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

第1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城融合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前世界银行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预言:“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快速地增长后,随着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弱化和生态环境约束的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持续显现。目前,已进入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也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城乡规划从业人员的共识。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一、新型城镇化内函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改变原先的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模式,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鎮化模式转变;从高能耗的城镇 化转向低能耗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長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从高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转向低环境冲击型的城镇化;从放任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转向集約式机动化的城镇化。要实现这些转变,产城融合既是我们规划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必须重视的和重要方法。

二、何谓产城融合

所谓产城融合, 应分开理解。产是指产业集聚区空间(如产业园或工业区等);城指城市和城镇;产城融合即指将产业集聚区空间与城市或城镇空间融合发展,不在做人为的分离。

产城融合理念就是基于产业集聚区内生活空间滞后于生产空间、城市功能滞后于产业功能、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一方面,它强调以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的集中,为城市化提供基础支持,所谓“以产促城”;另一方面,它又强调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产业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所谓“以城兴产”。因此,产城融合的内涵其实质是一种二产和三产相互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1、以产促城。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产业集聚区来说,强调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不是单纯的降低二产比例,提高三产比例,而是应该在原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转型升级,进一步做优、做强第二产业,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经济支撑,进一步带来高质量的就业、居住等方面的多重发展契机和需求。

2、以城兴产。在新的发展阶段,对于产业集聚区来说,应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向产业新城转变。通过新城复合多元化发展带动产业整体提升,通过城区生活、生产等配套设施的复合化、多元化、规模化集聚与发展,进一步推动高新区的产业发展。

3、产城融合。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产业与生活从隔离走向融合,居住与服务从配套走向需求,生态环境从幕后走向布景,最终实现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融为一体。

三、产业集聚区和新城镇建设中产生的问题

我国经历了二十多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在产业集聚区和新城镇建设中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主要为:

1、单纯为拉动内需而规划建设空城。

地方政府会集中投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这可能增加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投资的几率,甚至在推进速度上存在搞竞赛的可能性。而对这一领域投资力度的盲目加大,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形成“空城”、“鬼城”。打着城镇化的幌子片面追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扩大投资盲目做大GDP总量,将使城镇化又仅仅是城市空间扩大化。

2、新的环境保护压力。

当前有2.6亿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就业,未来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70%的水准,这意味着,中国还会有3亿左右农民进城,这将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提出极大的考验,几亿农民进城,对城市交通、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承载力也提出了挑战。当前城市病已经严重,如果不进行集约水平的提升,很有可能会加剧城市病,最终使城镇化质量下降

3、产业集聚区服务设施滞后。

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尚未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以生产制造为主体功能的产业集聚区,缺乏生产服务配套设施和商业学校及医院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以生活为主体功能的新城镇的大部分为居住用地,缺乏综合性的商业中心等功能,新城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明显。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增强的机制和内外的合力来拉动新城镇城市功能的发展,同时新城镇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的拉动性不足。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城市与产业是相伴而生共同发展的,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镇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四、结语

第2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意农业乡村體验经济产业倍增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2)|05-0109-04

一、乡村體验经济的内涵

乡村體验经济以审美體验和乡村旅游文化为核心,以创意为导向,以消费教育、消费时尚、美学传播为表现形式,以美学景观化、经济市场化、产业高端化、田园艺术化和生活美学化为取向,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體验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第四种经济形态。

乡村體验经济包括创意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两种形态。乡村體验经济作为一种创意经济,是體验经济与美学经济融合发展的产物,是通过體验制造愉悦和享受的产业。乡村旅游产业是以深度體验为基础,以养生养美导向,以休闲度假为目标,以回归生态为追求,以文化消费为引领,體验乡间劳作的乐趣,感受生态田园生活,品味乡村文化情调。

乡村體验经济作为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新经济形态,文化创意密集、民间资本密集、会展节庆密集、高端产业密集,具有“四促四带”的特点:即可促消费、促增收、促市场、促旅游,带资本、带创意、带人才、带科普。同时,乡村體验经济让创意与乡村景观互动,创意和时尚互动,乡村文化与旅游體验互动,创意农业的审美表达与城乡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互动,是促进城乡一體、以城带乡、和谐发展的幸福产业。

在乡村體验经济时代,人们追求原生态的真实體验,寻求乡村文化创意与现代时尚融合发展带来的震撼。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乡村戏剧、农耕文化,以及农村历史变迁、森林观鸟,菜地、果园和茶园采摘等内容,成为人们體验之游的重要选择。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乡村體验产品倍受市场青睐。优化创意农产品区域布局,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定向聚集,有利于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农业,加快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尽快形成新的创意农业生产能力,增加优质创意农产品供给,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乡村體验经济的特征

1.體验性。乡村體验经济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结果,通过整合旅游、文化、艺术、创意、生态等多个产业形态,以创意花园、创意果园、创意农业园区以及科技示范基地、生态种养基地、山地果蔬景观基地为依托,以赏花、摘果、垂钓、农业科技示范、农业旅游观光、休闲體验等参与性项目和农事體验为特色,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个性化愿望和对健康、快乐、休闲的追求,享受和體验种植养殖、旅游观光、自种自摘、垂钓娱乐、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运动、休闲、健身的乐趣。

2.参与性。乡村體验经济借助乡村自然之美和创意农业产业资源,以自然资源、创意产业、节庆活动为主,通过开发创意旅游、文化旅游和节庆旅游以及观光游、休闲度假旅游、民俗风情游,吸引游客积极参与乡村體验。乡村旅游的稀缺性、體验性是参与的前提。

3.审美性。乡村體验作为一种创意生活方式,是一种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于一體的怡然自乐式审美體验。在體验经济的时代,消费者不满足于被动消费,积极参与各种农业旅游體验和审美活动,主动體验美丽乡村的特色性、唯一性,充分发掘乡村旅游的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满足。乡村體验产业是美学和农业融合、创意产业和體验经济融合的产物。

4.融合性。乡村體验产业融合发展直接促进了产业创新,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适游宜居、认养采摘、养生养美、體验农事为主题,积极推进创意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一體、城乡一體,加快实现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旅游与农业、农业与文化的互相融合,使一、三产业融合发展。

5.趣味性。乡村體验产业最大限度地让游客體会乡村體验产业的乐趣与价值。通过丰富乡村體验产业的文化内涵,弘扬乡土文化,活跃乡村文化创意活动,积极拓展乡村體验产业的旅游功能、创意功能和休闲功能,举办诗歌节、鲜花节、美术、摄影等文化创意活动,增加乡村體验产业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三、我国乡村體验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农民总體文化素质较低,阻碍體验经济的发展。有的乡村重自然风光忽视文化创意的开发。有的除了用吃野味来吸引顾客,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二是开展节庆活动缺乏经费。一些节庆活动由于缺少稳定的活动经费,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农村土地减少。不断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导致农村土地减少,农民的利益在土地流转中受到损害,补偿不够。四是乡村旅游规划未受到应有重视。许多地方缺乏全面规划,没有将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创意农业规划结合起来,乡村體验性产品和文化创意的个性不明显,部分乡村旅游业规划的业态单一、投资不足、附加值低、规划趋同,深度开发不够。五是基础设施落后。道路、停车场、洗手问、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接待水平低、条件差,“脏、乱、差”现象突出。六是體验经济和创意型人才稀缺。部分创意农业项目文化元素和美学经济含量不高、精品缺乏。七是青少年农耕體验教育发展滞后。不少中小学没有设立农耕體验教育中心和农耕體验教育基地。一些农耕體验教育基地从业人员素质低,不能有效发挥教育作用。有的农耕體验教育基地发展模式落后,观赏性、體验性、趣味性不强,对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八是开展體验经济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依旧突出。农产品加工业属微利行业,企业自身积累少,资金来源渠道主要靠银行贷款,而银行对规模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抵押物不足,几乎不愿贷款。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缺少国际影响力强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品牌。发展和保护乡村體验产品品牌的政策和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乡村體验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

