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建设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坚持把生态质量作为城市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尺。
全民参与,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澄江街道作为江阴市中心城区,是江阴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板块。近年来,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幸福江阴”新理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清洁家园、创智基地、文明古邑、幸福之都”为核心的幸福澄江建设目标,坚持把生态质量作为城市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尺,突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把生态优先理念融入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较好地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同时推进,走出了一条生产先进、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
环境――兰态城市建设的基础。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人们对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紧密,生态优势已成为地区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澄江街道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以建设“清洁家园”为抓手,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为全市创建绿色家园提供示范。
实施城市经济的绿色化。以培育生态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充分发挥生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污染治理工作,持续开展节能减排活动,积极宣传绿色低碳理念。严格执行各类环评标准,2010年累计预审项目240个。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环境明显转好,生活环境大幅改善,10个小区实行雨污分流改造。创新环保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正式启用排污权有偿使用,切实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打造城市整治的常态化。巩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村、社区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宣传窗、标语横幅、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引导居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举办广场文艺活动等形式加以宣传,扩大了环境整治的宣传面和影响力。创新机制,着眼长效,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以整洁、舒适、文明的人文环境服务第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进一步加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督查考核。
实现城市环境的生态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现2010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以上。强化“河长制”考核,巩固河道整治成效,扎实推进控源截污工程,加快建设污水达标排放区。不断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建立工作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市民关注的生活热点问题。大力开展绿化造林、造绿复绿活动,2010年新增绿化面积900亩,街道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共绿地达15.8平方米。
园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澄江街道始终把提升经济实力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建设“创智澄江”为重点,推进园区经济生态化建设,努力使园区不仅成为产业高地、创新高地,而且成为环境保护的高地、生态建设的高地。
发展总部经济,实现总部集聚效应与经济园区研发优势完美结合。为鼓励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加快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澄江街道设立江阴市地区总部经济园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总部企业发展环境和服务体系,逐步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总部经济园区逐渐成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商务和金融核心区。目前,根据江阴市委、市政府实施新兴产业“445”计划要求,加快建设以城市综合体项目为主导的地区总部经济园区,打造百亿级总部经济园区,园区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已初步凸显。
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传统服务业提升与高端服务业集群的完美结合。加快工业企业主辅分离,推动工业企业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拉长产业链,提高竞争力,引导生产业由仓储市场销售向网络平台销售转化。加快生活业由大众化向精品化提升,打造具有江阴地方文化的特色街区和商业综合体,2011年建成汽车文化城,推动城市精品消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引导服务外包等智力型服务业向高端集聚,2010年新引进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10家以上,完成服务外包业务额超3000万美元。
发展城市工业,实现高新技术改造与创智产业培育完美结合。大力实施“新合作、新技术、新产业”三新战略,促进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努力推进自主创新,年内新增省级以上工程研发中心5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申报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个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认定5项。
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经济与文化紧密相联,区域竞争力与地区文化力互为促进。在区域经济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地区的发展不仅在比谁发展快、发展突出,更在比谁发展好、发展全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力成为影响地区发展水平和彰显发展特色的决定性因素。
澄江街道以建设“文明古邑”为契机,把文化的元素渗透到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精心组织“相聚和谐新家园、共享幸福好时光”的文化精品活动,深入挖掘文化精髓。以承办第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为契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覆盖范围。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深化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百万市民学礼仪、争做文明澄江人”、文明交通行动等系列活动,建立生态文化示范基地,组建澄江生态文化艺术团,切实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区的文化软实力。深入开展“村居对接、文明共建”结对共建活动,形成共谋发展之策,共建精神文明,共办惠民实事的良好氛围,共同提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水平。
服务――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澄江街道在社区硬件完善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社区教育功能,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以建设“幸福之都”为目的,着力推进社会管理转型,努力打造安居乐业的和谐幸福环境。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社区自治机构和自治机制,培育守望相助的社区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亲和力。
加快建立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加快养老机构建设,2010年新增澄江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家,扩容“幸福一点通”用户1000户。
