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第1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十四五”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2021-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中国正从旧常态跃迁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维文旅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解决好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化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的规划。应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符合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领域的重大课题,找出重大问题的矛盾症结,提出管用实用的对策措施,让《“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文化不等于旅游,文化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但文化资源、需求与旅游产品、活动密不可分,文旅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渗透,而是要着眼于产业一体化,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创新引领的规划。旅游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融合发展,旅游强调文化为魂,文化界非常在意如何有效地与旅游结合,从而落地文化价值。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它们是否融合,而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创新理念引领的规划,目前文旅融合的创新型开发还远远不够,更多是块状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还不多。

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是,以往的融合一般属于自发性融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融合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要指导文旅融合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文化旅游融合须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是目前的文旅产品结合仅停留在文化表层,融合内容浅薄,形式单一,游客体验内容单调乏味。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旅产品的设计总体上还处于简单融合、模仿的阶段,缺乏对现代元素、创意IP等内容的应用,产品创新性不足。

二是文化旅游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差距影响,我国旅游业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文化旅游的开发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文旅融合程度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聚集。因为区域差异,文化旅游发展要找准发展重点区域,树立典型示范项目。

三是文旅融合方法论体系尚未健全。在文旅融合的发展和研究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大多只停留在分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的思路、方式、结构等方法论体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本身主动融合的层面很多,但两者在产业发展模式和架构上存在很多不同,需要探索科学系统的融合方式,实现产业间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是文旅品牌仍需持续培育。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大国,但是文化输出较弱,更是缺乏文化旅游方面的世界品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让中国文化旅游更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带动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

三、《“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正在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专题调研等工作,并且统筹确定了25个“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组织各司局结合本领域工作开展前期研究,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在《“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新梳理文旅资源与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是在传统观光旅游发展阶段形成的,很难满足体验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我国地域广阔、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多种公共资源,均可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旅融合专项规划编制应突破传统的资源分析框架,挖掘能够充分代表自身文化特质、对客源市场有吸引力、整合后能在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的旅游资源分析框架,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筛选出对规划区最具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内涵需挖掘。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较大重合性,但传统旅游资源的边界在延伸,文化旅游资源不再是单一的某个景点或具象的吸引物,它可以是一种城市气质,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对应的规划编制中要将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挖掘地方的资源价值;吸引更多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资源内容在扩充。除了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以现代文化为支撑的城市创意图书馆、博物馆、音乐节、小剧场等都成为热门的旅游资源。

(二)明确文旅融合发展目标与战略

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结合当地文旅资源等级和分布,明确各地文化旅游发展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产品,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划区的文旅融合总体发展目标,并且明确产业增值、区域布局合理性、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与服务提升等具体目标。

在充分了解当地文旅资源、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出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地区发展目标和文化定位,完成当地文旅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旅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培育形成文旅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形成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康复、餐饮、传媒等融合的产业体系。

(三)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原生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及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和培养传承人,通过文旅保护与利用专题明确保护范围、规划目标、功能分区、建立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障措施等,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在分析历史遗存、民族服饰、特色民居、民间工艺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分析民间习俗、节庆活动、仪式、语言、书法、舞蹈、音乐、戏曲、杂技、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为核心的开发利用体系。

(四)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其中,注重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发展,明确文创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领域,完成当地文创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创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要挖掘文旅消费的新动能,构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建设文旅融合创新业态系统。对于重点产业项目,应该确定行动目标,分解行动任务,保证重点项目的先行突破和落地。

(五)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统一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性规划融合,推进“多规合一”。所以,《“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需要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使国土空间规划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这也是《“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

(六)针对重点领域明确战略导向

第2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内容,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2021年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要点。

一、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一)深度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全面取消不合理落户限制,实行基本条件准入制度。取消除武汉市外全省其他地区落户限制,进一步降低武汉市落户门槛,实行省内户口迁移一地办结机制。推动武汉市全面落实取消进城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农民工、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等重点群体落户限制条件,改进积分落户办法,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省公安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非户籍常住人口。完善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位供给,动态调整、合理调配教师编制数量,落实全国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支持将实际居住的常住人口纳入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范围。做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积极对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基本实现异地就医备案和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跨省通办”。完善公租房保障制度,扩宽公租房房源筹集渠道,加大商品房配建筹集公租房力度。(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委编办、省医保局、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三)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技能。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等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支持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或吸纳农民工较多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并给予培训补贴。结合促进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和承接产业转移,开展岗前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需求和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大力开展针对性就业创业培训。(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四)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切实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农村“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探索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城市人口统计与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统计局、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提升城市圈和城市群承载能力