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工程”,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创意农产品生产为核心,整合农村各类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坚持“聚集资源、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思路,以文化支撑产业,以品牌塑造形象,通过农业与艺术的有机结合,赋予农产品以文化内涵。

实施创意农业千县万亩示范工程,即在全国选1000个县,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0个农业企业,每县1万亩作为创意农业试验基地,建设1000个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重点示范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创意农产品,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创意农业向纵深发展。

启动中国百万创意农民培训工程,以县为单位,主要培养扎根于农村,利用创意技术和科技知识开发农村资源、发展创意农业生产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免费开展对农场经营者、种养大户创意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对通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进行奖励。组织农民讲师团成员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创意农业知识更新再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造就一批学习型、知识型、守法型、创业型、创意型的现代创意农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制定并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建议由国台办牵头,联合民革中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文化部、商务部等单位和部门,制定并启动两岸创意农业合作计划。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为台湾农民在大陆投资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积极协助台湾农民企业到大陆举办展览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台湾创意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全面提升两岸创意农业合作的层次,努力在招商引资、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合作特别是农业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业、观光休闲农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二)大力推进乡村體验产业发展

1.发挥创意农业发展论坛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充分发挥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在推动全国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體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展农业会展经济。

2.积极推进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在高端产业方面,着眼于国内国际创意农业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创意农业、生物农业和有机农业发展;在产业高端方面,立足于现有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关键环节,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重点抓好制种育苗、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和创意农业高端品牌打造。在创意农业高端产业发展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深入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依托土地整理,大力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全面促进广大农民持续增收;以“三品一标”为载體,积极培育农业区域品牌的经营主體,推行“农产品地理标志+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模式,建立创意农业高端产业产业集群。

3.建设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牢牢抓住国家全面发展现代农业这一契机,兼顾新农村综合體建设,以促农增收为目的,积极探索打造创意农业示范园区,着力抓好产业发展,结合实际培育创意农业主导产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创意农业花木产业、有机农业等都市型创意农业发展;突出田园城市生态功能、居住功能、服务功能和产业功能,注重从产业发展、村庄空间布局、用地布局、土地开发强度、村庄绿地及景观风貌、道路交通等方面,对创意农业项目区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园区内资源配置、产业项目统筹合理安排和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组织农民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體系,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为新农村综合體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创意农业集团和创意农业园区内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围绕创意农业园区建设实施规划,积极开办中长期政策性贷款,大力支持创意农业园区内农业开发、农田灌溉、土地整治、土壤改良、机耕道路、农田林网建设,切实加大对创意农业园区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创意农业园区内高标准设施园艺、设施养殖业的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应支持园区内日光节能温棚、露地蔬菜基地、蔬菜制种和育苗、养殖示范区等设施,园区种养大户购置籽种、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生产资料,农民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和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销售、加工农产品等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加大创意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的支持。要有效解决龙头企业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对尚不能达到信贷准入条件的龙头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培育,帮助其完善财务制度。四是加大对创意农业园区科研开发的支持。

5.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创意农业建设的人才支撑體系。建设创意农业需要人才智力支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鼓励农业企业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把创意农业作为企业家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企业经营者品牌意识;鼓励大专院校和有关机构组织开展创意农业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创牌能力和创意水平。让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结合,尤其是艺术和创意人才要与农村紧密结合,通过农产品开发,融入文化创意,在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创意农业的内涵,创造出新的消费形式,打开市场,形成产业化,使农业与创意紧密结合。鼓励创意农业企业人驻创意农业产业基地创业,对获得创意农产品认评的单位,给予专项奖励。设立“创意人才奖励资金”,对在创意农业产业取得突出贡献的创意农业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给予奖励。

6.加大创意农业品牌保护力度,完善创意农业品牌保护机制。完善创意农业品牌、商标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营造保护创意农业品牌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體、相互结合的保护體系,形成品牌保护合力。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完善创意农业企业信用體系;建立健全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与其他省市合作、协调,积极探索建立共同保护创意农业品牌的联动机制和网络體系。加强对创意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监督管理,会同农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创意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督监测工作。

7.深入推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大幅度提升创意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要依托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贯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构建创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链,支撑企业占领价值链的高端,赢得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在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中要处理好加强政府引导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发挥协调引导和支持作用,营造有利于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尊重产学研合作单位的自主选择,不搞行政干预和“拉郎配”。要更加注重遵循市场规律,立足于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通过平等协商,建立有法律效力的联盟契约,对联盟成员形成有效的行为约束和利益保障。

第3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升级 具体化 地方化 优势打造

引言

当前,世界经济的格局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全球产业链重组化步伐深入到各发展区域,经济发达国家工业复兴态势显著增强,新的贸易秩序面临重构。在国内,外贸与投资环境也正发生着改变,制造环节转移,研发、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北上西进态势明显,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产业对制度和环境的要求不同以往。2013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变化明显,高速发展的步伐放缓,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不足8%,并且此类现象持续了几个季度,说明以数量、规模见长的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同时政府也在通过改革的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坚持依靠经济转型和结构优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仍要看到,我国的城乡差距明显、城镇一体化进程不够理想、改革红利还未惠及到广大民众,科技创新的潜力远未完全释放出来,整体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我国区域经济升级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升级意味着兼顾质量与效益、城乡发展和谐共进、产业结构优化,以打造高新技术、富有创新意识、制度与环境良好、社会保障体系到位、经济全面发展的经济社会。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关键要注重五个方面:

(一)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经济增长的效益与质量建立在内涵发展的基础上,要从长远审视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既要保持发展的速度,又要坚持进中求稳,将发展的速度、改革力度统一起来,做到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发展。虽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要看到其中的机遇,利用倒逼机制,进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推进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模式,走一条既具有经济活力,又能保证生态文明、人民生活环境优裕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拓展内涵发展的优势和意识,形成创新、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二)更加注重融合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融合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共进的新局面。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历史的眼光谋划城乡整体发展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实质化”进程;要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统一起来,依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式,将产业、城市、生态三大要素融合起来,使之协调发展;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要构建以经济区为基础的合作共进机制,并且充分利用区域中的不同特色,构建辐射型的分工格局;要坚持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发展,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互补的经济模式,坚持以大带小、大小共存的分工格局,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三)更加注重高端发展

发展高端、高附加值的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我国产业当前处于低端或低附加值的格局比较明显,如何实现跃升,以创新驱动高端产业的发展,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基本要求。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由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集约型、创新型产业转变,并且要尽力拓宽产业触角,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高端企业。此外,还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经济,提升其影响力和竞争力,做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着力摸索出一套以创新拉动产业升级、以特色占领先机的区域经济格局。

(四)更加注重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必须具有全局眼光,必须认识到区域发展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发展,也难以独立于全球化浪潮之外。政府要极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既包含生态环境,也包含适合企业发展的政治环境,提升对高新产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要形成对外开放的有效机制。政府简政放权,创造宽松优化的经济环境,通过简化政府权力来增加企业发展的活力,以开放促进竞争、添活力,坚持开放是经济发展之永不枯竭的“活泉”。

