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安全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土地生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利用安全
作者简介 郑银锋(1971-),男,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系讲师;马广钦(1954-),男,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副教授。(河南郑州 450044)
土地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新主题。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土地资源生态问题,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并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既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
土地生态安全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来源于近年来所兴起的“生态安全”的研究。关于“生态安全”一词,一般认为,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威胁的状态。具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其自身结构未受破坏;二是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受损害,其提供的服务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生态安全的一个显性特征,也就是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出现异常时,表明该系统的生态处于“不安全”状态,反之,则认为它处于“安全”状态。
关于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认为,土地生态安全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使土地资源生态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土地资源的利用同社会经济发展能保持相互协调的关系,土地资源处于一种不受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威胁的健康、平衡的安全状态。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土地生态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和土地生态系统是否能保证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二、我国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的表现
1 数量安全问题。数量安全问题是指土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在数量上不能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或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主要问题有:
(1)耕地数量锐减。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统计,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为19.51亿亩,2004年减少为18.37亿亩。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建设用地尤其是城市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占用、灾毁和农业结构调整。
(2)林地面积小,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更少。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只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积9.048m3,只有世界人均蓄积的1/8。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草场严重退化,数量急剧减少。我国草地面积有43.44亿亩,面积虽大但生产力低、退化严重,数量呈急剧下降的趋势。由于超载过牧,又缺乏对草场的抚育,导致草场严重退化,数量急剧减少。
(4)人均土地少,人均生态用地更少。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土地的人均问题比较突出,人均生态用地则更少。人口压力导致土地负荷过重,土地资源承载力接近极限。
2 质量安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是指土地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物质和能量在质量上不能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或者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主要问题有:
(1)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全国水蚀和风蚀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t。水土流失引起耕地破坏、泥沙淤积、灾害加剧、生态恶化,造成土地资源枯竭,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2)土壤污染。我国的土壤受重金属、农业化学品、酸雨、放射性物质、矿物油和致病微生物等因素所污染的面积达3亿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并且受污染面积还存在着扩大的趋势。
(3)土地沙漠化。目前我国北方约有沙漠化土地面积20万km2,潜在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万km2,近年来以年平均2460km2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土地沙漠化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4)土地盐碱化。土地盐碱化是指土地盐化或碱化,以及由于灌溉不良引起的次进盐渍化。我国盐碱地总面积有2700万公顷,其中次生盐渍化耕地约670万公顷,占我国耕地面积的7%左右。此外,估计我国尚有1733.3万公顷潜在盐渍化威胁的土壤。
(5)土地破坏。我国各地在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土地因挖损、塌陷、沉降、压占的情况比较严重,致使土地原有用途丧失和土地环境效能受损。
(6)其他。如土地沼泽化、土壤侵蚀化、土壤养分贫瘠化、土壤潜育化等。
3 利用安全问题
(1)土地浪费。土地浪费是指由于土地的粗放经营、闲置、抛荒等造成的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由于我国土地利用经营规模偏小,比较效益低下,造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
(2)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我国工业用地比重偏高,农用地的下降速率不断加快,生活用地、道路、绿地和公园比重偏低。以美国为例,工业用地仅占城市面积的20%,最大不过25%,我国则为33%。生态用地的不足导致对环境污染的净化能力减弱,土地生态安全性降低。
(3)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土地利用重用地而轻养地,忽视了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高,耕地掠夺式经营现象严重。
三、我国土地生态安全机制构建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既有认识上的模糊不清,也有实践上的局限,还有法律制度上的缺陷。因此,要保障我国的土地生态安全,必须从认识层面、实践(操作或技术)层面和制度法律等层面多管齐下。
1 认识层面
(1)重新审视土地的价值与功能。土地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自然物一样,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即土地直接对人的实践具有的意义(包括生产对象和生产场所);更具有“生态价值”,即土地直接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所具有的意义。但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其“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其“生态价值”,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产生。这给人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要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价值给予足够的重视,即只有包括物质性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的价值量,才是完整的土地资源价值量。
同样,在涉及土地的功能时,不仅要关注它的养育功能、承载功能和仓储功能等,更要重视土地的生态功能,树立“生态土地”的观念。
(2)牢固树立土地生态伦理观。所谓土地生态伦理,是将伦理道德的对象、主体推演到土地,赋予土地以伦理价值,提示人与土地关系的世界观。应从生态伦理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并为人地系统健康协同发展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公平利用、生态利用和节约利用是土地伦理利用的核心思想。因此,在土地利用中,从伦理道德上进一步规范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不失为一种保障土地持续利用的新的理念。
2 操作层面
(1)严格土地生态规划。长期以来,我国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由于缺乏生态学规律的指导,侧重于强调土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而忽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最终影响到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应有相应的土地生态规划,确定土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类型及其结构,调整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组分的生态关系,从而稳定提高土地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促成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求达到最佳生态效益。具体在土地利用中,要合理确定土地开发利用与建设的规模与强度,精心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方法,注重对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尤其在生态脆弱和敏感地区,必须进行土地生态专项规划。
(2)加强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管理作为对现行土地管理内容的完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生态理论的指导以实现土地生态化和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生态资产管理、土地生态服务功能管理、土地生态健康状态管理以及复合生态关系的综合管理等。在具体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土地生态学和管理学知识,从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层面对现有土地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整合。土地生态管理要有法律、法规的保障,设置土地生态安全的标准,建立土地生态安全的监控和评估体系,制定应急响应和恢复措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防止土地资源恶化,保护土地生态系统。
(3)构建土地生态利用安全体系。根据对我国西部12个省(区、市)生态足迹的测算,这里的生态足迹赤字达到162.5万km2,相当于一个新疆自治区的国土面积,其中,除、云南2个省(区)人均生态足迹为盈余外,其余10个省(区、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均为赤字。东部和中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严峻的生态形势和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中国土地生态安全体系。通过运用社会燃烧等理论和方法,按时给出土地生态系统运行总体水平态势,以多重反馈的方式,实行超前模拟和多方案演示,从而对重大生态失衡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危机处理对策。达到这种目的的途径就是要尽快建立起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土地生态预警系统。
3 制度与法律层面
关键词:林业;生态安全;生态安全评价;发展趋势
1 引言
生态安全对于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未来的资源合理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和了解生态安全的状况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自生态安全的概念提出以来,已经被应用到区域土地、农业、湿地、自然保护区、城市等方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安全的评述与生态安全的评价等方面。而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的核心,有效的生态安全评价能够及时提出减少不利影响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措施,从而避免严重的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保护地球和区域环境。目前,生态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评价对象广泛,但涉及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学者不多,因此对生态安全评价及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文献进行归纳,以期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理论方面起到借鉴作用。
2 林业生态安全相关定义
2.1 生态安全的内涵
生态安全是国家乃至人类安全的重要内容,它是支持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生态与环境的安全状态,包括土地、森林、湿地、水、大气和生物物种等方面的生态安全。但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处的自然生态坏境状况能够支撑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其生态就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1]。
生态安全概念最早由L.R.Brown于1977年提出[2]。对于生态安全的定义,大体可分为广义狭义两种:广义上,它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狭义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3]。
2.2 生态安全评价
生态安全评价(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ESA)是生态安全的核心,是对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各种风险下维持其健康的可持续能力的识别与判断研究[4]。不同学者开始将生态安全应用于某一领域或地区进行生态安全现状分析。生态安全评价开始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又一热点。
3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3.1 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生态安全包含对象的层次广,范围大,包含旅游城市,湿地,城市,土地,草原,水环境等[4-9]。其中,对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最多,有从评价方法角度切入,比如赵维良等人[6]以上海为例,从一定时间尺度上评价了城市生态安全状况,探求了影响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要素。有从区域角度研究,比如王振祥等人对安徽秦淮地区经济、社会、坏境等特点,提出社会经济作为模型组成部分的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
3.2 主要研究模型
3.2.1 P-S-R模型
