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经济安全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安全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安全的内涵

第1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论文摘要]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使得经济危机的风险因素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基于此定义,可以设计出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凸显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地定义国家经济安全概念的内涵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条件。国内已有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混淆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产业安全、区域经济安全等概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由于已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着混淆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等不足,使它不能在国家关于经济安全的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混淆三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因首先在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方式不准确,这直接影响了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两级评价指标的选择。

一、对已有定义方式的比较分析

学术界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定义尚未有定论,大致可以分为状态说、能力说等几大类。能力说侧重于动态评价,状态说侧重于静态评价。动态评价优于静态评价之处在于,它不仅着眼于今天,而且着眼于未来;不仅评价现在的能力,还可以评价未来的能力即潜力。缺点是能力只是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手段而非国家经济安全本身,因为有无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或能力大小,还要通过国家经济安全的状态来检验,具有强大的能力,只是具备了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可能性,不等于国家经济就安全了。例如,人们曾经认为美国实现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是最强的,但2007年,美国却不能预测和阻止次贷危机演变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当然,从静态上说,能力表现为状态;从动态上说,状态也是一种能力。例如,现在国家经济安全的良好状态是实现未来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之一。但未来国家经济安全是否良好,仍然不能用手段来证明。

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不仅是物质力,也包括变可能为现实的主观力,因此,评价能力难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客观数据的支持,许多指标只能依靠主观打分。例如,关于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能力,一个国家经济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一个国家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1]的定义,其中,第二、三个指标就很难主要运用客观数据进行评价。而状态作为结果,大部分可以用客观指标来反映,从而使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更为容易,更能作出比较精确的判断,而这对于国家经济安全研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一个过程。例如,当我们对若干时间点的国家经济安全状态进行连续测度时,就可以得出某个时期国家经济安全变化的走势图,从而把握其实现或者受损的规律。但是,过程说依然以状态说为基础,因为每个测度点都是对这个时期国家经济安全状态的评价。

二、国家经济安全内涵和一级评价指标的再研究

虽然传统的状态说在国家经济安全定义方式上比较科学,但它在定义内涵的选择上却因为过于宽泛而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状态说的多数定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状态”[2],或者“指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内外诸要素的安全”[3],这就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混淆起来了。没有国家经济发展的确没有经济安全,然而仅仅有了经济发展,并不等于就有了国家经济安全。把国家经济安全等同于国家经济发展,其结果是,许多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换个名称就可以变成国家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反之亦然。这种概念的混淆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的准确性。

国家经济安全也不是国家一般的经济利益不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坏和威胁的状态,而是重大特别是根本经济利益没有受到破坏和威胁的状态。赵英认为:“能够提到国家经济安全层面来认识,并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甚至采取强硬手段予以支持的,只能是国家经济利益体系中的重大国家经济利益。”[4]雷家骕认为:“国家经济安全指一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的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5]因此,如果把一般经济利益受损也列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经济安全研究就会因为漫无边际而不得要领,或者因为负担太重而影响其主要功能的发挥。

重大特别是根本的国家经济利益主要是指那些事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利益,而能够对它们构成严重威胁的莫过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受损和经济危机发生这三个主要方面。

1.基本经济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是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的重要一级评价指标。由于国家属于上层建筑,使得国家经济安全风险不仅来自于生产力领域,而且首先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郑通汉认为:“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是个制度问题”[6]。

西方制度经济学家在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也按照他们的价值观,把“自由在未来不会遭受侵害”[7](P96)作为一个重要标准。经济制度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结构和表现形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方式。国家经济发展属于生产力领域,它涉及经济体制而不涉及经济制度。

2.经济

经济是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反映,对内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权、经济活动的管辖权、重要资源和战略产业的控制权等,对外主要表现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平等制定权、国际市场的自由利用权等。

首先,经济是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的又一种一级评价指标。因为当一国经济受到侵害时,该国经济往往仍然在发展甚至因为外资大量涌入而出现一时的繁荣。台湾地区的中华民国史以及西方《剑桥中华民国史》关于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黄金十年”的说法,主要根据就是这十年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但这十年恰恰是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大买办资产阶级相互勾结疯狂掠夺中国的十年,中国不仅经济而且政治都受到了严重侵犯,其间先后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的“”和“”。20世纪80年代的拉丁美洲国家依附型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盲目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一度取得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但却付出了经济受到较大损害的代价。这些情况表明,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安全,如果一国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不安全,就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

其次,把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独有的一级评价指标,也有利于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区域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区别开来。因为区域经济作为一国的地方经济,它的安全一般不涉及经济问题;非战略产业安全较少涉及经济问题,战略产业安全涉及经济问题但不能独自维护它。例如,应对国际经济禁运和封锁就非某个具体产业或企业力所能及,它属于国家经济安全甚至国防安全的范畴。再如,粮食和石油在产业安全的视角下,主要是一般商品,但在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下却主要是公共品甚至是国防公共品。

3.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独有的一级评价指标,因为经济危机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暂时中断。经济危机风险状况指标还把国家经济安全与国家经济稳定区别开来。国家经济出现不稳定并不等于经济出现危机。从两者产生的原因来看,导致经济不稳定的因素相对要多一些,但烈度要小;导致经济危机的因素相对要少,但烈度却要大许多。在两者的应对手段上,治理经济不稳定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法律等措施,而治理经济危机则主要靠宏观调控中的计划、行政等措施。在实现机构上,国家经济稳定主要靠宏观经济部门,而国家经济安全除了宏观经济部门之外,还需要有政治、外交乃至国防部门参加。

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在内涵上指的是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没有受到严重损害,导致经济危机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这一定义及一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再选择,使我们能够较好地把国家经济安全的概念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稳定以及区域经济安全、产业安全等区别开来,从而为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的再选择奠定基础。

三、国家经济安全二级评价指标的再选择

除了定义方式和内涵方面的原因外,国家经济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容易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相混淆,还同经济安全状况和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之间存在着联系有着直接的关系。

下面分别展开分析。

1.经济安全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经济方针政策的自主制定率。它可以测度一国自主决定本国经济发展方针的状态。

(2)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投票权重。它可以测度一国是否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的制定。

(3)重要海峡无危险通过率。它可以测度一国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程度。

(4)重要资源的外资勘探率和开采率。它可以测度一国有效掌握自己重要资源的状态。

(5)战略产业中的外资比重。它可以测度一国有效掌握自己战略产业的程度。

(6)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它们可以测度一国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状态。