(五)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并不意味着脱离、抛弃现有的经济模式,而是在当前的经济基础之上,循序渐进、优化升级,打造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经济格局,发展、拓宽、深化现有的经济。

把握好快与慢的关系,区域经济升级意味着质的提升,但也需要量的支撑,不能将区域经济升级的重任完全放在发展速度这一方面,也不能将二者人为割裂。把握好进与退的关系,一味求进于经济质的提升并无好处,以牺牲环境、浪费能源的发展模式并不可取,要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经济所处的阶段,坚持走质量与效益兼顾、环境与发展双赢的道路,就要坚决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作为地方政府,必须以新的管理思维,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实现区域经济升级的优势发展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为追求,必须结合区域实际,善于找到和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找到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和正确的指导方向,在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优化中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

(一)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各区域的发展都有其本身的资源禀赋和地理文化条件,区域比较优势强调区域经济中的独特资源或社会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区域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对于构建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基点。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比较优势所构成的差别逐渐淡化,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比较优势的独立性,着力于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机制,是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优化转型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也是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的正确方向。

(二)全力增创区域竞争优势

打造区域经济升级必须以区域优势为基础,着力形成新优势、提升竞争力。围绕国家战略,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内涵,积极从中挖掘潜力和机遇,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融合起来,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着力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并将区域的比较优势依附到国家战略中来,实现产业的升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提升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必然选择,以此为支撑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持续提升对高端产业的吸引力,并以高端产业为中心,带动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价值链、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形成分工专业、协作配套的新优势。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体现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利用国家三大战略规划所创造的机遇,加速形成体制机制的新优势,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强度和质量,积极营造政策宽松、发展友好的大环境。

(三)区域经济升级的具体化和地方化建议

区域经济升级打造,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也不是一腔热情的蛮干,必须认识发展的规律,形成发展的共识、凝聚向心力,走科学实干的道路,坚持以制度保发展、以考核促发展、以创新谋发展的理念,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步入实质化进程。

1.形成共识产生的向心力。首先,以开拓创新谋发展,经济发展的触角深入到全球的每个角落,全球化既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融合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竞争,如何在一体化的经济格局中保存竞争力,就必须发展自身的区域经济优势,并且紧紧依靠创新能力,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利用外部的经济环境,结合自身的优势经济,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

其次,靠务实强干求发展,发展在于实践,实践在于找到一条科学、实效的经济模式,政府要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力求实绩的行事原则,对不作为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原则,让实干之风渗透到政府的各个部门,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最后,靠正确的战略和策略求发展,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全面谋划发展道路,并以此为指导,积极进取、百折不挠。

2.依靠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先进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加快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以客观规律指导现实行为,关键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其一,要进一步认识把握现实发展的规律,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创新型、高端基地型、服务中心型的企业,以整体升级带动质量优化,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激活内在创新能力并重,重塑发展新优势。

其二,要进一步认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趋势,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互补的经济模式,协调好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的关系,完善产业要素集聚与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管理创新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统筹产业融合与城乡融合的发展关系,探索符合区域客观环境的城乡发展道路。

其三,要认识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引导和带动中小城市发展,并将其打造为具有支撑性作用的经济群,形成区域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互补机制,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3.立足科学有效考核体系。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对发展进行激励与约束,而考核的标准不能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指标,必须综合考虑社会与环境因素,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共赢,就要做到如下五点:第一是以实际为出发点,不断创新考核手段,不但要考核干部的实际业绩,还要考核取得业绩的动机、方法,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并从长远出发,杜绝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第二是要加强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要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扩大监管的范围,引导民众参与到监督中来,进一步完善督查制度,并要结合问责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三是积极营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生态,加强制度建设;第四是要建立正确的用人机制,干部任用必须立足于为民服务、信念坚定、务实廉洁的原则;第五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以敢担当、肯务实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争取形成一套完整、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干部考核体系。

4.统筹战略内涵政策创新。国家战略赋予区域经济极大的自主发展权力,要深刻理解政策指向,充分利用政策赋予的先试先行的权限,探索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要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充分挖掘国家战略存在的发展机遇,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的内涵,并把握机遇、敢于争先;其二,积极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举措,必须从整体出发,利用好国家战略潜力,将区域发展的优势细化,制定操作性强、指导性正确的措施;其三,统筹国家战略,各区域的发展都以国家战略为前提,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但不能割裂各区域的关系,而是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合理利用各区域的资源,相互协作,对国家战略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付晓东.中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区域经济评论,2013(3)

2.范钦钦.我国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J].商业时代,2013,12(34)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区域经济升级版的内涵与打造路径研究[J].中州学刊,2013,10(202)

第4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应势而谋

提高城镇化质量

镇宁抢抓安顺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镇宁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着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山水城市和美丽乡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百花齐放”。

抓产城融合。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三次产业为支撑,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建设充满活力的开放创新型城市。

优化工业园区布局,形成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

促进山地农业产业与城镇化互动融合,各级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总部经济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晨春石业、顺立达纺织、汇景纸业、天韵石尚等基地总部先后启动建设,西南石材交易中心、镇宁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相互支撑。

抓绿色协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规划设计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

做好山与水的文章。紧紧围绕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目标,依山傍水进行规划发展,建设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红旗湖公园,推进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山水田园城市初具规模。

经营好绿色生态资源。重点实施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绿色生态的城市概念深入人心。

丰富城市内涵。充分运用好民族元素和历史文化元素,推进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化结合,开发旅游景区景点,新建陆瑞光纪念馆、安庄卫古城门,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重塑马鞍山合作社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季节包工”改革创新精神,新型城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抓城乡统筹。通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辐射发展,不断优化城乡布局,做大城区、做特城镇、做美乡村,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型城市。

抓好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以“8+1”“8+X”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积极探索“1+N”建设模式,镇村联动推出一批美丽乡村。

着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建成改造镇乐公路、西南外环公路、南外环公路、工业园区延长线等8条主干道路,打通望安桥连接线、二桥路双向连接线等8条“断头路”,进一步完善环翠新区路网,实施南北大街延伸工程,城区道路通达能力显著提升。通过PPP模式新建两个机械停车场,实施东大街绿色停车场改造等工程,城区新增停车位4791个。

合理转移农业人口。围绕“一分三向”模式,通过引进规模企业、组织技能培训、提供项目扶持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区、小城镇、美丽乡村集聚,城区人口达到8.46万人,城乡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

顺势而为

新型城镇化建设初见成效

镇宁着力建设独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宜居城镇和美丽乡村,全县城乡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为优化,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2015年以来,全县先后投入资金49.77亿元,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44个,大幅改善城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推进餐饮、住宿、娱乐、商贸中心提质发展,以城镇化建设拉动消费,有效激活经济发展动力。

协调推进建设和管理,城乡生活环境持续美化。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镇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服务管理机制,城区产城景一体化凸显。江龙、丁旗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初具雏形,大寨、龙井、高荡等美丽乡村串起乡村旅游“项链”,河道两岸、山体公园、城乡道路、临街楼宇等绿化美化亮化景观交相辉映,呈现出“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乡共美”的美丽画卷。

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把群众利益、安全便捷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实施一批民生改善工程。完成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2.8万户,建设新二中,启动镇宁民族中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工业促进就业、城镇带动就业项目,“十二五”以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85万人。大力开展医药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综合医院和新医院建设工作有序推进,中医院新院今年内投入使用。

