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教材简析
[内容提要]
课文主要写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向一个12岁的小姑娘学习穿戴和整理的事,反映了他热爱科学事业和谦逊的美德,同时也表现了小姑娘的率真、可爱。
[学会分段]
本课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小姑娘碰到了一位穿着随便的老人,父亲告诉她,那位老人是爱因斯坦。
第二段(第4——5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穿戴。
第三段(第6——7自然段):写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整理工作室。
第四段(第8自然段):写小姑娘的母亲问爱因斯坦,他和小姑娘在一起时都谈些啥。
[写作特色]
1.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叙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借助对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
教具准备
磁带、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板书:爱因斯坦(?)说说你对他的了解。齐读课题。
2、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次相遇,相处,成了好朋友)
二、精读训练
(一):快速通读全文,用“——”画出描写他们三次相遇的句子。
1、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位老人。
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
(1)读读三句话,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2)“撞”——“遇”——“等待”说明什么?(从不熟悉到熟悉)
(3)“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说明什么?(时间在推移)“随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把你从三句话中体会到的内容说一说。
(4)指导朗读三句句子。抓住“撞”、“遇”、“等待”等词语。
2、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引导让学生自由提问。(爱因斯坦和小姑娘三次相遇,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二)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段。
(1)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
课件出示:老人蓄着一棒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
A、照样子写词语:短而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人?
(2)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子。
A“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B、齐读。
(3)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
(4)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
课件出示: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足及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A、照样子写词语:又肥又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在外貌、穿着上很不讲究。)
C、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穿着的句子。
2、当小女孩把这见事告诉父亲后又怎样呢?师引读父亲的话。
3、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小女孩为什么“纳闷”?
4、根据回答出示: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把反问句换一个说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不可能是最伟大的人)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6、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
7、小结:这一段写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
(三)、精读第二次相遇部分
1、过渡:小女孩一遇爱因斯坦,第二天她又遇上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2、找出课文中有两个“仍是”的句子。
课件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1)、读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
(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3)说说“一面……一面……”体现了什么?(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3、找出这一段中爱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从这一段对话里读懂了什么?
(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
4、分角色读第二段。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二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
(四)、精读第三次相遇部分
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三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
(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
2、从那些词语句子中反映出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
3、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内怎样乱?
4、分角色读第三段
5、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
三、作业
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
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
板书:
第一次相遇撞
那么,写人记事类文章究竟该如何教学才更有效呢?下面就以《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一、以事情为主线,梳清文章条理
写人记事类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直白、结构清晰,相对来说,学生也喜欢阅读,容易理解。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无需对文章结构、层次条理、题材特点等作太多的分析。完全可以“去枝斩杈”,在学生自读后并对文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门见山地展开对人物及事情的教学。
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和文本第一次对话,然后以“课文重点讲他们的几次见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梳清文章条理。但要注意,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孤立地为分析文章条理而抛下问题的,而是为下面的“三次见面”作铺垫的。因为“三次见面”中有大量的人物描写,可以从他们不同时期的表现来探讨其特点。这样教学,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所以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更有效的。
二、以人物为中心,解读追求立体
写人记事类文章重在对人物的理解,这一点无可厚非。首先,对人物的理解不能像观看战争片那样,用好人和坏人来定位剧中人物,应该追求立体丰满。因为很多时候人物是多重的、复杂的,甚至有着阴和阳的双面性。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他既有伟大的一面,又有平凡的一面。文章旨在从人文、多元的角度看待这个人物,教育学生既不要盲目崇拜伟人,也不要因为他们有不如常人的地方就鄙视他们,而应该用一种常人的眼光平视他们,接纳和包容他们的不足,将他们当成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来对待。
其次,文本本身的教学也应追求立体丰满。在处理这篇教材时,不能简单围绕“爱因斯坦是伟大的人吗”这个问题组织教学,仅仅停留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上。在课堂结尾,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愿意与小女孩相处?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懂得友谊的建立基础,那就是真诚、平等。这样解读,可以将教材的内涵往纵深处挖掘,使学生的思想更深邃,思维更开阔,也使课堂教学更加饱满、厚实。
三、以对话为重点,朗读训练扎实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在指导朗读训练时,应该根据文章对人物刻画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千万不能面面俱到。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文章中,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两个人物进行刻画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语言描写,这是指导学生朗读的闪光处,也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地方。
那么,对于对话朗读训练,我们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我认为,不可单纯地靠朗读技巧的传授来指导。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过:“朗读就是说话。不要朗读一个样,说话又是一个样。”所以,人物对话训练更应生活化,应要求学生像自己说话那样去读人物的“说话”,把自己融入其中,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文中人物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话,身临其境地读出画面,让文字自然地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四、以学法为目标,读与写相结合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于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在学生自己创作文章时能灵活运用,从文章的立意、语言的表达、人物的刻画等多方面构思,写出较高水准的文章。当然,我们在指导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要求学生仿写,而应该截取文章中描写最成功之处,引导学生总结写法。
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就非常成功,简简单单、寥寥几笔,即将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邋邋遢遢的爱因斯坦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设计这样一个训练的环节,让学生抓住特点进行人物外貌的仿写,学生不一定非写不可,也可以动口说说。假如能这样长期地训练下去,我想学生对这类文章定会把握得当,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在校内教研课上,一位老师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一课。教师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了脉络之后,以课后的一个大问题“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请联系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总领课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通过预习你们能回答吗?
