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区域生态安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生态安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生态安全

第1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论文关键词:生态安全,经济,协调发展

0 引言

阜新是一座依赖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资源型城市,是国家50年代建设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之一,50多年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萎缩,城市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城市职工就业和再就业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煤炭的开采严重地破坏了阜新地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对阜新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广泛和严重的威胁,阜新经济转型势在必行。

1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

生态安全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低劣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生态安全性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生态安全问题是一个特殊问题,它不像教育、医疗卫生、营养和预期寿命,可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改善,它有时会因经济发展而遭到破坏,而受害者并不是享受发展结果的收益者,可能是继承遭到破坏了的生态的后代人。生态安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和约束的双重性。偏重于发展,采用不适宜生态系统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就会对生态系统产生干扰和压力;偏重于生态,就可能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所以理想的生态状态并不是原始的自然生态状态,而是一种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这种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可以通过弥补外部经济的缺陷,采取适应的技术、经济的措施,控制解决生态安全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离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解决不了生态安全问题,不解决生态问题,就难以保持社会经济稳定、持久的发展。要达到既使经济发展又使生态安全的目的,只有选择生态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道路,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我们达到理想目的的唯一选择。

2阜新市矿区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

2.1 矿区环境概况

经济转型区所在区域范围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200米之间,相对高差不大,地势平缓。以平原为主,间有部分低缓岗地和采煤排土场。总体气候条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为520毫米,年平均气温7.5℃,无霜期155天左右,≥0℃活动积温3800℃,≥10℃活动积温3400℃,属于总体环境条件较好的中温带气候,接近于暖温带气候。年日照时数2830小时,太阳辐射和光照条件是辽宁省最好的地区之一。从降水、积温、光照条件看,经济转型区适合发展高产、高效农牧业生产。

经济转型区为阜新市工农结合地带,既是阜新市城镇文化水平较高、矿工最为集中分布地区,也是阜新市最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和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点区域,总人口91.12万人,非农业人口占76.5%,农业人口占23.5%。其中十二个乡镇总人口25.63万人,农业人口占83%,非农业人口占17%。

2.2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园区

“四位一体”生态指标无公害生产技术,是以土地为基础,太阳能为动力,沼气为纽带,该生态模式是采用种养一体化自我循环系统生物有机肥的再利用系统,达到综合平衡。每一户自成一体,形成“养猪粪尿-沼气-利用”的生物有机物循环。“四位一体”模式图见图1。

图1 “四位一体”模式图

⑴日光温室:日光温室是模式的基本框架和主体结构,沼气池、畜禽舍、厕所、蔬菜栽培室都统装入温室中,构成全封闭生态循环圈。日光温室的作用就是为沼气池、畜禽、蔬菜创造良好的温度、湿度条件。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塑料薄膜的透光和阻散性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同时保护和阻止热量及水分的散发,从而达到增温、保湿的目的。

⑵沼气池:沼气池是生态模式的核心部分,起着连结养殖与种植、生产与生活用能的纽带作用。池体处于日光温室一端地下2米,利用填充粪便及其他原料,经过厌氧发酵而产生沼气,为生活(照明、炊事)和生产提供能源,同时,沼气发酵的残余物可为蔬菜、农作物等生长发育提供优质有机肥,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能源供给、提高经济效益及改良土壤的目的。

⑶畜禽舍:将畜禽舍建在日光温室内,在饲养畜禽的同时也参与了系统生态循环。日光温室为饲养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湿度,与此相应,畜禽又能为温室提高温度。同时沼气发酵产生的气体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气肥,可使蔬菜增产。

⑷厕所:在模式中建造厕所,既为沼气池提供原料,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卫生条件又减少了传染病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

2.3 经济发展对生态安全的要求

农业园区不仅要生产出绿色产品,还要确保生态安全,努力创建环境幽雅、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舒适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基地和生态园区。

要求园区周边全部进行绿化带建设,以现有建成区为基础,合理划分区域,以种植业为主的园区营造绿化带的目的是防风固沙,因此以乔木为主,疏透式结构。以养殖业为主的园区营造绿化带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和防疫隔离,因此要乔木、灌木相结合,外乔木,内灌木,紧密式结构。园区连接路两侧选择乔木类,园区内作业路两侧选择灌木类,以观赏树为主,辅助种草、种花和藤类植物,实现农业园区内外部环境达到绿化的要求,确保整个园区的生态安全。

2.4 农业园区生态安全措施

根据阜新市农业园区各功能区具体情况对其采取了相应的生态安全措施,农业园区生态安全绿化带植被配置模式见表1。

⑴园区周边绿化隔离带

以养殖业为主的园区除了要考虑到防风固沙外,还要考虑到防疫要求,因此树种选择乔灌混交,外乔内灌,采取紧密式结构,乔木品种以107、108等速生杨为主,宽度一般为20米,不能少于10米,乔木造林密度为2×3米,苗木采用二根一干或三根一干,

表1 农业园区生态安全绿化带植被配置模式

 

绿化区

植被种类

园区周边绿化隔离带

乔灌混交 107、108等速生杨为主

连接路两侧绿化带

乔木类树种 107、108等速生杨及柳树、刺槐为主

园区作业路两侧绿化带

灌木类树种 水腊、黄刺槐、毛樱桃、速翅、丁香、红瑞长等

园区畜舍周边绿化

猪舍前:葡萄或吊瓜、丝瓜、癞瓜等藤类植物;羊舍活动场周边:乔木和灌木

第2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Abstract: If the tankers want to safely berth at the jacket and jack-up platform in the shallow area of sea, they must first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llow water, jacket and platform, second, they must grasp the operation way of jacket platform and tanker, the third, tankers must be fully prepared, and the company should increase the degree of the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and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crew.

关键词:浅海;油轮;导管架;平台;靠泊;安全;监管;培训

Key words: shallow area of sea;tanker;jacket;platform;berthing;security;regulation;training

中图分类号:U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033-02

0引言

我国的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是从50年代末开始的,已有60年的历史了,已具备300米水深的海上开发能力,但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而中石油的海上油气开发是从2003年之后才开始起步的,时间较短,深水开发能力较弱,因此只能从浅海石油勘探开发开始摸索。但因受水深较浅的影响,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平台、导管架比较简单,不能大型化,无法规范化,这就给油轮靠泊海上平台、导管架作业增加了难度。再加上浅海水域的复杂性,浅海水域作业的油轮,大多为低标准建造的私营油船,船舶吨位较小,设备落后,船舶操纵性能较差,其船员大多为沿海渔民转业,业务素质差,安全意识薄弱,船舶日常管理混乱,这些都给浅海作业造成了危险。因此油轮浅海区域靠泊导管架、平台进行作业,必须先熟悉作业水域的水深、风流特点,全面了解作业内容,加强综合管理,才能保证浅海油轮作业的安全。下面是我近几年从事浅海油轮作业管理的一点经验心得,希望能够为浅海石油勘探开发中油轮安全作业提供借鉴意义,并为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积累经验,为中石油的深海石油开发战略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1浅海水域、导管架、平台特点及油轮作业方式

1.1 水域特点

1.1.1 浅海水域底质特性浅海专指渤海海域海上油田勘探开发5米等深线以下水域。浅海水域底质复杂多变,沟壑相间。在深沟地段船舶航行无碍,稍微偏离深沟两侧,可能就是浅滩,航海人员不熟悉地形,极易造成船舶搁浅。另外海底多沉船物质、渔船锚头、遗弃渔网等碍航物质,极易造成船舶触底和缠螺旋桨应急事件,给船舶正常航行带来不利影响。

1.1.2 水深特点该水域多为渔船及较小型船航行水域,水深测量资料较少,故潮汐表列水深与实际水深差距较大,潮汐表水深只能作为参考,绝不可过分依赖。

1.1.3 风、流影响特点海水水深受风影响较大,离岸风造成浅水明显。受6~7级以上离岸风影响,水深可能较正常水深低0.5~1米左右。在大风过后,船舶作业要慎之又慎,避免船舶搁浅。浅水水域水流倚海底走向变化而变化,水流多变,旋转流较多,没有规律的水流特点,船舶靠泊操纵多选在平潮时进行。

1.2 导管架、平台特点导管架、平台靠泊位置的不规范性。自升式平台是指平台自身的升降机构将桩腿插入海底泥面以下的设计深度,平台升离海平面一定高度钻井作业的可移动装置。作业时桩腿下伸到海底,站立在海床上,利用桩腿托起船壳,并使船壳底部离开海面一定的距离(气隙)。拖航时桩腿收回,船壳处于漂浮状态。作业水深范围从12/14英尺直至550英尺。大多数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作业水深在250至300英尺范围内。自升式钻井平台有两种型式,独立桩腿式和沉垫式。平台稳定站立后,大多数悬臂梁可以将钻台外伸到固定平台。

导管架是指海洋石油平台的支撑结构,通常由钢质管子组成,是一种特殊的纲结构。导管架主要由导管腿,拉筋,裙装套筒,靠船件,登船平台,防沉板,泥浆管线等组成。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浅海区域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使用的简易的采油装置。

浅水区域的导管架、平台,就位大多倚势而就,加之受浅水影响,给船舶操纵带来困难,导管架平台就位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造成了平台坐向走势很难满足船舶正常靠泊的要求。

导管架可供船舶靠泊的位置不能满足船舶靠泊作业所需的船长120%靠泊距离。带缆位置相当地不合理,船舶出缆根本达不到理想的角度和位置。而且导管架靠船面几乎没有理想的防撞s垫。这一切都给船舶靠泊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隐患。

船舶靠自升式平台接液只能采取尾靠形式,而船舶尾靠作业一般是船舶操纵性能较好的三用工作拖轮采取的工作方式,对于操纵性能较差的油轮来说极具挑战性。

2导管架平台、油轮作业方式

2.1 导管架、平台任务方式导管架没有储油装置,即使有储存能力也有限,大多情况是导管架将从海底开采出的原油经过简单的油气处理后直接外输到油轮,可以说油轮一方面直接充当了导管架的储油装置,一方面才是原油运输工具。导管架是比较简单的采油装置,上面没有生活区平台,因此甲方作业人员吃、宿在船,给船舶日常生活管理带来不便。