全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向城保并轨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简化和统一,建立城乡安全接轨的就业创业制度、城乡居民统一的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字]生态理念;节约型;园林绿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various industries in creating significant production benefits while also gradually caused shortages resources phenomenon, and the trend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harm people's health, sustainable liv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ideas discussed how to science building the saving-type landscape project, to alleviate shortages resources phenomenon, promote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ecological idea; Saving;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伴随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深入,园林绿化工程建设逐步呈现规模化发展,在提升建设水平的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现实问题,即城市总体规划同建设绿化系统相关规划包含相互脱节问题。由于欠缺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统一合理引导造成其实践发展包含一定盲目性,同时还形成了布局混乱、风格不统一、冗余建设等弊端问题。一些园林绿地建设同周边环境包含不适应、不相符性,一些无法体现较强的功能性、而一些工程完成建设后没有服务使用多久便面临重建、重挖、重迁等问题,影响了园林工程绿化建设效益,令资源不良浪费。城市建设发展中由于一味强调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作用,忽略了其生态效益,导致了绿化建设工程的养护、种植成本的不良增加,并影响了种植树木的成活率。建设园林绿化工程实践中还包含奢华绿化等问题,一些规划设计者认为优秀的、精品园林建设应该是大气派、大手笔、面积广、投资大、档次高的工程。因而为提升绿化品味,许多城市、区域不由自身实际出发进行绿化工程投资建设,而是花重金盲目的兴建大草坪、大广场、移植盆景树或大树等。最终则会由于广场人流有限、人口密集程度不高令园林绿化工程没能有效充分的发挥应有功能,而是持续耗费了较高的维护管理成本。伴随近年来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管护与施工技术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然而由于养护、绿化建设侧重点不同,建设人员没能充分在建设阶段中考虑到后续的养护问题,而是怎样有利、怎样降低成本就怎样建设,例如种植土质量不高、安装水电设施不到位、配置苗木不合理等,进一步令后续管理养护成本持续增加。同时养护人员无法充分科学理解建设者规划施工意图,仅依据自身想法展开绿化养护则令园林景观无法呈现最佳效果,基于养护与建设的不良脱节造成了能源与资源的巨大浪费。
2、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特征及内涵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涵盖三层次意义,首先是最大化节约各类能源与自然资源,提升其总体利用率,同时应最大化发挥园林绿化优势,应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最大化获取环境、生态与社会效益。节约型园林工程应该是最经济、合理且高效的形式,探究其内涵则应是建设生态型、环保型园林,全面符合生态自然系统客观规律,并具有自我维持、可持续、高效及低成本的优势特征。因此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应科学倡导节约环保理念,顺应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杜绝铺张浪费。工程最小投入及用地并不仅仅指工程在数量上的下降,而是借助提升资金与资源利用率实现数量上的相对减少。该类减少并非以牺牲园林工程绿化建设的质量与数量为代价,而是在确保环境、生态、社会等效益的基础上的最小化投入,脱离了这一前提便会对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科学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多措并举,科学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
3、1秉承节俭意识,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为全面推进园林绿化的节约型建设,我们首先应秉承节俭意识,科学倡导生态环保建设,将其作为指导园林绿化的标尺,全面渗透生态、节俭优先理念至设计、规划、养护、建设各个环节中,通过节土、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方式合理投入、因地制宜,全面利用绿地现有资源最大化实现绿化建设生态效益。在配置植物层面,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主要采用乡土种植手段,科学模拟自然植被具有的群落结构特征,充分展现生物多样性,并适度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奢华风气。园林工程绿化建设中不仅应体现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性,同时还应注重自然植物的有效利用与保护,进而营造人与自然良好、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绿化结构体系,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高产出、低投入与可持续发展。
3、2调整结构、合理规划
良好的园林工程绿化是建设发展生态园林的蓝图,其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资源的实践利用效率与质量,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应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完善编制绿化系统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关规划,突出城市规划对节约资源的战略性、前瞻性与权威性科学作用。例如在财力状况允许基础上,园林绿化工程应设计好、规划好、并一次性完成建设,不应分期进行。倘若必须进行分期建设,则应注重设置各期工程的合理性,应以地域范围尽量作为分期开展建设的科学标准,而不应在相同区域中进行重复建设,进而有效节约建设投入资金。
3、3以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园林绿化的节约型建设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应以生态经济发展为科学指导,因此我们应依托循环经济建设发展,全面探索环境保护及合理利用开发资源策略。在发展园林绿化进程中应将生态、节约放于突出位置,全面挖掘园林绿化持续建设发展内涵,将设计、规划、养护、建设有效连接并促进良性循环,进而构建起社会经济与园林经济的长效机制。实践过程中只有统筹兼顾、推进平衡发展,才能确保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用多重实践方式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发展。
3、4深入推广研究先进技术,提供有效科技支撑
深入推广研究先进技术是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的科学途径,可由养护建设园林绿化各环节入手,科学制定施工养护与规划设计管理规范,优化利用各类能源与自然资源,由根本层面杜绝破坏环境与浪费资源不良现象。例如可以由配置植物群落、筛选植物、建设园林绿化工程使用材料、绿化施工应用技术、节水灌溉策略技术、养护作业工具机械等层面展开广泛、深入研究,全面推广利于发展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园林绿化的现代化、成熟性技术。
3、5强化宣传,全面引导社会各方广泛参与
为优化节约型园林绿化发展建设效果,应全面强化政府单位在引导理念、协调资源、控制规划、推广技术与政策保障等层面的科学作用,并积极推动引导社会各方全面参与至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实践活动中。同时还应强化对工业园区、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控制绿化规划要求,引导企业科学配置植物、提升种植乔灌木总量,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最大化实现园林绿化发展建设生态效益。同时应科学推行立体绿化建设,利用有限土地发展垂直绿化,例如建筑屋顶绿化、空中绿化等。基于园林绿化发展建设的公益事业属性,基于其具备的较强社会性,我们应赢得社会的必要支持,采取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宣传教育,有效提升群众认识,培养群众情趣并吸引其积极参与,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健康社会风气,并令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成为社会大众的一种自觉行动。在积极吸引全民参与热情的基础上还应依法制绿,强化园林绿化管理执法队伍规范建设,推进施工单位的法制化行业管理,科学开展园林设计,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并对园林绿化工程实行监理管理与招投标控制制度。
结语
总之,基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内涵、现实特征及存在的弊端问题,我们只有基于生态理念制定园林绿化发展建设的科学策略,秉承节约意识、合理规划、调整结构、深入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强化宣传,才能为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创造优质发展环境空间,以循环经济为依托,提升节约型园林绿化发展建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促进其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理念;生态园林;园林景观;城市规划;建设
Abstract: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ex project, needs in scientific innovation, overall planning, reasonable structure, stereo system standard seriously thinking of plann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into a set of ecological, economi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economy, management in one of the city landscape.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of many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angle, elaborated analysis concept, ecological garden city concept and fun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ty landscape design principles,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d makes a summary discussion.