上述指标中,有效掌握本国战略产业的指标似乎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的垄断程度指标相重合,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较大的不同。因为反垄断规范的对象不仅是外资企业,也有内资企业,维护的是国内市场的竞争秩序,而国内市场竞争秩序与国家经济安全不是同等的概念。因此,尽管美国先后颁布了《谢尔曼法》、《克莱顿法》、《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哈特·斯考特·罗迪诺反托拉斯改进法》等反垄断法,但仍然于1988年通过了修正《1950年国防生产法》第721条的《艾克森-弗罗里奥国家安全法案》,2007年又通过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再如,自由利用国际市场的指标似乎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的进出口和投资、引资指标相重合,但细分下去仍然是不同的。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自由利用国际市场”主要不是从进出口和投资、引资数额方面来评价,而是通过被歧视性反倾销率、被歧视性反补贴率、对外投资的非国民待遇率等二级评价指标来判别的。而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二级评价指标更是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中所没有的,因为从一般的进出口额上分析问题,能否自由利用国际通道的因素已经被抽象掉了。

也可以考虑将有效掌握自己的重要资源、有效掌握自己的战略产业、自由利用国际市场这三个指标合并,设立GNP(国民生产总值)这个综合性指标。该指标作为一国国民在本土内外的所有产值,可以较好地反映外资对该国重要资源、战略产业的控制情况以及该国国民在国际市场遭受歧视的情况,而GDP指标在这里是无能为力的。2.经济危机风险状况下的二级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

(1)GDP负增长率。因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GDP负增长是其最重要的表现。

(2)采购经理指数、失业率。这两项指标可以进一步测度经济危机对企业和就业的损害程度。

(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率。这也是经济危机的重要表现,因此,扩大对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成为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

(4)财政赤字率。经济危机爆发后,政府采取各种扩大公共开支的措施,势必造成或者加大财政赤字率。相对于前几个指标虽然有时滞性,但财政赤字率提高却是经济危机发生后的普遍现象之一。

(5)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率增加、税收减少,一般会促使政府采取通货膨胀的措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一些已无利率可降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央银行实行的所谓“定量宽松”政策,就是实施通货膨胀的委婉说法。

(6)物价指数。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虽然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后者是前者最为直接的结果。(7)金融资产缩水率。在全球化时代,虚拟经济迅速膨胀,经济危机越来越表现为金融危机,因此,金融资产缩水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危机的最重要现象之一。

(8)贸易收支赤字率、资本收支赤字率。这两项指标对一些加工贸易型的国家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的程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9)外汇资产安全率、外债偿付安全率。这两项指标可以测度经济危机对一些外向型国家的损害程度。

虽然上述评价指标与国家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有一些重合,但是它们之间的阈值是不同的。如果说经济发展的阈值是“微起微落”,经济稳定是“小起小落”,那么,经济危机则表现为“大起大落”。因此,在指标方向设计上,经济发展基本上是正指标,经济稳定以正指标为主,而经济危机则以负指标为主。另外,经济发展或者经济稳定除了重合指标外,也有许多经济危机所不具有的评价指标。

四、小结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通过对国家经济安全定义和评价指标的再选择,可以将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概括于表3。在表3的基础上,还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国家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完整性指的是面面俱到,全面性指的是涵盖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但不是方方面面。表3中的二级评价指标不能说应有尽有,却涵盖了国家经济安全评价的主要方面。未来应根据国家经济安全实践的需要,进一步补充能够提高主要评价方面精确度的指标,但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因为“预警指标过多,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延长预警周期,难以及时预警,而且还会降低预警效率,降低预警的可行性,难以达到预警的目的”。[9]

2.国家经济安全的两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现在大致有两种确定多指标权重的方法:

第一,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不同的权重确定方法。第一级评价体系的指标少,可以采用主观赋值法特别是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它们之间的权重。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未开放条件下,内源性风险大于外源性风险;在开放条件下,外源性风险则要大于内源性风险。因此,俄罗斯1996年10月公布国家经济安全指标体系时,由于既没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深深陷入苏联解体后的经济危机中,因此,24个指标中只有6个是外源性风险指标,其余都是内源性风险指标。

第2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每个国家对自己国家的能源安全关注点都有一些争议,国际能源机构、国际学者也有一些争议,国际社会学者也有一些争议。作为一个完整国家能源内涵,我们的着眼点,首先是合理增长的能源需求,如果短期内的能源需求非常强烈,突破了承受的能力,那能源也是不安全的。满足各种能源需求的供应能力,这是能源安全内涵的核心。能源安全就是要供给上,持续、多元地供给,石油时代要能够把石油、天然气供得上,今后新能源时代,比如可再生能源时代,要把可再生能源供应上。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中长期风险。从中长期来看,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五方面的风险:一是敞口式的能源消费。二是落后的能源发展方式。三是步履艰难的能源转型。我们从不清洁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四是积重难返的体制机制。五是尚待健全的走出去战略。去年利比亚的问题,现在叙利亚的问题,等等,暴露出走出去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其中,第一种风险,敞口式能源消费,通俗地讲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样能源需求增长非常快,能源需求增长非常快以后,在某一个阶段会带来问题。比如2000年到现在能源需求、经济增长比较快,带来的问题是我们的能源需求远远高于世界水平。在金砖五国中比别人高很多,我们现在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大国、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国,这就面临什么问题?发展中国家对你也有看法,发达国家认为以后能源安全这个旗就要你扛上,经济社会所承受的代价比较大。

能源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我们国家从2000年到现在,到今后,能源安全问题在我们国家会越来越重要。从能源安全问题来讲,随着大国的崛起,我们不光要维护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的能源安全,很多的重任都不断落在我们头上。最近有一个报道,好多人在研究美国能源自给力现在变成80%了,美国对进口的需求依赖在不断下降。这个问题虽然表现在数字上,但从能源安全内涵上,美国把维护能源安全的重担逐步转移给发展中大国,要卸给我们。所以我们怎么样保障未来的能源安全、未来的能源是不是安全的,这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要保障未来的能源安全,就是要统筹国内国际能源发展的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按照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的能源安全观,建立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体系。我们要坚持节能环保优先,引导合理能源消费,坚持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坚持国际互利合作,重复利用国际资源等等。

第3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矿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61-02

矿区在我国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矿区不仅是矿产赋存、生产和供应基地,而且还具有社区的功能。我国国情决定了对于矿区这类特殊的区域,资源环境是其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基础,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矿区的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开展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的界定

1.1矿区

目前对矿区的不同界定的主要区别在于是从矿山企业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矿区行政区划来考虑。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可以发现矿区是一具有空间有限性和连续性的特定地理范围,是具有一定空间功能、聚集功能、连接功能等的社会群体所在区域,并有其自身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本研究认为,作为分析研究论及的矿区理论上可以有三种划分方式:第一种是以行政管辖范围划分,这种方法划分的矿区具有明确的边界;第二种是以矿山企业范围(井田)的边界线划分,即由几个矿井所组成的井田范围,这种划分也有明确的边界;第三种是以生态功能区划的划分方式,这种方法划分的矿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线,而是根据区域生态结构和功能来确定范围。