P-S-R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该模型体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模型中,某一类问题可以由3个不同类型但又相互联系的指标来表达:P(Press)压力指标反映人类活动给系统造成的负荷,S(State)状态指标表征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状况,R(Response)响应指标表示人类面临环境问题时所采取的对策与措施。这种模型是目前国内外生态安全评价中最为常见的,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
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郭数红等人[10]通过P-S-R模型建立福建山仔水库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
⑵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主要表现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针对不同城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价或者根据压力态P-S-R模型选取指标,再进行指标维度的权重设定,得出城市的生态安全指数值。比如曾翠萍,邱慧珍[11]等人基于PSR模型建立生态安全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法对其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庆阳市的生态安全度处于危险,各县生态安全状况不平衡。
⑶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存在的生态问题,对其危险性,敏感性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研究。如李春晖等人[12]对衡水湖流域生态安全系统健康评价,包括功能评价,稳定性和持续性评价。
3.2.2 D-P-S-I-R模型
D-P-S-I-R模型,在P-S-R模型中增添了D(Drive)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自然灾变驱动力和I状态的改变对人类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Influence)。D-P-S-I-R模型能够弥补P-S-R模型的缺陷,表达清晰的逻辑关系,同时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DPSIR模型得到众多学者的偏爱。如今,D-P-S-I-R模型在水资源,城市生态安全,土地安全方面都有应用。如邵超峰,鞭美庭[13]选取能够反映区域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32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估。
3.2.3 其他模型
除了上述模型,左伟[14]提出了D-PSR模型即驱动力(Driving Force)-PSR模型,该模型添设了生态环境驱动力,使压力类指标含义更广泛、中性化,而且首次引入了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取代了简单的生态支持作用。王耕[15]等提出的状态-隐患-响应(S-D-R)是生态机理框架,可以反应出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及Corvalan提出的D-P-S-E-E-A模型(驱动力-压力-状态-暴露-影响-响应)模型等。
3.3 主要评价方法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方面,代表性的的方法是基于P-S-R数学模型的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主成分投影法。模糊综合法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运用。此外,生态足迹法和景观生态模型法以及数字地面模型也是学者偏爱的评价方法。国外学者用的颇多的是暴露-响应概念性框架模式。
3.3.1 基于P-S-R数学模型的代表性方法
⑴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⑵综合指数法:指在确定一套合理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用以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如Peiliang[16]等人构建了基于P-S-R模型北京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北京的生态安全状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⑶灰色关联法: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通过一定的方法,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为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如张凤太等人[17]在重庆市的生态安全评价中应用指标值与理想值差值来计算关联度,使分散的信息综合,从而比较其生态安全状况。
⑷主成分投影法:该方法是在对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和适当加权处理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变换将原有的指标转换为彼此正交的综合指标,消除指标间的信息重叠问题,并利用各主成分设计一个理想决策变量,以各被评价对象相应的决策向量在该理想决策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作为一维的综合评价指标。
3.3.2 生态足迹模型
是近年评价生态系统持续性及安全性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但由于过于简单化与静态化的缺陷,在生态安全定量评估中还未得到广泛的运用。如XiaoBingli等人[18]针对内蒙古草原的生态安全,开发了一个于生态足迹的概念消费的足迹压力指数(CFPI)和生产足迹压力指数(PFPI),并制定了生态足迹贡献指数(EFCI),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自2005年处于严重危险。
3.3.3 景观生态模型
ZhaoLing[19]基于景观格局指数,通过破碎,隔离性和显性指标构造,土壤侵蚀指数,利用GIS和RS方法在沅水流域的生态安全特性进行了分析。张继权等人[20]对白山市土地覆被进行景观分类,借助Fragstats分析景观指数,提取重要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对白山市所辖各区县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3.3.4 其他方法
数字地面模型法,能将区域各因素系统化,构成完整的分析体系来进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的综合评价。暴露-响应概念性框架模式,是国外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最为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直接获得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还可以输出相应的生态风险管理与安全维护策略。
3.4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设定,是要构建一套衡量生态环境质量的定量参考体系,它决定着人们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和价值取向[21],体现生态建设与环境开发项目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和保护的要求程度[22]。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生态安全评价标准,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结合其他方法,采用等级划分[23]。颇为学者喜爱的是基于数学模型的方法,而确定等级最主要的就是确定权重,运用定性与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来确定权重,即采用AHP法、结合专家咨询,确定项目层、因素层、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24]。还有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8][10][19],复相关系数法对指标赋权[25]等方法。
4 林业与生态
4.1 林业生态内涵
林业生态安全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下3个方面:1、森林生态安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健康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2、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对林业产业系统的威胁或保障的安全程度的林业生态3、产业共生关系安全,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林业产业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安全性。
4.2 林业生态的研究综述
对林业生态的研究,国内基本集中在:(1)针对林业的健康状况,对林业及相关领域发展提出对策,如陈继红[26]针对目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发挥林业主体作用的林业发展对策和建议。(2)探讨林业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及战略地位,指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并且林业也是国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势在必行。(4)针对某一区域的林业特点进行研究。通常集中在林业相对发达的区域,如吉林、海南、陕西等地[27-31],因其林业对生态的作用举足轻重。外文文献研究主要从:(1)林业风险及管理方面研究,如Borys Tkacza[32]通过对北美榆树林的侵入性森林害虫和病原体的研究,长期监测北美森林的健康指标,促进其可持续发展。(2)林业危险预测方面,例如Anne Oxbrough[33]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确定森林生态变化的机制,以及使用指标来预测当前和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的模式。(3)林业生态的补偿机制,基于林业生态服务的重要性突出却因工业等原因污染,需要治理,主要方法有政府直接补偿,如造林基金,投资,税费减免等[34-35]。
5 林业生态安全评价
目前,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基本是指标体系法,生态安全测度的“指标体系法”通过多层次指标体系对林业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评价[1]。
如房用[36]从不同方面对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平原地区、盐碱地区以及沙区等生态系统进行了生态安全现状分析,对每个生态系统都设立二级指标,通过理论分析、资料调查和分级等方法制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分级标准,将分级标准和相应权重经过系统化处理即建立完整评价指标体系。罗露[37]用熵权法对舟山海岛林业的森林覆盖率,林地利用率水平,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生态公益林比例确定权重,用综合指数法对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经济效益综合值。
由于其中各单项指标具有明确的生态经济意义,因此便于分析导致生态安全问题的原因。但为了得到综合评价值,该方法需要对各指标计算权重,因而可能导致其综合指标失去生态经济意义,且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通常主观性较大,不便于准确理解和运用。
张智光[1]针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提出FES-PSIR结构模型,在PSR的模型基础上引入了I(影响因素),并将该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是社会经济压力(FES-P)子系统,包含社会经济和林业产业发展对森林资源需求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等压力;资源与环境状态(FES-S)子系统,包含森林资源总量、质量、覆盖率、分布、类型结构以及温室气体浓度等状态;生态影响(FES-I)子系统,包含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生态系统生产力、森林调节力、森林灾害发生率、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空气质量、气候变暖等影响;人类响应(FES-R)子系统,包含人类改善生态状态的投入、人工造林、林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科技支撑、法律政策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应对危机机制等响应。
并根据FES-PSIR模型,建立林业生态安全测度的结构方程模型(SEM)。最后还提出了构建整体的运作框架,包括该方法整体的目标-手段树和技术路线。但该方法虽然能客服特征指数法的一些缺点,但仍然存在理论不足,指标权重主观性大等问题。目前,针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还没有一套可行系统的研究方法。
6 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6.1 完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太过单一,缺乏统一的准则,由于林业生态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并且设置指标体系时不能有失偏颇。根据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的建立指标体系,当今的生态安全的广义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生态安全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还必须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安全,建立林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时,就必须设置经济社会类指标,再根据各个大类考虑相应因素制定小的指标,从而使林业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更加完整。
6.2 加强动态演变规律研究
现在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静态因素的研究,没有考虑动态因素的影响。林业生态安全的预警能够有效的及时掌握生态安全的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调整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政策,及时改善生态坏境结构等,使林业生态坏境能够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生态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
6.3 与其他领域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目前大部分的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是都定性的,然而林业生态安全的动因大部分来自人的活动,很多定性方法也不成系统,所以定性研究并不一定适用。因此定量的研究是未来的趋势,加之影响林业生态安全的因素千变万化,因此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不同的领域知识制定指标体系、研究方法。例如已经有学者将GIS、RS及GPS技术使人们可以利用卫星的光谱资料信息和数字化的环境资料对广大地区自然社会经济要素进行识别,使得大范围长时间对生态系统进行检测成为可能。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也可以结合其他领域,比如结合科技对林业进行火灾报警,例如利用3S技术与评价模型结合,对林业生态进行动态分析和预警。因此,将其他领域与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结合是今后的一个趋势。
7 结论
生态安全并不否认经济增长,但它更强调既要满足人类需要,又不损害生态环境系统健康及其可持续性。随着生态安全被普遍接受,生态安全评价也被广泛运用,而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目前研究的学者不多,研究的程度也低。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区域为评价对象,林业生态安全评价并未形成系统。而由于林业在生态中的重要性,加强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是必然趋势,包括对林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指标、标准等。另外,加强动态预警及动态监测研究,结合其他领域的知识都是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智光.基于生态-产业共生关系的林业生态安全测度方法的构想[J].生态学报,2013,33(4):1326~1336.