Keywords: ecological philosophy; ecological garden; landscape;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城市园林规划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需要在科学创新、统筹安排、结构合理、立体系统的标准上进行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园林景观的各种影响因素,需要不断的参考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及技术方法,需要因地制宜的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及风土人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近年来的各种自然现象及灾害已经逐渐引起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所以城市园林规划与建设的关键点之一就是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要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的生产活动、城市的发展规划等有机的结合起来,要树立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
1 概述
近年来,生态环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人们所普遍提及的生态园林型城市,就是以保护、建设和完善城市大环境为基本出发点,以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共存环境为根本归宿,以人与城市、自然与社会、现在与未来的相互依存与共生为重点,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园林规划建设强调的是景观的美观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以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达到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从而促进城市综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园林规划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创造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共生的乐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 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2.1 生态园林型城市景观规划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优先;以人为本,体验为先。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重点是要解决好保护和利用、改造和恢复的关系,保护生态系统,而不单单是依靠城市绿地建设。此外,在城市建设及当地经济发展政策上,不能制定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不合理的过度开发,要利用并保护自然环境,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
(2)系统整合,城乡一体;景观分区,风情各具。城市生态园林规划方法,可以利用景观生态学“斑块- 廊道- 基质”的方法,将城市绿地系统化,充分发挥绿地效应,实现整体利益大于局部利益之和。与此同时,紧密联系城市绿地系统和国土绿化,把城市当成一个大花园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出多个个性化的景观分区,形成城乡一体的优良生态环境。
2.2 生态型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基本特点
为了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要在城市园林绿地上做好功课,这是丰富城市景观的主要素材。园林是一个城市的大门,它给城市人们带来第一印象,尤其是机场、车站、主要街道这些地段,其园林景观规划建设的质量将会给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于这些地段,往往需要丰富园林绿地装饰,对不同地点、街道给与不同的绿化形式,形成风格各异而又相互和谐共处的园林风景,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和美的感受。具体的措施有:建立宽厚的绿化网络;努力丰富城市的园林景观;保证城市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适当开发有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建立独特的城市风貌;繁育和保存优良的物种资源。
3 生态园林型城市规划与建设
3.1 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设计,从概念上来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技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水、理石)、种植树木和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并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过程。在具体的工程中,首先,园林设计最主要考虑的因素就是“适用”,要考虑因地制宜,不论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看,还是当地适宜的花草物种、当地的土壤、水文地质、气候等的影响,要综合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的景观设计方案。其次,在保证“适用”因素的前提下,就需要考虑“经济合理”的因素了,因地制宜的规划理念已经为工程的成本节省了不少,为工程的经济性做出了贡献,比如当地的花草物种等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成活率高,不必话费大量的交通运输费用。在工程的各个细节,都需要认真对待,做好经济管理控制工作,从每一个环节加强经济合理性的管理。再者,就是“美观”因素,要满足园林布局、造景的艺术要求,装饰、美化环境,创造出感人的精神文明氛围。在园林规划设计中,这三个因素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隔的整体,缺一不可,需要整体的综合考虑。
3.2 用生态学的观点进行城市园林建设
自然破坏严重,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近年来的自然灾害和频发的不正常自然现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际上诸多学者开始将生态环境学引入城市科学,力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过多年的改进、发展,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并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国内在园林绿化方面也在考虑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完美融合,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实现城市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3.3 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具体思考
再良好的规划设计也要有赖于良好的执行与实施,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在现代城市生态型园林景观的建设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加强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的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加强城市的绿地建设,通过植物的作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公园是城市绿地的集中地,必须加强建设与改善;(2)控制用地性质,城市绿地是城市总体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坚持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3)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要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建筑风格、不同的气候特点选用不同的物种,科学合理的配置,既能绿化美化城市又能改善环境;(4)尽量保护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在进行城市结合部等地区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强对原有植被和自然地貌的保护,这些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结语
总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的要点有很多,需要考虑的角度要不少,但关键就是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要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密度、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因此,必须采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技术来进行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这也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方法来建立宁静、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城市园林绿化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周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3]张冰,王小平.浅谈园林艺术民族风格的形成[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6:(3).
[4]闫明.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4).
[5]官群.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J].广东建材,2009:(8).
[6]肖笃宁,解伏菊,魏建兵.区域生态建设与景观生态学的使命[J].应用生态学报,2004,10.