1.2矿区资源环境

在资源环境科学中,资源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自然资源,即人类财产的来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二是环境,即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其质量。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所能开发和利用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或对象;自然环境,一般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的自然因素。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针对同一自然界而言的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而产生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就所指的具体客观事物而言,两个概念实质上并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由于一个自然体兼有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特性。因此,资源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是一个自然体表现的两方面功能。实质上,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是紧密相关的,环境问题可以说就是资源问题,或资源问题包括环境问题。因此,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涉及很多方面。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笔者认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应侧重于矿产开发引起的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的影响。故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研究对象即为矿区除矿产资源外的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包括土地资源及其相关环境、水资源及其相关环境、大气资源及其相关环境等。它是矿区人类活动的基础,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2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定义与内涵

资源环境安全是指一定区域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持续、稳定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同时,又使人类生存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或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资源环境安全是一个具有空间层次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对于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笔者认为人类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对矿区其他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和恢复控制在良好的状态范围内,即资源环境破坏及其整治后不应威胁矿区人类生存和发展,应能为矿区持续发展、矿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基础。它具有以下含义:

(1)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开发。这是保障国家层次上的矿产资源安全所要求的。

(2)矿产开发对矿区其他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影响或破坏应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使其在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不使其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3)对不可避免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破坏要尽可能对其治理,并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以维持资源环境的功能。

(4)保障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即是保障当代及后代矿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是一个多目标的决策问题,它要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从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含义可以看出,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是与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应的,当资源环境承载力超载时,资源环境系统不安全,反之则安全。

3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系统的特点

矿区由于矿业生产的特点,与一般区域有着很大的特殊性,所以威胁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因素也相应具有特殊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3.1累积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其他资源环境的破坏具有很强的累积性。目前矿区出现的任何资源危机或资源环境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是较长时期沉淀的结果。累积性要求所进行的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能涵盖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

3.2突发性

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灾变通常呈现突发性,这是由矿区资源环境系统自身性质决定的。矿区资源环境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当人们开发利用煤炭资源获取所需要“负熵”的同时,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或打破这种平衡,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内的平衡和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间的平衡,使煤炭资源环境系统熵增大。而且这种演替过程往往呈逆向的,在时间上包括渐变与突变、连续与间断、波动与周期等各种演变形式;在空间上,则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消长、进退和更换、环境结构和功能变动、演化和重构、环境质量的退化等。

3.3滞后性

由于累积性的特征,矿产开发对其他资源环境产生的后果显露要相对滞后一段时间,一些现象在开采初期是没有表征或是不易观察到的。但当表现出来以后,安全状况就已经很严重了。因此,在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研究中,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提前做出调控决策,防患于未然。

3.4时空动态性

矿区资源环境安全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的,它与矿区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是相对应的。因此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评价、监测预警的技术系统,当前“3S”技术(GIS、GPS及RS)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

4矿区资源环境安全与矿区可持续发展

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着眼于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形成并且受资源开发直接影响的区域进行的分析研究。矿区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以及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将矿区资源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作比较,不难看出,对矿区可持续发展而言,保障资源安全意味着应有资源利用的可持续,生态环境安全意味着应有环境可持续;而只有资源环境安全才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由此可见,矿区可持续发展强调或包括了资源环境安全。资源环境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离开这个前提条件,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都不可能实现。矿区资源环境安全强调的是一种基础性作用,而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目标或战略,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保障矿区资源环境安全。

实施体现资源生态化利用、符合循环经济架构的绿色开发战略是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环境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判据。资源环境安全的概念来自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即人类需求满足、公平以及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最终诉求,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满足人类需求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所强调的需求满足是指基本需求及社会发展需求。

(2)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应考虑到代际公平。代际公平,实际上是自然资本与物质资本在时间上的转换。无论是可耗竭自然资源还是可更新自然资源,都要求当代人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应以不破坏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为前提。

(3)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是在维持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可避免要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制约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矿区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从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及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都应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资源环境培育的关系。

5结论

对于矿区这类特殊的区域,资源环境是其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矿区的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本文主要对有关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研究对象即矿区及其资源环境的界定、矿区资源环境安全的内涵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非传统安全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和今后生活的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影响大学生安全因素的增多,安全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安全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大幅的扩充和加深。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范围,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开始对高校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应在大安全观的框架下,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结合,不断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

(一)非传统安全的内涵

非传统安全问题由来已久,但直到目前,学术界对“非传统安全”尚无被统一认可的权威定义。通常认为,相对于以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外交安全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安全而言,非传统安全更关注那些由非政治因素、非军事因素和非外交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的生存、人民的生产生活、国家的稳定发展等方面造成重大影响和威胁的安全问题。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一方面,部分非传统安全问题是从传统安全中演化而来,只是各自的具体成因、安全主体、涵盖范围、关注重点的不同。另一方面,两者研究的主要焦点和由此形成的路径却有本质上的差异。余潇枫、林国治认为,传统安全更关注“战争现象”,主要是通过技术来应对安全的挑战,形成“战争—和平—不可持续安全—战争”的循环式路径。而非传统安全则更关注“非战争现象”,主要是通过价值来应对安全的挑战,形成“发展—和谐—可持续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上升式路径。

(二)非传统安全的主要内容

非传统安全问题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社会公共安全、金融经济安全、科技信息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能源安全、文化安全以及其他安全领域。一般认为,第一,社会公共安全指社会全体成员公共生活的安全,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事件和重大等内容。第二,金融经济安全指国家金融经济秩序正常,根本经济利益不受损害,以维护国家经济正常运转为核心内容。第三,科技信息安全指国家科技发展、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方面的安全。第四,生态环境安全指人类的生产、健康和生存环境等的安全。第五,能源安全指为保障一国的国防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通过维护能源供需渠道,规避对本国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的重大威胁。第六,文化安全指维护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及核心价值体系,防止其遭到外来破坏和颠覆。第七,其他安全领域。如人口安全、宗教安全、生物安全等。可见,非传统安全对国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十分重要,是国家安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安全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毕业以后走向社会必然要遇到的问题。因此,掌握包括非传统安全在内的一定安全防范知识和方法将会使大学生在人生的过程中获益良多。同时,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显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一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为零散,系统性不强,现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材时代性、现实性、科学性、实用性稍显欠缺,内容也不够完善。二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体系急需更新。目前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理论体系基本还属于传统架构,并没有从整体上完成对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和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理论构建。三是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传统的安全防范教育,对新出现的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问题探讨不透彻,对如何开展这方面安全教育的研究也显得模糊。因此,将非传统安全的内容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拓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一般认为,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安全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构成要素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尤其是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非典”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人们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高度关注。因此,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加强非传统安全的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与时俱进,主动地适应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更密切地关注和应对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的威胁和影响。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活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在大学里思想单纯,安全意识淡薄,往往不太关注自己的安全,对各种安全隐患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这当然也包括了非传统安全问题。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相关安全常识和社会经验而处置不当,给自己、学校、社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目的在于帮助他们提供安全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学会在学习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更好地保护自己,防范各种对自己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临危不乱,逐一化解,确保自己的健康成长。