乘势而上

加快同步小康建设步伐

镇宁自治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实践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必须要有科学规划的引领。镇宁准确把握生态旅游城市、特色轻工业发展城市的定位,突出产业、绿色、历史、民族、人文等元素,提高规划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现代城市功能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必须有社会各界的看齐参与。坚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自觉向县委、县政府看齐,提振精气神,既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潜能,又积极调动了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参与性、主动性,形成通力协作、支持共建的良好氛围。

第5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的提出,已有近8年的时间了。这项政策的出台,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而解决之道重在寻找乡村持续发展的实现之路。回顾8年的历史,城乡统筹的政策目标是清晰的,而实践过程则充满坎坷。各地,包括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和重庆市,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手段探索,得到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

概括起来,学术界对当下城乡,统筹实践活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出于对GDP和地方财政高速增长的功利主义追求,一些地方把统筹城乡发展简化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惜动用行政力量,实施“工业消灭农业,城市吃掉农村”的措施,农地被圈,村民上楼,不仅打破了城乡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且进一步掠夺了乡村生产要素,损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在“去农化”的过程中,乡民的权益未能得到体现,生计前景堪忧,有失公平公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形象受损。三是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农村社会结构被瓦解,乡村文化的面貌和根基受到严重冲击,不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和谐,破坏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毋须讳言,学术界的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追根刨底,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背景下出现新的城乡失衡,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力量孱弱,无法同城市化力量抗衡。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乡村力量的孱弱,很大程度上是由藐视乡村的主观导致的。更有意思的是,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乡村旅游的兴盛。英国诗人库柏(Cooper)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制造了城市。在一些人藐视乡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离开了他们的惯常环境,到上帝创造的乡村去寻找生活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中国乡村旅游的兴盛证明了乡村力量的自在性,而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和乡村旅游的曼妙进一步告诉人们,自在的乡村力量是持续的,乡村可以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无数的案例证实,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潮流,能为乡村提供新的经济活力,而且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益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尽管不是所有地方统筹城乡的普遍手段,但却是具有基本条件的一些地区统筹城乡的重要选择。可惜的是,这个科学逻辑因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喧嚣,迄今在旅游界之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仔细推敲,乡村的力量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乡民的身上,否则就是凌空舞蹈虚唱高调。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和综合功能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只看到乡村旅游的价值而不能坚持乡民的立场,乡村旅游发展也会步入歧途,沦为城市化的附庸和投资商的幌子,无法发挥惠农作用。坚持乡民的立场,意味着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商,抑或学术界,都要切实尊重乡民的主人地位,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选择。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不少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现象,媒体最近披露的高尔夫球场、综合度假区等大型项目的开发尤为典型――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圈占了乡村土地,却把乡民隔绝于旅游运营和利益分配之外。不得不承认,由于历史原因,乡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要避免主人地位的落空,近期还得寄希望于政府的公允,长期则要靠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界的善意提示――研究乡村旅游,不能停留于技术、形态层面,必须尽快深入制度层面。

毫无疑问,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有些学者据此强调乡村文化风貌的保护,并进而广延至传统生产方式的维护,他们希望传统的小农经济得到维系,因而反对土地集约利用。若站在乡民的立场上,认识可能完全两样。由于在城乡对比中处于落后地位,乡民必然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渴望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从而使乡村风貌保护面临内生压力。乡村性是变动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由此来看,乡村的升级和乡村旅游的升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发育合作组织、实现集约利用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当然,这种转变应当是乡民自主的选择,而非政府或者投资商的强迫。

由于长期重城市、轻乡村,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甚为显著,常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制约。政府应当加快城乡公共投入均等化的进程,对有旅游潜力的乡村应该有特别的财政支持政策。其实,这也是落实乡民主人地位的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研究乡村旅游应当从城乡统筹入,从旅游发展出。乡村力量的存在和壮大是乡村旅游兴盛的前提,乡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人。最后引用海德格尔(Heidegger)《存在与时间》中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让我们抛开那些屈尊俯就的熟悉和假冒对乡人的关心,学会严肃地对待那里原始单纯的生存吧。”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7-11)

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汪字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是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三农”问题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约束和影响日益凸显。为此,城乡统筹是“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最优先的公共政策命题。

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约束和影响,关键是纠正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从国家战略支撑的基础或根基的视角,摆正“三农”问题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加快城乡统筹的力度,全面提升“三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既是中国发展的潜在后劲所在,又是发展的安全保障,还是发展的战略支撑。近来,凸显的食品安全与“城市病”的高发,进一步彰显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基本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成都、重庆率先开展了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示范,各地也在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进程。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通过“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多予少取”,实现人口、知识、技术、资本、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互为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多条路径:一是乡村工业化、

城镇化,如华西村模式;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类似模式;三是乡村旅游化,一些典型的古村落,如安徽西递、宏村模式。最近,结合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批复原山村特色,展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旧瓶装鸡尾酒”模式,山东泗水泗张镇大王村正在尝试这种发展模式。其实,这些模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旅游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表明,且正在证明,旅游化可能是基于工业化、城镇化或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外又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仍然处在急剧变革与转型阶段。基于公共政策层面,发展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网友在“微博”上说得好,“旅游不仅是经济的一片天,也是百姓的一片天”,足见其重要性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步于“农家乐”模式的中国乡村旅游,其首要的功能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至今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目标仍然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转型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导向的经济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乡村正在面临着文化建构、社会建构、生态文明建构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的功能目标也将处于一个伟大的新变革阶段。为此,适应转型变化的新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重在质量建设:

一是要重新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高端性与全局统揽性。涉及“三农”问题的旅游发展命题,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家乐、乡村度假、社区旅游”等方式和产品,其中,“乡村旅游”具有战略高端性、全局包揽性与地方文化的示范性。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正面临着消失和现代化侵蚀,逐渐变化成为一些“文化孤岛”。重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成熟的标志。早在1949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国家公园和乡村进入法案》,旨在保护乡村遗产资源和风景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需要。在中国,乡村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城乡二元格局”很可能是一种永恒存在的“文化景观模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着的只是城乡相互间关系的依存与和谐程度以及城乡聚落数量对比的变化。对乡村文明的寻根以及乡村户外游憩体验,将越来越成为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乡村也逐渐成为愈来愈稀缺的游憩资源。应对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高速膨胀,提升乡村旅游的高端战略地位,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最具成效的战略领域。

二是要还原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属性,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的同质化、低俗化。中国经典的东亚农耕文明以及传统乡村生活、生产与居住方式,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活标本,并呈现出与地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地域性特点,是具有世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一些传统古村落文明,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但应该看到,基于急功近利的旅游经济功能优先模式,乡村旅游产品属性的经济异化现象十分突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盲目学习与克隆式模仿,甚至出现一些腐朽没落的低俗化倾向,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要正本清源,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高端性指向,推进乡村旅游从农家乐到休闲度假等产品多元化发展,开拓乡村旅游产品高端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农耕生态文明遗产的保护力度。上海在推进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保护和发展了朱家角、枫泾、崇明生态岛等乡村旅游经典。长三角地区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维系了高城市化地区发展格局中乡村文明经典的保护和传承。国家有关机构也在推进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标签地申报和评定工作,先后颁布了两批国家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入选名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明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耕生态文明,是国家现代化成熟的标志,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保障。为此,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普查、抢救和发掘一批具有国家意义和地方文化传承价值的乡村文明、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彰显农耕文明品质的乡村田园文化样本,通过遗产标签地等有效形式,予以弘扬和放大,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标签地属性的乡村遗产旅游示范目的地。