(五)大力发展三大城市群(圈)。积极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实施方案,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制定并实施“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系列政策体系,更好发挥武汉和襄阳、宜昌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武汉城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加快发展,建立常态化协调协商机制,强化产业体系协调合作,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省委财经办、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六)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以武汉、鄂州为核心区,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支持武汉市域(郊)铁路向周边延伸,加快推进都市圈高速公路建设,推动武汉都市圈打造1小时通勤圈。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建设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接驳、便捷换乘。加快武汉枢纽直通线、武汉北站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江新区建设等四大组团发展先行区,有序推动武汉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资源与圈内城市共建共享。(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教育厅、省卫健委、省文旅厅、中铁武汉铁路局集团、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三、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七)支持中心城市加快发展。支持武汉建设“五个中心”。进一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合理控制中心城区建设强度和人口密度,提升中心城区功能,科学发展郊区卫星城。积极探索武汉超大城市治理方法。加快改造提升武汉“两江四岸”,高标准推进武汉东湖高新区等重要片区建设。支持襄阳和宜昌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能级。推进襄阳以汽车、装备等领域为突破口,通过与十堰、随州协同联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取得实质进展。推动宜昌以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通过与荆州、荆门联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取得实质进展。(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八)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围绕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培育等4大领域18项建设任务,实施县城品质提升行动,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小城市标准建设县城。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积极推进“三百”战略实施,打造一批高质量发展重点县。加大对县城的要素保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统筹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做好10个县城城镇化示范试点工作,建设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县市。(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相关县(市)负责)

(九)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建立全省特色小镇清单,强化正面引导和分类指导,统筹典型引路和负面警示,挖掘推广我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持续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积极推进扩权强镇,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体育局、省委编办、市州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负责)

四、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

(十)有序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探索实施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制度,加快构建以保障性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以需定供筹建公租房,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解决困难群众和农业转移人口、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住房问题,鼓励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规范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一)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加快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加强数据资源实时共享和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深化搭建公共资源感知设备,填补化工园区、重要场所以及自然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控盲点,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支持城市健康高效运行和突发事件快速智能响应。推进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交通、公安和水电气热等重点领域终端系统。实施一批智慧城市示范项目。(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省应急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二)增强城市安全韧性。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院前急救体系、基层防控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等“4大体系、1个平台”建设,加快补齐县城公共卫生防控救治短板。提高平战结合能力,确保改建新建的大型公共设施具备短期内改造为方舱医院的条件。大力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改造河道、堤防、水库等防洪设施,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整治城市易涝积水区段。以“237”应急管理重大项目实施为重点,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建立完善城市安全风险监测网,全面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突发事件科学高效处置。(省发改委、省卫健委、省应急厅、省住建厅、省水利厅、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建设生活垃圾焚烧终端处理设施。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增强污水管网收集能力,推进污泥无害化处理。分门别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持续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善医疗废物和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加快城乡绿化。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死角整治,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城市微型公园建设,推进县市区“一场两馆”新建改建工程。(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卫健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省体育局、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四)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休闲绿道等城市慢行系统,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大支路建设力度,开展绿色出行创建行动,大力推进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完善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设施体系,提升智能化水平。健全大型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支持武汉、襄阳参加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五)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旧城区有序推进以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等“三老一村”改造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行动。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2021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601个。探索将老旧厂区和老旧街区改造成为双创空间、新型产业空间、工业和文化旅游场地。改造提升步行街和特色商业街,打造城市消费名片。因地制宜将一批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社区或其他空间。(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五、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十六)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促进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和“密度提升、挖潜增效”政策组合机制,全面推行增量投放与存量盘活利用相挂钩。积极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分层开发、立体开发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等模式。加强城市设计和城市风貌管控。(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合理设置街道、社区,对规模过大、过小或交叉过多不便管理服务的社区适当进行调整。提升社区网络化管理服务水平。落实社区工作者“岗在网格、重在服务、责在连心”机制和网格楼栋包保责任。引导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志愿者、驻地企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支持老旧小区引入市场化物业服务或推行社区托管、社会组织代管等方式,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省民政厅、省住建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十八)改善城市治理方式。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健全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系统。强化资源整合,市设区不再设置单独的“区长热线”。建立市民举报投诉“一号接收”“一口受理”平台,在街道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执法机构。(省政务办、省委政法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六、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十九)引导人才下乡入乡就业创业。研究制定人才加入乡村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允许符合条件的入乡就业创业人员在经常居住地落户并依法享有相关权益。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化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环境,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以离岗创业、兼职兼薪方式服务省内涉农企业创新发展。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导师队伍,推进返乡创业示范园建设,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吸纳返乡留乡农民就业。加大对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骨干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育更多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发改委、省委财经办、省科技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深化土地住房制度改革。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允许就地入市或异地调整入市。稳步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完善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抵押、退出、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探索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完成城中村改造和乡村住房宅基地确权办证,规范小产权房管理。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实行负面清单管理,鼓励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省自然资源厅、省住建厅、省委财经办、省农业农村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一)推动公共设施向乡村延伸。统筹规划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建设,推动供水供气等重要设施向城市郊区和规模较大的中心镇延伸覆盖。加强乡村垃圾收储转运设施建设,实施城乡统筹的垃圾收集处理。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完善乡村公共交通体系,推进客运站改建迁建和功能提升。支持城郊承接城市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疏解,在县乡村合理布局冷链物流设施、配送投递设施和农贸市场网络,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入乡通道。(省住建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二十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千企兴千村”活动,引导创业创新主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推进重点产业、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一批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创建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和美丽休闲乡村,促进农村消费,引导城市居民下乡消费。积极开发地方风味、民族特色、传统工艺等资源,办好农事节庆活动,打造一批农事节庆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省文旅厅、省发改委、市州有关部门负责)