(四)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战略机遇期,综合国力发展迅速,GDP总量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还有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风险在等着我们去克服。从国家安全领域来讲,当前我国的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仍存在许多复杂、瞬息万变的因素,切不可掉以轻心。从高校的安全稳定来讲,境外敌对势力以高校大学生为重点目标,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手段,加紧各种渗透破坏活动。例如,通过互联网络对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和价值观进行宣传,散播诋毁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信息,煽动民族分裂等破坏活动等。可见,高校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仍然较大。因此,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将有利于抵御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有效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

三、加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要策略及途径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各高校需要转变安全教育观念,积极扩展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优化非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强化非传统安全的实践演练,全面提高大学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

“学生安全无小事”。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应首先转变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的责任意识,在把握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的研判,做好教育,备有预案,深入推进安全、稳定、和谐校园建设。在此过程中,高校要特别关注非传统安全问题对高校的新威胁,在思想、安全层面上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切实担负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学校保持安全稳定。

(二)与时俱进,积极扩展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

以往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关注传统安全问题。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问题逐渐凸显的新形势下,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却未能及时纳入我们的安全教育中,这就使得高校的非传统安全教育严重滞后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给大学生的个体安全和校园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因此,随着非传统安全问题影响的扩大,应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拓展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1)经济安全教育;(2)生态环境安全教育;(3)信息安全教育;(4)流行疾病安全教育;(5)科学文化安全教育;(6)校园恐怖暴力安全教育;(7)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安全教育;(8)重大事件、敏感日期、个体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等。既要关注国家安全,又要关注个体安全、社会安全、地区安全和全球安全等,使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实现常态化、系统化。

(三)优化方式,构建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高校应从政治和战略的高度,将大学作为一种生非传统教育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抓,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逐步构建起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第一,加快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第二,渗透于“两课”教学。“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要结合“两课”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将非传统安全教育渗透于 “两课”的教学中。第三,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90后大学生思想开放、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以根据这些特点, 通过主题班会、特色活动、专家讲座、图片宣传、播放相关教育影片等各种形式,对其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此外,还可以将非传统安全教育渗透于大学生爱国爱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感恩教育之中。

(四)提高能力,强化大学生非传统安全的实践演练

第5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权利观;能力观;法治健全观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43-03

所谓安全(security),《现代汉语词典》其解释为“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安全的属性具有二元性,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是指特定的客观事实,而主观方面则是指人们对这些客观事实的感受。美国政治学家沃尔弗斯(ArnoldWolfers)在《冲突与合作》中指出:“所谓安全,从客观意义上来讲,是指所拥有的价值不存在现实的威胁,从主观意义上来说,是指不存在价值受到攻击的恐惧感。”[1]这个说法被概括成广为接受的安全概念,即安全就是指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安全依主体而存在,其表现就是不安全的客观事实,离开了主体就无所谓安全。感受“不安全”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某个组织,也可以是社会上的某个利益集团(如某个阶级、阶层等),也可以是国家乃至整个社会。

一、产业安全研究文献

国家安全分为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繁荣和发展的保障。而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态势的基本单位,产业安全问题是一国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是保障产业安全。

1.产业安全研究溯源

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探讨最初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的贸易理论,产业安全最早可见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要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国防工业进行保护和扶持的思想。后来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eidrich Liszt)为代表的幼稚产业保护论,成为产业保护的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最初发展阶段必须向幼稚产业提供关税等形式的贸易保护,以确保其在国外强大的竞争下继续生存和发展。

我国的产业安全研究贯穿于外贸和外资政策制定的各个历史阶段,但是产业安全问题真正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是在外资大量进入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比重和影响迅速提高所引起的[2]。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部分学者认为产业安全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意义。他们认为,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只有全球产业而无民族产业,民族产业已经失去了具体的意义而只有抽象的价值。丁冬红(1996)提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以资本比例、产地、品牌划分产业的民族属性已经过时。这种否定民族产业的意见,实际上否定了产业安全的问题。当然,更多的观点认为,民族产业的概念不论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意义。程秀生(1996)认为:“尽管当代民族经济的外在形态出现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民族经济概念需要拓宽,但是蕴含于企业权益背后的民族权益关系并没有改变。”因此民族产业的概念还是有意义的,产业安全问题是存在的。笔者认为,产业安全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而且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

然而,由于人们对产业“不安全”的最初感受直接来源于“外资”的进入,因此许多观点都通过“外资”或者“民族资本”来进行衡量产业安全问题。顾海兵(1997)认为,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组成部分。经济安全是指由于外国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对我国经济进行渗透而产生的威胁。他的衡量标准就主要是“三资”企业的比重;国家计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1996,1997)则从民族资本的角度认为,产业安全意味着民族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内重要行业掌握着控制权;张碧琼(1999)从直接投资方面认为,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最主要是由于外商直接投资(FDI)产生的,指的是外商利用其资本、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而对国家经济构成的威胁。

上述观点的贡献在于坚持了产业安全对民族权益保护的重要性,但却没有提出比较明确的产业安全概念的定义,多数观点仅仅从外商投资对国内产业的影响来认识的,包括外商投资所占的比重,民族资本对重要产业的控制权等,可以说,这些观点是我国早期经济发展的“产业安全”问题的客观现实,但就当今的形势来看,这些观点都是产业安全狭义上的含义,是表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产业安全“权利”观

也有学者从安全的概念角度给出了产业安全的含义。前文已述,安全是一种“状态”。赵世洪(1998)认为,产业安全,简单地说是指一国国民使其既有的或潜在的产业权益免受危害的状态和能力。产业权益受到的危害可以来自自然、社会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何维达和宋胜洲(2003)认为,产业安全,即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重要产业的生存发展以及政府对这些产业的调整权或控制权受到威胁的状态。