[2]LeisterR.Brown. Building a socie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ress,1984.
[3]王振祥,朱晓东,石磊,李杨帆,汪家权,贾良清.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6,12:2431-2435.
[4]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03:123-126.
[5]刘佳.草海高原湖泊湿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6]赵维良,纪晓岚,柳中权.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5:135-137.
[7]杨赛明,徐跃通,张邦花.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S1:325-328.
[8]贾艳红,赵军,南忠仁,赵传燕,王胜利.基于熵权法的草原生态安全评价――以甘肃牧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06,08:1003-1008.
[9]朱翔,朱云,翟云波,何江.长株潭地区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72-77.
[10]郭树宏,王菲凤,张江山,陈庆华.基于PSR模型的福建山仔水库生态安全评价[J].湖泊科学,2008,06:814-818.
[11]曾翠萍,邱慧珍,张文明,张军.基于PSR模型的庆阳市生态安全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2:67-72.
[12]李春晖,郑小康,崔嵬,等.衡水湖流域生态安全系统健康评价[J].地理研究,2008,27 (3):565―573.
[13]邵超峰,鞠美庭,张裕芬,等.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环境生态安全评价研[J].2008,8(5):87-91.
[14]左伟.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2):67-71.
[15]王耕,吴伟.区域生态安全机理与扰动因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05:11-15+148.
[16]Pei Liang,Du Liming,YueGuijie.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Beijing Based on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32-841.
[17]张凤太,苏维词,周继霞.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8,07:1249-1254.
[18]Xiaobing Li,Meirong Tian,HongWang, HanWang,Jingjing Yu.Development of a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lication to a typical steppe region in 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 ,39(2014):153-159.
[19]Zhaoling Zhang,Shiliang Liu,Shikui Dong.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Yuan River Watershed Based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Soil Erosion[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613-618.
[20]张继权,伊坤朋,Hiroshi Tani,王秀峰,佟志军,刘兴朋.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态安全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11,01:189-195.
[21]李佩武,李贵才,张金花,等.深圳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2):245-252.
[22]何焰,由文辉,吴健.上海市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J].水资源保护,2006,22(6):18-26.
[23]谢花林,李波.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5:705-710.
[24]Xiaorui Bai,Jingchun Tang.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Tianjin by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81-887.
[25]荆立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
[26]陈继红.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发展的对策[J].中国林业企业,2004,06:26-27.
[27]吴师强,黄国宁.构建海南林业生态安全体系问题的思考[J].热带林业,2006,04:13-15+9.
[28]李雄飞,续继新.陕西林业的特点及生态环境建设[J].现代农村科技,2011,17:74-75.
[29]罗露,全永波.舟山海岛林业生态安全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2:14-16.
[30]Wang Xian-cheng.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forest ecological network in Jilin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2,134:.323-326.
[31]Wang Xian-cheng,Xu Cheng-yang,Liu Fu-jin,Liang Wan-jun,Han Guo-hui,Zhang -hui.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restor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lin Province[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122:109-114.
[32]Borys Tkacz,Ben Moody,Jaime Villa Castillo,Mark E.Fenn. Forest health conditions in North Americ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8,1553:.409-25.
[33]Anne Oxbrough,Sandra Irwin,Mark Wilson,John O’Halloran.Mechanisms and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managed forests:A se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diversity in forest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4,321:1-4.
[34]Can Liu,Sen Wang,Wei Zhang,Dan pensation for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s in China[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7,91:68-79.
[35]Jin-xing Zhou,Zhen-hua Pen,Shi-min Fei,Dong-xue Li,Qi-xiang Sun,Liang-hua Qi.A discussion on compens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engineering benefit[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7,182:157-164.
关键词:三品一标;含义;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2-0012-02
广德县位于皖东南低山丘陵区,与江苏、浙江毗邻,土地面积2165km2,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全县四周为天目山余脉和黄山余脉所环抱,中部为丘陵平畈,地貌类型多样,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地资源储备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现有耕地3.33万hm2、林地11.4万hm2、水面0.67万hm2,享有“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2016年荣获“国家级生态县”称号。
1 “三品一标”的含义和创建价值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统称“三品一标”,是广德县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已成为安全农产品的代名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生产消费的主导产品,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控制在安全质量允许的范围内,保证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精品品牌,产地生态环境要更为优良,生产过程更为标准化,对人工化学合成的生产资料使用更为严格,“AA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要求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倡导、实现健康消费;“有C产品”则不使用化学农药、肥料、防腐剂等,也不用转基因产品,是真正来自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安全环保的生态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推动特色农业和区域优势经济发展载体,已成为政府保护产地环境、传承农耕文化、彰显区位优势、营销特色产品、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深得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
近年来,广德县强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并将“三品一标”认证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以“三品一标”认证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对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都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 “三品一标”发展现状
近几年广德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猛,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432家,家庭农场1201家。全县现建有水稻部级高产创建示范片6个、部级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3个,0.67万hm2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国家级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4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7个,形成了优质粮油加工、畜禽养殖、苗木花卉、食品加工、竹制品加工、丝绸加工、中药材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草莓、茶叶、水果等特色产业。
“三品一标”创建和认证稳步发展,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创建认证数量共计73个,认证种类涵盖种植业、加工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认证品种包括粮油加工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竹笋、腌制调味品、生猪、猪肉、禽蛋及其深加工产品。农业“三品一标”认证面积达2.22万hm2,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66%。优质的农产品在全省及江浙沪等长三角市场都占有较大份额,广受消费者好评。“乌松岭茶叶”、“荣达鸡蛋”、“志云水煮笋”、“绿明葡萄”、“惠民早熟梨”、“皖南竹乡毛腿鸡”等认证产品因优异的品质畅销周边市场,其品牌家喻户晓,“志云水煮笋”更是走出国门远销日韩等国。品牌产品生产主体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3 “三品一标”发展存在问题
3.1 宣传不够,认识不足 广德县“三品一标”创建工作开展于2002年,品牌产品创建前期,受经费限制,相关宣传培训不力,基本停留在一对一的咨询服务,缺少系统性、全面性,导致生产主体、消费者对“三品一标”了解不透彻,部分从事农业工作的人也难以讲清“三品一标”的具体涵义和区别及其发展的重要性;加之前期社会整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品牌产品市场效益不明显,体现不出品牌农产品较之普通农产品的优越性,导致“三品一标”品牌创建积极性不高,品牌生产发展缓慢。