【关键词】生态理念;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自德国的学者赫克尔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由美籍的建筑师将生态学和建筑学结合起来,即有了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如今生态建筑学的观念已经很快的深入人心,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很多方面的体现,而且已经有建筑生态学的规划概念细则的出现,着就意味着生态建筑理念走向了规则化和系统化。
1 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理念
生态理念是指要充分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充分的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减少建筑对于其他生物的影响,使环境最大程度的保持原状,继续发展下去。生态理念体现在建筑方面主要体现在与设计的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在考虑功能等的条件下更加要注意建筑、环境和人文和和谐和统一,可持续发展是指导原则。这就是要求建筑设计要以以人文本为最根本的原则,充分的利用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结合人工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要求室内的功能合理,流线清晰,采光通风等达到要求,建筑周围的环境要求自然和谐,园林绿化等设计达到配置的标准,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各个角落都有着生活气息。
要达到以上的建筑设计目标,要求设计要尊重自然,利用原始的地块情况和资源进行建筑环境的物理设计。首先调研的时候要注意地段的气候条件等不可更改的本来条件,考虑到建筑场地的原始条件,对阴影范围和空气流动进行评价;保护自然环境和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可再生的资源。其次要注意保护场地植被,注意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免遭破坏,能够确保绿化率达到设计标准,在建筑的内外都体现出田园般的生活环境和气息。重要的是保证建筑能够最大程度的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植被等建设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建筑。第三,注意加强自然环境和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使建筑更加贴合自然,亲近自然,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采光,增加自然通风的条件,创造对流空间和开敞的空间环境,这样节约能源的同时使用者也更加贴近自然。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求建筑保留着一定的余地,以备建筑场地将来的发展。生态建筑的体现不仅仅是注重环境的利用,而且还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使使用者能够得到心理上的慰藉。例如,区内环境的美观和整洁,环境的人文气息,多层次的景观绿化系统,充分利用自然来体现环境的安静和舒适等,保证使用者使用的便利。
2 建筑环境设计的生态理念
1、生态型绿色空间
生态型绿色空间是住宅设计中很受大家推崇的一种形式,居住环境中对于环境进行调节的重要因素就是绿化和水,这两个条件给居住者提供了一个适合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保证了室内生态的平衡。在设计的时候还要注重的是植物之间的搭配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应有的科学构成因素,不要过度的去改变生物的生态习性,尊重原生植物的原始环境,使环境局部能够达到回归自然的效果。
2、能源的有效利用
能源的有效利用也是生态建筑的重要原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利用太阳能来蓄热、提高住宅的隔热性能、自然通风等都是住宅设计中进行能源的有效利用的办法,在现代的住宅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另外,大规模的住宅区内综合性的能源利用和可持续利用能源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各种方式都得到了尝试和试验。
3、材料更新
从人体的健康来看,建筑材料的使用是很关键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择的时候要注重材料的生态和健康。生态建筑的理念应该是与生物学相关联的,研究的是人在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下的生存环境研究,材料的选择、总体规划和能源技术等方面都涉及在内。
综上所述,居住区的生态是要达到人与社会的共同生存状态。为了达到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和住宅今后发展的方向性,建筑设计需要提倡各阶层和各类型人的混合居住模式,工作、商业、文化等综合发展和共同进步,这样也方便社区环境的多样化和社区生活交流和沟通,从可持续的观念上来说,这样才是更加适合今后的住宅发展趋势的,需要我们加强深入去研究。
3 工业区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1、外部空间与环境。外部空间不是直接参与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的,属于第二空间,但是它是生产和生活空间的延续,需要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法,利用规划学的相关概念来进行组织,结合园林绿化的相关知识就可以达到一定的建筑设计效果。
2、内部空间与环境。建筑内部是人们直接接触和生活的场所,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的内部需要能够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查,对有害的气体和粉尘的污染等加以控制,达到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和良好的交换,避免人的身体受到破坏造成健康上的威胁。
3、城市规划与工业建筑。城市建筑的规划主要是体现在生态环境的合理配置方面,生态原则是主导城市结构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样综合性和功能齐全丰富的小区住宅模式就得以体现,多元化的混合住宅模式形成多方位的复层结构,更加的亲近自然和体现人文观念。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要注意落实以人为本的住宅设计主旨,将生态的理念体现在一定的发展效益上。
4、城市环境。工业建筑中景观环境对于人们舒缓心情,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等都具有很积极的作用,其中屋顶绿化就是达到减低房屋温度的很好的例子,改善了室内的环境,同时节省了资源。工业建筑是处于城市环境之中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重视城市环境对于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城市环境在景观环境、气象环境、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等方面应该做到协调和统一。现代的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中一般都有专门的工业区的划分,这也是充分的考虑到了生态的因素,将生态城市的理念展现出来。
4 小结
社会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人们对于生态建筑的研究就更加深入,生态建筑的发展是适应人们生活需求的,也是落实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措施之一。人们的生活在讲求质量的同时更要注意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和推广生态型居住建筑,更新人们传统的居住理念,适应人们对于多元化的建筑产品的需求,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同时对整个建筑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壬萱,邀星明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观[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1-00
[2]刘伟,郑党友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一赫尔佐格的生态建筑设计[J]热带建筑,2006