仔细考察发现,这些概念已经提出了产业安全的基本范围,即何维达和宋胜洲老师指出的产业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政府对这些产业的调整权或控制权。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学者从权利的角度研究产业安全。于新东(2000)提出界定产业安全的三种权利,他认为,所谓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某一产业的创始权、调整权和发展权的控制程度,如果对这三种权利都拥有相应的自或称控制权的话,即可认定该产业在该国是安全的。李连成、张玉波(2002)提出界定产业安全的两种权利,一是指一国拥有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控制力,二是这些产业在国际比较意义下的发展力。

3.产业安全“能力”观

就同样的问题,也有学者从“能力”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这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学者们对产业安全比较全面的认识,王瑛(2001)提出了衡量产业安全的“能力”,即是指一国产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能够保持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三方面,第一是国家经济命脉是否被外资所控制;第二是国内市场结构状况,这是影响一国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主要指外国企业占有特定市场份额的大小;第三是产业结构安全,从经济长期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等整体角度而言,国民经济应保持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杨公朴等(2000)也认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对国内重要产业的控制能力及该产业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张立(2002)提出,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际竞争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保持民族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

这些观点认为产业安全是“权利”或者“能力”,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安全”观相比,其外延有明显的扩大,对产业安全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然而,其不足之处便在于仍然缺乏对产业安全内涵全面、系统的阐述。

最近几年一些学者就在上述观点的基础上对产业安全内涵进行总结,形成了一些相对全面的观点。赵惟(2005)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某一种或某一类产业在受内外部综合因素作用的环境中,既关系产业自身防范损害或威胁,保持发展和创新,也涉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乃至国际产业制度演进的总和。景玉琴(2005)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本国产业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准确理解产业安全的概念,必须从三个层次上进行把握:一是宏观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政府具有适当规制产业的能力,国内相关制度安排能够引致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产业结构合理,国内产业具有活力。二是中观层次。中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在开放竞争中本国的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绝大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三是微观层次。微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对于产业安全的理论研究日趋成熟化,不但从产业本身生存、发展、控制的能力上考察产业安全,学者们已经从制度、政策的视角关注产业安全问题。

二、矿业安全研究文献评述

1.独立研究矿业安全的文献

我国就矿业安全研究而言,主要有马成成的《我国矿业安全生产问题探析》(2010,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主要梳理了国内对于矿业安全生产问题的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成果,可以依据研究视角的不同,将研究成果分为监管制度、法律制度、产权制度和其他研究角度等方面。通过分析国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矿业安全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并争取找出能有效解决我国矿业安全生产问题的方法。马成成、孙巧珍《制度视域下的矿业安全探析》从制度视角进行矿业安全生产的相关研究有其必要性,对制度和矿业安全进行深入分析是现实的需要。在矿业安全问题中,制度可以发挥重要功能,如确定政府权力边界、维持市场经济秩序以及遏制现实不良行为等。合理的制度构建应该遵循合理性、效率性和现实性的原则,以求能更好的维持矿业安全生产的良性运行[3]。王义保、李爱彬在《制度视角下的矿业安全思考》一文中提出,我国矿业生产领域的安全问题已然超出了安全科学技术保障的范围,矿业生产领域的市场、产权及政府监管等制度创新与完善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切入点[4]。王忠,揭俐的《基于矿业安全的矿权配置与管制政策》,提出中国矿业市场的治理应从“控制式的行政管制”向“协作式的市场规制”转型,充分发挥政府规制、自由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力量,构建三者协作共管的“三维一体”均衡管制机制。郭艺在《矿业安全中的政府管理》提出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制定政策,完善法制,采取经济、法律、行政并存的手段加大矿业生产中的安全投入,减少安全欠账及环境污染,降低矿业安全隐患系数,降低矿难发生频率,推进矿业健康、安全的发展。

综合审视上述文献,这些研究都是将矿业安全背景置于矿难之下,发现将矿业安全与矿业安全生产等同,实际上是缩小了“矿业安全”的研究范围。

2.将矿业安全与矿产资源安全混同的文献

从字面上看,矿业是“业”,矿产资源是“产”,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从我国现有研究看,通常将两者等同。笔者将矿业安全与矿产资源安全同时通过中国知网统计,发现除了前述主要矿业安全的文献之外,有关矿产资源安全的文章更多。而通过查看内容,凡是写矿产资源安全的文章都包括了矿业安全,比如汪云甲(2002)认为,矿产资源安全的含义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矿产资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安全性);二是开发使用的安全性,指矿产资源开发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威胁。沈镭、何贤杰(2004)等从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我国的资源安全问题的两方面建议,一方面要树立资源观念,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是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培育矿业集团,并建立资源储备及加强资源管理。张久铭(2007)提出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战略对策是:树立矿产资源安全观、构建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开展资源外交、培育具国际竞争力的矿业集团公司、加强科研开发和做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工作;马伟东、古德生(2008)针对我国常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和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有色金属资源安全应采取的对策,即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大矿产资源勘探投入;提高科技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率;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建设稳定的供应基地等。

可以看出,这些文章在探讨矿产资源安全问题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包括了矿业安全,也就是说,我国现有研究的多数文献都没有严格区分矿产资源和矿业的区别,而是在讨论矿产资源安全时,同时谈到矿业安全问题。

3.严格区分“矿业”和“矿产资源”的文献

真正将矿产资源与矿业区别的代表性著作有李显冬的《中国矿业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详细探讨了矿业权的立法取向以及矿业企业税费法律制度研究、矿业权出资立法研究、矿业用地使用制度研究、矿山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等;康纪田教授直接对矿业制度设置的总体方向进行了思考。他根据物权状态的二元论观点,将物权分为归属明确的静态物权和开发利用的动态物权,属于静态物权的矿产资源产品属于普通物权,应当统一由财产性的私法调整;而动态物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权利,因强势者获利的同时可能损害弱势者的利益而显失公平,矿业权必须由政府加强规制。由此,《矿产资源法》应当是以财产性的“矿”为主要对象的法律制度,而以管制性的“业”为基本对象的法律制度应当是《矿业法》,因此我国应当制定以社会性管制为主的《矿业法》[5]。

笔者认为,这一思路有助于厘清矿产资源产和矿业权的重大理论问题,有助于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完善。然而,这一观点也有不尽完善之处。首先,按照物权状态的二元论结构将矿产资源划为归属明确的静态物权,将矿业权划为动态物权,这是明显地将问题简单化。原因在于,矿产资源使用的普遍性、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等特点决定了矿产资源并非单纯私法上的物,对其提供、保护、配置等问题,普通财产权远远不能胜任,它实际上是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其次,如果仅仅从“物”静态的存在就划分为静态物权的话,那么很难解释矿产品的地位、价值、国际市场对矿产品的争夺以及发达国家对我国稀土资源设置的“陷阱”等问题。这一点从有关矿产资源安全问题的文献可以得到证实。