3.2 基础薄弱,发展乏力 由于目前“三品一标”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标准化生产水平相对较低,且市场准入制度进展缓慢,不够完善,产品认证不认证都可以进入市场,加之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一些认证农产品和普通农产品销售价格差别不大,不能体现“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优质优价,经济效益没有明显提高,从而挫伤了企业和农户认证“三品一标”的积极性。政府对农业“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加之“三品一标”认证需要缴纳相关费用,而一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模小,起步晚,资金少,虽有认证想法,但是终因无力缴纳认证费用而放弃,从而影响了整个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创建发展进程。
3.3 保障滞后,推进不力 监管体系及队伍建设不完善,制约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管理是保障公众基本消费安全的公益性事业,仅凭目前的人员队伍及经费已难以适应“三品一标”快速发展的形势和质量监管责任的要求,监管措施不到位,风险漏洞依然存在,无法满足全面强化“三品一标”监管的需要。
4 对策及措施
4.1 加大宣传,提高对“三品一标”的认识 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三品一标”有关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和市场经营主体正确识别、选购“三品一标”产品;开展技术指导及业务培训利用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切实提高生产经营主体对品牌农业生产技术的理解及掌握,提升品牌公信力,充分发挥“三品一标”在制度规范、技术标准等方面优势,带动和引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生产、消费营造良好氛围。
4.2 抓好认证监管,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探索产地准出及市场准入机制,严厉打击违规用标现象,维护“三品一标”品牌信誉。加强基地培育,建立奖励机制,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民生工程项目推进,对“三品一标”认证进行奖补,推动农业标准化进程,调动“三品一标”认证积极性。
云服务的安全性是用户最为关注的能力,数据安全性与隐私保障、系统可靠性与业务连续性、安全管理规范保障以及云服务商的综合能力成为了云服务用户最为关注的四大关键要素。对此,浪潮创新性地推出了“云服务安全五级成熟度模型”,为具备众多关键业务数据的区域政府、行业部委和大型企业用户提供最高级别的四级到五级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其核心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依托关键应用主机、互联网服务器SmartRack、海量存储、云海OS等自主核心装备与技术,浪潮云能够为用户构建安全可控的云计算平台,并提供在涵盖云平台构建、管理和服务的完整周期内提供可信的管理机制。通过在全国多地设立数据中心,浪潮云成功实现“两地三中心”双活架构模式,能够帮助用户防患于未然。浪潮云领先的安全能力使其得以成为中央网信办首批正式进行安全审查的单位,并已顺利通过国家三级等保和可信云认证,成功加入了CSA云安全联盟。
浪潮将自身的实践经验与用户需求结合,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上云三步曲”:第一步,业务上云,将组织内部基础设施资源池化,为数据整合奠定基础。第二步,数据整合。数据整合包括三层含义,对内整合组织内部数据、融合组织数据与互联网数据、对外开放组织数据。利用IOP平台整合组织内部数据,将内部业务系统打通;将组织内部数据与互联网数据结合产生创新应用;搭建开放平台,吸引社会力量开发各类数据应用。第三步,通过搭建开放的开发平台,基于浪潮传统的企业ERP软件和政府GRP软件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更多创新应用。
“安全的云、行业的云、服务的云这三大核心能力使浪潮云得以领先于政务云服务领域,并不断推进其在行业部委和大型企业的云服务领域的发展步伐。”浪潮集团副总裁兼浪潮云CEO王方表示,“浪潮云将基于其三大核心能力及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形成更为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可定制、全方位的整体云服务。”
助力“中国云”发展
作为本土领先的云服务厂商,浪潮云源于中国,在中国关键领域深耕、实践。浪潮云基于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发展而来,能够提供安全可控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在云计算技术的核心装备、核心平台等方面代表着中国最为先进的水平和能力。此外,浪潮云面向区域政府、行业部委及大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搭建,并在助力政府和企业业务优化和创新转型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不仅转化为浪潮云的关键技术实力和产品能力,也已成为浪潮云的核心资产。
关键词:水环境;生态安全;城市规划;广州市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 the root causes and the city planning control methods, w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rad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 Guangzhou City,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 protection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ed areas, ecological protection Rivers Gallery Road, finally, integrate green space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 to control the basic ecological designated Line to conduct unified management strategy.
Keywords: water environment;ecological security;urban planning;Guang Zhou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80-04
1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安全一词从提出至今,大约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之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相继出现,并且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代替了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1989年,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就提出要建立优化的全球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并指出生态安全的涵义是“人的生活健康安乐基本权利、生活保障来源、必要的资源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
我国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意识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8年长江流域的大洪灾是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一次大爆发,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涉及到沿江中俄两国人民的饮水安全,给我国的生态水环境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
2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
2.1水资源短缺
中国人均水资源短缺是众所周知的,水资源短缺不但在西部缺水城市,在东南滨水城市也是频频告急。近年来,全国缺水城市已达400多个,其中有“水都”之称的上海1995年夏季缺水达600×104m3;位于长江中游的重庆市西部供水量仅占需求量的1/3, 2000年每天缺水达100×104m3;泉城济南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96%,水资源后备严重不足,用水高峰期每天供水缺口达1×104m3。
2.2自然水道与湿地人为破坏
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为地下排污渠取代,或大多被填埋,造成城市地表的渗水、储蓄、排洪能力降低,保留下来的较宽河道也修堤围栏,并由于原本水系遭到破坏而阻断,成为孳生蚊虫的死水渠。日本人口密集,1998年以前为增加居住用地,规划将河道改为暗渠纳入污水排放系统,但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重大水灾,使大城市面临遭受暴雨袭击之后惨重经济损失,因此规划部门总结教训,重新将原来河道开敞化设置,尽量保留原有水系的完整性,使得暴雨期有自然的泄洪方式,此外也成为市民的休闲场所。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区域气候、提供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滞留与降解污染物、提供体闲、娱乐、教育场所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围海造田等大面积的人工陆地的修建,使得大面积湿地遭到破坏。
2.3生态自然调节作用丧失
城市的自然水系逐步被人工水系取代,生物经过河道的迁徙繁衍,自然风沿河吹拂的风道遭到阻断等等,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城市热岛效应的加剧,以及地下水的渗入遭到混凝土阻隔后地下水逐步减少,原有生态自然调节作用逐步丧失,城市成为单一生物与耗费大量人工能量调节的地区,并且增加了周边地区生态缓解的压力。
2.4城市滨水景观弱化
滨水景观也由于堤岸的建设,河道宽度的缩减,使得人对水的亲近距离加大,加之水质问题,往日能游泳的河道只能望而兴叹,城市的灵魂失去水的灵气与生气。人与水的距离越来越远。
3生态安全问题的内在根源
3.1背景:全球化下产业转移伴随的污染转移
全球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全球产业的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源开采业由欧美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已基本成为这种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流向。
伴随大量的基础制造产业流向中国,大量的污染密集型产业也从发达国家流入中国,这其实就是全球化过程中的生态危机转嫁。有关资料表明,1991年外商在中资设立的生产企业共11515家,其中,属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高达3353家,产企业总数的29%,更有甚者则直接进行有毒废物的转移和倾倒。根据1995年三次工业普查资料,外商投资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有16998家,占三资企业总数的30%以上。其中,投资于严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个数占三资企业总数的13%左右。
虽然全球化下使得中国经济以全球第一的增长速度增长,但全球化下生态危机转嫁的这一背景必须认清,并极力避免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负效应。
3.2压力: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我国城市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都将是我国城市化最为显著的特征。我国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0.64%增加到1980年19.39%,到2007年为44.6%,并且每年都在以1.4%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可能达到70%;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6座发展到1980年的223座,2008年已达655个,按照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最低60m2/人计算,每年需要增加1156km2,相当于每年建一个北京,这必然导致城市包括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面临极大压力。
3.3制度缺失:谁承担生态安全的责任
由于对经济的重视超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法律制度除了环境保护法、水法,配套法规建设也明显滞后,且具体执行力度较差。制度上的只罚不赏,罚不责众等导致没有人为水环境生态安全负责,大家都搭“公车”导致环境急剧恶化。
此外技术上的缺失,如规划专业长期使用国外生态经验,对本国的生态规划明显缺乏实证性、研究性的大规模研究,都是导致水环境生态安全底下的原因。
4城市规划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管控方法与技术