四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发展与体验环境。一些欧洲国家经典乡村旅游目的地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优美的自然田园环境,比城市更优越、更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魅力,还有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长期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使得乡村始终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边缘地位。农业设施化、化学化以及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性,带来农村生态环境的面上污染,直接关切食物安全,关切水、大气、土壤生态质量,人民群众对干净水、新鲜空气、洁净食品、优美环境等充满期待。为此,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要切实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和游憩体验环境,大力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建设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

五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发展、示范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性、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体验,也是乡村居民生计质量全面提升的根本途径。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是乡村发展的固有品质和内在诉求。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异质性,才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体两翼,相得益彰,社会生态才丰富多彩,生生不息。因此,切不能用工业化、城市化的惯用思路和手法推进乡村旅游,更不能采用城市扩张惯用的强势土地流转等手法,破坏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安宁。要充分尊重乡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意愿,引导居民充分认识“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也是一种发展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可持续能力的科学发展方式。只有基于凸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的文明发展成果,加以旅游规范,推进示范,引导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和转型,才能走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新路子。

注:本文是作者在“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研究年会”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论坛上发言的核心观点及拓展。

(作者系该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8-02)

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 陈耀

一、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聚居的、行政的城同聚积的、经济的市相结合,便成为集中全社会大量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城市。

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快速向城市聚积,致使城市迅速膨胀的同时,广大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呈现空心化、空虚化趋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生活着更多人口,并孕育、供养了城市的乡村,变成经济滞后、文化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农业、农民成为要重点解决的“三农”问题。上海世博会广让亿万人知晓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传口号,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注释。

全民共同富裕、城乡和谐发展是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重要目标,当乡村“三农”问题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时,城乡统筹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课题和社会的热门话题,还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

纵观我国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一是城市扩张型,二是工业促进型,三是商业带动型。第一种:当城市街道从三环扩展到六环,当一个小渔村建成为一个大城市,一些乡村便被统为城市了。第二种:一些工业发达地区的乡村从“五小”工业起步而发展致富,有条件配套各种设施,大大缩小了与城市的差别,村民福利待遇甚至超过城市。第三种:有的乡村利用靠近交通要道的优势,建设市集发展商贸,促使乡村逐步城镇化。以上途径各有特点,但是那些面积更广大的,既不是城郊又不是国家计划要建设城市的乡村,那些经济文化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又不靠近交通要道的乡村,其城乡统筹有没有新途径?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发展旅游,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于战略性产业,提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等,使发展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新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基础

同我国乡村相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多年来,包括各项社会服务事业和各种基础设施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主要侧重于城市,使乡村因失血过多而憔悴和苍白。

旅游业为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家乐、乡村民俗风情村、古村古镇等乡村休闲观光产品,让来去匆匆的城市游客看乡村景、住乡村屋、品农家饭而乐。然而,城市观光客对乡村与城市要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当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和富裕生活的城市观光客体验到城乡差距,面对乡村而产生优越感、同情心或进行猎奇式欣赏时,当农民在为城市游客服务中产生对城市和城市人的羡慕时,乡村旅游在设施建设、接待方式、乡村文化等方面往往出现两极化倾向。一方面是城市化倾向:乡村模仿城市建造楼房、街道而成为有城市外表和喧闹、缺城市公共服务的城市化乡村,而有的老村古镇被圈成卖门票的景点,公共空间退化为企业专营场所;另一方面是原始化倾向: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及其载体老村古镇被理解为古旧,成为吸引城市游客但并不被乡村居民引以为自豪的表演形式和展示物。乡村经济发展如果以失去乡村文化特点为代价,则不是城乡统筹的要义,也减弱了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特色功能。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既不应乡村城市化,也不能乡村原始化。应该在争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开发展现乡村魅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同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机结合的旅游新业态,更要创造同城市互相呼应和吸引、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另一种美好生活空间。在我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且包容性增长被提到议事日程的新时期,旅游业如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坚实基础,就能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旅游――应在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近年来,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重要位置,加快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巨大欠账的“还账”行动,旅游应当借此东风在促进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不仅仅是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还应一方面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打造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并保持乡村化特点的新农村,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突出城乡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城乡互相吸引和欣赏,城市游客的乡村度假和农村游客的城市体验都成为富有魅力的旅游产品和生活方式。对此,旅游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实现以上目标,第一要更新理念,认识到城乡统筹也是“乡城统筹”,城乡都应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要科学规划乡村发展,使乡村公共设施具有旅游化功能的同时体现乡村文化特点;第三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开发让乡村为之自豪、让城市为之陶醉的乡村旅游业和乡村度假产品。

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几大挑战 孙业红

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城乡统筹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共赢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过程中,很多资源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从城市流向乡村,很多发展的理念也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逐渐成为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正面作用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而且,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也改变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模式,让中国式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充分体现出旅游在城乡统筹中的有效作用。

然而,不少地区对于城乡统筹存在误解,演变成一种“乡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倡导下的很多农村改革也误变成一场将农村改造为新城市的运动。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这一发展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吸引力,成为发展中的“遗憾”。笔者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目睹了很多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丢弃

随着城市生活价值体系逐渐进入农村,原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村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在不恰当政策的引导下,许多传统知识和文化逐渐被遗弃,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乡村地区为发展旅游推倒传统的木建筑,盖起明亮的砖石瓦房,有些按照城市建筑的样式修建宾馆接待设施,有些农民购进城市里的旅游纪念品,有些地区占用农田发展游乐和休闲项目……这些远离乡村旅游科学理念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不在少数,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对城乡统筹理念的误解让这些地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竞争力,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殊不知,具有比较优势才能产生竞争力,越是传统的,才越是具有吸引力的,保护当地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农民和地方社区利益的忽视

按照国际上的概念解释,乡村旅游应该是基于社区和农民利益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干预过多,营利模式中企业所占份额过大,本地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部分企业以协助地方发展的名义占用地方土地,发展房地产,并冠以“旅游地产”的美名,征用农民的土地,使农民不仅难以参与旅游发展,而且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保障。对于真正的乡村旅游来讲,农民和土地是不可分割

的,土地离开农民就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而根植在土地上的文化也将随之消失,相应的旅游竞争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盲目地将农村改造成城市,不仅无法保证地方的文化根基,而且也会使城市居民失去休闲的乡村环境,所有这些都与城乡统筹的原则背道而驰。只有保证农民和社区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真谛,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

三、农村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的流失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受到城市综合发展环境的吸引进入城市寻找生计,使农村可以参与旅游发展的农民逐渐减少。从国内外概念上来看,乡村旅游都不一定有农事活动和农业本身的参与,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旅游已占很大比重。但是,农业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程度。另外,本地劳动力参与旅游对于增加其“地方感”,提高对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加强对本地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作用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其流失。

当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其科学规划理念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旅游成功的保障。笔者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多年,目睹了几个试点地区的发展,发现正确的行动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而先进的理念需要及时的行动做保障。几个试点区的旅游正是处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遗产地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以上几大挑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通力配合加以解决,努力使旅游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城乡统筹背景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杨振之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都很突出。在中国当前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寻求两产业之间更深度的融合提升,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渗透,在产业链上相互延伸整合,产业结构上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实现产业价值增值。