2.2 油轮作业方式

2.2.1 靠导管架接油就是将导管架所采原油经过简单处理后,通过外输管线装入油轮货油舱。

2.2.2 平台接液就是接受钻井平台的洗井液或是接受平台试采初期的原油海水混合物质。平台接液管线,通过油轮生活区艉楼外走廊穿过,在接入主甲板货油管线,给甲板值班人员值班监控带来不便。

2.2.3 对外供电导管架平台由于是简易的采油装置,装置本身不具备发电能力,导管架日常用电都是由靠泊油轮提供的,因此油轮必须具有外输供电能力。

3应如何保障油轮安全靠泊导管架、自升式平台

3.1 油轮方面

3.1.1 潮汐表水深只能作为参考,绝不可过分依赖油轮做靠泊准备前,尤其是船舶首次作业,船长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充分了解船舶作业区域的水深状况,然后才能进行船舶靠泊作业。靠泊时,要控制好船舶靠泊余速,以便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船舶好采取应急措施。

3.1.2 船舶靠泊操纵多选在平潮时进行平潮时期,水流对船舶操纵的影响可以忽略,没有转流等因素影响,船舶操纵较易。浅海水域平潮时段虽然短暂,但也还是有半小时左右的平潮时间,有可能的话,船长应争取在此时间段完成船舶靠泊动作,减少船舶靠泊事故发生率。

3.1.3 在大风过后,船舶作业要慎之又慎,避免船舶搁浅船长在准备靠泊前应根据前两天的天气情况,来考虑船舶准备靠泊时的水深的日常经验的可信赖度。如果前两天刚刮过大风,那么船长必须要考虑浅水的影响。

3.1.4 船舶靠自升式平台接液只能采取尾靠形式由于油轮一般不配备首尾侧推,也不配备双车双舵,因此船舶操纵性能远远差于三用工作。因此油轮尾靠要充分利用当时风流特点,让风流的作用力成为船舶尾靠平台的有力助力。

3.1.5 充分做好靠泊准备,缩短靠泊时间海水域平潮时间短,船舶靠泊时机掌控困难,稍纵即逝,因此船舶靠泊时间较短,要求船长必须熟练掌握作业水域的水流情况。靠离动作迅速。船长要提前安排,甲板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争取做到船舶达到靠泊预计距离,甲板能迅速出缆,迅速带缆。

3.2 公司方面

3.2.1 公司加强作业船舶监管加强作业船舶监管是保障。鉴于浅海区域底质、海况的特殊性,以及分承包商所属船员的业务素质偏低的现状,作为船舶的租赁使用实际人,我们必须组织专门、专业力量对船舶作业过程及作业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直至船舶能够熟悉作业情况,能够熟悉海域环境,能够熟悉作业流程,能够自觉履行各项作业制度。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生产安全的目的。

3.2.2 加大安全检查频次加大安全检查频次是基础。在浅海区域作业油轮大多为私营船舶,船舶建造成本低,船况差,船舶维修保养不及时,船舶修理工作能拖就拖,存在问题整改不及时,这就造成了船舶的实际适航性令人担忧。作为负有船舶安全管理责任的船舶实际使用人,我们通过检查及时掌握船舶设备状态,使船舶设备保养工作得以落实,使船存缺陷得到及时整改,是确保船舶设备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的有效手段。加大船舶检查频次,督促船东及时消除船存缺陷,是确保船舶时刻处于适航状态的有效途径。

3.2.3 加强作业指导加强作业指导是根本。在浅海油田勘探开发中的船舶作业,与航运业中的船舶作业差别很大。如果船舶是初次进入油田勘探开发领域进行服务,那么他们对于作业性质、作业流程、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当生疏,作业过程中极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为保障首次作业安全,我们必须安排人员对其进行作业指导,通过作业指导,规范船舶作业操作流程,规避船舶初次作业风险。

第3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境破坏,城市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

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西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划定

城市生态缓冲区对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引导各项建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西安建设国家

森林城市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生态缓冲区、南控制线、城市增长边界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A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

都城,因其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堪称华夏故都。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安发展不断加快,城市

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

市空间出现了蔓延式发展趋势,西安城市的快速向南拓展,加

速了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因此,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合理确定城市增长边界,实现西

安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一、一、一、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西安城市建设进程中的生态保护观念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南靠秦岭,北滨渭河,八水绕城,

2

南山北塬”的地理格局,为城市空间形态奠定了基础。巍峨的秦

岭是关中生态安全的屏障,纵贯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则是关中城

市生态之本。

西安自古就有“山水城市”建设的典范,从西周沣镐二京、

秦都咸阳、汉长安城到唐长安城的建设,无不体现着天人合一、

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思想。

西安从五十年代开始先后编制了四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待

城市南部区域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控制―保护的

过程。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总规中,只注重城市功能区划

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秦岭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秦岭区域

的人为破坏现象屡见不鲜,山体开挖、毁林开荒、水源污染等

现象随处可见。

20世纪90年代总规中,明确提出“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

的概念,西安城市南部区域作为城市绿色生态控制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正式纳入了生态保护视野。

2008年西安第四轮总体规划提出保护城市南部区域生态

安全的思路。规划指出应将秦岭作为城市生态安全屏障,严格

控制城市向南发展,构筑以南部秦岭山地、渭河流域湿地生态

环境保护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沿线绿色通道

为脉络的生态体系。

3

近年来,西安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优先,构建城乡一体生

态安全格局的建设指导下,先后编制完成了《秦岭北麓环山路

两侧用地规划》、《秦岭北麓峪口整治规划》、《大秦岭西安段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

体规划(2008--2020)》等多项规划,并出台了《陕西省秦岭

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

规划到法规,加强了城市南部区域的生态保护,使秦岭充分发

挥了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和水源涵养功能,保障了城市生态

安全。

二、二、二、二、从从从从““““南控南控南控南控””””到到到到““““南融南融南融南融””””的转变的转变的转变的转变

可以说,以“保护为本”控制城市向南发展,在空间控制

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南控”的

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03

年至2010年期间,西安主城区规模以每年13平方公里-15平

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大,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使得西安城区与

秦岭之间的生态缓冲区域大大压缩,用地结构不合理、建设布

局凌乱、盲目开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西安城市的健康发展。因

此,怎样保护城市南部生态空间,发挥秦岭生态资源优势,实

现城乡和谐有序发展,成为西安人文宜居城市建设急需解决的

问题。

为此,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提出了从“南控”到“南

4

融”的思路。“南融”是控制城市建设用地向南拓展,加强生

态建设,使秦岭宝贵的生态景观资源融入到西安城市的建设当

中,使秦岭真正成为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世界文化之都的

巨大“财富”。因此,可以说“南融”既为城市提供了良好的

自然生态资源,又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既将城市融入

了原生态,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

三、三、三、三、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西安各区县、开发区发展迅猛,对空间拓展

的需求大大增加,城市空间快速向南拓展,加速了秦岭区域生

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面临严重挑战。如不对城

市扩张加以控制引导,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将难以承载。因此,

保障西安城市生态安全,划定城市与秦岭之间的生态缓冲区,

确定主城区增长边界,保护西安“山、水、塬、城”的环境特

色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西安城市建设主要面临如下问题:

1、城市快速向南扩张,压缩了城区与秦岭之间的缓冲空

间,对秦岭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2、城市规模扩大,热岛效应加剧,雾霾天气频现,环境

质量日堪忧。

4、无序的开发建设,使秦岭植被退化严重,水环境日益

破坏,生物种属灭绝加速。

5、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历史文化资源逐渐消亡,宗教人

5

文难以传承,地域特色逐渐消失。

四、四、四、四、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划定城市缓冲区的意义

1、控制城市无序蔓延,避免城市连片发展,改善区域环

境。

2、规范区域开发建设,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管控区域空

间形态。

3、加强生态功能的恢复重建,提高秦岭水源涵养功能,

保证西安城市用水安全,实现西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五、五、五、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缓冲区建设控制原则

1、城市建设控制线以南区域进行总体控制,严格控制建

设用地规模。

2、建设用地组团布局,禁止连片发展,组团内严格控制

土地使用性质。

3、支持县城、小城镇、新农村社区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建

设。县城、小城镇及生态移民安置区建设可根据实际发展需求

在生态缓冲区以北预留发展空间。新农村社区在不影响生态要

求前提下适当发展。

4、严格控制建设项目的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及建设强度,

保证开发建设与区域环境相协调。

六、六、六、六、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城市缓冲区划定及控制

结合自然地形、河流,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廊道,及已有规

划、现状建设等制约条件,设定城市建设生态缓冲区界限。按

6

区域管理职能划分为七个区段,包括周至县、户县、高新区、

长安区、航天产业基地、蓝田县和大秦岭,区域总面积为1537

平方公里。

1、用地控制

为控制生态缓冲区建设总量,有效改变无序建设现状。按

照生态控制原则,确定生态缓冲区用地控制措施。具体为:在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确定的用地规模原

则不变;《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批复后,省

政府已批准的规划原则不变,市政府已批准的规划适当调整;

各区县在编的规划与生态缓冲区有冲突的予以调整。通过用地

梳理核减和项目整合,有效管控了区域开发建设。

2、指标控制

建设项目建设强度及建设高度由山脚山至城市建设控制

线按阶梯式控制,区域内建筑密度、绿地率在《陕西省城市规

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提高标准,严格控制。

(1)建筑高度

环山路以南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9米;环山路北50米至

500米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9米;环山路北500米至1000米

区域建筑高度不超过12米;环山路北1000米至5000米区域

建筑高度不超过18米;环山路北5000米至控制线区域建筑高

度不超过36米。

(2)建筑密度

7

环山路以南西太路至长安大道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8%,

环山路以南西太路至长安大道区域外其它区域建筑密度不超

过10%;环山路北50米至5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15%;环

山路北500米至10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5%;环山路北

1000米至5000米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6%;环山路北5000

米至控制线区域建筑密度不超过20%。

(3)绿地率

绿地率依据《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陕建发

【2008】73号)文件适当提高。类别包括:居住类绿地率不

小于35%;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率不小于35%;商业类绿地率不

小于25%;文化旅游类绿地率不小于40%;基础设施绿地率不

小于25%,工业用地不大于20%。

3、形态控制

(1)宏观层面:依据生态控制原则划定适建区和限建区,

组团式用地布局与山、水、塬自然空间有机结合。确保空间形

态与秦岭天际轮廓线相协调。

(2)中观层面:结合区域道路,河流、塬坎等自然地形

构筑绿化生态廊道,形成片区组团与自然廊道相结合的生态格

局。

(3)微观层面:建筑空间布局形式应错落有致,保证整

体形态与山体相协调,建筑色彩、建筑风貌符合地域特色。

七、七、七、七、结束语结束语结束语结束语

8

城市绿色生态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基础,是

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的保障。划定城市生态缓冲区对协

调城市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引导各项建

设,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西安建设国家森林

城市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

[2]《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第4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建设的潮流,十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编制了区域生态环保专题规划[1-5],一些城市如珠三角[6]、福州[7]等编制了生态空间规划的专题篇章。《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8]提出了“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大战略,落实环保规划提出的生态分区控制方案。王金南等[9-10]采用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功能评价和主导因素法的环境功能区划技术体系,划分了全国的自然生态保留区和生态功能保育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和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唐燕秋等[11]分析了环境保护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定位,明确了环境空间格局和红线管控体系等问题,落实了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和内容,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重庆市地方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意见等政策性文件[12-14],编制了生态创建规划,落实了相应“定指标”的环保专题规划。为推进重庆市璧山区的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提高城乡规划水平的要求,笔者通过分析璧山区的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形势,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红线,制订了生态环保与城乡现实发展需求相协调的生态环保空间规划。