1.1生态餐厅及其特点
生态餐厅是一种倡导生态理念、回归自然的餐饮模式。这种类型的餐厅规划、设计和建设涉及到建筑、景观园林、设施园艺、生态经济等多个学科,运用冷暖通风设施的人工与自然调控技术,结合农艺栽培和生态管理技术,创造出餐厅内持续的的优美生态环境。通常以观景植物为主体,以蔬果、花草、药类植物进行配套种植,引入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山石飞瀑等园林景观元素,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展现出生态宜人、优雅自然的就餐环境。生态餐厅一般空间开阔,占地面积大,位于市郊,多与农业地块结合。餐厅内常用中等高度植物做成绿篱来分隔空间,用较大植株的观景植物来营造氛围,让消费者如入世外桃源之境。多数生态餐厅与自有的农业园区或农场配套建设,可以种植蔬菜、养殖鱼类、饲养家畜,基本实现食材自给。农业园区通过种植、养殖、沼气、餐厅等经营类型来实现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餐饮模式。近年来生态餐厅这种模式得到了政策的支持,被大量的复制,同业竞争开始加剧,另外因为占用农地较多,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因而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1.2室内交往空间
室内交往空间是隶属于室内空间的一种类型,泛指交往行为所发生的空间。交往空间并不是特定为提供交往行为的空间,各种空间只要能够发生交往的行为,都属于交往空间的范畴。其以建筑空间环境为载体,以人的交往行为为核心,同时还承载着人与环境的交往、人与信息的交往、人与社会的交往,在室内空间方面常见的类型有门厅、走廊、中庭、休闲区、活动区等,任何建筑空间,只要存在人的活动,就会促使发生一定的交往行为。
2生态餐厅与交往空间的关系
生态餐厅为消费者提供人与生态环境交往的餐饮场所,是让消费者零距离接触生态环境,同时产生餐饮消费的一种模式。其营造的卖点就是现代都市人群渴望触摸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亲密交往的一种诉求。优秀的生态餐厅不只是提供顾客餐饮消费的场所,更是提供一个人与自然交互沟通的平台,通过顾客与环境的交往,进而形成餐厅的吸引力。基于此,生态餐厅的交往空间就要充分的让消费者与环境进行交往,通过特色植物观光、异域生态风情体验、山水嬉戏等方式,在热带雨林、南国风情、江南水乡中,在享受着美食的同时感受着自然带来的愉悦。生态餐厅与交往空间是一个包含的关系,又是一个反向促进的关系。整个生态餐厅包含了交往空间,门厅、过道、中庭、休闲区等这些空间本身就是整个餐厅的内部空间,承担着餐厅的交通、交流功能。反过来,在交往空间中发生的交往行为又是整个生态餐厅与消费者之间最直接、最密切的交往,直接决定了餐厅的经营状况,交往空间功能开发是否完善,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是否能够促进消费者的体验评价都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交往空间又对整个餐厅是一个反向促进的关系。
3当前生态餐厅交往空间设计的典型做法
南阳市金岁月生态餐厅是典型的园林式中餐厅,建筑面积约8000m2,采用钢结构,顶部为塑料采光顶。该餐厅集餐饮功能和园林艺术为一体,采用经典与现代结合的方式,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古木、假山应有尽有,给人一种远离都市,与自然亲密交往的感觉。
(1)门厅交往空间设计。进入生态餐厅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卧石,名人手写题名,卧石的侧后方是一个中国传统风格的亭子———陶然亭,亭子与卧石相应成趣、错落有致,构成了生态餐厅入口的正立面。
(2)中庭交往空间设计。卧石的背后是该餐厅较为开敞的中央大厅,古榕阁、小桥流水和藤条编制的桌椅共同渲染了大厅浓厚的自然气息。
(3)室内庭院交往空间设计。在生态餐厅的雅间设置南北两侧,曲径通幽的房间,粉墙黛瓦、木雕字画的装饰充分展示了江南园林风格。
(4)室内通道交往空间设计。在餐厅中的主要通道上设置有供人短暂停留、休息、交往的各种类型亭子,傍边往往配置有可供观赏的奇花异草、金鱼嬉戏、文人墨宝等,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产生互相交流的欲望,对共同的自然话题达成共识,进而有效的促进交往行为的发生。
4当前生态餐厅交往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生态餐厅的交往空间设计现在看来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总结出来当前生态餐厅室内交往空间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
4.1重静态景观,轻互动体验
从大多数生态餐厅的做法来看,生态景观的展示仍然是主要的内容,调动消费者进行互动体验的项目却没有开发出来。消费者选择去生态餐厅就餐,本身就是渴望回归自然,体验自然,因此可以设置一些专门的交往空间进行生态活动的体验,让消费者亲身参与,互动起来,与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交往。生态餐厅的环境及硬件的建设,往往是委托专业的景观设计公司进行设计施工的,从景观的角度来看确实非常专业,但是在实际运营中对交往空间这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环节缺少完善的配套服务。不应仅让消费者参加一些采摘活动、水中摸鱼活动等,对于消费者参加活动获取的蔬菜、水果、鱼类等生鲜的食材,还应该更进一步的进行美食创作的过程体验,让有兴趣的消费者亲自参与到菜品的加工过程中。这样既能够让消费者放心,又增加了生态活动的体验服务环节,这些配套的服务功能在交往空间设计时都应该有所体现。
4.2重环境氛围,轻生态教育
生态餐厅的环境氛围可谓是赏心悦目。但是消费者体验过后除了放松心情,舒缓工作压力之外还能在这个生态环境中获取什么,这个方面就有所欠缺。现代人比较重视情境教育,一些消费者也希望获取一些亲子教育、生态教育的触动,这些优雅的生态环境就是一个极佳的情境教育场所,因此生态环境氛围的附加值应该更高一些,选取的生态景观的典型性、文化内涵、生态观念、自然理念等方面都应该有所体现,而不仅仅停留在欣赏的层面上。
5生态餐厅的室内交往空间设计理念
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体验让消费者对生态餐厅的食材、加工、环境、内涵做到充分的了解,让消费者与生态环境、与生态产品、与生态教育进行交往,同时还要让消费者之间面对同一个生态话题产生一些沟通。面对生态餐厅大量复制的竞争压力,从室内交往空间的角度入手,提升生态餐厅的消费者认可度,也不啻为一种思路。
5.1激励消费者参与生态体验,融入生态教育
体验式营销已经成为了当前济济转型升级时代的宠儿,因此在生态餐厅的运行方面也应该做出响应。生态餐厅以往的“环境+美食”的思路已经落伍,加入体验消费的元素才能够创造新的增长点。室内交往空间的设计就是以注重消费者体验为切入点,利用室内交往空间设计出展示。体验、教育、消费等不同类型的空间功能,把这几个功能融为一体,促进促进生态餐厅的进行转型升级。依托现有的生态景观展示的基础,加入各种特色的生态体验活动,对中庭等较为开阔的交往空间进行改造,开发戏水摸鱼、石缝捉蟹等生态游戏,以此实现互动体验的升级。也可以把现有的厨房中某些功能外置到交往空间中,如大厅、过道等,让感兴趣消费者参与到美食加工的流程之中,更加丰富了交往空间的体验功能,同时可以加强消费者的认同感。还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教育的竞猜活动,把生态饮食、生态保护、生态危机等各种知识点穿插到竞猜活动中,通过生态教育来体验品牌升级的档次感,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5.2用互联网思维来丰富生态餐厅室内交往空间的内容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无孔不入,生态餐厅作为一个标榜时代名词的典型空间,也应该与互联网更加密切的结合起来。一般餐厅常规的做法就是在门厅、过道、大厅、休闲区、包间等这些人流量较大的空间中设置二维码,开展扫码有奖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室内交往空间功能的二次开发。除此之外,在生态餐厅的室内交往空间还可以比普通餐厅更加前卫一些,因为这里同时存在“互联网”和“生态”两个引领时代的标题,更加能够引起消费者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通过扫码活动在生态餐厅内收集某一特色蔡菜品的食材植物来源。或者通过二维码对食材的植物进行组合,创新特色菜品抽取大奖等。这就要求在门厅、过道、大厅、休闲区、包间等这些交往空间中,设置对应的植物食材样本、种植组合等基本条件,与移动互联网进行对接。
6结语