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自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渝两地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成都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村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大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的集约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产业景观和背景支撑,增加了现代农业的休闲体验内容。二者的融合互动发展,能相互提升,产生“1+1>2”的双赢效果:第一,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链经过整合,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边际效益。以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Bordeaux)正是整合出一条贯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从葡萄的产业化种植,到精湛的葡萄酒加工技术,再到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工艺、品尝、葡萄园体验、葡萄酒养生和葡萄酒庄住宿为特色的系列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实现了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第二,有效调整产业结构。融合互动带来与其他产业竞争合作关系的改变,不同产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在这种融合互动中得以调整和优化。第三,促进新兴产业、边缘化产业的诞生。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衍生,通过产业技术融合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必然使得新的产业业态应运而生,这是新的市场需求的产物,因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为推动二者之间进一步的融合提升,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以下五大具体的产业融合形式中寻求适合的路径:第一,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第一、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实现集约化生产以后,还可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本身又能够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变成旅游产品,如普罗旺斯(Provence)的薰衣草和图卢兹(Toulouse)的向日葵,就是从农产品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旅游业,实现了三次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第二,农业产业、旅游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对三产业的渗透,加深和加快了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它与旅游业配套以后,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如与乡村旅游关联的农产品订购、销售、配送。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和创意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只有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其商品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端化,如依托乡村、工厂形成的艺术社区、艺术家聚落等。第四,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需要现代科技的介入,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现代农业的发展以科技为支撑,农业科技又会被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第五,是信息产业要融合进去。信息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感应度和带动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息技术都将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的发展今后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渗透。

需说明,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只发生在几个产业之间的交集部分,就每一个产业而言,产业自身的边界仍然是清晰的。交集越多,产业融合的程度越深,产业边界也就越模糊,而这种交集往往是非常活跃的经济增长因子。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 张文建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必由之路,而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农业旅游则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旅游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都市型产业,又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表现为一系列的内涵转变和形态创新。

在这个解构与重构盛行的年代,产业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随着产业之间边界的突破和某种程度相互融合的实现,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

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活动的范围由此扩展到了物质产业部门;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农业旅游一般依托城镇化发展,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休闲游憩需求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物。大都市周边的农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从为旅游业提供生产要素转而直接呈现出旅游供应商的特征,涌现出一批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型和服务型村落。产业融合和城乡互动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和旅游业被多数人认为是毫不相干的,这种观念一方面是受到时展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长期产业分界思维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农业与旅游之间的潜在关联日趋显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强调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使得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为现代人所向往,使农业的相关资源成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现代人从追求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追求无形的体验消费,使旅游经历的消费成为增强农业消费无形性的重要手段。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焦点从放在各自产业内部自身的提升转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这种对于传统产业分界思维的摆脱,有利地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界限的打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相互融合。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那么,当前农业旅游盛行则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果。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功能的被发掘,农业的产业面得到延伸和扩散,农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有效吸收;农民获得额外的旅游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业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的交流;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素质不断提高,促使乡村面貌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旅游是产业经济高度化之后的产业创新。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将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传统第一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突破产业之间的界限,相互扩散,渗透融合,一方面有利于朝阳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产业内涵,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其产业的能级提升,改变产业发展的颓势。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延伸,使旅游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增加新的现代服务业元素。因此,可以说,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

第6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加快建设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推动随州由文化旅游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跨越,我们必须按照省十次党代会“圣地车都”的战略定位,坚持特色文化引领、旅游唱戏,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致力打造全国有影响、世界闻名的谒祖圣地。

一、准确把握战略定位

随州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亟待开发的城市,选准战略支点,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建设特色城市。

1、重点突出,叫响炎帝品牌。如何在随州攻难克难、实现跨越发展时期,选准文化旅游发展的撬动点,集中精力办好大事是当务之急。我市已经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海内外形成了较大的公认度和影响力,已经成为随州文化之根,成为彰显随州文化底蕴的最闪亮名片,举全市之力,借势而上,最大限度打造好华夏“寻根”品牌,形成以炎帝品牌为核心,其它文化资源适时适度发展的体系。

2、巧妙融合,形成文化链条。随州拥有“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两张世界级“名片”,有文物古迹曾候乙墓、叶家山墓,有休闲渡假的大洪山景区、徐家河风景区,有季节性特色的淮河西游记漂流和随县银杏谷,近些年,这些资源都得到有效开发,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自成体系,没有形成很强的关联性,在突出炎帝品牌的同时,应通过有效融合,打造文化链条,让各个闪光点聚合发光。

3、深度挖掘,丰富炎帝精神。在叫响炎帝品牌的同时,大力弘扬炎帝四种精神,即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担当精神。结合随州发展实际,将炎帝精神赋予时代特色,通过多种途径,将炎帝精神、市民精神与随州精神进行提炼融合,形成鲜明的城市精神。

二、高位推进宣传营销

1、强势宣传,提高知名度。为固化寻根节这一节庆活动,要延长宣传时间,拓宽宣传阵地,除活动前后强势宣传外,平时也要通过报刊、电视、杂志、网站、论坛、官方微博等途径,选取相关主题进行延续性对外宣传推介,确保宣传的时效性与连续性,充分展现炎帝故里蓬勃发展之势和充满魅力的对外形象。

2、丰富载体,提高吸引力。文化资源需要通过载体进行丰富与展示,炎帝神农故里景区要用好农耕文化、姓氏文化两种资源,突出寻根文化主题,进一步规划提升景区布局、完善配套功能区、打造特色观光景点。发挥文化关联作用,将炎帝故里、玉龙温泉、大洪山、徐家河等一批景区串联起来,形成观光连锁效应。

3、凝聚合力,提高参与率。围绕“让炎帝寻根文化扬名随州”这一目的,动员全民了解、关注、参与寻根节,通过科教普及、问策于民、网上在线互动等多种途径、方法,增强随州人对炎帝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使人人成为炎帝故里的宣传员。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形成合力办大事的良好局面。

三、精心谋划品牌塑造

1、打造寻根文化品牌。随州是华夏子孙寻根溯源的圣地,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源远流长的神农文化构成了随州作为世界华人谒祖圣地的独特优势,抢抓“圣地车都”战略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机遇,借全国之势、举全市之力办好寻根节,弘扬炎帝精神,叫响炎帝品牌,将寻根文化品牌牢牢固化在随州。

第7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展不足;规划建议

农业发展规划,是指各个地区根据当前的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状况与未来可能发展的趋势而制定的具有综合性、长期的一种计划形式。本研究以简阳市为研究对象,结合《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5 ―2020 年)》纲要,分析简阳市的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规划存在的不足与短板、并提出对规划的优化建议。2020 年是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成效初显,但是在规划的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与短板,研究分析这些规划实施中的不足与短板,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关优化建。一方面可以为简阳市制定后续的农业规划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能将相关的不足纳入后续规划中,完善后续规划。

1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 综合生产能力

简阳市粮油播种面积239.93 万亩,粮油总产量72.4 万t;发展特色水果30 万亩,总产量10.95 万t;发展蔬菜29.9 万亩,总产量47.68 万t。全市已建成万头规模猪场28 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36 个,成功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 个;生猪出栏125.10 万头,羊出栏92.70 万只,家禽出栏928.45 万只,肉类总产量12.13 万t。发展核桃14.4 万亩,花卉苗木2 万亩,香椿3 万亩,林下经济19.6 万亩。实现水产品总量3.1 万吨[1]。