生: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还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生: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
师: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是个伟大的人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学习。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书上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想一想,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生准备了约五分钟进行交流)
生:我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他的伟大:“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走路时还在思考着问题,可见他对工作是多么的投入。
生:对文中的这一处我感受很深,小女孩的爸爸说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人,可爱因斯坦却对小女孩说:“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可见他是多么谦虚。
生:他面对小女孩的批评、指正是多么的宽容、坦荡啊!一位大师能这样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真是太伟大了!
……
师:是啊!这些语言、动作、神态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真是一个伟大的人!让我们带着敬佩的感情读读这些语句。(此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学生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但面对老师一扫而过的目光,慷慨激昂的语调,他又缓缓放下了。)
……
课后评课时,多数教师认同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认为抓住课后问题为“领子”,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学习感悟文本,起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但一位听课老师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如果不考虑主人公是大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这些因素,一个人“一边走路,一边埋头思考着什么”就能称得上伟大了么?更何况一个连“穿衣、收拾屋子这样的玩意儿都对付不了”的人,能让我们的学生从心底里觉得他伟大吗?”我想起了课堂上那只被忽略的手臂,对学生的认同度也产生了怀疑。
【案例2】
在区级赛课时,又一位教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处理让我眼前一亮,自己的疑惑似乎找到了答案。教学片段如下:
1. 初读课文之后,你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伟大)还有不同意见吗?(也有少数学生认为他平凡、普通)
2. 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伟大或者普通,还可以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学生自学课文15分钟,准备交流。
3.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得说服自己。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同学,你们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学生在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交往中,通过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谈到他的伟大。
4. 刚才很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可有同学心里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因为他们认为爱因斯坦也很平凡,很普通啊。好,接下来的时间让这部分同学来发表意见。当然,刚才发过言的同学也可以发言,因为你们可能也发现了爱因斯坦普通平凡的地方。
请同学说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爱因斯坦很平凡、普通的。
5. 讨论到底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起初,大家都各执己解。但渐渐地,大家的意见趋向统一:爱因斯坦在生活中会如此衣衫不整,卧室里一塌糊涂,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他在学术上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却依然那么谦虚,随和。他是那样宽容大度,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他在生活上的平凡与人格的伟大并不相悖,平凡中更见伟大。
【反思】
两则教学案例反映了目前小语常态课堂的两种现状:“假的对话”与“真的对话”。
对话,作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正逐步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现在许多教师也正在尝试发挥出它在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正如案例二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师生间、生生间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观念,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使所有学生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了师生间的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可是在热热闹闹的对话教学中,我们要警惕其中的“假对话”,即名义上或形式上是对话,其实并不是“真对话”,甚至是“反对话”。正如案例一,课堂上学生的讨论是基于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形成“爱因斯坦就是一个伟大的人”这一共识而展开的,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科学巨匠,所以在学生的眼里,缺点成了优秀品质的佐证,普通被硬生生地上升到伟大的高度。不仅如此,我们教师还要让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我们的观点,并为教师的观点找出证据。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但这是教学的民主吗?这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吗?这样的课堂能教育我们的学生产生自己的思想吗?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区别“真的对话”与“假的对话”呢?我结合众人的智慧及自己的深入思考,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从形式上说,“真对话”是平等的,而“假对话”是居高临下的
“创设自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和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是师生对话的前提。”在“真对话”的课堂中,教师是蹲下身子与学生进行最自然、最真诚的交流,真正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领域,倾听他们幼苗拔节、心灵开花的声音。教师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递者与目标管理者转化为心理诱导者、方法引导者、学习指导者,师生是一种“我-你”关系。而在平等的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互动交流的状态之中,他们同是对话的主体,又是对话的主人。在伙伴群体中,畅所欲言,尽情表达,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完善,思维在碰撞中绽放光芒,观点在争论中流动生成,精神在相遇中唤醒激活,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时候,对话便在相互唤醒中走向深刻和厚重,在意境升华中变得精彩和富有灵性。殊不知,课堂上那一支犹豫着举起的小手,或许就是一种见解,甚至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呢!忽视了这样绝佳的对话机会,多么可惜啊!