 

1研究区概况

 

璧山区位于重庆主城以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7.8 ℃,年平均降雨量1 042.3 mm,地形地貌上属于川东弧形构造带,分别从东西两侧横贯全县,海拔600~800 m,呈“三山三水”的自然地理分布,辖区内共13个镇街,人口63万。璧山区属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区,是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加快生态环保工作的规划和实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天蓝、水碧、地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格局。该生态环保空间规划基准指标为2014年,规划期限至2020年。璧山区的地理区位见图1。

 

2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

 

2.1生态环境定位璧山区生态环境定位是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以璧山区的山、水、林、田、城为空间元素,以自然山水脉络和自然地形地貌为框架,基于“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学理论,着力构建区域网状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5-19]。计划到2020年,将璧山区建设成为深绿型生态化的“一生之城”,实现全区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2.2生态空间保护规划规范方法璧山区地处重庆五大功能区离主城区最近的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主城区产业专业,新型产业发展的大经济开发强度,必须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效保护。因此,生态环保空间规划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城乡全域空间资源优化的配置,协调空间冲突,并制订明确的管制措施,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是采用生态学家和景观规划师提出的“优先格局”和“最优格局”的区域整体景观模式[8],在生态红线划定的框架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在璧山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脆弱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叠加技术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利用主导因素法,按区域内差异最小、区域间差异最大的原则以及区域共轭性原则,依次逐级划分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空间分区,并根据现有的专题空间规划边界进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生态环保空间区划的基本界线。

 

3璧山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体系的构建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基于“逆规划”的思路,采用GIS分析方法,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共4类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图2~4)。根据各个分区的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空间分级管制方案,构建区域生态环保空间格局,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3.1自然生态保留区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自然生态保留区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一级和二级管控区范围,全区总面积为175.23 km2, 占幅员面积的19.15%。

 

自然生态保留一级管控区面积27.36 km2,分布包括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包括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璧山区部分和黄岭鹭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所有的城市级、乡镇级和纳入集中供水的集中水源取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留二级管控区范围包括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四山”管制区璧山部分以及重要的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区等,管控区面积为147.6 km2。

 

自然生态保留区为全区生态保护红线,是环境安全底线,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生态规划“落地”,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依据生态红线管理办法,按照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

 

3.2生态功能调节区生态功能调节区主要包括区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区、绿色生态廊道和畜禽养殖的“禁养限养区”。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调节功能区包括境内东西两侧的缙云山、华盖槽、云雾山以及南部云坪山等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和水土保持林区。主要措施是按照集水区的自然特点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严格保护现状林木,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保护现有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重点保护湿地、河网保护区,严格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积极构建区域生态调节系统。

 

绿色生态廊道生态调节功能区主要是指包括已建和在建高速、高铁等基础设施两侧50~200 m的绿色廊道;重要水系绿色廊道湖泊两岸30~100 m绿色屏障;城镇组团隔离带绿色生态廊道。通过主要交通干线绿色生态廊道连接各生态功能区,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网状生态系统格局。该廊道大部分与基础设施廊道并道,采取自然保育和人工促进并重的方法实施保护。

 

为加快解决畜禽养殖突出环境的问题,将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为生态功能调节保护区,在区域内的主要流域、主要镇、街3个层次上,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适度控制养殖总量。

 

3.3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是国土空间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障线,规划期(到2020年)全区基本农田数量保持在336.87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比例底限不低于35%。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加强项目用地预审,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4宜居环境维护区宜居环境维护区主要是城乡总体规划的建成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区发展用地,包括宜居环境优化区和环境风险防范区,其中,宜居环境优化区主要是居住建成区和规划发展区,环境风险防范区主要指工业集中生产用地。在规划期内将宜居环境维护区的用地规模控制在81.20 km2,其中,宜居环境优化区用地规模控制在64.50 km2。城区和城镇建设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河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多种形式在城市中形成“面-线-点”的生态空间,特别是控制好与建设用地相邻的缙云山、城市公园、滨河防护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通过生态绿廊建设,将城市公园和水面等有机联系,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璧山区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成功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工业、产业等经济集聚区域,同时也是宜居环境的风险区域,尤其是电镀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级别高,须做好园区风险防范和其他空间的安全隔离措施。

       4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区域生态环保空间规划和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在开展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统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空间、城乡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的成果进行应用实践。

 

笔者在分析璧山区的区位、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以山、水、林、田、城为空间元素,以自然山水脉络和自然地形地貌为框架的区域网状生态安全格局,得到如下结论:

 

(1)根据国家相应的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因地制宜地采用GIS方法划定了璧山区级生态保护红线界限,实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位“落地”。

 

(2)分析了璧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基于“逆规划”的思路,采用GIS科学分析方法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4个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根据各个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管制方案,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3)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题空间管制规划的衔接,实现专题空间规划数据的“共享、融合”。

第5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关键词:水资源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压力;广东省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01105

水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以及生态环境的维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生态足迹理论出发,评价水资源生态压力和可持续利用状况。生态足迹理论由加拿大 William Rees 教授于1992年提出[1],随后,其学生Wackernagel博士于1996年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完善和运用[2]。它是度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支撑能力的方法,也是测度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方法之一[3]。生态足迹模型中涉及的水域生产性土地仅表示有生产能力的水面,不能描述水资源的功能和用途,水资源账户的确定便成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为此,一类研究引入虚拟水的概念,将水资源量折算成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水资源量,称为水足迹研究[46];另一类是将水资源消耗量折算成水域面积,称为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目前,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方法的研究应用更为广泛[710],许多研究者进一步发展了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我国多个地区如四川、陕西、黑龙江、河南等地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分析[1115]。

广东省水资源丰富,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加上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地水资源利用状况也存在差异。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法,计算并分析了广东省2005年―2011年不同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变化特征,以期为广东省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1研究区概况

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地理位置界于109°45′-117°20′E,20°09′-25°31′N之间。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南部以平原和台地为主。气候类型为从北向南依次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雨量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为1 777 mm,是全国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大,达1 998.8亿m3(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010),但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呈北高南低,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数据与方法

2.1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所用耗水量、水资源总量等数据来源于广东省2005年-2011年《水资源公报》,所用人口数据、GDP数据以及广东省各地级市行政区面积数据来源于2005年-2011年《广东统计年鉴》。

2.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广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历年变化

全省各年份生产用水账户生态足迹变化如图1所示:生产用水水资源生态足迹账户中,第一产业用水所占比例最大,高达60%,但总体上呈逐年降低的趋势;第二产业用水足迹所占比例居中,各年份间变化较小;第三产业用水足迹所占比例最小,仅为5%,但是在总体上呈现出小幅增加趋势。

3.2广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

根据广东省区域性特征,将广东省分为粤东、粤北、粤西和珠三角4个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2005年-2011年期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大小依次为:粤北>粤西>珠三角>粤东,粤北地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超过1.00 hm2/人;粤东地区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0.60 hm2/人以下;粤西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居中,在0.70~0.80 hm2/人范围内波动,珠三角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有逐年减小的趋势,而其他地区年际变化不明显。从图3可以得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小依次为:粤北>粤西>粤东>珠三角,粤北地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除2011年外,其他年份均超过10.00 hm2/人,其中2008年高达13.33 hm2/人,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小的珠三角地区的4.6倍;其次为粤西、粤东地区;最小为珠三角地区,除2006年为313 hm2/人外,其他年份均低于3.00 hm2/人,其中2011年最低,仅为1.68 hm2/人。

从区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图4)来看,珠三角地区生态压力指数最大,在0.25~0.41之间变化,在2011年生态压力指数达到0.41;粤北地区因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较大而生态压力指数最小,最小值出现在2008年,为0.08;粤东、粤西地区的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居中,粤东略高于粤西地区。总体来看,各区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低于1,说明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安全状态。从图5看出,各区域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与全省保持一致,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在区域差异上,珠三角地区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小,水资源利用率最高;粤北、粤东、粤西地区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依次增大,粤西水资源利用率较其他地区低。

3.3广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市域性差异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将地区经济发展所耗水资源量与水资源承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测评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施加的压力强度的相对大小时更优于水资源生态盈余指标。通过对2005年、2008年、2011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进行空间表达(见图6),可以发现以下两点。

(1)市域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大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均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广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最高,其次是韶关市、江门市、云浮市; 2008年,韶关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大,其次是广州市和云浮市;2011年,韶关市历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各市中最大,河源市、江门市和云浮市位于其次。三年中,韶关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大,深圳市和汕头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小。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较大的区域并未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是因为在水资源账户中,农业生产账户所占比重最大。

(2)从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大小的分布情况看,珠三角地区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汕头市是生态压力指数较大的地区。水资源生态足迹较大的粤北地区因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大,其生态压力指数较小,水资源利用仍处于安全状态。佛山市水资源生态压力最大,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超过1,在2011年高达1.92,水资源安全受到威胁。广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深圳市、汕头市的水资源压力小于佛山市但大于其他地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在0.6~1.0之间,需要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维持水资源利用的安全。水资源压力较小的地区有阳江市、清远市和河源市,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小于01,可以适当提高水资源开发程度。