1.2 产业化发展

简阳市着力规范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已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实现耕地流转66.7 万亩。推进7 个乡村振兴连片发展示范区建设,整合项目资金2.4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8 亿元,发展特色产业1.5 万亩,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50.24%,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87.56%,累计创建“三品一标”产品124 个[2]。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5 家。培育农业合作社1406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2 个,省级示范社27 个;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改革,,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40 个村、集体经营开发公司24 个村、土地股份合作社114 个。登记注册家庭农场137 个,培育种养大户4000 余户。

1.3 农业品牌创建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成投资6.28 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8.52 万亩,新增产业3.18 万亩。重点打造“简阳晚白桃”、“简阳羊肉”和“简州大耳羊”3 个区域品牌,注册了“力盛”、“福海源”、“蜀娇”、“天宫山”、“土荡荡”、“如林”、“蜀台红香椿”和“新星红山鸡”等农产品商标40 余个。简州大耳羊获国家级新品种审定命名,简阳晚白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并进入2015 年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果品)50 强;“蜀新1 号”核桃获通过四川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6 年9 月获第13 届全国林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蜀台红香椿”椿芽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天府七珍”称号;注册农产品商标40 余项,其中驰名商标3 个、著名商标10 个。

2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存在的不足

2.1 规划作用不够充分

简阳市制定了《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5 ―2020 年)》,但是在实际操作的层面,规划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产业准入条件与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方面的标准不够完善。简阳市纳入到成都市的代管区域的过程中,各方面的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与变革,许多在规划中制定的标准与成都市的一些上位规划存在一定的差距。其次,农业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大并且不够精准,一方面在规划中相关农业政策的设计的扶持力度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精准的定位,对于相关涉农政策没有精确实施。第三是规划中关于涉农的相关项目的整合度不够高,各个涉农项目之间联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每个涉农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进行项目建设,整合度不够高。第四是在项目和业主引进方面存在随意性和不可控性,规划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强。

2.2 “农商文旅”融合不足

现代农业是一种多功能农业,应该强调现代农业的生态、观赏、休闲、文化等多个方面。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在设计过程中,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休闲农业与观光农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等各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划安排。但是,对现代农业“农商文旅”融合发展规划不足,所以导致了现代农业的各个方面发展各成体系,没有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融合优势,没有充分激发现代化农村的发展优势。导致简阳市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融合度不高,产业链条延伸不够长,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农民的收入水平增长受限。

2.3 对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保障不足

简阳市2019 年GDP超过500 亿,农业对简阳市的GDP贡献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在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中,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方式能够充分的增强农业的发展能力。提升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同时生产能力现代化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但在简阳市的现代农业规划中没有提出如何提升农村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则体现为大多数的丘陵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种养技术、经营模式占比依旧较大土地规模化开发程度不高,农业科技程度不够高、产业链条不够长、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农业和农村资源碎片化现象严重。农村的生产能力依旧落后,生产技术依旧没有实现现代化。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从而导致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效率低,而且产量低、质量低且产量不稳定,没有经济效益。

2.4 对农产品深加工比较薄弱

简阳市规模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仅26 家、总产值约25 亿元,其中精深加工率仅为34.2%,产值仅占全省的0.15%、成都市的1.23%,且加工产品主要为泡菜、调味品、粮油深加工,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在简阳市现代农业规划中,对农产品加工的相关规划中,建设重点是建设农业生产园区,巩固现有老字号品牌生产规模。对果蔬的加工仅处于初加工的状态,但是这一类农产品可以进行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更多的农产品又处于未加工状态,在前期生产结束后就直接进入市场,价格与质量都不具备优势。完善规划中对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的规划,有助于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增加农民收入。

3 简阳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优化建议

3.1 坚持规划先行

首先,针对原有产业准入与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在规划中不够完善的问题,要充分的设计产业准入条件、项目准入条件、园区建设标准等各方面。其次,充分考虑简阳市融入成都市的政策机遇与挑战,以及“空港新城”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加强简阳市涉农规划与成都市的各项规划的衔接。第三,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大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与精准性,按照规划的农业政策精准落实在相关的农业项目中。第四,在规划中加强各项涉农项目的整合度,统筹规划涉农项目建设,做到系统性与特殊性兼顾。最后,在规划中要注重项目和业主引入方面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3.2 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农商文旅体”融合是一个系统构造,其中的五个维度相互作用、彼此关联。“农商文旅体”融合是包括空间融合、业态融合、功能融合等多元融合,有助于形成新的及公共、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利于更好服务城乡广大居民[3]。在规划中充分将“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可以借助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遗产、优美自然环境,培育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等各个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科学把握城乡统筹和三产融合发展大势,以农业为本构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现代农业生态圈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4]。第一,实施“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互联网”、“农业+品牌”等一系列计划,促进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鼓励各类主体将创意运用在各个涉农规划中去。积极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以“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等契机,着力构建品牌运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田园综合体促进“农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是一个多功能、多业态搭建业务结构的综合运营,跨产业、多功能,就超于了原来的综合运营。综合体突破了原有的惯性用途,从而在思想上打破惯性思维。激发原来收到局限的资产和资源效能,形成乡村社会发展到广阔产业空间[5]。

3.3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

在规划中加大对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水平给提升计划,第一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重点研究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建立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不断的提高常规农业技术的科技内涵和组装配套程度,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等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形成高效利用的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技术体系[6]。第二,需要全面拓展和延伸农业科技领域。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体系的配套和产业化开发[7]。促进农业各个科技领域相互衔接、紧密结合、协同发展。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完成对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技术现代化,例如,农业科研院所、技术市场、电视大学、技术讲座等一系列的力量和活动。在简阳市的涉农规划中,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与生产现代化水平。在后续涉农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村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与农村生产设施的完善。促进传统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并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

3.4 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

第一,简阳市的樱桃、晚白桃等果蔬具有易腐败,保鲜难度大的特点,在采摘下树后,能够销售的时间便迅速的变短,所以在简阳市现代农业规划中应该注重对这一类易腐果实的保存。第二,就是演唱这一类农产品的产业链条,为其增加附加价值。第三,完善农产品的挑拣分级,做好差别化分类,细分市场消费类型,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在简阳的现代农业规划中应该注重农产品产后粗加工与精加工的品类与种类,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增强简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能。做好简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一方面,对于传统的以泡菜、调味品、粮油、面食加工等老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升这些企业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加强品牌影响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简阳的樱桃、晚白桃与猕猴桃等果蔬类农产品,要逐渐完成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化,充分利用粗加工与精加工这两种加工模式,衍生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简阳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乡村发展服务中心2019 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工作总结和2020 年工作安排

[3]叶国伟,杨坤,李玲玲等.成都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 ,30 (22 ):199-201.

[4]李燎.推进融合发展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大邑县推进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探索与实践[J].先锋,2018 (9 ):35-36.

[5]杨海峰.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对策[J].文化产业,2018 (16 ):1-2.