“假对话”中教师的角色是权威式的,与学生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学生是没有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从而也就谈不上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更不要说获得成就感与生命的价值体验。这样的对话越多,距离新课改的目标就越远;对话的氛围越热烈,学生思想的天空就越模糊。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哗众取宠,迷失了精神的家园。
(二)从内容上说,“真对话”讨论的是真问题,而“假对话”讨论的是伪问题
在西蒙・波格尔50岁那年,他苦心经营的公司因一桩桩的官司和内部管理不善而被迫破产。重新变得一无所有的他用手中最后一点钱在市郊买了一处坟地,他想自己已经老了,还是为死后的灵魂安个家吧。
意想不到的是4年后,一条铁路欲从西蒙・波格尔那处坟地前方穿过,火车站就拟建在坟地前边。于是,就有人找到西蒙・波格尔,愿以高出数倍的价钱买他的墓地。一块看似不起眼的墓地竟轻松地为他赚回了一笔不菲的钱,这是西蒙・波格尔当初万万没有料到的。一锤惊醒梦中人,西蒙・波格尔迅速找合作伙伴筹钱买下了“火车站”周围的大片土地,等到两年后火车站建成时,这片地皮的价格涨势惊人。
西蒙・波格尔因此而扭转了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有名的房地产商。
启示:人生没有真正的失败,因此我们根本没有理由说放弃。一块坟地都可以变成一座“金矿”,这世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换个想法
一个美国女医生在非洲做援助工作,她的丈夫林肯准备去看她。女医生在信中告诉他,这里非常寂寞,大多数援助人员都忍受不了这里的生活,他们纷纷提前回国。
林肯到了目的地后才发现,当地的生活环境,比他想象得还要糟糕。他和爱人生活在荒漠中的小屋里,无人对话,没有事做。走出小屋,就是光秃秃的土地。晚上到处一片漆黑,没有路灯,只有满天的星星和讨厌的影子。
但这些没有吓退林肯,因为他记得有一本书说过:“换个想法,便能换来一切。”他因此对自己和爱人说,让我们来换个想法吧,看看会发生什么?
经过他的努力,他真的有了一连串惊人的发现。
他发现了土著人的手工艺品,他想,这能不能运往外界贩卖?他还发现这里的泥土非常特别,能不能用来做陶器?
林肯开始离开小屋,去发现更多,结果就有了更多。他发现这里有一种芨芨草,治疗外伤非常神奇,抹上之后,伤口就会慢慢愈合。
林肯为这些发现兴奋不已。从此,他不但不再寂寞,而且后面有做不完的事。
启示: 非洲没有变,荒芜的土地没有变,土著人没有变,星星也没有变,变化的只是林肯。他的想法有了不同,一切也就随之有了不同。
爱情的内涵
比尔・盖茨:“爱情比软件还要难开发。”
哥伦布:“在爱情这个领域,我又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诺贝尔:“我对爱情不是很在行,所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爱情奖这一项,还请各位情场高手见谅。”
达・芬奇:“一只鸡蛋可以画无数次,一场爱情能吗?”