三、矿业安全的界定

在笔者看来,矿业安全不仅仅是指矿业生产安全,也不能与矿产资源安全简单地等同。

事实上,按照“安全”的含义,矿产资源的国际供应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产业安全问题。原因在于,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是一种客观事实,企业、产业及至整个社会通过这些客观事实感受到了“不安全”,感受到了矿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本文认为,在论及矿业安全时,论及矿产资源的供给安全才符合中国的现实。矿业安全与否的关键是相关法律制度是否健全。

具体来说,产业安全是一种受威胁、不稳定、有危险的状态和对这种状态控制的能力,这些状态既有来自自身能力不够强的比较感受、也有来自国际上激烈竞争对某产业的影响。笔者认为,产业安全,其内涵就是产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由此,笔者根据这些“能力”的地位,将产业安全分为产业内部安全和产业外部安全。所谓内部,通常是指深层次的,起决定作用的能力,具体来说,产业内部安全就是指产业本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国家对产业的调整能力、控制能力等根本性问题,只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制度才有能力抵御任何形式的外部不安全因素。所谓产业外部安全,主要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如果产业的对外依存度低,国际竞争力强,就表明产业具有安全性,反之亦然。当然,根据内因决定外因的原理,要改善产业安全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提高产业内部安全,只有国内法律制度健全了,产业本身的能力增强了,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抑或降低对外依存度。

总之,要提高产业安全,既要通过发展和创新来提高产业自身生存、发展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又要通过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产业政策调整,提高国家对产业的调整控制能力,从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据此,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安全也可以分为产业内部安全和产业外部安全。

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内部安全包括矿产资源的生产安全、环境生态安全、职业安全,这些安全是产业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体现,这些“能力”最终通过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以及相应的政策予以保障。

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外部安全,主要指矿产资源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表现的客观事实又集中在矿产资源的供需安全上。它是国家经济安全的直接体现。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外部安全又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改善劣势矿产资源的供应能力。对本国需求量大、进口依存度高的短缺矿产,能够通过制度保证持续、稳定、足量获得,并且有制度应对可能发生的供应不足和价格波动;另一方面是扩大优势矿产资源“优势”的能力。对本国优势矿产资源,能够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之上加以充分利用,制约他国,影响市场定价机制,为本国在国际矿产资源市场乃至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中谋求有利地位。申言之,扩大优势战略矿产资源之“优”,缩小劣势战略矿产资源之“劣”,这两项目标的极致就是我们追求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外部安全的含义。

参考文献

[1]苏长和.从国家安全到世界安全――现实主义及其后[J].欧洲,1997,(1).

[2]李孟刚.产业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3]马成成,孙巧珍.制度视域下的矿业安全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0,(5).

第6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产业安全;预警机制;进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89-02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加快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配置, 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竞争加剧以及安全威胁性上升,于是关于经济安全的研究成为国家安全研究领域中的新焦点引发人们极大的兴趣。其中产业安全作为经济安全的基础,备受到国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7月22日中国首届产业安全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圆满结束。论坛将产业安全研究基调确定为:关注产业安全,既要防止麻木不仁,漫不经心,丧失警惕。同时又要防止过度夸大产业不安全,进而质疑改革开放[1]。

一、产业安全的本质认识

第一,强调控制力的产业安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尽管表述各异,但核心都是强调产业安全本质是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的控制。一种观点认为,国家产业安全问题指的是外商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对国家经济构成威胁 [2]。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对某一产业的调整和发展,如果拥有相应的自或称控制权,即可认定该产业在该国是安全的 [3] 等等。第二,强调能力的产业安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产业安全的本质看做是一种抵御威胁、保持发展的能力 [4]。如中国社科院金碚认为,产业安全问题本质就是产业竞争力问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国家竞争力强的产业,一般不会存在产业安全问题,并不在于产业是高新技术还是自主产业,只要这个产业比较弱就会有安全问题 [5]。夏兴国认为,产业安全是一国产业对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具有足够的抵御和抗衡能力,能够保持各产业部门的均衡发展 [6]。景玉琴认为,产业安全是本国产业具有生存和发展的能力[7]。第三,强调民族权益的产业安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首先肯定民族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国民作为产业安全中的权益主体,在国界之内有明确的排他性经济。也就是说产业安全,归根结底就是以国民为主体的产业权益在国际竞争中得到保证并不受侵害[8]。

随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深入,目前学者对产业安全的本质也产生了新认识。李孟刚认为,民族经济外延的扩大和资本控制权的局限性使强调控制力和民族权益的产业安全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提出产业安全是指特定行为体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产业安全包括生存安全和发展安全两个方面,可以通过评价产业受威胁的程度反推产业安全度[9]。赵英也指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变成“万国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企业”,“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民族经济概念也受到挑战,与此相应的经济安全理念也在改变[10]。

三、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

对产业安全本质认识的不同,分析影响产业安全因素的角度也就不同。最初产业安全问题是由于外资的大规模引入而提出,所以很多学者从外部因素如外国的资本、技术和商品的角度分析中国产业安全的成因。如方芳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威胁表现在外商利用其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兼并收购及系列投资方式来控制国内企业和垄断某些重要产业 [11]。祝年贵认为,外资主要是通过品牌控制、技术控制和市场控制影响中国产业安全 [12]。

如金碚认为,中国产业安全问题的关键或核心问题在于中国现有的竞争规则体系是扭曲的,优惠等倾斜性政策使竞争规则严重差别化,使竞争不公平,从而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王学人从制度非均衡的角度分析产业安全的形成原因,认为,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同政治制度的磨合、计划体制的内在矛盾激化了中国产业发展的制度需求。另一方面,受改革战略思路、旧制度的惯性势力等的阻挠,新制度供给推进却艰难,从而形成了中国产业安全所需制度供需失衡的态势[13]。更多学者从环境的角度分析产业安全问题,如何维达将影响产业安全的内部因素分为产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两类。产业国内生存环境包括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三个方面。竞争环境主要指过度竞争问题,衡量过度竞争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市场集中度和行业规模[14]。

三、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

产业安全评价首先要在理解产业安全本质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指标,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评价。对于产业安全评价指标的研究,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产业安全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四大类指标,共23个小指标。四类指标包括:产业发展环境指标、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和产业控制力指标。其中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八个指标:资本效率、资本成本、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制度环境状况、供给产业状况、需求增长率和产业损害状况。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六个指标:产业世界市场份额、产业国内市场份额、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产业R&D费用、价格比和产业集中度。产业对外依存度包括四个指标:产业进口对外依存度、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包括五个指标;外资市场控制率、外资品牌拥有率、外资股权控制率、外资技术控制率和受控制企业外资国别集中度[15]。虽然有些学者在明细指标选择上有些差异,但基本上在以上评价结构范围之内。