七、实施保障

第3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这充分体现了土地资源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地位,更体现了节约集约用地对转型发展的极端重要性。珍惜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建设美好__,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围绕今年的主题,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把盘活存量、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坚决执行用地指标按项目分配制度,优先保障民生工程项目用地,优先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优先保障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花在急需处,确保每一个好项目能落地、快落地,以项目的大推进促进__的大发展。

二是坚定不移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突出抓好“大美宜城、阳光地产”城市品牌打造,强化收储、加大推介、净地出让,确保土地综合价值最大化,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要突出抓好节地制度落实,严格执行工业项目用地规模预核定、划拨用地最低价款制度,优化基础设施项目方案,执行“双向约束”制度,确保建设项目空间集约、时间集约、效益集约。要突出抓好存量用地盘活,发挥“两个文件”效应,着力推进“城市土地整理”,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要突出抓好“三项清理”攻坚,重拳整治闲置土地,大力盘活低效土地,匡正全市用地秩序。要突出抓好多层厂房建设,打造更多中小科技企业承接平台,实现一大批中小科技项目扎堆建设、集聚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三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卫片执法检查。要始终保持违法违规用地打击的高压态势,实行“查事查人”两手并重,推动全民全社会合法合规用地意识的提升。要紧抓违法违规用地源头控制关键,全面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管控体系,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坚决把违法违规用地遏制在萌芽状态。要建立完善违法用地责任共担机制、制止查处违法用地联动机制、处置追究违法用地问责机制,确保保障水平上去、违法比例下来,力争进入卫片执法检查全国免检城市序列。

第4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新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我国目前城镇化与信息化融合管理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地加快,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加快,我国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在不断加大,中国的城市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达到世界同期进程的两倍。1980年世界城镇化率平均为40%,而当时中国不到20%。到1999年,世界城镇化率平均为45%,中国为31%。2007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44.9%,2010年49.68%,2012年达到52.57%。但是城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远远不能与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相匹配。

二、城市化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方向,信息化管理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大力推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新型国家的必要选择,我国当前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要求我们推动城市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

(2)我国当前城镇经济发展的模式要求我们对城镇进行信息化管理。农业的发展与城镇的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信息技术是现代农业的支撑点,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信息化技术在发展集约、高效、生态农业方面有着确定性的作用,目前,农业信息量大、种植种类繁多要求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体制;同时,在城镇工业发展与产业升级过程中,也需要信息化来提升竞争水平,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对城镇的长期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信息化时代需要顺势而为。在发达国家,原始的工业结构正在被信息化的社会结构所取代。目前,中国处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时期,在这种趋势下,城镇化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城镇由于人群的爆发式聚集和产业升级遇到的瓶颈,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管理、资源匹配、环境发展、民生需求等诸多难题,都要求有更有效的手段去整合协调,信息化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三、城镇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镇化的信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技术方面来说城市化信息管理分为空间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分为管理层应用和服务层应用这两个方面。然而,不论是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城市化的信息管理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在对城市建设进行信息化管理时主要是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进行分析与管理。

(2)重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在城市信息化管理时,城市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信息能力,只有管理者掌握了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对城镇进行信息化管理。

(3)城市数据的集中采集和分散管理。对城市化进行信息管理必须对城市的各种数据进行集中采集与分析,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散的管理方式。

(4)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利用。要想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开发城市信息管理系统,只有具备具体的系统,才能对城市信息进行管理。

四、加快我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方法

加快实施和推进城市信息化管理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城镇中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术。由于欠发达的地区,城镇化发展比较闭塞,居民对信息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更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因此,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城镇内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并且引进相关的技术。

(2)走集约型的产业化信息管理道路。由于小城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规模都比较小,因此,对小城镇的信息化管理必须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立共同的信息数据库,加快城镇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城镇中的小型企业进行整合,进行集约化管理,缩小管理规模。

(3)充分发挥城镇区内的现有优势。对城镇的信息化管理要根据每个城镇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利用当地的经济结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等进行管理,减少城镇信息化管理中的资金。