爱因斯坦:“我只是找到了相对而言的爱情。”
牛顿:“有时候,爱情就像是树上的一只苹果,当你无意中散步到树下的时候,它可能一下子就掉下来砸在你的头上。”
安徒生:“童话中有了爱情,它会变成什么样呢?答案是:成人童话。”
贝多芬:“别以为我耳朵不好使,就听不见你们在那里谈情说爱。”
拿破仑:“你别看我一心想征服整个世界,可我自己却先被爱情征服了。”
居里夫人:“不知道爱情有没有放射性,我先拿一个到实验室去做做实验。”
爱迪生:“我哪里是失败了几千次,我只是找出了几千种不能成功地获得爱情的方法罢了。”
瓦特;“我久久地盯着茶壶里滚动翻腾的沸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爱情能使人疯狂,它的动力何在。”
莎士比亚:“爱情,可能是喜剧,也可能是悲剧,关键看你怎样去对待它。”
启示:爱情的内涵是那样的广博,我们每个人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一万美元与一把糖果
―天上午,爱因斯坦刚要走出办公室,助手过来告诉他:“有人想请您周末去做一次演讲,报酬是一万美元。”
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回绝:“我周末有安排,没时间。”
“难道您不能少给苏菲补一次课吗?”助手知道他每个周末都去给读初中的小女孩苏菲辅导数学。
“不能,我还想着她的糖果呢。”爱因斯坦笑眯眯地说道。
“她的糖果就那么甜吗?”助手不明白他对那个偶然认识的、并不知道他名字的小女孩为何那样用心。
这一天,看到爱因斯坦从苏菲那里回来,助手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那样高兴。
一 流于形式,倍感困惑
集体备课的的初衷是为了“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培养教师合作研究精神,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群体素质”的一种策略。它应该是教师钻研教材、切磋教法、共同提高的好方法。可最初的我们却认为只是学校组织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不该出现的现象:(1)一字不改,照搬网络。备课者常常认为只是把抄教案变成了打印教案,连教材都不细读,甚至连课题、备课人的名字都打错。(2)一人备课,大家享用。月初,备课组把任务化解成若干块,落实到人,每人一单元;期末,汇集成册,便成了整本教案。(3)教法统一,如出一辙。有了这样的教案,组内教师上的每一课,都是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语,一样的腔调,真是千人一面。
很显然,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却没有提高教学效率,更不说彰显教师个性了,“照本宣科”,一节课下来总是感觉不是得心应手,而是学生学来反倒更吃力。于是大家困惑了,集体备课到底怎么了?好处在哪儿?领导一针见血指出的话语至今犹响耳畔。很显然,有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根本谈不上是集体备课,它只是个人层面上的钻研教材,极个别的甚至连教材都不熟悉,其他教师更没去思考,只知道拿别人的教案为我所用,不仅助长了个别教师惰性的心理,也束缚了教师手脚。这样的集体备课违背了初衷,只是流于形式!“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们没能理解集体备课的真正含义!
二 确保效果,方案引路
为确保集体备课的效率,学校对教师进行多次分层的培训,制定了《集体备课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集体备课的方向、程序:(1)任务分解。备课组长分配任务,集体备课。(2)备课准备。研讨前,每一位老师应做的准备,不仅是初案书写者,每一位教师在发言前都要深入分析材料,分析本班学情,思考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撰写好研讨发言稿。(3)研前准备。教师提前阅读教案初稿,写好初案发言稿。(4)研讨过程。着重针对研讨的内容,初案的结构,重难点的把握,教法的使用,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修改初案的建议。(5)注重方法。执教者如何利用教学案。(6)强化统一。要求统一格式,统一程序:即初备阅稿研讨复备实施反思,为整合教师资源,以“中心备课人”“参备人”“备课组长”三者角色呈现,以具体要求来凸显各自的职责和作用。
三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有了角色定位,又有方案引路,大家对集体备课就有更深层的理解。新的一轮备课开始了,我作为备课组长主动承担了第一单元的备课工作。备课前,我翻阅了很多关于教学方面的书刊,从网络上浏览了众多名师的教学风采与方法,整合他们的教学经验,再结合本校的学习学情,作为自己备课的借鉴。同时也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挖掘课文没有写出来的潜台词,尽量做到一堂课把教材内容浓缩起来,短时间能简明扼要概括清楚,以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消化。如伸展开来,几个小时仍能丰富充实,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初读给人的印象就是写小女孩与爱因斯坦这对忘年交的友谊,再反复阅读教材和查阅了爱因斯坦的资料后,让我看到了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科学家的高尚品质。我把课文按照“相遇相邀相处相知”的线索,理清层次,以抓住人物语言为重点,揭示爱因斯坦伟大而谦逊的高尚品德。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小女孩的天真、率直、热忱。从这对“忘年交”的身上感悟他们的人格魅力。形成初案后,又经几次修改细节,然后才定稿。
研讨时,我们吸取以前“走过场,没收获”的教训。大家认真阅读初案(当然,之前组内老师都认真钻研了教材)。提出修改建议,以及自己如何上好这个单元的想法并及时做好笔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的教学设计,得到了组内教师的首肯。同时大家根据本班实情,想出了很多种课文的切入点,重难点的突破方式,学生易忽视、易错的字词,还有板书设计的最佳效果等。这一刻,让集体备课真正做到了博采众长、扩展思路、集思广益、张扬个性!而后从教师们反馈回来的上课信息中得知,效果很好!这从有的老师写的教学反思就能看出来。真正实现了执教者在集体备课中得到的一次归纳、提升,实践和再创造。既张扬了每一位老师的个性,又更好地适应了学情。这样集体备课收到了实效。老师们也尝到了集体备课的喜悦!
