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
2石油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2.1新进员工不成熟,人才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近年来,石油企业加大了从高校引进人才的力度,意在提高企业整体文化素质层次,但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新进职员,尤其是新进大学生,其理论基础强、观念新、有朝气、可塑性强,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强的学习和吸收能力,但部分新进大学生尚不成熟,主要存在着以下缺点:适应能力较差、耐性不足、专业知识面窄、经验不够、思维模式狭隘、遇到实际困难欠缺应变能力,不能将已吸纳或掌握的技术知识转换为现实生产力,运用到生产或工作中去。
另一方面,人才缺口与富余的现象并存,“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
是石油企业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通用性人才过剩,专业技术性人才紧缺,尤其反映在一线人才队伍颇为紧缺。在生产过程中,若紧缺性人才不能得到及时的填补,单位生产量压力过大,就容易导致生产的断层,无疑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2存在人力资源损耗。
一方面,石油企业岗位调换相对缺乏灵活性,员工多是长时间在单一的岗位上进行重复劳动,当熟悉工作流程和方法后,开始逐渐丧失工作热情,逐渐对工作产生疲乏感和单调感。这种重复性作业会加速对员工体能和精力的耗费,造成劳动效率低下,甚至员工可能以工作没有激情和挑战性为缘由而离职,从而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有形损耗。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企业员工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若赶不上该行业的科技更新速度,将造成企业生产能力相对滞后,即产生了人力资源的无形损耗。人力资源有形与无形损耗主要是企业生产环境及人才配置不当、人才培训力度或方式不当造成的。
2.3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升。
大部分石油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绩效管理体系。现有的考核系统过多地继承了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考核方法,考核导向和目的不明、考核内容和标准不准确、考核方法和手段不科学、考核指标定性判断多、定量判断少。企业往往把对员工态度和能力的考核与工作结果、工作过程的考核混在一起,这样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容易受考核者价值观、态度和被考核者人际关系状况的影响,导致员工对考核公正性和有效性的质疑,影响后续绩效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缺乏考核反馈制度,不能很好地分析员工的工作行为与实现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所要求的行为之间的差距,这就使绩效考核失去了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这个最直接也最重要的作用。另外,内部激励手段极端缺乏和单一,政治手段运用比较频繁,无法满足员工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的情感和精神需求[2]。
3外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意义。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不通过传统的招聘等方式获得、在企业外部、并非企业一员,而为了共同的利益与企业合作的人力资源。
实践证明,为了随时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企业仅靠把外部人力资源转化为内部人力资源,以及整合内部人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随着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整合外部人力资源,以弥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不足与局限,开拓出一条借助社会人力资源发展自己的新路。
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可选择性和相对无限性。
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上非常丰富。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特殊要求与标准,在各种外部人力资源中进行选择。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具有相对无限性。这里所说的相对无限性,是指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结构丰富、知识储量充足、人才数量众多。企业整合外部人力资源的相对无限性,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景。首先,充分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企业人才短缺问题,有利于企业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其次,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可以节省企业内部的培训与开发费用,而且外部人力资源尤其是智力资源、技术支持的引进,可以有效解决特定的问题,一次付费,企业长久受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再次,有效利用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4提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为了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在企业中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尤为必要。通过采用内外整合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使之与石油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相配合,才能够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3]。
4.1以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为导向,进行有效的内部人力资源规划。
开发内部人力资源,重新定位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塑造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要重新评估和改进石油企业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优化岗位配置,规划人力资源使用。首先,要对业务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进行研究,将同部门中相似工作归并,不相容的工作分离,以提高效率为导向,设置业务流程关键岗位,与业务流程关联度不高的岗位设置为辅助岗位。同时,要重新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岗位的相应职责及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能力水平,这样,就可以将落实到具体流程的企业战略需要与人员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根据这些岗位的职责要求选取的人才,才是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其次,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关键岗位的人员数量、质量规划和企业员工总数的规划。进行数量规划,要寻找出业务流程上的关键岗位的驱动因素,找出与这些岗位所需人员数量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确定关键岗位人员和人员总量需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有效的员工激励机制和高效、多层次的石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石油企业员工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的拥有者和知识资源的使用者,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以及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取并保持竞争力。可以大力推行负激励,比如引入末位淘汰制等,给员工以适当的压力,促使其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制度,石油企业员工不仅关注的是衣食住行以及工资、福利待遇,而且,相对其他行业的员工而言,他们也有对荣誉的渴望。因此,也要附之以赞许、参与和沟通的配合,对于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要各有侧重。激励形式要灵活多变,保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超级秘书网
4.2建立灵活、高效、覆盖面大的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策略和方式,对于不同的企业说来,由于其自身情况、所处环境、开发利用的目的以及被开发利用对象的状况等的不同而必然有所区别。外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在于它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具体有效性。所以,石油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和采用富有特色的有效的策略和方式。当然,这并不排斥我们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例如,借船出海、结盟合作、业务外包、资源共享、吸收引进等都是可资借鉴的策略和方式。这些方式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始终掌握足够的外部人力资源总量,并保持与企业需要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备企业不时之需。这就要求企业管理部门与外部人力资源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方面宣传自己的企业,一方面扩大外部人力资源的覆盖面。
灵活性是指外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技术与管理的要求,不断进行更新,对企业所掌握的专家库、智力库都要求及时更新,淘汰落后的、不适用的人力资源,而不断纳入最新、最先进的智力和劳动力因素。
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影响重大。目前,石油企业在人力资源损耗、人才队伍结构配置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优化内部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并整合外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石油企业的竞争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廖三余。人力资源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