五、信息化管理为城镇发展带来的效益

信息化管理将为城镇发展带来明显的效益。首先,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优化城镇工业的结构,加快我国工业化的发展速度,为城镇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动力。其次,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人们快速的发展信息服务,使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再次,信息化的管理有利于加快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避免城镇发展过程中的误区,提高城镇发展的效率。最后,信息化管理不仅给城镇带来了发展,也为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便利,信息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新动力。

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促进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还为城镇化的管理带来了便利,促进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工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工业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工业化的速度;信息化的发展为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动力,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信息和科技方面的知识,逐渐加快了农业信息化的脚步。信息化的管理促进了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发展。

六、结束语

加快城镇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在城镇化的建设下,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也在加快,但是由于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城市信息化管理的任务依然是一个关键难题,加快城市信息化管理需要在网络的基础上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宣传,让人们认同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高屋建瓴、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如田,李茜.小城镇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方法[J].小城镇建设,2008(10).

第5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虽然名目不同,然而二者之间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都是体育学科的一种,都是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从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分析来看,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需要有一定的体育环境基础,高校体育需要有更多的体育项目、体育运动技术以及体育设备等等,需要全面、系统、科学的为社区体育服务,因此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高校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能够更好的利用学校体育教学的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体育技巧,从而掌握好体育健身的方式方法,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也能有所提高,在未来进入到社会后,也可以更好的发展群众体育,这也是促进社区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高校体育,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各项活动在未来都需要在社区体育环境下开展,高校体育作为社区体育的基础,也为社区体育提供了更多的更优质的体育项目,对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为了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完善发展,就需要通过高校体育的发展来带动社区体育的不断进步,这样有利于社会体育教育观念的形成,对社区、学校以及家庭等社会单位的体育活动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在体育项目和体育竞技比赛中也有一定的共通性,高校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会以科学的、合理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更好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而社区体育的发展也需要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们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也间接的带动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由于体育项目的共通性,学生们在高校时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在未来也会带到社区体育环境中,从而更好的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而由于高校体育也是社区体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体育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将会带动更多的人们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从而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长远来看,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融合也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身体健康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2我国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之间发展脱节现状及问题

2.1学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但参与社区体育工作少

学校内体育教师及离退休的体育教师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比率很低,在职体育教师在课余时间里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比率极低,其参与积极性低于离退休人员。

2.2学校体育资源丰富,有效利用率低

大多数学校采取封闭管理。为了便于学校管理,体育场地通常6点以后就关门,无形中造成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浪费,不能与社区形成优质体育资源互利共享的相应。

2.3社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

受制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体育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区体育设施、场地不均衡;二是社区体育活动经费不均衡;三是社区体育指导员和管理组织不均衡。

3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对策

3.1抓好全民健身的宣传工作

在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过程中,要特别抓好宣传工作。一方面要注意大学体育政策的对外宣传。另一方面要注意体育文化知识的宣传,以打造有影响的大型比赛,还可在每学期举办一个“体育文化宣传周”。同时,大学毕竟不同于社会,社区人员的大量进入对大学纪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所有进校人员的宣传管理,预防负面影响的产生,保证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后形成互动式良性发展。

3.2高校体育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对外开放,一个团体的发展需要对外开放,高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意识,不但要搞好校内的体育工作,还应为社区体育出谋献策积极参与,为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高校体育的发展同样需要主动走出去,大胆请进来的策略,高校应对社区居民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提供不影响教学条件下的宽松政策,鼓励社区居民进校体育锻炼,对进行体育场馆锻炼者进行合理的收费,通过多种途径促使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促使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3.3搭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合作发展的组织管理机构

以社区居委会、社区内的学校体育负责人和居民代表三方构成社区体育委员会。在组织机构的管理人员上,除少数必要的专职人员外,多数可由业余或兼职人员担任。在经费来源上,除少量的政府投入外,多数应由活动创收等市场渠道及企业的赞助来解决,组织机构的活动地点选择为社区内较有影响力的体育场馆,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进行会议交流,对开放中的有关事宜进行决策和管理,从而加强了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使其向经常化、规范化方面发展,从无序、松散向有序、有计划的趋势发展。

3.4政府及相关部门参与宏观调控

第6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关乎科学发展的持续推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之源。笔者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就如何结合当前实际,把握住工作重点,切实解决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基层 精神文明建设 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总体上说,我国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的,主要体现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层面不够丰富,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如何结合当前实际,把握住工作重点,切实解决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最急迫、最关键的问题。

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统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是转变老思想、转变老办法的现实需要。淳安县在认真分析形势、结合地方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以“幸福和美”统揽精神文明工作,有力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一、把握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关系

(一)把握好“大势”与“微观”的关系。精神文明工作必须从大势着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注点,做好内涵阐释,增强共识共鸣。同时在具体工作载体和手段上,找准小切口,借“细小实”的身边人身边事来折射大理论、大道理。