四 提升水平,超越自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个人的见识毕竟有限,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个人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又要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组内每一个教师都要学会交流,学会研究,学会合作与探究,而这些素养的形成必须促使教师个人努力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使大家都成长起来。
集体备课过程中,不断交流和修改、反思;同时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
如今,在教学中,我们渐渐发现,对于在集体备课通过大家智慧拟定的教学案,基本可以结合班情及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直接运用和指导教学。这样,就会用多余的时间去进行教学反思,让我们的课堂更加成熟,更加精彩!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真正尝到了集体备课的甜头。集体备课也不再困惑,不再流于形式。它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一个很好的平台!
结合笔者的上课实践和听课所得,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开始上课就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好学之乐。以下,我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
1. 猜谜激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他们对猜谜语都有浓厚的兴趣,用猜谜的方式揭题,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愉悦的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在课前导入时,教师采用猜成语的游戏与学生进行互动,出示成语意思或提示,让学生猜猜这些分别是什么成语。最后一个成语时让学生猜“最慢的速度”是哪个成语,学生都猜不到,教师就告诉给学生“蜗行牛步”这个成语。学生学得很感兴趣,而这些成语正是教师在本课教学海洋动物的爬行方式时要让学生积累的成语。这一导入,起到了一举两得的妙用。
2. 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笔者在执教《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首先出示爱因斯坦的头像,设问:认识图上这个人吗?他是谁?能介绍一下他吗?在学生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后,揭示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后设置悬念: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提出了自己许多的疑问:小女孩是个怎样的人?他们俩是怎么认识的?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呢?然后我以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答案。
3.由此及彼
由此及彼的导入方法是借助与新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测、设想,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一般来说,学生对新的教学情况能产生好奇心,但要转化为学习兴趣,则必须借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正如孔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一课时,在复习词语之后,教师让学生用两个词语来形容对埃及金子塔的印象。然后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哪些说明性的文章,询问学生学习这类文章要学习些什么。然后出示两个提示:(1)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事物的;(2)作者在介绍事物中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是怎样把事物说清楚的。让学生利用旧知识,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新课文,学生能循序渐进,由此及彼的层层深入学习,这也是导入的一种很好方法。
通过导入,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一堂好的语文课结尾也是应该讲求艺术的,完善、精要的结课会使课堂教学再起波澜,从而为教学活动画上一个相对完美的句号。为与新课标接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可采取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结课方法:
(1)延伸拓展式结课
课堂教学并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发展的。延伸拓展式结课就是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向课外延续、向实践拓展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在执教《我为你骄傲》一课时,学生学完课文,已经知道了小男孩具有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责任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同类型的故事让他们进行阅读,如《诚实的孩子》、《好吃的樱桃》等,并希望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向里面的主人公学习,让诚实、知错就改的品质能延伸到课外。
(2)布置作业式结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还应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最具典型意义的作业,达到巧结课的作用。教学《太阳》一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如下:电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请你也用“总分总分”结构,说说下面一段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有了电,才能 ,如果没有电,就 ,一句话,没有电,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样的作业与课文中学到的构段方式相同,而且写的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电,这样的结课能让学生具有可操作性。
(3)首尾呼应式结课