4结论

(1)广东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呈逐年减小的趋势,总体上,水资源为生态盈余,水资源生态压力较小,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安全状态,水资源利用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投入加大逐步提高。

(2)因水资源总量的空间分布不均,以及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在区域上存在较大差异:粤北山区因农业耗水比重大,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高于其他地区,并且山区水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水资源开发利用少,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也高于其他地区;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数量大,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小于其他地区,但因其产业结构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并随着技术投入的增大,用水效率高于其他地区且逐步提高。

(3)在市域差异上,韶关市为广东省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化水平高,其传统农业也位于广东省前列,因此水资源生态足迹最大;而深圳市、汕头市为经济特区,经济结构中技术比重大,耗水量较少,其水资源生态足迹小;在经济发展速度快的珠三角地区,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水资源生态足迹之间矛盾日益凸显,使得该地区的水资源生态压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安全状态,比如珠三角地区的佛山市以耗水型工业为主,生态压力位于各城市之首。在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各地区应根据区域的水资源实际分布与利用状况,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用水效率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还可通过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工作保障广东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生态足迹方法是测度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有效方法,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模型为评价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态提供了量化工具。但是,针对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研究目的的不同,水资源账户的选择至关重要,本研究中仅考虑了生活、生产、生态3个用水账户,并未将水污染账户生态足迹纳入计算。随着经济的发展,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治理问题将日趋严峻,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也会随之加剧。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需综合各相关因素,使研究结果能更科学、全面地反映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态。

参考文献:

[1]William ER.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2]Wackernagel M,William ER.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Gabriola Island: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6183.

[3]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生态学报,2001,21(9):14841493.

[4]陈俊旭,张士锋,华东,等.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北京市水资源保障研究[J].资源科学,2010,32(3):528534.

[5]孙义鹏.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沿海缺水城市大连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6]刘梅,许新宜,王红瑞,等.基于虚拟水理论的河北省水足迹时空差异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2,27(6):10221034.

[7]谭秀娟,郑钦玉.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J].生态学报,2009,29(7):35593568.

[8]吴志峰,胡永红,李定强,等.城市水生态足迹变化分析与模拟[J].资源科学,2006,28(5):152156.

[9]黄林楠,张伟新,姜翠玲,等.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J].生态学报,2008,28(3):12791286.

[10]王俭,张朝星,于英谭,等.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模型及应用――以沈阳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2,23(8):22572262.

[11]王文国,何明雄,潘科,等.四川省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时空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9):15551565.

[12]邢清枝,任志远,王丽霞,等.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9,26(6):793798.

[13]邱微,樊庆锌,赵庆良,等.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2(6):10001003.

[14]卢艳,于鲁冀,王燕鹏,等.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82186.

第6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关键词:资源安全;评价体系;指标体系;资源系统观;协调发展度

引言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并明确指出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其中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自然资源及资源性产品的状态或能力。(姚予龙,2002;汪云甲,2003;沈镭,2004;胡小平,2005;谷树忠,200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2014)提出了“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分类标准、基本特征、资源观念、影响因素、保障措施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对“资源安全”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陈毓川,2002;吴文盛,2002;张大超2003;孙永波,2005;邓光君,2006;马伟东,2008;代涛2009;乐毅,2009;冯进程,2010;田慧敏,2010;李铭,2010;贺庆平,2011;刘道信,2011;王宇,2013;张佳东,2013;姚建2014)的单一领域,只有(王礼茂,2002)对“资源安全”进行评估,将指标体系分为资源、政治、经济、运输、军事五个方面。纵观所有研究发现,“资源安全”和“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实证研究都是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的,而立足国内、立足现有自身发展也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本文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思考资源安全问题,以国内区域发展为资源承载依托,梳理我国区域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对提高国内区域资源安全决策的科学性,合理高效使用国内资源,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状况的持续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一、“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本文界定的“资源安全”概念

本文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4)对“资源安全”的解读为研究的指导思想,结合国内区域资源安全的研究范围,提出本文资源安全的定义,指的是国家区域内保质保量、及时持续、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地获取所需的矿产资源的状态或能力。研究对象是区域资源安全大系统下的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其中矿产资源安全是研究的出发点。

(二)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

资源安全状态包括数量、质量、结构、均衡、经济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1)数量。包括总量的充裕和人均量的充裕,后者较之前者更具意义。(2)质量。资源质量越高,开发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则资源的安全程度越高。(3)结构。包括资源结构多样性和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资源结构多样性指一国或一个地区自身具有多样性结构的资源赋存;资源供给渠道的多样性是提高资源供给稳定性的重要手段。(4)均衡。包括地区均衡与人群均衡。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增加了资源供给的时间和成本,是导致资源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人群阶层的存在,导致获取资源的经济能力(支付能力)上的差异,也是影响资源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5)经济。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从市场上以较小经济代价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或状态。

(三)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本文“资源安全”的研究视角是资源系统观。资源系统观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建立资源系统自身的动态平衡;二是使资源内各子系统之间功能耦合,建立良性互馈机制。因此,本文强调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是区域内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建立系统和系统内的协调发展来增强抗衡风险的能力。

“资源安全”的研究目的是人与资源的和谐统一。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人为本的宗旨要考虑两个层次,既要突出人均资源数量、质量的安全,又要关注资源在各群体、各代人之间的公平分配,特别强调保障最低收入阶层、社会弱势人群和后代人的资源权益。因此,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中强调人均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以及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安全的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也可以称为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各子系统的共同联动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资源安全系统,每一个子系统应该达到各自的安全状态,同时通过各系统间的功能耦合,实现资源安全大系统的安全状态。

1.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矿产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评价的出发点,其他子系统的安全性是围绕矿产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而建立的,是矿产资源安全的支撑和保障体系。本文根据资源安全状态的基本要素,将矿产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资源禀赋、资源开发、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三个主题层。矿产资源禀赋决定了矿产资源的供给量,矿产资源开发体现资源供给量的未来潜在价值,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少资源开采和资源使用中的浪费。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资源开发和资源节约利用的战略;资源开发水平、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程度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供给量;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又促进了资源开发水平。

2.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以生态破坏和资源过度使用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结构和地区的不均衡,会阻碍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丰裕地区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本文认为避免对资源的过度依赖造成的负面影响,经济发展要考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明晰矿业产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产业间关联程度、协调程度的提高,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条件;明晰矿业产权有利于矿业经济的稳定发展,避免短期效应。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包括规模与效益、经济结构、矿业市场、生产与消费四个主题层,主题层指标两两协调发展促进经济资源安全子系统。

3.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社会进步和政策支持两个主题层,政策支持带来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促进了体制、机制的完善。其中,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社会资源安全系统的决定因素,也是贯穿整个资源安全系统始终的关键因素,渗透到资源安全系统的方方面面,包括资源地区的规划、鼓励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利用、开发非传统矿产资源、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力资本和技术研发的投入、环保理念的推广等,政策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实施是资源安全发挥整体协调性的有力保障。

4.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环境容量、“三废”排放和利用、政策支持三个主题层。环境容量是矿产资源安全的必要条件,“三废”的排放和利用改变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水平也影响“三废”的排放和利用,而相关政策支持是两者联系的纽带,三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其中,环境容量考虑了人口、水资源、空气质量、土地资源等关键因素;政策支持包括了环境治理和循环经济的政府资金投入情况和环保理念的推广。

5.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技术资源安全子系统分为教育程度、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三个主题层,两两互相作用组成了技术资源安全。教育程度既强调人均受教育水平,又强调高层次学历的大学生数量,兼顾了总体和个体水平;技术水平突出了科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创新能力体现了成果的申报和转化。并且将相关的政策支持能力融入了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经费、R&D经费投入比重和技术研发、应用的鼓励政策。

二、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区域资源安全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分三个步骤,首先对资源安全的内涵、资源安全状态的要素、资源安全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进行理论分析,梳理资源安全性结构中各子系统对安全的因果关系,找出影响资源安全的关键因素;再对相关期刊论文进行频度统计,选取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协调性、层次性、统一性、通用性的原则,初步构建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向有关专家咨询意见,对指标体系进行相应调整,构建了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体系构成

区域资源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主题层、指标层。其中,目标层是区域资源安全;准则层分为5个,分别为矿产资源安全、经济资源安全、社会资源安全、生态环境资源安全、技术资源安全;主题层共17个;指标层则由57个指标构成(见下页表)。

三、区域资源安全体系协调发展度测定

基于资源系统观的研究视角,为了对资源安全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完善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本文根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理论和协调度模型的研究框架,将协调发展度的测定引入资源安全的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一)区域协调发展度的内涵

协调发展度是指系统之间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和谐一致的程度,协调发展度是不断变化的,本文研究的是区域某一时刻的协调发展度。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区域的协调和在区域协调基础上的发展。顾培亮(1998)提出,区域协调是指系统协调,目的是为了减少系统运行的负效应,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输出功能和协同效应。张敦福等(2001)提出,区域发展是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高,社会的共同进步。因此,本文区域协调发展是对区域协调和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采用区域协调发展度来定量测算。

(二)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

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测算分三个步骤,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子系统发展度,用德尔菲法确定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综合发展度;然后根据距离协调度模型,确定理想协调状态,计算区域协调度;最后用非线性加权法计算区域协调发展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发展度测算。子系统发展度:Ai=wijxij (1)

其中:wij=,λij是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的特征值,同时根据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确定主因子数j,xij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主因子的得分值。

区域发展度: V=αiAi (2)

其中:αi为各子系统的权重,且满足αi=1

2.协调度测算。区域协调度:W=()k (3)

其中:k为调节系数,S=

si为各评价变量的实际值与理想值的最大可能距离。

3.协调发展度测算。区域协调发展度:D= (4)

协调发展度 D 的取值范围是介于0到1之间的,越接近于1,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作用越好,反之越接近于0,子系统之间越不协调发展。

结论

本文以资源系统观和协同发展理论为依据,基于资源系统观的视角,以我国区域为研究范围,根据因素分析法构建了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调增(减),以更好地满足所在地的资源安全构成。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引入了区域子系统间的发展协调度测定,丰富了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的评估框架,为提高资源安全系统和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APERC).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Japan[EB/OL].http://ieej.or.jp/aperc,2007-08-27.