(二)把握好“重点”与“全局”的关系。以“幸福和美”主题统揽精神文明工作,必须系统、全局、整体地进行科学谋划,充分调动和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品牌深化力度。同时,必须找准品牌打造的着力点,精心设计活动、分线推进实施,集中一段时间和精力,形成声势、亮点和成效,使“幸福和美”品牌打造开好局、起好步。

(三)把握好“中心”与“基层”的关系。基层精神文明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中心和群众两种意识。一方面,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浓墨重彩地做好“五水共治”、“‘撤村建居”、“美丽示范实验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充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糅化剂”和“油”,认真调研基层群众所思所需所想,活动向基层延伸,如以流动幸福舞台的方式,深入偏远山村、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聚集区等地,满足各类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推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三大举措

在积极探索基层宣传文化工作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淳安紧紧围绕以湖兴县总战略,以“幸福和美”统揽精神文明工作,着力打造“三大品牌”,全面提升淳安发展软实力。

(一)以“和美家园”为目标,打造“幸福千岛湖”人文品牌。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统筹各方社会资源,丰富文化文明活动,全力营造文明和谐氛围,提升民众幸福指数。一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围绕“三个倡导”24个字,深入开展“六大行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开展学习讨论和宣讲普及。在全县开展“最美淳安人”评选,开辟“最美淳安人”光荣墙,分期展示“最美教师”、“最美环卫工人”、“最美金融卫士”等各行业最美丽形象。举办“文明杯”少儿故事、少儿书法、少儿歌曲等系列比赛,通过活泼的、艺术的形式,在全县少儿中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新风尚。二是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落脚点,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扎实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进一步完善“网上文化礼堂”,积极探索社区文化礼堂建设,通过常态化运作,使文化礼堂成为城乡群众精神家园和“文化地标”;举办“淳安好声音”、“淳安好腔调”、“淳安广场舞电视大赛”等有影响、有声势的大型文化赛事,激发全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和活力;利用“幸福舞台”载体,送文化下乡到偏远农村、建筑工地,努力做到文化享受全覆盖;努力培育农村文艺队伍,如文昌油菜花、宋村乡宋世兰艺术团等,充分发挥草根艺术团在基层群众中的引领作用。三是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口,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契机,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开展“文明出行”、交通整治,全力打造千岛湖城市管理金名片;深化社区卫生 “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探索城市环境共建共管长效机制;推进旅游服务精细化工作,通过文明导游、文明示范店评选,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努力为市民和游客打造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

(二)以“美丽样板”为目标,打造“最美千岛湖”外宣品牌。以“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为核心,精准把握“最美千岛湖”城市宣传定位,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推进活动。一是做大精品外宣,打造“最美”形象。自2014至2016年,分“让我告诉世界、请到千岛湖畔来、千岛湖我们还会再来”三大板块,造势“最美”宣传。推出“最美・千岛湖”全国摄影大展,推出“最美千岛湖”宣传语征集,推出“最美千岛湖”电视专题片大赛,以摄影、书画、专题片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淳安千岛湖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和悠久历史,全力打造“最美千岛湖”形象。二是抓好主题深化,凸显“美丽”元素。紧紧围绕淳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造浓发展氛围。同时以“美丽杭州实验区,秀水富民淳安梦”为主题,从经济、旅游、文化、民生等多角度入手,推进“美丽杭州”实验区工作,深入挖掘整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无违建县创建”、“全县景区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亮点,做好推广,切实增强淳安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7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要素;内容;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当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同时城乡规划也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涵盖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规划。通过以下分析,必须从根本上来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从而为创造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和谐的生态城市提供保障。

一、生态城市规划的组成要素

就系统的生态理论而言,生态城市规划包括了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生态化。

1、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保护好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有良好的区域大地景观和生态系统,合理地利用好各类土地,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的合理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获得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2、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经济增长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生态农业的全方位实施;实施工业的清洁生产,从改进生产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维护、综合利用等生产和服务的全环节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更为合理,可再生清洁能源成为能源结构的主体;大面积推广生态化交通方式、生态化旅游方式和生态化住区方式,以节能、节水、无污染、高舒适度为目标具有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自然空调技术、雨水收集和污水资源化技术、环保建材等的生态建筑和环保屋普及发展。

3、社会的生态化表现为:人们具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生态文明得到全社会倡导和遵守;消费模式日趋生态化,可持续的消费理念成为自觉行为;人们生理和心理上保持健康,人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社会管理效率高且能自动调谐;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综合服务能力强;人口结构优化;城乡交通便捷安全。具有以上含义的生态城市(地区)已远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人类生态,也标志着人类传统的唯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进入一个复合生态发展模式的新境界。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