在导入时,我们会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结课时也应该与导入相结合,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教学《山谷中的谜底》一课,在导入部分,教师让学生默写四个词语:大义凛然 、义正词严、威武不屈、宁折不弯。并让学生知道这些词语都是表达在困难面前要具有不屈不挠、正面抗争的精神。在结课部分,教师进行了一次练笔:读着《山谷中的谜底》给我们的启示,我思绪纷飞。并给出相关提示:可以联系阅读过的历史故事,可以综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可以引用谚语、俗语、成语等。在学生交流后,送给学生词语:忍辱负重、能屈能伸。并揭示课伊始部分默写的词语就可以用在此处。她的整堂课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
笔者读了这个故事,如清泉洗面,思维豁然洞开。
小女孩和家长的思维方式值得教师咀嚼
小女孩用她自由的思维编织出童话般的世界,而家长的思维则过分理性化、定势化,想象力被固有的思维方式所束缚。这不由让我想到了执守讲台者,在经年的岁月摩挲中也难免会跟这小女孩的家长们一样思维“短路”。老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尤其需要换成孩子的思维。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应当童心永驻,用童眼看世界,如此才会发现世界是那么新鲜、有趣,才会生成向自己的未知领域探索、开拓的激情和勇气,才会有独具的慧心、明眸。一个普普通通的苹果,所有人都规规矩矩地纵向剖开,而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却固执地横向切开了,于是,她闪亮的大眼睛发现了苹果里的“星星”!这正是换一种思维的魅力所在。老师如果也用孩子般的热情与好奇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一定也会有更多神奇的收获。
蜜蜂和小熊的思维值得教师借鉴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要借鉴这只小熊的思维。小熊把自己的裙子装点得像花丛,吸引了众多的小蜜蜂追随其后,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浪漫,但对于教师,却是梦寐以求的期待。爱因斯坦说:“使学生对教师尊敬、崇拜和追随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教师如果也能像小熊一样,摈弃对学生的侵犯性粗预(这是家长印象中的小熊行为),不硬“逼”学生被动地达成老师的教学目标,而是先着力于自身建设,让教师的魅力亮起来,用自身的品德、智慧、学识给学生以正确、有效的精神引领,培植学生主动积极的向师情感,让学生如小蜜蜂追小熊般愉悦前进,就能达到不令而行的理想效果。
教师在直面学生时要借鉴这些小蜜蜂的思维。小蜜蜂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捕捉到了小熊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一路追随。如果老师也能淡化学生的缺点,把顽皮、叛逆当作学生成长的可爱,像小蜜蜂一样“糊涂”地去亲近自己本来不喜欢的学生,教师的心中不就总是阳光明媚?教学生活不就充满浪漫的温情?“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即使本来在老师眼中一无是处的学生,只要老师换一种教育思维,也能慢慢发现其身上的亮点,学生世界中的斑斓色彩定会让老师们惊喜不已。
转换不同的思维视角,激活多元教育智慧
首先,教师要有换一种思维视角考虑问题的意识和勇气,摆脱旧有观念的束缚,给自己的思想松绑。现实中,成千上万的教师默默工作几十年,却不能突破自己,朴实有余,创新不足。症结是囿于传统思维,缺乏大胆革新的意识和勇气,害怕“失败”“出丑”“另类”引来非议、嘲笑。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进行了一千多次实验,当有人嘲笑他的失败时,他却自豪地说:“我已发现了一千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正因为爱迪生善于换一种思维解放自己,在自由天地驰骋,才会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
其次,教师要有换一种思维视角考虑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来自于教师持之以恒地对教育现状保持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思维获得质的飞跃有其量的积累的过程,经过不同视角的理性审度,把纷繁的感性现象上升为教育智慧,教师就会敢于成见,别出心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拨云见日”,不断有新的发现,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让平淡的教学工作生成更多精彩,结出丰硕的创新果实。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是上好课的第―步。
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
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 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
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也是朋友。
二、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她惶恐不安,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教师看了以后,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夸赞道:“非常好,很有想像力,多有灵性啊!”随后又问道:“为什么不说‘倾听春天的脚步’呢?”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心头一暖,胆大了起来,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教师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走上讲台,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由此说明: 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三、在质疑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朗读;提升;学生;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298-01