[2] Auty R M.Natural resources,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the resource curse[J].Ecological Economics,2007,(4):627-634.

[3] 陈毓川.建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安全供应体系[J].国土资源,2002,(5):5-7.

[4] 谷树忠,姚予龙.国家资源安全及其系统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142-148.

[5] 胡小平.矿产资源供应安全评价[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7):6-8.

[6] 沙景华,崔彬,佘延双,等.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7] 沈镭,何贤杰,张新安.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5):6-12.

[8] 孙永波,汪云甲.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2005,(4):36-37.

[9] 汪云甲.论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问题[J].科技导报,2003,(2):58-61.

[10] 王礼茂.资源安全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J].自然资源学报,2002,(4):401-407.

[11] 姚予龙,谷树忠.资源安全机理及其经济学解释[J].资源科学,2002,(5):46-50.

[12] 王晶,沙景华,周进生,等.霍邱矿业经济区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9):1-5.

[13] 俞D,沙景华,周进生.安徽省矿业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力实证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4,(4):1-6.

[14] 周进生,潘习平,吴青,等.矿业经济区发展建设情况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中国矿业,2014,(8):67-70.

[15] 吴青,周进生,潘习平,等.矿业经济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14,(9):50-52.

[16] 孙鹏,雷涯邻.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石油合作潜力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197-201.

[17] 朱晶,付爱华.国内外生态安全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278-279.

[18] 赵长城,王洲洋.基于主成分与BP神经网络的中国能源安全预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41-242.

[19] 陈孝俊.美国石油安全战略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3):211-213.

[20] 陈江波,汤杰.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的防范与调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8):62-63.

[21] 乔丽,白中科.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金属矿山,2009,(11):113-118.

Study on regional resource security index system of resource system view perspective

WU Qing1,2,SHA Jing-hua2

(1.Research Center of Geosciences Develop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2.School of Humanities & Economic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100083,China)

第7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关键词】徐州都市区;生态城市;生态功能区划

1、研究背景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人类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了生态文明的降低。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交通拥挤、土地紧张等问题都给城市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使城市功能受到了阻碍[1]。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的建设关系到城市能否可持续的发展,能否处于城市间竞争的有利地位。

本文以徐州市都市区(以下简称都市区)为例,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区划的角度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

2、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概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生态城市”这一说法[2]。主要体现了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平衡制约下的发展模式,包含了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强调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巴西库里蒂巴、瑞典马尔默、美国伯克利和日本北九州等。

在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下,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研究,北京、上海、天津、宜春、长沙、马鞍山等城市都展开相应研究[3]。目前,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珠海等都提出各自的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已有600多个大中城市在想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转变,同时有些大城市新建卫星城来缓解主城压力,这些卫星城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采用了生态城市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天津中新生态城、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建设等等。

3、徐州市生态建设现状分析

3.1徐州市生态环境演变

徐州自从2700年以前开始建城,虽然屡遭战火与洪水的毁坏,数次重新建城,但是城址的范围总是保持一个基本的范围。据乾隆《徐州府治》记载,徐州古有四城:一是外城,为古大彭氏都城;二是外城内的金城;三是东北小城;四是小城之西的一城。云龙山、云龙湖就是这个时期城市生态景观基质的重要依托点,它们位于城市聚居点的合理服务范围,在保持徐州长期生态环境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为徐州生态格局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的城市化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但是生态环境也逐步恶化。云龙山和云龙湖的格局已经无力担负徐州主城区城市生态安全保障的重任。云龙山园林绿地被城市扩张逐渐蚕食,云龙湖水质面对城市生产污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日益恶化,已经达不到城市饮用水标准。这些明显的例子足以说明徐州主城区历史上非常成功的生态安全格局已经到了调整的临界点。

3.2徐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徐州都市区城市包括徐州主城、铜山区以及贾汪区,用地面积3127km2。从空间上看,主城区与铜山城区已基本连绵成片,并形成了都市区的发展核心,贾汪区相对独立,成为都市区东北部发展中心。总体上,城镇通过快捷的交通联系,已呈现以徐州中心城区为核心、城镇环绕的“众星拱月”式的都市区空间布局结构。

3.3 生态环境优劣势条件分析

3.3.1生态环境优势条件——和谐完整的山水格局

徐州的丘陵山地是江苏省境内唯一具有典型北方土石山地气候、地质、地貌的地区。大洞山山体绵延几十平方公里,顶峰标高361米,为徐州最高山峰,主峰周围群山环绕,沟谷纵横,海拔高度超过200米的山峰多达11座,已经具备成为徐州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的良好基础。微山湖湖畔群山层峦叠嶂,是徐州的北部天然屏障。微山湖湖西湿地对于徐州市具有调节径流、防洪减灾、保护城市安全、改善城市气候、提供城市清洁用水、创造城市居民户外游憩空间、维护生物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航运、废物处理、灌溉等多种功能,是徐州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

山体、水系及周边湿地构成徐州较大生态环境空间,成为生物良好的栖息地,为物种多样性提供良好的保障。都市区范围内有吕梁山风景旅游区、大洞山风景旅游区、云龙湖风景名胜区以及九里湿地等重要自然生态区域四处。这些保护区中有着丰富的生物物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

3.3.2生态环境劣势分析

1、都市区空间发展分散

都市区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城镇空间扩展较分散。由于缺乏对各发展主体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总体布局以及对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整体考虑,缺乏对未来预留用地的考虑,造成城市建设用地不集约。

2、水资源缺乏

徐州属于40个水源型缺水城市,不仅缺优质水,也缺用于灌溉、工业、景观用水。同时,河流污染比较严重,更加重了缺水的形势。故黄河、奎河、荆马河、房亭河、云龙湖等,均因水源短缺和污染,不能作为水源。微山湖水源条件较好,但距离市区21公里,还受到两省行政区划限制,都市区附近水源条件不够丰富,使城市的发展受到影响。

3、生物多样性较低

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树种结构单一(90%位侧柏纯林)且呈集中连片分布,中间缺乏隔离植物,整个森林生态调节功能不够强,存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等森林生态安全隐患。

4、农业和农村生态保护较薄弱

小城镇环保能力较薄弱,生活污染和企业三废污染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日益增大。此外,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对农产品的污染也较严重。

4、都市区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分区规划是实现城市结构生态化的前提,也是构建城市基本生态框架和土地利用框架的关键[4]。徐州都市区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城市自然环境特征,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需要,根据都市区生态环境调查、生态功能区划,在分析生态特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地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提出都市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范围及保护措施[5]。

4.1 区划目标

强化自然人文景观保护区、文物古迹的保护,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保证景观资源及土地资源、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强化城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从生态环境特点出发,确定城镇建设的区域和发展方向,从空间、时间上构筑良好的城镇生态系统。

4.2 区划方案

生态功能分区主要是从宏观层次区分不同地区生态功能差异。徐州都市区城镇及产业布局应与生态功能区划相结合,严格保护都市区生态环境,保障徐州都市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依据生态系统区域构成和区域功能的不同,将徐州都市区划分为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地区、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三类地区进行生态保护和控制。

4.2.1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地区

(1)基本概念

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区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和保护价值的,在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的,依照规定程序划定,有明确界线,需要实施严格保护的自然地域。

(2)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区分类

根据都市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现状,将徐州都市区具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分为9种类型,分别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水源涵养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生态公益林和煤矿塌陷地生态恢复区。

(3)主导生态功能

优先保护地区是都市区内的水源涵养地、水质保护以及南水北调东线水源水质保护,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土地的生物生产力。通过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大气优良质量的供氧汇碳之库,都市区内生态环境屏障和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

(4)控制原则

限制保护核心区的活动,非核心区和其它生态保护区可适当进行生态旅游等开发活动。同时,强化绿化建设,优化绿化结构,增强生态自我平衡与修复能力,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

图 1 生态功能优先保护区划图

4.2.2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

(1)基本概念

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指人类活动强度比较大、生态环境压力较重,但通过大力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维护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仍有适度开发的空间和余地的地区。

(2)主导功能

保持水土、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和土地的生物生产力。通过扩大林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恢复生物多样性,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优先保护区与引导开发区的过渡区,具有生态协调作用。

(3)控制原则

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划定的,由于区内生态环境已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必须控制其开发规模,进行适度开发与建设,其控制要则主要包括:

①生态功能维护与控制开发地区的开发和占用要在都市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严禁城镇无序发展和随意占地,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②农村建设要体现集中原则,禁止乡村工业发展。

(4)主要亚区及控制要点

在协调区内再区分4个生态亚区,发挥各自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通过环境维持、生态服务及经济支持等联系,相互促进,起到协调、平衡和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作用。在用地性质上基本以农业和旅游发展为主。农业区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以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为主,同时尊重和保护村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突出乡村风情,形成特色分明的城镇与乡村物质空间格局。同时在具有旅游潜质的的地区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综合拓展休闲度假功能。

4.2.3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

(1)基本概念

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是城镇功能组团发展的区域,需要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都市区内主要包括都市主城、都市新城及规划保留的镇区及周边地区。

(2)控制原则

强化城镇主体功能,优化城镇等级结构,合理配置公共绿地,调节生态功能,协调人工和自然生态空间的融合。

(3)控制要点

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主要是城市建成区和未来的建设用地,生态系统人工干扰十分明显,有限的发展空间与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城市建设侵蚀威胁。因此要保证生态单元功能的合理配置,可以防止开发建设无序的连片发展。

都市区内生态功能协调与引导开发地区包括都市主城和都市新城。

5、结语

目前,徐州正处在资源型城市转型阶段,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过程中,建设生态城市是新的目标。以生态为导向的城市功能区划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形态,依据都市区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措施,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是徐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崔雪松,李海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2]尹洪妍.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研究及其启示.江西社会科学,2008(5)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1997(6):17-20

第8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与区域补偿标准的合理确定是保证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实施效果的关键。针对以往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忽视耕地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不足,本文构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了耕地区际布局优化,并据此优化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中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及耕地赤字/盈余水平脱节、难以真正起到耕地保护杠杆作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以耕地资源价值为基础,引入耕地非农化收益确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并根据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优化结果测算区域耕地赤字/盈余水平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进行修正,以实现“以布局引导补偿,以补偿实现保护”。以全国首批“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根据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确定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可以在实现全区域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使区域耕地非农化压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②以耕地非农化收益和耕地资源价值为基础,采用区域耕地赤字/盈余进行修正得到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可以起到激励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③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是协调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能起到激励耕地保护、抑制耕地非农化的作用。