1、城乡规划。首先,就城乡规划的现状来讲,我国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就非常关注这一事项,一直到现在已经取得了诸多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种城乡之间独立发展的二元规划策略,未能注重二者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城镇的规划建设的《管理条例》规定还在很深的程度上影响着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的实施。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国《城乡规划法》的编制与出台才打破了以往的规划建设僵局,将建设工作推向了新的台阶。其次,就城乡规划建设具体要求而言,它主要分为科学整合与系统协调两个方面。科学整合是要求全国范围内的各区域呈现之间要构筑以核心城市以及中心城镇为辐射点的整个大空间整合的规划,同时着力保证小城镇中的中心城乡获得优先突出的地域与交通的整合,从而推动区域城乡整体空间、小城镇城乡等各方面的一体化城乡网络的建成。系统协调则是要求城乡规划发展必须与区域发展的计划相互协调,尽量达到对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协调建设与应用,全面推动区域发展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在城乡协调规划中的渗透。

2、城市区域规划。根据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与资源情况,给城市以准确的定位,实现区域和区域间各类资源互补、协调发展。(1)土地规划,应全面考虑土地使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健全土地规划利用体系;(2)水资源规划,充分考虑区域内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创造城市亲水空间,开发节水技术,保护饮用水源,建立高效的城市排污系统,保护水生物种多样性;(3)能源规划,节约减排,提倡绿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能、风能、水能,开发绿色材料,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4)交通规划,发展电动汽车和氢能源汽车,控制燃油汽车在城市中的通行,提高交通规划运行效率;(5)绿地规划,扩大城市绿地系统范围,提高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3、城市人居规划。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应突出人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强调社区生态建设,创造和谐人居环境。(1)生态建筑,采用节水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自然通透技术、环保材料技术,增加人居环境适宜度;(2)生态景观,既要加强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也要强调历史文化传承,充分发掘城市自然和人文资源,使其符合城市文化和人居环境需要;(3)生态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绿色GDP的要求,建设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4)生态教育,生态城市需要人人参与,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普及生态城市知识,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建议

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一切城市建设活动的核心,所以,编制科学的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发展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上文笔者已经阐述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制定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方案的时候,应该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制定一个生态城市规划。这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始终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要素,使三者协调起来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必须以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综合考虑城市周边地区及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发展,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全力推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当前对于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主要是以《城乡规划法》作为依据,要想推动城乡规划实现良好发展,就要将此法作为中心和基础来逐步推动本法律的更新完善以及其他相关辐射法律法规的大力健全,为我国逐步萌生的新的规划需求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具体来讲,国家要利用多种渠道及方式来向所有的城乡住户进行《城乡规划法》的普及性宣传,指引当前的城乡建设人员按照必要的审批工作要求以及相关制度等来进行具体的建设。同时,国家还应当鼓励城乡居民针对法律的不足来提供完善建议以及创新见解等,着重推动其他相关法律对《规划法》的补充,全面推动我国城乡规划系统合理实施。

结束语

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带来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环境的污染,废水废气的增加以及固体垃圾的堆积都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所以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第8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在海南省海口市一个花卉产业园区打工多年的盘县人马碧洲也许无法想象,在自己的家乡,一个比他务工的园区大得多的花卉苗木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贵州省花卉世界博览中心,在今春开工、夏季建成苗圃区700亩,可以吸纳几十名他这样的农民就业。

这是盘县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三化”同步战略的一个缩影。

近日,就盘县如何积极推进“三化”同步战略的实施,六盘水市市委常委、盘县县委书记陈少荣接受了本刊专访。

“三化”同步 时不我待

《当代贵州》:盘县是中国西部经济强县,更是贵州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县。一般认为盘县的比较优势是依托能源、矿产加快经济发展。盘县推进“三化”同步,是否基于一种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陈少荣:“三化”同步是盘县实现奋力赶超、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盘县实现升级转型,跻身全国百强县的重大战略。

盘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建设西部十强县、全国百强县,构建和谐盘县”的奋斗目标,符合盘县的实际,是盘县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统一全县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积极推进“三化”同步。

盘县地域广、人口多、城乡差别大、乡镇发展差距大,从根本上看,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不同步、不协调造成的。盘县要赶超发达地区水平,在“赶”与“转”中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跻身全国百强县,关键在实施好“三化”战略,推进“三化”同步。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我们要始终不动摇、不放松、不懈怠地加快推进“三化”同步。

推进“三化”同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只要坚持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坚持不松懈,就一定会结出甜蜜的果实。

加速发展 “工”为动力

《当代贵州》:盘县提出要建设贵州第一强县,这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二、三产业实体为支撑,尤其是工业。盘县在这方面有何思考和举措?