【关键词】生态理念;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绿色植物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严重制约了人类、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平衡。据调查显示,全世界约半数的温室效应气体来源于建筑中的材料运输、建造以及管理运行中的能源消耗。可见,建造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当前迫不及待需要进行的内容。既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并真正地被实施于实际建筑物的建设当中,成为建筑业及其设计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生态理念与绿色建筑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观念,涉及到人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民居住品质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和交通因素,以实现高效循环利用;尽量采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自然资源,减少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
绿色建筑是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设计最佳的体现形式;而生态理念既是绿色建筑的设计思想,也是其最终希望实现的目标。
2 我国建筑行业现状
在我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政策下,城市现代化进程逐渐加深,建筑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与进步。欣喜之余,人们也发现了许多与建筑行业相关的问题。第一,建筑行业所采用的材料多数是增强温室效应的原料;第二,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速,“边污染边整理”的政策战略逐渐不能满足环境的需要;第三,物质资源与能源的消耗量大,尤其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而言,消耗掉也不会再生成;第四,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实现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做到既能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又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当代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
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筑行业的生态化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对其提高重视,并进行战略性支持,积极发挥推动作用。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生态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的有效措施
3.1 要与环境相适应
从宏观角度来讲,建筑设计要与环境相适应。简单的说,就是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中环境因素。尽量结合环境影响因素考虑如何设计建筑物。例如,现代建筑设计中太阳能应用和采光问题。
众所周知,地球是绕着太阳移动的。相对于地球来讲,太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由于有着这样的特性,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如何在冬季尽可能多得获得太阳能来进行供暖,减少锅炉供暖,就需要采取合理的设计。在设计时,要尽量将窗口的位置和数量的设计与太阳能的需求量相适应。同时,也可以通过天花板和墙壁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室内所需要的供暖能源。太阳能被应用于供暖,有效地减少了煤炭供暖和空调的应用。这两种供暖设施都能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太阳能的应用正好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采光设计一直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严格设计门窗的大小和建筑的结构,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光线。既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也可以通过玻璃幕墙、中庭等设施的增添让室内的光线更加充足。倘若任何方位的日照光线都不能射入室内,可以采用反射器等设备将光线反射到室内。这样的采光设计能够减少照明灯具的利用率,减低电能、风能等能源消耗。
3.2 加入高技术的设计应用
加入高技术的设计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高技术手段解决生态问题。当前,主要应用于建筑材料和建筑物理方面。例如核能源、地热能源、太阳能源和生物能等的应用就是利用高技术手段实现的。在建筑设计中加入高技术手段设计,并使其与智能化信息控制融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某些能源的消耗。
3.3 减低建筑材料的附加能源
所谓的建筑材料附加能源就是指生产或生长、装运、成型和加工中所需要耗去的能源。通常情况下,选择外地建筑材料时,其所产生的附件能源要大于本地的建筑材料。因此在生态理念指导下,需要尽量选择本地的建筑材料,以减少附加能源的消耗量。更为重要的是选择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当前,很多建筑材料投入使用后,多数都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包括气态和固态的形式。
3.4 绿色植物的生态设计策略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植物是生态理念融入建设设计的最直接的体现形式。同时,也是建筑物本身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建筑物中摆放绿色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净化人们生活的环境空气。由于绿色建筑有着不同功能分区的需求,就要求配置与之相适应的绿色植物系统。两者的充分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生态设计的功能和优势。
3.5 水的生态设计策略
在建筑生态设计中需要合理设计水资源的引用、排放、运输与引用处理。“水”主要指地下水、直饮水、污水、雨水、自来水等。由于不同类型的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态设计,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不能将它们同日而语。针对各自的需求选择合理的设计,且要与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相协调。在水的生态设计中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筑屋顶设计,二是排放问题。
建筑屋顶的设计成果,直接影响着屋面的雨水水质情况和径流量。例如,瓦质的屋面雨水产生的污染就要比沥青等屋面雨水减缓的很多。假如是个含有屋顶花园的建筑物,需要考虑众多与屋面相关的设计因素,包括建筑材料、屋顶结构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应征求用户的要求,才可以着手设计工作。
在实际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生活废水。于是,建筑物的生态设计中一定要考虑生活废水和雨水的排放问题。排放形式的设计既要建筑整体结构设计和风格相适应,又要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废弃水的排放管道设计不能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将两种管道分开,或者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污水渗漏影响引用水质量。
3.6 通风的生态设计策略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使风没有阻碍地达到房间或较为密封的空间,产生空气流通的效果。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最好采取自然通风,避免机械通风。由于不同的季节和环境对通风的生态设计要求不尽相同,所以需要依此根据设计建筑的通风构造。尤其是举办大型会展活动或办公场所,更需要根据内部空间的要求设计合理的通风结构,以满足良好的通风效果要求。
4 结束语