关键词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优化;区域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1-0142-10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1.020

中国试图采用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来抑制耕地快速减少[1],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耕地保护政策在部分区域失灵[2]。究其原因在于耕地保护政策忽视了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在特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耕地非农化需求的内在合理性[3]。因此,通过协调区域差异以满足不同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实现耕地非农化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双赢[4],对我国经济增长和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通过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和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实现区域之间耕地保护利益的协调,是保证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5]。20世纪中期,国外学者就开始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研究[6],为耕地补偿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7-10]。近年来,我国学者也从耕地资源价值的角度对耕地补偿价值标准进行了研究[10-14],还有部分学者在耕地保护生态补偿价值标准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15-16]。这些研究充分肯定了耕地补偿对耕地保护的积极意义[17-20],构建了我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21-24]。然而现有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①根据耕地利用现状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试图通过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使耕地维持现状,导致耕地非农化压力在部分地区难以释放;②耕地补偿价值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及耕地赤字/盈余状况无关,难以起到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不能激励区域耕地保护的行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在保证全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土地利用效率和耕地非农化需求紧迫程度的区域差异进行耕地布局优化以此确定各区域耕地保护目标;以耕地非农化收益和耕地资源价值为基础,结合区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确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以此约束和激励各区域耕地保护行为。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开展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的实证研究。

柯新利等: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补偿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1期

1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

1.1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总体框架

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是在保证全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进行耕地优化布局,以优化布局结果为依据,确定区域耕地保护目标和耕地保护区域补(受)偿标准,通过耕地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以实现全区域的粮食安全,通过耕地保护区域补偿引导耕地资源向布局优化的方向发展。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根据耕地区际布局优化结果确定各区域耕地保护目标,据此测算区域耕地赤字/盈余,并确定补偿(受偿)区域。另一方面,确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不仅要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挂钩,也需要与耕地赤字/盈余状况挂钩,耕地赤字越大,补偿标准越高;耕地盈余越大,受偿标准也越高。以此来激励耕地保护、约束耕地非农化(图1)。

首先,在区域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指数预测的基础上,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各区域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在各区域人口和人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基础上,对区域内耕地非农化需求进行预测;从建设用地投入强度、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和建设用地产出效益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AHP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各指标的评价分值,计算得到各区域耕地非农化压力指数[25]。

其次,构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区域内开展耕地布局优化:根据区域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耕地总量确定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全局终止条件;根据区域耕地非农化需求确定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的分区终止条件;根据各区域耕地非农化压力确定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异步演化速率;根据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确定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分区转换规则[26]。将以上参数输入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开展区域耕地利用布局优化,以此确定各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

最后,依托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计算得到的各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和各县域粮食安全对耕地数量的需求,测算各区域耕地赤字/盈余;以耕地经济价值、耕地生态价值、耕地社会价值和耕地非农化收益确定的耕地保护价值为基础,采用各区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进行修正,得到各区域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

1.2基于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确定

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不合理是当前耕地保护政策尤其

图1总体研究框架

Fig.1Research framework

是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27]。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的确定可以归纳为三种思路:①需求导向型,即在预测区域人口所需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测算区域耕地保护目标;②供给导向型,即在耕地保有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耕地资源增加和减少量,预测未来耕地的供给量从而得到耕地保护目标;③供需平衡型,即测算耕地资源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通过供需平衡分析测算耕地保护目标。其中,前两种途径可以通过耕地保护实现粮食安全的目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第三种途径在考虑了粮食安全对耕地的需求的同时又考虑了耕地非农化导致的耕地有效供给,能够合理的确定耕地保护目标。然而,根据耕地利用现状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有可能出现土地利用效率高、耕地非农化需求迫切的区域需要承担过多的耕地保护任务,使得区域耕地非农化压力难以释放,引致非法用地现象屡屡出现。而土地利用效率低、耕地非农化需求不足的区域耕地非农化指标高于实际需求,导致耕地非农化效率低下[1]。因此,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的确定应从空间效率均衡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耕地非农化需求的区域差异。

基于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确定可以在全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释放,提高耕地非农化效率[26]。本文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区域差异的角度出发,开展耕地区域间布局优化,并提出了根据布局优化的结果确定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思路:从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区域差异出发,以全区域粮食安全为全局约束条件,以各区域建设用地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为目标,在优先满足建设用地紧张地区的建设用地需求前提下,利用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根据不同区域建设用地需求量和建设用地的优先度,开展区域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8],确定各子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

1.3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

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本质是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在区域间进行经济补偿,以保证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因此,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是实现耕地区际协调保护的关键,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应真正起到耕地保护的激励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脱钩,难以起到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受偿地区得到的补偿标准较低,难以弥补由于耕地保护而失去的耕地非农化收益;而支付补偿的地区所支付的补偿标准远低于其耕地非农化收益,因此不足以约束该地区的耕地非农化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将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挂钩:在受偿区域,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应高于该区域的耕地非农化收益;在支付补偿的区域,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应低于该区域的耕地非农化收益。如图2所示,R1表示支付补偿地区耕地非农化收益,R2表示受偿地区耕地非农化收益。当前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往往根据耕地资源价值测算得到,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无关。因此,补偿标准V通常位于R2下方。为了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起到激励受偿区域耕地保护行为的作用,应该将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挂钩,使得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位于补偿区域耕地非农化收益与受偿区域耕地非农化收益之间,如图2中V’所示。

图2基于耕地非农化收益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

Fig.2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increasing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将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挂钩有利于起到激励耕地保护的作用,但由于该补偿标准与耕地赤字/盈余状况无关,因而无法实现控制区域耕地赤字规模、扩大耕地盈余规模的效果。为了抑制耕地非农化、鼓励耕地保护,对耕地保有量大的受偿区域,应该给予较高的受偿标准;对耕地保有量小的补偿区域,应该提高支付的补偿标准[29]。换言之,在耕地补偿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挂钩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耕地赤字/盈余状况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进行修正,使其起到抑制耕地赤字规模、鼓励耕地盈余规模的作用:对于耕地赤字区,赤字越大,应付出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补偿标准越高,以此制约耕地赤字区无限制的耕地非农化行为;对于耕地盈余区,盈余越大,单位面积耕地应接受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越高,以此鼓励区域耕地盈余数量的扩大。如图3所示,V’表示考虑到耕地非农化收益后耕地保护补(受)偿价值,V”是既考虑了耕地非农化收益又考虑了耕地赤字/盈

图3耕地补偿价值标准修正

Fig.3Correction of interregional compensation

standard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余状况的耕地保护补(受)偿价值标准。

2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武汉城市圈的实证

武汉城市圈处于湖北省中部,是国家首批“两型”社会试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中部崛起”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武汉城市圈以占湖北省31.2%的土地面积和52.5%的人口,贡献了湖北省60.7%的地区生产总值[30]。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武汉城市圈城市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十分突出,区域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城市圈内部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资源禀赋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31]。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开展了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武汉城市圈2000年和200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自然环境条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自然环境条件数据用于测算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本文涉及的自然环境条件数据包括研究区域的DEM数据、离各级城市、铁路、公路以及水系距离。土地利用数据由武汉城市圈2000年和2008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得到[32];社会经济数据用于测算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和区域耕地赤字/盈余,涉及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包括2000-2008年武汉城市圈各市人口数据、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定资产总投资、人均财政收入、第二产业总产值、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湖北省统计年鉴》。

2.1区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测算

结合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结果和各县域耕地非农化压力测算结果,采用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武汉城市圈耕地资源的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28],该优化结果不仅使武汉城市圈耕地保有量满足全区域粮食安全的需要,而且使武汉城市圈耕地非农化压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因此,能在满足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耕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未来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向。据此,可以测算得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耕地保护的目标责任(见表1)。

2.2基于布局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

2.2.1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测算

为了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真正起到激励耕地保护、抑制耕地非农化的作用,需要以耕地非农化收益为基础,结合耕地资源价值确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并采用区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对该补偿标准进行修正。因此,本文所述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耕地非农化收益与耕地资源价值。其中,耕地

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33]。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交换中已经得到实现,因而在测算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时不再计算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社会价值包括提供社会保障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的价值。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主要是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国家[34]。虽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所欠缺,但是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逐步发展,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将逐渐减弱,因此在测算时耕地社会价值没有包

括社会保障价值,而是用粮食安全价值来测度耕地社会价

值。据此,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可采用式(1)进行测算。

式中,V为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R为单位面积耕地非农化收益,PFL为单位面积耕地粮食安全价值,Ve为单位面积耕地生态服务价值。

其中,耕地非农化收益[35]可由式 (2)计算得到。

R=Ra-Rbr(2)

式中,R表示单位面积耕地非农化收益,Ra表示单位面积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的年纯收益,Rb表示单位面积耕地作为农业用途的年纯收益,r为收益还原率。

耕地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可采用虚拟土的概念[36]由式(3)计算得到。

PFL=PgiSi

=Pgi×U(3)

式中,PFL为耕地粮食安全价值(元/m2),Pgi为区域i

单位产量粮食价格(元/kg),Si为区域i粮食作物播种面积,U为区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水平。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由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大气净化功能价值、水源涵养功能价值、土地保持功能价值、土壤营养保持价值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六方面构成[37]。将耕地资源年生态价值进行还原可以得到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即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为耕地资源的年生态服务价值与贴现率的商:

Ve=Ve′r(4)

式中,Ve为耕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Ve′为耕地资源年生态价值,r表示贴现率。由于分县域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的数据难以获取,加之在武汉城市圈这一较小的区域内单位面积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区域差异较小。因此,武汉城市圈单位面积耕地生态服务价值直接用武汉城市圈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与武汉城市圈耕地总面积计算得到。据此,可以测算得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见表2)。

2.2.2区域耕地赤字/盈余测算

采用耕地赤字/盈余修正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可以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真正起到鼓励耕地保护、抑制耕地非

农化的作用。本文通过耕地布局优化的结果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并以此确定耕地赤字/盈余(公式5)。

DS=Sopt-Sdemand(5)