对于产业安全评价方法,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是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将产业指标安全状态分为四种,即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危机,相应的安全等级为A、B、C、D,并分别给四种状态规定不同的分数范围,即:[0,20],[20,50],[50,80],[80,100],分数越大,危险越大。然后对各指标的安全状态设置预警范围,最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产业安全综合评价值。另外,何维达等尝试将DEA模型应用在产业安全评价[16]。

四、产业安全的研究展望

第一,关于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整合与提升。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并且随着本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因素也不断变化的。从外部因素观、内外因素综合观到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产业经济学分析模式,我们看到研究者力图将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的内容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中,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和影响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必须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影响产业安全的重要因素进行整合并寻找更加有效的理论分析框架,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分析产业安全问题,从而提出维护产业安全的政策并采取措施, 达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关于产业安全的态势转化。目前学者在研究产业安全时,将产业安全的状态基本上分为四种: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危机,而对于各种状态之间的转化尚未作分析。笔者认为,不搞清产业安全状态转化的机制, 就难以揭示某些问题会不会劣化、恶化一国的产业安全,这样就很难把握产业安全态势的趋势,从而不利于产业安全战略的设计。而在产业安全研究相关的国家经济安全研究中, 对于如何描述经济安全的转化机理模式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目前学术界较统一地将国家经济安全的态势转化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渐进式转化”与“跳跃式转化”。对于“渐进式转化”,不少学者采用基于微积分理论的数学方法来进行描述和分析;对于“渐进式转化”,有学者提出采用系统科学的新分支突变理论(Catastrophe Theory) [18]。有关经济安全态势的转化研究的思路模式和方法,对产业安全态势转化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将是产业安全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三,关于产业安全的预警。鉴于产业安全研究具有预测性, 故对未来安全状态进行预警是产业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产业安全状态进行预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和集成。用一套指标来监测某个产业的经济安全态势并不是一件易事, 因为中国重要产业发生经济非安全以至危机的案例并不多, 还没有足够的案例让我们去提炼相应的“警兆”和“安全等级”指标及其“阈值” [18]。目前对产业安全预警的研究更多地还是基于学理上的推演和定性的描述。

参考文献:

[1]关注中国产业安全共促经济和谐发展[J].财经界,2006,(9).

[2]张碧琼.国际资本扩张与经济安全[J].中国经贸导刊,2003,(6).

[3]于新东.中国加入WTO后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研究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0,(2).

[4]王允贵.产业安全问题与政策建议[J].开放导报,1997,(1).

[5]金碚.产业竞争力与产业安全的关系[J].财经界,2006,(9).

[6]夏兴国,王瑛.国际投资自由化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2).

[7]景玉琴.产业安全概念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8]赵世洪.国民产业安全概念初探[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3).

[9]李孟刚.产业安全理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赵英,李海舰.大国之途――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安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1]方芳.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威胁及对策[J].上海经济研究,1997,(6).

[12]祝年贵.利用外资与中国产业安全[J].财经科学,2003,(5).

[13]王学人,张立.产业安全问题制度非均衡成因探讨[J].求索,2005,(4).

[14]何维达,宋胜洲.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15]何维达,李冬梅.中国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6,(8).

[16]何维达.加入WTO后中国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估算研究[J].研究报告,2004,(12).

第7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供应链;动员资源;运行机理;动员对象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8-0027-04

Construction of Supply Chain in Crisis in National Economy Mo ilization State

LI Zi-yao1, 2, KONG Zhao-ju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jing 100081;

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A stract: Aiming at alloc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mo ilization task and mo ilization resource production, this paper outlines relation structure chart of national economy mo ilization and supply chain, and further analyzes agents in this chart. ased on the research, it analyzes how national economy mo ilization and supply chain work in crisis to clearly demonstrat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supply chain in national economy mo ilization state.

Key words: national economy mo ilization; supply chain; mo ilization resource; operating mechanism; mo ilization o ject

引言

国民经济动员(以下简称经济动员)主要任务是保证在危机发生时,所需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作为国防动员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经济动员理论及应用体系已经由传统的为应对战争服务拓展到处理应急事件的领域。

危机发生时,所需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依赖于供应链的运作,但经济动员状态下的供应链存在着许多区别于常态供应链的地方。本文所作研究有利于拓展和延伸供应链理论及应用,有利于理顺经济动员机制。

1经济动员概述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经济动员起源于战争,所以传统的经济动员理论为战争导向型研究纲领。2003年,全国在新疆召开的经济动员工作会议在总结抗击“非典”中经济动员发挥的作用时,经济动员工作的“应急功能”被正式提出,标志着新时期经济动员概念在内涵上的一次拓展。

孔昭君[1] “大动员”观念的提出,强调了动员是为国家安全服务、而不仅仅是为战争服务的宗旨,同时说明动员应强调平时与战时、军用与民用更紧密的结合;另外,在动员机制上强调发挥动员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将敏捷性概念引入到国民经济动员理论之中,提出了敏捷动员理念[2]。主张拓展“危机”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由于系统内部矛盾积累或者外部强烈干扰造成的威胁系统生存与正常运行的态势”,从而将“应战”和“应急”的概念统一在应对“危机”的概念之中。进而将国民经济动员工作所面对的两种态势概括为“常态”和“危态”。进一步从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理论入手分析,认为国民经济动员要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就要依赖于国民经济,依赖于国民经济体系的产出。认为完成国民经济动员任务所必需的供应链或产业链整体称为国民经济动员链[3]。本文正是着眼于“危态”(突发事件或战争)时所需的动员资源保障活动,对供应链与经济动员的关系及其危态时的运行机理进行研究。

2经济动员状态下的动员资源

2.1动员资源内涵

[JP2]韩宇宽博士[4]从资源来源和结构的角度定义了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可动员资源:他认为用于国家安全的资源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平时期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规划的,分配给国家安全的资源;另一部分是在紧急状态时通过国民经济动员转移到国家安全的资源。而后一部分资源中的一部分是属于国民经济动员管理的经济资源,并将这一部分定义为可动员资源。王成敏博士[5]从资源功能的角度界定了动员资源的概念:可以通过国民经济动员活动得到的用于应对危机状态(包括战争和突发事件)的任何资源。