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建造绿色建筑物,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具体表现形式。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高技术的生态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利于维持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平衡。同时,利用合理的生态建筑设计,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居住环境。通过文本的论述,我们知道了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生态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舒畅,严永红. 高层住宅生态建筑技术与遮阳系统设计策略[J]. 山西建筑, 2009,(08) .
关键词:生态建筑、定义、原则、特征、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生态建筑的定义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生态建筑实际上是指这样一种实践,他既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创造良好的富于生气的环境,而同时又要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生态建筑应着眼于两个方面:第一,提供有益健康的建成环境,并为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的小环境;第二,减少能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
二、生态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尊重环境注重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人与建筑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活动必须和自然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系,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大自然协调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建筑是为人所用,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舒适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都在室内,必须考虑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然环境。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不同需求。
3、注重生态环境的地域特性
任何一个区域规划、城市建设或者单体建筑项目,都必须建立在对特定地方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机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在建筑设计中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方特征,考虑当地的建筑的整体风格和个体特点,考虑建筑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在建筑设计中扬长避短,使建筑与当地生态环境、文化环境的和谐统一。
4、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使生态和建筑完美结合
首先必须充分空间资源,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比如在地面上方建立巨构城市,充分利用地面空中资源;在地面上建立符合环境要求的亲近自然的建筑,充分拥抱自然;向地下空间发展,研究地下空间的建筑利用问题。从而建立空中、地面、地下相互协调的有机建筑网络。其次,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做到节能减排,力求达到建筑和生态的相互平衡。
三、生态建筑的一些主要特征
1、节能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节能的技术原理是通过蓄热等措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减少对于不叮再生资源,例如石油和煤炭的依赖。
2、材料再生利用
使用再生或可循环利用材料和资源,例如在建筑的建造过程巾使用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建筑垃圾,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将水等资源循环利用。另外还提倡使用本地材料,减少运输费用。
3、减少废物排放
避免向外界环境排放有毒有害的污染物,通过各种手段在排放之前进行降解或做无害化处理。
4、生态建筑还涉及环境和文化领域
包括建筑与环境共生,如何创造舒适、健康的建筑室内环境,如何结合社会生态的历史地域主义进行设计,如何将建筑融人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之中等等。
四、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几种设计方法
1、乡土主义设计方法
这是一种自然本源主义的生态建筑观,它要求去除传统的与自然相对立的、破坏自然的建筑观,强调自然地重要性,建筑师和建筑领域都要回归自然、拥抱自然。这种建筑方法,力求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当地的风俗习惯上相统一,在风格和结构上往往类似当地的民居,在构造上和形式上表达对当地的原生态建筑的尊重。
2、利用高科技解决各种生态问题的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强调用现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设计建筑,解决建筑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主要集中在建筑的材料技术和物理技术上,将风能、太阳能、等应用到城市建筑中,将各种新型技术、数字技术与新型能源相结合,打造新型建筑模式。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筑设计在整体的设计流程中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对建筑的能源消耗和整体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估和分析,很好的降低了能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建筑设计的质量。
3、既结合本地的地域环境特征,又充分使用高科技的结合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说是相对理想的建筑设计方法,既能充分照顾到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资源,尊重原有的生态环境特征,又能很好的利用高科技的优势。
4、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是新发展的设计方法,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与文化条件的特点,灵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现生态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时,注重生态建筑的外观设计,完善生态建筑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审美功能,使生态建筑能够完美的融入到周遭的环境当中,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方法中,生态建筑的设计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将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城市发展的需要完美的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生态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室内装修装饰;应用分析;实施措施
1引言
低碳生态理念不单单是一种时代的发展口号,更是为环境优美建设提出的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加快了城市的发展速度,而且对城市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可以迎合当下低碳时代的呼唤,也代表着为了可持续发展及时转变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决心,使得绿色建筑设计越来越合理。