陈少荣:实现“三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动力。盘县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根据国发(2012)2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以及市委、市政府“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首要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突破抓转型、跨越抓项目”的战略部署,盘县采取五大举措抓二、三产业经济实体建设。

一是建设园区搭平台。2012年,盘县加快了红果经济开发区、盘北经济开发区、盘南工业园区的全面建设。完成了三个园区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加快园区路网、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的建设。

二是大力招商增投资。2012年,盘县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一改过去只重对外招商,本土企业投资积极性调动不够等情况,通过召开盘商助推盘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座谈会、盘县支持盘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黔桂公司、粤电集团等大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等系列座谈会,激发了盘县企业家爱盘县、建盘县、投资盘县的激情。

三是拔钉排难促建设。招得来商还要让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全县排查影响项目建设的钉子和难点、重点问题,四大班子领导亲自抓,拔钉排难,黔桂天能煤焦化的拆迁、恒鼎煤焦化的征地拆迁、快速通道的房屋和坟墓的搬迁等一大批难题得以及时解决。

四是升级改造促转型。随着一大批煤矿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实现综采综掘,天能煤焦化一体化、首黔煤钢电气一体化、盘江机械制、修、租服务一体化、黔桂发电厂上大压小、凉都汽贸城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盘县工业将告别过度依赖煤炭、粗放开采、产业链条短的时代,逐步走向以多元发展深加工为主、技术含量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是多元发展调结构。盘县在促进传统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制造等领域的项目,凉都汽贸城、六盘水康博木塑科技有限公司、三特中药饮片加工厂、贵州天刺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格外香土豆制品厂等一批批非煤项目落户园区,促进了园区多元化发展。

加快转型 “城”是载体

《当代贵州》:要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盘县的思路和举措是什么?盘县有30多个乡镇,它们之间发展似乎难以均衡。

陈少荣:城市化率低,城镇发展缓慢,城镇规模小,是制约盘县加快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加快城镇化,才能孕育更多产业,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别。

按照新的定位,盘县城镇化按“321战略”即:按主城、小城镇、新农村三个层次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坚持“城乡一体化、新老城区一体化”两个一体化;县域按照“一主两副和29个小城镇”的格局规划。主城区按照新老城区一体化,分为老城、新城、产业、远景四个组团,红果新城区组团以月亮山中央公园为核心,分为东部城区和西部城区来规划建设,力争在2015年主城区人口达到40万人以上,远景目标达80万人以上。建设成为贵州西部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宜居宜业的大城市。

盘县将继续加快红果主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做大城市规模,增强城市魅力;其次,要按照50万人口的大城市规模,规划建设好两河新区,尽快实现两河新区与红果新城和城关古城的衔接,实现新老城区一体化;再次,要统筹做好矿厂区和小城镇的发展,实现矿厂区和邻近小城镇的一体化。要积极动员国有大企业和民营企业支持和参与小城镇建设。第四,要采取争取上级支持、市场运作、社会投资等方式,建设一批特色小城镇。

《当代贵州》:各乡镇城镇化进程中有哪些亮点?

陈少荣: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盘县小城镇建设做到了“三个统筹”。一是小城镇与矿区建设统筹,与工矿企业携手共建小城镇;二是小城镇与旅游景区开发统筹,小城镇的建设要为旅游景点的开发、乡村旅游的发展配套服务;三是小城镇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特色统筹,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城镇。今年,盘县已启动了5个特色小城镇建设,到明年年底再建成10个以上的特色小城镇,在3年内,完成所有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力争到2016年,城镇化率达到60%。 通过典型引路,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按照这三个统筹,盘县小城镇建设能覆盖80%以上的乡镇。

《当代贵州》:如何应对水资源对城市、城镇人口承载量的制约?

陈少荣:城市作为经济、人口和用水最集中的区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水资源和人口承载量已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这个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应对。一是不断开拓新水源。我们将按照现代水利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坚持重点突破,不断推进白河沟、鱼洞坝、卡河、西得泥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和17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工建设朱昌河、胡冲、山王庙、出水洞、两岔河等水利工程,积极实施小水窖项目,建成较为完善的城乡供水体系,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宣传,强化居民节约保护水资源意识。通过对城市水情的介绍与宣传,提高居民的水忧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水资源节约与保护行动中来。

《当代贵州》:农民实现就地转变身份的关键是什么?

陈少荣:要解决城镇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好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和生活保障问题。要着力于解决进城务工多年、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及其家属的身份,要让他们更快变成城市居民;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的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问题,这样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要靠“两只手”

《当代贵州》:“三化同步”中,发展现代农业任重道远,有人说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是用发展工业的手段、措施、技术搞农业,你认可这种观点吗?

陈少荣: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战略的持续推进,农业经营格局正逐步从传统小农生产向现代化规模农业递进,农业生产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功能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方向拓展,产业链条从生产销售向全产业链延伸。农业与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互促共荣,已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从这一角度来说,我更趋同于你说的观点。

《当代贵州》:加快农业现代化,最需要什么?