以上研究对动员资源的定义涵盖范围较广,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本文借鉴王成敏对动员资源的定义,针对所研究的内容重点,将动员资源定位在物质资源的动员生产和调配方面(后者不涉及动员资源的生产流程)。

2.2动员资源分类

经济动员状态下的资源分为实物资源与能力资源。实物资源从用途来讲,分为应急资源与应战资源;从来源来讲,分为储备资源,增产、扩产、转产资源,征用/征收资源与调运采购资源;从功能角度来讲,分为基础设施与服务资源、专业处置资源、救援资源以及支撑保障资源[5]。能力资源分为生产能力储备和技术能力储备,能力资源的储备作为危态时实物资源生产的保障力量,对持续性动员起到相当的支撑作用。

2.3动员资源的供给来源

第8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明确要求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打造秀美宜居城市。这是东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决策,必将有力推进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加快东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步伐。当前,要在明确秀美宜居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强力推进实施。

一是要把握秀美宜居城市的内涵。秀美宜居城市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它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能为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收入,能为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秀美宜居城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它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乡协调、居民安乐。秀美宜居城市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它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文化氛围浓郁。秀美宜居城市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它居住舒适,配套设施齐备;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充足;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秀美宜居城市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它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能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秀美宜居城市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它具有强大的御灾抗灾、确保城镇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居民安全感强。

二是要坚持生态秀美宜居的原则。其一,必须坚持生态的原则。要按照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推动一二三产业走向品牌化、现代化和生态化。其二,必须坚持秀美的原则。着力于城市景观环境体系的科学规划与统筹协调,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模式,营造宜居的人居环境,建设更加和谐、优美、宜居的城市空间环境,营造独特的东营文化脉络与精神家园,打造怡人城市景观,确保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其三,必须坚持宜居的原则。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市人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要更加注重城市安全和居民安全感,按照系统工程思想进行谋划和管理,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提高现代社会安全管理的整体有效性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整改管理上的隐患漏洞和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是要抓住打造秀美宜居城市的工作重点。从东营实际出发,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秀美宜居城市,首先要全面构筑生态系统。突出大绿地、大水系、大湿地特色,加快构筑森林环抱、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的生态系统,建设绿色家园,打造生态东营。规划建设环城防护林带,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切实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项目生态门槛,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推进水气污染治理,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其次,要着力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创建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第三,要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要建立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和合作、协商、包容、透明、信息共享的开放机制,在政府与民众、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互动、平等交流的新型关系,共同建设生态城市。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科学设置绿色GDP和包括资源、人才、环境、社会的总资本等指标,使政绩考核真正成为东营的助推器。第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远近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加快建设交通、通信、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第五,要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切实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扩大投资和刺激经济消费,全面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促进公建项目与商业项目同步建设、形象提升与功能开发同步推进、商机人气与城镇业态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力和人口、环境承载力。

第9篇:经济安全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教育;煤矿安全生产

煤矿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方便,煤炭基本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能源,需要大量开采,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的重视和安全技术的提高,煤矿的安全情况已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安全意识的的教育方面还是有欠缺,所以,加强煤矿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煤矿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安全的企业形象已经刻不容缓了。

一、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内涵

煤矿作为煤炭生产的主要的活动场所,在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所以进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不但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而且对于每一位员工都有深刻的价值。安全培训授课的目的主要是使煤矿工人能充分的了解煤矿内部的各环节,以及内部各环节所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使煤矿员工能恰当的拥有安全职业能力,保障自己的生命不受到煤炭生产的威胁,促进企业的经济利润的扩大。

安全教育一个很重的环节是相关方法的普及推广。其主要的方法是老师教授法、典型案例分析法以及实地的安全技能培训。通过这些方法使矿工从业人员真正掌握安全的生产技能以及处理危机的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员工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使员工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提高企业的社会安全声誉度,争当国家安全生产企业的典范。

二、进行煤矿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目前,安全生产的意识已经深入到了国家社会的各个角落,煤炭行业呼声也非常高,且吸引的注意力越来越大,这就迫使煤炭企业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特别是员工的责任安全意识也是需要急切处理的。这一方面是提高煤炭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的必然要求,使企业员工能在安全的环境的进行工作。在另一方面,进行煤炭安全教育也是企业重视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典型体现,使企业员工能够了解、理解和积极参与到煤炭企业安全教育的大家庭中。接下来,我将从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做一个简单的陈述。

(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拒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16年,我国的煤炭行业的事故的发生将近200起。相对于国外的煤炭行业来说,发生的灾难数还是比较多。特别是一些重大的煤炭事故产生非常多的人员伤亡,并且这些事故引发了社会广泛地关注和国家、企业的思考。在事故中很多伤亡人员是因为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面对灾难很多员工束手无策,没有应对危险的能力,同时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所以,要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能够形成一整套系统完整的安全应对矿难的能力,能独立自主的解决一些安全问题,也要培员工的相互协作精神,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能够相互帮助,形成一个集体。通过这些简单的措施促进安全培训得到充分的落实和应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该成为煤炭企业的新常态,使安全生产意识升入煤炭企业的每一位领导和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之中。使之能真正的从源头杜绝煤炭矿难的发生,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事故的安全隐患,促进安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提高整个煤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煤炭生产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很多不确定性,很多情况需要员工有安全意识,这是应对灾难很重要的一个意识。煤炭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安全培训能逐渐的培养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不断的改进员工的安全意识匮乏,安全技能素质低下的状况。同时,企业也要向员工传达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使员工在生产中能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安全生产,还有就是企业的自己的相关规定。这可以使员工懂得企业所表达的真正意图和真正的含义,让员工能够理解企业、赞同企业及支持企业的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作业的规定。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员工的综合技能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员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将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加强煤炭企业的安全技能培训最根本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所以要把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和企业的经济利益有机的结合与统一。但是,我们要特别的考虑煤炭企业这一特殊生产部门,我们要特别关注和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所以在当前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煤炭企业要不断推进新技术进入到生产的环节,充分保证煤炭生产安全,使科学技术与企业的经济利润完美结合,在保证企业各方面安全的情况下,促进企业在相关的培训环节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处理,利用科技保证经济利润,保持企业经营额度的稳定上升,维持企业的经济价值含量。

在另一方面来看,培训过程也是对于员工的安全问题的筛选过程,通过一步步的练习,排除工人身上的“不安全”性的生产陋习。企业的管理培训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措施去应对和解决员工身上所产生的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工人的伤害,维持一个合理的安全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明确国家的安全性生产的深刻含义,加强对煤炭从业员工的安全训练和技能培训;在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增加的社会美誉度和经济利润,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提高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系数,促进员工的相关的安全责任概念。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使企业在公平效率和价值间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实现企业、社会及员工之间的共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