城市规划的研究角度决定了是生态技术在城市具体空间上的控制与管理,起到具体技术的导入与实施,如果说建设区的控制是对城市土地使用的管控,对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控制则是对非建设区与建设区平衡构架的基础上,对非建设用地的布局、规模、形态、保护技术上的控制。而这正是以前城市规划只管建设不管“留白”所要弥补的规划课题。
对于城市规划则要依据水生态安全以及水利要求进行规划布局,设立各层次的规划,具体可以分为:
水源地保护规划:包括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取水点的水源保护规划以及水源生态保护规划。水源生态保护规划可以依据河流湖泊的规模与特征单独编制相应的保护规划,但是要按级别设置最低生态安全保护区、安全保护区、稳定保护区的边界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明令禁止相关的畜牧,城市建设等相应污染活动。这应该是水环境安全的重点内容,应该至少包涵点线面三个层次立体的保护规划。
水利设施规划:包括污水治理与取水点布局与规模设置的市政给排水规划,以及城市防洪规划等。
城市建成区的控制:包括建成区的渗水面积比例,滨水控制线的建筑高度控制等。
相应的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河道生态安全控制线标准,河道整治的技术与断面标准,道路渗水面积比例、材料等标准。居住区水循环利用设施标准等。
涉及城市水环境安全指标的概念内容很多,下面是对各内容的含义及与城市规划对照(见表1)。
5广州市的水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规划
广州市总面积7434.4km2,其中市区面积1443km2。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8℃,年降水量为1689.3~1876.5mm,雨季(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
广州市本地水资源较少,人均占有量低于广东省平均标准。全市水域面积7.44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增江、流溪河,东江流经本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水资源总量81.29亿m3,其中,地表水60.1亿m3,浅层地下水20.37亿m3,深层地下水0.82亿m3,人均1375m3。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总量达1245亿m3,为本地水资源的15倍。其中,东江北干流经增城市境204亿m3;北江经芦苞、西南两闸和平洲水道、大石涌等流入广州水道共300亿m3;西、北江分别经思贤窖、甘竹滩和东海水道调节后流入番禺河网水道共741亿m3。广州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对水环境治理进行了逐步整治,形成较系统的保护体系,总结广州市的经验为我国其他城市的提供借鉴。
5.1广州市水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5.1.1快速城市化下侵占防护绿地
在1986~2008年间,广州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迅速,呈连绵发展态势,在此过程中水源保护区、水库及周边地区、城市滨江、滨海岸线以及自然山体边缘地带等重要生态敏感区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蚕食,如蕉门水道沿线受道路沿路开发影响,已出现较多块状建设用地;狮子洋珠江口沿线受南沙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影响,大量农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广州开发区西侧至新塘沿珠江沿线、大坦沙――黄埔新港沿线开发密集,导致滨水地区两岸几乎没有绿化防护。这些区域生态敏感性很高,外来建设开发干扰不仅对其自身影响反应剧烈,对整个生态系统也会带来破坏。
5.1.2 城市规划管控不严
流溪河白云区段两侧城市规划明确要求建设100~300 m宽的绿化带,然而现状部分河段两侧绿化带宽度已不足100m;城区居住区绿地率与道路绿化也不达标情况仍较多,新城区居住区绿地率多在20~30%,老城区许多居住区在20%以下;中心城区特别是老城区内道路附属绿地低于20%道路附属绿地低于15%。这导致地下水的渗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5.1.3 村级建设混乱,水环境污染严重
伴随改革开放,工业发展迅速,城区内工业管控逐步严厉,但周边广大的村庄建设的约束力不强。广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占有整体用地较大的比例,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356.87 km2,比1996年增加了29.09km2,这部分村级工业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土地产出水平低,低效农村建设用地开发建设不但占用农用地、林地等优势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工业开发的企业规模小缺乏污染物净化设备,这带来了水环境的较大污染,这些地区的水源地和动植物栖息地相继丧失,危及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增加了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5.2水环境生态安全评价
水环境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目的是明确特定水环境设计生态安全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为明确各级重点保护河流与区域提供实施的指导基础。水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是指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表式水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敏感性及水环境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用来反映水环境的生态安全级别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问题。根据广州市主要水资源环境以及城市结构布局。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分别开展了城市防灾敏感性、城市水环境敏感性、水陆生态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极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广州东北部地区:流溪河、花都北部水库周边、东江新塘―荔城段。高度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地区珠江后航道番禺段、滨海岸线黄阁―南沙港区段等地区;中度敏感主要分布中心城区内河、大型湖泊、周边水库等地区。
5.3 分级保护规划
根据水源的生态敏感度以及对广州市社会生活的重要性,按照依据重点分级保护的策略,分为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护区、河涌生态保护廊道进行布局。
5.3.1水源保护区
水源保护区:包括河流、湖库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202.83km2。主要集中在流溪河、东江、沙湾水道三个水源保护区,以控制人为工业放牧等污染为主,建立涵养林,保护水土流失进而进一步保护水源。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白海面水源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湿地,总面积7.74km2。
5.3.2 自然生态保护区
自然生态保护区按照国家标准,又可分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与湿地公园等。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产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域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广州市级自然保护区中从化温泉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地下热水资源、流溪河地表水及自然景观的综合性,适度进行温泉疗养、风景旅游等开发。
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和人文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广州市森林公园达50多个,其中以水资源保护为特色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流溪河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2个:黄龙湖森林公园、联安湖森林公园;市级县级森林公园4个。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浏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广州按照湿地资源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沿珠江口、珠江、流溪河布局8个湿地公园,总面积为32.14km2。
5.3.3河涌生态保护廊道
河涌生态保护廊道是指具备一定宽度的带状绿色开畅空间,可以联系孤立的生态斑块,将市域内的区域绿地连成一体,相互贯通;同时,又有效地划分了城市组团,引导城市合理增长。生态廊道主要承担大型生物通道、城市通风走廊、城市结构塑造等功能。广州市与水环境相关的生态廊道包括珠江、流溪河、增江河等主干河流,大中型水库、湖泊以及河涌水系等,包涵水域面积7.44万hm2,保护区总面积为571.93km2。建构洪奇沥水道―流溪河生态廊道、狮子洋―东江生态廊道、沙湾水道生态廊道、白云北部生态廊道、珠江前后航道生态廊道、增江河生态廊道、横沥水道―凫洲水道生态廊道、蕉门水道―南沙港快速路8条主要的以水资源保护为主的生态廊。
5.4基本生态控制线
为了方便城市规划进行统一管理,将水环境的分级保护体系与城市生态绿化保护线四线合一的策略,集中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
基本生态控制线主要是为生态安全以区域绿地和生态廊道体系为基础,把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廊道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非建设用地以法定强制性内容的方式控制下来,确定城市发展的边界。
5.4.1划定原则
主要将自然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以及坡度大于25%的山地等山体,以及控制的湿地、生态廊道和隔离绿地等区域。最终广州市域生态绿地的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5328km2,占市域面积的71.7%。
5.4.2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①
5.4.2.1设不得占用该区范围内任何用地,对在该区内的村庄或工矿用地应实行合理引导搬迁,并作好生态恢复工作。对于已批建设项目,要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加强各项配套环保及绿化工程建设,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5.4.2.2加强管理力度,禁止在该区内进行有损环境生态的各种活动(重大道路交通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旅游设施、公园除外),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区内的任何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4.2.3建立区域生态协调机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沟通协作,建设区域绿地,防止跨界污染。
5.4.2.4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用于帮助重点生态保护区(如水源上游地区、生物多样性集中地区)的发展。
5.4.2.5建立生态准入制度。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落户广州,鼓励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投资。
5.4.2.6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和合理挖掘区域绿地生态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农业、旅游、观光、科普、休闲),通过有效链接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开展生态旅游,提升土地价值,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进而促成城市包括投资环境在内的综合环境的全面提升。
6结语
本研究是在对水环境的生态安全规划的现有研究的梳理,并基于水环境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对广州市水环境生态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建立分级规划管理策略,以期为其他城市水环境相关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编著.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2] 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
[3] 陈家琦.水安全保障问题浅析.自然资源学报,2002, 17 (3 ): 270-279.