众所周知,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重要的就是口语交际。让每个学生开口学英语不但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作为一个初中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探寻造成学生“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根本原因。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要想每一个学生用英语开口讲话,得从一开始就注重学生英语朗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良好习惯,为今后“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一、重视朗读,养成习惯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从一开始就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朗读”的重要性,使他们从思想上重视“朗读”并及早养成大声朗读英语的良好习惯。
1、能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语言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仅依靠听,他们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听到的文字材料,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领会和理解;反过来,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将会把学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记忆在脑海里,遇到听力重现时,就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而且学生大声朗读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传到自己的耳朵,大脑就会做出反应,表明学生不仅在读,同时也在听自己读,经过反复不断地朗读训练,从而锻炼了听力。
2、能锤炼语感和口语表达。学生正值身体生长发育期间,大声的朗读有助于他们发音、听觉、呼吸等器官的生长发育,经常的、持之以恒的英语朗读有利于学生获得牢固的英语整体知识,更能培养其语感。朗读是说的前提,只有读得通畅,才会有说得流利。学生如能坚持经常朗读文章,到需要说的时候就能脱口而出。朗读对口语表达有着显而易见的功效,它能培养学生讲一口标准的、流利的英语口语,不会朗读,肯定难以说出好的英语。
3、能增强记忆和提升写作水平。由于在朗读的同时做到了眼见、口说、耳听着三个步骤,所记的东西当然要比看或写所记的东西牢固得多。用朗读的方式记单词和句子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句子:It’s time to play with my friends. I am busy studying now because I want to catch up with other students in our class.若这个句子读熟了,学生就会记住句型It’s time to do something.和短语be busy doing something及catch up with. 而且只有记得多才能为以后的写作和翻译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学生,多朗读英语范文(尤其是背诵)对写作是十分有益的。
二、培养兴趣,加强朗读
1、创设良好环境,诱发朗读情趣。英语作为外语,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语言环境,教师应该以满腔的热情,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每一位学生都敢于朗读、乐于朗读,教师还应努力为他们提供朗读英语的机会,给予学生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2、变换多种情境,激发朗读兴趣。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变换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变换中体味朗读的快乐,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也可根据作品体裁,风格特点,通过提示朗读、分组朗读、采取个别与个别、集体与个别、集体与集体等多种朗读情境。如教学初三上 Unit 6 Reading A时,教师可让学生A扮成背景音或旁白,站在教室前面的一旁,而另两个同学则分别扮演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学生A进行朗读,其他两位学生则到时进行相应的对话;也可以采取集体与个别的方式进行表演,如几组同学一齐扮演背景音或旁白,另两个同学则分别扮演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也可以采取集体与集体进行对话的形式,如,三组同学扮演背景音或旁白,两组同学扮演爱因斯坦,而另两组同学则扮演成小女孩等。
3、布置教室舞台,展现学生才华。每个学生都有学习表现的欲望,并且希望得到教师或家长的肯定。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自由布置舞台,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1)朗读比赛。教师可以预先列出部分课文或让学生寻找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寓言、诗歌或课文等读物作品。让学生在班级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这样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能力,并得到师生肯定,朗读积极性会更高,学习兴趣会更浓。
(2)朗读表演。学生自己改编话剧、寓言、故事,一边朗读,一边表演,从而广阔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在愉悦、轻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锻炼自己的英语技能。
三、掌握技巧,优化朗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除了启发学生懂得朗读技巧的具体内容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启发学生学习掌握朗读的技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朗读技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强调汉语与英语音、节奏之差异。汉语讲究各种字调的搭配,而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因此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强调发音到位、掌握好词的重音和句重音、用好升降调、注意适当停顿、掌握连读技巧及意群的把握等。
(2)培养学生独立拼读英语单词能力。指导学生识别音标符号、拼读以及英语单词重读音节和读音规则等几个方面。
(3)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整句(长、短句)的能力。在英语朗读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注意词组的意义,要求他们记住词组的意思。
(4)培养学生独立朗读段落、篇章的能力。单独看几遍不懂的句子,放在英语段落篇章中朗读几遍就豁然开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