第9篇: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产业新城;规划;运用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 A

产业新城是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产物,其主要是为了缓解城市压力,拓展城市空间而在城市建立起的新的发展空间,可以更加的方便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产生活。随着现代绿色环保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绿色家园是每一个居民的梦想。因此在进行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我国有关部门开始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运用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之中,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我国城市良性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相关概述

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进行着改造自然,破坏自然,与自然对抗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规划出了自己的领地,但是其也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阻碍了人类继续在地球上的繁衍生息。鉴于此,全世界各国开始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与自然对抗转变为,保护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转变,同时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开端。近年来环境问题逐渐的凸显出来,环境保护在各国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思想层面而开始向实际生活靠拢。各国都在积极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将绿色的环保的理念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努力培养人们环保的生活方式。

1.1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环保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涉及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还原地球的绿色资源,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下去。绿色环保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颇具波折的历程,它是人类亡羊补牢的产物。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工业化生产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对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与浪费。就目前来看,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头号大敌,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落实到生活的实际中去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具体来讲各个国家都应积极的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高人们环保意识

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一直以来人类都在进行着破坏环境的行为,因此要想短时间内转变人民群众思想让其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鉴于此,有关部门应积极的进行绿色环保理念的宣传,尤其要从孩子抓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融入环保的知识,逐步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落实到生活的实处,重视行动的重要性

从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国家都存在着缺乏行动力的现象,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多重口号而轻行动,造成环境保护工作很难取得巨大的成效。因此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注重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落实到生活的实处,加大环境保护人员的行动力,推进全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发展。

1.2产业新城

兴建产业新城是现在城市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城市的生命力,带动了乡镇经济的发展,为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简单的讲所谓的产业新城就是在城市之外建立起以产业为主的经济区域,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兴起,通过城市功能的完善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城乡共荣的效果。目前在我国很多大城市都以主城区为依托,在城市郊区兴建了产业新城,其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实际运行都更加的科学化,合理化,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讲产业新城在兴建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合理的进行产业新城的规划

规划工作是兴建产业新城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对产业新城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一般会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产业种类,城市发展方向,城市绿化面积,城市交通等多个方面入手,合理的对产业新城进行细致周密的规划。

(2)提高产业外移效率,保障产业顺利发展

产业新城建成后主城区内的一些产业将会进行外移,这种产业的外移既减轻了主城区的负担,同时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周围乡镇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带动作用。因此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产业外移的效率,保障产业顺利发展。

(3)加强城市功能性建设,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

产业新城功能建设对于新城内部产业的发展,新城内部居民的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产业新城的建立与使用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城市功能性的建设,建立起有效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活环境,充分的发挥出城市的作用。

2.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

为了避免重蹈过去城市建设的覆辙,减少城市建设,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产业新城的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应重视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去,从源头上提高城市的环保效能,保障产业新城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向着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方向发展。

2.1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方式

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产业新城规划中,首先有关部门人员应当对绿色环保理念进行细致全面的解读,并应明确产业新城兴建的目的以及其发展的方向。具体来讲在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安排功能分区

随着人类发展的不断加速,空间资源越来越紧缺,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绿色环保理念的要求。因此在对产业新城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充分的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各功能分区的利弊考虑清楚,通过多种方案进行对比,选出最优的功能分区分布方案。

(2)扩大城市绿化范围

城市中的绿化水平关系着一个城市的环境质量,是一个城市环环境评价的标准之一。鉴于此,在产业新城规划的过程中,有关设计人员应尽最大的可能扩大城市中绿化的范围,在城市内部建立长久性的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3)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从长期看,必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而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预计202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会重达到15%左右;同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现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第一投资国。

(4)积极发展节能产业

节能,低碳是绿色环保理念中的主要思想,其对于产业新城的规划起着指导性的作用,节能型产业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是通过产业改革,技术创新等方式,对原有产业进行革新,减少产业在运行过程中能源的消耗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在产业新城的规划过程中,有关管理人员应重视产业新城内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产业新城内各项产业向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为建立绿色产业新城打好基础。

(5)建立城市低碳交通

低碳交通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其是一些专家对未来交通发展提出的一种实践性的建议,其主要就是希望通过控制城市内交通的发展,车辆的运输等方式对城市内交通进行低碳管理。这种管理一般要在满足城市内运输需要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减少废气的排放,资源的消耗,以达到低碳环保,节约能源的目的。

2.2绿色环保理念在产业新城规划中的运用成效

在产业新城规划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了产业新城工作生活环境的合理建设发展,对城市的多功能混合和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促进产城融合

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为城市良好环境的创建打下基础,促进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以环境为载体,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经济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建设良好环境,以达到产业、环境、居住、生活、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2)推动经济发展

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清洁能源的建设和节能产业的发展符合社会现阶段及将来的产业发展趋势,必将积极吸引优质的开发企业进驻投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开发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也降低了政府打造产业新城的经济压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3.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新城是现在城市发展的热点,其将对未来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拉近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将绿色环保理念融入到产业新城的规划中去,是对产业新城建设的一次有益完善,其将有效的推进我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蕾.紧凑生态型新城规划中“缝合”策略――贵阳花果园新城规划设计解析[J].规划师,2011(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