[4] 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 (1): 8-15.
Abstract:The ecological revetment scheme of Sunan canal in Wuxi section were studied, which combining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inland waterway revetment engineering. Then put forward the new ecological revetment structure for the project.
关键词:生态航道生态护岸 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 A
Keywords: ecological channel; ecological revetment; key techniques; developmenttendency
1、生态航道
1.1 生态航道的概念
生态航道的理念从根本上描述就是将自然生态与航道建设协调统一,寻求两者之间的客观联系,以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参照图1)。它包含两个含义:①生态航道的建设要明确的生态服务目标与功能,使航道建设能满足重点敏感目标的水文过程的要求;②具备经济性,做到社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图1 生态航道景观示意图
1.2生态航道设计
建设生态航道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航道的生态设计。其本质是对航道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和建设,简单的总结,即:① 在汲取建筑美学和道路景观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航道景观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逐步形成航道景观理论,以指导建设、养护、管理;②在航道护岸结构的设计上既要突出水土保持、保护岸线的基本功能,又要有利水陆物质交换,同时做到坚固、美观、与环境相匹配。在临、跨河设施的设计中要对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作出专题分析;③在水运环境上要形成水、空气、噪音、船舶废物综合治理体系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快船舶现代化改造的进程;④要从科学利用航道岸线资源的高度出发对航道沿岸地带进行规划控制,提高岸线资源的使用效能,提高航道的服务功能。
2、生态航道建设
近年来,在苏南运河无锡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中,对生态航道的建设展开了相应的实践活动。由于苏南运河航道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岸线河流密集,水网发达,行洪通道多且畅通,二是眼线地区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经济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在航道护岸结构的设计中采用了以下原则:①满足航道两侧护岸的保护以及行船的安全。②利用植物和工程措施,构建具有生态功能的护岸系统,建设生态护岸。③与当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及人文环境相协调一致。④实现经济合理的设计理念,节约资源,做到工程可靠性强,耐久性好,施工方便,维修简单等。⑤结构设计中,提高自然河岸的可恢复性、生态性、景观性以及结构的亲水性。结合沿线地形、地貌,并考虑航道沿线护岸安全、生态、景观效果及船员视觉疲劳,采用多种一级、二级结构以及老驳岸、老码头改造等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一级护岸采用了素重力式、衡重式、砼与金属丝网箱式相结合的结构,可渗透性箱式结构等,其中重力式结构考虑景观绿化,在河面宽阔航段结构顶部采用了槽型结构,内部种植水生植物,达到了生态、景观相结合的效果。同时,为减消破浪冲击,降低波浪对护岸的冲刷及对船舶的影响,部分航段采用临水面透空式的消浪结构(参照图2、图3)。
图2透水预制沉箱+仿木桩+抛石护岸
图3 透水预制沉箱+仿木桩+透水砖+芦苇护岸
常水位以上作为生态区、亲水区以及景观区,重点考虑护岸结构的生态性、亲水性、景观性。而根据土地资源、拆迁征地成本以及与周边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同时兼顾水位较高时结构的抗冲刷行,采用不同的二级护岸结构型式,具体有仿木桩结构、千摆块石结构、自锁式挡土块护岸结构和箱式绿化挡墙结构。
3、结语
在航道整治工程中坚持“整治为主、生态优先”的原则,将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城市发展、工程建设有机结合。现今大力提倡和谐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各大工程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航道水运安全的定义也应当得到相应的扩展。应该包括航道沿线水生态系统的安全,秉承生态航道的理念,因地制宜采用兼顾生态环境的建设方法,对无锡市大力发展水运事业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严文武,金德钢,杨成刚.河道生态护按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经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管理实现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信息安全问题直接威胁着管理本身的正常开,信息安全与防范成为信息化管理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高效、便利与快捷的优势已不言而喻,管理实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档案管理提供便利的同时,其自身的脆弱性、技术的垄断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又威胁到信息的安全,因而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针对信息安全存在的威胁,有着高度警惕的思想和有效防范的措施。
一、信息安全的含义
信息社会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到个人权益、企业生存、金融风险防范、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甚至关系到环境安全、生态安全和人类安全。它是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与公共、国家信息安全的总和,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多目标的复合系统。现代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即运行系统的安全和系统信息的安全。
1、运行系统的安全
运行系统的安全,包括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如对信息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规章制度的建立、落实与完善,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预见性、警惕性、使命感等;法律、政策的保护,如用户是否有合法权利,政策是否允许等;物理控制安全,如机房加锁、线路安全、环境适宜等:硬件运行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如数据文件是否保护等;灾害、的避免和解除;防止电磁信息泄漏等。
2、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从要素来看,信息安全是过程、政策、标准、管理、指导、监控、法规、培训和工具技术的有机总和。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依靠密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防火墙、安全审计、灾难恢复、防病毒、防黑客入侵等安全机制加以解决。
二、企业管理中信息安全的需求
企业现代化的运作和管理是依赖于企业的网络和国际互联网。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是高效的运作和对外信息的交换等的极大好处。信息系统的应用都依赖与网络,这就会有许多安全间题需要解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安全问题需要解决。
1、对人的安全需求
管理的对象是人,人是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风险,人的思想和情绪是最为复杂的,员工有的可能利用公司的网络开些小玩笑,甚至破坏。如传出至关重要的信息、错误地进入数据库、删除数据等等。这些都将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管理造成极大的安全风险。
对于不满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如果把内部网络结构、管理员用户名及口令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些重要信息传播给外人带来信息泄漏风险,甚至是商业和法律的风险。
还有如果存在不适当的信息系统授权,会导致未经授权的人获取不适当的信息。操作失误或疏忽会导致信息系统的错误动作或产生垃圾信息;恶意篡改数据、修改系统时间、修改系统配置、恶意导入或删除信息系统的数据,可能导致重大经济案件的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人为因素形成的风险,是信息化管理中最主要的安全问题。
2、对应用系统的安全需求
应用系统的安全涉及很多方面。应用系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应用的安全性也动态。这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应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降低应用的安全风险。
如果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没有考虑必要的安全模块的设计,或安全设计存在缺陷,都会导致管理系统安全免疫能力不足。没有完善、严格的安全系统管理机制,会导致机房管理、口令管理、授权管理、用户管理、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备份管理、病毒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轻则产生垃圾信息,重则发生系统中断、信息被非法获取。
当前企业的管理系统己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化系统,在网络内存在众多的中小型机、服务器、前置机、路由器、终端设备,也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系统等软件系统。网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均可能出现故障,一旦出现故障便有可能造成系统中断,将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管理和运作。