其中,DS为区域耕地赤字/盈余,Sdemand为保证区域粮食安全所需要的耕地面积,Sopt为由耕地区际布局优化确定的耕地保护目标。其中采用基于粮食安全策略的耕地需求预测法对武汉城市圈各县域耕地需求量进行预测,依据武汉城市圈人口总量、粮食播种面积指数、单位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消费量测算武汉城市圈耕地需求总量。通过公式(5)计算得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见表3)。

由表2可见,武汉市市辖区孝感市市辖区黄石市市辖区黄冈市市辖区新洲区江夏区通山县和通城县这8个地区属于耕地赤字区即耕地补偿区域。其中武汉市市辖区耕地赤字最大。

2.2.3耕地补偿价值标准修正

由图3可知,为了激励各区域耕地保护,耕地补偿价值标准在与耕地非农化收益挂钩的基础上,需要根据耕地赤字/盈余状况进行修正。首先,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本文定义武汉城市圈标准耕地为:单位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为

6 000 kg/hm2、粮食播种面积指数为1.25的耕地。

将武汉城市圈各县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转换为标准耕地,将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单位面积耕地补(受)偿价值标准转换为单位面积标准耕地价值,最后计算得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应该支付(获得)的耕地保护补偿(受偿)额(见表4)。

经测算,武汉城市圈耕地保护补偿区域需要向耕地保护受偿区域支付的补偿费用总额为57 382.13亿元,而耕地保护受偿区域需要接受的补偿费用总额为54 720.47亿元。补偿总额比受偿总额多2 661.66亿元。同时需要将补偿价值标准与赤字/盈余挂钩。因此,将武汉城市圈补偿总额与受偿总额的差值按耕地赤字/盈余状况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进行分配:找出武汉城市圈耕地赤字最大的区域,将该区域修正值定为0;计算其它县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与武汉市市辖区耕地赤字的差,以此作为确定耕地保护区域保护补偿价值标准修正值的依据;然后根据各县域耕地赤字/盈余状况对武汉市市辖区的耕地赤字的差值占差值总额的比例进行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的修正,可以得到武汉城市圈各县域最终的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标准(见表5)。

耕地赤字区的武汉市市辖区由于在整个武汉城市圈耕地赤字最大,因此,修正后单位面积标准耕地补偿价值标准等于该区域单位面积标准耕地价值。而其它耕地赤字区修正后的应支付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低于

该区域单位面积标准耕地价值,耕地赤字越大,需要支付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越高,从而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在耕地赤字区起到抑制耕地非农化的作用。相反,黄陂区、汉阳区等耕地盈余区,耕地盈余越大,接受的耕地保护补偿的价值标准也就越高,从而激励耕地盈余区尽可能增加耕地保有量,提高各区域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3结论与讨论

为了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耕地保护和城镇化的双赢,本文构建了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根据耕地布局优化的结果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结合耕地非农化收益和耕地资源价值界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并采用区域耕地赤字/盈余对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进行修正,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起到激励耕地保护、抑制耕地非农化的作用。主要结论有:

(1)根据耕地布局优化结果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有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耕地区域协调保护应根据耕地布局优化结果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耕地保护和耕地非农化的矛盾十分突出。过高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会导致区域耕地非农化压力难以释放。而经济不发达地区,

耕地非农化指标年年结余,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在保证全区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从布局优化的角度确定耕地保护目标责任,有利于在保证全区域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耕地非农化压力的释放。

(2)将耕地区域补偿价值标准与耕地非农化收益及区域耕地赤字/盈余挂钩可以起到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本文以耕地非农化收益和耕地资源价值为基础,采用耕地赤字/盈余状况进行修正得到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使其真正起到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修正后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对于耕地赤字地区,赤字越大,需要支付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标准越高;对于耕地盈余地区,盈余越大,接受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价值标准越高,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起到激励耕地保护的作用。

本文在理论上构建了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提出了耕地资源区际配置和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是耕地区域协调保护理论的新探索。在此基础上,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论证了该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可行性。实践方面,本研究有利于在耕地区际协调保护中实现“以布局引导补偿,以补偿实现保护”。在不损害各区域利益的情况下,保障全区域粮食安全,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本文提出的基于目标责任区际优化的耕地保护补偿研究有助于政府主导的耕地保护区际补偿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在资源定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耕地保护由于其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使得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不可能完全由市场进行定价,但市场对耕地区域协调保护补偿标准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强。在市场机制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如何以本文的研究为基础探讨更为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将成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江龙,曲福田,陈雯.农地非农化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其对土地利用政策调整的启示[J].管理世界,2004,(8): 37-42.[Chen Jianglong, Qu Futian, Chen Wen. The Dissimilarity in Space of the Nonagricultural Efficiency of Farmland, and its Inspiration to the Policy Adjustment of Use of Land[J]. Management World,2004, (8): 37-42.]

[2]张传新.我国当前耕地保护政策再审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1):35-37,40.[Zhang Chuanxin. Reconsideration on the Current Farmland Protection Policies in China[J].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of China, 2011, (1): 35-37,40.]

[3]张效军,欧名豪,高艳梅.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2):47- 55.[Zhang Xiaojun, Ou Minghao, Gao Yanmei. Study on the Reg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Cultivated Land Preservation[J]. 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 2007, (12): 47-55.]

[4]谭荣,曲福田.中国农地非农化与农地资源保护: 从两难到双赢[J].管理世界,2006,(12):50-66.[Tan Rong, Qu Futian. Nonagriculture of Farmland and Farmland Resources in China: Dilemma to WinWin Situation[J]. Management World, 2006, (12): 50-66.]

[5]张效军,欧名豪,李景刚,等.中国区域耕地赤字/盈余预测[J].经济学家,2006,(3):41-48.[Zhang Xiaojun, Ou Minghao, Li Jinggang. Estimating Deficits/Surplus of the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Regions[J]. Economist, 200, 6(3): 41-48.]

[6]Westman W. How Much Are Nature’s Services Worth? [J]. Science, 1977, (197): 960-964.

[7]Costanza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1997, (387): 253-260.

[8]Innes R. The Economics of Takings and Compensation When Land and Its Public Use Value Are in Private Lands[J]. Land Economics,2000,76(2): 195-212.

[9]Claassen R, Cattaneo A, Johansson R. Costeffective Design of Agrienvironmental Payment Programs: U.S.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8, 65(4): 737-752.

[10]Jeffrey H D, Barry J B, John C B, Betharry L. Searching for Farmland Preservation Markets: Evidence from the Southeastern US[J]. Land Use Policy,2009,26(1): 121-129.

[11]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10):1084-1092. [Cai Yunlong, Huo Yaqin. Reevaluating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Method and, Case Studies[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6, 61(10): 1084-1092.]

[12]王仕菊,黄贤金,陈志刚,等.基于耕地价值的征地补偿标准[J].中国土地科学, 2008,22(11):44-50.[Wang Shiju, Huang Xianjin, Chen Zhigang, et al. Study 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Land Expropriation Based on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J]. China Land Science, 2008,22(11):44-50.]

[13]张效军,欧名豪,高艳梅.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之价值标准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5):154-160.[Zhang Xiaojun, Ou Minghao, Gao Yanmei. Value Standard of Reg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eservatio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5): 154-160.]

[14]雍新琴,张安录.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保护补偿标准探讨[J].资源科学,2012,34(4):749-757.[Yun Xinqin, Zhang Anlu. Discussion on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the Arable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Food Security[J]. Resources Science, 2012, 34(4):749-757.]

[15]蔡银莺,张安录.武汉市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J].生态学报,2007,27(2):763- 773.[Cai Yinying, Zhang Anlu. The Assessment of Nonmarket Value of Agriculture Land Resource in Wuhan[J].Acta Ecologica Sinica, 2007, 27(2):763-773.]

[16]田春,李世平.论耕地资源的生态效益补偿[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106-109.[Tian Chun, Li Shiping. On Ecological Benefits Compens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s[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9,(1): 106-109.]

[17]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3,(10):60-70.[Qian Zhonghao. Farm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nalysis of Theories and Policies[J]. Management World, 2003, (10): 60-70.]

[18]黄贤金,濮励杰,周峰等.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问题动态平衡政策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670- 676.[Huang Xian, Pu Lijie, Zhou Feng. Possibility of Realizing Dynamic Balance of Farmland Area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2, 17(6): 670-676.]

[19]臧俊梅,张文方,李景刚.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下的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3):318-322.[Zang Junmei, Zhang Wenfang, Li Jinggang.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under General Dynamic Balanc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8, 29(3): 318-322. ]

[20]靳相木,杜茎深.耕地保护补偿研究:一个结构性的进展评论[J].中国土地科学,2013,27(3):47-54.[Jin Xiangmu, Du Jingshen. Research Progress on Compensation for Farmland Protection: A Structural Review[J]. China Land Science, 2013, 27(3): 47-54.]

[21]朱新华,曲福田.不同粮食分区间的耕地保护外部性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18 (5):148-153.[Zhu Xinhua, Qu Futian. Mechanism Research on Cultivated Land Preservation Exterior Between Different Subgrain Area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18 (5):148-153.]

[22]张效军.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Zhang Xiaojun. Study on Reg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D]. Nanjing: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6.]

[23]牛海鹏.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运行机制及补偿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2):139-142.[Niu Haipeng.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Its Effects[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1,(2): 139-142.]

[24]方斌,王波,王庆日.省域耕地易地补充经济补偿的理论框架及价值量化探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2, 26(8):30-35.[Fang Bin, Wang Bo, Wang Qinri. Discussion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Valuing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Occupation and Reclam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Within Provincial Jurisdiction[J]. China Land Science, 2012, 26 (8): 30-35.]

[25]柯新利,韩冰华,刘爱.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需求优先度及其区域差异[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3, 47(2): 271-275.[Ke Xinli, Han Binghua, Liu Ai. A Study on the Prior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Buildup Land Demand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J].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47(2): 271-275.]

[26]柯新利,邓祥征,刘成武.基于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耕地利用布局优化: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 29(11):1442-1450. [Ke Xinli, Deng Xiangzheng, Liu Chengwu. Interregional Farmland Layout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Partition Asynchronous Cellular Automata: A Case Study of the Wuhan City Circle[J]. Proc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1): 1442-1450.]