第8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旅游产业融合范畴: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产业特征,决定了旅游产业融合范畴的广泛性。已有研究涉及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共25篇(图2);涉及第一、二产业的文献仅有3篇。杨阿莉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乡村旅游是集聚城乡资源的最佳平台,该平台已开始把城市的需求和资源、农村的生态和产业等资源集聚起来,实现了资源和产业的融合[15];陈琳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了农业旅游发展,强调融合过程中劳动内容、劳动中涉及人群、劳动所在地三种转变[2];郭鲁芳在分析工业旅游融合过程及障碍的基础上,提出由工业资源、旅游体验和信息技术构成三大基石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工业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16]。涉及第三产业的文献有22篇,主要涉及文化(包括影视、都市文化、民族文化)、会展、医疗、体育、网络、金融、商业、房地产、创意产业以及整体维度的现代服务业,具体文献数量分布见图3。综合图2、图3可见,由于第一、二产业的产业特性,旅游业与其融合的实践存在较多障碍,其融合提升效果较慢,相关研究力度不足。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融合,以及旅游产业内部六大要素所属行业之间的融合现象及研究较多,这有赖于他们之间有较强的产业关联的便利条件,进行融合的障碍相对较少,而且较容易克服。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如火如荼,但存在区域失衡现象,进而导致研究层面的区域失衡。研究的应用案例涉及广西、上海、深圳、北京、湘西、天津、山东、河南、山西、西安,文献数量及旅游产业融合内容差异较大。由于广西、上海两地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先行于国内,相关文献最多。郭峦以南宁市为例对产业融合趋势下城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展开了研究[17]。刘艳兰分析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性、融合过程以及实景演艺这一融合产物[18]。蕈振锋提出了北海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19]。胡建伟对上海都市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3]、陶婷芳对上海都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做了深入研究[10]。此外,蒋才芳在对国内外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综述基础上,分析了湘西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优势,构建了湘西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20]。这可谓是旅游产业多重融合的首例研究。结合图4的综合旅游产业融合应用案例可见,域内优势产业以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融合延展研究:部分学者从新视角进行了拓展研究,使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张海燕、王忠云认为,产业融合通过创新功能、整合功能和结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主要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产业融合环境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从文化旅游业基础竞争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角度构建了文化旅游竞争力业的评价指标体系[21]。张海燕、王忠云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了包含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和品牌管理四个方面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其中,整个构建过程不是单向有序进行的,品牌管理贯穿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的始终,构建过程中还暗含了品牌的再定位、再开发、不间断的营销和管理等反复的行为过程[22]。郭峦认为,会展业和旅游业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雏形已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17]。旅游产业融合观点小结:国内旅游专家均认同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明庆忠认为,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具有天然的耦合性[23]。马波指出,旅游业不是传统产业坐标上的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一个融合共生的综合产业群[24]。张辉提出,中国旅游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旅游空间出现了极化现象,旅游产业出现了融合现象,这两个现象支撑着中国旅游业的转型演变[25]。宋子千认为,游业产业融合发展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发达地区的产业转型,还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突破,都需要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和融合功能[1]。张凌云对融合进程做了精辟总结,他指出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主要表现在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渗透和交叉方面,而产业重组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高级化阶段的产物[5]。旅游产业融合实践必然遇到种种障碍,对此各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辉指出,游产业融合对法律、管制政策等带来重大影响,既要防止垄断的产生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又要围绕出现的新业态加强监管工作[25]。马波提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是全方位的,要从追求游离式的超前发展转向平衡式的嵌入发展,而且要建立适应融合发展需要的政府旅游管理框架,实现从部门管理向目的地整体管理转变[24]。

研究小结

总体说来,这些研究相对较系统,目前虽然已基本构建了包括概念、内涵、动力机制、发展模式、路径、策略和保障机制的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理论体系,并开展了旅游产业融合理论的具体应用研究,涉及产业行业范围表现为在一定广度上的集中,但是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密切结合案例的实践性分析和结合实践的应用性分析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深度的延展。从旅游产业融合方式视角看,厉无畏认为主要有三种产业融合方式: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求[26]。笔者综合已有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涉及的内容、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方式在旅游产业融合中表现为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但相关研究极少。产业间延伸融合方式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多数倾向于其他产业向旅游产业的延伸,而产业间相互延伸现象和研究几乎没有,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方式未见相关研究。

研究展望

第9篇: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范文

一、解放思想,找准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

坚持解放思想、敢闯敢试,破除一切阻碍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走出一条具有粤东西北地区特色的教育发展路子。一要牢固树立发展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的意识。确立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列为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并提供充分制度保障和充足资源条件,包括建立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相匹配的党委、政府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责任制。二要把全面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作为粤东西北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总抓手。针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状况,加强政府统筹,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教育基础设施设备保障水平、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针对教育适龄总人口呈下降趋势且教育人口结构性差异加大的状况,加快推进教育资源集约化发展,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内涵式发展,推动终身教育全民化发展。针对人才培养水平不够高的状况,回归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调整学校编制标准,打造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高素质职业化校长队伍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要确立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的改革方向。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各级政府全面履行教育财政投入责任,并通过全面落实学校办学自、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改善教育发展环境等措施,充分激发各级各类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立政策体系,推动教育与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经济社会繁荣为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教育兴旺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综观国际国内竞争趋势,必须建立政策体系,将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实体经济和生产业结合起来,实现融合发展,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建立教育统筹管理体系,在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结构并提升其现代化水平的同时,着力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科研创新等方面充分契合地方实体经济和生产业发展需要,最大程度地保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有足够大的培养规模,使教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人的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动机”与“助推器”。要加快建立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绩效评价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之间、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加强沟通协调,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充分集聚经济社会资源,为促进实体经济和生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综合作用,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拓展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工学结合,提升教育贡献力和产业竞争力。

三、推进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助力粤东西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书记2013年1月16日在听取有关专题工作情况汇报后指出,“在改革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地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地级城市不大不强是粤东西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如果地级城市不加快发展,要改变粤东西北地区的面貌,几乎是不可能的”。高等学校对于中心城市引进高端人才、集聚高端科技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区域影响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粤东西北地区在实施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战略中,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的功能,特别要努力建设好若干所高水平地方大学和骨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现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要巩固提升区域性高等教育基地的地位。湛江、汕头、韶关是粤西、粤东、粤北中心城市,也应是区域性高等教育基地,要大力支持所在地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高等教育园区。其他有条件的地级市也要注重高等教育布局,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持。

四、加大粤东西北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教育投入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区域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必将加倍回报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这是纵观国内外发展得出的深刻启示。要树立战略眼光和坚定意志,不管经济发展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也不管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都要保证教育刚性投入,坚决依法依规依策落实教育各项支出,使之与教育规模需求相协调相适应,“到2020年各级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达到25%以上”,充分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要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改变只满足于维持性投入而发展性投入比例偏低的状况,使增量经费更多地用于教育发展,在教育用地征地、人才引进、教师培养、教育现代装备、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上舍得花钱,实现以改善硬件为主转到丰富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和提升内涵发展水平上来。要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和财政投入,破除束缚人才工作的一切障碍,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以优厚的人才待遇、丰富的人才载体、良好的人才环境加强人才引进,从根本上保证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适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创新水平的需要。要改善教育经费筹措方式,完善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充分履行财政职责的基础上,借助金融工具,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境外资本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强调的是,支持发展壮大民办教育,是丰富发展粤东西北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应以战略眼光和宽广胸怀创新一切与民办教育发展相关的政策,如借鉴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发展民办教育的做法,对办学声誉良好的民办学校赠予或行政划拨土地;给予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法律地位的事业编制;由政府出资为民办学校教师购买补充养老保险,以保证退休民办教师与退休公办教师待遇基本相当;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其他方法,规范或控制民办学校收费标准,切实减轻人民群众就读民办学校的家庭经济负担。

五、加强教育研究,为粤东西北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