3、对数据的安全需求
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数据。要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地运行,就要保护基于计算机的信息,也就是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据。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人为的操作错误,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的缺陷、硬件的损毁、电脑病毒、黑客攻击、自然灾难等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计算机中数据的丢失,从而给企业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此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尽快恢复计算机系统,使其能正常运行。
三、制定信息安全策略
信息安全不是网络安全,如果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网络层,往往会掩盖信息安全更加本质的内涵,信息安全不只是网络保护问题,而应该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目标的一整套技术手段和措施。信息安全是通过制定实施一整套适当的安全策略实现的。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的安全策略,确保满足企业管理的安全目标。
要制定一组最优的信息安全策略主要的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要保护的对象
Ø硬件和软件
硬件和软件是支持企业运作和管理进行的平台,它们应该有策略保护。所以,拥有一份完整的系统软件硬件清单是非常重要的,这当中应该包括一张网络图。有很多方法来生成这份清单和网络图,无论用什么方法,必须确定所有东西都被记录了。
Ø非信息类资源
清单和策略一样,不仅仅和软硬有关。既应该有文档来记录程序、硬件、系统和本地管理过程,也应该有文档描述技术业务过程的方方面面。后者可以包括公司业务如何运作等信息,也可以展示易受攻击的区域。
同样的,清单应该包括所有的正式打印表格,印有公司名字页眉的信纸以及其它带有官方名称的材料。一个使用公司空白支票和正式信纸的人可以假冒公司的官员,进而盗用资金甚至损坏公司名誉。所以,必须把这些物品包括在清单里面,以使策略能够保护这些资产。
Ø记录人力资源
最重要和最昂贵的资源是人力资源,这些人操作和维护那些清单上记录的物品。
2.判断系统保护应该针对哪些人
定义访问是了解每个系统和网络组件如何被访问的过程。明白了信息资源是如何被访问的,就能够确定策略应该集中在谁身上。对于数据访问来说,有以下几个需要考虑到的方面:
a)对信息或资源的授权和未授权访问:
b)无意或者未授权的信息泄密;
c)执行程序概要:
d)漏洞和用户错误。
3、数据安全的考虑
我们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所作的每一件事情都造成了数据的流动和使用。所有的公司、组织和政府机构,不论它们从事什么工作,都在收集和使用数据。即使是制造商的操作也离不开关键数据的处理,包括定价、车间自动化和存货清单控制。由于数据的重要性,所以定义策略的时候,了解数据的使用和结构是编写安全策略的基本要求。
4、备份、文档存储和数据处理
把数据备份到外部站点或者其它介质上,有关这方面的策略和在线访问信息策略是同样重要的。备份数据可以包括财政信息、客户往来记录甚至当前业务过程的拷贝。备份策略需要考虑的情况的包括:数据如何存档,在准备丢弃数据的时候应该作些什么。
上述组成要素最基本的。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网络技术的更新、组织业务的变更,我们可以增加新的要素。总之,组织制定出的信息安全策略要达到控制安全保护措施的实施的目的。
四、结语
信息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问题,信息安全的管理必须制定适当的安全策略并严格实施,才能为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提供信息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战生,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发展—动态与印象,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报告,2001年
[2]胡吕振、李贵涛,面向21世纪网络安全与保护[M],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1999年
“低碳经济”最早见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空前重视。发展低碳经济,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遏制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低碳概念应运而生,成为了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谋划和争夺新经济发展空间的动力和举措。
2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发展林业能为低碳经济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林业担负着保护和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职责。而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善气候、保护物种、固碳释氧等多种生态功能。其次林业还为低碳经济提供丰富的绿色能源。森林是重要的资源库、能源库和绿色经济体。森林能持续提供多种林产品,如木材、食物、化工和医药原料、生物质能源等。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来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低、效益好,而且不会像有些低碳工业项目,在设备生产过程中还会造成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林业产业是安全的,可以真正实现固碳和减排,因此林业措施是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证人类福祉的“低碳”最佳选择。
3发展林业低碳经济的途径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低碳经济中大有作为。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贮存下来,这个过程国际上把它叫做碳汇。森林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特性,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把林业纳入低碳经济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2)加强大径级珍贵树种培育,利用房前屋后等非林业规划用地种植名贵树种;(3)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节约木材,加强废旧木材回收再利用;(4)鼓励非木质生物质代替木材,大力发展灌木林和竹产业;(5)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和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
4林业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
4.1加快造林绿化步伐,进一步规范林业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加大生态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强化林业资源管理的资金和机构保障,大力打击滥砍滥伐以及非法收购木材等现象,确实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进一步规范林业资源的流转机制,进一步激发林业的活力;进一步完善木材的流通市场管理机制,减少对区域内木材流通的行政干预。
4.2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继续运用财政政策引导林业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木材加工生态园区,并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
4.3加大科研投入,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大对林业科技资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科研开发与应用步伐。深入开展种苗繁育、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基础研究;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4.4积极鼓励节约木材资源和发展林业非木质利用产业鼓励以竹、秸秆等木材替代物为原料生产板类产品;鼓励企业加强木材的防腐处理,提高木材的性能,延长木材的使用年限;鼓励废弃木质材料回收利用,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废弃木质材料分类回收体系,保证木材资源再生化的物流链条。积极探索林业非木质利用,寻找不砍树又能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的新道路。大力发展花卉、名优特经济林、森林食品、生物制药、森林旅游等林业非木质利用产业,既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又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
4.5加大宣传,引导全民参与低碳发展要积极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改变固有的消费观念;从市场需求上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5结语
关键词:品牌生态入侵效应 生态空间 结构
引言
美国营销学家奥格威指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也有学者指出品牌是消费者眼中的产品和服务的全部,包括销售策略、人性化的产品个性以及两者的结合,或是全部有形或无形要素的自然参与,比如品牌名称、标识、图案等这些要素。品牌与企业实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企业的活动空间与品牌的空间也是存在差异的,企业活动空间更多是企业实体的存在空间,更多的是一种经济的地理空间;而品牌是一种象征的组合,除了实体存在之外,还有象征意义的存在,而象征意义是一种心理意向的表达,除物质含义外,更有精神层面的含义,其活动空间还具有心理存在的属性。品牌生态空间则是有多个品牌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它包括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品牌生态空间的概念除要界定其是什么之外,还要对其外延做出明确的界定,也就是说包括哪些内容与表现形式。