[27]单娜娜,刘卫东,赖 波,梁红梅.基于SMOP模型的耕地保护目标决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5):766-776.[Shan Nana, Liu Weidong, Lai Bo, Liang Hongmei. The Study on Total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SMOP Model[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5): 766-776. ]

[28]柯新利, 孟芬, 马才学. 基于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资源科学, 2014, 36(8): 1572 - 1578.[Ke Xinli, Meng Fen, Ma Caixue. Optimizing Land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Food Secur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in Wuhan Metropolitan[J]. Resources Science, 2014, 36(8): 1572-1578.]

[29]柯新利.我国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及区域补偿研究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17-122.[Ke Xinli. Advance in Research on China’s Interregional Farmland Protection Mechanism[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4, (1): 117-122.]

[30]万庆,曾菊新.基于空间相互作用视角的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 以武汉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7):103-108.[Wan Qing, Zeng Juxin.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Interaction: Case Study of Wuhan Urban Agglomeration[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7): 103-108.]

[31]柯新利,韩冰华,刘蓉霞,等.1990年以来武汉城市圈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76-81.[Ke Xinli, Han Binghua, Liu Rongxia. Study on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Since 1990[J].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12, 19(1): 76-81.]

[32]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 32(12):1031-1040.[Liu Jiyuan, Liu Mingliang, Zhuang Dafang. Recent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 2002, 32(12): 1031-1040.]

[33]纪昌品、欧名豪.区域协调的耕地保护利益补偿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3):256-261. [Ji Changpin,Ou Minghao. Study on Interes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of Regional Coordination[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0, 19(3): 256-261.]

[34]周建春.中国耕地产权与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1(21):4-9. [Zhou Jianchun. Study on the Property Right and Value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Concurrently Discussion on Compensation of Land Requisition[J]. China Land Science, 2007, 1(21): 4-9.]

[35]Wichelns D, Kline J D. The Impact of Parcel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st of Development Rights to Farmland[J].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1993,10: 150 -158.

[36]白玮,邱爱军,张秋平等.黄淮海地区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66-70.[Bai Wei, Qiu Aijun, Zhang Qiuping. Grain Security Value Estimation of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in HuangHuaiHai Regio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1): 66-70.]

[37]彭建,王仰麟,陈燕飞,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594-604.[Peng Jian, Wang Yanglin, Chen Yanfei,et al. Economic Value of Urban Ecosystem Service[J].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2005, 41(4): 594-604.]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Interregional

Optimization of Target Responsibility

KE XinliYANG BaihanDING LuZHANG Anlu

(College of L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

第9篇:区域生态安全范文

0前言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储备优势明显。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和煤炭分布的不同原因,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和不科学的利用煤炭资源,给国家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规划建设煤炭技术工业区已成为各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区域地质对地下水位埋深煤炭的影响性建设

煤炭技术工业区工程必定涉及到工程地质问题,它影响工程建设技术的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因此,煤炭环境的地质问题已经成为煤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原煤产地,由于过度的大规模开发,产生了较严重的恶性地质问题。对此在社会上一直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或限制开采;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是可以修复的,采煤引起的环境破坏,通过技术手段修复。尽管存在不同的声音,由于经济利益即所谓的“GDP”的影响,有的煤田的开发也在曲折中快速前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出现的问题是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和河川径流量的持续降低,诱发的环境问题和现象层出不穷。针对此类现象,“保水采煤”问题就成为了煤炭产业部门关注的焦点。大家都知道,煤炭工程量较大,如在建设过程中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治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将会使煤炭工业区及周边区域遭受水土流失危害,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和工程安全,将危害项目区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质量。据2006年11月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报告称:“神木县全县煤矿塌陷面积已达46.43km2,数十条河流断流,黄河一级支流窟野河成为季节河,16个村1800人不同程度受灾,群体性上访128次,6520人次”。研究和探索煤炭技术工业生态脆弱区的科学开采方法,已成为煤炭基地持续发展和矿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各地的技术部门比如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陕西省煤田地质局等多家单位通过长期的研究和采矿实践,提出了以控制地下水位为核心的科学采煤技术体系,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生态脆弱煤矿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找到了保护生态水位采煤的规划、生产新思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环境对深埋地下的矿物质的科学开发有着明显的依赖性和制约性。比如,通过陕北榆神府煤矿区的调查,当地下水位埋深≤3m时,所有典型植被的长势都较好;而随着地下水位埋深≥5m,植被的长势变差;地下水位埋深≥12m时,这些植物根本无法生存。研究得出,该区域最适合沙漠植被生长的地下水位埋深,即合理的生态水位埋深为1.5~5m。同时,该区跨湖群高平原区、沙漠区和盖沙丘陵区,区域内沙柳、沙蒿的冠幅、冠高、新枝长度和植被总盖度,以及小叶杨和旱柳的树高、胸径、树高年均生长量、胸径年均生长量等指标,揭示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埋深之间的关系。当地下水位埋深下降到5m以下时,地表生态恶化将在所难免,生态一旦恶化,一是难以恢复,二是恢复的代价高昂。因此,地质生态脆弱的煤矿技术工业区保水开采控制的核心就是要保持合理的生态水位。煤炭在地理的分布来说,大致可分为深埋煤层和浅埋煤层,其中典型的浅埋煤层顶板为单一关键层结构。当基岩厚度达到60m以上就有可能形成为近浅埋煤层。如果不进行合理的采高限制,近浅埋煤层的导水裂隙也会突破弯曲下沉带导通地表含水层,造成水土流失,对煤炭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对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煤炭能源基地,开发煤炭与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稀缺的水资源,必须科学开采,协调发展,在发展现代化矿井和现代化开采技术的同时,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实现水、煤协调开采,保障地表生态环境。

2生态煤矿矿区建设的新思路———分区分类开采

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煤炭基地建设,以控制生态环境,保持合理的生态水位,是基地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实现安全、科学的开采煤矿,一是要查明地质环境条件,划分基于保水的开采条件分区;二是选择合理的开采区域,根据各区地质特征,制定采煤方法规划,确定合适的采煤方法;三是调整采煤方法,控制生态水位,采煤引起的水位下降幅度不得超越合理生态水位,即水位下降幅度必须控制在合理的生态水位范围内,走科学分区、分类开采的开发道路。保水开采,保的是生态水位,开的是煤,保的是地下水位的基本稳定和保持适当的高度(埋深)。地下水资源极其有限,煤炭开发应都要进行保水开采。保水开采的分区指标包括含(隔)水层特征、煤层及其赋存特征、煤层覆岩物理力学性质等等。可以对各种指标数据分析,围绕控制地下水位的目标,将生态脆弱区的煤炭开采技术条件划分为自然保水开采区、可控保水开采区、保水限采区、贫水开采区和禁采区等5种类型。(1)自然保水开采区。通过科学评价,采用一次采全厚的长壁开采方法,水体和地表生态不会受到破坏的区域。(2)可控保水开采区。隔水岩组厚度介于18~35倍采厚之间的大部分区域,可以通过限高开采和协调开采方式,实现保水开采,称为可控保水区。该区域是扩大保水开采的主要区域。其技术主要是:通过长壁限高开采(包括限高分层开采),调整开采程序(包括上行开采),水体隔离转移技术,充填开采技术,保护性条带开采技术等,可以控制实现水体和地表生态不会受到破坏的区域。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开采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弱,开采后短期采用生态恢复技术,生态环境和含水体能够得到恢复。据有关专家的观点认为:环境制约特别严重,同时又被国家规划为特大型煤炭基地的地方的煤炭建设,一定要紧密结合环境现状与资源赋存的实际,保护好地下水,提前做好有关资源开发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研究,做好相关技术储备工作:一是地下气化技术的储备;二是做好采空区的流沙充填研究试验工作;三是做好采空区顶板岩层移动规律的精密观测、研究工作;四是做好采煤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工作。只有这样,特大型煤炭基地,才可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3)保水限采区(特殊开采区)。对于隔水岩组与采厚比小于18倍的区域,必须采用特殊开采方式才能实现保水,称为保水限采区。在现阶段,我国开采技术不能达到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基于煤水关系的重要性,可以限制开采,即不允许开采或者不允许建设新矿井。(4)贫水开采区。水资源贫乏,可按照长壁工作面综采,但要做好地面塌陷损害的恢复工作。(5)禁采区。就是地质条件极其恶劣,影响资源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区域。如果在该区域实施开采,将会使周边区域遭受水土流失危害,影响工程、生命等方面的安全,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生态环境和煤炭资源将得不到恢复。

3煤炭与水土流失的防治方案

建国以来,煤炭开发一直是我国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长期的资源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防治措施,人为水土流失有增无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唯利是图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地方政府错误的“唯GDP论”,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很严重,矿难事件频发。有的煤炭区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人们缺乏水土保持意识,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忽视水土保持,随意破坏地貌植被,造成大量人为的新的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造成了大规模的地面塌陷,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行为和现象,不仅影响当前各行各业经济发展,而且是给子孙后代将留下荒山秃岭,一片废墟。水土和煤炭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破坏容易治理难。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风化200~400a,一旦破坏起来,在很短时间内可使大片土地失去原生产能力成为不毛之地,那时即使花费再大的投入也很难恢复原貌。综合起来,认为造成水土人为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①煤矿技术工业区的负责人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长期水土流失的防治,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的危害。②由于经费分配等各方面原因的制约,对水土流失的宣传力度不够,使人们对水土流失的认知度受限制。③水土保持法的操作性不强或者多年来技术落后,使在工作中有些被动。④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水平不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不强等多种客观原因,使水土保持法规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尽快相应制定防治措施。第一,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宣传力度,强大的舆论攻势是水土保持监督员执法的有力武器。第二,规范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和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人员素质。第三,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对使用水土资源的审批、监督、检查、验收等规定要明确、工作要认真,对违反水土保持法规行政处理规定程序等制定相应规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第四,进一步理顺同有关行业部门的关系,加强部门协作。第五,应在加强监测网点建设方面增加投入,使水土流失的发展能有效预报,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第六,加强煤矿企业的资金投入是搞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手段。煤矿企业掏走的黑金,留下是弃渣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如何有效的出台相关政策,能使煤矿企业严格的自律工作是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最后,加强煤炭工业系统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煤炭技术工业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好坏是系着千家万户的根本利益,治理得好坏也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强国家的资金投入工作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