2低碳生态理念大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绿色建筑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在对建筑进行绿色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把建筑物当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看待。这样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并根据这些自然有利条件再系统的规划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和结构以及外形。当建筑工程竣工之后会因为这样的整体观念设计对当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建筑内部也能够完美的发挥采光、取暖等作用并互相配合。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朝向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正确合适的朝向才能最大程度的对阴影和太阳能进行充分利用。建筑设计要保证科学化,室内空气流通顺畅无阻;空间布局拥有足够的灵活性,既能满足当下的需求也可保障后期可以进行适度的改造、以及重复改造后的利用价值。
2.2建筑环境的规划要从整体上把握
①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绿色建筑这一小的生态环境,还要从当地的大生态环境着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考虑,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建筑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保证物流和能源的顺畅使用,需要对自然本质的属性进行全面的探究,促使各个区域和环节的配合更加默契。②绿化、间距、朝向也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的方面,绿色建筑设计讲究智能和小型,这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能源消耗的尽可能降低;建筑材料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尽可能的选择对环境和空气以及人体危害小的材料。对建筑周围的绿化进行设计时,尽可能的追求立体感和层次感,尽可能多得种植植被,将建筑区域内的绿色环境与大自然相融合,绿色建筑与自然生态相辅相成呈现出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3低碳生态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特征
当建筑物在施工的各个阶段以及各种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将化石能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尽可能的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后,才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这也就是低碳生态理念下的绿色建筑。据相关数据统计,每年大气中被排放的废气总量里,建筑物排放废气量超过其中的一半,其中百分之四十是建筑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要想完美的做到低碳生活,就必须要做到节能。因此低碳生态理念下的绿色建筑必须具有以下特征:
3.1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为当前的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方法,例如利用地源热泵技术,将室内空调制造的热量通过空调的冷凝器或蒸发器暂时储存到地下。冬季,通过热泵将夏季储存的热能提取出来进行供暖,同时将室内的冷能储存到地下以备夏天使用,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消耗和浪费。在提前储备热量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减少对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的连环效果。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当地的气候和太阳的运行轨迹都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冬季可以选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夏季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风能来降温防暑。
3.2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
建筑材料选择的好坏程度决定着对其后期的再利用程度,也影响着对资源的浪费程度。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要想更高效的实现绿色低碳环保,最主要的就是解决好建筑垃圾问题,所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再生利用是极为重要的。目前来看,建筑物外表的保温隔热功能是影响建筑环保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使用新型的墙体原材料可以加强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也会降低夏天空调为了降温而增大的开放量,减少冬季为取暖而增加的煤炭资源使用量。
4低碳生态理念下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
4.1节能建筑系统的设计
节能建筑设计系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它的最佳运行条件是在不安装也不改变任何装机功率的情况下,这样达到的能源效率利用率是最高的也是最节能的,例如北方冬季气温寒冷,传统上采用燃煤取暖或空调取暖,会耗费大量的电能或煤能源。在低碳理念下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和修建时可以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窗技术与外墙保温技术以及热泵技术,吸取大自然中低温热源里的热量,合理的保存,就会有效减少电能和煤能源的消耗。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也都是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进行节能的,新节能技术的应用是节能建筑系统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维护生态的平衡的重要手段。
4.2环保建筑系统的设计
环保建筑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与节能建筑系统不同的是,环保建筑系统的设计是需要促进能源设备装机功率降低的,主要体现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实现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通风和温度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冬暖夏凉并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满足这种条件只需要安装较小功率的空调或系统即可。要想获得预期的科学合理设计的效果,在整个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
5结束语
时代的不断进步是文明发展的结果,但是人类自身不合理的行为也对大自然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促进建筑行业在眼下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将低碳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的优势主要突出表现在应用中用可再生资源的功用取代不可再生资源的功用,加强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并从节能建筑系统和环保建筑系统两个方面重点建设。这样的创新举措对于建筑业的长期稳定的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思源.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5(24):183~185.
[2]衡贵猛.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5(50):101~102.
[3]杨静海.浅析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295~296.
[4]赵彪.浅述低碳环境下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J].科研,2016(12):228.