跨国公司品牌入侵的生态空间概念界定
空间(space)是与时间相对的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表现为长度、宽度、高度。空间有宇宙空间、网络空间、思想空间、数学上的空间等,也有相对与绝对空间的区分。跨国品牌入侵的生态空间可界定为跨国品牌强行进入某国市场后所构成的品牌生态系统的存在形式,是跨国品牌与本土品牌之间争夺生存的资源的一种存在状态。
品牌的有形表述部分包括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受其活动与存在范围的限制与约束。品牌的名称、符号只在某些地域出现,在其他地域可能并不出现,也不存在,品牌活动的空间是受经济地理限制的。跨国品牌与本土品牌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存在的经济地理范围就构成了其地理空间。跨国品牌与本土品牌有形存在的另一个维度是虚拟的网络空间(Cyberspace);网络空间指全球范围的因特网系统、通讯基础设施、在线会议体系、数据库等构成的网络信息系统。品牌只有被消费者认知、记忆、接受、信服,品牌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才会提高,从这一角度而言,品牌是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这种消费体验能让消费者长久记忆;消费者的认知与记忆成了品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也是跨国品牌与本土品牌竞相争夺的一个重要空间,构成了品牌存在的第三维度:认知空间。品牌需要向消费者、社会大众、其他相关群体传递一种能体现个性的价值观念,它能将具有类似个性的群体汇聚到一起形成品牌忠诚度。品牌个性与品牌定位存在于品牌拥护者的心里,品牌拥护者的心理特征依托于品牌的定位与核心宣传语加以表现;这构成了品牌生态的第四空间:心理空间。任何品牌的设计及logo解释都受母国文化的制约,品牌的活动受到文化制约,也存在于文化之中,因而品牌的存在形式的第五维度就是文化空间。
跨国公司品牌生态空间的结构分析
(一)品牌生态空间结构模型
品牌既是一个有形实体存在,也是一个无形的精神和意识存在,实体与意识存在于一个多维的空间之中,多维空间存在着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的差异导致了品牌竞争力与适应力的差异。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提出21世纪的品牌的运营与管理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结合品牌的社会责任向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等营销一种品牌的价值观念与精神,这种价值观与精神同世界的未来趋势及现实存在相融合、相统一。品牌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具有个性的符号与象征,而是一种具有大我精神的灵性存在。在品牌营销1.0阶段,品牌的关注重点更多放在品牌市场份额的竞争与地理范围的扩张上,是一种体现品牌自我存在、与竞争对手相区分的品牌营销活动,它属于生物社会带的活动。在品牌营销2.0阶段,品牌营销将重点放在客户关系的维护、品牌忠诚度提升上,品牌拓展成企业与消费者及通路共有的资产;品牌有机体与环境不再分离,存在与非存在、自我与他我不再分离,属于存在阶层的活动。品牌营销的进化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不断上行过程。从品牌营销活动空间进化角度而言,品牌生态空间结构模型可用图1来表示。
品牌是企业自我概念与自我意识的体现,通过品牌将企业产品与外部环境进行区分,是一种自我阶层活动的体现。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为品牌的自我展示、自我体现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渠道。企业自我展示的活动是依托于关系网络、渠道网络与电子网络来开展的,其主要活动空间为网络空间。品牌在网络空间进行传播与推展,识别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品牌在网络空间运行不畅,不能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就会失去自我,难以被识别与传播。品牌在传播过程中被识别为地方品牌、全国品牌、全球品牌,这是以地域进行区分,体现了品牌在社会生物层面的扩张状况,而品牌在地理空间的活动与其扩张范围与实力相关。品牌被消费者及其他相关群体关注、记忆的越多、越久,在注意力竞争中越占据有利地位,它在这一层面的竞争是抢占消费者与相关群体的认知空间,在认知空间中体现存在感,所以品牌营销更关注当下的感知、记忆。企业与消费者、大众、渠道成员共享品牌,品牌与环境不再隔离,而是融为一体。
品牌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被消费者、相关群体所接受,群体按照品牌所提倡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行事,就会形成强大影响力,能对消费者信念、态度、行为产生极大影响;品牌要产生这种影响力,就应使其所提倡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要深入到群体的心里,与群体的集体无意识相共鸣,展示与体现其集体无意识,是企业、消费者、相关群体的集体自我的体现;品牌间的竞争是争夺群体的心理空间。品牌要形成全球控制力,能为全球所接受,就需要跨越地域与文化;品牌运营者需要整合全球的发展趋势与使命,谋求全人类的福音,不再区分企业的内部与外部,也不再区分过去、现在、未来;所提倡的是一个永恒的愿境与实相;这种灵性的、整合的价值观是以文化空间为依托,并在这一空间演化与拓展。
(二)品牌空间五个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
品牌生态的五个空间是整体空间的五个维度,是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品牌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品牌在五个空间维度上的分布与展示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品牌侧重网络空间、地理空间的活动,有的品牌更注重认知空间、心理空间的拓展,有些全球性大品牌开始追求全球远景与使命,侧重于文化空间的竞争。网络空间、地理空间、认知空间、心理空间、文化空间是一种进化的、上行的关系,一般而言,品牌是按照这种层级不断演化与进化的,在不同的层级阶段,企业所追求的侧重点不一样。
品牌空间的互动与相互作用还体现在某些空间的变化会带来其他维度空间的扭曲或收缩。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与效率;同时,国家基础设施的大力发展与建设提高了物流的效率与可达性;物流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使得品牌在同样时间内扩张到更远的距离。因而,网络空间的技术进步导致地理空间的收缩与扭曲。另外,地理空间的相对固定性与稳定性,使品牌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的容量受到限制,影响品牌的传播与推展。地理空间的现实分割导致民族与国家价值观念、文化、习惯、规范与制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与障碍会制约品牌的认知与品牌在东道国的价值传播。不同国家的消费者认知受到网络发展的影响。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提高了交流效率,一些非核心、非本质的亚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趋向一致,网络空间拓展了认知空间。消费者的心理空间受认知经验与生活经历的影响,认知经验越多,生活经验越丰富,心理空间的边界与思想的效率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思想与意识;心理空间的发展又会促进认知方式、认知手段的发展,使认知效率提高,认知空间得以扩展。文化是本土的,更是世界的;文化空间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认知障碍的减少,一些共性的、共享的、全球性的问题得到更好的传播,文化空间得以扩张,效率得到提高。
(三)品牌空间的五个维度是统一的整体
品牌的五个空间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品牌运营过程中的空间隔离会给品牌的竞争与运营带来病态的影响。品牌只在网络空间活动,忽略了其他空间的活动,将会失去精神与灵性的支持,在运营过程中只关注直接的影响因素,追求一种稳定的、线性的客户关系。品牌运营者处于一种紧张、强迫的心理状态,始终关注品牌产品的销售量,强迫性地向渠道网络推进产品销售,同时在认知上将企业同消费者、渠道商、供应商相分离,使得品牌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一种割裂的状态,其定位、理念、同实际传播与运营相分离,形成一种强迫、分裂状的品牌病症。品牌运营执着于地理空间的活动时,品牌运营者迷失在地域的扩展、品牌兼并收购这类带有明显偏好性的任务之中,追求一种社会虚饰的品牌强大的幻象之中,忽略了对品牌价值观、品牌使命的建设,为了追求虚饰的强大品牌,运营者甚至会不择手段、违背企业道德,最终导致品牌价值观与传统世界观的崩坏,走向毁灭;品牌运营集中在认知空间而割裂了其他空间的运作与传播,品牌会过于追求当下的竞争与名誉,当高知名度与美誉度缺乏利润与销售额的支撑时,品牌的运营者会出现不安与绝望,同时品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成为仇恨对象,这种存在焦虑会投射到消费者、渠道及相关利益者的身上,品牌的内外部、自我与他我从统一开始走向分裂,进而出现一种综合的品牌焦虑症状。
品牌运营集中在心理空间之上,谋求集体无意识的共识,通过心理共识谋求品牌的忠诚度提升;在塑造集体无意识过程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以及群体心智的差异,导致出现原型的差异化阐述,同时消费者、品牌拥有者以及相关利益者会因为品牌共识而形成一种超个体的关系,当某些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一种病态的关系归因,形成一种品牌的超个人原型焦虑,为维持病态的超个体关系,品牌拥有者需要不断提升维护成本,而使企业利润下降,形成价值割裂,出现现实利润与品牌忠诚战略的割裂与分裂,出现一种品牌原型分裂症。当品牌仅仅在文化空间活动时,品牌将战略重点投放在品牌的文化空间,寻求一种永恒的、灵性的、全球使命与趋势的运营,品牌传播的是一种没有内外、没有时间差异的理念与价值观,并以合作的方式寻求一种超时空的认同,品牌运营过程会将战略重点放在使命的执行与价值实现、价值分享上,品牌的大我追求同自我、社会生物性相脱离时,品牌会出现忽视利润追求与忽视品牌运营成本的问题,有可能使品牌的大我追求成为一种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空想,出现品牌臆想症。
参考文献:
1.魏浩,马野青.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3)
2.高梁.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反思.学习与实践,2006(3)
3. 郭丽岩,路风.自强还是自残?—有关外资收购中国骨干企业的深层次议题.国际经济评论,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